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021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2020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
作者:尹弘
2022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
本作品收錄於《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1月18日在河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2020年工作回顧及「十三五」主要成就

[編輯]

剛剛過去的一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省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共河南省委團結帶領全省人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河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經濟持續恢復向好,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初步核算,全省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3.8%。

  一年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科學有效防控疫情,抗疫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我們快速阻斷疫情傳播,堅決築牢阻擊疫情「中原防線」。疫情暴發時正值在省外務工、就學人員春節返鄉高峰。面對嚴峻形勢,我們堅決聽從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號令,扛牢責任,審時度勢,除夕晚上成立省疫情防控指揮部,大年初一迅速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嚴格落實「四早」要求,果斷實施重點人群、重點地區、大型活動管控和物資保障等「十個堅決到位」措施,採取「大數據+網格化」方式,控住全省高速公路出入口、幹線和農村公路節點,管住所有村莊和社區人員流動,1億河南人民群防群控、聯防聯控,迅速阻斷了疫情擴散蔓延,打了一場漂亮的疫情防控阻擊戰!

  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救治患者。第一時間確定148所定點醫院,組建19支省級應急醫療隊,86萬名醫護人員白衣為甲、逆行出征,以圓方集團員工為代表的醫院護工、保潔員、保安等甘做防控一線「無名英雄」,不遺漏一個感染者,不放棄一位患者,把重症、危重症患者轉移到省級醫院,最大限度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治癒率達到98.3%。

  我們樹牢一盤棋意識,傾力支援湖北。在自身抗疫任務艱巨、防疫物資緊缺的情況下,盡己所能為湖北提供防疫物資和生活必需品,先後派出15批1281人援鄂醫療隊,派出117名公安幹警支援隨州,為全國抗擊疫情作出了河南貢獻。

  我們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紮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因應國內疫情變化,在做好防控前提下,分區分級有序推動企業復產、項目復工、商超復市、學校復學,做到了復工企業所有職工和2854萬返校師生零感染。針對境外疫情蔓延情況,嚴格入境航班人員和進口冷鏈食品管控,精心組織承接國際航班分流,構建從國門到家門的閉環鏈條,實現境外疫情在我省零傳播。對疑似陽性檢測者第一時間組織流調溯源,市縣疾控機構基本建成P2實驗室,全省單日核酸檢測能力超過220萬份。自去年3月28日以來,全省無新增本地病例。

  在共克時艱的日子裡,各級各行業迅速行動,周密組織開展人員防控、防疫和生活物資保供穩價,22.5萬個基層黨組織、565萬名黨員帶領群眾排查防控,58.9萬名機關幹部下沉到村和社區,17.7萬名民警輔警全員在崗,300多萬名志願者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線。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克服困難開足馬力生產,科研團隊夜以繼日研發抗疫裝備和藥品,快遞小哥不懼風險為千家萬戶送去生活物資,環衛工人起早貪黑淨化環境衛生,新聞工作者深入報道抗疫感人事跡,普通勞動者在各自崗位默默奉獻,社會各界踴躍捐款捐物,遍布海內外的河南老鄉全力支持家鄉抗疫。這都凸顯了河南人民的硬核力量,彰顯了中原兒女的家國情懷!

  (二)供需兩側協同發力,經濟持續回穩向好

  把保市場主體作為「六穩」「六保」的重中之重。面對全省經濟一季度大幅下降的不利局面,堅持把穩住經濟基本盤放在突出位置,圍繞解決市場主體反映強烈的堵點難點問題,出台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20條舉措,打好稅收和社保費減、免、緩、降、返政策組合拳,落實財政資金直達機制,開展民營經濟「兩個健康」百縣提升行動,深入實施「一聯三幫」保企穩業專項行動,幫助企業渡難關。全年降低實體經濟成本超過1500億元,其中減稅降費近800億元。新增企業貸款超3200億元,存量貸款利率下降0.3個百分點左右。在困難局面下,全省實有市場主體數量逆勢增長11.9%,新登記136.9萬戶。

  以「兩新一重」為重點抓項目穩投資。大力推進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領域8280個重大項目建設,新建5G基站3.5萬個,太焦高鐵、青電入豫、堯山至欒川高速等項目建成投用,中原大數據中心等項目加快推進,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及灌區工程、觀音寺調蓄工程等「四水同治」項目開工建設,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3%,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超過1萬億元。

  因時因勢促進消費回穩。針對疫情下居民消費方式變化特點,大力發展網絡消費、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等新業態。完善商業街、便利店等傳統消費設施,出台消費券、購置補貼等激勵政策,舉辦系列促消費活動,穩定汽車、家電等大宗商品銷售,促進商貿零售、餐飲、旅遊等傳統消費持續回暖。健全鄉村物流體系,13個縣獲批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農村消費潛力加快釋放。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月增速連續5個月正增長,呈現穩定復甦態勢。

  (三)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三農」基礎更加穩固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力克服疫情影響,以剩餘貧困人口5000人以上的20個縣和52個未脫貧村為重點,實施集中攻堅,出台支持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27條政策,實施重大項目156個。出台精準支持政策,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帶貧企業復產、扶貧項目開工,開展消費扶貧,全省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比上年增加16.8萬人,實施產業扶貧項目9929個,金融扶貧貸款餘額達1900多億元,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左右。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全面查漏補缺,強化老弱病殘等特殊貧困群體兜底保障,深入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幫扶,加強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監測和幫扶,提高脫貧質量。全省剩餘35.7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全部出列。

  加快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穩定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新建高標準農田660萬畝,糧食產量達到1365億斤,再創歷史新高。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推進綠色食品業轉型升級,推動優質農產品進軍高端市場。優質專用小麥、優質花生種植面積分別達到1533萬畝和1893萬畝,優勢特色農業產值占比57%。新創建靈寶、內鄉2個國家級和3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加快建設。

  紮實推進鄉村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管道天然氣進村新增超過120萬戶,改造戶用衛生廁所150萬戶,85%以上的縣市建立城鄉一體的市場化保潔機制。開展鄉村規劃試點,文明村鎮創建取得明顯成效。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新改建農村公路1.4萬公里,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1%。

  (四)以新經濟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新動能加速匯聚

  把加快新經濟布局作為搶占發展制高點的突破口。瞄準產業前沿和技術前沿,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制定新型顯示和智能終端、生物醫藥、新能源及網聯汽車等10個新興產業鏈現代化提升方案,「一鏈一策」專班推進。數字經濟快速成長,啟動智慧礦山、智慧城市等應用場景項目151個,華為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在全國率先布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成效明顯,新華三智慧計算終端全球總部基地、中國長城(鄭州)自主創新基地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3.4%。生物醫藥產業加快發展,安圖生物醫學檢測設備智能化取得突破,行業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加快建設,鄭州臨空生物醫藥園入駐企業23家。新增國家級孵化平台24家,全國首個千億級科技服務企業啟迪科服總部落戶河南。

