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019年鄧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2018年鄧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9年鄧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作者:賀迎
2020年鄧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本作品收錄於《鄧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9年8月30日在鄧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一、2018年以來工作回顧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鄧州撤縣建市30周年。一年來,面對錯綜複雜的經濟形勢,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緊緊圍繞新時代丹江口庫區區域中心城市和南陽副中心城市定位,按照「兩個高質量」要求,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保持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

——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全市完成生產總值430億元、增長8.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6.3億元、增長11.1%,主要經濟指標均高於省、南陽市平均水平,多項經濟指標位居南陽市前列。全年列入南陽市「項目建設突破年」活動工作檯賬項目129個,年度計劃投資121億元,實際完成投資128億元,24個項目基本完工。鄧州被納入漢江生態經濟帶,入選中部縣域經濟百強縣,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氛圍更加濃厚,發展前景更加廣闊。

——工業經濟穩步提升。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9%,聖新源二期、馳誠汽車檢測線、聖艷化纖、康碩智能製造、信眾汽車制動等10個重點項目相繼建成投產,鵬宇紡織、凱達低速電動車、孵化園二期等15個項目有序推進。永泰棉紡建成省內首家無人智能車間,凱達汽車成功創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雪陽棉紡、黃志牧業、建國農產品成功創建河南省院士工作站。我市已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院士工作站3家,產業集聚區被評為省「二星級產業集聚區」。

——鄉村振興成效明顯。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全年糧食總產量24.2億斤。着眼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與北京農林科學院、中科院水產所、通威集團等合作,雜交小麥制種基地達到1萬畝,百畝連片成方水稻種植、稻蝦共作面積達到5.4萬畝。新認證「三品一標」產品19個,4個產品入選河南省地方名優產品名錄。培育示範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合作社48家,省級以上示範社達15家,形成農業產業集群4個,總銷售收入達85億元,現代農業發展呈現強勁勢頭。堅持不懈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竣工44座鄉鎮公廁,白牛鎮完成戶廁改造任務。農村垃圾處理市場化運營效果顯著。成功創建全國文明村鎮2個,省、市文明村鎮258個。

——城市建管全面提質。以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為抓手,着力促進城市內涵發展。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萬,城鎮化率達到42.08%。城鄉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設計已完成評審並批覆,城市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城市公共文化設施等15項專規編制工作進展順利。繼續推進老城區道路、供水、排水、熱力燃氣、垃圾污水處理、公共服務等功能完善。打通穰城南路等7條「斷頭路」「卡脖路」,改造背街小巷32條,設置停車泊位3150個。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9.5%,順利通過國家園林城市複查驗收。三水廠建成投用,敷設供水管網50.2公里,城區全部用上丹江水。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3%以上,城區污水處理率達90%以上,達到四類地表水標準。廣億不夜城、農商智慧城一期等項目主體完工,廣億萬商城、明珠湖等項目投入使用。統籌城鄉發展實驗區累計實施項目80餘個,現代化品質新城正在逐步形成。

——重點改革不斷深化。省委、南陽市委確定的128項改革任務穩步推進,效果明顯。探索、推廣「三權分置」改革新路徑,新華社、《河南日報》等媒體進行了專題報道。「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列入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以「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為抓手,大力推進「一網通辦」,建成全市統一的政務服務平台和統一發證大廳,全市「網上可辦」率和「一網通辦」率達到100%,970項審批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環衛車輛金融租賃等改革工作成效顯著。投融資體制改革力度持續加大,累計到位資金99億元,為我市各領域建設注入了源頭活水,提供了堅實保障。

——民生福祉持續增進。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集中力量辦好重點民生實事,全年財政用於民生的支出超過80%。新增城鎮就業9000人以上。新建、改擴建城區學校3所,實施農村中小學維改、薄改和教師周轉宿舍專項工程項目234個,極大改善了辦學條件。職業技術學校二期基本建設完成,榮獲「全國優秀成人教育院校」等稱號。培育全科醫生385人,城區新建醫院3個,全市現有床位達到7000餘張,醫療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引進教育、衛生等領域專業技術人才845人。城鄉低保、農村五保補助標準不斷提高,城鄉居民、職工醫療保障等政策全部落實到位。上調財政供養人員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按政策規定的上限執行。開工建設5352套棚改房。新建農村公路170公里、普通幹線公路126公里、公交配套設施400個,完成15座危橋改造。啟動建設水利工程12個。解決12萬人飲水不安全問題。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三大攻堅成果豐碩。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風險底線,積極防範化解隱性政府債務風險。深入排查非法集資風險,金融秩序可防可控。未發生大規模群體性事件、重大公共安全事故。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強力推進「四場硬仗」「五大行動」「四大工程」,大力推廣「鄧農模式」「好想鵝」生態循環養殖模式和稻漁、稻蝦養殖等模式,帶動效果顯著。實施重度殘疾人、重度精神病人、大病康復困難病人集中托養、集中供養試點工作,解放貧困家庭勞動力。全年完成17個貧困村退出、3624戶10733人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1.6%,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遵循,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制度,推進「河長制」落實,堅決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PM10、PM2.5年平均濃度較上年大幅下降,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265天;湍河出境水斷面達標率91.7%,刁河出境水斷面達標率100%,獲國家生態功能區補償資金2.78億元、省環境質量補償金470萬元。

