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柞水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 2020年柞水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2021年柞水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作者:崔孝栓 |
2022年柞水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縣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回顧
2020年是柞水發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首站來到柞水,給全縣人民以巨大關懷和極大鼓舞,這是載入柞水史冊的榮耀。面對錯綜複雜形勢、艱巨繁重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全縣上下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較好地完成了「六穩」「六保」任務,穩住了經濟基本盤,經濟恢復好於預期,交出了一份戮力同心、實幹擔當的歷史答卷。
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成效。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人物同防」,創新推行「一控六防」舉措,嚴格執行「三級管理」和「六個必須」要求,橫向到邊織密管理網絡,縱向到底壓實「五長」責任;持續加強常態化防控,建成縣醫院、疾控中心核酸實驗室,排查來柞返柞人員18.7萬人次,全縣無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以實際行動守護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盤龍公司成為全市首家醇類消毒劑獲准生產企業,我縣「疫情防控『五長制』社區治理機制」被國家衛健委疫情防控簡報刊登並推廣。
縣域經濟保持了平穩增長。不失時機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援企穩崗等政策,減免企業稅費4738萬元,完成工業用電量1.47億千瓦時,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35.1億元。95個項目超額完成年度投資任務,盤龍公司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成功舉辦「小木耳大產業」招商大會和2020西部數字鄉村發展論壇,落實招商到位資金129億元,爭取專項資金11.5億元。旅遊三產實現恢復性增長,新增市場主體1472家,「秦嶺號」旅遊專列正式開通,金米現代農業產業園、終南山寨被命名為3A級景區,金米村入選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和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全縣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指標逐月回升,增速均居全市前列。
脫貧攻堅實現了如期摘帽。紮實推進「三排查三清零」「對標補短」及「四大增收」行動,剩餘236戶758人穩定脫貧,2020年2月省政府批准整縣摘帽。建立防止返貧監測預警和幫扶機制,落實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政策,新建木耳大棚500個,打造了柞水木耳「母子」品牌,建立了檢測、誠信、追溯三大體系;培育中長期到戶扶貧產業1.23萬個,認證扶貧產品77個,建成消費扶貧專館2個、專區5個、專櫃25個,實現銷售額3.23億元。「三大幫扶體系」「萬企幫萬村」等社會幫扶成效顯著,蘇陝協作、科技部定點幫扶持續深化。接續推進鄉村振興,成功入選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縣和全省鄉村振興先行區。
城鄉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縣城建設提升年」行動持續開展,國土空間規劃修編紮實推進,「氣化柞水」進程加快,城區供暖工程完成管網建設13公里,實現惠達大廈等8個小區40萬平方米通氣供熱;縣城中心片區棚改一期主體基本完成,縣城高速出入口提升改造、石鎮大橋等項目建成投用,智慧城管全面建成,污水處理PPP項目加快推進。重點鎮建設有序實施,營盤成為西北首個「國際慢城」,曹坪至葛牌出境路完成大修,省級「四好農村路」獲得命名。國家衛生縣城覆審驗收順利通過,省級園林縣城建設成果持續鞏固。
生態環境得到了持續改善。嚴格落實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堅決當好秦嶺生態衛士,加快推進「三區三線」劃定,勘界立標試點任務基本完成。「四大保衛戰」深入推進,秦嶺「五亂」問題有效遏制,飲用水水源地、土壤「清廢」等專項整治紮實開展,飲用水水質穩定達標,污染減排「五項指標」超額完成,全年空氣優良天數達360天,位居全市第一。實施綠化造林10.8萬畝,治理水土流失60平方公里,建設堤防12公里,恢復治理礦山地質環境35.4公頃。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持續加強,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率達94%,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提升。
民生福祉達到了新的水平。民生實事有效落實,城區九年制學校建成投用,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全面落實,高考二本上線率、中考優秀率均居全市前列。健康縣城示範縣創建全面啟動,醫保制度整合完成,縣醫院住院樓主體完工,縣域內就診率達95.2%。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建立文化館、圖書館分館7個,漁鼓山歌劇《木耳花開》斬獲全省第九屆藝術節三項大獎。累計發放困難群眾兜底補貼6000餘萬元。全縣城鎮新增就業2303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56萬人次,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清零。法治柞水深入推進,安全形勢持續向好,全縣大局和諧穩定。
同時,在追趕超越的生動實踐中,國防動員、民族宗教、防震減災、審計監督、婦女兒童、紅十字會、關心下一代、地方志、氣象、郵政、慈善、檔案、人防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各位代表,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受複雜局勢和重大疫情的疊加影響,經濟運行面臨空前挑戰和壓力,但也極大地磨鍊了我們知難而進、逆流而上的勇氣和鬥志。過去五年,全縣人民櫛風沐雨、奮楫篤行,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的歷史性成就!