  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出台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強化新技術應用賦能,改造提升優勢產業和傳統產業,新培育智能工廠和智能車間149個,企業上雲6萬家。汽車產業升級態勢明顯,新能源、運動型車輛占比提高,氫燃料電池公交汽車示範應用。裝備製造智能化水平提升,千萬噸級智能磨機、低風速風電設備等新產品投放市場。新材料產業鏈不斷延伸,部分鋁合金、銅合金新產品填補國內市場空白,尼龍產業鏈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傳統產業升級步伐加快,實施重點技改示範項目150個,新化解煤炭過剩產能486萬噸。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信息、金融、物流等保持較快增長。

  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出台促進鄭洛新自創區高質量發展20條措施,國家超算鄭州中心建成投用,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啟動建設。生物大分子藥物等14個省級技術創新中心成立。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542家。實施重大科技專項,超大直徑硬岩盾構、光互連芯片等關鍵核心技術實現新突破。探索「創新策源在外、生產應用在河南」的合作模式,與中科院、上海交大等高校院所開展深度合作。新遴選中原英才計劃高層次人才205人,建設「中原學者工作站」30家,組織開展招才引智專項行動,延攬各類人才3.9萬人,簽約落地人才合作項目519個。

  (五)以人為核心推進新型城鎮化,區域協調發展步伐加快

  突出中心城市帶動作用。優化鄭州國家中心城市、洛陽副中心城市及兩大都市圈戰略定位和空間布局,向兩市和鄭州航空港實驗區下放部分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出台鄭州都市圈生態專項規劃,中原科技城啟動建設,鄭開科創走廊、鄭許智能製造、鄭新生物醫藥等產業帶加快建設。編制完成洛陽都市圈發展規劃,設立100億元洛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基金,一批高端裝備製造、生態環保、交通運輸等重大項目順利實施。南陽、安陽、商丘以發展優勢產業為引領,加快打造區域中心城市。濮陽、三門峽、信陽、周口等省際邊界城市主動對接周邊區域發展戰略,要素集聚能力不斷增強。平頂山、鶴壁、漯河、駐馬店等找准自身定位,發展特色更加鮮明。又有5個省轄市成為全國文明城市。預計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4.2%。

  加快發展縣域經濟。制定實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引導各地按照優化開發、重點發展、生態功能等定位差異化發展,對首批15個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市,加大資金、土地等要素傾斜支持。深入推進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改造老舊小區76萬戶,基本建成棚改安置房24.8萬套。開展縣域經濟發展情況專項審計,啟動實施產業集聚區「百園增效」行動,提升節約集約用地水平和產出效益。開展精準招商,推動產業轉型和特色產業提升,縣域經濟呈現出競相發展的良好態勢。

 (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啟動370公里沿黃複合型生態廊道建設,高標準建成120公里示範段。加強流域環境治理,18個國控斷面水質全部達標。把黃河安瀾作為底線任務,加強河道綜合整治和重點防洪工程建設,打好黃河流域「清四亂」殲滅戰,建成501公里標準化堤防,強化防汛組織調度,實現安全度汛。突出工業、農業、城鄉供水及地下水治理等重點領域,加快用水方式轉變,實施引黃灌區續建配套工程,節水能力不斷提高。

  紮實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把改善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堅持以大氣污染治理為重點,持續推進「三散」治理、工業企業深度治理、移動污染源精細管理,大氣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全省PM2.5、PM10年均濃度同比分別下降11.9%和13.5%,優良天數增加52天、增幅全國第一。系統推進水污染防治,省轄市建成區144處黑臭水體整治任務全部完成。國家下達的土壤污染防治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七)深入推進改革開放,發展動力活力持續增強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快數字政府建設,全省政務服務事項基本實現網上可辦,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兩個工作日以內,全面開展營商環境評價,「放管服」改革跑出河南加速度。穩步開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兩類公司」試點。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基本完成,集體經濟組織達到4.9萬個,適度規模經營面積占家庭承包耕地的69.3%,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進一步深化,農村宅基地改革穩慎推進。堅持「多規合一」,推動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開發區體制、公共資源交易、財稅、電力、價格、交通、醫藥衛生等領域改革取得積極進展。

  全面擴大對外開放。鄭州—盧森堡貨航在中歐防疫物資運輸中發揮重要作用,「雙樞紐」地位進一步鞏固,鄭州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64萬噸、增速居全國大型機場首位。中歐班列(鄭州)集結中心示範工程、洛陽和開封綜合保稅區、許昌保稅物流中心、南陽跨境電商綜試區等開放平台獲批建設。成功舉辦全球跨境電商大會、中國(鄭州)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藉助進博會推介河南,全省進出口總值6654.8億元,增長16.4%。

  (八)切實保障改善民生,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加大民生支出。在財政收支矛盾十分尖銳的情況下,堅決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把節省的資金重點用於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基層運轉,各級財政民生支出達7957.6億元,重點民生實事全面完成。

  千方百計保就業。面對疫情對就業帶來的空前壓力,創新實施「四有一可」模式,幫助1373萬農民工返崗復工,出台穩就業28條措施,綜合運用援企穩崗、扶持創業、技能培訓等手段,多渠道促進重點群體就業,全省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新增城鎮就業122.6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5.8萬人,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60.7萬人,新增返鄉創業16.4萬人、帶動就業74.7萬人。

  提高社會保障水平。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現省級統收統支,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月人均提高143.5元,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108元。啟動實施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和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330萬城鄉低保對象、50萬特困人員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工作進一步加強。

  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全省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順利通過國家驗收,高等教育轉型發展、分類發展、內涵建設取得新成效。兒童和心血管兩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正式掛牌,組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199個,公共衛生體系補短板全面提速。組建文化旅遊投資集團,設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基金。太極拳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宋都古城保護與修繕、隋唐洛陽城等大運河文化帶項目加快推進,雙槐樹遺址考古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石窟寺得到有效保護。

  加強社會治理創新。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深入推進。民族宗教工作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不斷完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取得階段性成效。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因災損失持續下降,全年沒有發生重大及以上安全事故。依法做好信訪工作,信訪總量持續下降。市場監管穩步推進,食品安全省建設取得新進展。

  加強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人民防空建設,深化全民國防教育,支持軍隊改革發展,雙擁氛圍更加濃厚,兵員質量穩步提升,退役軍人服務保障不斷強化。第七次人口普查取得階段性成果。工會、共青團、婦女兒童、紅十字、慈善等事業健康發展。統計、外事、僑務、港澳、對台、參事、史志、文史、地質、氣象、測繪、地震、社科研究、援疆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我們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紮實推進依法行政,開展重點工作常態化跟蹤審計,深入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政府自身建設水平和治理能力持續提升。

