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022年鞍山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2021年鞍山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2年鞍山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3年鞍山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本作品收錄於《鞍山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2年1月6日在鞍山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和建議。

一、工作回顧

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以來,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積極應對複雜多變的外部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嚴重衝擊,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奮鬥歷程,保持了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實現了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三個圓滿收官,新時代鞍山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邁出堅實步伐。

綜合實力穩步提升。經濟總量穩居全省前三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1%。鋼鐵、菱鎂、裝備製造、商貿服務等主導產業延鏈建群成效明顯,鋼鐵及深加工產業集群規模超過1600億元。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6.3:41:52.7。經濟發展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的局面逐步形成。

三大攻堅連戰連勝。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3.3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1個貧困村全部銷號,岫巖貧困縣成功摘帽,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深入實施「藍天、碧水、青山、淨土、農村環境」五大工程,空氣優良天數連創歷史新高,河流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由50%提升至80%,生態環境改善顯著。有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改革創新縱深推進。營商環境明顯優化,獲批東北首個國家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市場主體總量突破30萬戶,民營經濟活力不斷增強。「雙鞍」融合縱深推進,支持鞍鋼完成廠辦大集體改革,15萬名職工得到妥善安置;完成駐鞍央企20餘萬戶「三供一業」移交地方管理;鞍鋼重組本鋼,成為世界第三大鋼企。新動能加速壯大,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年均增長21.9%,遼寧科技大學研製聚酰亞胺膜應用於「天問一號」「嫦娥五號」。

城鄉面貌煥然一新。蟬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74.57%,城市知名度、美譽度進一步提升。交通體系更加完善,海岫、岫莊鐵路開通運營,建設幹線公路675.3公里,主城區形成「一環五橫四縱」路網,建設改造農村公路2300公里。地下管網、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短板加快補齊,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成投產,垃圾圍城問題得到有效治理。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行政村衛生廁所、垃圾處置體系、飲水安全實現全覆蓋。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超過8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跑贏經濟增速。城鎮累計新增就業20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城鄉低保、特困救助標準大幅提高。改造老舊小區737萬平方米,困擾7.4萬戶居民多年的「辦證難」問題全部化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階段性勝利。教育、衛生、文化、體育、養老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基本建成,我市成為平安中國建設示範市,雙擁模範城實現七連冠。

各位代表,剛剛過去的2021年,我們着力抓發展、促振興,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進出口總額增長50%;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和9.5%。

(一)以做好「三篇大文章」為牽引,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邁出新步伐

工業經濟提質增效。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1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增長27.6%和2.3倍。大力推進工業「四項改造」,衡業應急消防裝備、三魚泵業數字化生產車間等440個「四項改造」項目開工建設,工業投資增長11.1%。做精做強鋼鐵主業,紫竹特高壓鐵塔用耐候鋼、鞍鋼廢鋼加工基地等項目竣工投產,52戶鞍鋼供應鏈企業落戶。菱鎂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啟動建設。裝備製造業向智能化、高端化發展,科世科汽車線束等項目相繼建成。新興產業加快成長,高博半導體等項目建成投產,高技術製造業、電子信息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4.4%和26%。

服務業穩步發展。「瀛海金街」成為省示範步行街,萬熹佳佰奧萊等重點服務業項目建成營業,我市獲評全國商品市場優化升級專項行動試點。成功舉辦梨花山地馬拉松、全國群眾自行車騎游等活動,旅遊總收入、旅遊人數分別增長10.4%和15.7%。農村商業網絡建設亮點突出,全國農村商業建設工作現場會在我市召開,建成「五統一」新型鄉村連鎖店89個,農村快遞物流服務網點實現全覆蓋。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直播電商交易額突破200億元,岫巖獲批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創新支撐不斷增強。形成強化科技戰略支撐的系列政策體系,新增省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11個,華冶集團「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獲批國家級對外科技合作平台,榮信匯科成為全省新增的兩戶潛在獨角獸企業之一。與中科院瀋陽分院開展全面科技戰略合作,構建實質性產學研聯盟65個,入選省首批「揭榜掛帥」攻關項目5個,轉化科技成果110項。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0戶,雛鷹、瞪羚企業45戶,科技型中小企業120戶。雙創街開街啟動,在全國地級市中率先舉辦綜合性職業技能大賽,全年培育技能人才3413人、引進各類優秀人才8168人。

