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唐六典/卷2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唐六典
◀上一卷 卷二十九 親王府 親事府 帳內府 親王國 公主邑司 下一卷▶

卷二十九 親王府 親事府 帳內府 親王國 公主邑司

親王府

傅一人諮議參軍事一人友一人文學二人東閤祭酒一人西閤祭酒一人長史一人司馬一人掾一人屬一人主簿一人史二人記室參軍事二人史二人錄事參軍事一人錄事一人府一人史三人功曹參軍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倉曹參軍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戶曹參軍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兵曹參軍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騎曹參軍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法曹參軍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士曹參軍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參軍事二人行參軍四人典簽二人

親事府

典軍二人副典軍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執仗親事十六人執乘親事十六人親事三百三十三人校尉旅帥隊正隊副準人部領

帳內府

典軍二人副典軍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帳內六百六十七人校尉旅帥隊正隊副準人部領

親王國

國令一人大農二人尉二人丞一人錄事一人府五人史十人典衛八人舍人四人學官長食官長丞各一人廄牧長丞典府長丞各二人

公主邑司

令一人丞一人錄事一人史八人主簿二人謁者二人舍人二人家吏二人

親王府:傅一人,從三品;(漢高祖初置諸侯王,有太傅,輔導王。後漢曰傅,秩二千石。魏、晉因之。宋、齊、梁、陳皆為師,後魏始蕃王、二蕃王、三蕃王各有師、傅、北齊唯置師。隋皇伯叔、昆弟、皇子為親王者,置師。皇朝因之。開元初,改為傅。)諮議參軍事一人,正五品上;(晉氏公府置諮議參軍事,蓋取諮詢謀議軍事也。宋、齊因之。梁、陳諸王·公府及位從公開府者,及皇弟、皇子、皇弟·皇子之庶子府各有諮議參軍員。隋三公府及諸王府各有諮議參軍,正五品上,皇朝因之。)友一人,從五品下;(後漢東平憲王為驃驃將軍。辟杜撫以為西曹掾,尋以為師友。魏、晉諸王置友一人,宋、齊因之,品第六,進賢一梁冠,絳朝服。梁皇弟、皇子府友各一人,班第八,正六品。陳因之。後魏諸王友從四品下。北齊皇子置友一人,第五品上。隋為從五品下,皇朝因之。)文學二人,從六品上;(漢氏公府、州郡並有文學,魏氏諸王始有文學員,晉、宋、齊、梁、陳皆因之。梁班第五,從七品。後魏太和末,六品上。北齊因之。隋親王府有文學二人,從六品上,皇朝因之。)東閤祭酒、西閤祭酒各一人,從七品上。(晉初,位從公以上並置東閤、西閤祭酒,宋、齊、梁、陳、後魏、北齊皆相因。親王府及嗣王、上柱國府各有東、西閤祭酒,從七品上,皇朝因之。)王傅掌傅相訓導。而匡其過失。諮議掌訏謀左右,參議庶事。友掌陪侍遊居,規諷道義。文學掌讎校典籍,侍從文章。祭酒掌接對賢良;導引賓客。