——過去的五年,是我們凝心聚力謀發展,綜合實力穩步提升的五年。五年來,我們始終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縣域經濟保持了穩中向好的態勢。「十三五」期間,全縣生產總值總量是「十二五」的1.45倍,年均增長5.7%;規上工業總產值總量是「十二五」的2.05倍,年均增長1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總量是「十二五」的1.55倍,年均增長3.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總量分別是「十二五」的1.21倍、1.46倍,年均分別增長7.45%、9.0%;稅收占比從「十二五」末的35%提高到「十三五」末的76%,年均增長8.2%;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餘額達96.4億元、50.1億元,分別是「十二五」的1.7倍、2.7倍,年均分別增長10.98%、19.38%。累計招引項目233個,總投資1100餘億元,分別是「十二五」的1.77倍、2.5倍;累計實施重點項目280個,完成投資660億元,分別是「十二五」的0.64倍、2.11倍。2017年至2019年連續三年目標責任考核排名全市第一,2017年和2019年兩次榮獲全省縣域經濟「爭先進位獎」。
——過去的五年,是我們精準施策抓決戰,脫貧攻堅成效顯著的五年。五年來,我們始終保持決戰決勝的姿態,盡銳出戰、合力攻堅,「八個一批」政策有效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飲水全面達標,1.27萬貧困戶實現產業增收,4.27萬貧困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2983戶1.16萬貧困群眾喜遷新居,全縣51個貧困村全部退出,13534戶42579人穩定脫貧,歷史性地擺脫了絕對貧困,如期兌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的莊嚴承諾。脫貧攻堅成效考核連續3年名列省市前茅,在全省11個深度貧困縣排名第一;柞水木耳先後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全國十大產業扶貧典型案例、「中國農產品百強標誌性品牌」;旅遊扶貧「四聯」模式、「扶志扶智」等工作經驗在全國、全省交流推廣;我縣作為國新辦邀請的全國3個貧困縣之一參加中外媒體記者見面會,介紹脫貧攻堅成效;2020年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柞考察時點讚「小木耳大產業」。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我縣「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過去的五年,是我們聚焦產業促轉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的五年。五年來,我們始終把產業發展作為重要支撐,千方百計優結構提質量,三次產業比優化到10:49:41。特色農業加快發展,建成西川、金米等市級以上農業園區15個,培育省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5家,提升「一村一品」示範村25個,建設木耳基地60個、木耳專業村45個,建立全市首家李玉院士工作站、全國首家木耳大數據中心,「柞水木耳」等優質農產品品牌效應日益凸顯,成功入選國家首批創新型縣建設名單。現代工業持續振興,盤龍藥業成為全市首家上市企業,中博等3家企業先後被評為「全國萬企幫萬村」先進民營企業,累計引進入園企業58家,培育規模企業11家,盤龍七片、歐珂食道平散納入國家醫保目錄,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3%,非礦工業產值占比提高到39.5%。全域旅遊蓬勃發展,建成3A級以上景區8個,牛背梁省級旅遊度假區獲得命名,營盤鎮入選全國首批運動休閒特色小鎮。五年累計接待遊客4371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247.48億元。大力實施「互聯網+」計劃,建成農村電商站點67個,覆蓋率達82.7%,三產消費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過去的五年,是我們多措並舉優環境,城鄉面貌顯著變化的五年。五年來,我們始終將人居環境改善作為硬核要求,全面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穩步推進舊城改造和新城開發,相繼實施棚戶區改造項目8個,建成保障性住房3808套,乾佑街及西新街改造、三改二配套設施等項目全面建成,健身步道、休閒廣場等設施日趨完善,城區面積由2016年的6.5平方公里增加到10平方公里。堅持以城帶鄉、城鄉共建,小鳳杏一體化進程加快,營盤、鳳凰、下梁等重點鎮輻射能力顯著增強,美麗鄉村建設全覆蓋,實現了風情小鎮、旅遊小鎮、美麗鄉村融合發展。城鄉設施全面提升,水陽高速、小嶺隧道、鳳凰鎮過境路建成通車,全縣公路總里程達2120公里;建設光纖4420公里、通信基站1109個,自來水普及率、通村道路通達率、農村電網改造率均達100%。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顯著,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連續5年達到330天以上,主要河流監測斷面和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累計治理水土流失223平方公里,實施綠化造林23.9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76%。
——過去的五年,是我們千方百計增福祉,幸福指數節節攀升的五年。五年來,我們始終聚焦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新期待,13年免費教育政策全面落實,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33所,學前教育入園率達97.2%,中考綜合考核連續五年位居全市第一,高中教育質量進入全市前列。醫藥衛生綜合改革持續深化,縣人民醫院、中醫醫院均達到二級醫院標準,村(社區)標準化衛生室實現全覆蓋,在全省率先實施醫療保險「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14類55項基本衛生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實施,縣融媒體中心建成使用,「文化趕大集」活動確定為全國公共文化服務示範項目,公共文化體系建設達標率100%。全縣新增城鎮就業1.05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8.94萬人次,多層次社會保障制度全面落實。法治柞水、平安柞水紮實推進,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加快形成。
