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021年盧氏縣政府工作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2020年盧氏縣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盧氏縣政府工作報告
作者:張曉燕
2022年盧氏縣政府工作報告
本作品收錄於《盧氏縣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4月12日在盧氏縣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2020年主要工作和「十三五」發展回顧

[編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的關鍵之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全縣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中央、省、市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經濟持續恢復向好,社會大局和諧穩定。2020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19.4億元,同比增長3.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29184元,同比增長1.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1479元,同比增長7.1%;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8.3億元,同比增長2.1%;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57.7億元,同比增長3.1%。

2020年,我們重點做了八個方面工作:

逐夢小康、砥礪奮進,脫貧攻堅交出精彩答卷

[編輯]
  • 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盧氏縣正式退出國家級貧困縣序列,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脫貧攻堅成效持續穩固提升。
  • 產業就業支撐有力。以扶貧規劃為引領,強力推進扶貧項目建設,全縣扶貧項目竣工率100%。全縣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意願的4.1萬名貧困勞動力實現應就業盡就業;新增公益崗850個,累計達到1.3萬個;開展各類技能培訓8300人次。發放戶上產業獎補資金1085萬元,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邊緣戶1.5萬戶,發放就業獎補1600餘萬元,惠及1.8萬戶貧困戶。
  • 金融扶貧持續深化。全年新增金融扶貧貸款6.2億元,同比增長135%,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301筆2.5億元;合作社77家2.8億元;龍頭企業11家9600萬元。創新推出「香菇貸」等新型普惠信貸產品,發放各類普惠金融貸款1.1萬筆9.3億元。
  • 搬遷群眾安居樂業。健全管理體系,完善配套設施,設立了興賢里街道辦事處,在全縣易地扶貧搬遷社區新建19個居委會、160個居民小組;配建了2所標準化幼兒園;加大就業培訓和輸出力度,有勞動能力的1.7萬名搬遷群眾全部實現穩定就業。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入選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並受邀在全國發展改革系統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現場會上交流經驗。

眾志成城、科學防控,守住清清盧氏一方淨土

[編輯]

我們緊緊圍繞「外防輸入、內防擴散」要求,聞令而動、迅速部署,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組建醫療專家組。11個出縣卡點、856個鄉(鎮)村卡點及時設防到位。9000多名公益崗和護林員就地轉化為防疫宣傳員,1.6萬名黨員幹部和扶貧工作隊員變為疫情信息核報員、排查管控組織員、聯防聯控勸導員,鄉(鎮)村組幹部、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警務醫務人員、廣大群眾人盡其力,構建了群防群治的銅牆鐵壁。加快提升常態化防控能力,構建了以縣醫院、中醫院和婦幼保健院為依託,鄉鎮衛生院為主體,村衛生室為基礎的三級網絡機制;建成了核酸檢測實驗室,實現「應檢盡檢」「願檢盡檢」的防疫需求。加強防控體系建設,持續完善工作機制,認真做好9類人群疫苗接種,實現重點人群疫苗「應接盡接」。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選派7名醫護工作人員千里馳援武漢,奏響了「盧氏人民有情,莘川大地有愛」的壯麗凱歌。截至目前,全縣沒有疑似和確診病例,守住了清清盧氏一方淨土,盧氏縣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榮譽。

固本培優、提質增效,經濟發展穩中向好

[編輯]
  • 綠色農業提檔升級。聚焦「菌、藥、果」等主導產業,夯實穩定脫貧基礎。食用菌,全縣生產規模超過3億棒,新建工廠化菌棒加工基地3處,高標準出菇基地70餘個、大棚1529座,全縣標準化大棚累計超過5000座。成功申報省級食用菌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級香菇產業集群,與渤海商品交易所合作共建了全國唯一的P2C香菇交易中心。中藥材,打造萬畝示範基地5個、千畝示範基地34個,全縣高效連翹突破100萬畝,丹參、黃芩、天麻、桔梗等中藥材已達15萬畝,帶動貧困群眾1.9萬戶,戶均增收3000餘元。林果業,持續推進百萬畝核桃提質增效工程,核桃產值達5.9億元,惠及貧困戶1.4萬戶3萬人;新發展大櫻桃、蘋果等7000餘畝;全縣水果總面積達到7萬畝,年產值1.5億元。蜂產業,培育壯大「原本盧氏」蜂產業品牌,年產優質蜂蜜3000噸,產值7000餘萬元。煙葉,種植8.4萬畝,產值2.8億元,稅收6200萬元。完成綠色產品認證12個。
  • 特色工業不斷壯大。年度安排的25個工業建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37億元;完成產業集聚區體制機制改革,發展活力進一步提升,入駐企業和項目63個,建成56個,在建7個,「四上」企業35個。投資2.2億元的江蘇三和集團「環保裝備製造盧氏基地項目」和投資1.2億元的無錫同方熱泵烘乾研發中心項目成功落地,加工製造產業集群規模持續擴大。實施「三大改造」項目20個,完成投資11.5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03%;積極實施招才引智,落實人才項目獎補資金160萬元,新申報人才項目4個。
  • 文化旅遊厚積成勢。先後榮獲「中國最具特色生態旅遊名縣」「中國文旅融合發展優秀縣」「2020中原文旅融合突出貢獻獎」等榮譽稱號。旅遊市場逆勢上揚,累計接待遊客815萬人次,同比增長2.8%,旅遊收入達28.7億元,同比增長3.3%。成功舉辦2020盧氏「百佳深呼吸小城」、第三屆越野精英挑戰賽等一系列特色活動,「自由山水·清清盧氏」旅遊品牌持續叫響。切實抓好文化項目建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城隍廟、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曹靖華故居修繕完成並對外開放。大力開展文化惠民進基層等多項活動,群眾文化生活不斷豐富。
  • 電子商務穩步推進。深入開展「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不斷優化創業平台,一大批盧氏籍成功人士返鄉創業,上海寶客、未之星、華宇時代等電商直播企業入駐盧氏,我縣電商直播產業發展如火如荼。完成投資7120萬元的農村物流三級網絡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對50個村級服務站進行升級改造,縣鄉村三級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開展各類電商培訓班10期,培訓600餘人。