數字經濟方興未艾。數字產業園啟動運行,思特奇等20餘戶企業入駐。開發數字場景706個,召開「數字鞍山、智造強市」機會場景發布會,簽約重點項目22個。全球首個「5G工業專網+智慧煉鋼」在鞍鋼實現工業化應用,全國首個鐵礦行業數字礦山聯合創新中心在鞍成立,鞍鋼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上線運行。我市入選省首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建成5G基站4109個,完成三年並兩年任務。

(二)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下放調整行政職權事項109項,公布1308項包容免罰事項清單,更大範圍推行包容審慎監管。開展「辦事方便」專項行動,強力推進「一網通辦」,政務服務事項網辦率達到70.9%,實現市級539個事項「一次不用跑」、119個事項「最多跑一次」、632個事項「全市通辦」,一般性企業設立0.5天辦結。在全省率先啟動工業項目「標準地」出讓改革,實現「拿地即開工」。大力推進法治政府、誠信政府建設,頒布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出台政務誠信建設管理辦法,我市信用監測排名全國地級市第5名。圍繞11個重點領域降低企業成本,減輕企業稅費等負擔14.8億元,延緩企業一次性支出13.5億元,實現「企業開辦零成本」。全年新增市場主體5.4萬戶、「個轉企」1007戶,增速均居全省前列。

重點領域改革強力推進。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冶金產業鏈集團揭牌,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燃氣集團混改取得實質性突破;11戶市屬集團實施「一企一案」綜合改革,國企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實現全覆蓋。加強市域治理體系建設,建成市縣鄉村四級市域治理中心和網格化工作站,配備網格員6.7萬名,推進基層減負、社區職能回歸,圓滿完成村(社區)組織換屆工作,我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經驗在全國交流。深化財政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強化預算約束,實時監控預算執行,財政管理效能進一步提升。有效化解各類風險,持續打擊惡意逃廢金融債務,城商行和農信社改革取得積極進展。

對外開放水平持續提升。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快「鞍山港」規劃建設,保稅物流中心項目啟動,西柳服裝城國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實現通關一體化,出口超2億美元。深化鞍寧對口合作,南京建鄴鐵西創投基金項目落地實施。主動融入瀋陽現代化都市圈,共建共享瀋陽中歐班列國際物流通道。參與建設遼東綠色經濟區,岫巖完成全省首筆碳匯交易。

項目建設成效明顯。梳理明確「12+4」產業發展藍圖,成立產業鏈招商專班,「走出去、請進來」招商183次,簽約億元以上項目237個。潔淨鎂質功能新材料、西鞍山鐵礦開發等一批十億級、百億級大項目簽約落地,填補了近年來引進大體量項目的空白。實際到位內資增長33.2%,排名全省首位。深入開展項目前期手續辦理攻堅行動,手續辦結率由20%提高至89.3%,全年開復工5000萬元以上項目571個,七彩化學有機顏料等129個項目竣工投產。全力盤活閒置資產,化解批而未供和閒置土地613公頃,處置「淨地不淨」土地21宗,盤活閒置廠房、樓宇99.4萬平方米,一批「沉睡資源」再現活力。

(三)以提升功能品質為重點,城市建設管理打開新局面

城鄉規劃體系更加完善。編制完成「十四五」系列規劃,一體化推進新一輪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城市發展戰略規劃和城區建設行動綱要,制定中心城區電網、5G基站等專項規劃,劃定37個城區控規單元,「三生空間」布局科學的城市發展體系進一步形成。

城市建設管理水平持續提升。深入實施精細化管理專項行動,推行「路長制」管理、千分制考核,打造19條環境衛生示範路、13條綠化示範路,城市淨化、序化、綠化水平明顯提升。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改造老舊小區46個、365萬平方米,獲省政府通報表揚;新建口袋公園32個,打通建設大道、平安街、自由東街、馮家街等4條「斷頭路」,大修改造園林大道、勝利北路、一環路和五一路立交橋,新建改造市政管網管線578.3公里,建設山南文化系列電網工程,中心城區告別多年使用臨時電的歷史。開通東北首條智能公交線路。有效應對多輪強降雨和歷史罕見特大暴雪,鞍山人生動詮釋了「雪戰精神」,彰顯了城市溫度。

