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023年佳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2022年佳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3年佳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作者:任向軍
2024年佳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本作品收錄於《佳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3年2月14日在佳縣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2年工作回顧

2022年是新一屆政府履職的第一年,也是佳縣發展進程中極具考驗、極不平凡的一年。一年來,面對嚴峻複雜的宏觀形勢和多重超預期因素衝擊,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迎接黨的二十大、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全力以赴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效能治理、打造高品質生活,較好完成了縣委十九屆四次全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86.53億元,增長9.4%,增速居全市第二、南六縣第一;財政總收入4.02億元,增長81%;地方財政收入1.59億元,增長14.1%;固定資產投資26.32億元,增長4%;規上工業總產值64.21億元,增長37.6%,增加值增長20.6%,兩項增速均位於全市第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92億元,增長4.7%;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2732元、13502元,增速分別為5.5%、7.5%。

(一)多點突破,創新驅動激發新活力。創新動能加速聚集。設立秦創原(佳縣)創新促進中心,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家,評價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46家,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1100萬元。成功申報秦創原(佳縣)半導體及新材料產業兩鏈融合試驗區1個、「科學家+工程師」隊伍2支,榆林市首家省級「四主體一聯合」小雜糧校企聯合研究中心成功落地佳縣。爭資爭項積極有為。上報中央預算內項目24個,謀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28個,包裝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11個,策劃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貼息貸款項目6個,累計到位資金3.1億元。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辦理不動產權登記業務242件,實現「交地即辦證」零突破。完成「審批不見面、辦事不求人」專項行動141項,複製推廣改革舉措68項,行政審批按期辦結率達99.7%,招標實施方案核准時間由20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佳快辦」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招商引資成果豐碩。新簽訂項目17個,總引資額達208.9億元,其中總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10個;年內新落地開工項目7個,到位資金11.46億元。累計完成到位資金25.07億元,同比增長36.3%,連續五年獲評「榆林市招商引資先進縣」。

(二)聚勢賦能,產業轉型呈現新氣象。工業經濟勢頭強勁。63個重點項目,建成投運9個,完成年度目標任務37個,完成前期17個,累計完成投資17.04億元。光伏和半導體材料、清潔能源等產業鏈發展進入快車道,陝西有色天宏瑞科公司入選「陝西省瞪羚企業」並全面啟動二期項目,冀東油田產能建設地面工程建成投運,年產150萬噸水洗砂綜合利用項目具備試生產條件,榆佳經開區完成工業產值41.96億元,增長78.6%,化工園區審定順利上報省工信廳。特色農業提質增效。實施高效旱作節水農業6.69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2500畝,年度糧食產量25.7萬噸、產值達9.1億元,糧食生產再創歷史新高。實施「有機棗都·陝西佳縣」紅棗產業發展戰略,大力推廣「佳油1號」和「佳州大酸棗」優良品種,年度紅棗(酸棗)產量突破5億斤,產值突破16億元。新栽山地蘋果980畝,全縣果業面積穩定在3萬畝以上;標準化種植紅薯2283畝,總產值達2000萬元;種植高粱10萬畝,總產值達2億元。新建牛羊養殖場7個、飼草加工廠1個、農產品加工廠1個,佳縣羊肉等7個產品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畜禽養殖總量達131.2萬頭(只、羽),總產值達5.35億元。建設標準化手工掛麵加工廠1座,編制《佳縣手工掛麵質量團體標準》,成功獲評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文旅產業快速發展。全域旅遊示範區和木頭峪古鎮、峪口藝術小鎮、泥河溝千年古棗園3個3A級景區創建通過省市初驗。成功舉辦「慶豐收·促振興」暨「清爽榆林」黃河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完成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與文旅部聯合攝製的大型文旅探訪節目《山水間的家》、鄉村振興題材電影《高高山上一頭牛》的拍攝工作,大美石窯創建為「陝西省旅遊度假區」,白雲山森林康養基地入選「第二批陝西省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全年接待遊客194.21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4.4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2%。

