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02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202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4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本作品收錄於《湖南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過去一年和五年工作回顧

  2022年,極其難忘、歷歷在目。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及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全省上下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中共湖南省委堅強領導下,以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認真貫徹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堅持「穩、進、高、新」工作方針,全力抓好「兩個統籌」,積極應對汛情旱情疫情疊加衝擊,實現了主要經濟指標難中有進、穩中向好、好於全國、好於預期。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87萬億元,同比增長4.5%、高於全國1.5個百分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3101.8億元,同口徑增長6.6%;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7.2%,高於全國3.6個百分點,居經濟十強省第1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6%,高於全國1.5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4%,高於全國2.6個百分點;進出口總額增長20.2%,突破1000億美元;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47301元、19546元,分別增長5.4%、6.8%,高於經濟增速;糧食總產達603.6億斤,連續三年保持總產600億斤以上,向三湘父老交出一份合格的、來之不易的好答卷。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科學統籌發展和安全。以針對性舉措,化解突出矛盾,牢牢掌握工作主動權。精準施策防控新冠疫情。堅決落實國家部署,成功處置多地多輪及G2190次列車疫情;認真做好「乙類乙管」各項工作,全力保健康、防重症,確保平穩轉段和社會秩序穩定;先後派出24批次5600多名醫療隊員支援10個省市區,受到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和受援地區肯定與好評。痛定思痛狠抓安全生產。深刻汲取長沙「4·29」特別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教訓,紮實開展自建房排查、安全生產兩個「百日攻堅」行動,排查整治一批重大風險隱患,全省安全生產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分別下降10.4%、9.6%。出台居民自建房安全管理地方性法規,建立健全居民自建房全生命周期管理長效機制。積極穩妥應對極端天氣。成功應對3輪低溫雨雪冰凍災害、9輪汛期強降雨,以及1961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旱情,頒布最嚴封山禁火令,採取「八條斷然措施」,有效遏制森林火災,並經受了夏季電力4043萬千瓦歷史最大負荷考驗,實現了大旱之年無大災。

  二是紮實穩住經濟大盤。以確定性應對不確定性,以可預期對沖超預期,不負「經濟大省要勇挑大梁」的囑託。創造性落實穩增長政策。大力度推動「直達快享」,出台穩工業26條、促服務業36條,推出穩經濟「1+8」政策體系,得到國務院第九次大督查第十一督查組、國務院穩住經濟大盤督導和服務工作組的充分肯定。專班式推進穩增長工作。運用專班協調整合力量,在接續落實政策、謀劃做實項目、抗旱應急救援、爭取國家支持方面取得積極成效,推動了長贛高鐵、湖區重點垸堤防加固等項目的落地,爭取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授信簽約項目85個、基金規模近300億元。前瞻性加強穩增長調度。年初突出重大項目鋪排布陣、集中開工,年中重點抓招商引資、湘商回歸,年末抓進度落實、目標完成,全年始終抓牢實物工作量,推出了總投資超3萬億元的809個基礎設施項目,335個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025億元,常益長高鐵、平伍益高速等重大項目建成通車。點對點開展穩增長服務。開展「萬名幹部聯萬企」行動,動員4.7萬名幹部,為18.4萬戶企業「送政策、解難題、優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問題7.3萬個,退減緩稅費超過1000億元。同時,高質量劃定「三區三線」,出台土地要素保障42條;成功組建湖南銀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全省新增社會融資規模近萬億元,貸款餘額增長11.7%。一季度平穩度「坎」,二季度迅速企穩,三季度重回「6」左右,四季度決戰決勝,全年達到了「取其上、得其上」的超預期效果。

  三是聚力打造「三個高地」。以打造「高地」引領全省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抓住「四個着力點」打造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高地。加快製造業關鍵產品「揭榜掛帥」,推進產品創新強基,實施產業鏈供應鏈提升工程,全省製造業占比提高0.4個百分點、達28.2%。新增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21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74家,上榜全球獨角獸企業2家,新增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2個。搶占「四個制高點」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十大技術攻關項目」累計突破94項關鍵技術,第三代半導體核心裝備、海上風電塔筒變壓器等打破國外壟斷,高精度北斗芯片、8英寸集成電路成套裝備等技術國際領先,航空發動機異形構件精密鑄造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和團隊121人(個),獲批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突出「四個關鍵點」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高質量舉辦世界計算大會、國際通用航空產業博覽會、全球湘商大會、首屆湖南旅遊發展大會,實際利用外資、對外投資規模均居中部第一,對非貿易規模居中西部第一。自貿試驗區形成47項制度創新成果。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全面完成。湘江新區和省直單位主管高職院校管理體制改革順利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穩步實施。

  四是一體布局「三大支撐」。出台實施「139」系列政策,以電力保障算力、算力促進動力,三力一體發力,取得積極進展。以電力為基礎的能源支撐堅強有力。「寧電入湘」進展順利,平江電廠、荊門—長沙特高壓交流工程等項目建成投產,風電、光伏規模化開發建設步伐加快,審批和開工的抽水蓄能項目裝機容量居全國第5位。以算力為代表的新基建支撐先行一步。算法創新等六大行動率先啟動實施,長沙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開通運行,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算力達到200PF、國內領先,國家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示範區成功獲批,數字經濟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規模突破1.5萬億元。以科技創新為重點的動力支撐能級躍升。嶽麓山實驗室等「四大實驗室」、大飛機地面動力學試驗平台等「四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建設,雜交水稻等6家實驗室獲批全國重點實驗室。全省區域創新能力前進3位、排全國第8位,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2.7%。

