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鞍山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 2020年鞍山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2021年鞍山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2022年鞍山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2021年1月6日在鞍山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十三五」時期及2020年工作回顧
「十三五」時期是鞍山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經濟下行較大壓力、體制機制改革步入深水區、政治生態修復任務繁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等重大挑戰,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和全市人民的監督支持下,深入實施「兩翼一體化」經濟發展戰略,深化城市活力建設,構建「三個互動體系」,紮實推進振興發展各項事業。綜合實力穩步提升,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國家首批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國家雙創示範基地等一批戰略平台獲批實施;改革開放步伐加快,營商環境明顯改善,對外開放持續擴大;三大攻堅戰成效顯著,絕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防範化解各類重大風險取得積極成效;民生福祉不斷增進,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社會治理效能得到提升,開通8890民生平台,為企業群眾解決難題80餘萬件,法治鞍山、平安鞍山建設取得新成果,「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基本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成績來之不易、成果彌足珍貴!
各位代表,剛剛過去的2020年,面對世紀罕見的三重嚴重衝擊,我們沉着應對,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常態。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0.3%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5%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7%和7%左右。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擔使命快行動,疫情防控有力有效。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建立聯防聯控、群防群治防控體系,開發推廣健康碼註冊312萬人,大數據分析+網格化落地查人41.1萬人次。嚴格做到「四早」「四集中」,有效斬斷疫情傳播鏈條,實現確診病例「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派出3批次120名醫務人員馳援兄弟省市抗疫。紮實做好常態化精準防控,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全面落實「人」「物」同防措施,對境外、重點地區來返鞍人員和進口冷鏈物品全鏈條閉環管理,在全省率先建成城市檢測基地、啟動重點人群疫苗緊急接種,累計核酸檢測44.4萬人次,冷庫、商超等樣品3.6萬份。在這場疫情防控鬥爭中,全市人民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築起了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充分展現了鞍山精神、鞍山力量!
(二)穩增長強產業,「兩翼一體化」戰略深入實施。
工業經濟企穩回升。深入實施「春風行動」系列工程,全覆蓋包保解決企業突出問題3800餘個,規上工業企業兩周內基本復工復產,鋼鐵、裝備製造等重點產業較快恢復,先進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29.4%。深入推進「雙鞍」融合,在產業鏈對接、招商項目、資本融合、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等方面密切合作,29戶鞍鋼外埠供應鏈企業落地註冊。搭建產業鏈供應鏈對接平台,600餘戶企業精準對接。新增「個轉企」858戶、「小升規」105戶、「規升巨」9戶。「四產融合」效益顯現。推動大悅城、二一九動物園大熊貓館、北海匯康養基地等一批重點服務業項目開業,「千山號」文化旅遊列車開通,四產投資增長10.7%。社區經濟、夜間經濟、網紅經濟成為消費新引擎,建成有業態的8890幸福驛站663個,新增露天市場35個,直播電商交易額突破170億元。
農業基礎不斷夯實。着力提高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新建高標準農田23.6萬畝、設施農業0.78萬畝,糧食產量達到143.6萬噸,生豬存欄量增長32.7%。台安農高區晉升省級經濟開發區。
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大力發展「三院經濟」,建成全省首家院士服務基地、國內首家省級磁動力創新中心,深蘭科技東北人工智能研究院建成運營,中冶焦耐回鞍設立分公司,遼科大製造聚酰亞胺膜應用於「天問一號」,福鞍集團獲批國家引才引智示範基地,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0戶、雛鷹和瞪羚企業89戶,省級以上創新平台18個,科技成果轉化100項,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增長15%。
(三)優環境推發展,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紮實推進。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加強頂層設計,出台137項對標先進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重點舉措,整改第三方評估發現問題30項。在全省率先建立營商專員制度,形成制度性成果36項。堅持新官理舊賬,清償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11.14億元,府院聯席互動化解疑難問題、商事糾紛600餘件。信用監測排名保持東北前列。新增市場主體3.9萬戶。