長史一人,從四品上;(漢相國、丞相有兩長史,秩千石。後漢三公府各有長史員,魏太祖、吳長沙桓王府因之。宋、齊諸王領鎮者有長史,品第六,秩千石,銅印、墨綬,進賢兩梁冠,絳朝服。梁、陳公府並有長史,後魏、北齊亦同。隋親王、嗣王、郡王各有長史,皇朝因之,嗣王、郡王則不置。)司馬一人,從四品下;(司馬,古主兵之官也。宋、齊諸王領鎮者各有司馬。梁、陳、後魏、北齊、隋並與長史同置,皇朝因之。)掾一人,正六品上;(漢氏三公、大將軍、禦史大夫並有掾、屬員。西漢辟召皆上言之,故東、西曹掾比四百石,余曹比三百石,其屬並二百石。後漢皆自辟除,不復上言;故通降為百石。品秩雖下,優禮甚弘。三公蓋天子之股肱,掾、屬則三公之喉舌,故三府掾乃言行之本,禍福之主;及其遷除,或周月而長州郡,或數年而至公卿。魏、晉皆相因置,多者或至數十人。江左以來,諸公置掾二人,其加崇者置四人。掾、屬常敦明教義,肅清風俗,非禮不言,非法不行,以訓群吏。宋、齊、梁、陳、後魏、北齊公府皆有掾、屬。隋氏二師、三公不開府,國王、嗣王、郡王府有掾、屬各一人,皇朝因之。)屬一人,正六品上;(漢、魏已來,與掾同置。過江之後,則為曹名,諸公置戶曹屬一人,其加崇者置倉曹屬一人。梁、陳諸公、皇子、皇弟府並有屬,後魏、北齊三師·三公府各有屬,隋親王府有屬一人,皇朝因之。)主簿一人,從六品上;(漢三公府有黃閤主簿,省錄眾事。魏、晉已下皆有。梁、陳諸公、皇弟、皇子府各有主簿。後魏皇子主簿從六品。北齊諸王皆有主簿,隋親王符二人,皇朝置一人。)史二人;(皇朝因隋置,余史並同。)記室參軍事二人,從六品上;(漢三公及大將軍皆有記室令史,主上章表,奏報書記。魏太祖輔漢,以陳琳、阮瑀管記室,軍國書檄,多二人所作。晉氏諸公及位從公以上並有記室員,宋諸公府有記室參軍事,梁、陳公府及王府皆有記室參軍,北齊因之。隋親王府及嗣王府有記室參軍,皇朝因之。)錄事參軍事一人,從六品上;(晉元帝初為鎮東大將軍,有錄事參軍一人。梁、陳王府有中錄事參軍及錄事參軍各一人,後魏亦同,北齊因之。隋親王、嗣王府有錄事參軍一人,皇朝因之。)錄事一人,從九品下;功曹參軍事一人,正七品上;(漢、魏、晉、宋、齊、梁、陳、後周,州、郡、縣並有功曹員。後魏太和末,諸王府並有功曹員。隋氏親王、嗣王府有功曹參軍,煬帝改為功曹書佐,皇朝復為功曹參軍。)倉曹參軍事一人,正七品上;(後魏諸王府有倉曹參軍。隋親王、嗣王府有倉曹參軍,煬帝改為倉曹書佐,皇朝復為參曹參軍。)戶曹參軍事一人,正七品上;(後魏、隋氏並與倉曹同置。)兵曹參軍事一人,正七品上,(梁、陳王府有中兵曹參軍、中直兵曹參軍各一人。後魏有皇子府中兵參軍,始蕃王、二蕃王有兵曹參軍。北齊皇子府有中兵、外兵參軍。隋親王、嗣王府有兵曹參軍,煬帝改為兵曹書佐,皇朝復為兵曹參軍。)騎曹參軍事一人,正七品上;(隋親王、嗣王府有騎曹參軍一人,煬帝改為騎曹書佐,皇朝復故。)法曹參軍事一人,正七品上;(梁、陳、後魏諸王府,隋親王、嗣王府,並有法曹行參軍;煬帝改曰法曹行書佐,皇朝復舊。)士曹參軍事一人,正七品上;(後魏諸王府、隋親王府皆有士曹行參軍,煬帝改為士曹行書佐,皇朝復舊。)參軍事二人,正八品下;(後漢末,三公府有參軍事,如孫堅參車騎軍事,荀彧參丞相軍事是也。魏武帝征荊州,請邯鄲淳參軍事。自晉、宋已來,代有其任。梁選簿:「皇弟、皇子府有正參軍。」後魏有皇子參軍,北齊因之。隋親王、嗣王府有參軍六人,長兼行參軍八人,煬帝改為行書佐,皇朝復為參軍四人,今減二人。六曹已下官吏,三府並同。其雜使又有執刀十五人、典獄十八人、問事十二人、白直二十四人。)行參軍四人,從八品上;(晉氏加置行參軍,以自辟召,故曰「行」也。宋、齊、梁、陳皆有之。《梁選簿》:「嗣王府行參軍降正王府一階。」隋親王、嗣王府並有長兼行參軍,煬帝改為長兼行書佐,皇朝改為行參軍。)典簽二人,從八品下。(《齊職儀》雲:「諸公領兵,局有典簽二人。」隋親王府、嗣王府、上柱國·柱國府、上大將軍·大將軍府各有二人,皇朝因之。)長史、司馬掌統理府寮,紀綱職務。掾掌通判功曹、戶曹、倉曹事。屬掌通判兵曹、騎曹、法曹、士曹事。主簿掌覆省王教。記室掌表、啟、書、疏。錄事參軍事掌付事勾稽,省署鈔目。錄事掌受事發辰,兼勾稽失。功曹掌文官簿書、考課、陳設、儀式等事。倉曹掌廩祿請給,財物市易等事。戶曹掌封戶、田宅、僮仆、弋獵等事。兵曹掌武官簿書、考課、儀衛、假使等事。騎曹掌廄牧、騎乘、文物、器械等事。法曹掌推按欺隱,決罰刑獄等事。士曹掌公廨舍宇,繕造工徒等事。參軍事掌出使及雜檢校事。典簽掌宣傳教令事。

