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元和郡縣志 (四庫全書本)/卷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二十 元和郡縣志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二十一
  唐 李吉甫 撰
  河北道
  恒州常山大都督府
  開元户四萬二千六百九十四 鄉八十七元和户一萬七千五百八十  鄉七十今為恒冀節度使理所管恒州冀州深州趙州徳州棣州 管縣四十四都管户六萬二千六百四
  禹貢冀州之域周為并州地春秋時屬鮮虞國戰國時屬趙秦兼天下為鉅鹿郡之地漢三年韓信東下井陘擊破陳餘趙王歇以鉅鹿之北境置恒山郡因恒山為名後避文帝諱改曰常山兩漢恒山太守皆理于元氏晉理于真定即今常山故城是也後魏道武帝登恒山郡城北望安樂壘嘉其美名遂移郡理之即今州理是也周武帝于此置恒州隋煬帝大業九年罷州以管縣屬髙陽郡武徳元年重置為恒州三年陷賊四年討平竇建徳仍舊焉
  州境東西二百一十里南北二百七十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九百九十里西取太原路至上都一千七百六十里
  西南至東都一千一百三十里東北至定州一百二十里
  東南至槀城縣六十里從槀城北至定州一百二十里東南至深州一百八十里西取井陘路至太原府五百里
  西北取五臺山路至代州五百三十里
  貢賦開元貢 羅賦 緜 絹
  管縣十
  真定 槀城 九門 靈壽 行唐 井陘獲鹿 石邑 房山 鼓城
  真定縣望郭下
  本名東垣屬中山國以河東有垣縣故此加東字髙帝十一年代相陳豨反帝自攻拔之改曰真定屬恒山郡武帝改為真定國後漢復為縣屬常山郡後燕慕容垂都之後徙理盧奴隋開皇三年貞定縣改屬恒州皇朝因之
  滋水北去縣三十里
  滹沲河南去縣一里
  故權城即古之犍鄉也縣北二十里後漢建武元年賈復破青犢于射犬追戰于真定之犍鄉大破之即此地也
  槀城縣緊西北至州五十八里
  本漢舊縣元鼎四年置屬真定國後漢改屬鉅鹿郡晉省後魏重置髙齊改為髙城縣隋開皇十八年復為槀城縣武徳初屬廉州貞觀二年改屬恒州
  肥累故城縣西南七里春秋時肥子國白狄别種也滹沲水去縣二十九里
  九門縣上西至州三十里
  本戰國時趙邑漢于此置九門縣屬常山郡髙齊省隋開皇六年重置義旗初于此置九門郡後廢以縣屬恒州
  滹沲水在縣西九十里案前真定縣滹沲河去縣一里則去州治亦一里此九門縣既云西至州三十里而滹沲水乃云在縣西九十里必有誤
  滋水北去縣二十三里
  靈壽縣中東至州八十里
  本中山國都也按中山武公本周同姓其後桓公不恤國政後樂羊為魏將拔中山封之靈壽漢于此置靈壽縣屬常山郡後漢屬常山國隋開皇三年改屬恒州武徳五年屬并州七年改屬恒州
  滹沲水在縣西南二十里
  行唐縣上南至州七十里
  本趙南行唐邑惠文王初置漢因為縣屬恒山郡後魏去南字為行唐縣隋開皇三年改屬恒州皇朝因之玉女山縣北三十六里
  滋水去縣南二十六里
  井陘縣中東南至州九十里
