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嘉慶重修一統志 (四部叢刊本)/卷二百四至二百五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二百一至二百三 嘉慶重修一統志 卷二百四至二百五
清嘉慶二五年 敕撰 闕名 撰索引 景清史館藏進呈鈔本
卷二百六至二百九

大清一統志

 懷慶府

 ︹人物︺︹漢︺陳平陽武户牖鄉人少時家貧好讀書因魏無知求見漢王漢王拜平為都尉使參

  乗典䕶軍累拜䕶軍中尉楚急攻絶漢甬道圍漢王於滎陽城漢王患之平曰大王能出數萬觔金

  行反間間其君臣必内相誅破楚必矣乃縱反間於楚軍項王果疑亞夫亞夫歸漢王得出漢六年

  封平為户牗侯明年從擊轉王信於代至平城為匈奴所圍用平計圍以得開更封平為曲逆侯平

  自初從至天下定後凡六出竒訃輒益邑封吕后崩與太尉周勃合謀誅諸吕立文帝以功讓勃為

  左丞相後勃謝病免平顓為丞相孝文二年薨謚獻侯張蒼陽武人沛公畧地過陽武蒼以

  客從漢定三秦以為常山守徙代相備邊寇從攻臧茶有功六年封北平侯遷為計相文帝時厯御

  史大夫為丞相漢家言律厯者本張蒼蒼本好書無所不通而尤𮟏律厯為丞相十餘年病免孝景

  五年薨年百餘歲諡文侯石奮温人高祖過河内奮爲小吏侍高祖高祖曰若罷從我乎奮曰

  願盡力以爲中涓孝文時官大中大夫恭謹無與比孝景即位以爲九卿迫近憚之徙爲諸侯相奮

  長子建次甲次乙次慶皆以馴行孝謹官至二千石於是號奮爲萬石君以上大夫祿歸老於家萬

  石君家以孝謹聞於郷國雖齊魯諸儒質行皆自以爲不及也石建爲郎中令建老白首萬石

  君尚無恙每五日洗沐歸謁親入子舍竊問侍者取親中裙厠牏身自澣洒復與侍者不敢令萬石

  君知之以爲常奏事上前即有可言屏人乃言極切至廷見知不能言者上以是親禮之萬石君卒

  建哭泣哀思杖乃能行歳餘建亦死張恢軹人鼂錯從學申商刑名趙子河内人事燕韓

  生受詩授蔡義義授同郡食子公與王吉吉授長孫順由是韓詩有王食長孫之學蔡義

  以明經給事大將軍幕府數歳遷補覆盎城門侯久之詔能爲韓詩者徴義待詔上召見義說詩甚

  悅之擢爲光祿大夫給事中進授昭帝後遷御史大夫代楊敞爲丞相封陽平侯又以定䇿安宗廟

  益封薨諡節侯傅喜温人哀帝祖母定陶傅太后從父弟少好學問有志行𨕖為太子庶子哀

  帝即位以為衞尉遷右將軍傅太后始預政事喜數諫由是太后不欲令喜輔政以光祿大夫養病

  大司空何武尚書令唐林皆上言喜行義修潔忠誠憂國内輔之臣也今以寢病一旦遣歸衆庶失

  望上亦自重之明年拜大司馬封高武侯傅太后欲求稱尊號喜終不順遂策免平帝即位賜爵特

  進卒諡曰貞鄭興河内人少學公羊晚善左氏傳學者師之更始拜興涼州刺史會反者攻

  殺郡守興坐免隗囂虚心禮請而興恥為之屈稱疾不起建武六年徵為大中大夫帝嘗問郊祀事

  曰吾欲以讖斷之何如對曰臣不為識帝怒曰卿非之耶對曰臣於書有所未學而無所非也帝意

  乃解興數言政事依經守義文章温雅然以不善讖左遷蓮勺令遂不復仕鄭衆興之子從

  父受左氏春秋精於厯學作春秋難記條例兼通易詩建武中皇太子及山陽王荆因梁松以縑帛

  聘衆為通義引籍出入殿中衆謂松曰太子儲君無外交之義漢有舊防藩王不宜私通賓客遂辭

  不受及梁氏敗賓客多坐之惟衆不染永平中嘗使北庭單于欲使之拜衆不為屈拔刃自誓單于

  恐而止遷左馮翊政有名迹代鄧彪為大司農以清正稱後奉詔作春秋删十九篇子安亦傳家業

  野王二老光武於野王獵路見二去者即禽光武問曰禽何向并舉手西指曰此中多虎

  臣每即禽虎亦即臣大王弗往也光武曰苟有其備虎亦何患曰昔湯即桀於鳴條而大城於亳武

  王即紂於牧野而大城於郟鄏彼二王者具備非不深也是以即人者人亦即之雖有其備庸可忽

  乎光武悟其㫖顧左右曰此隱者也將用之辭而去莫知所在蔡茂懷人哀平間以儒學顯徵

  試博士以高等擢拜議郎遷侍中遇王莽居攝以病自免素與竇融善因歸之融欲以為張掖太守

  固辭不受每所餉給計口取足而已後與融俱徵復拜議郎再遷廣漢太守茂欲令朝廷禁制貴戚

  乃上書光武納之建武二十年代戴涉為司徒在職清儉匪懈薨年七十二賜賻贈甚厚李章

  懷人五世二千石章習嚴氏春秋經明敎授厯州郡吏光武為大司馬召章置東曹屬數從征伐光

  武即位拜陽平令累遷侍御史出為瑯琊太守張元河陽人習嚴氏春秋兼通數家法建武初

  舉明經補宏農文學遷陳倉丞清靜無欲專心經書諸儒皆服其多通著錄千餘人右扶風瑯琊徐

  業大儒也見之與語驚曰今日相遭真解矇矣遂請上坐問難極日卒官博士藥崧河内人天

  性樸忠永平間為郎家貧常獨直臺上無𬒳枕祗食糟糠帝夜入臺見崧問其故自此詔大官賜尚

  書以下朝夕餐給帷𬒳皂袍及侍史二人崧官至南陽太守趙承河内人梁冀收李固下獄

  承等數十人腰鈇鑕詣闕通訴太后明之乃赦焉司馬儁温人博學好古倜儻有大度儀

  狀偉岸與衆有異鄉黨宗族咸景附焉位至潁州太守子防性質直公方累拜騎都尉防有子八人

  郎懿孚馗恂進通敏俱知名時號為入達司馬直河内人靈帝時除鉅鹿太守時刺史二千

  石遷除皆責助軍修宫錢大郡至二三千萬直除以有清名減責三百萬直被詔悵然曰為民父

  母而反刻剥百姓以稱時求吾不忍也辭疾不聽行至孟津上書極諫當世之失古今禍敗之戒即

   吞藥有殺書奏帝為暫絶修宫錢丁蘭河内人少喪母刻木為像事之朝夕定省不少怠鄰

   人張叔妻從蘭妻借貸蘭妻跪告木像像不悦不以借之張叔醉罵木像以杖抶其首蘭還見像不

   懌怪問故妻具以告蘭即奮擊張叔吏捕蘭蘭辭木像像為垂涕郡縣以聞詔圖其像後流寓西華

   詳陳州府郭臣温人家貧事母孝巨有子三歲毎供飯母常減與之巨謂妻曰兒分母𩜹母不

   飽子可再有母不可再得乃謀埋其子掘地三尺得金一釡有丹書云天賜孝子郭巨官不得奪民

   不得︹三國︺︹魏︺司馬芝温人少為書生避亂荆州於魯陽山遇賊同行者皆棄老

   弱走芝獨坐守老母賊至以刃臨之芝叩頭曰母老惟在諸君賊曰此孝子也殺之不義遂得免害

   以鹿車推載母居南方十餘年躬耕守節魏武平荆州以芝為管長遷大理正厯甘陵沛陽平太守

   所在有績黄初中入為河南尹後為大司農芝性直不矜廉隅與賓客談論有不可意便面拆其

   短退無異言卒於官家無餘財韓浩河内人漢末起兵浩聚徒衆為縣藩衞太守王匡以為從

  事將兵拒董卓於盟津時浩舅杜陽為河陰令卓執之使招浩浩不從袁術聞而壯之以為騎都尉

  夏侯惇聞其名請與相見大竒之使領兵從征伐時大議損益浩以為當急田魏武善之遷䕶軍從

  征張魯魯降議者以浩智畧足以綏邊欲留使都督諸軍鎮漢中魏武曰吾安可以無䕶軍乃與俱

  還其見親任如此及卒魏武愍惜之常林温人避地上黨耕種山阿當時旱蝗林獨豐收盡呼

  比鄰升斗分之魏武以為縣長宰南和超遷博陵太守幽州刺史所在有績魏國旣建拜尚書文帝

  踐阼遷少府轉大司農明帝即位進封高陽鄉侯徙光祿勲太常晉宣皇以林鄉邑耆德每為之拜

  或謂林宜止之林曰司馬公自欲敦長㓜之序為後生法貴非吾之所畏拜非吾之所制也時論以

  林節操清峻欲致之公輔而林遂稱疾篤拜光祿大夫卒諡曰貞荀緯河内人少喜文學累

  官散𮪍常侍越騎校尉王象河内人少為楊俊所知拔有才智累官常侍封列侯受詔𢰅皇

  覽使象領秘書監象從延康元年始𢰅集數歲成藏於秘府象旣性器和厚又文采温雅用是京師

  歸美稱為儒宗文帝收楊俊象叩頭流血請俊減死一等帝不答象自恨不能濟後遂發病死

  馬岐芝之子自河内丞轉廷尉正遷陳留相超為廷尉是時大將軍曹爽專權尚書何晏鄧颺

  等為之輔翼南陽圭泰嘗以言忤㫖考繫廷尉颺訊獄將致泰重刑岐數颺曰夫樞機大臣王室之

  佐既不能輔化成德齊美古人而乃肆其私忿枉論無辜使百姓危心非此焉在颺於是慙怒而退

  岐恐久𫉬罪以疾去官卒司馬孚儁之曾孫温厚廉讓博渉經史陳思王植以為文學掾遷

  太子中庶子武帝崩羣臣號哭無復行列孚厲聲曰今大行晏駕天下震動當早拜嗣君以鎮海内

  而但哭𫆀遂奉太子即位是為文帝及明帝嗣位轉度支尚書累官太傅高貴鄉公遇害百官莫敢

  奔赴孚枕尸哭之晉武帝受禪陳留王就金墉城孚拜辭執王手流涕欷歔不能自勝曰臣死之日

  固大魏之純臣也後封安平王雖見尊寵不以為榮臨終遺命曰有魏貞士河内温縣司馬孚字叔

  達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終始若一當以素棺單槨殮以時服泰始八年司馬順

  初封習陽亭侯及晉武帝受禪順嘆曰事乖唐虞而假爲禪名遂悲泣由是廢黜徙武威姑臧縣雖

  受罪流放守意不移︹晉︺司馬攸文帝子少而𡵨嶷及長清和平允親賢好施愛經籍能屬

  文尺牘爲世所楷居喪哀毁過禮杖而後起武帝踐阼封齊王時朝廷草創攸總統軍事撫綏内外

  莫不景附焉太康三年詔以大司馬都督青州諸軍事攸入辭出嘔血而薨攸以禮自拘鮮有過事

  雖武帝亦敬憚之向雄山陽人初仕郡爲主簿事太守王經經死雄哭之盡哀市人咸爲之

  悲司隸鍾會辟爲從事會死無人殯殮雄迎喪而葬之山濤懷人少有器量介然不羣舉秀

  才累遷尚書吏部郎武帝時守大鴻臚時人欲危裴秀濤正色保持之失權臣意出爲冀州刺史尋

  遷尚書以母老辭職疏數十上乃見聽後遭母喪年逾耳順居喪過禮詔起爲吏部尚書甄拔人物

  各爲題目時稱山公啓事後拜司徒固讓輿疾歸家薨年七十九諡曰康子簡性温雅有父風卒贈

  征南大將軍儀同三司向秀懷人清悟有遠識少爲山濤所知雅好老莊之學莊周著内外

  數十篇秀爲之隱解發明竒趣振起元風讀之者超然心悟仕至黄門侍郎散騎常侍孫鑠

  懷人大司馬石苞辟爲掾鑠將應命行達許昌會臺已密遣輕車襲苞於時汝陰王先識鑠以鄉里

  之情私告鑠曰無與禍鑠即馳詣壽春爲苞畫計苞頼以𫉬免遷尚書郎在職駁議十有餘事爲當

  時所司馬彪高陽王睦之長子少篤學不倦注莊子作九州春秋又討論衆書綴其所

  聞起於世祖終於孝獻編年二百錄世十二通綜上下旁貫庶事爲紀志傳凡八十篇號曰續漢書

  泰始中拜散𮪍侍郎惠帝末年卒郭文軹人少愛山水尚嘉遯父母終不娶辭家遊名山厯

  華陰之崖觀石室之石函又歩擔入吳興餘杭大辟山中時猛獸爲暴文獨宿十餘年卒無患害恒

  著鹿裘葛巾不飲酒食肉區種菽麥採竹葉木實貿鹽以自供食有餘穀輒恤窮匱人有致遺取其

  麤者示不逆而已王導聞其名迎至西園居七年未嘗出入一旦忽求還山不聽乃逃歸臨安結廬

  山中及蘇峻之亂臨安獨全人皆異之後卒葛洪庾闡並爲作傳贊頌其美云毛寶陽武人爲

  温嶠平南參軍蘇峻作逆嶠赴難寶領千人為前𨦟時峻送米萬斛饋祖約寶設變力戰悉奪其米

  嶠嘉其勲表為廬江太守復進攻祖約軍破合肥陶侃欲南還寶説留之賊平封川陵縣侯隨庾亮

  平郭默遷豫州刺史守邾城石季龍遣兵攻之城陷寶突圍出赴江溺死毛穆之寶子果毅

  有父風為庾翼參軍翼卒其將于瓚等作亂穆之討平之從桓温平蜀有功又隨温平洛入關遷寕

  州刺史封建安侯後為西蠻校尉益州刺史假節戍巴郡卒諡曰烈毛安之穆之弟有武幹

  累拜遊擊將軍孝武即位妖賊盧悚突入殿廷安之聞難直入雲龍門手自奮擊旣而殷康桓秘等

  至悚因𠞰滅遷右衞將軍卒官毛璩穆之子初為謝安參軍累𨗇建威將軍益州刺史隆安末

  桓元遣使加散騎常侍璩執留元使傳檄遠近列元罪狀遣巴東太守柳約之等擊破賊將桓希於

  梁州及安帝反正進璩征西將軍加散騎常侍為譙總所害義熙中追封歸鄉公毛德祖

  璩宗人兄弟五人相攜南渡皆有武幹荆州刺史劉道規以德祖為始平太守盧偱之役復參道規

  軍事伐徐道覆於始興轉南陽太守從劉𥙿伐姚泓所在克㨗賜爵灌陽縣男戍虎牢為魏所没次

  弟嶷嶷弟辯並有志節嶷死於盧循之難辯没於魯宗之役皆奮不顧命為世所歎︹南北朝︺

  ︹宋︺向靖山陽人與武帝有舊從平京城參建武軍事進平建鄴又從征廣固討盧循所在著

  績及西伐司馬休之平關中並見任使武帝受命以佐命功封曲江縣侯位太子左衞率加散騎常

  侍卒於官靖立身儉約不營室宇無田園商貨之業時人稱之向柳靖之子有義學才能立身

  方雅太尉袁淑司空徐湛之揚州刺史顔峻皆與友善及峻貴柳猶以素情自許不推先之曰我與

  士遜心期久矣豈可一旦以勢利處之︹齊︺毛惠素陽武人性至孝母服除後每向帷悲

  泣仕齊為少府卿有讒惠素納利誅死後家徒四壁武帝甚悔恨之︹梁︺司馬褧温人父燮

  喜三禮仕齊位國子博士褧少傳家業强力專精手不釋卷沛國劉瓛為儒者宗嘉其學深相賞好

  與樂安任昉善昉亦推重馬天監初除尚書祠部郎時創定禮樂褧所建議多見施行每吉凶禮當

  世名儒明山賓賀瑒等疑不能斷皆取決焉累遷御史中丞出為晉安王長史卒王命庾有吾集其

  文為十卷所𢰅嘉禮儀注一百十二卷司馬筠温人狐貧好學歸事沛國劉瓛為瓛所器

  異旣長博通經術尢明三禮天監初為暨陽令有清績入拜尚書祠部郎後為尚書左丞卒子壽傳

  父業明三禮仕為曲陽令︹陳︺司馬暠温人幼聰警有至性年十二丁内艱孺慕過禮及丁

  父艱哀毁愈甚廬於墓側墓在新林舊多猛獸暠結廬數載豺狼絶跡常有兩鳩棲宿廬所馴狎異

  常仕梁除太子庶子江陵陷隨例入關而梁室屠戮太子瘞殯失所暠乃抗表周朝求還江陵改葬

  辭甚酸切周朝優詔答之即勅荆州以禮安暦大建八年自周還朝厯位通直散騎常侍大中大夫

  卒子延義居喪踰禮亦以孝聞位司徒從事中郎毛喜陽武人少好學善草隸仕宣帝累官

  給事黄門侍郎兼中書舍人典軍國機密時議北侵勃喜𢰅軍制十三條詔頒天下以定䇿功封東

  昌縣侯加侍中宣帝委政於喜喜數有諫爭言無迴避太子每共親幸人為長夜之宴喜嘗言之後

  主即位稍見疏逺出為永嘉内史︹魏︺司馬楚之温人少有莫氣能折節待士及劉𥙿

  自立楚之規欲報復收衆據長社歸之者常萬人劉𥙿深憚之太宗末遣使請降假征南將軍荆州

  刺史世祖初封瑯琊王尋拜雲中鎮大將朔州刺史在邊二十餘年以清儉著聞卒謚曰貞子金龍

  有父風襲爵拜侍中雲中鎮大將朔州刺史金龍弟躍代兄為雲中鎮將朔州刺史楚之父子相繼

  鎮雲中朔土服其威德常爽温人林六世孫少而聰敏嚴正有志槪篤志好學博聞强識五

  經百家多所研綜世祖嘉之賜爵六品拜宣威將軍是時戎車屢駕貴游子弟未遑學術爽置館温

  水之右敎授門徒七百餘人京師學業翕然復興爽立訓甚有勸罰之科崔浩高允并稱之允曰文

  翁柔勝先生剛克立敎雖殊成人一也其為通識嘆服如此因敎授之暇述六經畧注以廣制作甚

  有條貫爽不事王侯獨守閒靜講肄經典二十餘年時人號為儒林先生常景爽之孫有才思

  雅好文章廷尉公孫良舉為律博士累遷積射將軍給事中受勅𢰅門下詔書凡四十卷又勅𢰅太

  和之後朝義己施行者凡五十餘卷普泰初除車騎將軍秘書監以預詔命之勤封灘陽縣子自少

  及老恒居事任清儉自守不營產業後除儀同三司卒景善與人交始終如一每讀書見韋弦之事

  深薄之危乃圖古昔可以鑒戒指事爲象讚而述之所著述數百篇行於世門文愛

  人早孤供養伯父母以孝謹聞伯父亡服未終伯母又亡文愛居喪持服六年哀毁骨立鄉人魏仲

  賢等相與標其孝義張安祖河陽人襲世爵山北侯時有元承貴曾爲河陽令家貧且赴尚

  書求𨕖逢天寒甚遂凍死路側一子年幼停屍門巷棺殮無託安祖悲哭盡禮買木爲棺手自營作

  殮殯周給朝野嘉歎尚書聞奏標其門閭︹齊︺司馬膺之温人性方古不㑹俗名士有素

  懷者時相尋侯無雜言惟論經史好讀太元經又注揚雄蜀都賦每云我欲與揚子雲周旋︹周︺

  司馬裔楚之曾孫少有志操仕魏爲北徐州刺史入周累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

  瑯琊縣伯天和六年拜大將軍除西寕州刺史卒諡曰定裔性清約不事生產所得俸祿散之親戚

  身死之日家無餘財宅宇卑陋處喪無所詔起祠堂焉︹隋︺士燮河内人開皇中為刑部郎

  執法平允︹唐︺婁師德原武人第進士調江都尉揚州刺史盧承業異之曰子台輔器也上

  元初為監察御史會募猛士討土番乃應詔從軍有功遷殿中侍御史兼河源軍司馬并知營田事

  與虜戰白水澗八遇八克天授初為豐州都督衣皮袴率士屯田積穀數百萬兵以饒裕厯官鳳閣

  鸞臺平章事進納言卒諡曰貞師德深沈有度量人有忤已輒遜以自免不見容色狄仁傑未輔政

  師德薦之及同列數擠令外使武后出其奏仁傑慙歎曰婁公盛德我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遠矣

