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43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四十三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第二饒益行。
疏。皆顯三聚等者。廣略皆顯故。今初初句為總。總該三聚。是略中具也。即戒自性者。是九戒之一也。意地無染是真律儀者。出三聚相。起心即破菩薩戒故。二亦為生下。攝眾生戒下顯持戒意含於攝善。亦是於果無依。即第九清淨戒之一也。
疏。謂一切利養等者。出堅相也。四分戒云。明人能護戒能得三種樂。名譽及利養。死得生天上。若希此三非真堅持。
疏。本隨煩惱者下。經自出。
疏。又具明纏即隨惑。縛即根本。言一切惡止者。即是律儀。善行即是攝善。
疏。纏謂八纏下。釋此纏字。疏文有五。一釋八名。二辯障業。三釋總名。四明十纏。五者結示。然初八纏廣如論釋。無慚無愧十藏廣明。餘之六事前後頻有。二初二障戒下。辯障業。雜集第七云。修尸羅時無慚無愧為障。由具此二犯諸學處無羞恥故。次二障止者。論云。謂修止時惛沈睡眠二法。為障於內引沈沒故。修智慧時掉舉惡作二法。為障於外引散亂故。釋曰。此論約二順障。今疏反此者。以約違障。掉舉惡作正違止故。惛沈睡眠正違慧故。後二障捨者。論云於修捨時慳嫉為障。由成就此於自他利悋妬門中數數搖動心故。
疏。即障善法饒益者。止觀是善法捨即饒益。
疏。於相修中纏繞身心者。三釋總名。亦出偏說所以也。本論云。數數增盛纏繞於心故名為纏。釋論中云。由此諸纏數數增盛纏繞一切觀行者心。於修善品為障礙故。
疏。或說十纏者。即第四明十纏。俱舍頌第五隨眠品云。纏八無慚愧嫉慳。并悔眠掉舉與惛沈。或十加忿覆。論云八纏者。品類足論或十者。毘婆沙師言於被舉時為重障者。忿以令心忿發為性。覆以覆藏自罪為性故。
疏。此即隨惑下結示。
疏。縛謂四縛者。先標列。後會經。今初。雜集等論但有三縛。謂貪瞋癡由此三縛。縛諸有情令處三苦。今言四者此經第三地文。亦云此菩薩於一切欲縛。色縛有縛無明縛皆轉微薄釋曰。此即修所斷中三界煩惱。及無明故。於見縛之外說四。并前即五住地惑也。今此四縛即按次文。貪利已下。會經四相。初貪利即經貪求為一。二熱惱即瞋。三諸難逼迫。毀謗即是戒取。四濁亂即是我見。正於持戒而說四故。然其戒取由癡而生。不了諸難而生。毀謗亦是邪見同意三業故。故亦不出三毒及見。我見持為諸見之主故。
疏。不毀不特釋經得佛所讚平等正法。故淨名第三見阿閦佛品云。不施不慳。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進不怠。不定不亂。不智不愚。不誠不欺。不來不去。不出不入。今取此勢但用一戒中義耳。不犯故事相無違。不持故了戒空寂。
疏。初攝律儀二攝善法等者。唯識十度但有三名而無解釋。若梁攝論三學之中具有解釋。本論中云一攝律儀戒。謂正遠離所應離法。二攝善法戒。謂正修證應修證法。三饒益有情戒。謂正利樂一切有情。無性釋云。律儀戒者。謂於不善能遠離法防護受持。由能防護諸惡不善身語等業故云律儀攝善法戒。能令證得力無畏等一切佛法。饒益有情戒。能助有情如法所作。平等分布無罪作業成熟有情。有說。後二依初建立。釋曰。此下釋立三所以。無性云。此能建立後二尸羅。由自防護能修供養佛等善根。及益諸有情故。世親云。住律儀者。便能建立攝善法戒。由此修集一切佛法。證大菩提。復能建立益有情戒。由此故能成熟有情。準梁攝論及釋云。若人不離惡法。攝善利他則不得成。有說。前二為成後一。梁論云。若人住前二種淨戒。則能引攝利眾生戒為成熟他。梁論三戒大意同前。故彼論云。此三品戒即四無畏因。何以故。初戒是斷德。第二戒是智德。第三戒是恩德。四無所畏不出三德故。由此故說戒有三品。本業經云。戒有三緣。一自性戒。二善法戒。三利益眾生戒。義皆同也。