  各位代表!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五年來,面對錯綜複雜的外部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全省上下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發展作為1億河南人民最根本的福祉,全力以赴謀發展,心無旁騖抓發展,實現了一系列具有標誌性意義的突破,「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總體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中原更加出彩宏偉事業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這五年,綜合實力實現重大跨越。全省生產總值先後邁上4萬億元、5萬億元兩個大台階,人均生產總值突破8000美元。財政總收入超過62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突破1萬億元。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突破7萬億元、6萬億元。糧食產量連續4年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特別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重大國家戰略疊加實施,「五區一群」等國家戰略平台加快建設,河南在全國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

  這五年,高質量發展邁出重大步伐。製造業加快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超過20%,服務業增加值占比接近50%。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實現由鄉村型社會向城市型社會的歷史性轉變。科技創新支撐能力快速提升,國家級創新平台達到172家,新型研發機構發展到102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翻了兩番多,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萬家、居中部首位。

  這五年,三大攻堅戰成效顯著。718.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3個貧困縣全部摘帽,953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9項約束性指標全面完成,PM2.5、PM10年均濃度累計下降幅度均超過30%,劣Ⅴ類水質國控斷面動態清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國土綠化提質增量,沿黃生態廊道初具規模,小秦嶺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成效顯著。金融、地方政府債務等風險有效化解,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底線。

  這五年,基礎支撐能力更為堅實。米字形高鐵網基本建成,鄭徐、鄭阜、商合杭、鄭太、鄭萬河南段等高鐵開通運營,鄭州機場三期北貨運區開工建設,鄭州地鐵進入網絡化運營時代,高速公路總里程達7100公里,淮河、沙潁河水運通江達海,綜合交通樞紐地位不斷強化。電力總裝機突破1億千瓦,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超過28%。出山店水庫、前坪水庫下閘蓄水,引江濟淮、宿鴨湖水庫清淤擴容、小浪底南北岸灌區等十大水利工程加快推進。鄭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擴容提速,縣城及以上城區實現5G網絡全覆蓋。

  這五年,改革開放取得關鍵突破。「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建成省市縣鄉村五級全覆蓋的政務服務網,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市場主體達到781萬戶。機構改革順利完成。省屬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完成剝離,「殭屍企業」依法順利處置,鄭煤機改革經驗全國推廣。空中、網上等「四條絲綢之路」聯通世界,自創區、自貿區等「五區聯動」能級提升,鄭州機場客貨運吞吐量躍居中部地區「雙第一」,中歐班列(鄭州)輻射30多個國家130多個城市,跨境電商網購保稅模式不斷完善,海關機構實現省轄市全覆蓋。進出口總值累計2.78萬億元,居中部地區首位。五年實際吸收外資901億美元,實際到位省外資金4.7萬億元,分別是「十二五」的1.4倍和1.6倍。

  這五年,民生福祉顯著改善。每年高質量辦好重點民生實事,財政民生支出累計3.5萬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例穩定在76%以上。城鎮新增就業累計達687.4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72.7萬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一年實現比2010年翻一番目標。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制度和人群全覆蓋,保障水平穩步提高,散居和集中供養孤兒及城鄉低保標準持續提高,80歲以上老人享受高齡津貼、住院基本醫保報銷比例提高5%,孤老病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130萬城鎮中低收入住房困難群眾實現住有所居,58.1萬戶農村家庭徹底告別危舊住房,惠及30萬人的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安置工程基本建成。「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達到10個。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雙一流」建設成效顯著,特色骨幹大學和學科建設計劃全面啟動,6所高職學校入圍國家「雙高計劃」,職業教育發展水平持續提升,義務教育超大班額基本消除,廣大教師特別是農村中小學教師工作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所有縣市均有1所公立醫院達到二級甲等,94%的疑難重症在省內得到救治,集中帶量採購的藥品和耗材價格平均降幅超過50%。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優於全國平均水平。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基本建成,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等項目建成投用,殷墟、甲骨文等文化遺產保護和研究成效明顯,文旅融合發展取得新進步,黃河文化影響力和凝聚力顯著增強。

  各位代表!

  回顧過去五年的工作,我們深切地體會到,這些成績的取得,最根本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全國兩會河南代表團審議,親臨我省視察,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作出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為河南發展定向領航,極大激發了中原兒女奮勇爭先、共謀出彩的滿腔熱情和奮鬥精神。過去五年的工作成就,是省委科學決策、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省人大、省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凝聚着全省人民的心血、汗水與智慧,離不開中央駐豫單位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駐豫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關心支持河南發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國際友人表示誠摯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從短期看,全省經濟持續向好的態勢還不穩固,消費恢復相對較慢、消費熱點還沒有充分形成,投資增長內生動力不強。從長期看,傳統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任務依然較重,新產業新經濟新業態占比不高、創新驅動力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公共服務供給不足、質量不優。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部分政府工作人員創新意識、擔當精神、能力素質亟待增強。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不負人民重託。

2035年遠景目標及「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

[編輯]

當前,河南已經進入新發展階段,開啟了現代化建設新征程,走到了由大到強、實現更大發展的重要關口,站上了可以大有作為、為全國大局作出更大貢獻的新起點。在這一歷史方位下,我省戰略疊加的機遇期、蓄勢躍升的突破期、調整轉型的攻堅期、風險挑戰的凸顯期等階段性特徵明顯,我們必須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根據《中共河南省委關於制定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省政府編制了《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請大會審議。

  《綱要草案》提出了2035年遠景目標:緊緊圍繞奮勇爭先、更加出彩,堅持「兩個高質量」,基本建成「四個強省、一個高地、一個家園」的現代化河南。在經濟強省建設上,經濟實力大幅提升,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大幅提升,人均生產總值力爭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在文化強省建設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黃河文化傳播力和影響力更加廣泛深遠,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進入全國先進行列。在生態強省建設上,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在黃河流域率先實現生態系統健康穩定,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廣泛形成,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基本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在開放強省建設上,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水平大幅提升,貿易和投資實現高水平自由化便利化,營商環境進入全國先進行列,國內大循環重要支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地位基本確立。在中西部創新高地建設上,創新創業蓬勃發展,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大幅提升,建成人才強省,創新型省份建設進入全國先進行列。在幸福美好家園建設上,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平安河南建設達到更高水平,法治河南基本建成;居民收入邁上新的大台階,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建成教育強省和健康中原,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新目標是任務書,也是動員令,要把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關鍵在于堅持以黨建高質量推動發展高質量,在省委正確領導下,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為全面建設現代化河南提供根本保證。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新征程、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絢麗篇章的關鍵階段,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河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落實「四個着力」、持續打好「四張牌」,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全面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着力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持續營造學的氛圍、嚴的氛圍、干的氛圍,以黨建高質量推動發展高質量,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河南開好局、起好步,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前列,在中部地區崛起中奮勇爭先,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

