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33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三十三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又後三偈下。第二襵疊重釋。上之十偈從後漸收。於中有二。先正收後結歎。前中自有三重。第一收後三偈。為三無性觀者。唯識論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初則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釋曰。謂依遍計所執性。說相無自性性。由彼體相畢竟非有。猶如空中華繩上蛇故。故今偈云一切空無性妄心分別有。次依依他起性。立生無自性性。此如幻事託眾緣生。無始妄執自然性故。故今偈云如理而觀察一切皆無性。後依圓成實性。立勝義無自性性。謂即勝義。由遠離前遍計所執我法性故。故今偈云若實非實。若妄非妄。皆是假說。實即圓成。非妄即契圓成之智。圓成之智成於出世。並是假名。實尚不存何況非實。舉況總結。故云其非實妄及世間。一時總遣。
疏。又此五偈下。第二合前四喻。由依此義十偈正答。亦可分四。初諸法無體性一偈法說宗因。次四偈舉四同喻。三有四偈別合前喻。四者末後一偈結成前義。則五分具矣。
疏。又前五偈下。第三重總結。十偈可知。
疏。文殊一問下。第二結歎。以緣起深理幽玄該博故。問答包含。今釋竭愚發揚玄旨。勿以經少責疏文繁。第二財首菩薩。
疏。餘準此知者。上三各顯二義。下七不欲繁文。故令例知。若具說者。行二義者。一隨修何行時。二以何行化之。其能化行與所行行未必全同。如行施行時。或以施行化。或以禪慧行化故。解二義者。一隨有深淺之解。二說諸佛菩薩之解化故。言論二者。一隨何國俗言說。二宜用何等言辭化故。心樂二者。一隨希求何法。二稱根為說諸願樂故。方便二者。一隨何進趣時。二隨用何善巧等化故。思惟二者。一隨思求何義。二宜說云何思化故。觀察二者。一如說修學時。二稱宜為說觀察相故。
疏。準諸深經及此偈文略有四意者標也。下別釋四中。前三別明。後一總攝。就前三中。一佛見下。初一空不礙化答。二佛知下。智不礙悲答。三隨化下。化不違空答。
疏。四融上諸義等者。即總攝上三共為一致也。然前三中。初後即性相交徹。中一乃悲智雙運。故今融成悲智性相皆無障礙。就文更三。初明所化性相無礙。即前第一意。二從以斯義故下。躡前初意以辨能化。即前第二意。悲智無礙。悲對前事。智對前理。三今以寂滅非無下。更融前能所。兼具前第三意方成一味。於中二。先正明。後結釋。前中亦三。初融所化性相無礙以成能化。無化而化。即前第一意。二以通緣非有下。即融其能化。以成前第三化不失空。三所化既空有無二下。對於所化。成前第二能化悲智無礙之義。
疏。不礙有而觀空下。第二結釋。於中有五。一既云不礙有而觀空方能入理。結成問意。則前以空難。隨化非得意也。二不動下。既云不動真而隨化。結成答意。三從眾生不知此理下。結成化意。四從非直下。正結無違。非但無違。兼能相成。五故淨名下引證。但證為眾生說如斯法。即觀眾生品。維摩詰問文殊師利菩薩云。云何觀於眾生。文殊師利答言。我觀眾生如第五大。如第六陰。如第七情。如第十三入等。意明畢竟空。故次淨名問云。若爾云何行慈。答曰。當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即名為真實慈也。然上云寂滅非無之眾生者。體雖寂滅不無眾生之相。由寂滅故恒不異真。由非無故而恒成立。是故不動真際等者。即智論意。謂不動真際而建立諸法。不壞假名而說實相。細尋可見。
疏。大經亦云若知如來常不說法即二十六經。教體中已辯。