疏。今初即堅持不犯為第一難者。即難行戒。準瑜伽論第四十二。有其三種。一者謂菩薩。現在具足大財大族自在增上。棄捨如是大財大族自在增上。具受菩薩淨戒律儀。是名第一難行戒。二者菩薩若遭急難乃至失命。於所受戒尚無缺減。何況全犯三者。如是遍於一切行住作意。恒住正念常無放逸。乃至命終。於所受戒無有誤失。尚不犯輕何況犯重。釋曰。今即第一次二疏中具之。
疏。祇陀末利唯酒唯戒者。末利夫人為救厨子。飲酒塗飾等。祇陀太子為順國人。亦和光飲酒而不忘戒。並如別說。
疏。深起大悲是善士相者。論云。云何菩薩善士戒。當知此戒略有五種。謂諸菩薩自具尸羅(一)勸他受戒(二)讚戒功德(三)見同法者深心歡喜(四)設有毀犯如法悔除(五)。釋曰。今正當中三疏文自配。自具尸羅前文已有已毀令悔文中略無。
疏。謂依似執實者。眾生是依他似有故。顛倒謂執似為實。如依繩之依他執為蛇實。
疏。依執似起者。即唯識云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謂依遍計之執起依他之似。似即眾生。
疏。第二對明不相在。即不於顛倒內有眾生等。疏言不離者。此句牒前。上言不離眾生有顛倒等。明因果相待方得緣成。釋上義也。依似執實待果成因也。依執似起待因成果也。上辯前對之是。非先有下揀前對之非。即先有先無門。從因中無果下。示其正義。以釋經文二句之中皆先順說正義。後反顯先有之過。初云因中無果故。倒內無生者。順說正義也。次若必下反釋揀非。非先有故遍計是因因中有果。故遍計中有依他起。從果中無因故生內無倒者。順說正義也。若要令有下。反釋揀非也。若果有因有眾生等即有顛倒。今有不倒眾生故。知果中無有因也。第三對中言不壞因果能所遍計者。因即能遍計。果即所遍計。所遍計即依他也。從由前下結歸中道。
疏。第四對當體以辯者。不對眾生說顛倒等故。亦皆先順明。後反顯。如倒心託境方生故。非內即先順明。次若是內下反顯。
疏。既如是知下。結成二利。
疏。實則愚夫自誑者。如獼猴執月。月豈有心誑獼猴耶。愚夫執虛為實明是自誑。經云誑愚夫者。是愚夫不了之境義似誑耳。
疏。即前悲智所成之果者。如是解者覺了一切等即智果也。通達生死及與涅槃具二果也。有大悲故通達生死。有大智故通達涅槃。又自度等即智果也。令他得度即悲果也。二利皆即悲智果耳。
疏。亦九戒中二世樂戒者。論云。當知此戒略有九種。謂諸菩薩為諸有情。於應遮處而正遮止(一)於應開處而正開許(二)是諸有情應攝受者正攝受之(三)應調伏者正調伏之(四)菩薩於中身語二業常清淨轉。是則名為四種淨戒。復有所餘施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俱行淨戒。則為五種。總說名為九種淨戒。能令自他現法後法皆得安樂。釋曰。今但通說悲智之果。智果了一切行。即般若相應故云亦是。若別配者令他解脫離垢。即是遮止開許斯即制聽二戒。可以離垢解脫。其令他安隱即是攝受。令他調伏其名全同。皆令他得二世樂也。五度助戒含在其中有攝善。故第三無違逆行。
疏。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者。即周易謙卦云。謙亨君子有終吉。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褒多。益寡稱物平施。釋曰。上所引文其相並顯。但謙之象。地在上山在下。山合出地。今入地下謙之象也。又言褒多者褒聚也。聚其多而益其寡。是益謙義故為平施。若王注云。多者用謙以為褒。少者用謙以為益。隨物所施不失平者也。謙下者。忍之本也。