  五是系統推進「八項重點」。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提升,努力保持經濟合理增長和結構優化升級相統一。產業培育強基賦能。「十大產業項目」全面完成,產業發展「萬千百」工程深入推進,中聯智慧產業城、邵虹基板玻璃等項目投產或部分投產,28個百億項目完成投資1142億元,全省產業投資增長11.3%。軌道交通裝備進入歐盟高端市場,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2倍,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營收增長20.2%。企業成長加力提速。市場主體倍增工程和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企業上市「金芙蓉」躍升行動強力推進。全省實有市場主體達635萬戶、增長16.3%,製造業百億企業達43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800家以上、上市和過會企業12家。湖南鋼鐵進入財富世界500強、三一集團躋身福布斯全球500強,5家企業位列「全球工程機械50強」。園區發展轉型增效。「五好」園區創建六項重點工作成效明顯,規模工業增加值占比達72.5%、提高2.7個百分點,稅收占比達50%、提高6.5個百分點。寧鄉高新區升格為國家級。營商環境進位爭先。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以問題為導向,首次開至縣市區、園區,認真找茬揭短,倒逼改進、實現趕超,「十個堅決」措施強力推出。在2022年度全國工商聯「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活動中,我省排全國第7位、長沙市排全國城市第6位,均居中西部地區首位。湘商回歸新註冊企業953家、到位資金4475億元,引進「三類500強」企業項目393個、總投資近4400億元。

  六是協同推動區域發展。立足「一帶一部」區位優勢,構建湖南特色區域發展新格局。在搶抓國家戰略機遇中乘勢而上。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穩步推進湘鄂贛高質量協同發展,深入開展湘贛邊區域合作。在全面實施強省會戰略中帶動全局。出台落實強省會戰略「1+N」系列政策,成功獲批長株潭都市圈發展規劃,落地實施長株潭綠心中央公園總體設計和湘江科學城規劃,長沙市躋身特大城市行列,長株潭經濟總量占比超過40%。在區域板塊聯動發展中各展其長。岳陽、衡陽經濟增速分別高於全省0.9個、0.7個百分點,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單位GDP能耗低於全省6個百分點,湘南地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高於全省1.1個百分點,大湘西地區基礎設施投資增速高於全省19.8個百分點。全省城鎮化率突破60%、達60.3%,特色小鎮達60個。

  七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在水旱交攻下,我們全力穩住農業基本盤,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鄉村振興邁出堅實步伐。以端牢中國飯碗為目標。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優質低鎘水稻科研國際領先,田長制全面推行,新建高標準農田460萬畝,糧食總產連續三年超600億斤,油茶籽產量穩居全國第一。以產業振興為關鍵。優質湘豬等6個國家級優勢特色農業產業集群加快建設,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達到8個,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突破2萬億元;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分別達19.3萬個、11.9萬家,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試點順利,建設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2500個。以人居環境改善為切入。提質改造旅遊路、資源路、產業路6996公里,美麗鄉村示範村達7500個,汨羅市、婁星區、瀏陽市、赫山區納入國家首批鄉村振興示範創建縣。以防止規模性返貧為底線。支持15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跨越發展,深入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脫貧地區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高於全省農村居民收入增速。

  八是突出保障改善民生。努力把群眾「盼的事」變成我們「幹的事」。城鎮新增就業73.6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穩定在5.5%左右,為中部地區最好水平。退休人員養老金、城鄉低保、殘疾人「兩項補貼」、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以及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增加公辦義務教育學位44萬個,本科錄取人數增加2.9萬人,5所高校15個學科進入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序列。完成3649項污染治理項目,一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得到解決。

  我們大力推動各項事業發展。成功舉辦「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湖南單元)和「中國這十年·湖南」主題新聞發布會,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深入開展「雅韻三湘」等群眾文化活動。圓滿舉行壬寅年公祭舜帝大典,成功舉辦湖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第十一屆殘疾人運動會。

  各位代表!

  五年來,特別是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以來,全省上下牢記囑託、砥礪奮進,經濟社會事業取得長足進步、發生重大變革、不斷轉向高質量發展,湖南的地位日益提升,湖南的亮點日益增彩,參與世界競爭的湖南元素日益增多,中國式現代化湖南實踐的基礎更加堅實。

  這五年,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三次產業結構由8.9∶39.8∶51.3調整為9.5∶39.4∶51.1。地區生產總值從3.38萬億元增長到4.87萬億元,年均增長6.2%、高於全國1個百分點,人均突破1萬美元。裝備製造、原材料、消費品成為萬億產業,千億級產業達16個。民營企業百強營業收入和資產總額均突破萬億元。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突破7萬億元、6萬億元。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長。

