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三春夢/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三春夢
◀上一回 第十三回 劉鎮乘機圍公府 賽妃護駕往饒城 下一回▶

  且說公府千歲在內堂之中,思念黌角、大街兩處,交鋒如何消息,忽有旗軍匆忙奔入內堂跪稟曰:「啟千歲,黌角、大街兩路軍馬將兵,俱皆失利陣亡,僅存于將軍一人逃回公府。」

  公爺聽報,驚得魂飛海外三千里,魄繞巫山十二峰,昏倒在地,不省人事。片時方省,于國璉逃回公府,進入內堂跪稟,將俺旗軍人馬交鋒如何大敗之事,奉陳一番。公爺淚如泉湧,隨起身進入內府,見嫂嫂與媽媽言知敗軍之事。嫂嫂同媽媽聽得兩淚交流,驚得面面相覷,做聲不出。王姑尚束英道:「如今怎生是好?」話說未完,聽見炮聲不絕,金鼓齊鳴,叫殺連天,軍聲鬧鬧。公爺與王姑大驚曰:「外間必有潮軍殺來。」

  家將已慌忙入府內,見千歲跪稟曰:「啟上千歲得知,劉鎮領軍將把公府團團圍祝」公爺聽報,眼淚如雨下一般,叫聲:「嫂嫂,如今之計,如何主張?」王姑曰:「叔叔,你可出府門親見劉親翁,問他帶領軍將圍困我公府,卻是何因?姑姑是媳婦,兼之少年弱體,恐怕驚害姑姑,可勸劉鎮收軍回歸。」

  公爺聽了沒奈何,只得步出府大門前,見劉鎮拱上一手曰:「劉親翁請了。未知親翁領軍兵將我公府圍困,是何緣故?」

  劉鎮挺身進前曰:「本帥甲冑在身,不能全禮。」立在馬上打了一拱:「千歲請了。啟千歲,非是本帥領軍敢圍住公府,皆因鄧、于二賊虐害人民,故此起動干戈,欲除殺鄧、于二賊,如今鄧光明已死,于國璉逃歸公府,故敢將公府圍困者,欲擒捉于國璉也。」公爺曰:「告知親翁,我姊係女流之輩,深閨弱體,自幼未聞軍聲。今聽軍聲鼓鬧,恐畏驚害,我姊望親翁看我姊面上,收回軍馬。」劉鎮曰:「啟千歲,今欲我收回軍,須依我等三件事,方肯收軍回轉。」公爺曰:「為甚三事?請親翁說明。」劉鎮曰:「啟千歲:一者,潮州人民所恨者鄧、于二賊,鄧光明已死,于國璉現存,人民之恨未消,千歲肯將于國璉送至本鎮帥府定罪,可安人民百姓之心。」公爺曰:「這個本公依從。未知二者何事?煩為說明。」劉鎮曰:「二者,我等兩軍交鋒,將潮城之內,以南北為戰場,致使人民遭其戰亂之苦,不能生理事業,窮民受盡饑餓,千歲可將府內庫銀打出多少,分發城中貧民。」公爺曰:「這一件本公亦依得。未知三者何事?」劉鎮曰:「三者,千歲令姊姊與我小兒結婚,就係本鎮媳婦,今已及笄,本鎮擇吉迎過帥府,命人送回府中,與兒子完婚。」公爺曰:「這是正理之事,本公當從安排送我姊過帥府,請親翁收回軍馬。」劉鎮見公爺已依三事,即時傳令將軍馬收回帥府。楊先生等出帥府,迎接入內府,敘說三事依允,劉鎮命人設席與眾將慶賀,大吹大擂,開懷暢飲,飲畢各安營署。不提。

  且說明日公府之中,公爺欲將于國璉送過帥府還劉鎮定罪,于代子流淚跪下曰:「啟千歲,小將想前年跟千歲出京之時,有二名都統、四名具山、八名防禦,十二名參領,十六名代子、三千披掛、五百名馬軍,如今俱亡喪於潮州。茲僅存小將一人,望千歲往劉府懇保小將免死,奉侍千歲。」說畢兩眼睜睜,看定王姑。王姑曰:「叔叔,國璉說得有理,叔叔往見劉親翁懇說。」公爺曰:「嫂嫂之言,有所不知。昨日說他肯收軍馬者,第一必欲于國璉還他定罪。尊嫂你想,去歲鄧、于二奴將劉進義打死,係劉鎮之弟,冤仇無報,如今安肯輕饒此事?叔叔不敢往說。」王姑曰:「于國璉死得可傷。」言罷,流下淚來。

