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北征記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北征記
作者:楊榮 
本作品收錄於《國朝典故
北征記,一卷,明楊榮撰。榮初名子榮,字勉仁,建安人。建文二年進士,授翰林編修。成祖即位,簡入內閣,更今名。歷官工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正統五年卒。謚文敏。明史卷一四八有傳。是篇載永樂二十二年楊榮等扈從北征之事。本卷所收系節本,刪去文字若無礙文意則不再補入。


  永樂二十二年春正月甲申,大同、開平守將並奏虜寇阿魯台所部侵掠邊境。初,忠勇王金忠來歸,屢言阿魯台弒主虐人,違天逆命,數為邊患,請發兵討之,願身為前鋒自效。上可其奏。至是,敕緣邊諸將整兵以俟。

  丙戌,敕山西、山東、河南、陝西、遼東五都司各選馬步兵,擇將統領,以三月至北京。山西行都司兵命都督李謙統領,以三月至宣府,必士馬精強,兵甲堅利。不如令者誅。

  三月丁丑朔,大閱。命安遠侯柳升領中軍,遂安伯陳英副之;英國公張輔領左掖,成國公朱勇副之;成山侯王通領右掖,興安伯徐亨副之;武安伯鄭亨領左哨,保定侯孟瑛副之;陽武侯薛祿領右哨,新寧伯譚忠副之;寧陽侯陳懋、忠勇王金忠率壯士為前鋒,安順伯薛貴、恭順伯吳克忠、都督李謙等各領兵從。上諭諸將曰:「為君奉天愛人為本。朕臨御以來,視民如子,內安諸夏,外撫四夷,一視同仁,咸期生遂。逆賊阿魯台始以窮蹙來歸,撫之甚厚,豺狼野心,不知感德,積久生慢,反恩為讐,侵擾邊疆,毒害黎庶,違天負恩,非一而足。朕再出師,搗其巢穴,焚其積聚,寇之微命,危如絲髮。當時從將士之志,寇豈復有生之理?但體上帝好生之仁,驅而逐之,亦冀萬一其能改也,而獸心終焉不變,今朕必往伐之。朕非好勞惡逸,蓋志在保民,有非得已。爾等從朕,誠能奮勇成功,高爵重賞,決不汝吝。如方命失機,則軍法亦不汝貸。汝其懋哉!」

  四月戊申,以親征胡寇告天地、宗廟、社稷,遣官祭旗纛、山川等神,詔皇太子監國。

  己酉,車駕發北京,次唐家嶺。癸丑,次龍虎臺。遣太常寺臣祭告居庸山川。乙卯,度居庸關,次岔道。丙辰,次懷來。丁巳,次土木。陞陝西行都司指揮劉廣為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1]仍掌陝西行都司事。

  戊午,敕各城堡嚴哨瞭,謹守備。己未,次長安嶺。享諸將。壬戌,萬壽聖節。禮部尚書呂震奏百官行賀禮,詔卻不受。遂發長安嶺,次赤城。癸亥,次雲州。乙丑,次雲門。丁卯,次獨石。

  庚午,次隰寧。忠勇王所部指揮同知巴里禿等獲虜諜者,[2]) 言虜去秋聞朝廷出兵,挾其屬以遁。及冬大雪丈餘,孳畜多死,部曲離散。比聞大軍且至,復遁往答蘭納木兒河,趨荒漠以避。[3]所以遣諜者,慮聞之不實耳。上曰:「然則寇去此不遠。」遂命諸將速進。以獲諜功,陞巴里禿為都指揮僉事,餘皆陞一等,各賜白金有差。

  辛未,次西凉亭。甲戌,次開安。

  五月乙亥朔,次威虜鎮。丁丑,[4] 次環州。戊寅,次雙塔。己卯, [5] 次開平。是日雨,士卒有後至而沾濕者。時其地尚寒,上見之,指視諸將曰:「士卒者,將士所資以成功名。[6]若撫之至,則報之厚。古人有言,『視卒如嬰兒,可與赴深谿;視卒如愛子,可與之俱死。』今方用此輩為國家除殘去暴,其可不惜!」

