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019年靈寶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2018年靈寶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9年靈寶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作者:何軍
2020年靈寶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本作品收錄於《靈寶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9年5月12日在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18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國內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準確把握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防風險,全市經濟社會保持了穩中有進、進中向好、好中添彩的良好態勢。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34.3億元,增長5.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1.1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完成53.1億元,增長6%;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40.3億元,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85.8億元,增長10.6%;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2%、9.1%。今年一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2.9%,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6%。我市位列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第43位。   一年來,我們腳踏實地打基礎、奮勇爭先搶機遇、深思熟慮謀長遠,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奮、備受鼓舞、倍感欣喜的成績:   ——體制機制不斷完善。聚焦建機制、聚合力、提效能,堅持「月點評、季觀摩」制度,圍繞全市16項重點工作,縣級領導主動認領,全員上陣,「一線二線都上火線」,全市干群比學趕超、創先爭優的工作氛圍日益濃厚,幹事創業的熱情空前高漲。   ——轉型發展動力更足。「三塊地」改革成效顯著,財政狀況逐步好轉。全國首個蘋果小鎮開工建設。建市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金城黃金冶煉項目、4萬噸鋰電銅箔一期項目建成投產,成為轉型發展新引擎。   ——魅力靈寶聲名遠播。「靈寶小吃」落戶「北上廣」、鄭州、西安、溫州等地,在走出家門、進軍全國的道路上邁出關鍵一步。「靈寶金蘋果」註冊運營,首屆中國蘋果花節、農民豐收節暨靈寶蘋果採摘季等系列活動成功舉辦。靈寶城市綜合信用指數位居全國第23位、全省第4位,創歷史新高。   ——城鄉面貌日新月異。文明城市創建、百城提質工程深入推進,雨污分流三年任務一年建成,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機關幹部下沉一線,重拳出擊,鐵腕治違,打違治亂成效顯著,得到群眾大力支持。城區機械化清掃率由不足30%躍升至100%,農村環衛保潔隊伍實現全覆蓋,人居環境整治考核機制全面建立,城鄉面貌持續改善。   ——脫貧攻堅亮點紛呈。健康扶貧送藥上門,被央視宣傳報道。易地扶貧搬遷提前兩年完成「十三五」搬遷任務,安置點建設、配套產業、黨建引領有機融合,全國、省、三門峽市觀摩團先後到我市參觀指導,得到各級充分肯定。   ——生態環境更加宜居。小秦嶺自然保護區「金山」變「綠山」,舊貌換新顏。全年優良天數、PM10、PM2.5實現「一升兩降」。主要河流水質持續穩定達標,弘農澗河引來了白天鵝「棲息越冬」,藍天碧水成為靈寶生態底色。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抓項目、促招商,轉型發展根基更牢。重點項目推進有力。118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01億元,占年計劃的113%,71個建成投產,綜合考核位居三門峽市首位。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全年簽約項目79個,簽約金額203.5億元,31個項目開工建設;引進省外資金87.65億元,利用外資1.96億美元。產業集聚區持續壯大。全年實施項目15個,中小企業孵化園項目一期建成投用,銅箔質量檢測認證及研發中心通過省級驗收。累計入駐企業96家,建成運營84家,發展聚集效應不斷顯現。二三產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增長6.5%、12%,實現稅收3.78億元,平均從業人員達2.5萬人。   (二)抓提質、促增效,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工業經濟穩中向好。與省地礦局合作的小秦嶺深部探礦項目取得新進展。實施重點工業項目16個,完成投資48.5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7個。實施「三大改造」項目30個,建成投用14個,3家企業達到省綠色製造工廠標準。