2018年西安市政府工作報告
2018年西安市政府工作報告 制定機關:西安市人民政府(主講人為時西安市市長上官吉慶) 2018年2月7日 |
http://www.xa.gov.cn/gk/ghjh/zfgzbg/5d4908d1f99d6572b764d40e.html |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及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7年政府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是大西安追趕超越進程中極為重要的一年。一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標「追趕超越」定位和「五個紮實」要求,緊扣「五新」戰略任務[1]和「聚焦三六九,振興大西安」[2]奮鬥目標,全面推進「九大關鍵行動」[3],較好完成了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大西安建設實現精彩開局。
——紮實推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多項指標創近年新高。生產總值完成7469.85億元,同比增長7.7%(原口徑增長8.5%),總量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進至第9位,實現歷史性跨越。簽約引進項目847個,投資規模達2.35萬億元,為歷年最高,被環球網評為「2017最受國際關注中國投資城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9%,同比提高10.9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29.5億元、增長10.5%。進出口總值2545.4億元、增長39.1%,增速位居副省級城市第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654.5億元、增長9.7%,其中稅收增長20.4%,位居副省級城市第一。市場主體總數達到101.6萬戶,成為全國第7個過百萬的副省級城市。淨增「五上」企業[4]685戶,創近五年最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60%。
——紮實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特色農業發展亮點突出。都市型現代農業「一區三帶七板塊」[5]格局不斷完善,苗木花卉產業基地面積達到73.4萬畝,臨潼石榴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證,藍田大杏種植系統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農產品檢測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新增市級以上現代農業園區20個、產業化龍頭企業27家。休閒農業接待遊客2350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24.1億元。藍田全域旅遊經驗在全國推廣。涇河新城茯茶鎮獲批中國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全市糧食生產實現「十四連豐」。
——紮實加強文化建設,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西安市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條例》正式實施,文物保護立法走在全國前列。新增「西安城市記憶」等5座博物館,總數達到126座。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入選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錄。新增規模以上文化企業64家,文化產業營業收入增長25.2%。話劇《麻醉師》榮獲全國「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大秦帝國之崛起》《白鹿原》《那年花開月正圓》等一批影視佳作全國熱播。「西遷精神」薪火相傳,「煙頭不落地」「車讓人」行動掀起城市文明新風尚,成功蟬聯「全國文明城市」。舉辦第2屆中法文化論壇「西安日」、第16屆西安國際音樂節、2017西安電競產業峰會、第2屆全國道教文化藝術周等重大活動,西安的文化影響力明顯增強。
——紮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着力破解民生「九難」[6],129項民生重點提升工作和「十個一」民生工程[7]順利推進。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8536元和16522元,分別增長8.2%和8.8%。全面打好脫貧攻堅戰,5.4萬貧困人口實現精準覆蓋。打通斷頭路27條,新購1900輛純電動公交車,有效緩解了市民「出行難」。改造城中村(棚戶區)19個,回遷安置群眾2.63萬人,改造老舊小區269萬平方米,18萬群眾居住條件明顯改善。下大氣力解決長期困擾市民的房產辦證遺留問題,為5.5萬戶群眾消除了「煩心事」。新建改造廁所1668座,獲評「全國廁所革命優秀城市」。全面實行小學低年級「彈性離校」制度,10萬餘家庭從中受益。為65歲以上老年人實施增項免費體檢,惠及群眾62萬人。改造提升農貿市場25個、規範整治111個。全力保障公眾「舌尖上的安全」,成為全國首批「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連續6年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
——紮實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作風建設取得突破性成效。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三嚴三實」要求,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用好用活「三項機制」,大力營造幹事創業、比拼爭先的濃厚氛圍。建立了月擂台、季點評、常態化互學互比的工作機制,打造了《電視問政》《每日聚焦》《黨風政風熱線》等一批強化監督、治庸治懶的有效平台,「用心工作」、當好「五星級店小二」已成為全市幹部的思想共識和行動自覺。我市幹部作風在省上組織的群眾滿意度調查中創8年來最好成績。
一年來,我們主動對標中省部署要求,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擔當盡責、埋頭苦幹、兌現承諾,主要做了九方面工作:
(一)全力開啟大西安建設新格局。西咸一體化步伐明顯加快,與咸陽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全方位對接機制日臻完善,「八個一體」[8]深入推進。出台支持西咸新區加快發展系列政策,完成了環保、國土、交通等6項規劃的對接融合,戶籍同城、社保同城和車牌照同號工作全面落實。站高謀遠做實,確立了大西安「多軸線、多中心、多組團」的空間格局和「北跨、南控、西進、東拓、中優」的發展思路。大西安綜合交通規劃修編完成,西成客專開通運營,西安至韓城等4條城際鐵路[9]和外環高速(南段)等4條重點公路[10]開工建設。加快推進富閻一體化,產業合作園區規劃編制完成,富閻連接主線實現貫通。全市人民期盼已久、對西安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的《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獲國務院批覆,明確了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定位,為奔跑的大西安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二)着力打造轉型發展新優勢。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力補短板、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3.8∶34.7∶61.5,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0.4%。非公經濟占比達到53%。民間投資3120億元、增長11.1%,同比提高17.2個百分點。城鎮化率達到73.4%。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6%。
叫響做實工業強市戰略。出台強工業系列政策措施,六大千億級產業集群[11]加速壯大,汽車產業邁入千億級。新增法士特、樂葉光伏2戶百億級工業企業,總數達到11家。規模以上先進製造業總產值3167.7億元、增長20.6%。工業企業技改投資238.8億元、增長43.2%。創建「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通過國家評估。獲批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範區。
現代服務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力軍。絲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步伐加快,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26家,金融機構存款餘額突破2萬億元。京東、海航、傳化等一批重大現代物流項目相繼落地,物流業增加值728億元、增長14.7%。舉辦2017西安國際通航大會等規模以上會展活動199場,會展業綜合收益達到115.4億元,創歷史新高。新增3A級以上景區8個。接待海內外遊客1.8億人次、增長20.5%,旅遊業總收入1633.3億元、增長34.6%。科技、體育、康養、電競等新興服務業迅猛發展。
積極打造特色經濟發展平台。首批35個特色小鎮建設全面啟動,灞柳基金等12個特色小鎮投入運營。數字經濟、共享經濟、體驗經濟等新經濟蓬勃發展。
(三)強力引資引智聚集新動能。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堅持「五資」[12]齊抓,組建市投資委,成立24個專業招商機構,出台精準招商系列政策措施,為企業量身定製全要素、全周期、優質化服務。加強城市營銷,充分發揮駐外機構、貿促會以及商會、校友會等社會組織作用,赴外精準招商3000餘批次,接待國內外客商210批次,成功舉辦首屆世界西商大會、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全球程序員節、絲綢之路工商領導人峰會等重大節會活動,在全球化的舞台上奏響了「西安樂章」。三星二期、吉利、開沃、華潤、華僑城、阿里巴巴、騰訊、亞馬遜等一大批重大項目簽約落戶,涉及世界500強企業44家,新增投資過百億元項目40個。全年實際引進內資2186億元、實際利用外資53.1億美元,分別增長34.1%和17.8%。實施戶籍、人才和創新創業「三大新政」,全年新增落戶人口25.7萬人,人才淨流入量居全國大城市前列。建成高新咖啡街區、經開創業大街、曲江創客大街等眾創空間422家、面積1389萬平方米,累計入孵企業11529家,吸引創業就業人數22.9萬人。建成西部首個「國字號」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中科院西安光機所、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批國家「雙創」示範基地。持續增強的「西引力」,為大西安加速奔跑匯聚了「排浪式」的強大勢能。
(四)全面創新改革增添新活力。總結提煉24條創改經驗上報國家,居全國8個試驗區之首。高新自創區建設取得新進展,國家技術轉移西北中心特色平台建成運營。統籌科技資源改革不斷深化,技術合同交易額809億元,位居副省級城市第一,獲批「國家知識產權運營試點城市」和「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創建市」。出台支持軍民融合產業發展7項政策,民參軍企業達到400家,軍民融合產業營業收入突破2000億元。「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入,規範整治市場秩序紮實有效,全年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28.3萬戶,是上年的兩倍。推進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改革,實施了13個重大資產重組項目。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要求,及時出台控房價、防風險、穩預期調控政策,商品房去化周期縮短為10個月。通過清理涉企收費、減免政府性基金、提供稅收優惠等措施,為企業降成本95.9億元。企業家信心指數和企業景氣指數持續攀升。在全省統計調查中,企業家對我市投資環境總體滿意度達98.3%。
(五)加速駛入雙向開放快車道。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與絲路沿線國家和城市的聯繫更加緊密。西安綜合保稅區二期通過國家驗收,西安航空基地綜合保稅區正式獲批,新增整車進口等3個口岸。開通全國首趟北歐(芬蘭科沃拉—西安)國際貨運班列,「長安號」開行480列,運送貨物65.9萬噸。新增國際客運航線14條、貨運航線3條,機場旅客吞吐量4187萬人次,位列全國第八。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台上線運營。自貿試驗區建設加快推進,企業註冊登記實現19項事項聯辦和全程電子化,新增企業8898家,其中外商投資企業102家。中國貿促會陝西自貿區服務中心、絲綢之路仲裁中心、絲綢之路國際總商會落戶西安。開播全國首家絲路電視頻道,成功舉辦2017歐亞經濟論壇、絲綢之路經濟帶城市圓桌會議等活動,國際友城達到31個,21家外事機構簽約入駐。「走出去」力度不斷加大,陝鼓、陝汽、西電、愛菊、隆基股份、華山國際等一批重點企業海外知名度日益提升。開放的西安正以嶄新的姿態闊步邁向世界!