  甲申,召學士楊榮、金幼孜至幄中,諭之曰:「朕昨夕三鼓,夢有若世所畫神人者告朕曰:『上帝好生。』如是者再,此何祥也?豈天屬意此寇部屬乎?」榮等對曰:「陛下好生惡殺,格于天。此舉固在除暴安民,然火炎昆岡,玉石俱燬,惟陛下留意。」上曰:「卿言合朕意。豈以一人有罪,罰及無辜!」即命草敕,遣中官伯力苛及所獲胡寇齎往虜中。諭部落曰:「往者阿魯台窮極來歸,朕所以待之者,皆爾等所知,天地鬼神實監臨之,此何負彼?而比年以來,寇我邊鄙,虔劉我烝黎,累累不厭,其自取之禍也。朕間者雖以天人之怒,再率六師往行天討,當是時,如狥將士之志,奮雷霆之怒,彼之危猶洪爐片雪,豈復有餘命哉!朕體上帝好生之仁,惟剪其枝葉,毀其藏聚,驅出曠遠之地,豈徒全其餘息,亦猶冀其或改而自新也。乃獸心弗悛,日增月益。比吾邊氓困其荼毒者,殆非一所。夫為惡有本,今王師之來,罪止阿魯台一人,其所部頭目以下,悉無所問。有能效順天道,輸誠來朝,悉當待以至誠,優與恩賚,仍受官職,聽擇善地安生樂業。朕之斯言,上通天地,毋懷二三,以貽後悔。」乙酉,命安遠侯柳升等率軍士拾道中遺駭,為叢塚瘞之,上親為文祭焉。丁亥,次武平鎮。戊子,召諸將諭曰:「古謂武有七德,禁暴誅亂為首。又謂止戈為武。蓋謂止殺非行殺也。朕為天下主,華夷之人,皆朕赤子,豈間彼此哉!今之罪人惟阿魯台,餘脅從之眾,悉非得已,不可以同日語。自今凡有歸降者,宜悉朕意撫綏,無令失所;非持兵器以嚮我師者,悉縱勿殺,用稱朕體天愛人之意。」

  己丑,次威信戍。辛卯,次通川甸。壬辰,次長樂鎮。文淵閣大學士楊榮、金幼孜侍,上曰:「漢高祖過柏人,慮迫于人。今朕至長樂,思與天下同樂,[7]何時而庶幾也?」榮等同曰:「有志者事竟成,陛下聖志如此,天必助順矣。」

  癸巳,次香泉泊。甲午,次環翠圃。乙未,次永寧戍。丙申,次清平鎮,即元之應昌路。是日雨,重車皆後。上諭諸將曰:「輜重者,六軍所恃為命。兵法無輜重糧食、無委積皆危道。曹操所以屈袁紹者,先焚其輜重。今諸軍皆至,而重車在後,爾等獨不遠慮邪?」遂命分兵迎之。

  丁酉,宴隨征文武大臣,命內侍歌太祖皇帝御製詞五首。因舉爵諭大臣曰:「此先帝垂諭創業守成之難,而示戒荒淫酣酗之失也。朕嗣先帝鴻業,兢兢焉惟恐失墜。雖今軍旅之中,君臣杯酒之歡,不敢忘也。尚相與共勉之。」英國公張輔等稽首對曰:「敢不欽遵聖訓!」

  戊戌,次威遠川。己亥,宴文武大臣。上曰:「朕仰循皇考之意,自製詞五章,以奉天法祖、勤政恤民為言,亦將以垂示吾子孫,俾有所警飭。」遂命內侍歌之。羣臣俯首聽畢,皆叩頭言;「皇上深思遠慮,前古帝王之所不及。」上悅,悉沾醉而罷。

  庚子,次陽和谷。辛丑,次雙泉海子。壬寅,次覽秀川。癸卯,次錦繡岡。

  六月甲辰朔,次祥雲屯。乙巳,次錦雲磧。丙午,次翠玉峰。敕寧陽侯陳懋、忠勇王金忠等曰:「用兵之道,貴乎先知。古之賢將所以動而勝人者,先知敵之情也。今興師遠出而未悉賊情,何以成功?朕以前鋒命爾,尤宜晝夜用心。其精擇勇智,廣布偵邏,如有所得,星馳奏來,朕儜俟焉。」