朝輝壓延銅箔二期、波裂解工業示範等一批重大項目進展順利。深入開展「千名幹部幫千企」活動,盤活困難企業18家,工業轉型根基更牢。我市在全國工業百強縣市排名由2017年的98位上升至83位。現代農業穩步發展。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靈寶蘋果試驗站成功揭牌,全年改造喬化果園4萬畝,現代矮砧蘋果發展到1萬餘畝。食用菌總規模達到1.17億袋,「靈寶香菇」成功入選「2018中國好香菇」名錄。合同種植煙葉4.8萬畝,畝產稅收創歷史新高。新流轉土地2萬畝,新發展家庭農場10家、專業合作社30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弘農澗河城區至函谷關段河道治理、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工程穩步推進,農業基礎設施持續改善。第三產業勢頭強勁。蘋果小鎮、老子文化養生園等項目快速推進;娘娘山、漢山、亞武山等骨幹景區完成年度提升改造任務;創新開發「一日果農」「道德經研學游」等研學項目,函谷關景區被命名為全國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靈寶·中國金街被評為「河南省金銀珠寶特色商品示範街」。以特色商業區為載體,實施重點服務業項目22個,完成投資15.1億元。電商運營業績持續攀升,年交易額達2億元。   (三)抓底線、促穩定,三大攻堅成效顯著。脫貧攻堅全面深入。堅持精準扶貧方略,強化產業支撐,落實行業政策,全年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7961.2萬元,實施扶貧項目116個,穩定脫貧1712戶6067人,退出貧困村22個,農村貧困發生率降至0.87%。積極實施產業扶貧「百千萬」工程,建成培訓就業基地21個、產業就業基地180個、產業增收大棚1853個,貧困群眾收入普遍提高。聚合行業資源,傾力實施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工程,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和村容村貌不斷改善。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舉辦「脫貧感黨恩·文藝進鄉村」巡演等文藝活動340餘場次,「愛心超市」實現鄉鎮全覆蓋,貧困戶內生動力不斷激發。環保攻堅成效顯著。重拳出擊、持續發力,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汾渭平原強化督查、省委省政府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得到有效整改。全面落實「河長制」,各級河長巡河11650次,關停非法採砂企業13家;文峪河、棗香河完成底泥治理任務,河流水質不斷改善。無主廢礦渣處理處置項目全面建成,鑫安固廢胭脂溝處置場一期工程建成投用,土壤環境監測、污染地塊防治等工作有序開展。造林綠化3.69萬畝、義務植樹300萬株,小秦嶺、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完成階段性整治工作,生態環境質量明顯好轉。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穩步推進。堅持堵疏結合、標本兼治,金融風險防範處置工作機制不斷完善,金融市場秩序平穩有序。精準研判域內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互擔互保嚴峻形勢,成功化解4家企業逾期貸款風險,工行非標金不良貸款全部處置到位,有效防範了重點企業資金鍊斷裂風險。加大非法集資處置力度,穩步推進兌付工作,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成效顯著。強化聯防聯控,非洲豬瘟實現疫情零發生。   (四)抓建設、促協調,城鄉發展統籌推進。規劃引領科學有力。2035版城鄉總體規劃調整完善,新增函谷新城、道南城市森林公園和函谷關櫻花園等規劃,城市頂層設計不斷優化。文明創建步伐加快。將文明城市創建與百城提質建設有機結合、同步推進,「打違治亂」累計拆除違建3.5萬處147萬平方米,整治提升背街小巷8處、老舊樓院6處、道路4條,弘農澗河清淤55萬立方米,新建改建公園遊園9個,初步打造點位4091個,順利通過省級文明城市年度測評。鄉村振興開局良好。啟動編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一村一品」工作快速推進,寺河鄉被評為國家級「一村一品」示範鄉,尹莊鎮前店村、陽平鎮東常村、焦村鎮南安頭村被評為國家級「一村一品」示範村。新創建美麗鄉村示範村12個,建成「四美鄉村」53個、鄉鎮級「美麗庭院」107戶。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投資40.49億元,實施百城提質項目75個。投資24.3億元的城市路網項目完成合同簽約,投資19.7億元的河流水系景觀綜合治理項目已確定社會資本方,金城大道東延工程啟動建設,五龍東路、桑田路快速推進,環城西路、漢山路等5條道路建成投用。投資75.6億元,實施交通建設項目5大類8項,三淅高速運寶大橋全面建成,繞城高速啟動建設,蒙華鐵路、國道310南移等工程有序推進,改造提升農村公路77.19公里,城鄉通行條件持續改善。   (五)抓改革、促開放,發展動力不斷增強。效能革命持續深化。創新開辦《每周聚焦》電視欄目,建立「靈寶評議」掃碼系統,行政效能進一步提升;「12345」便民服務熱線高效運行,群眾滿意率達91.5%,群眾訴求得到及時有效解決。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取消各類證明136項,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項1079項;電子政務服務平台建成試運行,審核錄入審批服務事項946項,「一網通辦」可實現率100%;市行政服務中心一窗受理事項達499項,群眾辦事更加便捷高效。