(六)聚焦「四治一增」[13]優環境。積極落實鐵腕治霾「1+1+9」行動方案[14],用有效的措施、不懈的堅持和鐵一般的擔當,努力消除百姓的「心肺之患」。全面實施「煤改潔」,拆除燃煤鍋爐994台、小燃煤設施929台,削減散煤233.4萬噸。清理整頓「散亂污」企業1531戶,45家重點污染源單位向社會公開實時監測數據。對全市工地實行「紅黃綠」掛牌管理,三環內「兩類企業」[15]全部搬遷。淘汰黃標車1.48萬輛,實施冬防期機動車常態化限行。全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排放分別減少1.2、0.7和1.4萬噸,空氣質量明顯好轉。統籌推進「五策治水」[16]和「八水繞長安」生態恢復工程,在全省率先實施「河長制」「湖長制」,渭河、灞河等9個生態示範河(湖)建設[17]有力推進,昆明池七夕公園、渼陂湖一期等建成開放,澇渭濕地、天橋1號湖實現蓄水,唐家寨陂塘治理工程全面完成,新建、改擴建污水處理廠4座,建成生活污水治理示範村50個,新增生態水面3088畝、濕地6017畝,順利通過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驗收,水韻西安的生態畫卷正在向世人展開。嚴格落實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和《管理辦法》,推進「多規合一」,建立「四級網格」管理體系,「四亂現象」[18]得到有效整治。秦嶺國家植物園建成開放。大力開展煙頭革命、廁所革命和城鄉環境大整治行動,全面推行「路長制」「所長制」,強力推進「四改兩拆」[19],全年治理拆除違法建設1248萬平方米,拆除廣告牌匾1.8萬處,建成亮化示範街40條,亮化樓宇1369座。乾淨、整潔、優美的城市環境,贏得了市民和遊客的「好口碑」。深入推進「美麗西安·綠色家園」行動,大力開展「五路」兩側增綠美化[20],啟動建設西安城市生態公園和城市中央公園,建成曲江文化運動公園等3個主題公園和62個綠地廣場、86條綠化示範路,新增城市綠地571萬平方米、造林綠化4.27萬畝。廣大市民的「幸福賬單」上,又增加了不少看得見、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綠色收入」。
(七)持續增強城市功能提品質。積極推進「強基增容」工程,完成城建投資677.3億元。鳳城八路立交等26項道路工程建成投用,開工建設公共停車位1.3萬個、完成8523個。地鐵5條在建線路加快推進,4號線實現軌通。運營線網日均客運量165.8萬人次,客流強度居全國前三。地鐵三期規劃編制完成。西南郊水廠開工建設,灣子水廠全面竣工。新建改建110千伏變電站17座,增容109.4萬千伏安。增加集中供熱面積1274萬平方米、天然氣居民用戶25萬戶。小寨地區海綿城市建設全面啟動。開工干支線管廊38.4公里、纜線管廊86公里,昆明路綜合管廊成為全國示範工程。實現手機掃碼乘地鐵、坐公交、辦證照、交費用,市民生活更加便利。
(八)彌補民生短板增福祉。全市財政用於民生的支出達到837.2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0.1%。開展就業創業「九個一」系列活動[21],城鎮新增就業15.46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8.8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3%的較低水平。
聚焦精準脫貧,「四梁八柱」政策體系逐步建立。497支工作隊駐村幫、2.4萬名幹部結對幫、社會各界合力幫,把貧困群眾當親人,用心用情用力真扶貧。實施易地搬遷安置項目19個,落實產業扶貧項目1031個,開發公益專崗2671個,改造危房4460戶,健康、教育、金融、兜底保障等各項扶貧措施有效落實,涉貧重點區縣、省定貧困村基本實現戶戶通電通水通路,民情地圖、「三變」改革[22]、「十送」活動[23]等創新做法成為全省亮點。一年來,通過方方面面的努力,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貧困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生活的新變化!
着力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大學區管理制改革深入推進,組建「名校+」教育聯合體40個。開工建設公辦中小學、幼兒園36所,完成義務教育學校「全面改薄」199所,增加學位3.8萬個。完成農村學校旱廁改造,為50所中小學安裝新風系統,建成梁家灘國際學校。評選表彰首批「最美教師」「最美少年」。20.13萬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享受平等教育。民辦教育得到進一步發展。
全面推行公立醫院改革,建成各類醫聯體37個,改造提升鄉鎮衛生院100個、村衛生室2917個,農村醫療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全部達標。公立醫療機構取消藥品加成,為群眾減負3.66億元。分級診療制度深入推進,組建家庭醫生服務團隊1955個。新農合參合率達99%,補償參合患者1193萬人次、總額達23.5億元。落實鼓勵社會辦醫各項政策,批准設置民辦醫療機構237所。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緩解。
推動社會保障全面提標,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640元和400元,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實現「十三連漲」。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9.7%和97.1%。建成保障性住房6904套,為新畢業大學生提供公租房1.91萬套,累計分配公租房11.8萬套。新增住房公積金貸款134億元,使53.6萬戶家庭改善了住房條件。新建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112個、農村幸福院216個,新增養老床位6544張。不斷完善「1+N」新型社會救助體系[24],困難群眾生活有了更好保障。
大力發展公共文化事業,「音樂之城」「書香之城」全面推進,戲劇惠民演出1559場,農村公益電影放映35000餘場。陝西大劇院建成投用,農村文化禮堂建設試點全面展開。舉辦首屆西安國際馬拉松賽、第3屆中國西安國際少兒美術節、全國青少年足球冠軍杯賽、第16屆西安市運動會等大型文體活動。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斷豐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風尚更加濃郁,湧現出了李國武、黃忠文、吳一帆等一大批感動西安的身邊好人。
深入推進平安西安建設。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範區(縣)5個、餐飲服務示範街區43條,食品藥品抽檢合格率均在95%以上。刑事接報警數同比下降12.7%,社會治安滿意度同比提高8.6個百分點。突發事件發生率下降11.6%,未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公眾安全感滿意度達到93.5%。
(九)強化政府自身建設轉作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忠實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意識更加堅定自覺。主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自覺接受市政協民主監督,辦結建議、提案1155件,辦復率100%。政府常務會學法常態化,市政府及工作部門實現法律顧問全覆蓋。落實「三重一大」集體決策制度[25]。聘請市政府經濟、科技、文化、金融等顧問82名,成立國際專家顧問團,加強與高校、社會智庫等機構的合作,不斷強化科學決策的智力支撐。強力推進「行政效能革命」,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項13675個,取消下放調整70項行政事權,清理規範12項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政府「瘦身健體」激發了強大的市場活力。「12345」市民熱線綜合服務平台建成投用,各級政務服務機構為企業和群眾辦事1334萬餘件,人民網網民留言辦理連續7年獲全國先進。嚴格廉潔從政,堅決徹底肅清魏民洲等流毒影響,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深入推進。
民族、宗教、參事、雙擁、人防、統計、檔案、僑務、地方志、氣象、防震減災、婦女兒童、殘疾人等工作取得新進步。
各位代表!剛剛過去的2017年,是西安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一年來,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奮進,聚焦「五個紮實」、奮力追趕超越的思想更加統一、行動更加自覺;我們搶抓機遇,把握關鍵,精準發力,落實「五新」戰略任務、推動大西安大發展的思路更加明晰、措施更加有力;我們緊盯短板,創新舉措,全力攻堅,破解發展難題、推動「建強創佳」的方法更加科學、效果更加明顯;我們不畏艱險,淬火歷練,勇於擔當,鍛造西安鐵軍、真心幹事創業的氛圍更加濃厚、士氣更加高漲。這一年,我市各級幹部都很拼!我要為我們的幹部點讚!