疏。若海之下等者。即老子德經云。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後之。是以處上而人不為重。處前而人不為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釋曰。特由謙卑天下歸之。天下德趣之。
疏。一無如前境而自刑害者。天宮云。自害略由五緣。謂貪瞋邪見愚癡不善心。
疏。苟心讚他者。智論五十三說。舍利弗讚須菩提善說法。好人相不自讚。不自毀於他外人。亦不讚毀。若自讚非大人相。不為人讚而便自美。若自毀者。是妖諂人。若毀他者。是讒賊人。若讚他者。是諂媚人。須菩提了無生法故。舍利弗雖讚而不諂。以稱實讚故。又以斷法愛故。心不高亦不愛著。但益無障礙因。所謂一切法無所依止故無障礙。又言取即是著。唯識第八釋三熏習中云。惑苦名取。能取所取故。取是著義。業不得名取著。智論取增名著。七十四云。初染曰取。生愛名著。
疏。上來皆是清淨忍者。論云。略有十種。謂諸菩薩遇他所作不饒益事損惱違越終不反報(一)亦不意憤(二)亦不怨嫌(三)意樂相續恒常現前欲作饒益。先後無異非一益已捨而不益(四)於有怨者自生悔謝。終不令他生疲厭已然後受謝(五)於不堪忍成就增上猛利慚愧(六)依於堪忍於大師所。成就增上猛利愛敬(七)依不損惱諸有情故。於諸有情成就猛利哀愍愛樂(八)一切不忍并助伴法皆得斷故(九)離欲界欲(十)由此十相當知菩薩所修行忍清淨無垢。釋曰。不可別配大意同經。
疏。初耐怨害等者。三忍之義略見初會。今更重依攝論釋之。無性論云。耐怨害者。是諸有情。世親釋云。能忍他人所作怨害。勤修饒益有情事時。由此忍力化生。雖苦而不退轉。言安受苦忍者。是成佛因。寒熱飢渴種種苦事。皆能忍受無退轉故。言諦察法忍者。是前二忍所依止處。堪忍甚深廣大法故。世親云。堪能審諦觀察諸法。或由諦察為前二依者。世親釋云。由此忍力建立次前所說二忍。梁攝論云。由觀察法忍。菩薩能入諸法真理。此忍即是前二忍依處。以能除人法二執故疏。此亦九中難行忍也。難行有三。一忍羸劣有情所不饒益。二忍自臣隷所不饒益。三忍種性卑賤所不饒益。今同第三。
疏。若說此勝利成善士行者。論云。善士忍有五種。謂諸菩薩先於其忍見諸勝利。謂能堪忍補特伽羅。於當來世無多怨敵。無多乖離。有多喜樂。臨終無悔。於身壞後當生善趣天世界中。見勝利已自能堪忍(一)勸他行忍(二)讚忍功德(三)見能行忍補特伽羅慰意慶喜(四)應有設有不忍如法悔除(論闕第五恐是脫漏故今具之)而疏云說此勝利正是第三讚忍功德。如失自要即是第一自不忍。不能令他安忍。今不不之即是第二既自慶慰。亦能慶他當第四五也。
疏。故鍊磨頌者。即三種鍊磨心。斷除四處障中之一。即無性攝論第六釋入現觀云。由何能入由善根力所任持故。謂三種鍊磨心斷除四處障故。若唯識論第九明資糧位。釋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云此位二障雖未伏除修勝行時。有三退屈而能三事鍊磨其心。於所證修勇猛不退。一聞無上正等菩提廣大深遠心便退屈。引他況己證大菩提者。鍊磨自心勇猛不退。釋曰。即第一菩提廣大屈引他況己鍊。廣者無邊。大者無上。深者難測。遠者時長。由斯故退。引他鍊之。攝論頌云。十方世界諸有情。念念速證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爾。不應自輕而退屈。唯識論云。二聞施等波羅蜜多。甚難可修心便退屈。省己意樂能修施等。鍊磨自心勇猛不退。釋曰。即第二萬行難修屈省己增修。鍊頌云。