疏。今初。三頌若著我下。疏文有二。先總標二觀。後總相而言下釋經文於中先依二空觀釋。後依念處觀釋。今初。即二空觀者。謂界分別及四念處。皆明二空故。故便以二空科判經文。
疏。初一我空下。即界分別觀。謂十八界等中。求我不得故。言上半尋思觀者。斯為方便。即顯下半是如實觀。
疏。謂攬緣假立者。此釋初句。次來無所從下。釋次句。虛假似立下。雙結二句。
疏。以身觀身者。即借老子之言。彼云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彼意令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如觀一葉落知天下秋。雖不知空寂例知同也。
疏。此觀亦寂故不起心者。此釋不起心分別。然此句有二意。一既物我皆虛故。不分別物我之異。此意即淺故略不出。今明知空之心。即是此觀二我既寂。觀何由生。若觀不忘非見空矣。則空病亦空能所雙寂矣。
疏。內身揀於外器及他身者。釋初偈內身二字以念處。然四地中有於三身。然智論瑜伽各有解釋。今即瑜伽意。一以自身為內身。二以器物缾衣車乘等為外身。三以外有情妻子男女等為內外身。故今揀於後二。
疏。念處有二下。釋第二此中誰是我句。謂有問言。準念處觀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今何觀身為無我耶。故今答云。有通有別。上以別難。今約通說。故於觀身得作無我及苦無常不淨之觀。今但舉無我耳。
疏。復有二種一小二大下。通釋一偈。以為通妨。謂有問言下。既別觀受及心法。法應無我何無不淨苦等觀耶。故今答云。約大乘說故。然大乘中具有二觀。謂約世諦則觀身等為不淨等。約第一義則觀身等同虛空等。今約大小對辯觀身不淨等唯屬小乘。觀身性相同虛空等唯屬於大。
疏。誰是我言已兼二我者。上約界分別觀釋誰是我。但遣人我。次第二偈方遣法我。今約大乘念處故兼二我。謂於四大五蘊求其主宰了不可得。但蘊等合即無人我。觀蘊等相緣成故。空則無法我。
疏。又別則身受不同等者。此亦通妨。謂有問言。大小二觀皆觀身受心法。今何三偈皆有身言。故為此通。以身受心法但合五蘊。五蘊皆身故。亦猶淨名方便品云。是身如聚沫不可撮磨。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焰從渴愛生。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此則如次喻於五蘊皆名是身。若別說者。應言是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熱時焰。諸行如芭蕉。諸識猶如幻。今皆言身明知四處皆得稱身。故云通則受等皆身。
疏。前問意下。結成前問。
疏。命謂命根等者。疏文有二。先釋上半。於中又二。先釋壽命二字。後總釋兩句。今初。先依小乘。即俱舍根品偈云。命根體即壽。能持燸及識。論引對法云。云何命根。謂三界壽。謂有別法能持燸識說名命根。此有三法。壽為能持故名為體。疏云色心色即是燸。燸必依色故。
疏。實謂由業種力下。約大乘釋。即唯識第一廣破小乘離色心外別有命根竟。示正義云。然依親生此識種子。由業所引功能差別住時。決定假立命根。而疏云。引一期報眾同分體者。通大小乘。大乘是假。小乘是實。故俱舍云。依同分及命令心等相續。又云。同分有情等。同謂身形等同互相似故。分者因義。謂由此分能令有情身形等同。言有情者。同分所依揀非情也。等者。揀於不等。正顯能依同分義也。論云。別有實物名為同分。彼言眾同分者。眾多同分故。廣如彼說。唯識廣破竟示正義云。然依有情身心相似分位差別假立同分。即大乘義具如疏文。
疏。從業緣起下。二通顯上半。先以因緣門釋。後況剎那下。以生滅門釋。
疏。喻以火輪下。釋偈下半。