  丁未,次鳴玉闕。戊申,次清漠川。己酉,次和鸞谷。庚戌,次紫駝岡。辛亥,次清泉泊。壬子,次通流澗。癸丑,次金沙濼。寧陽侯陳懋等得胡寇馬九匹來進,上曰:「醜虜多詐,安知非以是誘我也?」敕懋等益加防慎,不可怠忽。

  甲寅,次秀水河。乙卯,次玉壘峰。丙辰,次寶屏山。諭諸將曰:「今既深入虜地,尤須謹備,嚴哨瞭,肅部伍,明約束,晝夜毋怠。孔子行軍,必臨事而懼。孫吳兵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必敬慎如此,庶幾萬全。」

  丁巳,次凌雲峰。戊午,次玉沙泉。上以答蘭納木兒河已近,令諸將各嚴兵以俟。是時,將士皆踴躍思奮,上聞之喜曰:「兵可用矣!」

  己未,次龍武岡。命寧陽侯陳懋、忠勇王金忠率師前進,且戒之曰:「若遇賊,宜審機行事。如兩鋒相當,彼投戈下馬者,皆良民,勿殺;如其來敵,先以神機銃攻之,[8]長弓勁弩繼其後。遇阿魯台亦勿殺,生擒以來。」

  庚申,次天馬峰。上以大軍繼進,行數十里,懋等遣人奏言:「臣等已至答蘭納木兒河,彌望惟荒塵野草,虜隻影不見,車轍馬跡亦多漫滅,疑其遁已久。」上遣英國公張輔、成山侯王通等分兵山谷大索,仍命寧陽侯陳懋、忠勇王金忠前行覘賊,車駕進駐河上以候。

  壬戌,發河上,次蒼石岡。英國公張輔等相繼引兵還,奏曰:「臣等分索山谷,周廻三百餘里,一人一騎之跡無睹,必其遁久矣。」

  癸亥,次連秀峰。寧陽侯陳懋、忠勇王金忠亦還,奏曰:「等引兵抵白邙山,咸無所遇,以糧盡故還。」于是英國公張輔等奏:「願假臣爭一月糧,率騎深入,罪人必得。」上曰:「今出塞已久,人馬俱勞,虜地早寒,一旦有風雪之變,歸途尚遠,不可不慮。卿等且休矣,朕更思之。」

  甲子,次翠雲屯。召英國公張輔等諭曰:「昨日之言,朕思之不可易也。古王者制夷狄之道,驅之而已,不窮追也。且今孽虜所存無幾,茫茫廣漠之地,譬如求一粟于滄海,可必得邪?吾寧失有罪,誠不欲重勞將士。朕志定矣,其旋師。」于是兵部尚書李慶等進曰:「王者之思,畏則舍之。今已鏟虜之穴,破虜之眾,塞北萬里無虜跡,雖有數輩,如犬羊棲棲,偷生窮漠之地,陛下天地大德,寧當盡殺之邪?」上悅,遂命班師。

  乙丑,召諸將議分兵兩路南歸。于是上率騎士東行,命武安侯鄭亨等領步卒西行,期會開平。

  丙寅,次蒼玉澗。諭諸將曰:「今大軍南還,將士既未嘗見敵,必有怠心,寇綜跡詭秘,不可輕忽,須嚴兵殿後。仍戒飭軍中,晝夜警備,常如寇至。」

  丁卯,次清流峽。戊辰,次富平川。乙巳,次長清戍。庚午,次懷柔甸。壬申,發懷柔甸,次寧遠鎮。

  七月甲戌朔。乙亥,次迴流灣。丙子,次清虜鎮。丁丑,次峭石川。戊寅,次羣玉峰。己卯,次雙清島。庚辰,次清水源。道旁有石崖數十丈,命大學士楊榮、金幼孜刻石紀行,曰:「使萬世後知朕親征過此也。」