惠企紓困、狠抓項目,發展後勁不斷增強

[編輯]
  • 着力穩定產業鏈供應鏈。面對疫情衝擊,全面落實中央、省、市各項優企政策,及時出台應對疫情、穩定經濟運行「二十條措施」等惠企政策,累計為企業減免社保費2200萬元、電費760萬元,清理拖欠企業賬款7300萬元,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信貸277家18.6億元,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
  • 緊抓項目建設,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全縣重點項目107個,年度投資133億元,占年度任務的101%。其中,列入省市重點項目31個,年度投資102億元,占年度任務的148%。省重點項目大唐盧氏石牛嶺風電項目50颱風機已全部建成實現併網,浩洋國際服飾二期、縣城南岸污水主管網等一批項目全部完工,欒盧高速、生態廊道等市定重點項目進展順利;河南中錦園中藥飲片及香菇加工、京東方后稷科技智慧農業示範園等項目開工建設。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機遇,圍繞產業培育、旅遊康養和城市提質方面共謀劃儲備項目787個,總投資6028億元;打造了香菇、蘋果、連翹、核桃、蜂、畜牧和碳酸鈣七大產業鏈,建立鏈長制,經濟社會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

補齊短板、夯實基礎,城鄉建設協調推進

[編輯]
  • 城市品質顯著提升。以「百城提質」為抓手,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掀起城市建設新高潮。靖華路東西貫通;西苑路等7條道路建成通車。杜關鎮等6個鄉鎮污水治理項目開工建設;思源水廠和熊耳路供排水項目建成投用;完成4處老舊小區改造和15萬平方米既有建築節能改造任務;棚戶區改造、城區水生態建設、第二生活垃圾處理廠和建築垃圾處理再生利用中心等項目進展順利;持續開展城市「四治」及「打非治違」等行動,整潔暢通有秩序的社會好生態持續鞏固。
  •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交通方面,欒盧高速、三淅高速出口連接線、盧氏縣生態廊道示範項目穩步推進,盧洛高速開工建設,幹線公路與「十三五」交通扶貧建養一體化等附屬工程如期完工;「四好農村路」「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統籌推進。水利方面,投資3891萬元的東沙河治理工程主體完工,整治河道2.8公里;維修改造飲水工程76處,實現飲水問題全面清零。電力通訊方面,投資5186萬元完成32項電力配套工程;累計投資4175萬元建設5G基站111個,實現盧氏北城區核心區、重要場所5G網絡全覆蓋。
  • 人居環境大幅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集中攻堅、陳年垃圾治理等專項整治活動紮實開展,村容村貌整治成效明顯;保潔員隊伍覆蓋全縣所有行政村,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率達到100%;完成農村戶廁改造2900戶,完成生活污水治理70個行政村;成功創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1個,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1個,省級鄉村振興示範鄉鎮1個,首批省級「美麗小鎮」1個。
  • 「三城聯創」成效明顯。國家衛生縣城成功創建。省級文明縣城提名縣城順利通過年度測評,「文明誠信家庭」「道德模範」「好婆婆、好媳婦」「脫貧攻堅先進人物」等評先活動成風化人,典型引領帶動作用有效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建設成效顯著。國家園林縣城創建穩步推進,新增綠地面積9萬餘平方米,成功創建省級園林鄉鎮1個、省級園林單位2個、市級園林單位7個,城市綠色生態效益不斷提升。

防治結合、優化環境,生態優勢愈加凸顯

[編輯]
  • 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有力。成功創建省級生態縣、空氣質量國家二級標準達標縣。完成全縣1.4萬戶「雙替代」任務,深入推進「三散」污染防治,提升重污染天氣應急應對能力,大氣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全年大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337天,同比增加33天,PM10、PM2.5年累計平均濃度分別為55微克/立方米、35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下降12.6%、14.6%,三項主要指標均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
  • 土壤污染防治管控有效。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加速推廣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方案,實現使用量零增長;推進農用地分類管理,加強受污染耕地嚴格管控,農用地風險防範有力有效。
  • 水污染治理推進有序。全面貫徹落實「河長制」,多舉措保障地表水環境質量安全;提高污水治理能力,不斷提升城鄉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水平;持續強化水源地保護,水環境質量穩定達標,洛河、老灌河、淇河三個地表水出境斷面、全縣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取水水質達標率均穩定保持100%。
  • 國土綠化面積穩步提升。完成國土綠化22萬畝,義務植樹120萬株,森林撫育29.4萬畝,圓滿完成各項綠化任務。礦山生態修復治理面積693畝,綠色礦業順利推進。

深化改革、開放創新,市場主體更具活力

[編輯]
  • 重點改革推進有力。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服務流程;136項行政許可高頻事項實現「一證通辦」;紮實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精簡審批事項8項、合併15項;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全年減稅降費8022萬元;「12345」政府服務熱線受理群眾各類訴求3501件,按時辦結率83%,群眾滿意率86%;大力支持非公經濟發展,新增市場主體3004戶。
  •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不斷完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加快建設「綠色通道」,圍繞綠色農業、特色工業、全域旅遊,狠抓招商引資。全年招商引資完成113億元,占年度目標任務105億元的108%;節會簽約項目19個,簽約金額90億元。
  • 科技創新增添新動能。我縣高新技術企業達到了6家,新創建省級研發平台3個,市級研發平台4個,省級星創天地4家,市級星創天地7家,創建市級農業科技園區2個。

