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情報工作法 (民國94年)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國家情報工作法
立法於民國94年1月14日(非現行條文)
2005年1月14日
2005年2月5日
公布於民國94年2月5日
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400016831號令
國家情報工作法 (民國99年)

中華民國 94 年 1 月 14 日 制定33條
中華民國 94 年 2 月 5 日公布1.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400016831號令制定公布全文 33 條;並自公布日施行
中華民國 99 年 4 月 27 日 修正第18, 23至25, 27, 28條
增訂第25之1, 25之2條
中華民國 99 年 5 月 19 日公布2.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900119211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3~25、27、28 條條文;並增訂第 25-1、25-2 條條文
中華民國 100 年 6 月 3 日 修正第3, 7, 10, 13, 21, 22, 25, 27條
增訂第22之1條
中華民國 100 年 6 月 29 日公布3.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000132341號令修正公布第 3、7、10、13、21、22、25、27 條條文;增訂第 22-1 條條文
中華民國 104 年 6 月 9 日 增訂第30之1, 30之2條
修正第3, 5, 16, 22, 22之1, 24, 28, 30, 31條
中華民國 104 年 6 月 24 日公布4.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400073901號令修正公布第 3、5、16、22、22-1、24、28、30、31 條條文;並增訂第 30-1、30-2 條條文
中華民國 108 年 12 月 13 日 增訂第32之1條
修正第1, 3, 7, 10, 24, 25, 30, 30之1, 31, 32條
中華民國 109 年 1 月 15 日公布5.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900004061號令修正公布第 1、3、7、10、24、25、30、30-1、31、32 條條文;增訂公布第 32-1 條條文

第一條 (立法目的及適用範圍)

  為規範、監督、統合國家情報工作,維護國家安全及利益,並保障人民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情報工作及其監督,依本法之規定,本法未規定者,適用相關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主管機關)

  本法之主管機關為國家安全局。

第三條 (名詞定義)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情報機關:指國家安全局、國防部軍事情報局、國防部電訊發展室、國防部軍事安全總隊。
  二、情報工作:指情報機關基於職權,對足以影響國家安全或利益之資訊,所進行之蒐集、研析、處理及運用。應用保防、偵防、安全管制等措施,反制外國或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情報工作之行為,亦同。
  三、情報人員:指情報機關所屬從事相關情報工作之人員。
  四、情報協助人員:指情報機關遴選協助從事情報工作之人員。
  五、資訊:指以文書、圖畫、照片、磁碟、磁帶、光碟、微縮片、積體電路晶片等媒介物及其他得以讀、看、聽或以技術、輔助方法理解之任何紀錄內訊息。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國防部憲兵司令部、內政部警政署及法務部調查局等機關,於其主管之有關國家情報事項範圍內,視同情報機關。

第四條 (主管機關首長之報告義務)

  國家情報工作,應受立法院之監督。
  主管機關首長,應於立法院每一會期率同各情報機關首長向相關之委員會做業務報告,並應邀列席做專案報告。

第五條 (督察機制之建立)

  情報機關應建立督察機制,辦理督察工作;其作業規定,由主管機關會商各情報機關定之,並送立法院備查。

第六條 (情報機關及情報人員禁止行為)

  情報工作之執行,應兼顧國家安全及人民權益之保障,並以適當之方法為之,不得逾越所欲達成目的之必要限度。
  情報機關及情報人員,應嚴守行政中立,並不得為下列行為:
  一、擔任政黨、政治團體或公職候選人提供之職務。
  二、利用職務上之權力、機會或方法使他人加入或不加入政治團體或參與協助政黨、政治團體或公職候選人舉辦之活動。
  三、於機關內部建立組織以推展黨務、宣傳政見或其他政治性活動。

第七條 (蒐集、研析、處理及運用之資訊)

  情報機關應就足以影響國家安全或利益之下列資訊進行蒐集、研析、處理及運用:
  一、涉及國家安全或利益之大陸地區或外國資訊。
  二、涉及內亂、外患、洩漏國家機密、外諜、敵諜、跨國性犯罪或國內外恐怖份子之滲透破壞等資訊。
  三、其他有關總體國情、國防、外交、兩岸關係、經濟、科技、社會或重大治安事務等資訊。
  情報機關蒐集資訊,必要時得採取秘密方式為之,包括運用人員、電子偵測、通(資)訊截收、衛星偵蒐(照)、跟監、錄影(音)及向有關機關(構)調閱資料等方式,並應遵守相關法令之規定。

