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页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1957年第1號.pdf/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本頁已校對

古·穆列斯。這個自治區,除匈牙利族以外,還有日爾曼、猶太等民族。這個自治區,有豐富的森林和地下資源,但在解放前只有工廠三十多個,現在已經有二百多個工廠。解放前,這裡沒有高等學校,現在已經有兩所高等學校。我們參覌了醫藥學院,並且參覌了文化宮和博物館等。在匈牙利事件發生以後,這裡的匈牙利族人民曾經集會譴責帝國主義和反革命分子在匈牙利的顛復活動,堅決支持匈牙利工農革命政府的立場和措施。

羅馬尼亞原來是工業落後的國家。解放後,工業有很大的發展。從一九四八年到九五五年新建了工業企業一百多個,改建和擴建了工業企業二百多個。國民經濟各部門裝備的機器約有百分之六十以上是由本國製造的。拖拉機和石油鑽探設備除自給外,還可以出口。一九五五年的工業產值,已佔工農業總產值的百分之六十四點六。在農業合作化方面,到一九五六年六月三十日止,參加不同形式的農業生產合作組織的農戶已經達到農戶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一點五。羅馬尼亞土地肥沃,被稱為歐洲的糧倉。一九五五年穀物產量約達一千二百萬噸,全國每人每年平均有糧食一千三百多斤。解放後,人民生活已經有了改善。一九五五年職工的實際工資較一九五四年增加百分之八,農民的收入也比一九五四年增加百分之十五。文化敎育事業也有了發展。全國文盲已經基本上消滅,普及義務敎育制正在由四年制過渡到七年制。全國有大學生七萬五千人,比一九三九年增加了一倍多。

羅馬尼亞大國民議會主席團主席格羅查博士抱病接見了我們,部長會議主席斯托伊卡、工人黨第一書記喬治烏—德治等同志和議會、政府、黨的其他領導同志們和各方面的許多工作同志們同我們進行了親切的交談,介紹了羅馬尼亞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情況。正當我們訪問期間,羅馬尼亞工人黨中央委員會決定在繼續發展生產資料工業的同時,進一步發展農業和消費品工業,調整積累資金和消費資金的比例。一九五七年的計劃積累資金由原來佔國民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三減為百分之十五,消費資金由原來佔國民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七增為百分之八十五。從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一日開始,政府又提高了各生產部門的最低工資額,同時還提高了撫卹金的最低定額。在糧食方面,決定取消義務交售制,實行按市價收購。

羅馬尼亞人民在羅馬尼亞工人黨的領導下,正在積極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

在羅馬尼亞,我們心裡充滿了溫暖和喜悅。在著名的風景區西那亞我們和羅馬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