特別是在「聚焦三六九,振興大西安」宏偉藍圖的鼓舞激勵下,全市上下匯聚起追趕超越發展最廣泛的思想共識和磅礴的奮鬥力量,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干,一天當做兩天干,干成了一大批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實事要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成效。西安在全省的「龍頭」作用顯著增強,在全國的戰略地位顯著提高,在全球的影響力和吸引力顯著躍升。這一年,西安很出彩!我們要為全市人民點讚!
成績來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廣大幹部群眾,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員、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向所有關心支持西安發展的中省單位、廣大企業,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和政法幹警,以及海內外同胞、僑胞、友人,表示衷心感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比較突出,擁有的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尚未充分發揮,補短板任務依然艱巨;市場化程度不夠高,要素配置不盡合理,質量提升和動能轉換還需持續用力;生態環境保護、治污減霾任重道遠,教育、醫療、交通、養老等方面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還有較大差距;政府職能轉變仍需深化,依法行政能力、政務服務水平、應急機制建設等還需進一步提升。對這些問題,我們要結合加快補齊「十大短板」[26],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8年工作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最近,國務院正式批覆了《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發展定位,進一步標定了西安以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打造具有歷史文化特色和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的戰略目標,使全市追趕超越的方向更加明確、路徑更加清晰、信心更加堅定。我們一定要抓住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積極開展「追趕超越奮進年」活動,堅持低調務實不張揚、埋頭苦幹,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狀態投入工作、奮力拼搏,努力開創新時代大西安大發展的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緊扣「追趕超越」和「五個紮實」,圍繞「五新」戰略任務和「聚焦三六九,振興大西安」目標,緊盯國家定位、搶抓戰略機遇、聚力改革創新、全力釋放優勢、着力補齊短板、奮力追趕超越,統籌抓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推動大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和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市主要預期目標為: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以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和8%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3%左右,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完成省上下達任務。這一系列指標,既貫徹了中央和省上的總體要求、又切合我市的發展實際,既考慮了速度和質量、又兼顧了需要和可能,既反映了追趕超越的要求、又體現了做好「龍頭」的擔當。這些目標,都不是輕輕鬆鬆就能完成的,需要我們扎紮實實、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用最大的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需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按照抓首要、大學習、促發展的要求,着力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不斷增強「四個自信」,切實提高政治站位,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對形勢的科學判斷和各項決策部署上來,把「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27]貫穿到我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各個方面和全過程,始終以這一重大思想引領大西安追趕超越發展,加快邁向現代化、國際化。
——必須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與做大經濟總量相同步。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圍繞加速邁入「萬億俱樂部」目標,以高質量發展統籌高端產業和高速增長,充分發揮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和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動力」協調拉動作用,在做大總量的同時做優質量,在做優質量的前提下做大總量。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着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着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着力打造「3+1」萬億級大產業[28],加快構建具有西安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不斷增強我市經濟創新力、競爭力和輻射力。
——必須堅持穩中求進與追趕超越相統一。穩中求進是基調,追趕超越是定位。要切實把握好「穩」和「進」的關係,確保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持續穩中向好,防止出現大的波動,同時在重點領域和優勢強項上要有所進取、有所突破。要切實把握好「趕」和「超」的節奏,既要堅定信心、全力追趕,又要結合實際、遵循規律;既要全面對標、縮短差距,又要立足優勢、勇於超越;既要「補短」增加「總分」,又要「揚長」爭取「加分」。在穩中求進的前提下,確定好方向、選擇好路徑、掌握好平衡,努力實現高質量、高效益的追趕超越。
——必須堅持大西安、國家中心城市、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相銜接。當前和今後較長一段時期,是大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建設、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的歷史交匯期、黃金機遇期、任務疊加期。三者之間,既是輻射帶動的圈層展開,也是發展目標的梯次推進,必須科學謀劃、有效實施。要尊重城市發展規律,按照「五個統籌」要求[29],精準把握建設的有序推進、發展的融合銜接和工作的力度節奏,全力推進西咸一體化、富閻一體化,加快構建大西安都市圈;建好「三中心兩高地一樞紐」,不斷完善國家中心城市功能;打造「五都一樞紐」[30],全面加快國際化進程,積極實施大西安新時代「三步走」戰略[31]。
——必須堅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相協調。強化系統思維,掌握科學方法,學會「十個指頭彈鋼琴」。既要統籌推進、也要抓住重點,既要厚植優勢、也要補齊短板,既要鞏固強項、也要提升弱項。要在依託突出區位交通優勢,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方面聚焦發力;在彌補工業短板,打造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拳頭」產業方面勇於突破;在破解科教、文化資源潛力釋放不足,促進科創、文旅產業大發展方面爭創亮點。找准工作的切入點和着力點,「一錘接着一錘敲」,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用補短強弱促進協調發展,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努力當好全省追趕超越的「排頭兵」。
三、2018年重點工作任務
(一)推動高質量發展,着力構建具有西安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我市「1+6」行動計劃[32],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大力破除無效供給,對殭屍企業實行清單管理。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確保商品房庫存去化周期穩定在合理範圍。強化政府債務管控,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落實降成本行動計劃,年內降低企業成本90億元以上。加快實施我市「10+N」系列補短板行動方案[33],不斷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均衡性和可持續性。深化土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展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試點,以土地利用方式轉變促進城市發展方式轉型。
推動產業發展加快邁向「雙高端」。圍繞建設西部經濟中心,不斷提升產業發展的規模層次和質量效益,使我市產業發展既有「眾木成林」、又有「參天大樹」。
——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製造業,加快培育「拳頭」產業。依託華為、中興、阿里巴巴、騰訊、三星、美光、應用材料等重點企業,加快發展集成電路、智能終端、大數據與雲計算、物聯網和第5代移動通信技術,打造千億級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基地。依託陝汽、比亞迪、法士特、吉利、開沃等骨幹企業,圍繞提升整車設計、三電(電驅、電池、電控)研發、系統集成及輕量化研究等核心技術,在擴大整車產能的同時,加快汽車零部件配套產業發展,打造百萬輛全國新能源汽車製造重鎮。依託航空、航天基地以及中航西飛集團、中航一飛院、中航試飛院、航天五院西安分院、航天六院等企業和科研院所,做好ARJ21和MA700支線客機、C919大型客機零部件、無人機以及北斗導航、工業機器人的研發生產,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航空航天產業高地。持續壯大電力裝備、新材料、新能源、醫藥製造等產業集群。積極創建「中國製造2025」國家級示範區,推進「兩化」深度融合[34],實施「三換三名」工程[35],抓好100個市級重點技改項目,促進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