  辛巳,次豐潤屯。壬午,次長林壑。癸未,次廣平川。甲申,次遠安鎮。乙酉,次通津戍。其地平廣,多糜子。軍士有馳騎犯之者,上適見之,急下令止之。謂諸將曰:「能種藝者,必安業于此,不為寇矣;而不見人者,必聞大軍至,懼而逃。今縱騎犯之,非仁。[9]其禁止士卒凡有種藝而無居人者皆勿犯,違者斬。」

  丙戌,次盤石鎮。丁亥,次翠微岡。上御幄殿,憑几而坐,大學士楊榮、金幼孜侍。上顧問內侍海壽曰:「計程何日至北京?」對曰:「其八月中矣。」上頷之。既而諭榮等曰:「東宮歷涉年久,政務已熟,還京後,軍國事悉付之,朕惟優游暮年,享安和之福矣。」榮對曰:「殿下孝友仁厚,天下屬心,允稱皇上之付託。」上喜,顧太監馬雲,賜榮、幼孜羊酒而退。

  戊子,次雙流濼。以旋師,遣禮部尚書呂震齎書諭皇太子, [10] 并詔告天下。己丑,次蒼崖戍。上不豫,下令大營五軍將士,嚴部伍,謹哨瞭,毋忽。庚寅,次榆木川。[11]上大漸,召英國公張輔受遺命,傳位皇太子。 [12]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1. 「陞陝西行都司指揮劉廣為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府」原作「撫」,據明朱當㴐國朝典故本、明紀錄彙編本改。
  2. 「忠勇王所部指揮同知巴里禿等獲虜諜者」「所部」原作「而都」,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3. 「趨荒漠以避」,「漠」原作「漢」,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4. 「丁丑」,原作「丁亥」,據明古今說海本、清勝朝遺事本改。
  5. 「己卯」,原作「乙卯」,據明古今說海本、清勝朝遺事本改。
  6. 「將士所資以成功名」,原脫「名」字,「士」作「師」,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7. 「思與天下同樂」,「思」原作「恐」,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8. 「先以神機銃攻之」,「銃」原作「銑」,據明紀錄彙編本改。
  9. 「非仁」,「仁」原作「行」,據明紀錄彙編本、清勝朝遺事本改。
  10. 「遺禮部尚書呂震齎書諭皇太子」,原脫「部」,據明紀錄彙編本、清勝朝遺事本補。
  11. 「次榆木川」,原脫「木」字,據明紀錄彙編本補。
  12. 「傳位皇太子」,原脫「皇太子」三字,據明紀錄彙編本、清勝朝遺事補。又「傳位皇太子」下有大段脫文,現據明紀錄彙編本鈔錄:「且云喪服禮儀,一遵太祖皇帝遺制。辛卯,上崩。內臣馬榮、孟聘等以六師在遠外秘不發喪。夜,召大學士楊榮、金幼孜入議,喪事逐一遵古禮。含斂畢,載以龍轝,所至朝夕上食如常儀。壬辰,靈轝次雙筆峰。大學士楊榮、太監海壽奉遺命馳皇太子。癸巳,次連雲磧。甲年,次黑河戍。乙未,次宣威鎮。丙申,次廣漠川。丁酉,次青楊峽。戊戌,次聞喜岡。己亥,次白沙河。庚子,次香泉泊。辛丑,次通川甸。壬寅,次武平鎮。武安侯鄭亨等所領官軍皆至。八月癸丑朔,龍轝度開平,次雙塔。甲辰,次威虜鎮。乙巳,次西涼亭。丙午,次隰寧。丁亥,次雲州。戊申,次赤城。己酉,次鵬鶚。皇太孫奉皇太子命至,自北京哭迎。軍中始發喪,六軍號痛,聲徹天地。庚戌,次懷來。辛亥,入居庸關,文武百官衰服,軍民耆老僧道人皆素服哭迎。丙子,及郊,皇太子、親王以下素服哭迎。至宮中,奉于仁智殿,加斂華納梓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