汝昔惡道經多劫無益勤苦尚能超。今行少善得菩提大利不應生退屈。唯識論云。三聞諸佛圓滿轉依極難可證心便退屈。引他麁善況己妙因。鍊磨自心勇猛不退。釋曰。即第三轉依難證屈引麁況妙。鍊頌云。博地一切諸凡夫尚擬遠證菩提果。汝已勤苦經多劫。不應退屈却沈淪。唯識論云。由斯三事鍊磨其心。堅固熾然修諸勝行。釋曰。今是十行正是其位故。疏引之言斷四處障者。無性攝論但舉四云。由離聲聞獨覺作意故(一)由於大乘諸疑離疑。以能永斷異慧疑故(二)由離能聞所聞法中。我我所執斷法執故(三)由於現前現住安立。一切於中無所作意。無分別斷斷分別故(四)釋曰。即由此四是四處故。然三鍊磨通治四障。然皆由忍三輪故。忍三輪者。自他過失分別也。
疏。二諸法空下。令他成忍至皆清淨有。十如前已引。今但總相是彼之意亦不別配。
疏。然莊嚴論中由三思五想者。即第二論中。言此三等在安受忍中者。前念無始劫受諸苦惱。即是自業及行苦也。亦令他得此法即況二乘也。言對前可思者。前性空無二即不可得無有真實。即是無常若苦若樂即是苦想廣為人說等即攝取想略無本親。攝在無始生死之中。
疏。愍彼淪倒寧懷恨心者。準智論云。羅睺羅被外道打悲泣。人問其故。答曰。我苦少時爾奈渠長苦何。即愍其淪溺而言倒者。亦愍其因但由顛倒。如提婆菩薩被外道開腹弟子欲追。菩薩廣說法空誡諸弟子云。此等顛倒妄見我人故生此惡。不了性空無有真實等。
疏。斯即九中二世樂者。論云。二世樂忍有九。謂菩薩住不放逸(一)於諸善法悉能堪忍(二)於諸寒熱悉能堪忍(三)於諸飢渴(四)於蚊虻觸(五)於諸風日(六)於蛇蠍觸(七)於諸劬勞所生種種。若身若心疲倦憂惱(八)於墮生死生老病死等苦。有情現前哀愍而修忍行(九)上七皆有悉能堪忍之言。論云如是順忍得二世樂。斯亦總相愍念眾生。令得二世樂也。第四無屈撓行。
疏。撓者曲也。弱也者。即周易大過卦意。易云。大過棟撓利有攸往亨。彖曰。大過大者過也。棟撓本末弱也。釋曰。大過兌上巽下上下皆陰故云本末弱也。易文以弱釋撓。音義云。撓者曲也。曲之與弱義相似也。今取弱義。釋無屈撓。則屈者亦曲也。既曰牢強則無屈弱。然梵云鉢履耶捺多。此云無盡。即晉經之名。謂大願之力無有盡耳。此亦大同。
疏。此有三義。一大故第一等者。此取十地勢十句相釋。以二三四釋於初句。以五六七釋第二大字。以八九十釋第三勝字。文並可知。
疏。即難行者。在文易知。然皆亡三輪故精進三輪者。即眾生高下事用分別。
疏。具含三種精進者。唯識說三。一被甲。二攝善。三利樂。無性釋云。一被甲。二加行。三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初者謂最初時自勵言我當作如是事。即是解契經所說。初有勢力句。次即加行有勤句。無怯等者。謂隨事意樂所作善事。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復不放捨。於自疲苦心無退屈名無怯弱。於他逼惱心不動移名無退轉。乃至菩提於其中間進修善品。常無懈廢名無喜足。如是三句解釋契經所說。有勇猛於諸善法不捨離故。世親釋三精進大同。無性釋經五句復云。所以者何。或有最初求於無上正等菩提。雖有勢力而加行時不能策勵。故說有勤加行。雖復有勤心或怯弱。為對治彼故說有勇。由有勇故心無退屈。心雖無怯逢生死苦心或退轉由此退失所求佛果。為對治彼立無退轉。無退轉者。即是堅猛故不退轉。顯云堅猛由有堅故逢苦不退。由有猛故不懼於苦。雖逢眾苦能不退轉。而得少善便生喜足。由此不證無上菩提。是故次說無喜足者。是不得少善便生喜足。此義即顯示不捨善軛。由此義故說三精進。然被甲者。從喻立名。如人入陣先須被甲以防弓矢。今求菩提必先誓願以防退屈。本業經直云一起大誓願之心。二方便進修。三勤化眾生。