——加快服務業高端化發展。突出抓好創意設計、科技研發、檢驗檢測、商務諮詢等高端環節,完善法律、會計、信息與數據等服務體系建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圍繞打造時尚消費中心,抓好鐘樓、西咸、滻灞等國際化商業中心建設,推進小寨、高新、曲江、經開等商圈提檔升級,加快宜家薈聚購物中心等一批大型商業綜合體建設,新增5個市級以上特色商業街,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加快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建設,積極實施「電子商務倍增計劃」,促進實體零售轉型發展和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力爭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3600億元。全年舉辦規模以上會展活動200場以上,綜合收益達到130億元。
——全面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圍繞打造絲路國際金融中心,加快建設科技、文化、軍民融合3個金融示範區和能源、物流、綠色3個金融功能區,積極培育互聯網金融、消費金融、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新金融,鼓勵發展創業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產業投資等基金,吸引更多境內外金融機構和高層次金融人才向西安聚集。實施「龍門行動計劃」,新增境內外上市掛牌企業30家,實現融資300億元。全年金融業占生產總值比重穩定在10%以上。
強力打造特色小鎮「西安名片」。落實好中省特色小鎮建設系列政策和我市《創建導則》,堅持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小而美」、機制「新而活」,突出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重點圍繞硬科技、文化旅遊、軍民融合等優勢資源,加快建設50個左右特色小鎮,體現西安特色,形成「西安模式」。
實施「新經濟新業態壯大計劃」。推動物聯網、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新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積極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新模式,支持人工智能、增材製造、大數據等新產業聚集發展,加快發展數字、共享、智慧、綠色經濟等新業態,在中高端消費、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的增長點。
大力振興實體經濟。實施「市場主體升級計劃」和「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計劃」,加快培育一批營業收入過百億的大企業大集團和行業龍頭企業,發展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扶持小微企業靈活發展,全年淨增「五上」企業500戶以上,新增小巨人企業260家、各類市場主體20萬戶。深入推進質量強市戰略,加快實施「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行動,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引導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實施「民營經濟倍增計劃」。落實我市《關於促進民營經濟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着力破解融資難題,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進一步提振民企發展信心,民間投資增長6%以上。大力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和新時代西商精神,積極營造「企業家功高、納稅者光榮」的社會氛圍,努力打造關心重視企業家和企業家創新創業的雙示範城市。
(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着力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
全力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落實我市發展硬科技產業「十條措施」,統籌設立1000億元產業引導基金。結合硬科技「八路軍」[36]的發展需求,爭取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吸引更多國內外知名科技組織和企業落戶西安。加快推進中科院西安科學城建設,啟動實施光啟、漢能、大疆等一批硬科技、黑科技項目。協力打造西安交大西部創新港、西北工大翱翔小鎮、西電科大軍民融合創新谷、中興科創小鎮等11個具有國際水準的硬科技小鎮。全力辦好2018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持續擴大西安硬科技品牌的世界影響力。
加快推進「兩區」建設。聚焦統籌科技資源、深化軍民融合兩大改革任務,堅持複製推廣改革經驗與深化提升創新成果同步推進。拓展科技大市場功能,推廣「一院一所一校」改革經驗[37],全市技術合同交易額達到850億元,就地轉化率超過30%,研發投入占生產總值比重保持在5%以上。紮實推進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和運營試點城市建設,支持建好國家知識產權軍民融合運營平台和中國(西安)高端裝備製造產業保護中心。推動軍工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軍工科研院所事轉企改革,統籌抓好軍民融合「兩園三基地」[38]建設,積極創建「國家軍民融合標準化試點城市」。全年軍民融合產業營業收入達到2500億元以上,民參軍企業數達到430家以上。支持高新區自創、自貿「雙自聯動」發展,打造引領創新發展、支撐開放合作的「雙示範」樣板區。
大力推進「雙創」工作。完善「5552」成長格局[39],加快建設各類眾創載體。支持西安交大、西北工大、西電科大、光機所等高校院所發揮資源優勢,建設高水平、專業化眾創載體和創新創業學院,助力阿里巴巴、亞馬遜、豬八戒、蒜泥科技等眾創載體做大做強,全市眾創空間達到450家以上、總面積1600萬平方米以上。紮實推進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範,加強「雙創」與產業的有機融合及對實體經濟的有力支撐,大力發展「大學生創業經濟」「校友經濟」「院士經濟」「院所經濟」「教師經濟」等五大創新創業經濟。推行戶籍新政2.0版[40],提供人才安居房不少於5萬套,人才安居貨幣化補貼實現全覆蓋。辦好2018西安國際創業節、西安國際創業大賽和「創業西安行」等活動,持續開展「百萬大學生留西安就業創業」和「夢回長安——百萬校友回歸」活動。「種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讓世界各地的創新創業資源向西安加速奔流,讓富集涌動的創新創業活力在西安加速釋放,着力打造「一帶一路」創新創業之都。
穩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繼續抓好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加快推進企業簡易註銷登記和全程電子化,基本實現群眾和企業辦事「最多跑一次」。支持蓮湖、高新、西咸等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做實「一枚圖章管審批」。完成公共資源交易平台整合,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掛牌運營。完善代管西咸新區的體制機制,新區事新區辦。深入推進國資國企改革,通過增資擴股、改制上市、併購重組以及分離移交社會職能等方式,促進國資增效益、國企增活力。推動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深化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改革。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年」活動,落實省上「十大行動」方案[41],建立營商環境考核指標體系,完善「1+12+18」政策體系[42],狠抓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深入整治規範市場秩序,打造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投資環境最優的政務生態體系,真正使西安成為企業成長的「樂土」、創業者圓夢的「福地」。
(三)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着力打造國際重要門戶樞紐。
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加快建設國家綜合交通樞紐,推動空港、陸港、高鐵港「三港聯動」,不斷提升西安的樞紐地位,增強在全國乃至全球的資源配置能力。啟動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新開通10條國際客運航線和4條國際貨運航線,力爭機場客運量超過4500萬人次、貨運量達到30萬噸,打造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充分發揮「米字型」高鐵網絡突出優勢,加快建設高鐵新城。啟動北客站交通綜合樞紐中心建設,年內北客站至機場城際鐵路建成通車,打造區域「換乘中心」。加快建設「2環+12輻射」[43]對外高速公路大通道,全面提升大西安交通通達能力。加強與沿海、沿邊口岸通關協作,加快構建大通關綜合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向西開放、向東集散、輻射全國的門戶作用,打造多元化開放「新門戶」。不斷完善綜合保稅區功能,支持空港保稅物流中心升級為綜合保稅區,加快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推廣應用。拓展「長安號」中歐班列業務範圍,加密運行頻次,力爭年內開行1000列。積極構建現代化、智慧化物流體系,推動城市共同配送,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加速流動,打造區域「集散轉運中心」。紮實做好國家現代物流創新發展和供應鏈體系建設「雙試點」工作,推進西安港冷鏈物流倉儲基地、新築鐵路綜合物流中心、空港新城航空物流樞紐三大聚集區建設,加快實施海航、京東、傳化、菜鳥等重大物流項目。積極辦好第8屆中國西部物流博覽會。全年物流業增加值增長15%以上。
高水平建設自貿試驗區。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加快建設與國際投資貿易規則相適應的政務服務體系。全面落實127項改革試點任務,促進資本集聚、產業集聚,入區企業達到1萬家以上。加快跨境人民幣結算中心建設,提升金融改革創新和便利化服務水平。建立「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合作機制,探索建設內陸型自由貿易港。讓自貿試驗區成為打造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的先導區,使西安由「跟跑」開放向「引領」開放轉變。
