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十國春秋 (四庫全書本)/卷1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一百十一 十國春秋 卷一百十二 卷一百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十國春秋卷一百十二
  檢討呉任臣撰
  十國地理表下
  南漢
  興王府廣州 高祖乾亨元年改廣州為興王府領縣十二
  咸寜舊為南海乾亨元年分咸寜常康二縣案宋史地理志南海隋縣後改常康開寳五年復歐陽忞輿地廣記云開寳五年省咸寜常康入南海其說不同今從廣東志常康見上番禺舊縣増城舊縣四㑹舊縣化蒙舊縣懐集舊縣東莞舊縣縣西有鎮象塔禹餘宮使邵廷琄造又城内有九曜石相𫝊劉氏集方士煉丹處俱見吴莱南海古蹟記清逺舊縣洊水舊縣浛涯舊縣新㑹舊縣義寜舊縣
  韶州領縣五
  曲江舊縣始興舊縣 郡縣釋名云南漢乾和四年分韶之始興湞昌二縣置雄州配英州案宋開寳四年始興方屬南雄州此說非是仁化舊縣翁源舊縣樂昌舊縣
  潮州領縣二
  海陽舊縣潮陽舊縣
  禎州南漢以循州歸善縣置禎州以歸善海豐博羅河源四縣来屬 歐史職方考作惠州案宋天禧時以州名犯太子名始改為惠五代時未甞有惠州也
  歸善舊縣海豐舊縣博羅舊縣河源舊縣
  循州南漢改舊循州為禎州而别立循州于北境領縣一
  龍川舊為雷鄉縣南漢改今名 歐陽忞又云龍川本秦縣唐省入河源南漢復置以為循州治
  齊昌府乾亨元年升循州之興寜縣為齊昌府
  封州領縣二
  封川舊縣開建舊縣
  端州領縣二
  髙要舊縣平興舊縣
  英州高祖割廣州之湞陽縣置
  湞陽舊縣
  雄州高祖割韶州之保昌縣置
  保昌舊縣
  敬州乾和時割潮州程鄉縣置敬州 或作恭州非恭乃宋避廟諱而稱之
  程鄉舊縣
  康州領縣四
  端溪舊縣晉康舊縣悅城舊縣都城舊縣
  恩州領縣三
  楊江舊縣恩平舊縣杜陵舊縣
  思州領縣四
  務川舊縣寜彛舊縣思卬舊縣思三舊縣
  瀧州領縣五
  瀧水舊縣開陽舊縣鎮南舊縣安遂舊縣建水舊縣
  勤州領縣二
  富林舊縣銅陵舊縣
  新州領縣二
  新興舊縣永順舊縣
  高州領縣三
  良徳舊縣電白舊縣保定舊縣
  潘州領縣三
  茂名開平元年五月改曰越常南漢乾亨七年十月復改茂名 一名茂明南巴舊縣潘川舊縣
  常州領縣三
  海康舊縣遂溪舊縣徐聞舊縣
  羅州領縣五
  石城舊縣吴川舊縣南河舊縣招義舊縣零緑舊縣
  辨州天祐元年朱全忠以辨汴聲近更名勲州後復故領縣二 案辨州至宋太平興國五年改曰化州是化州故辨州也且化州之名五代所未有歐史職方考既有辨州復列化州其誤可知今不從
  石龍舊縣陵羅舊縣
  邕州舊為邕州領縣七光天元年即晉天福七年也改為誠州避廟諱未幾復故
  宣化舊縣武縁舊縣晉興舊縣朗寜舊縣思龍舊縣如和舊縣封陵舊縣
  澄州領縣一
  上林舊縣
