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哀經/卷六
大哀經卷第六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十八不共法品第二十一之餘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至真。無若干想亦無眾念而令其心迷惑忘也。所以如來無若干想。如虛空土不可窮盡。不察眾生而各各異。用其本淨無若干故。察於諸佛無若干種。用其法界不可破壞。慧平等故。亦於諸法無差別想。用無欲故。如來不壞奉禁戒者。偏愛順念。亦不毀呰於犯戒者。覩修道者不往肅敬。不尊道者不以棄忽。不計律教是我所也。永處邪見不輕忽之。如來至真所行平等於一切法。是故名曰如來至真無若干想。設無若干。則便宣此無若干想。開化眾生令不各異。眾想消除而為說法。是為如來十九之業。佛於是頌曰。
諸安住道 無若干想 一切最後
見諸佛土 計於經典 無各各異
諸大名稱 所行普等 設奉禁戒
若毀失者 眾生易化 若不可化
諸兩足尊 彼心平等 開度眾生
各懷貪相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至真。無有猶豫。所觀察者悉見根源不復思惟。所以者何。如來大聖道德已成莫觀不成。身行謹勅心懷柔軟。戒禁鮮明智慧殊絕不當瞻覲。如來聖明不有超異也。佛以智慮常察普護。不從愚冥則由度世。不墮方俗迷惑之行。如來所護因從賢聖。不從不聖賢。如來所護。轉於清淨無上梵輪。愍哀眾生而得自在。獨步十方不從他人。而有所譽無有偏黨。又其如來所觀護者。無卒不暴常順庠序而無錯謬。若有所往得無受捨。已離於二諸所氾流。已度四瀆稱量一劫。思惟本末不能究盡。各各異所不念所。不知過去念無所嬈觸。不自現功。如是審實而無有異。佛悉究暢靡所不達。是為如來觀察大哀巍巍若此。護諸眾生具足說法。是為如來二十之業。佛於是頌曰。
如來所觀護 未曾有懈惓
善修其道誼 卓然殊特行
其心身如是 禁戒及智慧
尊上為大人 所行常至誠
如來未曾懷 猗著諸危害
亦無想諸念 不為虛偽事
其所觀護者 真諦無華飾
便則以此誼 為眾生說法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至真。無有貪損。何謂為貪。唯樂善法。其善法者為何謂乎。如來大哀未曾損秏。亦不猗貪。咸於大哀所說經典亦無誤失。不令眾生從律貪欲而致迷秏。開化眾生初不謬惑。不捨閑靜。亦無所啟而有違廢。勸諸菩薩未曾喜忘。而於三寶恒不斷絕。如來至真無所貪著。聖明至真道德為樂。是故名曰如來正真。無有貪欲而致損秏。為諸眾生頒宣經典。令其慕樂無上正真具諸通慧。是為如來二十一業。佛於是頌曰。
最勝常不貪 慕樂善德業
慈哀施以法 度脫於眾生
喜樂濟群萌 隨時而開導
最勝不損道 勸不斷三寶
無貪嫉瞋恚 不從愚禁忌
由因諸通慧 善慕經典教
見眾生懈怠 最勝化勤修
積無量慧業 以此度群黎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至真。於精進事而不損秏。所謂如來精進。云何謂開化眾生。觀察慇勤求之所在。因而度脫不遺一人。於聽經典常令清徹。是為精進。如來至真。如是比像得諸聽經。為諸應器一劫不倦。因而聽採甚深法者。大聖宣之一劫不廢。為說經典離於食饌將護眾生。如來至真以一人故。於恒河沙諸佛國土而獨遊步。從如開化令發道意。如來身心及口所言不以懈倦。身心靜然無有閑據。如來方便精進勤修靡不諮嗟。因隨平等則以精進。化乎眾生至聖解脫。其致道真。乃至申暢如來功勳。是為如來二十二業。佛於是頌曰。