與此同時,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人民防空、擁軍優屬、國家安全、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工會、共青團、婦女兒童等工作繼續加強;審計、統計、移民、氣象、水文、旅遊、農機、檔案、史志、防震減災、郵政通信、石油等工作取得新進展。

今年以來,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緊盯建設丹江口庫區區域中心城市目標,堅持不懈抓基層、打基礎、改作風,堅定不移抓產業、促改革、惠民生,迎難而上、紮實工作,各項工作都展現了新變化、取得了新成績。我們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全局,全面動員、盡銳出戰,大排查、大整改,被動局面正在扭轉。我們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進一步樹牢產業興市、項目強市理念,找准最能發揮比較優勢、最適合鄧州實際的發展路子,方向更加明晰、工作更加主動。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一步一個腳印地解決群眾最直接、最現實的教育、醫療、就業等問題,紮實開展環境污染治理,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全方位打響整治「兩違」戰鬥,平安鄧州、公平鄧州、綠色鄧州、人文鄧州建設全面推進,全市底線穩固、大局穩定。

各位代表,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困難挑戰不斷增多的情況下,這些成績的取得,尤為來之不易,這是市委統攬全局、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有力監督、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理解信任、建言獻策的結果;是全市廣大幹部群眾和社會各界同心協力、砥礪奮進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全市廣大幹部群眾,向所有參與、關心、支持鄧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謝並致以崇高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差距。城市發展能級還不完全匹配丹江口庫區區域中心城市地位,城區基礎設施欠賬較多,違法建設問題突出。綜合交通體系不夠完善,內外通達的大交通格局尚未形成。三次產業結構中一產比重大,三產發展滯後,二產基礎薄弱,缺乏大個工業企業,與周邊兄弟縣市相比差距明顯。大項目好項目謀劃不足,產業投資占比持續下降,民間投資下滑,投資增長面臨下行壓力。全市還有貧困人口2.6萬人,產業扶貧基礎還需夯實,脫貧攻堅任務還十分繁重。生態環境保護任務艱巨,水環境污染等問題比較突出。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供給不足、質量不高,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還有較大差距。部分幹部的作風、能力和水平與高質量發展要求還不相適應,執行能力不強、攻堅能力不足、工作落實不力。對此,我們必須勇於直面問題,不迴避、不拖延、不懈怠,只要我們敢闖敢拼、埋頭苦幹,鄧州就沒有邁不過的坎、闖不過的關!

二、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更是鄧州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攻堅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義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指導河南和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聚力聚焦「兩個高質量」,強力實施「兩輪兩翼」戰略,全面貫徹市委十三屆六次全會精神,按照「一抓三突破」要求,一心一意抓項目,奮力突破工業瓶頸制約、突破中心城市空間制約和功能制約、突破教育短板,迅速打開丹江口庫區區域中心城市、南陽副中心城市建設新局面,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提升,深入開展三大攻堅戰,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工作,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力爭增長7%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以上,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約束性指標完成省下達任務,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質量效益明顯提高。

重點做好六個方面工作:

(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代表團審議時提出的「六要」重大要求,擔當起沉甸甸的擔子和期盼,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決心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擔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聚焦「兩不愁三保障」,下足「繡花」功夫,打好「四場硬仗」,強化「四項保障」,確保25個貧困村退出、1.9萬貧困人口脫貧。認真落實教育、衛生、社保等行業扶貧政策,切實提高扶貧成效。強化以獎代補、光伏扶貧、金融扶貧、稻蝦混養、電商扶貧、農村土地「三權分置」等政策措施,擴大產業扶持覆蓋面,力爭人均產業收益2000元以上、產業疊加率200%以上。加大扶貧基地、扶貧車間獎補力度,提升農業新型經營主體覆蓋帶動能力,積極開展技能培訓,開發新的公益崗位,力爭每個有勞動能力的家庭至少一人就業。加大資金投入,整合財政涉農資金1.8億元,支持扶貧項目建設。加強三級金融扶貧服務體系建設,服務好貧困戶小額信貸需求。紮實推進「七改一增」,全面提升村容村貌、戶容戶貌。完成全市5140戶危房改造任務,實現動態清零。持續開展志智雙扶,建立正向激勵機制,開展「四講兩提」「三學三評」等活動,提升貧困戶脫貧內生動力。推行「愛心積分超市」、勞務補助、生產獎補等幫扶方式,激勵引導貧困群眾依靠自己努力發展致富。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落實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穩定提升糧食綜合產能,確保糧食生產能力保持在30億斤左右。完成18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15萬畝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劃定工作。加快推進構林、劉集、都司3個鄉鎮12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項目區全部實現自流灌溉。以「四優四化」為重點,提升糧、油、菜、畜四大基礎產業。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穩定發展生豬產業,加快發展奶牛肉牛產業,力爭實現畜牧業產值76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0%以上。紮實開展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工作,完善「農戶+合作社」「農戶+合作社+龍頭企業」等利益聯結機制,推進示範社建設,增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能力。加大鄧州農產品品牌和地理標誌農產品培育保護力度,新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8個以上,打造省級以上知名農產品品牌5個。