  錨定2035年遠景目標,聚焦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綱要草案》用「實現八個更大」描繪了「十四五」時期的發展目標:一是全國新增長極培育實現更大跨越。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生產總值再邁上兩個新的大台階、年均增長6%左右,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突破60%,中原城市群綜合競爭力明顯增強,經濟強省建設邁出重大步伐。二是中西部創新高地建設實現更大躍升。創新體系更加完善,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12%,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件,創新型省份和人才強省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走在中西部前列。三是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更大作為。內需潛力充分釋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7%左右,營商環境顯著優化,高標準市場體系基本建成,現代流通體系更加完善,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四是鄉村振興實現更大突破。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明顯提高,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健全,農業農村現代化走在全國前列。五是文化軟實力實現更大提高。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大別山精神廣泛弘揚,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達到更高水平,文化強省建設取得新成效。六是大河大山大平原保護治理實現更大進展。生態強省加快建設,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得到優化,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態保護修復走在黃河流域前列,森林河南基本建成。七是民生福祉實現更大改善。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超過95%,人民生活品質明顯提高。八是治理效能實現更大提升。法治河南、平安河南建設深入推進,服務型政府加快建設,社會治理水平明顯提高,基層治理走在全國前列,全方位立體化公共安全網基本形成,發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這些目標順應了全省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我們將鍥而不捨、久久為功,以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創造現代化河南建設的新業績!

  着眼於推動「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現代化河南建設,《綱要草案》提出了十二項戰略行動:圍繞夯實根基,實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中心城市能級提升、新時期糧食生產核心區和鄉村建設行動。圍繞提升優勢,實施綜合交通樞紐和現代流通體系建設、高能級開放平台提質、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行動。圍繞彌補短板,實施科教資源引聚突破、營商環境優化、生態治理和生態廊道建設提質,以及基礎能力和民生補短板行動。圍繞強化保障,實施清風中原建設、高質量黨建引領行動。這些行動具有基礎性、引領性、突破性,是破解發展難題、厚植髮展優勢的戰略抓手,我們將科學有效組織,集中力量推進,以重點突破帶動發展全局,在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之路上闊步前行!

  圍繞「十四五」發展目標,《綱要草案》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提出了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十五項重點任務,突出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貫徹創新發展理念,激發經濟內生動力。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的大背景下,創新已成為決定區域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我省作為總量超過5萬億元的經濟大省,要在新一輪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的區域競爭中搶占先機,必須以創新培育發展新動能,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創造新需求新供給,釋放市場化改革紅利,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打造中西部創新高地。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搶抓國家優化區域創新布局機遇,積極爭取國家重大創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推動鄭洛新自創區提質發展,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原創新創業中心,加快建設鄭開科創走廊、打造百里創新創業長廊,構建支撐全省、服務全國的創新策源地。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培育100家創新龍頭企業,爭取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1.5萬家。推動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加強共性技術研發平台建設,創建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努力實現關鍵共性技術與「卡脖子」技術群體性突破。加快建設人才強省,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造就一批中原學者、中原領軍人才、中原青年拔尖人才,努力打造人才匯聚新高地、人才創業優選地、人才活力迸發地。構建良好創新生態,深化科研放權賦能改革,營造崇尚創新、鼓勵探索、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讓河南成為創新創造的熱土。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堅持把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實施戰略支柱產業鏈提升工程,鞏固提升裝備製造、綠色食品、電子製造、先進金屬材料、新型建材、現代輕紡6個戰略支柱製造業,發展壯大現代物流、文化旅遊、健康養老3個現代服務業以及數字經濟,形成10個萬億級產業。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跨越發展工程,構建新型顯示和智能終端、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能源及網聯汽車、新一代人工智能、網絡安全、尼龍新材料、智能裝備、智能傳感器、5G等產業鏈,形成10個千億級新興產業集群。推動製造企業加能提效,形成60家以上國內一流的百億級行業領軍企業,發展壯大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建設現代服務業強省,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高端化發展、生活性服務業高品質多樣化升級、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深度融合。強化高能級產業載體支撐,以國家級戰略平台和高端產業創新平台為龍頭、產業集聚區和服務業「兩區」為支撐,集約化配置要素資源。通過五年努力,推動河南製造向河南創造、河南速度向河南質量、河南產品向河南品牌轉變,全面挺起先進製造業「脊梁」。建設數字河南。迎接數字時代,全面推進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推動中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建設,建設數字經濟新高地。加強數字社會建設,深入推進數字技術在城市治理、鄉村振興、生活服務等方面的廣泛應用,加快以省轄市為主體的「城市大腦」中樞平台建設,培育具有示範帶動作用的數字生活新服務標杆城市。提升數字化治理水平,建成省市數字政府雲,全面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社會治理「一網通管」、政務數據「一網通享」,打造指尖上的政務、屏幕上的民生,讓千家萬戶享有更加智能便捷的生活!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加快消費擴容提質,發展夜經濟、假日經濟和旅遊經濟,實施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行動計劃,支持鄭州、洛陽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區域消費中心和特色消費中心。拓展投資空間,擴大「兩新一重」領域投資,健全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長效機制,改進政府投資基金運營機制,加快政府投融資公司轉型升級,健全「要素資源跟着項目走」機制,保持投資合理增長。打造國內大循環的重要支點,培育形成20個左右全國供應鏈領先企業和2—3個現代供應鏈體系全國領先城市,建設一批帶動能力強的全國性、區域性專業市場和配送中心。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提升鄭州航空港支撐服務雙循環功能,推進服務外包示範城市和園區建設,爭創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擴大與東盟、日韓、中亞、歐盟等重點國家和地區雙向投資經貿合作,在融入新發展格局中探索路徑、爭做示範,努力實現自主自強目標。構建充滿活力的市場經濟體制機制。扭住市場化改革這個關鍵,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推動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地方立法,深化「兩個健康」示範縣創建,建設全國示範省,建立規範化機制化政企溝通渠道。保障市場公平競爭,加大產權保護力度,持續放寬市場准入,完善公平競爭制度。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健全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二是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增强发展平衡性。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解决城乡、区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日益紧迫,必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加快弥补薄弱环节和滞后领域,促进均衡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立足打造新时期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全国重要的口粮生产供给、粮食储运交易、绿色食品加工制造、农业装备制造中心和面向世界的农业科技研发、农业期货价格中心。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和现代农业载体建设工程,选育各类农业新品种1000个以上,创建10个左右国家级、100个左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实现80%以上的乡镇和行政村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村镇标准,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增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提升参与全球竞争和集聚高端资源功能,推进郑开同城化发展率先突破,建设现代化郑州都市圈,形成支撑带动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源。提升洛阳副中心城市功能,增强要素集聚承载和跨区域配置能力,强化与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错位发展,加快建设洛阳都市圈,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和城镇协同区建设,发展壮大重要节点城市,联动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协同打造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深入落实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夯实强县富民的产业支撑,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局面。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完善区域空间治理,构建主副引领、两圈带动、三区协同、多点支撑的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和空间格局。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坚持适度超前、整体优化、协同融合,实施新一代信息网络建设和新型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系统布局引领未来的新型基础设施,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信息通信枢纽和信息集散中心,实现城市家庭千兆宽带、农村家庭百兆光纤和乡镇以上5G网络全覆盖。构建便捷畅通的综合交通体系,实施现代化机场群建设、铁路网拓展、公路网提质、内河水运畅通、枢纽场站提升工程,“米+井+人”综合运输通道全面形成。构建低碳高效的能源支撑体系,实施电力“网源储”优化、煤炭稳产增储、油气保障能力提升、新能源提质工程,增强多元外引能力,优化省内能源结构。构建兴利除害的现代水网体系,实施黄河安澜、江淮海流域防洪工程,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注重水资源优化配置。通过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持续提升公众文明素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谋划建设河南博物院新院、省图书馆新馆、省美术馆新馆,促进文化旅游全域融合发展,擦亮“老家河南”品牌,推动中原文化繁荣兴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打造黄河历史文化地标,构筑华夏儿女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故乡!