疏。今初全同瑜伽之文。但論以被甲為初者。四十二論云。一被誓願甲。若我脫一有情。若以千大劫為一日夜。處於地獄經爾所時。證大菩提乃至過此千俱胝倍無懈怠心。況短時苦薄耶。有能於此生少淨信已。長養無量勇猛大菩提性。況成就耶。故云約先心自誓。
疏。有深功德為難行者。瑜伽難行精進有三。若諸菩薩無間遠離諸衣服想。諸飲食想。諸臥具想。及己身想。於諸善法無間修習曾無懈怠。是名第一難行精進。若諸菩薩如是精進盡眾同分。於一切時曾無懈廢。是名第二難行精進。若諸菩薩平等通達功德相應。不緩不急無有顛倒。能引義利精進成就。是名第三難行精進。今文具三長劫不懈。況盡壽耶即是第二。一念不悔即亡身無間即是第一。自慶已下即第三。前行初離過亦此第一。第五離癡亂行。疏總。云成就下。釋此總句有二。先正釋。後解妨。前中即瑜伽九門中自性禪也。論云靜慮自性者。聞思為先所有心一境性總也。一或奢摩他品。二或毘鉢舍那品。三或雙運道也。疏中隨標便引文釋成可知。言善解世間等者。下云以正念故善解世間一切語言。能持出世諸法言說。乃至心無癡亂。
疏。自配無癡亂即正是雙運。又以別義善解是觀。能持是止。故為雙運。疏故下經云禪定持心等者。即第十迴向偈中。
疏。雖有毘鉢舍那下。第二解妨在文可知。正是瑜伽出禪自性也疏。上九別句攝為三禪者。三禪即瑜伽一切禪也。唯識但列而不釋名。瑜伽釋廣。今依攝論。無性釋云。一安住靜慮。謂得現法樂住離慢見愛得清淨故。二引發靜慮。謂能引發六神通等殊勝功德故。三成所作事靜慮。謂欲饒益諸有情類。以能止息飢儉疾疫諸怖畏等苦惱事故。梁攝論中釋三定云。有現世得安樂住。何以故。能離一切染污法故。一依此定者為生自利。謂三明故能引成六通。二引因成通定生隨利他。利他即是三輪。一神通輪。謂身通天耳通天眼通。此輪為引邪向正者令其歸正。二記心輪。謂他心通天耳通天眼通。此輪為引己歸正者。若未信受令其信受。三正教輪。謂宿住通漏盡通。宿住通識其根性。由漏盡通如自所得。為說正教令得下種成熟解脫。由具此義是故說定有其三品。為離癡亂行。
疏。正念有觀下。疏文有五。初正釋順文。二世言無益下出經局意。三出世不解下立理顯通。四故文雖下結成通義。五解事下別釋善解。
疏。瑜伽第二明四種入胎下。疏文有二。先正釋無癡亂言。二示癡亂相。前中文顯。俱舍第九論問起云。前說倒心入母胎藏。一切胎藏皆定爾耶。釋曰。此牒前倒心趣欲境濕化染香處為問也。論中答云。不爾。經言入胎有四。其四者何。頌云。一於入正知。二三兼住出。四於一切位。及卵恒無知。前三種入胎。謂輪王二佛業智俱勝故。如次餘四生。釋曰。但觀上瑜伽頌文易了。但業智俱勝更須略釋。第一輪王以業勝故正知於入。宿世曾修廣大福故。第二辟支佛但知勝故正知入住。久習多聞勝思擇故。第三大覺福智俱勝三皆正知。謂曠劫修行勝福智故。除此前三餘胎卵濕福智俱劣故皆癡亂。
疏。凡夫癡亂相下。則第二別示癡亂。先總舉其相。後指其源。大集二十七多同涅槃。涅槃十八者。南本十六。經云善男子。人有三品。謂上中下。下品之人初入胎時作是念言。我今在廁眾穢歸處。如死屍間眾棘刺中大黑闇處。初出胎時復作是念。我今出廁出眾穢處。乃至出於大黑闇處。中品之人作是念言。我今入於眾樹林間。清淨河中房舍屋宅。出時亦爾。上品之人作是念言。我昇殿堂。在華林間。乘馬乘象登陟高山。出時亦爾。菩薩摩訶薩初入胎時。自知入胎。住時知住。出時知出。終不生於貪欲瞋恚之心。而未得階初住地也。是故復名不可思議。二十九者。南經二十七。經云中陰二種。一善業果。二惡業果。因善業故得善覺觀。因惡業故得惡覺觀。父母交會和合之時。隨業因緣向受生處。於母生愛於父生瞋。父精出時謂是己有。見己心悅而生歡喜。以是三種煩惱因緣中陰陰壞生後五陰。如印印泥印壞文成。釋曰。此略舉男。俱舍第九則具男女。