招商引資富有成效。出台產業鏈招商指引和招商引資獎勵辦法,激發全域全員招商積極性。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成立北京鞍山商會,開展招商活動197次,洽談推進重點項目651個,簽約億元以上項目200個,落地重點項目73個,實際到位內資244.3億元,增長15.6%。
有效投資穩步回升。「三個管家」接力互動,開工建設恆盛鑄業1350高爐、後英勝輝耐火材料等億元以上項目404個。中興鎂建材、優迅高速半導體激光器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產。積極開展省部對接,爭取上級支持項目115個、資金39.6億元。全力盤活閒置資產、發展飛地經濟,商務大廈成功盤活建設北大醫學部康養基地,落地飛地經濟項目231個,處置批而未供和閒置土地964.37公頃、閒置廠房樓宇99.4萬平方米、啟動爛尾樓70.9萬平方米。
(四)促改革擴開放,發展活力持續增強。
「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推進「五減」改革,精簡市本級權力事項515項,精簡比例27.3%,是歷年來清理範圍最廣、類別最全、精簡比例最高的一次。推行包容審慎監管,103項輕微違法行為免罰。強力推進「一網通辦」,政務服務網上可辦率達到100%。做實區縣審批局,開發區實現閉環審批。建成公安24小時自助服務大廳,在全省率先實現零門檻落戶和臨時身份證全城通辦。
國企改革卓有成效。基本完成全國數量最多、職工安置負擔最重、改革成本支付最大、涉及政策最為複雜的廠辦大集體改革工作,近16萬名職工得到妥善安置。17.6萬名國企退休職工全部移交屬地社會化管理。基本完成「殭屍企業」處置。
民營經濟活力不斷釋放。建立常態化與企互動機制,支持成立了市企業家協會,全面推行市級領導現場辦公和企業信息員制度。深入推進民營企業改革重組,紅拖機械重組完成。持續優化民企發展環境,出台支持中小企業21條等援企惠企政策,成立政銀稅企對接服務中心,打出金融扶持、稅費減免、要素供給系列組合拳,降低企業成本超過33億元,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增長11%。
對外開放持續推進。西柳服裝城獲批東北唯一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第三屆進博會採購成績位列全省前列。實際利用外資4820萬美元。
(五)重統籌抓落實,三大攻堅戰成效顯著。
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投入2.2億元,新建扶貧項目241個,翻建改造貧困戶危房1105戶,至此3.3萬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重大突破。全面完成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意見25項整改任務,1160個環境信訪案件全部按時辦結銷號,羊耳峪垃圾場實現垃圾滲濾液全量化處置,騰鰲生活垃圾焚燒項目建成投產,台安22個廢油泥(渣)坑塘土壤完成修復。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06天,創我市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水環境質量取得歷史性突破,完成南沙河綜合整治環保工程,12個國、省控斷面水質首次全部實現高質量達標,水環境改善幅度居全國第17位。
各類風險有效化解。化解政府債務超額完成省考核指標。妥善化解企業債務風險,持續打擊惡意逃廢金融債務,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動遷難」「回遷難」「辦證難」「礦山生態修復難」等一批歷史遺留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六)惠民生增福祉,人民生活不斷改善。
就業和社會保障更加有力。落實積極就業政策,發放穩崗返還2.4億元,惠及職工28.9萬人;開展技能培訓4萬餘人次,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2萬人,全年新增城鎮就業3.9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35%。持續提升社會保障水平,退休人員基本養老、城鄉低保、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等標準分別提高5%、6%、8.5%、4.5%和10.4%。
公共服務優化升級。辦好公平優質教育,新增公辦普惠幼兒學位1.36萬個,在全省率先推行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鞍職院首批招生實現開門紅,遼科大研究生招生增長51%。加快推進健康鞍山,中心醫院綜合樓投入使用,鞍鋼總院和千山區人民醫院建設緊密型醫聯體;推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榮獲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十佳城市。文體事業蓬勃發展,話劇《孟泰》入選國家「百年百部」創作計劃,國家乒乓球培訓中心落戶鞍山。
城鄉面貌持續改善。全市發動、全民參與,成功蟬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基本實現全市重點區域5G網絡全覆蓋。建成自由東街隧道、城市之門過街通道及16處停車場,維修改造城市道路、管網98.2公里,改造老舊小區250.6萬平方米,惠及群眾4.6萬戶。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海城市和千山區獲評全國農村人居環境建設試點縣,建成美麗示範村60個,修建農村路1150公里,新建無害化廁所3萬座、農村飲水工程26處,生活垃圾處置體系基本覆蓋全部行政村。10件民生實事基本完成。