(三)夯基築本,鄉村振興譜寫新篇章。脫貧成果持續鞏固。圍繞國家鞏固脫貧成果後評估和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指標體系,創新運用「六字」「四雙」「清單式」和「五曬五比拼」等工作法,紮實開展「百日提升」「百日督幫」專項行動,有效應用防返貧動態監測「3456」工作機制,整改各級反饋問題90條,新增的易返貧致貧戶100戶263人全部落實幫扶措施,823戶監測對象無一返貧致貧。全年安排涉農整合資金3.79億元、項目429個,實施危房改造136戶,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79處,建成投用農村水質檢測中心,落實教育資助7248人次349.7萬元,新增小額信貸3507.8萬元,分配光伏收益648.9萬元,完成消費幫扶1.54億元,大病救治和慢性病簽約服務率達100%。鄉村振興接續推進。完成村集體「清零消薄」任務22個,集體經濟收益5萬元以上的村達到108個,脫貧人口年度人均純收入12958元,增幅達19.1%。持續提升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型示範農房110戶,新建農村衛生廁所2683座,整改問題廁所2014座。簽訂電子商務進農村物流戰略合作協議,舉辦網絡直播人才基礎培訓班5期,促進「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暢通。開通鄉村振興服務熱線,接聽來電836個,受理解決問題125項,廣大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持續攀升。工作方法不斷創新。深入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廣大鄉賢投資鄉村振興項目98個,幫銷農特產品金額達2700多萬元。組建10支人才服務隊深入基層開展農業科技服務活動,評選優秀農村實用人才45名。實施陝西省首例「鄉村振興產業基金+慈善信託」項目,為涉農產業撬動財政貼息貸款5265萬元。「四聯」發展、「863」金融幫扶、新鄉賢+N等工作被中省市主流媒體宣傳報道,全省鄉村建設「四沿三建」現場推進會到赤牛坬村觀摩,朱官寨村、譚家坪村、任家畔村等5個村落入選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木頭峪村獲評「2022年陝西省美麗宜居示範村」,赤牛坬村入選陝西省「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建設示範點,方塌鎮被列為陝西省跟蹤指導考核市級重點鎮和2021年度全省耕地保護激勵先進單位,圪嶗灣村創建為全市首個省級鄉村振興科技示範村。

(四)系統治理,生態建設取得新成效。「雙碳」戰略落地落實。陝有色天宏瑞科、榆能鹽化、恒生鎂業3家重點用能企業全部接入省市能耗平台,完成38家規上企業節能審查,停產整頓2家蘭炭企業,助力園區綠色發展。生態建設提質擴面。完成造林3萬畝、退化林修復1.2萬畝,嚴格林地審核審批管理,嚴肅處理違法圖斑,有效防範森林草原火災,全縣林木覆蓋率達69%,增綠管綠護綠成績斐然。污染防治成效明顯。深入開展生態環境保護三十七項攻堅行動,加強建築工地揚塵治理,紮實推進清潔取暖改造,強化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加大秸稈禁燒力度。完成入河直排口整治180餘個,佳蘆河崔家河底國控斷面、黃河譚家坪省控斷面達到國家Ⅱ類標準,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符合國家標準。縣域環境空氣質量位列全市第一,天藍、地綠、水清正在成為葭州大地的鮮明底色。

(五)建管並重,城市能級邁上新台階。優化全域設計。完成佳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三區三線」劃定,有序推進新城規劃建設,全面啟動村莊規劃編制,完成泥河溝村、赤牛坬村實用性村莊規劃試點編制。提升功能品質。完成12個老舊小區改造,人民路市政道路管網、傳統街巷沿街立面整治、葭州文化廣場等城建項目完成年度目標,7處城牆隱患和東坡巷道應急搶險工程完工,城市精細化管理全面加強,宜居宜業的城區品質不斷提升。完善基礎設施。建設5G信號基站52個、4G信號基站149個,解決了223個村信號弱和信號盲區問題,全縣應急廣播實現全覆蓋。創建四好公路4條46公里,坑鎮、神泉堡村等28個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建設有序推進,木頭峪起義館、泥河溝紅棗博物館、自然村通組公路等100多個鄉村振興項目建成投運,鎮村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