  總邊要為相將者三十年恭勤樸忠心無適莫方酷吏殘鷙人多不免獨能以功名始終韋思

  謙陽武人八歲喪母以孝聞及進士第累擢監察御史中書令禇遂良市地不如直思謙劾罷之

  及復相出為清水令或弔之答曰丈夫當敢言地須明臣張膽以報天子焉能碌碌保妻子耶改侍

  御史累遷御史大夫性謇諤顏色莊重不可犯見王公未嘗屈禯垂拱初封博昌縣男轉納言以大

  中大夫致仕卒王友貞河内人父知敬善書隸仕為麟臺少監友貞少為司經局正字母病

  醫言得人肉啖良已友貞剔股以進母病愈詔旌其門素好學訓誨子弟如嚴君口不語人過重然

  諾時以為君子厯長水令罷歸神龍初以太子中舍人徴固辭詔給全祿終身四時州縣存問明皇

  在東宫表以蒲車召不至卒年九十九贈銀青光禄大夫韋承慶思謙子性謹畏事繼母篤

  孝擢進士第遷司議郎儀鳯中詔太子監國太子嗜聲色興土功承慶上疏極陳其端又進諭善箴

  太子頗嘉納累遷鳳閣舍人掌天官𨕖屬文敏無留思雖大詔令未嘗著稾出為豫虢二州刺史有

  善政轉天官郎凡三掌𨕖銓授平允議者公之長安中同鳯閣鸞臺平章事卒諡曰温韋嗣

  立承慶異母弟少友悌母遇承慶嚴每笞輒解衣求代母不聽即遣奴自捶母感悟為均愛世比

  晉王覽第進士累調雙流令即拜鳳閣舍人時學校廢刑濫及善人乃上書極陳景龍中同中書門

  下三品建言營立寺觀廢功害農食封者衆侵漁百姓刺史縣令宜加簡擇封逍遙公唐隆初拜中

  書令以定策立睿宗賜封百户卒諡曰孝張廷珪濟源人慷慨有志尚第進士補白水尉累

  遷監察御史按劾平直武后税天下浮屠錢營佛祠於白司馬坂作大像廷珪諫后善之因是罷役

  張易之誅議窮治黨與廷珪建言宜一切洗貸中宗納之尋為中書舍人開元初再遷黄門侍郎請

  復十道按察使巡視州縣帝因詔陸象先等分使十道後以太子詹事致仕卒贈工部尚書諡貞穆

  廷珪偉姿儀善八分書與李邕友善及邕躓於仕屢表薦之人尚其方介云韋恒嗣立子開

  元初為碭山令政寛惠宇文融薦恒有經濟才擢侍御史累轉給事中為隴右河西黜陟使時河西

  節度使葢嘉運恃左右援横恣不法妄列功狀恒劾奏之出為陳留太守卒韋濟恒弟開元

  初調鄄城令或非之有詔問所以安人者濟對第一擢醴泉令四遷户部侍郎為太原尹著先德詩

  四章世服其典懿天寶中授尚書左丞濟文雅頗能修餙政事所至有治稱終馮翊太守穆凝

  河内人父元休有名開元閒凝剛正氣節自任以明經調鹽山尉安祿山反凝檄州縣并力捍禦史

  思明遣使誘凝凝斬以徇始凝過平原見顔真卿嘗商賊必反及是即遺真卿書真卿署凝河北採

  訪使凝以息屬其母弟曰苟不乏嗣足矣旣馳謁真卿曰我可從公死真卿見肅宗行在帝問狀異

  之上元初為殿中侍御史佐鹽鐵轉運李光弻屯徐州檄取資糧凝不與曰命凝主糧者𠡠也可以

  檄取乎時重其能守官凝性不能事權右毅然寡合以秘書監致仕卒凝居家嚴事寡姊恭甚常𢰅

  家令訓諸子疾病不嘗藥時稱知命四子贊質員賞皆以守道行誼顯韓愈河陽人生三歲

  而孤嫂鄭鞠之自知讀書日記數千百言比長盡能通六經百家學擢進士第張建封辟為府推官

  調四門博士遷監察御史上疏極論宫市貶陽山令元和中復為博士改比部郎中知制誥進中書

  舍人憲宗將平蔡命裴度宣慰淮西奏愈行軍司馬愈請乘遽先入汴説韓宏使協力元濟平遷刑

  部侍郎憲宗遣使往鳳翔迎佛骨入禁中愈上表極諫貶潮州刺史改袁州召拜國子祭酒轉兵部

  侍郎鎮州亂詔愈宣撫之歸轉吏部侍郎長慶四年卒贈禮部尚書諡曰文愈性明鋭與人交終始

  不變成就後進往往知名文章深探本源卓然樹立誠一家言其原道原性師説等數十篇皆奥衍

  宏深與孟軻揚雄相表裏而佐佑六經云宋神宗七年從祀  孔子廟廷虚仝濟源人自

  號玉川子工於詩石洪河陽人有至行為黄州錄事參軍罷歸十餘年隱居不出公卿數薦

  皆不答烏重允鎮河陽求賢者以自重具書幣邀洪後詔書召為集賢校理王智興

  少驍鋭為徐州牙兵累遷侍御史元和十三年李師道智興以其子晏平晏宰為先鋒自率兵繼

  之俘斬萬計賊平進御史中丞長慶中詔檢校工部尚書充武安軍節度使李㝏攻宋州智興悉鋭

  師破之㝏平加尚書左僕射李同㨗以滄德叛智興請師討賊降其將士有功拜太傅封雁平郡王

  改忠武河中宣武三節度卒子九人晏平晏宰知名韋宏景嗣立孫擢進士第數佐節度府

  以左𥙷闕召為翰林學士再遷給事中駙馬都尉劉士涇賂權近擢太僕卿宏景上還詔書再遷吏

  部侍郎銓綜平序貴倖不敢慁以私拜尚書左丞駮正吏銓所除六十餘官不當進資郎吏肅然望

   風修整遷吏部尚書東都留守卒宏景以直道進議論持正有守當時風敎所倚賴為長慶名卿

   裴休濟源人父肅為浙東觀察使休操守嚴正擢進士第舉賢良方正異等厯諸府辟署入為

   監察御史累進同中書門下平章書太和後歲漕江淮米四十萬斛至渭河倉者纔十三舟楫僨敗

   吏秉為姦休遣官詢按其弊著新法十條又立税茶十二法人以為便秉政凡五載罷為宣武軍節

   度使厯昭義河東鳳翔荆南四節度卒休不為皦察行所治吏下畏信能文章書楷道媚有體法為

   人藴藉進止雍間宣宗嘗曰休真儒者李商隱河内人令狐楚帥河陽奇其文使與諸子

   開成二年擢進士第調宏農尉又試拔萃中選王茂元鎮河陽愛其才表掌書記以子妻之得侍

   御史茂元死更依桂管觀察使鄭亞府為判官京兆尹盧宏正鎮徐州表為掌書記柳仲郢節度劒

   南東川辟判官檢校工部員外郎府罷客滎陽卒商隱為文瑰邁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

   因授其學商隱儷偶長短而繁縟過之弟義叟會昌中進士第二累為賓佐︹五代︺︹晉︺段

  希堯河内人高祖為河東節度使以希堯為判官軍屯忻州軍中有擁高祖呼萬歳者希堯勸

  斬其亂首乃止高祖將舉兵太原與賓佐謀希堯以為不可高祖雖不聽重其為人不之責也高祖

  入立遷諫議大夫使於呉越過海遭大風左右皆恐懼希堯曰吾生平不欺汝等恃吾可無恐也己

  而風亦止累遷禮部尚書卒︹宋︺盧億河内人少篤學以孝弟聞舉明經調補新鄉主簿晉

  天福中為鄆州觀察支使節帥杜重威驕蹇黷貨幕府賄賂公行惟億清介自持周初為侍御史大

  理奏重冩律令格式統𩔖編敕詔億同加議定又以晉漢及周初事關刑法敕條者分為二卷詔行

  之宋初遷河南少尹億性恬退聞其子多遜知制誥即上章求解以少府監致仕多遜周顯德初舉

  進士太平興國初拜中書侍郎平章事尋加兵部尚書多遜博涉經史聰明强力文辭敏給好任數

  有謀畧發多奇中以交通秦王廷美流崖州卒李穆陽武人幼能屬文有至行行路得遺物必

  訪主歸之從酸𬃷王昭素受易及莊老書盡究其義宋開寶中拜左拾遺知制誥五代以還詞令華

  靡至穆獨用雅正矯其弊時將有事江南乃召李煜入朝以穆為使所諭要切太平興國八年擢左

  諫議大夫參知政事丁母憂哀毁盡禮九年卒穆性至孝母嘗卧疾每動止轉側皆親自扶掖善篆

  隸文工畫嘗晦其事謹言慎行無有矯餙弟肅七歲誦書知大義舉進士甲科厯保靜軍節度推官

  嘗作大宋樂章九首取九成九夏之義以頌國家盛德其文甚工子惟簡以父任將作監丞性沖淡

  不樂仕進去官家居二十餘年大中祥符七年召拜太子中允致仕卒向拱河内人少倜儻

  負氣弱冠以䇿干漢租不納客周祖門下周祖即位監昭義屯軍并人來侵拱逆戰於虒亭南又敗

  其軍於壺關師還命征慕容彦超賊平命為陜州巡檢召拜宣徽南院使劉崇入冦世宗親征拱以

  精騎居陣中高平之㨗以功兼義成軍節度蜀人取鳳州宰相王溥薦拱討之秦鳳階成悉平顯德

  二年拜淮南節度兼縁江招討使時周師久駐淮揚都將驕⿱㳄心 -- 恣横暴拱戮其不奉法者數輩軍政肅

  然宋初加兼侍中太祖征李筠從拱言筠遂擒累封秦國公李重貴河陽人資狀雄偉善

  騎射太宗即位補殿前指揮使累遷代并副都部咸平二年遼兵南侵康保裔大陣為敵所覆重

  貴與張凝赴援腹背受敵力戰敵乃退時諸將頗失部分獨重貴與凝全軍還議上將士功狀重貴

  喟然曰大將軍陷殁而吾曹計功何面目也上聞而嘉之景德初授左武衞大將軍領潘州防禦使

  改左羽林軍大將軍致仕卒王文寶陽武人以任子𥙷殿直平興國初累遷至軍器庫

  使監泉州兵以功領媯州刺史文寶厯内職二十年雅好言外事太祖太宗頗信任之中外咸畏其

  口出為高陽關兵馬鈐轄卒於官馮拯河陽人以書生謁趙普普竒其狀曰子富貴壽考宜

  不下我舉進士補大理評事遷太常丞江南旱命馳傳賑貸窮乏察官吏能否還奏稱㫖擢右正言

  真宗即位進比部員外郎厯遷工部侍郎僉書樞密院事賜子札訪邊事論事多合帝意累拜右僕

  射兼中書侍郎同平章事乾興元年封魏國公遷司空卒諡文懿拯氣貌嚴重宦者傳詔至中書不

  延坐工部尚書林特嘗詣第卒不見錢惟演營入相拯以太后姻家力言之遂出惟演河陽

  貫其先相州安陽人後葬其父河陽因家焉少倜儻數上䟽言邊事舉進士真宗識貫名擢置高

  第為臨安縣主簿厯知衞州涇州擢利州路轉運使入為三司鹽鐵判官領河北轉運使請疏徐鮑

  曹易四水興屯田以刑部郎中直昭文館知相州還朝卒貫喜言兵嘗上形勢𨕖將練兵論三篇著

  兵畧世頗稱之張㫖河内人父延嘉頗讀書不仕州上其行賜號嵩山處士㫖進保定軍司法

  參軍上書轉運使鍾離瑾願補一縣尉捕劇賊以自效瑾壯其請奏徙安平尉前後捕盗三百餘人

  擢試秘書省校書郎明道中淮南飢詣宰相陳救荒之䇿命知安豐縣累遷都官員外郎知萊州葉

  清臣舉材堪將帥召對改知邢州范仲淹歐陽修復言其鷙武有謀畧除閣門使固辭累遷光祿卿

  李渭其先西河人後家河陽進士起家為臨潁縣主簿累官太常博士㑹河決滑州天聖

  初上治河十䇿參知政事魯宗道奉詔行河奏為修河都監未幾罷以渭為鄆州兵馬都監徙知鳳

  州兼階成州鈐轄厯知原環慶三州詔舉勇畧任邊者李諮以渭應詔徙益利路兵馬鈐轄領惠州

  刺史擢西上閤門使寶元中降白波兵馬都監卒馮行已拯之子以父任為右侍禁涇原

  路駐泊都監知憲州因治狀增秋厯石保霸冀莫五州所至有能稱皇祐中知定州韓琦薦為路鈐

  轄徒知代州管幹河東縁邊安撫事進西上閤門使以衞州防禦使致仕預洛陽耆英之集无祐中

  終金州觀察使馮伸已行己弟以蔭補右侍禁累遷桂州兵馬都監轉運使俞獻可辟知廉

  州又薦知宜州天聖中遷知桂州兼廣西鈐轄會安蠻犯邊官軍不利仁宗趣伸已討之伸已臨軍

  單騎出陣語酋豪衆羅拜曰不圖今日再見馮公棄兵械率衆降軍門以勞遷西上閤門使改右武

  衞大將軍分司西京卒傅堯俞本鄆州須城人徙孟州濟源十歲能為文及登第猶未冠

  甞監西京税院事留守晏殊夏竦皆謂曰子有清識雅度文約而理盡卿相才也累遷監察御史英

  宗即位轉殿中侍御史上書皇太后請還政久之聞内侍任守忠有讒間語堯俞諫於是太后還政

  逐守忠會大臣建言濮安懿王宜稱皇考堯俞上十餘疏其言極切尋出知和州熙寕三年至京師

  王安石素與之善方行新法謂之曰舉朝紛紛俟君來久矣堯俞曰新法世以為不便誠如是當極

  論之安石愠之岀為河北轉運使哲宗立累遷吏部尚書元祐四年拜中書侍郎卒諡獻簡堯俞厚

  重寡言遇人不設城府人自不忍欺論事君前畧無囘隱退與人言不復有矜異色司馬光嘗謂邵

  雍曰清直勇之德人所難兼吾於欽之見焉雍曰欽之清而不耀直而不激勇而能温是為難耳

  穆衍河内人第進士調華池令後知淳化考課為一路最元豐中种諤西征參其軍事諤第賞

  以死事為下衍曰此非所以勸忠也力爭之元祐初大臣議棄熙蘭衍與孫路論疆事以為蘭棄則

  熙危熙棄則關中震議遂止改陜西轉運判官户部員外郎熙河分畫未決詔衍視之還請城李諾

  平以控要害及他城堡皆起亭障以逼涇原紹聖初加直龍圖閣知慶州徙泰州卒李伯宗

  河陽人第進士知内邱咸陽太康縣括縣壯丁為兵得千餘人上其名數與按閱之法提舉京畿保

  甲使增籍二萬為將作少監開封民有鬻神祠故帽飾以龍者吏以為乘輿服御宗伯曰此無他當

   坐不應爲耳尹不從具以請如伯宗議厯大理卿入對言今情重法輕者許奏請而情輕法重者不

   得焉恐非仁聖忠恕之道徽宗納之遷刑部侍郎以顯謨閣待制卒諡曰滎陳芳河内人爲

   大理丞一門十四世同居三百年政和中許光凝薦諸朝詔表門閭傅察堯俞從孫登進士第

   蔡京聞其名遣子儵往見將妻以女拒弗答累遷刑部員外郎宣和七年接伴金國賀正旦使至燕

   聞金兵將至或勸母遽行察曰受使而出聞難而止若君命何至韓城鎮金兵擁之東北去適遇二

   太子斡里布領兵天左右促使拜白刃如林或捽之伏地衣袂顛倒愈植立不顧幹里布麾令去察

   知不免謂官屬侯彦等曰我死必矣幸記吾言告吾親使知我死國少紓其無窮之悲也衆皆泣是

   夕隔絶不復見金兵至燕彦等密訪存亡曰使臣不拜太子殺之矣將官武漢英識其屍焚之裹其

   骨命卒負歸付其家贈徽猷閣待制察自幼嗜學爲文温麗有典裁平居恂恂然無喜愠色及倉猝

   狥義犖犖如此聞者哀而壯之乾道中諡忠肅 斡里布舊作斡離不今改正史抗濟源人宣

  和末為代州沿邊安撫副使金師圍代急抗夜呼其二子稽古稽哲謂曰今重圍旣固外援不至吾

  用六壬術占之明日城必陷吾將死事汝輩亦勿以妻子為念而負國也能聽吾言當令家屬自裁

  然後同赴義二子泣曰惟父命明日城果破父子三人突圍力戰死於城隅傅伯成

  孫少從朱子學登隆興進士知連江縣慶元初進太府寺丞言吕祖儉不當貶又言朱子大儒不可

  以偽學目之坐是出知漳州累拜諫議大夫抗疏十有三皆軍國大義或致史彌遠意欲使有所彈

  劾將引以共政謝之曰吾豈傾人以為利哉嘉定八年除寶誤閣直學士致仕寶慶元年與楊簡同

  召加龍圖閣學士提舉鴻慶宫伯成純實無妄表裏洞達每稱人善不啻如己出語及奸人誤國邪

  人害正辭色俱厲不少假借嘗慕尸諫疏草畢亟命繕冩朝服而逝諡忠簡李曾伯

  人厯官太府卿淮東制置使疏奏三事答天心重地勢協人謀又言邊餉貴於廣積將材貴於素儲

  賞與不可以不精戰士不可以不惜淳祐九年静江府廣西經畧安撫使陳守邊五事累進觀文

  殿學士咸淳五年禠職德祐元年追復原官曾伯𥘉與賈似道俱為閫帥邊境之事知無不言似道

  嫉之使不竟其用云︹金︺靖天民原武人年二十以鄉賦魁鄭州後棄去學擊刺當正隆征

  南頗欲馳逐戎行旣而大定詔下兵各罷歸乃浮湛里社以詩酒自娛買田南湖自號南湖先生築

  臺種樹與賓客歌管琴槊不少休所與遊皆天下名士平生喜作詩樂府尤藴藉大安中卒元好問

  為作宋可武陟人其姑適大族槀氏貞祐之兵夫及子皆死於難姑以白金五十笏遺可

  可受不辭其後姑得槀氏疎族立為後可舁金歸之北兵駐山陽聞可名質其子招之親舊競勸之

  往可謝不從曰吾有子無子與吾皃生死皆有命豈以一子故併平生所守者亡之後竟以無子

  ︹元︺許衡河内人幼有異質七歲入學授章句問其師曰讀書何為師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