  三是貫徹綠色發展理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我省地跨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坐擁太行、伏牛和大別山生態屏障,又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和主幹線,在全國生態格局中占據重要地位。目前,生態環境改善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尚未到來,區域性、結構性污染等問題依然突出,特別是中央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後,碳減排對經濟社會粗放式發展形成剛性約束,需要我們更加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建設生態強省。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引領,完善「一帶三屏三廊多點」生態保護格局,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示範區,確保黃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態安全。全面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加快建設森林河南,增強山地生態屏障功能,構築生態廊道網絡,加強自然保護地建設。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強化大氣污染精準防治,深化水污染綜合治理,保障土壤環境安全,重污染天氣基本消除,城鄉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劣Ⅴ類水體和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更多藍天、碧水、淨土!積極踐行綠色發展方式,深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用地結構和農業投入結構,持續降低碳排放強度,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降低5個百分點左右,建設30個生態環境友好型靜脈產業園,打造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書寫新時代美麗河南的壯美畫卷,讓美好生活在綠水青山之間延伸!

  四是貫徹開放發展理念,提升內外聯動水平。我省作為不靠海、不沿邊的內陸地區,正是因開放而加快崛起振興,必須順應擴大對外開放新形勢,以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贏得更大主動。加快建設開放強省。開放是全方位的,進一步增強河南市場面向全國全球的吸引力,堅持內外聯動、量質並重、全域統籌,高水平建設開放通道樞紐,以「空中絲綢之路」為引領,全面推動「四路」聯動互促、融合併進,促進全球高端要素資源匯流涌聚,加快航空經濟發展,着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樞紐經濟先行區。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完善開發區、綜保區、口岸等開放平台功能,自貿區制度創新走在全國前列,中歐班列(鄭州)、跨境電商規模和質量保持全國領先,全面提升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中的參與度、鏈接度和影響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深入實施營商環境重點領域攻堅行動,營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推動營商環境核心指標進入全國一流行列,爭創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驗區,讓一流營商環境成為我省的新標識、區域競爭的新優勢!

  五是貫徹共享發展理念,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堅持共享發展,不僅直接關係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而且關係改革發展穩定,必須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好制度安排,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全面提高人力資本素質。全方位加大人力資本投入,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基本普及學前三年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提高到93.5%,力爭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提高到55%,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1年左右,讓廣大河南人民通過教育實現完善自身、改變命運、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提速提質建設健康中原,構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省醫學中心、省區域醫療中心和縣域醫療中心四級聯動發展格局,實現市級公立「四所醫院」和縣級公立「三所醫院」,以及省級以上衛生城市、衛生縣城全覆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以「一老一小」為重點完善人口服務體系,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完善養老服務體系,發展銀髮經濟,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最大限度釋放人力資本紅利。加快建設幸福美好家園。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推進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均等化,促進基本公共服務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向欠發達地區和生活困難群眾傾斜。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建立常態化援企穩崗幫扶機制,加大重點群體就業扶持,確保城鎮新增就業五年累計超過500萬人。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推動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省級統籌,健全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制度。促進婦女兒童和青年全面發展。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健全基層治理體系,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探索具有河南特色、時代特徵的市域社會治理新模式,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六是建設平安河南法治河南,全面提升發展安全保障水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拓展,不僅對物質文化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需要我們增強法治意識,樹牢底線思維,堅決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全面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實施國家安全戰略,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把安全發展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防範和化解各種風險,堅決維護政治安全,確保經濟領域安全,健全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落實自然災害防治責任,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健全現代應急管理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全面推進依法治省,完善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機制,鞏固和發展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以上六個方面的十五項重點任務,是省委「十四五」時期戰略意圖的具體體現,是政府履行職責的重要依據,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重心。「十四五」規劃是今後五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和全省人民共同奮鬥的行動綱領,凝聚各方智慧,承載人民期盼。各級政府要按照規劃要求,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奮發有為、擔當善為,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

2021年重點工作

[編輯]

今年是我省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政府工作,必須堅定信心、乘勢而上,努力實現「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開好局、起好步。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7%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1.3個百分點左右,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左右,進出口總值穩定增長,城鎮新增就業110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左右,糧食產量保持在1300億斤以上。

  重點做好八個方面工作:

  (一)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圍繞打造10大新興產業鏈,健全以省領導為鏈長的推進機制,制定省市互補銜接的支持政策,重點培育10個千億級產業集群、100家引領型企業和100個高水平創新平台。對基礎較好的生物醫藥、節能環保、尼龍新材料、智能裝備、新能源及網聯汽車5個產業,重點突破新技術、發展新產品,強化協作配套能力,推動規模和質量提升。對有一定基礎的新型顯示和智能終端、網絡安全、智能傳感器3個產業,積極引進頭部企業,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儘快做優做強。對處於起步階段的5G、新一代人工智能2個產業,深入拓展應用場景,強化示範應用,搶占發展先機。對於有前景、有條件的量子信息等未來產業,加強跟蹤研究,力爭實現突破。