——過去的五年,是我們轉變作風求實效,自身建設全面加強的五年。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從嚴治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全面加強。新一輪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改革全面完成。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建成縣政務服務中心,累計受理各類審批及便民事項12.18萬件,提前辦結率、群眾滿意率均達99.6%以上,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法治政府建設紮實推進,政府法律顧問實現全覆蓋。及時回應群眾關切,「縣長信箱」辦結率達100%。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紀委監委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累計承辦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919件,按時辦結率達100%。「三公」經費明顯下降,重大風險防範化解取得實效,樹立了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奮鬥充滿艱辛,磨礪始得玉成。五年來,我們先後獲得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生態示範縣、中國文化百強縣、全國民政工作先進縣、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等50餘項國省市榮譽,柞水的知名度、美譽度和認可度不斷提升,廣大幹部群眾的幸福感、歸屬感和自豪感明顯增強。這些成績的取得,凸顯着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總攬全局、科學決策的正確領導,蘊含着歷屆政府班子團結拼搏、勵精圖治的使命擔當,凝聚着縣人大、縣政協及社會各界同心同德、銳意進取的為民情懷,淬鍊着全體幹部攻堅克難、勇於擔當的紮實作風,揮灑着全縣人民上下一心、團結奮鬥的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離退休老同志和社會各界人士;向為柞水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的駐柞部隊指戰員、政法公安幹警和消防官兵;向辛勤工作在全縣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奮戰在疫情防控、脫貧攻堅一線的幹部職工、社區志願者和人民群眾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成績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回顧「十三五」的發展歷程,我們深切體會到:要推動柞水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追趕超越,必須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始終以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為戰略指引,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理念」貫穿始終,在形勢變化中捕捉機遇,在政策調整中爭搶先機,在改革創新中激發活力,實現經濟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必須堅持產業第一支撐不放鬆。始終以實體經濟為根本、以轉型升級為重點、以延鏈補鏈為導向,加快構建具有柞水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支撐縣域經濟在結構調整中達到集成優化,在遞進升級中實現蝶變提升。必須堅持環境第一要素不改變。始終樹牢「環境就是生產力」理念,把生產生活生態有機融合起來,把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有機結合起來,做到以實幹興實業、以治理提效能、以環境促發展。必須堅持民生第一保障不懈怠。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切實辦好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實事、好事,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四個必須」,既是過去五年積累的寶貴經驗,也是未來五年必須堅守和把握的準則。
各位代表,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十三五」和2020年部分指標沒有達到預期,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經濟總量偏小,產業鏈條不長,企業創新活力不足,促投資、穩增長形勢嚴峻。受人才、技術、資金、土地等要素制約,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緩慢,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不牢,調結構、轉方式任重道遠。南北線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存在,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與群眾需求還有差距,補短板、促和諧還要加力。營商環境還不夠優,工作質量還不夠高,個別部門真抓實幹的激情和動力不足,轉作風、提效能仍需改進。對此,我們將切實加以解決,絕不辜負全縣人民的期待。
二、「十四五」總體思路和目標任務
「十四五」時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柞水集聚發展動能,推進追趕超越,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五年。縱觀大勢,比較優勢得天獨厚,發展機遇千載難逢,雖然風險挑戰和不確定因素並存,但只要我們迎難而上、乘勢奮進,就一定能夠贏得主動、贏得先機、贏得未來。從發展機遇看,國家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鄉村振興,推進西部大開發,支持「兩新一重」建設;省委推動陝南綠色循環發展,市上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政策支持效應逐步顯現,為我縣借勢借力發展,提供了難得的外部機遇。從面臨挑戰看,陝南發展資源普遍趨同,市內和周邊縣區競相發展勢頭逼人,前甩後追的壓力依然很大;我縣雖屬陝南距西安最近的縣份,但受虹吸效應影響,實現發展大突破的任務艱巨而緊迫。