  春州領縣三
  陽春舊縣羅水舊縣流南舊縣
  貴州領縣四 髙祖封子𢎞道為貴王即此州
  鬱平舊縣懐澤舊縣義山舊縣潮水舊縣
  巒州領縣三宋開寶五年始廢州入横州歐史職方考不列其名誤
  永令舊縣武羅舊縣靈川舊縣
  横州領縣三
  寜浦舊縣淳風舊縣樂山舊縣
  賔州領縣三
  領方舊縣琅邪舊縣保城舊縣
  欽州領縣五
  欽江舊縣靈山舊縣遵化舊縣内亭舊縣保京舊縣
  潯州領縣二
  平桂舊縣宣化舊縣
  容州領縣四
  北流舊縣普寜舊縣陵城舊縣渭龍舊縣
  牢州領縣三
  南流舊縣定川舊縣岩川舊縣
  白州領縣四
  博白舊縣建寜舊縣周羅舊縣南昌舊縣
  亷州領縣四
  合浦舊縣封山舊縣蔡龍舊縣大亷舊縣
  常樂州髙祖乾亨元年立常樂州及置博電等三縣 歐陽忞輿地廣記云常樂州南漢立宋開寳五年廢州省縣以其地置石康縣
  博電乾亨初置零緑乾亨初置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乾亨初置
  黨州領縣四
  善勞舊縣撫安舊縣善文舊縣寜仁舊縣
  繡州領縣三宋開寳五年始廢州入容州普寜縣歐史職方考不列其名誤
  常林舊縣阿林舊縣羅繡舊縣
  鬰林州領縣五
  石南舊縣鬰林舊縣興業舊縣興徳舊縣潭栗舊縣
  藤州領縣四
  寜風舊縣感義舊縣義昌舊縣鐔津舊縣
  竇州領縣四
  信義舊縣懷徳舊縣潭峩舊縣時亮舊縣
  義州領縣三
  岑溪舊縣永業舊縣連城舊縣
  禺州領縣三 宋開寳五年始廢州入容州
  峩石舊縣陸川舊縣扶桑舊縣
  順州唐大厯八年析禺羅辨白四州置南漢因之領縣四
  龍化舊縣温水舊縣南河舊縣龍豪舊縣
  瓊州領縣三 州舊有曽口顔羅二縣南漢省
  瓊山舊縣容瓊舊縣樂㑹舊縣
  崖州領縣四
  舎城舊縣澄邁舊縣文昌舊縣臨髙舊縣
  儋州領縣四 州舊有富羅縣南漢廢
  義倫舊縣昌化舊縣感恩舊縣洛陽舊縣
  萬安州領縣二 州舊有富雲博遼二縣南漢省
  萬安舊縣陵水舊縣
  振州領縣二 州舊有延徳臨川落屯三縣南漢廢
  寜逺舊縣吉陽舊縣
  思唐州
  交州髙祖封子𢎞操為交王
  
  長沙府潭州 武穆王以潭州為長沙府潭至辰十州周時屬周行逄已而為南唐所取領縣九
  長沙舊縣湘潭舊縣湘鄉舊縣益陽舊縣醴陵舊縣瀏陽舊縣舊屬衡山朱梁時所屬一云漢乾祐時仍屬衡龍喜乾祐三年貞懿王析長沙縣置茶陵原𨽻衡州石晉時屬潭州見湖廣舊志
  衡州領縣五
  衡陽舊縣衡山舊縣湖廣志云晋天福五年改屬潭州後復来屬 縣有安仁場唐清泰二年割邑之宜陽熊耳二鄉益之場有馬井相傳馬王太子繋馬于此馬渴蹴地水湧出成井因名湘潭舊縣耒陽舊縣常寜舊縣
  澧州領縣四
  澧陽舊縣安鄉舊縣石門舊縣慈利舊縣
  朗州領縣三
  武陵舊縣龍陽舊縣橋江舊為沅江乾寜中改橋江屬岳州五代時来屬
  岳州五代初屬安武軍節度已而隸湖南後屬武平軍節度領縣四
  巴陵舊縣 廣順元年南唐取之尋復歸楚 縣有王朝場清泰間置華容舊縣湘隂舊縣平江舊為昌江後唐同光時避諱改
