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023年盧氏縣政府工作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一、2022年工作回顧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全面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縣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和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高質量發展不動搖,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成效顯著。全縣地區生產總值140億元,同比增長5.6%;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4%,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3.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4%,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GDP增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率位居全市第一,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率均居全市前列,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提質,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升。

回顧過去一年,我們重點抓了以下八個方面工作:

(一)穩紮穩打上項目、抓招商,經濟運行企穩向好。項目建設再掀熱潮。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以項目增動力、促發展。累計實施省市重點項目58個,完成投資217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150%;順利推進縣重點項目141個,計劃總投資488.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41.1億元,完成年度投資144.5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102.4%。納入前六期「三個一批」項目累計47個,總投資258億元。民營經濟貢獻突顯。全縣市場主體21393家,其中民營經濟市場主體19801家,占比92.6%;「四上」企業142家,民營企業占比91.5%。民營經濟貢獻了全縣59.5%的地區生產總值、86.7%的稅收、80%以上的科技創新成果、100%的進出口總額,是我縣經濟保持恢復態勢的主要力量。招商引資成效明顯。完成招商引資112.7億元,占年度目標105%。節會簽約項目15個,擬總投資40.7億元。全年實現外貿出口19.5億元,位居全市第一。

(二)精準施策固成果、促振興,脫貧成果持續鞏固。監測幫扶堅守底線。嚴格落實「四個不摘」[1],建立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累計識別監測對象6783戶18427人,全縣未發生一戶一人返貧致貧。2022年11月7日省長王凱到我縣調研,對我縣發展特色產業增加農民收入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11月19日,央視《焦點訪談》欄目以《共富路上不掉隊》為題對我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進行了專題報道。縣鄉村振興局榮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後續扶持更加細化。對超過500人的搬遷安置點,全部設立黨支部和居委會,完善四級網格化管理和「一站式」辦理服務。就業支出各類資金5003萬元,其中為41796名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發放交通和勞務補助1315萬元;紮實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培訓1.7萬餘人次,新增持證1.04萬人;全縣勞動力就業16.2萬人。全縣脫貧戶、監測對象家庭年人均純收入同比增長15.4%、22.9%,實現收入較大幅度增長。有效銜接全面強化。向重點村(社區)派駐第一書記168名、駐村工作隊148支,7000多名幫扶責任人定期開展「結對幫扶日」活動。海關總署、北京市懷柔區、鄭州市、鄭州大學等及時調整力量,持續加強結對幫扶。梳理各類政策8大類67條,制定特色產業獎補、就業交通補貼等措施22項。全年實施鞏固脫貧成果項目144個9.7億元,全部如期竣工。鄉村建設大力推進。積極探索「縣域北部農游一體化、中部城鄉一體化、南部特色產業一二三產融合」差異化、特色化鄉村振興路徑,制定13項鄉村建設行動方案。強化糧食安全責任,新建高標準農田1萬畝,全縣糧食種植面積達到48.1萬畝,總產量達到2.7億斤。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完成「村口五有」建設4405處,創建「五美庭院」10741戶,戶廁改造完成6068戶,在全省5次評比中3次進入20強。金融幫扶持續深化。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加大支農惠企力度,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優化金融生態環境,積極探索「(村黨支部+合作社+龍頭企業)×金融」模式,助力產業轉型升級,發揮金融幫扶外溢、放大、撬動、聚合效應,打造「盧氏模式」升級版。全年新增金融幫扶貸款11584筆7.1億元,同比增加52.5%,累計投放4.3萬筆34.7億元;新增惠農普惠貸款12984筆11.1億元,累計投放3.1萬筆29.9億元。