國企改革穩步推進。金源控股公司、黃金投資公司人事及薪酬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國企管理能力有效提升。金源朝輝、華鑫銅箔平穩完成股權轉讓工作,金源礦業公司控股權轉讓、東方輔機公司改制工作有序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實現新突破。農村改革全面鋪開。15個試點村改革任務全面完成,非試點村完成清產核資、成員資格認定工作,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暨「三變」改革進展順利。融資渠道不斷拓寬。聚焦企業融資難題,成立企業發展資金服務中心,大力推廣黃金租賃業務,累計辦理黃金租賃5.7噸,折合人民幣15.3億元。「助保貸」、中小微企業風險救助金等平台累計幫助企業融資15.1億元。10家小微企業在中原股權交易中心展示板掛牌。創新驅動日益凸顯。新增國家級星創天地1家、三門峽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19個三門峽市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團隊)通過認定、7個項目全部落地。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比重不斷提高。   (六)抓保障、促和諧,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惠民工程穩步推進。在收入形勢嚴峻、收支矛盾凸顯的現狀下,財政民生支出比例達72.4%,十項民生工程如期完成。建成棚改安置房7536套。集中供熱生物質電廠項目穩步推進,新鋪熱力管道2.3公里,覆蓋面積達54萬平方米。首次引進哈羅單車、騎電單車,累計投放6700輛;新建改建公廁42座,改造農村戶廁8573戶;升級改造老舊農貿市場5個,新增、重劃停車位7385個,民生難題逐步改善。社保水平持續提升。發放創業擔保貸款9747萬元,新增城鎮就業人員1.1萬人,失業再就業3270人;發放養老金4.12億元、城鄉低保及特困人員救助金3983萬元、困難殘疾人補貼592.4萬元;跨省異地就醫即時結算業務順利開通,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社會事業統籌發展。市第一幼兒園、第六小學建成招生,35個改薄工程全面完成,辦學條件持續改善。市疾控中心綜合檢驗樓全面完工,15個省級預防接種示範門診、44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建成投用,醫療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送戲下鄉300場,建成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312個,新建體育健身場地73處,群眾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保持礦山領域「打非治違」高壓態勢,關閉取締非法坑口1148個。食品安全示範縣創建工作成效顯著,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通過初步驗收。大力推進陽光信訪、法治信訪,在各級「兩會」等重大活動期間實現「零干擾」。打擊邪教活動的「三五排查法」在全省推廣,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持續深化,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一年來,面對中央、省、三門峽市專項巡視巡察的政治檢驗,我們堅決扛起政治責任,聞過即改,舉一反三,整改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全面從嚴落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要求,持續深化「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活動,政府系統自身建設不斷加強;堅持依法行政,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政府工作,制定完善了市政府「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和黨組工作規則,政府決策更趨科學規範。自覺接受市人大的工作監督、市政協的民主監督、公眾的社會監督、媒體的輿論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29件、政協委員提案131件,辦復率100%。   國防、雙擁、統計、物價、民族宗教、婦女兒童、群團組織、計生、農機、氣象、檔案、史志、防震減災、殘疾人事業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看似平常如昔、波瀾不驚,實則形勢複雜、挑戰嚴峻。一年來,我們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務實重干,只爭朝夕,做了一些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工作,為靈寶長遠發展鋪就了基石、積蓄了力量。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正確領導、統攬全局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參政議政的結果,是全市人民眾志成城、團結拼搏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駐靈部隊、武警官兵、公安民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關心支持靈寶發展的各界人士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仍存在諸多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發展質量不高、結構不優,實體經濟發展仍然困難,支撐帶動能力強的重大產業項目不多,文化旅遊資源優勢還沒有真正轉化成為發展優勢,新舊動能轉換還需要付出艱苦努力。