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1957年第1號.pdf/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本頁已校對

組織情況和工作進行了座談。在座談中我們着重地了解了各級蘇維埃常設委員會的工作情況。蘇聯最高蘇維埃兩院和加盟共和國最高蘇維埃都設有代表資格審查、預算、外交、法案等委員會。地方蘇維埃的常設委員會比較多,例如莫斯科市蘇維埃設有十二個常設委員會,列寧格勒市蘇維埃設有十三個常設委員會(工業、預算、基本建設、國民敎育、保健、文化、城市運輸和郵電、公用事業和改進城市設施、住宅、煤氣和暖氣、商業和公共食堂、社會保障、建築材料等委員會),莫斯科市紅色普勒斯尼亞區蘇維埃設有八個常設委員會,塔什干州奧爾忠尼啓則區杜爾曼村蘇維埃設有六個常設委員會。常設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協助蘇維埃和它的執行機關實現蘇維埃的決議,並且監督和檢查決議的執行情況,向蘇維埃和它的執行機關反映選民的意見。常設委員會是由蘇維埃選舉一定數目的代表組成的,根據工作的需要,它可以吸收專家和居民中的積極分子參加工作。例如,列寧格勒市蘇維埃的十三個常設委員會共有代表二百一十九人和專家、積極分子一千五百人參加工作。在座談中,我們了解了常設委員會在監督和檢查蘇維埃執行機關工作方面的一些具體情況。例如,莫斯科市蘇維埃商業和公共食堂常設委員會曾經檢查了食品商店儲藏食品的情況,把發現的缺點,提交市蘇維埃執行委員會討論,並且由市蘇維埃執行委員會作出了改進工作的決議,敎育和處分了有關的失職人員,改進了工作。在我們訪問過的其他兄弟國家的議會也都設有若干常設委員會,它的作用同蘇聯的有些相同。

在莫斯科我們參覌了原子能發電站和飛機製造廠等企業。在列寧格勒我們參覌了基洛夫電機廠、光學儀器廠、快速皮鞋廠、米高揚製糖廠等企業。在塔什干我們參覌了聯合紡織廠。這些工廠,都擁有現代化的技術設備,同時,在增產節約、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特別是在減少非直接生產人員方面,有許多先進的經驗。

十月革命後,蘇聯人民在蘇聯共產黨的領導下,戰勝了各種困難,以人類歷史上空前的速度完成了社會主義的工業化,建設起自己的獨立的工業體系,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一九五五年工業的總產量比一九二九年增加了二十多倍。這個鉄一般的事實充分顯示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近年來蘇聯在墾荒方面,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從一九五四年到一九五六年底,開墾了生熟荒地三千五百五十萬公頃,超額完成原定計劃的兩倍。此外,並且推廣了玉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