從未來潛能看,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柞水考察並作出重要指示,柞水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影響力大幅提升,資源、人才、政策加速集聚,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厚積薄發的新動能。「十四五」期間,西渝高鐵將建成通車,引領柞水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歷史「窗口期」。加之柞水木耳聲名遠播,新材料產業基礎厚實,文旅產業繁榮發展,幹部幹事創業勁頭十足,總體來看,未來五年機遇大於挑戰、信心大於壓力,我們將抓好一批大事,解決一批難事,辦好一批實事,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找准前行方向,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按照縣委十八屆十次全會總體部署,縣政府編制了「十四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出了未來五年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本次大會審議批准後,我們將認真組織實施。
「十四五」時期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通落實「五項要求」「五個紮實」,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五項要求」為主線,以鄉村振興為抓手,持續放大生態、資源、區位、文化「四大優勢」,大力實施生態優縣、實業強縣、創新興縣、文旅活縣、木耳名縣「五大戰略」,培育壯大新材料、醫藥健康、綠色食品、文化旅遊、現代服務「五大產業」,全力打造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全國木耳全產業鏈示範基地、秦嶺生態康養旅遊目的地、全國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全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先行區「五大品牌」。
「十四五」時期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是: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奮力譜寫柞水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具體目標是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秦嶺生態保護取得新成效,城鄉融合發展形成新格局,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做到「五個堅持、五個着力」:
一是堅持創新引領,着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堅持先進製造業主導、新興產業引領、現代服務業驅動、優勢產業互補,以「五大產業」為核心,全力推進協同創新,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加快培育「五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大力實施「工業強基」工程,加快發展以菱鐵釩鈦現代材料加工、綠色建材為主的百億級新材料產業鏈,建成全國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圍繞大健康產業方向,推動「藥、醫、康、養、健」融合發展,打造以現代醫藥、康體養生、醫養結合為主的百億級大健康產業鏈和百億級現代醫藥產業鏈;用好「柞水木耳」金字招牌撬動特色產業發展,深入實施農產品品質提升和品牌培育工程,打造以柞水木耳為主的百億級綠色食品產業鏈,建成全國木耳全產業鏈示範基地;堅持發展大旅遊、開拓大市場,打造百億級文旅融合產業鏈,建成秦嶺生態康養旅遊目的地。
力爭通過五年奮戰,建成實力強、業態新、結構優的產業體系,讓縣域經濟更繁榮、人民生活更富足。
二是堅持統籌協調,着力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堅持「產城人景業」深度融合、「城鎮村組戶」協同推進,積極構建「十大發展組團」新格局。大力實施縣城設施更新、品質提升、產業升級「三大行動」,抓好縣城中心片區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改造等工程,實現縣城吸引力和承載力雙提升、人口規模和建成區面積雙突破,建成西安都市圈有影響力的城市,力爭到2025年末,縣城人口超過8萬人,城鎮化率達到55%以上。大力推進鎮域發展和鄉村振興,以西渝高鐵建設為契機,充分發揮下梁、營盤等重點鎮示範引領作用,加快推進縣域副中心建設,積極促進小鳳杏一體化發展,協同推進北線各鎮建設,着力打造5個在全國和省市有影響力的特色小鎮;加快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圍繞交通網絡布局特色產業,壯大鎮域經濟,發展美麗經濟。
力爭通過五年奮戰,建成基礎實、人氣足、品位高的新型城鎮,讓城鄉環境更宜居、人民生活更美好。
三是堅持綠色發展,着力彰顯綠水青山魅力。大力實施生態優縣戰略,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嚴格落實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方案,堅決守住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增強生態系統碳匯能力,鞏固生態安全防線。建立秦嶺網格化、數字化、智能化雲數據監管平台,完善生態文明監管體系和「中央水塔」水源涵養、環境評價機制,重拳遏制環境違法行為。持續推進天然林保護工程,加快退耕還林提質增效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設,提升生態系統穩定性。堅持生態保護與綠色循環發展並舉,全力抓好工業園區循環化改造,全力打造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全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先行區。
力爭通過五年奮戰,建成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美麗家園,讓發展底色更靚麗、人民生活更愜意。
