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019年盧氏縣政府工作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2018年盧氏縣政府工作報告 2019年盧氏縣政府工作報告
作者:張曉燕
2020年盧氏縣政府工作報告
本作品收錄於《盧氏縣政府工作報告

2019年5月23日在盧氏縣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2018年工作回顧[編輯]

2018年,是克難攻堅、亮點紛呈、極不平凡的一年。一年來,縣人民政府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的法律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支持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迎難而上,奮發進取,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績,圓滿完成了縣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一年來,縣政府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全縣工作大局,切實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向貧困宣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深入人心,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決戰決勝的攻堅態勢全面形成。

——減貧成效十分顯著。60個貧困村達標退出,8461戶、29100人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8.62個百分點,降至3.41%,貧困人口的收入和保障水平明顯提高,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經濟發展增速明顯。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98.7億元,增長8.2%,增速居全市第三;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45.9億元,增長11.3%,增速居全市第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3%,增速居全市第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增速居全市並列第二;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50.2億元,增長11.3%,增速居全市第一;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7.4億元,增長18.2%,增速居全市第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95.1元,增長8.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42.2元,增長9.4%,增速居全市第一。

——項目建設實現突破。信念集團、金海生物等龍頭企業不斷壯大,樂氏同仁、聖瑪斯空氣淨化器、浩洋服飾建成投產;華陽食品等6家企業被評為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通用機場選址完成,蒙華鐵路橋隧貫通,欒盧高速開工建設,盧洛高速通過評審,迎賓大橋飛架南北;湯河溫泉度假區建成開業,冠雲山景區整體移交;洛河水體景觀扮靚城區,雞灣水庫取得重大進展;百城提質順利推進,電力管廊、供氣、供熱、供水等公共服務設施日趨完善;220千伏變電站建成投運,電力保障更加堅強。

——重大活動圓滿成功。全國、全省易地扶貧搬遷現場會到我縣觀摩,全國金融扶貧「盧氏模式」推進會、扶貧小額信貸工作座談會到我縣觀摩並作交流發言,全省交通扶貧現場會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推進會在我縣召開,全省產業扶貧現場觀摩中名列豫西組觀摩片區第一名。第十二屆雙胞胎漂流大賽、首屆越野精英挑戰賽成功舉辦,老家河南•盧氏首屆爆米花節走紅中原 。

——對外形象顯著提升。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通過驗收;「三城聯創」再創佳績,省級園林縣城創建成功,國家衛生縣城通過驗收,省級文明縣城通過評估;喜獲省級文化先進縣、河南省旅遊扶貧示範縣,摘取「中國天然氧吧」「2018百佳深呼吸小城」「百佳深呼吸小城十佳示範城市」「首批國民休閒旅遊勝地」4項國家級榮譽,「自由山水、清清盧氏」品牌進一步叫響。

——作風建設持續加強。深入開展克難攻堅年和作風建設年活動,同心協力、接續奮鬥,超前謀劃、綜合施策,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全縣上下煥發新氣象,展現新作為,開創新局面,奪取新勝利。

主要體現在以下八個方面:

[編輯]

精準方略全面落實。堅持精準方略,聚焦深度貧困,着力打好產業扶貧等「五大硬仗」,有序實施健康扶貧等「七大行動」,推動全縣脫貧攻堅工作邁上新台階。

金融扶貧再結碩果。金融扶貧試驗區「四大體系」不斷完善,「四大效應」疊加釋放,全年新增金融扶貧貸款4.06億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309戶2.52億元;合作社54家5595萬元;龍頭企業14家9810萬元,金融扶貧的外溢、放大、撬動和聚合效應進一步彰顯,為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勁動力。全國先後有17個省、185個市縣(區)、188批次、3000餘人次,到我縣交流學習;金融扶貧「盧氏模式」被全國推廣,為全國脫貧攻堅貢獻了盧氏智慧。

易地搬遷全面完成。占全省八分之一,全市二分之一的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提前一年完成。9000餘戶、3萬餘名貧困群眾全部搬遷入住,「搬得出」目標提前實現。建成產業基地71個,扶貧車間23個,光伏電站8個,全縣55個搬遷安置點實現配套產業全覆蓋,「穩得住」保障更加有力。

產業扶貧成效凸顯。全縣農業龍頭企業達到52家,合作社1569家,家庭農場13家;建成培訓就業基地44個、產業基地375個、增收大棚3290個,帶動農戶3.2萬戶,其中貧困戶7488戶,戶均收益1.2萬元。產業扶貧措施落實到位率100%,產業疊加度3.16。

基礎支撐明顯提升。交通、水利、電力、通訊、教育、文化、衛生等項目建設加快實施,全縣所有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全部達標。

創業就業激發動力。在全省率先建成縣鄉村三級「線上+線下」轉移就業服務體系,全縣勞動力轉移就業11.6萬人次,其中貧困勞動力4.1萬人次,貧困勞動力公益性崗位就業6300人;發放創業貸款5646萬元,扶持帶動3500餘人創業就業;建成「雙扶驛站」(1)56個,貧困戶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

社會幫扶聚集合力。海關幫扶持續加力,京豫協作紮實推進;鄭盧對接全面鋪開,11大類幫扶項目、22項重點工作進展順利;省農業廳與我縣19個鄉鎮結對幫扶;鄭州大學啟動校地合作,在教學實踐基地建設、農產品採購等方面達成協議並全力推進;聯繫72家愛心企業與118個深度貧困村結成幫扶對子;一大批社會組織和愛心人士傾力支持,奏響了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助力脫貧攻堅的大合唱。