積極做好對外經貿合作。加快建設歐亞經濟綜合園區核心區、中俄絲路創新園、中歐合作產業園等國際產能合作項目,支持建立「一帶一路」產業園區發展聯盟。堅持優進優出,持續加大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不斷擴大高新技術和機電產品出口,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服務出口品牌。加快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全年進出口總值達到2800億元。積極拓展「海外西安」新空間,發揮好陝鼓、西電、陝汽、愛菊、隆基股份、大唐西市等「先遣軍」的示範帶動作用,鼓勵支持更多本土優質企業「走出去」,在參與全球化競爭中提升西安企業的品牌影響力。
提升城市公共服務國際化水平。加快西安領事館區建設,爭取哈薩克斯坦總領事館、尼日利亞商務中心年內啟用。發展更多國際友好城市,策劃建設友城街區,推動友城之間互設城市展示、產品展銷平台。加快建設國際社區、學校、醫院等國際化公共服務設施,積極引進國際商協會、國際中介服務機構,進一步完善國際標誌標識,促進公共服務系統多語化建設,提升市民國際化素養,讓所有在西安的外籍人士都能感受到方便、體會到融洽、觸摸到這座城市的溫度,真正愛上西安、更好融入西安。
(四)堅定文化自信,着力建設世界文化之都。
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持續加大對明城牆、漢長安城、秦咸陽宮等各類遺址和文物的保護展示力度,加快推進碑林、小雁塔、半坡遺址等歷史文化片區改造提升,推動建設杜陵國家遺址公園,堅決守護好人類文明遺產和民族精神家園。繼續抓好博物館之城建設,年內新增5座以上博物館。傳承紅色文化基因,實施革命舊址保護和教育展示工程,抓好七賢莊紅色文化示範街區建設。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實施中華老字號保護發展工程。深入挖掘古都歷史文化價值,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新時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凝聚城市精神,強化文化擔當,用西安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用文化的力量展示中國風采。
推動文化旅遊產業升級跨越。實施文化、旅遊兩個產業倍增計劃,推進「文化+」「旅遊+」,打造萬億級文化旅遊大產業。加快建設以曲江新區為引領的「文創大走廊」,促進「十大文化產業園區」[44]加速發展,培育一批實力雄厚、競爭力強的「文化航母」企業,確保文化產業增加值增長15%以上。圍繞「文化+人腦+電腦」,大力發展文化創意、數字出版、動漫遊戲、電子競技、文化裝備製造等產業,支持絲路國際創意「夢工場」、明德門文化藝術創意小鎮、絲路文旅小鎮等加快建設。持續推進「名城、名家、名作」工程,做強做精做優西安影視、仿唐樂舞、西安鼓樂、秦腔等特色文化品牌,加快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力作,用文化藝術的形式演繹新時代大西安的精彩崛起,為提升中國文化的世界影響力貢獻「西安力量」。
圍繞打造世界旅遊時尚之都,積極實施「旅遊國際化行動」,着力抓好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和全域旅遊示範市創建工作,推動旅遊與文化、科技、會展、商貿、體育等深度融合,全面發展優質旅遊。持續抓好城牆·碑林、朱雀·太平、翠華山·南五台和大明宮4個5A級景區創建工作,加快華僑城系列文旅、宋城集團「中華千古情」、華夏文旅綜合體二期等文化旅遊項目建設。構築月光經濟「一極兩軸五板塊多節點」[45]發展格局,開展城牆景區燈光秀、快樂跑等主題活動,打造「夜遊西安」品牌。開展「西安年·最中國」系列活動,豐富西安旅遊內涵。用好「國際美食之都」金字招牌,大力發展美食經濟,打造「舌尖上的西安」。完善旅遊軟硬件設施配套,實施旅遊廁所革命「三年行動計劃」,加快發展「智慧旅遊」、打造智慧景區,規劃建設一批高星級酒店群,深入整治規範旅遊市場秩序,全面提升旅遊服務質量。策劃西安城市形象設計,加大西安國際品牌營銷。全年接待遊客數量超過2億人次、旅遊業總收入超過2000億元。
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圍繞建設對外交往中心,搭建國際人文交流平台。積極申辦、籌備2019「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加快建設西安絲路國際會展中心。全力辦好第3屆中法文化論壇、中德歷史文化名城對話會、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和電影節、全球無人機大賽等國際交流活動。支持高校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推動國際學術交流。鼓勵更多本土文化企業、團隊、人才「走出去」,傳播「西安好聲音」,講述「古城新故事」。
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健全四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構建大西安「文化通」數字移動平台,促進文化共建共享。啟動西安圖書館新館等一批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新建一批社區書屋和書香西安閱讀吧,組織開展「萬人萬卷·閱動西安」全民閱讀、絲綢之路國際圖書博覽會等系列活動,聚力打造「書香之城」。繼續推進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全年放映公益電影37000場,文化惠民演出1500場。紮實做好第14屆全運會各項準備工作,加快西安奧體中心等場館建設,辦好2018西安國際馬拉松賽等體育賽事,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健身活動,增強市民健康體魄,展示城市運動之美。
(五)聚焦人居環境宜居化,着力建設品質西安。
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圍繞「三軸三帶三廊一通道多中心多組團」[46]發展格局,積極實施「北跨、南控、西進、東拓、中優」戰略,推動大西安從「圍城」建設時代進入「擁河」發展時代。開展「品質規劃攻堅年」活動,啟動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推進多規合一。加強中心城區規劃管控,堅持「只拆不建、多拆少建」,疏解建築、人口密度。系統推進「城市設計」和「城市雙修」[47]試點,塑造特色風貌,推動有機更新。支持西咸新區加快建設大西安新軸線、新中心。主動加強與咸陽、渭南的對接融合,啟動富閻產業合作園區首期10平方公里建設,加快西咸、富閻一體化進程。
不斷完善城市功能。落實《品質西安建設補短板三年行動方案》,持續推進「強基增容」工程,全年完成城建投資710億元。加快地鐵在建項目建設,4號線年底前建成通車。抓緊報批第三期地鐵規劃並組織實施。進一步提升地鐵運營水平,優化公交線網布局,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達到60%以上。抓好昆明路、西延路、建工路等快速路建設,加快西銅一級公路(西安—高陵)、經九路、酒十路等市政道路改造,啟動西三環—阿房一路等立交工程。打通25條斷頭路,開工建設32個公交場站和1.5萬個停車位。加快實施智能電網、戶表集中改造、老化供水供熱管網改造工程。建成投用第二氣源,啟動建設氣化三期。實施城市地下空間規劃建設利用「三年行動」,抓好年度20個示範項目。開工干支線管廊40公里、纜線管廊90公里。加快高新、曲江、滻灞、常寧新區等海綿城市試點,小寨地區海綿城市建設初具規模。繼續推進火車站、幸福路等城市片區改造,提升區域功能和城市品質。
持續抓好「四治一增」。堅持鐵腕治霾,按照「治霾十法」[48],加大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力度,打好「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組合拳。加快推進清潔供暖、燃氣鍋爐低氮改造和農村煤改氣(電)等工作,強化重點排放企業全程監管。建成「智慧環保綜合指揮中心」,實現線上線下同步監管,不斷提升網格化管理實效。加大關中城市群聯防聯控力度,合力打贏藍天保衛戰,全年優良天數不少於200天。抓實抓好「河長制」「湖長制」,堅持「五策治水」,深化「8+5+2」河湖水系治理[49],實施「剿劣水」行動,推進渭河斷面水質達標、渼陂湖等8大重點水利工程[50]建設,新增生態水面2300畝、濕地5000畝,加快恢復「八水繞長安」生態美景。依法保護秦嶺生態環境,強化「四治一專兩核查」[51]常態化監管,建立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繼續實施環山公路「三化」工程及特色節點建設,堅決守好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不斷增強「城市綠肺」功能。深入推進「煙頭革命」,持續提升保潔水平。實施城區廁所革命「三年行動計劃」,新建公廁440座、改造提升666座、鼓勵開放380座以上。強力推進「四改兩拆」,啟動城棚改項目16個,改造老舊小區200萬平方米、舊廠區項目14個,實施架空線纜落地193公里,整治拆除違法建設800萬平方米以上,基本完成違法戶外廣告及牌匾標識拆除任務。實行生活垃圾處理區域補償機制,加快5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建設,年內建成八興灘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廠。持續開展「五路」兩側增綠美化、「兩路兩側三化」[52]整治和「美麗西安·綠色家園」行動,新建公園4個、綠地廣場60個,新增城市綠地面積500萬平方米、立體綠化面積10萬平方米,植樹造林3萬畝,打造一路一景、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綠色之城、花園之城。支持西咸新區、滻灞生態區加快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探索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生態文明建設模式。
加快建設智慧西安。建成城市運行大數據中心和政務服務平台,實現信息資源開放共享。積極拓展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校園、智慧社區等服務領域,加快推動面向市民的公共服務信息化建設,推進更多領域實現移動支付、手機辦事,建設「指尖上的城市」。年內實現主城區刷手機乘公交全覆蓋。落實「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的要求,全面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大力開展「互聯網+網格化」行動,加快實施「雪亮工程」[53],讓城市插上智慧的翅膀。
(六)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着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聚焦「12345」目標[54],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下足繡花功夫,做到脫真貧、真脫貧。持續加大財政投入,市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較上年增加20%。實施「十百千萬」產業扶貧工程[55],開展就業扶貧行動,確保有正常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每戶有1人穩定就業,涉貧區縣年內至少建成1個返鄉創業園區。全面完成危房改造和移民搬遷,高標準落實教育、健康、兜底保障政策,貧困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全面達標。積極對接落實蘇陝扶貧協作項目,確保周至縣脫貧摘帽。年底全市142個貧困村、12864個貧困戶、40570名貧困人口(不含兜底保障人員)達標退出,在全省率先實現全面脫貧,讓貧困村的面貌煥然一新,讓每一戶貧困群眾都衣食無憂、都有靠奮鬥脫貧致富的志氣!