(六)共建共享,社會建設開創新局面。教育改革初見成效。堅持「穩和准」的總基調,聚焦校長和教師「兩支隊伍」,出台《佳縣教育改革十條措施》,完成兩批8所學校改革任務,引進榆林優質教育資源深化合作辦學,建成佳縣第二小學,榆佳經開區九年制學生宿舍樓,佳縣第一中學和佳縣中學教學樓、公寓樓、餐廳等附屬設施,實現教育教學內部管理和硬件配套「雙提升」。2022年佳縣中學本科上線率同比增長34.9%,留佳返佳學生數量日漸增多,全縣教育事業步入健康發展新軌道。衛健事業紮實推進。醫改調研全面啟動,醫聯體實施方案初步形成,縣醫院改擴建等4個項目正在建設,新增床位1433張,培訓醫技人員1.3萬人次,基層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構建縣、鎮、村三級醫保經辦體系,群眾看病診療更加便捷。文體事業繁榮發展。舉辦「三區人才」公共文化服務培訓班3期,送戲下鄉公益演出210餘場,佳縣剪紙藝術工坊入選「陝西省第二批省級非遺工坊」。穩妥化解東方紅黃河文化產業園「兩館一閣」歷史遺留問題,啟動建設陝西黃河文化博物館布展項目。成功承辦省十七運火炬傳遞佳縣站活動,「一場兩館」建成具備投用條件。就業規模保持穩定。組織「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等線上線下招聘會8場,開展棗芽茶、手工掛麵加工等各類技能培訓19期,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緩繳企業社會保險等政策,城鎮新增就業2255人、失業人員再就業739人,實現勞務輸出5.9萬人。民生保障更加有力。設立佳縣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建成醫養服務中心和殘疾人托養中心。累計發放保障金2.05億元、救災資金1185.7萬元,為7600多戶困難群眾提供平價煤和基本生活物資,有效保障各類群體合法權益。關愛農村「三留守」群體慈善信託項目成功入選中國鄉村人才振興優秀案例,榮獲第三屆三秦慈善獎。疫情防控成效顯著。嚴格落實國家和省市政策方針,快速建成千人方艙醫院,加強核酸檢測、疫苗接種等工作,平安轉運返佳學生1739人。在「二十條」「新十條」「第十版」出台後,紮實做足「乙類乙管」準備,積極構建分級診療體系,多渠道儲備醫療器械藥品,為2.6萬困難群眾免費發放健康包,有效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安全生產平穩向好。圍繞黨的二十大等重大時間節點,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推進掃黑除惡常態化,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出台安全生產事故責任追究《九項制度》,深入開展十二個重點領域和自建房安全生產大核查大整治,排查整治問題隱患7600多個,20個鎮(辦、中心)全部配備衛星電話等應急設備,全縣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社會治理持續加強。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28起,立案、損失金額分別下降65.6%、22.2%;破案、抓獲犯罪嫌疑人分別上升16%、140%,呈現「兩升兩降」的良好局面,公安系統滿意率連續四年位居全市前三。培育市、縣「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29個,增設榆林市區流動法律便民點1個,打通法治為民最後一公里。全年信訪總量同比下降30%,社會治安滿意率達98.7%,社會安定和諧有序。

各位代表!2022年我們實施了「十件民生實事」,其中,4項任務完成:開通鄉村振興便民服務熱線,並建立台賬一對一回訪;完成12處老舊小區主體改造;完成影劇院至人民法院段市政道路管網改造工程;完成老年大學搬遷。6項任務完成了年度目標:縣城淨水廠已完成前期和招投標工作;縣醫院綜合大樓完成工程總量的91.2%,婦幼保健院正在進行設備採購;城區停車場主體已完工;城區「四亂」問題進一步得到整治;佳縣至神木沿黃旅遊專線正在溝通對接;10個文化廣場已完成,1個社區文化服務中心、3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已建成。

在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政府自身建設也取得了新成效。從嚴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下茬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集中精力抓執行、抓推進、抓落實正在成為政府系統的高度自覺和共同意志。認真落實審計監督、政務公開、民主集中制度,主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監督,年內回復省市各類督查件32件,辦理人大建議26件、政協提案29件;全年化解不良貸款9220萬元,不良率降至1.99%;化解政府隱性債務3183萬;「三公」經費較2021年下降0.8%。與此同時,國防動員和雙擁共建深入開展,新聞廣電、退役軍人、婦女兒童、青少年、殘聯、人防、氣象、檔案、供銷、工會、慈善等工作都取得新進展。