(三)全力以赴抓產業、延鏈條,產業發展蹄疾步穩。固本強基穩一產。圍繞五條產業鏈,深入推進「鏈長+鏈主」雙鏈式鏈長制,及時完善產業鏈圖譜、招商圖譜。計劃總投資490.5億元的65個產業鏈項目正在推進。食用菌方面,種植規模保持3億棒,標準化四季出菇大棚達到5000餘座,出菇示範基地達到75個,形成了食用菌專業村135個、1000萬棒以上的專業鄉鎮7個、2000萬棒以上的專業鄉鎮4個,全縣從事食用菌生產人員達到3.6萬戶11.8萬人,帶動脫貧戶8900戶,戶均增收2萬元。金海生物與上海農科院聯合研發的液體菌種,單棒能耗降低30%以上,率先實現了產業化。三門峽廣旺農業倉儲分選加工等14個項目成功落地,建成國內最大工廠化菌棒加工基地,成功創建「國家級香菇產業集群」示範區。中藥材方面,新發展連翹3.2萬畝,累計發展高效連翹超過200萬畝,建成連翹萬畝基地5個、千畝基地34個、百畝基地31個;建成全省最大的連翹良種繁育中心,培育出「盧翹」等良種4個,年繁育優質種苗200餘萬株;新發展丹參、黃精、蒼朮、五味子等道地中藥材8000畝,累計發展18萬畝;從事中藥材生產人員達到2.3萬戶,戶均收入5000元以上。成功創建國家級特色農產品(連翹產業)優勢區。果品方面,全縣核桃面積超過百萬畝,年產量超過6.5萬噸,遠銷歐盟各國。年產值2000萬元的當家山核桃科技研發中心投入使用,年產值1000萬元的民興農產品公司產銷兩旺;「盧氏核桃」成功註冊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香盛軒」核桃通過農業部綠色食品認證。以鑫生源果業為龍頭,建成6000畝規模的「果品主題公園」,官道口鎮果嶺村入選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蜂產業方面,全縣蜜蜂養殖4.5萬箱,產量481噸。總投資5億元的多甜蜜集團投入生產,投資1.3億元建成了蜂產品精深加工園。煙葉方面,完成煙葉面積10.1萬畝,收購量844萬公斤,產值2.7億元,實現稅收5821萬元。多措並舉強二產。加快重點項目建設,43個工業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3.2億元。狠抓「萬人助萬企」活動,全縣76名幹部包聯207家企業,收集問題212件,辦結率100%。「小升規」企業新增13家、達到56家,較2021年增長30.2%;「專精特新」企業達到3家。全面落實中央、省、市助企紓困政策,出台《盧氏縣應對疫情助企紓困19項措施》,累計退稅1.5億元,減免、優惠房租120餘萬元。「三大改造」[2]項目完成15個,投資達到5.3億元。規上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規上企業備案率100%,研發備案企業總數是2021年的3倍多。新建5G基站87個,累計已達313個,達到主城區和19個鄉鎮主街道、重要5G場景應用地全覆蓋。多維拓展優三產。成功創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縣」。豫西大峽谷景區成功創建省級旅遊度假區,官道口鎮新坪村被評為河南省首批鄉村康養旅遊示範村,山水隱廬·隱居鄉宿被省文旅廳評為首批五星級鄉村旅遊民宿。東明鎮江渠村、文峪鄉菠菜溝村等被評為2022年河南省鄉村旅遊特色村;五里川鎮被評為2022年河南省特色生態旅遊示範鎮;雙龍灣風景區5G智慧景區建設、中州自在谷、莘川坊商旅文化綜合體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成功簽約總投資百億元的河洛(盧氏)康養度假區項目。全年接待遊客95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33.7億元。電子商務穩步推進,全面夯實縣鄉村三級物流服務體系,電商交易額11.4億元,網絡零售額3.7億元。

(四)堅定不移夯基礎、補短板,城鄉品質提檔升級。城市品質顯著提升。加快推進盧氏縣及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持續優化城區路網,順義路、文博佳苑路等9條道路建成通車。持續完善基礎設施,實施供水管網提升改造,鋪設管網15公里,實施31條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工程。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8個棚改項目9個安置地塊安置樓有序建設,部分安置房已交付使用;14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傳統村落保護成效明顯,瓦窯溝鄉鳳凰村等11個村被住建部列為中國傳統村落,數量居全市第一。城市管理更加精細。成功入選新一屆河南省文明城市,縣域文明程度顯著提升,創建成果深入人心。推進「市容環境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專項行動,施劃停車位2100個、道路標線8000餘平方米,進一步緩解了城區停車難問題;總投資4.3億元的「三廠聯建」[3]日處理1000噸再生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投產運行;「智慧城管」信息系統進一步健全。城區綠化覆蓋率44.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7.2平方米。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交通方面,浩吉鐵路盧氏站年發運貨1.2萬噸;欒盧、盧洛高速順利建設;生態廊道暨三淅高速出口連接線、興賢廊道建成通車,城區外環全線貫通,城區框架進一步拉大,縣城建成區面積達到13.1平方公里。「四好農村路」[4]全國示範縣成功創建。水利方面,2022年水毀堤防修復工程等9個重點項目如期完成;金盧水庫爭取專項債7.2億元、國開行基金1.5億元;供水管護制度和水費收繳全面落實,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得到進一步解決。電力通訊方面,完成電網投資1.1億元,持續推進110千伏城東輸變電工程;完成新建改造10千伏及以下線路295千米,配變台區66個,供電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