其人中師子 因精進之力
以此精進力 常而諮嗟之
其精勤勢力 未曾有損秏
所演說經法 用應法器故
安住所精進 無能究暢者
其身口及心 初未甞勞倦
已精進平等 一切無罪舋
其意懷愍哀 常為眾生說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至真。意之所念一切未曾而中忘也亦不損秏。如來所念竟無中廢。所以者何。族姓子。從初得成至最正覺道。以普見一切眾生過去當來今現在心之所懷念。悉憶識之不中忽忘。永存普達眾生之行。如來未甞復重惟極遣慧往察。如來所念實無損秏。入於眾生三處諸性。入諸人根觀眾生行。如來所興不有觀察亦不思惟。而為眾生講說經典。豫知時節進退遲疾。而為分別授其決矣。所以者何。其意永存不中忘故。如其心定因無所忘。識念眾生尋為說法。是為如來二十三業。佛於是頌曰。
世雄所念 心未曾忘 又最勝尊
不憶重思 其所遊步 如成正覺
知眾生心 無有遺漏 亦復未嘗
猗於識知 見於眾生 久長性行
令其建立 無有事業 人中之尊
為眾法王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至真。無失定意三昧正受。一切諸法無有偏黨。諸法如審。何故如來不失定意。用修平等無卒之故。三昧亦等故。如來等於欲際。無欲之際亦復等矣。如生死際等。泥洹際亦復如是。以平等故。故能正受此之謂也。讚於如來三昧不忘。所以者何。則於平等無忽無忘亦不退轉。如來定者不合於眼。亦復不合耳鼻身口意而同塵也。諸根不定。其三昧定不依地種。亦復不依水火風空。亦復不怙欲界色界無色界。不慕今世不恃後世。無所著故。故不損耗。是故名曰如來至真定意不忘。亦為眾生講說經典。令應法器致乎定意。是為如來二十四業。佛於是頌曰。
最勝為常定 定意不損耗
等順一切法 正從佛定意
不猗地水火 風欲色無色
大聖不著此 故不損三昧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智慧未曾損耗。何謂為知。敬達諸法無所不通。慧不仰人。為他眾生班宣聖智。方便隨時所決無盡。明了一切章句顯跡。令入一品住所說經億百千劫。假使來問去來進退。為決疑網靡不坦然。其慧遍入宣暢三乘。剖判歸趣。以諸眾生八萬四千行。則為講說八萬四千諸經法藏。是為如來智慧無極無量無盡。所說無限慧不損耗。亦為眾生顯示如是無盡智慧而為說法。是為如來二十五業。佛於是頌曰。
佛正覺智慧 現在志慕乘
善宣分別解 自在度無極
為眾生說法 從本性所樂
則以一文字 入無底章句
知於眾生行 所察無邊際
則為此等班 八萬四千藏
安住之所宣 智慧無損耗
是為十力業 故號人中尊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解脫無有損耗。何謂如來說。諸聲聞因聲而脫。其緣覺者由了因緣而得解脫。諸佛世尊。皆離一切罣礙諸二而得解脫。所以名曰解脫者何。無過去界不與當來。諸界合同不住現界。其眼於色離於二受。名曰解脫。耳聲鼻香舌味身更心法。離於二受而得解脫。心所依倚心本清淨而悉了之。故曰發心之頃成無上正真道。如來隨時為諸眾生講說經典使離猗受令無所著。是為如來二十六業。佛於是頌曰。