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奮鬥充滿艱辛,成績來之不易。過去一年,我們始終堅持創新引領、項目為王,持之以恆抓攻堅、堅定不移求突破,增強了產業支撐,培植了重要財源,集聚了強大動能,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這些成績的取得,最根本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科學決策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有效監督、鼎力支持的結果,更是全縣廣大幹部群眾凝心聚力、砥礪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全縣老幹部、老同志,向駐佳部隊、武警官兵、消防救援隊伍和政法幹警,向奮鬥在各行各業的廣大幹部群眾,向所有關心支持佳縣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工作中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有:農業產業層次不高,工業產業鏈條不長,文化旅遊和服務產業發展緩慢,創新驅動不足,大項目好項目不多,推進高質量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城市建設滯後、功能亟待完善,教育和醫療等民生事業仍存在不少短板,人口外流現象嚴重;疫情防控、安全生產、基層治理等領域仍存在風險隱患,統籌發展和安全任務繁重等等。這些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切實加以解決。

二、2023年總體思路和主要預期目標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認真落實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市第五次黨代會、縣第十九次黨代會各項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入開展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營商環境突破年、幹部作風能力提升年「三個年」活動,大力實施「345」工程,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再接再厲,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譜寫佳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地方財政收入增長7%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2%、8%左右。

三、2023年主要工作任務

(一)聚力現代農業發展,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聚焦農業生產穩基礎。嚴守耕地紅線,加大耕地「非糧化」治理,建設高效旱作節水農田6.93萬畝,完成1.48萬畝高標準農田續建任務,提升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15萬千瓦以上,及時摸排撂荒地並完成復墾任務,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56萬畝以上,總產量達到18萬噸以上。聚焦特色產業促提升。圍繞「七大產業鏈」全面激活農村生產要素,做好「土特產」文章,推動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鞏固歷年低產棗園改造6萬畝、「佳油1號」推廣成果3135畝、酸棗嫁接成果3010畝,新建沿黃有機紅棗基地3800畝、密植酸棗基地400畝、棗芽茶加工廠2個,實施酸棗嫁接2000畝,積極組織省級龍頭紅棗企業的申報與評定工作,力爭紅棗(酸棗)綜合產值超過17億元。推廣地膜高粱、穀子、玉米種植6.6萬畝;開展紅薯標準化種植試驗示範,推廣紅薯種植2000畝;完成山地蘋果管護1.3萬畝、標準化創建2000畝,種植業產值突破7.5億元。新增養殖肉牛800頭、羊子8000隻,建成投運肉食品加工廠,力爭畜牧業產值突破5.9億元。推進「三品一標」認證工作,認證綠色食品1個、全國特質農產品1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2個、有機農產品3個,打好農業「綠色牌」。開展封山禁牧舍飼養殖試點工作,努力探索林牧協調發展新路徑;加快發展鄉村旅遊、休閒康養、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挖掘鄉村多元價值,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聚焦成果鞏固提實效。圍繞「三落實一鞏固」和「1234」指標,壓緊壓實鞏固銜接工作責任,緊盯「六類人群」,抓緊抓實防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現象。大力推廣鄉村振興和產業發展「1369+」工作法,持續加大資金項目和資產管理,充分發揮扶貧項目惠民效益,盤活150多處閒置資產,完成50個村集體經濟「消薄」任務;建設鄉村振興和農民發展學院,開展職業農民培訓行動,實現全縣有勞動力的「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鞏固拓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完善聯農帶農富農機制, 推動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聚焦鄉村建設抓示範。出台《佳縣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以省級「十百千」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為契機,加快編制以實有人口、產業、歷史文化資源為先的實用性村莊規劃,因地制宜制定鄉村建設年度任務清單,完成木頭峪鎮省級鄉村振興示範鎮年度建設任務,新創建鄉村振興示範村8個。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27處、安裝路燈2200盞,持續優化農村路網、電網和網絡、快遞物流布局,補齊農村公共服務資源短板。充分挖掘特色資源,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廣泛開展庭院經濟示範戶評選活動,建設一批「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加則加」的「美麗庭院」示範戶。因地制宜探索推行鄉村綜合治理「積分制」「清單制」管理體系,全面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新建衛生戶廁2500座,以坑鎮鎮域生活垃圾治理省級示範鎮創建為重點,統籌推進農村垃圾處置、污水治理等工作,同步建立廢舊農膜等廢棄物回收和處理體系,農作物化肥、農藥利用率穩定在41%以上,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突破85%,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創新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進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二)聚力項目帶動戰略,打好擴大投資主動仗

