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季陶
外觀
本作者1949年逝世,其作品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加坡屬於公有領域。但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有關作品若1929年到1977年之間發表,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若1977年或更早創作,但1978至2002年才出版發表,作品在美國仍認爲有版權至少到2047年12月31日。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戴季陶
1891年—1949年戴季陶,祖籍浙江吳興,四川省廣漢出生。字選堂,號天仇;孫中山逝世後改名「傳賢」,字季陶。中國政治家、中國國民黨元老之一。
1910年
[編輯]- 日韓合邦與中國之關係(1910年8月5日)
- 劇評(1910年8月5日——8日)
- 並韓(1910年8月6日)
- 揚子江航權問題(1910年8月7日)
- 《憲法大綱》私議(1910年8月7日)
- 短評(1910年8月7日)
- 文藝小平(1910年8月9日—23日)
- 世界市場之比較及一般趨勢(1910年8月11日)
- 散紅軒餘墨(1910年8月11日——17日)
- 九哭(1910年8月11日——22日1)
- 本報閱者諸公請看(1910年8月13日)
- 《中外日報》十二周年紀念日演說辭(1910年8月14日)
- 短評(1910年8月15日)
- 半月內之失意人(1910年8月15日)
- 自然主義論(1910年8月16日——21日)
- 立憲救國乎立憲亡國乎(1910年8月17日)
- 短評(1910年8月17日)
- 嗚呼娜丁格兒女士(1910年8月19日)
- 市面恐慌論(1910年8月20日)
- 短評二則(1910年8月20日)
- 近世之國民活動(1910年8月21日)
- 短評(一)(1910年8月21日)
- 短評(二)(1910年8月21日)
- 短評(一)(1910年8月22日)
- 短評(二)(1910年8月22日)
- 短評二則(1910年8月23日)
- 人人當謝恩後再吃飯(1910年9月28日)
- 俄國之財政與經濟(1910年9月29日——10月12日)
- 借款問題與財政經濟(1910年10月1日——3日)
- 中國之百面觀(1910年10月4日——12月2日)
- 談叢(1910年10月7日)
- 蝶戀花二首(1910年10月8日)
- 悱言(1910年10月9日)
- 人生論(1910年10月9日——14日)
- 詞三首(1910年10月10日)
- 人道主義論(1910年10月12日——13日)
- 世界國民論(1910年10月14日——16日)
- 悱言(1910年10月17日)
- 日本人之氣質(1910年10月17日——20日)
- 嗚呼無能國嗚呼無能國之民(1910年10月18日——21日)
- 中國之資本問題與勞動問題(1910年10月19日——22日)
- 鈕機蘭島之社會政策(1910年10月22日——26日)
- 病禪記(1910年10月23日)
- 應酬亡國論(1910年10月25日)
- 悱言(1910年11月2日)
- 痛言(1910年11月2日)
- 痛言(1910年11月3日)
- 嗚呼罪民(1910年11月4日)
- 民力擴張論(1910年11月5日——9日)
- 葡萄牙共和始末記(1910年11月5日——8日)
- 再請大家注意(1910年11月7日)
- 嗚呼出版界之前途(1910年11月7日)
- 嗚呼同盟國哈哈同盟國(1910年11月10日)
- 社會主義之大活動(1910年11月12日——18日)
- 嗚呼親貴國(1910年11月12日)
- 社會之大不幸(1910年11月12日)
- 借錢做什麼(1910年11月13日)
- 教育為國民之母(1910年11月13日)
- 法國內閣之近況(1910年11月17日)
- 這都是斯文敗類(1910年11月21日)
- 可憐這家肥國瘦(1910年11月21日)
- 內國經濟發展策(1910年11月22日——24日)
- 托爾斯泰先生傳(1910年11月22日——12月13日)
- 請王爺留心點(1910年11月24日)
- 女子職業之前途(1910年11月27日)
- 大國民當學小國民(1910年11月28日)
- 怪哉資政院(1910年11月29日)
- 社會主義論(1910年12月4日)
- 國賊民仇之同志會(1910年12月4日)