  這五年,科技創新取得突破性進展。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年均增長15%、增速居全國前列。高新技術企業年均淨增1800多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突破萬億,技術合同交易成交額年均增長65.8%、總量突破2500億元,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燈塔工廠和智能製造示範工廠數量居中部首位。超級稻雙季畝產達1603.9公斤,超高速軌道列車、北斗導航、「海牛Ⅱ號」深海鑽機、「京華號」超大直徑盾構機等技術裝備,創造中國速度、中國精度、中國深度、中國強度。

  這五年,改革開放形成標誌性成果。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兩次獲國務院國企改革辦A級評估。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創造「湖南經驗」。「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寫入黨中央國務院《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進出口總額年均增幅全國第一。我省與227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往來,「湘字號」企業走進109個國家和地區,在湘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達188家,中歐班列穩定運行1000列以上。馬拉維共和國在長沙設立領事館獲批,國際友城達104對。中非經貿博覽會長期落戶,海關機構實現市州全覆蓋,綜合保稅區和口岸等平台數量居中部前列。

  這五年,基礎設施實現整體性提升。現代交通內暢外達,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高鐵成環、高速成網,長沙四小時航空經濟圈打造成型,五大國際物流通道和貨運集結中心建設初顯成效。水安全保障穩定可靠,現代水網加快構建,涔天河水庫、大興寨水庫等工程竣工或開工,農村群眾飲水安全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能源體系跨越升級,外電輸湘能力增長3.4倍,整體供電能力提高1200萬千瓦、超過4000萬千瓦,天然氣供應能力實現翻番、達到125億立方米。信息設施高效協同,全省總算力提升到4000PF,數據中心總存儲能力達14EB,建成數據中心42個、標準機架11.5萬架,中部唯一、全國第五的大數據交易所投入運營,縣級以上行政區主城區5G網絡、行政村光纖和4G網絡實現全覆蓋,省內網間訪問時延降低80%以上。

  這五年,生態環境呈現轉折性變化。以實際行動「守護好一江碧水」,連續6年開展污染防治「夏季攻勢」。長江幹流湖南段和四水幹流131個斷面全部達到或優於Ⅱ類,洞庭湖總磷平均濃度下降17.8%,創造了長沙後湖綜合治理、株洲清水塘和湘潭竹埠港工業污染治理等範本,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達98.6%,空氣質量優良率提高6.1個百分點,森林覆蓋率保持穩定,濕地保護率居全國前列。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獲批全國唯一綠色建造試點省份。

  這五年,人民生活獲得全面性改善。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十八洞村成為全國精準脫貧樣板。五年投入3400億元,辦成重點民生實事66件111項;農村電網戶均配變容量達2.4千伏安,提升43%;建成使用101所芙蓉學校,基本消除中小學大班額;縣域二甲公立醫院、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村衛生室實現全覆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養老保險應保盡保,城鄉低保標準分別增長32%、36%。圓滿完成黨的二十大等重大活動安保維穩任務,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的評價由89.2分上升至95分。

  這五年,各項事業取得顯著性進步。隆重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新增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11個,6個城市入選全國文明城市,縣級行政區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現全覆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達2500億元,5A級旅遊景區達11家。檔案史志、外事僑務、港澳台事務、民族宗教、機關事務、參事文史、地震氣象等工作取得新進展,統計、老齡、慈善、工會、青少年、婦女兒童、殘疾人、紅十字等各項事業取得新成效。

  這五年,我們大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致力於全面加強黨的建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提請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46件,制定省政府規章25件;推行省政府領導領辦人大重點建議、政協重點提案和參加代表小組活動全覆蓋,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6820件、政協提案3854件。完成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任務。堅持財審聯動,跟蹤審計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湘易辦」超級服務端開通,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交易電子化率達99.6%。國務院督查激勵項數、次數均居全國前列。以省政府名義下發的文件、召開的會議分別減少21%、44.3%,省級督查檢查考核事項精簡50%以上,「三公」經費持續壓減。

  我們大力支持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深化軍地戰略合作,高位推進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加強軍人軍屬榮譽激勵和權益保障,建立健全退役軍人工作體系,統籌開展兵員徵集、國防教育、人民防空、軍事設施保護和「雙擁」優撫安置工作,軍政軍民更加團結。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中共湖南省委帶領全省人民團結奮鬥的結果,是各級人大、政協積極議大事、參大事和加強監督的結果,是各級監察、司法機關監督支持的結果,是社會各界傾力襄助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向駐湘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政法幹警、民兵預備役人員、消防救援人員,向中央駐湘單位,向關心支持湖南改革發展的海內外各界人士,表示誠摯的感謝!

  各位代表!