  六國時趙地秦始皇十八年王翦興兵攻趙下井陘漢三年韓信張耳東下井陘擒成安君即此地也陘山在縣東南八十里四面髙中央下如井故曰井陘漢屬常山郡隋開皇十六年于縣置井州大業二年廢縣屬恒州武徳元年重立井州貞觀十七年廢縣又屬恒州緜蔓水在縣西南八十里韓信擊趙使萬人先行背水為陣信曰陷之死地而後生謂此水也
  獲鹿縣中東北至州五十里
  本漢石邑縣地屬常山郡隋開皇十六年于此置鹿泉縣以鹿泉在漢縣南因為名屬井州大業二年省義寜初重置還屬井州貞觀二年改名獲鹿屬恒州
  飛龍山在縣南四十五里前趙錄曰王浚遣將祁𢎞率鮮卑討石勒于飛龍山下勒大敗
  萆山今名抱犢山韓信伐趙使輕騎二千人人持一赤幟從間道萆山而望後遂改為萆山後魏葛榮之亂百姓因山抱犢而死故以為名又云抱犢者古有其名也即道家謂之北岳佐命是也名山記以為福地之數云可避兵水也
  井陘口今名土門口縣西南十里即太行八陘之第五陘也四面髙中央下似井故名之韓信擊趙欲下井陘成安君陳餘聚兵井陘口號二十萬李左車説餘曰臣聞千里餽糧士有飢色今井陘之道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行數百里其勢糧食必在後願足下假臣奇兵三萬從間道絶其輜重足下深溝髙壘勿與戰彼前不得鬭退不得還吾奇兵絶其後野無掠擄不至數日兩將之頭可致麾下成安君儒者不從故敗述征記曰其山首自河内有八陘井陘第五四面髙中央低似井故名之
  鹿泉出井陘口南山下皇唐貴族有土門崔家為天下甲族今土門諸崔是也源出博陵安平
  石邑縣緊東北至州三十里
  本戰國時中山邑也史記趙武靈王攻中山取石邑是也漢于此置石邑縣屬常山郡後漢至隋不改皇朝因之
  鹿泉水一名陘水南去縣十里
  趙佗墓縣北十三里佗真定人僭號南越帝文帝為其先人置守冢昆弟在者存問之佗遂釋黄屋左纛而稱臣
  房山縣中東至州八十里
  本漢蒲吾縣地屬常山郡隋開皇十六年置房山縣因縣北房山為名屬井州大業二年廢井州縣屬恒州武徳四年又屬井州貞觀十七年又屬恒州其城内實外險一名嘉陽城
  房山一名王母山在縣西北五十里漢武帝于此山上立祠今王母觀是也
  蒲吾故城在縣東二十里
  鼓城縣中西北至州九十五里
  本春秋時鼔子國蓋白狄别種也又漢曲陽縣地左傳曰晉荀呉圍鼓以鼔子鳶鞮歸漢下曲陽屬鉅鹿郡隋開皇六年置昔陽縣十八年改為鼓城縣屬鹿州大業九年改屬髙陽郡貞觀元年屬定州大厯三年割屬恒州
  滹沲水去縣北十三里
  魏收墓在縣北七里後魏北齊貴族諸魏皆此邑人也所云鉅鹿曲陽人者是矣
  後漢京觀在縣西南七里後漢皇甫嵩攻黄巾賊張角弟寶于下曲陽首虜千餘人築為京觀
  冀州信都上
  開元户九萬四千一百二十 鄉一百八十五元和户八千九百六十七  鄉四十八
  禹貢冀州堯所都也虞及三代同為冀州地爾雅曰兩河間曰冀州冀近也兩河之間其氣相近春秋時屬晉七國時屬趙秦屬鉅鹿郡漢髙帝分趙鉅鹿立清河信都常山其信都即今州理是也文帝又分立河間廣平二郡景帝改信都為廣川國宣帝復故後漢初王郎僭號河北悉應光武自薊南行至下博失道有白頭公曰努力信都為長安守光武至信都太守任光果開門出迎即今州理是也明帝更名樂成國安帝更名安平國後漢末韓馥為冀州牧公孫瓚欲襲之袁紹使髙韓諷馥令以冀州讓紹馥素性怯因然其計馥長史耿武諫曰冀州北鄙帶甲百萬穀有十年袁紹孤客窮軍譬如嬰兒在股掌之上絶其乳哺立可餓殺奈何以州與之馥不從以州與紹紹遂領冀州牧及曹公破紹又理之文帝黄初中以鄴為五都之一始移冀州理信都自石趙至慕容垂或理鄴或理信都苻堅用王猛為冀州牧鎮鄴後魏冀州亦理于鄴仍于信都為舊冀州之理置長樂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為冀州大業三年復為信都郡隋末陷賊武徳四年討平竇建徳改為冀州