[編輯]

高質量發展穩中有進。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全力以赴穩增長、保態勢、抓落實。

着力擴投資。充分發揮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作用,全縣199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37.4億元。洛河城區段綜合治理等135個重點項目建成,完成投資112.3億元。新建續建10億元以上項目10個,項目規模和質量都有較大提升。

持續強載體。「兩區」建設邁出新步伐,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完成投資8000萬元,綜合承載能力進一步提升,入駐企業52個,「四上」企業達到29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3%,全年實現稅收1.28億元,增長88%,從業人員4600餘人。特色商業區南區建成,中區建設加速推進,大潤發商貿公司入駐營業,博金百悅城正在招商,「兩區」帶動作用不斷增強。

有效防風險。構建金融風險聯防機制,深入開展非法集資風險專項排查,不斷強化政府債務管理和責任落實,守住了不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編輯]

產業轉型提速增效。積極實施「四個一百」(2)工程,培育壯大優勢產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提質增效。

做強綠色農業強實力。圍繞食用菌、中藥材、特色林果等優勢主導產業,打造中、西、南、北四大產業片區,規模持續擴大,效益顯著提升。食用菌,出口企業達到7家,總量突破1.8億棒,產值26億元,帶動貧困群眾8250餘戶,戶均增收1.8萬餘元。中藥材,新發展連翹10萬畝,鞏固提升萬畝示範基地5個、千畝示範基地42個,全縣連翹面積達到70萬畝;發展皇菊、丹參等中藥材2萬畝,帶動貧困群眾1.3萬餘戶,戶均增收3000餘元。林果業,發展核桃28萬畝,全縣達到100萬畝,建成精品園5個、示範園45個、標準園50個;發展花椒、獼猴桃、大櫻桃等3萬餘畝,基地達到22個。畜牧業,建成12個養殖基地,畜禽總量突破155萬頭(只),帶動貧困群眾2000餘戶,戶均增收4000餘元。煙葉,種植7.2萬畝,收購19萬擔,產值2.6億元,帶動貧困群眾786戶。新認證綠色產品7個,累計完成「三品一標」(3)認證48個;新註冊商標47件,累計註冊431件。

做大特色工業添動力。27個工業項目完成投資32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105%。林海興華、浩洋服飾等15個項目建成投產。智能化和信息化融合工作成效顯著,中原礦業公司獲得市「兩化」(4)融合發展示範基地稱號,企業效益顯著提升。

做優三產服務業顯活力。全域旅遊勢頭強勁,雙龍灣等3個4A級景區升級改造穩步實施,大鯢灣、冠雲山等在建景區和10條精品線路紮實推進。高標準建設旅遊公廁35個、文明驛站10個、農村公路旅遊服務站9個。豫西百草園榮獲「省研學旅遊基地」「中草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稱號;雙龍灣景區成功創建「省級旅遊度假區」;豫西大峽谷景區被認定為「河南省環境教育基地」;朱陽關鎮被評為「河南省特色生態旅遊示範鎮」;文峪鄉大桑溝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全年接待遊客410萬人次,增長107%,旅遊業總收入19.8億元,增長110%。電子商務健康發展,電商應用企業和合作社達到80家,個體網店1748個,服務貧困戶1.5萬人,帶動4000餘名貧困人員就業。電商交易額達到5.5億元,網絡零售額突破2.5億元。

[編輯]

城鄉面貌綻放新顏。實施百城提質工程,推進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持續完善基礎設施,促進城鄉統籌發展。

城市建設管理提質增效。《盧氏縣城鄉總體規劃2016—2035》獲批,城市特色與風貌規劃通過評審,盧氏空間發展等戰略規劃編制完成。總投資1.96億元的13條城區道路建設順利,棚戶區改造加速推進,城西客運站即將開工。2192戶危房順利改造,4490戶實施「六改一增」(5),拆舊復墾強力推進,年度計劃全面完成。新增綠化17萬平方米,城區綠化面積明顯擴大。深入推進「兩違」(6)及小產權房治理,強制拆除280餘處;「廁所革命」穩步推進,建改城鄉公廁52座、戶廁7400戶;城鄉環衛一體化項目順利實施,數字化城管初見成效,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日漸提高。

美麗鄉村建設穩步推進。圍繞創建「四美鄉村」(7)示範縣目標,成功申報市級鄉村振興示範村2個,創建縣級示範村80個,五美庭院3000戶。累計建成國家級美麗鄉村1個,省級4個,市級56個。完成45個重點村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投資9.4億元實施「整村推進」,文峪鄉香子坪村、橫澗鄉淤泥河村等112個村舊貌換新顏。

重大基礎設施逐步完善。交通建設持續提速,城區高速出口連接線改造設計評審已批覆。國道344線河口至官坡至豫陝界改建順利完成,朱陽關等3鎮區國省道改線完成施工圖設計,209國道北移正在辦理土地預審;完成縣鄉公路194公里、通村公路158公里、通自然組公路187公里、危橋改造1269延米;158個貧困村硬化路通暢率100%,行政村客車通達率100%。水利保障持續強化,投資1.18億元建設飲水工程232處,解決72個貧困村6萬人和160個非貧困村12.85萬人的飲水問題。電力通訊持續發展,110千伏、35千伏等變電站工程按節點推進;243個村農網升級改造順利完成;所有行政村手機信號和網絡寬帶實現全覆蓋。