  五年崢嶸路,鏗鏘奮勇行。我們深刻體會到,必須始終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須始終把「三高四新」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南的行動指南,堅定不移沿着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砥礪奮進;必須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及社會監督;必須始終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我們也清醒看到,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受疫情、旱情等超預期因素影響,地區生產總值、消費等指標增速與年初預期存在一定差距;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困難較多;財政收支矛盾突出,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防範化解風險任務艱巨,安全生產、防災減災、疫情防控等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改革創新、狠抓落實、服務群眾本領有待增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同程度存在。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採取切實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未來五年總體考慮和今年政府工作安排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我們要立足新的歷史起點,把湖南的基礎和優勢,放到世情、國情的大背景下審視,充分利用好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指明發展方向、注入強勁動力的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充分利用好國家部委大力支持湖南、各方面紛紛看好湖南的有利條件,提高站位、錨定方位、高標定位、蝶變進位,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湖南答卷。未來五年的主要目標任務是:實現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力爭總量突破7萬億元,數字經濟和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均實現翻番,分別突破3萬億元和2萬億元;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打造「三個高地」取得新進展,現代化經濟體系基礎得到夯實;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水平和質量不斷提升;城鄉面貌發生全面變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湖南建設成效顯著;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取得本質性提升,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維護國家安全能力持續增強,平安湖南建設取得紮實成效。

  實現五年奮鬥目標,必須干在當下、抓好今年。今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着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南開好局起好步。

  今年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7.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以上,進出口總額增長10%,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70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糧食產量600億斤以上,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完成今年的預期目標,必須充分利用我國經濟總體回升、宏觀政策環境利好的機遇,聚焦打好經濟增長主動仗、科技創新攻堅仗、優化發展環境持久仗等「發展六仗」,做到開局就加速、起步即起勢。工作中,我們要繼續把握「穩」的要求,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穩信心、穩大局,以一域之穩助力全局之安;找准「進」的方向,堅持以質取勝,加快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經濟「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盯住「高」的目標,高標準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高水平推進強省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譜寫「新」的篇章,立足新的歷史起點,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在湖南取得新進展。

  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推動經濟穩定增長

  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力爭經濟增速繼續走在全國十強省前列。

  強化消費基礎作用。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力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2萬億元。持續提升傳統消費,挖掘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家居等消費潛力,推動餐飲、住宿等行業恢復發展,支持長沙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積極發展服務消費,支持教育醫療文體消費,增加普惠托育供給,發展銀髮經濟,推動家政服務提質擴容。加快培育新型消費,促進線上線下融合,大力發展體驗式、參與式、沉浸式消費。優化消費環境,完善消費維權機制,讓消費者安全放心消費。

  更好發揮投資關鍵作用。着眼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重點抓好岳陽乙烯煉化一體化、株洲中車中低壓功率器件、衡陽建滔化工產業升級、湘江新區中聯先進智造基地、長沙比亞迪和湘潭吉利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三一株洲智造基地、邵虹基板玻璃、漣鋼冷軋硅鋼、望城德賽電池儲能電芯、寧鄉楚天科技生命科學產業基地等十大產業項目。着眼重點領域補短板,重點抓好長贛高鐵、桂新等高速公路項目、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湘江航道及虞公港建設、重大能源工程、湖區重點垸堤防加固工程、骨幹水利樞紐工程、高標準農田建設、國家醫學中心和懷化國際陸港等十大基礎設施項目。着眼增強發展後勁,在信息、融合、創新基礎設施方面,系統布局一批支撐引領轉型升級的新基建項目;完善項目滾動開發機制,確保項目質量安全。拓寬籌資「九條渠道」,優化金融供給,降低融資成本。

  有效暢通內外循環。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體系,健全市場准入制度,降低社會交易成本,推進資源優化配置和要素自由流動。優化現代商貿體系,培育壯大商貿領軍企業和平台,發展數字商貿業態,提升城市商貿水平,升級縣域商業設施。發展現代物流體系,推動交通運輸與現代物流融合,促進水運、鐵路、公路、航空等多式聯運,建設長株潭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培育本土骨幹物流企業,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專業化物流和網絡貨運平台。構建開放通道體系,做好流向、流量、流效文章,重點打造五大國際物流通道和貨運集結中心,加快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

  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全省市場主體突破700萬戶,新增企業20萬家以上、上市及過會企業12家以上。堅持擴量提質,持續實施市場主體倍增工程、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行動、企業上市「金芙蓉」躍升行動,推動「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堅持助企紓困,常態長效「送政策、解難題、優服務」,持續開展「紓困增效」專項行動,針對性解決企業融資、用能、用工等問題。堅持遵法守信,抓好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清理,引導企業依法誠信經營,完善信用核查、承諾、評價、獎勵和修復機制。

  我們要發揮「挑大梁」作用,克難而進、進中求成,為全國經濟向上向好注入湖南之力、展現湖南之為。

  (二)持續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

  加快打造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高地。繼續實施產業發展「萬千百」工程,新增百億企業1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0家、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60個。夯實傳統製造業基底,推進制造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實施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重點支持工程機械拓展海外市場,推動軌道交通向高端整車發展,促進現代石化上規模、上水平。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鞏固擴大中小航空發動機及航空航天裝備產業領先地位,提升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產業核心競爭力,大力發展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力爭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00萬輛、占全國10%以上。提高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實施關鍵產品「揭榜掛帥」和100個「產品創新強基」項目,落實好國產「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首輪次、首套件」產品獎勵政策。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力爭數字經濟增長15%以上,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33%。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堅持「四算一體」布局,繼續實施100個數字新基建標誌性項目,建設15個新型數據中心和全球新一代互聯網輔根節點,打造全國先進綠色算力樞紐和國際領先的算法創新中心。推進數字產業化,發展先進計算、北斗應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培育「兩芯一生態」計算產業,打造全國信創產業基地。推進產業數字化,建設推廣工業互聯網平台,開展「智賦萬企」行動,提升企業全流程、全方位數字化水平。支持智能網聯汽車場景推廣,打造數字湖南十大應用場景。