疏。有三意。初二皆喻上生滅門。而初就所知。二就能知。第三意喻上因緣門。然上法說因果對明。今合喻中能所對說。命為能依。心為所依。依心假立故。是因緣故。生公云。如杖薪之火。旋之成輪。輪必資火而成照。情亦如之必資心而成用也。以彼情依於心。類此命依於心。
疏。然無常等經論異說。淨名涅槃諸經皆說。下第三住當廣示之。今依中邊蓋是一義耳。即第二論。彼論具有無常苦空無我。論云。無常三者。一無性無常。謂遍計所執。此常無故。二生滅無常。謂依他起。有起盡故。三垢淨無常。謂圓成實。位轉變故。苦三種者。一所取苦。謂遍計所執。是補特伽羅我執所取故。二事相苦。謂依他起。三苦相故。三和合苦。謂圓成實。苦相合故。空有三者。一無性空。謂遍計所執。此無理趣可說為有。由此非有說為空故。二異性空。謂依他起。以妄所執不如實有。非一切種性全無故。三自性空。謂圓成實。二空所顯為自性故。無我三者。一無相無我。謂遍計所執。此相本無故名無相。即此無相說為無我。二異相無我。謂依他起。此相雖有而不如彼遍計所執。故名異相。即此異相說為無我。三自相無我。謂圓成實。無我所顯以為自相。即此自相說為無我。彼論結云。如是所說。無常苦空無我四種。如其次第。依根本真實各分三種。釋曰。根本真實者。上論云。謂三自性所以名真實者。偈云。許於三自性。唯一常非有。一有而非真。一有無真實。釋曰。彼論具釋如其次第。一常非有即是遍計。一有非真即是依他。一有無真實即是圓成。釋此句云。唯圓成實亦有非有。唯有非有。於此性中許為真實。釋曰。論意云。具有具無。有此非有。故為真實。其無字屬上。非是無真實也。意明二性皆依於此真實上立。今經無苦而有無相故。疏依三無我開三無相。故彼論釋無我之中皆有無相。又亦依此三種無相對於三苦。以論對疏廣略可知。疏然皆融攝下。通妨。可知。
疏。然此唯識略有二分者。以唯識第二四師不同。謂安慧唯立一。自證分。二難陀立二。謂相見二分。三陳那立三。加自證分。四護法立四。於前三上加證自證分。依彼論宗。即以四分而為正義。故今疏。云略有二分。以諸經論及彼論文多說二故謂離二取相等故。而論文有三。初明立二。二明立三。三明立四。而安慧一分於二分中破之。傍出初立二分。論云。然有漏識自體生時。皆似所緣能緣相現。彼相應法應知亦爾。似所緣相說名相分。似能緣相說名見分。釋曰。謂依他二分似遍計所執二分。又以小乘相分名行相。能取所緣故。見分名事。是心心所自體相故。今似其心外之境名似所緣。是心外法此中無故。所變相分為所緣耳。若明相分未是顛倒。向心外取方為倒耳。又言見者。是能緣境義通心心所。非推求義。推求義者。唯慧能。故次破安慧唯立自證分。論云。若心心所無所緣相。應不能緣自所緣境。釋曰。謂緣色之心應不能緣色。論或應一一能緣一切。釋曰。謂隨一識等能緣一切境。以眼識無所緣。而能緣於色。餘識無色緣。亦應能緣色。既餘不能緣一切。明知無所緣者。是義不然。此中正義緣自境時。心上必有帶境之相。如鏡面上似面相生。次破無能緣。論云。若心心所。無能緣相。應不能緣。如虛空等。釋曰。同於虛空不能緣故。論云。或虛空等亦是能緣。釋曰。此反難云。謂心心所法無能緣而能緣所緣。此虛空等無能緣。亦應緣所緣。論云。故心心所必有二相。如契經說。一切唯有覺所覺義皆無。能覺所覺分各自然而轉。釋曰。此即厚嚴經。上半明無外境。下半明有見相二分。各各自從因緣所生名自然而轉。下結正義。論云。達無離識所緣境者。則所變相分是所緣。見分名自行相。相見所依自體名事。即自證分。釋曰。此中雖是立二分家義。已有三故。次論云。若無此者。應不自憶心心所法。如不曾更境必不能憶故。釋曰。此明有自證分。意云。相離於見無別自體。但二功能故。應別有一所依體。若無自證應不自憶心心所法。如不曾更境必不能憶。謂如見分不更相分之境則不能憶。要曾更之方能憶之。若無自證已滅心心所則不能憶。以曾不為自證緣故。