富民惠民、共建共享,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編輯]
  • 就業更加充分。全縣勞動力就業15.6萬人,實現了逆勢增長;城鎮新增就業7300餘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700餘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7755萬元,帶動2500餘人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2.3%,控制在4.5%以內,穩住了就業基本盤。
  • 社會保障更加完善。社會保險參保覆蓋面持續擴大,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6.3%,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4.9%,困難群眾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實現了全覆蓋,城鎮退休職工養老保險金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金持續提高;全力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下撥困難群眾補助資金8052萬元,發放臨時救助金95.6萬元,發放臨時價格補貼802萬元,惠及困難群眾24.5萬人次,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持續攀升。
  • 「三保」工作更加有力。大力壓減部門一般性支出和非剛性非重點支出,全力做好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工作,集中保障疫情防控、民生和重點領域支出,全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7%。民生實事市定16件已經完成,縣定10件完成9件,第二生活垃圾處理廠正在推進。
  • 社會事業發展更加全面。教育,中小學教育質量不斷提升,全年投入1.7億元,教育教學條件進一步改善;學前教育取得突破性進展,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6所,達到所有鄉鎮都有一所標準化公辦中心幼兒園,全縣公辦園在園人數達到7190人,占比50.4%;建成盧氏游泳館及7個社會足球場。醫療衛生,縣醫院醫技綜合樓和心血管病醫院影像中心綜合樓完成主體工程;縣中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異地新建項目正在裝修;殘疾人康復中心建成投用。成功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範縣,健全「縣鄉村」三級監管網絡,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 社會治理效果更加明顯。法治政府建設持續推進,積極開展民法典宣傳工作,群眾法治觀念不斷增強。順利完成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和信訪積案化解工作,被授予省、市綜治和平安建設優秀縣、信訪工作成績突出縣。依法依規管理宗教事務,積極預防化解社會矛盾,安全生產、信訪形勢平穩,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取得新成果;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及工會、共青團、婦聯、檔案、科協、文聯、殘聯等為盧氏發展作出新貢獻;民族宗教、防震減災、供銷、氣象、水文、電力、通信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在做好各項工作的同時,我們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狠抓政府自身建設,紮實推進依法行政,持續提高政府效能,切實減輕基層負擔;多措並舉,完善制度,認真辦好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始終把代表及委員的滿意度作為衡量和檢驗辦理工作的重要標準,全年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69件、政協委員提案110件;開展重點工作常態化跟蹤審計,深入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政府自身建設水平和治理能力持續提升。

各位代表,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五年來,面對追趕超越的總體目標、脫貧攻堅的歷史重任、生態建設的時代課題,我們保持定力、鉚足幹勁,打基礎、補短板、強弱項、增後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階段總結

[編輯]

過去的五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五年。我們凝心聚力實施精準脫貧戰略,2020年2月28日,盧氏縣正式脫貧摘帽。全縣累計脫貧2.6萬戶9.4萬人,「兩不愁三保障」全面達標,158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7409元增加到2020年的1.2萬元,困擾盧氏的絕對貧困問題歷史性得到解決,創造了金融扶貧「盧氏模式」、易地扶貧搬遷「盧氏樣板」,書寫了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時代答卷」。

過去的五年,是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的五年。我們搶抓脫貧攻堅歷史機遇,堅持做大存量與做優增量並重,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抓手,不斷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由2015年的78.4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19.4億元,年均增長超過7.3%,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引進省外資金超過180億元,較「十二五」末增長76.5%;共實施重點項目474個,累計完成投資額430.9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1.9%;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4%,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8.1%,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8.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7%,各項重要指標年均增速均高於國家、省、市平均增速。

過去的五年,是生態建設卓有成效的五年。我們堅持「生態立縣、『三生』融合」,統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紮實推進「123456」行動。全縣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紮實開展「四水同治」,水域美景扮靚山城;森林覆蓋率達到70%以上;「三城聯創」捷報頻傳,「省級生態縣」「省級園林縣城」「省級森林城市」「百佳深呼吸小城」等一大批榮譽花落盧氏,「自由山水·清清盧氏」名片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過去的五年,是產業發展突飛猛進的五年。我們建鏈條育品牌提效益,引龍頭建基地強帶動,以香菇、連翹、核桃為主的綠色農業迅猛發展,食用菌由1億棒增加到3億棒,高效連翹、核桃面積分別由50萬畝、42萬畝發展到超百萬畝,農業龍頭企業增長了3倍,農民專業合作社增長了8倍,產業基地從30餘個發展到近400個,產業增收大棚由不足百座發展到5000座。以全域旅遊為主的服務業蓬勃發展,接待遊客量、旅遊收入分別是2015年的13倍和3倍多。先後獲得「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全國食用菌產業化建設示範縣」「國家級出口香菇質量安全示範區」「盧氏連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河南省中藥材產業發展十強縣」等稱號。

過去的五年,是城鄉建設日新月異的五年。我們堅持規劃引領,不斷提升承載能力,洛河水生態魅力彰顯,靖華大道貫穿東西,洛南新區框架拉大,跨河發展初具規模;城區道路、管網、城市綠化、棚戶區改造、特色商業區等建設項目順利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大力推進鄉村建設,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村村通」客車真通實達,飲水安全持續鞏固,生產生活用電全面保障;「危房清零」「六改一增」強力推進,人居環境顯著改善;成功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省級文明縣城」「省級食品安全示範縣」,有品位、有韻味、有滋味的自然山水城市芳容初現。

