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嘉慶重修一統志 (四部叢刊本)/卷三百八十四至三百八十五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三百八十三 嘉慶重修一統志 卷三百八十四至三百八十五
清嘉慶二五年 敕撰 闕名 撰索引 景清史館藏進呈鈔本
卷三百八十六至三百八十七

Page:Sibu Congkan Xubian239-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41.djvu/2Page:Sibu Congkan Xubian239-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41.djvu/3Page:Sibu Congkan Xubian239-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41.djvu/4Page:Sibu Congkan Xubian239-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41.djvu/5

成都府表                

                    

大清一統志

 成都府四川省治東西距三百四十里南北距二百七十五里東至潼川府樂至縣界一百六十

  里西至茂州瓦寺土司界一百八十里南至眉州彭山縣界一百十五里北至綿州綿竹縣界一百

  六十里東南至資州資陽縣界一百六十五里西南至邛州界一百二十里東北至潼川府中江縣

  界一百五十里西北至茂州汶川縣界一百四十里自府治至 京師五千七百一十里

︹分野︺天文井鬼分野鶉首之次

︹建置沿革︺禹貢梁州之域自古為蜀國華陽國志蜀之為國肇於

  人皇至黄帝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帝嚳封其支庶於蜀世為侯伯厯夏商周武王伐紂

  蜀與周慎靚王五年秦滅之置蜀郡史記秦本紀惠文君後九

  年司馬錯伐蜀滅之華陽國志周失綱紀蜀侯蠶叢始稱王後有王曰杜宇移治郫邑或治瞿上七

  國稱王杜宇稱帝禪位於其相開明九世有開明尚徙治成都後與苴巴相攻為秦所滅漢亦

  曰蜀郡屬益州後漢初為公孫述所據置成都尹

  後漢書公孫述傳王莽天鳳中為導江卒正居臨更始二年自立為蜀王都成都建武元年改益

  州為司隸校尉蜀郡為成都尹建武十二年述平復蜀郡興平初

  兼為益州治時益州牧劉焉自綿竹徙治成都建安末蜀漢昭烈

  帝定都於此建安十九年劉焉子璋以成都降二十六年昭烈即帝位魏景元

  四年入魏晉太康十年改置成都國封子穎為王後仍

  為蜀郡太安二年為李雄所據永和三年平之寕康元年陷於苻秦太元八年還屬晉安帝

  分置懷寕始康二郡宋齊因之元嘉十年置宋寕宋興二郡十六年又徙南泰州之懷寕

  郡皆𭔃治成都梁徙始康郡於新都大寶三年武陵王紀僭號於

  此西魏廢帝二年入魏後周置總管府省懷寕宋寕宋興三

  郡人蜀郡隋開皇初州郡並廢置西南道行臺三年復


  置總管府大業元年府廢仍為蜀郡唐武德元年

  復置益州總管府三年府罷置西南道行臺九年

  罷行臺置都督府貞觀元年置劒南道龍朔二年

  升大都督府開元二年置劒南經畧使七年升節

  度使天寶元年復曰蜀郡十五載駐蹕於此至德

  二載改成都府置南京分為劒南西川節度使上

  元元年罷京五代時王建孟知祥據蜀皆都此宋

  乾德三年平蜀置西川路太平興國六年降為益

   州端拱元年復曰成都府淳化五年又降為益州

   咸平四年分置益州路嘉祐五年改成都府路元

   曰成都路為四川等處行中書省治至正中明玉

   珍改成都刺史府明洪武初復曰成都府

  本朝囯之為四川省治領州三縣十三

   成都縣附郭在府治北東西距三十里南北距三十五里東與華陽縣分界西至郫縣界三

   十里南與華陽縣分界北至新都縣界三十五里東南與華陽縣分界西南至温江縣界二十里東

   北與華陽縣分界西北至新繁縣界三十里古蜀王所治秦置成都縣為罸郡治漢固之後漢木兼

   為益州治三國蜀漢建都於此晉以後皆為州郡治隋為郡治唐為成都府治五代王氏孟氏皆為

   國都宋為成都府治元為成都路治明為成都府治 本朝因之華陽縣附郭在府治南

   東西距四十里南北距二十里東至簡州界四十里西與成都縣分界南至雙流縣界二十里北與

   成都縣分界東南至簡州界四十里西南至雙流縣界二十五里東北至簡州界一百里西北與成

   都縣分界唐以前俱為成都縣地貞觀十七年置蜀縣與成都縣共洽郭下乾元元年改為華陽

   縣宋元明因之 本朝康熙九年併入成都縣雍正五年復置雙流縣在府西南四十里東

   西距四十五里南北距四十里東至華陽縣界二十里西至崇慶州界二十五里南至新津縣界二

   十里北至温江縣界二十里東南至資州仁夀縣界三十里西南至崇慶州界四十里東北至華陽

   縣界二十里西北至溫江縣界十五里漢為蜀郡廣都縣地隋仁夀元年改置雙流縣屬蜀郡唐龍

   朔二年復分置廣都縣屬成都府宋因之元省廣都入雙流屬成都路明洪武十年省入華陽十三

   年復置屬成都府 本朝康熙元年併入新津雍正六年復置温江縣在府西少南五十里

   東西距四十五里南北距三十里東至成都縣界三十里西至崇慶州界十五里南至雙流縣界二

   十里北至郫縣界十五里東南五雙流縣界三十里西南至崇慶州界十五里東北至成都縣界三

   十里西北至灌縣界四十里漢為郫江原二縣地西魏分置温江縣隋開皇三年省入郫縣仁夀三

   年改置萬春縣大業初又省唐武德二年復置萬春屬益州貞觀元年改曰温江至德初屬成都府

   五代及宋因之元屬成都路明屬成都府 本朝因之新繁縣在府西北五十六里東西

   距三十里南北距三十五里東至新都縣界十五里西至崇寕縣界十五里南至成都縣界二十里

   北至彭縣界十五里東南至成都縣界十七里西南至郫縣界十五里東北至新都縣界十八里西

   北至彭縣界二十五里漢置繁縣屬蜀郡蜀漢徙降人居於此周改曰新繁隋開皇初省人成都唐

   武德三年復置屬成都府宋因之元屬成都路明洪武十年省入成都十三年復置屬成都府 本

   朝因金堂縣在府東北七十里東西距六十五里南北距六十里東至潼川府中江縣

   界五十里西至新都縣界十五里南至簡州界五十里北至漢州界十里東南至潼川府樂至縣界

    七十里西南至新都縣界二十五里東北至中江縣界七十里西北至漢州界二十里漢為新都牛

    鞞二縣地唐初為雒新都二縣地咸亨二年分置金臺縣屬益州垂拱二年屬漢州五代晉天福初

    改曰漢城後復故宋乾徳五年置懷安軍以縣屬之元初升軍為懷州至元二十年省州入縣屬成

    都路明初屬成都府洪武初省入新都十三年復置 本朝因之新都縣在府北五十里

    東西距三十里南北距四十五里東至金堂縣界十五里西至新繁縣界十五里南至成都縣界十

    五里北至漢州界三十里東南 至金堂縣界二十里西南至成都縣界十里東北 至漢州界二十里

    西北至新繁縣界二十 五里漢置新都縣屬廣漢郡後漢因之晉泰始二 年屬新都郡太康六年

    屬廣漢郡宋齊因之梁移始康郡來治西魏郡 廢開皇十八年改曰興樂大業初省入成都唐 武

    德二年復置屬成都府五代及宋因之元屬成都路明屬成都府 本朝因之郫縣在府西四

    十五里東西距四十五里南北距三十里東至成都縣界二十五里西至崇寕縣界二十里南至温

   江縣界十五里北至新繁縣界十五里東南至温江縣界二十里西南至灌縣界二十里東北至新

   繁縣界十七里西北至崇軍縣界二十里古蜀王杜宇所都秦置郫縣屬蜀郡漢至隋因之唐宋俱

   屬成都府元屬成都路明屬成都府 本朝因之灌縣在府西北一百二十五里東西距五

   十里南北距一百里東至崇寕縣界三十五里西至茂州汶川縣界十五里南至崇慶州界八十里

   北至彭縣界二十里東南至温江縣界四十里西有至汶川縣界六十里東北至彭縣界六十里西

   北至漢州界三十五里漢緜虒郫江原三縣地蜀漢置都安縣屬汶山郡晉因之劉宋移郡來治北

   齊因之周天和三年廢郡改置汝山縣隋仁壽初省入郫縣唐武德元年置盤龍縣尋改名導江貞

   觀中曰灌寕開元中復曰導江垂拱二年自益州割屬彭州開元中分置鎮靜軍五代因之宋乾德

   四年改曰永安軍以導江縣屬之太平興國三年改曰永康軍熙寕五年廢爲砦九年復即導江縣

   置永康軍隸彭州元祐初復故屬成都府路元初改軍置灌州省導江縣入之屬成都路明初降州

   為灌縣屬成都府 本朝因之彭縣在府西北九十里東西距八十五里南北距一百十五里

   東至漢州界七十里西至崇寕縣界十五里南至新繁縣界十五里北至茂州界一百里東南至漢

   州界五十里西南至崇寕縣界三十里東北至什邡縣界四十里西北至灌縣界一百一十里漢為

   繁縣地劉宋元嘉十二年置南晉夀郡及晉夀縣齊因之梁置東益州周廢州改郡縣俱曰九隴隋

   開皇初廢郡仁夀𥘉置濛州大業初州廢縣屬蜀郡唐武德三年復置濛州貞觀二年州廢縣屬益

   垂拱二年於縣改置彭州天寶初改濛陽郡乾元初復曰彭州屬劒南道五代因之宋屬成都府

   路元至元十三年省縣入州明洪武十年降州為縣屬成都府 本朝康熙七年併入新繁雍正六

   年復崇寕縣在府西北八十里東西距三十里南北距二十五里東至新繁縣界十五

   里西至灌縣界十五里南至郫縣界十里北至彭縣界十五里東南至郫縣界二十里西南至灌縣

   界二十五里束北至新繁縣界二十里西北至灌縣界四十里漢為郫縣地唐初為九隴導江郫三

   縣地儀鳳二年置唐昌縣屬益州垂拱二年改屬彭州長夀二年改曰周昌神龍𥘉復曰唐昌五代

   開平二年改曰歸化後唐同光初復故晉天福初改曰彭山漢又復故宋開寳四年改曰永SKchar

   寕元年改曰崇寕元因之屬彭州明洪武四年成都府十年省入灌縣十三年復置 本朝康熙

   七年併入郫縣雍正七年復置𥳑州在府東少南一百二十里東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一

   百四十五里東至潼川府樂至縣界四十里西至華陽縣界八十里南至資州資陽縣界四十五里

   北至潼川府中江縣界一百里東南至樂至縣界四十里西南至資州仁夀縣界六十里東北至中

   江縣界五十里西北至金堂縣界九十五里漢置牛鞞縣屬犍為郡後漢因之晉永和中改屬蜀郡

   宋曰鞞縣齊復曰牛鞞西魏恭帝二年改置陽安縣併置武康郡周閔帝元年於郡置資州武成二

   年州徙隋開皇初廢郡仁壽三年改置簡州大業初州廢縣屬蜀郡唐武德一年復置簡州天寶元

   年改曰陽安郡乾元元年復日簡州屬劒南道宋亦曰簡州陽安郡屬成都府路元至元二十年

  陽安縣入州屬成都路明洪武六年降州為縣正德八年復升為州屬成都府 本朝因之

  慶州在府西南九十里東西距四十五里南北距六十里東至温江縣界二十五里西至邛州

  大邑縣界二十里南至新津縣界三十五里北至灌縣界二十五里東南至新津縣界四十五里西

  南至大邑縣界三十里東北至温江縣界二十五里西北至茂州瓦寺土司界一百里漢置江原縣

  屬蜀郡後漢因之晉永嘉六年李雄置漢原郡永和中歸晉改晉原郡宋齊因之梁改江原郡周廢

  郡改縣曰晉原隋屬蜀郡唐垂拱二年於縣置蜀州天寶初改唐安郡乾元初復曰蜀州屬劒南

  五代屬蜀宋初亦曰蜀州唐安郡紹興十年升崇慶軍淳熙四年升崇慶府屬成都府路元至元十

  二年置總管府二十年改曰崇慶州屬成都路明洪武𥘉省晉原縣入州屬成都府 本朝因之

  新津縣在府西南九十里東西距六十里南北距四十里東至雙流縣界三十里西至邛州

  界三十里南至眉州彭山縣界十五里北至崇慶州界二十五里東南至彭山縣界四十里西南至

   邛州蒲江縣界六十里東北至雙流縣界三十里西北至崇慶州界二十五里漢犍為郡武陽縣地

   周閔帝元年置新津縣仍屬犍為郡隋初屬蜀郡唐初屬益州垂拱二年改屬蜀州宋初因之淳熙

   四年屬崇慶府元屬崇慶州明因之 本朝屬成都府漢州在府北少東九十里東西距七

   十五里南北距四十五里東至潼川府中江縣界四十里西至什邡縣界三十五里南至金堂縣界

   二十五里北至綿州德陽縣界二十里東南至金堂縣界四十五里西南至新都縣界四十里東北

   至中江縣界三十五里西北至什邡縣界四十里漢置雒縣屬廣漢郡後漢移郡及益州來治晉泰

   始二年改置新都郡太康六年罷新都郡仍為廣漢郡治宋齊以後因之隋開皇初郡廢十八年改

   縣曰綿竹大業初復改曰雒屬蜀郡唐垂拱二年於縣置漢州天寶初改曰德陽郡乾元初復曰漢

   州屬劒南道宋亦曰漢州德陽郡屬成都府路端平中廢元中統元年復置以雒縣省入屬成都路

   明屬成都府 本朝因之什邡縣在府北一百三十里東西距二十里南北距四十里東至

  綿州德陽縣界十里西至彭縣界十里南至漢州界十里北至綿州綿竹縣界三十里東南至德陽

  縣界三十里西南至彭縣界三十里東北至綿什縣界四十里西北至彭縣界六十里漢置什邡縣

  屬廣漢郡後漢因之晉初屬新都郡後仍屬廣漢宋齊以後因之周閔帝改曰方亭武帝省入雒縣

  武德三年復置屬益州垂拱二年改屬漢州宋元因之明烘武十年省入綿竹干三年復置屬成

  都府漢州 本朝屬成都府

 ︹形勢︺巴蜀沃野南御滇僰西近邛筰然四塞棧道千

  里無所不通惟襃斜綰轂其口史記貨殖傳井絡儲精

  坤宮定位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雄蜀都賦華陽西極黑水南流揚雄益州箴

  野千里天府之土蜀志諸葛亮傳廓靈關以為門包玉壘

  而為宇帶二江之雙流抗峩眉之重阻左思蜀都賦

  文井絡輝其上地理岷嶓鎭其域五岳華山表其

  陽四瀆汶江岀其徼華陽國志其地四塞山川重阻水

  陸所輳貨殖所萃隋書地理志西控吐蕃南撫蠻獠

  左阻劔門右負夷蕃内坦夷數百里環以長江

  裏以複岺宋祁益部方物畧記

 ︹風俗︺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食之

  饒南賈滇僰僮西近邛筰馬旄牛民食稻魚亡凶

  年憂俗不愁苦而輕易淫泆柔弱𥚹阸景武間文

  翁為蜀守敎民讀書法令及司馬相如以文辭顯

  後有王襃嚴遵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雄之徒文章冠天下漢書地理志

  俗文多於質其民柔弱土地沃美人士俊乂華陽國志

  其人敏慧輕急貎多蕞陋頗慕文學多溺於逸樂

  少從宦之士人多工巧綾錦雕鏤之妙侔于上國

  貧家不務儲蓄富室專于趨利其處家室則女勤

  作菐而士多自閒其𫟪野富人多規固山澤以財

  物雄役夷獠隋書地理志地狹而腴民勤耕作無寸土

  之曠𡻕三四收其所𫉬多為遨遊之費踏青藥市

  之集尤盛宋史地理志金繪紵絮天灑地發以給中府

  以贍諸塞宋文同漕廳記

 ︹城池︺成都府城周二十二里三分門四明洪武𥘉因舊址建 本朝康熙初重建雍正五

   年修乾隆四十八年重修 成都華陽二縣附郭 滿城在府城西周四里五分門五康熙五十七

   年建乾隆五十年修雙流縣城周三里二分門四明正德中因舊址土築萬歴二十二年

   甃甎 本朝乾隆三十一年修温江縣城周四里一分門五池廣一丈明成化間土築

   本朝乾隆三十一年甃甎嘉慶四年修十一年重修新繁縣城周六里七分門四池廣一

   丈明正徳中土築嘉靖中甃甎 本朝康熙五十七年乾隆四十四年重修金堂縣城

   周五里三分門四明成化中建 本朝康熙初修乾隆三十四年重修新都縣城

   里三分門四明正德初建 本朝乾隆三十年嘉慶十六年重修郫縣城周八里三分門

   四明天順中土築 本朝乾隆三十年甃甎嘉慶三年修十二年重修灌縣城周七里九

   釐門四明宏治中建 本朝康熙五年修乾隆二十八年重修彭縣城周五里六分門五明

   天順中土築 本朝乾隆三十一年甃(⿰尃瓦)嘉慶二年修十八年重修崇寕縣城周四里八

  分八釐門五明正德中土築 本朝乾隆三十年甃甎𥳑州城周四里三分門四明成化

  中建 本朝康熙四年乾隆三十五年重修崇慶州城周九里門四明成化中土築

  本朝乾隆三十五年甃甎新津縣城周三里七分門四池廣一丈五尺明成化問土築正

  徳中甃甎 本朝康熙四年修乾隆三十年重修漢州城周八里六分一釐門四池廣一

  丈明天順中土築正徳間甃甎 本朝乾隆三十六年什邡縣城周三里九分門四明

  正德中建 本朝乾隆七年嘉慶八年修十一年重修

 ︹學校︺成都府學在府治南漢文翁講堂遺址 本朝康熙八年修四十九年乾隆三十九

  年重修入學額數二十名嘉慶四年定駐防旗人准附府學每五六人取進一名成都縣

  學在縣治東宋政和中建 本朝康熙初嘉慶四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二名華陽縣

  學在縣治西南舊在縣東南六里宋初以孟蜀太學改建 本朝康熙九年裁倂成都縣學雍正

   九年改建今所入學額數十二名雙流縣學在縣治西南明洪武初建 本朝雍正十

   一年重建乾隆四十四年修入學額數八名温江縣學在縣治西南宋成平初建 本

   康熙八年雍正十年乾隆十年嘉慶十七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二名新繁縣學

   治東南宋乾德三年建 本朝康熙初重建四十二年修五十五年乾隆五年重修入學額數八名

   金堂縣學在縣治東北宋嘉祐初建 本朝康熙初修六十一年乾隆十六年重修入學

   額數九名新都縣學在縣治東明天順中建 本朝乾隆二十二年重建嘉慶十一年

   入學額數八名郫縣學在縣治東南隅唐元和初建於城西明隆慶中遷建西門外 本朝

   康熙五十五年復舊址乾隆二十九年建今所嘉廢六年重建入學額數八名灌縣學

   在縣治西北五代時建 本朝康熙元年重建雍正四年修乾隆四十三年五十五年重修入學額

   數八彭縣學在縣治東南明洪武初建 本朝康𤋮七年裁倂新繁縣學雍正八年

  乾隆四十四年修五十五年重修入學額數八名崇寕縣學在縣治西宋建 本朝康

  熙七年裁倂郫縣學雍正八年重建入學額數八名𥳑州學在州治舊城東北宋開寶初建

  正德八年徙於新城 本朝康熙九年復還舊址入學額數十五名崇慶州學

  治東明洪武初建 本朝康熙六年乾隆五十年修入學額數十五名新津縣學

  在縣治東宋明道初建 本朝康熙二十五年重建乾隆四十三年修入學額數八名漢州

  學在州治南宋嘉祐中建 本朝康熙元年重建五十七年修雍正九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二名