則如見分不曾更境則不能憶。今能憶之。明先有自證已曾緣故。如於見分憶曾更境故。次下立三分。論云。然心心所一一生時。以理推徵各有三分。所量能量量果別故。相見必有所依體故。釋曰。所量是相分。能量是見分。量果是自證分。自證分與相見為所依故。如集量論伽陀中說。似境相所量。一能取相。二自證。三即能量及果。此三體無別。釋曰。所量如絹。能量如尺。量果如解。數智果是何義。成滿因義。言無別體者。同一識故。則離心無境。次立四分。論云。又心心所若細分別應有四分。三分如前。第四證自證分。此若無者誰證第三。心分既同。應皆證故。釋曰。見分是心分。須有自證分自證是心分。應有第四證。論云。又自證分應無有果。諸能量者皆有果故。釋曰。見分是能量。須有自證果。自證量見分。須有第四果。恐彼救云。却用見分為第三果故。次論云。不應見分是第三果。見分或時非量攝故。由此見分不證第三。證自體者。必現量故。釋曰。意明見分通於三量。三量者。謂現量比量非量。即明見緣相時。或量非量不可非量法為現量果。或見緣相。是於比量及緣自證。復是現量故。自證是心體。得與比量非量而為果。見分非心體不得與自證而為其量果。故不得見分證於第三。證自體者。必現量故。第三四分既是現量。故得相證。無無窮失矣。意云若以見分為能量。但用三分亦得足矣。若以見分為所量。必須第四為量果。若通作喻者。絹如所量。尺如能量。智為量果。即自證分。若尺為所使智為能使。何物用智。即是於人如證自證分。人能用智。智能使人。故能更證。亦如明鏡。鏡像為相。鏡明為見。鏡面如自證。鏡背如證自證。面依於背。背復依面。故得互證。亦可以銅為證自證。鏡依於銅。銅依於鏡。此上四分即護法之後方有此義。論如是四分或攝為三。第四攝入自證分故。果體一故。論或攝為二。後三俱是能緣性故。攝論為二。亦攝入見故。論或攝為一。體無別故。如入楞伽伽陀中說。由自心執著。心似外境轉。彼所見非有。是故說唯心。如是處處說唯一心。此一心言亦攝心所故。識行相即是了別。了別即是識之見分。釋曰。此上論文釋偈了字。雖開合不同。今但略舉相見二分。故彼論初便立二分。處處多說相及見。故若了相分唯心所變此非顛倒。謂相為外心外取故是名顛倒。故上釋云依他二分似於遍計相見二分。今約遍計故成顛倒。上之四分文則似橫法相之要。故以引耳。
疏。令尋伺名等者。入如實觀者。此借加行位中。四尋伺觀。四如實觀。以解經文。四尋伺者。一名。二義。三自性四差別。今云名等等取下三。
疏。謂了名等下。即以意言釋尋伺觀相。於中有三。今初總釋。二意即意識下。即引攝論第七。釋意言相。論云。意謂意識。覺觀思惟。但緣名言分別。無別有義可緣。又必依名分別諸法。故云意言分別。三名言既唯下。會論釋經。顯四尋伺相。名詮自性。句詮差別。名句皆名自性。差別皆義故但云名義。
疏。既隨分別下。二別釋下半。未曾有一法得入於法性。然此句牒上攝論及經一切是分別言。故云既隨分別則妄計意流者。即引楞伽釋成。彼經第三。因說破外道所說皆是世論。末後婆羅門問言。癡愛業因故有三有耶。為無因耶。我時報言。此二者亦是世論。彼復問言。一切法皆入自相共相耶。我復報言。此二亦是世論。婆羅門云。乃至意流妄計外塵皆是世論故云妄計意流。
疏。尚未了唯心者。上躡前分別之義。為不入法性之由。此下舉況釋不入義然其要觀略有二種。一唯心識觀。二真如實觀。唯心觀淺尚未能了。真如觀妙彼安能入。法性即是真如異名。