論釋倒心趣欲境云。此明中有先起倒心馳趣欲境。彼由業力所起眼根。雖住遠方能見生處父母交會而起倒心。若男中有緣母起愛生於欲心。若女中有緣父起愛生於欲想。翻此緣二俱起瞋心。彼由起此二種倒心。便謂己身與所愛合。所泄不淨流至胎時。謂是己有便生歡喜。此心生已中有便沒。受生有身餘廣如彼。瑜伽文說彼胎藏者。若當為女於母左脇倚脊向腹而住。若當為男於母右脇倚腹向脊而住。又此胎藏業報所發生分風起。令頭向下足便向上。胎衣纏裹而趣產門。其正出時胎衣遂裂分之。兩腋出產門時名正生位。並可知。疏別。謂四魔者。四謂天陰煩惱及死。言十魔及業如離世間等者。所謂蘊魔生取著故(二)煩惱魔恒雜染故(三)業魔能障礙故(四)心魔起高慢故(五)死魔捨生處故(六)天魔自慢縱故(七)善根魔恒執取故(八)三昧魔久耽味故(九)善知識魔起著心故(十)菩提法智魔不願捨離故。十魔業者。一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二惡心布施瞋心持戒。捨惡性人遠懈怠者。輕慢亂意譏嫌惡慧。乃至第十增長我慢無有恭敬。於諸眾生多行惱害不求正法真實智慧。其心弊惡難可開悟是為魔業。四魔如常所辯。謂天魔陰魔煩惱魔死魔。故大品之中四魔。而多說天魔煩惱魔。
疏。起信論說者。餘論廣有此論分明人易尋故今略示耳。即修行信心分中。論云。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有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若於坐中現形恐怖。或現端正男女等相。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若說陀羅尼。若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或說平等空無相無願。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槃。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辯才無礙。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又令人數瞋數喜性無常準。或多慈愛。多睡多病。其心懈怠卒起精進。後便休廢生於不信多疑多慮。或捨本勝行。更修雜業。若著世事種種牽纏。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復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得自然香美飲食。身心適悅不飢不渴使人愛著。或亦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顏色變異。以是義故行者當應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於邪網。當勤正念不取不著。則能遠離是諸業障等。釋曰。此一段文雖則稍廣亦為要用。其中兼有對治則顯菩薩心無癡亂。
疏。智論除諸法實相等者。論有喻云。譬如繩能緣一切物。唯不能緣火焰緣火焰即為燒故。魔亦如是能緣一切法。唯不能緣諸法實相。若入實相魔即實相何所惑耶。故論云。魔界如佛界如。一如無二如。皆法界印。豈以法界印更壞法界印。又八十二云。魔見解般若菩薩。如捕魚人見一大魚入深大水。鉤網所不及則絕望憂愁。以離六十二見網故。又七十三魔作大沙門有重威德等。或時語菩薩般若三解脫門是魔說。但是空汝常習此空。於中得證不得證云何作佛法。佛法先行布施持戒等。修三十二相福德。坐道場時爾乃用空。菩薩或行或信或疑遠離般若。釋曰。依此世魔甚多。七十一又云。魔作知識身說般若空。雖說罪福名而無道理。或說空可取即涅槃。釋曰。前七十三。魔令莫修空而須修事行。此中說斷滅空令其趣證。故人多惑耳。若得諸法實相亦不捨空修事。亦不謂空礙有。亦不以空為證。則以般若性空導一切行。修無所修則魔不能令菩薩癡亂。