四是堅持改革開放,着力開創合作共贏局面。堅持以改革激發新活力,以創新催生新動能,以開放塑造新優勢,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擴大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供給,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不斷增強市場活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培育更多的行業小巨人和隱形冠軍企業。搶抓全省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等重大機遇,深度融入關中平原城市群,加快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現代產業互融互促。持續擴大對外開放水平,縱深推進蘇陝扶貧協作與經濟合作,主動承接珠三角、長三角經濟圈產業轉移,探索發展「總部經濟」「飛地經濟」。積極融入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主動融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力爭通過五年奮戰,建成活力強、後勁足、環境優的開放高地,讓追趕超越更有力、人民生活更自信。
五是堅持包容共享,着力增進人民群眾福祉。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落腳點,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積極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力爭高中綜合教育質量省內領先、全市一流。紮實推進「健康柞水」建設,完善城鄉醫療服務體系,全方位提升醫療服務保障水平和質量。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構建城市「十分鐘文化圈」、鄉村「十里文化圈」,促進文化設施現代化、文化服務均等化、文化形式多樣化。實行公共就業服務全覆蓋計劃,擴大就業容量、提升創業質量。完善民生保障制度,實現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兜底協調銜接。深化社會治理和安全保障,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力爭通過五年奮戰,建成崇道德、敬法紀、重契約的文明樂園,讓現代社會更和諧、人民生活更安心。
三、2021年主要工作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深度推進新時代追趕超越的重要一年。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系統觀念,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根據縣委十八屆十次全會總體要求,2021年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5%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5%左右、9.5%左右;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增長3%左右、6%左右;主要污染物減排和節能減碳指標控制在規定範圍內。我們將按照「六個沖在前列交好答卷」要求,埋頭苦幹、奮勇爭先,推動各項工作在全市創一流,全省爭先進。
各位代表!起步就是衝刺,開局就是決戰!全縣上下要全力以赴拼搏進取,只爭朝夕追趕超越,努力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門紅奠定堅實基礎。重點做好八個方面工作:
(一)聚焦項目建設提速,打造追趕超越新引擎。堅持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牢固樹立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鮮明導向,以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築牢堅實基礎。
一是做實前期工作。堅持要素跟着項目走,打通資金、土地、能耗指標等要素瓶頸,緊盯國家重大戰略和政策導向,以「兩新一重」引領項目謀劃,聚焦公共服務、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等領域精心謀劃一批揚優勢、補短板項目,圍繞5G網絡、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精心策劃新型產業項目,瞄準「五大產業體系」謀劃一批延鏈補鏈強鏈固鏈項目,形成新的投資增長點。積極對接秦嶺博物館、縣城過境路、通用機場等項目,做實做細800萬噸菱鐵礦採選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確保更多的項目擠進省市計劃盤子。強化國家專項債券項目謀劃儲備和申報,積極爭取產業引導基金投資,借力壯大實體經濟。
二是精準招商引資。堅持招大引強和延鏈補鏈相結合、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相結合,突出產業鏈、創新鏈招商,精準對接本地優勢和客商需求,提高招商引資精準度。落實縣級領導和鎮辦、部門「一把手」精準招商機制,建立大集團大企業、周邊地區投資企業、柞水籍在外創業人員三大客商庫,大力開展產業招商、合作招商和雲招商,辦好客商大會,保障好新簽約項目,持續服務好已落地項目和企業,力爭全年招引項目35個、落實招商到位資金100億元以上。瞄準國家投資導向,積極爭取專項基金、政府債券和政策性貸款,力爭全年爭取資金11億元以上。
三是加快項目建設。實施高質量項目建設行動計劃,推進政府融資平台整合升級,打造財政、金融、創新、孵化、產業五位一體的創產融體系,着力穩住投資基本盤。持續落實「六個一」、「五包」專班服務等機制,健全清單管理、統計監測、排名通報、觀摩評比等閉環責任鏈條,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農業農村等領域實施一批管當前、利長遠的項目。全力推進105個年度重大項目建設,力爭全年完成投資109億元,20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1億元,木耳深加工等72個重點項目形成產能,藥王養生谷等25個重大前期項目年內開工建設。
(二)聚焦農業農村發展,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緊扣「20字方針」,統籌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一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全面落實「5年過渡期」政策,統籌推進消費扶貧,加大「三專一平台」建設,健全穩定增收帶貧益貧、扶貧資金管理等長效機制,強化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建成扶貧產業園9個、社區工廠10個、扶貧車間13個,全面鞏固脫貧成果。強化易返貧致貧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的常態化監測和實時化幫扶,用好用足「防貧保」,及時跟進兜底保障等措施,有效消除因病、因災、因學返貧風險,堅決守住脫貧成果。主動加強與科技部、南京高淳對口聯繫,進一步靠實合作項目、爭取更多支持。