  己乎師大竒之稍長嗜學如饑渴往來河洛間從柳城姚樞得伊洛程氏及新安朱子書益大有得

  尋居蘇門與樞及竇默相講習凡經傳子史禮樂名物星厯兵刑食貨水利之𩔖無所不講而慨

  以道為己任世祖時召為國子祭酒議事中書省拜中書左丞衡見帝多奏陳及退皆削其草故其

  言多秘世罕得聞阿哈瑪擅權勢傾朝野衡論列其事不報因謝病請解機務至元十八年卒衡善

  教所至無貴賤賢不肖皆樂從之隨其才皆明大小皆有所得聽其言雖武人俗士異端之徒無不

  感悟者大德二年贈司徒諡文正皇慶二年詔崇祀於  孔子廟廷 阿哈瑪舊作阿合馬今改

  吕戜河内人從許衡學衡為國子祭酒舉戜為伴讀輔成敎養戜之功為多至元中授四

  川行樞密院都事時宋張珏守重慶王立守合州詔樞府分兵取之戜諭立受降而瀘敘崇慶思播

  夔萬等郡聞之相繼送欵以平定四州功陞行省左右司郎中改華州知州皇慶初召拜翰林侍讀

  學士未幾致仕延祐元年卒諡文穆楊一懷孟人至元閒憐其叔清家貧密以分𢍆詣神祠焚

  之與清同居者三十年無閒言州縣以聞旌其家逯魯曽修武人性剛介通經術中天厯

  進士除太常博士武宗一廟未立后主配享集羣臣廷議魯曽曰莊科皇后在武宗朝已膺玉册則

  為武宗皇后明宗文宗二母后固為妾也今以無子之故不為立主以妾后為正宫是為臣而廢先

  君之后為子而追封先父之妾於禮不可衆服其議拜監察御史劾達什哈雅瓦齊爾等八人皆黜

  之朝廷肅然至正十二年丞相托都討徐州賊超遷魯曽資善大夫淮南宣慰使領征討事徐州平

  繼使領所部軍討淮東卒於軍 莊科舊作真哥達什哈雅瓦齊爾舊作答失海牙刺托都舊作脱

  脱今並改正閔本河内人性剛正敏給而刻志於學御史大夫布哈奇本之才辟以為掾平

  反𡨚獄甚有聲厯官吏部尚書移刑户二部皆以能見稱授集賢侍講學士明兵薄京師本謂其妻

  程氏曰國事至此愧不能立功補報敢愛六尺軀苟活哉程氏曰君能死忠我尚有愛於君乎本乃

  朝服與程氏北靣再拜大書於屋壁曰元中奉大夫集賢侍講學士閔本死遂各縊焉二女長真真

  次女女亦自縊其旁布哈舊作不花今改正︹明︺淩漢原武人洪武中以明經舉至京師獻

  烏鵲論帝善之授司經局正字為御史廵按陜西疏所部疾苦數事及還京師有德漠者邀置酒欲

  厚報以金漢不可帝聞之嘉歎擢右都御史時詹徽為左論議不合為所劾貶左僉都御史尋令致

  仕漢有治才廉直為帝所知然出言不檢持故居官數起數仆云李堅武陟人父英洪武𥘉

  為驍𮪍右衞指揮僉事陣殁堅有才勇掌前軍都督府事建文初以左副將軍從征伐及燕師戰勝

  負相當封欒城侯最後戰滹沱河燕卒薛祿刺堅墮馬械送北平道卒子莊嗣侯成祖即位納誥劵

  於朝師事劉溥放浪詩酒以夀終蕭盛陽武人七嵗母殁號慟幾絶後舉於鄉父及繼母殁

  并廬墓三年有青蛇馴擾之異成化中旌何瑭武陟人宏治進士𨕖庶吉士授編修不為劉瑾

  所容致仕歸瑾誅召還嘉靖初進南京太常少卿與湛若水等修明古太學之法學者翕然宗之厯

  工户禯三部侍郎進南京右都御史致仕里居十餘年敎子姪以孝弟忠信一介必嚴兩執親喪皆

  哀毁逾禮卒諡文定所著陰陽律吕儒學管見柏齋集皆行於世馮師孔原武人萬厯進

  士授刑部主事厯郎中恤刑陜西釋疑獄一百八十人出知正定府舉治行卓異遷井陘兵備副使

  以憂歸崇禎時累擢右僉都御史巡撫陜西李自成破潼關抵西安城下師孔厲兵拒守㑹偏將内

  應賊城遂陷師孔投并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忠節楊之璋河内人萬厯進

  士任三原縣知縣清介自守擢户部主事時魏忠賢勢方張請終養歸用薦起厯禮部郎當陟京卿

  首輔張志發欲見之不可曰古無呈身御史今豈有識面京卿𫆀即以病告侍𭅺顧錫疇留之投牒

  徑去後為流賊所執不屈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節愍李世藩懷慶衞千

  户年少貌文弱而精悍敢戰崇禎末禦賊靈寶為伏弩中股拔之而進復中臂猶力戰及中腦殿軍

  而還士皆泣下世藩意氣自如越數日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烈愍閻世𨕖

  濟源人歳貢任鞏縣敎諭署縣篆會賊攻城堅守八晝夜城陷不屈死是時死難者諸生錢養士劉

  國檄焉雲路閻善先李化邦皆孟縣人李養麟李存心石天祿張内實許士彦皆濟源人又河内民

  郜天德父子五人同罵賊死張鵬冲趙湛以戰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均   予入忠義祠

  李毓梁孟縣人崇禎舉人幼有雋才家貧力學甲申京師失守痛憤不欲生賊徵赴西安偽

  令迫之毓梁乃遣婦與二子奉母入山書𥿄置室内曰君恩深重背之不忍老母年老逃則不能惟

  一死可謝君親遂就縊明日母至不哭曰兒不從賊死得其所何痛為

 ︹本朝︺楊運昌河内人幼遭寇變流離中手不釋卷中順治初進士由庶吉士厯工部侍郎以

  母老乞終養施惠不倦里人德之范印心河内人少豪宕不覊以順治丁亥進士授崞縣

  知縣有能聲會姜瓖叛偽檄日三四至輒碎之斬其來使賊犯崞印心堅守危城身親矢石鬚髪為

  白 大兵至協力勦捕卒平其亂陞户部主事厯浙江杭嚴道尋補河東道後丁艱歸卒祀鄉賢

  張爾見懷慶人以歲貢署孟縣敎諭寇陷城不屈遇害蕭家芝河内人順治丁亥進

  士厯官刑部郎中恤刑河南尚書陰屬以事家芝曰公欲某殺人以求媚乎尚書初不懌已乃悔卒

  寢其事再使山西閱囚多所平反坐失出降調歸性孝友弟得癲疾家芝撫視之數十年不少怠

  竇可權河内人順治壬戌進士任汾州府推官屏絶饋遺去官日不載一物性孝弟先人遺

  業盡𢌿其弟段志熙濟陽人居里有捍賊功以蔭授主事累升元江知府疏泉漑田民皆

  頼之時魯魁山有賊數千志熙單騎往撫賊感泣解甲一方以安厯擢雲南按察使浙江布政使所

  至剔除積弊昭雪沈𡨚屏絶苞苴澄清吏治李珣濟源人舉人仕黄梅知縣擢永順府同知

  所治鳯䳄行溪諸灘多巉巖大石舟觸輒碎錐鑿莫能勝珣於水涸時架木焚燒石皆崩裂其害頓

  除厯仕永綏同知辰州知府久涖苗疆推心置腹宣布 恩威莫不向化終山東按察使杞鄉賢

  王紹素陽武人諸生性純孝竭力養親殁後廬墓三年好施予族黨中有失配乏嗣力不能

  婚娶者輒捐資佽助同邑耿李二姓爭塋地訟久不决紹素出已地捐價與之訟遂息李襃

  濟源人性至孝幼隨親避難猝遇寇至欲刃之襃泣涕哀號求免其父寇憐而並釋之父病危禱於

  神願以身代病旋愈及歿廬墓三年雍正年間 旌衞哲治濟源人貢生雍正十年知鹽城

  縣清賦籍覈户口行保甲法設六條以治民在官六年民氣大和乾隆中厯官安徽巡撫旋調廣西

  所至能急民疾苦尤善救荒著災賑條畧數千言纖悉盡事實尋擢工部尚書以疾乞歸聶清

  臣陽武人武舉任趙州汎千總嘉慶元年隨𠞰湖北敎匪於鍾祥縣擊賊陣亡事   聞予雲

  騎尉世職張殿元河内人武舉任城守營把總嘉慶三年隨𠞰湖北敎匪於鍾祥縣擊賊陣

  亡事   聞予雲𮪍尉世職

 ︹流寓︺︹晉︺石崇渤海南皮人有别舘在河陽名梓澤嵇康字叔夜譙國銍人寓居河内之

  山陽二十年與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爲竹林之遊傅休奕北地泥陽人少時避

  難於河内︹唐︺温造并州祁人隱王屋山人號其居曰處士墅︹宋︺龔大壯瀛州人少

  有重名清介自立從兄夬官河陽曽布欲見之不可得乃往謁夬邀之出從容竟日題詩壁間有得

  見兩龔之語韓忠彥相州安陽人曾布排忠彦以欽聖欲復廢后爲忠彦罪再降大中大

  夫懷州居住︹明︺朱載堉鄭㳟王厚烷長子篤學有至性㳟王以非罪見繫載堉築土室

  宫門外席藁獨處者十九年王還國始入宮王薨載堉以國讓盟津王曾孫載璽疏七上乃得報晚

  節益務著書幅巾䇿杖雜處農樵閒卒諡端清世子詔建讓國高風坊有厯書樂書行於世

  載禋鄭簡王元孫封廬江王居懷慶崇禎十七年賊陷城王整官服坐堂上賊欲屈之厲聲曰

  吾天朝藩王肯降汝逆賊耶遂遇害又執其長子翊檭擁之北上於定興旅店作絶命詞不食死

 ︹列女︺︹漢︺許負温人老媪也姚氏周亞夫為河内守負相之曰君後三載而侯侯八歲為將相

  持國柄後九年而餓死亞夫笑曰旣巳貴又何餓負指其口曰從理入口此餓死法也後果如其

  河内女子秦焚書及孝文帝即位求之失説卦三篇後河内女子得之又得秦誓一

  篇獻︹晉︺山濤妻韓氏濤與阮籍嵇康友善夫人覺濤與二人異於常交問濤濤

  曰我當世可友惟此二生夫人曰負覊之妻親觀狐趙窺之可乎他日二人來勸濤止之宿穿墉視

  之濤入曰何如曰公才致殊不如正當以識度相友濤曰伊軰亦以我度為勝︹唐︺王琚母

  王琚河内人為中書侍郎母居洛陽來京師讓琚曰爾家上世皆州縣職今汝無攻城野戰勞以諂

  佞取容海内切齒吾恐汝家墳墓無人復掃除也琚卒不免韓㑹妻鄭氏愈之嫂愈

  生三歲而孤隨會貶官嶺表會卒鄭鞠之後鄭卒愈為服期以報趙氏女山陽人父盜鹽

  當論死女詣官訴曰迫飢而盜救死爾情有可原能原之𫆀否則請俱死有司義之許減父死女曰

  身今為官所賜願毁服依浮屠以報即截耳自信侍父疾卒不嫁︹宋︺張㫖妻李氏

  㫖初遊學數年不歸妻之父母欲嫁其妻妻不從而死表其坊曰節婦︹元︺馬英河内人性

  孝友父喪哀毁二兄繼殁英獨事母甚謹又奉二寡嫂與居使得保全𡠉節及喪母卜地葬諸喪親

  負土為四墳手植松栢廬墓側終身︹明︺王錦妻趙氏河内人少許宇錦未婚而錦卒

  或勸女他適女泣曰業已許王氏矣禮無再聘之義遂造棺所哭泣盡哀旣葬錦乃留以養姑後姑

  亦卒治喪畢遂自經死宏治中旌陳子英妻孫氏陽武人子英以軍事從征迤北

  屬孫撫三子對曰君但盡忠母以家為憂子英戰死父母欲奪其志曰吾不忍背夫而生即欲自盡

  父母懼而止王良妻陽武人良為浙江按察使燕王遣使召良良未決妻問故良曰吾分

  應死未知所以處汝耳妻曰君男子乃為婦人謀乎饋良食已趨後圃投水死明末諡貞烈

  茂元妻賈氏陽武人夫殁撫子子殁撫孫婢韓氏亦不嫁侍賈終老張國士

  妻竇氏河内人國士死竇年二十四自抉其靣死是日酷暑忽晝晦大寒比殮顔色如生

  鄭㳟王以聞詔旌之唐七妻尚氏河内人幼字唐某庶子七七殤女衰絰赴弔遂留侍

  姑其嫡子豔七産不利女貞乃以蜚語誣女兄尚邦才賂大力者控於官官嚴拷邦才趣女歸女投

  張鳴鳳妻任氏河内清化鎮人土寇陷清化𬒳執大罵賊斷其軀為三

  氏女名季姐武陟人許字王時宦未嫁而時宦殤父更受聘季姐伏劒死詔旌之蕭友

  楠妻史氏河内人友楠殁矢志奉姑有孝行流寇至縊死又王蔭興妻劉氏范克愚妻王

  氏趙躅愚妻李氏鄒思繹妻王氏任尢敖妻陳氏孫拱辰妾王氏皆河内人秦宗民妻劉氏韓毓新

  妻宗氏王竒品妻趙氏史國泰妻尚氏劉洗妻呉氏劉氏女皆濟源人李文蘭妻張氏璩養心妻申

  氏劉應書女皆武陟人石顯玉女温縣人耿名世妻薛氏毛文煜妻宋氏高尚奇妻韓氏鄭自立妻

  王氏妾劉氏皆孟縣人黄甲第妻王氏禹州人居孟縣皆遇寇難不辱而死

 ︹本朝︺郭之翰妻段氏濟源人夫殁誓殉以姑老乃止及姑殁殮畢即自縊又同縣烈

  婦商彝妻鄒氏均順治年間 旌路遐齡妻邱氏修武人年少而寡苦節自矢所

  居室不蔽風雨其父築新室欲令徙居邱曰此夫死所也其可去乎康熙年閒 旌王自古

  妻張氏河内人自古卒其叔父欲奪其志截髮自誓乃免同縣節婦趙之福妻李氏任一貴

  妻劉氏均雍正年閒 旌傅文鳳妻薛氏修武人將歸而文鳳病劇至則侍湯藥及

  殁欲以身殉舅姑止之越五載夫弟受室薛曰姑有奉矣吾當從天地下絶粒八日死雍正年間

  何某妻常氏媳王氏武陟人皆苦節撫孤常氏年至一百二歲同縣烈婦

  張貴友妻黄氏王星妻李氏劉正妻索氏宋曾妻張氏並先後 旌謝廷報妻鄧氏

  孟縣人守正捐軀雍正年閒 旌張以凝妻許氏温縣人年百有三歲守志者八

  十六高自遜妻李氏河内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蕭潤妻鄒氏何洪妻周氏郭

  珍妻劉氏賀承綸妻唐氏董宗元妻鄒氏辛華曾妻陳氏郭永清妻劉氏瞿萬里妻李氏郭修倫妻

  朱氏徐文達妻李氏熊夢周妻賈氏李德芳妻劉氏張文燦妻章氏買志蘭妻張氏李進朝妻曹氏

  王儉妻黄氏丁見吉妻買氏許漢妻周氏王炳妻崔氏喬之林妻劉氏李生秀妻傅氏李廷傑妻張

  氏楊大經妻朱氏李臻妻尚氏關曉妻韓氏孫允武妻王氏裴建修妻种氏趙廷弼妻楊氏栗爾安

  妻張氏買文煜妻丁氏王湖妻呉氏楊習昌妻杜氏范銓妻蔣氏秦焜妻陳氏牛廷桂妻張氏劉玉

  章妻孫氏孫允圖妻楊氏張正統妻曹氏吳道成妻甄氏楊道顯妻錢氏劉燧妻郭氏王洪士妻范

  氏李榮妻戴氏陳獻本妻靳氏蘇大儒妻劉氏賀洛書妻唐氏賀永緒妻唐氏王準妻張氏陳尚任

  妻任氏王化周妻瞿氏封永圖妻劉氏李之佩妻許氏閃斗妻王氏母元祿妻趙氏許王楫妻蕭氏

  王士驥妻許氏白天富妻張氏楊生鶴妻張氏張廷桂妻鄧氏郭大高妻葛氏李思龍妻周氏衞拱

  信妻劉氏李清蘭妻郭氏郎大士妻李氏田人倫妻劉氏母大文妻孫氏王居所妻孫氏鄭世竒妻

  李氏趙宗魁妻余氏郝化醇妻楊氏賈聯𤇍妻劉氏崔廷鰲妻王氏陳作舟妻張氏陳長齡妻原氏

  司兆鰲妻李氏司東陽妻李氏秦建功妻張氏郭邦妻王氏郭希道妻丁氏郭名楊妻劉氏趙錫

  祉妻王氏梁衞儒妻侯氏姬澐妻武氏茹明錕妻韓氏賀五瑞妻趙氏丹桂馧妻袁氏王宏猷妻張

  氏烈婦李建功妻陳氏許九信妻李氏李洪勲妻任氏李有愛妻張氏温喜辛妻劉氏王大亮媳穉

  氏張文明妻朱氏張王受妻王氏又衞氏拜氏高如信妻連氏烈女任氏女皇甫氏女婁氏女均乾

  隆年間 旌翟燦儒妻史氏濟源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楊正政妻翟氏楊大勳

  妻李氏楊廷振妻張氏段廷𧙓妻馮氏李尚賓妻楊氏劉璧珍妻張氏王懿徳妻趙氏郝世傑妻周

  氏鄭文顯妻翟氏衞洪淙妻王氏翟有敬妻周氏盧生富妻陳氏楊元德妻張氏劉廷錫妻李氏周

  元齡妻李氏劉化淳妻李氏賈朝棟妻尹氏衞哲妻王氏李連第妻翟氏何明善妻祁氏王珮妻吳

  氏馮志禮妻趙氏烈婦趙柱輔妻于氏王希成妻翟氏丁功南妻李氏馮錫瑶妻李氏楊兆慶妻劉