  道州領縣四
  營道舊縣延喜唐為延唐朱梁改為延昌後唐同光時復名延唐晉天福七年更名延喜 一作延熹江華舊縣永明舊縣
  永州領縣二
  零陵舊縣 縣有東安場石晉時馬氏析縣置祁陽
  邵州石晋時改邵州為敏州領縣二
  邵陽舊為邵陽縣石晉時改敏政縣漢復立邵陽縣屬敏州武岡舊縣
  全州天福四年四月文昭王奏以湘川為清湘縣置全州并割灌陽縣𨽻之 歐陽忞又作天福三年置今從五代㑹要
  清湘舊為湘川𨽻永州文昭王改灌陽舊屬永州天福中来屬
  辰州領縣五
  沅陵舊縣溆浦舊縣辰溪舊縣盧溪舊縣麻陽舊縣
  融州領縣二後歸南漢
  融水舊縣武陽舊縣 州舊有黄水縣後併入武陽
  郴州舊領郴南亭資興義章藍山義昌髙平臨武八縣晋天福初文昭王奏改敦州廢臨武髙平二縣以其地入桂陽監又廢資興縣為資興寨漢乾祐時復為郴州後南漢乾和九年遣将潘崇徹敗南唐兵于宜章道取郴入焉
  舊縣南亭舊縣義章舊縣藍山舊縣郴義舊為義昌縣後唐同光中避廟諱更名曰郴義
  桂陽監唐于郴州境置監掌鑄錢晉天福初以臨武髙平二縣益其地
  連州領縣三乾祐三年入南漢
  桂陽舊縣陽山舊縣連山舊縣
  昭州領縣三乾祐三年入南漢
  平樂舊縣永平舊縣恭城舊縣
  宜州領縣四後入南漢省三縣
  龍水舊縣崖山舊縣 南漢廢東璽舊縣 南漢廢天河舊縣
  桂州領縣十後入南漢
  臨桂舊縣理定舊縣靈川舊縣陽朔舊縣荔浦舊縣修仁舊縣純化開平元年五月改為歸化後唐同光元年十月復故永福舊縣永寜舊為豊水縣梁時改舊縣
  ⿰氵専 -- 溥開運三年文昭王奏立溥州于全義縣改縣名曰徳昌并割桂州廣明義寜二縣𨽻之徳昌舊為全義屬桂州開運中改徳昌後復故廣明舊屬桂州義寜本臨川地馬氏置義寜鎮後為縣舊屬桂州開運時来屬
  賀州領縣六後入南漢
  臨賀舊縣桂嶺舊縣馮乗舊縣蕩山舊縣富川舊縣封陽舊縣
  梧州領縣三乾祐三年
  蒼州舊縣戎城舊縣孟陵舊縣
  䝉州領縣三後入南漢
  立山舊縣東區舊縣正義舊縣
  嚴州領縣三乾祐三年入南漢
  来賔舊縣歸化舊縣修徳舊縣
  富州領縣三乾祐三年入南漢
  龍平舊縣思勤舊縣馬江舊縣
  栁州領縣三乾祐三年入南漢
  馬平舊縣栁城舊縣洛容舊縣
  龔州領縣六後入南漢 案唐置龔州南漢乾和八年吴懐㤙定宜連梧嚴富昭栁龔象等州之地至宋紹興六年始廢州入潯州歐史職方考不列其名豈南漢得龔州後以避髙祖諱而廢之邪然宋史載開寳四年平廣南得州六十已有䝉龔之名此所未解也
  平南舊縣武林舊縣隋建舊縣大同舊縣陽川舊縣寜風舊縣
  象州領縣二乾祐三年入南漢 案輿地廣記唐時州有武化縣五代時省
  陽夀舊縣武仙舊縣
  錦州領縣五
  盧陽舊縣洛浦舊縣招喻舊縣常豐舊縣渭陽舊縣
  溪州領縣二
  大鄉舊縣三亭舊縣
  叙州一作溆秦漢黔中地也唐為播叙二州之境後周時周行逢死叙州刺史鍾存志奔武陽而楊正岩以十洞稱徽誠二州即其地 一云溪洞誠州楚文昭王有其地是誠州又輿叙州各為一地已存以俟考本州領縣三
  渠陽舊縣三江舊縣羅䝉舊縣
  呉越