社會保持和諧穩定。「鞍山互動寶」上線,8890平台榮獲全國政務熱線卓越服務百姓獎。全面完成信訪減存控增三年攻堅、掃黑除惡「六清」任務,中央督辦重大專案圓滿收官,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七連冠」,全年未發生重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和區域性系統性食品藥品安全事件。民族宗教、援藏援疆、婦女兒童、國防動員、統計、審計、殘疾人、外事、僑務、人防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一年來,我們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持續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以戰疫情、促發展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淬鍊廣大幹部職工砥礪奮鬥、攻堅克難,經濟增長實現由負轉正。我們着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提報地方性法規議案4件,制定政府規章1件,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305件建議提案辦復率、見面率、滿意率均達到100%。我們持續改進作風,紮實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厲行勤儉節約,全年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超過50%。
各位代表,全市振興發展和疫情防控取得的成績,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生動實踐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科學決策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群策群力的結果,是全市人民負重前行、奮力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企業家和個體經營者,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向駐鞍部隊、公安幹警和中、省直駐鞍單位,向所有關心支持鞍山振興發展的各界朋友,特別是向此時此刻依然堅守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一線的廣大抗疫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感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全市振興發展仍面臨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新發展理念尚未轉化成普遍實踐,體制機制等深層次矛盾問題尚未根本解決,開放創新意識不強,營商環境對標先進地區還有很大差距;經濟總量不大,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進展緩慢;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人民群眾還有不少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一些幹部幹事創業的精氣神不足,市委工作法、「三個馬上」幹部工作法落實不到位,作風建設還需加強。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將繼續採取有效措施加快解決。
二、「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
根據《中共鞍山市委關於制定鞍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市政府編制了《鞍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請大會審議。
《規劃綱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總綱,以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為戰略定位,以推動「613工程」為主導,經過五年的努力,推進新時代鞍山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成為國家基礎材料產業安全戰略保障基地、遼寧產業發展的增長極、具有活力的遼中南地區重要中心城市,為二〇三五年實現鞍山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和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今後五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明顯改善。改革創新實現新突破,基本形成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一流營商環境,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創新要素加速集聚,市場活力充分釋放。開放合作邁出新步伐,國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發揮重要作用,成為全省「一圈一帶兩區」的重要支點城市,遼中南地區中心城市地位進一步加強。新型城鎮化取得新進展,城鄉融合發展步伐加快,城市基礎設施短板基本補齊,縣域經濟實力大幅提升,鄉村振興取得重大進展。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文明城市建設走向制度化常態化,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凝聚力進一步增強。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天更藍、山更青、水更淨的城市生態體系基本形成,實現鋼鐵之城向山水之城、宜居之城的歷史性轉變。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人民群眾生活幸福指數顯著提升,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社會和諧穩定,人口規模逐步擴大。
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我們必須堅定不移沿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指引的方向堅定前行,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工作安排在鞍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必須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從全局高度理解和把握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努力在新一輪競爭角逐中下好「先手棋」,贏得主動權。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以昂揚向上、爭先創優的精氣神,奮力推進高質量的項目建設、高水平的制度創新、高品位的城鄉建設和高品質的百姓生活。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全面落實好「613工程」,一步一個腳印把鞍山振興發展藍圖變為現實,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鞍山篇章。