加快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苗木花卉、鄉村旅遊、休閒養生、特色民宿等產業,加快形成三產互動、跨界融合、良性循環的發展局面。推廣藍田「全域旅遊」模式,開展田園綜合體試點示範,全年休閒農業接待遊客2500萬人次,經營收入25億元。推進電商「下鄉進村」,培育一批集聚效應強的電商平台。加快灞源華潤紅色希望小鎮和暖泉灣獼猴桃特色小鎮建設,促進綠色農產品入網進場。優化「一區三帶七板塊」發展格局,新增市級以上現代農業園區15個、產業化龍頭企業10家。大力發展綠色農產品,新增「三品一標」[56]農產品40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40個。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年內培育家庭農場100家、職業農民1500人。全面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糧食產量達到180萬噸以上。
紮實抓好農村環境整治。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推進農村垃圾綜合治理。實施農村廁所革命「三年行動計劃」,年內改廁5萬戶。做好村容村貌綠化美化和村鎮門戶景觀建設,凸顯關中民居特色,年內創建5個美麗鎮街、打造85個美麗村莊。着力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為農村聚人氣、旺財氣。
積極推進農村改革。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健全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四級服務體系。總結推廣藍田董嶺村「三變」改革經驗,激活農村各類要素資源,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完成國有林場改革任務。繼續支持高陵區做好國家農村改革試點。深化農村金融改革,開展農戶信用等級評價,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米」,為「三農」引入金融活水。
實施「遠郊區縣域經濟倍增計劃」。充分發揮遠郊區縣空間優勢,提升產業規劃水平,積極承接城區產業轉移。強化一區(縣)一主業、一鎮(街)一特色,一村一品牌,做精做專區縣工業園、農業園,引導差異化發展,形成特色鮮明的區縣域經濟板塊。按照「大干大支持」的原則,創新市財政支持區縣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快補齊區縣域經濟短板,促進協調發展,實現富民強縣。
(七)堅持項目帶動戰略,着力擴大有效投資。
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堅持「以市場換產業、以項目換投資」,緊盯新興產業、基礎設施、生態建設、社會民生等重點領域,儲備一批事關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落實領導包抓市級重點項目制度,用好「互看互比互學」平台,做好水電氣路等全要素保障,確保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900億元以上。認真組織實施「招商項目落地年」活動,全力抓好已簽約項目的跟蹤落實,切實提高開工註冊率、資金到位率和竣工投產率,為穩增長奠定堅實基礎、提供有力支撐。
緊盯「五資」抓招商。更加注重招商引資的質量效益和實際效果,瞄準世界500強、國內500強,努力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圍繞「3+1」萬億級大產業和優勢產業集群,以龍頭企業為依託,開展一對一聯繫、點對點銜接,實施產業鏈招商和資本招商,鼓勵以商招商。全面落實與央企的戰略合作,促進央企資金、技術、品牌優勢與西安資源優勢雙向融合。高水平辦好第2屆世界西商大會、全球程序員節等重大活動。進一步創新政府投融資模式,再推出一批重大PPP項目,新增推介項目2000億元以上。確保全年實際引進內資289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58億美元。
切實提高投資質量。充分發揮有效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進一步完善考核辦法,加大產業投資的考核權重,促進各類資本向硬科技產業、文化旅遊產業和新經濟、新業態等領域聚集。切實抓好115個重點工業投資項目,確保強生全球供應鏈生產基地(一期)等30個重大項目年內建成投產,工業投資增長5%以上,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到15%以上。充分釋放民間投資潛力,吸引更多民間資本投資我市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和特色優勢產業,力爭年內引入民間資本達到3000億元。
(八)堅持民生優先導向,着力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聚焦破解民生「九難」,持續推進「十個一」民生工程,紮實辦好為民「十大實事」[57],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切實提高就業質量和收入水平。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努力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的就業,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5萬人,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實施高校畢業生「3+N」就業促進計劃[58],消除就業歧視,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多措並舉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確保農民工都能拿到辛苦錢。拓展居民勞動收入和財產性收入渠道,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收入。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以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擇校熱」「大班額」以及嬰幼兒照護、兒童早期教育等問題為重點,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新建標準化中小學、幼兒園30所,實施「全面改薄」154所,增加學位4萬個,普惠性幼兒園占比達到65%。以大學區建設為抓手,年內組建25個「名校+」教育聯合體,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改革民辦學校「小升初」政策,完善小學「彈性離校」制度,擴大校園新風系統試點。全面完成普通高中省級標準化建設,穩步實施新高考制度改革試點。推進市屬高校產教融合,支持8所高校創建「雙一流」。實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推動職業教育、民族教育、成人教育、民辦教育等健康協調發展。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持續抓好師德師風建設,全面實施名師名校長「百千萬工程」[59],用教育家校長和高素質教師打造西安教育品牌,撐起千百萬家庭的未來。
持續推進健康西安建設。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健全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建成緊密型醫聯體13個。繼續實施城市公立醫院對口幫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推動優質醫療資源「雙下沉、兩提升」[60],辦好群眾家門口的醫院。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啟動新一輪改善醫療服務三年行動計劃,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做好重點傳染病專病專防。推動社會辦醫提質發展。加快建設大西安區域醫學檢驗中心、市人民醫院和鄠邑等4所區縣醫院[61],爭取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及產業園區項目儘快落地。深入推進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鼓勵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養老事業,對2000戶貧困老年人家庭進行適老化無障礙設施改造,建成醫養機構20個、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35個、農村幸福院184個,新增養老床位6400張,不斷造福全市老年人。
切實提升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水平。整合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建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推進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加快社會保障卡發行應用,更好保障參保群眾生活。適時提高城鄉低保標準、特困供養人員保障標準和重度殘疾人救助標準,加大社會扶助、救助力度,實現困難群眾應保盡保、應助盡助。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有效增加公租房和限價房房源,年內新增租金補貼家庭2000戶,繼續加大房產辦證遺留問題解決力度。建立完善物業服務企業誠信機制和監管機制,物業管理覆蓋率提升至60%以上。完成37個農貿市場改造提升,規範各類早市和時令市場的管理,讓市民享有更多獲得感。
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積極發揮社區、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大力推廣蓮湖「律師進社區」經驗,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組織實施好第10次村委會換屆工作。推進「誠信西安」建設,逐步形成政府監管、公民自律、企業內控和社會監督「四位一體」的誠信體系。實施食品藥品安全工程,讓群眾吃得安全、用得放心。加強質量技術監督,強化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城市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開展交通、消防、燃氣、危險化學品等重點領域,以及人員密集場所、建築工地、城中村、高層建築等重點區域安全專項治理,堅決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按照中央「五個堅持」[62]要求,堅決打贏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攻堅仗。加強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依法嚴厲打擊暴力恐怖、電信詐騙、非法集資和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打造「平安西安」。完善交通指揮體系,持續開展「車讓人」行動,大力整治三輪車、摩托車非法載客行為,規範共享單車運營秩序。做好氣象預警、防震減災等工作,提升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築牢城市安全「防火牆」,確保人民安居樂業、城市安全運行、社會安定有序。
紮實推進「七五普法」。做好優撫工作,深入開展雙擁創建活動。切實做好第四次經濟普查,進一步加強統計工作。繼續做好民族、宗教、參事、人防、檔案、地方志等工作。
四、全面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面對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城市間競爭,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我們必須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準確把握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新特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力拼搏,全面建設新時代人民滿意政府。
一要充分發揮「頭雁效應」。全市政府系統各級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不斷增強「八種本領」[63],確保做到「五個過硬」[64],推動中省各項決策部署在西安落地生根。充分發揮「關鍵少數」的示範引領作用,適應新形勢、着眼新任務、植根新實踐,用「真本事」「硬功夫」和「好口碑」,為幹部群眾立標杆、樹榜樣、做表率,真正形成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着一級干的良好工作氛圍。
二要淬火鍛造「西安鐵軍」。全市政府系統所有工作人員,都要積極踐行「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按照「西安鐵軍」標準和要求,馳而不息反「四風」、轉作風、提效能、優服務,「甩開膀子下勢干」「事不過夜馬上辦」。強化「以能力比高低、以實績論英雄」的鮮明導向,讓願幹事、能幹事、敢擔當的幹部有舞台、有盼頭、有底氣,不斷激發廣大幹部幹事創業、比學趕超的內生動力,在實幹中創造新業績,在擔當中彰顯新形象,在奮鬥中譜寫新輝煌。
三要竭力當好「五星級店小二」。充分發揮「12345」市民熱線、網上群眾工作部和「千人親商助企」等平台作用,持續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讓政務上雲端、服務接地氣,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真正使市民和企業辦事既方便、又省心。要常進百家門、常解百家難,腳上多沾泥、爭當好公僕,做到百姓之事多上心、百姓之憂多操心、百姓之盼多用心。
四要紮實推進廉潔政府建設。時刻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實施細則要求,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零容忍」高壓態勢,從嚴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既要幹事、又要乾淨,堅決守好廉潔底線。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切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政協監督,加強審計監督,主動接受群眾和媒體監督,充分發揮《每日聚焦》《問政時刻》等欄目作用,始終把政府工作放在全社會的「聚光燈」下,着力打造「陽光政府」。
各位代表!西安有戲,合力才能好戲連台;人生有夢,奮鬥才能夢想成真。目標已定,號角吹響,我們已經踏上新時代的「趕考路」。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凝心聚力、搶抓機遇,敢闖敢幹、奮勇爭先,為新時代大西安實現大發展、攜手共創全市人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而努力奮鬥!