(五)持之以恆治根本、嚴保護,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生態治理有效提升。統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持續鞏固空氣質量國家二級標準達標縣創建成果,大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326天,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洛河、老灌河、淇河地表水出境斷面、縣城和鄉鎮集中飲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質均達到考核要求,「洛河(盧氏段)」成功入選首批省級「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土壤生態環境質量保持總體穩定,淨土保衛戰取得積極成效。生態建設有效開展。繼續實施「一核、二帶、三區、四化」[5]工程,完成造林18.4萬畝、義務植樹115萬株、育苗700畝、森林撫育24萬畝,新增村莊綠化8900畝,新建和提升綠地遊園134個,鞏固和新建省級森林鄉村示範村22個,省級森林小鎮2個,范里鎮獲得「國家級全域森林康養試點建設鄉鎮」。

(六)千方百計促改革、謀創新,轉型活力競相迸發。推動落實制度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不斷深化。新增第三批「一證通辦」100項民生事項和「跨域通辦」事項370項。開發區「三化三制」[6]改革有力推進,全面推行工業用地「標準地+承諾制」的供地模式。強化保障科技創新。整合創新平台,優化創新資源配置,培育高新技術企業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2家,擁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個、市級15個,市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院士工作站1個。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提升智慧化政務服務能力,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實現「一網通辦」「秒接秒辦」。紮實開展「局長(主任)坐窗口走流程」活動,2022年,共梳理1671個事項,優化流程38項,減少材料62項,壓縮時限98項。深入企業走訪,新增信用信息歸集410萬餘條,出台「信易+」方案31個,申報信易貸「白名單」81家。2022年,我縣營商環境省評成績較2021年總體提升30名,其中信用環境建設指標較2021年提升92名,全省排名第五,營商環境明顯改善。

(七)團結一致築防線、守底線,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疫情防控有力有為。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學精準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全縣堅定信心,團結配合,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前,縣域範圍保持了1000天以上無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政策調整後及時調整工作重心,突出患者救治及年老體弱人員預防,疫情防控轉段平穩有序。應急管理見行見效。以盧氏縣「7.24」「7.30」暴雨災害為案例,開展警示教育,提升了領導幹部防禦極端強降雨認知和應對能力,及早部署防汛工作。積極開展應急演練59場次,參與幹部群眾達3000餘人,提高協同配合、應急避險能力,讓群眾熟知應急疏散預警信號、應急避險路線和應急避難場所。全年沒有發生因火情汛情傷亡人員情況。平安建設縱深開展。投入1100萬元,14個鄉鎮政府專職消防救援隊、19個鄉鎮消防安全服務中心全面建成並實體化運行,使縣域消防救援邊界平均距離由原來的74.4公里縮減至28.2公里,基本形成了20分鐘滅火圈。平安盧氏、法治盧氏建設保持全省第一梯隊,被評為「全省平安建設優秀縣」「全市掃黑除惡先進集體」「全市信訪工作優秀縣」,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八)用心用情辦實事、惠民生,民生福祉全面增進。縣十件民生實事全部完成。盧氏二小教學樓、城關鎮初級中學宿舍樓等建成投用,育賢中學按計劃節點推進,新建公辦幼兒園2所,新增學位720個,740套農村教師優惠住房順利建設;完成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改革,按照「就近就便服從就優」要求,完成「11所小規模初中進縣城、32個小學教學點進鄉鎮」布局優化調整目標,讓農村娃進城「上好學」;高考成績取得新突破,中考成績保持全市前列。縣教體局圍繞「全面優化資源配置 推動優質均衡發展」主題,在全省教育工作會上作經驗交流,是全省唯一在會上作經驗交流發言的縣級教育部門,為全省持續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了實踐經驗。榮獲「河南省教育宣傳工作先進縣」。整合醫療資源,紮實推進縣醫院、中醫院醫共體建設;縣婦幼保健院異地新建、縣醫院醫技綜合樓和心血管醫院影像中心綜合樓項目建成投用;全民參保穩步推進,落實「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政策,醫保報銷58萬人次3.2億元。城鎮新增就業18281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831人。累計發放低保、特困人員、殘疾人「兩項補貼」等社保資金7963萬元;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牽頭組織追討工資近千萬元,被評為「國家級金牌調解組織」。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取得新成果;無黨派人士及工會、共青團、婦聯、工商聯、檔案、科協、文聯、殘聯等為盧氏發展作出新貢獻;民族宗教、退役軍人事務、防震減災、供銷、氣象、水文、電力、通信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在做好各項工作的同時,我們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狠抓政府自身建設,紮實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深入推進依法行政,持續提高政府效能,切實減輕基層負擔;多措並舉,完善制度,認真辦好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始終把代表及委員的滿意度作為衡量和檢驗辦理工作的重要標準,全年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51件、政協委員提案132件;深入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政府自身建設水平和治理能力持續提升。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極不平凡,極為難忘,極其精彩。面對錯綜複雜的形勢和艱巨繁重的任務,全縣上下高舉偉大旗幟,緊扣主題主線,全力以赴戰疫情防風險、固成果促振興、抓項目擴投資、倡文明強基礎、優環境迎盛會,持續了好態勢,鞏固了好局面,取得了好業績,現代化盧氏建設精彩開局。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親切關懷的結果,是縣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有力監督和鼎力支持的結果,是全縣人民凝心聚力、頑強拼搏的結果,是海關總署、北京市懷柔區、鄭州市、鄭州大學等傾力幫扶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人民和廣大建設者,向縣人大代表、縣政協委員、離退休老同志,向縣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向中央和省市駐盧單位、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公安幹警和消防救援隊伍指戰員,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盧氏建設發展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思危方能居安,知憂才能克難。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看到,盧氏在發展過程中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問題依然存在,經濟總量不大,產業層次較低,發展不快,高質量發展基礎還不牢固;社會性問題仍然存在,一些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改革滯後,部門之間合力不強,存在「中梗阻」現象;少數幹部工作缺乏主動性和進取心,學習能力,執行能力和創造能力有待提升;民生保障呼聲高、任務重,教育、衛生、就業、社保等社會事業發展與人民群眾期盼尚有一定距離。