疏。若能如是自覺通達下。上來順釋經文不入之義。今此反顯能入之義。即如實觀。於中先入唯心識觀。言自覺者。對上楞伽。楞伽云。彼婆羅門又問。頗有非世論不。佛答。云有。外道不能知。以於外性不實妄想虛偽計著故。謂妄想不生覺了有無。自心現量妄想不生。不受外塵妄想永息是名非世論。此是我法非汝有也。今言自覺略其大意。令覺自心耳。其通達之言即攝論意。通達唯是意言分別無有實法。即為入唯識方便。不取外相即入唯心。疏即復此心下。引起信論成真如實觀。故彼論云。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令住正念。其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釋曰。此即唯心識觀。次云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釋曰。此即真如實觀。言妄想不生。亦楞伽經。已如前引。便入法性結成上義。
疏。上約心乖體非不即者。通難重釋。謂有難言。如淨名等一切皆如文字性離即是解脫。下經亦云。一切法皆如。諸佛境亦然。三毒四倒皆亦清淨。如何言說不入法性。今通有二。一約修行人心不入理。非約法體。不即法性。二約所觀。亦無可入故。下文云。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虛空。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
疏。六一偈通結者。通結五段。令離能所言。亦可近結前二偈者。能所相顯故。初明前偈。又觀一切下明後偈。以意言觀縱成如實。亦有能所云未除遣。加行偈云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故。但為唯識方便。得通達位方入唯心。
疏。此相見二分由無始數習有種種似相似生者。即唯識意。而言似者。顯其無真但似二相。若執有實便成遍計。
疏。起法必滅下。釋下半。然躡上半起。上既心境相藉即皆從緣生。生法必滅一向絕故。剎那不住故云安得暫停。
疏。若了相無相下。正顯偈意。上順釋偈文明二取之失。今令了之。則令離二取。是經之意是則反釋經文。而順經意則了唯心成唯心識觀。若了無性下。成真如實觀。心境兩亡則住無分別。如上所引。通達位偈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自覺智境即楞伽意。不動法界即大般若意。文殊室利分云。繫緣法界。一念法界。不動法界。知真法界。不應動搖。謂若言我入法界已動法界。能所兩亡入相斯寂。故不動法界是入法性。
疏。故末後偈結上諸觀下。總出此偈意明通結前。
疏。佛如是化下。總顯答意。第三業果甚深。
疏。四大無主等者。即淨名第二云。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今取彼文以釋今經。
疏。能造能受是謂為我者。我在因中即為能造。業為所造。我在果中即為能受。報為所受。此中且順我我所言。故淨名云。無我無造無受者。若僧伽師能造但是冥性。我是受者。而非造者。若衛世師我為能造亦為能受。
疏。此問所以也者。此中取前緣起甚深三重問意以釋今文。
疏。業報攬緣下。上以業遣我。此下以緣遣於我所。
疏。由法無我下。上明二我俱空。此下明不壞業果之相。空有無礙二諦雙存。是正理量聖教所明即聖言量。故淨名云。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中論云。雖空而不斷。雖有而不常。罪福亦不失。是名佛所說。言不違現事者。即是現量。以現見苦樂等報。舉體即空不壞事故。
疏。法若定有下。反以釋成。故中論云。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等。
疏。無所有言該上業果者。案文但云作者無所有。以偈文窄故。實乃作者所作皆無所有。