  西府杭州大順元年新夹城三十餘里景福二年作羅城七十里光化二年四月升為都督府吴越謂之西府天寳元年梁勅升大都督府後國中亦稱西都領縣十一錢塘舊縣錢江吴越天寳十五年割錢塘鹽官各半置錢江縣割富春之長壽安吉二鄉入錢江樂史太平寰宇記言唐麟徳二年析錢塘鹽官二縣為錢江非是 又冊府元龜云晋天福七年勅州縣名有與髙祖諱犯者悉改之改杭州錢塘為錢江歐陽忞輿地廣記亦云晋天福中避髙祖名改錢塘為錢江後别置錢塘與錢江分治未審孰是鹽官舊縣餘杭舊縣 武肅王重築縣城周六百二十歩後徙溪南號清平軍富春舊為富陽吴越天寳元年改富陽曰富春時武肅王與楊氏有怨凡縣名有陽字者皆易之 富春城武肅王以地偪江隅乃壘磚石為之桐廬舊縣 案宋史地理志云嚴州桐廬縣太平興國二年自杭州来𨽻是五代時桐廬本屬杭州⿰氵⿳⿰天天一日 -- 潜舊縣 有閲武寨吴越置以禦敵在縣北五十里安國舊為臨安唐天祐二年割睦州分水縣之南新寜善新登廣陵銅峴等五鄉来屬吴越天寳元年正月梁勅改為安國縣以尊武肅王 縣城依太廟山武肅王築新登舊為新城吴越天寳元年梁避廟諱改為新登縣 有杜稜城横山舊為唐山吴越天寳元年梁勅改金昌寳正二年後唐復改為唐山晉天福七年避高祖諱勅改曰横山郡縣釋名曰晋又改横山為吴昌吴越備史又云梁改唐山為吴昌武康舊𨽻湖州
  武肅王時来屬 順存録云梁開平元年割武康𨽻杭州
  安國衣錦軍光化三年改臨安縣安衆營為衣錦營天福五年升為衣錦城天祐四年三月升衣錦城為安國衣錦軍宋史太平興國四年改順化軍
  東府越州唐乾寜四年武肅王號越州為東府後國中亦稱東都 吴越天寳元年梁勅升越州為大都督府領縣八
  㑹稽舊縣山隂舊縣諸暨初改暨陽天寳元年仍奏改諸暨 縣城武肅王遣王永修築本為剡縣後因古語二火一刀之說惡其不祥改為贍 有贍都鎮餘姚舊縣蕭山舊縣 有西興鎮古西陵也武肅王屯兵惡陵字改曰興上虞舊縣新昌故剡縣十三鄉地晉天福時文穆王奏置
  蘇州領縣五
  舊縣長洲舊縣崑山舊縣常熟舊縣呉江吴越天寳二年閏二月奏于松江置縣曰吴江
  湖州領縣四
  烏程舊縣徳清舊縣安吉舊縣長興舊為長城縣吴越天寳元年八月改長興避梁諱也
  温州領縣四
  永嘉舊縣瑞安舊為安固縣唐天復三年四月有白烏栖縣之集雲閣上武肅王聞于朝詔改今名平陽舊為横陽縣武肅王時勅改平陽郡縣釋名曰横陽取横嶼及横陽江之義後梁乾化間横陽既平故曰平陽樂清舊為樂城縣吴越天寳元年避梁主父諱改
  台州領縣五
  臨海舊縣黄巖舊縣台興唐為唐興縣吴越天寳元年梁勅改天台有說見忠獻王世家注 任臣又案歐陽忞云唐興朱梁改為天台後復故石晋改為台興邑名屢改故前後易溷理或然也 又順存録載開平三年改唐興為新興未詳是非永安唐為樂安縣吴越寳正五年改今名寜海舊縣
  明州領縣六 吴越天寳二年明州刺史黄晟卒武肅王廵之遂有其地因城望海鎮故鄮縣吴越改鄮曰鄞奉化舊縣慈谿舊縣象山舊縣望海本吴越静海鎮一作望海鎮武肅王天寳二年閏八月奏置望海縣吴越備史又作静海縣後改曰定海 順存録云梁改定海文獻通考云宋改定海未知孰是翁山舊縣
  處州領縣六