- 何人敢刺我者來(1910年12月4日)
- 為他人作嫁衣裳(1910年12月5日)
- 國民軍(1910年12月6日)
- 自命不凡之親貴大臣(1910年12月7日)
- 嗚呼輿論界之前途(1910年12月7日)
- 國民自己放明白點(1910年12月8日)
- 誤國殃民之同志會(1910年12月8日)
- 國民病(1910年12月9日)
- 駁《同志會宣言書》(1910年12月9日——13日)
- 嗚呼將來之責任內閣(1910年12月10日)
- 嗚呼將來之欽定憲法(1910年12月11日)
- 普告國民(1910年12月11日)
- 水性揚花之志士(1910年12月12日)
- 可憐這些齷齪官(1910年12月13日)
- 警告諸親貴(1910年12月14日)
- 最近政界之悲觀(1910年12月15日)
- 官與狗(1910年12月15日)
- 所謂融和滿漢者如是(1910年12月17日)
- 哀議員(1910年12月22日)
- 哀國民(1910年12月22日)
- 嗚呼不負責任之政府(1910年12月23日)
- 爾俸爾祿(1910年12月24日)
- 怪謬之辯護法(1910年12月24日)
- 嗚呼賣國賊(1910年12月25日)
- 社會黨之風雲(1910年12月25日——1911年1月1日)
- 謹告奴隸國民(1910年12月26日)
- 二十三日後之預言(1910年12月26日)
- 檄告國民(1910年12月26日)
- 敬告全國軍警(1910年12月27日)
- 敬告全國學生(1910年12月27日)
- 暗殺與改造(1910年12月27日)
- 哀國民(1910年12月29日——30日)
- 敬告海外同胞(1910年12月29日)
- 再告海外同胞(1910年12月30日)
- 嗚呼蟻民(1910年12月30日)
- 公字訣(1910年12月30日)
1911年
[編輯]- 武力救國論(1911年1月1日——3日)
- 嗚呼中國之黨人(1911年1月4日)
- 敬告女同胞(1911年1月5日)
- 真國會與真內閣(1911年1月5日——7日)
- 咄咄資政院(1911年1月6日)
- 再告女同胞(1911年1月7日)
- 擴張即抵制(1911年1月8日)
- 嗚呼腥風血雨之東三省(1911年1月8日)
- 檄告全國青年(1911年1月9日——11日)
- 自強即報復(1911年1月10日)
- 咄咄野蠻議員(1911年1月10日)
- 青年與青年黨(1911年1月12日)
- 小學教育(1911年1月13日)
- 地方分治論(1911年1月13日——16日)
- 無恥楊度(1911年1月14日)
- 奢侈流行之中國(1911年1月14日)
- 自治乎官治乎(1911年1月17日)
- 再告全國教育界(1911年1月17日)
- 皇族內閣(1911年1月18日)
- 嗚呼中國之大學(1911年1月18日)
- 資政院之最後觀(1911年1月18日——20日)
- 國民諦聽(1911年1月19日)
- 哭庚戌(1911年1月21日——25日)
- 同盟嗚呼同盟(1911年1月23日)
- 今年逝世之兩大偉人(1911年1月25日)
- 無道國(1911年2月2日)
- 無政府主義之神髓(1911年2月2日——3日)
- 不平鳴(1911年2月4日)
- 巴拿馬運河與東洋經濟之關係(1911年2月5日)
- 國民借債論(1911年2月6日——8日)
- 《國民以尚武自衛論》按語(1911年2月7日)
- 俄報之反間計(1911年2月7日——9日)
- 改造之根本(1911年2月9日)
- 還我飯來(1911年2月10日)
- 徵兵與民兵(1911年2月12日——13日)
- 敬告全國教育界(1911年2月13日)
- 可憐中國之外交(1911年3月2日)
- 共和與自治(1911年3月3日)
- 空言無補之國民(1911年3月3日)
- 咄咄賊民民賊(1911年3月3日)
- 第二徽欽時代(1911年3月4日)
- 哀哉亡國民(1911年3月4日)
- 亡機與戰機(1911年3月5日)
- 警告老慶(1911年3月5日)
- 請看保皇會之逆證(1911年3月5日——11日)
- 民兵進行策(1911年3月7日——8日)
- 紙幣乎紙幣乎(1911年3月9日)
- 誰能作鬼雄(1911年3月9日)
- 珠璣砂礫(1911年3月10日)
- 民兵與外交(1911年3月11日)
- 新女訓(1911年3月11日——24日)
- 排外與親外(1911年3月12日)
- 好個借款法(1911年3月16日)
- 傷哉大銷貨場(1911年3月16日)
- 哭告弱國之弱民(1911年3月17日)
- 可憐亡國人之口(1911年3月17日)
- 同行競業會之起點(1911年3月18日)