諸聲聞眾 依音解脫 諸緣覺學
因緣為慧 過諸罣礙 無垢如空
是為諸佛 無依所猗 其心繫在
於過去事 清淨解脫 是為執心
如應解脫 察眾生根 開度眾生
不令損耗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至真。知於過去一切身行所可造業。其本明識而不廢退。如來所覩諸勝所行。因其隨時而化眾生。有所講說而度群黎。默然亦度。飲食亦濟。威儀禮節顯示眾生令隨律教。或復現於三十二相。因而得救。或以自示八十種好。因而得度。或復欲觀如來頂相。威神巍巍不得諦視。光踰日月超絕無侶。因益喜悅而從得度。或有眾生趣來見佛輒隨律教。或演光明覩其曜暉而得濟度。或見經行舉足下足悅而得濟。或入城郭從其還出令受開化。諸佛世尊。舉動進止威儀禮節。皆以此事益於眾生。靡不受化未曾唐舉。是故名曰如來至真。一切身業本慧[番*去]黨。靡不有益而不損耗。是為如來第二十七業。佛於是頌曰。
其目覩見 威儀禮節 行步所入
若復還出 諸相種好 及頂威曜
以此開化 而度眾生 導師假使
演其光明 無數群萌 億載安隱
見其威曜 則隨往教 諸兩足尊
常修此業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至真口所演業。皆為慧黨曉了自在。所以者何。諸佛世尊所說經道。悉為應時所說無虛。善哉隨宜。所可宣言至誠無欺。無有罪舋。舉動安詳而不卒暴。離於麁踈未曾荒迷。常懷質直無有諛諂。初不惡口不演麁辭。無所猗著口言柔軟。進止應法不為羸弱。性不飄颻亦不狹劣。不為雜碎行步安諦。發言和雅其聲柔軟。音響香美。擇言徐語舒緩時出。辭章粲麗滋味具足。無有獷[革*卬]言無疾病思而後語。自護己身。所為應節。心念隨時。滅其貪欲而除瞋恚。燒其愚癡降伏諸魔。危害眾惡療治諸疾。別其義理悅智者意。音如哀鸞聲如天帝。其響哀和亦如江海。聲靖如地。如鵰鷲王命諸眷屬。其意安隱如須彌山。所發言辭殊赤觜鳥。其聲慈愍猶如鴛鴦相呼和時。亦如鴈王將導營從。亦如鹿王鳴呼官屬。又如箜篌琴箏簫瑟皷吹。應節吹唄吹笙發音。斯音相和各各悲快。佛之音響柔軟清和。過於彼節百千億倍。深奧微妙聲無穢濁。聞者入耳心中歡然。積累德本。所宣章句不可窮盡。隨時應宜前後相副。不失句義合於法句。各從方便不違時節。見一切人諸根增減。而為說法。布施莊嚴將養戒禁。常令嚴淨。合集忍辱。精進超殊究暢聖業。觀察智慧雲集慈心。不厭愍哀其喜顯曜。不釋所護建立三乘。不斷三寶別三峻聚。淨三脫門。所修至誠斑宣智慧。為諸明者不見誹謗。諸賢聖所咨嗟。志玄曠如虛空。一切功勳悉為備足。告族姓子。如來言辭發教應節。巍巍如是。復過於此無可為喻。是故言曰一切所說。如來言辭慧響超殊。越諸言聲。三界無逮最為慧上。靡不應命而順從者。是為如來二十八業。佛於是頌曰。
無等倫言辭和 以無垢超諸德
發一響入諸聲 響周遍諸三千
令聲聞聽其教 緣覺乘亦如是
或有聞廣其志 發其心求佛道
其聞慈如次第 各暢辭不錯亂
若講說殊勝法 又其心無退念
猶如山之呼響 應其音而來報
人中上言如是 所演說悅眾心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至真。皆如一切眾意所念。取為慧黨靡所不達。所以者何。察於如來無心意識。初無想念而有進退。以慧照曜消化眾冥。其如來慧。普至一切眾生心念。亦復遍入存一切意。超諸群生其識所念。諸消化法。其三昧定無所依仰。越于陰蓋。離十二緣起之行。永捨三念。去於臭穢。降伏魔事。去虛偽列諛諂之穢。捨乎吾我。除去無明愚冥根株。淨修道業心如虛空。而無想念不壞法界。告族姓子。如來至真。其心意業慧黨若茲。是為如來二十九業。佛於是頌曰。