項目建設再提質。加強榆佳經開區規劃建設管理,深化與榆林高新區等園區對接合作,全力打造光伏和半導體材料、清潔能源、鹽化工、農產品深加工等產業鏈,力爭全年實現工業產值50億元。抓好天寶天然氣液化、物華煤焦油綜合利用等62個重大項目前期工作,抓好陝有色二期8萬噸電子級粒狀多晶硅產業升級、台灣巨皇年產2000MW光伏支架、冀東油田天然氣處理站二期等46個重點項目建設,力爭一、二、三季度開復工率分別達到60%、90%、100%。籌備組織好全市第二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佳縣主會場活動,強化從項目落地、開工建設到運營管理的全流程服務。爭資爭項再推進。結合「十四五」規劃中途調整窗口期,圍繞中央預算內投資4大領域22個專項、政府專項債券10大領域、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8大領域投資導向,精心謀劃儲備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做實項目前期,推動更多項目進入省市「盤子」,力爭2023年中省預算內項目到位資金突破2億元,政府專項債券項目資金達到1.5億元以上,盤活存量資產項目資金達到2億元。招商引資再發力。圍繞全省39條重點產業鏈、全市19條重點產業鏈,完善《佳縣重點產業鏈「鏈長制」招商工作方案》,積極承接省市招商項目落地。充分利用榆佳經開區資源組合配置優勢,藉助蘇陝協作共建「區中園」平台,圍繞全縣10條重點產業鏈,打造互補連接、集群配套、融合發展的產業共同體,力爭全年利用外資220萬美元,省外項目到位22億元,省內項目到位5億元。創新引擎再發力。統籌推進中省市改革任務落實,以「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為突破,深化要素配置市場化改革,抓好佳縣融資平台整合升級工作。高標準創建國家創新型縣(市),建好用好秦創原(佳縣)創新促進中心,引導龍頭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爭形成一批科技成果和試驗示範項目。加大高層次人才和團隊引進力度,完善生活配套服務保障,充分調動人才工作積極性,形成穩固的人才支撐體系。營商環境再優化。聚焦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全面推進「放管服」改革,充分運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推動項目審批由線下向線上延伸,實現「審批不見面、辦事不求人」。強化政務服務「一窗受理」建設,有效解決重點項目企業「反覆跑、多頭跑」的問題,用政府的「減法」激活市場的「加法」。加大閒置、低效用地和「殭屍企業」清理力度,5月底前完成榆佳經開區化工園區認定,全面推進景觀大道路面維修、危化車輛專用車道、危化停車場及污水處理廠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承載能力。落實各項扶持政策,加強民營企業家隊伍建設,全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

(三)聚力優質旅遊資源,打好全域旅遊特色牌

錯位打造特色景區。按照「一核兩帶多點」思路,「一核」即以白雲山5A級景區創建為核心,「兩帶」即轉戰陝北紅色旅遊帶和沿黃河文化旅遊帶,力爭實現「13520」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目標。沿黃河文化旅遊帶要以建設國家黃河文化公園(佳縣段)為契機,按照各景區錯位發展、突出不同主題的思路,以市場化運營為導向,高水平編制《國家黃河文化公園(佳縣段)策劃方案》,形成具體項目清單,實現招商引資、爭資爭項「一案多用」。轉戰陝北紅色旅遊帶要以榆林市打造「轉戰陝北紅色文化旅遊帶」為契機,深入挖掘「八個一」為代表的紅色基因成果,加快打造紅色展館布展,串聯旅遊線路,實現與周邊縣區的融合發展。以推進白雲山國家5A級景區、赤牛坬和神泉堡革命紀念館國家4A級景區、東方紅黃河文化產業園、木頭峪古鎮、峪口藝術小鎮、泥河溝千年古棗園、古城香爐寺、荷葉坪黃河地質公園、烏鎮中學研學基地、㹀牛溝兵工廠等國家3A級旅遊景區創建為目標,打造多點特色景區。加強文化傳承保護。弘揚「一經六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舉辦好東方紅·轉戰陝北教育、黃河文化旅遊節、木頭峪戲劇文化節、白雲山太極拳大會、道藏文化藝術研究等活動。深入挖掘本土優秀傳統文化,積極打造毛澤東題詞紀念館,閻揆要、張達志、武開章紀念館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民俗風情的展館,加快白雲山古建築群、古城牆等文保單位修繕保護工作。持續豐富旅遊業態。主動聯繫、吸引國有龍頭企業、社會資本參與旅遊市場開發和景區管理運營,完成陝西黃河文化博物館、白雲山八卦街、任家畔村人居環境整治等項目建設,建成譚家坪、泥河溝、木頭峪、赤牛坬等鄉村旅遊民宿,不斷提升重點景區旅遊服務功能。加大文創產品開發力度,完善出台支持文創產品開發的配套政策舉措,開展名小吃和文旅酒店評選,打造餐飲旅遊特色和品牌,進一步提升文化影響力和吸引力。