[編輯]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大力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全縣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

大氣污染防治強力推進。投入資金2500餘萬元,深入開展鄉鎮空氣自動站和機動車尾氣遙感檢測設備建設;嚴控「散亂污」企業死灰復燃,不斷深化城市清潔和揚塵治理行動;完成電代煤、氣代煤5320戶。全年優良天數、PM10、PM2.5濃度等各項指標均排全省前列、全市首位。

水污染防治統籌實施。大力實施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標準化建設等5個重點流域治理項目,積極推進洛河城區段等3個人工濕地工程;對三個斷面周邊環境、西沙河黑臭水體、沿河排污口進行集中排查治理;洛河、老灌河、淇河三個斷面水質和全縣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質達標率100%。

土壤污染防治有序展開。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系列方案,積極做好土壤污染治理修復工作;建立危廢重點監管單位信息庫、土壤環境重點監管企業清單,實施動態管理,開展例行監測。

生態建設鞏固提升。完成林業生態建設13萬畝、森林撫育23萬畝;完成南山北嶺4000餘畝綠化、橫澗等鄉鎮2300餘畝荒山造林;推進三淅、鄭盧高速和209國道沿線重點廊道綠化美化。投資4.9億元的國儲林項目「一期」工程正式落地。累計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1個,省級生態鄉鎮10個,省級生態村46個,市級生態村48個。

[編輯]

民生建設多點發力。持續加大薄弱環節投入,辦實事、解難事、兜底線,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

民生實事順利實施。易地搬遷、220千伏盧氏輸變電站、餐飲業食品安全等民生實事圓滿完成。

教育事業均衡發展。投資9.89億元改善辦學條件,60所新建改造學校全部建成達標;高招本科上線率、中小學教學質量全市領先。教育扶貧成效顯著,困難學生資助、生源地助學貸款、營養餐改善計劃等各項政策落實率100%,共資助學生25459人次,發放資金1755萬餘元。鄭州市61所優質學校與我縣對接。盧氏一高成為鄭州大學優質生源基地,實驗高中與鄭州市實驗高中聯合辦學;鄭盧小學建成投用;清華園學校二期完成,實現滿負荷招生。

文化事業繁榮進步。新建139個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完成125個貧困村「數字農家書屋」建設,實現貧困村公共文化服務全覆蓋;送戲下鄉340場、戲曲進校園60場、放映農村公益電影3324場,舉辦大型文化活動42場;央廣工程數字節目順利落地,直播衛星「整省推進」穩步實施,城隍廟完成主體維修。

醫療保障水平顯著提升。為所有貧困人口建立了健康檔案,貧困戶及特殊人群家庭醫生簽約率達100%,省市異地就醫即時結算範圍不斷擴大,貧困人口「先診療、後結算」和「一站式」服務全面實施。在「四重保障」(8)基礎上,建立未脫貧人口大病兜底醫療保險,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達90%以上。投資7.18億元的縣中醫院異地新建項目建成,縣醫院提升改造、縣婦幼保健院異地新建項目紮實推進;158個貧困村衛生室達標使用,全部配備合格村醫;發放計劃生育獎勵扶助資金740餘萬元,惠及1.1萬餘人。

就業和社會保障更加堅強。城鎮新增就業7100餘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800餘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1%,各項指標均超額完成。全年支付養老、失業等社保資金5.27億元,足額發放率100%;發放城鄉低保等社會救助資金8811.8萬元,惠及群眾7.96萬人。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購買意外險等249.6萬元,8萬餘名群眾受益;為扶貧一線人員購買意外險9.2萬元,1841名工作人員受益;為3484戶群眾購買香菇互助保險,提供了2.67億元風險保障。朱陽關等四鄉鎮敬老院完成升級改造,投資1800萬元的縣榮軍休養院項目有序推進;完成1312戶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改造率和改造質量位列全省前茅。

[編輯]

改革創新活力涌動。持續強化改革推動、開放帶動、創新驅動,為更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

持續深化改革。大力推進「放管服」,取消行政職權161項,清理規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14項,為民服務中心設置辦事窗口71 個,45家單位、760項事項進駐中心,全年辦理審批事項46萬件,群眾滿意度不斷提高。集體產權制度暨「三變」(9)改革全面啟動。財稅、鹽業、投融資、社會信用、電力體制等改革穩步推進。

抓實招商引資。完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加快建設「綠色通道」,圍繞綠色農業、特色工業、全域旅遊等主導產業和新能源、新裝備、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實行精準招商。全年招商引資完成105億元,簽約項目34個,簽約金額90.19億元,完成進出口9.4億元。

推進科技創新。樂氏同仁等3家企業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實現了「零」突破;聖瑪斯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省級研發中心、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3個市級研發中心正式獲批。實施「科技特派員」工程,服務遍及所有貧困村;安排資金500萬元支持9個人才團隊、9項人才項目;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申請專利53件,授權專利37件,科技成果鑑定6項。

[編輯]