  麗水舊縣龍泉舊縣遂昌舊縣縉雲舊縣青田舊縣白龍故唐松陽縣吴越天寳三年五月上言于梁以淮冦未平恥聞逆姓請改為長松晋天福四年歳旱縣令陳時祈雨百仭山有白龍見以聞文穆王遂改長松曰白龍
  衢州領縣四
  西安舊縣江山本唐湏江縣吴越改今名以邑有江郎山也太平寰宇記曰江郎山有五色石日照炫龍游舊為龍丘縣寳正末惡丘為墓不祥改今名 輿地廣記作龍遊常山舊縣 乾徳四年忠懿王析常山西境置開化場
  婺州領縣七
  金華舊縣東陽舊縣義烏舊縣蘭溪舊縣永康舊縣武義唐初為武義後改武成天祐末復曰武義疑避朱全忠父諱也浦江故浦陽縣吴越天寳三年武肅王惡楊氏奏改浦江順存録又作梁貞明三年
  睦州領縣五 天福三年四月城睦州
  建徳舊縣壽昌舊縣遂安舊縣分水舊縣青溪舊縣
  秀州吴越寳大元年武肅王于嘉興置開元府割華亭海鹽二縣屬焉後唐長興三年罷開元府晋天福五年三月文穆王奏以嘉興海塩華亭置秀州又置崇徳縣 五代㑹要作天福三年十月置秀州與吴越備史畧異
  嘉興光啟三年城嘉興縣先是縣屬杭州已而屬中吴軍晉天福中置秀州 輿地廣記云嘉興縣五代屬杭州五代㑹要云兩浙錢元瓘奏以杭州嘉興縣置秀州歐陽五代史亦云秀州錢元瓘置割杭州之嘉興縣為屬惟文獻通考言吴越王奏以蘇州嘉興海鹽華亭置秀州愚案唐貞觀八年復置嘉興縣屬蘇州梁初改屬杭州未幾置開元府及府罷縣屬中吴軍已又置秀州此諸說所以有𨽻蘇𨽻杭之不一也海鹽舊屬蘇州華亭舊屬蘇州崇徳本嘉興西鄙義和鎮天福三年廣陵王元璙鎮中吴請析嘉興之崇徳等九鄉為縣治義和遂以鄉名縣
  
  南都一作東都長樂府福州 唐天復時王氏築羅城其門七南利渉東南通津東海晏東北延逺北永安西北安善西南清逺西金斗 梁開平元年又築夹城在羅城外其門六南寜越東南美化東北井樓北嚴勝西北遺愛西迎仙 貞明六年升為大都督府閩龍啟元年改長樂府天徳二年以福州為南都領福泉建汀漳鏞鐔七州福州領縣十一南唐保大三年取福州明年入于吴越 案吴越得福州以尤溪徳化𨽻福州福州共領縣十三乾祐元年二縣失于唐仍領縣十一閩中考云閩王審知築福州南北夾城陶磚悉卬錢文後城歸吴越人以為先兆
  舊縣 案何喬逺閩書閩縣隋以前曰原豐開皇十二年改曰閩五代唐長興四年王氏改為長樂清泰二年仍舊晋天福六年王氏又改為長樂縣據此則閩龍啟元年通文二年俱以舊閩縣為長樂縣侯官舊縣 閩龍啟元年改舊侯官縣曰閩興三年復舊長樂舊縣乾化元年改曰安昌同光初復為長樂龍啟元年改長樂曰侯官三年復舊連江舊縣長溪舊縣福清舊為福唐閩改福清 任臣案冊府元龜舊唐書輿地廣記諸書唐聖厯二年析 樂置萬安天寳元年改為福唐朱梁開平二 改為永昌後唐同光元年復為福唐晉天福七年避高祖諱遥改為南臺寔閩之永隆四年也此時閩自立已更名福清或云閩龍唘時厭唐號改為福清然則晉又何以避諱遥改乎古田舊縣永泰舊縣閩清舊為梅溪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乾化元年十月閩置永貞本羅源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咸通時號永貞鎮閩龍唘元年升為縣寜徳舊為感徳塲閩龍唘元年升為寜徳縣 海録碎事云寜徳縣閩王時號為鶴塲