二是營商環境仍需優化,項目建設前期審批手續多、周期長,招商引資項目落地見效慢,效能革命必須持續深化。三是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農村基礎設施還有明顯短板,改善民生和發展社會事業的任務仍然艱巨,經營城市理念還沒有完全樹立,城市形象、管理水平亟需提升。四是三大攻堅戰、打違治亂任務依然繁重,防控風險、維護穩定的形勢嚴峻。五是部分幹部能力素質、工作作風不能適應新時代要求,存在本領恐慌。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切實解決,努力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二、2019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和目標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一年,是我市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   今年政府工作要認真落實市委十二屆六次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指導河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屆八次、九次全會、三門峽市委七屆七次全會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方向,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貫徹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方針,統籌推進抓黨建、抓產業、抓城建、抓精神文明建設、抓品牌創意、抓底線工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擦亮叫響「黃金之城、蘋果之鄉、道家之源」城市品牌,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8.5%,努力取得更好的成果;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9.5%,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長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3.3%,稅收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達到72%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達到1.3%;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1.3個百分點以上;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上級下達目標;進出口保持平穩增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4%以內。   為實現以上目標,我們要牢牢抓住「四個關鍵」:一是始終扭住發展。堅持發展硬道理,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根本方向,增強定力信心,突出科學發展,補齊發展短板,優化發展環境,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良好態勢。二是着力抓住重點。始終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全面貫徹落實「八字方針」,深刻把握鞏固成果是前提、增強活力是基礎、提升水平是重點、暢通循環是目標,強化改革推動、開放帶動、創新驅動,增強高質量發展動力活力。三是堅決管住風險。牢固樹立底線思維,緊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自然災害、公共事件、環境保護、安全生產、金融系統等領域風險,着力解決可能影響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四是切實兜住民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增強社會保障能力,促進就業穩定擴大,不斷提高居民收入,切實辦好民生實事,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   三、2019年主要工作   (一)聚焦延鏈強鏈,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堅持工業立市不動搖,持續延鏈補鏈、提升層次、擴大總量、優化存量,着力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推進工業轉型升級。   做強黃金產業。深化與省地礦局合作,加大深部探礦力度,全年完成地質探礦進尺16萬米,新增金金屬量12噸。舉全市之力推動國投金城冶金公司儘快達產達標,加快推進陽極泥多金屬回收、含鐵廢渣綜合利用等項目建設。積極推動黃金產業延鏈補鏈,大力開發黃金珠寶首飾、金銀工藝品,打造金銀系列產品生產加工區域中心。   做大銅箔產業。加快年產4萬噸鋰電銅箔二期、朝輝壓延銅箔二期以及銅排銅杆、特種石墨等項目建設,力爭銅箔產能達到3.8萬噸,加速銅產業鏈向電子信息材料、新能源、電力電氣等方向延伸,打造轉型發展新引擎。