  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力爭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50%,生產性服務業占服務業比重超過41%。着力提升現代服務業供給能力,瞄準產業升級、消費升級方向,促進科技、信息、商務、金融等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發展,推動文旅、健康、養老、體育等生活性服務業上水平。着力推進服務業融合發展,支持製造業服務化轉型,抓好國家「兩業」融合試點,創建10家左右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和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着力創新服務產品及模式,建立服務業標準領跑者制度,開展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示範,增強「湖湘服務」品牌知名度、美譽度。

  推進「五好」園區建設。力爭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占比超過73%,營收過4千億園區實現零的突破。把畝均產出作為園區評價考核、調區擴區的重要依據,力爭全省產業園區畝均稅收增長15%。支持園區建設科技孵化、現代物流、產融合作等平台,實施10個以上單體投資超過100億元的產業項目,推動國家級園區進位爭先。優化園區國土空間布局,加快產城融合,促進園區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形態業態質態「三態協同」,加快循環化改造,建設10家左右省級以上綠色園區。

  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既是產業升級之需,也是產業安全之要。我們要補短板、鍛長板,勇於開闢新領域、制勝新賽道。

  (三)加快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

  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着眼全球匯聚高質量發展的資源要素。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深化國資國企改革,鞏固提升省屬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成果,常態化推動「壓層級、減法人」工作,以市場化方式推進省屬國企重組。完善省以下財政體制,盤活閒置低效國有資產、資源、資金。推進實施長株潭要素市場化配置國家綜合改革試點,積極探索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進中小企業商業價值信用貸款和環境權益抵質押融資改革試點,加大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力度。建立健全省級儲備糧統一承儲體制機制。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堅定不移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力爭民營經濟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70%。培優做強民營企業,支持大型民企挺進「三類500強」,引導中小民企「專精特新」發展,新增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1000家。大力擴大民間投資,落實市場准入負面清單,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力爭民間投資增速高於全省水平、民間投資占比達到64%左右。持續擦亮「六個一」品牌,營造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壯大的政策環境和輿論氛圍,讓廣大民營企業有「優」的服務、「進」的空間、「創」的動力,讓廣大民營企業家心裡更踏實、信心更堅定、舞台更廣闊。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力爭實現進出口總額、實際利用外資、實際到位內資「三個10%」的增長目標。加快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辦好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高標準建設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力爭對非貿易額增長25%以上、總量突破600億元。謀劃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在「融資租賃+工程機械設備出口」等方面形成全國首創成果10項以上。發展跨境電商,布局海外倉,擴大優質消費品、重要設備、關鍵零部件進口。加快吸引和利用外資,盯住大產業、大集團、大項目,開展產業鏈招商、基金招商和跨國公司走訪行動,實現外資項目大突破。

  強力推進湘商回歸。持續開展「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大力推進產業回歸、資本回流、項目回投、人才回聚、總部回建,力爭湘商回歸新註冊企業達1000家,項目投資4800億元。昨天,廣大湘商懷抱着激情,走向四面八方,實現人生的夢想;今天,廣大湘商懷揣着深情,回歸三湘四水,播下希望的種子。家鄉永遠是遊子心中最溫暖的港灣,家鄉永遠是湘商發展最堅強的後盾。

  打造「三化」一流營商環境。環境就是生產力,得環境者得天下。以改革創一流。深化「放管服」改革,開展涉案企業合規改革試點,推進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創造公開、透明、可預期的制度環境。以服務強一流。推進營商環境市縣、園區和部門評價考核「三個全覆蓋」,以擦亮「一件事一次辦」品牌為牽引,把「湘易辦」超級服務端打造成全省統一的「掌上辦事」總入口、優化營商環境總平台、數字政府建設總引擎。以法治護一流。依法保護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實施跨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推行「首違不罰」等柔性執法。

  我們要激活改革之力、擴大開放之門、清澈市場之水,讓發展動能在三湘大地激揚噴發。

  (四)紮實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着力打造區域功能凸顯、城市面貌更新、縣域活力迸發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優化區域經濟布局。堅持龍頭帶動、優勢互補,提升「強省會」帶動力,落實「1+N」政策體系,實施十大重點工程,推進長株潭都市圈同城化高質量發展,儘快發揮全國重要增長極的引領輻射作用。提升副中心支撐力,支持岳陽打造開放門戶和發展現代石化等支柱產業,支持衡陽培育特高壓輸變電、有色金屬等優勢產業,提高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貢獻度。提升區域板塊發展力,充分發揮高鐵成環、高速成網優勢,加快沿線地區環境提質、產業布局。支持洞庭湖區發揮通江達海優勢,全方位對接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支持湘南地區把握沿海產業轉移和溢出效應,布局推動湘桂運河等省際重大通道項目,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布局;支持大湘西地區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和發揮文旅生態優勢,打造聯結東盟重要樞紐,培育武陵山片區高質量發展引擎。積極對接國家區域重大戰略,推進湘贛邊區域合作示範區建設,推進革命老區、民族地區、欠發達地區、資源型地區等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推動郴州與佛山、張家界與南京對口合作。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促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力爭城鎮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產業支撐、吸納就業能力,優化教育、醫療、社保、文化、住房、養老、出行等公共服務,加強城市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推進城市更新,保護傳承城市歷史文化,改造城鎮老舊小區4331個、棚戶區2.1萬戶,完善燃氣、污水、生活垃圾、排水防澇等設施,推進城市應急備用水源和第二水源建設,建設綠色完整居住社區。提升城市管理,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打造智能化城市治理典型場景,增強城市防災減災能力。