三、2021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是在新起點上加快鞍山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關鍵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牢牢抓住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重大機遇,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系統觀念,統籌發展和安全,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十五次全會和市委十二屆十次全會的各項安排部署,繼續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以實施「613工程」為主導,深入推進「兩翼一體化」經濟發展戰略,深化城市活力建設,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左右,糧食產量穩定在130萬噸以上,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
重點做好以下七個方面工作:
(一)以創新驅動為動力,做好「三篇大文章」。
強化創新驅動。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健全產學研創新協同機制。實施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計劃,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0戶、雛鷹和瞪羚企業20戶。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創新平台,新增市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20個,轉移轉化科技成果110項。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增長15%。
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加快鋼鐵產業向高水平產業鏈價值鏈邁進,縱深推進「雙鞍」融合,發揮鞍鋼龍頭作用,優化整合113戶鞍鋼廠辦大集體改制劃轉企業,組建冶金產業鏈集團,補強鋼鐵產業鏈條。提升菱鎂產業行業主導權,推進寶武集團與海鎂集團混改,加快海城牌樓菱鎂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發展,推動菱鎂資源整合和產業鏈延伸。推動裝備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加快紫竹樁工設備智能製造、榮信匯科能源裝備基地等項目開工建設。大力發展精細化工產業,以中鋼熱能院為龍頭,加快新型碳材料研發,打造煤焦油深加工產業鏈,推進中鋼環保瀝青等項目竣工投產。
加快壯大新興產業。發展激光與光電產業,加快優迅光電子產業園建設,推動中科鞍鎵製造鞍山第一顆芯片;發展磁動力產業,支持邁格鈉打造「中國磁谷」;利用鞍鋼氫能資源,建設氫能產業園。
培育發展數字經濟。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新建5G基站2507個。引進一批數字企業,推進國家工業大數據行業分中心落戶,謀劃建設數字產業園。鼓勵企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改造,引導企業上雲用數賦能,打造一批典型應用場景,建設精鋼工業互聯網平台等項目。推進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強化「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加快政府數據資源匯聚共享,探索建設一體化數據中心。
大力推進「四產融合」。加快推進北方國際健康城、新華文化產業園、玉皇山體育小鎮、新松智慧康養基地等項目建設,全年「四產融合」產業產值增長15%,旅遊收入增長10%。
(二)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突破。
着力打造優質營商環境。聚焦法治化,推動出台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建立營商環境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對區縣、部門開展綜合評價,以評促改。健全政府誠信制度,着力解決招商引資承諾政策不兌現、「淨地不淨」等政府不講誠信問題,主動對接,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分期分批徹底解決,堅決杜絕新的政府失信違諾問題。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升級信用信息平台,嚴格信用失信懲戒和責任追究。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和要素成本,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探索「一業一證」「一企一證」改革,加快推進「一網通辦」「一證通辦」「一照通辦」「全城通辦」,力爭政務服務網辦率達到70%,進一步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
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提速。繼續深入實施「春風行動」系列工程,發揮「三個管家」作用,系統梳理涉企涉項目政策,發布「政策包+政策服務清單」,全力做好精準服務,保住和增加市場主體。優化金融服務,推動金融最優區建設,建成智慧金融服務平台,推動銀企自主對接,支持東和新材、榮信匯科等企業上市,全年新增貸款150億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重組,持續盤活閒置資產,提升全社會資源配置紅利。全年力爭「個轉企」800戶、「小升規」80戶、「規升巨」10戶。