過去的五年,是民生福祉持續增進的五年。我們堅持以「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為統領,全力以赴兜底線、惠民生。累計投入20億元以上,用於教育、衛生、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順利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驗收;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成功創建「河南省文化先進縣」。堅持促創業、擴就業,年均新增就業7000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2.2%以下。累計發放低保金、救助資金、殘疾人兩項補貼2億元以上,社會保障網絡織密扎牢,形成了文化事業繁榮、居民生活幸福、社會和諧穩定的新局面。

過去的五年,是社會治理更加有效的五年。我們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積極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縣安全生產、婦女兒童、民族宗教、擁軍優屬等各項社會事業均取得新成效;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成效明顯,公眾安全感指數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連續四年被授予省、市「平安建設優秀縣」稱號。

各位代表!五年發展,成之惟艱;五年耕耘,收穫頗豐。這些成績的取得,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和省、市、縣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海關總署、北京市懷柔區、鄭州市、省農業農村廳、鄭州大學等傾力幫扶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以及各方面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縣人民和衷共濟、奮發有為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廣大幹部群眾和創業投資者,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駐盧武警官兵、政法公安幹警,向關心、支持盧氏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感謝!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受疫情和市場等多重因素影響,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從經濟發展看,經濟總量不大,實體經濟困難增多,產業層次仍然較低,高質量發展基礎還不牢固。從蓄勢動能看,大項目儲備不足、轉化不多,有效投資增長乏力,支撐重大項目的要素保障、服務保障還不夠強,科技創新支撐能力偏弱。從群眾期盼看,公共服務供給還不平衡不充分,城市治理、社會治理還有待加強,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領域與群眾需求還有差距。從政府自身看,少數政府工作人員思想不夠解放、專業能力不夠過硬,不敢擔當、不善擔當等問題依然存在,服務效能還需進一步提升。我們一定要直面問題和挑戰,盡心竭力改進工作,決不辜負人民期待!

2035年遠景目標、「十四五」發展思路及2021年工作安排

[編輯]

按照縣委十二屆十二次全會部署,根據《中共盧氏縣委關於制定盧氏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縣政府編制了《盧氏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請大會審議。

《綱要(草案)》提出了2035年遠景目標,我們要努力打造「四個盧氏」。打造開放創新盧氏。強化開放意識,培育開放產業、打造開放載體、打通開放通道、優化開放環境,深度融入黃河金三角協同發展、洛陽都市圈、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等戰略,以擴大開放加速振興發展。把創新作為區域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子,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加大創新投入、培育創新主體、優化創新平台,切實發揮其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用,使開放創新各項指標達到全省同類縣(市)上游水平。打造宜業宜居盧氏。立足自身實際,突出特色優勢,着力推動產城融合、以產興城,建成企業集中布局、產業集聚發展、資源集約利用、功能集合構建、人口集中生活的特色縣城,居住空間更加充足,公共空間開闊有序,生態環境優美舒適,交通出行便捷高效,教育質效全面提升,醫療能力滿足需求,社會保障擴面提質,群眾居住舒適度、便利度、保障度全面增強。打造富裕文明盧氏。貫徹新發展理念,把准高質量發展方向,推動縣域綜合實力和發展質量效益大幅提升,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和服務業現代化基本實現,城鄉居民收入趕上全省平均水平,人民群眾富裕富足取得重大進展;做深做實文明創建,提升文明程度,培育文明風尚,建設文明社會,公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打造和諧幸福盧氏。發展文化產業,繁榮文化事業,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和合包容、理性平和的社會風尚更加濃厚;提高誠信意識,完善誠信體系,打造誠信社會、誠信政府,營造誠實、自律、守信、互信的社會信用環境;強化法治思維,完善法治保障,在全社會形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盧氏、信用盧氏、法治盧氏;樹牢安全意識,守牢底線紅線,安全生產平穩有序,食品安全保障有力,風險防控機制更加健全,縣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

「十四五」時期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持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河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落實省委、市委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縣工作大局,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為統領,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縣域治理『三起來』,鄉鎮工作『三結合』」,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統籌發展和安全工作,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發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持社會全局和諧穩定,乘勢而上,接續奮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中出新彩、出濃彩、出靚彩!