《政府工作報告》名詞術語解釋
[1]「五新」戰略任務:是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戰略任務,即「培育新動能、構築新高地、激發新活力、共建新生活、彰顯新形象」。
[2]聚焦三六九,振興大西安:是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的未來五年奮鬥目標。
「三」:就是緊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GDP過萬億、建好國家中心城市三個目標。
「六」:就是緊盯上述目標,做強西部經濟中心、絲路科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絲路文化高地、內陸開放高地、國家綜合交通樞紐,構建「三中心二高地一樞紐」六維支撐體系。
「九」:就是紮實抓好未來五年九項重點任務(着力推進產業升級,加快建設西部經濟中心;着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加快建設絲路科創中心;着力深化改革開放,加快建設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着力彰顯文化特色,加快建設絲路文化高地;着力構建交通體系,加快建設國家綜合交通樞紐;着力推進城鎮化建設,加快建設宜居西安;着力優化生態環境,加快建設美麗西安;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加快建設品質西安;着力加強民主法治,加快建設平安西安),促進經濟社會在經濟實力、創新活力、開放水平、文化實力、交通樞紐、城市功能、生態環境、人民生活、社會治理等九個方面實現明顯提升。
[3]九大關鍵行動:在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後五年必須全力抓好的「九大關鍵行動」,即實施共建大西安行動、打造國家中心城市,實施產業升級行動、打造西部經濟中心,實施創新引領行動、打造絲路科創中心,實施開放興市行動、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實施文化強市行動、打造絲路文化高地,實施綠水青山行動、打造美麗西安,實施品質提升行動、打造宜居西安,實施共治共享行動、打造平安和諧之城,實施追趕超越行動、打造西部最佳城市。
[4]「五上」企業: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限額以上批零住餐業企業、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資質內建築業企業和房地產開發企業。
[5]一區三帶七板塊:「一區」即秦嶺北麓西安都市現代農業示範區;「三帶」即沿渭都市農業產業帶、渭北工業區農業產業帶、南橫線都市農業產業帶;「七板塊」分別是白鹿原都市農業板塊,周至獼猴桃板塊,鄠邑、長安葡萄板塊,臨潼石榴板塊,臨潼奶牛板塊,藍田肉雞板塊,閻良瓜菜板塊。
[6]民生「九難」:即減霾難、治堵難、治髒難、辦事難、就業難、上學難、看病難、住房難、養老難。
[7]「十個一」民生工程:即打通一批斷頭路、培育一批眾創空間聚集區和特色區、打造一批綠化示範路、打造一批亮化示範街、建設一批生態示範河(湖)段、打造一批商圈、建設一批綠地廣場和主題公園、建設一批雕塑示範街、建設一批規劃館、改造一批城中村和棚戶區。
[8]八個一體:即城鄉規劃一體、產業布局一體、基礎設施一體、社會管理一體、公共服務一體、創業就業一體、環境治理一體、政策保障一體。
[9]西安至韓城等4條城際鐵路:即西安至韓城、閻良至機場、西安至法門寺、機場至法門寺等4條城際鐵路。
[10]外環高速(南段)等4條重點公路:即西安外環高速公路(南段)、東三環—臨潼公路、S101木岔至灞塬公路、西戶路。
[11]六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即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航空航天、節能與新能源汽車6個千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12]五資:即外資、內資、民資、央資、融資。
[13]四治一增:即鐵腕治霾、柔性治水、依法治山、合力治髒、立體增綠。
[14]鐵腕治霾「1+1+9」行動方案:是指西安市《2017年「鐵腕治霾·保衛藍天」工作實施方案》+《「鐵腕治霾·保衛藍天」督察考核問責工作暫行辦法》+煤炭削減、燃煤鍋爐拆改、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涉氣重點污染源環境監察執法、「散亂污」企業整治、低速及載貨柴油汽車污染整治、秸稈等生物質綜合利用、建設工地揚塵污染防治和網格化管理等9個專項行動方案。
[15]兩類企業:即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和預拌砂漿生產企業。
[16]五策治水:即工程治水、技術治水、生態治水、管理治水、社會治水。
[17]9個生態示範河(湖)建設:即渭河周至周武大橋段灘區治理、渭河高陵鹿苑大橋至西禹高速橋段灘區治理、灞河藍田縣城段綜合提升、灞河世博園上游段綜合治理、潏河常寧段綜合治理、澇河天橋段綜合治理、石川河閻良富平交界段綜合治理、昆明池試驗段、渼陂湖試驗段示範工程建設。
[18]四亂現象:是指秦嶺部分區域存在的亂采亂挖、亂搭亂建、亂排亂放、亂砍亂伐現象。
[19]四改兩拆:是指棚戶區(城中村)改造、舊住宅區改造、舊廠區改造、架空線纜改造,拆除違法建築、拆除違法戶外廣告。
[20]「五路」兩側增綠美化:是指對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高鐵線路、繞城公路、通景公路兩側進行增綠美化。
[21]就業創業「九個一」系列活動:即舉辦一場創業大賽、舉辦一期國際創客節、評選一批創業明星、建成一批就業創業服務平台、評選表彰一批「西安工匠之星」、開展一系列就業創業校園行活動、舉辦一場高校畢業生求職大賽、開展一系列「雁歸西安」農民工就業創業專項活動、幫扶一批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
[22]「三變」改革:即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23]「十送」活動:即送愛心、結窮親,送物資、保生活,送清潔、養習慣,送健康、去疾患,送技能、強本領,送崗位、促就業,送生產、增收入,送政策、幫落實,送文化、樹理想,送信心、揚志氣。
[24]「1+N」新型社會救助體系:「1」即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主;「N」即農村特困人員供養制度、醫療救助制度、臨時救助制度、教育資助制度(貧困大學生資助、貧困中學生救助)、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困難失能老人護理補貼制度以及分類施保、漸退幫扶等制度。
[25]「三重一大」集體決策制度:即重大事項決策、重要幹部任免、重要項目安排、大額資金的使用,必須經集體討論做出決定的制度。
[26]十大短板: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西安市委關於落實「五新」戰略任務加快補齊「十大短板」的決定》,提出全市要努力補齊工業經濟、民營經濟、軍民融合、開放經濟、區縣域經濟、文化產業、金融產業、創新發展能力、生態環境、民生服務等「十大短板」。
[27]「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八個明確」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內涵,即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強調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明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
「十四個堅持」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即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28]「3+1」萬億級大產業:「3」就是以電子信息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以新能源汽車和航空製造為主的先進製造業,以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為主的現代服務業;「1」就是萬億級文化旅遊大產業。
[29]「五個統籌」要求:是指2015年12月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的城市發展要求,即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提高城市工作的全局性;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統性;統籌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動力,提高城市發展的持續性;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提高城市發展的宜居性;統籌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提高各方推動城市發展的積極性。
[30]五都一樞紐:市委十三屆四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西安市委關於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加快大西安國際化進程的決定》,提出要着力打造「一帶一路」創新創業之都、引領新經濟發展的全球硬科技之都、中華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世界文化之都、世界旅遊時尚之都、國際生態智慧宜居之都和國際重要門戶樞紐。
[31]大西安新時代「三步走」戰略: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濟總量邁上萬億台階,「三中心二高地一樞紐」六維支撐體系基本建立,美麗西安建設初見成效,大西安都市圈全面形成;到2035年,全面建成代表國家形象、引領「一帶一路」、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國家中心城市;到2050年,全面建成具有歷史文化特色和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
[32]「1+6」行動計劃:是指西安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方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行動計劃》《關於化解房地產庫存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槓桿行動計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行動計劃(2016-2018年)》《關於落實「五新」戰略任務加快補齊「十大短板」的決定》《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政策文件。
[33]「10+N」系列補短板行動方案:為貫徹落實《中共西安市委關於落實「五新」戰略加快補齊「十大短板」的決定》精神,西安市在「十大短板」的基礎上,又梳理了品質西安、幹部作風等一些需要補齊的短板,並制定出台「10+N」系列短板推動落實工作方案。