  什邡縣學在縣治東宋大中祥符二年建 本朝康熙二十一年重建乾隆四十二年

  入學額數八名錦江書院在府學明倫堂後漢文翁石室故址 本朝康熙四十三年

  察使劉德芳建芙蓉書院在成都縣治東舊為少𨹍書院 本朝嘉慶五年知縣張人龍

  重建改今名潛江書院在華陽縣東十里靜居寺左 本明乾隆十二年元音

  書院在華陽縣東三十里中興場 本朝嘉慶十二年景賢書院在雙流縣學宫

  右 本朝乾隆六年建四十一年修萬春書院在温江縣治南學宫右 本朝乾隆九年

  繁江書院在新繁縣治東學宫後 本朝乾隆二十九年嘉慶十年繡川

  書院在金堂縣治東 本朝康𤋮五十九年建乾隆二十六年龍門書院

  都縣治北舊在縣東 本朝乾隆十八年建五十四年遷建今所岷陽書院在郫縣治

  南 本朝乾隆十八年建岷江書院在灌縣東門外 本朝乾隆二十八年建五十一年

  九峯書院在彭縣治南 本朝乾隆十五年建五十三年修唐昌書院

  在崇寕縣治西 本朝乾隆十六年建嘉慶四年鳳山書院在簡州治左 本朝乾隆

  六年崇陽書院在崇慶州治西南 本朝雍正元年建乾隆十八年嘉慶十七年

  通津書院在新津縣治右舊名寳資耆院 本乾隆五十七年僑置城西嘉慶十

  七年移建改今名南軒書院在漢州治西南房公湖北明嘉靖元年方亭書

  院在什邡縣永豐門内 本朝乾隆六年建四十一年修郫縣義學在縣城内 本

  朝嘉慶間建𥳑州義學有二一在州西龍泉驛一在州東北盤龍寺 本朝乾𨺚中建

  什邡義學在縣治學宫西 本朝康熙二十一年建 按舊志載大益書院在府治東北

  正德十三年建今廢謹附記

 ︹户口︺原額人丁三萬五千四百一十六今滋生男婦共五百四十八萬四千二百七十二名口計一

  百七十萬六千九百五十八户

 ︹田賦︺田地六萬八千一百八十八頃二十七畝五分有奇額徴地丁正雜銀九萬五千七百五十一

  兩二錢三分五釐

 ︹山川︺武擔山在府城内西北隅蜀本紀武都有丈夫化為女子顔色美好蓋山精也蜀王納

  以為妃不習水土未幾物故王發卒之武都擔土葬於成都郭中蓋地數畝高六七丈號曰武擔表

  石鏡一枚於墓上後漢耆方術傳公孫述時蜀武擔石坼注武擔山在成都縣北一百二十歩蜀志

  昭烈帝即位於武擔之南通志明蜀府建於其陽昇仙山在成都縣北十里通志本名星

  宿山唐咸通十一年南詔寇成都大將宋或敗之蠻退屯星宿山梁開平二年王建講武於星宿山

  學射山在成都縣北十八里寰宇記一名斛石山人名威鳳山蜀漢後上嘗習射於此

  因名舊志成都宴會惟上己學射山之集為盛宋興山在成都縣北三十里天囘山

  在成都縣北三十里本名天隳唐明皇自蜀返蹕經此因名下有天囘鎮大面山在華陽縣

  東二十八里六對山在華陽縣南六十里相傳孟蜀後主自新津修覺山四至廣都見十

  二峯有三峯六對之語因名鐵鑪山在華陽縣南六十里應天山在雙流縣南八

  里南接宜城山唐僖宗幸蜀時賜名宜城山在雙流縣南十二里岀紫革益州記在牛飲水

  南三十里岡阜相屬高百餘歩連八貴平縣界大墓山在温江縣北二十五里相傳為魚鳧

  兩歧山在新繁縣西北寰宇記在九隴縣西北二十七里益州記此山出木堪為船本

  琅歧山語訛兩歧五龍山在新繁縣西北寰宇記山在九隴縣有神溪水多木蓮元統志

  在彭州西北五十里亦曰遊龍山陽平山在新繁縣西北方與勝覽九隴縣有金城山在

  西北五十里元統志金城即陽平也曲尺山在新繁縣北三學山在金堂縣東唐

  景福元年王建攻楊晟於彭州楊守亮遣將符昭救之營三學山蜀王衍咸康初逰漢州三學山皆

  此明統志山在縣東北十里上有法海普濟廣濟三寺又有佛跡石理温潤非丗間追琢所能下有

  隘口壁立千仞惟一路可通人騎謂之三學隘望蜀山在金堂縣東南二里金堂山

  在金堂縣東南華陽國志新都縣有金堂山水通於巴漢以水岀金沙因名元和志在金水縣北二

  十四里寰宁記金堂山在金水縣西十五里人金臺山在金臺縣東南五十里一作金堂山高聳如

   臺明統志兩山拱峙河流其中相傳望帝相鼈靈所鑿宋轉連使韓璹復修之以通舟楫亦日金堂

   九頭山在金堂縣東南丑十里山有九峯因名白神山在金堂縣南方輿勝

   覽在軍城西南周三里高五十歩蟠龍山在金堂縣南五十里山勢盤旋起伏如龍

   頂山在金堂縣南五十里隋書地理志金泉縣有石城山寰宇記雲頂山舊名石城山其狀如

   城在金水縣西南十五里頂上有伸泉方大許澄清如鏡靈霞常興唐天寶六年改為雲項山

   盤山在金堂縣西北二十里寰宇記北接雒縣南連新都山形如盤洛水彌牟毘江三水逕此

   山下合中江壁山在金堂縣北五里萬安山在金堂縣北十五里相傳洪水時棲

   其上者萬人俱得免因名山有三脊雷霆所分棲賢山在金堂縣東北十三里隂宏道益州

   故老傳李八百昔游此山因有棲賢之號山側有一泂莫知所去又有石菴一所丹竈存馬

   官山在金堂縣東北接中江縣界隋志金泉縣有銅官山元和志在金水縣北四十九里震宇

  記銅官山鄧通冶鑄之所景龍二年御史奏元武金水二縣競銅官坑 按李宗諤益州路圖經合

  屬元武縣又雒縣有銅官山方輿勝覽亦名金水山在漢州東二十里昌利山在金堂縣

  東北十三里隋書地理志金泉縣有昌利山寰宇記山有一石室三門中可容九十人今人呼為三

  龍門山在新都縣南十二里下有龍洞四時不涸山頂有清泉繁陽山

  都縣南十五里衆山連接孤峯特起相傳張道陵嘗修煉於此上有浴丹池通仙井麻姑洞

  岸山在新都縣南十五里山赭色岸𫟪常有光如火因名周三十里一名宋興戍山麗元

  山在新都縣北八里寰宇記平地特起高三丈有雙石鏡廣五尺平樂山在郫縣西二十

  登高山在灌縣學宫左一峯卓立又金龜山在學官右 按元和志有盤龍山在導江

  縣北二十里寰宇記山土色黄盤廻有龍形故名今盤龍山不知所在帷金龜山壞黄而形蜿蜒或

  趙公山在灌縣南九里隋嘉州太守趙昱居此有道術斬蛟治水唐太宗封神勇大將

  軍明皇時進對赤城王宋張詠平蜀得神助奏聞封川主清源妙道真君其上每有雲起山頂輒雨

  聖母山在灌縣西南寰宇記在青城縣西山髙二千餘丈周廻三十里通志山在灌縣西南

  五十里輿地紀勝慈母山在青城山東有龍池洞穴即此青城山在灌縣西南元和志在青

  城縣西北三十里青城山記道書以此山為第五洞天上有清泉懸澍一日三時灑落謂之潮泉唐

  六典劍南道名山之一山連峯接岫千里不絶青城乃第一峯也前號青城後曰大面其實一耳有

  七十二小洞應七十二候八大洞應八節寰宇記道書福地記云上有甘露芝草玉匱經曰此第五

  大洞寶仙九室之天黄帝封為五岳丈人刻石篆書猶存輿地紀勝大西山在三溪之北前臨成都

  山衆峯攢秀高七十二里又八大洞一太一二九仙寳室三沙羅四髙臺玉室五麻姑六寶園七聖

  母八都督方輿勝覽一名赤城一名青城都天倉諸峯屹然三十有六前十八謂之陽峯後十八謂

  之隂峯明統志山在灌縣西南五十里舊志又名丈人山高三千六百丈周一百五十里成都

   山在灌縣西南輿地紀勝青城之案山也前臨麻姑洞高臺山在灌縣西南七十里輿地

   紀勝在丈人祠之西上有天池晉立上清宫於其上天倉山在灌縣西南八十里唐書地理

   志晉原有天倉山輿地紀勝在延慶觀南連崖隱軫為三十六倉云神仙祕藏金石異寶米鹽雜貨

   於其中詣峯三十六每峯各有一洞其西南極峯之前有軒轅臺傍便山在灌縣西南八

   十里寰宇記在青城縣西高下與青城山接連當吐蕃之界谿谷深䆳夏積冰雪雪山

   縣西南一百里韞玉山在灌縣西三十五里山色如玉一名永康山靈巖山

   縣西北五里旁有泉出石穴中又有風洞風出如吼灌口山在灌縣西北元和志在導江縣

   西北二十六里漢文翁穿湔江溉灌故以灌口名山山西嶺有天彭闕亦曰天彭門兩石相立如闕

   故名 按華陽國志天彭關即汶山水經注在氐道縣西北此後人附會明統志又以彭縣彭門山

   為天彭闕亦非玉壘山在灌縣西北漢書地理志緜虒縣玉壘山前水所岀元和志在導江

   縣西北二十九里今入汶川縣界九隴山在彭縣西元和志在九隴縣西二十五里連峯

   迤邐凡有九曲寰宇記自唐昌縣連互至縣界崖谷險峻人所罕到有鳴猿谷清風嶺鴨子鼻方輿

   勝覽古彭州之西山一伏隴二旦隴三秋隴四龍奔隴五走馬隴六駱駝隴七千秋隴八較車隴九

   横擔至德山在彭縣西方輿勝覽在彭州西三十里蜀王衍逰是山患其高險令别開

   一徑以登一名茶隴山慈坪山在彭縣西北相傳即慈照精藍僧通陸習靜之所

   景山在彭縣西北元統志山在彭州西北三十五里與天彭山桐接舊志山多牡丹春時光艶

   白鹿山在彭縣西北元和志在九隴縣西北六十一里華陽國志劉璋曾孫敝隱此高

   尚皓首未嘗屈志彭門山在彭縣西北九城志彭州有彭門山明統志在縣西北三十里

   兩峯對立如闕名天彭門又有牛心山與彭門山隔江對峙大隋山在彭縣西北方輿勝

   覽在堋口鎮北三十五里上有瀑布泉下流入清白江中隋山在彭縣西北大隋山北方

   輿勝覽山髙三十里下視大隋白鹿葛仙諸山真培塿也元統志在彭州西北八十里九峯

   山在彭縣西北中隋山北山極髙大北連茂州界葛璝山在彭縣北唐書地理志九隴有

   葛璝山寰宇記在縣北四十八里方輿勝覽上有崇真觀梁武帝錫名上清觀成都記韋皋夢神人

   謂苟富貴無忘葛璝也後尹成都乃復新觀宇元統志仙傳拾遣日葛仙翁永璝居蜀上清山白日

   昇天時人因號其山為葛璝山通志山在縣北四十里亦曰葛仙山有二十四峯八十一洞隋志云

   九隴縣有道場山疑即此漓沅山在彭縣北六十里唐耆地理志九隴縣有漓沅山 按寰

   宇記作麗元山鐵砧山在崇寕縣西六里相傳武侯鑄鐵砧於此以造軍器故名昌化

   山在崇寕縣北元和志在唐昌縣北九里金馬山在崇寕縣北二十里相傳似雲南之

   金馬故名上有金馬碧雞祠三面山在崇寕縣北三十里上有龍湫徑不盈尺而水常不

   李八百山在𥳑州東一里唐真人李和煉丹於上延年八百嵗因名雙牙山

  在簡州東五十里上有雙石對峙如牙山項有古井山半有石箱脈堅山在簡州東南二

  十里大江直流一山横截為州治𨵿鎖天臺山在簡州南八十里上有三峯如臺

  城山在簡州西南接資州仁夀縣界寰宇記在平東縣西北五十里山形如城北連分楝山南

  接聖燈山入貴平縣界分棟山在簡州西元和志在陽安縣西七十七里靈池縣東十五

  里其山北連秦隴南入資瀘東北入靜戎軍其於東川即此為隔門也寰宇記李膺記云蜀人謂嶺

  為棟宋劉涇少休亭記自成都趨陵簡必過分棟山山周數百里高大險阻以石火弟為歩 按分

  棟山又名龍泉山元和志所言最覈舊志別出龍泉山誤孝子山在簡州西鄧宗古故里

  鳳翅山在簡州西寰宇記在平泉縣北一里武侯山在簡州西元和志在靈池縣東

  南十五里大塔山在簡州西元和志大塔山在廣都縣東四十里平泉縣西北六十二里與

  分棟山連屬南入陵州界 按今雙流縣雖古廣都地而邑改地㣣境不及遠自分棟山而下多屬

  簡州西界華陽南界資州仁夀縣且雙流移而西於大塔山益遠矣舊載雙流誤乾卦山

  在簡州西五十里山形如乾卦下有李浮風墓望湖山在簡州西北五里下瞰金絳二水

  忠國山在簡州西北一里宋知州李大全殉難於此因名五臺山在簡州西北二

  十里明天啟中改丹景山長松山在簡州西北七十里分梀山北與華陽縣接界山嶺有長

  松寺見鄭谷集聖母山在簡州西北靈泉廢縣北三十里雲笈七籤隋禇聖母青城黑水溪

  人居此唐悟達國師題為聖母院山亦從而名之宋時禱雨屢應大中祥符賜額瑞應院 按省志

  誤與灌縣聖母山合為一盤龍山在簡州北少西六十里相傳蜀漢先主嘗立寨於此其下

  有泉名普濟流為盤龍溪石鼓山在簡州東北十里元和志昔蜀將許都軍平定羌戎回登

  此山擊石鼔犒軍因名玉女山在簡州東北唐志陽安縣有玉女靈山寰宇記山東北有

  泉西北兩岸各有懸崖腹有石乳房十七眼狀如人乳流下土人呼為玉華池元統志隋時仙者劉

  慶善遊此感玉女降現唐至德二載賜名明統志在州東北二十里逍遥山在簡州東北方

  輿勝覽去城三十里其北有層崖景德間有人登之有東西兩室壁鐫漢安元年四月十八日㑹仙

  字石室丹𫁘俱存通志山在州東北五十七里柏茂山在簡州東北唐書地理志陽安有柏

  廟山舊志今曰柏茂山在州東北八十里峯巒卓立為羣山之首蓋廟茂聲近而誤也穰山

  在簡州東北四十里賴山在簡州東北五十里方輿勝覽下有賴簡池多融山

  慶州西南元和志在晉原縣西南化城山在崇慶州西城外蟇頣山在崇慶州

  西方輿勝覽在永康縣西七里山有穴如蝦蟇頣故名諸山之鹿日聚於此號曰鹿市明統志在州

  西十六里天國山在崇慶州西九域志永康縣有天國山為青城山八大洞之一方輿勝覽

  左連大面右接鶴鳴前臨獅子後枕大隋等山上有龍池明統志在灌縣西南九十里白塔

  山在崇慶州西二十里龍華山在崇慶州西七十里有唐段文昌讀書臺翠圍山

   在崇廢州西北方輿勝覽在永康縣西八里前有繩橋白崖山在崇慶州西北元和志在

   永康故縣西二十里西門樓山在崇慶州西北高峻如重樓之狀鶴鳴山

   慶州西北後漢書劉焉傳張魯祖父陵順帝時客蜀學道鶴鳴山中元和志在晉原縣西北七十九

   里絶壁千尋 按三國志作鵠鳴山隋志青城縣有鵠鳴山即此大坪山在崇慶州西北

   一百里右按大邑左接灌縣諸山背有羊腸鳥道可抵瓦寺之三江口冉龍寨崚嶒疊嶂壁立千尋

   其中周匝一畝稍平故名大坪産茶修覺山在新津縣東南五里山有修覺寺因名其上為

   雪峯亦曰寳華山其下為三江渡天社山在新津縣南水經注文井江至武陽天社山下

   入江元和志山在縣南三里北枕大江南接連嶺毎益土有難人多依焉平岡山在新津縣

   南五稠稉山在新津縣南唐書地理志新津縣有稠稉山方輿勝覽在縣南八里有草

   名稠稉服之可長生平葢山在新津縣北三千里明統志相傳崔孝通於此得道連山

  在漢州東二十五里以山勢連延故名東覺山在漢州東三十里上有古井深數十丈

  蕹齒山在什邡縣南寰宇記在什邡縣南四百歩慈母山在什邡縣西三十里

  居山在什邡縣西五十里有飛瀑虚亭危橋古柏又有寶蓮山在洛通龍居之間大蓬

  山在什邡縣西五十五里即鎣華山方輿勝覽什邡縣有大蓬山高崖矗天瀑布飛落舊志山高

  百里六月積雪不消洛通山在什邡縣西北漢書地理志雒縣章山雒水所出華陽國志李

  冰導洛水於洛通山元和志洛通山在什邡縣西三⺊九里寰宇記在縣西北四十里方輿勝覽洛

  通即章山也明統志章山在縣西六十里上有風火二洞縣志一名章雒山又名楊村山青雲

  峯在簡州北二十里金水東岸數峯洨雲宋紹興中上下建有白雲寺青雲樓今廢東崖

  在𥳑州東五里崖後有石洞二洞有龍泉左右石刻卦圖隸書西銘俱存又西厓在州西五里南厓

  在州南三里北厓在州北二里五龍岡在簡州東北十里金絳二水合流其下新婦

   峴在新都縣北七里焦山坡在金堂縣東十五里前中後三江合流於此觀坂

   在灌縣西三國蜀漢建興十四年後主幸湔登觀坂觀汶江之流即此元和志在灌口牡丹

   坪在灌縣西南八十里方輿勝覧自音城之長平山捫蘿而上由鳥道三十里許有平阜數十畝

   高樹蔽天異花香艷𩔖牡丹因名離堆在灌縣西南漢書溝洫志蜀守李冰鑿離堆避沬水

   之害宋史河渠志離堆之址舊鑱石為水則則盈一尺至十而止水及六側流始足用過則從侍郎

   堰减水河泄而歸於江𡻕作侍郎堰必以竹為繩自北引而南準水則第四以為髙下之度元史河

   渠志北江少東為虎頭山為鬭雞臺臺有水則以尺畫之凡十有一水及其九則民喜過則優沒其

   則則困又書深沟灘高作堰六宇其旁為治水之法皆冰所為也又東為離堆舊志離堆在灌縣西

   一里或曰灌口山也 按華陽國為離堆在南安縣界洪氏𨽻釋在今夾江縣又保寕府南部蒼溪

   二縣皆有之大江原出岷山北自茂州汶川縣流入東南逕灌縣西又東南逕温江縣西崇

   廢州東又東南遷新津縣東又東南入眉州彭山縣界亦稱岷江水經注江水東别為沱厯都安縣

   又逕臨邛縣又逕江原縣𨞪江水出馬又東南過犍為武陽縣與𨞪江合元和志大江逕青城縣北

   二里又溫江縣大江俗謂之温江南流逕縣西一里出麩金又𨞪江在縣西十里又唐興縣有鄩江

   一名卑江逕縣東二里寰宇記大阜水自淮口流逕青城縣北入温江縣界又鄩江一名皁里水自

   青城縣百又水南流逕温江縣又江原縣界入猪母水明統志大皁江在温江縣治西南舊志大卑

   江本岷江正流自離堆鑿後始以流江為正流而以此為南江 按自漢以來皆以李冰所鑿逕成

   都者為大江其南流者曰𨞪水轉謁之入江漢志云江原縣都水首受江南至武陽入江是也元和

   志以𨞪江即卑江與温江分為二又與流江互稱大江寰宇記訛稱𨞪為鄩其源流皆未明晰宋元

   以來始專以卑江為正源近時南流數道有金馬羊馬白馬諸名而卑江之名又混以今考之江水

   自汶川縣逕灌縣俗呼味江逕縣城西東南流東分為沱江稍南分一支入崇慶州界其流又分二

   派一逕州東為白馬河即味江也江水又東南東分為油子走馬二河即成都之二江也其南分者

   曰羊馬河亦入崇慶州界江水又東南至温江縣西為金馬河南流入新津縣金馬河之東又分一

   支厯温江縣南雙流縣西為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柳河楊枊河之東又分一丈經雙流縣城西數派分流皆會於新津

   東北又南入眉州彭山縣界與成都之二江㑹舊志或以白馬河為皁江或以羊馬河為𨞪江按諸

   派中惟金馬河在温江縣西與元和志合新津縣志云㞴江正派曰金馬河自温江縣東南流逕雙

   流縣西又二十里逕縣北界又南二十里合羊馬河西河至縣東門外又合南河又五十里入彭山

   縣界據此當以金馬河為皁江正流也沱江自灌縣南分大江東流逕崇寕縣南郫縣北又

   東逕新繁縣南成都縣北又東逕新都金堂二縣南又東合前水書禹貢岷山導江東别為沱孔安

   國傳江東南流沱東行漢書地理志郫縣禺貢江沱在西東入大江郭璞爾雅音義沱水自蜀郡都

   安縣湔山與江别而更流水經注江水厯邻安縣李冰作大堰於此益州記江至都安堰其右儉其

   左其正流遂東括地志新繁縣有繁江首受郫冮即禹貢江沱也元和志江水在唐昌縣西北四里

   又毗江水在金堂縣西二里唐書地理志武后時彭州長史決唐昌沱冮鑿川派流合堋口琅歧水

   溉九隴唐昌田九域志新都縣有毘橋水宋史河渠志皁江支流迤北曰都江口置大堰流北流為

   三曰外應溉導江新繁達於金堂東北曰三石洞溉導江九隴崇慶𫎇陽逹於漢之維東南曰馬騎

   溉導江崇寕郫温江成都華陽元史河渠志南江北江皆自都江堰東行北舊無江李冰所鑿自離

   堆又東至三石洞釃為二梁其一自上馬騎東流過郫入於成都古謂之内江今府河是也其一自

   三石洞北流過將軍橋又北過四石泂折而東流過新繁入於新都古謂之外江此冰所穿二江也

   舊志大江逕灌縣西三十三里分為二派其一東南逕崇慶州至新津者今謂之南江其一東循灌

   城者今謂之北江即禹貢江沱也北江又分為三派其一東南逕温江過府城南入新津合大江者

   為流江其一自灌縣寶瓶口直東入五斗口東北遥新繁過府城北折而南合流江者謂之郫江其

   一自寶瓶口東北穿三泊洞又東北逕新繁新都至漢州入雒者為湔水又云沱江自雚縣西岷江

   分派逕離堆山下又東逕縣城南分為渡船河又東流二十里至廢導江縣又分二支一支東南流

   為走馬河其正派俗名毘橋河東流二十里入崇寕縣界逕縣南五里又東流十五里入郫縣界逕

   縣西北十三里又東流十七里入新繁縣界逕縣南又東流七里入成都縣界逕縣北三十里人東

   流三十五里入新繁縣界逕縣南八里自縣界合錦水河又東流二十五里入金堂縣界逕縣西南

   四里又名前江又東流二十五里有水利河繡川河自新都東流入焉至焦山坡合中後二江 按

   宋史所謂外應即沱江也三石洞即湔水也馬騎即流江也舊志謂江沱始於禹貢水經注以為間

   明所鑿寰宇記又專歸之李冰皆誤其言固是然禹跡難尋今所稱沱江大抵皆後丗所開以溉田

   約客傳其舊名耳郫江在成都縣北白灌縣分大江東流經郫縣北又東入成都縣界繞城

   北而南與錦江合舊統名為二江亦曰都江史記河渠書蜀守李冰鑿離堆避沬水之害穿二江成

   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餘則用概百姓饗其利杜預益州記曰二江者郫江流江也華陽國志李