加快重點領域改革。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組建2戶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推進市屬國企混改,完善「殭屍企業」後續處置工作。創新園區體制機制,支持高新區、經開區「雙園聯動」,推進技術、平台、土地共享,實現優勢互補、錯位發展。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開展區域綜合評估,試行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探索建立新型產業用地,加快項目落地進度。完善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創新「專項債+市場化融資」等方式,撬動更多外部資源和社會資本。積極防範各類重大風險,持續化解政府債務,守住基層「三保」底線;有效防控金融風險,持續打擊惡意逃廢債,探索設立信用貸款風險補償基金,不斷優化金融發展環境。
持續構建「三個互動體系」。面向群眾、面向企業、面向基層,以民心網為互動總平台,通過8890熱線、鞍山互動寶和8890幸福驛站等渠道,構建橫向相聯、縱向貫通的互動體系,建立全市統一的「問題池」,深度挖掘數據資源,推動科學決策、源頭治理。
(三)以擴大需求為牽動,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
全力擴大有效投資。聚焦產業轉型、基礎設施、生態環保、社會民生等重點領域,謀劃儲備項目600個、總投資2000億元。搶抓機遇,依託進博會、遼洽會等平台及重點區域投資促進周等招商活動,持續與世界500強、央企等行業頭部企業深入對接,推動「資智回鞍」,全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200個,實際到位內資增長15%。強化項目要素保障,加快各項手續辦理,開工建設後英1350高爐等億元以上項目超過200個,竣工投產50個,當年完成投資430億元。
全面促進消費。挖掘傳統消費潛力,開展百場促銷活動,提振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加快御湯泉印象奧萊等項目建設,儘早形成消費新熱點。積極培育新興消費,依託8890幸福驛站,加快發展社區經濟、網紅經濟、銀髮經濟,增加高品質多樣化消費服務供給。開發農村消費市場,推動海城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建設。
不斷提升開放水平。加快推進「鞍山港」規劃招商,力爭獲批保稅物流中心(B型),積極申報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着力穩外貿,啟動西柳服裝城國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支持在俄羅斯及中東歐國家建立分市場,進出口占全省份額實現穩中有升。謀劃實施一批外資項目,力爭實際利用外資突破1億美元。深度融入瀋陽現代化都市圈,發展汽車零部件和機器人配套產業;加強鞍寧對口合作,加快推進鐵西建鄴飛地經濟園等項目。
(四)以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加快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優化調整現有幫扶政策,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重點監測幫扶298名邊緣易致貧人口。突出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開展消費扶貧、旅遊扶貧等新模式,探索建立股份合作、龍頭帶動、產業託管、村級組織領辦等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
推動農業提質增效。牢牢守住407萬畝耕地紅線,建設高標準農田25.5萬畝,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推進安井速凍食品、九股河熟食等農業產業化項目。發展休閒農業,建設晌心谷鄉村研學基地等特色旅遊項目。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加大村級帶頭人培養選拔,創建農村實用人才專家庫,育好鄉村振興「領頭羊」。加快推進騰鰲、桑林、洋河等3個鄉村振興示範鎮建設。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改造農村路700公里,加強農村供水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鞏固農村「廁所革命」成果,全面推廣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建設美麗宜居村莊。
深化農村改革。推進農村「三變」改革,優化產業布局,激發農村資源要素活力,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增值收益。啟動海城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利用試點,提高農村土地資源利用效率。開展產權制度改革「回頭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引導資本、科技和人才下鄉,開發鄉村多重價值,聯農帶農促進就業增收。
(五)以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為重點,全力打造生態宜居家園。
持續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完成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加快「兩新一重」建設,推進華潤熱電聯產、析木500千伏輸變電等項目。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改造老舊小區200萬平方米,改造供暖、燃氣等管網56公里,實施2萬戶棄管房室內給水設施改造,推進住房物業管理全覆蓋。維修改造園林大道、五一路立交橋等城市主幹道,規劃建設湖南街隧道,打通建設大道等4條斷頭路,新建勝利路等三處過街設施,建設一批停車場,進一步改善出行條件。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進一步理順市、區權責,開展市容環境專項整治,鞏固提升「三城聯創」成果。