- 空言(1911年3月18日)
- 借款練兵策(1911年3月19日)
- 戰(1911年3月20日——21日)
- 俄國之社會心理(1911年3月22日)
- 好男兒(1911年3月23日)
- 敬告學生諸君(1911年3月23日)
- 金融恐慌之原因(1911年3月25日)
- 外交之結果法(1911年4月6日)
- 軍人聽者(1911年4月6日)
- 俄國內閣變動(1911年4月8日)
- 此之謂英日同盟(1911年4月10日)
- 日英美之新條約觀(1911年4月15日)
- 敬告留學生(1911年4月19日)
- 窮(1911年4月27日)
1912年
[編輯]- 自由與秩序(1912年3月28日)
- 閨思(1912年3月28日)
- 勸君當早歸(1912年3月28日)
- 嗚呼共和之兵(1912年3月29日)
- 治兵策(1912年3月30日)
- 寄內(1912年3月31日)
- 海游操(1912年3月31日)
- 政黨箴(1912年4月1日)
- 絕無人道之地方稅(1912年4月2日)
- 德國社會民主黨政綱評(1912年4月2日——4日)
- 議會與財政(1912年4月5日)
- 議院問題之根本解決(1912年4月6日——7日)
- 砭律師(1912年4月8日)
- 大哉私人信用(1912年4月9日)
- 區域問題(1912年4月9日——10日)
- 無政府(1912年4月10日)
- 拓殖論(1912年4月12日)
- 悲秋(1912年4月13日)
- 寄蜀中故友(1912年4月13日)
- 嗚呼虛業之中國(1912年4月13日——14日)
- 膽大妄為之袁世凱(1912年4月18日——22日)
- 袁世凱之罪狀(1912年4月19日——20日)
- 海外天府論(1912年4月19日——5月17日)
- 男女平等教育論(1912年4月24日)
- 天仇之淚(1912年4月25日)
- 討袁世凱(1912年4月26日)
- 告北方報界(1912年4月28日)
- 哀章炳麟(1912年5月2日)
- 非民聲之《民聲報》(1912年5月2日——8日)
- 關稅改正問題(1912年5月3日——7日)
- 章炳麟之醜史(1912年5月4日)
- 告《民聲》《神州》兩報之最後語(1912年5月9日)
- 荒謬絕倫之《神州報》(1912年5月13日)
- 咄咄不可教誨之《民聲報》(1912年5月14日)
- 華僑代議權問題(1912年5月16日)
- 國民捐之最後策(1912年5月17日)
- 監督財政抗議(1912年5月18日)
- 我之經濟政策(1912年5月19日)
- 該死的章炳麟(1912年5月19日)
- 殺(1912年5月20日)
- 討熊希齡(1912年5月20日——25日)
- 資力集合論(1912年5月22日—27日)
- 五月二十二夜(1912年5月24日)
- 袁世凱專橫無道(1912年5月27日)
- 今日之兩大問題(1912年5月28日——6月2日)
- 私爭亡國論(1912年6月3日)
- 今日之外交界(1912年6月5日——7日)
- 章炳麟非人(1912年6月6日)
- 川滇邊防問題(1912年6月9日)
- 嗚呼無法國(1912年6月10日)
- 都市罪惡論(1912年6月11日——12日)
- 棉布救亡論(1912年6月14日)
- 大總統之叛逆(1912年6月15日)
- 水性楊花之人妖(1912年6月16日)
- 公道與人道(1912年6月19日)
- 政界之大波瀾(1912年6月21日)
- 政海之惡潮(1912年6月23日)
- 共和政治與政黨內閣(1912年6月25日——27日)
- 逆黨與逆報(1912年6月29日)
- 道德之賊(1912年6月30日)
- 今日之國是(1912年7月1日——10日)
- 對於陸征祥之希望(1912年7月2日)
- 吃飯問題(1912年7月12日)
- 民性更始論(1912年7月16日)
- 痛後痛——驚濤駭浪之政潮(1912年7月21日)
- 資產與物產——我之中國經濟觀(1912年7月21日—29日)
- 痛中痛——嗚呼共和之前途(1912年7月22日)
- 今日之政治觀(1912年7月24日)
- 瓜分之實現(1912年7月25日)
- 《約法》第三十四條解釋問題(1912年7月26日)
- 兵力專制中之政海潮(1912年7月27日)
- 機會均等之結果(1912年7月30日)
- 永嘆(1912年7月)
- 指日本政治方針之誤(1912年8月4日——5日)
- 斥周學煕(1912年8月4日——5日)
- 什麼民國(1912年8月7)
- 日俄與內外蒙古(1912年年8月9日1)
- 將來之英德戰爭(1912年8月10日——11日)