  加快產業升級換代。圍繞打造6個戰略支柱產業鏈,針對斷點堵點實施延鏈補鏈,提升裝備製造關鍵基礎件供應能力,推動智能化、成套化和服務化;支持綠色食品業瞄準細分市場,擴大市場影響力和份額;增強電子製造競爭力,加快發展電腦、可穿戴設備等整機產品和核心零部件;提升先進金屬材料產品附加值,大力發展合金鋼、新型鋁合金、超薄銅板帶;發展新型建材,依託骨幹企業布局建設一批綠色建材生產基地;加快輕紡企業智能化和綠色化改造,重點發展品質服裝、智能家居。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進鋼鐵、鋁加工、煤化工、水泥、煤電等產業綠色、減量、提質發展,實施鋼鐵企業重組整合和裝備大型化、產能保持在3000萬噸左右;合理布局鉛鋅高端加工項目,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加快發展綠色建築和裝配式建築,提升新型建築工業化水平。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打造跨行業的工業互聯網平台,開展產業園區數字化改造,再推進5萬家企業上雲,選樹智能製造標杆企業,帶動上下游企業向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向梯次演進。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深入開展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兩業」融合試點,培育30家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平台),創建5家省級以上工業設計中心,提升研發設計、諮詢評估、法律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水平。加快物流運營體系建設,持續提升航空、冷鏈、快遞、電商等特色物流競爭優勢,大力發展多式聯運,爭創1—2個國家級物流樞紐。支持鄭州等有條件的地方利用高校院所等科研資源,探索建立覆蓋全產業鏈條的科研孵化園區,完善創業扶持、樣品試製、知識產權、市場推廣等服務功能。引導鼓勵更多社會資本進入生活性服務業,培育壯大家政、育幼、養老、健康、旅遊等「幸福產業」,推進各類服務機構規範化、標準化發展。

  增強招商引資實效。聚焦土地、資金、平台等關鍵要素,做好工業用地收儲、標準廠房建設、手續報批等準備工作,為項目儘快落地創造條件;打造創新平台,吸引企業落戶,服務產業發展;充分發揮投融資平台和產業基金的作用,開展資本招商,提供招商項目融資服務。準確把握產業現狀和發展趨勢,精準尋找與目標企業的契合點,理解企業家產業投資路線,產生共鳴、建立信任,支持企業做優做強。落實省領導牽頭推進重點項目、省市縣三級領導分包、重點項目直通車和聯審聯批協調等四個制度。深入推動我省與京滬蘇浙等地戰略合作,推進技術轉化轉移合作機制建設,練強內功、借好外力,加快提升產業鏈技術水平。

  (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

  構建高能級創新平台。充分發揮國家超算鄭州中心的算力支撐作用,在精準醫學、生態保護、裝備製造等8個領域實施10項以上超算創新生態專項。加快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國家農機裝備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拓展綠色高產高效農作物新品種、大馬力無人駕駛拖拉機等創新成果應用。加快超短超強激光平台等項目建設,重點在地下工程裝備、光通信、診斷檢測、高端軸承等優勢領域爭創國家級創新平台,努力打造充滿活力的創新平台集群。推動黃河實驗室建設,在黃河生態保護修復、水沙科學等研究領域取得重大進展。發揮好省產業技術研究院作用,推廣「研究院+創新平台+合作項目」運行模式,打通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轉化通道。支持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加強原始創新,自主布局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智慧礦山成套裝備、小麥新品種選育等領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提升產業鏈創新整體效能。

  集聚高端創新資源。強化鄭洛新自創區龍頭帶動作用,用好20條支持政策,在全省有條件的地方複製推廣,做實「一區多園」,放大自創區的集聚效應。推動中原科技城、鄭開科創走廊等創新功能區綜合開發,促進新興業態集群發展。推動高新區創新提質發展,探索異地孵化、飛地經濟、夥伴園區等多種合作模式,帶動區域經濟和科技一體化發展。積極對接創新優勢區域,深化與知名高校院所合作,推動上海藥物所河南中藥創新研究院等項目落地,開展創新資源共享、科技聯合攻關和科技成果協同轉化,打造科技創新共同體。

  深化科技體制機制創新。完善落實企業研發投入獎補、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扶持政策,改進科技項目組織管理方式,實行重點項目攻關「揭榜掛帥」等制度,加快科研院所改革,賦予科研人員更大人財物支配權。完善柔性引才機制,鼓勵各地在人才管理、引進培養、評價激勵等方面拉高標杆,敢於創新,以貢獻為導向,在榮譽稱號、科研經費、住房保障、子女就學就業等方面出台更有吸引力的激勵措施。推動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建成投用,引育一批市場化技術轉移機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建設,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等創業孵化載體。實施培育創新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建立完善「微成長、小升高、高變強」梯次培育機制,力爭新培育1000家高新技術企業,遴選100家本土「瞪羚」企業。

  (三)充分挖掘內需潛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

  擴大有效投資。在產業、交通、能源等9大領域接續實施8000個左右的重大項目,力爭年度完成投資2萬億元。加快建設新一代信息網絡和一體化融合基礎設施,新建5G基站5萬個,加快實施省大數據中心等項目。開工建設京雄商高鐵雄安新區至商丘段、鄭州樞紐小李莊站,力爭開工京港台高鐵阜陽經信陽至黃岡段、呼南高鐵焦作經洛陽至平頂山段,積極推進平漯周高鐵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安陽機場建設。持續實施高速公路「13445」工程,推動普通國道省際路段、斷頭路、低等級瓶頸路等改造建設。實施西氣東輸三線中段、中原大型煤炭儲備基地等能源項目。加快實施鄭開同城東部供水、袁灣水庫等「四水同治」重大工程。推進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殷墟遺址博物館等重大項目。引導各地完善項目儲備庫,穩步提高項目儲備總量和質量。

  培育提升消費能力。發揮耐用消費品的帶動作用,完善落實新能源汽車購置、家電更新等政策,促進商品消費潛力釋放。培育發展新興消費業態,完善「互聯網+消費」生態體系,積極推進網絡零售、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線上消費,鼓勵發展首店經濟、小店經濟等業態模式。以改善民生為導向擴大消費,挖掘縣鄉消費潛力,完善農村流通體系,加快發展農村電商,提高城鄉配送效率。適當增加公共消費,提高教育、醫療、養老、育幼等公共服務支出效率。

  支持服務實體經濟。落實好國家減稅降費讓利政策,密切關注國家階段性政策調整對市場主體的影響,完善政策工具箱,努力為企業創造穩定有序的發展環境。進一步暢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渠道,加強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完善省金融服務共享平台功能,提高農戶、中小微企業首貸率和信用貸款占比。抓住企業上市即將全面實行註冊制的有利時機,充分利用資本市場融資,加快推進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倡樹企業家精神,加強企業家培訓,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以「兩個健康」百縣提升及「一聯三幫」為着力點,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防範化解各類風險。穩妥防範化解企業風險,強化資產負債約束,維護良好信用環境。嚴格管控地方政府債務,密切關注縣級財政運行狀況,切實保障「三保」支出。抓好金融風險防控,嚴厲打擊非法集資等非法金融活動。着力應對疫情衍生出的各類風險,防範風險向其他領域傳導蔓延。