  泉州領縣九後入南唐
  晉江舊縣南安舊縣莆田舊縣仙遊舊縣同安舊為大同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閩龍啟初升為縣清溪南唐保大十三年使詹敦仁監小溪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事以小溪可置縣請于清源節度使㽞從效遂置縣曰清溪以縣治前溪水環遶也 文獻通考以為王氏置誤永春舊為桃林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龍唘元年改為闕 縣一曰桃源縣通文時改永春徳化舊為歸德場長興三年閩惠宗立為歸徳縣屬南樂府南唐保大七年屬清源軍割尤溪之常平進平二縣益之長泰乾符三年邑長張思始置武徳場以便輸納文徳元年改為武勝尋改武安南唐升為長泰縣一云閩永隆五年置非
  建州領縣七後入南唐
  建安舊縣 縣有崇安塲邵武舊縣 閩書云唐嗣聖五年析邵武及綏城地置將樂縣唐末為王氏所據晋天福初復為邵武一云晉元康元年改昭武為邵武避司馬昭諱也閩通文元年復改邵武為昭武宋復為邵武又光澤鸞鳯二鄉唐置洋寜鎮南唐改財演鎮浦城舊縣建陽舊縣 按宋白續通典縣東北三里南唐保大九年割為崇安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宋時方置崇安縣九域志謂崇安縣亦王氏所置非也松源初為吴越處州東鄉閩太祖奪而有之以為松源鎮南唐升為縣 輿地廣記作松溪文獻通考亦作松溪謂王氏増置郭子章云宋始改源為溪 縣北境有關𨽻鎮案周禮秋官有閩𨽻盖其里之人周時常為閩𨽻疑後人字譌而為闗𨽻云歸化舊為歸化鎮南唐保大元年廢鎮為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中興元年升為縣建寜舊為黄連鎮唐末黄巢亂邑人陳巖以鎮兵禦之表為義寕軍置鼔角賜牌印治永安南唐罷為永安鎮又改永安塲建隆元年南唐析置建寜縣從建寜之舊也
  汀州領縣二後入南唐
  長汀舊縣 縣南境有上杭塲郡縣釋名云南唐保大十三年徙上杭塲于秇梓保又王閩時有武平塲本唐武平鎮也閩書云故唐時以汀州西南地為南安武平二鎮至閩併南安為武平塲又縣西四十里有古城㳟懿王延政城此以備江南兵寜化舊縣
  南州閩為漳州後為南唐所取保大四年以董思安知州務思安以父名章辭之命改南州宋乾徳四年復改漳州領縣三 一云南唐以泉州長泰來屬未詳是非
  漳浦舊縣龍溪舊縣龍岩舊縣
  鏞州舊為將樂縣屬建州天徳元年升縣為鏞州 閩書云將樂縣王延政升為西鏞州南唐尋為縣劔州唐原為劍州閩太祖改延平鎮嗣王延翰改永平鎮鄱陽王延政自立于劍州升為龍津縣尋置鐔州南唐㧞鐔州以為制置鎮明年改劍州析建州之南平劔浦富沙三縣為屬保大六年復以福之尤溪汀之沙縣來屬升永昌塲為順昌縣領縣六 南唐書及唐餘紀傳云保大三年升建州延平津為劍州