親王親事府,典軍二人,正五品上;(《齊職儀》:「諸公領兵職,局有庫典軍七職二人、倉典軍七職二人,又有船官典軍、茭箬典軍、樵炭典軍等員。」皇朝因其名而置,多以武官及流外為之。)副典軍二人,從五品上;執仗親事十六人,正八品上;執乘親事十六人,正八品上。(已上並皇朝置。)

親王帳內府,典軍二人,正五品上;(《齊職儀》:「諸公領兵職,局有車廄典軍五品二人、馬典軍五品二人,又有釀倉典軍、炭屯典軍、樵屯典軍。」皇朝因其名而置。)副典軍二人,從五品上;府一人;史一人;帳內六百六十七人。(並皇朝置。)

親事府典軍、副典軍掌領校尉已下守衛陪從事。執仗掌執弓仗。執乘掌供騎乘。親事掌儀衛事。校尉、旅帥、隊正、隊副掌領親事陪從事。

帳內府典軍、副典軍掌領校尉已下儀衛陪從事。帳內掌儀衛事。校尉、旅帥、隊正、隊副掌領帳內陪從事。

親王國:國令一人,從七品下;(隋置,皇朝因之。)大農二人,從八品下;(漢諸侯王國置大司農。晉諸王國置大農,與郎中令、中尉為三卿。宋、齊、梁、陳、北齊王國並有大農,隋置一人,皇朝因之。)尉二人,正九品下;(漢諸王國有王尉,魏、晉、宋、齊、梁、陳、北齊並有中尉,隋因為尉,皇朝因之。)丞一人,從九品下;錄事一人;府五人;史十人;(已上並皇朝置。)典衛八人;(漢諸王國有衛士長,主衛士侍衛。晉諸王國有典衛令,宋、齊、梁、陳、北齊並有。隋王國有典衛八人,皇朝因之。)舍人四人;(陳、北齊王國皆有舍人,隋王國有舍人四人,皇朝因之。)學官長一人;(晉、宋、齊、梁、陳王國並有學官令,隋有學官長,皇朝因之。)食官長一人,丞一人;(宋、齊、梁、陳、北齊王國並有食官長,隋親王國有食官長、丞各一人,皇朝因之。)廄牧長二人,丞二人;(漢諸侯王國有太仆,武帝改曰仆。晉、宋王國置牧長,南齊、北齊為廄牧長,隋置長、丞各一人,皇朝因之。)典府長二人,丞二人。(晉氏王國有典府丞,梁、陳、北齊亦因之。隋置長、丞各一人,皇朝因之。)國令、大農掌通判國司事。國尉掌分判國司事。國丞掌付事勾稽,省署鈔目,監印,給紙筆事。典衛掌守衛居宅事。舍人掌供引納驅策事。學官掌教授內人事。食官掌營造膳食事。廄牧掌知畜牧牛馬事。典府掌知府內雜事。

公主邑司,令一人,從七品下;(《漢書百官表》:「宗正屬官有公主家令。」公主所食曰「邑」。晉太康中,為長山長公主置家令一人。宋、齊已後,時有其職。隋氏復置,皇朝因之。神龍初,公主府並同王府置官屬;景雲初,罷之。)丞一人,從八品下;(《晉起居註》雲:「太康十一年,詔曰:『南郡公主家令丞缺,何以不補?』」隋有其職,皇朝因之。)錄事一人,從九品下。(皇朝因隋置。)公主邑司官各掌主家財貨出入、田園徵封之事。其制度皆隸宗正焉。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