創建國家級銅箔質量檢測認證及研發中心、省級銅箔製造業創新中心,打造國家級銅箔產品質量標準。   提升裝備製造業。推動東方輔機波裂解工業化示範項目,在完成首套重大技術裝備產品認定的基礎上,努力實現定型量產。加快黃金機械廠、豫西軸承廠技術改造提升,帶動裝備製造業擴量提質、做大做強。   (二)聚焦提質增效,優化農業供給質量。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圍繞優化品種品質、改進栽培模式,持續提升特色農業供給質量,提高農業效益。   穩定規模質量。改造喬化果園3萬畝,新發展蘋果5萬畝,其中現代矮砧蘋果1萬畝,重點推進寺河山高山果園蘋果核心區改造提升,增強優質高端蘋果供給能力。優化食用菌品種結構,從嚴管控生產過程污染,確保總規模保持在1億袋以上、產值穩定在12億元以上。加快推動煙葉生產「一優兩轉」,合同種植煙葉4.85萬畝,實現產值1.8億元以上。   提升組織水平。組建靈寶農林研究推廣機構和技術服務隊伍,多層次開展種養殖技術培訓,打造一支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加快推進土地向種養大戶、企業集中,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新增土地流轉面積2萬畝。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推動農民合作社實現實體化經營,新發展家庭農場1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0家;新增三門峽市級以上龍頭企業5家。   放大品牌效益。堅持「母子品牌聯動」戰略,加快註冊「走地雞」「小金粒玉米」等商標,新認證「三品一標」15個以上。持續辦好蘋果採摘季等節會活動,嚴格落實「靈寶金蘋果」品牌運營辦法,打造「靈寶金蘋果」「天然富硒果」「SOD果」金字招牌,提升靈寶特色農產品市場占有率。   (三)聚焦三產融合,叫響擦亮城市名片。積極適應消費升級新趨勢,促進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   打造文化旅遊品牌。圍繞「蘋果之鄉、黃金之城、道家之源」城市品牌,謀劃實施一批重大文化旅遊項目,做大做強文化旅遊產業。依託函谷關景區,全力推進道德小鎮、老子文化養生園、函谷關櫻花園等重點項目建設,組織開展《道德經》文化傳播系列活動,叫響《道德經》誕生地品牌。加快函谷關研學旅行中心、寺河山露營觀星基地、靈寶蘋果文化展示館、黃金展示館等項目建設,高質量編制開發研學課程,打造研學旅遊精品路線,叫亮靈寶研學游品牌。深入挖掘鄉村風貌特色和文化內涵,高標準建設寺河鄉寺河村、焦村鎮東村村特色民宿,加快蘋果小鎮、黃金小鎮等特色小鎮建設,打造靈寶鄉村旅遊品牌。積極引進社會資本方,推動靈寶剪紙、道情皮影戲等重大非遺資源保護開發,推進北陽平遺址保護利用儘快取得突破性進展,謀劃建設北陽平遺址考古公園,着力打造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   叫響靈寶小吃。堅持走標準化、市場化、規模化發展道路,建立靈寶小吃發展基金,完善靈寶小吃推廣管理辦法,加快靈寶小吃中央廚房建設,分批次新建靈寶小吃連鎖店60家以上,用3—5年的時間讓靈寶小吃走向全國,把靈寶特色推向全國,打造靈寶「第二座金礦」。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金融、康養等現代服務業,全力推進寺河鄉文旅康養等項目建設。大力發展食品冷鏈、特色農產品、金屬礦產品等現代物流業,加快農副產品冷鏈交易中心、大宗物料交易園項目建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四)聚焦八字方針,全面提升發展質量。落實「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轉型、增長動能轉換。   鞏固「去降補」成果。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等標準,堅決完成上級下達的去產能任務。持續深化黃金資源整合,加快小秦嶺自然保護區功能區調整工作,強化區域性礦山開發合作,重點實施年處理60萬噸黃金冶煉廢渣綜合利用、小秦嶺礦區綜合整治與生態開發項目,逐步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發展綠色礦業。   增強微觀主體活力。嚴格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面實施收費項目清單制,着力解決企業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的問題,讓企業有實打實的獲得感。持續深化「千名幹部幫千企」活動,加快20家困難企業盤活步伐,穩妥處置「殭屍企業」,激發民營經濟活力。   提升產業鏈水平。謀劃實施「三大改造」工業項目31個,加快制訂智能製造配套支持政策,大力實施「企業上雲」計劃,培育國家能效水效領跑者名單企業2家、綠色工廠1家、規上企業技術改造12家,實現9家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對標。持續優化產業集聚區「一區兩園」構架,加快特色商業區建設,突出產業建鏈、補鏈、延鏈,打造主導產業優勢明顯的產業集群。   暢通經濟循環系統。加大政策性資金爭取力度,力爭爭取資金翻一番。積極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落實金融業發展專項獎補資金管理辦法,激勵引導企業上市融資,力爭3年內新上市企業1家、新三板掛牌1家、科創板掛牌2家、中原股權中心掛牌50家。充分發揮先進製造業股權投資基金作用,運作建立黃金、農業等產業基金,變財政投入為政府投資;繼續發揮「助保貸」、中小微企業風險救助金等融資平台作用,紮實開展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百千萬」行動,全力破解企業融資難題。   (五)聚焦項目招商,不斷增強發展後勁。