第八條 (保密義務)

  涉及情報來源、管道或組織及有關情報人員與情報協助人員身分、行動或通訊安全管制之資訊,不得洩漏、交付、刺探、收集、毀棄、損壞或隱匿。但經權責人員書面同意者,得予交付。
  人民申請前項規定資訊之閱覽、複製、抄錄、錄音、錄影或攝影者,情報機關得拒絕之。

第九條 (身分掩護措施)

  情報機關為執行情報工作之必要,得採取身分掩護措施。
  前項身分掩護有關戶籍、兵籍、稅籍、學籍、保險、身分證明等文件之申請、製作、登載、塗銷或管理等事項,其他政府機關應予以協助,相關規定由主管機關會同有關機關定之。

第十條 (掩護機構之設立)

  情報機關為執行情報工作之必要,得設立商號、法人、團體等掩護機構,其他政府機關應予以協助;其設置及管理規定,由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之。
  公務員退休(伍)後,進入掩護機構服務者,不適用公務人員退休法第十二條第二款、政務人員退職撫卹條例第十二條第一項第二款、第三款及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第三十二條之規定。
  前項人員之條件、任期、淘汰及考核辦法,由主管機關會商各情報機關定之。

第十一條 (檔案紀錄之保存)

  依前二條規定所從事之行為,為依法令之行為。
  情報機關設立掩護機構或採取身分掩護措施,應保存檔案紀錄,並依法保密及解除機密。

第十二條 (情報人員及情報協助人員不適用規定)

  情報人員及情報協助人員經其隸屬之情報機關核定執行情報工作,不適用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九條第三項、第四項、第九條之一及第七十二條之規定。

第十三條 (配合協助情報工作之執行)

  各級政府機關應在維護國家安全利益之必要範圍內,配合協助情報工作之執行;其應配合之事項及程序,由主管機關會商各相關機關定之,並送立法院備查。

第十四條 (主管機關提供必要支援)

  主管機關為協助各情報機關遂行國家情報工作,得提供下列必要之支援:
  一、為執行情報工作所需之相關情報。
  二、情報教育訓練。
  三、相關特定技術諮詢、特種裝備器材及專業技術人力。
  四、為執行情報工作所需之相關經費。
  五、其他與執行情報工作有關者。
  各情報機關請求支援之申請書格式由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五條 (主管機關綜理並統合全國情報工作)

  主管機關應負責統合指導、協調及支援情報機關之業務。
  主管機關為辦理前項業務,得邀集情報機關首長召開國家情報協調會報;必要時,得邀請其他相關政府機關代表列席。
  前項協調會報之組成、作業及管制規定,由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六條 (主管機關統籌並綜理政府機關密碼有關事項)

  主管機關應訂定辦法統籌政府機關密碼管制政策及研發等有關事項,並指導、協調、聯繫與密碼保密有關業務之施行。
  主管機關為辦理前項業務,得邀請各相關機關業務主管召開中央密碼管制協調會報;必要時,得邀請其他有關機關人員列席。
  前項協調會報之組成、作業及管制規定,由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七條 (情報合作)

  各情報機關與外國情報機關進行情報合作事宜時,應通知主管機關,並由主管機關協助統合及節制。
  前項情報合作包括情報交換、情報會議、人員互訪、情報訓練、技術交流、電訊偵蒐及情戰行動等。
  第一項統合及節制規定,由主管機關會同各情報機關定之。

第十八條 (建立情報機關情報製作研析報告機制)

  情報機關於獲取足以影響國家安全或利益之資訊時,應即送交主管機關處理;其涉及社會治安之重大事件或重大災難者,除依法處理外,應即送交主管機關。
  前項彙送作業規定,由主管機關會商各情報機關定之。
  主管機關為瞭解情報機關獲取足以影響國家安全或利益之資訊之執行情形,得定期或不定期實施工作督訪,並辦理績效評鑑及獎勵;其績效評鑑及獎勵辦法,由主管機關會商各情報機關定之。