不當稱最勝 兩足尊聖心
積累眾聖明 導師業清淨
此安住之慧 處在眾生性
普入靡不周 在自然法界
禪定意如是 一切善備悉
其察心意識 一切無想念
已過諸魔界 超於危害業
自然如虛空 離垢無所在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至真。知於過去慧無罣礙。其所覩見智無損秏。所及云何。其諸過去諸佛國土。合者成者。皆知其數多少進退。其土所有草木山谷諸藥叢林。悉分別之。其佛國土所有眾生。蚑行喘息身形種類。悉識知之。人民言語音聲種類。蜎飛蠕動悉曉了之。彼土前後諸佛興出多少之數。悉亦演之。諸佛之所斑宣經典卷數多少。有所顯照亦悉暢之。化諸聲聞其限若干。開諸緣覺入其律乘。悉亦識之敢可勸導。為菩薩學。使發大乘無上正真。亦悉具足。其佛國土所有好醜言教行迹。轉相瞻侍亦悉恤之。其比丘眾言行舉動。上下相順進退之宜。亦悉別之。有覩壽命長短久存中夭。亦復曉之。復知隨法建立年歲。亦識喘息長短好醜。飲食衣服所止居業。如來悉知。過去眾生。終始周旋所當往生。諸根若干其行不同志性各異。所懷心意境界殊特。其心悉暢而不中忽。心念多少好醜善惡。如來悉知。其數之限則見目覩。不以二慧而復再思。如來至真亦不遣心。追推過事而推知之。以慧心悉覩豫見。不復重念。其慧如是巍巍無量。見眾生性。不中有廢而為說法。是為如來三十之業。佛於是頌曰。
佛之聖明慧 無限無罣礙
在諸佛之土 而斑宣經典
勸諸眾生界 令篤信佛道
諸佛國土中 其所行進退
諸人民根原 志性所歸趣
所有藥草木 音響之好醜
過去心名何 諸所可造行
平等覺悉達 覩見如所有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至真。知於當來而無損秏。慧無罣礙皆覩悉達。云何知之。於當來世所當興成若復毀壞其合若散。如來悉知。劫起所燒。其水色何等像類。其佛國土當還復者。其地廣長闊狹遠近。塵埃之數。一一佛土。諸佛所興教化群黎。諸聲聞數緣覺之眾諸菩薩等。飲食衣服所止居澤。出入喘息行步舉動。所可遊居威儀禮節。一一如來所化眾生。立於聲聞緣覺之乘。若學大乘。如來悉知。一一佛土諸眾生類。當往生者。其心生念若干之數。諸念所滅。如來悉知。皆達此已。如來不復而重思念。心察懷抱觀於當來。常覩悉見。而為眾生廣說經道。是為如來三十一業。佛於是頌曰。
於當來世 世之所有 當所合成
若復毀散 剎土眾生 諸佛之數
其佛正覺 皆成此數 其心未曾
而有忽忘 其意觀察 普達當來
而為眾生 應時說法 是兩足尊
之所行業
佛復告族姓子。如來至真。或見現在而不損耗。其慧所覩無所罣礙。所見云何。知於現在十方世界一切國土所有多少之數。諸現在諸佛所現在一切菩薩。聲聞緣覺之數多少。星宿形像進行運轉。為有幾所。現在一切樹木藥草山林谿谷。十方土地境界遠近。國中塵數。悉明其限。十方諸水以執一毛。搵取水知有幾渧。十方諸火境界興焰。若復衰滅存亡所在。亦悉達之。十方諸風所由形色。所從因出往來周旋成敗增益。亦悉知之。十方虛空逈遠悠邈。其里億數無邊無際。佛悉知之。無有不及如毛塵者知於現在三品之行。眾生之界。進退難易。根本深淺。受教遲疾。