促進三產融合發展。進一步創新機制,建立順暢的土地流轉、資本流入、人才返鄉創業機制,加強招商推介,積極推進社會資本植入農業,重點謀劃一批「糧首食尾、農首工尾」的三產融合項目,讓農業「接二連三」。以國家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創建為契機,調整完善三產融合實驗區發展規劃,加快推進引湍河水入張崗水庫及堰子河生態修復、堰子河森林公園、獼猴桃產業基地等項目建設。紮實推進河南牧原2.5億元現代農業示範區項目建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帶動我市高效農業、現代農業大發展。鼓勵引導各鄉鎮根據自身資源優勢和產業現狀,選准發展經濟的着力點和突破口,實現特色發展、聯動發展、內涵發展。按照「一鄉一業」要求,促進鄉鎮形成區域特色產業集聚。加快推進穰東服裝產業園、劉集黃酒產業園、構林食品產業園等特色產業園區建設。積極穩妥推進「三權分置」、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等改革,有效激發農村發展活力。

持續改善鄉村治理。加快穰東鎮國家特色小鎮、構林鎮、趙集鎮國家級重點鎮建設,完善鄉鎮集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提高宜居水平。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計劃和「千村示範、萬村整治」活動。啟動穰東鎮小寨村等10個「千村試點」村莊規劃編制工作。重點抓好垃圾污水處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大力開展「四美鄉村」創建。編制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啟動村鎮廁所及生活污水管網改造工程。加快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持續開展「兩清一整一提升」和「兩貌」改善活動,進一步健全農村環境衛生市場化運作體系,提升農村環衛保潔水平,實現全市村莊環境衛生徹底整治。實施「千村萬塘」工程,以貧困村為試點,優先整治,培育典型,實施「塘長制」,逐步恢復坑塘服務生活、修復生態的功能。建成趙集水廠,啟動九龍、桑莊、孟樓、都司、夏集等5座水廠建設,讓農村居民全部吃上甘甜可口的丹江水。大力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作物秸稈利用率達到95%。持續深化拓展「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深入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持續實施鄉風文明建設三年行動,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二)突破工業短板,做強產業支撐

咬定目標,發展產業,突破工業,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持之以恆、久久為功,培植「工業樹」,打造「產業林」。

做大工業總量。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恆勁,紮實推進工業發展,穩步實現工業立市、工業強市目標。堅持以項目建設為統領,全年計劃投資22億元、實施重點工業項目18個,壯大產業規模。推動永泰棉紡、雪陽集團、聖新源針織、益廣內衣、聖艷紡織、亞泰機械、天昌煙草等企業通過技改,做大做強。加快永盛油脂生態食用油加工、鵬宇紡織4萬錠紗線生產線等續建項目實施進度,推動馳誠廢舊機動車回收拆解、星光產業園、凱達低速電動車等項目投產運行。啟動中聯水泥骨料機制砂生產線、尚博毛絨製衣、益廣服裝智能製造、一艦濾業過濾器、華耀檢測線、賜金紡織、德同電子科技、依服寶紡織服裝智能製造等新項目建設,迅速掀起工業項目建設熱潮。力爭全年產業集聚區內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19.5億元以上,增長15%;固定資產投資33億元,增長10%。

提高服務業質量。大力發展以商貿流通、倉儲物流、電子商務、現代金融等生產性服務業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總投資16.9億元,實施重點服務業項目5個。力爭廣億不夜城、農商智慧城二期項目年底前投入運營。全面啟動湍北「金融港」建設,積極吸引金融分支機構入駐,加快推進中原銀行大廈、德創大廈等6個金融項目建設,開工建設湍北酒店。穩步推進旅遊業發展,做好花洲書院晉升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工作,推進杏山旅遊小鎮、習營美麗鄉村等項目建設,實施團結中路、花園街等歷史街區改造,推動編外雷鋒團展覽館改陳昇級。出台電商扶持政策,加快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市建設步伐。研究制定物流業優惠政策,推動現代物流業發展。引進大型物流企業對我市物流資源進行整合,重點培育5家以上本土商貿流通企業。加快推進鄧州東站站前廣場、綜合服務及配套設施建設,早日啟動鄧州西站站房及貨場建設、鄧州火車站站房改造、雷鋒西路下穿焦柳鐵路橋涵工程,推動快遞物流和鐵路、公路運輸行業聯動發展。