   冰穿郫江檢江别支雙流過郡下水經注江水東北逕郫縣下又東逕成都縣縣有二江雙流郡下

   故楊雄蜀都賦曰兩江珥其前也招地志郫江一名成都江一名市橋江一名永平江亦曰中江亦

   曰内江西北自新繁縣界來元和志郫江逕郫縣北三十一里新繁縣西十一里又都江水在犀浦

   縣北四里寰宇記都江水在府西四里一名粉水以水作粉鮮潔於他處九城志二江舊皆從府西

   入城自高騈築羅城遂從西北作慶𬃷堰塞故瀆更作新渠導外江遶城西而北内江遶城西而南

   下流仍合於舊渚舊渚合江亭也舊志内江由城南外江由城北至濯錦橋合流郫江上流自崇寕

   縣分一支東南流為走馬河至油子江口又分為油子河逕崇寕縣南東南流十里入郫縣界逕縣

   北六里又東流四十里合九曲江入成都縣界逕縣北關外轉東入錦江 按今郫江下流與古異

   水經注言郫江水從沖治橋北折東絶緜雒逕五城界至廣都北岸入江斯為北江其自成都逕廣

   都者爲南江即二江也蓋古郫江由灌縣逕郫新繁至成都郡下仍北折抵新都過湔洛復折而南

   至府南舊廣都界合於流江與今沱江始分中合未復分耳因其中合故水經注湔雒亦有郫江之

   名或者不考其故遂謂郫江即禹貢沱江非李冰所穿誤矣又内江外江諸說亦互異元史河渠志

   以沱湔爲外江郫江爲内江近志以郫江爲外江流江爲内江蓋自成都一府而言則郫爲内江沱

   湔爲外江自成都一城而言則流江爲内江而郫又爲外江郫江實兼内外之稱也錦江

   陽縣南即流江也自郫縣西分流至府城東南合郫江折西南入彭山縣界括地志大江一名汶冮

   一名流江一名筰橋水西南自温江縣界流來通典成都縣有錦江元和志大江逕成都縣南七里

   蜀人又謂爲筰橋水此水濯錦鮮於他水又在華陽縣南六里舊志錦江在府城南關外俗名府河

   即岷江支流自灌縣東南流逕崇寕縣西入郫縣界曰走馬河東南流至合江浦分一小支爲九曲

   江其正派又東流六十里入成都縣界爲錦江至府城南轉東合郫江下流二十里至二江守合流

    江汶江又南逕仁壽縣西 北入眉州界其九曲江東北曲注繞府城西北下 流五十里入油子河

    清白江自灌縣南分沱江 東流逕崇寕縣北又東逕彭縣南新繁縣 北又東逕新都金堂二

    縣北至漢州東南折南流與雒水沱水㑹入𥳑州界自彭縣以西俗名渡船河彭縣以東曰清白江

    自金堂縣以下曰中江即古湔水也漢書地理 志綿虒縣玉壘山湔水所岀東南至江陽入江過 郡

    三行千八百九十里華陽國志文翁為蜀守穿渝江口溉灌繁田千七百頃水經注湔水出緜道之

    玊壘山吕忱云一曰半沈水也明統志清白江 在新繁縣北十里宋趙抃過此嘗曰吾志如此江 清

    白雖萬𩔖混淆其中不少 濁也因名舊志沱江至灌縣南分一小夫穿縣下 注四十五里入崇寕縣

    界曰渡船河逕縣北三里又東十里入彭縣界為清白江合王村河又東入新繁縣界又分一支為

    督橋河又東入新都縣界逕縣北三十里又東 逕漢州西南二十五里又東南流五十里至三水 𨵿

    合馬水河又南入金堂縣界流二十五里 至焦山坡合前後兩江總名為金堂河又東南曲 流九十

    里出金堂 峽入 簡州界通名 為中 江味  江 在灌 縣 西 南自 大江 分 流逕崇 慶 州 西又 南逕 新 津

    縣入 大 江寰 宇記 味 江水 源出 青城西 長樂山 下江中 有 大石 高數 丈 號大 坎又 有小石 在下亦 髙

    數丈 為小坎 水激 其上 聲聞 數 里其 水東流古 老傳云 水味廿 美人 爭飲 之因 名 方輿 勝覽味江 入

    永康縣 界注 白 馬 文 井 兩江舊 志俗名西 河自 灌縣岷江 分流 入 崇 慶 州 界合石 定江又南 十里 合

    西北 河又 東 南三十 里八 新 津縣 界又 東十 五 里逕縣 北入 大 江其石 定江 在 灌縣 西南 十五 里 源

    岀丈 人 山西北 河 源 出瓦 寺土 司 界雪 山皆 東 南洲至 崇 慶州北 合 味 江  按咪 江 今自 灌縣 南 流

    東 分為白馬 江入 榮 慶 州又 分一 支 西南 流其 正派 逕州城西 名曰 西 河 至西 南與 白 馬江 㑹又 謂

    之 白西 河其 西 南分 者 下 流 又分二 夫 東 曰溪水 河西 曰乾 溪 河至 新 津 縣 西合流 入 丈 井江 白

    沙江在 灌縣西 北 方輿 勝 覽在 導 江縣西三十 里源 山灌口 入 都江 通 志源 岀 茂州雷山經 灌

    縣西十一 里 入岷 江 縣 志縣 西 數十 里 有水出尤溪口又 數 十里 有 水 出白 沙 口同 㑹 於灌 中

    江在蕑州城東即湔雒諸水下流自金堂縣東南流入一名牛鞞水亦名雁水水經注雒水合綿

    水湔水又逕犍為牛鞞縣為牛鞞水昔羅尚乘牛鞞水東征李雄謂此水也元和志中江水即牛鞞

    水也寰宇記中江在懷安軍西北源從漢州彌𪷟雒水毘橋等三水至金堂合為一江入簡州陽安

    縣界又東南入資陽縣界元統志雁江上接金堂下逹資江舊志雁水入簡州境東南流七十里至

    州城東合絳水轉南流五十里入資陽縣 按綿湔雒諸水皆會於中江俗以沱為前江雒為後江

    浦為中江蓋本之漢志以湔為正流元和志云中江在金堂縣東北一里是也水經注則以雒為正

    流土俗稱為雁江則又以漢州之沉犀金雁二 水為正流要之中江所合之水甚多不必專主一 水

    白馬江在崇慶州東北十里自灌縣味江分流入州界又分為黑石溪河又東南流九

    十里入新津縣界與西河合謂之白西河東南至縣北又㑹羊馬河入於大江舊志以此為岷江正

    流也其黑石溪本白馬江分支流逕州東三江口仍入白馬江又羊馬河在白馬江東自大江分流

    曰龍安河下流曰羊馬河南合白馬江舊志謂白馬江即羊馬河誤文井江在新 津縣南 自

    邛州流入大江 即古僕千水也漢書地理 志臨 邛縣僕千水東至 武陽入江水經注丈井江 自臨 邛

    縣東逕江原 縣又東至武陽天 社山下入 江舊 志文井江今曰 南河自邛州流入 新津縣又 東三 十

    里逕縣城南 轉東入江元統 志云白 木 水自 邛州依政縣流入 逕天社山下入 江即此 又 鐵溪 河在

    縣西十三里 亦自邛州流來入南河相傳武 侯烹鐵於此因名 雒  江自 什邡縣西北 薟源東南

    流逕綿竹德 陽二縣 界又南 逕漠州 東至金堂 縣東合綿湔諸 水一名 石亭江 亦曰後 江漢書地 理

    志雒縣章山 雒水所岀南至新 都谷入 湔華陽 國志李冰導洛 通山洛水出瀑口 什邡與 郫别江 㑹

    新都大渡又有綿水逕綿竹人洛 東流過資中 㑹江陽皆灌溉稻曰水經注雒水出 洛縣章山亦 言

    出梓潼縣柏 山流 逕什邡縣又南逕洛縣故城 南又南逕新都 縣與 緜水合又與湔水合亦謂之 郫

    江元和 志雒水在 雒縣東一里 寰宇記綏江水在什邡縣 東北十八 里源出縣北 洛通山李𭙶以此

    水為雒水云即石亭水蓋是洛水又流今按洛水發源或洛通山或九隴縣界鹿堂山也又洛水在

    金堂縣北三十三 里明統志石亭水在漢州東北二十餘里舊志石 亭江在什邡縣北三十五里源

    出茂州大政堡東南流八十里抵什邡縣 北髙境關又東南四十里逕徳陽縣西與漢州分 界又東

    南三十里逕州東又南六 十里合金雁沈 犀諸水又十里合綿陽河入金堂 界又南二十四 里至焦

    山坡合前中二江金水河在府城内自城西入由城東岀通志唐白敏中所開舊名禁河

    宋吳師孟導水記 云自高騈築羅城堰䴢東分江水為二道環城而 東惟餘一脈自城西北隅鐵窗

    潛流入城歳久遂絶天禧中王覿知成都訪得鐵窗石渠故基循渠而上十里許至曹波堰接上流

    溉餘之棄水於是導之自西門而南至南 鐵窗入城引而東派别而四又東匯於東門而入 江久之

    復塞大觀初席旦復䟽 導之宣和末旦子益以舊渠堙廢復修築城西外 堤引江水入城如畝作三

    斗門節之明初建蜀府 於河陽改名金水 本朝雍正九年復濬又於三 橋西北開新河環蜀王城

   外以通舟楫酸𬃷河自岷江分流東南逕郫縣南温江縣北又東南逕雙流縣東又東南

   至華陽縣界入府河俗名新開河又名馬壩河即元時馬壩渠也元史河渠志鹿角之北涯有渠曰

   馬壩東流至成都入於南江渠東行二十餘里水決其南涯四十有九每嵗疲民力以塞之乃自其

   北涯鑿二渠與楊柳梁合東行數十里復與馬壩渠僉而渠成安流 按舊志又有二江一名筰橋

   河在雙流縣東北十里即流江一名簇錦江在雙流縣東北十里即汶江皆自温江縣流入東流二

   十里逕成都縣界入府江亦即此水但流江汶江即錦江也移其名於此與古不合楊柳河

   在温江縣西南自縣西岷江分流曰石魚河逕縣城西分為二支一支南流名楊柳河流二十里八

   雙流縣界名黄水河一支遶縣南而東逕雙流縣西下流仍合楊柳河又南至新津縣東入江 按

   此即元和志之温江也錦水河自灌縣南柏木堰分江流曰柏木河東流逕崇寕縣南合

   徐堰河又東逕彭新繁二縣南又東至新都縣西南分一支東流為水利河入金堂縣界注湔江其

   正浱人東至新都縣東南亦入湔江督橋河自彭縣西南分清白江東流逕新繁縣北又東

   逕新都縣北又東逕金堂縣南至焦山坡入中江一名繡川河馬水河源出彭縣西北五峯

   大隋中隋白鹿麗元諸山溪合流曰王村河逕彭門山下岀三郎鎮復分二支凍流入什邡縣慈母

   山界其正派東流入漢州界曰馬水河又東逕州南入清白江 按元和志有馬師水在雒縣南二

   里即此舊志謂清白江即馬蹄水誤沈犀河自什邡縣西發源曰平橋河東南流四十里逕

   縣城北又十里入漢州界為沈犀河又東南四十里至州城東北合雁江又二十五里入石亭江又

   有白魚河亦自什邡縣西北發源東南流百餘里至漢州東南入沉犀河 按舊志謂沈犀河即石

   亭江分流今考與圖石亭在東沈犀在西中隔白魚河非分流也又謂沈犀歴江乃雒水正派亦非

   全雁河亦名雁江自什邡縣西南發源俗名鴨子河東南流四十里至漢州城東北合沈犀

   河方輿勝覧雁江在雒縣南曾有金雁故名牛飲水在雙流縣西元和志在廣都縣西三

   里寰宇記清水在雙流縣西十里牛飲水之末流也昔程鄭家於此每羣牛飲江為之竭故名

   源水在温江縣西唐書地理志温江縣有新源本開元二十三年長史章仇兼瓊因蜀王秀故

   渠開通漕西山竹木弩機水在灌縣南元和志在青城縣東南四十里水流甚急如弩箭故

   名其水下入晉原合文井江瀰濛水在彭縣東寰宇記在𪷟陽縣南二百五十歩源出琅

   歧山俗呼五侯水舊志東入湔水即新都彌牟水之上源也濛聲轉訛而為牟耳羅江水

   在彭縣及什邡縣界元和志在𪷟陽縣北十里寰宇記在什邡縣西南二十七里源出九隴縣兩歧

   山經縣界入雒縣亦名廉江水 按今什邡西南之水入漢州者止有雁江疑羅江即雁江之異名

   赤水在簡州西北元和志在平泉縣南七十歩舊志一名黄龍溪西流入仁夀縣界即簡

   溪上源也絳水在簡州北今曰絳溪河寰宇記絳水在州南色赤如絳故名王洙九州要記云

   州在赤水之北是也舊志絳溪河源岀州西北月亮溝東南六十里至州西北合赤水河又過州城

   北入江其赤水河在州西北二十里源出龍泉山東南流四十里入絳溪水 按此水東流入中江

   赤水西流入府河二水名相似而其流寳不相混綿水在漢州東自德陽縣流入又南入雒

   水元和志在雒縣東三十里舊志俗稱綿陽河入州境東南流二十里有土溪河亦自德陽流入馬

   又二十五里入石亭江浣花溪在成都縣西五里方輿勝覽一名百花潭唐杜子美居此

   又薛濤家潭旁以潭水造十色牋名浣花牋陸游老學巷茟記四月十九日泛浣花溪郡人謂之大

   逰江傾城而往邀頭宴於杜子美草堂滄浪亭自開嵗宴逰至是日而止蜀人云雖載白之老未嘗

   見浣花日兩也解玉溪在華陽縣東明統志在大慈寺南與錦江同源唐韋皋所鑿用其沙

   解玉則易為功因名柳溪在金堂縣東南方輿勝覽在金水縣南七里嘗有柳葉從穴中岀因

   名入金堂河三溪皆在簡州方輿勝覽劉涇云三溪號一郡之勝前溪在陽安縣治北南溪

   在夀昌寺側沿江行一里許惟東溪最勝明統志東溪在州東三里宋姚孳有詠三溪詩板橋

   灘在華陽縣東南合江亭下自蜀下峽之第一灘也白石溝在彭縣北王村河分流也

   源出小峽山東流入漢州注金堂峽東湖在彭縣舊州倅廳唐李徳𥙿開又有西湖唐元和間

   州守王潛蕭佑創又崇慶州治東西亦有二湖方與勝覽皁江之水皆導城中環守之居因瀦其餘

   以爲湖云房公湖在漢州治西南唐房琯爲刺史時所鑿扯甫李德裕皆有詩方輿勝覽又

   名西湖舊志宋熙寕中奏墾爲田今廢塞摩訶池在府城内寰宇記汙池一名摩訶池蕭摩

   詞所置在錦城西方輿勝覽隋蜀王秀築廣子城取土於此因爲池陸游渭南集摩訶池入蜀王宫

   中舊泛舟入此池曲折十餘里今蜀宫後門巴爲平陸猶呼水門舊志明初此地填爲蜀藩正殿西

   南尚有一曲水光漣漪萬𡻕池在府城北華陽國志張儀築成都城取土去城十里因以

   養魚今萬𡻕池是也唐書地理志成都縣北十八里有萬嵗池天寶中長史章仇兼瓊築堤積水溉

   田宋史王剛中傳萬嵗池廣袤十里溉三鄉田嵗久淤澱剛中疏之 按水經注作萬頃池

   秋池在華陽縣東五里華陽國志成都城北有龍壩池城東有千秋池城西有柳池冬夏不竭

    按水經注龍壩作龍堤又西北有天片池龍躍池在華陽縣東南方輿勝覽在府東南

   十二里隋開皇中欲伐陳作此池以敎水戰路振九國志蜀王衍乾德初改龍躍池為宣華苑 按

   摩訶龍䠰本二池方輿勝覽明統志俱誤混為一宋張唐英蜀檮机又謂王建武成元年改摩訶池

   為龍躍池俱誤龍飲池在金堂縣東六十里楊妃池在灌縣東方輿勝覽在導江縣

   妃父為蜀州司户生妃㓜嘗誤墮此池縣志池在縣東十里賴簡池在簡州東元和志隋

   置𥳑州因頼簡池為名池在陽安縣東九十六里方輿勝覧又有柳池鳳池是為三池柳池在折柳

   亭下鳳池在州西南三里水自鳳翅山來賴黎池在簡州南元統志在平衆故縣東二十六

   靈泉池在簡州西寰宇記在靈池縣南三十五里唐初湧出縣因此為名又石虎池在

   縣南二十里池上有怪石如虎形白螺泉在新都縣北五里相傳有白螺在此化泉居民

   春作設祭泉即湧岀新婦泉在新都縣東北五里寰宇記又什邡縣界亦有新婦水初二婦

   勤於奉養晨夜員汲不憚氷雪久之泉爲之勇故以名衆湧泉在漢州東三十五里周廣三百

   餘丈可激磑濯纓泉在什邡縣北三十里舊志唐任愿云什邡之西行十里許有佛寺曰

   南陽宋大明中所建寺之左有泉匯爲陂浮於方亭達於雒流百里許溉田數十萬頃即此泉也

   通僊井在成都縣方輿勝覽在成都縣嚴貞觀與綿竹縣君平宅井相通徃有沟井得錢三

   徑可二寸恍惚不安因復投於井中或謂此錢即君平擲卦錢也諸葛井在成都縣西五

   里浣花溪旁明統志相傳蜀漢諸葛亮欲通井絡王氣故爲此井又一井在府城東門内有祠明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