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強力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收集涉黑涉惡線索131條,偵辦涉惡案件37起;查辦各類治安案件1729起,我縣公眾安全感全省排名第9位、全市第1位。信訪工作紮實有效,全年未發生赴京非訪,重大會議和活動期間信訪維穩工作實現了零非訪、零影響「雙零」目標,被河南省信訪工作聯席會議授予2018年度信訪工作「三無縣」。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形勢平穩,全縣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統計、監察、民族宗教、工商質監、檔案史志、工會、共青團、婦女兒童等各項社會事業均取得新業績。

階段總結[編輯]

各位代表!創業維艱,奮鬥以成。這些來之不易的成績,是大家克難攻堅、迎難而上干出來的、拼出來的,屬於每一個奮進拼搏的盧氏人。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付出辛勤勞動的全縣廣大幹部群眾,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全縣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駐盧部隊、武警官兵、公安幹警和所有關心支持盧氏建設事業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脫貧攻堅任務依然艱巨。農村貧困人口多、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仍需加大投入,部分行業扶貧部門重視程度不夠;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不足,少數貧困群眾依然存在「等靠要」思想。二是龍頭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一些龍頭企業雖然初見成效,但還處於發展階段,多數產品是原生態,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低,經濟效益不高。三是第三產業輻射帶動能力不足。旅遊、電商等服務業對縣域經濟的支撐作用和對就業帶動的吸納能力還較弱,現有景區規模不大,開發水平不高,旅遊產業鏈還沒有形成,發展動力仍需加強。四是幹部能力水平還需進一步提高。與當前脫貧攻堅形勢相比,部分幹部仍然存在素質不高、能力不強、作風不實的現象,實幹精神和服務意識還需進一步加強。

雖然面臨很多困難,但我們更要看到當前的大好形勢和良好的發展機遇。盧氏是國家級貧困縣、革命老區縣、河南省四個深度貧困縣之一,中央、省、市高度重視,各項優惠政策疊加,各級對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我們要緊緊抓住當前脫貧攻堅這一千載難逢的政策機遇,繼續以脫貧攻堅統攬全縣工作大局,切實把各級領導的重視轉化為加快發展的強勁動力,要倍加珍惜目前勢頭強勁的經濟發展好態勢,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全力做好2019年各項工作。

2019年工作安排[編輯]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是我縣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全縣廣大干群要以軍令如山的敬畏之心和滾石上山的昂揚鬥志,鼓足幹勁,奮發進取,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向各級黨組織和人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總書記視察指導河南時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屆八次全會、市委七屆七次全會安排部署,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根本要求,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貫徹「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推動縣域治理「三起來」、鄉鎮工作「三結合」(10)落實落地,着力補短板強弱項,決勝脫貧攻堅,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動綠水青山早日變為金山銀山,保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長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9%,稅收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不低於73%,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達到1.4%,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市下達目標,以爭創環境空氣質量二級達標縣為抓手,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實現以上目標,就要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縣委決策部署,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全縣工作大局,統籌推進各項事業加快發展,確保高質量脫貧摘帽。主要是突出抓好以下十個方面重點工作:

[編輯]

凝聚強大合力,突出攻堅實效。持續強化組織領導,強化幫扶措施,提升攻堅能力,大力推進「大排查、大整改、補短板、強基礎」工作,補齊短板弱項,鞏固脫貧成果,確保高質量脫貧摘帽。

盯緊脫貧目標。到2019年底,實現8660名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1%以下;剩餘87個貧困村全部實現「一低五有六通」(11),達到脫貧退出標準;71個已退出村和6.73萬名已脫貧人口脫貧成效得到持續鞏固提升;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省平均增幅,基本公共服務領域主要指標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各項指標全部達到貧困縣脫貧退出標準。

實現「三個聚焦」。聚焦深度貧困戶。科學界定深度貧困人群,深入實施農村「三變」工作;用足用活用好行業部門扶貧政策,確保政策落實到戶;新增產業項目重點關注深度貧困群體;探索分類型供養模式,實現集中供養一批、集中治療一批、分散托養一批。聚焦重點貧困村。對87個預脫貧村建立達標台賬,跟蹤落實,確保達到退出標準;對脫貧退出村跟蹤監測,切實做到脫貧不脫責任、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幫扶。聚焦重點鄉鎮。對脫貧任務重的范里、橫澗、五里川、雙槐樹、官坡5個鄉鎮,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予以傾斜,確保補齊短板;實施非貧困村均衡發展計劃,按照「扶貧資金瞄準貧困人口」「貧困戶產業扶持項目全覆蓋」原則,逐步提升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水平,積極謀劃扶持非貧困村產業發展,確保非貧困村有主導產業和村集體經濟,村容村貌明顯改觀,非貧困村貧困人口得到同標準扶持,高質量脫貧。

落實「三項任務」。打好產業扶貧、就業創業扶貧、生態扶貧、金融扶貧「四大硬仗」,大力促進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開展健康扶貧、教育扶貧、扶貧助殘、易地扶貧搬遷、危房改造清零和扶貧扶志「六大行動」,全面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水平;實施交通扶貧、水利扶貧、電網升級改造和網絡扶貧、環境整治「四大工程」,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

推進易地搬遷。做好生態搬遷工作,大力宣傳政策,精準識別搬遷對象,精準到戶精準到人,穩步推進生態搬遷實施。完善易地搬遷支撐,強力推進拆舊復墾工作;持續加強產業配套、公共服務配套和就業安置,全面推進易地扶貧搬遷美好生活「5個新」(12)專項活動,深入實施產業扶貧「5個1」(13)覆蓋工程,從根本上解決搬遷貧困人口的穩定脫貧和持續發展問題。