  州境東西二百六十里南北二百三十六里
  八到西南取相州路至上都一千九百里西南至東都一千四百里
  北至瀛州二百四十里正西微北至趙州一百六十里
  西北至深州一百三十里東至徳州二百一十五里
  東北至景州二百一十里東北至滄州一百二十里
  貢賦開元貢 絹賦 緜 絹
  管縣九
  信都 衡水 南宮 武邑 下博 武强棗强 堂陽 阜城
  信都縣望郭下
  本漢舊縣屬信都國後漢屬安平國後魏屬長樂郡隋開皇三年屬冀州皇朝因之
  衡水亦曰長蘆水即濁漳水之下流也西北去縣六十二里
  辟陽故城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審食其為辟陽侯煮棗故城在縣東北五十里漢煮棗侯國城六國時于此煮棗油後魏及齊以為故事毎煮棗油即于此城衡水縣上南至州四十里
  本漢桃園之地隋開皇十六年于今縣置衡水縣縣在長蘆河西長蘆河則衡漳故瀆也因以為名
  長蘆水縣南二百步
  藺相如臺在縣東北十二里
  南宮縣望東北至州六十二里
  本漢舊縣屬信都國後漢書光武自薊南馳至南宫遇大風雨引入道傍空舍馮異抱薪鄧禹燃火帝對竈燎衣即此地也後漢屬安平國髙齊省隋開皇六年復置南宮縣皇朝因之
  絳水故瀆縣東南六里
  武邑縣上西南至州九十里
  本漢舊縣屬信都國後漢屬安平國髙齊省隋開皇六年復置屬冀州皇朝因之
  長蘆水北去縣三十二里
  觀津城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本趙邑也趙孝成王封樂毅于觀津號望諸君又漢景帝母竇太后觀津人也武强湖在縣北三十二里
  下博縣上南至州一百里
  本漢舊縣屬信都國以太山有博縣故此加下字後漢屬安平國後魏屬長樂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冀州十六年屬深州皇朝因之貞觀十七年改屬冀州案舊唐書下博縣貞觀元年屬深州十七年屬冀州先天二年屬深州開元二年還冀州此所志略而未備
  下博故城在縣南二十里即漢光武失道之處也光武自滹沲南出至此失道不知所之遇白衣老父曰努力信都為長安守去此八十里從之也
  長蘆橋在縣南架長蘆水
  武强縣望西南至州一百三十里
  本漢武隧縣地也屬河間國晉于此置武强縣屬武强郡髙齊改屬長樂郡隋開皇三年改屬冀州貞觀元年改屬深州後屬冀州
  武隧故城在縣東三十一里秦破趙將扈輒于武隧斬首十萬即此也
  武强故城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漢將嚴不識以擊黥布功封武强侯後漢王梁為武强侯
  棗强縣上西北至州六十八里
  本漢舊縣屬清河郡髙帝以留朌為棗强侯案漢書功臣表作彊圉侯留朌其地棗木强盛故曰棗强後魏屬長樂郡隋開皇三年屬冀州皇朝因之
  縣外城即姚弋仲之故壘也