  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深入實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程,力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億元以上的縣市達50個。堅持農工商游並舉,支持縣市充分發揮各自的區位和資源稟賦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的優勢產業,壯大縣域綜合實力。創新縣域金融服務產品,對首次落戶「三類500強」企業的縣市和園區實施專項獎勵。進一步完善省對下轉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債券和專項債券的傾斜力度。健全縣域經濟考評體系,鼓勵培育財源,省財政給予激勵。

  我們要着眼全省「一盤棋」,營造你追我趕、力爭上游的生動局面,在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中攜手共進、合作共贏。

  (五)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錨定建設農業強省目標,積極探索具有湖湘特色的鄉村振興路子。

  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全面落實糧食安全和耕地保護責任,實施新一輪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7135萬畝、產量600億斤以上。堅決守住耕地紅線,全面落實田長制,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新建和改造高標準農田345萬畝。紮實做好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工作。發揮隆平高科等種業領軍企業作用,加大重大良種聯合攻關,推廣低鎘水稻120萬畝左右,為歷史性解決「鎘大米」問題打下基礎。持續打造湘米、湘油、湘菜、湘茶、湘豬等省級區域公用品牌,發展智慧農業、設施農業、訂單農業、綠色農業和智能農機,加快推進中聯(常德)智能農機產業園等基地建設。

  加快鄉村振興步伐。將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財力保障的重點,轉移到鄉村振興上來。落實底線任務,抓好脫貧地區產業發展、穩崗就業、低收入群體常態化幫扶、易地搬遷後續幫扶等工作,堅決防止出現整村整鄉返貧現象。農村集體經營性收入5萬元以下薄弱村實現清零。狠抓產業振興,推進農產品加工企業倍增行動,加快布局十大農業優勢特色千億產業,力爭新增2個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2家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推廣農產品倉儲保鮮和冷鏈物流,促進農村電商、鄉村旅遊、休閒康養等新業態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大力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統籌推進農村改廁、生活垃圾處理、生活污水治理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建設20個以上國家級、50個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培育新型農民,有序引導大學畢業生到鄉、能人回鄉、農民工返鄉、企業家入鄉。加大農村地區文化遺產保護,深入推動農村移風易俗。

  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推動城鄉要素配置、公共服務、生態保護等相互融合、協同發展,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係,紮實做好承包期再延長30年各項工作,穩慎推進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創新農業農村投融資機制,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加強涉農資金統籌使用,開展惠農補貼專項整治。縱深推進益陽市現代農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我們要鉚足幹勁,奮力書寫新時代「山鄉巨變」新篇章。

  (六)大力實施科教興省、人才強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牢牢抓住科技、人才、創新這個第一生產力、第一資源、第一動力,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出台實施加快建設教育強省的政策措施,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全面實施新一輪義務教育質量提升工程,整合600所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400所鄉鎮標準化寄宿制學校。促進高等教育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高校「雙一流」建設,持續擴大本科教育資源供給,支持高校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深入實施職業教育「楚怡」行動。規範繼續教育。引導規範民辦教育發展。強化特殊教育普惠發展。推動「雙減」走深走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增長12%以上,淨增高新技術企業1000家以上。以「十大技術攻關項目」為突破,攻克一批卡脖子技術,力爭在算力網絡構建、8英寸SiC外延裝備、深遠海超大功率直驅永磁海上風電機組、北斗時空安全裝備產業化應用、氫燃料動力工程機械整車工程化、水稻耐鹽鹼和耐極端高低溫新品種、超精密加工裝備、丘陵山地適用高效智能農機、動力電池高值循環利用、高純稀土金屬靶材等方面,突破一批原創性引領性技術,為國家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作貢獻。以建設「四大實驗室」為依託,打造戰略科技力量,推動嶽麓山實驗室交付入駐、嶽麓山工業創新中心形成創新網絡、湘江實驗室實體化運行、芙蓉實驗室全面建設和運行;高標準規劃建設湘江科學城,支持湖南先進技術研究院等新型研發平台發展。以「四大科技基礎設施」為支撐,厚植前沿科技攻關基礎,推動大飛機地面動力學試驗平台投入運行、力能實驗裝置一期和航空發動機冰風洞裝置二期開工建設,完善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運行服務體系;推進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雲平台建設,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視頻產業鏈基地和媒體融合新地標。以企業為主導,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大幅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和研發活動覆蓋面,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水平;推進長株潭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高水平建設長沙、衡陽「科創中國」試點城市,支持岳陽臨港、湘西州、婁底創建國家高新區。