深化金融扶貧成果。拓寬貸款路徑,探索整村授信「普惠貸」,推廣「政銀保」,年內新增扶貧貸款5億元。把緊「五道防線」(14),扎牢監管籬笆,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健全完善金融和產業融合機制,鼓勵金融機構圍繞縣定主導產業,着力服務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壯大。優化升級金融扶貧科技系統,增強服務功能;加快盧氏金融扶貧暨鄉村振興大數據中心建設進度,爭取10月底前建成投用。積極利用「證券直通車」優惠政策,抓好後備上市企業的「孵化」培育,力爭年底前企業上市實現零突破。

[編輯]

着力擴大投資,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經濟只有保持一定的增速,實現穩定增長,才能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促進工業穩定增長。聚焦傳統工業轉型升級,加快中金集團2.3萬噸選廠改擴建、新潤礦業擴能改建等16個在建項目建設進度;開工建設三禾藥業連翹深加工、國嵩萊公司納米碳酸鈣、農櫵生物有機肥等13個新建項目。強力推動提質增效,樂氏同仁製藥、北方公司、聖瑪斯科技、玉皇山製藥、九拙堂、華陽食品等企業完成智能化技術改造升級,力爭生產規模和效益實現新突破,新增產值10億元。

擴大有效投資。突出調結構、補短板、強弱項、惠民生,搶抓國家政策機遇,加大有效投資力度,重點抓好總投資520億元的110個重點項目,確保年度完成投資116億元以上。要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城市功能配套、生態環境建設、交通基礎設施、農村水利工程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強化項目管理和服務保障,推進謀劃項目抓儲備、簽約項目抓落地、開工項目抓進度、竣工項目抓投產,確保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

扶持壯大民營經濟。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積極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大力支持民營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探索建立非公有制經濟產業園,建立縣級領導分包服務民營企業制度,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讓企業家放手發展、放心發展。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培育壯大民營企業家隊伍,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大力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新發展。

[編輯]

堅持「八字方針」,提升經濟發展質量。貫徹落實「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要求,促進經濟提質增效。

鞏固「去降補」成果。緊盯去化過剩產能,嚴格執行環保、能耗等標準,堅決完成市下達去產能任務。加大殭屍企業處置力度,力爭完成新能硅業閒置資產盤活,緩解用地緊張,提高單位面積產值。

增強微觀主體活力。着力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解決企業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的問題。

提升產業平台水平。持續推進「產業集聚區上台階」行動,向東擴展園區面積,全面完成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生產要素保障能力,發揮平台引擎作用。力爭全年新入駐億元以上企業3家,實現產值、工業增加值、稅收收入同比增長8%以上,從業人員5500人,全省排名位次繼續前移。積極抓好特色商業區建設,推動東大街道路、商業用房等項目建成投用。

暢通經濟循環系統。強化產銷對接、產需對接、產運對接,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加快構建覆蓋城鄉的分撥配送物流網絡,暢通經濟循環系統。

[編輯]

強化統籌協調,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堅持把城鄉作為一個整體,優化國土空間布局,統籌實施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形成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推進鄉村振興。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科學編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一是抓好綠色農業。着力食用菌、中藥材、特色林果等優勢主導產業,推動綠色農業擴規模、延鏈條、增效益、出名牌。食用菌,進一步擴大信念集團和金海生物等龍頭企業的生產加工能力,建成善都生物食用菌精深加工產業園,橫澗鄉代家、潘河鄉前河等一批高標準出菇基地,實現全縣食用菌生產總量2億袋,帶動1.8萬戶群眾戶均增收3萬元以上。中藥材,建成樂氏同仁三門峽莘原製藥中藥材產業園,培訓中藥材合作社和能人大戶100家以上,鞏固提升萬畝精品基地5個、千畝示範基地50個,實現高效連翹種植面積超過90萬畝。林果業,實施百萬畝核桃提質增效工程,鞏固提升5個精品基地、45個示範基地、50個標準基地,實現核桃產業提質增效,產量持續增長。發展高山有機蘋果3000畝,擴大大櫻桃、玉露香梨、獼猴桃、花椒等種植規模,建成核桃油深加工產業園和農產品物流園。畜牧業,擴大科爾沁肉牛養殖和三陽畜牧肉羊養殖規模,建成北京德青源40萬隻種雞場,促進以盧氏雞為主的家禽產業持續壯大,全縣生態養殖示範基地達到20個以上。煙葉,穩定7萬畝種植面積,提高質量,增加效益。蔬菜,提高管理水平,擴大生產規模,形成順暢的產銷流通體系,持續提升經濟效益。加強農產品註冊商標保護和地理標誌產品申報,全年爭取完成「三品一標」認證10個以上。二是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以交通沿線村莊、旅遊景區、易地搬遷社區為重點,啟動實施「百村示範工程」。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重點抓好垃圾和污水處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建設80處農村垃圾中轉站,完成7個鄉鎮垃圾堆放點整治任務。創建「美麗小鎮」2個,「四美鄉村」示範村80個,「五美庭院」示範戶5000戶;推進農村暢通、環境淨化、鄉村綠化、村莊亮化、農村文化「五大工程」,實施「六改一增」,推動農村生態宜居。三是提高農民收入。紮實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暨「三變」改革,探索農村集體經濟新的實現形式和運行機制。積極推動貧困戶與帶貧企業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讓更多貧困群眾深度參與到產業發展之中,掌握致富技能,實現穩定增收脫貧。