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實施縣處級領導幹部分包聯繫企業服務制度,對企業發展遇到的困難,定期研判,協調解決,為企業輕裝上陣、良性發展提供保障。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重視、關心、尊重、幫助企業家。加大對優秀企業家事跡宣傳力度,為企業家幹事創業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對園區企業分類實施畝均效益綜合評價,對稅收貢獻高、容納就業多的企業,加大政策扶持傾斜力度。有效降低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用地、用工、用能成本,積極落實減稅降費政策,落實減稅降費3億元以上。政府帶頭守合同、重信用,對企業承諾的事項堅決依法兌現到位。圍繞「四個鄧州」建設,大力改善營商環境,用3年左右時間,率先在周邊縣市實現審批事項最少、收費標準最低、辦事效率最快、服務水平最優,切實讓企業感受到便捷和高效。

提升園區功能。樹立「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功能複合、宜居宜業」理念,搭建現代化產業發展平台。儘快完成產業集聚區控制性規劃修編、完善商務中心區功能配套。力爭年底前完成孵化園二期、服裝產業園等3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建設,規劃建設小微企業園、物流園、電子商務孵化園等特色板塊。全面完成丹江大道、平安大道、工業南路、南閣東路、東方大道等道路建設任務,啟動穰城南路、三賢南路等區間道路建設。完善產業集聚區、商務中心區內學校、醫院、公廁、遊園等基礎設施和水、電、氣管網等配套設施。樹立「有限空間、無限發展」理念,加強用地精細化和全過程管理,盤活閒置土地資源,開展「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盡、盡而未投」等低效用地分類處置行動,年底前啟動中慈新能源項目處置和少兒創意園二次招商。借鑑外地經驗,探索「標準地+承諾制」改革,建立集約用地長效機制。

(三)立足中心城市定位,推動城市能級加速提升

堅持規劃引領,強力突破中心城市的空間制約、功能制約,凝練、鍛造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加快形成中心引領、層次清晰、軸帶連接、多點支撐的市域空間格局,激發區域中心城市建設的潛力和活力。

優化空間布局。加快市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推進「多規合一」,建立以國土空間規劃為綱領、相關專項規劃、詳細規劃為支撐,統一銜接、分級管理的空間規劃體系,切實發揮規劃對經濟發展的引領、服務、助推作用。進一步調整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增強城市發展能級。高起點規劃建設「鄧州新區」「高鐵片區」「鄧西湖生態區」,立足「120平方公里、100萬人」目標,逐步拓展空間、完善功能,為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提供強大支撐、注入強大動能。按照「大景區」理念,規劃建設「三線三區」,通過迎賓大道快速線、回字型城河岸線、鄧習線,把高鐵片區、古城片區、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區串聯起來,打造「微笑曲線」,推動鄧州向「全域美」拓展,建設全景鄧州。完成主要入市口、重點路段、濱水區域等重點區域城市設計。

建設水美古城。突出「一城綠色半城水」的水城特色,完善《中心城區水系規劃方案》,建設內外相連、水城共融、組團緊湊的生態宜居水城。強化古城風貌控制,在穰城路、人民路、交通路、雷鋒路圍合區域內實行限高、限建,嚴禁高強度開發,保存古城城市肌理和整體格局。以「突破口」為突破口,啟動古城復興行動,推進團結中路區域改造、內外城河綜合治理,全面加快古城修復步伐,保護好歷史城區、歷史街區和歷史建築,讓文化底蘊深厚的古城鄧州綻放出絢麗風采。完成回字型城河岸線規劃和融資工作,力爭年內啟動拆遷。沿水脈繪綠脈,在重要節點上精心打造綠核,按照居民出行「500米或15分鐘入園」的標準,謀劃新建20個左右的綠地廣場、口袋公園,建點、連線、成面,完善設施配套,增加水系的舒適性和市民的水感受,早日把回字型城河建設成為鄧州人民休閒娛樂健身的水綠空間、以水綠為基底的歷史人文廊道。

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注重細節,補齊漏項,講求實效,持續改善公共服務水平。完善停車場、公廁、人行天橋等便民服務設施。加快推進全市背街小巷、零星公共場地硬化補綠、改造提升工作。編制供水改造三年計劃,全年新建、改造供水主支管網40公里。改造污水管網15公里。敷設燃氣管道13公里。紮實推進垃圾焚燒發電、餐廚垃圾處理、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利用、老舊小區改造、3所千伏變電站等項目建設,切實解決好城市「里子」問題,提升群眾生活品質。加快推進四館一中心、平安大道跨河大橋、穰城路跨河大橋、楚河、礓石河景觀綠化、市民廣場等湍北項目建設。全力推進團結中路安置房建設,確保年底前部分交付使用。啟動智慧公交項目建設,完善配套設施,確保順利通過省級公交優先示範城市驗收。