(四)聚力城市能級提升,增強美麗家園承載力

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力爭啟動建設東方紅大道、東方紅大橋,建成葭州文化廣場、城市停車場,加大閒置資產的盤活和改造,抓好各類文化展館建設布展和影劇院片區、香爐寺片區、水門洞片區棚戶區改造等工作,完成榆佳高速佳縣出口至入城口道路的景觀提升和春曉苑片區的人居環境提升工程,啟動申呂家坪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示範區等項目,合理布局和管理運營各類業態,努力推動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補、生態宜居、集約高效的現代城鎮體系。抓好城市精細管理。推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歷史文化街區創建、國家衛生縣城評估驗收工作,完成省級園林縣城首輪覆審,啟動省級文明縣城創建,達到市級文明縣城創建標準。堅決整治建築亂建、門店亂排、攤點亂擺、車輛亂停等違規行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實施城鄉環衛一體化,完善縣、鎮、村三級生活垃圾治理體系,持續擦亮「佳縣環衛」名片。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推動G339國道佳縣縣城過境線、佳米二級公路等改造項目實質性開工,抓好佳縣淨水廠、順義峁至張家元三級公路、10千伏及以下電網等項目建設。大力支持佳州街道、木頭峪鎮、坑鎮、通鎮、烏鎮、方塌鎮等鄉鎮發展,因地制宜建成一批商貿重鎮、旅遊名鎮、特色小鎮,輻射帶動全域發展。

(五)聚力治理成果提升,推進環境質量再改善

鞏固生態治理成效。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嚴格落實河湖長制、林長制和綜合生態巡查,建立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標準體系,持續鞏固拓展中省環保督察問題整改成果,解決好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新建淤地壩82座、粗泥沙攔沙壩78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19.4平方公里,全面完成泥河溝—潘家畔—東方紅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項目、佳蘆河入黃口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設項目,啟動烏龍河入黃口生態保護修復、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等建設項目,構築黃河中游生態屏障。加大生態保護力度。深入開展國土綠化五年行動,實施退耕還林還草、生態長廊工程。堅持城區及周邊揚塵常態化治理,有序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確保縣域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06天以上。嚴格落實「四水四定」,深化節水控水行動,制定佳縣水網建設規劃,持續推進入河排污口整治,加強畜禽養殖污染、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落實源頭管控和「一河一策」,強化禿尾河、店鎮河等小流域水環境日常監管,新建鄉鎮污水處理站3個,確保全縣主要流域2個國省控斷面水質穩定保持在II類以上。嚴格建設用地環境准入,加強土壤污染和危險廢物環境監管,配合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着力保障土壤環境安全。提高生態系統質量。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強化「三線一單」成果管控,持續開展「人工+飛播」造林,重點開展沿黃綠化造林和紅棗林保護,建設營造林4萬畝,實施禿尾河流域山體治理5000畝,加強森林防火和封山禁牧管控,加大棗瘋病等林業病蟲害防控力度,推進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管護機制落實,厚植綠色生態優勢。

(六)聚力人民生活改善,構建共治共享大格局

推進就業量質齊升。落實好就業優先政策,持續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支持和精準服務、青年見習、東西部勞務協作等計劃,持續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加強就業幫扶和職業技能培訓,鼓勵多渠道靈活就業、自主創業,着力提高就業水平。全年新增城鎮就業人口2250人以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9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繁榮發展文體事業。紮實做好「三區人才」公共文化服務公益培訓、非遺小劇場演出、文化進基層等工作,建成王家砭金沙灣社區圖書分館,用好「東方紅」大喇叭,傳播新時代文明實踐好聲音,舉辦「九九重陽節登山賽」、青少年趣味運動會等精品賽事活動,推動群眾性體育、全民健身蓬勃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持續實施《佳縣教育改革十條措施》,完成第三批次學校改革,全力提升教學管理和教育質量。完成王家砭中學、通鎮中學、金明寺九年制學校校園綜合改造,全面落實「雙減」政策,紮實做好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驗收準備工作,推動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職業教育「四位一體」優質協調發展。致力醫療優質發展。完成縣醫院改擴建、中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婦幼保健院項目建設,促進佳縣醫療服務能力提檔升級;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加強醫療資源統籌整合,構建以「1321N」為主體的縣鄉村三級聯動縣域醫療服務體系;完成亞定點醫院改造建設,強化鄉鎮衛生院健康服務與監測職能,發揮村衛生室和村醫「哨點」作用,合理加強物資儲備、人員培訓、應急演練等工作,構建常態化疫情監測、防控、救治長效機制。持續優化社會保障。積極推進民政福利項目創建,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關愛服務體系,以社區為基礎、鄉鎮為依託、機構為補充,打造縣、鎮、社區三級養老服務體系。