  氏王趙氏張有奎妻傅氏烈女牛氏女均乾隆年閒 旌趙暚妻劉氏修武人夫亡守

  節同縣節婦薛守身妻張氏范廷試妻岳氏金湘妻朱氏烈婦龎景元妻徐氏牛世有妻郭氏烈女

  楊氏女均乾隆年間 旌馬開泰妻邢氏武陟人年二十三歲夫亡翁姑老遂翦髮

  投棺以明志敬事翁姑盡孝盡禮同縣節婦王世表妻張氏王簡妻何氏王爾吉妻郭氏郝士箎妻

  宋氏崔瑾妻周氏宋允中妻朱氏和肯穫妻徐氏高崇典妻翟氏王炎妻孟氏李來王妻陳氏宋大

  成妻李氏温毓初妻郝氏李基妻胡氏毛韶妻賈氏職思武妻李氏馬叢芳妻王氏王志曾妻賈氏

  宋廣著妻商氏謝天增妻張氏文成章妻王氏王甫妻李氏翟士望妻賈氏王耀宗妻武氏孟宏統

  妻何氏李大仕妻田氏王悅衆妻宋氏宋廣恩妻王氏程建勲妻丁氏于胗妻職氏孟秀妻季氏王

  岱妻孟氏秦琪妻劉氏劉世璧妻谷氏馬鉾妻王氏烈婦張梅三妻武氏閻錫中妻李氏荆宏妻高

  氏烈女樊氏貞女雒氏均乾隆年間 旌耿菁妻湯氏孟縣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席

  際洽妻陳氏程珍玉妻陳氏李法科妻何氏張武妻席氏馮挺妻王氏馬國祥妻王氏鄭起光妻王

  氏張志好妻杜氏申王遣妻王氏于元福妻張氏郭廷翰妻王氏曹攀桂妻楊氏毛士英妻薛氏李

  生滋妻畢氏張挺妻苗氏薛樹聲妻楊氏薛清泰妻劉氏王讜妻李氏雷運妻崔氏席大才妻王氏

  李敬妻潘氏楊謨生妻張氏王正印妻郝氏張惠星妻楊氏謝傑生妻趙氏潘世輔妻謝氏李秉一

  妻陳氏李廕妻楊氏趙振宗妻張氏李怡妻商氏妻劉氏霍良佑妻田氏于廷林妻張氏烈婦

  張良妻介氏毛永泰妻楊氏烈女李玉姐張春姐均乾隆年閒 旌朱生洋妻柴氏

  温縣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朱生濱妻郭氏朱生潮妻雒氏王文魁妻程氏侯方振妻李氏陳中儒

  妻高氏郭掄升妻楊氏張靜涵妻李氏張翽妻崔氏呉承宗妻劉氏朱克家妻董氏呉宗周妻鄭氏

  吳廷儀妻王氏張纘昌妻王氏鄭世𥳑妻呉氏鄭明心妻李氏劉玟妻王氏孫世慶妻周氏鄭宗襲

  妻許氏周森妻張氏王允文妻范氏張永祿妻楊氏呉長德妻薛氏楊學正妻孫氏呉元士妻鄭氏

  侯琇妻李氏王淼妻任氏烈婦鄭生才妻馬氏牛士達妻崔氏原文章妻鄭氏貞女陳氏均乾隆中

  高不驕妻孟氏原武人夫亡子方乳哺姑老病篤氏誓死不貳紡績維勤奉姑

  課子同縣節婦師傅妻銀氏婁德樞妻呉氏薛則武妻靳氏薛永祉妻婁氏李文妻婁氏常吉妻徐

  氏孟紹聖妻楊氏丁上林妻司氏張秀生妻蔣氏薛廷璋妻靳氏司宏修妻王氏婁繼勲妻張氏烈

  婦王牛妮妻卞氏常殿甲妻孫氏又路氏貞女洪氏李登連妻郭氏師盛時妻楊氏許廷諫妻李氏

  張倬妻高氏均乾隆年間 旌楊來鳳妻王氏陽武人夫亡勵志守節撫孤成立同

  縣節婦尹進德妾王氏楊來凰妻呉氏謝君禄妻孫氏毛光緒妻婁氏李之耀妻魯氏舉人王廷銓

  妻孫氏劉炳妻刁氏趙晉妻劉氏毛羽彌妻段氏吳際雲妻單氏屠展宗妻孫氏魯國安妻張氏夏

  璧妻李氏烈婦楊泰妻來氏李謙妻牛氏賀宣妻趙氏均乾隆年間 旌楊生德妻沈

  氏河内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何春芳妻原氏曹士儒妻李氏郭士先妻賈氏張丙午妻茹氏郭

  廷藩妻郎氏張念𥘉妻王氏孫光遠妻王氏唐朝相妾郭氏郜瑗妻張氏曹如玉妻陳氏孫𫐠祖妻

  蕭氏孫正誼妻徐氏紀清繼妻鄒氏皇甫士耀妻辛氏田允元繼妻白氏張㳟繼妻劉氏劉全仁妻

  衞氏王輈妻周氏程洪福妻皇甫氏程适妻王氏毛進彦妻楊氏王詒榖妻禹氏秦兆通妻張氏秦

  永年妻沈氏張崑妻邱氏夏泰履妻崔氏王大士妻趙氏烈婦王學儒妻成氏陳雨中妻王氏黄小

  水妻申氏烈女李氏均嘉慶年間 旌郭朝棟妻劉氏濟源人夫亡守節同縣節

  婦王守文妻鄭氏楊佩珽妻衞氏王光臨妻李氏烈婦張伍瑞妻楊氏貞女田氏均嘉慶年間 旌

  連添位妻范氏修武人夫亡守節同縣烈女王氏均嘉慶年間 旌王氏女

  武陟人許字劉戊戊外出杳無音信女年二十六父母欲為改字誓以死守不𫉬命乃亡歸劉氏孝

  事孀姑十有三年姑亡營葬事畢自縊而死同縣節婦原天錫妻田氏陳騰新妻慕氏𣏌望昌妻侯

  氏吳大信妻郭氏王如麟妻秦氏宗太平妻韋氏韋九成妻孟氏閻汝為妻李氏李湞妻郭氏劉士

  魁妻陳氏王廷智妻劉氏均嘉慶年閒 旌馮尚臣妻樊氏孟縣人夫亡守節同

  縣節婦王本存妻崔氏王珩妻耿氏武瑜妻楊氏張紹華妻趙氏薛維言妻盧氏湯顯宗妻趙氏高

  進功妻曹氏烈婦陳學成妻張氏李文章聘妻常氏烈女郭氏均嘉慶年閒 旌王豫儲

  妻張氏温縣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焦金生妻趙氏王辛驥妻張氏王化溥妻張氏職清秦

  妻趙氏烈婦李氏李守文妻職氏呉有倫妻張氏呉士成妻趙氏吳德𥙿妻商氏鄭資棟妻呉氏鄭

  長泰妻周氏鄭君弻妻呉氏柴子望妻石氏鄭森妻李氏烈女石氏鄭四姐均嘉慶年閒 旌

  呈瑞妻安氏原武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包天性妻胡氏戚樂賢妻胡氏馬登第妻司

  氏婁東林妻李氏婁希棟妻薛氏均嘉慶年間 旌李長根妻劉氏陽武人守正捐

  軀嘉慶年間 旌

 ︹仙釋︺︹唐︺司馬承禎温人事潘師正傳辟穀導引術無不通睿宗召問其術對曰為道日

  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帝曰治身則爾治國若何對曰國猶身也故遊心於淡合氣於漠與物自

  然而無私焉而天下治帝嗟嘆曰廣成之言也開元中詔於王屋山置壇室以居卒諡貞一先生親

  文其許碏髙陽人學道王屋山嘗醉吟曰閬苑花前是醉鄉誤餐王母九霞觴羣仙拍手

  嫌輕脱謫向人間作酒狂自謂在崑崙就宴失儀見謫後當春插花滿頭把花作舞上酒樓醉歌而

  ︹五代︺︹晉︺烟蘿子姓燕氏失其名王屋人天福間耕於陽臺宫之側得異參舉家

  食之遂拔宅上昇︹宋︺賀蘭棲真不知何許人為道士自言百歲善服氣不憚寒暑往

  往不食或時縱酒能啖肉至數斤居濟源奉仙觀景德二年詔赴闕旣至仁宗作二韻詩賜之號宗

  元大師未幾求還舊居卒時大雪經三日頂猶執人多異之古峯和尚姓周氏為盤谷

  寺僧甘心守淨修廢寺三十餘所悟三空性理臨終有偈

 ︹土產︺絲絹河内出元和志懷州貢綠絹紬唐書地理志懷州貢平紗平紬河内出唐書地

  理志懷州土貢茶朱膠河内出寰宇記懷州土貢朱膠明統志河内出礬紅濟源出石綠云

  煤炭通志河内出府志濟源亦出河陽島唐書地理志懷州土貢黄魚䱹宋祁筆記河

  陽出王鮪魚河内出府志 國初貢竹康熙年閒裁免石榴孟縣出寰宇記孟縣貢

  杮府志河内出武陟又出梨棗西瓜各縣出元和志懷州貢牛膝明統志河内出地黄山

  藥濟源出天門冬按明統志濟源縣產鐵河内修武二縣俱有磁窑孟縣產硝府志武陟縣產白蠟

  附注於此









                    前總纂官張 琴恭纂輯

                    提調官張日章恭覆輯

                    校對官李仙蟠恭 校

                    校對官章詒燕恭覆校

大清一統志

 河南府在河南省治西三百八十里東西距三百六十里南北距五百十五里東至開封府汜水

  縣界一百六十里西至陜州界二百里南至南陽府南陽縣界五百里北至懷慶府孟縣界十五里

  東南至開封府禹州界一百八十里西南至陜西商州商南縣界五百三十里東北至孟縣界七十

  五里西北至山西解州平陸縣界二百十里自府治至 京師一千八百里

 ︹分野︺天文柳分野鶉火之次

︹建置沿革︺禹貢豫州之域周初曰洛邑成王營爲東

  都平王遷都之是爲東周秦莊襄王元年置三川

  郡韋昭曰有河洛伊故曰三川漢改曰河南郡史記漢元年項羽立楚將瑕邱

  申陽爲河南王都洛陽二年陽降漢於是置河南郡後漢建武初徙都之十

  五年改曰河南尹兼移司隸校尉治此三國魏置

  司州元和志魏陳留王以司隸校尉所掌置司州晉初因之永嘉後陷

  於苻秦改為豫州義熙十二年劉裕平河南復置

  司州治虎牢在今開封府汜水縣界後魏太宗置洛州太和十七

  年自代徙都之仍曰司州河南尹東魏天平初復

  曰洛州改置洛陽郡又分置河南郡後周大𧰼元

  年移相州六府於洛陽稱東京置洛州總管府隋

  開皇元年罷郡改六府置東京尚書省其年廢二

  年廢總管置河南道行臺三年廢行臺以洛州領

  縣大業元年建東京改洛州曰豫州三年又改為

   河南郡置尹五年改東京爲東都唐武德四年

   曰洛州置總管府尋罷府置陜東道大行臺九年

   罷行臺置都督府貞觀十八年府罷顯慶二年

   爲東都光宅元年改曰神都神龍元年復曰東都

   開元元年改洛州爲河南府天寶元年改東都曰

   東京上元二年罷京寶應元年復爲東都唐書方鎭表至

   德元載置東畿觀察使廣德二年廢大厯十四年復置建中四年置東畿節度使貞元元年廢節度

   置都防禦使二年升觀察使五年復置都防禦使元和三年罷十三年復置光啓元年復置東畿觀

   察兼防遏使三年升爲佑國軍節度使光化二年罷節度復爲觀察使天祐元年五代梁

   爲西都後唐同光元年復爲東都晉天福三年

   曰西京後周因之宋曰河南府洛陽郡熙寕五年

   分爲京西北路治所金初曰河南府置德昌軍興

  定元年升爲中京金昌府屬南京路元曰河南路

   屬河南江北行中書省明爲河南府屬河南布政

   使司

  本朝因之屬河南省領州一縣十三洛陽偃師宜陽新安鞏孟

   津登封永寕澠池嵩盧氏靈寶閿鄉雍正二年升陜州爲直隸州割

  靈寶閿鄉二縣屬之十二年以盧氏縣改屬陜州

  今領縣十

  洛陽縣附郭東西距七十五里南北距一百里東至偃師縣界三十五里西至新安縣界四

   十里南至嵩縣界七十里北至孟津縣界三十里東南至汝州界八十里西南至宜陽縣治七十里

   東北至孟津縣治四十里西北至新安縣治三十里周初洛邑成王營為王城又於其東定下都謂

   之成周平王徙居王城為東周戰國時改王城曰河南成周曰洛陽秦置三川郡漢改河南郡治洛

   陽以河南縣屬之後漢遷都洛陽改洛曰雒為河南尹治仍領河南縣三國魏復改曰洛陽為司州

   治晉因之後魏太和中亦遷都於此東魏為各州洛陽郡治隋大業元年改建新都又改置河南郡

   治河南縣移洛陽於郭下同為郡冶唐神龍三年改洛陽曰永昌景隆元年復故與河南縣俱為河

   南府治五代因之宋熙寕五年併洛陽入河南元祐二年復置金併河南入洛陽為金昌府治元為

   河南路治明為河南府治 本朝因之偃師縣在府東少北七十里東西距六十里南北

   距八十里東至鞏縣界二十五里西至洛陽縣界三十五里南至登封縣界五十五里北至孟津縣

   界二十五里東南至登封縣治九十里西南至宜陽縣治一百四十里東北至懷慶府温縣治八十

   里西北至孟津縣治四十五里殷西亳地春秋時為周尸氏邑漢置偃師縣屬河南郡後漢因之晉

   省入洛陽隋開皇十六年復置仍屬河南郡唐屬河南府五代因之宋慶厯二年省四年復置熙寕

   五年省入緱氏八年復置金屬金昌府元屬河南路明屬河南府 本朝因之宜陽縣

   西南七十里東西距一百十里南北距七十五里東至洛陽縣界二十里西至永寕縣界九十里南

   至嵩縣界四十五里北至新安縣界三十里東南至嵩縣界四十里西南至嵩縣界一百里東北至

   洛陽縣界二十五里西北至澠池縣界八十五里戰國韓宜陽邑漢置宜陽縣屬宏農郡後漢晉宋

   因之後魏孝昌初置宜陽郡東魏天平初置陽州後又分置甘棠縣後周改陽州曰熊州而齊亦有

   宜陽縣及周平齊始合為一隋開皇初郡廢仁壽四年改甘棠曰夀安大業初州廢二縣皆屬河南

   郡義寕二年復置宜陽郡唐武德元年改郡為熊州兼領壽安縣二年改宜陽縣曰福昌貞觀元年

   州廢縣屬穀州六年自澠池徙州治福昌顯慶二年穀州廢二縣皆屬河南府五代因之宋慶厯三

   年廢壽安為鎭四年復置熙寕五年省福昌入夀元祐元年復置金改夀安曰宜陽以福昌縣屬

   嵩州元初併福昌入宜陽仍屬河南府明不改 本朝因之新安縣在府西七十里東西

   距七十八里南北距九十里東至洛陽縣界四十三里西至澠池縣界三十五里南至宜陽縣界三

   十里北至懷慶府濟源縣界六十里東南至宜陽縣界六十里西南至永寕縣治一百六十里東北

   至孟津縣治一百十里西北至山西絳州垣曲縣治一百四十里漢於今澠池縣界置新安縣屬宏

   農郡後漢因之東晉末分置東垣縣屬河南郡後魏屬新安郡後周保定五年置中州建德六年

   廢於東垣置新安郡隋開皇十六年改郡置榖州仁夀四年州廢又省新安縣入東垣大業初改東

   垣曰新安屬河南郡義寕二年復置新安郡唐武德元年復改榖州貞觀元年移州治澠池縣以縣

   屬河南府五代及宋因之金屬金昌府元屬河南路明屬河南府 本朝因之鞏縣在府東北

   一百二十里東西距五十五里南北距八十五里東至開封府汜水縣界二十五里西至偃師縣界

   三十里南至登封縣界七十里北至懷慶府温縣界一十五里東南至開封府滎陽縣界六十里西

   南至登封縣界八十里東北至汜水縣界四十里西北至孟津縣界七十里春秋周鞏伯邑戰國時

   東周所居秦置鞏縣漢屬河南郡後漢晉宋因之後魏改屬成皋郡北齊省隋開皇十六年復置仍

   屬河南郡唐屬河南府五代及宋因之金屬金昌府元屬河南路明屬河南府 本朝因之

   津縣在府東北四十五里東西距一百里南北距二十五里東至鞏縣界四十里西至新安縣

   界六十里南至洛陽縣界十五里北至懷慶府孟縣界十里東南至偃師縣界十五里西南至洛陽

   縣治四十五里東北至孟縣治十里西北至懷慶府濟源縣治七十里古孟津地春秋周平陰邑秦

   置平陰縣漢屬河南郡後漢因之三固魏文帝改名河陰晉宋因之後魏太宗併入洛陽正始二年

   復置東魏元象二年置河陰郡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仍併縣入洛陽唐為洛陽河清二縣地宋開