二是做強做優鄉村振興產業。圍繞建設以柞水木耳為特色的百億級綠色食品產業鏈,加快三大流域「千萬袋木耳產業帶」、金米U型木耳產業帶和「百萬袋木耳專業村」建設,全力實施中國木耳交易中心等項目,推進木耳精深加工、高端開發,強化考核獎懲、風險防控,推動木耳產業高質量發展。大力扶持「菌果藥畜卉」等特色農業,加快兩河、西川流域田園綜合體建設,培育省市級龍頭企業2家、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6個,認證「兩品一標」農產品3個,爭創國家有機農產品認證示範縣和「中國氣候好產品」品牌。因地制宜發展「一鎮一業」「一村一品」,推動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確保共同富裕道路上一個不掉隊。
三是全面夯實鄉村振興基礎。積極爭取入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加快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核心區建設,打造鄉村振興示範鎮1個、示範村10個。加快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推進農村飲水補短板、公共服務均等化項目建設,創建全省鄉村振興先行區。聚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建設9個鎮級污水處理廠(站)及配套管網,整村推進「廁所革命」「垃圾革命」,實現村莊「四化」。持續開展「鄉村院落扶志匯」行動,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機制,促進農業人口市民化。強化鄉村治理,提升善治水平。
(三)聚焦提振工業經濟,增強縣域發展新支撐。圍繞傳統產業賦能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構建多點支撐、多元發展的工業經濟新格局,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是力促企業穩產達效。全面落實「鏈長制」,持續開展「百人幫百企」活動,強化企業運營監測,精準落實減租減息、金融支持、延期繳納稅款等紓困惠企政策,支持企業向創新要動力、向改革要活力、向管理要效益,幫助企業練好內功、做強實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確保博隆等骨幹企業滿負荷生產,推進大西溝、金正等企業全面釋放產能。積極推進「個轉企、小升規」,全年培育規上企業4家、納規入統商貿企業3家。大力發展非金屬材料、鈦金屬製品等延鏈補鏈項目,力爭盤龍研發中心等10個項目年內建成投產,確保工業產銷率達91%以上。
二是強化園區平台支撐。堅持以「畝均效益」為導向,推動要素向園區集中、企業向園區集聚、政策向園區傾斜、人才向園區流動,促進政策鏈、產業鏈、資金鍊、創新鏈融合共進。加快小嶺工業區循環化改造,抓好現代產業園二期等項目建設,強化園區土地收儲,實施標準化廠房建設,創建「省級循環經濟示範園區」。搶抓西渝高鐵建設機遇,推動縣域工業集中區向高鐵新城轉型,加快建設中小企業孵化中心,積極發展物聯網、航空休閒食品加工等新興產業,打造「省級高新產業園區」,力爭兩大園區實現總產值226億元以上、引進入園企業7家以上。
三是加速工業轉型升級。聚焦打造百億級新材料產業鏈,加速傳統工礦企業轉型與新材料產業培育,實施盤龍、大西溝等企業技術改造,推進有色金屬、黑色金屬等新材料產業集聚,加快礦鋼一體化、海綿鈦生產進程,推動礦產冶金產業由低端產品加工向高端產品製造邁進。圍繞打造百億級現代醫藥產業鏈,啟動柞水醫藥「航母」計劃,實施「秦嶺中藥庫」示範工程,發展中藥材示範基地3萬畝,支持盤龍、歐珂等企業研發創新,重點發展治療類生物技術藥物、特效中成藥,延伸發展醫療器械、外包裝等大健康用品製造業,推動現代中藥、生物醫藥全鏈條發展。
(四)聚焦文旅深度融合,培育三產服務新熱點。樹立全域、全景、全業、全新理念,以發展全域旅遊為抓手,持續優化旅遊供給結構和消費環境,謀劃打造百億級文旅融合產業鏈。
一是促進景區建設精品化。圍繞鞏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成果,加快洞天福地、秦楚古道等高A級景區創建,全面推進旅遊景區提檔升級。加快推進營盤-牛背梁慢生活文化區、溶洞-九天山地質文化區、鳳凰-金米民俗文化區、紅岩寺-九間房紅色文化區四大特色文化旅遊區建設,推動旅遊產業從點線布局向集聚發展轉變。加快雲山湖森林康養度假區等27個涉游項目建設,提升旅遊綜合品質,形成避暑養生、冰雪娛樂、科普研學等特色旅遊產品體系,打造全國生態旅遊目的地。
二是促進服務體驗優質化。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商養學閒情奇」旅遊新舊六要素,完善智慧旅遊綜合服務平台,為廣大遊客提供個性化、全方位的旅遊服務。緊扣「慢生活、深體驗」主題,着力構建旅遊風景道、交通驛站等休閒「慢游」系統,全力辦好秦嶺生態文化旅遊節、杜鵑花節等節會活動,精心講好柞水故事,持續唱響「秦嶺閨秀·天然氧吧」品牌。大力實施「旅遊+」「+旅遊」戰略,聚焦打造百億級大健康產業鏈,推動旅遊與康體養生等產業深度融合,建設梨園山河故里康養綜合體等項目,謀劃打造食養、藥養、水養、體養、文養、氣養「六養」特色品牌及產品,建設全國康養產業發展示範區。
三是促進三產消費多元化。深入實施消費升級行動,深度挖掘線上線下市場潛力,確保服務業占GDP比重達41%以上。堅持擴大消費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有機結合,大力發展「五大生產服務業」和「八大生活服務業」,加快推進縣城商圈改造升級,抓好鳳凰古鎮等城鎮特色商業街建設,發展「小店經濟」「夜間經濟」「周末經濟」「假日經濟」。以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和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縣創建為契機,啟動「園中園」升級計劃,推進數字產業園、電商產業園、物流產業園建設,培育年銷售過百萬的電商主體10家,完成交易額2億元以上。
(五)聚焦功能品質提升,構建城鄉建設新格局。圍繞做精縣城、做美鄉村、統籌發展,增強城鎮綜合承載力和輻射帶動力,聚力建設宜游、宜業、宜居新城鎮。
一是提升縣城品質。持續開展「縣城建設提升年」行動,穩步推進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設,重點抓好十大城建項目:①實施小區道路項目,建設陽光花園小區至桃園小區道路,緩解縣城南關交通擁堵問題;②實施城市公廁項目,新建改造公廁17座,緩解「如廁難」問題;③實施城區橋梁項目,建設跨乾佑河橋梁,改善群眾出行條件;④實施城區休閒健身步道項目,建設北關老加油站至石鎮大橋環形步道6千米,滿足群眾休閒健身需求;⑤實施地下人防及停車場項目,建設人防工程5400平方米、停車位660個,提升應急避險能力,解決城區停車難問題;⑥實施新城廣場項目,新建新城綜合廣場2.5萬平方米,完善新城功能;⑦實施建築垃圾資源化再生利用項目,建設建築廢棄物處理生產線及相關配套設施,提升綜合利用率;⑧實施城市供氣供暖項目,新建供熱管道50公里、常壓式熱燃站8座,架設供氣支管網10公里,實現5000戶居民通氣供熱;⑨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啟動南關片區老舊小區改造,改善人居環境;⑩實施棚戶區改造項目,完成縣城中心片區一期工程,全面啟動縣城中心片區二期、土產公司等棚改項目,提升城區生活品質。