二、2023年工作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2023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義十分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7]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8]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錨定「兩個確保」[9],實施「十大戰略」[10],深化「兩項工程」[11],統籌發展和安全,紮實推進共同富裕,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加快建設「三區兩縣一基地」[12],深入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盧氏建設,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盧氏力量。

全年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5%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外貿出口總值增長3%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5%以上,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1.5個百分點,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4%,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超過省市水平),糧食產量穩定在2.6億斤,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

圍繞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十個方面工作:

(一)塑造發展優勢,鞏固脫貧成果。一是強化監測幫扶,防範致貧返貧風險。堅持「網格化管理、動態化監測、精準化幫扶」工作機制,嚴把「排查、識別、幫扶、消除、數據質量」五道關口,做到應納盡納,應扶盡扶,確保不發生一戶一人返貧致貧。二是鞏固「兩不愁三保障」[13],提高群眾生活質量。健全控輟保學、因病因災、住房和飲水安全保障等機制,緊盯關鍵環節,因戶施策、分類幫扶,高質量鞏固好「兩不愁三保障」成果。三是規範項目建設,優化資金使用效益。盯牢「入庫論證、建設管理,運維管護、績效審核、利益聯結」關鍵環節,持續加大銜接資金對產業的投入力度,確保2023年縣級銜接資金總體投入和用於產業比例不低於2022年度;加大項目融資力度,支持社會資本參與項目建設。四是深入拓展金融扶貧「盧氏模式」,增強產業發展動能。深化金融改革創新,暢通政銀企溝通橋梁,拓寬融資渠道。積極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全產業鏈貸款,助力產業轉型升級。用足用活政策工具,加強惠企政策宣傳,探索農產品「存貨質押」融資新模式,解決涉農企業融資擔保難問題。五是完善安置點管理,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繼續發揮行業部門指導作用,壓緊壓實鄉鎮屬地責任,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從產業發展、就業需求、配套服務、社區治理、社會融入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全力實現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的目標,努力將易地搬遷安置點社區建設成我縣固成果促振興的創新平台和示範社區。

(二)抓牢關鍵環節,推進項目建設。一是精準謀劃包裝項目。緊抓政策機遇,用好用足金融政策支持,推動總投資139億元的政策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等儘快落地。持續抓好「精研政策上項目,搶抓機遇擴投資」競賽活動謀劃的總投資866億元的806個項目。重點抓好年度計劃投資174.5億元的72個省市重點項目和年度計劃投資153.3億元的183個縣定重點項目。二是精準服務項目建設。集中各方合力,抓緊完善手續,力促城鄉交通一體化等前期項目儘快開工。全力趕工期、抓進度,確保河南新能硅業低鐵石英砂(二期)、盧氏縣杜關鎮中藥材一二三產示範園、盧氏縣雙河金礦有限公司地下開採工程、官道口鎮翠龍礦業水擔溝建築用白雲岩礦等新建項目達到時序進度。力促中石考克(河南)鈣基新材料等續建項目儘快投產達效。