打造交通樞紐。圍繞成為丹江口庫區重要樞紐和三省交界重要門戶,構建外聯內優的大交通格局。加快推進鄭萬高鐵和蒙華鐵路配套項目建設,做好年底前順利通車的服務保障;謀劃爭取南陽至渠首高速在鄧州近郊設出口;積極爭取「淅川—鄧州—新野—唐河」高速進入規劃,乘勢而上謀劃建設市區高速環線;加快G207改線等項目的落地速度,啟動G328線安眾至唐坡段建設;實施迎賓大道提升改造,加快推動鄧習線、S334線劉集至孟樓段、S243線文渠至林扒段、S244線九重陶岔至孟樓段等公路改建工程,構建連接東西、貫通南北、輻射八方的綜合運輸通道。城區新建李賢路、團結中路棚戶安置區南北路等8條道路,續建南閣東路、東方大道等4條道路,繼續推動斷頭路打通工程,加快構建快速路、「主次干支」級配合理的城市路網系統,緩解中心城區交通擁堵。

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堅持「全方位消除增量、大幅度減少存量」原則,發揮「兩違」整治監管平台和曝光平台作用,用鐵的手腕打擊「兩違」。持續整治違建別墅、「大棚房」。充分發揮數字城管平台作用,提高城市管理智慧化水平。以「城市四治」為重點,持續推進經營秩序、戶外廣告、交通秩序、夜市攤點、違法超限超載運輸行為整治等專項治理行動,切實解決交通安全、城市內澇、「馬路拉鏈」等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探索推進物業管理、農貿市場、流動攤點、店外經營規範化工作。進一步推進示範街創建工作,打造2-3條城市管理示範街,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四)全力抓招商引項目,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後勁

始終堅持把招商和項目作為貫穿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引擎」「生命線」,以大招商、大項目破解經濟總量不大、產業結構不優、民生短板明顯的制約,提升理念、完善機制,謀深謀細、抓緊抓實,在全市形成抓招商引項目的濃厚氛圍。

強化項目引領。紮實推進「項目建設提升年」活動,緊跟國家政策導向,着眼市場需求,按照「揚長、避短、補缺」的思路,堅持「開工一批、謀劃一批、儲備一批」,實現項目滾動推進。圍繞「三線三區」建設、「古城復興」行動、「鄧州新區」建設,謀劃一批產城融合、民生改善、基礎設施項目;圍繞工業轉型提質,謀劃一批投資規模大、核心競爭力強、帶動能力強的「補鏈」「延鏈」「強鏈」項目;圍繞現代化農業,謀劃一批畜牧、黃酒、中藥等三產融合項目;圍繞新技術、新業態,謀劃一批智能製造、電子信息、醫療養生等新興產業項目。積極爭取阜九高鐵延長線過境鄧州並設站,全力推進2×660MW熱電聯產、通用機場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啟動華潤風電100MW風電項目。着重抓好5個省級重點項目,56個南陽市重點項目,以及納入我市重點項目庫項目,確保年度投資完成140億元以上。加強組織協調,對重點項目實行歸口分包、專項分包、專班運作,落實首問負責、聯審聯批、容缺辦理、多評合一、限期辦結、全程跟蹤等措施。

掀起招商熱潮。堅持「兩要兩不要」原則,加大招商力度,切實形成大項目頂天立地,小項目鋪天蓋地的蓬勃態勢。聚焦紡織服裝、汽車及零部件、農副產品加工三大產業,緊盯北上廣深鄭等重點區域,處級領導掛帥,組建招商專班,選派最能幹的幹部,拿出最主要的精力,全力以赴抓招商。以市招商局、產業集聚區、商務中心區等為主體設立招商小分隊,開展產業招商、駐地招商。嚴格落實項目評估、落地、退出機制,提高招商引資質量。調整鄉鎮財政管理體制,按照「劃分收支、保障運轉、收入全留、激勵發展、自求平衡」的原則,加大收入分配激勵力度,充分調動鄉鎮招商積極性。加強與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的深度合作,強化與本地企業、招商引資落地企業的有效對接,建立聯繫走訪制度,形成常態化以商招商機制。建立招商服務信息系統,統籌項目信息,統一招商資源,打造共享機制。力爭全年合同引資額130億元,實際到位資金52億元,其中汽車零部件、紡織服裝及農副產品加工項目不低於60%,引進超億元項目15個以上。