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理念,堅持要素向優質項目集聚、企業向園區集中、產業向優勢集群發展,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加快重點項目建設。牢固樹立「一條龍」「保姆式」服務意識,切實提高聯審聯批工作效率,力爭項目建設在投量、投速和增效上取得新成效。重點抓好總投資500億元的127個重點項目,確保當年完成投資165.4億元。   提高招商引資實效。嚴格執行招商引資優惠獎勵政策暫行辦法,依託優勢資源、主導產業,緊盯行業龍頭企業,積極開展大員招商、以商招商、委託招商、駐點招商,着力構建「一盤棋」招商模式。以「三單一表」為抓手,建立招商項目台賬,狠抓項目跟蹤服務,用「靈寶模式」「靈寶效率」「靈寶服務」吸引客商、留住客商,全年簽約項目總金額達到110億元以上。   做大做強產業集聚區。強化園區各類科技平台研發能力,落實土地、水、電、氣等優惠政策,着力打造「政策窪地」「科技高地」,有效提升園區吸引力和承載力。圍繞核心產業和主導產品,謀劃項目、吸引投資,形成倍增效應。全年區內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0%以上,稅收、從業人員分別增長5%以上。   (六)聚焦發展底線,堅決打好攻堅戰役。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三門峽市決策部署,全力攻堅,務求實效,推動三大攻堅戰向縱深推進。   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堅持精準方略,盡銳出戰,精準施策,確保完成2300人脫貧、21個貧困村退出任務。聚焦深貧群體和深度貧困村,強化政策保障,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完善金融扶貧 「三項機制」,大力發展「一村一品」,壯大集體經濟,增加群眾收入,完善基礎設施,確保深貧群體和深度貧困村與全市同步實現脫貧摘帽。全力做好搬遷群眾後續產業配套、拆舊復墾等工作,積極開展易地扶貧搬遷美好生活「5個新」專項活動,深入實施公共服務「5個有」覆蓋工程,真正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堅持志智雙扶,提升技能培訓和轉移就業質量效益,增強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將穩定脫貧與防範返貧相結合,確保攻堅期內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   持之以恆攻堅污染防治。強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工業企業綠色升級、柴油貨車治理、城鄉揚塵全面清潔、環境質量監控全覆蓋五項重點工作,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加快實施弘農澗河二期、陽平河底泥治理項目,全面完成鄉鎮鎮區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做好城區自備井封閉工作,完成縣級飲用水水源地專項整治和規範化建設,着力打好碧水保衛戰。以農用地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為重點,有序進行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積極爭取政策、資金支持,加快解決歷史積存的危廢、固廢,紮實推進淨土保衛戰。   穩妥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堅決防控政府債務風險,依法規範政府舉債行為,堅決遏制變相舉債和隱性負債,保障全市政府債務始終安全可控。有效防控金融風險,完善金融監管體系,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非法互聯網金融、惡意逃廢銀行債務等行為,確保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穩妥化解企業風險,加強企業擔保鏈、資金鍊風險排查管控,積極推進市場化「債轉股」,引導企業加強債務管理,持續優化金融生態環境。   (七)聚焦文明城市,協同推進城鄉建設。緊緊圍繞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總體目標,以百城建設提質和鄉村振興為抓手,持續提升新型城鎮化水平,讓群眾生活更便捷、更舒適。   全力創建文明城市。拓展「文明靈寶·歡樂金城」等文化活動品牌,深化文明單位創建、先進模範評選、志願者服務等系列活動,全面增強群眾文明素養,涵養城市的「內在美」。深入挖掘靈寶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融入城市提質改造,擦亮城市文化底色,提升城市形象品位。緊盯創建工作目標,全面梳理、補齊硬件設施短板,完成點位打造與提升工作,確保省級文明城市創建一舉成功,同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四城聯創」。   統籌推進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堅持「以水潤城、以綠蔭城、以文化城、以業興城」,組建「9大片區」,實施「6大組團」,加快推進46個百城提質建設項目,提升完善城市功能。穩步推進城市道路路網項目,實施金城大道東延、五龍東路、富士路北延、解放北路等暢通工程,提升改造開元大道、長安路等主幹道路,拓寬「瓶頸路」,打通「微循環」。持續推進「城市雙修」,加大老舊樓院、背街小巷整治力度。加快推進弘農澗河、斷密澗河水系景觀綜合治理,同步新建改建遊園4個、公園2個,持續提升城市品位。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健全數字化城管系統,提升城市綜合管理精細化水平,實現城市管理高效運轉。紮實開展問題樓盤整治專項行動,着力解決城市建設遺留問題。