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術策三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君術策三
作者:蘇轍 北宋
本作品收錄於《潁濱文鈔/13

天子之道,可以理得,而不可名推。其於天下,不取其形,而獨取其意。其道可以為善,而亦可以為不善。何者?其道無常。其道無常者,不善之所從生也。

夫天下之人,惟知不忍殺人之為仁也,是故不忍殺人以自取不仁之名;惟知果於殺人之為義也,是故不敢不殺以自取不義之名。是二名者,其所以為仁者有形,而其所以為義者有狀。其進也,有所執其規;而其退也,有所蹈其矩。故其為人也,不失為天下之善人,而終不至於君子。有所甚而不堪,有所蔽而不見,此其為人是鄉黨自全之人也。今夫君子,有所殺人以為仁,而有所不殺以為義。義不在於殺人,而仁不在於不殺。其進也。無所據依,而其退也,無所底麗。故其成也,天下將皆安之;而其不成也,將使天下至於大亂。是以天下惡其難明,而畏其難就。人臣以是戒其君,而人君者亦以自戒曰:「姑為無殺人以為仁,而姑為果於殺人以為義。」是其仁可以全身,而其義可以無謗於天下,斯足以為無過也已矣。《孟子》有言曰:「責難於君謂之恭,陳善閉邪謂之有禮,而謂吾君不能者謂之賊。」且夫為人臣而詔其君,不曰必為大人之仁義,而曰姑為其易者,以苟避天下之謗,此非恐其君不能之故歟?

蓋臣聞之人之聖道,惟其不可以名稱而跡求者,其為道也甚深而難成,而其成也,亦不若小道之淺而無功。所御甚廣而所處甚約,握之甚微而播之無極。故孔子曰:「吾非多學而識之,吾一以貫之。」夫一者何也?知天下萬物之理而制其所當處,是為一矣。而能得吾一者甚難,故夫天下之畏之者,亦不足怪也。古之聖人,己能知之,則行之而無疑;己不能知之,則不敢以己之私意而破天下之公義。使己而不好殺人,則天下安可盡無殺以成義之名?使己而好殺人,則安天下可盡殺以成義之形?蓋必有大臣救其已甚而補其不足,使義不在於殺人,而仁不在於不殺。方今天下之治,所不足者非仁也。吏聞有以入人之罪抵重罰,而未聞有以失人之罪抵深法者。民聞有以赦除其罪,而未聞有以不義得罪於法之外者。此亦足以見天子之用心矣。

古者君臣之間,和而不同。上有寬厚之君,則下有守法之臣;上有急切之君,則下有推恩之臣,凡以交濟其所不足而彌縫其闕。今也君臣之風,上下如一而無以相濟,是以天下苦於寬緩怠情,而不能自振。此豈左右之大臣,務以順從上意為悅,而豈亦天子自信以為好仁之美,而不喜臣下之有所矯拂哉!

方今之制,易於行賞而重於用罰。天下之以獄上者,凡與死比,則皆蹙頞而不悅,此其為意夫豈不善?然天下之奸人,無以深懲而切戒之者,此無乃為仁而至於不仁歟?臣愚以為輔君之善而補其不足,此誠大臣之事。苟天子自信以為善,欲以一人之私好,而破天下之公義,則夫大臣者,猶不可為也。惟知天子之仁義,而無務其跡以成匹夫之節,使大臣得參於其間而救其所短,此不亦近於天子之道歟?

  ↑返回頂部

本北宋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