實施「鄉賢回鄉」。打好親情牌,廣泛利用人脈資源,鼓勵引導鄧州籍在外人員帶着經驗、資源、財力反哺支持家鄉建設。建立鄉賢信息庫,實行「四大家」領導及鄉鎮幹部聯繫鄉賢制度,搭建與鄉賢的溝通交流平台,及時通報鄧州經濟社會發展新情況,聽取鄉賢意見,匯聚鄉賢智慧,發揮招商橋梁作用。完善回鄉投資創業政策,規劃建設回鄉創業園,開闢鄉賢回創項目的土地、資金、審批等綠色通道,鼓勵吸引鄉賢回鄉創業。

(五)強化關鍵要素支撐,破解制約發展難題

緊緊抓住金融、科技、人才等關鍵要素,以金融活血脈,以科技提質量,以人才強保障,以改革增活力,破解發展瓶頸、撬動經濟增長,為實現「一抓三突破」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着力破解融資難題。大力組織各種類型的銀企對接活動,多渠道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全年爭取銀行信貸20億元以上。繼續實行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按季考核、財政資金競爭性存放等機制,鼓勵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創新融資模式,通過融資租賃、股權融資、產業基金等多種渠道籌措項目建設資金。大力培育黃志牧業、馳誠駕校等上市後備企業,引導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加快國控集團等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市場化轉型步伐,增強自我融資能力。強化政策性銀行信貸資金爭取,對國開行城鄉融合發展、亞行生態環境等項目緊盯不放、持續追蹤,爭取儘早授信。

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培育力度,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積極申報國家高企、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平台,爭創省級高新技術企業3家以上、省級技術研發平台1家以上、市級研究中心5家以上。推動企業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河南工業大學、中原工學院、南陽理工學院等高校合作,推進企業通過「兩化融合」、科技創新、技術改造等提高產品競爭力。充分發揮高端人才作用,利用好已建成的黃志牧業院士工作站、建國農產品水產院士工作站,築巢引鳳,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力爭科技投入增長10%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7%以上。

加快人才引進培養。創新柔性引才形式,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與知名高校、科研機構、智庫團隊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引進高水平人才,開展全方位合作。實施「百名企業家培訓工程」,培育一批具有前瞻眼光、戰略思維、創新精神的本土企業家隊伍。弘揚「工匠精神」,依託市職業技術學校和社會培訓機構,訂單式、定崗式培訓產業匠人。優化用人環境,完善人才配套服務,在住房上採取建設人才公寓、公租房和加大住房補貼等多種形式,滿足不同類型人才的住房需求,同時在醫療、家屬工作安排、子女入托入學等方面給予優惠和提供便利。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深化政府機構改革,進一步優化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提高政府效能。加快推進鄉鎮機構改革,擴大鄉鎮經濟社會管理自主權,有序向鄉鎮下放行政審批權限,增強其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好市政務服務平台與國家一體化在線服務平台對接,完成電子證照、運維安保等系統對接,開發建設移動端APP,大力推進「掌上辦、指尖辦」,全面提升網上政務服務能力。持續開展「五減一優」,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限,積極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加快市民之家建設,確保年底前投入使用。創新監管方式,推行信用監管和「互聯網+監管」等新模式,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為市場主體創造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紮實推進事業單位公車制度、投融資體制改革,統籌推進教育、科技、文化、生態等領域改革。

(六)發展民生事業,增進民生福祉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聚焦教育等重點民生領域,以更大決心、更高標準、更實舉措,舉全市之力,補齊民生短板,共享發展成果。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決定着人類的今天,也決定着人類的未來」。抓教育就是抓發展、抓未來。切實加大教育投入,投資8億元,高質量實施教育重點項目,確保義務教育均衡達標項目順利通過驗收。完成421所農村中小學廁所旱改水項目。推進湍河實驗小學新建、十一小東校區改擴建項目交付使用。實施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加快推進市二高中、花洲實驗高中、六高中改擴建,啟動湍北高中建設,明年秋季實現招生。提高公辦幼兒園服務供給能力,新建、改擴建4所幼兒園。大力發展民辦教育,吸引一批知名學校、大型教育集團來鄧辦學,補充優質教育資源。加快職業技術學校項目建設,做好「南陽科技職業學院」驗收準備工作。依託「南陽幼教」「鄧州護理」「鄧州數控」等專業品牌,深化產教融合、推動校企合作,加快職業教育產業化、集團化發展,打造區域職教中心。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推進人事編制管理制度改革,全年補進教師不少於1000人。落實農村教師待遇提升政策,嚴格執行農村教師「三項補貼」。加快1105套農村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做好農村教師住房保障工作。紮實開展「三名一優」培養爭創活動,營造尊師重教氛圍。

大力建設健康鄧州。深入推進惠民醫改,繼續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積極爭取緊密型醫共體省級試點,完成全市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大力推進醫療衛生項目建設,加快人民醫院湍北分院、婦幼保健院整體遷建、三院整體遷建項目建設。完善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完成28個村級衛生室建設,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完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健康管理。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推進健康鄧州行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推廣醫養結合模式,在中心醫院、人民醫院、中醫院設立老年病科,年底前建成並投入使用。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體育活動,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積極向上爭取農村體育健身工程40個以上,年底前建成投用。