佛知現在地獄眾生所犯殃舋。罪適歸此其所因由。從其中出。當所生處。復知方便所用除殃。又知現在眾生之種蚑行喘息蠕動之類。所因行業而墮此難。了其所便可除殃罪。當所生處。復知現在餓鬼之界。所因慳貪而墮此患。所當因由方便除罪。決所當生。知於一切現在眾生心所懷念所為塵勞愛欲之病。復知離欲無塵穢者。又知現在一切眾生當以何律而受開化。或復有人不從往教。緣知諸天生天上意退沒所歸。佛悉知之。如是本末初未曾念。二慧重思入於無二。而為眾生廣說經法。是為如來三十二業。佛於是頌曰。
諸最勝慧 普靡不周 無限無量
不可思議 等如虛空 虛無無喻
一切世間 所不能逮 其於十方
一切眾生 諸所現在 當所造行
如來悉知 覩其根原 是諸佛業
見悉究暢
如來道品第二十二
佛復告族姓子。是為如來所行道業。如來以此所行道業。開化眾生。以無言辭而演文字。難當難成。又族姓子。如來至誠。無有羈學能禁制者。其業無量不可思議。諸天龍神及世間人。無能計會稱載所知。初無所言而文字現。難是難及無能抑制。遍諸佛土定意周普。現諸正覺皆已超越。無諸邪業無所想念。猶如虛空三昧平等。察諸法界而無差異。所以者何。諸佛世尊所可宣說無有若干。所因興出無有偏黨。等諸眾生國土亦然。所說悉同道神不別。解脫無異。所至滅度亦無若干。又族姓子。如來至真有諸法界為一種味成最正覺。於眾生界無所蔽礙。善權方便以無礙法而悉明了。則為眾生轉其法輪令不退轉阿惟越致。譬如族姓子。上工珠師修於清淨無垢寶珠。重治令曜。手執此珠寶。舉著濁水令水凝然。去濁就清。不復勤而勞其功。然後則出著於食味。上於瓶甕。若於鉢器。令其中水皆使清澄。所勞功夫不足言耳。然後服著大藥味中。以微細重而重洗之。所洗已淨去諸刺蕀。是則名曰夜光寶珠。如來至真亦復如是。察諸眾生瑕穢境界。為演無常苦。空非身悲哀辛酸苦毒之烖。眾生迷惑愛樂生死。苦惱患厭爾乃令入賢聖法律。如來精進於彼無難。然後乃達空無相願。如來以慈而開導之。所勤精進而無所著。便次得成於不退轉。斑宜經道三場清淨。何謂佛界。而令眾生來入其境。已得越度入如來法。故曰無上眾祐之要。是族姓子。以此因緣。當作此觀。如來至真所入三昧不可思議。修乎平等達於三世。不斷三寶。如來於彼不可思議。住於道業猶如是空。其身自然無能逮者。現形一切諸佛國土。而於諸法永無所獲。不擇自在隨其音響而教化之。若為眾生宣經典時。皆離一切心諸所緣。而悉知見眾生心行志性所趣。諸菩薩眾志操清淨。諸佛世尊。以此等故興出世間。是族姓子。是為如來至成之誼。由無本業。謂無所住而不違遠。亦無懈息。授菩薩決不斷言教。是利名曰如來道業。佛講說此如來業時。十方無量不可計會無數佛土六反震動。其大光明。普照諸界。雨天華香。其寶清淨佛師子座。諸來集會大聲聞眾。天龍鬼神犍沓和等。阿須倫迦留羅真陀羅摩睺勒。比丘比丘尼童士童女。咸共聽聞如來宣此道業法典。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善心生焉。各各齎持若干種華名香雜香華鬘塗香衣服幡蓋及大幢幡。鼓諸伎樂琴瑟箜篌。供養如來。取頭上寶而以散之。或齎麻油。或執雷音。或取其髮。或脫寶瓔以珠挍飾。或明月珠。或懷月珠及解脫華。或持無瑕精潔之供。或獲印綬原赦之養或有寶果或以鷹鳥。或以綖縷。或寂然物不猗空物。或頭寶瓔。或頸著珠。或手或脚所有莊嚴。而供養佛悉遍散之。或復又取夜光寶珠。或復又取紫磨寶飾。以散其上。或馬藏寶天帝殊紺大青寶珠火色寶珠。月光寶珠若干種色。