(三)強化招商方式,提升招商能力。一是路徑上要「按圖索驥」。圍繞五條產業鏈,做好項目謀劃、論證、儲備管理工作,優化招商項目庫和線索庫,進一步完善《盧氏縣優勢資源和重點產業鏈招商譜圖》以及招商路線作戰圖。二是方式上要靈活多樣。堅持大員招商、節會招商、以商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招商手段,拓寬招商渠道,突出產業鏈招商等精準招商方式,招引頭部企業、強鏈企業,大力提升招商效果。三是內容上要大小兼顧。推動大小項目遍地開花,不斷增強發展的底氣和動力,形成熱火朝天、風勁潮湧的良好勢頭。四是導向上要獎懲分明。堅持1/2工作法,採取重獎和嚴懲相結合的措施,鼓勵各級幹部千方百計招商引資,對在招商引資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報相關部門辦理嘉獎、記功手續,並優先提拔重用;對招商引資工作完成不力的單位和個人進行通報批評。五是環境上要不斷優化。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強化服務意識,簡化審批手續,推動行政審批許可規範化、標準化。增強法律意識,承諾事項要積極兌現。六是成果上要落地見效。確保2023年簽約落地10個投資超億元、5個投資超5億元的產業項目,其中包括5個投資超億元的重大先進製造業項目,加快形成「落地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打造一個集群」的倍增效應。

(四)聚焦全鏈協同,深化產業提級。一是夯實農業基礎。立足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區位條件,在特色化、差異化上下功夫,圍繞五條產業鏈,育龍頭,創品牌,建鏈強鏈延鏈擴鏈,打造產業集群,全面提升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推動縣域經濟「成高原」。食用菌方面,繼續穩定3億棒產業規模,通過產業獎補政策撬動,推動傳統食用菌大棚改造升級。謀劃盧氏縣珍稀菌類工廠化栽培及深加工產業園、食品加工產業園、香菇辣條等精選加工項目,積極爭取國家級食用菌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網絡和支撐體系建設項目,依託創建「國家級伏牛山香菇產業集群」和「國家級食用菌現代農業產業園」,力爭打造百億級香菇產業集群。中藥材方面,穩定200萬畝連翹規模,建設優質連翹種苗繁育基地,持續推進瑞之恆中藥材深加工、樂氏同仁重啟改造、匯辰實業中藥材綜合精選加工、盧氏連翹GAP標準化基地建設等項目建設,積極爭取省級中藥材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國家級連翹產業集群項目,推動連翹溯源體系和檢測體系建設,打造「國家連翹產業集群」「全國連翹第一縣」和「豫西中藥材集散地」。果品產業方面,持續抓好百萬畝核桃提質增效,強力培育華陽食品等龍頭企業,帶動核桃等優勢特色林產品開發利用。全力推進官道口南幽村水果連體大棚和將軍山特色水果產業園冷庫項目建成投用,持續打造蘋果全產業鏈。蜂產業,圍繞建設「蜜蜂生態友好型縣城」,優化「一園一游兩區四社」[14]產業布局,建成覆蓋縣域的優質化蜜源基地,擴大蜜蜂健康養殖規模,推廣蜂產品標準化生產加工技術,加快蜂產品質量溯源體系建設,加大蜂產品檢測和科技研發力度,大力培育一批以多甜蜜、莘源蜂業等為主的龍頭企業,着力培育優質高端品牌,打造中西部蜂產品生產交易集散地。煙葉方面,種植面積11萬畝,收購煙葉1175萬公斤以上,產值3.4億元以上、稅收7500萬元以上。二是壯大工業實力。依託現有產業基礎,以鋰基、硅基等新材料產業集群為引領,堅持「育龍頭、拓鏈條、強突破、建平台、壯集群」,以新能源、新材料為重點,推動未來產業前瞻布局,夯實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工業投資方面,依託優勢產業,完善工業發展圖譜,力爭儲備項目達到80個以上。圍繞盧氏縣中金集團中原礦業夜長坪鉬礦採選項目,全面啟動990萬噸/年採選項目外圍地質勘探工程;抓緊啟動現有99萬噸/年採選項目,力爭今年實現2個億以上產值。圍繞盧氏縣瓦窯溝—獅子坪偉晶岩綜合利用項目,全力推進盧氏縣花崗偉晶岩勘查和開發,打造省級乃至國家級高純石英加工基地。圍繞盧氏縣光宇礦業官坡鋰礦建設,大力實施鋰基產業項目,推進光宇礦業蔡家鋰礦項目建設,確保8月底完成選廠建設並試車運行。「萬人助萬企」方面,完善包聯服務機制,加強督導管理和服務,打好企業訴求響應解決「殲滅戰」,堅持有訴即辦、有訴必辦,以金融信貸、減稅降費、穩崗擴崗、賬款支付、要素降本等為重點,持續抓好中小企業紓困政策的完善和落地,持續開展產銷、產融、用工、產學研對接活動。運行監測調度方面,加強重點行業、重點地區、重點企業運行監測,苗頭性問題預警和分析研判。以周保月、拼季促年,着力實現工業增長。改造提升方面,落實「三大改造」全覆蓋,實施玉皇山製藥除塵系統改造等9個智能化改造,東浩實業棄渣廢石綜合利用等2個綠色化改造,匯康蜂蜜加工廠易地擴建等8個技術改造。企業培育方面,新增小升規企業20家以上,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家以上,新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以上。三是做優文旅商貿。緊緊圍繞文旅康養產業鏈,以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抓手,補齊短板,推進河洛(盧氏)康養度假區、莘川坊商旅文化綜合體、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河南盧氏段、雙龍灣風景區5G智慧景區建設及基礎設施提升改造工程、中州自在谷等項目建設,抓好湯河鄉湯河村、文峪鄉南窯村、東明鎮鐵峰村、杜關鎮康家灣村等鄉村康養旅遊示範村創建工作。培育壯大文化和旅遊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打造特色美食聚集區、夜間購物聚集區、文旅體娛樂聚集區等。實現電子商務網絡交易額同比增長25%以上,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20%以上。