(七)聚力統籌發展和安全,城市底板更加牢固

切實抓好安全生產。認真落實「安全生產十條」措施,壓緊壓實安全生產責任,持續推進十二個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和自建房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完善防災救災減災體系,堅決防範各類安全事故發生,實現2023年全縣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三下降」。全力維護社會穩定。一體推動「公安+」警務,深入開展「微治理、微警務、微服務」和「基層基礎大提升」等專項行動,推進「智慧安防小區」「楓橋式派出所」建設,全面提升市域社會治理水平。深入開展「八五」普法「六進」活動,啟用「智慧矯正中心」,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佳縣、法治佳縣。用心做好人民信訪。創新群眾工作方法,持續優化信訪事項處理程序,充分發揮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作用,推動信訪積案實質清零、矛盾糾紛實時化解。完善信訪輿情監測和信息共享機制,密切關注信訪動態,防止越級上訪和群體性上訪事件發生,確保社會大局持續平穩。

各位代表,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時,我們將繼續辦好今年的「十件民生實事」,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中心城區沿街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停車位錯時對外開放,建成投用葭州文化廣場、體育場、西關小學三個地下停車場;「一場兩館」對外開放運營;提高公交車運營管理水平;開展香爐寺至雲岩寺環山步道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持續優化農村網絡布局,新建一批通信基站;改造一批城區旱廁,完善公廁導引標識,新建農村衛生戶廁2500座;強化和美鄉村創建,安裝路燈2200盞,提升改造農村道路,發展庭院經濟;建成投運縣醫院大樓,積極推進醫聯體改革;用好「東方紅」大喇叭,傳播新時代文明實踐好聲音;逐步解決城鄉不動產確權登記遺留問題。

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新征程已經起航,新使命重任在肩。面對新時代、新征程、新使命,政府將自我加壓、接續奮鬥,堅決把決策變為實踐、把任務變為行動、把目標變為現實。

一要加強政治建設。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堅定不移做「兩個確立」的忠誠擁護者和「兩個維護」的示範引領者。時刻緊跟中央重大戰略部署,深刻領悟省市決策意圖和重要安排,切實把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體現到推動佳縣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上,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上級決策部署條條落實、件件落地、事事見效。

二要嚴格依法行政。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強化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健全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和集體討論決定等法定程序,推進依法科學民主決策,不斷提高依法行政水平。高質量辦好人大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依法接受人大監督,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紀檢監察、司法、社會和輿論監督,強化審計、統計監督,確保權力始終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三要提高行政效能。樹牢「有解思維」,增強報賬意識、交卷意識、成果意識,確保制定的政策必執行、承諾的事項必兌現、承擔的任務必完成。堅持雷厲風行、馬上就辦,推行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強化政府系統執行力。堅持密切聯繫群眾,積極開展機關接地氣、幹部走基層活動,深入一線解難題、辦實事。堅持實字當頭、干字為先,在務實功、出實招、求實效上下功夫。

四要恪守清正廉潔。鍥而不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持續深化糾治「四風」,重點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持續為基層鬆綁減負。堅持節用裕民,嚴控「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支出,騰出財力用於重大民生改善、重大項目建設、重大風險處置等領域,讓財政的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切實加強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強化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重要崗位監督,完善權力配置和運行制約機制,營造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會清朗的良好政治生態。

各位代表,使命引領前行,奮鬥開創未來。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奮力譜寫佳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名 詞 解 釋