  棘津故城在縣東北二十七里左傳曰晉荀呉師涉自棘津史記曰呂望東海人也老而無遇賣食棘津堂陽縣上東至州六十五里
  本漢舊縣屬鉅鹿郡在堂水之陽按長蘆水亦謂之堂水在縣南二百步縣因取名後漢屬安平國髙齊省隋開皇十六年重置屬冀州皇朝因之
  阜城縣緊西南至州一百四十里
  本漢舊縣屬渤海郡後漢屬安平國隋開皇九年改屬觀州大業二年復屬冀州武徳四年復屬觀州貞觀十七年廢觀州又隸冀州
  苻融壘在縣東北二十四里
  深州饒陽上
  開元户四萬二千二百一十五 鄉七十五元和户一萬四千九十七   鄉五十
  禹貢冀州之域七國時為趙地秦為鉅鹿郡地漢為饒陽縣地屬涿郡隋開皇十六年于饒陽置深州以州西故深城為名大業二年廢深州武徳元年討平竇建徳四年復置貞觀十七年又廢先天元年于今理重置州境東西九十里南北一百一十里
  八到西南取趙州路至上都二千五十里西南至東都一千三百二十里
  正西微北至恒州一百八十里西南至趙州二百里
  東北至瀛州一百四十五里
  貢賦開元貢 絹賦 絹緜
  管縣四
  陸澤 鹿城 饒陽 安平
  陸澤縣上郭下
  本饒陽陸城二縣地先天元年因置州割二縣置陸澤縣禹貢大陸既作此縣南三里即大陸之澤因名之鹿城縣上東至州二十五里
  本漢安定縣地屬鉅鹿郡髙齊改曰安國隋開皇六年于此置安定縣取漢舊名屬定州十八年改為鹿城取縣東故鹿城為名也改屬冀州貞觀元年改屬深州衡漳水在縣東十里
  滹沲河水縣西北四十二里
  大陸澤在縣南十里
  饒陽縣望西南至州三十里
  本漢舊縣屬涿郡在饒河之陽隋開皇三年改屬定州十六年屬深州大業二年省深州改屬瀛州武徳四年屬深州
  滹沲河北去縣四十五里
  州理城晉魯口城也公孫泉叛司馬宣王征之鑿滹沲入𣲖水以運糧因築此城蓋滹沲有魯沱之名因號魯口後魏道武帝皇始三年車駕幸魯口即此地也蕪蔞故城在縣東北三十五里隋縣也蓋因東北蕪蔞亭為名
  蕪蔞亭在縣東北四十五里後漢光武帝自薊東南馳晨夜至饒陽蕪蔞亭飢甚馮異進豆粥光武帝曰得公孫豆粥飢寒俱解公孫異字也
  安平縣上東南至州五十三里
  本漢舊縣屬涿郡髙帝以鄂千秋為安平侯後漢屬博陵郡案安平縣後漢志屬安平國晉志屬博陵國此有脱誤後魏以來博陵諸崔即此邑人也隋開皇三年縣屬定州十六年改屬深州大業二年還屬定州武徳四年又屬深州
  𣲖水今名礓河西自定州義豐縣界流入
  滹沲河在縣南二十三里
  趙州趙郡望
  開元户五萬一千四百三十 鄉九十九元和户八千一百五十七  鄉一百一十一
  禹貢冀州之域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屬趙秦為邯鄲郡地漢為常山郡平棘縣地又為趙國自兩漢及魏皆以封建子弟後魏明帝又于廣阿城置殷州髙齊改殷州為趙州因趙國為名隋開皇十六年又于欒城縣置欒州大業二年廢欒州以縣并屬趙州三年以趙州為趙郡武徳元年張志昻舉城歸國又改為趙州
  州境東西二百五十里南北一百一十七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八百九十里西南至東都一千三十里
  正東微南至冀州一百六十五里西踰山至太原府五百六十里
  北至恒州一百里東北至槀城縣七十里從縣至定州一百二十里
  貢賦開元貢 絲賦 緜 絹
  管縣九