不斷完善保障體系。落實好就業優先政策,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帶動就業,紮實做好高校畢業生、軍隊轉業幹部和退役士兵、下崗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簡化異地就醫備案流程,為群眾報銷提供便捷服務。全面落實各項社會保險補貼政策,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做到應保盡保。認真落實優撫政策,着力解決退役軍人和其他重點優撫對象實際困難。新建改造24所敬老院,提供優質供養服務。加快保障房建設,完成2018年度5352套棚改房建設任務,2019年度7819套棚改房9月底前全面開工。繼續加大城中村預留地建設項目分類處置力度,解決爛尾樓問題。足額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保障殘疾人生活。加快公益性公墓建設,穩步推進惠民殯葬改革。

聚力提升環境質量。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堅,讓全市人民享受青山碧水、藍天白雲。聚焦重點行業、重點時段、重點區域,抓好「六大專項行動」和「三散」治理工作,確保空氣質量逐步提升。全面落實「河長制」,深化全域清潔河流行動,加強河湖水污染綜合整治,紮實推進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四水同治」。深化砂石資源管理改革,持續開展河道非法採砂專項整治。深入開展黑臭水體治理,對內外城河及湍河、刁河、運糧河、小草河、排子河等河渠實施截污納管。完善疏通城區污水管網,推進湍河二期治理工程建設,啟動第二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建設。推動已建成的68座鄉村污水處理站全部啟用,湍河Ⅲ類、刁河Ⅳ類和小草河Ⅳ類出境水水質達標率75%以上。加強重金屬污染、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和固體廢物處理。開展疑似污染地塊環境調查,分類處置,治理修復。

防範風險維護穩定。加強各類金融機構、投資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互聯網金融公司經營風險排查整治,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非法證券、金融詐騙等活動,保障群眾財產安全。健全政府債務風險預警機制和監管體系,確保債務風險保持在可控範圍。防範自然災害風險,增強防洪抗災能力。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強化風險源頭管控治理,加大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實現「一杜絕三下降」。全面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全力爭創省級食品安全示範市,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有效防控處置非洲豬瘟疫情,堅決防止擴散。抓好重點群體維穩工作,妥善解決人民群眾合理合法利益訴求。完善治安防控體系,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創建平安環境,維護大局穩定。

抓好十項民生實事。新增城鎮就業和失業人員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18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000人,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9300人;提高高齡老人醫保報銷比例,落實80歲以上老人高齡津貼政策;開展婦女「兩癌」篩查2萬人次,對農村婦女、城市低保婦女免費開展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免費開展預防出生缺陷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對篩查出的高風險孕婦進行免費產前診斷;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程,對符合康復條件的0-9歲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開展康復救助,全年救助270人以上;完成9個行政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改廁、畜禽糞便等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提升任務,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改造6萬戶;全年空氣優良天數達到284天;新建和改擴建農村公路30公里,具備條件的行政村通客車率達到100%;新增幼教學位650個;完成42個電網薄弱行政村的電網改造;完成中心醫院提質升級工作。

三、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堅定政治信仰,堅持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讓人民滿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接續奮鬥,以等不起的機遇意識、慢不得的憂患意識、坐不住的責任意識,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強化政治建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旗幟鮮明講政治,保持鬥爭精神,堅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誠履職盡責,堅決貫徹中央、省、南陽市和市委各項決策部署。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常態化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實黨的各項政治生活制度,在政府系統涵養積極健康的政治文化,建設優良的政治生態,創造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匯聚推進丹江口庫區區域中心城市建設的強大合力。

推進法治建設。遵守憲法法律,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堅決依法行政、令行禁止。始終堅持公平正義,自覺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開展工作。按照法定權限和法定程序行使權力,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把政府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健全政府工作集體決策、專家諮詢、公開聽證制度,加強重大行政決策、行政規範性文件、行政合同等領域合法性審查和風險評估。加大政務公開,及時回應社會關注熱點,不斷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凝聚力。對人民的需求、代表的建議、委員的提案不迴避、不馬虎,積極回應、紮實辦好每一件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認真落實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主動向人大報告工作,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讓權力始終在陽光下運行。

狠抓作風建設。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精神,馳而不息糾正「四風」,重抓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整治,把幹部從文山會海中解放出來。深入開展「作風建設提升年」活動,狠抓作風整頓不鬆勁,切實增強政府執行力。加強學習型政府建設,注重培養專業能力、專業精神,當明白人,干明白事,以爭創一流的勁頭帶動廣大幹部群眾人心思上、人心思干。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多渠道了解社情民意,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需於民,精準破解發展中的難點。「干」字當頭,務實重干,擔當作為,大干快干,苦幹巧幹。按照「一抓三突破」要求,大力推進「工作項目化、項目責任化」,對每一項重點工作,排出責任表、任務表、時間表,以一抓到底的狠勁、一以貫之的韌勁、一鼓作氣的拼勁,有力有序有效推進落實。「實」字為魂,說實話、辦實事,出實招、重實效,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