第十九條 (情報報告之分發及管理)

  主管機關研整之情報報告,得依其性質或應各級政府機關之需求,適時分送供作內部參考,並依法予以保密。
  前項研析報告之分發及管理規定,由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年度總結報告)

  主管機關每年應就情報工作之執行成效及興革意見,完成年度總結報告,並送立法院備查。

第二十一條 (保障情報人員及情報協助人員執行任務之安全)

  情報人員及情報協助人員執行任務之安全應予保障,並得依任務需要提供酬勞、工作費及必要之裝備與防護措施。

第二十二條 (反制間諜工作)

  情報人員或情報協助人員從事反制間諜工作者,應報請其隸屬之情報機關首長核可後實施,並應將該工作專案名稱報請主管機關核備。
  前項反制間諜工作之行為,為依法令之行為。
  反制間諜工作之定義、條件、範圍、程序及從事人員保障事項之辦法,由主管機關會商各情報機關定之。

第二十三條 (施予專業教育及訓練)

  情報人員應施予專業教育及訓練,其教育及訓練規定由各情報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營救因從事情報工作而喪失人身自由之情報人員)

  情報人員因從事情報工作而喪失人身自由時,其隸屬之情報機關在其獲釋前,應照常支給與其薪俸、加給及其他給與相當之補償金,並應盡力營救之。
  前項喪失人身自由期間補償金發放標準與營救所需費用,由主管機關編列預算並訂定規定執行之。

第二十五條 (營救因執行任務而喪失人身自由之情報協助人員)

  情報協助人員,因執行任務喪失人身自由時,政府應盡力營救之。
  情報協助人員,因執行任務致傷、殘、死亡、喪失人身自由、涉訟或失業時,國家應予本人及其家屬補償或救濟。
  情報協助人員依前項之補償、救濟及其遴選、管理、教育訓練、報酬支給方式與標準,由各情報機關定之。

第二十六條 (保障情報人員及情報協助人員之權益)

  情報人員及情報協助人員權益之保障,得就本法或其他有關法律最有利者適用之。
  主管機關必要時得設立相關機制,處理補償及撫卹業務。

第二十七條 (頒給情報專業獎章)

  從事情報工作著有功績、勞績或有特殊優良事蹟,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得頒給情報專業獎章。
  前項情報專業獎章頒給辦法,由主管機關會同銓敘部、國防部與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共同定之。

第二十八條 (定期或不定期對情報人員進行安全檢查)

  情報機關對所屬情報人員應進行定期或不定期之安全查核。情報人員拒絕接受查核或查核未通過者,不得辦理國家機密業務。
  情報機關得於情報人員任用考試期間,對應試人員進行安全查核。應試人員拒絕接受查核或查核未通過者,應不予錄取或不予及格。
  情報機關對於規劃任用之情報人員及情報協助人員所為之安全查核,準用前項之規定。
  第一項及第二項安全查核結果,應通知當事人,於當事人有不利之情形時,應許其陳述意見及申辯。
  第一項、第二項及第三項安全查核之程序、內容、救濟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九條 (遵從上級指令工作,事後逕行舉報不法或願作證者得減輕或免除其刑)

  情報人員及情報協助人員遵從上級指令從事情報工作,於事後逕行舉報不法或願對違法事實誠實作證者,得減輕或免除其刑。
  前項所列證人之人事資料不得公開。

第三十條 (處罰)

  違反第八條第一項規定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或喪失人身自由者,處五年以上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因過失犯第一項之罪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科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第三十一條 (處罰)

  現職或退(離)職之情報人員為外國或敵對勢力從事情報工作而蒐集、洩漏或交付資訊者,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第三十二條 (處罰)

  情報人員或情報協助人員假借第九條及第十條職務上之權力、機會或方法而犯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犯前項之罪,圖自己或其他私人不法利益,因而獲得利益者,得併科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者,所得之利益沒收之,如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第三十三條 (施行日)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本作品來自中華民國法律非現行條文,依據中華民國《著作權法》第九條,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