疏。今依法性宗亦以如來藏性為鏡者。疏中分二。第一釋文。第二顯義。前中亦三。初辨定鏡體。二顯喻相。三出業性。今初。言亦以者。非揀本識。識亦喻於鏡故。楞伽云。譬如明鏡現眾色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但法相宗不用如來藏為鏡。今雙用二義故致亦言。言如來藏為鏡者。起信論釋本覺內體相合明中云。復次覺體相者。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猶如淨鏡。云何為四。一者如實空鏡。遠離一切心境界相。無法可現。非覺照義故。二者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體不動。具足無漏。熏眾生故。三者法出離鏡。謂不空法出煩惱。礙智礙。離和合相。淳淨明故。四者緣熏習鏡。謂依法出離故遍照眾生之心。令修善根隨念示現故。釋曰。四鏡之名者。一空鏡。謂離一切外物之體。二不空鏡。謂鏡體不無。能現萬像故。三淨鏡。謂已磨治離塵垢故。四受用鏡。謂置之高臺須者受用。四中前二自性淨。後二離垢淨。又初二就因隱時說。後二就果顯時說。又前二約空不空為二。後二約體用為二。又前二體。後二相故。云覺體相者。今約眾生。即前二鏡合而用之。以第二為能現。以第一顯本淨故。後之二鏡既在果位。約佛為境。故於福田甚深中用。
疏。然有二義下。第二顯喻相有三事。一鏡。二本質。三影像。以喻就法鏡則無二。質影各二。謂一是因影。境界為質故。合云業性。二是果影。業緣為質故。法說云果報生也。淨名云。是身如影從業緣現。是故結云二文影略下。引中論重化之義。正顯因果俱從緣空。
疏。合云業者。謂善惡等三下。第三出業體。等取無記。及等不動各成三類。言不失業果之相而為其性者。上是理性此即事性。如火熱性等。
疏。由無性故下。第二顯義。於中有二。先顯中道。後明染淨。今初。即融上理事二性。交徹無礙以成中道。
疏。又如。鏡現穢像下。第二約染淨。上及此段俱證。由不壞相方顯真空。此段亦中道義相。於中二。先略明。後此有四位下。開章廣釋。於中亦二。先正顯染淨。後兼明一異。今初。然但知。以鏡喻如來藏。影喻生死業果。則法喻昭然。一由真淨故能現者。即四鏡中第二鏡義。二由真淨故不為污。即第一鏡義。亦前即不染而染二即染而不染。又前即能隨緣。二即體不變。然二皆是能現之德。如玉之性雖染不污。若第三相對方顯正在泥中染而不染也。
疏。二所現二義者。一依他無性義。二無性緣成義。
疏。三相對二義者。一即真如隨緣。能成萬法方是真如。二即真如不變。方能現染。若變性淨不能現染。若不現染無隨緣德。
疏。四真淨虛染鎔融一味者。以如來藏。舉體成生死。如來藏外無生死故。生死即空是如來藏。離生死外無如來藏故。如波與水一味無差。
疏。此約染淨下。結成上義。謂如真如現依他時。設有淨分亦名為染。如鏡現像不揀淨穢。皆非鏡體故。唯能現得名為淨所現皆染。
疏。更約喻中下。二約一異門言鏡是定一者。謂如來藏唯一味故。所現定異者。生死緣差故。
疏。染淨雖虛下。通難釋成。先通異難。謂有問言。染淨皆虛豈非一耶。此約喻難。生死涅槃二俱虛寂豈非一耶。此約法難故。此釋云不相攝故。此通法喻。如所現像男不攝女故。生死不能攝涅槃故。以相就性故說生死及與涅槃二俱空寂一際無差。以性就相有染有淨。以有諍故說於生死。以無諍故說於涅槃。有煩惱時非無煩惱故。就虛相而說異耳。欲令一者。要如來藏而以統之。是第三義。
疏。鏡現染處下。二通一難。謂有問言。鏡能現染。復能現淨。豈非異耶。如來藏能成生死。復能成涅槃。豈非異耶。故今答云。現染淨處無異體故。生死涅槃一性現故。
疏。三像不異鏡是非異者。謂像本是異。鏡本是一。今像同鏡故非異也。故釋云鏡外無像故。同鏡一異相便無。生死本異。如來藏本一。今生死即如來藏。故生死非異。以如來藏外無生死故。疏。鏡不異像是非一義者。鏡本是一。像本非一。今鏡同像故非一也。正現像時去像亦失鏡者。釋成上義。謂去像失鏡明鏡同像。言同像者。同像非一。非是約鏡與像一也。思之。如來藏本是一。生死非一。今如來藏全體為生死故。同生死之萬差。正成生死時。若去生死即無如來藏。此明如來藏同生死之差。非約與生死一故是非一義也。第四亦一亦異門者。但約不壞性相。則一異歷然耳。四門一揆。則一異無礙。染淨相融。方為事事無礙之鏡像也。