   名有記今存薛濤井在華陽縣錦江南岸舊名玉女津水極清冽明屬藩邸人不敢汲每

   嵗春三月二日没此水造牋二十四幅以十六幅入貢仙人井在金堂縣東北十五里明

   統志唐仙人李八百女妙應真人於此取水煉丹因名陽明鹽井在簡州華陽國志牛

   鞞縣有陽明鹽井元和志在陽安縣北十四里又有牛鞞䓁四井公私仰給又上軍井下軍井並鹽

   井也在平泉縣北二十里州志明舊有九井曰下流寶應韭菜永通龍凹永城海濟石馬窑居宏治

   間水漲崖崩盡行填塞 本朝順治十七年始招𫁘氏重開通志今簡州鹽井共九十三七星

   井在漢州元妙觀相傳爲漢嚴君平鑿

大清一統志

成都府

︹古蹟︺成都故城即今成都華陽二縣治蜀王開明故都也秦置縣厯代因之舊有大城少

  城羅城羊馬城華陽國志秦惠王二十七年張儀與張若城成都周𮞉十七里高七丈縣本治赤里

  衍若徙置少城内府舍市肆與咸陽同制又晉時州治大城郡治少城劉達蜀都賦注漢武帝元鼎

  二年立成都十八門元和志州城張儀所築初築時屢頽不立忽有大龜周行旋走巫言依龜行處

  築之城得堅立又少城一名小城在城都縣南一里二百歩寰宇記少城在縣南一百歩李膺記云

  與大城同築惟西南北三壁其東即大城之西墉故左思賦云亞以少城接乎其西宋長詠盆州重

  修公宇記按圖經張儀築是城方廣七里隋文帝封次子秀為蜀王因附張儀舊城增築西南二隅

  通廣十里舊志成都大城亦謂之子域唐乾符二年西川節度使高騈以子城湫隘築羅城周二十

  五里以甓甃之後唐天成二年孟知祥於羅城外增築羊馬城周四十二里廣都故城

  有二一在華陽縣東南漢置縣屬蜀都晉永和中分置寕蜀郡領廣漢廣都升遷西鄉四縣後周郡

  廢隋改廣都縣曰雙流而此城廢一在雙流縣東南唐析置屬成都府元省蜀本紀蜀王本治廣都

  三樊鄉後徒成都華陽國志廣都縣在蜀郡西三十里元朔二年置蜀以成都新都廣都為三都號

  名城隋書地理志雙流縣舊曰廣都置寕蜀郡後周郡廢仁夀元年改縣曰雙流後漢書注廣都故

  城在成都縣東南元和志廣都縣北至成都府四十五里龍朔二年長火喬師望重奏置寰宇記唐

  析雙流縣置廣都縣於舊縣南十二里續通典唐廣都縣置於漢故縣西南十二里舊志唐故城在

  雙流縣東南七里 按隋志元和志俱謂雙流即漢廣都據後漢書唐章懷太子注參考岑彭呉漢

  傳漢縣當在府東南江北岸但不知徙置在何時耳寰宇記續通典謂唐縣在漢縣南十餘里則漢

  縣又當在今雙流縣界明統志謂漢城在唐縣北十五里晉城在縣北十三里未知何據萬春

  故城在澀江縣治元和志溫江縣東至成都府七十五里本漢郫縣地後魏於此置温江縣屬

  蜀郡隋開皇三年廢入郫縣仁夀三年於郫東境置萬春縣貞觀元年改名為温江縣九域志在府

  西南五十里縣志今縣之長春郷即萬春故址繁縣故城在新繁縣東北漢置華陽國志

  縣在郡北九十里元和志新繁縣東南至成都府六十里本漢繁縣因繁江以為名周改為新繁隋

  開皇三年武德二年分廣都縣地重置因周舊名也舊唐書地理志漢繁縣劉僤時加新字寰宇

  記蜀延熙十年後主居涼州降人於繁縣而移繁縣户於此俗謂之新繁自此縣名因俗而改元統

  志漢故繁城在九隴縣東四十里新繁城在崇寕縣東二十里府志繁城在今縣北二十里 按繁

  縣之加新字以晉宋附志考之惟元和志謂周改名為合舊唐志寰宇記皆非也宋史謂前蜀改更

  誤蓋遷治或在蜀漢時改名在周耳金堂故城在今金堂縣東南唐置縣元和志縣北至

  漢州五十二里本漢牛鞞縣地咸亨二年蜀郡長史李崇義奏析雒縣新都及簡州金水三縣置以

  縣界連金堂山故以為名舊屬益州垂拱二年入漢州寰宇記縣在懷安軍西北五十里乾德六

  年來𨽻舊志舊縣治在縣東南二十里金堂峽口今為古城鎮懷安故城在金堂縣東南

  晉義熙末朱齡石於東山置金淵戍西魏置金淵縣並置金淵郡後周郡癈隋屬蜀郡唐武德元年

  改曰金水三年屬𥳑州宋乾德五年以縣置懷安軍元至元十三年升軍為懷州以金水縣併入二

  十年又併州入金堂元和志縣南至𥳑州一百五十里九域志懷安軍東南至簡州一百里西南至

  成都一百二十里新都故城在新都縣東漢置縣隋大業初省唐武德二年復置後漢

  書注新都故城在今新都縣東元和志縣南至府四十八里府志故城在今縣東二里始康

  故城在新都縣南一里晉安帝置始康郡領始康新城談晉豐四縣宋寄治成都梁時自成都

  移治縣界西魏廢郫縣故城在今郫縣北秦置華陽國志秦張儀與張若城郫城周迴

  七里高六丈在蜀郡西北六十里晉書載記李雄自稱益州敬都郫城元和志縣東至成都府五十

  里本郫邑蜀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是也秦滅蜀因而縣之不改故郫城在縣北五十里灌州

  故城今灌縣治本古灌口鎮唐置鎮靜軍宋改永康軍元改軍為灌州明降州為縣元和志灌

  口鎮在導江縣西二十六里後魏置自灌阪迄千頃山五百里間兩岸壁立時有瀑布飛流昔人以

  比井陘之阨寰宇記灌口鎭本導江縣地唐貞觀十年立為鎮靜軍宋乾德三年平蜀四年改為永

  安軍割蜀郡之青城彭州之導江二縣隸焉太平興國三年改曰永康軍東北至九隴縣一百十五

  里西北至汶川縣二百十六里元統志蜀人呼雒口為大郎灌口為二郎柵口為三郎導江

  故城在灌縣東三國蜀漢置都安縣屬汝山郡劉宋為汶山郡治周廢唐改置導江縣屬彭州

  宋屬永康軍元省元和志縣東至彭州五十八里本漢郫縣地武德元年於灌口置盤龍縣㝷為灌

  寕二年又改為導江縣取禹貢岷山導江之義屬成都垂拱二年割入彭州寰宇記縣在軍東十八

  里本都安縣地屬汶山郡周天和三年廢汶山郡以縣倂入郫縣别於灌口置汶山縣唐改為盤龍

  尋改為導江自灌口移於舊邑縣為諾城即古都安城也元史地理志至元十三年以導江青城二

  縣户少省入灌州舊志明為導江鋪在縣東二十里九隴故城今彭縣治劉宋置晉夀縣

  為晉夀郡治周改曰九隴唐宋為彭州治元省入州元和志彭州東南至成都府一百里東至漢州

  七十五里垂拱二年置以天彭門為名九隴縣郭下西至州二里本漢繁縣地舊曰小郫言土地肥

  良比之郫縣也梁於此置東益州後魏改九隴郡取九隴山為名寰宇記九隴縣宋置晉夀郡古城

  在縣西北三里 按元統志謂彭州即古彭國舊志又謂隋九隴故城在彭縣北三十里之二郎鎮

  唐移今冶疑皆無據新津故城在今新津縣東元和志縣西北至蜀州八十里本漢犍為

  郡武陽縣地故城東七里有新津渡人謂之新津市周閔帝元年於此置新津縣元統志隋開皇初

  移今治有故城在縣東三里西五城故城在漢州寰宇記在雒縣宋元嘉九年以舊

  五城置新城郡復於此立西五城什邡故城在今什邡縣南漢書功臣表汁防候雍齒

  高帝五年封括地志雍齒故城在今縣南四百歩元和志縣東南至漢州四十里本漢舊縣俗名雍

  齒城周閔帝改曰方亭武帝省武德三年復置寰宇記什邡縣舊置在雍齒城今於城北四十步立

  縣 按史記作汁邡漢書地理志作汁方功臣表作汁防後漢書郡國志作什邡晉齊志又作什方

  諸本不一應劭曰汁音十南陽故城在什邡縣寰宇記南陽郡故城在什邡縣西二十三

  里李膺記云李雒亂蜀遣李夀盡掠漢川五千餘家流寓於此晉太康元年置郡後魏三年廢 按

  太康初李雄未亂諸志益州亦無南陽郡惟宋志北隂平郡有南陽今疑是宋興廢郡

  在成都縣北宋元嘉十年免建平營置領南漢建昌永川三縣又有宋寕郡亦是年免吳營橋置領

  興平宜昌永安三縣俱𭔃治成都周俱倂入成都縣縣有宋興山蓋以故郡得名懷寕舊

  郡在成都縣南晉安帝時置屬南秦州宋元嘉十六年改屬益州領治平西平萬年三縣𭔃治成

  都齊梁因之周時郡縣俱廢入成都縣舊志今有西平城在府南白牟廢縣在金堂縣

  東西魏置屬金淵郡後周廢入金淵縣犀浦廢縣在郫縣東唐置元和志縣東至成都

  府二十七里本成都縣地垂拱二年分置取李冰所造石犀為名宋史地理志熙寕五年省犀浦為

  鎮入郫縣府志在府城西二十里即古晉興城縣志今為犀浦鋪在縣東二十五里青城廢

  縣在灌縣西本漢源縣地齊置齊基縣屬汶山郡梁兼置齊基郡後周天和四年廢郡改縣名清

  城隋屬蜀郡唐垂拱中改屬蜀州開元八年去水為青寰宇記永安軍乾德四年判蜀州之青城縣

  𨽻焉元史地理志青城縣至元十三年省人灌州堋口廢縣在彭縣西北九域志熙寕

  二年置堋口縣四年省為鎮入九隴縣又有堋口茶場舊志在彭縣西北二十五里濛陽廢

  縣在彭縣東北唐置元和志縣北至彭州四十里本九隴雒新都繁什邡五縣之地儀鳳初分置

  𪷟陽縣在濛江之北因名寰宇記縣在彭州東三十九里初屬益州垂拱三年來屬明統志𪷟陽廢

  縣在彭縣東二十一里舊志明洪武十年省入彭縣今為濛陽鎮陽安廢縣在簡州東

  漢置牛鞞縣屬犍為郡西魏改名陽安為武康郡治唐宋為簡州治元省元和志簡州正西微北至

  成都一百三十里正東微南至普州二百四十里正西至陵州一百八十里陽安縣郭下本漢牛鞞

  縣也九域志陽安縣有牛鞞鎮舊志州舊治在絳河北明正德八年徙治河南州西一里有牛鞞戍

  即故縣也又州東二里有陽安故縣自元以前治此 按華陽國志牛鞞縣漢元鼎二年置水經注

  則謂元封二年置宋志蜀郡有鞞縣齊志有牛鞞縣元和志謂南齊於此置牛鞞戍皆彼此互異又

  周本紀閔帝元年於武康郡置資州寰宇記謂西魏恭帝二年置資州誤平泉廢縣

  州西南元和志平泉縣北至簡州四十里本牛鞞縣地後魏恭帝二年置婆閏縣屬益州隋開皇十

  八年改為平泉縣以縣内有泉源出於平地故以為名仁夀三年置𥳑州以縣屬之又婆閏故縣在

  縣南四十六里舊唐書地理志隋移婆閏縣治賴黎池改為平泉元史地理志簡州有平泉縣至元

  二十二年以地荒廢之明統志平泉廢縣在簡州西南五十里婆閏城在𥳑州南九十餘里

  平廢縣在簡州西南四十里西魏置唐開元中移治仁夀縣界隋書地理志隆山郡貴平縣

  西魏置又置仁和郡周又廢可曇平井二縣入焉開皇初郡廢舊唐書地理志貴平縣漢廣都縣之

  東南地舊治仁和城開元十四年移治祿川九域志平泉縣有貴平鎮舊志在𥳑州西南四十里後

  魏時縣址也靈池廢縣在簡州西北元和志靈池縣西至成都府六十里久視元年

  史李道廣奏分蜀縣廣都置東陽縣天寶元年爲靈池縣以縣南靈池爲名宋史地理志天聖四

  年改爲靈泉元史地理志至元二十二年幷靈泉入𥶆州舊志州西七十里有龍泉鎮即故靈泉縣

  晉樂廢縣在崇慶州西南舊志按宋書州郡志晉源郡領晉樂縣故屬沈黎郡今州

  西南三十里有晉康廢縣疑即晉樂之訛也江源廢縣在崇慶州東南漢江原縣地西

  魏置犍爲郡及僰道縣隋開皇三年罷郡大業二年廢僰道縣入新津縣唐武德元年於此置唐隆

  縣屬益州垂拱二年改屬蜀州長夀二年改曰武神龍元年復曰唐隆先天元年改爲唐安至德

  二載又改唐興後復曰唐安宋開寶四年改曰江源元至元二十年倂入崇慶州元和志縣西北至

  蜀州四十里九域志在州東南三十里舊志今為焚道鄉江源鎮 按元和志至德二載改唐安為

  唐興新舊唐志寰宇記皆不載疑五代時復舊名也又舊唐志寰宇記皆云後魏置犍為郡及僰道

  縣元和志則謂隋開皇三年徙焚道縣於此豈前此犍為郡治竟無縣耶舊志遂謂西魏置犍為郡

  兼置江源縣誤隋志汶山郡有江源縣後周置當在今松潘廳地非此江源此自宋時改名也

  原癈縣今崇慶州治漢置江原縣晉永嘉中李雄置漢原郡并改縣曰漢原永和中平蜀改

  郡曰晉原縣復故名曰江原周癈郡改縣曰晉原唐於縣置蜀州宋為崇慶府治明初省縣入州華

  陽國志江原縣在蜀郡西濱文井江去郡一百二十里元和志蜀州東南至眉州一百七十里西南

  至邛州八十二里東北至成都府一百五十里在漢為江原縣李雄分為漢原郡晉穆帝改為晉原

  郡後魏平蜀後移犍為郡理此東三十里因省晉原郡以併之仍於此西十里立多融縣隋改為晉

  原取舊郡名也開皇中改屬益州垂拱二年割屬蜀州元統志古州城秦張儀築子城隋大業九年

  縣今韓士元築舊志漢原廢縣在州西北五十里横原鎮一作懷遠鎮相傳李雄置縣於此 按今

  本齊志作晉康郡康即原之訛耳或以為齊改晉原為晉康亦誤永康廢縣在崇慶州

  西北五代後蜀置宋因之明省寰宇記廣政十二年割郭信等八鄉就横渠鎮置征稅院十六年升

  為永康縣在蜀州北六十里州志在州西北五十里今名四界鎮 按元史失載此縣明統志明初

  省入崇慶州舊志謂元至元十二年省恐無據雒廢縣在漢州北漢置屬廣漢郡後漢為郡

  治晉初徙廣漢郡治廣漢以雒縣為新都郡治尋復為廣漢郡治隋屬蜀郡唐於縣置漢州元省縣

  入州元和志州南至成都府一百里東至梓州二百十里正西微南至彭州七十五里東北至綿州

  一百八十里 按後漢書注雒縣故城在今縣南舊志故雒縣在州北二里二誽不同水經注云雒

  水經雒縣故城南則舊志之說似是懷中廢縣在漢州北隋書地理志雒縣有西遂寕郡

  後周改為懷中尋廢安州廢衛在府治東四里明洪武十一年建又成都右衛在府西三

  里中衛在府西南七里前衛在府南六里後衛在府東三里俱洪武中建今皆廢錦官城

  在府南華陽國志夷星橋南岸道西有城故錦官也命曰錦里又有車官城元和志錦城在成都縣

  南十里故錦官城也盤古城在成都縣元和志在成都縣東三十里 按方輿勝覽作盤古

  赤塗城在成都縣北三里李特所築瞿上城在雙流縣東華陽國志杜宇或

  治瞿上明統志在縣東十八里蠶叢氏所都宜城在雙流縣東南十里宜城山下相傳漢任

  安所築亦曰武陽城魚鳧城在温江縣北十里相傳古魚鳧所都方便城在温江縣

  北去魚鳧城五里周四里漢朱遵所築又有敦城在縣西二十二里蠻子城在新繁縣東十

  五里唐咸通中南詔蠻寇成都嘗築城於此以拒官軍因名人有蠻子城在崇慶州西北四十里一

  名忙子城相傳唐明皇幸蜀駐蹕於此不三日而城成因名王子城在彭縣境寰宇記在

  九隴縣漢封雍齒子於此公孫述城在新津縣西宻宇記江源縣有臨邛故城俗云公孫

  述城益州記云蓋李雄據蜀李專從牂柯引僚入蜀境自象山以北臨邛舊縣盡為獠居因兹移置

  元統志公孫城在今縣西三十里周九里 按蕉唐志晉於唐隆縣置臨邛縣後魏平蜀自唐隆移

  還漢縣即此葭萌城在漢州東五十里或以為漢故城誤湔陽城在漢州南寰宇

  記漢縣廢城在雒縣南舊志在州西南二十里以在湔水之南為名蓋南北朝時置唐僖宗

  行殿在新都縣北半里寶光寺遺礎尚存蜀王府在府城内明太祖第十一子椿洪武

  中封蜀建有城周五里今改其南為貢院北為寶川局石筍街在成都縣西華陽國志蜀

  有五丁力士能移山每王薨輒立大石長三丈重千鈞為墓誌今石筍是也號曰筍里劉禹錫福成

  寺記益城石門街大逵西馳曰石筍街酉陽雜俎蜀石筍街夏中大雨徃徃得雜色小珠俗謂地當

  海眠莫知其故杜光庭石筍記成都子城西通衢有石二株挺然聳峭高丈餘圍八九尺老學庵筆

  記成都石筍其狀與筍不𩔖乃壘疊數石成之赤里街在華陽縣南華陽國志成都縣本治

  赤里碧雞坊在成都縣西南益州記成都之坊百有二十第四曰碧雞坊玉女

  房在灌縣西華陽國志李冰西於玉女房下白沙郵作三石人立水中寰宇記五女房在導江縣

  李膺記云其房鑿山為穴深數十丈中有廊廡堂室屈由羊灌田戍在灌縣西華陽國志

  李冰自湔堰分穿羊摩江灌江唐書地理志彭州有羊灌田朋笮繩橋三守捉城舊志唐元和初高

  霞寓追劉闢及之於羊灌田即此又縣西四十里有金繩渡即繩橋故址雞鳴原在華陽縣

  南宋咸平三年知蜀州楊懷忠攻賊王均砦於鷄鳴原即此望川原在雙流縣西任豫益

  州記廣都縣有望川原後漢時鑿石二十里引取郫江水灌廣都田華陽國志廣都有鹽井漁田之

  饒江西有安稻田穿山崖過水二十里蠶市在府城内方輿勝覽蜀民重蠶事每𡻕二月望

  日於府治東大慈寺前鬻蠶器謂之蠶市又五月賣扇於街中謂之扇市五月九日於市前鬻香藥