  推進人才強省建設。全面落實8個重大人才工程、8個專項人才行動,深入實施「芙蓉計劃」。引導高校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做好全國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參賽備賽工作,造就一批卓越工程師、湖湘工匠、高技能人才。聚焦種業、先進計算、北斗規模應用等優勢前沿領域,以及優勢產業集群,培養引進一批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創新團隊。緊盯高水平開放需求,培育一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的經營管理人才和招商引資人才。健全人才分類評價體系,優化全周期、全要素、全流程服務,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濃厚氛圍。支持長沙創建國家級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

  我們要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向一流邁進,向領先看齊,向頂尖攀登,努力做到在中部領先、在全國有地位、在國際有影響。

  (七)加快建設文化強省和世界旅遊目的地

  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讓湖南成為令人嚮往的「詩和遠方」。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全域全員全程全面文明創建,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深化「書香湖南」全民閱讀活動,健全學雷鋒志願服務體制機制。持續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湖南段)建設。一體推動大中小學思政教育,辦好「開學第一課」「我是接班人」網絡大課堂。繁榮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參事文史、檔案史志事業。推進網絡文明建設。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做強做優做大「文化湘軍」「廣電湘軍」「出版湘軍」,實施文化數字化戰略,創新發展網絡視聽、動漫遊戲、創意設計等新型文化業態,力爭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達4000億元。推動優質公共文化服務向基層延伸。實施文物保護利用「六大工程」,紮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性保護,擦亮「湘字號」文化品牌。實施新時代湖湘文藝精品創作工程,增強湖湘文化的傳播力、感染力。全面發展體育事業,啟動奧體中心建設,積極申辦第十六屆全國運動會。

  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加快打造「五張名片」,力爭旅遊業總收入達8000億元左右、旅遊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5.6%。完善旅遊產業鏈,推進吃、住、行、游、購、娛一體發展,扶持旅遊商品創意研發,打造一批具有湖湘特色的文化旅遊精品。推動旅遊融合發展,創新「+旅遊」方式,培育農業旅遊、生態旅遊、工業旅遊、康養旅遊、研學旅遊等新業態,豐富夜間消費業態,強化參與性、體驗性強的產品供給,打造現象級旅遊消費新品牌。提升旅遊基礎設施,強化「出行即旅遊」,搭建智慧旅遊平台,優化交通體系,在高速高鐵沿線、河湖岸線、縣市幹線,布局建設一批凸顯山水自然、城鄉風情、人文歷史的旅遊景觀,打造一批高品質通道、航道、步道。加強旅遊行業文明建設管理,完善違法企業「黑名單」制度。辦好第二屆湖南旅遊發展大會。

  文化是山水之魂、旅遊之根。我們要在文旅互融互興中,讓紅色更亮、古色更新、綠色更麗。

  (八)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堅持人民至上,採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舉措,兜牢基本民生底線。

  實施就業優先戰略。落實政策穩就業,構建常態化援企穩崗幫扶機制,持續抓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和城鎮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兜底幫扶困難群體就業。鼓勵創業帶就業,深入實施「創響三湘」行動,建設創業孵化基地、農民工返鄉創業園等載體400家以上;支持和規範發展新就業形態,促進勞動者多渠道靈活就業。優化服務促就業,開展以訂單、定向、定崗為主要形式的培訓,加強重點企業及產業園區常態聯繫服務,提升勞動力市場供需匹配效率。深化充分就業社區(村)建設,完善勞動關係協商協調機制,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發揮社會保障的穩定器作用。健全多層次、多支柱社會保險體系,鞏固拓展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成果,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配套制度,有序推進基本醫療、失業、工傷保險省級統籌,擴大異地就醫聯網醫療機構覆蓋面,鞏固社保基金專項整治成效。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加強對農村老年人、兒童、「三留守」人員等特殊和困難群體的關心關愛,加大對因疫因災遇困群眾的臨時救助力度。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健全住房保障體系,堅持房住不炒,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探索長租房市場建設,着力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

  加快健康湖南建設。提升基層醫療水平,持續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推進醫聯體建設擴面提質,建設一批縣域醫療次中心,發展壯大農村和社區醫療衛生隊伍。提升區域醫療水平,建設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打造一批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不斷滿足重大疾病防治需要。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創新醫防協同、醫防融合機制,補齊檢驗檢測、應急處置等短板,加強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推進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建設。深化醫保支付方式、醫藥供給、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促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健全生育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堅持醫養康養結合,發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提高食品藥品全過程全鏈條監管能力,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用心用情辦好「十大重點民生實事」。①啟動建設100所縣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項目」;②「湘易辦」超級服務端用戶突破3000萬戶;③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④開展婦幼健康守護行動;⑤推行異地就醫結算與基層醫保代辦服務;⑥提升基本養老服務水平;⑦提高困難群體救助標準;⑧開展殘疾人關愛服務;⑨加快城鎮老舊小區改造;⑩加強農村「三路」「兩網」及灌溉、飲水建設。

  發展是第一要務,民生是第一政績。我們要厚實民生成色、加熱民生溫度,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九)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

  「守護好一江碧水」,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彰顯綠色生態之美、綠色產業之美、綠色文化之美、綠色制度之美。