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大投入,完善設施,強化管理,推進「百城提質」建設,不斷提高城鎮承載能力。一是抓好城市建設。在洛河南岸、西城區、東城區、老城區4個區域,新建、改造提升14條總長31公里市政道路。實現第一污水處理廠擴容提質,抓好縣城區雨污水管網建設;加快推進投資3.4億元的水生態建設提升項目一期工程,打造洛河城區段景觀帶;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項目。完成26個專項規劃的編制評審報批,做好總體城市設計、重點區域城市設計及鄉鎮總規修編工作。二是抓好城市管理。進一步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高城市品位;建設中心城區生活垃圾處理場、建築垃圾再生利用中心和餐廚廢棄物處理廠;新(改)建公廁10座;改造提升洛神公園和濱河綠化帶西段。持續推進「兩違」整治、爛尾樓專項治理;加快推進園林綠化建設,提升城市綠化美化水平。三是推進「三城聯創」工作。深化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誠信家庭爭創活動,進一步提升縣域文明程度。鞏固「三城聯創」創建成果,爭取2019年順利通過「國家衛生縣城」「河南省文明縣城」命名,為創建「國家園林縣城」「全國文明縣城」打下堅實的基礎。

[編輯]

聚焦高質量發展,推動現代服務業做大做強。深入推進「全域旅遊示範縣」創建,深化電子商務示範縣創建成果,加快傳統商貿和餐飲業轉型升級。

加快推進全域旅遊。持續提升改造雙龍灣等3個4A級景區;爭取大鯢灣、冠雲山景區年內試營業,具備4A級景區創建條件;着力打造官道口鎮新坪村、湯河鄉湯河村民宿項目,年內投入運營;進一步提升旅遊精品線路建設水平,大力發展鄉村游、生態游等旅遊新業態,開發鄉村特色旅遊產品;加大營銷力度,不斷提高知名度和招徠力,接待遊客500萬人以上。

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不斷擴大電商產業園規模,入駐企業達到70家以上,持續推進鄉村兩級服務站建設,加大電商培訓力度,全力推進農產品上行,電商交易額和網絡零售額分別增長20%以上;擴大「原本盧氏」縣域公共品牌影響力,新增15家溯源監控建設試點;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項目投入運營。

積極打造健康產業。圍繞康養旅遊、中醫養生等領域,謀劃一批以「鄉村旅遊、休閒娛樂、養生度假和養老服務」為主的健康產業,將盧氏的自然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編輯]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保障支撐能力。不斷加強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公共服務需求。

加速交通發展。積極推進通用機場前期工作;加強服務,確保蒙華鐵路「十一」通車;全力推進欒盧高速建設,盧洛高速力爭年內開工,三淅高速盧氏和豫西大峽谷兩個出口連接線改建工程開工建設。加快幹線公路升級改造,開工建設S246線廟台至兩岔河公路,完成S245線湯河至溫口段升級改造任務,完成新升級省道文峪澗西至范里樓房公路建設,完成境內幹線公路路面改造;推進農村公路改造提升,高標準創建「四好農村路」(15)示範縣。積極優化城鄉客運一體化網絡,建成高鐵無軌站,開通城際快運,實現城際快運、城市公交、城鄉客運、村村通客車的無縫對接,全年交通建設投資不低於35億元。

推進「四水同治」。紮實推進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四水同治」,加快推進水利建設。計劃投資1770萬元,建設飲水安全工程19處;完成東沙河綜合治理,完成雞灣水庫項目前期工作並開工建設。全面深化落實河長制,實行河道砂石開採國有化規範管理,開展河流定邊劃界,實現河長巡河常態化。

加強能源通信建設。建設投資2.38億元的220千伏變電站送出和蒙華鐵路電力配套工程;投資8600萬元,新建木桐、文峪、朱陽關35千伏變電站及1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投資9200萬元,完成城區電網升級工程;投資5700萬元,建設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及老舊線路改造工程。加大網絡資源投入力度,開通106個4G站點,完成225個2G宏站的替換。加快「雙替代」進程,有序推進靈寶到盧氏天然氣管道和城區天然氣管網項目建設。

[編輯]

加快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認真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鞏固提升「青山綠水好空氣」的自然好生態。

持續打好藍天保衛戰。以創建空氣質量國家二級標準達標縣為抓手,着力強化重點行業、重點區域源頭管控,深入開展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柴油貨車、渣土運輸、城鄉清潔治理等「六大行動」,推動空氣質量持續向好,永葆清清盧氏、藍天白雲。

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系統推進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態保護,確保洛河、老灌河和淇河三個控制單元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地下水質量保持穩定;整治非法排污,完成西沙河黑臭水體整治和洛北大渠城區段截污納管工程,確保城鄉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89.5%以上和65%以上。

持續打好淨土保衛戰。強化土壤環境安全管控,紮實做好土壤污染風險防治、工業固廢安全利用、土壤污染治理等工作,推進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復,努力守護一方淨土。