  號藥市冬月於市前鬻器用號七寶市花村在彭縣北方輿勝覽天彭亦謂之花州牛心山

  下謂之花村文翁石室在府治南華陽國志丈翁立文學精舍講堂作石室一曰玉室

  在城南永初後堂過大太守陳留高联更修立又増造一石室元和志南外城中有文翁學堂一名

  周公禮殿李膺記云後漢中平中火延學觀廂廊一時蕩盡惟此堂火焰不及構制雖古而巧異特

  奇壁上悉圖古聖賢齊永明中劉瑱更圖焉朱齡石平譙縱勒宋武帝檄文於石室之璧代王更以

  丹青增飾古畫仍加豆盧辨蘇綽之象費著周公禮殿聖賢圗考周公禮殿制甚古低屋方柱柱上

  狹下廣與今異制左柱有漢高䀢修學舍記凡三百四十二字殿有板龕䕶先聖賢像邱文播盡山

  水龕後有板壁黄筌書湖灘邱書已亡獨黄晝存殿之壁高下三方悉書上古以來君臣及七十二

  弟子像世傳晉太康中太守張收之筆收子載即銘劍閣者也嘉祐中王素命模寫為七卷凡一百

  五十五人為成都禮殿聖賢圖紹興中席益又模寫於石經堂凡一百六十八人縣志今為成都府

  揚雄宅在成都縣寰宇記在成都少城西南角一名草元堂方輿勝覽中有載酒亭及

  墨池通志今成都縣治即其地也嚴君平宅在成都縣寰宇記在益州西一里耆舊傳

  曰卜肆之井猶存今為普賢寺舊志今名嚴真𮗚中有支機石元和志君平卜臺在漢州雒縣東一

  里寰宇記雁橋東有嚴君平卜處土臺高數丈諸葛亮宅有三一在成都縣二在雙流縣

  寰宇記武侯宅在府西北二里今為乘煙觀有祠在觀内元和志諸葛亮宅在廣都縣南十九里又

  有舊居在雙流縣東北十八里今謂之葛陌孔明表云薄田十五頃桑八百株即此地也蔣琬

  宅在成都縣寰宇記在成都縣東七里又犀浦縣有蔣橋益州記云琬宅於此因以名橋

  膺宅在成都縣寰宇記在府西三里或云是姜維宅司馬相如宅在成都縣西南

  寰宇記在益州西四里蜀記云相如宅在市橋西益部耆舊傳云宅在少城中笮橋下百歩許琴臺

  在焉今為金花寺明統志在府城西南五里杜甫宅在成都縣西南五里浣花溪杜甫詩

  萬里橋南宅百花潭北莊謂此寰宇記在成都縣西郭外地屬犀浦接浣花溪地名百花潭陸游云

  少陵有二草堂一在萬里橋西一在百花潭萬里橋蹤蹟不可見今據杜詩當在縣西郊碧雞坊外

  萬里橋南百花潭北浣花水西實無二革堂也又有革堂别館明巡撫劉東皋巡按王金川建 本

  朝知府冀應熊重修立碑書草堂寺三字右為工部祠巡撫張德地建花蘂夫人宅

  在灌縣西南方與勝覽在故青城縣陳后山云夫人費氏青城縣人朱桃椎故居

  州西元統志在靈泉故縣東一里今為安靜觀西園在府城内舊轉運司署宋章楶有轉運西

  園十詠又東園為兵馬提轄後圃宋李良臣有東園記雪錦樓在府治東方輿勝覽在大

  慈寺前郡人每嵗七月七日登樓觀夜市明統志取杜甫雪嶺界天白錦城薫日黄之句以名成都

  一城之景一望在目錦官樓在府治東宋元豐中吕大防建樓後有彦聚亭亭後有集思堂

  籌𫟪在府治西李德裕建四壁圖蠻夷險要日與習𫟪事者篿晝其上宋淳熙中范成大

  重建於子城西南明時又改在都院之東後圯海棠樓在府治西唐李回建以㑹僚佐裴坦

  張儀樓在成都縣元和志成都城西南樓百有餘尺名張儀樓臨山瞰江蜀中近望之

  隹處也寰宇記張儀樓即宣明門樓也重閣複跨陽城門故左思賦云結陽城之延閣飛觀榭於

  雲中舊志一名白兔錦樓在華陽縣治東北隅方輿勝覽在成都縣龜城上唐建前瞰大

  江西眺雪嶺東望長松二江合流一曰錦江樓亦曰散花樓唐李白詩日照錦城頭朝光散花樓金

  牕夾繡户珠箔懸瓊鈎望雪樓在彭縣北方輿勝覽在彭州子城上唐大中初鄧衮有記

  江月樓在簡州方輿勝覽在郡治下臨雁赤二水之間讀書樓在簡州東溪上劉光

  祖所居今東林寺即其故址叢桂樓在簡州南雙市街明統志宋建因紹興中李瞰如李

  進修范時中袁炎牟子正同登第故名望湖樓在簡州南三里明統志下瞰江流山光水

  色交相輝映輕舟小艇時出柳隂中人調不減瀟湘苕霅之景銅壺閣在府治陸游銅壺把

  閣南直西川門西北距府五十歩宋蔣堂知益州建吳域范成大相繼更新為成都巨觀亦稱郡樓

  東閣在簡州東唐杜甫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逄早梅相憶見𭔃詩云東閣宦梅動詩興即

  插雲閣在簡州輿地紀勝在簡州東一里天王院居民栽桃李萬株方春花開郡守領

  客來遊劉左史建閣尚友閣在崇慶州治西湖上明統志宋紹興間計敏夫領郡事以高適

  嘗為此州時與杜甫以詩酬唱乃索高杜二詩刻石目其閣曰尚友静勝堂在府治又有雄

  邊堂俱宋時建又有圓通堂在府治園中宋韓絳建趙抃葺之惠遠堂在府治宋靖康初盧

  法原建摹禮殿人物圖繪堂中石經堂在府學内名勝志成都記云蜀孟昶有國其相母昭

  裔刻孝經論語爾雅周易尚書周禮毛詩禮記儀禮左傳凡十經於石石凡千數盡依太和舊本思

  八年乃成公穀則有宋田元均補刻古文尚書則晁公武所𥙷也胡元質作堂以貯之名石經堂

  西瞻堂在灌縣輿地紀勝在永康軍城西門之南下臨江水西見青城雪山清忠堂

  在簡州舊倅廰宋趙抃范純仁嘗按臨於此因名四相堂在崇慶州治明統志唐建以張

  東之鍾紹京李峴王縉田人皆牧是州後皆為相因名前有崇慶堂宋紹興間知州孫大沖建

  心堂在漢州舊通判廳後宋文同建合江亭在府東南二江合流處唐韋皋建宋吕大

  防記亭為唐人宴餞之地名士題詩往往在焉俯而觀之滄波𦕈然東山翠麗與煙林篁竹列峙於

  前鳴頼抑揚鷗鳥上下商船漁艇錯落逰衍一府之佳觀也疏江亭在灌縣西二里相傳

  大禹導江於北碑尚存又名都江亭廣莫亭在灌縣北舊朝天門宋吕大防建危薝飛檻附

  城四岀觀覽之盛甲於東南會勝亭在簡州城内西北隅明統志宋趙抃為蜀漕時按部

  至此賦詩後十五年再入蜀為帥復和前韻人因繪像於壁歇馬亭在簡州西四十里漢

  昭烈帝征吳駐蹕於此因名浮觴亭在崇慶州西湖側宋文同建房湖亭

  州明統志在漢州治南唐郡守房琯鑿湖構亭高適杜甫及宋宋祁司馬光趙抃韓駒文同皆有題

  冷泉亭在什邡縣西十里唐李白有冷泉亭詩讀書臺在成都縣北二里寰

  宇記孔明相蜀築此臺以集諸儒兼以待四方賢士在章城門路西今為乘烟觀望鄉臺

  在成都縣寰宇記昇仙亭夾路有二臺一名望鄉臺在成都縣北九里蜀王秀所築寫經臺

  在新繁縣北三十里隨時有苟居士嘗於臺上援筆書空曰為諸天寫經後雨降臺上獨不沾涯臺

  側有石硯講道臺在漢州東宋程顥及弟頣隨父晌守漢州講道處址尚存將相臺

  在什邡縣南三里漢高祖封雍齒處臺猶存八陣在新都縣彌牟鎮元和志在新都縣北十

  九里寰宇記李𭙶益州記云雅子闕北五里有武侯八陣圖土城四門中起六十四魁八八為行魁

  方一丈高三尺緯畧八陣圖在新都縣者峙土為魁植以紅石四門二首六十四魁八八成行兩陣

  並峙周凡四百七十二歩魁百二十有八成都圖經八陣凡三在夔者六十有四方陣法也在彌牟

  者一百二十有八當頭陣法也在恭盤市者二百五十有六下營法也棊盤市亦曰南市在廢廣都

  石婦在府西十五里明統志昔有婦守節孝於鼻姑後人刻石像之唐白居易有詩

  犀在華陽縣南華陽國志李冰作石犀五頭以壓水精穿石犀溪於江南命曰犀牛里後轉置犀

  牛二頭在府中一在市橋一在淵中水經注市橋下謂之石犀淵陸游筆記犀在廟之東階下一足

  不備以他石續之氣象甚古明統志在府城南三十五里土人立廟祀冰號石犀廟誓水碑

  在彭縣方輿勝覽在彭州李冰鑿山導江刻石與江神誓曰後世淺無至足深無至肩碑以唐貞元

  十四年立

 ︹關隘︺獠澤關在灌縣西南百里鹽井關在灌縣西南沙河北又有水西關在北沙

  蠶崕關在灌縣西北元和志在導江縣西北田十七里其處江山險絶鑿崖通道有如

  蠶食故名漢於此置縣後廢寰字記周天和二年立西北與汶川縣接界舊志關在岷江北當松茂

  驛路之衝宋熙寕五年重建元末燬於兵明置廵司分廢關外有宋時所置蠶崖市夏夷互易之地

  玉壘關在灌縣西北方輿勝覽在玉壘山下乃畨夷往來之衝舊志唐貞觀𥘉建亦曰七盤

  静塞關在彭縣北唐書地理志彭州有靜塞關陽安關在簡州西南三里依

  山為清溪關在崇慶州西八十里宋置亦曰清溪口其旁兩山峙立上合下開名百家

  門門内二里曰天生僑以兩山相接如橋也明置巡司今裁三水關在漢州東南十五里

  關下有渡即湔綿二水合流處明置巡司今裁高境關在什邡縣北六十里關外即章洛山

  龍泉鎮巡司在簡州西七十里即古靈泉縣明置廵司 本朝康熙中裁雍正七年

  天囘鎮在成都縣北天囘山下沱江鎮在成都縣北九域志成都縣有沱江

  蠶此二鎮華陽有均窯鎮廣都有招𢹂木馬麗江三鎮舊志蠶此鎮在成都縣北學射山下

  茂鎮在金堂縣東柏茂山下接簡州界古城鎭在金堂縣東南九域志金堂縣有金

  堂真多古城牟池四鎮又金水縣有堂化三州常樂白方三節柏茂六鎮方輿勝覽懷安軍縣二而

  鎮九以縣而言古城為富諺謂軍不如縣縣不如鎮軍屯鎭在新都縣界彌牟鎮

  在新都縣北二十里接漢州界九域志縣有彌牟軍屯二鎮 本朝雍正七年置巡司乾隆二十二

  馬街鎮在郫縣北九域志縣有犀浦馬街雍店三鎮白沙河鎮在灌縣西

  北 本朝雍正七年巡司乾隆二十一年白石溝鎮在彭縣北六十里明置巡司今

  乾溪鎮在崇慶州西南二十里唐中和二年西川叛將阡能等作亂陳敬暄遣楊行遷

  等擊之戰於乾溪即此懷遠鎮在崇慶州西昔為土番岀沒之地 本朝乾隆五十五年

  設州同駐此新穿鎭在新津縣東北其地有新穿水唐成通十一年南詔寇成都遁還至

  雙流阻新穿水造橋即此九域志新津縣有新穿方井二鎮舊志新穿口在縣東北四十里

  雲營在灌縣青雲沱本朝設守備駐防馬軍寨在華陽縣東南三十五里明置巡司

  太平場在華陽縣東四十里 本朝乾隆二十四年置巡司嘉慶二十二年

  閣棧道在灌縣西十里又十五里有石筍閣道三十里有龍洞閣道石橋井

  州界州判駐此錦官驛在成都縣治左馬驛也又有木馬水驛在華陽縣東南六十里明設

  驛丞今裁廣漢驛在新都縣治内南至省城五十里北至漢州五十里爲自蜀赴京之道

  龍泉驛在簡州西即龍泉鎮接華陽縣界爲東路第一驛又陽安驛在州西一里

 ︹津梁︺青羊橋在成都縣西南笮橋在成都縣西南四里華陽國志萬里橋西上曰夷星

  橋亦曰笮橋徐康晉記桓温討李勢戰於笮橋寰宇記以竹索爲之市橋在成都縣西四里華

  陽國志城西南石牛門曰市橋李膺記云市在橋南因以名通志今曰金花橋沖治橋

  都縣西華陽國志直西門郫江上曰沖治橋從沖治橋西出曰長昇橋郫江上西有永平橋又成都

  西南兩江有七橋長老傳言李冰造七橋上有七星故世祖謂吳漢曰安軍宜在七星間李膺記一

  長星橋今名萬里二員星橋今名安叅三璣星橋今名建昌四夷星橋今名笮橋五尾星橋今名禪

  尼六沖星橋今名永平七曲星橋今名昇仙 按李膺記與華陽國志多不同華陽國志昇仙橋亦

  不在七星之數昇仙橋在成都縣北華陽國志城北十里有昇仙橋司馬相如初入長安題

  市門曰不乘赤車駟馬不過汝下 按水經注寰宇記作昇遷清遠橋在成都縣北唐光啓

  三年王建攻成都田令孜登樓慰諭建與諸將羅拜於清遠橋上即此宋京鏜駟馬橋記出成都城

  北不百步有橋舊名清遠疑即古昇仙橋鏜更新之改曰駟馬 按胡三省謂清逺橋在府南太元

  樓前濯錦橋在華陽縣東洪濟橋在華陽縣東明萬厯中布政使余一龍建

  為洞九形勝壯觀俗呼為新橋又有金津橋金水橋俱在城内安順橋在華陽縣東南跨錦

  江上 本朝乾隆中建萬里橋在華陽縣南華陽國志城南江橋曰萬里橋元和志萬里

  橋架大江水在縣南八里蜀使費禕聘呉諸葛亮祖之禕歎日萬里之行始於此橋因以為名又唐

  明皇幸蜀過此問橋名左右以對明皇歎曰間元末僧一行謂更二十年朕當遠激萬里外此其驗

  也寰宇記亦名篤泉橋以橋南有篤泉也范成大吳舩録橋在今合江亭西通志橋高三火寛半之

  長十餘丈 本康熙五年江南橋在華陽縣南華陽國志城南門曰江橋寰宇記江南

  橋亦曰安樂橋在城南二十五歩宋孝武改名明統志今名南虹橋龜化橋在華陽縣南俗

  呼青石橋金花橋在雙流縣東十里又簇錦橋在縣東二十里黄水橋在縣南十五里

  濟橋在雙流縣東南八里本朝乾隆五十七年卧龍橋在新繁縣西十里舊建石

  橋久圯 本朝乾隆二十九年邑人羅美錦等易以木為洞七十有二上益以樓水勢始分自是橋

  與衝潡之患毘橋在新都縣南十里舊志晉永寕初李特攻成都遣其弟驤軍於毘橋唐咸

  通十一年南詔攻成都成都將王畫軍毘橋即此又名德陽王橋以明徳陽王嘗修治也又天縁橋

  在縣南八里其北有安瀾橋清白橋在縣東北二十里其北有永清橋皆省㑹大道蔣橋

  縣東寰宇記在犀浦縣益州記云蔣琬曾宅於此因以名橋珠浦橋在灌縣西二里索橋

  也亦名繩橋長一百二十丈廣一丈長安橋在崇寕縣北三里廣丈餘長百二十丈

  柳橋在簡州北一里方與勝覽在簡州朝天門外本名情盡唐刺史雍陶易今名濟川

  橋在簡州北絳溪人高九十尺闊三十二尺直跨四百餘尺上有瓦房三十餘楹 本朝康熙初

  通遠橋在崇慶州西十里又有鐵索橋二皆跨文井江其製用鐵索十餘截江平繫於

  兩岸上鋪木板索横板縱左右復繫數索為欄人行板上随索高下不能自主而販夫負重度若康

  莊又有刁橋其製横木於兩岸以土石鎮其本其顛則積漸長出數尺相對如石橋捲洞狀將合處

  則以竹為徘架於其上高約數丈闊僅數尺亦跨文井江繫龍橋在新津縣東七里㑹安鄉

  寰宇記神仙瞿SKchar子繫龍於此鴈橋在漢州北一里跨鴈江水上一名金鴈橋元和志在漢州

  雒縣南二里又犀橋在州北寰宇記廣漢郡北一里半有犀橋跨白魚水舊志明周滿重建一名周

  和順橋在漢州北十里 本朝嘉慶八年州人張边和迪順建因名金繩渡

  在灌縣西四十里人飛赴渡在縣南二十里新津三渡在新津縣東三里首文井江次

  羊馬河三石魚河金馬河為建昌道要路江勢衝激俗有難過新津渡之謡

 ︹隄堰︺官源渠隄在成都縣南唐書地理志成都縣城南百步有官源渠隄百餘里天寶二

  年令獨孤戒盈築九里隄在成都縣西北隄長九里故名相傳漢諸葛亮所築以捍水勢

  宋乾徳中劉熙古重修一名劉公隄萬年隄在華陽縣東長三百餘丈置石人石牛各九以

  鎮水清波堰在成都縣西十里又雙江堰在縣西二十五里木龍堰在縣北二十五里

  石隄堰在縣北四十里洗瓦堰在華陽縣東五里又妲兒堰在縣東十里龍爪堰在縣西

  南五里關干堰在縣西南十里皆分都江水溉田金馬堰在雙流縣西北十五里又鰱魚

  堰在縣東北二十里縣境凡二十二堰鹿角堰在温江縣西元時建通志縣有朱家龍梁

  二堰在縣東三十里自灌口下二十里分一派入江安堰即新開河流徑温江郫雙流華陽又自灌

  口下四十里分一派入五石堰流徑温江雙流皆溉田楊柳堰在新繁縣北五里又興龍

  堰在縣東十二里鐵馬堰在縣南七里金牛堰在縣西南十五里天生堰在縣西三里老馬

  堰在金堂縣東十里又石龍堰在縣南十里天工堰在縣西十里紡車堰在縣北二十五里蠻子

  堰在縣東北五里龍門堰在新都縣南二十里又千工堰在縣西南十五里馬沙堰在縣

  西二十里插版堰在縣北二十里皆分昆橋河水黄土堰在郫縣三十里縣境又有漏沙

  石子資家紅踏等三十七堰俱分自都江大堰溉田侍郎堰在灌縣南十里唐書地理志導

  江縣有侍郎堰其東百丈堰引江水以漑彭益田龍朔中築宋史河渠志離堆之址鑱石為水則過

  六則則從侍郎堰減水河泄而歸之江嵗作侍郎堰必以竹為繩自北引而南準水則第四以為高

  下之都安堰在灌縣西二十五里亦曰湔堰亦曰犍尾堰水經注江水厯都安縣李冰

  作大堰於此堰於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謂之湔堋江入郫江檢江以行舟俗謂之都安堰亦曰湔堰