  (四)堅持中心帶動整體聯動,着力構建優勢互補的區域經濟布局

  強化兩大都市圈引領作用。支持鄭州加快高水平對外開放和高品質城市建設,增強國家中心城市引擎功能。突出抓好航空港實驗區新興產業培育,加快智能終端、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項目建設。探索設立鄭開同城化示範區,深入推進鄭新、鄭焦、鄭許一體化發展,推進構建「軌道上的都市圈」,引導產業在都市圈節點城市合理布局、錯位發展,不斷擴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一體化覆蓋面。支持洛陽發揮製造業和科技等比較優勢,壯大裝備製造、新材料等產業,增強產業創新、交通樞紐、人文交流等副中心城市功能。推進洛濟高端石化等產業帶建設,促進洛陽與平頂山、三門峽、焦作聯動發展。

  推動區域協同發展。全面啟動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建設,探索晉陝豫毗鄰地區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機制。支持南陽發揮生態和文化優勢,深度融入淮河、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編制實施大別山革命老區新一輪振興發展規劃和紅色旅遊規劃,支持信陽發展高效生態經濟,支持駐馬店打造國際農都。支持商丘強化東向開放,推進周口新興臨港經濟城市、漯河國際食品名城建設,對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支持安陽、鶴壁、濮陽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大力承接先進製造、現代物流等產業轉移。

  加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入開展產業集聚區「百園增效」行動,培育一批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強化縣域產業支撐。以蘭考、鄢陵、新安、南樂、新鄭5個國家級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縣為引領,強化縣城綜合承載能力,滿足農村人口向縣城轉移的需求。深化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創建,推廣典型經驗,推動縣域發展取得新成效。

  持續提升城市品質。嚴格國土空間管控,合理確定城市規模,科學劃定城鎮開發邊界,走緊湊型、內涵式發展路子。深入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開展城市有機更新,建設安全、整潔、有序、智能的城市。加強城市和建築風貌管理,統籌地上地下,推廣海綿城市、韌性城市建設,加快重點區域智慧停車、智能充電設施建設,穩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新開工棚改安置房10萬套、基本建成13萬套,讓群眾感受到城市溫度。堅持「房住不炒」,探索解決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規範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落實支持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和長租房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五)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啟動實施新時期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加快建設國家區域性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用中心庫、國際玉米小麥研究中心等研發平台,抓好良種繁育推廣示範,鞏固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新建高標準農田750萬畝,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6億畝以上。堅持不懈制止餐飲浪費。認真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提升收儲調控能力,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落實五年過渡期內「四個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加強防止返貧動態監測預警,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發展壯大脫貧地區鄉村特色產業,持續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和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工作,分層分類做好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救助,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現象,推動脫貧地區在現代化進程中加快趕上來。

  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優化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持續推進重要農產品基地建設,推動生豬存欄量恢復至常年水平,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積極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提升農業技術裝備水平,推進作物種植自動化、精細化。積極創建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發展綠色有機農產品,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開拓北京、上海等地高端市場。深入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規範提升發展農民合作社,加大家庭農場培育力度,新培育5000個農民合作社、1萬個家庭農場。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統籌推進縣域城鎮和村莊規劃編制。堅持分類指導,鄉村建設要充分尊重農民意願,防止一刀切。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因地制宜推進農村改廁、生活垃圾處理和污水處理,規範農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住房管理。加快推進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實施鄉鎮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打造高品質特色小鎮。加快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加快實施「氣化鄉村」工程,新增農村天然氣用戶200萬戶,優化提升農村水、電、路、通信、廣播電視、物流等基礎設施,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加強傳統村落、傳統民居和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深化文明村鎮創建,不斷提升鄉風文明程度。

  紮實推進農村改革。鞏固擴大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細化落實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配套政策,加快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積極穩妥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試點工作。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六)突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加強生態保護治理。按照黃河流域中游「治山」、下游「治灘」、受水區「織網」的思路,分區分段、因地制宜推進流域生態建設。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保護修復重大工程,推進沿黃生態廊道建設,率先實現鄭汴洛段全線貫通。持續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完成南太行地區生態保護修復國家試點工程。分類推進水污染治理,全面消除劣Ⅴ類水體。對影響黃河生態的企業和項目進行嚴格控制、適當調整,嚴禁在沿黃生態廊道周邊建設各類產業園區。完善水沙調控機制,實施干支流後續防洪工程,加快推動貫孟堤擴建工程立項,謀劃推進溫孟灘防護堤加固、黃河下游灘區綜合提升治理等工程。健全常態化監管機制,深入實施「河長+檢察長」制,持續加大執法力度,鞏固提升「清四亂」成效,確保黃河安瀾。

  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在抓好重點企業、重點時段、重點區域管控等治標工作的同時,以更大力度調整產業、能源、運輸、用地和農業投入結構,推進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實現減污降碳協同效應。提升城鎮污水處理能力,加大縣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力度,推進地表水質持續改善。嚴格土壤污染源頭風險防控,加強危險廢物、醫療廢物收集處理。

  大力推進節能降碳。制定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探索用能預算管理和區域能評,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建立健全用能權、碳排放權等初始分配和市場化交易機制。推動以煤為主的能源體系加快轉型,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等新興能源產業,謀劃推進外電入豫第三通道。推動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和綠色化改造,推廣使用環保節能裝備和產品,實施鐵路專用線進企入園工程,開展多領域低碳試點創建,提升綠色發展水平。

  (七)更大力度推進改革開放,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紮實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探索設立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重點在省屬企業二、三級層面培育一批優質混改企業。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推動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建立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推進省本級零基預算,探索市級零基預算。繼續深化投資項目審批改革,統籌推進交通、鐵路、水利等領域投融資體制改革,規範有序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穩步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試點。深化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改革,推廣普惠金融蘭考模式,支持鄭商所上市更多品種工具,提升鄭州龍子湖基金島集聚效應,力爭全省創投及產業基金規模突破1000億元。加強地方金融監管能力建設。全面推開全省150家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推進教育評價改革,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文化等領域改革。

  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推進「四條絲綢之路」融合發展,鞏固提升鄭州—盧森堡貨航品牌優勢,深化航空電子貨運試點,力爭中歐班列(鄭州)國際直達線路超過10條,依託內河港口創新發展河海聯運。拓展口岸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功能,進一步壓縮口岸整體通關時間。以投資和貿易便利化為核心,持續深化自貿區制度創新。加快構建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高標準建設跨境電商綜試區。完善外貿企業「白名單」制度,培育壯大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穩定外貿增長勢頭。