污染防治力度不斷加大。按時高質量完成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年度整改任務。實施46個鋼鐵超低排放改造、520座鎂砂爐窯提標改造、53個揮發性有機物深度治理等系列治污工程,PM2.5平均濃度大幅下降至38.7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達到319天,同比增加13天,創歷史最好水平。深入落實河湖長制,整治河湖「四亂」124處,實施運糧河綜合治理,河流國考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啟動礦山生態修復「倍增計劃」,復綠236.73公頃,成為全省唯一治理淨增面積為正的城市。造林5.24萬畝,義務植樹350萬株。

(四)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新成效

農業質量效益穩步提高。實施黑土地保護性耕作40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30.17萬畝,新建設施農業面積0.74萬畝,預計糧食產量達到138萬噸,再獲豐收。實施「一縣一園」工程,九股河熟食等69個重點項目開工建設,海城入選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共建先行縣和創建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台安獲評全國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

鄉村建設行動深入實施。高標準完成3.44萬座農村戶廁排查整改,建設改造農村路915公里,秸稈綜合利用率超過90%,新建省級美麗宜居村62個,岫巖賈家堡村入選「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建立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投入資金1.6億元,實施產業項目116個,精準幫扶易返貧致貧群眾604人,維修改造農村危房821戶,守住了群眾脫貧後的幸福生活。

(五)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根本,人民福祉實現新提升

社會保障堅實有力。10件19項民生實事完成年度任務。落實就業優先政策,發放穩崗資金2.2億元,新增城鎮就業4.0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13%,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為零。全力兜住民生底線,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5.6%和8.1%,全市3.8萬名黨員幹部與4.3萬戶困難群眾結對幫扶。智慧養老服務平台上線運營,新建社區級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站點50個。

社會事業繁榮發展。紮實做好「雙減」;推進學前教育普惠發展,新增普惠學位5897個;深化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改革,集團化辦學率達99.5%;圓滿完成新高考首考;職業教育雙元培育體系典型經驗獲國家通報表揚,職教城榮獲國家級中小學生校外研學實踐活動基地;鞍山師範學院獲批需加強建設的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建成醫保信息化平台,「醫保+互聯網」服務落地。我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經驗在全國推廣。舉辦各類文化惠民活動260場,鞍山籍體育健兒在東京奧運會上收穫4金1銀1銅,被省授予「奧運冠軍之城」稱號。

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慎終如始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升級大數據信息化平台,累計排查重點人員91萬人次,在全省率先引入第三方移動方艙實驗室,實現核酸檢測實驗室縣區全覆蓋,新首站定點冷庫建成運行,疫苗全程接種率達到80.4%,全年無本地報告新增確診病例。平安鞍山建設紮實推進,掃黑除惡戰果顯著,圓滿完成慶祝建黨100周年信訪安保維穩任務,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提高6個百分點,發案數下降5.2%。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進一步加強。建設「數智」監管平台,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系不斷完善。全年未發生重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

民族宗教、援藏援疆、審計監督、統計調查、婦女兒童、殘疾人、公積金、外事、人防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六)以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為目標,政府自身建設邁上新台階

我們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決履行政府系統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認真落實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國務院大督查等整改任務,大棚房、農村亂占耕地建房、違建別墅、違規墓地、成品油市場等問題整治取得紮實成效。堅持依法行政,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159件人大代表建議、146件政協提案全部辦復。堅持以作風建設為抓手,實施「三落實」專項行動,形成項目化、清單化、工程化的落實體系,政府系統幹部隊伍的政治素養、宗旨意識、精神面貌、工作作風不斷加強。