  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深入實施綠色製造,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3%。積極穩妥推進「雙碳」行動,推動鋼鐵、有色、石化、建築等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儲能產業。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建立健全碳排放權市場交易工作機制、碳排放統計核算制度。推進郴州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岳陽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充分發揮綠色湘西優勢,打造全國生態文明樣板州。開展「無廢城市」示範創建,建設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重點城市。大力推行綠色辦公、綠色出行、綠色消費。

  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持續開展「夏季攻勢」,抓實中央交辦問題整改。深入開展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推進「一江一湖四水」系統聯治,鞏固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成效,深入推進洞庭湖總磷污染控制與削減攻堅,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全面保障飲用水水源安全。加強農用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源頭防治。加快「錳三角」礦業污染綜合整治。嚴格落實排污許可制度。加強固體廢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強化醫療廢物廢水監管。

  統籌生態系統治理。加快推進洞庭湖生態疏浚、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等工程項目,推進邵懷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範工程,強化天然林和濕地生態系統保護修復,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和綠色礦山建設。推進綠心中央公園、南山國家公園建設。做實林河湖長制,完善「天空地網」綜合監測體系。推進鐵路沿線環境綜合整治。完善落實生態環境補償、損害賠償、資源有償使用等制度。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嚴格落實長江「十年禁漁」。

  綠色生態用之不覺、失之難存。我們要堅定踐行「兩山」理念,讓鷹擊長空、魚翔淺底、白鷺翱翔、麋鹿嬉戲的美麗風景,變成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幸福場景。

  (十)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湖南

  推進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落實「乙類乙管」各項措施,全力保健康、防重症。完善分級診療服務網絡。築牢基層首診防線,加快重症資源準備,落實新冠治療費用醫保政策,及早做好跨區資源調配、臨近地區轉運救治等準備,關愛醫護人員。保障群眾基本用藥安全用藥。加大防疫藥品儲備和生產力度,協調省內重點企業加快生產,做好藥品、試劑投放保供,擴大「防疫健康包」免費發放範圍,嚴格價格和質量監管。加強重點群體防護救治。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種率,加強老年人、兒童等重點人群保護,加強養老院、社會福利院、學前教育機構、大型企業等重點機構防控。強化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強化各級黨政一把手責任,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統籌城鄉醫療資源,重點解決好農村地區就醫用藥保障問題,加強基層醫務人員培訓,實現鄉鎮衛生院發熱診室全覆蓋。做好返鄉人員提醒和保障,合理管控農村大型聚集活動。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回應社會關切。

  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守住政府債務風險底線,堅持舉債有度、用債有方、還債有源、管債有法,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妥善處置和化解債務存量,堅決防止違規舉債、虛假化債。守住不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底線,持續開展涉眾型金融領域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無證經營等非法金融活動。防範房地產引發系統性風險,紮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消除高負債、高槓桿、高周轉發展模式弊端,推動房地產業逐步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嚴防生態環境領域誘發的公共安全次生風險。加強個人信息保護,確保數據安全。

  打好安全生產翻身仗。全面貫徹國務院安委會「十五條」硬措施,在道路交通、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重點行業領域,全面推行「雙重預防」機制,深入開展安全潛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貫徹落實《湖南省居民自建房安全管理若干規定》,科學精準消存量、遏增量、防變量。推進自然災害防治九項重點工程,加強林火阻隔系統建設,建強應急救援隊伍和市縣機動力量,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

  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強化信訪工作責任,落實領導幹部接訪、下訪、包案化解要求,全域推進「網格化+信訪」工作,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深化城鄉社區治理,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深化平安創建活動,推進掃黑除惡常態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民族團結、宗教和諧。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紅十字會等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更好發揮作用。做好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

  穩定壓倒一切。我們要堅定守護海晏河清、歲月靜好,確保政治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網絡安靖。

  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堅決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賡續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統籌經濟發展與國防建設,推動國防科技加速轉化為戰鬥力。深化全民國防教育,加強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紮實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深入開展「雙擁」共建,譜寫新時代軍民魚水情深湖南新篇章。

  三、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奮鬥新時代、奮進新征程,必須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堅持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政府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落實湖南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推進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健全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全面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主動接受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持續抓好巡視整改和成果運用,自覺接受紀檢監察、司法、社會和輿論監督,強化審計監督、統計監督,主動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意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切實提高服務效率。堅持專班式推動工作,健全目標責任和考核體系,完善真抓實幹督查激勵機制,加大督查問效力度,實行工作落實閉環管理。嚴格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管理,推動更多事項「一網通辦」「全省通辦」「跨省通辦」。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完善行政效能「紅黃牌」和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不斷提高政務服務便捷度和滿意度。提高抓落實的能力,干中學、學中干,缺什麼、補什麼,成為行家裡手、內行領導。

  堅持廉潔務實行政。鍥而不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精神和省委實施意見,持續深化糾治「四風」,重點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進一步精文簡會,統籌規範督查檢查考核,減輕基層負擔。深入開展政府系統清廉單元建設,堅決治理政商勾連。堅持過緊日子,勤儉辦一切事,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資源和財力用在推動發展、改善民生上。

  各位代表!開局關係全局,起步決定全程。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共湖南省委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創一流業績、贏更大榮光,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