- 慨言論——質《時事新報》之心史君(1912年8月12日)
- 中國之軍事問題(1912年8月15日——16日)
- 咄咄亂殺世界(1912年8月19日)
- 張振武案之善後策(1912年8月21日)
- 張方被殺再論——並駁為袁世凱辯護者(1912年8月22日)
- 國民國家與國民黨——我所希望於國民黨者(1912年8月29日——30日)
- 大失望(1912年9月2日——4日)
- 遷都問題(1912年9月4日)
- 產業發展策(1912年10月19日——20日)
- 歐亞惡風雲(1912年10月20日)
- 巴耳干半島之惡風雲(1912年10月22日——26日)
- 蒙古亡(1912年10月23日)
- 中俄國交斷絕(1912年10月27日)
- 征蒙與拒俄(1912年10月29日——11月3日)
- 告蒙藏局(1912年10月30日)
- 省長民選問題(1912年11月3日——5日)
- 告民主黨(1912年11月17日)
- 矇事中之八面觀(1912年11月18日)
- 庫亂中之內政觀(1912年12月1日)
- 管子之經濟政策(1912年12月1日)
- 強硬對付之效果(1912年12月2日)
- 民國存亡大問題(1912年12月4日)
- 咄咄陸征祥(1912年12月4日)
- 日本內閣辭職觀(1912年12月5日)
- 中國經濟不振之原因(1912年12月11日)
- 暴俄之現狀(1912年12月12日)
- 內閣辭職後之日本政局(1912年12月12日)
- 民國之教育問題(1912年12月17日)
- 民國之怪物——勛位(1912年12月18日)
- 民國之省制問題——並駁梁啓超(1912年12月18日——20日)
- 國家精神論(1912年12月21日)
1913年
[編輯]- 中國人民之自治力(1913年1月7日)
- 正式總統問題——駁《大共和報》(1913年1月29日)
- 民國政治論(1913年2月10日)
- 強權陰謀之黑幕(1913年4月3目)
- 專制與共和之激戰(1913年4月7日)
- 國會開(1913年4月8日——9日)
- 詰會審公堂(1913年4月10日)
- 敬告各政黨(1913年4月13日)
- 鈍初死中國生(1913年4月13日)
- 餘生痛(1913年4月14日)
- 嗚呼維持大局(1913年4月16日)
- 咄咄無人道之民賊(1913年4月16日)
- 告官僚派政客(1913年4月18日)
- 敬告世界文明國(1913年4月21日)
- 告辦宋案者(1913年4月21日)
- 亡國病民之借款(1913年4月23日——24日)
- 三黨合併觀(1913年4月24日)
- 詰程德全(1913年4月24日)
- 討叛逆(1913年4月26日)
- 政府賣國(1913年5月2日)
- 政府叛國(1913年5月2日)
- 民權之敵(1913年5月6日)
- 亂命(1913年5月10日)
- 愛之真理(1913年5月20日——6月1日)
- 良心與決心(1913年5月23日)
- 理勢論(1913年6月17日——19日)
- 孔子(1913年7月4日)
1914年
[編輯]- 一知半解(1914年5月10日)
- 歐美時局觀(1914年5月17日——23日)
- 中國革命論(1914年6月8日)
- 歐羅巴大同盟論(1914年7月10日)
- 中華民國與聯邦組織(1914年7月10日)
- 關於《中華民國與聯邦組織》的通信答問(1914年8月10日)
- 獨語(選四則)(1914年8月10日)
1917年
[編輯]- 中國政界之近狀(1917年9月13日)
- 在非常國會報告日本對西南護法之態度(1917年9月22日)
- 最近之日本政局及其對華政策(1917年12月13日——1918年1月24日)
1918年
[編輯]- 游粵感言(1918年2月24日)
- 致廖仲愷電(1918年3月13日)
- 〔附錄〕陳炯明請戴季陶留汕致孫中山電
- 致某君書(1918年5月下旬)
- 關於段派造謠的辯明(1918年7月16日)
- 論日本原內閣(1918年10月3日)
- 制憲問題答記者談(1918年10月18日)
- 對日本朝野之通電(1918年12月25日)
- 就《對日本朝野之通電》答《民國日報》記者(1918年12月25日)
1919年
[編輯]- 告日本國民書(1919年5月8日)
- 國民自給與國民自決(1919年6月8日)
- 潮流發動地點的變動(1919年6月8日)
- 「悲劇」的力量(1919年6月8日)
- 寫血書的心理(1919年6月8日)
- 中國人的組織能力(1919年6月8日)
- 國際同盟和勞動問題(1919年6月15日)
- 工人教育問題(1919年6月22日)
- 訪孫先生的談話——社會教育應該怎祥做(1919年6月22日)