加強廉政建設。深入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嚴格執行廉潔從政各項規定。落實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加強廉潔教育和紀律執行,堅決剷除特權思想、吃拿卡要等微腐敗的生存土壤。強化審計監督,嚴控工程招投標、政府採購、土地使用權出讓、國有產權轉讓、規劃建設等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的廉政風險,緊盯扶貧、就業、醫保、救助等重點民生領域的資金管理使用,堅決整治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強化從嚴要求、廉潔從政,全力打造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務環境。

各位代表,以守維成,則成難繼,因創興業,則業自達。發展路上,唯有不斷追趕,埋頭苦幹,方才不負人民重託。讓我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凝心聚力,務實重干,久久為功,奮發崛起,為加快新時代丹江口庫區區域中心城市建設而努力奮鬥!


名詞解釋:

1.六要:2019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審議時,對鄉村振興作出重要論述:要扛穩糧食安全這個重任、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樹牢綠色發展理念、要補齊農村基礎設施這個短板、要夯實鄉村治理這個根基、要用好深化改革這個法寶。

2.兩個高質量:黨的建設高質量、經濟發展高質量。

3.兩輪兩翼:以項目建設擴增量,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以科技創新提質量,打造經濟發展升級版;以現代金融活血脈,引金融活水滋潤實體經濟;以人力資源強保障,為轉型跨越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4.一抓三突破:「一抓」,就是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謀劃項目、引進項目、做實項目,把一切工作體現在項目建設上。「三突破」,就是突破工業瓶頸制約、突破中心城市空間制約和功能制約、突破教育短板。

5.四講兩提:黨員幹部講政策、科技專家講技能、五老鄉賢講道德、脫貧典型講脫貧,提升貧困戶脫貧內生動力,提高貧困戶脫貧能力。

6.三學三評: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扶貧政策、學致富技能,評致富之星、評衛生之星、評孝善之星。

7.四優四化:重點發展優質小麥、優質花生、優質草畜、優質林果,統籌推進布局區域化、經營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發展產業化。

8.四美鄉村:農村環境美、田園美、村莊美、庭院美。

9.兩清一整一提升:清理村內雜草、雜物,整治殘垣斷壁,提升貧困戶戶容戶貌,使村容村貌乾淨整潔、戶容戶貌規範有序。

10.「千村萬塘」工程: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生態環境保護、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美麗鄉村建設等,對全市坑塘進行綜合整治,構建「來水能引、降水能蓄、瀝水能排、旱澇能調」的農村水網格局和「水清岸綠、環境優美、生態良好、人水和諧」的農村水文環境,夯實農村水利基礎,增強鄉村振興支持。

11.四個鄧州:平安鄧州、公平鄧州、人文鄧州、綠色鄧州。

12.「標準地+承諾制」改革:在土地出讓前,政府明確地塊產業准入要求等控制性指標,企業依法依規取得項目用地後自願選擇實行承諾、簽署承諾書,行政審批職能部門簡化審批程序,並採取事中事後監管、全過程信用監管等措施。

13.三線三區:「三線」,「迎賓大道快速線」,打造高速、美觀,體現鄧州現代化形象的迎賓大道;「鄧習路(李窪至習營)」,打造全省一流的田園綠色通道;「回字型城河岸線」,打造展示鄧州古城文化的水綠廊道。「三區」,即高鐵片區、古城片區、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區。

14.兩違:中心城區違法占地、違法建設行為。

15.大棚房:借建農業大棚之名,占用耕地甚至永久基本農田,違法違規建設「私家莊園」等非農設施。

16.城市四治: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治堵、城市市容環境衛生治髒、城市生態環境治污、城市社會公共服務治差。

17.兩要兩不要:要稅收富鄉富市的、要就業富民安民的,不要圈占資源的、不要破壞環境的。

18.兩化融合:信息化和工業化的高層次深度結合。

19.五減一優:審批服務事項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費用、減中介、優流程。

20.三項補貼:生活補貼、班主任津貼、地方教齡津貼。

21.三名一優:名師、名校、名校長、優秀班主任。

22.緊密型醫共體:能夠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不斷下沉,實現「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疑難危重病再轉診」的就醫新模式。

23.六大專項行動:農村管道燃氣替代燃煤專項行動、「散亂污」企業動態清零專項行動、建設工地揚塵污染防治專項行動、道路揚塵污染整治專項行動、商混站、各類堆場揚塵污染整治專項行動、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治理專項行動。

24.三散:「散污」企業、散煤、散塵。

25.兩項補貼: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

26.一杜絕三下降:即杜絕較大以上事故發生,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同比下降。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