(五)着力全域統籌,推動城鄉融合。一是堅持空間規劃引領。加快完善「多規合一」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完成盧氏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18個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133個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工作。二是強化城鄉品質提升。城鎮提質方面。優化城市路網,連接大循環,打通小循環,解決「斷頭路」「卡脖路」,建設洛河路、靖華東路等10條道路工程。強化基礎設施,繼續改造提升背街小巷工程,實施智慧水務項目、水峪河引水工程。加快城市更新,莘川坊商旅文化綜合體項目完成60%建設任務,改造10個老舊小區,有序推進棚改安置樓建設,西城區、東大街、西關村、西北街棚改安置樓全部達到交房條件。完善保障房體系,啟動實施400套保障性公租房建設。交通方面。加快推進高速公路建設,欒盧高速盧氏南互通式立交連接線項目6月前完工;盧洛高速完成工程量50%。浩吉鐵路盧氏站年計劃完成貨運量6萬噸;加快推進城鄉交通一體化綜合項目,改建S326線等3個幹線公路項目,使我縣早日實現以縣城為中心、高速和幹線公路為中樞、縣鄉公路為骨架、鄉村公路為網絡的「四通八達」交通格局。水利方面。深化河長制,統籌推進「五水綜改」[15]「四水同治」[16],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水平。完成城區水生態、山水林田湖草沙范里河等6個流域綜合治理、1萬畝坡耕地綜合整治、抗旱應急飲水等6個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強力推進金盧水庫工程及抽水蓄能項目、農村規模化供水工程建設、中小型水源工程建設等15個中長期項目。新基建方面。大力推進110千伏城東輸變電等工程建設進度,加快完善各電壓等級網架結構。持續推進老舊設備技術升級改造,全面提升配網管理水平。新建5G基站180個,落實企業上雲、對標、貫標、數字化提升改造,力爭實現智能工廠和智能車間項目的零突破,建成5G+智能光伏等8個5G場景應用。三是健全城市精細管理。加快建設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台,建立「網格化」執法崗位責任體系,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務水平。持續開展「市容環境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出店經營、占道經營」等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提升城區市容秩序。加強餐飲業油煙治理源頭管控,鞏固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成果。做好城市道路和人行道深度保潔,機械化清掃率達85%以上,不斷提升城區環境衛生水平。打造和平路等4條衛生示範道路。加強城市綠地建設及養護管理,合理布局街頭遊園提升公園綠地服務半徑,實施綠化達標道路建設,推進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加強巡查管控,推進違法建設整治工作,力爭城區存量違建全面清零。四是強化人居環境改善。推進「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及「四美鄉村、五美庭院、美麗小鎮」創建,全力支持官道口省級鄉村示範鎮建設;紮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實施3000戶戶廁改造。積極推進湯河等3個鄉鎮農村污水設施和管網提升改造,強化黑臭水體治理。投資1.1億元,在全縣18個鄉鎮建設65座垃圾中轉站等垃圾收集轉運設施,提高農村垃圾處理能力。五是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完善省市縣三級配套政策,着重加強相關制度完善和政策性措施引導,積極探索財政獎補新機制,深入推進財政獎補項目實施,打造一批具有綜合示範帶動效應的人居環境財政獎補精品工程,進一步放大財政獎補政策的惠民效應,不斷提升鄉村發展能力和治理水平,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六)聚力生態文明,促進綠色發展。一是轉化生態優勢。鞏固空氣質量國家二級標準達標縣創建成果,積極開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創建工作,努力將盧氏建設成為「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二是優化生態環境。開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深入推進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和先進製造業開發區水污染治理,通過集中供蒸汽、中水循環利用、開發區廠房屋頂光伏發電等措施,有效降低企業用水、用電、用能價格,持續做好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質保護和全縣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整治。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治,開展重金屬污染源頭全面排查。穩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三是推進國土綠化。以科學綠化為抓手,以人工造林、撫育改造、林地改良和修復為主,加大經濟林和功能林建設,完成造林7萬畝,完成森林撫育3萬畝,高標準建設義務植樹基地1處。加快推進南山北嶺郊野生態公園、盧氏洛河省級濕地公園、盧氏洛河濕地生態保護修復等項目建設,建設省級森林鄉村示範村(小鎮)10個、市級森林鄉村22個,進一步推進國家級森林城市建設。強化林長制統攬作用,不斷增強林業防災減災能力,強化森林資源保護。