- 對付布爾色維克的方法(1919年6月22日)
- 國際聯盟與世界和平(1919年6月29日)
- 社會民主化的英國政治(1919年6月29日)
- 白樂天的社會文學(1919年6月29日)
- 上海的社會改造(1919年7月6日)
- 救國儲金拿來做甚麼(1919年7月20日)
- 女子解放從那裡做起(1919年7月27日)
- 我的日本觀(1919年8月1日)
- 西藏問題的最近歷史(1919年8月3日)
- 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政綱(1919年8月10日)
- 隨便談(1919年8月10日)
- 中國女子的地位(1919年8月17日)
- 隨便談(1919年8月17日)
- 還是要解放(1919年8月25日)
- 法的基礎(1919年8月31日)
- 隨便談(1919年8月31日)
- 從經濟上觀察中國的亂原(1919年9月1日)
- 可憐的「他」(1919年9月7日)
- 革命!何故?為何?——復康君白情的信(1919年9月11日)
- 跋《答友問》(1919年9月14日)
- 俄國兩政府的對華政策(1919年9月14日)
- 勞動問題的新趨向(1919年9月21日)
- 束縛思想自由的且看(1919年9月21)
- 世界的時代精神與民族的適應(1919年9月28日)
- 聯合國對俄政策的變動——日本究竟怎麼樣?(1919年9月28日)
- 短評(1919年9月28日)
- 悲哀寂寞的享樂者(1919年10月5日)
- 為甚麼罷工(1919年10月12日)
- 短評(1919年10月12日)
- 舊倫理的崩壞與新倫理的建設(1919年10月19日——11月23日)
- 美國產業界的大恐慌——美國究竟有社會主義的存在沒有(1919年10月26日)
- 政治問題應該研究不應該研究(1919年11月16日)
- 俄國之近況與聯合國的對俄政策(1919年11月30日)
- 神經病與貧血病(1919年11月30日)
- 現代社會上的自由(1919年11月30日)
- 東亞永久和平策(1919年12月7日)
- 評《我對於一切人類的供狀》(1919年12月21日)
- 熱社會與冷社會(1919年12月28日)
1920年
[編輯]- 致孫毓筠(1920年1月1日)
- 民國九年的工作(1920年1月1日)
- 滿蒙山東與東部西比利亞(1920年1月1日)
- 《馬克斯傳》譯按(1920年1月3日)
- 新年告商界諸君(1920年1月11日)
- 致陳競存論革命的信(1920年1月13日)
- 世界戰爭與中國——為太平洋社譯《世界戰爭與中國》作的序(1920年1月15日)
- 蹂躪大學的日本政府(1920年1月25日)
- 日本問題之過去與將來——在報界聯合會之演說詞(1920年1月)
- 中國勞動問題的現狀——上海的勞動條件如何(1920年2月1日)
- 敬告全國的市民諸君(1920年2月12日)
- 為布里特《勞農政府治下的俄國》所作按語和注釋(1920年2月29日)
- 學潮與革命(1920年2月29日)
- 勞動者解放運動與女子解放運動的交點(1920年3月1日)
- 勞動運動的發生及其歸趣(1920年3月14日)
- 讀秀水君致力子的信(1920年3月16日)
- 答秀水信(1920年3月19日)
- [附錄]秀水致季陶信
- 日本會發生革命嗎(1920年3月19日)
- 我對於工讀互助團的一考察(1920年3月21日)
- 經濟之歷史的發展(1920年4月11日)
- 俄國勞農政府通告的真義(1920年4月11日)
- 短評——北京二十九校代表做甚麼夢(1920年4月11日)
- 國家主義之破產與社會的革命(1920年4月25日)
- 短評(1920年4月25日)
- 五月一日的安寧與社會公眾(1920年4月29日)
- 文化運動與勞動運動(1920年5月1日)
- 上海的同盟罷工(1920年5月1日)
- 關於勞動問題的雜感(1920年5月1日)
- 「五一」「五四」「五五」「五七」「五九」(1920年5月4日)
- 對日本遊歷學生的講演(1920年5月18日)
- 自由研究與自由批評(1920年5月20日)
- 勞動問題雜感(1920年5月23日)
- 協作制度的效用(1920年6月1日)
- 商業的社會組織之一觀察(1920年6月9日)
- 到湖州後的感想(1920年7月1日)
- 資本主義下面的中日關係(1920年7月17日)
- 幾德氏政治經濟學的批評(1920年12月1日)
- 懷朱執信先生(1920年12月1日)
- 改革期中的廣東(1920年12月22日——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