「十四五」期間,我們要建成「三區兩縣一基地」。河南省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示範區。做強一產、做優二產、做活三產,培育融合主體、聚焦融合業態、搭建融合平台,完善聯結機制,形成產業新業態,構建結構更「優」、潛力更「大」、底色更「綠」的現代產業體系。中西部深呼吸深睡眠體驗區。依託「深呼吸十佳示範縣」、天然氧吧、康養60強示範縣,着力打造深呼吸深睡眠遊客體驗勝地,山地氧療深呼吸、負氧高原洗洗肺、運動康體森林浴、調身調心深睡眠、中醫藥康養等旅遊業態全面發展,清涼洗肺、運動康體、中醫中藥健身等體驗消費產品升級增值,生態優勢有效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國家新時代文明實踐創新區。打造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示範區。創新精神文明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向上向善講文明人文好生態;創新社會治理、完善基層組織功能,實現鄉村文化振興。統籌城鄉互動,傳遞文明風尚,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生態旅遊名縣。做好綠色文章,挖掘紅色文化,彰顯山水優勢,提升「自由山水·清清盧氏」品牌效益,生態環境良好並不斷趨向更高水平,自然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生態安全保障體系基本形成,以循環經濟為特色的社會經濟加速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生態文化長足發展,城鄉環境整潔優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特色農業強縣。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壯大主導產業,抓好品牌創建,培育特色優勢,「原本盧氏」公共品牌叫響全國,實現發展與提高並舉、加工與基地配套、服務與生產相宜、規模與效益並重。「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全面拓寬,生態產品供給水平和保障能力持續增強,推動生態稟賦轉換為發展優勢,實現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生態環境高顏值和經濟發展高質量同步推進。緊抓「三區兩縣一基地」的目標定位,堅定不移地實施「生態立縣、產業興縣、科教強縣、文旅活縣」戰略和創新提能、產業提級、三農提優、城鎮提質、基礎提檔、生態提標、文化提升、民生提效「八大工程」,推動盧氏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時期主要發展目標:經濟實力實現新跨越。經濟總量顯著增加,人均GDP在全省排名位次不斷前移,主要經濟指標年增速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居民收入與經濟同步增長、生態環境質量與經濟質量同步改善、社會事業與經濟發展同步提高,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生態建設取得新成就。持續鞏固空氣質量國家二級標準達標縣成果,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縣域水生態和水環境不斷改善,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工業綠色化循環改造取得新進展,國土綠化行動持續開展,森林城市建設加快推進,人民綠色出行,健康低碳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生態優勢更加明顯,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開放協作展現新作為。深度融入洛陽都市圈和黃河金三角協同發展,推動成立洛河流域縣市合作組織,找准區域合作定位,爭取更多平台、項目、資金落地紮根,打造區域合作示範區,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做示範、走在前。鄉村振興打開新局面。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深入推進,農村一二三產全面融合發展,農業的科技含量、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明顯提高,農村人居環境和基礎設施顯著改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健全,農業農村現代化走在全市前列。文旅事業邁上新台階。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完善,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度顯著增強,全民思想文化道德素質明顯提高;文藝創作出新彩,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保護傳承和利用持續優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示範區成功創建,思想引領、文化引領作用達到新高度。全域旅遊格局基本形成,重點景區特色鮮明,智慧旅遊初步彰顯,力爭通過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公共衛生體系更加完善,就業更加充分、更有質量,居民收入平穩增長,人民群眾權益得到充分尊重和切實保障,教育、醫療、社保、住房、養老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觀念深入人心,司法公信力明顯提高,社會公平正義進一步彰顯;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應對突發公共事件能力明顯提升,縣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全面從嚴治黨持續推進,黨的建設制度化水平顯著提高,政治生態持續優化。

各位代表,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首戰之年。我們要着眼五年,立足當前,砥礪奮進,為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開好局、起好步。全年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9%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高於省市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以上,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左右,研究與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達到1.8%,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城鎮新增就業5300人,糧食產量保持在1.3億斤以上,進出口總值穩定增長,節能減排相關指標完成省定目標。

圍繞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八個方面工作。

堅持「四個不摘」,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編輯]

用好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脫貧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置5年過渡期」的政策優勢,做好主要幫扶政策的穩定、延續、優化、調整等工作,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

  • 全面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堅決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持續抓好「兩類人群」動態監測幫扶,研究建立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致貧、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推動脫貧群眾持續增收。
  • 夯實增收基礎。加大帶貧龍頭企業及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力度;積極引導群眾發展戶上產業,強化產業獎補,持續發揮帶貧效益。持續開展消費扶貧,做好扶貧產品的線上線下產銷對接。擴大勞務協作範圍,抓好就業創業幫扶,保障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 深化金融扶貧。持續深化「四大體系」建設,鞏固提升金融扶貧「盧氏模式」工作成效,保障「全省金融扶貧試驗區」創建成果。積極創新金融產品,開發普惠金融科技平台,全面推進特惠金融向普惠金融發展。借勢農業信貸擔保助推農業發展新機制,加快建設「政銀擔保投」聯動發力示範縣,打造縣域產業融資新樣版。持續推廣特色農保、「防貧保」等各類民生保險,構築防返貧屏障。全力防範金融風險,維護全縣金融穩定。
  • 抓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利用配套產業基地、公益崗位等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實現穩定就業;發揮好搬遷社區居委會作用,實現搬遷群眾自主管理;落實搬遷群眾各項保障措施;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作用,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樹立良好社會風尚。
  • 持續用好幫扶資源。積極對接海關總署、北京市懷柔區、鄭州市、省農業農村廳、鄭州大學等幫扶力量,爭取更多的資源支持,繼續吸引社會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堅持聚焦三農,開啟鄉村振興新局面

[編輯]

實施「三農」提優工程,以全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為契機,分類施策,以點帶面,梯次推進,推動鄉村產業、生態等全面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 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優化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大力發展以食用菌、中藥材、林果業為主的農產品加工業。積極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提升農業技術裝備水平,加快推進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5G等現代信息技術與現代農業的融合發展。發展綠色有機農產品,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深入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規範提升發展農民合作社,加大家庭農場培育力度,新培育合作社50家,家庭農場20家。
  •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統籌推進縣域城鎮和村莊規劃編制。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高質量打造60個農村人居環境示範村,創建4個美麗鄉村重點村,完成10個省級示範村創建任務。實施「美麗家園」創建和「戶容戶貌」提升專項行動,打造一批「五美庭院」。紮實推進農村戶用和公共衛生廁所建設改造,擴大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覆蓋面。加快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優化提升農村水、電、路、通信、物流等基礎設施,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加強傳統村落、傳統民居和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不斷提升鄉風文明程度。
  • 紮實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強農村宅基地改革管理,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進一步完善設施農業用地政策。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充分發揮盧氏林地資源優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向縱深發展。盤活農村集體資產,提高農村各類資源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保護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不斷探索農村集體經濟新的實現形式和運行機制。

堅持創新引領,培育跨越發展新動能

[編輯]

實施創新提能工程,激發轉型發展活力。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創新催生新發展活力,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

