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依靠人民群众去战斗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依靠人民群众去战斗

——中共甘肃安西县委是怎样带领群众学大寨的
《人民日报》通讯员 《人民日报》记者
1972年1月18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甘肃省安西县,位于河西走廊尽头的戈壁滩上,素有“风库”之称,大风一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这里的土地,有的是灰黄的沙漠,有的是白茫茫的碱滩。

两年多来,安西县人民向风沙和盐碱宣战,在六个最大的风口,营造了二百五十多里长的防风固沙林带,发展经济林六千多亩,还把三万多亩盐碱地改造成长满好庄稼的条田。一九七一年,全县粮食亩产比一九六九年增长了一百斤,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

斗争的实践使中共安西县委体会到:坚决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相信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去战斗,就能较快地改变落后面貌。

群众是我们的老师

[编辑]

新的安西县委成立后,团结一致,带领广大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决心迅速改变安西的落后面貌。但是,有些人看到安西的大风沙和碱地,心里就凉了半截。

到底怎样看待安西,建设安西?县委领导成员带着这个问题,到群众中去调查。几个月间,他们走遍了全县大部分社队。广大贫下中农要求改造大地的强烈愿望,一些先进社队奋起战天斗地的生动场面,使他们一个个心里热呼呼的。

一九七○年八月,县委领导成员带领一百四十多名县、社、队干部,到朝阳大队参观学习。在这里,过去的碱湖滩不见了,人们看到的是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田间道旁,绿树成荫;大小渠道,纵横交织;一望无际的滚滚麦浪,金波荡漾。这时,有人算了几笔账:朝阳每个劳动力平均十五亩土地,每个劳动力生产粮食六千多斤;一九六九年全队除了给国家交售的粮食、社员口粮和其它扣除外,集体储备粮足够全队吃一年。

朝阳大队党支部书记张玉明,向大家介绍了学大寨以来的体会,触动了人们的心弦。

朝阳大队是“风库”的风口之一,土地七沟八壑,高处是硬板一块,低处是盐碱一层。一九六八年,朝阳人民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夺取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巨大胜利的同时,打响了改土造田、根治风沙碱的战斗。经过三年奋战,他们把二千二百八十多亩盐碱地全部翻了一遍,修成了条田。他们还建成了两座小型塘坝,修了四十四条渠道,在戈壁滩上营造了三十多里长的林带。一九七○年亩产一跃跨上了《纲要》,比一九六八年增产一倍以上。

听了张玉明的介绍,县委书记胡克勤对大家说:“朝阳人民就是我们改变安西面貌的好老师。只要我们相信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不靠天,不靠地,依靠人民去战斗,安西的面貌就一定能改变。”

参加这次会议的同志受到一次生动的教育,每个人心里都翻腾起来。生在安西、长在安西、在安西工作多年的县委常委赵正安,更是久久不能平静。他说:“不是安西不能变,是我们的思想落了后。” 胡克勤也激动地说:“风沙盐碱不可怕,怕的是我们看不见人民群众战天斗地的决心和干劲。党把重担放在我们肩上,群众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一定要在三五年内,锁住黄龙(风沙),制服白虎(盐碱),建设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的新安西!”

在场的基层干部都振奋了革命精神。原来对改变安西面貌持怀疑态度的人坚定了信心,鼓足了勇气,准备迎接战斗,经受考验。

依靠群众是关键

[编辑]

在朝阳现场会议开过之后,一场“学大寨,赶昔阳,改造安西”的战斗开始了。中共安西县委抽调了一批机关干部,到后进队去蹲点。

县委领导成员吴大勤,带领一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来到了全县有名的“老大难”单位——踏实公社桥子片。当时,正是备耕时节,摆在他们面前的实际问题是:耕畜缺草,土地瘠薄无肥料。他们经过研究,立即分头忙了起来。有的负责积肥,有的去给牲口拉饲草。可是,他们忙了一阵子,上地劳动的人还是稀稀拉拉,肥料迟迟运不到地里。