  又謂金隄左思賦云西踰金隄是也諸葛亮北征以此隄農本國之所資以征丁千二百人主護之

  有堰官元和志犍尾堰在導江縣西南二十五里李冰作之以防江决破竹為籠圓徑三尺長十丈

  以石實中累而壅水宋史河渠志都江口置大堰疏北流為三曰外應三石洞馬騎三流而下派别

  大分不可悉記皆以隄攝北流注之東而防其決離堆之南寳支流故道以竹籠石為大隄凡七堆

  如象鼻狀以捍之元史河渠志至元元年廉訪僉事吉當普復修都江堰即禹鑿之處分水之源也

  鹽井關限其西北水西關據其西南江南北皆東行中為都江堰少東為大小約魚又東跨二江為

  石門以節北江之水又東為利民臺臺之東南為侍郎楊柳二堰其水自離堆分流入於南江北江

  少東為鬭雞臺又東為離堆又東至三石洞釃為内外二江三石洞之東為外應顔上五斗諸堰諸

  堰都江及利民臺之後最大而都江又居大江中流以鐵萬六千觔鑄為人龜貫以鐵柱鎮其源然

  後即工諸堰皆甃以石工以永固明洪治正德間屢加修築明末廢壞 本朝順治十六年重修康

  熙四十五年為䨙雨所衝廵撫能泰復加修築雍正八年巡撫憲徳以舊時力役未均奏請凡用水

  灌田之州縣計畝出夫隨時修華民便利焉馬鳴堰在彭縣東縣境又有麻柳羅江濟民

  等共二十四堰萬工堰在崇寕縣北十五里元史河渠志外江東至崇寕為萬工堰堰之支

  流自北而東為三十六泂過清白堰東入於彭漢之間而清白堰水潰其南涯延袤三里餘有司因

  潰以為堰堰輒壞乃就其北涯舊梁直流而東罷其堰及三十六洞之役通志今有紀家堰在縣東

  三里永安堰在縣南十里龍口堰平樂堰俱在縣西十里毛家堰在縣北十五里陽明鎮

  堰在簡州東北州境又有花落溝官斗溝平大鎮虎頭長溝等六十五堰皆節雁絳諸水以溉田

  百丈堰在崇慶州北州境又有黑石石頭沙河普濟普潤婆羅石魚等七十四堰通濟

  堰在新津縣西南三里即遠濟堰唐書地理志逺濟堰分四洞穿渠溉眉州通義彭山之田開元

  二十八年採訪使章仇兼瓊所開大寺堰在新津縣西北十五里接崇慶州界引西北河

  水漑田又七星堰在縣東北十里引羊馬河水石馬堰蕎草堰在縣西俱引金馬河水五所堰在縣

  東十五里引楊柳河水柳梢堰在漢州北引綿水溉田人馬义堰引石亭江水馬腳堰引

  金雁河水皆在州北老鴉堰引馬蹄河水栗米堰引清白江水皆在州西州境共三十六堰

  口堰在什邡縣北縣境又有青竹跑馬楊村等二十堰皆引雒水溉田

 ︹陵墓︺︹三國︺︹漢︺昭烈帝惠陵在華陽縣西南八里旁有廟蠶叢氏

  墓在成都縣西南隅聖夀寺側金花橋東魚鳧王墓在温江縣北二十五里

  女墓在什邡縣界︹周︺蜀王開明墓在成都縣西北武擔山下商瞿墓

  在雙流縣南八應天山下杜宇墓在郫縣南一里鼈靈墓在郫縣西五里與杜

  宇墓對峙宋皇祐四年陳皋記︹漢︺趙典墓在成都縣西笮橋側有二石闕費貽墓

  在華陽縣東南元統志在江原故縣公孫述墓在雙流縣西四十里述女墓在崇慶州東

  十三里高三丈侯剛墓在新繁縣西十里入灌縣界王渙墓在新都縣北十五里

  舊志有二石闕各高三丈一題曰漢故兖州刺史雒陽令王君稚子之關一曰漢故侍御史河内縣

  令王君稚子之闕兩角有斗又作重屋四壁刻人物牛馬之𩔖何武墓在郫縣南三里宋趙

  抃為建祠楊雄墓在郫縣西二十里有子雲亭司馬相如墓在灌縣東元和

  志在導江縣東二十里元統志在彭州九隴山嚴遵墓在崇寕縣西南元和志在唐昌縣西

  南十陳立墓在崇慶州東南元統志在江原故縣張任墓在漢州北關外

  齒墓在什邡縣南一里寰宇記李膺記云墓高四丈闊四畞有石麒麟二︹三國︺︹漢︺關

  帝墓在華陽縣南萬里橋側昭烈帝以衣冠招魂葬此張桓侯墓在華陽縣禹里

  馬超墓在新都縣南三里︹唐︺李淳風墓在簡州西五十里元統志在平

  泉故縣乾封鎮東十里︹五代︺蜀王建墓在成都縣西郭有二石幢孟知祥

  墓在成都縣北二十里又什邡縣龍居山龍潭右亦有知祥墓杜光庭墓在灌縣西

  南清都觀後旁有薛昌井︹宋︺陳咸墓在成都縣北五里范家墓在成都縣北積

  善里范鎮范百祿祖墓也黄庭堅有記宇文邦彦墓在雙流縣靈溪郷子粹中孫師

  獻附謝湜墓在金堂縣西門外李大全墓在簡州治左有祠曰赫神

  奕墓在間州乾封門外劉光祖墓在簡州北二十里地名官墳溝有石碑上題宋

  大學士楊安劉公神道碑︹元︺杜圭墓在新都縣東北二里張𩓣墓在灌縣東十六

  ︹眀︺蜀獻王墓在成都縣北天囘山又靖王墓亦在此又僖王墓在華陽縣正覺山

  崇安王墓在崇寕縣朝天山崇慶王墓在成都縣威鳳山悼懷王墓在成都縣李村山宋濂

  墓在華陽縣東十五里明統志初葬夔州永樂間蜀獻王遷葬於此楊廷和墓

  都縣西一里周垣數里其父春子慎墓俱在内楊處子墓在漢州南十五里正德初爲賊

 所執不辱投水死葬此何敎授夫婦墓在府學明倫堂西

︹本朝︺岳鍾琪墓在金堂縣東松秀山下

︹祠廟︺蠶叢祠在府治西南南史齊永明間始興王蕭鑑為益州刺史于州園得古冡有金蠶

 數斗鑑一無所取復為起冡且立祠焉方輿勝覽今呼為青衣神在聖夀寺應

 城金馬坊方輿勝覽漢宣帝使王褒祭金馬碧雞之神于此宋賜今額韋皋祠在府城内

 大慈張文定祠在府城内淨衆寺蘇洵有畫像記趙清獻祠在府東南

 望帝祠在府西南五里寰宇記齊永寕未刺史劉仲連置又有祠在導江縣二十里灌口鎮

 杜工部祠有二一在府城西完花溪上宋吕大防建一在崇慶州東南宋趙抃建

 成公祠在府城北門外 本朝乾隆三十八年金川平定後公建祀定西將軍文成公阿

 桂嘉慶十七年修慰忠祠在府城北門外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敕建祀金川死

  事文武諸臣昭忠祠在府城北門外 本朝嘉慶九年   敕建祀征𠞰敎匪死事文

  武諸臣俱以春秋仲月嵗祭繼勇公祠在府城北門外 本朝嘉慶十四年   敕

  建祀成都將軍繼勇公德楞泰六賢祠在新繁縣東北祀漢章明侯剛任末宋梅擊勾濤明

  瞿君祠在新津縣東六里寰宇記瞿君名武江瀆廟在府城内漢書郊祀志秦

  幷天下立江水祠於蜀元和志祠在成都縣南八里通志今廟在城内南門西隋開皇三年建 本

  康熙六年雍正三年   勅封南瀆涵和大江之神載在祀典大禹廟在府城東

  明萬厯中建 本朝康熙年間修有  聖祖仁皇帝御書永奠大川扁額顯英王廟

  在府城東俗名二郎祀李冰之子 本朝雍正五年   勅封承績廣惠顯英王各州縣皆有廟

  關張廟寰宇記俱在府南七里惠陵左右宋盧陵王立漢昭烈帝廟在府城南

  寰宇記  祠在府南八里惠陵東七十歩齊高帝夢益州有天子鹵簿詔刺史傅季珪修立而卑

  小故相國李回在鎮更改置守陵户 本朝康熙十一年重建前殿祀昭烈以關張北地王及諸將

  佐左右配享後殿祀諸葛武侯唐裴度撰武侯祠堂碑柳公權書在廟内又方輿勝覽蜀先主祠在

  晉原縣西二里有房琯碑文通祐王廟在府城西南俗名川主祀秦蜀守李冰 本朝

  雍正五年   勅封敷澤興濟通祐王與二郎廟俱載祀典 按冰廟今各處皆有其見於古者

  府境有四一在成都縣西南三里寰宇記唐李德𥙿重文一在灌縣西元和志在導江縣西三十三

  里吳船録謂之崇德廟一在崇慶州南一里舊名廣濟王廟一在什邡縣見唐書地理志三公

  廟在府城西南祀秦李冰漢文翁宋張詠明洪武中建武侯廟寰宇記在先主廟西方輿

  勝覽在府城西北二里武侯初亡百姓遇朔節各私祭於道中李雄始爲廟於少城内桓温平蜀夷

  少城獨存孔明廟舊志一在百花潭上按今與昭烈合祀一廟詳見上府東北亦有祠又有廟在新

  都縣北彌牟鎮八陣前楊晟廟在彭縣西湖墓亦在焉

 ︹寺觀︺聖夀寺在成都縣西南唐為空慧寺後改龍淵宋大中祥符間改今名金花寺

  在成都縣西南明統志即司馬相如故宅劉宋時有僧持金花王像至此因名梵安寺

  都縣西南五里與杜甫草堂相接本名浣花寺唐大厯中建宋時禱雨有驗改今名俗呼草堂寺

  本朝康𤋮四年修淨衆寺在成都縣西北一名萬福寺唐開元十六年新羅國僧無相募

  建有巨鐘重千鈞昭覺寺在成都縣北唐建即孟蜀宣華苑故址 本朝康𤋮五年修有

     聖祖仁皇帝御製昭覺寺詩幷   勅賜扁額經部大慈寺在華陽縣東唐至德

  中建明皇書大聖慈寺額 本朝順治年間修普慈寺在華陽縣東蜀中人多餞客於此

  馬覺寺在華陽縣東舊名正覺院相傳馬祖甞經此因名三學寺在金堂縣東南

  二十里三學山一名棲賢寺有上中下三刹曰法海曰普濟曰廣濟承天寺在灌縣南

  十里寺有馬祖靈骨塔髙丈六尺俗呼為馬祖寺飛赴寺在灌縣西南三十五里内有四

  望亭名勝志按神僧僡青城山有異僧出入井中赴供長安項𠜇復返廣明中賜名飛赴寺

  慶寺在簡州西北長松山亦名長松寺本蠶叢廟址唐開元中為馬祖所建宋名嘉福今名靈

  修覺寺在新津縣東南五里修覺山僧神秀結廬於此唐明皇駐𨆅為題修覺山三字

  有左右二井春夏汲東秋冬汲西水斯甘冽反之則否名曰靈泉又縣南二里有四安寺亦神秀創

  杜甫有暮登四安寺鐘樓詩開元寺在漢州治東北唐建羅漢寺在什邡縣東唐

  景龍三年建為馬祖出家處門右有說法臺 本朝康𤋮三年修龍居寺在什邡縣西舊

  名凈慈寺方輿勝覽在龍居山飛瀑千尺虚亭屹然橋穔路轉高柏擁翠玊局觀在府城南

  楊柳隄寰宇記内有玉局壇張通陵得道之所方輿勝覽昔老君與張道陵至此有局腳五牀自地

  而岀老子升座說南斗經既去而座隱入地中因成涸穴故以玉局為名蘇軾提舉玉局觀即此明

  統志在府城北二十里 按明統志與寰宇記不同明初別建止取故名非故址通真觀

  在成都縣北十里學射山隋開寶中建名至真觀明統志晉孝武時張伯子於此飛昇度人

  觀在華陽縣治東相傳唐保和真人嘗修煉於此金烏觀在温江縣西三里内有池舊志

  唐高宗夢金烏集於益州亘木上遣使訪至此見金烏三足而金色浴於池中因建伏龍觀

  在灌縣南一里離堆山上下有深潭相傳李冰鎖孽龍於此長生觀在灌縣南二十里方

  輿勝覽舊名碧落觀在青城山北二十里漢昭烈時有范寂字無為修煉於此觀有古枏高數十尋

  圍三十丈又有赤城閣臨眺甚遠丈人觀在灌縣西南五十里青城山北方輿勝覽今名

  㑹慶建福宫昔甯封棲於北巖之上黄帝師焉築壇拜為五岳丈人常道觀在灌縣西南青

  城山一名延慶宫方輿勝覽隋時建有張天師遺蹟及唐明皇御書碑有六時水六時洒水以代䓘

  清都觀在灌縣西南六十三里一名洞天觀輿地紀勝宋文彦博鎮蜀日市觀側陳地

  以贈張俞所謂白雲居也其下白雲溪出馬青羊宫在成都縣西南寰宇記老子與關尹

  喜别約曰千日後尋我於成都青羊肆今為青羊宫明統志青羊宫在府西南十里明初蜀王重建

   本朝康𤋮七年修上清宫在灌縣高臺山上唐建吳船録宫在峯頂岷山數百峯悉在闌

  檻下如翠浪起伏勢皆東傾方輿勝覽夜有神燈飛行徧空其東北麓有天師手植乗十七株

  殊院在成都縣西北即妙圓塔院有   聖祖仁皇帝御製詩幷   勅賜扁額

  仙庵在成都縣西南 本朝康𤋮三十四年建有   聖祖仁豈帝御製詩及扁額乾隆四

  十六年修䕶國庵在華陽縣南 本朝康熙四十一年   勅賜扁額經部

 ︹名宦︺︹秦︺李冰孝文王時為蜀守鑿離堆辟沫水之害穿成都二江溉田萬頃罰人水饗其利

  子二郎贊𦔳之厥功懋焉︹漢︺文翁舒人景帝時為蜀郡守仁愛好敎化見蜀地僻陋有蠻夷

  風欲誘進之乃選邵縣小吏開敏有材者十餘人遣詣京師受業博士或學律令數嵗皆成就還歸

  文翁以為右職又修起學宫於成都市中招下縣子弟以為學官弟子高者以𥙷郡縣吏次為孝弟

  力田常選學官僮子使在便坐受事每出行縣益從學官諸生明經飭行者與俱吏民榮之爭欲為

  學官弟子由是大化蜀地學於京師者比齊魯焉至武帝時乃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自文翁為

  之始趙䕶成帝鴻嘉三年廣漢男子鄭躬等盗庫兵四年黨與寖廣犯四縣衆且萬入拜

  䕶為廣漢太守發郡中及蜀郡合三萬人擊之或相捕斬除罪旬月平張堪宛人光武時拜

  蜀郡太守時大司馬吳漢伐公孫述軍餘七日糧隂具船欲遁堪聞之馳徃見漢誽述必敗不宜退

  師漢從之成都既拔堪檢閲庫藏收其珍寳悉條列上之秋毫無私慰撫吏民蜀人大悅蔡茂

  懷人光武時為廣漢太守有政績時隂氏賓客在郡界多犯吏禁茂輒糾案無所廻避第五

  倫長陵人永平中為蜀郡太守蜀地肥饒⿰扌⿱彐𧰨 -- 掾史皆鮮車怒馬以財貨自達倫悉簡其豐贍者遣還

  之更選孤貧志行之人以處曹任於是爭賕抑絶文職修理所舉吏多至九卿二千石廉范

  杜陵人建初中遷蜀郡太守俗尚文辯好相持短長范每厲以淳厚不受倫薄之誽成都民物豐盛

  邑宇逼側舊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災而更相隱蔽燒者日屬范乃毁先令但嚴使儲水百姓歌之曰