  于國璉沒奈何,只得依從捆至帥府。劉鎮聞說公府送還于代子,即傳令弔來,左右一聲領令,將國璉一拖一丟,一搶三步,拖做一步,來到階下,雙膝跪下,口稱:「劉元帥,小人于國璉叩頭拜見。」劉鎮曰:「于國璉,你這敗害紀綱虐害人民的奸賊,今日有何理說?」于國璉曰:「啟劉元帥,小人一時淺見,肉眼無珠,冒犯虎威,罪該萬死!今望元帥海量,舍其殘生蟻命,感激不淺。」劉帥曰:「本帥有好生之德,見你如此哀求,欲饒你性命,但你是潮州人民的仇人,恐百姓心中離怨,故此難以輕饒。」于國璉曰:「啟劉元帥,小人隨千歲來潮三年,亦有仁心,見人民悲慘者,亦有恩澤施及。」劉鎮曰:「既然如此,于國璉,潮州人民若有受你恩澤者,本帥聽你所說,將你游解潮城七門,不論軍民人等,有受你之恩澤者,許他來至本帥帳前,保你一聲,就饒你性命。」于國璉領命,這明知現死,圖其賒死。劉進忠命張暢開領解七門,將于國璉捆縛,背上插一支黃紙旗,寫「旗奴于國璉」五字。張暢開手執兩支大鐵錘,領五十名小軍,押于國璉出帥府大門,往各門頭叫喚。

  一門叫過一門,不想叫到下水門。張暢開到此,火性不能忍耐,大叫一聲:「你等眾人民聽說:我大人欲將于國璉萬刀碎刈,賞他虐害人民之罪。于國璉說,他來潮三年之久,見人民困苦者,常施恩澤,周濟你等。我大人體好生之德,不忍殺害,將他游解七城門,叫喚你等,不論軍民人等,若有受過于國璉之恩澤者,准你到大人帳前保他一聲,即饒他性命;如若虐害你等,何不將石子照顧他。」言語未畢,眾人民聽了,無論老小,各執石子一塊在手,望于國璉頭身擲去。片時之間,眾人民將于國璉用石頭打成肉餅,嗚呼死矣!可見于國璉之虐民,死於亂石之下。張暢開見于代子已死,心中大喜,回報劉鎮。這且不表。

  再說公府千歲,傳海陽縣顧仕存到公府。顧知縣聞召,即來進見千歲。言曰:「未知千歲召卑職到來,有何吩咐?」公爺曰:「本公欲濟急城中貧民,你出示曉諭,貧民到你衙署中,先報戶名,抄填明白,繳來本公閱看,本公欲每戶濟他紋銀五兩,須當查檢明白,萬不可差錯混亂。」顧知縣領命,回至本署,飭書役出示:凡城中貧戶聞知,各到縣簡報名造冊,送過公府,乞千歲一閱,職戶名分給不少。這且不表。

  再說劉鎮命人請汪道台過府,道台汪德平見劉鎮有請,即至帥府,來見劉鎮。劉鎮向汪道台言曰:「啟憲台,前日公俯王姑,與我子定玉結婚,荷蒙憲台為媒,而今本鎮擇定明朝吉日,安排花轎迎接過府,請憲台車駕過公府說知。」汪道台曰:「既是這事,本道依命。」起身往見沈千歲言曰:「啟千歲得知,劉鎮擇定明朝吉日,備辦花轎,迎接王姑過了帥府,先命本道稟知。」公節曰:「這個正理自當安排,送我姊過府。」

  汪道領命回覆。這且未表。

  聽我再說明日,劉鎮安排花轎一頂,小轎八頂,女婢八名,珠燈四對,執事馬匹齊備,把總陳文禺、楊興寧、詹兆奇、李雲貴四將同花轎至公府,迎接王姑。四將領命,直至公府,參謁千歲。公爺即入內,請出姊姊,王姑沈鸞花頭戴珠冠,身披霞背錦,繡步出閨閣,與嫂嫂兄弟灑淚而別。八名女婢,扶上花轎,執事皆在前,八名女婢,上了小轎。王姑嫂嫂尚束英送至暖閣後,公爺親自送出大門前。全副王侯儀仗送行,總鎮府執事齊出迎接。潮城內外人民看者,壓肩迭背,何止五、七千人,好不熱鬧,紛紛挨塞者,不離公府之中。