各位代表,天道酬勤,春華秋實。全市振興發展和本屆政府取得的成績,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航定向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在各個崗位付出辛勤勞動的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鞍部隊、武警官兵、公安幹警、消防救援隊伍和中省直各單位,向所有關心支持鞍山振興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感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振興發展中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體現在,新興產業起步慢、規模小,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仍需加力加速,產業結構還不能適應「雙碳」要求,產業鏈「斷點」「堵點」「卡點」亟待打通。重大項目和有效投資不足,創新支撐引領作用不強,新舊動能轉換任重道遠。城市運行和民生保障還有短板,城市功能品質、生態品質、服務品質、文化品質仍需提升。財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等領域還存在不少風險隱患,市域治理體系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政府系統少數幹部「兩種能力」「一種精神」不強,視野格局、服務意識、專業素養、辦事質量和效率有待提高,「四風」問題和腐敗案件仍有發生。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將本着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採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決不辜負人民群眾的期望!

二、今後五年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

今後五年,是鞍山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重塑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攻堅期;也是調整結構、轉型升級、重振雄風,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爬坡期;更是轉變作風、埋頭苦幹、重新出發,推動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關鍵期。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為未來五年發展擘畫了藍圖,我們將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上來,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奮力譜寫新時代鞍山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市黨代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聚焦補齊「四個短板」,紮實做好「六項重點工作」,深入落實「四個着力」「三個推進」,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持續改善民生,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項目和高水平制度創新成果全力以赴抓發展、促振興,在開創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局面中走在前列,奮力實現新時代鞍山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突破。

今後五年與「十四五」時期基本契合,我們將圍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確定的發展目標和實施路徑狠抓落實,着力推進產業、城市、社會「三個轉型」,走出一條具有鞍山特色的振興之路。

——聚焦產業轉型,高質量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堅持高端化、綠色化、服務化、多元化發展方向,充分發揮資源稟賦、產業基礎、應用場景等優勢,深度開發鋼鐵及深加工、菱鎂、精細化工、農副食品加工四個「原字號」產業鏈,改造升級專用車及汽車零部件、紡織服裝、電力裝備、冶金礦山及節能環保裝備四個「老字號」產業鏈,培育壯大氫能、電池、激光及光電顯示、磁動力四個「新字號」產業鏈,延鏈建群現代農業、商貿服務、文旅康養、數字經濟四個產業方向,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建設國家級綜合性鋼鐵產業基地、世界級菱鎂新材料產業基地、東北地區重要製造業基地、「一帶一路」物流節點城市、北方重要休閒旅遊目的地。

——聚焦城市轉型,高品質建設宜居山水綠城。堅持城鄉統籌、融合發展,全域構建以沈大鞍振興發展為主軸,以中心城區和海城城區兩心為牽引,以鞍海一體化都市區、東部岫巖綠色經濟示範區、西部台安融入京瀋先導區三區為重點的「一軸、兩心、三區」格局。做大做強中心城區,提升「一山、一河、一城、一區、一道、一環」等重點片區品質,形成「東美、西強、南新、北升、中優」的發展新格局,全方位補齊城市功能短板、補足生態弱項、補上設施空白,讓居民推窗「見綠」、10分鐘「入園」、15分鐘便捷生活成為現實。打造「以山鑄城、以綠蔭城、以園美城、以文化城」的現代鋼都、山水綠城、宜居之城、文明之城、幸福之城。

——聚焦社會轉型,高效能構建共治共享幸福家園。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建立以黨建為引領、以智能化為支撐、以城鄉網格化為基礎,融合黨務、政務、服務為一體的市域治理體系,推進法治環境顯著改善,營商環境根本好轉,治理效能全面增強,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讓每個鞍山人都能參與城市發展和社會治理,都能有歸屬感,都能感受到城市溫暖、享受品質生活,建成更高水平的健康鞍山、法治鞍山、平安鞍山,建成文化強市、教育強市、人才強市、體育強市。

三、2022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十四五」規劃關鍵一年,是落實省、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和新一屆政府履職的開局之年,我們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以上;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其他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不低於全省平均水平。