  打造良好營商環境。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清理重複、變相和違規審批,廣泛推行告知承諾制。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加快數據聯通歸集共享、有序開放和應用,優化提升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豫事辦」功能,推動更多事項「一網通辦」「掌上可辦」。加快「互聯網+監管」系統建設,提升監管水平。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依法規範發展平台經濟。落實河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社會信用條例,政府帶頭重信踐諾,引導市場主體恪守契約精神。落實規範政商交往行為正負面清單,構建親清政商關係。深入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實現縣域全覆蓋,重點考核政府服務意識和工作效率,持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八)積極發展社會事業,創造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

  毫不鬆懈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落實人物同防、閉環管理。加強口岸入境、進口商品、冷鏈物流等重點部位關鍵環節管控,規範做好直接接觸進口物品人員的個人防護、日常監測和定期核酸檢測。對重點場所採取嚴格的環境監測和衛生措施,落實重點人群排查管理和應檢盡檢。強化防控物資儲備。認真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發揮發熱門診等「哨點」作用,強化醫療檢驗、院感控制等工作。做好零星病例應急處置,嚴格按照應急預案,做好防控救治、信息發布、流調溯源等工作,及時調整風險等級,合理確定管控區域,堅決防止疫情擴散。精準科學做好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引導人員有序合理流動,嚴控大型活動,抓好村莊和社區防控,減少人員集聚,最大程度減少傳播風險,確保群眾過一個祥和安康的春節!

  持續辦好民生實事。一是免費開展農村適齡婦女、納入城市低保適齡婦女宮頸癌、乳腺癌篩查和出生缺陷產前篩查、新生兒疾病篩查。二是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全年救助不少於1.9萬人,基本實現有需求殘疾兒童應救盡救。三是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完成改造不少於50萬戶。四是改善農村出行條件,實現約9000個自然村通硬化路,基本實現全省20戶以上具備條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五是推動農村電網提檔升級,完成5000個配電台區升級改造,新建改造10千伏及以下線路5000千米。六是開展全省窨井設施隱患排查工作,對存在安全隱患的窨井設施進行更換改造。七是提高5G網絡覆蓋面,加快推進5G重點場景應用,實現鄉鎮、農村熱點區域全覆蓋。八是提升移動政務服務能力,逐步實現各地各部門移動端應用在「豫事辦」匯聚。九是加快補齊鄉村教育短板,為農村學校招聘特崗教師1.5萬名,完工或交付使用農村教師周轉宿舍7000套。十是擴大村(居)法律顧問服務面,專業律師擔任村(居)法律顧問的比例達到80%。

  推動高質量就業。繼續做好援企穩崗工作,增強就業崗位韌性。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支持發展新就業形態、多渠道靈活就業,擴大就業容量,提升就業質量。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和基層成長計劃。加強退役軍人就業工作,支持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殘疾人多渠道就業。持續實施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完成職業技能培訓300萬人次。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0萬人,新增返鄉下鄉創業15萬人。加強勞動關係協調和勞動監察,保障勞動者待遇和權益。

  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攻堅行動,以新經濟、新業態從業人員為重點,擴大企業職工參保覆蓋範圍。持續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喪葬補助制度。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實現失業保險省級統籌、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持續推動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落實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適當提高城鄉低保、特困人員供養、孤兒養育保障標準,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推進教育改革發展。繼續推進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擴容計劃,提高公辦幼兒園比例,增加公辦學位供給。實施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行動,加快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和管理能力提升。支持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繼續支持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雙一流」建設,加強特色骨幹大學和特色骨幹學科建設,積極引進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引導高校針對十大新興產業鏈加快學科培育和專業優化布局,啟動智慧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造就更多適應產業升級換代的人才。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打造職教品牌,持續推進高水平職業院校建設,打造一批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產教融合型企業。樹立良好師德師風,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加大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力度,改善特殊教育辦學條件,努力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優質公平的教育。

  增強衛生健康服務能力。積極擴充高端優質醫療資源,加快完善兒童、心血管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功能,爭取呼吸等專科納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第二批建設試點。推進15個省醫學中心和60個省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每個縣建設一個縣域醫療中心。新增20所縣級綜合醫院、8所縣級中醫院達到三級醫院水平,600所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能力達到國家基本標準。完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運行機制。實施中醫藥傳承創新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建設26個省級中醫專科診療中心。推進省級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省轄市傳染病醫院、縣級公共衛生醫學中心建設。倡導全民健身,持續打造15分鐘健身圈,提升競技體育水平。

  大力傳承弘揚優秀文化。深入挖掘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大別山精神時代價值。傳承發展黃河文化,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統籌推進黃河、大運河、長城、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加快懸河文化展示館、黃河文化中心等黃河文化地標工程建設,提升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等活動水平,發揮鄭州、開封、洛陽全國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示範城市作用,打造鄭汴洛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推進鄭焦文旅融合產業帶發展,建設沿黃國際旅遊目的地。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利用,做好洛陽龍門等石窟寺保護與考古工作。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深入實施宋都古城保護與修繕等重大工程。以全域旅遊為主導,突出歷史文化、紅色文化、生態休閒、鄉村旅遊等內容,促進文旅融合發展。大力推動媒體融合,支持融媒體平台建設,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

  提高社會治理能力。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向網絡延伸,加強城鄉社區治理、服務體系和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建設,持續做好「一村(格)一警」工作。紮實做好村民委員會和城市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紮實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依法預防和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和暴力恐怖活動,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入實施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抓好建築施工、城市運營、交通運輸、城鄉消防、危化、礦山、林區等領域隱患排查整改,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加強預警監測,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有效應對自然災害,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做好國防教育、國防動員、人民防空、雙擁共建等工作,鞏固軍政軍民團結。全面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促進民族團結、宗教和諧。支持外事、僑務、對台工作。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紅十字會等群團組織更好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加強統計、港澳、參事、史志、文史、檔案、氣象、地震、測繪、地質、郵政、社科、援疆等工作。

總結

[編輯]

  各位代表!

  適應新時代要求,完成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需要不斷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旗幟鮮明講政治,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增強幹事創業本領,加快知識更新,強化實踐鍛煉,培養深入研究問題的思維習慣,提升專業素養,提高謀劃發展、破解難題的能力。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完善權責清單,落實重大民生決策依法聽證制度,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強化行政爭議預防化解,推進政府決策規範化、程序化。依法接受人大監督,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加大對重點工作和重大風險防範化解的審計監督,政府工作人員要自覺接受法律、監察和人民監督。堅持「五比五不比」導向,強化責任擔當,發揚實幹精神,建立健全正向激勵和容錯糾錯機制,營造幹事創業、奮勇爭先的良好氛圍。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大力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持厲行節約、帶頭過緊日子,始終保持為民、務實、清廉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

  建設現代化河南的藍圖已經繪就,任務艱巨而繁重,責任重大而光榮。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中共河南省委領導下,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在中部地區崛起中奮勇爭先,加快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