「345」工程:「3」即發展「三大產業」:以榆佳經濟技術開發區為龍頭的現代工業、以優質有機紅棗為龍頭的現代農業、以旅遊康養產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4」即實施「四大戰略」:園區帶動、棗畜富民、康養突破、城鄉融合;「5」即實現「五大目標」:建成高端光伏產業基地、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山水葭州·康養勝地」黃河康養旅遊度假區、陝西省鄉村振興示範縣、陝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鄉村振興和產業發展「1369+」工作法:「1」即貫徹一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編制一個規劃:科學編制鄉村振興規劃和「十四五」項目庫,聚焦一套指標:鞏固脫貧成果後評估指標,實現一個目標:陝西省鄉村振興示範縣;「3」即緊扣三個重點:問題整改與提升、產業項目和民生保障、基層黨建和幹部管理;「6」即「三變」改革六個步驟:宣傳動員、清產核資、制定方案、明確股權、建章立制、頒證分紅;「9+」即鄉村振興「9+產業鏈」:種、養、加、研、品、游、銷、引、育等。

「1234」工作重點:「一收入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環境衛生、績效管理、群眾滿意度。

「六字」工作法:學,即學習政策;教,即教授方法;干,即苦幹實幹;盯,即盯住抓落實;驗,即驗收審核;評,即評比考核。

「四雙」工作法:以「百日提升督幫」行動統領當前鞏固銜接各項工作,採取雙指導(督幫組巡迴督導相關部門和20個鎮辦、中心,行業專班指導本行業政策落實和具體業務)、雙反饋(縣鞏銜辦每天將疑似問題清單反饋鎮辦、中心和相關行業部門)、雙報告(縣鞏銜辦將問題報告縣級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包抓鄉鎮領導)、雙整改(鎮村負責問題整改,同時部門負責做好業務指導和跟蹤督促工作)。

「清單式」工作法:制定包抓任務清單、溫馨提醒函,圍繞「三落實一鞏固」,明確16項具體任務,督促包鎮縣級領導定期到鎮進村入戶督導。

五曬五比拼機制:以第一書記微信工作群為舞台,曬工作日誌、曬學習筆記、曬入戶辦實事動態、曬辦公環境、曬生活保障,比拼黨性覺悟、比拼為民情懷、比拼工作狀態、比拼亮點成績、比拼精神面貌。

「3456」防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緊盯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三類對象」,強化鎮村主體、駐村幫扶、部門監管、幹部結對「四項責任」,實施農戶自主申報、鎮村幹部排查、行業部門篩查預警、各類監督渠道反饋、平台監測分析「五方監測」,築牢產業幫扶、就業幫扶、搬遷後扶、社會幫扶、綜合保障、扶志扶智「六道防線」。

「四聯」發展:村與村、企業與村、機關與村之間,通過組織聯建、治理聯抓、產業聯興、資源聯享等方式,打造黨建聯合體,聚合多方要素,實現抱團發展。

「863」金融幫扶模式:匯聚8家省級定點幫扶單位合力,發揮「銀行、保險、信託、期貨、擔保、財政貼息」6種金融工具聯動效能,解決涉農產業「風險、資金、銷路」3大難題。

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准入清單,是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精細化管理、強化國土空間環境管控、推進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13520」目標:「1」即白雲山景區創建成國家5A級旅遊景區;「3」即東方紅黃河文化產業園、赤牛坬村和大美石窯景區創建成3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5」即泥河溝千年古棗園、峪口藝術小鎮、木頭峪古鎮、荷葉坪黃河地質公園、古城香爐寺創建成5個國家3A級旅遊景區;「20」即建成20個鄉村振興和鄉村旅遊示範村。

「八個一」為代表的紅色資源:「一個宣言」,即《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一個訓令」,即《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關於重行頒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訓令》;「一個決議大綱」,即《中共中央關於公布中國土地法大綱的決議》和《中國土地法大綱》;「一個司令部和作戰計劃」,即佳縣朱官寨「窯洞司令部」和《解放戰爭第二年的戰略方針》;「一場戰役」,即沙家店戰役;「一個兵工廠」,即㹀牛溝兵工廠;「一個題詞」,即「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一首不朽歌曲」,即《東方紅》。

「一經六道」:《道藏經》,茶道,書道,樂道,講道,醫道,武道。

四水四定:即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是「十六字」治水思路的具體落實,也是水資源承載力的落地方向。

「1321N」醫療服務體系:「1」即1所醫聯體總院,「3」即縣醫院、縣中醫院、縣婦幼保健院3所縣級公立醫院,「21」即各鎮(辦、中心)和榆佳經開區衛生院,「N」即各村衛生室、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