  平棘 元氏 臨城 柏鄉 髙邑 贊皇昭慶 寜晉 欒城
  平棘縣上郭下
  本春秋時晉棘蒲邑漢文帝三年濟北王興居反遣棘蒲侯柴武擊之武帝時又有平棘侯薛澤為丞相蓋漢初為棘蒲後改為平棘也屬常山郡隋開皇二年改屬趙州十六年改屬欒州大業二年又屬趙州皇朝因之斯洨水縣北三十五里
  槐水一名白溝河南去縣二十五里
  故欒城縣西北十六里春秋時晉邑
  千萬壘縣南一里後漢安帝永初元年以御史任尚討羌無功檻車徵還羌遂入侵河内趙魏間百姓相驚北軍候朱寵將五營兵屯孟津詔魏郡趙國常山等繕作塢壘六百一十處此即其一也
  李左車墓縣西南七里
  趙郡李氏舊宅在縣西南二十里即後漢魏以來山東舊族也亦謂之三巷李家云東祖居巷之東南祖居巷之南西祖居巷之西亦曰三祖宅巷也三祖李氏亦有地屬髙邑縣
  封斯村者李氏舊塋多在封斯
  元氏縣上東南至州四十九里
  本趙公子元之封邑漢于此置元氏縣屬常山郡兩漢常山太守皆理于元氏後漢書帝紀云世祖光武皇帝建武四年光武北征彭寵隂后從行生孝明帝于元氏傳舍又云顯宗孝明皇帝永平五年冬十月行幸鄴與趙王相會鄴常山三老言于帝曰上生于元氏願䝉優復詔曰豐沛濟陽受命所由加恩報徳適其宜也其復元氏縣田租更賦六歳賜縣椽吏及門闌走卒錢又云肅宗孝章皇帝建初七年九月己酉幸鄴勞賜常山趙國吏人復元氏租賦三歳元和三年二月戊辰進幸中山遣使者祠北岳出長城癸酉還幸元氏祠光武顯宗于縣舍正堂明日又祠顯宗于始生堂皆奏樂復元氏租賦三月丙子詔復元氏七年徭役其兩漢元氏縣在今縣西北十五里故城是也晉屬趙國髙齊廢隋開皇六年又置元氏縣屬趙州皇朝因之
  飛龍山縣西北三十里前趙錄曰河瑞元年王浚使將祈𢎞擊鮮卑務塵部十餘萬東討石勒戰于飛龍山勒師大敗
  元氏故城在縣西北十五里即漢之舊縣也兩漢常山太守皆理于此城至隋末為劉黑闥所破其後移于今所
  開業寺在縣西北十五里即後魏車騎大將軍陜定二州刺史尚書令司徒公趙郡李徽伯之舊宅也
  臨城縣中東北至州一百里
  本戰國時趙房子邑也漢以為縣屬常山郡自漢至隋不改屬趙州皇朝因之天寶元年改名臨城以縣西南十里有古臨城因改名焉
  泜水在縣南二里出白土細滑如膏以之濯緜色若霜雪如蜀錦之得江津也故俗稱房子之纊魏都賦曰織纊房子
  敦與山在縣西南七十里泜水所出
  柏鄉縣上北至州六十一里
  本春秋時晉鄗音呼各反邑之地漢以為縣屬常山郡後漢光武帝即位于鄗南千秋亭五城陌因改曰髙邑屬常山國髙齊天保七年移髙邑縣于漢房子縣東北界今髙邑縣是也隋開皇十六年于漢鄗城南十八里改置柏鄉縣遙取古柏鄉縣以為名屬欒州大業二年改屬趙州皇朝因之
  髙邑故城在縣北二十一里本漢鄗縣也
  漢世祖廟一名壇亭縣北十四里鄗縣故城南七里即世祖即位之千秋亭也後于此立廟故後漢書帝紀云肅宗孝章帝元和三年三月丙子詔髙邑令祠光武于即位壇是也
  髙邑縣上東北至州五十五里
  本六國時趙房子邑之地漢以為縣屬常山郡魏屬趙郡髙齊天保七年移髙邑縣于其縣城東北十五里今縣是也隋開皇三年改屬趙州皇朝因之
  房子故城在縣西南十五里本漢房子縣也
  馮唐墓在縣東北二十八里趙人也
  贊皇縣中東北至州七十里
  本漢鄗邑縣之地屬常山郡隋開皇六年于此置贊皇縣縣南有贊皇山因以為名屬欒州大業二年改屬趙州皇朝因之
  贊皇山縣東南二十六里穆天子𫝊曰至房子登贊皇山