今年要重點做好七個方面工作。

(一)堅定不移優環境,着力深化改革開放

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出實招。深入實施「放管服」改革專項行動,出台行政權力下放運行管理辦法,確保應放盡放、應收盡收。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對新產業新業態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優化「一網通辦」平台,開發「鞍心辦」手機平台,建設上下貫通、橫向聯通、手機打通的數字化辦事體系,對各級政務服務事項全部再造流程,繼續推出「一件事一次辦」「秒批秒辦」「只提報一次」便民便企事項,讓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辦事不求人成為常態。優化再造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深化「標準地」「雲勘驗」「中介服務限時辦」等改革,確保審批時限壓縮到45個工作日以內。加強法治環境、誠信環境建設,把政務誠信作為「第一誠信」,堅持新官理舊賬,完善政策體系,嚴謹規範招商協議、嚴密決策程序、嚴格履約踐諾。推動社會信用條例立法,完善失信聯合懲戒和守信聯合激勵制度,堅決打擊惡意拖欠賬款和逃廢債行為。對破壞鞍山法治環境、信用環境的人和事,堅決抵制、堅決嚴懲,擦亮「鞍心」營商品牌。

在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上再用力。深化冶金產業鏈集團綜合改革和燃氣、水務、供熱等國企混改,建立健全國企「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持續推進國企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全面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加快發展民營經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為企業降本減負,支持企業上市融資,當好「店小二」,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依法保護各類企業合法權益,讓市場主體在公平、公正、開放、透明的發展環境中健康成長、充滿活力。全年新增「個轉企」1100戶、「小升規」80戶、「規升巨」12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25戶。

在提升開放合作水平上求突破。提升開放平台功能,舉辦西柳市場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力爭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出口達到5億美元。加快推進「鞍山港」建設,實現保稅物流中心封關運營。強化區域協調發展,差異化融入瀋陽現代化都市圈,支持岫巖發展綠色產業和生態經濟,深度融入遼東綠色經濟區。提升開發園區能級水平,支持經開區創建國家級開發區。深化開發園區體制機制創新,實行「管委會+公司」運營模式,加強基礎設施、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探索「一區多園」組合發展,激發園區發展活力。

(二)堅定不移抓項目,着力擴大有效投資

高起點謀劃項目。搶抓國家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的有利契機,精心謀劃項目,做好前期工作,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央預算內投資等資金支持。圍繞「八個方面」特別是「12+4」重點產業鏈上70個斷點、堵點,確定延鏈補鏈強鏈項目清單,重點謀劃儲備氫能產業園等一批重大項目。

高質量招引項目。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一把手工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採取一切行之有效措施,形成全域全員全面招商的濃厚氛圍。加強招商隊伍建設,提升專業招商能力,建立簽約項目效果評價機制。圍繞產業鏈開展靶向招商,用好「產業地圖」「招商地圖」,辦好重點產業投資發布會等重大商務活動,挖掘有效項目信息,叩門招商、以商招商、主題招商,精準對接頭部企業,努力在招大引強、招新引高上取得突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00個,實際到位內資增長15%以上。

高效率保障項目。搭建智慧管理平台,建立重大項目聯動推進機制,全程幫辦代辦包辦,持續開展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土地攻堅和停緩建項目攻堅等專項行動,強力化解批而未供、淨地不淨、閒置土地等問題,全力保障重點項目建設要素需求,加快推進華潤熱電聯產、安井速凍食品、千山文化旅遊和鄉村振興等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壓茬推進石湖水庫、龍潭抽水蓄能電站、鞍台高速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加速形成高質量項目群,全年開復工5000萬元以上項目600個,開復工率達到100%。

(三)堅定不移強產業,着力做好「三篇大文章」

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深化「雙鞍」融合,支持綠色開發西鞍山鐵礦,加快推進陳台溝鐵礦、鞍鋼尾礦綜合利用等項目建設,做大做強鋼鐵全產業鏈,進一步提升本地配套率。開展菱鎂礦業權整合,加快鎂建材產業基地建設,延長菱鎂產業鏈條,提升附加值,不斷壯大產業規模。以「技術升級改造」「數字化改造」「節能改造」「環保改造」為抓手,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水平,開工恆盛鑄業燒結機等「四項改造」項目200個。實施引育壯大行動,加快推進歐波同人工智能研發等新興產業項目建設。