二是建設特色城鎮。堅持以城定產、以業興鎮,大力發展鎮域經濟,着力打造營盤、鳳凰等以旅遊為依託的秦嶺生態康養特色鎮、國家歷史文化名鎮,乾佑街辦以高鐵為領航的商貿服務重點鎮,下梁、杏坪、曹坪、瓦房口等以特色農業為支撐的木耳產業特色鎮、現代農業強鎮、道地中藥特色鎮、山林經濟特色鎮,紅岩寺以紅色文化為底蘊的紅色旅遊小鎮,縱深推進小鳳杏一體化。實施強鎮帶村工程,新建改建大坪至營盤等三四級公路99.7公里,新建農村公路安全防護工程57個、光纖166公里、5G基站85個、光網端口8520個,新建改造輸配電線路127公里,構建城鄉共建共榮新格局。
三是強化城鎮管理。抓好縣域經濟發展和城鎮建設省級試點,統籌編制村鎮規劃,全面完成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建設城市綠地4.62萬平方米。深化城市治理全域覆蓋,規範共享單車、農貿市場、小商小販管理,嚴厲打擊違章違禁、占道經營等違法行為,依法整治城市規劃管理秩序。大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開展「最美公廁」創建活動,切實治理交通擁堵等「城市病」,促進城市管理進社區。加快打造「光網城市」「寬帶鄉村」,着力建成「智慧柞水」。
(六)聚焦當好秦嶺衛士,抒寫綠色崛起新篇章。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扛實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推動實現綠色崛起。
一是狠抓環境污染治理。持續開展「五亂」治理,加強「散亂污」綜合整治、揚塵管控、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等工作,確保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41天以上。全面落實「河長制」,抓好重點流域綜合治理、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等工作,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雨污分流管網改造,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紮實落實「田長制」,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加強土壤污染、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強化危化品安全排查和綜合整治。加快「無廢縣城」建設,重拳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
二是築牢生態安全屏障。落實《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和《總體規劃》,完成保護區勘界立標,推進數字秦嶺建設,建立「天地一體化」全方位實時監管體系。抓好小水電、農家樂、礦山生態恢復等專項治理,落實長江禁漁十年行動,零容忍懲治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行為。全面推行「林長制」,開展國土綠化行動,統籌抓好退耕還林和天然林保護,加強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抓好牛背梁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金錢河二期防洪保安工程建設,完成營造林7.5萬畝,治理水土流失80平方公里。堅持耕地占補平衡,加強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強化衛片執法檢查,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堅決守護好「一方淨土」。
三是加速綠色循環發展。堅定不移走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發展之路,加快煤改氣、煤改電和新能源利用,建設礦山廢棄物綜合利用、廢棄菌包回收利用等循環項目,發展木耳康養文旅產業園、森林碳匯等綠色產業,構建綠色經濟體系。積極爭取國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探索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方法,培育綠色低碳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搶抓「國土三調」有利時機,落實增存掛鉤機制,加大批而未供和閒置土地處置力度,科學預留發展空間。認真開展「當衛士我先行」等系列活動,倡導綠色生活、清潔生產,堅決提升綠色發展質量。
(七)聚焦改革創新深化,激發轉型升級新活力。堅持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持續釋放內需潛力、激發經濟活力、培育增長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
一是深化改革提效能。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形成更高效率、更高質量的投入產出關係。抓好「放管服」改革,穩步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着力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嚴格政資分開、政企分開。推進農村集體產權、林權制度改革,做好全國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穩妥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工作,加快建設農村集體產權交易中心,實現農村產權有序高效流轉。強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有序推進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進一步激發發展活力。
二是融合創新聚要素。堅持以國家創新型縣建設為抓手,推進政企院合作、產學研結合,積極引進大健康、大旅遊、新材料等高新技術企業,優化提升產業結構,探索建設「飛地經濟園區」,助推經濟轉型升級。推廣眾包、眾扶、眾籌等新型孵化模式,建設一批技術創新中心、創業苗圃、孵化器等「雙創」載體,加快縣鎮兩級標準化創業中心建設,建成創業孵化基地2個,培育科技型企業30家、省市級研發中心2家,實施科技成果轉化項目5個,力爭科技平台載體覆蓋30%以上的規模企業。
三是優化環境激活力。積極推進「互聯網+監管」體系建設,推行「一網通辦」「一次辦好」,重視和解決老人「網上辦事難」問題,實現縣鎮村三級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推進「雲上辦公、掌上辦事」。全面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行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完善營商環境評價和考核機制,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構建一流發展環境。加大市場主體培育力度,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力爭全年新增各類市場主體1000個,非公經濟占比達到57%左右。