  十二名家將扶送花轎,來至總鎮府。此時汪道台、吳知府眾官員,先到帥府迎接,王姑花轎到來。這潮城內外人民百姓,為劉大人張燈掛彩者,不計其數。當日眾官員與劉鎮慶賀,設席宴飲,大吹大擂,飲至定更時候,各告別歸衙。這且按下。

  且說劉鎮請楊先生、蔡賜平、鄒可玉、徐光進內堂議事。

  諸位聞召,齊至內堂相見。劉鎮言曰:「諸位明公在上,本帥思念公府之中,旗奴今已掃淨,惟沈瑞一人,現存。本帥欲殺沈瑞,未知公等意中如何主張?」蔡賜平言曰:「啟告大人,沈瑞一人,大人安能除得?」劉鎮曰:「明公,如旗奴何等驍勇異常,且得掃盡;況沈瑞如今羽翼已無,如何一人除他不得?」賜平曰:「於、鄧與眾旗奴,在潮虐害人民百姓,致使人民百姓飲恨人骨,如今大人除之,人心欣快,百姓和暢。

  公爺年輕,未有虐害百姓,大人若除斬沈瑞,恐人民不服,有生離怨之心。我等有一美事勸大人為之。」劉鎮曰:「明公有何金石之言,請乞指教。」賜平對曰:「啟大人,如今於、鄧二賊既除,旗奴凶橫斬盡,潮州人民安息,百姓清閒,共樂堯舜之天,勸大人可盡節全義。為民起見,潮州人民感恩戴德,大人可與周、王二公,共立廟字,萬代香火不絕,名垂竹帛,勸大人為之。」

  劉鎮曰:「明公之言差矣!本帥出身係明朝武舉,如今反清事明,倘蒙皇天報應,同鄭千歲若能克復大明江山,封妻蔭子,芳名萬世,豈不美哉?」蔡賜平曰:「非也!大明氣數已盡,而今清朝初始,一統未易,卻復舊業,煩大人三思之。千古難逢這個機會,望大人為之。」劉鎮曰:「明公休得多言,本帥怎肯如此?本帥立意欲除沈瑞,掃清旗種,以安潮州人民,未知公等何如?」楊把總見劉鎮立意,便接言曰:「啟大人,欲除沈瑞,小把總有一計策,將公府全眷並旗巷眾韃女婦,一概掃清。」劉鎮曰:「先生,有何良策,望速指示。」楊飛熊曰:「我大人可修書一封,命人送至公府,限沈瑞公府人等,明日起行離於潮州。我等全軍將往外面埋伏,假為響馬,將沈瑞人等,一概斬除掃盡,此乃是調虎離山之計,滅了大王之名,有何不可?」劉鎮聽說不錯,大喜曰:「此計甚妙,依策而行。」

  請徐光修書一封命人送入公府。公爺見劉鎮有書到,將書拆閱,心中明白,入見嫂嫂曰:「告知尊嫂,劉鎮有書信到來,限定我等一切明日出城,離於潮州。」尚束英曰:「叔叔,如今怎意計教?」公爺曰:「嫂嫂,這是出乎不得已,依他所行,安敢拒抗?」王姑侍妾柳賽妃聞言大驚,說曰:「千歲此事不好了,小婢今番觀劉鎮之意,定是欲殺我等公府之人,恐畏潮州人民百姓人心怨離,故激我等主僕離於潮州,外面定有埋伏軍兵,截殺我等主僕,此乃名為調虎離山之計也。望千歲須當準備提防,不可苟且,以中奸賊之計。」公爺聽著此言,魂飛天外魄送九宵,良久方言曰:「賽妃,今日有何解救?」柳賽妃曰:「啟千歲,當初我等在京起程之時,老千歲命家將余世堯到饒平縣為游擊,以防潮州不測之虞,潮城若有風吹草動之時,急須到饒平縣,召余世堯前來保守王眷,如今請千歲修書一封,命家將火速奔至,速召余世堯起軍救援,保平王眷免中奸賊詭計。」公爺聽賽妃之言,命家將二名,星夜齎書至饒平營討救。