  泜水在縣西南三十五里韓信斬陳餘處李左車曰陳餘軍敗于鄗下身死于泜水上是也
  濟水源出贊皇山西北流去縣南十里此自别是一濟水應劭以為四瀆誤也
  百陵岡在縣東十里即趙郡李氏之别業于此岡下也岡上亦有李氏塋冢甚多
  昭慶縣望東北至州九十里
  本漢廣阿縣屬鉅鹿郡後漢省後魏别置廣阿縣隋仁壽元年改為象城縣大業二年又改為大陸縣屬趙州武徳四年復改為象城縣取縣西北古象城為名天保元年改為昭慶縣
  廣阿澤在縣東二十五里爾雅曰晉有大陸廣阿即大陸别名淮南子曰鉅鹿大陸廣阿咸一澤也
  任敖墓一名七里邱在縣西四里髙帝時為御史大夫封廣阿侯
  皇十三代祖宣皇帝建六陵髙四丈周迴八十丈皇十二代祖光皇帝啓運陵髙四丈周迴六十步二陵共塋周迴一百五十六步在縣西南二十里
  寜晉縣緊西北至州四十三里
  本春秋時晉陽氏邑漢以為廮陶縣屬鉅鹿郡晉省後魏于此置廮遙縣屬南鉅鹿郡隋開皇六年改為廮陶復漢舊名大業二年改屬趙州天保元年改為寜晉欒城縣中東南至州三十九里
  本漢關縣屬常山郡後漢省後魏太和十一年于此置欒城縣取平棘縣舊欒城為名隋屬欒州又改屬趙州皇朝因之
  斯洨水在縣西北二十里
  徳州平原上
  開元户六萬一千七百七十 鄉一百十六元和户九千三百五十六  鄉二十五
  禹貢兗州之域春秋時屬齊戰國時亦為齊地秦兼天下今州秦之齊郡漢分齊郡置平原郡後漢至晉平原為郡國封建子弟後魏文帝于今州置安徳郡隋開皇三年改為徳州大業三年罷州為平原郡隋末陷賊武徳四年討平竇建徳復為徳州
  州境東西一百九十五里南北二百一十九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二千五十里西南至東都一千七百九十里
  正南渡河至齊州二百四十五里西南至博州二百六十里
  西南至貝州二百三十里西至冀州二百一十五里
  正北微東至滄州二百四十里東北至棣州二百四十里
  貢賦開元貢 綾賦 綿 絹
  管縣七
  安徳 平原 平昌 將陵 安陵 蓨
  長河
  安徳縣緊郭下
  本漢舊縣屬平原郡後魏屬安徳郡隋開皇三年廢郡改屬冀州九年改屬徳州皇朝因之
  黄河南去縣十八里
  鬲津枯河在縣南七十里禹貢兗州九河既道鬲津即九河之一鬲津至徒駭二百餘里今河雖移不離此城也
  馬頰河縣南五十里
  鹿角故闗縣東南七十五里
  平原縣上東北至州四十六里
  本漢舊縣屬平原郡後漢屬平原國後魏屬安徳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冀州九年改屬徳州皇朝因之黄河在縣南五十里
  王莽枯河在縣南五里
  管輅祠在縣西南一里
  平昌縣上西南至州八十里
  本漢舊縣屬平原郡後漢屬平原國隋開皇三年屬滄州十六年改屬徳州皇朝因之
  馬頰河在縣南十里久視元年開決又名新河
  將陵縣望南至州五十里
  本漢安徳縣地屬平原郡隋開皇十六年于此置將陵縣取安徳縣界故城為名屬徳州皇朝因之
  鬲津枯河南去縣二十里
  王莽枯河西去縣十里
  安陵縣望南至州一百里