   寶元年徙河清縣於此屬河南府金改曰孟津貞祐三年升為陶州尋復為縣元屬河南路明屬河

   南府 本朝因之登封縣在府東南一百二十里東西距一百五里南北距九十里東至

   開封府密縣界四十五里西至偃師縣界六十里南至汝州界五十里北至鞏縣界四十里東南至

   開封府禹州界六十里西南至洛陽縣界一百十里東北至密縣界三十五里西北至偃師縣界三

   十里古陽城邑秦置陽城縣漢元封元年分置崈高縣皆屬潁川郡後漢省崈高入陽城晉以陽城

   屬河南郡後省後魏太和十三年置堙陽縣正光中復置陽城縣孝昌二年置陽城郡東魏天平初

   於堙陽置中川郡後周廢中川郡隋開皇初廢陽城郡十六年於陽城縣置嵩州仁夀四年州廢開

   皇六年改堙陽曰武林十八年改曰輪氏大業元年改曰嵩陽與陽城皆屬河南郡唐武德四年

   置嵩州貞觀三年州廢屬洛州十七年省嵩陽入陽城永淳元年分陽城緱氏地復置嵩陽縣二年

   光宅元年復置萬嵗登封元年改陽城曰告成嵩陽曰登封神龍元年俱復故名二年復曰告成

   登封皆屬河南府天祐二年改告成曰陽邑後唐復曰陽城周顯德中省陽城入登封宋因之金屬

   金昌府元屬河南路明屬河南府 本朝因之永寕縣在府西南一百九十里東西距一百

   五十里南北距一百四十里東至宜陽縣界三十里西至陜州盧氏縣界一百二十里南至嵩縣界

   八十里北至陜州界六十里東南至嵩縣治一百四十里西南至盧氏縣治一百六十里東北至新

   安縣治一百六十里西北至陜州界六十里漢澠池宜陽二縣地晉以俊為澠池縣地東魏置金門

   郡西魏分置北宜陽縣屬宜陽郡廢帝二年改曰熊耳後周改置同軌郡隋開皇初郡廢屬河南郡

   義寕二年改縣曰永 寕屬宜陽郡唐武德元年熊州三年分置函州 八年州廢仍屬熊州貞觀元

   年屬穀州顯慶二年州廢屬河南府五代及宋因之金正隆六年改屬嵩州元屬河南路明屬河南

   府 本朝因之澠池縣在府西一百六十里東西距八十五里南北距一百二十里東至新

   安縣界五十五里西至陜州界三十里南至永寕縣界三十里北至山西絳州垣曲縣界九十里東

   南至新安縣治一百二十里西南至永寕縣界四十里東北至新安縣界一百里西北至垣曲縣界

   一百里戰國時澠池邑初屬韓後屬秦漢景帝置澠池縣屬宏農郡後漢晉宋因之後魏太和十一

   年改置北澠池縣後又置澠池郡周改置河南郡大象中郡廢縣屬同軌郡隋開皇𥘉仍為澠池縣

   屬熊州十六年屬榖州大業中屬河南郡唐武德元年屬穀州貞觀元年徙州來治六年州徙治福

   昌以澠池屬之顯慶二年屬洛州開元元年屬河南府五代及宋因之金末於縣置韶州元至元八

   年州廢屬河南路後屬陜州明屬河南府 本朝因之嵩縣在府西南一百六十里東西距

   二百五十 里南北距三百三十 里東至汝州伊陽縣界五十 里西至陜州盧氏縣 界二百里南至南

   陽府南陽縣界二百八十里北至宜陽縣界五十里東南至伊陽縣界九十里西南至盧氏縣界二

   百里東北至洛陽縣界九十里西北至永寕縣治一百四十里春秋陸渾戎地漢置陸渾縣屬宏農

   郡後漢因之晉改屬河南郡宋以後廢東魏改置北陸渾縣屬新城郡又置北荆州伊陽郡及南陸

   渾縣後周改北荆州曰和州隋開皇初郡廢改置伊州省北陸渾入南陸渾又改曰伏流四年州移

  治水休大業初改縣曰陸渾屬河南郡唐先天二年又折置伊陽縣俱屬河南府五代時省陸渾入

  伊陽宋因之紹興初於縣置順州金天德三年名嵩州屬南京路元至元三年省伊陽縣入州八

  年屬南陽府明洪武二年廢州為嵩縣屬河南府 本朝因之

 ︹形勢︺洛邑天下之中史記周本紀左據成皋右阻黽池前

  鄉崧高後界大河漢書翼奉傳泝洛背河左伊右瀍西

  阻九河東門於旋盟津達其後大谷通其前迴行

  道乎伊闕邪徑捷乎轘轅後漢張衡東京賦直伊闕俊

  據邙山左瀍右澗洛水貫其中唐書地理志

 ︹風俗︺女修織絍男務耕耘漢班固東都賦周人善賈趨利而

  纖嗇多衣冠舊族士嚮詩書民習禮義務本立

  業有周召遺風宋志

 ︹城池︺河南府城周八里有奇門四濠廣三丈明洪武元年築 本朝順治五年修乾隆二

  十六年重修洛陽縣附郭偃師縣城周六里有奇門四濠廣一丈五尺明洪武中增築

  本朝順治九年修康熙五十年乾隆二十七年重修宜陽縣城周四里門四濠廣二丈明

  景泰元年修 本朝順治五年修乾隆二十七年重修新安縣城周四里有奇門四明

  洪武𥘉建崇禎九年移北城跨慕容山增拓二百步 本朝順治十三年乾隆十九年二十七年

  鞏縣城周七里有奇門四濠廣一丈五尺明成化中重築 本朝順治六年修康熙二

  十年乾隆九年二十七年重修孟津縣城周四里門四濠廣四丈明嘉靖中築崇禎中甃

  甎 本朝順治六年康熙三十年重修登封縣城周四里門四濠廣二丈明景泰元年

  重築 本朝順治三年乾隆九年二十七年重修永寕縣城周四里有奇門三濠廣丈

  餘明洪武中重建 本朝順治九年修康熙二十五年雍正七年乾隆十年二十七年重修

  池縣城舊城周八里有奇門六南距澠水明成化中重築崇禎十年截去西城一半僅存三

  分之一東西二門 本朝順治十一年修康熙十五年雍正十二年乾隆十年十九年二十七年屢

  嵩縣城周五里有奇門四濠廣五丈二尺明洪武中重建 本朝順治十七年修雍正

  十二年乾隆十七年重修

 ︹學校︺河南府學在府治東南宋爲西京國子監在洛水南金改爲府學遷此元燬明洪武

  中重建 本朝順治八年康熙三十三年正八年乾隆二十七年重修入學額數二十名

  陽縣學在縣治東明洪武五年建 本朝順治六年修雍正八年乾隆二十八年重修入學

  額數二十名偃師縣學在縣治東元延祐四年建 本康熙二十八年修乾隆二十

  八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五名宜陽縣學在縣治西舊在治東南洪武三年建 本朝

   雍正二年修乾隆年閒重修入學額數十二名新安縣學在縣治東南宋崇寕閒兵燬元

   至元中徙建明成化十四年修 本朝康熙四年修乾隆十九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二名鞏縣

   學在縣治南元大德十一年建 本朝順治十三年修康熙二十三年乾隆元年三十年重修入

   學額數八名孟津縣學在縣冶東南明嘉靖十六年建 本朝順治十三年修乾隆

   十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二名登封縣學在縣治西南元大德五年建 本朝順治九年

   雍正三年乾隆三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二名永寕縣學在縣治西宋咸平中建明洪武

   元年重建 本朝順治九年修康熙二十八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二名澠池縣學

   治南明洪武五年建 本朝康熙七年修乾隆十年重修入學額數八名嵩縣學在縣治西

   明昌五年建明洪武二年改建 本朝順治三年修康熙十九年乾隆十四年重修入學額數十

   伊洛書院在府城南五里成化七年周南書院 本朝康熙三十九

  年建四十三年知府趙於京移建於府治東北天中書院在府城十字街西 本朝順治

  初巡道趙文蔚建嵩陽書院在登封縣太室山麓五代周時建初名太室書院宋至道

  初賜九經子史景祐二年更名嵩陽與睢陽白鹿嶽麓號四大書院明末傾圮殆盡 本朝康熙十

  三年知縣葉封復建十六年少詹事耿介增修有湯斌碑記乾隆十五年   高宗純皇帝臨幸

     御製嵩陽書院詩伊川書院在嵩縣東北鳴皋鎭元時建久廢 本朝康熙二十

  七年知縣徐士訥知府汪楫相繼増修有元趙孟頫書薛友諒碑記

 ︹户口︺原額人丁九萬四千一百七十二今滋生男婦大小共一百七十一萬一千四百一十五名口

  計三十萬八千六十四户

 ︹田賦︺田地四萬三千九百八十九頃二十三畝額徵地丁正襍等銀二十一萬六千九百二十八兩

  二錢五分正兌改兌米一千九十九石八斗有奇麥二千四百七十七石有奇豆四千九百三十四

   石三斗有奇耗米二百九十一石四十有奇耗麥五百五十五石一斗有奇耗豆一千一百二石七

   斗有

  ︹山川︺玉泉山在洛陽縣東南三十里上有白龍祠祠前有白龍潭禱雨多應委粟山

   在洛陽縣東南三國 魏志景初元 年營洛南委粟山為圜邱魏書高祖 紀太和十九 年行幸委粟山

   議定圜 邱寰宇 記山在縣東 南三十 五里大  石山在洛陽縣東南四十里南接登封縣界亦

   名石 林馬融廣成頌金山石林殷起乎其中章懷太子 曰石枺大石山也三國魏志明帝獵於大石

   山虎趨乘輿孫禮便投鞭下 馬欲奮劒斫虎詔令禮上馬水經注小狂水逕大 石嶺南開山圖所謂

   大石山也王隱晉書惠帝使校尉陳總仲元詣洛陽山請雨總盡除小祭惟存大石而析之七日大

   雨即是山 也元和志大石山一名萬安山在潁陽縣西四十 里寰宇記在洛陽縣東南四十五里高

   二百丈舊志萬安山南麓曰黃花堆亦名黃華山有范仲淹墓周山在洛 陽縣南十五 里一名

   小亭山下有周谷皇覽周靈王冢在河南城西南柏亭西周山上寰宇記今在苑中當河南縣西一

   名小亭山周地紀山下有周谷本周之采地闕塞山在洛陽縣南一名伊闕山亦名龍門

   山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晉知躒趙鞅帥師納王使女寛守闕塞杜預注洛陽西南伊闕口也史記秦