提升服務業發展能級。推動億元以上商品市場優化升級,西柳市場打造千億級市場集群。加快推進皇冠五星級酒店、新港國際廣場等重大項目建設,改造提升10條特色商業街區,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強海城、岫巖直播基地建設,育管並重構建直播電商產業鏈。推進「文化+旅遊」,培育沉浸式、互動式、體驗式「網紅打卡地」,推進岫巖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縣、雨桐玉文化博物館和對樁石村等景區晉升國家4A級,旅遊總收入增長10%。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

培育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治理數字化互促共進。實施「上雲用數賦智」行動,積極打造省級工業互聯網平台,培育智能工廠、數字車間30個以上,新、改建5G基站1300個。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推動市域治理「一網統管」「一屏指揮」,推出「智慧應急」「智慧交通」等數字化場景,促進公共資源高效配置、突發事件高效應對;建設「一網協同」辦公平台,推動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區協同聯動,實現執行實時可見、監督全程在線、政令一鍵到底。

(四)堅定不移優生態,着力推進創新發展、綠色發展

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動創新平台發展,建設高新區創新研發區,加強海洋裝備用鋼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新增市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24個。實施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計劃,力爭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600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50戶、瞪羚和雛鷹企業發展到22戶和140戶。深化「揭榜掛帥」模式,以鋼鐵、菱鎂等產業需求為導向,加大與東北大學、遼寧科技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力度,開展核心關鍵技術攻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130項以上,技術合同登記額增長15%,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增長15%。實施「鋼都英才計劃」2.0升級版,引育一批創新人才,讓鞍山成為創新熱土、創造高地、創業樂園。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按序時完成中央、省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突出抓好鋼鐵、菱鎂、礦山等重點行業深度治理,深入開展低空面源污染、揮發性有機物整治,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開展「堵污口、清淤泥、淨水質」專項整治,推進全市937個排污口建檔立卡、規範管理,提標改造兩座污水處理廠,確保河流國省控斷面穩定達標。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風險。

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編制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實施降耗專項行動,能耗強度降低3%以上。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謀劃建設「雙碳」產業園,打造「無廢城市」。推廣應用新能源,有序推進台安整縣屋頂光伏試點,開工建設100萬千瓦風電項目。加強生態修復和保護,積極參與遼河國家公園創建,推進礦山智慧化監管,完成礦山生態修復458.4公頃,人工造林2萬畝,義務植樹300萬株。

(五)堅定不移興城市,着力提升功能品質

堅持高標準規劃。注重留白、留璞、增綠,精益編制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精準劃定「三區三線」,精心制定公共交通、中心城區供熱等專項規劃,精緻做好重點片區和節點的城市設計,塑造特色城市風貌,進一步確立城市「成長坐標」。

堅持高品質建設。將品質意識貫穿到城市建設各環節、各領域、各階段,建一件成一件留下一件。全面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快補齊城市基礎設施短板,讓城市更有韌性、更舒適、更宜居。完善城市路網體系,實施中華路等道路更新工程,打通湖南街等「斷頭路」,實現大悅城地下通道等3處人行過街設施竣工、瀋海高速公路鞍山北出口連接線建成通車。全面完成近三年開工的老舊小區改造任務,2022年268萬平方米改造項目要實現當年開工、當年竣工。加強水電氣暖「生命線」維護,新建改造各類管網管線1000公里以上。提升公共服務設施品質,建設南沙河、運糧河景觀水系,高水平規劃建設「千山灣」,打造城市新客廳;實施玉佛山「雲上鋼道」綠道、200個口袋公園和10條花卉景觀路建設,讓市民享有更多綠色空間,讓美景環繞生活。

堅持精細化管理。用繡花功夫抓管理,壓實「路長制」和網格化,加強日常維護,推進環衛市場化改革,全面啟動垃圾分類,顯著提升背街小巷和城鄉接合部環境品質,打造「整潔、有序、安全、智慧」的城市管理新風貌,確保高質量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復檢。