  本漢蓨縣地晉立安陵縣屬渤海郡本蓨縣之安陵故以為名髙齊省隋開皇六年重置屬冀州九年立觀州縣屬焉皇朝因之貞觀十七年觀州廢縣割屬徳州蓨縣上東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條縣即條侯國也景帝封周亞夫為條侯漢條縣屬信都國後漢屬渤海郡晉改條為脩隋開皇三年廢渤海郡屬冀州五年改脩縣為蓨縣屬觀州皇朝武徳初亦屬觀州貞觀十七年觀州廢改屬徳州
  長河縣上東至州五十里
  本漢廣川縣地屬信都國後漢屬清河國魏封裴秀為廣川侯髙齊省隋開皇六年復置屬冀州九年改屬徳州仁夀元年改廣川縣為長河縣皇朝因之
  漳水河自貝州漳南縣流入在縣西二十五里
  王莽枮河東去縣五里
  永濟渠縣西十里
  張公故闗縣東南七十里
  棣州樂安上
  開元户二萬五千五百四十五 鄉四十八元和户五千四百四十七   鄉一十七
  禹貢青州之域又兗州之域春秋為齊地管仲曰北至于無棣秦并天下為齊郡漢為平原渤海千乗三郡地曹魏屬樂陵國晉石苞為樂陵公是也隋開皇十七年割滄州陽信縣置棣州大業二年廢入滄州武徳四年又置棣州六年又廢貞觀十七年又置移于厭次縣即今州理是也天寶元年改為樂安郡乾元元年復為棣州
  州境東西三百四十九里南北一百四十二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二千二百九十里西南至東都一千四百二十里
  東南至青州三百二十三里西南至徳州二百四十里
  南至淄州二百一十里西南渡河至齊州二百五十里
  正北微西至滄州二百五十里東北至大海二百里
  貢賦開元貢 絹十疋賦 絹 粟 麥
  管縣五
  厭次 滳河 渤海 陽信 蒲臺
  厭次縣上郭下
  本漢富平縣屬平原郡後漢更名曰厭次則厭次前已廢矣相𫝊以秦始皇東遊厭氣至碣石次舍于此因名之髙齊省隋開皇十六年重置武徳初屬徳州貞觀十七年于此置棣州
  黄河在縣南三里
  滳河在縣南四十里
  通海故闗在縣西南四十里
  滳河縣中東北至州八十里
  本漢朸縣屬平原郡後漢省隋開皇十六年于此置滳河縣因北有滳河以名之屬滄州貞觀元年屬徳州十七年改屬棣州
  黄河在縣南八十里
  滳河縣北一十五里漢成帝鴻嘉四年河水汎溢為害河隄都尉許商鑿此河通海故以商字為名後人加水焉
  渤海縣緊西至州七十里
  本漢蒲臺縣地垂拱四年分置渤海縣屬棣州在州東一百一十里天保五年以土地鹹鹵自縣西移四十里就李邱村置
  大海在縣東一百六十里
  陽信縣望南至州六十里
  本漢舊縣屬渤海郡魏屬樂陵國後魏置樂陵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滄州十六年于陽信縣置棣州武徳六年又置屬滄州貞觀十七年又割屬棣州
  鈎般河即九河之一經縣北四十里
  蒲臺縣緊西北至州七十五里
  本漢濕沃縣地屬千乗國宋屬樂陵郡隋開皇三年改屬滄州十六年改為蒲臺縣北有蒲臺因為名也隋末廢武徳三年重置八年改屬淄州貞觀十七年置棣州割蒲臺屬焉
  海在縣東一百四十里
  海畔有一沙阜髙一丈周迴二里俗人呼為鬭口淀是濟水入海之處海潮與濟相觸故名今淀上有甘井可食海潮雖大淀終不沒百姓于其下煮鹽
  黄河西南去縣七十三里
  蒲臺在縣北三十里秦始皇築此臺以望海于臺下縈蒲繫馬今蒲生猶縈結
  元和郡縣志卷二十一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