   昭襄王十四年白起攻韓魏於伊闕五十一年西周君與諸侯約從將天下銳兵出伊闕攻秦令秦

   毋得通陽城水經注昔大禹疏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厯其閒北流故謂之伊闕春秋之

   闕塞也陸機云洛有四闕斯其一焉兩京記隋煬帝登北邙觀伊闕曰此龍門耶自古何為不建都

   於此蘇威曰以俟陛下遂自故都移於今所括地志伊闕在洛陽南十九里今名鍾山又謂之龍門

   宋祁曰伊闕洛陽南面之險也自汝潁北出必道伊闕其閒山谷相連阻扼可恃舊志山在府南二

   十五里山之東有香山西有龍門又曰龕㵎又有八節灘在龍門下秦山在洛陽縣西南二十

   五里洛水南俗傳此山為秦頭魏尾故名亦名三山相傳即周之三王陵也谷口山

  陽縣西南三十里孝水出焉山海經縞羝山西十里曰廆山交觴之水出其陽俞隨之水出其陰即

  此山憩鶴山在洛陽縣西南四十八里接宜陽縣界明統志在宜陽縣東南四十里世

  傳王子晉乘白鶴憩此八將山在洛陽縣西三十里相傳唐尉遲敬德與單雄信等八將

  戰於北邙山在洛陽縣北東接孟津偃師鞏三縣界亦作芒山府志一名郟山周營王

  城北枕郟山即此左傳昭公二十二年王田北山杜預注洛北邙也後漢建武十一年城陽王祉葬

  於北邙其後王侯公卿多葬此章帝時梁鴻登北邙作五噫之歌三國魏明帝嘗欲平北邙令登臺

  望見孟津以辛毗諫而止後魏太和二十年命代人遷洛者悉葬邙山水經注洛陽穀門北對邙阜

  連嶺修互苞總衆山始自洛口西踰平隂悉邙壟也元和志北邙山在偃師縣北二里西自洛陽縣

  界東入鞏縣界舊𮗸云此山是隴山之尾乃衆山總名連亙四百餘里寰宇記邙山在河南縣北十

  里洛陽縣二里一名平逢山别阜曰佩印山漢諸陵並在此金志正隆六年更北邙山名太平山舊

   志又有翠雲山在洛陽縣西北三里即邙山最高處其南有避暑城又有鳳凰山在縣東北三十里

   上有駱駝嶺亦邙山之支阜也又邙山在孟津縣南二里西自橫水東至叩馬邨延亙百餘里又在

   鞏縣北三里鳳臺山在偃師縣東二十里接鞏縣界舊名訾王山宋天聖八年建太祖太

   宗眞宗會聖宫於山上改今名太平山在僵師縣東南五十里唐書地理志緱氏縣太平山

   本懊來山天祐元年更名轘轅山在偃師縣東南接鞏登封二縣界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欒

   盈出奔楚過周王使候岀諸轘轅戰國䇿張儀曰秦下兵三川塞轘轅緱氏之口漢書秦二世三年

   沛公戰雒陽東不利從轘轅至陽城後漢當建武九年幸緱氏登轘轅元和志轘轅山在緱氏縣東

   南四十六里道路險阻凡十二曲將去復還故口轘轅後漢河南尹何進所置八關此其一也舊志

   山在偃師縣東南五十五里鞏縣西南七十里登封縣西北二十八里當太室之西少室之北一名

   崿景山在偃師縣南詩商頌陟彼景山曹値洛神賦陟通谷陵景山寰宇記景山在緱氏縣

   東北八里舊志在偃師縣南二十里崇麗為諸山冠其側有太子嶺唐恭陵在焉其西為白雲山雲

   出即緱氏山在偃師縣南四十里列仙傳王子晉見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

   緱氏山頭果乘白鶴駐山巔望之不到舉手謝時人而去水經注休水側緱氏原開山圖謂之緱氏

   山俗亦謂之撫父堆上有子晉祠盧元明嵩山記覆釡堆亦名赴父堆即緱嶺也元和志山在緱氏

   縣東南二十九里寰宇記山上有石室飲鶴池舊志在偃師縣南四十里其南十里為萬安山又西

   為浮山 本朝乾駕幸嵩洛經此有十五年   高宗純皇帝  御製登緱山極目詩

   百坯山在偃師縣南五十里後漢書和帝永元十六年行幸緱氏登百坯山注即柏坯山也

   馬鞍山在偃師縣南六十里與登封縣少室山相接相近又有燄光香爐二山半石

   山在偃師縣西南山海經半石之山來需之水出其陽而西流注於伊水合水出於其陰而北流

   注於洛水經注劉水出半石東山寰宇記山在緱氏縣南十五里舊志在偃師縣西南三十五里又

  有牛心山在縣西南六十里與浮山相對首陽山在偃師縣西北十五里北接孟津縣界後

  漢書順帝陽嘉元年遣大夫謁者詣首陽山請雨水經注河水逕平縣北南對首陽山春秋所謂首

  戴也上有夷齊廟元和志在偃師縣西北二十五里舊志即邙山最高處日出先照故名去孟津縣

  東南三十里夀安山在宜陽縣東十三里隋置壽安縣以此相近為藏龍山有龍王廟禱

  雨輒鹿蹄山在宜陽縣東南水經注林楮山南則鹿蹄山世謂之非山其山陰則峻絕

  百仞陽則原阜隆平廿水發於東麓又云山在河南陸渾縣故城西北俗謂之縱山隋書地理志興

  泰縣有鹿蹄山唐書高宗龍朔元年獵於非山舊志在今縣東南五十里錦屏山在宜陽縣

  城南數步中有一峯聳出謂之玉柱其南有半壁山黄金山唐書地理志壽安縣有錦屏山武后所

  萬安山在宜陽縣南四十五里唐書地理志夀安縣西南四十里有萬安山石墨

  山在宜陽縣西南二里水經注洛水逕九曲南其側有石墨山山石盡黑可以書疏故名元和志

   在壽安縣西南三里鍾山在宜陽縣西南與錦屏山相隔藻河相對俗名西山觜隋書地理志

   興泰縣有鍾山岳頂山在宜陽縣西南峻極不可攀躋由龍屋至山頂六十里又西為花果

   神峪山在宜陽縣西五里亦名神林峪其南有神龍泉公山在宜陽縣西九里山

   頂有周公廟靈山在宜陽縣西十五里俗名鳳凰山中有靈泉亦曰靈池又西三里為黄帝

   女几山在宜陽縣西九十里晉書張軌少隱於宜陽女几山水經注渠谷水出宜陽縣

   南女几山元和志在福昌縣西南三十四里舊志在今宜陽縣西南八十五里俗云石雞山

   耳山在宜陽縣西接永寕縣界後漢建武三年眉餘衆向宜陽帝自將征之赤眉震怖乞降

   積兵宜陽城西與熊耳山齊水經注洛水之北有熊耳山雙巒競舉狀同熊耳此自別山不與禹貢

   導洛自熊耳同也唐武德𥘉李密自桃林叛走南山盛彦師率衆踰熊耳山南據要道逆擊斬之元

   和志山在永寕縣東北四十五里舊志在今宜陽縣西百里又有熊耳山在澠池縣南二十里其麓

   連跨澠池西境按禹貢熊耳山在陜州盧氏縣界詳陜州志嶥山在宜陽縣西北九十里接

   永寕縣界一名崛山下有金絲㵎又有漢山在縣西北三鄉寨北上有光武廟慕容山

   安縣治後一名懷山相傳慕容垂屯兵於此其北麓有芝泉流至北城下注於泮池明崇禎九年

   北城於山巔由是山半在城内八陡山在新安縣東八里其山陡峻亦名八將山為東西孔

   道水經注㵎水東北流厯函谷東圾謂之八特坂即此長石山唐書地理志新安縣有長

   石山舊志在縣東南五里瞻諸山在新安縣東南山海經廆山西三十里曰瞻諸之山少水

   出其陰舊志山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又有鏤腳山在縣東南二十里山海經曰瞻諸山西三十里曰

   婁涿山陂水出其陰疑即此又有白石山在縣南五里舊志謂即山海經㵎水所出之山也

   山在新安縣南十五里水經注豪水出新安縣密山榖山山海經白石山西五十里曰榖

   山爽水出焉舊志有郁山在新安縣西南二十里練谷水自山北流入穀爛柯山在新安縣

  西南三十五里羣峯秀錯中有王喬洞下有三石泉西流入㵎縣志傳語樵子王喬遇仙處

  門山在新安縣西三十里水經注穀水東逕闕門山山阜之不接者里餘故得是名二壁爭高

  斗聳相亂西瞻雙阜右望如砥隋書地理志新安縣有闕門山明統志山在縣西三十里一名扼山

  舊志東曰青龍西曰鳳凰兩山相對如闕謂之闕門俗亦曰鐵門隊山在新安縣西北十八

  里山形如隊長垣河出此青要山在新安縣西北七十里山海經青要之山北望河曲南望

  墠渚畛水出焉北流注於河水經注今謂之疆山隋書地理志新安縣有强山縣志在縣西北七十

  里其山陡峻自長泉寺以東互四五里石磴參差俯瞰河流山畔一路如線俗名大夫纒又紫荆山

  在縣西北一百十里縣境諸山此為最高其絕頂一峯曰天壇騩山在新安縣西北山海經青

  要山東十里曰騩山正回之水出焉水經注疆山東阜也隋書地理志新安縣有魏山蓋即騩山之

  天陵山在鞏縣東南六十里寰宇記潘岳家風詩所云天陵巖謂此也虎頭山

  在鞏縣南門外其西有駱駝嶺並峙侯山在鞏縣南二十五里盧元明嵩山記云漢王彦隱居

  此山景帝累徵不出就封為侯山因以名至今人指所住為王彦崖舊志在縣東南二十里

  龍山在鞏縣南四十里宋太祖陵之左故名其尾接洛河者名龍尾山在縣西三里趙封

  山在鞏縣南四十里宋時種茶於此封之以禁樵採故名寒戰山在鞏縣南五十里山

  形高峻下臨玉仙河雖盛暑有寒氣逼人黑雲山在鞏縣南六十里相傳成湯禱雨於此

  亂石山在鞏縣南八十里下有羅漢西流半鼻湧水菩池等五泉九山在鞏縣西南水

  經注白相㵎水逕九山東其山孤峯秀出嶕嶢分立山際有九山廟廟前有碑云九顯靈君者太華

  之元子陽九列名號曰九山府君也隋書地理志鞏縣有九山寰宇記在縣西南五十五里

  山在鞏縣北臨黄河吕氏春秋夏后氏孔甲田於東陽萯山水經注帝王世紀以為即東首陽山

  隋書地理志鞏縣有東首陽山舊志蓋邙山支麓也大刀山在鞏縣北八里有神廟又縣北

   八里有馬鞍山乃邙山之尾神尾山在鞏縣東北宋元豐元年都水監丞范子淵議引洛

   入汴欲起鞏縣神尾山至士家堤築大堤四十七里以捍大河翠微山在孟津縣東三十里

   柏崖山在孟津縣西五十里黄河南岸北魏侯景築城於上唐時建柏崖倉後復置柏崖縣

   基址尚存穀城山在孟津縣西六十里𤁄水出此水經謂之穀城縣北山博物記謂之潛亭

   箕山在登封縣東南孟子益避禹之子於箕山之陰史記太史公曰余登箕山上有許由

   冢高士傳箕山亦名許由山在陽城縣南十三里水經注陽城縣南對箕山山上有許由冢下有牽

   牛墟側潁水有犢泉是巢父還牛處明統志山在登封縣東南三十里一名崿嶺偃月山

   隋書地理志陽城有偃月山舊志在箕山之左與石羊關相近大熊山在登封縣東南即古

   大𩇵山山海經大𩇵之山狂水出焉西南流注於伊水舊志今曰大熊山在縣東南四十里四圍𨺗

   峻頂上寛平可避兵其下産鐵山民鼓鑄為業漢志陽城縣有鐡官即此又小熊山在縣南三十里

   下有二洞深不可測山北有邨曰白栗坪境頗幽勝陽乾山在登封縣東南漢書地理志陽

   城縣陽乾山潁水所出元和志在潁陽縣東二十五里舊志在少室山正南倚箔山

   封縣西南一名天箔山水經注倚薄水出倚薄山元和志潁陽縣有倚箔山望之如立箔山西北崖

   下有鍾乳隋時充貢唐書地理志山有鍾乳貞觀七年採舊志山在潁陽鎭北其東為石堂山上有

   石室名紫雲洞即唐邢和璞隱處其西即萬安山也嵩山在登封縣北古曰外方又名嵩高亦

   曰太室其西曰少室書禹貢熊耳外方桐柏在傳昭公四年晉司馬侯曰陽城太室九州之險史記

   封禪書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閒故嵩高為中嶽漢書武帝紀元封元年登嵩高吏卒聞呼萬嵗