深入開展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提升大氣治理成效,優良天數穩定在300天以上。嚴格落實河長制,實施溝連河等河道治理,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和管網全覆蓋,確保國、省控斷面全部穩定達標。完成羊耳峪垃圾場封場。實行林長制,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完成礦山生態恢復治理197.9公頃,沙化治理2萬畝,義務植樹300萬株。
堅決守住安全底線。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建成市應急物資儲備庫。構建系統化、閉環式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強和改進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啟動「八五」普法,積極創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標準化城市,加快建設公安雲、移動警務,不斷提升群眾安全感。全力攻堅信訪突出問題,抓好國防動員、軍政軍民團結,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促進人口增長和人才集聚。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促進外地人口來鞍落戶。立足鞍山優勢產業,積極吸引高校畢業生在鞍就業、年輕人返鄉創業。完善人才政策,評估升級「鋼都英才計劃」,引進或柔性引進更多院士專家等各類人才。
(六)以保障改善民生為根本,切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辦好10件民生實事。強化就業優先,繼續實施穩崗返還,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新增城鎮就業3.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繼續提高城鄉低保、特困人員等保障標準,為困難群體提供基本生活兜底保障。
着力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加大公辦學前教育資源供給,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提升高中教育質量,加快高校內涵式發展,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訂單培養。
促進文化體育繁榮發展。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開展送文化活動100場。加大千山古建築群、鞍山鋼鐵廠早期建築等文化遺產開發利用,加強喇叭戲、剪紙等非遺保護和傳承。大力開展全民健身,舉辦山地馬拉松等賽事活動,建設城鄉健身路徑80個,打造15分鐘文體服務圈。
全力建設健康鞍山。毫不放鬆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各項工作,針對疫情變化科學動態調整防控措施,嚴防死守,堅決消除擴散風險,努力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加快補齊公共衛生領域短板,繼續提高基本公共衛生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健全疾病預防控制、監測預警響應和重大疫情醫療救治體系,加強市、縣(市)區兩級疾控機構、隊伍和能力建設,改造升級市傳染病院。新建50個社區級養老服務站點,增加養老服務供給。
(七)以全面從嚴治黨為統領,加快建設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服務型政府。
讓守規矩成為政府的政治自覺。把全面從嚴治黨各項要求貫穿到政府工作的全過程,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不折不扣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力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工作安排。加強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堅決懲治工程建設、公共資源交易等重點領域腐敗和侵害群眾利益等問題。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等各方面監督,讓政府在陽光下高效運行。繼續壓減一般性財政預算支出和非急需非剛性支出,用政府的緊日子換來老百姓的好日子。
讓善創新成為政府的內在追求。大興學習之風,強化市場經濟、數字經濟、現代金融、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方面知識學習,完善知識結構,提升專業能力,錘鍊符合高質量發展需要的本領。大力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堅決破除傳統思維定勢,克服傳統路徑依賴,勇於開拓創新,在貫徹新發展理念、開展「三個互動」、對標先進地區中找問題、找思路、找方法,推動振興發展取得新突破。突出制度創新,樹立創新思維,明確創新重點,細化創新舉措,及時總結實踐中的好經驗好辦法並上升為制度,以高水平制度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
讓抓落實成為政府的鮮明導向。真抓實幹抓落實,牢固樹立主人翁意識,增強鬥爭精神,奔着問題去、迎着困難上,以市委工作法細化實化抓落實,以「三個馬上」幹部工作法只爭朝夕抓落實,以開展「三個互動」腳踏實地抓落實,全力填平「說了」和「做了」、「發文件了」和「落實了」、「開會研究了」和「問題解決了」之間的鴻溝。閉環管理抓落實,堅持工作項目化、項目目標化、目標節點化、節點責任化,對重要工作實行專班制度,「一把手」帶頭當好「施工隊長」,多拿「圖紙」進「工地」,多到一線解難題,把抓落實的閉環織得更牢。強化督考抓落實,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考核指標體系,完善督考獎懲制度,將工作實績與評優和問責問效相掛鉤,堅決以干成事論英雄、以解決實際問題論能力、以高質量發展項目和高水平制度創新成果論業績。
各位代表,行者方致遠,奮鬥路更長。讓我們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苦幹實幹、奮勇爭先,全力推進鞍山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以優異成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