  不在話下。

  且說楊把總是夜定更後,密遣許文憲、許文忠、陳大巴、陳十三四將領軍兵三百名,假響馬往汀福鋪埋伏,截殺公府人等,不可違令。又說次日,公爺先命眾韃婦先行。又命柳賽妃保護王嫂嫂,車駕出城,賽妃全身披掛,手執兵器,保著軍馬,眾韃婦即收拾細軟物件,打作一包袱,自背步出潮城自平民出城,行至當午,方到司馬橋之處。城中文武眾官員,各備香案筵席,在東京伺候,與千歲餞行。劉鎮亦備筵席,擺在橋頭寧波寺前餞行。公爺車馬出廣濟橋門,過湘子浮橋至寧波寺前,劉鎮進前迎接,參見畢,親自把盞言曰:「千歲,當初本鎮意欲與千歲共享天下太平之福,誰料鄧、于虐害人民,致使本鎮欲除鄧、于,以安人民,因此起動軍馬,今請千歲車駕回京者,以遮掩百姓之耳目故耳!使本鎮哪裡放心得落?」言罷放聲大哭。公爺曰:「親翁大人,皆因本公年輕識淺,誤聽於、鄧二人之言,以致親翁起動干戈,除卻奸奴。這是民事,此係本公之過,非親翁之罪也。本公回京,自當陳奏天子。」劉進忠言曰:「全仗千歲鼎力,足感大恩。」言畢,千歲的車駕起行前面,汪道台、吳知府眾官員,各各與千歲把盞餞行。按下不表。

  再說續順公車駕起身,至午後到澄福鋪。鑼聲一響,走出數百個強人,為首四員賊將,當先截住路口,大叱一聲:過路者可留下買路銀兩,方有過去。」公爺並王姑人人驚得戰戰兢兢,柳賽妃喚一聲:「千歲,不負奴婢所料,千歲莫憂,待奴婢殺退賊人,保護車仗過去。」此時賽妃手執兩口利劍,一支重七斤,共二支計重十四斤,勒馬舞劍殺來。四將舉兵器敵住,戰鼓如雷,叫殺連天。賽妃使出平生武藝,與四將交鋒。陳大巴等拼力大戰,三百嘍囉嘶叫殺來。三千旗婆死亡者不計其數,一半奔潰逃生;後面車仗幸有家將保護,柳賽妃雖然英勇,被許文忠等四將,共攻拼殺,吁吁喘氣,只有招架之功,並無還劍之力。正在危急之際,聽見戰鼓如雷,叫聲大震,山後轉出一彪人馬殺來。賽妃大驚,叫聲:「千歲,我等全眷性命休矣!」

  王姑在車中,魂不附體。

  那一彪軍兵,暫暫近前來,賽妃眼角一觀,見是饒平旗號,賽妃大喜曰:「千歲放心,前面是饒平余世堯的軍馬來了。」

  這余世堯領本營四百名軍兵,同千總張朝臣、朱起鳳,把總余大江、呂武德來到,觀見賊人截住車駕,余世堯手舉二十一斤大刀,一馬當先殺來,張朝城等四將,引軍望賊兵衝殺,潮軍殺死者甚多,殺得許文忠兄弟喘急不息,叫聲:「哥哥!快走,係饒平官軍,余世堯大刀利害。」是以兄弟拼力架開余世堯大刀,一齊逃生,追至數里,收軍回見主帥。賽妃引余世堯參見千歲,言曰:「我等起軍來遲,致使千歲受驚,伏望恕罪恕罪。」

  公爺曰:「本公若無你等前來救護,全眷盡亡於此,如今這等,本公怎麼回歸廣東?」世堯曰:「請千歲車駕暫到饒平歇馬,再作商議。」公爺允依,余世堯等保護車駕,一行人望饒平縣前進。不在話下。

  且說許文忠等四將敗歸潮城,僅存六十餘人。至帥府稟知前事。劉鎮聞說,遂命小軍打探沈瑞與旗婦消息,一面命人請楊先生、蔡賜平、鄒可玉、徐光等進內堂議事。

  欲知劉鎮所議何事?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回 下一回▶
三春夢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