   者三令祠官加增太室祠以山下為奉邑曰崇高地理志崇高縣武帝置以奉太室山有太室少室

   山廟古文以崇高為外方山後漢書靈帝紀熹平五年復崇高山名為嵩高山白虎通中央之嶽加

   嵩高字者何中嶽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韋昭曰嵩高有太室少室之山山有石室故名戴

   延之西征記東曰太室西曰少室相去十七里嵩高其總名也舊唐書高宗永淳元年於嵩山南造

   奉天宫則天證聖元年號嵩山為神嶽梁載言十道志河南道名山曰嵩高元和志嵩高山在告成

   縣西北三十三里登封縣北八里高二十里周一百三十里少室山在告成縣西北五十里登封縣

   西十里高十六里周三十里潁水源出焉金史地理志少室山宣宗置御寨其上舊志嵩山在登封

   縣北十里其山東跨密縣西跨洛陽北跨鞏縣延亘百五十里太室中為峻極峯左右列峯各十二

   凡二十四峯又西二十里為少室山其峯三十有六 本朝乾隆十五年   高宗純皇帝駕幸

   嵩洛有   御製登嵩山華蓋峯歌刻石山頂永垂萬禩陽城山在登封縣東北漢書

   地理志陽城縣陽城山洧水所出水經洧水出密縣西南馬領山酈注亦言出陽城山山在陽城縣

   東北蓋馬領之統目焉元和志陽城山在告成縣東北三十八里舊志山在今縣東北俗名車嶺山

   天柱山在永寕縣東南四十五里中有王官谷金史地理志永寕縣有天柱山金門

  山在永寕縣西南水經注金門谿水黍艮谷水皆出金門山開山圖曰山多重固建武二年强弩

  偏將軍陳俊轉擊金門白馬皆破之即此也劉昭後漢書注宜陽有金門山山竹可爲律管明統志

  在永寕縣西南三十里一名律管山楊柏山在永寕縣西南四十里山閒有谷谷有八區洞

  松陽山在永寕縣西南松陽溪水出焉隋書地理志長泉縣有松陽山延夀山

  寕縣西五里有香泉飲之多夀因名龍頭山在永寕縣西四十五里蜿蜒抵洛水壇山

  在永寕縣西水經注洛水逕檀山南其山四絕孤峙山上有塢聚俗謂之檀山塢隋書地理志長泉

  縣有壇山明統志作天壇山一名壇屋山在永寕縣西四十五里大通山在永寕縣西五

  十里有風穴擊之如雹聲陽虚山在永寕縣西五十里一名陽峪明統志黄帝時蒼頡隋帝

  南巡登陽虚之山即此 按水經注黃帝所登之陽虚在陜西洛南縣界此蓋別一山後人誤指耳

  鵜鶘山在永寕縣西水經注黄坊谿水出鵜鶘山山有二峯峻極於天有大小鵜鶘之名舊

   志山在縣西八十里嶕嶢山在永寕縣西北三十五里金史地理志永寕有嶕嶢山縣志又

   有鳳翼山在縣北一里崤山在永寕縣北六十里西北接陜州界東接澠池縣界春秋僖公

   三十三年晉人及姜戎敗秦師於崤左傳蹇叔曰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北陵文王之

   所避風雨也吕氏春秋天下九塞殽其一也後漢建武三年馮異與赤眉戰於崤底太破之班固

   西都賦左據函谷二崤之阻杜預左傳注崤在澠池縣西二崤之閒南谷中谷深委曲兩山相嶔故

   可以避風雨古道由此魏武帝西討巳漢惡其險而更開北山高道西征記崤上不得鳴鼓角鳴則

   風雨總至水經注崤水出盤崤山石崤水出石崤山山有二陵千崤水南導於千崤之山漢建安中

   曹操惡南路之險更開北道自後行旅多從之山側附路有石銘云晉太康三年宏農太守梁柳修

   復舊道太崤以東西崤以西明非一崤也魏書地形志崤縣有三崤山隋書地理志熊耳縣有二崤

   山元和志三崤山又名嶔崟山在永寕縣北二十八里自東崤至西崤二十五里東崤長坂數里峻

  阜絶㵎車不得方𮜿西崤全是石坂十二里險絕不巽東崤通典文王避風雨處即東崤山在夏后

  皋墓北十里許漢時移道於嶔崟山南在夏后墓南可五里曹操更開北道即復春秋時舊路也後

  周初更復南移隋大業三年廢武德初又通貞觀十四年又廢其道西至永寕縣界又東分為二道

  南道東南入福昌北道東入澠池寰宇記一陵在峽石縣東北四十六里本屬永寕乾德二年割屬

  當縣明統志崤山在永寕縣北六十里舊志崤底在縣西北七十里崤谷之底也有崤㡳關巡司亦

  名崤大媚山在澠池縣東一百三十里有大媚洞舊志作黛媚山馬頭山

  池縣西南水經注穀水出崤東馬頭山穀陽谷魏書地形志北澠池有馬頭山元和志作穀陽山在

  永寕縣西北五十五里穀水所出舊志廣陽山在澠池縣西二十里澠水所岀即此又以為馬頭山

  在縣東北六十里疑誤韶山在澠池縣北三十里金以此名州上有金烏玉兔二峯

  門山在澠池縣北六十里山勢中斷兩崖對峙如門又小龍門在縣北七十里唐駱賓王詩所

   謂層巖遠接天絕頂上棲烟者宋徐無黨有記桓王山在澠池縣北九十七里有周桓王墓

   天壇山在澠池縣東北十八里高五百丈四絕如壇後魏孝文帝西巡至此白石山

   在澠池縣東北二十里㵎水出此孔安國書傳㵎水出澠池山水經注山海經曰白石之山㵎水出

   其陰世謂是山為廣陽山元和志廣陽山亦名澠池山在澠池縣東北二十五里田山

   池縣東北三十里山平可種又東十里為白鹿山又方山在縣東北五十里篩山在嵩縣東

   九十里產錫西十里有惠明山產蒼术最佳白龍山在嵩縣東南十里高百丈其頂平坦

   約數十畝有泉可飲四圍阻險相傳元左丞張伯王立寨屯兵於此仙人山在嵩縣東南七

   十里接伊陽縣界四圍壁立一徑盤曲而上頂平約數畝崖閒有洞洞内有泉元參政牛時中立察

   牛心山在嵩縣東南元統志嵩州東南九十里曰懷吉川川南九十里曰牛心山上下

   凡有四洞一曰牛心二曰獅子垜三曰耍兒溝四曰青陽垜七峯山在嵩縣南三十里山

   有七峯高插雲漢五重山在嵩縣南唐書食貨志開元十五年初稅伊陽五重山銀錫元

   和志銀𨥥窟在伊陽縣南五里太和山在嵩縣南唐書地理志伊陽縣有太和山三塗

   山在嵩縣西南周書武王曰我南望過於三塗左傳昭公四年司馬侯曰四嶽三塗九州之險也

   十七年晉侯使屠蒯如周請有事於洛與三塗杜預注三塗山名在陸渾南水經注伊水厯崖口山

   峽也翼崖深高壁立(⿱艹石)闕崖上有塢伊水經其下厯峽北流即古三塗山也在陸渾故城西南八十

   里許元和志在陸渾縣西南五十里舊志在今縣西南十里伊水北俗呼爲崖口又曰水門

   牛山在嵩縣西南接盧氏内鄉二縣界汝水所出漢書地理志定陵縣高陵山汝水出焉水經

   汝水出梁縣勉鄉西天息山酈注地 理志曰高陵山即猛山也亦言出魯陽縣之大孟 山又言出盧

   氏縣還歸山博物志曰汝出燕泉山並異名也元和志天息山一名伏牛山在魯山縣西一百五十

   里舊志伏牛山在嵩縣西南百里汝水白河皆出焉其東爲摘星樓山攻離山在嵩縣西

  南水經淯水出盧氏縣攻離山明統志淯水出嵩縣雙雞嶺雙雞蓋即攻離之譌也鴉石山

  在嵩縣西南一百五十里接盧氏縣界下即古樓子關伊水經其北林鳳山在嵩縣西北一

  百里其東為淩星山黄賈二寨水出焉大礦山在嵩縣西北一百里接永寕縣界高都水

  奉牛山在嵩縣北二十里一名伊陽山宋紹興初翟興屯伊陽山即此介立山

  在嵩縣北四十里一名孤山水經注焦㵎水東流逕孤山南其山介立直上單秀孤峙故世謂之方

  山隋書地理志陸渾縣有孤山 按水經注孤山即方山隋志則分為二山思遠山

  縣北四十里其山高大與九皋七峯等相傳唐武后嘗幸此建乘凉閣後為隆興寺露寶山

  在嵩縣北六十里接宜陽縣界產銀錫 按此疑即水經注之鹿髆山以聲相近而譌也耙耬

  山在嵩縣東北二十五里方山之西下有程伊川故宅方山在嵩縣東北隋書地理志陸渾

  縣有方山元和志陸渾山俗名方山在伊闕縣西五十六里縣志陸渾山有二俱在嵩縣東北一距

   縣四十里在伊水之西春秋時陸渾戎居焉秦因其地置陸渾縣一距縣二十五里晉魏隋唐所置

   陸渾縣地也今尚呼為陸渾嶺 按水經注陸渾山在故縣西九十里應在今縣西北界與方山本

   二山也元和志混而為一縣志所謂兩陸渾皆非故山也鳴皋山在嵩縣東北方山之東元

   和志鳴皋山在陸渾縣東北十五里宋建炎二年翟興破賊楊進於鳴皋山明統志山在嵩縣東北

   四十里縣志亦名九皋山其南為鶴山二山相向伊水經其下鶴山之西為龜山去縣二十里

   荆山在嵩縣東北九十里接洛陽縣界橫嶺在鞏縣東三十里接開封府汜水縣界隋

   義寕元年李密據興洛倉裴仁基自汜水西入以掩其後密選驍雄伏橫嶺下以待仁基即此

   枝嶺在鞏縣西南七十里嵩山至此分為五枝𡏟嶺在鞏縣西八十里宋置鐵冶於此

   分水嶺有二一在永寕縣南三十里有泉分注一在嵩縣東南五十里摩雲嶺

   寕縣西八十里魚脊嶺在永寕縣東北七十里又有十八盤嶺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接陜

  州盧氏縣界馬嶺在澠池縣東二十里又箭河嶺在縣東北五十里白廟嶺在縣東南二十

  里岡阜蜿蜒延袤數十里紅絨嶺在澠池縣北三十里伏流嶺在嵩縣東又蠻峪嶺

  在縣西黃松嶺在縣北又東為青嶺漏明巖在新安縣北六十里舊名石門兩壁峭立數十

  丈中通一徑盧巖在登封縣北十五里太室之東唐盧鴻隱處有草堂倒景臺樾館枕烟庭

  雲錦淙期仙磴滌煩磯羃翠亭洞元室金碧潭沙崖在新安縣北五十五里羣山四拱中有小

  水曰馬陵川大谷在洛陽縣南後漢靈帝中平元年八關此其一初平二年孫堅討董卓

  進軍大谷距洛九十里章懷太子曰大谷口在嵩陽西北八十五里北出對洛陽故城元和志在潁

  陽縣西北三十五里寰宇記在洛陽縣東南五十里張衡東京賦曰大谷通其前陳思王洛神賦經

  通谷潘安仁閒居賦張公大谷之梨皆謂此舊志大谷口即今之水泉口也佛光谷

  師縣南寰宇記在緱氏縣南三十里中有鳳凰臺舊志峪在萬安山下百花谷在鞏縣東

   南三十餘里接汜水縣界隋義寕元年越王侗討李密使裴仁基自汜水入屯百花谷鬼谷

   在登封縣東南史記蘇秦習於鬼谷先生徐廣曰陽城縣有鬼谷元和志在告成縣北五里即六國

   時鬼谷先生所居也潁谷在登封縣西南左傳隱公元年潁考叔為潁谷封人水經注潁水右

   源出陽乾山之潁谷即潁考叔為封人處舊志即陽乾山之東谷也湮谷在登封縣西南水經

   注湮水出湮谷西南西南流逕武林亭東又西南逕湮陽亭東又南入狂水柏谷在登封縣

   少室山西北去少林寺五里还征記云谷中無回車地柏林蔭藹窮日幽暗殆弗覩陽景隋開皇中

   賜少材寺地一百頃稱柏谷屯逍遥谷在登封縣北太室山南麓唐時道士潘師正居此高

   宗嘗幸焉亦名承天谷莎柵谷在永寕縣西三十里唐有莎柵城韓愈孟郊有莎柵聯句

   黑谷在嵩縣西南八十里又留劒峪在縣北𦉍子峪在鞏縣東二十里接開封

   府汜水縣界岑原邱在鞏縣西北水經注鞏縣北有山臨城謂之崟㟶邱其下有穴謂之

  鞏穴潛通浦北達於河寰宇記作岑原邱在鞏縣西北三十五里白司馬坂在洛陽縣

  東北三十里邙山東北垂也亦曰白馬山後魏孝昌三年蕭寶夤以關中叛蕭贊在洛陽聞之懼而

  出走至白馬山為人所獲隋大業九年楊元感引兵向洛使其弟元挺為先鋒自白司馬坂踰邙山

  南入唐貞觀十一年河溢毁河陽中潬城帝親幸白司馬坂觀之舊志又有鷂店坂在縣東二十里

  鷂店迤東為洛陽要地鄂嶺坂在偃師縣南五十五里接登封縣界元和志在緱氏縣東

  南三十七里晉范陽王保於鄂坂後於其上置關即此也黃馬坂寰宇記在緱氏縣西北十

  里舊志黄馬崖在偃師縣西南二十里澠坂在澠池縣西北二十里有南坂北坂郟鄏

  陌在洛陽縣西左傳宣公三年王孫滿曰成王定鼎於郟鄏襄公二十四年齊人成郟漢書地理

  志河南故郟鄏地皇甫謐帝王世紀王城西有郟鄏陌京相璠曰郟山名鄏邑名隋書地理志河南

  有郟山舊志即邙山也太白原寰宇記在河南縣西北六十八里芒山之異阜也金谷水

   萬畝原在永寕縣東南十五里元末屯兵於此硤石在孟津縣西二十里晉永

   嘉末魏浚與流人數百家東保河陰之硤石後魏永安二年𠇍朱榮與元灝相持於河上榮使𠇍朱

   兆賀㧞勝自馬渚西硤石夜渡皆即此換香洞在宜陽縣西南五十里中有銀礦明成化

   閒土民嘗竊採之有司奏請閉塞設巡司防守膽礬洞在新安縣北四十里内産膽礬有寒

   風不可入抵塢洞在澠池縣北二十里產銀又西關洞在縣北百里產鉛今俱封閉

   河自陜州流入經澠池縣北又東經新安孟津鞏縣北入開封府汜水縣界書禹貢導河東至於

   底柱又東至於孟津東過洛汭書泰誓惟十有三年春大會於孟津水經注河水自底柱以下五户

   以上其閒百二十里河水竦石傑岀勢連襄陸葢亦禹鑿以通河疑此閼流其山雖闢尚梗湍流有

   一十九灘水流迅急勢同三峽五户灘名也河水又東清水注之又東與教水合又與畛水合又東

   合滽滽之水又東過平陰縣北湛水注之又東逕河陽故城南又逕臨平亭北又東逕洛陽縣北又

   東逕平縣故城北河水至斯有盟津之日又曰富平津晉杜預造橋於此又謂之陶河又東淇水泲

   水注焉又東過鞏縣北河水於此有五社渡為五社津又東洛水注之謂之洛口又東過成皋縣北

   舊志黃河自陜州又東逕澠池縣北百里其北岸與山西垣曲縣分界又東逕新安縣北六十里又

   東逕洛陽縣北五十里今割屬孟津又東逕孟津縣北五里其北岸與濟源孟縣分界又東逕鞏縣

   北十里其北岸與温縣分界河自孟津而上多循山麓行至孟津地平土疏河勢漸漲潰溢之患口

   孟津始 本朝乾隆十五年   高宗純皇帝駕幸嵩洛   御製有渡孟津河恭依

   聖祖仁皇帝元韻暨渡河舟中作詩藻河在宜陽縣西逕鍾山錦屏二山之門北流入洛引之

   可以灌田一名鐡鎖溝溝旁舊有鐵冶今廢金線河在宜陽縣西北一名金絲㵎源出永

   寕縣嶥山東南流逕福昌鎭東南入洛又有渡羊河亦自永寕縣東南流入洛水經注杜陽㵎水出

   杜陽谿東南逕一全塢東與槃谷水合東南入洛疑即此龍㵎河在新安縣西北二十里發

  源青崖底東南流入穀居民引以溉田又安溝河在縣西北十五里南流會龍㵎入穀又長垣河在

  縣西北八里源出隊山南流入穀又泥河在縣西郭外源出北山南流入穀又金水在縣東門外源

  出縣北十里朱家坡孕溝二水合流南入穀市河在鞏縣東門外源出青龍山旋繞山巖閒

  北流入洛石子河在鞏縣東南即古洞水也水經注洞水發南谿石泉世亦名之為石泉又

  經盤谷塢東世又名之為盤谷水又北入洛隋末劉長恭討王世充渡洛水陳於石子河西胡三省

  通鑑注石子河即洞水也舊志在縣東南二十里或謂之玉仙河澇河在孟津縣西源出洛

  陽縣瓦店邙山中北流至縣西十二里上河頭始出山口又北入河或有時伏流地中又有青河在

  舊縣南積水成池東流入河洗耳河在登封縣南源出箕山下流入汝州汝水洛水

  自陜州盧氏縣流入東北經永寕縣南又東北逕宜陽縣北又東北逕洛陽縣南與㵎𤁄二水合又

  東逕偃師縣南合伊水又東北逕鞏縣西北又東至開封府汜水縣西北入河書禹貢導洛自熊耳

   東北㑹於㵎𤁄又東會於伊又東北入於河水經注洛水自盧氏縣東逕高門城南東與高門水合

   又東松陽谿水注之又東逕黃亭南又東合黃亭谿水又東得荀公㵎口又東逕檀山南又東庫谷

   水注之又東得鵜鶘水口又逕僕谷亭北左合北水又東合侯谷水又東逕龍驤城北又東左合宜

   防北山水又東廣由㵎水汪之又東右得直谷水又東北過蠡城縣南右會金門谿水又東合款水

   又東黍艮谷水入焉又東太陰谷水北流注之又東合白馬谿水又東過陽市邑南昌澗水注之又

   東逕一合塢南又東合杜陽㵎水又東合渠谷水又東逕宜陽故城南又東與厭梁之水合又東南

   黃中㵎水注之又東祿泉注之又東共水入焉又東合黑澗水又東臨亭川水注之又東北出散關

   南又東與豪水㑹又東枝瀆左出焉又東出關惠水右注之又與虢水㑹又東北過河南縣南與㵎

   𤄊合又東過洛陽縣南伊水從西來注之又東合水注之又東逕偃師故縣南與緱氏分水又東休

   水自南汪之又東逕百谷塢北又北陽渠水注之又北逕偃師城東東北厯鄩中逕訾城西鄩水注

  之又東逕訾城北又東羅水注之又東明樂泉水注之又東逕鞏縣故城南又東濁水注之又東北

  洞水北入焉又東北流入於河謂之洛汭即什谷也張儀說秦曰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謂此川也