(七)提升宗旨意識,改善民生福祉。一是做好十件民生實事。在紮實做好省、市民生實事的基礎上,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全力辦好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及省級種質資源實驗室建設、欒盧高速連接線、育賢中學、城區集中式便民充電站、縣域垃圾收運體系建設、縣社會康養融合提升工程、縣域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城鄉電網升級改造提升、電視插播台、防災雷達站建設十件民生實事建設,以實際行動回應民生關切。二是夯實教育之根。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普惠性資源覆蓋率達到86%以上,常態化治理校外培訓機構,提高課後延時服務質量和覆蓋率;建成育賢中學、春暉幼兒園,確保2023年9月開學投入使用,實施盧氏縣第二小學餐廳及運動場、盧氏縣東城學校綜合樓建設項目;完成杜關、朱陽關、瓦窯溝、沙河等4鄉鎮「4所小規模初中進縣城」布局優化調整工作。三是夯實醫療之基。整合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資源,發揮縣醫院醫共體、中醫院醫共體作用,推動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加快縣級醫院提質升級,積極推進縣醫院三級綜合醫院創建,力爭達到三級醫院服務標準。持續推進全民參保,嚴格落實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政策。穩妥推進DIP支付制度改革。做好新冠重點人群健康服務工作,全面落實優化防控措施,滿足群眾就醫需求。四是夯實就業之穩。實施就業優先政策,打造創業示範園區,就業人數穩定在16萬人以上,努力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持續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打造勞務品牌,提升勞動力就業質量和收入水平。五是夯實民生之本。全面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探索發展智慧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構建縣城、街道、社區、小區、家庭養老服務層級,提高養老服務質量和能力。深化社會保險制度改革,健全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構建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加快推進社會救助城鄉統籌。積極推進盧氏縣未成年人保護中心、智慧養老服務信息中心、生態康養、公益性公墓建設等項目。

(八)實施創新驅動,增強發展活力。一是向改革創新要動力。深入推進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不斷強化要素保障,為縣域經濟「成高原」提供活力。持續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健全土地經營權流轉服務體系,積極發展土地流轉、土地託管等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持續推動開發區「三化三制」改革落地見效,加快開發區擴規工作。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全面落實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提高土地、金融和技術等生產要素集約化程度。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確保減稅降費政策落地生根,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二是向科技創新要活力。實施好創新型企業引領計劃、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科技型中小企業「春筍」計劃,加快培育一批「雛鷹」企業。落實研發投入全覆蓋,加大研發投入強度。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0家以上,淨增省市科技創新平台10個以上,爭創市級農業科技創新示範基地5家以上。三是向營商環境要合力。以「放管服」改革為核心抓手,持續推進行政審批改革,實現「一窗通辦」「一次辦好」。為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精準服務、高效服務、優質服務。

(九)堅持群策群力,抓好民營經濟。一是支持民營經濟提質增效。持續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深入推進「四項對接」[17],使企業創出成果、效益和品牌;拓寬金融扶貧盧氏模式的涵蓋範圍,鼓勵金融機構增加中長期貸款投放;深化土地要素市場改革,全面推行工業用地「標準地+承諾制」改革供地模式;全面落實「六稅兩費」減免政策,健全完善助企紓困政策直達機制和樣本監測機制,切實減輕民營企業稅費成本。二是提升民營經濟數量質量。緊扣五條產業鏈,整合創新平台,優化創新資源配置、資金配套,加快產業領域內成果轉移、轉化;持續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產學研合作,培育科技企業,培養創新人才;落實「1+8」人才政策和「人才科技政策30條」。三是優化民營經濟產業結構。引導民營企業向鈣基、硅基新材料高新技術領域攀登,向食品、藥品、服裝等新行業轉型,向鄉村振興、文旅康養、養老服務等新領域發力,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結構。