不斷完善「大城管」綜合執法體制,以交通秩序「治亂」、環衛保潔「治髒」、生態環境「治污」、公共服務「治差」為重點,強化城市風貌管控,維護城鄉建設良好秩序。   強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一村一品」,因地制宜發展櫻桃、葡萄、軟籽石榴等特色產業,發展「一村一品」專業村200個以上,創建市級示範村40個。保持「打違治亂」高壓態勢,統籌推進「大棚房」和「一戶一宅」專項清理整治,着力做好騰退土地集約利用,配套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大力推進「廁所革命」,加強農村垃圾規範化收集處理,所有行政村通過省級達標驗收,創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千萬工程示範村62個,讓鄉村越來越美麗!   (八)聚焦短板弱項,鞏固提升基礎設施。搶抓國家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政策機遇,加快實施交通、水利、生態等領域項目建設,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   構建便捷暢通交通路網。全面啟動繞城高速項目,加快推進國道310南移、省道312改擴建工程,實施省道512改建、寺河旅遊公路工程,改建自然村通村公路125公里。做好三淅高速寺河出口、芮寶黃河公路大橋前期謀劃,持續改善城鄉道路通行條件,全力創建「四好農村公路」示範市、「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示範市。   構建興利除害現代水網。實施「四水同治」,大力開展弘農澗河、雙橋河河道治理,持續改善水系生態環境;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寺河小水庫、朱陽佛山煙區水源工程及鄉鎮節水灌溉等民生供水工程,助力鄉村振興;加快小流域綜合治理、「五小水利」等項目建設,促進水資源綜合高效利用。   構建綠色循環生態環境。強力推進黃河濕地人為活動點整治工作,啟動實施黃河濕地修復工程,新增濕地面積2900畝。大力開展礦山復綠、生態修復,重點實施小秦嶺2873畝礦山修復工程。落實森林河南建設要求,在高速、高鐵、國道、省道兩側建立綠色生態廊道88公里;快速推進國土綠化提速行動,落地實施國儲林項目一期工程,完成造林5.72萬畝、森林撫育11.5萬畝,不斷增強生態涵養能力。   (九)聚焦改革開放,激發釋放發展活力。強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持續推進改革開放,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內生動力和發展潛力。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和效能革命,全面完成政務服務大廳建設,政務服務事項全部進駐,實現「進一扇門辦所有事」;全面推廣「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部門數據資源交換共享,實現「一網通辦」,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深化「三位一體」國資監管體系改革,規範國資運營、投資公司運營管理,着力解決國資管理政企不分問題。穩步推進國有企業改制工作,東方輔機、金源礦業公司年底前完成股權轉讓工作。加快推進農商行改制工作,確保5月底前實現掛牌運營。加快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暨「三變」改革,積極探索建立農村「兩權」抵押貸款機制,統籌推進醫保、教育等領域改革,充分釋放改革活力。   突出創新驅動。圍繞主導產業,加強與清華大學、東北大學、中南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鄭州果樹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引進高層次人才項目5個以上。深化與中科院合作,加快建立黃金選冶成果轉化中心,用活用好院士工作站、工程技術中心等科技創新優勢平台,新建三門峽市級以上科技研發平台3家,實施科技計劃項目25項,引進新技術、新品種10個以上,爭創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3項,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穩步提升。   強化開放合作。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布局,圍繞主導產業,鼓勵域內企業積極「走出去」,加強對外交流合作,力爭在域外建成1—2個資源基地和含金物料採購基地。積極發揮黃河金三角區位優勢,加強與潼關縣合作,合力推動豫陝合作先行試驗區建設,強化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在電價、氣價等方面共享政策紅利,實現區域協同發展。全年引進省外資金90億元、利用外資2億美元以上。   (十)聚焦改善民生,持續增進人民福祉。狠抓民生保障改善,積極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財政民生支出保持在70%以上,着力辦好十大民生工程,進一步補齊民生短板,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   健全完善保障體系。完善城鄉居民醫保門診統籌制度,持續提高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城鄉低保、特困供養等保障標準。全面提升創業培訓、轉移就業等社會服務能力,全年新增城鎮就業10500人,棚改安置房建成交房4783套,不斷織密社會保障網絡。   統籌發展社會事業。