  元和志洛水在洛陽縣南三里自苑内上陽之南瀰漫東流宇文愷科堤束令東北流當水衝捺堰

  九形如偃月謂之月坡宋史河渠志元豐二年洛通汴自鞏縣任邨沙谷口至河陰縣汴口穿渠

  長五十一里舊志洛水在永寕縣南五里東北逕宜陽縣北百步許又東逕洛陽城南五里又厯偃

  帥城南經鞏縣北三里至縣東北二十里汜水縣界入河伊水自陜州盧氏縣熊耳山發源流

  逕嵩縣南一里東北逕宜陽縣界至洛陽縣南東北至偃師縣西南五里合洛水書禹貢伊洛𤁄

  㵎既入於河水經注伊水自鸞川東北逕東亭城南又屈逕其亭東東北過郭落山陽水東流入伊

  水其東北鮮水入焉又與蠻水合又東北過陸渾縣南滽滽水東流注之伊水厯崖口逕三塗山有

  七谷水注之又北蚤谷水注之又東北逕伏流嶺東北與温泉水合又東北逕伏暗嶺左納焦㵎水

   又東北涓水注之又東北長水東流入焉又有明水西南流入之又與大㦸水會又北逕新城東與

   吳㵎水會又北逕當堦城西大狂水入焉又北土溝水板橋水入焉又北會厭㵎水又北逕高都城

   東來需之水入之又東北逕前亭西又北入伊闕又東北至洛陽縣南逕圜邱東又東北流注於洛

   水元和志伊水出鸞掌山東北過伊闕多雨暴漲諸峽束水之處其高或七八文又伊水在河南縣

   東南十八里唐書地理志龍門山東抵天津有伊水石堰天寶十載河南尹裴迥置胡渭禹貢錐指

   賈讓言大禹鑿龍門闢伊闕當時伊水為害必甚故禹治四水以伊為先伊既入洛乃疏洛以入河

   最後治𤄊㵎孝水在洛陽縣西潘岳西征賦澡孝水以濯纓嘉美名之在兹水經注俞隨之

   水出廆山之陰北流注於穀世謂之孝水在河南城西十餘里舊志孝水在洛陽縣西三十里亦名

   谷水東流至縣西北入穀後周於此築孝水戍俗謂之王祥河蓋因近祥墓而名金谷水

   在洛陽縣西北自新安縣流入水經注金谷水出太自原東南流厯金谷謂之金水又東南流逕晉

  衞尉石崇故居又東南入穀水新安縣志金水在縣東北三十里東流入洛陽界又有羊馬川在縣

  東北二十里東流合金水入穀洛陽縣志金水在縣西二十里舊經金水保入㵎隋都洛改流遶皇

  城今在府東北七里下流入𤁄休水在偃師縣東南六十里水經注休水導源少室山西流逕

  穴山南而北與少室山水合又左會南谿水又西南北屈潛流地下其故瀆北屈出峽謂之大穴口

  北厯覆釜堆東屆零星塢又經延壽城南緱氏縣治又西展北屈逕其城西又北流注於洛水

  水在偃師縣南水經注劉水出半石東山西北流經劉聚謂之劉㵎其水西北流注於合水舊志

  劉㵎源出南山在偃師縣南五十里又有碾子河在縣西南十里韓莊乾河在縣南史家灣俱北流

  合水在偃師縣西南四十五里水經注合水出半石山北逕合水塢東北流注於公路㵎

  俗譌曰光祿㵎北流與劉水合又北流注於洛水鄩水在偃師縣東北與鞏縣接界史記張

  儀傳下兵三川塞斜谷之口徐廣曰一作尋成皋鞏縣有尋口後漢書郡國志鞏有尋谷水水經注

   鄩水出北山鄩谿其水南流世謂之温水泉又東南逕訾城西北東入洛水京相璠曰今鞏洛渡北

   有鄩谷水東入洛謂之下鄩亦謂之北鄩括地志温泉水即鄩源出鞏縣西南四十里舊志鄩谿在

   偃師縣東北十四里温泉在邙山下甘水源出宜陽縣東南東北流至洛陽縣西南入洛水經

   注甘水出宜陽縣鹿蹄山東北流與非山水會於河南城西北入洛舊志在洛陽縣西南三十里

   黑㵎水在宜陽縣西南水經注黑㵎水南出陸渾西山厯於黑㵎西北入洛亦名皂㵎隋大

   業初營顯仁宫南接皂㵎北跨洛濱即此縣志皂㵎在縣東十里澠池水在宜陽縣西漢

   書地理志宜陽縣有澠池水經注熊耳山際有池世謂之澠池東南逕宜陽縣故城西謂之西度水

   又東南流入於洛明統志有宜水在宜陽縣西五十里本名西渡自水寕縣流經宜谷西南入於洛

   黃㵎水在宜陽縣西水經注黄中㵎水出北阜二源奇發總成一川東流注於洛縣志黄㵎

   水在縣西六十里自黃澗邨入洛渠谷水在宜陽縣西水經注渠谷水出宜陽縣西女几

   山東北流逕雲中隖又東北入洛水舊志渠谷水在縣西七十里又有流谷水在縣西八十里俱出

   流漕邨石崖下東入洛昌谷水在宜陽縣西九十里一名昌澗水自永寕縣流入水經注

   昌㵎水出西北宜陽山東南流逕宜陽故郡南又南注於洛明統志刀轅川在永寕縣東北三十五

   里源出陜州界東北流入宜陽縣界名昌河舊志宜陽縣昌谷水即永寕縣之刀轅川源出澠池界

   東南流入洛五延水在宜陽縣西水經注厭梁之水出宜陽縣北傅山大陂自陂北流屈

   而東南注世謂之五延水又東南流逕宜陽縣故城東東南流注於洛舊志有横流㵎水在韓城東

   西兩關閒源出熊耳山至韓城東南入洛疑即此水共水在宜陽縣西水經注共水出長石山

   共谷南流得尹谿口又南與李谷水合世謂石頭泉南流注於洛舊志有汪洋河在縣西四十里自

   澠池縣流入合鹿跑泉南注洛土人引水溉田曰宣利渠豪水在宜陽縣東北自新安縣流入

   水經注豪水出新安縣密山東流厯九曲泉而南流入於洛皁㵎水在新安縣東水經注

   皁澗水出新安縣東南流經母邱興盛墓東又南經函谷關西又東流入於穀舊志在縣東一里

   慈㵎水在新安縣東三十里水經注少水出瞻諸山陰控引衆谿積以成川東流注於穀世

   謂之慈㵎波水在新安縣東南水經注山海經曰婁𣵠之山波水出於其陰謂之百荅水北流

   注於榖舊志有城潢河在縣南十五里東入穀疑即波水滽滽水源出新安縣北東入孟津

   縣界水經注滽滽水出河南垣縣宜蘇山俗謂之長泉水伊洛門也其水北流分為二一水北入河

   一水又東北流注於河寰宇記滽滽水在河清縣西南六十里新安縣志長泉在縣北六十四里有

   長泉邨孟津縣志今有橫水在縣西源出洛陽新安二縣界二溝中分北流三里許相合又北流五

   里許入河橫水鎭以此為名羅水在鞏縣西南源出登封縣界水經注羅水出方山羅川西

   北流蒲地水注之謂之長羅川亦曰羅中蓋肹子鄩羅之宿居故川得其名耳又西北白馬谿水注

   之西北流白相㵎水注之又北九山東谿水入焉又於訾城東北入洛隋大業十三年李密自羅口

  襲興洛倉羅口即羅水入洛之口也明谿泉水在鞏縣西南左傳昭公二十二年晉賈辛

  帥師軍於谿泉杜預注鞏縣西南有明谿泉水經注明樂泉水出南原下五泉並導故世謂之五道

  泉即古明谿泉也縣志今有青龍河在縣西南五十里源出青龍山匯羅漢西流牛鼻湧水菩池五

  泉之水北流入洛湟水在鞏縣西後漢書郡國志鞏縣有湟水水經注洛水又東濁水注之

  即古湟水也水出南原流逕黄亭入洛舊志有乾石河在縣西二十里源出青龍山疑即湟水𤁄

  水源出孟津縣西流至洛陽縣北又東南流入洛孔安國書傳𤁄出河南北山漢書地理志穀城

  縣𤁄水出潛亭北東南入雒水經注穀城縣北有潛亭𤄊水出其北梓澤中東南流水西有一原古

  舊亭之處又東南流注於穀水穀水自千金堨謂之千金渠又東南過洛陽縣南又東過偃師縣又

  東入於洛元和志𤁄水在河南縣北六十里今驗水西從新安東入縣界唐書地理志河南有𤁄水

  避武宗名曰吉水宣宗立復故府志𤁄水在孟津縣西南五十里源出穀城山與九眼泉合東南流

   經縣西二十里入洛陽縣界由邙山西又東南經縣北又折而南入於洛五渡水在登封縣

   東水經注五渡水導源嵩高縣東北太室東谿及春夏雨泛水自山頂迭相濯澍㟧流相承為二十

   八浦陽旱輟津石潭不耗山下大澤周數里清深潔肅水中有立石高十餘丈廣二十許步上甚平

   整其水東流逕陽城西石溜縈委溯者五涉故謂之五渡水東南流入潁水舊志緣谿有五渡邨在

   岳廟東十二里石淙水在登封縣東南三十里亦名平樂㵎水經注平洛谿水發玉女臺下

   平樂澗世謂之平洛水吕忱所謂勺水出陽城山蓋斯水也又東南流注於潁唐武后與羣臣遊宴

   賦詩於此薛曜序云石淙者俗謂之平樂㵎樂洛字古通用也舊志源出嵩山南流經告成鎭東五

   里又南入潁潁水在登封縣南東流入開封府密縣界漢書地理志陽城縣陽乾山潁水所

   出東至下蔡入准過郡三行千五百里水經注潁水出陽城縣西北少室山有三源奇發右水出陽

   乾山之潁谷其水東北流中水導源少室通阜東南流逕負黍亭東亦或謂是水為隱水東與右水

  合左水出少室南谿東合潁水又東五渡水注之經陽城縣故城南又逕箕山北東與龍淵水合又

  東平洛谿水注之又東出陽城關厯康城南縣志水在縣西亦名雙谿河又有少陽河在縣西南十

  五里源亦出少室山東流入潁大狂水源出登封縣西南西流至洛陽縣界入伊水水經注

  大狂水出陽城縣之大𩇵口西經綸氏縣故城南左與倚薄山水合又東八風谿水注之又西得三

  交水口又西逕缶高山北西南與湮水合又西逕湮陽城南又西逕當堦城南而西流注於伊

  交水在登封縣西水經注狂水又西得三交水口水有二源各導一谿故名三交白馬

  谿水在永寕縣東水經注白馬谿水出宜陽山㵎有大石厥狀似馬故名又東北流注於洛舊

  志白馬水在縣東十餘里金門谿水在永寕縣南水經注金門谿水南出金門山北逕金

  門隖西北流入於洛荀㵎水在永寕縣西南水經注荀公㵎水出南山荀㵎即龎季明所入

  荀公谷也其水厯谷東北流注於洛庫谷水在永寕縣西南水經注庫谷水自宜陽山南三

   川並發合爲一谿東北流注於洛又東有侯谷水出南山北流入洛醴泉水在永寕縣西十

   里南流入金門谿水高門水在永寕縣西水經注高門水出北山東南流合洛水枝津水上

   承洛水東北流經石勒城北又東逕高門城北東入高門水亂流南注洛黃城谿水

   寕縣西水經注黃城谿水出鵜鶘山東南流厯亭下謂之黃亭谿水東南入於洛水款水

   寕縣東北水經注款水有二源並發兩川逕引謂之大款水合而東南入於洛明統志有大宋川在

   縣東北二十里源出僙塘山經宜陽縣入洛蓋即此水也穀水源出澠池東東流合㵎水經新

   安縣南又東至洛陽縣西南入洛即古㵎水也周書我乃卜㵎水東𤁄水西惟洛食國語靈王二十

   二年穀洛鬬將毁王宫韋昭注洛在王城南穀在王城北東入於𤄊靈王時穀水盛出王城西南流

   合於洛兩水相格有似於鬬而毁王城西南也漢書地理志澠池縣榖水出穀陽谷東北至穀城入

   雒水經穀水出宏農澠池縣南墦冢林穀陽谷東北過穀城縣北又東過河南縣北東南入於洛酈

   注今殺水出於崤東馬頭山穀陽谷東北流厯澠池川或謂之彭池又東逕秦趙二城南又東經上

   崤北又東左㑹北溪又東逕新安縣故城南北夾流而東又東逕千秋亭南又東逕雍谷與北川水

   合又東逕缺門山廣陽川注之又經白起壘南又東石默溪水注之又東逕母邱興盛墓南又東經

   函谷關南東北流皂㵎水注之又東北逕函谷關城東右合桑爽之水又東㵎水注之自下通謂之

   㵎水故尚書曰伊洛𤁄㵎既入於河而無穀水之目又東波水注之又東少水注之又東俞隨之水

   注之又東逕榖城南又東逕河南城西北水之右有石磧磧南出為死穀北出為湖溝魏太和七年

   暴水流高三丈此地停流成湖渚造溝以通水東西十里決湖以注𤁄水穀水又逕河南王城北又

   東逕乾祭門北又東厯千金堨東注謂之千金渠又東左㑹金谷水又東分為二一水東逕金墉城

   北又逕洛陽小城北又東出為陽渠一水南自閶闔門東至偃師城南注於洛隋書煬帝紀大業元

   年開通濟渠自西苑引榖洛水達於河通典外傳所謂穀水本㵎水水經都城苑中入洛元和志穀

  水在澠池縣南二百步又在新安縣南二里金史地理志澠池縣有澠河新安縣有穀水 按穀㵎

  𤁄三水久混據周書澗東之文其水應在王城之西南流入洛即水經注所謂死穀也㵎水既合於

  穀不知何時又東合於𤁄禹貢錐指謂周景王壅穀入𤁄亦無確據水經注自千金渠以東乃𤁄水

  經流非澗穀故道也今輿圖載澠水在澠池南東流即穀水也澗水發源澠池東北白石山至縣東

  南即合流其下通謂之㵎水下流至洛陽西南洛不通𤁄水則又一變而與周書合至以在澠池

  南者爲澠水别指新安西界南流入㵎者爲穀水誤㵎水在澠池縣北孔安國書傳㵎出澠池

  山漢書地理志新安縣禹貢㵎水在東南入雒水經㵎水出新安縣南白石山東南入於洛酈注山

  海經曰白石之山惠水出其陽東南注洛㵎水出其陰北流注穀世謂曰赤岸水亦曰石子㵎東北

  流厯函谷東坂東北流注於穀又今新安縣西北有一水北出澠池界東南流逕新安縣入穀水孔

  安國所言當斯水也然穀水出澠池下合㵎水得其通稱或亦指之爲㵎水今孝水東十里有水世

   謂之慈㵎又謂之㵎水按山海經則少水也而非澗水又按河南有離山水謂之為㵎水水出離山

   東南流厯榖城東南注於殺㵎水售與穀水亂流同入於洛今榖水東入千金渠㵎水與俱東入洛

   矣意所未詳故並書之通典澠池縣有㵎水舊志在澠池縣東北二十里源出白石山南流合穀水

    按今㵎水即孔安國所謂出澠池山者漢新安縣本在今澠池之東地理亦合然酈道元已無確

   指而其下流穀水擅名已久故分著之仍以穀水為正流云金陵㵎水在澠池縣北九

   十里源出桓王山下北流入河高都水在嵩縣東元統志高都水在嵩州西北四十里有錫

   冶提舉司縣志源出大礦山東南流至青山東過高都入伊又有呉邨水出留劒峪東南流入伊龍

   駒水出黄松嶺南流入伊樊水在嵩縣東源出露寶山東南流入伊水經注焦㵎水出鹿髆山

   東流逕孤山南東厯伏睹嶺南東流注於伊即此又有馬㵎水出古城北南流入伊順陽水

   在嵩縣東源出宜陽縣南五十里魚兒泉南流入縣界東南經鳴皋鎭東入伊水經注涓水源岀陸

   渾西山東注虢畧又東逕陸渾縣故城北又東南入伊疑即此空桑㵎水在嵩縣南八里

   北流入伊明統志昔有莘氏女採桑於伊川得子於空桑中長而相殷是為伊尹即此沙溝

   水在嵩縣南十里又乾㵎水在縣南十里南莊水在縣東南十五里曲里水在縣東南二十餘里

   俱北流入伊汝水在嵩縣南東北流入伊陽縣界漢書地理志高陵山汝水出東南至新蔡

   入淮過郡四行千三百四十里水經汝水出梁縣勉鄉西天息山酈注今汝水出魯陽縣之大盂山

   黄柏谷巖鄣深高山岫邃密石徑崎嶇人蹟裁交西即盧氏界也其水東北流逕太和城西又東流

   逕其城北又東界堯山元和志水出魯山縣西一百五十里蠻峪水在嵩縣西水經注蠻

   水出盧氏縣之蠻峪東流入於伊縣志蠻峪水在縣西四十里南折入伊又有大章水在縣西六十

   里東南流入伊王母㵎水在嵩縣西古名滽滽之水山海經釐山滽滽之水出焉南流注

   於伊水水經注水出陸渾縣西南之王母㵎㵎北山上有王母祠故名東流注於伊水黃寨

   水在嵩縣西其東又有賈寨水俱出淩星山東南流逕二寨合流入伊馬回水在嵩縣東

   北源出青嶺南流經馬回屯西入伊水經注馬懷橋長水出新城西南山東流入伊即此諸家

   川在洛陽縣東南六十里源出登封縣界西流入伊上宜川在宜陽縣西南二十里萬

   安山下唐開元十年如興泰宫獵於上宜川相近又有方秀川唐開元十四年幸壽安獵於方秀川

   馬陵川在新安縣北四十里自縣東北三十里西北流逕沙崖北入河又有景陽川在縣北

   三十蘭谿在偃師縣南四十里寰宇記賀蘭谿在緱氏縣南八里即此回谿

   寕縣後漢建武三年馮異與赤眉戰敗棄馬步走上回谿坂尋復戰大破赤眉於崤底光武勞之曰

   始雖垂翅回谿終能奮翼澠池章懷太子曰回谿今俗所謂回阬在永寕縣東北長四里闊二丈五

   尺元和志在縣東北三十六里明統志在縣北六十里即東崤山坂也七里㵎在洛陽縣

   東晉泰始十年立石橋於城東七里㵎上大安二年陸機為前鋒進逼洛陽長沙王又拒破之機軍

   赴七里㵎死者如積水爲不流水經注穀水東合七里㵎㵎有石梁即旅人橋也去洛陽宫六七里

   温谷㵎在洛陽縣北二十里下有温泉源出瓦店流逕孟津縣界入河拜馬㵎

   師縣南寰宇記緱氏縣有半馬㵎嵩山記云半馬㵎人或云百馬㵎亦曰拜馬㵎古老傳王子晉得

   仙而馬還國人思之不見乃拜其馬於此接佛光谷下徹公路㵎舊志在偃師縣南三十里又有落

   鹿㵎在縣南三十五里榮錡㵎在鞏縣西左傳昭公二十二年王崩於榮錡氏社預注鞏

   縣西有榮錡㵎舊志今有擔車㵎在縣西三十里九經㵎在永寕縣西北一百里相傳光

   武微時迷路往來九次遇一老人指之而出故名通山溝在偃師縣西北三十里闊百尺

   深二丈導邙山㵎谷之水北至孟津入河飲馬溝在鞏縣東七里俗傳吕布軍虎牢時飲馬

   於此又醋峪溝在縣東南七十里水峪溝在鞏縣西二十里源出邙山又石㵎溝在縣西

   三十里和泥溝在縣西南二十里宋修陵屯役之處同峪溝在永寕縣西四十五里長水嶺

   北二水合流南入洛陽渠在洛陽縣東後淇書王梁傳建武五年梁爲河南尹穿渠引穀水注

   洛陽城下東寫鞏川渠成而水不流又張純傳建武二十三年爲大司空明年上穿陽渠引洛水爲

   漕百姓得其利述征記舊於王城東北開渠引洛水名曰陽渠東流經洛陽城北出建春橋石門下

   以輸常滿倉水經注陽渠今引穀水亦謂之九曲瀆河南十二縣簿之瀆在河南鞏縣西西至洛陽

    按陽渠以酈注考之有二道一在洛陽城北自皋門橋東厯大夏門廣莫門屈南逕建春橋石門

   下即王梁之所引道元所謂舊瀆者也一在洛陽城南自閶闔門南厯西陽門西明門屈東厯津陽

   門宣陽門平昌門開陽門又東逕偃師城南又東注於洛蓋即張純所穿又新唐志河南縣有洛漕

   新潭大足元年開以置租船宋史開寶九年幸西京發卒自洛城市橋鑿渠至漕口三十五里以便

   饋運皆即陽渠故道也伊渠在洛陽縣南二十五里自伊闕北分伊水北行至午橋莊與洛

   渠交而出其上亦爲三支名莽渠清渠單渠但以東别之俱入洛又有永濟渠明萬厯三十三年鑿

  亦引伊水灌田又有新興渠在縣西南四十里引甘水灌田明宏治中張鼐建通津渠

  陽縣南元和志隋大業元年分洛水西北流名千歩磧東北流入洛水洛渠在洛陽縣西南

  二十五里引洛水入渠溉田又莽渠在縣西南二十里莽渠之北又分三支曰清渠單渠大陽渠皆

  引洛渠東行下流仍入於洛明宣德初堙塞宏治六年巡撫徐恪重疏九年副使張鼐復於洛渠南

  鑿一渠出午橋上由是洛渠并前為五宣德渠在宜陽縣西六十里土人引以溉田又有

  官莊渠老老灣渠鎖家營渠安業渠皆 本朝康熙三十九年開濬神隄渠在鞏縣北三里

  明永樂間開宣利渠在永寕縣南三里明統志又有新興渠萬箱渠皆分洛水以溉田者

  舊志縣界又有龍頭福興等渠明洪武永樂閒再經䟽濬尋堙塞萬厯三十九年又重開福興渠東

  西長二十五里南北闊二里餘溉田千二百畝有奇 本朝順治九年重修永定渠

  縣南二里又有伊陽永順濟民嗚皋永昌順陽永通諸渠皆古渠也又永泉永豐橋北永定新永順

  永清永濟新正中安安新諸渠皆新渠也并引伊水溉田千金堨在洛陽縣北水經注河南

  縣城東十五里有千金堨舊堰穀水魏太和五年更修此堰謂之千金堨積石為堨而開溝渠五所

  謂之五龍渠蓋修王梁張純故蹟也堨是都水使者陳協所造水厯堨東注謂之千金渠晉世大水

  暴注溝瀆泄壞更於西開二堨二渠名曰代龍渠即九龍渠也後張方入洛破千金堨頽毁殆盡太

  和中修復五龍潭在偃師縣西南七十里又十五龍潭在澠池縣北五十里鼇山後内有風

  雨雷三潭皆西流入河黑龍潭在偃師縣北一里南流入洛曰黒龍潭又鞏縣東南七十

  里嵩縣西南八十里俱有黑龍潭又嵩縣有白龍潭在縣東南十五里黃龍潭在縣北八十里皆禱

  雨有二龍潭在偃師縣北二里邙山之陽水常不竭胭脂潭在宜陽縣東即

  洛水匯處潭中之石紫色九龍潭在登封縣太室山東巖之半古名龍淵水山巔諸水咸會

  於此蓋一大峽也峽作九壘毎壘結為一潭遞相灌輸深不可測水經注龍淵水導源龍淵東南流

   逕陽城北又東南入潁龜潭在永寕縣西北南流入洛御史灘在嵩縣北九十里一

   名鸂𪄠灘古伊闕縣前臨大谿康軿劇談錄每縣中僚佐有入臺者即水中灘出唐牛僧孺為尉忽

   報𤄬出及雙鸂𪄠飛下不旬口拜西臺御史鴻池在洛陽縣東後漢書安帝紀永初三年

   以鴻池假與貧民水經注穀水又東注鴻池陂在洛陽東二十里東西千步南北千一百步四周有

   天淵池在洛陽縣東魏志文帝紀黄初五年穿天淵池水經注渠水自大夏門又東枝

   分南入華林園厯䟽圃南又逕瑤華宫南景陽山北又東注天淵池池中有魏文帝九華殿其水東

   出華林園逕聽訟觀南又東注洛陽縣之南池魏王池在洛陽縣南明統志洛水溢為池為

   唐都城之勝貞觀中以賜魏王泰故名泊池在宜陽縣東南十五里一名泊頭湖廣可十畝

   有蓮有藕其地四面皆山凡夏雨四山之水皆泊於此故名蓮花池在鞏縣西南羅口保

   廣二十畝天池在澠池縣東南五十里横潦無源唐貞觀十八年獵於澠池之天池即此又大

   池在縣東南四十里廣百畝許又藕池在縣南三十里汪洋千頃昔人栽蓮於此故名狄泉

   在洛陽縣故洛陽城中春秋僖公二十九年盟於狄泉左傳定公元年晉魏舒合諸侯之大夫於狄

   泉城成周杜預左傳注狄泉今洛陽城内大倉西南池水也帝王世紀敬王徙居成周城小不受王

   都故壞狄泉而廣之晉書五行志永嘉元年洛陽東北步廣里地陷有蒼白二色鵝出陳留董養曰

   步廣周之翟泉地也水經注穀水東流入洛陽縣之南池即故翟泉也在廣莫門道東建春門路北

   後爲東宫池楊街之洛陽伽藍記太倉南有翟泉周迴三里水猶澄清洞底明浄高祖於泉北置河

   南尹泉西有華林園以泉在圍東因名蒼龍海通典在洛陽東三十餘里滴水泉在洛陽縣

   西南四十里土崖上覆空廣一丈有奇滴水如珠又有靈泉在縣南二里唐李德裕有賦九眼

   泉在洛陽縣北三十里穀城山東南一泉九眼下入𤁄水雙泉在偃師縣南寰宇記在緱

   氏縣南十里縣志又有靈泉在縣南噴玉泉在宜陽縣東南宋司馬光有詩又鹿跑泉在縣

   西一名魚兒泉下合汪洋河柳泉在宜陽縣西四十里寛一丈許旁植以柳故名温泉

   在新安縣西南三里羣山之陰北流入㵎又嵩縣有温泉二一在縣東南二十里一在縣西七十里

   菡萏泉在鞏縣東下流入市河平泉在澠池縣東南三十里源出平地東南流入洛

   又温泉在縣東二十五里石泉在縣東南四十里寶泉在縣南二十里古玉井在洛陽縣

   東三十五里魏明帝引榖水過九龍祠前為玉井綺闌又璇華宫有玉井皆以白石甃之甄官

   井在洛陽縣東南後漢初平二年孫堅討董卓進至雒陽得漢傳國璽於城南甄官井琉璃

   井在府城外發祥寺側明統志宋太祖汲此井浴後甃以琉璃至今石壓其上八角井

   在孟津縣西耕子溝禱雨有應龍井在永寕縣嶕嶢山上三井相連










                   前總纂官張 琴恭纂輯

                   提調官王廣蔭恭覆輯

                   校對官王思義恭  校

                   校對官章詒燕恭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