这到底是啥问题?他们到贫下中农家里去访问,一位老贫农说:“我们的队干部是不冒烟的火车头,不带领群众抓阶级斗争。你们一来就忙着拉草、换种子,可没忙到点子上啊!”群众的批评给老吴很大震动和启发。他跟群众一起学习和劳动,摸清了阶级斗争的动向。原来是阶级敌人混进了领导班子,拉拢腐蚀干部,破坏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

情况明,决心大。他们向全体干部和社员群众深入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带领广大贫下中农,揭发批判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清除了混进领导班子中的个别坏人。他们热情地、耐心地帮助犯错误的干部提高觉悟,增强党的观念,加强了党的领导。以后,领导班子团结战斗,狠抓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社员们干劲冲天,冒着风雨平田整地,改土治碱,修堤筑坝。桥子片一年发生了巨大变化,百分之六十的生产队粮食亩产比一九七○年增长一倍左右,跨过了《纲要》。

安西县委就是这样,一面抓先进,一面抓后进。无论是在先进单位还是在后进单位,都紧紧依靠群众,抓住关键,解决问题。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原来后进的三个公社、八个大队变成了先进社队,其中有七个大队的亩产跨过了《纲要》。

到群众中找办法

[编辑]

一九七○年冬天,县委领导成员和一万多民工怀着胜利的喜悦,浩浩荡荡地开进了根治碱害、改土造田的战场。群众创造了许多办法,加快了农田基本建设的进度。原先的碱窟窿和七高八低的乱窝子地,如今变成了三万五千多亩标准条田。

县委副书记郭振江参加了这次战斗,又向群众学到了不少知识。他回想自己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再一次深切体会到“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

一九六七年冬,他坐在办公室里签发了一个文件,要求全县所有公社都种植百分之十五的玉米、高粱,满以为有了这些产量较高的作物,全县增产就不成问题。谁知,第二年入秋后,全县一半以上地区遭到早霜袭击,不少将要成熟的玉米、高粱冻死在地里。这次失败的教训触动了他,他背上干粮,迈开双脚到群众中去请教,走访了二十多个大队的群众。在瓜州公社三二大队,一位老贫农问郭振江:“你对改造安西心里有没有一本账?风口在哪里,怎么挡?沙丘有多少,怎么除?碱地有多大,怎么治?”他把郭振江领到群众造了林锁住了风沙的地方,领到群众正在改造盐碱地的现场。郭振江一头扎进群众的斗争中去,掂出了风、沙、碱三害的分量,找到了除三害的办法,心里象打开了两扇窗子,亮堂多了。从此,他恭恭敬敬地当群众的小学生,逐步取得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动权。

几年来,安西县委集中群众的智慧,在阶级斗争中,抓住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这个主要环节,提高了干部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带领群众打退了阶级敌人的进攻;在生产斗争中,抓住碱害这个主要矛盾,连续打了几场改土的歼灭战,接着又狠抓了防风、灌水、积肥、推广良种,促使粮棉产量大幅度增长。

一九七一年,安西县遭到了罕见的大旱,河水流量降低到百分之五十,三万亩农田受到干旱的威胁,有三个公社播种后七十多天未浇水,眼看一万多亩粮食、棉花、油料作物就要枯死。县委领导成员战斗在第一线,到群众中寻找解决的办法。他们爬坡穿沟,查水位,找水源,集中群众抗旱的经验,发动群众向地下要水,抗灾保粮。一个月时间,全县挖泉两千七百多眼,打井一百八十五眼,引出了地下水,取得了抗旱的胜利。收获季节,安西大地上,百里杨柳绿,万亩麦谷黄。县委领导成员喜笑颜开地说:“依靠了人民群众,治风风转向,治水水听话,‘风库’也能变成粮仓!”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