  • 持續吸納人才。要以更加開放的理念引人用人,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吸引更多高層次人才團隊來盧氏創新創業。全面做好「雙一流」高校畢業生引進、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雁歸鄉」計劃以及教育、衛生等其他專項人才引進工作;加大企業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使其儘快成長,發揮作用。
  • 推動政府治理能力提升。進一步完善「互聯網+政務服務」「互聯網+監管」系統建設應用,推動「一網通辦」「一網通管」,持續提升政府部門網上政務服務能力和依法監管水平,打造協同高效的數字政府。持續推進全域網格化管理平台、智慧城管平台、智慧社區平台在全縣推廣應用,不斷提升縣域社會治理能力和民生服務水平,構建便民有序的數字社會。加快智慧農業、智慧工業、智慧旅遊等項目建設,培育富有活力的數字經濟,持續提升輻射帶動作用和綜合競爭優勢,努力建設新型智慧城市。
  • 強化創新驅動。全面實施2020年度第三批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項目申報、審核、受理工作。再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做好年度申報工作。實施創新主體、創新平台「雙倍增」行動,建設省級、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星創天地各1個,建設市級農業科技創新示範基地1個。

堅持延鏈強鏈,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編輯]

實施產業提級工程,培育新興產業鏈,壯大發展新動能,充分發揮主導產業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龍頭帶動作用,實現產業全鏈條式發展。

  • 構建特色農業體系。圍繞食用菌、中藥材、林果等特色產業,落實鏈長制,做強項目載體、做優產品品牌。食用菌。圍繞「省級食用菌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國家級香菇產業集群」建設要求,充分發揮龍頭帶動作用,積極實施菌種研發、菌棒加工、基地建設、交易市場建設和精深加工等,力爭2021年出菇示範基地達到80個,高標準大棚達到5100座;建成菌種研發中心1個、交易市場1個、精深加工產業園1個;食用菌生產總量穩定在3億棒,綜合產值突破40億元。中藥材。着力推廣間作套種、立體開發種植模式,新發展連翹2萬畝以上,柴胡、丹參等中藥材3萬畝,確保每個鄉鎮打造1—2個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着力加工基地建設和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力爭2021年建成中藥材初級加工基地5個、連翹飲片深加工產業園1個、連翹產業質量追溯平台1個,叫響「全國連翹第一縣」品牌。林果業。加快百萬畝核桃提質增效,重點抓好5個精品基地,45個示範基地以及50餘個標準基地科學化管理。持續擴大大櫻桃、蘋果、玉露香梨等種植規模,優化品種結構,形成集觀光採摘、林下種養殖、文化科普與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產業模式。新發展蘋果2000畝,建成果品分揀冷藏加工基地1個、果品智能物聯網系統1個。全年完成「三品一標」認證10個以上。蜂產業。以建設「一園一游兩區四社」為總體布局,擴大蜜蜂健康養殖規模,推廣蜂產品標準化生產加工體系,拉長產業多維度發展鏈條,加大蜂產品檢測和科技研發力度,培育優質高端品牌,打造中國槐蜜之鄉和創建國家級高效優質蜂產業發展示範區。
  • 構建現代工業體系。以盧氏優勢資源為依託,發展食品加工、中醫藥製造、農副產品深加工、設備製造等主導產業。聚焦高新技術產業,抓好以聖瑪斯為代表的高新企業提質增效;聚焦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抓好林海興華、金海生物、玉皇山製藥二期為代表的食用菌、中藥材等精深加工項目;聚焦加工製造業,拓寬以思科銳、清華同方等為代表的裝備製造業產業領域。用好我縣企業上市「直通車」政策,再培育一批高新企業,全縣達到7家,全年力爭實現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0家。完成產業集聚區東擴批覆和控規批覆,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要素保障能力。抓好渤海香菇交易中心等平台建設,創建市級科技研發平台2個、省級1個。推進「三大改造」。推動企業技術化改造,推進新潤礦業等提能升級;推動智能化改造,完成林海興華互聯網工廠智能化管理等9個5G場景應用項目;推動綠色化改造,積極做好聖瑪斯、金海、樂氏同仁等企業的綠色工廠培育和綠色設計產品申報工作。強化數字賦能。搶抓數字時代發展機遇,圍繞工業互聯網、5G網絡、數據中心等重點領域,培育新動能,着力提升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能級,引領產業迭代升級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提升服務業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水平,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全域旅遊。緊抓盧氏縣列入《洛陽都市圈發展規劃》的契機,以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縣為抓手,着力把盧氏打造成全國康養旅遊目的地城市。持續抓好重點項目建設,加快豫西大峽谷景區智慧化改造、雙龍灣景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創建,以及冠雲山、飛龍山、九龍山3個國家4A級景區創建。建設2個旅遊特色小鎮、2條主題線路、20個旅遊公廁。全面發展景區特色住宿、鄉村民宿等休閒度假住宿業,形成以精品民宿為引領,旅居客棧、特色民宿為支撐的民宿集群,帶動旅遊全要素品質提升,不斷壯大旅遊市場。力爭年接待遊客突破900萬人次,旅遊收入突破32億元。大力發展紅色旅遊,以蘭草紅二十五軍軍部舊址為核心,打造紅軍入盧、出盧、進陝的盧氏紅色百里文旅精品線路,並積極推進國家長徵文化公園(盧氏段)項目建設,全力打造盧氏紅色元素內涵。推進電子商務。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升級版項目建設為契機,進一步完善提升縣鄉村三級服務體系;加大「原本盧氏」品牌宣傳力度,持續提升品牌效益;着力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助推農產品上行;完善物流體系建設,解決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瓶頸制約問題。積極培育生態產業。圍繞「一核三中心」,即以中醫院、雙龍灣旅遊度假區為依託的全年空氣優良天數達標縣城康養服務核心區,玉皇山等南部森林康養中心,湯河溫泉療養中心,豫西大峽谷等山地休閒康養中心,加快建設一批康養谷、康養小鎮、康養產業園、康養度假區,逐步形成康養醫療、康養養老、康養中醫藥、康養食品、康養運動、康養文化、康養溫泉、康養教育、康養地產九大康養產業體系。