  亷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氏安作平生無襦今五絝陳寵沛國汶人和帝初為廣漢太守西州

  豪右幷兼吏多姦貪訴訟日百數竉到顯用良吏王渙鐔顯等以為腹心訟者日減郡中清肅

  昌餘姚人順帝時遷蜀郡太守先太守李根年老多悖政昌到吏人訟者七百餘人悉為斷理莫

  不得所密捕盗師一人脅使條諸縣彊暴姓名居處乃分遣掩討無所遣脫宿惡大姦皆奔走他境

  第五訪長陵人順帝時補新都令政平化行三年之間鄰縣歸之户口十倍韋義

  人順帝時為廣郡長政甚有續廣都為生立廟及卒吏氏舉哀若䘮考妣李膺襄城人桓帝時

  出𥙷蜀郡太守修庠序設條教明法今恩威並行蜀之珍玩不入於門益州紀其政化高䀢

  陳留人獻帝初為蜀郡太守始文翁立文學精舍講堂作石室永初後遇火䀢更修立乃增造二石

  室州奪郡文學為州學郡更於夷里橋南岸道東𫟪起文學以播文教 按魏志高柔傳注髙幹父

  躬蜀郡太守陳留圉人眹疑即躬之譌李嚴南陽人漢末益州牧劉璋以爲成都令有能名

  董和枝江人漢末劉璋以爲牛鞞江原長成都令蜀土富俗奢和躬率以儉防遏踰僭爲之軌

  制所在皆移風變善畏不敢犯縣界豪強憚和嚴法說璋轉和爲巴東屬國都尉老弱相攜乞留者

  數千人璋聴留二年︹三國︺︹漢︺楊洪武陽人先主爭漢中時蜀守法正從行諸葛亮表洪

  領蜀郡太守衆事皆辦遂使即真鄧芝新野人先主定益州芝爲郫邸閣督先主與語大奇

  之推爲郫令遷廣漢太守所在清嚴有治績蔣琬湘郷人先主入蜀除廣都長先主嘗至廣

  都見琬衆事不理將加罪諸葛亮請日蔣琬社稷之器非百里才也其爲政以安民爲本不以修飾

  爲先願重加察之先主乃不罪項之爲什邡令王連南陽人先主平成都以爲什邡今轉任廣

  都所居有績後遷蜀郡太守吕乂南陽人先主時爲新都綿竹令存心隱卹百姓稱之爲一

  州諸城之首累遷廣漢蜀郡太守蜀郡户口衆多士伍亡命更相重冒姦巧非一又到官爲之防禁

  開喻勸導數年之中漏脫自出者萬餘口︹晉︺周處陽羡人武帝時為廣漢太守郡多滯訟有

  經三十年不決者處詳其枉直一朝決遣︹南北朝︺︹梁︺柳憕解人武帝時為蜀郡太守

  為政亷恪益郡懷之庚黔婁新野人武帝初為益州刺史鄧元起長史成都平城中珍寶山

  積元起悉以分寮佐黔婁一無所取請書數篋而已後除蜀郡太守在職清素民安之︹魏︺辛

  昻狄道人大統末尉遲迥平蜀表為成都令昻到縣即與諸生祭文翁學堂因共歡宴謂諸生曰

  子孝臣忠卹嚴友信立身之要如斯而己若不事斯語何以成名各宜自勉克成令舉弗言切理至

  諸生等並深感悟師告其父兄曰辛君敎誡如此不可違之於是井邑肅然咸從其他︹隋︺柳

  儉解人高祖初為廣漢太守甚有能名韋仁夀萬年人大業未為蜀郡司法書佐斷獄平

  恕其得罪者皆曰韋君所論死而無恨︹唐︺韋嗣立陽武人武后時為雙流令政為二州

  劉易從彭城人武后時彭州長史決唐昌池江鑿川派流合堋口琅岐水漑九隴唐昌

  張東之襄陽人武后時以鳳閣舍人出為合蜀二州刺史故事𡻕以兵五百戍姚州地

  險瘴到屯輒死東之請罷姚州𨽻嶲府嵗時朝覲同蕃國廢瀘南諸鎮而設關瀘北非命使不許交

  通增嶲屯兵擇良吏以統之疏奏不納李禕吳王恪孫開元初蜀州刺史政號清嚴人吏畏

  而服之子峴肅宗時亦刺蜀州顔春卿琅邪人開元初調犀浦主萍常送徒於州亡其籍至

  廷口說物色凡千人無所差長史陸象先異之轉蜀尉章仇兼瓊潁川人開元中益州

  長史開通濟大堰一小堰十自新津中江口引渠南下百二十里至眉州西南入冮溉田千六百頃

  顔泉明春唧弟子肅宗拜為郫令政化清明縣宿盜人情翕然成都尹舉課第一遷彭州司

  盧士珵范陽人貞元末漢州刺史立隄堰溉田四百餘頃薛元賞佚其箱太

  和初漢州刺史李徳裕受維州降牛僧孺沮之元賞上言可因撫之潰虜𭙶腹不可失不省

  仁厚怢其籍出為西川押牙邛州賊阡能等紛起節度使陳敬瑄遣仁厚討之六日而平五賊

  又平涪州刺史韓秀昇之亂後與敬瑄絶敗死昭宗時贈司徒楊晟佚其籍昭宋時守彭州王

  建據蜀數攻彭州城陷不屈死其愛將安師建勇而有禮既就執王建顧曰爾報楊司徙足矣能從

  我乎謝曰楊司徙哲同生死不忍復戴日月三謂不四乃殺之︹五代︺︹前蜀︺段融 

  主爲雒今多惠政漢州惟廉吏第一︹後蜀︺張業浚儀人本名知業孟知祥入蜀授簡州刺

  史時蜀漢盜賊羣起百姓驚擾菐率兵捕之令五家爲小保五十家爲大保旬日之内擒𫉬殆盡

  ︹宋︺吕餘慶安次人太祖平蜀命知成都府時盜賊四起軍士恃功驕恣大將王全斌等不

  能戢下一日藥市始集街吏馳報有軍佼𬒳酒持刀奪賈人物餘慶立捕斬之以殉軍中畏服民用

  劉𤋮古寕陵人太祖時知成都府九里堤壤𤋮古規盡修築以捍水患民德之曰劉公

  吕端安次人開寳中知成都府爲政清簡遠人便之卒仲甫孝義人太祖時知彭

  州州卒誘營兵及諸屯戌以長春節宴集爲亂屬春初仲甫出城廵視見壕中草深意可藏伏命燒

  薙之其黨疑謀泄乃自首盡擒斬之先是州少種樹署無所休仲甫課氏栽柳䕃行路郡人德之石

  𥙷闕柳太祖問羣臣大武兼資者趙普以仲甫對徙益州兵馬都監太宗時知成都府奏免嵗輸銅

  錢罷榷酤政尚寛簡蜀人安之郭守文太原人太祖平蜀選知簡州時劒外多寇守文悉招

  來集安守忠晉陽人乾徳時知漢州時寇難甫平使車旁牛公帑不足守忠出私錢以

  給用每遣使太祖必戒曰守忠在蜀律己以正汝當效之王晉卿河朔人乾徳四年知漢州

  時蜀初平寇盗充斥晉郷嚴武備設方畧擒捕靡遺賊無敢窺其境耿昭化河南人為蜀州

  司户參軍盗據城欲脅以官昭化大罵至㫁手足不屈而死張詠鄄城人太宗時知盆州時

  李順搆亂王繼恩上官正總兵攻討頓師不進詠以言激正勉其親行大致克捷時民多脅從詠移

  文諭以朝廷恩信使各歸田里且曰前日李順脅民為賊今日吾化賊為民不亦可乎蜀士知向學

  而不樂仕宦詠察郡人張及李畋張逵者皆有學行為鄉里所稱遂敦魁就舉三人者忠登科士由

  是知勸民有牃訴者詠灼見情偽立爲判決人皆厭服真宗時以詠前在蜀治行優異復命知益州

  傳諭詠曰得卿在蜀联無西顧之憂矣凌䇿涇人太宗時爲西川節度推官以彊幹聞李順

  之亂川陜選官多憚行莱自陳三涖蜀境諳其民俗即命知蜀州真宗時復知益州初策登第夢人

  以六印加劒上遺之其後徃劍州凡六任時以爲異䇿勤吏職處事精密真宗甞對王旦稱䇿治蜀

  敏而有斷宋璫渭南人太宗時知益州屬𡻕饑多盗璫始至以方畧擒捕招輯盗皆首服屏息

  下詔嘉奬程羽陸澤人太宗時知成都府爲政寛簡蜀人便之謝濤富陽人太宗時知華

  陽縣時李順初平田廬荒廢詔有能占田而倍入租者與之於是腴田悉爲豪右所占流氏至無所

  歸濤收詔書悉以田還其主劉師道東明人太宗時知彭州轉運使劉錫馬襄上其治績

  郭延濬彭城人太宗時知漢州州絰兵燹廨舍橋梁城砦忠毁延濬募軍氏葺之又率

  州帑以應軍須薛田河東人真宗時爲益州路轉運使民間以鐡錢重私爲劵以便交易謂之

  交子而富家專之數致爭訟田請置交子務以權其出入未報及寇珹守益州卒奏用其議蜀人便

  高覿靳人真宗時為益州轉運使彭州廣碃麗水二峽地出金宦者挾富人請置場募人

  夫採取之覿曰聚衆山谷間與夷獠雜處非遠方所宜且得不償失奏罷之張佶渭南人景

  德中為益州鈐轄御軍撫民甚有威惠蜀人久猶懷之任中正濟隂人景徳中代張詠知

  益州在郡五載遵詠條敎蜀人便之王𥌓河南人真宗時知益州繩盜以峻法多致之死有卒

  夜告其軍將亂立辨其偽斬之蜀人比之張詠號前張後王劉隨考城人真宗時通判益州

  臨事明銳蜀人號為水晶燈籠趙湘華州人真宗時知新繁縣以吏最命知商州李行

  簡馮翊人真宗時為彭州軍事推官陵州富民陳子美父死繼母詐為父書逐出之累訴不得直

  轉運使檄行簡核正其獄陳從易晉江人真宗時調彭州軍事推官攝州事時王均盜據成

  都彭人謀應之從易斬其首謀召餘黨曉以禍福貰之衆皆呼悅乃率勵將吏修嚴守械成其家偉

  積薪舍後曰吾力不足以守當死於此賊聞其有備不敢入境司馬池夏縣人真宗時為郫

  縣尉蜀人妄言戍兵叛蠻將入寇富人爭瘞金銀逃山谷閒令假他事上府主等稱疾不岀池攝縣

  事㑹上元張燈縱民逰觀凡三夕民心遂安章頻浦城人真宗時知九隴縣眉州大姓孫延

  丗偽為劵奪族人田久不能辯轉運使使按治之頻視墨浮朱上曰此必先益印然後書乃引伏

  楊懷忠咸平中知蜀州王均亂懷忠即調鄉兵進討寨櫧木橋南以扞邛蜀之路與雷有終

  擊破之均走領翼虎軍追之均窮蹙死趙賀封邱人真宗時知漢州蜀史善弄法而賀精明

  吏不敢欺吏呈文牘多𬒳究詰人目為趙家關謂如關梁不可越也後又為益州轉運使張逸

  滎陽人真宗時知益州逸几四至蜀諳其民風華陽騶長殺人誣道旁行者縣令受財獄既具乃使

  殺人者守囚逸曰囚色𡨚守者𰚾不直豈守者殺人乎囚始敢言而守者果服立誅之蜀人以為神

  𡻕早逸使作堰壅江水漑民田並出公租減價以賑民初民饑多殺耕牛食之犯者皆配關中明年

  𡻕少稔逸請放還後其業彭思永廬陵人仁宗時為益州路轉運使成都府吏盜公錢付獄

  已三嵗岀入自妃思水攝府事甫一日即具獄中使𡻕祠峩眉率留成都購珍玩價值數百萬錢悉

  賁諸民思永削其三之一使怒去而不能有所中傷袁抗南昌人仁宗時為盆州路轉逎使時

  三司嵗市上供綾錦萬二千匹抗言蜀民困憊願少紓其力以備秦中他日之用是年郊祀蠲其數

  薛奎正平人天聖中知益州見范縝愛之俾興子弟講學有民婦訟其子不孝詰之乃曰

  貧無以為養奎出俸錢與之且戒之日若復失養吾不貸汝矣其母子遂如𥘉王駿臨城人景

  祐元年知益州戌卒有焚營殺馬脅軍校為亂者駿潛兵還營下令曰不亂者斂手出門無所問於

  是衆皆岀命軍校指亂者得十餘人即戮之蔣堂宜興人仁宗時知益州慶厯初詔天下建

  學堂因廣漢文翁石室為學宫選屬官以敎諸生士人翕然稱之任中師中正弟康定中

  知益州先轉運使急於籠利自薪芻果蔬之屬皆有算中師盡奏蠲之楊曰嚴河南人慶

  厯中知益州時急財用多擾民之賦又陜西奏市益梓利路溪洞馬而不知實無馬也日嚴皆奏罷

  文彦博介休人慶厯五年知益州嘗擊毬鈐轄𪠘聞外喧甚乃卒長杖一卒不伏呼入

  問狀令引出與杖又不受後呼人斬之竟毬乃歸田况信都人慶厯中知成都府蜀自李順

  王均再辭人心易揺守得便宜決事多擅殺以爲威况至拊循敎誨蜀人愛之程戡陽翟人知

  成都府奪職人言𡻕在甲午蜀且有變仁宗自擇戡再知益州至彭州民妄言有兵變捕斬之守益

  州者以嫌多不治城堞戡獨宅城浚池自固奏禁蜀人妖言誣民者韓億雍邱人仁宗時知益

  州故事益州𡻕出官粟六萬石糶給貧民是嵗大旱億倍數出粟先期與民民得不饑又疏九升江

  口下溉民田數千頃張方平南床人至和𥘉知益州未王或煽言儂智高在南詔將入寇攝

  守亟調兵築城民大鷩擾朝廷聞之發陜西步騎兵仗絡繹徃戌蜀詔趣方平行許以便宜從事方

  乎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歸他役盡罷適上元張燈城門三夕不閉得邛部川譯人始造比語

   者梟首境上而流其餘黨蜀人遂安方西鄙用兵兩蜀多所調發方半爲奏免横賦四十萬減鑄鐵

   錢十餘萬緡王素萃縣人嘉祐中知成都府先是牙校嵗輸酒坊錢以供廚傳日加厚輸者

   轉困素一切裁約之鐡錢布滿兩蜀而鼓鑄不止幣益輕商賈不行命罷鏄十年以權物價凡爲政

   務合人情蜀人紀其目號曰王公異㫁韓絳億子嘉祐中知成都府張詠鎮蜀日春糶米秋

   糶鹽官給劵以惠貧弱厯𡻕久權歸豪右中人奉使至蜀使酒吏主貿易因附益以取悦絳悉奏罷

   吕公弻夀州人嘉祐六年知成都府爲治尚寛人疑其少咸斷營卒犯法當杖抗不受

   曰廿以劒死公弻曰杖者國法劍汝自請杖而後斬之軍府肅然高繼宣𫎇城人仁宗時

   爲盆州都監蜀人富侈元夕大張燈知府薛奎戒以備盜繼宣籍惡少年飲犒之使夜中潛誌盜背

   明日皆𫉬鄭驤河南人仁宗時提㸃益州路刑獄建言蜀人引江水溉田率有禁嵗旱利不均

   宜弛其禁孫甫陽翟人仁宗時知永昌縣監益州交子務蜀用鐵錢民苦轉貿重故設法書𥿄

  代錢以便市易轉軍使以偽造交子多犯法欲廢不用甫曰交子易可以偽造錢亦可以私鑄私鑄

  有犯錢可廢乎但嚴治之不當以小人癈大利後卒不能廢鍾離瑾合肥人仁宗時為簡