(八)聚焦發展成果共享,滿足美好生活新期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積極防風險、增福祉、保穩定,讓發展更有溫度、幸福更有質感。
一是協調發展各項事業。全面抓好「十大創建」,帶動各項工作創亮點、提水平。堅持教育優先戰略,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完成城區第四小學、紅岩寺幼兒園等教育重點項目建設。實施教育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均衡發展各類教育,確保教育質量繼續保持全市前列。大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持續擴大體育惠民工程覆蓋面。全面實施健康柞水行動,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縱深推進醫聯體、醫共體建設,積極籌建傳染病醫院,確保縣醫院住院樓、中醫醫院遷建工程年內建成投用,進一步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開展「三下鄉」活動,加快「兩館一站」數字化進程,進一步提升文化服務質量。
二是不斷提升保障水平。認真落實穩就業政策,統籌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就業,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75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5萬人次以上,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積極執行全面參保計劃,大力推進「互聯網+醫保」應用和醫保電子憑證落地,構建全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殘疾人和農村「三留守」人員關愛體系,優化養老托幼運行管理,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開展雙擁共建活動,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
三是着力維護社會穩定。啟動實施「八五」普法規劃,抓好《民法典》普法宣傳,提升省級法治政府示範縣建設成果。借鑑新時代「楓橋經驗」,抓好全省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試點。持續開展安全生產五項攻堅行動,着力加強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全面提升食品藥品等重點行業、重點區域公共安全水平。高度重視防災減災工作,紮實做好第一次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有效提升災害預警、應急處置和社會動員能力。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實施「雪亮工程」,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堅決守護好人民群眾的平安生活。
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各位代表!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發勇進者勝。站在歷史新方位,開啟發展新征程,我們定當恪守人民政府為人民的根本宗旨,突出「勤、快、嚴、實、精、細、廉」抓好各項工作,全面提升政府效能,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
(一)心中有黨,旗幟鮮明講政治。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用新思想武裝頭腦、新理念指導實踐、新思路推動工作,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善於用政治眼光觀察和分析經濟社會問題,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縣委要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堅定的政治定力和政治品格,凝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
(二)心中有法,依法行政重規範。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紮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六大工程,確保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健全學法用法長效機制,切實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堅持重要會議法律顧問列席、重大事項科學決策、重點工作合法性審查等制度,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全面深化政務公開,自覺接受各方監督,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幸福。
(三)心中有責,攻堅克難勇擔當。全面落實「擔當、創新、突破、提升」總要求,增強「八種本領」、提升「七種能力」,提高政府執行力。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認真辦好民生實事。樹立重實幹、重實績的鮮明導向,凝心聚力抓發展、促改革、保穩定、惠民生,一心一意把柞水的事情辦好,用工作實效接受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四)心中有戒,清正廉潔做表率。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精神,馳而不息糾正「四風」,大力整治「怕慢假庸散推」等頑疾。強化預算剛性約束,持續縮減「三公」經費。加大政府債務預算管理和審計監督,嚴管財政資金、公共資源和國有資產,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營造崇實尚進、風清氣正的幹事創業氛圍。
各位代表!回首過去,我們步履堅實;展望未來,我們信心滿懷!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依靠全縣人民,開拓創新,真抓實幹,全力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柞水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