疏。田喻業緣也者。即六地經云。業為田。識為種。無明所覆。愛水為潤。見網增長我慢溉灌。生名色芽。謂若不造業識不成種。如穀不入田終不生故。疏亦本識為田名言為種者。上約因緣合辨。故以業為田。今但約本識含於種子能起現行故。以本識為田。若初地中。亦云於三界田中復生苦芽。則約當果生處亦得名田。顯義無方也。成不相知類前可解。
疏。三幻師現幻喻。喻所生者。所生通因果。從若幻色喻報下別釋。先明果為所生。後若幻色喻業下。辨業為所生。業亦緣生者。如人受五戒為人業。必假戒師言教。三業之具方成業。故業亦緣生。
疏。故中論中下。義引論文證業果俱空。彼論偈云。譬如幻化人復作幻化人。如初幻化人是則名為業。幻化人所作則名為業果。既業果皆幻故知並空。
疏。若幻唯喻報下。反成上義。
疏。四衢喻四識住者。瑜伽八十四云。謂色受想行此之四蘊是識蘊所住。
疏。如鳥在殼者。殼為鳥卵。為母所附者。言含聲未吐者。庾信云。團團竹上禽。白玉裏黃金。裏有思晨鳥。含聲未吐音。借其言用。
疏。輪王七寶喻。增上業果者。非在身內故。言無來處者。輪王登位從空忽來。言七寶者。一輪寶。大如一由旬。或云四俱盧舍。三輪各減一俱盧舍。二珠寶。其狀八楞。大如人脾三象寶。即金脇山中八千象中之最下者。四馬寶。即帝釋廐中者。五兵寶。即是夜叉。六主藏臣寶。即地神。七女寶上即帝釋賜。下者人間或乾闥婆女輪。即北方天王令四夜叉持之。歸則在門之上一由旬住。帝釋所賜。若依此說則有來處。多是約教有殊。故小乘中說輪王歿後收在鐵圍山間。又有相似七寶。謂一劍寶。二皮寶。三殿寶。四床寶。五林寶。六衣寶。七履寶。如智論及薩遮尼乾經第三說。第四說法甚深。
疏。為一耶多耶。此亦有三重問意。此上即直問所以。二云偏取互乖者。是第二帶疑問。由滯一多二途不知何據。三云並立相違者。即第三成難問也。證一乖於說多。說多違於證一故。
疏。能證所證既並不殊者。能證即前案定。所證即釋成中法性。
疏。二者所悟一法即無礙法界等者。上之一意以法就機。許其有一有多。出多所以。是答直耳問意也。此下唯就法。體常一常多。遣其第二懷疑及第三難。上疑意云。為是一耶為是多耶。今云亦一亦多。上第三難云並立相違。今云相即故不相違。又不壞相故有一多。豈唯不違下。重成第三答難之意尚能相成。豈相違耶。
疏。然此九喻等下。上總顯偈意。此下別釋偈文。古但直釋。今將配問。言總答境界無量者。下之九事。皆佛分齊之境故。境界為總句故。
疏。不分而遍彌法界故者。即出現品意。彼身業中云。譬如梵王住自宮普現三千諸梵處。一切天人咸得見。實不分身向於彼。諸佛現身亦如是。一切十方無不遍。其身無數不可稱。亦不分身不分別。略引一文。餘可例取故。將頌文別對前問文理分明。第五福田甚深。
疏。一約眾生。由器有大別心有輕重故者。俱舍等。說由主財田異故施果差財。前難約田。今答約財主。然第一意正約主異含於心異。謂多財重心少財輕心等故。然器約觀解淺深。假之輕重復通深淺。約佛可知。
疏。體外方便者。無而別設。如無三說三等。體外方便者即佛權智鑒事差餘。即體上大用為體內方便。
疏。與前鏡喻因緣不同也。義無別者前業果中喻如來藏。約其自心故是因外。今將喻佛是喻緣。故起信云。真如內熏為因。善友習熏為緣。約四鏡中即後二鏡已出纏故。正取緣熏小鏡義兼法出離鏡。以法出離是緣熏習鏡之體故。義如前引。言餘義無別者。亦有一異染淨等義。則以佛為淨。以生為染。自他相望而論一異。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等。
疏。普去一切煩惱故者。阿伽陀。此云普去故。