  州推官以殿中丞通判益州建言州郡既土雨後雖旱多隱之以成前奏請令監司劫其不實者

  陳薦沙河人仁宗時為華陽尉盜殺人棄屍民田薦出驗有以移屍告者田主又殺其母縣欲

  文致殺二人以逭薦失盜之責薦不可曰焉有誣人以自貰者耶己而𫉬盜姚仲孫

  人仁宗時通判彭州嘗以天下久無事不可以弛兵備因上前世禦戎料敵之䇿名防𫟪龜鑑累遷

  尚書屯田員外郎王騣守益州辟通判州事吕大防藍田人仁宗時知青城縣故時圭田

  粟入以大斗而出以公平復利三倍民雖病不敢訴大防始均出納以平其直青城外控汶川與敵

  相接大防據要置邏密為之防禁山之採樵以嚴障蔽韓絳鎮蜀稱其有王佐才八權鹽鐵判官元

  豐中知成都府俞汝尚烏程入仁宗時知導江縣新繁令卒使者使承其乏將資以公田辭

  不許至則悉以周舊令之家朱夀隆諸城人仁宗時知九隴縣吏告民一家七人以火死

  者夀隆曰豈有盡室就焚無一脫者殆必有姦逾月𫉬盜果即縱火之人殺之盧士宏

  入仁宗時知漢州校實民産使力佚不溢人徳之魚周詢雍邱人仁宗時通判漢州城中

  夜有火部衆救之植劒於前曰攘一物者斬火止民無所失亡王舉元鎮定人治平中徙成

  都轉運使邛井鹽𡻕入三百五十萬為丹稷卓箇所侵積不售下令止之鹽登於舊劉航

  神宗時知犀浦縣航先知虞城虞城多姦猾喜寇盜犀浦民弱而馴航為政寛猛急緩不同兩縣皆

  馮京鄂州人熈寕中茂州夷叛徙知成都府蕃部何丹方宼雞粽關聞京兵至請降議者

  遂欲蕩其巢窟京請於朝為禁侵掠給稼器餉糧食使之歸夷人喜爭出犬豕割血受盟願丗世為

  韓宗道𤋮寕中㩴成都路轉運判官時行新法使者相望於道宗道不務紛更不膠舊

  貫所究利害務通其平故蜀路視他路獨優丗論嘉之陸詵餘杭人𤋮寕中知成都府青苗

  法岀詵言蜀氓刀耕火種民常不足今省稅科折已重其民輕侈不為儲積脱𡻕儉不能償逋適陷

  之死地願罷四路使者詔獨置成都府一路劉庠彭城人神宗時知成都府乞禁西山六州

  與漢人㛰姻勿蹈吐蕃侵取維州之害張夀濮州人神宗時知成都府蜀人苦多盜棄嚴保

  伍使不得隱而中其捕限南蠻寇黎雅討走之罷磨刀崖戍卒張戩長安人𤋮寕元年知金堂

  縣民有小善皆籍記之月吉召老者飲勞使其子孫侍勸以孝悌民化其德縣訟日少程珦

  河南人神宗時知漢州嘗宴開元僧舎酒方行人讙言佛光現觀者相騰踐不可禁珦安坐不動頃

  之遂定熙寕法行為守令者奉令惟恐後珦獨抗議指其未便使者李元瑜怒珦印移病歸

  常京兆人哲宗時為成都路轉運副使中使持御札至令織戯龍羅二千匹繡旗五百常奏旗者

  軍器之飾敢不奉詔戯龍羅惟供御服日衣一匹不過三百有奇今乃數倍無益也詔奬其言為減

  四分之三胡宗愈晉陵人元祐初知成都府蜀人安其政王覿如皋人紹聖初知成

  都府蜀地齊腴畝千金無間田以葬覿索侵耕官地表爲墓田江水貫城中爲渠嵗久湮塞積苦霖

  潦多水災觀疏治復故民德之號王公渠吕由誠開對人哲宗時通判成都有治績

  伸東平人紹聖中爲郫縣丞守委受成都租伸屏絶宿弊民爭先輸多沿途假𥧌以達旦常平使

  者孫俊早行怪問之皆應曰今年馬縣丞受納不我病也俟遂薦於朝席旦河南人徽宗時

  知成都府蜀數有妖言議者遂言蜀士習亂或導旦治以峻猛旦政務尚和平政和中入見言蜀楮

  劵益多使民不敢信帝曰朕爲卿損數百萬虚劵而别給緡錢與本業可乎對曰陛下不愛重費以

  救敞法此古聖王用心也自是錢引稍仍畝邵伯温洛陽人徽宗時提點成都路刑獄賊

  史斌窺劒門伯温與成都帥臣盧法原合謀守劒門賊不能入蜀人德之唐恕江陵人崇寕初

  爲華陽令以不龍奉行茶法忤使者謝病免歸梁介乾道中爲彭州守修復三縣二十餘堰灌

  溉之利及於鄰邦詔直秘閣利州路轉運判官黄疇若豐城人嘉定中知成都府蠲積欠十

  餘萬考官吏冗員非勅令差注者悉罷之為民代輸六年布估錢計二十萬二千四百緡又别立庫

  儲二十五萬三千湣期扵異日接續代輸又糴米十五萬石有奇足廣惠倉之儲又減他賦之重者

  民力遂寛初沈𥠖蠻屢犯𫟪疇若鏤榜曉以禍福青彌兩卷遂乞降後董蠻寇犍為利店疇若亟調

  兵設方畧捕之皆遁去洪咨䕫於潛人嘉定中隹與之帥成都請於帝授咨䕫藉田令通

  判成都府與之為制置使首檄咨夔自近辭曰今當開誠心布公道合西南人物以濟國事乃一未

  有閒而先及門生故史是示人私也卒不受惟以通判職事徃來効忠蜀人高之馮有碩

  淳祐初權成都府事兀兵入蜀死之詔贈三官李大全淳祐𥘉知簡州元兵克簡州大全死

  王驤淳祐初權漢州兀兵入蜀死之同時死者彭州守宇文景訥權劉當可

  初權漢州事元兵屠漢州當可與判官邵復錄事參軍熊由司户參軍趙崇啟知雒縣羅君文皆不

  屈而︹元︺劉元振濟南人憲宗時隨父黑馬入蜀攝萬户年方二十號令嚴明賞罰不

  妄𪧐將皆敬服之中統元年廉希憲奏為成都總管宋將劉整降元振徃愛之整獻金六千而男女

  五百人元振以金分賜將士而歸還其男女張宏元統中灌州判官從肅政廉訪使吉逹布

  修治隄堰役省工速氏利之︹明︺何文輝滁人洪武初以參將留守成都號令明肅軍民

  皆徳之帝甞稱其課畧威望子環成都後御指揮使征迤北陣殁胡子祺吉水人洪武中

  知彭州都江諸堰歳治隄防舊用鐡石勞費不貲元李堰廢子祺議以竹木代工甚省朱景

  哲陜西人洪武初知金堂縣廉靜寛平民頼其撫字凡官署學校壇祠多所創建民不勞而事舉

  易節萬載人洪武閒知成都府治尚清靜吏胥不敢為奸王佑秦和人洪武中知崇慶州

  招𢯦撫輯甚得民和胡夀安歙縣人水樂中知新繁縣延父老詢邑中利病而罷行之躬行

  原野勸耕種性淡泊寢處一紙帳後圃種蘆菔數畝採以供客三宰大邑未嘗攜妻子孔友

  諒長洲人永樂中知雙流縣立學宫尚風節去任民立祠祀之王敏郫縣訓導宣徳中言

  郫彭盜賊縱横乞命廉能大臣剋朝殄滅詔從之嚴亨宣德中灌縣隂陽學訓術請築都江

  四十四堰詔許之汪奎婺源人宏治中知成都府嵗饑多盜賑救復業曾遜氶天人正

  德中知金堂縣老成凝重初遠氏多逋賦不奉約束或以事捕至輒拘擊憊於獄遜至嘆日民不信

  有司之過也遂下令與民吏始吏不得禁無辜是愉賦者如期至户給倪帖升合有稽民得其使

  祀名劉漢金齒人嘉靖𥘉任成都訓導敎人有法捐貲以養士孤寒皆能自立著郫縣敎

  諭聲望益著郫人尸死之繆輔之通海人嘉靖初授重慶節推讞獄明斷擢知漢州節浮費

  卻請記事上敬而弗阿𢊍傳忠裁以制𡻕早調治有法郡不至亂忌之者以考察隂中之怡然引去

  汪鸞陜州人嘉靖中知簡州亷直慈惠體士愛民救荒弭盜疏減京料鹽課州人思之

  琮安福人嘉靖中知漢州資性剛明州廨學宫傾圯悉為建置丁禾大早設粥賑饑恊豪強屏益

  賊人稱其能張文淵貴州人嘉靖中知漢州自廿儉約賦役令氏自應不待期㑹而集利

  害無不興革去久民猶稱道劉體仁昆明人嘉靖中知新繁縣作堰灌口以概民田改甃

  甎城摘奸僧續善隱罪人稱神明隣縣每有疑獄輒委決無不立服者自奉淡泊民目為青菜劉子

  文徵厯四川按察使清節與其父同韓宸大理人嘉靖間知什邡縣清介自持勤察民瘼未久

  以直道去邑人知其貧贐以金帛宸受之行稍速仍及其主任璜臨潼人嘉靖中授成都推

  官監倉糧時月棒皆倍支倉曹多累璜草其弊當事有要功者請加兵瀘敘等衛琪按其迹實未叛

  力請罷師及徵苗民備𫟪無不奉命造釁者遂被劾去璜得褒擢賈梁江川人隆慶時知什

  邡縣剛正無私在任四年清苦如一日條陳運米折銀民免賠累耿定力黄岡人萬厯中

  知成都府方正嚴明人不敢干以私大新學宫激厲後進政尚體要郡務翕然改觀李曰輔

  南昌人天啓時成都推官值奢賊亂後民物凋琖有綏輯勞廵撫朱變元倚以兵事偕諸將攻後重

  慶釋脅從無算隨攝仁夀縣事翟英天啓時成都衛指揮奢崇明之亂英扼賊龍泉驛與後衛

  指揮韓應泰小河所鎮撫都聯若俱力𢧐死左重䝉化人灌縣知縣天啓初奢崇明圍成都

  重數勵士民救之力戰馬蹶罵賊死贈光禄寺卿趙愷天啟初郫縣川導奢崇明來攻率衆

  禦之為賊刺死贈重慶同知鄭安民浙江人崇禎末為蜀王府左長史賊圍成都安民分

  守南城城陷不屈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節愍劉士斗南海人崇𬓲末為成

  都府推官攝府事巡按劉之勃薦為建昌兵備僉事賊将人境之勃促之行士斗曰生死共之復何

  徃及城陷被就見之勃與獻忠語大呼曰此賊也不可屈節獻忠怒遂闔門被殺之勃寳雞人被執

  時勸賊勿殺百姓放士平遥語以勿屈既而慷慨罵賊賊攢箭射殺之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士斗諡烈愍之勃諡忠烈又成都同知當塗沈受蒲舉家被害雙流知縣蒲圻李甲升建昌衞

  同知未行會師榮經縣賊至戰敗𬒳執不屈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俱   賜諡烈愍

  堯相黄岡人榮禎末為成都同知監紀軍事城䧟被執不屈死又金堂縣知縣沭陽章鳴謙新

  都縣知縣通海包洪䇿崇寜縣知縣江寕劉旋均以城陷不屈死 木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節愍沈雲祚太倉人崇偵中知華陽縣流寇破夔門成都大震雲祚謁蜀藩陳守禦䇿

  不應城陷被執脅降不屈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忠烈潘夢科金堂縣典

  史與郫縣主簿張應奇於崇禎十年李賊陷城均不屈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俱   子人忠

  王勵精蒲城人崇禎中知崇慶州有善政張獻忠䧟成都家人勸之去勵精不可朝服

  北向拜書文文山成仁取義四語於壁登樓自焚死 木朝乾隆四十一年   予入忠義祠

  李之珍崇禎時為成都都司僉事獻賊陷城死之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節愍

  趙嘉煒山隂人官郫縣主簿甫受事守都江堰獻賊至脅降不從投江死 本朝乾隆四十

  一年子入忠義祠何教授佚其名官成都府教授獻賊破成都夫婦並殉難 本朝

  乾隆四十一年  予入忠義祠

 ︹本朝︺蕭永芃漢軍鑲白旗人康熙三年知温江縣詢民利病而罷行之開荒田瘞枯骨期年

  之閒流亡復業常九經洋縣人康熙三年知新津縣時人民稀少風𰚾淳樸九經慈良誠慤

  官民相親至有男婦出耕而九經代視其稚幼者民閒謂之真父母戴宏烈桐城人康熙八

  年知成都縣招流亡給牛種相度地𫝑修都江堰以通水利民利賴之周輔奏海鹽人康

  熙四十七年知成都縣發奸摘伏有能名尋攝崇慶州事州多滯獄輔奏至立讞决百餘案稱為平

  王霖上元人雍正二年知新繁縣聽斷之下諭導款至婦孺無隱情加意學校建義路禮

  門二坊在任四載緼𫀆蔬食人服其廉王紹文衡水人雍正五年成都縣勤理民事非

  公不謁大府操守清廉以與同官爭論解職貧至不能舉火民負米析薪日為具食廵撫憲德以

    閒擢知西安府黄鍔將樂人乾隆元年知雙流縣時邑初創復鍔綜理有序修橋十二堰

  四設官渡六於邑之東南牧馬山相度皋隰募民開塘濬溝闢田二萬畝在任十一年以卓異陞

  鄭方城閩縣人乾隆二年知新繁縣莅任𥘉即𭄿民稱社穀以濟匱乏厯三載積儲漸充分

  貯四村貧民賴之建西關義和橋徃來者稱便張南瑛姚安人乾隆十二年知金堂縣初大

  河灣有地十里許平衍無灌漑利居民僅種菽麥南瑛親為履度遂繞冠紫山南鑿渠接繡川河溉

  良田數千赦民呼為普利堰堰旁悉成膏腴關基聖臨桂人乾隆三十三年知雙流縣值

  夏旱履行各鄉村至邑東北得水源田鰱魚洞氏接筧注水苦不能多基聖徃復周勘令鑿石置筧

  闢兩洞以引水水大至灌溉皆徧下流宣洩無滯民享其利蔣兆奎渭南人乾隆三十四

  年知華陽縣潔已奉公摘伏如神與大吏論事剛正不撓愛民以實去官之日邑人奔送者相屬

  毛大瀛寶山人嘉慶五年知簡州賊首冉添元等偷渡嘉陵江涉潼河擾及金堂大瀛偕汎

  弁馬應魁帶兵防堵至金堂界之土橋溝賊大至大瀛及應魁力戰殁州人從死者五十餘人

   賜祭葬廕如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