堅持改革創新

[編輯]

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破解難題、做大增量的有效途徑,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 推動各項改革。深化土地、戶籍、技術、金融和數據等要素市場改革,提高在新發展格局下的要素配置效率。持續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探索存量宅基地退出有償制度,鼓勵金融機構依法開展農村產權抵押擔保融資,吸引優秀農民工、科技人員等各類人才返鄉創業。持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持續增加金融有效供給。繼續做好涉企收費清理工作,加快推進增值稅改革、新個人所得稅法、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社保降費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務,確保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 推進招商引資。進一步優化招商政策,搶抓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機遇,把准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重點,爭取更多質量高、體量大的投資項目落地盧氏;加強區域協作,利用好海關總署等對接幫扶資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立足資源優勢,做好項目謀劃和包裝,力爭在重大項目招商、5G新技術產業招商和大健康產業招商方面取得突破。全年完成招商引資不低於105億元,引進省外資金不低於40億元。
  • 擴大有效投資。搶抓「兩新一重」、中原崛起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戰略機遇,最大限度擴大中央預算內資金、省專項建設資金和政府專項債券的爭取規模,全年實現爭取政策性資金10億元目標。全面抓好總投資40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08億元的盧氏縣食用菌精深加工產業園、河南中錦園中藥飲片及香菇加工、南山北嶺森林公園、盧氏縣春暉苑教師小區等82個重點項目建設。重點抓好城區水生態建設提升工程等5個省重點項目建設;全力抓好總投資16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90.8億元的34個市定重點項目建設。持續優化項目服務,開闢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優先保障重點項目用地、環保指標和融資需求。完善項目儲備庫,根據產業政策、投資政策和發展需求,加強項目研究和論證,穩步提高項目儲備總量和質量。
  • 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探索不見面審批和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完善並聯審批、容缺受理、全程代辦等配套制度。做好「12345」政府服務熱線訴求工單的辦理,積極發揮政府熱線聯繫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強化要素保障,充分發揮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首席服務員作用,盡最大努力為企業做好服務。服務好實體經濟發展,特別是對仍然受疫情和外貿影響的企業延長各項幫扶政策期限,從加大金融保障、穩定職工隊伍、減輕企業負擔、提升企業服務等方面給予長效支持,着力消除痛點、化解難點、疏通堵點,切實幫助企業解困紓難。

堅持品質至上,構建城鄉發展新格局

[編輯]

實施城鎮提質工程,統籌推動城鄉經濟、社會、人口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努力建設產業集聚、人口集中、城鄉一體、生態宜居的新型城鎮。

  • 全面推進城鄉建設。建立「多規合一」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引領城鄉科學發展。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建設。加快推進城市更新步伐,推動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和品質提升,推進老城區改造;完成總面積4.5萬平方米的11個老舊小區、30萬平方米既有建築節能改造任務;持續推進棚戶區改造,加快2020年開工的7個地塊建設進度,力爭年底前交房一批;站前廣場、照村、農資市場、衙前村和靖華西路棚戶區改造項目年底前開工建設。優化路網結構,提高路網密度,完成總里程13525米的興賢大道、新建南路、順義路等9條道路建設;完成第三污水處理廠、城區雨污分流、濱河路污水主幹管、一水廠至張麻村供水主管網建設任務,不斷完善地下管網。加快實施洛河濱河景觀帶、洛河支流生態修復、南城城市水網、洛北大渠提升、城區景觀提升、城市綠道等水生態建設工程,不斷提升城市品味。實施城鄉協調發展行動。着力構建以縣城為核心、以區域重點鄉鎮為支撐的「一主兩副」城鎮空間結構,即以縣城為核心,輻射帶動周邊鄉鎮;以五里川鎮—朱陽關鎮為縣域副中心,輻射帶動南部鄉鎮;北部官道口鎮—杜關鎮組團發展。選擇在有條件的鄉鎮政府所在地或中心村,打造一批功能齊全、產業繁榮、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鎮和特色村莊。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持續做好城區市容市貌秩序、環境衛生、園林綠化管理;加大城鄉結合部、重點區域違法建設查處制止、拆除力度。加強餐飲業油煙治理源頭管控,加強戶外廣告設施管理。持續推進環衛、綠化、充電樁、中心環衛站、垃圾中轉站、公廁等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智慧路燈、停車場等智慧城管系統,逐步實現城市管理精細化、規範化。
  • 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基礎提檔工程,增強硬件支撐能力。以新基建為抓手,全面加快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速度,不斷提升保障和支撐能力。交通方面。完成省道246線鋪油、生態廊道示範項目和三淅高速兩個出口連接項目,爭取國道344線城區段南移工程早日開工建設;積極做好協調服務工作,推進盧洛高速、欒盧高速建設;認真抓好公路養護,確保道路安全暢通。水利方面。實施四水同治行動,加快水利現代化建設,力爭金盧水庫上半年開工建設;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提質工程,持續推進水源建設工程;持續做好河道砂石依法管控經營,嚴控生態風險;加大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力度。電網方面。全面完成年度配電網工程建設,重點實施城區電網改造提升工程,滿足產業集聚區、城南區、城北區供電需求,做好應急搶險各項準備和疫情防控期間應急保電工作。通信方面。完成5G基站年度建設任務,推動5G+場景應用及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完成所有鄉鎮及重要場景應用地以及主街道5G網絡覆蓋。
  • 持續開展「四城聯創」行動。鞏固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空氣質量國家二級標準達標縣、國家衛生縣城創建成果;進一步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全面提升城市品位,積極打造乾淨整潔、文明有序、功能完善、生態宜居的美麗山城,為爭創全國文明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奠定堅實基礎。