持續推進國土綠化建設。按照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總體部署,突出山區森林化、廊道林蔭化、城區園林化、鄉村林果化、庭院花園化,重點實施「五廊四園三區兩帶一核」工程。實施三淅高速、鄭盧高速、209國道、縣鄉村道、景區旅遊道路「五廊」造林綠化4.7萬畝、310公里;打造「四園」,完成南山北嶺城市森林公園、洛神公園綠化提升改造任務,建成石龍頭古寨文化核桃主題公園,按照城市遊園標準建設洛河城區水生態公園;完成西南山生態功能保護區、洛河沿岸困難地造林區、北部山區生態修復區「三區」造林任務15萬畝,森林撫育25萬畝,廊道造林綠化1萬畝,義務植樹120萬株;望家山至龍崗山果藥產業綠化帶和北嶺至東坪當家山林果產業綠化帶「二帶」各完成綠化2萬畝;完成以縣城為核心的城市規劃區綠化提升任務。

[編輯]

深化改革創新,激發經濟發展活力。持續推進改革開放,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內生動力和發展潛力。

繼續深化改革。加快財政金融體制改革,切實加強金融市場誠信體系建設;深化綜合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提升醫療衛生能力,切實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大力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紮實推進電力、天然氣等公共服務領域市場化改革,不斷降低發展成本,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紮實推進政府機構改革,持續抓好財稅、投融資、供銷社、林權等制度改革。

強化四大平台建設。建好科技創新平台,加強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動態管理,引導支持申報省級科技項目;培育1家高新技術企業,創建市級科技研發平台2個,省級科技研發平台1個;做好專業技術人才引進工作。提升產業承接平台,以產業集聚區、特色商業區為重點,突出發展特色,承接產業轉移。完善投融資服務平台,支持投資集團做大做強,積極引進域外金融機構落戶,持續抓好企業上市工作。做強人才平台,圍繞培育壯大主導產業,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人才引進成效。

擴大開放合作。全面落實招商引資、鼓勵企業上市、外出人員返鄉創業等優惠政策,抓住「一帶一路」、豫京對口協作、國家海關、鄭州市等對口幫扶,以及北上廣深及東南沿海產業轉移等機遇,採取大員招商、委託招商、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等多種方式,力爭引進1億元以上重大項目5個,5億元以上3個,實現到位資金90億元以上,力爭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10億元。努力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高效優質的服務環境、誠信有序的社會環境、創新向上的創業環境。

[編輯]

增強憂患意識,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增強防範風險挑戰的責任感、緊迫感,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紮實做好風險防範化解工作。

主動防範政府債務風險。堅持化解存量與嚴控增量並重,依法規範政府舉債行為,堅決遏制變相舉債和隱性負債,確保全縣政府債務始終安全可控。

有效防控金融風險。完善金融監管體系,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非法互聯網金融服務、惡意逃廢銀行債務等行為,持續優化金融生態環境。

穩妥化解企業風險。加強企業風險排查管控,綜合施策降低企業資金風險,妥善處理企業擔保鏈、資金鍊風險。引導企業加強債務管理,實現穩健有序發展。

積極防範社會風險。圍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增強黨對社會治理的領導能力,牢牢把握意識形態主動權,統籌抓好信訪穩定、治安防控、掃黑除惡、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安全工作,鞏固全省平安建設優秀縣創建成果,爭創「省級食品安全縣」,兜牢安全底線。

[編輯]

發展社會事業,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提高群眾幸福指數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

辦好民生實事。着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集中力量辦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洛河城區生態治理、南山北嶺國土綠化、思源水廠建設、洛神公園提升、西沙河和洛北大渠治理、農貿市場建設、水質安全檢測及鄉鎮空氣質量監測站建設、高鐵無軌站建設、兩中心一平台建設等十件民生實事。

發展優質教育。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持續改善辦學條件;啟動教育新城建設項目;全面完成官坡鎮中心小學等9所學校和6所幼兒園建設任務;推進實驗高中科學發展,充分發揮「鄭州大學優質生源基地」作用,提高「雙一流」大學錄取率;紮實做好2019年特崗等教師招錄,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提高文化水平。建成所有行政村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完成城隍廟修繕工程,免費對外開放。持續加大紅二十五軍軍部、曹靖華故居等重點文物的保護利用;實現廣播電視「戶戶通」。

注重醫療衛生發展。落實「五個一」(16)建設要求,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中醫院異地搬遷新建項目建成投用,加快婦幼保健院異地新建、縣醫院提升改造以及鄉鎮衛生院建設;277個行政村衛生室達標,全部配備合格村醫。全面提高家庭醫生履約服務質量,持續為貧困人口免費開展健康體檢;繼續免費開展預防出生缺陷產前篩查、新生兒疾病篩查和適齡婦女「兩癌」篩查工作。

抓好就業和社會保障。一是加快縣鄉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確保年底前完成主體工程,儘快發揮作用。二是加大一次性創業補貼發放力度;加強勞動力就業服務,為全縣非貧困村和易地搬遷安置區貧困勞動力開發公益性崗位。三是積極做好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等5重醫療保障工作的溝通與銜接,做好貧困人口醫療保險工作。四是加大社會救助力度,保障困難群眾生產生活;持續提高城鎮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做好養老、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障工作,積極推進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五是深入實施治欠保支三年行動計劃,嚴格執行「一單兩金三制」(17)制度,有效預防和遏制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

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全面提高履職能力和服務水平[編輯]