(十)守牢安全底線,維護社會穩定。一是加快夯實基層治理基礎。進一步完善全縣社會治理體系,全面提升鄉村治理效能。全面完成「八五」普法規劃,廣泛開展「法律六進」[18]活動,深入開展「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創建。創造性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19],全面推廣盧氏縣勞動人事爭議及拖欠農民工工資糾紛調解工作經驗做法,加強信訪法治化建設,依法受理、妥善解決各類信訪問題。持續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推進新「雪亮工程」建設,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鬥爭,推動「一村一警」工作,堅決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不斷提升全縣未成年人安全保護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水平,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深入開展「零上訪、零案件、零事故」平安村(社區)及企事業單位創建活動,夯實盧氏社會基礎。二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不斷完善風險防控預警機制,嚴格把牢服務體系監管、續貸資金周轉、保險跟進防範、風險分擔緩釋、懲戒約束熔斷「五道防線」,妥善化解企業債務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底線。三是防範重點領域風險。在鞏固安全生產三年行動工作成果的基礎上,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聚焦重點行業領域,探索協調機制,強化重大安全生產風險防控。四是提升自然災害應對能力。健全應急預案體系,強化風險監測預警,落實縣、鄉、村三級物資儲備,強化應急避難場所常態化管理。建立指揮有序、高效快速和協調統一的突發自然災害事件應急處置體系。五是強化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壓實耕地保護責任,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確保糧食安全和糧油應急供應。

三、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一)加強政治建設,對黨絕對忠誠。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政府工作全過程,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讓中央、省、市和縣委決策部署條條落地、事事見效。

(二)堅持秉公用權,嚴格依法行政。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進一步健全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嚴格履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嚴格執行縣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決定,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高質量辦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深入推進政務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足用活政策資源、政策福利,加大力度改善民生。

(三)嚴守紀律規矩,堅守清廉本色。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加強重點領域風險防控,慎重決策、慎重用權。全面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嚴控「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支出,以政府主動過緊日子保障群眾過好日子。持之以恆正風肅紀,鍥而不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厲整治損害群眾利益、破壞營商環境等不正之風,始終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保持清正廉潔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牢記人民之託,勇扛發展之責,激發奮進之志,凝聚前行之力,努力在鄉村振興和現代化盧氏建設中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盧氏絢麗篇章。

名詞解釋

[編輯]
  1. 「四個不摘」: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
  2. 「三大改造」:智能化改造、綠色化改造、技術改造。
  3. 「三廠聯建」:主要是指日處理300噸的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廠、日處理30噸的餐廚垃圾處理廠和日處理645噸的建築垃圾再生利用中心三個項目。
  4. 「四好農村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
  5. 「一核兩帶三區四化」:一核:以縣城為中心,建設南山北嶺森林公園、洛河濕地公園;二帶:按照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方向,持續提升北嶺至火炎、望家山至龍崗山兩大林果產業帶;三區:南山以天然林保護、公益林建設、森林經營為主的生態保護區,洛河沿岸以困難地造林、退化林改造為主的生態修復區,北山以發展核桃為主,花椒、蘋果、梨、大櫻桃為副的產業發展區;四化:擴綠、增色、添彩,持續建設山區森林化;提質、增效、延鏈,科學發展鄉村林果化;管理、補植、增色,鞏固提升廊道林蔭化;植樹、種花、種草,全面實現庭院花園化。
  6. 「三化三制」:「三化」指建立「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的管理團隊;「三制」指領導班子任期制、員工全員聘任制、工資績效薪酬制。
  7. 「五位一體」: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個方面。
  8. 「四個全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9. 「兩個確保」:確保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河南、確保高水平實現現代化河南。
  10. 「十大戰略」:一是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縣、人才強縣戰略;二是實施優勢再造戰略;三是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四是實施換道領跑戰略;五是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六是實施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八是實施綠色低碳轉型戰略;九是實施制度型開放戰略;十是實施全面深化改革戰略。
  11. 「兩項工程」:法治崤函工程、民生福市工程。
  12. 「三區兩縣一基地」:三區是指河南省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示範區、中西部深呼吸深睡眠體驗區、國家新時代文明實踐創新區;兩縣是指生態旅遊名縣、特色農業強縣;一基地是指「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
  13. 「兩不愁三保障」:兩不愁是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是義務教育保障、基本醫療保障和住房安全保障。
  14. 「一園一游兩區四社」:「一園」,即建設蜜蜂產業園區;「一游」,即「蜂產業+旅遊」;「兩區」,即南山中蜂資源保護區和北山意蜂規模發展區;「四社」,即建立中蜂、意蜂、漿蜂、授粉蜂4個中心合作社。
  15. 「五水綜改」:「水源、水權、水利、水工、水務」綜改。
  16. 「四水同治」: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統籌治理,持續提升水資源配置、水生態修復、水環境治理、水災害防治能力。
  17. 「四項對接」:指銀企對接、產銷對接、用工對接和產學研對接。
  18. 「法律六進」:指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
  19. 「楓橋經驗」: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