疏。又此五喻下。覆疎重釋。於中有二。先正釋五偈。後前四即善巧下。二總彰答意。今初阿伽陀喻滅惑障。日破闇喻。喻滅智障。月光普照喻。喻至平等智地。平等智地即法華意。故彼經云究竟至於一切智地。風喻普動諸有。火喻皆證無為至智地。即是菩提是滅智障果。證無為是證涅槃。是滅惑障果。二因無礙二果亦融動諸有者。即所化生。普令眾生滅二障之病證菩提涅槃之果。是此意也。前四已下總彰答意。第六正教甚深。
疏。一對初義者。謂約一人豎論。教能斷惑亦見即合斷惑。何以久而不斷。二對後義。後義約多人橫說。同見斷惑佛教是一。何以一斷一不斷耶。悉者俱合斷故。
疏。修有勤惰等者。先答初意。總有六對。略收下喻。勤惰是總意。障有淺深是樵濕喻。機有生熟亦是上喻及鑽火喻。未熱數息是機生故。緣有具闕即闕緣求火下三喻。功有厚薄即毛滴下三喻。
疏。修與不修下對後難意。雖多人同見不修不益。修則有益。
疏。然有五相等者。即瑜伽論八十五說。彼云。又有五相發勤精進速證通慧。謂有勢力者。由被甲精進故。有精進者。由加行精進故。有勇捍者。由廣大法中無怯劣精進故。有堅猛者。由寒熱蚊虻等所不能動精進故。有不捨善軛者。由於無下劣無喜足精進故。今但次不同耳。
疏。此喻約聞下。別釋此喻。於中四。一通明三慧釋。二約修消經。三結勸。四示不息相。
疏。聖道如火等者。二約修消經。即俱舍論文。謂聖道如火能燒惑薪。道火前相故名為燸。
疏。燸頂已前者。謂七方便中前三方便。即五停心觀。別相念觀。總相念觀也。以燸法為熱故。燸頂忍世第一法。此四方便為四善根。是加行位。然大小乘釋小有不同。大乘之義至初地廣釋。言已熟而息者。謂燸必至涅槃。頂終不斷善。忍不墮惡趣。第一入離生。至於燸位猶尚斷善。故云已熱而息。未入見道為火向不生。未熱數息即前三方便。更加懈怠何由造證。
疏。故遺教經對此明小水長流者。即是彼經八大人覺中釋精進相。經云。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即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釋曰。彼以鑽火數息以況懈怠。小水長流以比精進故。云對此名小水長流。
疏。禪宗六祖共傳斯喻下。三結勸。初引內教結勸。自達磨教可即用此喻展轉相承。但云六者後分南北。多紛競故。疏。願諸學者銘心書紳者。二引外典結勸。言銘心者。猶如刻銘長記不滅。言書紳者。即論語第七。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注孔曰。紳大帶也。疏若直就下。四示不息相。以智慧鑽注於一境等者。心一境性名之為定。一境之言通於事理。故遺教經云制之一處無事不辦。下經云禪定持心常一緣等。如了法無生名為般若。無生即境。此理一境。了即智慧。無住住故。名注一境。則能入理。言方便繩者。帶空涉有。照事照理。喻之以繩。有動用故。善巧迴轉者。若了無生而入理者。或觀生法求生不得。或忘能了入無念門。或起大悲方能入理。如是種種若事若理名巧迴轉。言心智無住者。亦通事理。且約理者。若以心知如是心住境。若以智了心是智住心。若內若外皆名為住。若住無住亦名為住。故經云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謂生無所住心。則非有無住可生。不生於心則無住心生。即此契理亦名方便。故大品云。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若不住事理生死涅槃。則事理無礙之方便也。四儀無間者。設爾有斷亦須知斷。若不斷時亦知無斷常。無念知則無間矣。瞥然起心即失止也。又違北宗。暫時忘照即失觀也。亦違南宗。寂照雙流即無斯過。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