新形勢對政府工作賦予了新的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要不辱時代使命,不負人民重託,更加注重加強自身建設,提升治理能力,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堅定政治立場。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長期政治任務,推動學習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裡走,進一步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決貫徹中央、省、市各項決策部署,堅決落實縣委各項工作要求,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不講條件、不搞變通,確保各級決策部署落地生根見效。

堅持依法行政。堅持依法施政、依法行政、依法辦事,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法定程序行使權力,自覺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高度重視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建議。規範實施政務公開,讓行政權力始終在法治軌道和陽光下運行。

優化社會環境。深化「效能革命」,抓好制度「廢改立」,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加快實現「一網通辦」,積極推行政務服務大廳標準化建設,進一步清理行政審批事項,優化審批程序,提升行政效能,簡化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促進市場主體快速發展,讓信息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和企業少跑腿,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

強化擔當作為。我們要以對發展負責、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不迴避矛盾,不懼怕挑戰,不推卸責任,勇於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接最燙的山芋,敢於承擔風險,敢於迎難而上,勤勉重干,真抓實幹。要堅持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並重,理解基層工作的難處,關心基層幹部的生活,為擔當的幹部擔當,對負責的幹部負責,讓幹事的幹部有想頭,使成事的幹部有奔頭,營造一種人人盡責、個個實幹,奮發向上、擔當作為的良好局面。

加強作風建設。大興學習之風,提高能力素質,錘鍊過硬本領。要嚴格遵守廉潔自律準則,築牢思想防線,保持清醒頭腦,始終敬畏人民、敬畏組織、敬畏法紀,在各種誘惑和「圍獵」面前,自覺劃清邊線、不碰紅線、守住底線,做到忠誠、乾淨、擔當。堅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精神,切實履行「兩個責任」,馳而不息正風肅紀,堅定不移反腐倡廉,嚴肅查處違法違紀案件,深入抓好以案促改,堅決剷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全面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

總結[編輯]

同志們!決勝脫貧攻堅、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的神聖使命!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不獲勝利,決不收兵!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同心同德,砥礪奮進,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新盧氏不懈奮鬥,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政府工作報告》部分名詞解釋[編輯]

(1)「雙扶驛站」:將貧困群眾參與脫貧攻堅日常表現以積分形式予以體現,通過募集幫扶單位、社會組織、愛心人士和企業的資金,購買基本生活用品,供貧困戶通過主動勞動賺取「積分」,按照兌換標準通過積分免費兌換等值物品的非營利性商店。以此來樹立勤勞致富、多勞多得的扶貧氛圍和自立自強、脫貧光榮的社會導向。

(2)「四個一百」工程:「十三五」末,全縣核桃面積超過100萬畝、連翹面積超過100萬畝、規模以上企業超過100家、旅遊年接待量達到百萬量級。

(3)「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的統稱。

(4)「兩化」:信息化和工業化。

(5)「六改一增」:對貧困戶(搬遷的除外)開展的「改院、改廁、改廚、改水、改線、改圈、增添必要的生活用品」為主要內容的專項行動,有效改善貧困村人居環境。

(6)「兩違」:違法建設、違法占地。

(7)「四美鄉村」:農村環境美、田園美、村莊美、庭院美。

(8)「四重保障」: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困難群眾大病補充醫療保險、貧困人口大病兜底醫療保險。

(9)「三變」: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10)縣域治理「三起來」、鄉鎮工作「三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指導河南時提出。即準確把握縣域治理特點和規律,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把改革和發展結合起來,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不斷取得事業發展新成績;鄉鎮要從實際出發,堅持問題導向,堅持高標準,把改進作風和增強黨性結合起來,把為群眾辦實事和提高群眾工作能力結合起來,把抓發展和抓黨建結合起來,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取信於民。

(11)「一低五有六通」:「一低」,貧困發生率降至2%以下;「五有」,主導產業、集體經濟收入、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標準化衛生室、合格鄉村醫生或執業醫師;「六通」,通水、通路、通電、通班車、通廣播電視、通網絡和手機信號。

(12)「五個新」:飲水思源感恩「新時代」、高高興興住進「新房子」、提振精神展現「新氣象」、穩定脫貧實現「新作為」、齊心協力營建「新家園」。

(13)「5個1」:有條件的安置點建設1個村級光伏小電站,因地制宜落實1項特色農林業、鄉村旅遊、農村電商等產業幫扶措施,引導龍頭企業建設1個扶貧車間,貧困家庭中有就業願望和就業能力的勞動力至少有1人在產業園區或公益性崗位穩定就業,復墾券交易範圍覆蓋的貧困戶有1份集中理財、定期返還的穩定收益。

(14)「五道防線」:貸款資金監管、保險跟進防範、續貸資金周轉、風險分擔緩釋、懲戒約束熔斷。

(15)「四好農村路」:習近平總書記於2014年3月4日提出。農村公路建設要因地制宜、以人為本,與優化村鎮布局、農村經濟發展和廣大農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適應,要進一步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逐步消除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為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16)「五個一」:推進全縣醫療衛生機構「五個一」標準化建設,政府要辦好1所綜合醫院、1所中醫醫院、1所婦幼保健院,每個鄉鎮有1所政府舉辦的鄉鎮衛生院,每個行政村有1個標準化的村衛生室。

(17)「一單兩金三制」:「一單」,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兩金」,農民工欠薪應急周轉金、農民工工資保證金;「三制」,農民工實名制管理制度、銀行代發工資制度、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制度。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