璝異奇寶以供養散。紫磨粟金雜碎白銀。本榓雜香。儋堂雜香。栴檀雜香。黑妙雜香。丹赤真珠。似人雜香。而自退漏雨散。及諸天華。加雨意華。無極意華。月度月華。柔軟音大軟響華。其華曜目。大地陸地諸華。其輪離垢而有百葉。或有千葉。或百千葉。其光遠照香悉周遍。其香美妙洋溢所觀靡不欣樂。其光照曜執持其焰。其色無量文飾交露。青蓮芙蓉諸所雜華。而自然墮。又復雨地須蔓那華。思怡無憂華瓶。梧桐捨著。徐詳平順而雨此華。箜篌樂器簫成鼓吹。鼓舞諸伎自然而鳴。又復加雨諸天華香雜香眾寶瓔珞寶珠衣服臥具。其諸十方來會菩薩。踊住空中。自投其身用供養佛。適各投身不惜軀命。應時空中。周遍自然覆寶高座。有寶交露。垂無央數諸珠瓔珞。周遍挍飾。紫金雜廁其飾殊特。誠非世有。出若干種諸寶蓮華。一切所有珍寶瓔珞。一一枚珠各有無數不可稱載化菩薩現咸悉共見。諸菩薩出適來出已。繞佛七匝。則復還坐於寶蓮華。十方無量諸異國土。不可稱計諸佛世尊。一一諸佛各各一切共嗟嘆之。其供養以經典之要。以供養故致於清淨。各共嘆德窮劫不竟。供養法故。佛以威神遣諸弟子。詣此忍土所齎供養。入此忍界。其寶莊嚴超踰於此。嚴飾寶座殊絕難及。彼時大會無數眾生見是變化。皆發無上正真道意。不可稱載諸菩薩眾逮得無所從生法忍。於時世尊。周匝遍察諸菩薩眾。汝等正士。誰能堪任。如是比像清淨莊嚴。菩薩所住所當建立。如來至真。意所遣使在遍止宿。將護視之無有思想。亦無音響。所敷氍[叟*毛]毾[登*毛]之具。彌勒如來成佛已後。十六年中當坐於此淨寶高座。是為菩薩行願歸趣。名無蓋門大會法品經典之要。亦當廣布分別其誼。彼時所會一切菩薩。亦當興發供養此法。彌勒如來及於賢劫諸菩薩眾。於時會中有一菩薩。名變動諸法王。即從座起。於蓮華上右膝長跪。叉手白佛。唯然世尊。我能堪任。將護於此清淨挍飾。止息其邊無有思想。精勤一心而不懈廢。侍於彌勒至成如來。常供養之。及於賢劫諸如來眾至真等正覺等。時有魔天。名曰所作所立堅強處。將四域來在彼會。謂變動諸法王菩薩。族姓子。其器云何。為何等類而用其器。受此嚴淨令不毀散。變動諸法王菩薩。答所作魔。族姓子知。一切諸器皆歸壞敗。無常存者無所堪受。唯有空虛而可不毀。無所妨廢。於諸器中最為高尊。仁行當宜諦察我身。目無得眴。必能覩見於無極器。時所作魔。觀察變動諸法王菩薩。諦視其身而目不眴。即見變動諸法王菩薩臍中有水王光明世界。何故名曰水王光明。其佛世界悉滿眾水。周遍國土。若有遙視如一大海。彼有如來。名曰樂蓮華首至真等正覺。於今現在。淳諸菩薩為說大乘。其水界中又有蓮華。名寶莊嚴。其彼如來及諸菩薩而坐於上。時所作魔叉手而立。稽首歸命變動諸法王菩薩。變動諸法王菩薩。謂所作魔。仁君。豈見諸菩薩器。答曰已見。其器無極。報曰是水君能任受。如是像無極天器。億百千劫那術諸劫數之報壞。於此莊嚴挍飾。終不枯竭。無能消化。時所作魔。稽首禮佛。唯願世尊。我本億念志在雜碎。未見於此諸正士等。未得聞是經典要時。欲得成聲聞緣覺而取滅度。今日又見變動諸法王菩薩威神巍巍。聞此經典感動變化。諸建立至意。當發無上正真道心。如今所作不敢違廢。於最正覺愍傷眾生。多所安隱多所將護。假使吾身於江河沙劫地獄見煑。然後乃成無上正真。雖遭此厄不以為患。不捨佛道。時佛咨嗟所作魔曰。善哉善哉。汝身乃為大道之故。一心被服弘誓大鎧。今仁如此建立志願。所誓必果。
大哀經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