堅持生態立縣,提升宜居環境新優勢

[編輯]

實施生態提標工程,依託山水資源優勢,持續彰顯綠水青山魅力,不斷拓寬「兩山」轉化路徑,建設宜業宜居盧氏。

  • 打好藍天保衛戰。持續治理「三散」、實施「六控」,確保全縣PM2.5年均濃度達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PM10年均濃度達到70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年空氣優良天數達標率85%以上;推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創建和「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保持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 打好碧水保衛戰。加強重點流域地表水環境治理,持續推進農村水污染防治,加大水源地保護區環境整治力度,確保老灌河、洛河、淇河達到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標準,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
  • 打好淨土保衛戰。加強建設用地和農用地管理,嚴控土壤污染源頭防治。持續開展土壤污染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建立健全土壤環境監測制度與能力建設,強化工礦企業環境監測,積極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工作。
  • 實施國土綠化工程。以創建國家級森林城市為抓手,完成國土綠化造林任務15.8萬畝,森林撫育15.2萬畝,高標準完成南山北嶺郊野生態公園建設規劃任務,完成盧氏洛河省級濕地自然公園建設規劃,建設森林特色小鎮1個、森林鄉村22個、省級以上森林康養基地1個。
  • 做好生態保護與修復。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和礦山安全生產工作,切實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推進環境生態修復和黃河流域中游右岸干支流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工作;持續開展露天礦山專項整治,積極推進綠色礦業建設,實現「山長制」工作常態化。

堅持民生為要,譜寫幸福和諧新篇章

[編輯]

實施民生提效工程,堅持民生投入力度不減,健全民生保障體系,提供普惠均等、兼容並包的城市公共服務。

  • 堅持疫情防控常態化。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策略,持續做好冷鏈物流、重點人群排查等管控,加快推進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進度,科學合理儲備物資。推動縣域醫療服務能力提質升級,完善疫情應急管理體系和防控救治體系,築牢疫情防控堅實防線。堅持將愛國衛生運動與疫情防控相結合,深化病媒生物監測消殺工作,積極推行分餐公筷等飲食新風尚,引導廣大群眾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努力在全社會形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有效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 辦好民生實事。在紮實做好省市民生實事的基礎上,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做好城鄉5G網絡建設、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解決、鄉村教師周轉房全覆蓋等十件實事。
  • 抓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落實就業優先政策,着力做好重點群體的就業幫扶工作,深入推進「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和「職業能力提升行動」,大力支持農民工返鄉下鄉創業;依法依規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擴大社會保險參保覆蓋面,提高社會保險待遇水平,做好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工作;推動縣級公共實訓基地暨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台建成投用,織牢民生安全網。
  • 推進社會事業發展。醫療衛生,加快推進健康盧氏行動,持續推進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高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加快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和質量;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提升縣域醫療服務能力。加快縣醫院醫技綜合樓和心血管醫院綜合樓項目建設,完成范里鎮、官道口鎮、五里川鎮、官坡鎮中心衛生院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做好新農貿市場提檔升級和規範化投用工作,持續抓好食品安全監管,堅決守護好廣大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教育,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穩步提升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程度,強化職業教育,辦好特殊教育;加快推進農村教師住房建設項目、農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任務,實現寄宿制學校服務能力達標。文化,實施文化提升工程,弘揚人文盧氏精神。堅定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講好新時代「鄉村振興盧氏故事」,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 防範重大風險隱患。堅決守住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底線,強化政府債務常態化監測和風險評估預警,多措並舉穩妥推進政府債務化解工作。持續鞏固存量資金專項清理整治成果,加強跟蹤問效、嚴防反彈回潮。抓好金融風險防控,嚴力打擊非法集資、非法互聯網金融活動,加快現有非法集資案件處理進度,有效遏制新增案件發生。
  • 提高社會治理能力。加快推進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健全綜合性、信息化網格,加快建立「互聯網+網格化管理」的城鄉社區社會治理模式。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持續推動安全生產風險隱患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堅決遏制較大以上事故發生,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紮實開展信訪工作示範縣創建活動,切實抓好專項治理重複信訪、重點時期信訪保障等工作。持續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常態化和宗教治理,加大對電信詐騙、新型網絡犯罪等各類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切實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政府自身的建設

[編輯]

堅持黨的領導

[編輯]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把黨的領導貫穿政府履職全過程,以黨建高質量引領經濟社會發展高質量,確保中央、省、市和縣委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堅持為民執政

[編輯]

堅持把幹事創業謀發展作為政府工作的最大責任,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政府工作的奮鬥目標,把更多財力投入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始終秉承執政為民理念,牢固樹立雷厲風行、事不過夜、馬上就辦的工作作風,提高政府執行力和工作效率。增強補課充電的緊迫感,培養專業素養和專業精神,提高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推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創新再發力、開放再提質、工作再抓實。

堅持依法行政

[編輯]

堅決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牢固樹立依法行政意識,健全學法用法長效機制,維護法治權威,推進協商民主,依法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自覺接受縣政協的民主監督,主動接受公眾監督和輿論監督,及時回應社會關注熱點。牢固樹立法治思維,健全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大力推行政務公開、政府信息公開,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規範政府規章制度,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不斷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凝聚力。

堅持廉潔從政

[編輯]

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斷加強政府系統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層層傳導責任壓力,讓幹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堅持不懈整治「四風」,把好用權「方向盤」、系好廉潔「安全帶」,確保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強化預算剛性約束,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繼續壓縮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嚴格財政資金績效管理,集中財力保運轉、保民生、保重點。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以清正廉潔形象取信於民,努力營造政府系統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總結

[編輯]

各位代表!起航新時代,奮鬥新征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大力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勇往直前,砥礪奮進,全力推進「四個盧氏」建設,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