[34]「兩化」深度融合:即信息化和工業化的高層次深度結合,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35]「三換三名」工程:即實施騰籠換鳥、機器換人、電商換市和培育名企、名家、名品。
[36]硬科技「八路軍」:硬科技是比高科技更加核心、高精尖的原創技術;「八路軍」是指人工智能、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航空航天、光電芯片、新材料、新能源等八大產業。
[37]「一院一所一校」改革經驗:一院指西北有色院在創新改革中形成的「三位一體、母體控股、股權激勵、資本運作」的創新改革模式;一所指西安光機所「開放辦所、專業孵化、擇機推出、創業生態」的創新發展模式;一校指西安交大「政金產學研+友」新型產學研生態圈改革模式。
[38]兩園三基地:「兩園」是指高新區軍民融合產業園和經開區軍民融合裝備製造園;「三基地」是指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和西安兵器工業科技產業基地。
[39]「5552」成長格局:即以高新、曲江、碑林、長安、雁塔等五區為主陣地,以校區、院區、園區、街區、廠區等五區聯動為主要途徑,到2021年全市建成500個以上眾創空間聚集區和特色區,眾創空間面積達到2000萬平方米以上。
[40]戶籍新政2.0版:2018年2月,我市在全面實行學歷落戶「兩證落戶」(全日制普通大中專院校的應屆、往屆畢業生,本科生45周歲以下、大專畢業生35周歲以下,只需要身份證和畢業證,即可落戶西安)的基礎上,對落戶政策進行再優化、再升級,下放7類落戶審批權限,縮短9類業務辦理時間,簡化了70%的證明材料,推出優化服務10項承諾,大幅提高落戶申請的一次性辦結率。
[41]陝西省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大行動」:即簡化企業開辦和註銷程序行動、簡化施工許可證辦理程序行動、方便企業獲得水電氣暖行動、方便企業辦理不動產登記行動、降低企業獲得信貸難度和成本行動、優化企業納稅服務行動、提升企業跨境貿易和投資便利化行動、降低企業運行成本行動、縣域營商環境監測評價行動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專項督查行動。
[42]「1+12+18」政策體系: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我市提出「1+N」系列措施,即1個實施意見、12個系列活動、18個具體配套政策。
[43]「2環+12輻射」對外高速公路大通道:「2環」是指西安繞城高速公路和西安外環高速公路;「12輻射」是指包茂高速公路西安(南)至茂名、西安(北)至包頭,包茂高速公路複線西安(北)至包頭,滬陝高速公路西安(東南)至上海,福銀高速公路西安(東南)至福州、西安(西北)至銀川,連霍高速公路西安(東)至連雲港、西安(西)至霍爾果斯,連霍高速公路複線西安(西)至霍爾果斯,京昆高速公路西安(東北)至北京、西安(西南)至昆明,以及機場高速公路,共12條高速公路。
[44]十大文化產業園區:即西安曲江創意谷產業園、西部電影產業聚集區、西安曲江創客大街、曲江369互聯網創新創業基地、華商傳媒文化產業園、大西互聯網產業園、曲江園林式總部基地、北大科技園、西安曲江量子文化產業城、西安文化科技創業城。
[45]月光經濟「一極兩軸五板塊多節點」:一極指以明城牆範圍內的產業整合與提升為重點,打造西安夜遊經濟的增長極;兩軸指以東西南北四條大街景觀為重點,打造東西向和南北向的兩條亮化軸;五板塊指以曲江、滻灞、高新、臨潼、西咸等作為夜遊經濟集中建設發展板塊;多節點指依託五大板塊區域內的主要景區、特色街區、商圈及夜市等,形成人氣相對集中的夜遊經濟消費節點。
[46]三軸三帶三廊一通道多中心多組團:三軸是指南北方向貫穿大西安的三條軸線。古都文化傳承軸,處於中間位置,南接秦嶺終南山,中承西安歷史軸線,北至大地原點,傳承大西安歷史脈絡。科技創新軸,位於西側,縱貫西咸新區。國際開放軸,位於東側,沿灞河南北向聯繫國際港務區、滻灞生態區和曲江新區。三帶是指東西橫向上的秦嶺、渭河、北山3條生態帶。三廊是指建設以高新區為引領、「高新區+航天基地+灃東新城+大學城+科研院所」等區域為依託的科創大走廊,打造「創新增長極」;以經開區為引領、「經開區+高陵組團+臨潼組團+航空基地+富閻板塊」等區域為依託的工業大走廊,打造「工業增長極」;以曲江新區為引領、「曲江新區+樓觀道文化展示區+白鹿原+臨潼景區」等區域為依託的文化產業大走廊,打造「文化產業增長極」。一通道是指以國際港務區+空港新城+滻灞生態區等為依託的對外開放大通道。「多中心」是指西側西咸新區建設大西安新中心、中間依託中心城區建設大西安核心區、東部建設現代服務新中心。多組團是指「1155」組團建設,即東部新城、高新科技城、新能源汽車城、軟件新城、灃西絲路創新城、渭北工業城、長安大學城、高鐵新城、洪慶新城、富閻航空城等10大新城,紡織城創意片區、軍民融合創新谷片區、臨潼旅遊度假片區、三學街片區、七賢莊片區、臨空產業園片區、幸福林帶片區、小雁塔片區、西軸線中央商務區、徐家灣片區等10大片區,50個左右特色小鎮,50個左右各類綜合體。
[47]城市雙修:是指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其中,生態修復是指用再生態的理念,修復城市中被破壞的自然環境和地形地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城市修補是指用更新織補的理念,發掘和保護城市歷史文化,拆除違章建築,修復城市設施、空間環境、景觀風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
[48]治霾十法:即精準治霾、網格治霾、依法治霾、轉型治霾、科技治霾、增綠治霾、聯動治霾、政府要做綠色管理者、企業要做綠色生產者、市民要做綠色消費者。
[49]「8+5+2」河湖水系治理:「8」是指綜合治理渭河、涇河、灞河、滻河、潏河、滈河、灃河、澇河8條河流;「5」是指綜合治理公式河、黑河、石川河、太平河、幸福岸線5條河流水系;「2」是指生態修復渼陂湖和昆明池(斗門水庫)兩座湖池。
[50]8大重點水利工程:是指渭河西安段綜合治理、澇渭三角洲地下水源地、澇河渼陂湖水系生態修復、西安污水處理廠污泥集中處置、幸福河綜合治理、中小河流、農村飲水、農田水利等8大水利工程。
[51]四治一專兩核查:「四治」即環山路綜合環境整治、河道綜合整治、礦山專項整治、違法圖斑專項整治;「一專」即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專項督察;「兩核查」即每年6月、12月聯合市監察委開展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見人見事兩核查。
[52]兩路兩側三化:是指對公路和鐵路兩側進行潔化、綠化、美化。
[53]雪亮工程:即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系統,以「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為總目標,以推動重點公共區域、重點行業、重點領域視頻監控全覆蓋為抓手,以聯網整合各類社會視頻圖像資源為輔助,全面開展視頻圖像信息在反恐維穩、打擊犯罪、治安防控、社會治理、智能交通、服務民生、生態保護等領域應用,充分發揮視頻監控系統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平安西安」建設中的作用。
[54]「12345」目標:「1」是指「一標準」,即家庭人均純收入要超過扶貧標準;「2」是指「兩不愁」,即不愁吃(包括安全飲水)、不愁穿;「3」是指「三保障」,即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4」是指「四率一度」,即精準識別率、精準退出率、精準幫扶率、易地扶貧搬遷入住率和群眾滿意度;「5」是指「五個美麗」樣板,即建設美麗鄉村、美麗經濟、美麗黨建、美麗人家、美麗鄉風。
[55]「十百千萬」產業扶貧工程:是指扶持十個扶貧主導產業、培育一百家以上新型經營主體和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發展一千戶以上增收示範戶、帶動一萬戶以上有產業需求的貧困戶脫貧增收。
[56]三品一標:即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
[57]為民「十大實事」:2018年,市委市政府將圍繞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方便群眾看病;擴大就業渠道,增加群眾收入,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確保百姓用藥安全、吃得放心;推進教育公平,解決「擇校熱」「大班額」「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等突出問題;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健全養老服務體系;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共創綠水青山美麗家園;繼續推進精準扶貧工作,提高困難群眾生活水平;馳而不息糾正「四風」,持續改進幹部作風;實行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使百姓住有所居;打造良好營商環境,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等10個方面,實施十大惠民實事。
[58]高校畢業生「3+N」就業促進計劃:「3」是指對高校畢業生實行實名制管理,加強跟蹤服務,對有就業意願的,至少提供1次免費求職推薦、1次職業指導、1次職業測評;「N」是指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根據高校畢業生實際情況,採取「一對一」幫扶、組織見習、提供培訓等多種方式扶持其實現就業。
[59]名師名校長「百千萬工程」:是指加大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名師名校長培養培訓力度,年內培養教育家型校長100名、各類骨幹教師1000名,完成2萬人次校長、教師培訓任務。
[60]醫療資源「雙下沉、兩提升」:是指城市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和醫務人員下基層,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和群眾就醫滿意度。
[61]鄠邑等4所區縣醫院:是指高陵區中醫院、鄠邑區人民醫院和中醫院、藍田縣縣醫院。
[62]五個堅持:即堅持黨的領導、發揮政治優勢;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緊緊依靠群眾;堅持綜合治理、齊抓共管;堅持依法嚴懲、打早打小;堅持標本兼治、源頭治理。
[63]八種本領: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從8個方面全面增強執政本領,包括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和駕馭風險本領。
[64]五個過硬: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5點要求。這既是對中央委員會成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提出的,也是對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的期望。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