  南平一作延平歐陽忞云延平晉屬建安郡後省五代置 今從閩書作南平劔浦閩為龍津縣南唐置劔浦 歐陽忞云南唐立劍州初治延平後徙劔浦而延平省入富沙初置劍州南唐時來屬 鄱陽初封富沙王即此地尤溪舊縣閩屬福州南唐得尤溪以為制置鎮已又割𨽻劍州 縣有沈溪溪上沈姓者居之後避閩太祖諱改名尤而沈姓亦更尤舊縣原𨽻江州南唐時來屬文獻通考謂閩以沙縣屬劍州非是順昌何氏閩書云南唐以永昌塲置一云保大六年置順昌縣于建州永昌塲又宋白續通典云唐景福二年置將水鎮改為永順塲尋立為順昌縣任臣案□永隆二年王延政取永平順昌二城是順昌之名似不自南唐始也
  荆南
  江陵府荆州五代時改為府領縣八
  江陵舊縣 有髙氏井即繼冲以轎覆井故蹟枝江舊縣松滋舊縣監利舊屬復州梁時来屬 縣南五里有古堤院文昭王築以防水患石首舊縣當陽舊縣公安舊縣長林舊縣
  荆門軍五代更荆門縣為軍治當陽尋省 按唐貞元二十一年析長林置荆門縣湖廣志云髙季昌以荆門縣為軍文獻通考又作宋開寳五年事未詳孰是
  歸州梁時屬蜀後唐時為高氏所有領縣三
  秭歸舊縣巴東舊縣興山舊縣
  峡州梁時屬蜀後唐時為高氏所有領縣四
  夷陵唐天寳八載省入長陽五代時復置宜都舊縣長陽舊縣逺安舊縣
  北漢
  太原府并州領縣十三
  太原舊縣青陽舊縣文水舊縣陽曲舊縣樂平舊縣清源舊縣太谷舊縣舊縣榆次舊縣舊縣夀陽舊縣廣陽舊縣交城舊縣
  汾州領縣五
  温城舊縣平遥舊縣介休舊縣孝義舊縣靈石舊縣
  嵐州領縣四北漢置勇雄鎮
  宜芳舊縣合河舊縣嵐谷舊縣静樂舊縣
  岢嵐軍北漢以嵐谷縣建為軍 案宋太宗自府州㑹兵攻北漢先克岢嵐軍則岢嵐軍不自宋始也馬端臨謂太平興國五年置非  又宋史載太平興國四年平太原得州十軍一謂寳興軍也不以岢嵐軍入數者豈僅存其名而寔廢抑廢之而宋復置耶顧氏方輿紀要云寳興軍或曰即岢嵐軍也未審是非
  憲州宋白續通典曰憲州故樓煩監牧唐昭宗龍紀元年李克用表置憲州漢北漢因之領縣三
  樓煩舊縣𤣥池舊縣天池舊縣
  忻州領縣二
  秀容舊縣定襄舊縣
  代州領縣五
  鴈門舊縣唐林舊縣五臺舊縣繁峙舊縣舊縣
  寳興軍五臺縣 劉繼顒于柏谷置銀冶取鑛烹銀即其冶建寳興軍
  遼州唐為儀州梁改為遼州漢北漢因之領縣四
  遼山舊縣榆社舊縣和順舊縣平城舊縣
  沁州領縣三
  沁源舊縣綿上舊縣和川舊縣
  隆州案祁縣東三十里有隆州故城乃劉繼元築以拒周者戍河東記云太平興國四年春王師克嵐州因次隆州即此地也又胡三省通鑑註云宋太宗之平太原折御卿自府州㑹兵攻劉繼元先克岢嵐軍次克隆州次克嵐州則隆州蓋晉漢間所置其地在岢嵐嵐谷之間
  石州領縣五
  離石舊縣臨泉舊縣平夷舊縣方山舊縣定胡舊縣
  通鑑載北漢據有十二州中有蔚州之名案晉以十六州與契丹蔚州已在十六州之數北漢安得復有蔚州此所未詳也今不列其名





  十國春秋卷一百十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