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两种经济措施的对照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两种经济措施的对照
1946年6月14日
本作品收錄於《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1946年6月14日社论

抗战胜利迄今十个月了,国民党当局的一切经济措施,不独未能帮助国内工商业的发展,而且在物价波动,通货膨胀,交通阻塞,外货涌入,以及不合理的外汇关税政策与官僚资本垄断诸方面,给予民族工业以打击,造成民族工业极其严重的危机。……说明了今天要在国民党独裁政府统治下来挽救民族工业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等,都是不可能的。只有象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广大解放区所采取的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才会给我们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一条新道路。

没有去过解放区的人们,往往误信那些顽固分子的恶意造谣,认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解放区的经济措施,不是发展资本主义,而是破坏资本主义。理由是共产党的理想和目标,应该是实现社会主义,怎能是发展资本主义?其实,这问题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 中,早已清楚地解答了。他说:“有些人不了解共产党人为什么不但不怕资本主义,反而提倡它的发展。我们的回答是这样简单:拿发展资本主义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与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现在的中国是多了一个外国的帝国主义与一个本国的封建主义,而不是多了一个本国的资本主义。相反的,我们的资本主义太少了。我们共产党人根据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明确地知道,在中国的条件下,在新民主主义的国家的统治下,除了国家自己的经济与发动人民的个体经济及合作社经济之外,一定要让私人资本主义获得广大发展的便利,才能有益于国家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向前发展”。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在理论上,主张在目前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是必要的,而且在事实上,在一万万以上人口的广大解放区内,采取了一切措施,促进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向上发展。在这里不必引证许多老解放区私人资本发展的事例,只举几个新解放区,在打走日寇不久之后的数字来看罢。例如张家口在日寇占领时,该市两百多家皮毛商行大部倒闭,解放后,仅仅两个多月,不仅旧的商号纷纷复业,而且有新的商号开张,并比战前增加了三十多家,该市现在繁荣起来的商行,已达二千七百余家。河南的安阳、焦作等地的煤矿产量,比敌伪统治时期增加了一倍。河北的邢台一千多家皮坊,在解放后都相继复业,四万失业工人,尽都有了职业。……从这些零星数字中,我们看出了解放区工商业发展的特点,就是在胜利后,不仅过去倒闭的全部复了业,而且一般都有了新的工厂与商号增设,这正与国民党统治区的工厂倒闭、商号停业,成为一个相反的对照。

我们再引两个美国记者的报道来证明,就更加清楚。例如美记者宝丁在访问张家口后发表谈话说:“张市为八路军解放后,虽只两个月,而社会秩序已很安定,我所遇到的政府人员,他们所做的事,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我又看到许多工厂都很快地复工了,真引起我的钦佩”。又如胜利后特往解放区作五个月旅行的美国记者博乐报道解放区的经济实况时说:“在解放区: (一)私人生产企业不但存在,而且受到政府的鼓励; (二)地主经营仍旧,所不同者,只是过高的田租由佃农要求减低而已; (三)外来的中外资金极为解放区所欢迎; (四)解放区的政府除对敌伪的产业外,并无没收任何财产的企图”。博乐并且报导在解放区不论资本家、地主也一样热心工作的情况说:“在解放区从事工商业的资本家也很热心。我和许多商人、地主、制造商谈天,发觉他们热心是有理由的,因为共产党人虽然坦白地以改善工人生活为目标,但同时,他们也给地主和制造商以利益”。

这些引证,还说明了解放区工商业的发展,并不等于一般的通常发展,而是具有迅速发展的趋势。然其所以能够这样发展,又是有深远的原因的。这就是:第一,因为解放区首先有民主的政权,实行了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使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提高了农村广大群众的购买力,因而刺激工商私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第二,因为解放区民主政府还积极地实行了各种正确的经济措施,例如实行贸易自由政策,废除了敌伪统治时的种种统制、配给等对贸易发展的限制;又实行合理税收,取消了一切苛捐杂税,大大减轻了工商业的负担;更实行发放贷款,解决了工商业家的资金困难,同时还注意运输事业……来便利原料和商品的流通。由此可见,要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的先决条件,是必需有一个真正民主的政府,它时刻为人民服务,处处为人民打算,并能实行正确的土地政策,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这个条件,正是解放区已经做到、并且还要继续做好的。因此,在今天的中国说来,只有解放区才能真正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确实是很明显的了。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46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42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新华日报》1946年6月14日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