(六)堅定不移穩「三農」,着力推進鄉村振興

穩住農業基本盤。守牢耕地保護紅線,再建設高標準農田13.45萬畝,新增黑土地保護46萬畝。以「三區三園」建設為重點,做大做強優質稻米、畜禽、設施蔬菜、南果梨、食用菌五大主導產業,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保供穩價,糧食產量穩定在130萬噸以上。

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強化縣域產業支撐,支持海城菱鎂和服裝加工、台安農產品深加工、岫巖岫玉和清潔能源等產業創新發展,推動由「賣原料」向「賣加工品」「賣品牌」「賣服務」轉變。加快農村商業體系建設,布局「六進鄉村」新型商業模式。全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穩定危房改造、醫療、教育、生產生活等保障政策,完善扶貧資產管理機制,強化鄉村振興項目與農民利益相聯結,扶持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紮實推動共同富裕。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統籌農村生產生活生態,完善村莊規劃,繪製鄉村建設施工圖。實施清單制管理,提升鄉村治理效能。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持續抓好農村戶廁整改,加大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提升村容村貌,建設維修農村路710公里,建成美麗宜居村70個。

(七)堅定不移惠民生,着力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完善民生保障體系。持續辦好10件民生實事。促進重點群體多渠道就業,新增城鎮就業3.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建設街道(鄉鎮)級居家和社區養老綜合服務中心10個、社區級服務站20個,實現城鄉養老服務網絡全覆蓋。做好助殘、救孤、濟困、優撫等工作。

繁榮發展社會事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紮實推動「雙減」工作,擴大公辦幼兒園輻射力,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鼓勵普通高中特色發展,推進鞍山師範學院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建設全面達標,支持職教城建設國家級康養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加強新冠肺炎定點醫院救治能力建設,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弘揚工匠精神、勞模精神,加強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鞍山段)建設,積極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新建10座城市書房,舉辦大型體育賽事,開展文化惠民活動,用文化涵養城市文明。

深化平安鞍山建設。以市域治理改革為牽動,持續開展制度創新,提升治理效能,紮實做好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加強政府債務管理,穩妥推進城商行、農信社改革,營造良好金融生態。全面完成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強化食品藥品全過程監管,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化國防動員體制改革,做好雙擁共建,鞏固軍政軍民團結。深化現代警務機制改革,推進「鋼城義警」建設,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鬥爭,實施「治重訪、化積案」專項攻堅,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堅持忠誠立政,讓政治過硬成為最純底色。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把政府系統鍛造成堅持「兩個確立」、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堅強戰鬥堡壘,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工作監督,自覺接受市政協民主監督,自覺接受法律、監察和人民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真正把講政治體現在對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安排的堅決落實上,體現在推動鞍山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提升上,體現在為民奉獻的實際行動上。

堅持實幹為政,讓狠抓落實成為最大亮色。為政之要,貴在落實,我們要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發揚鬥爭精神,在狠抓落實上動真章、見實效。要解放思想抓落實,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學習能力,堅決破除視野局限、擺脫路徑依賴、克服慣性思維,自覺運用系統觀念、改革思維、創新辦法解決問題、推動發展。要轉變作風抓落實,工作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直面問題,埋頭苦幹、緊抓快干、真抓實幹,堅決杜絕表面落實、形式落實、文字落實、數字落實,真正用效果、用變化、用感受體現各項工作。要創新機制抓落實,壓緊壓實任務清晰的責任鏈條和工作閉環,堅決杜絕不推不動、推而慢動、有頭無尾,讓各項工作全鏈條聯動、全閉環管理、全方位落實。要講求質量抓落實,把精細化管理貫穿政府工作始終,時時創優、處處要好、事事爭高,堅決杜絕大而化之、籠而統之、浮皮潦草,爭取更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堅持從嚴治政,讓清明清廉成為最淨本色。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狠抓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讓政府系統清正在心、清流涌動、清風長在。堅持過緊日子,將更多財力用到保民生、補短板、促振興上。完善全程可量化的目標體系、督查體系、考核體系,全面加強實績管理,增加頻次、拉開檔次,營造想幹事、能幹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圍。

各位代表,欣逢盛世,定當不負盛世;面向未來,唯有開創未來!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堅定信心、重燃激情,干出氣勢、干出血性,奮力實現新時代鞍山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突破,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