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上郝制府論臺灣事宜書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上郝制府論臺灣事宜書
作者:藍鼎元 
1731年
本作品收錄於《平臺紀略

  臺灣海外巖疆,幅隕遼闊,高山大谷踞其中,平原廣野敷其外,四面汪洋萬里,金湯之固也。民番雜處,奸宄孔多,喜亂樂禍,習與性成;雖時際隆平,亦難保百年無事。今北路土番,狡焉梗法,公行拒敵,傷害官兵。當局不能撲除,反議招撫,損威示弱,殊為非計。大人躬膺簡命,總制閩疆,旌節所臨,邪氛自靖。乃蒙不棄疏拙,念及廢員,既倍三請之慇,欲為後軍之載;弗能如命,實切悚惶。大人不以為罪,俾效蠡測,條列此行事宜,及海外番民情狀。雖紙上談兵,未必有當高明之採擇,而一日知己,山岳情重,始終默無一言,於心亦覺不安。姑就昔時馬跡所經,揆度情勢,以當芻蕘之一助。是否能合機宜,略有補益,則非廢員之所敢知也。

  臺灣機括,全在廈門。不但咽喉控扼,且信息易通,一切呼應便捷。宜兼程赴廈駐劄彈壓,先飛差星夜至閩,知會將軍、撫、提,並檄中軍副將賫捧印信、率領辦事書役、迅到廈門伺候。一面奏聞,俟土番平定,然後往駐省城。則可以安海外之人心,亦可使軍前將弁震悚用命,庶合大臣綏靖封疆之體,不負聖主倚賴之心。

  土番頑蠢,雖惡有限。所慮客民附和教誘,或乘機攘奪,我師難於兼顧,便恐滋蔓。今幸民人安靜,然亦不可以安靜而忽之。宜大張文告,慰諭臺中善良,各安生業。軍士經行地方,不許妄動民間一草一木,無騷擾驚惶之患。並令有司密為防閑,稍有萌蘗,立即除去。倘一二無知,與番同謀,往來接濟,許所親首報,免其株連,酌量酬賞。則民人不敢有邪心,番蘗可勦殄也。

  土番穿林飛箐,是其長技。所慮深藏內山,無蹤無影,得苟延旦夕之命。茲作亂者,聞係大甲西、大甲東、牛罵、沙轆、水裏、貓霧捒、阿里史、朴仔籬等社,通共逆番不過二千人。查貓霧捒至彰化縣僅三十里,水里、牛罵、沙轆四五十里,大甲西、大甲東二社止隔一溪,亦與諸社相連;皆在孔道平坦之中。惟岸裏山介在牛罵、沙轆二山間,中有阿里史、烏牛欄、掃揀、岸裏、朴仔籬五社,號為山深險峻。今官兵已到阿里史、朴仔籬,而岸裏、掃揀、烏牛欄三社尚無作亂。是以臺鎮呂某遣令岸裏、後壟土官前往招撫,則野心未齊,勢尚渙散,可以嚴飭將弁奮勇撲滅,剋限一月為期,務必蕩平清廓。倘日久滋蔓,將漸猖獗難制,則軍法不可不肅也。

  山中草茂箐密,土番得以蔽體。所至焚烈,最為機宜。但今發榮盛長,有火難用。其實夏日酷熱,午後風發,可用乾薪草引燃,長風鼓煽,雖濕亦燒,不可忽也。林箐路雜,險阻難行,宜用近社番為前導,重懸賞格,以番攻番。查康熙三十八年,吞霄土官卓個、卓霧等作亂,北路參將常太,多致糖煙銀布以啖岸裏番,使擊吞霄,遂平個、霧,即今之岸裏社番不與作亂者是也。諸番惟岸裏最強,掃捒、烏牛欄亦在其內。重賞之下,何求不獲;況所需不過紅綠色布、糖、煙、食鹽、木屐等類,未為大費。即左右稍遠之番,無不可以智計驅遣,在臺帥之善馭之耳

  番箭鏃如利刃,鋒長五六寸,或蘸毒藥,百發無虛。宜用木盾禦之。盾式,高與人齊,用兩板湊合,如屋脊然,內結繩紐,可攜可佩,中藏棍柱一條,釘以鉤連活鐵,使可撐持植立,左右酌開銃眼,以便施發鎗砲。兩盾並行,見敵則合。一人執盾,止持短刀,兩砲手鉤鐮鎗,隨之而行。若遇番多,則諸盾皆合,如木馬營壘之勢,左右藤牌輔翼,鎗砲連環,勢不可當。凡番箭皆著盾上,則彼技日窮,可一舉殲滅也。

  山深番野,全賴砲火震疊;弓矢之威,非所畏也。宜多用砲手,並於廈門製備火藥鉛彈,遣官運赴軍前,多多益善。有餘則存貯臺庫,為鎮營他日之需。不可限定某時已發千斤,某時發幾百斤。惜小費而誤大事,在操家者且不可,況海外軍機乎?時人通病,所宜切戒。

  大兵勦逆,逆番不得耕種,則絕糧甚易,接濟宜防。而鹽鐵二件,尤為山中所少,番不能淡食,又不能不用箭鏃,二者急需,比糧更甚。向皆漢民及外社狡番私藏鹽鐵,陰售重價。今既作亂,則此等亟宜杜絕。留心訪察,厲禁而痛懲之。無接濟之人,則不能持久,此亦一切務也。

  旌節到廈,宜遣官赴臺,宣示威信,條教號令,煥然一新。並賫捧令箭,督催進勦。以熟悉風土、有膽略者充之,即留軍前聽用。如詔安營守備林君卿、水師提標中營千總楊瑞,皆前此征臺出力之人;而林君卿汛守半線,即今彰化縣地,逆番情形尤所習諳。二弁皆頗有忠赤,幹練可用,若令赴臺隨師,當有裨益。使軍前一切行徑機宜,許其不時密稟,亦可以防壅蔽。

  某官素稱勇敢,臨陣肯前,辛丑征臺,甚為出力。今屢次損威,似見小敵則怯,殊不可解。大抵官怠於宦成,身家念重之故也。此公才技可用,止待士卒少恩,及傲上二字,是其一生病痛。人才難得,不可遽行糾參,但留心駕馭之。到廈即作手札,極稱其前此功能,並以見在責成,危詞悚動,使之激厲奮發,有善定獎,有過必規,推誠置腹,以示栽培。俾其芒刺常常在背,而又心感寬大玉成之恩,則剋日奏功不難矣。

  山谷最利土兵。招募壯丁,隨師殺賊,亦良策也。聞臺鎮募得三百人,人日給米一升,小錢二十,不數日散去二百餘人。此必然之勢耳。一月六百小錢,週年不過四兩,未及伙兵半餉,何能得人死力?且曩歲壯丁征臺,臺平之後,制府盡檄裁去,求一名糧不可得,齗齗怨恨。賴臺鎮沉檄不行,力為詳請,眾心始安。迨允給名糧,又分發八郡,離家或數十日,不願就餉者多矣。嗣是眾心灰冷,莫肯復蹈前轍。今若欲用壯丁,宜稍加之情意,日給略為寬裕,開誠布公,如手足骨肉之親切。事平之後,計功擢用,下者亦安頓名糧,無俾失所,使有依戀之心,則人人皆可用也。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