優先支持教育發展,繼續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逐步提高公辦幼兒園比例;加快城鄉學校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全力消除義務教育學校大班額問題,爭創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加快推進科教園區規劃建設,爭取函谷關民辦中學、道德書院等項目早日落地實施,大力發展民辦教育。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加快推進縣域醫療中心建設,全面推行醫療人才「縣管鄉用」,建設標準化村衛生室214家,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大力實施文化體育惠民工程,加快城市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新型農民體育工程、老年體育健身公園及全民健身館等項目建設,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體育健身需求。   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全面推進「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堅決防範各類事故發生。強化食品藥品安全源頭治理和全過程監管,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縣。學習借鑑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訴調對接」,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着力解決好群眾合理合法訴求。依託「六無村」建設,紮實開展「四無鄉鎮」、「零訪村」創建活動,妥善化解一批信訪積案。全面完成35個警務室、181個警務工作站建設,做深做實「一村一警」。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建設「平安靈寶」「法治靈寶」,確保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雙提升」。   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新時代、新目標,必須有新氣象、新作為。我們將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馳而不息加強自身建設,強化責任擔當,提高行政效能,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讓忠誠成為政治底色。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牢固樹立和踐行「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服從市委領導,強化政府系統各級黨組織黨建主責主業意識,提高黨員幹部政治站位、政治擔當和政治自覺,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推動各項決策部署落地。   讓擔當成為工作標配。大力倡導「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工作作風,着力打造一支高效、實幹、擔當、奉獻的「獅子型」幹部隊伍。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和盡職免責機制,大力支持幹事者、褒獎擔當者、保護改革者,為擔當者擔當,讓有為者有位。堅決反對和整治一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讓基層幹部從文山會海、迎評迎檢、材料報表中解脫出來,全身心投入幹事創業。   讓法治成為幹事習慣。牢固樹立法治意識,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始終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讓按規則辦事成為政府權力運行的常態。建立完善政府重大事項公開制度,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主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工作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虛心聽取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群眾團體的意見建議,高質量辦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   讓廉潔成為行動自覺。牢固樹立厲行節約、勤儉辦公意識,嚴控「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加強對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重要崗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強化政務督辦、效能督查、審計檢查,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之以恆正風肅紀,不斷鞏固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各位代表!幸福生活靠奮鬥,振興靈寶靠實幹!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保持只爭朝夕、開拓進取、拼搏爭先的精神狀態,秉持腳踏實地、求真務實、勵精圖治的工作作風,勇擔新使命,奮楫再出發,以優異成績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