疏。今以智覺察者下。示不為癡亂所以。如人覺賊及偷狗者。即涅槃南經邪正品。北經亦如來性品。即第七經。如人覺賊賊無能為。又因迦葉問依四種人。難云。世尊魔等尚能變作佛身。況當不能作羅漢等。佛言。善男子。於我所說若生疑者。尚不應受況如是等。是故應當善分別知。善男子。譬如偷狗夜入人舍。其家婢使若覺知者即應驅罵汝疾出去。若不出者。當奪汝命。偷狗聞之即去不還。汝等從今亦應如是降伏波旬應作是言。波旬。汝今不應作如是像。若故作者當以五繫繫縛於汝。魔聞是已便當還去。如彼偷狗更不復還。下乃廣說佛說魔說之相。此文但令覺察。
疏。大分深義所謂空故者。即十二門論但改彼也字為故字耳。
疏。共不共等。此有二義前義十地更釋。後義出現品明。
疏。又隨他意行下。即涅槃經意。明佛有三語。隨自意語。隨他意語。隨自他意語。立行亦然如前已引。
疏。孱然無差者。孱猶現也。
疏。沮壞六根等者。沮亦壞也。
疏。五種惡風等者。即治禪病祕要經第一。此經是宋元嘉十八年沙門曇摩蜜多於揚州祇洹寺譯。標云治阿蘭若亂心病。七十二種法。經云尊者舍利弗所問。出雜阿含。阿蘭若事下取意引。即諸釋子比丘坐禪。因毘瑠璃王象戲驚怖發狂。阿難令閉門白舍利弗。舍利弗牽其問佛。經云。唯願天尊慈悲。一切為未來世諸阿蘭若比丘。因五種事。令心發狂。一者因亂聲。二者因惡名。三者因利養。四者因外風。五者因內風。此五種病當云何治。唯願天尊為我解說。爾時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從佛口出。繞佛七匝還從頂入。告舍利弗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若有行者於阿蘭若。修心十二頭陀。於阿那般那。因外惡聲觸內心根四百四脈治心急故。一時動亂風力強故最初發狂。心脈動轉五風入咽。先作惡口。汝等應當教是行者服食酥密。及訶梨勒。繫心一處先想作一玻瓈色鏡。自觀己身在彼鏡中。作諸狂事見此事已。復當更觀而作是言。汝於明鏡自見汝作狂癡事等。廣有治法末後結云。是名治亂倒心法。復次舍利弗既去外聲已當去內聲。內聲者。因於外聲動六情根。心脈顛倒五種惡風從心脈入。風動心故或歌或舞作種種變。汝當教令作洗心觀。洗心觀者。先自觀心令漸漸明。猶如火珠四百四脈。如毘瑠璃等廣說治法。今疏即引後段之文。然彼但云五種惡風下更不說。然似前因五種事便為五風。準金七十論。說五種風。一者波那。二者阿波那。三者優陀那。四者婆那。五者婆摩那。是五種風。一切根同一事。波那風者。口鼻是其路取外塵。是事謂我止我行是其作事。外曰。是波那何根能作。答曰。是十三根共一事(謂十一根并大我慢)譬如籠中鳥。鳥動故籠動。是故十三根同其事。阿波那風者。見可畏事即縮避之。是風若多令人怯弱。優陀那者。我欲上山。我勝他。不如我。我能作此。是風若多令人自高。謂我勝。我富等。是優陀那事。婆那風者。遍滿於身。亦極離身。是風若多令人離他不得安樂。若稍離分故如死。離盡便卒。婆摩那風者。住在心處能攝持是事。是風若多令人慳惜。覓財覓伴。是五種風事並十三根所作。釋曰。此五必是也。不依常位。從心脈入故發狂亂耳。
疏。上皆一切種禪者。瑜伽四十三。一切種禪有六種七種。總成十三。言六種者。一善靜慮。二無記變化靜慮。三奢摩他靜慮。四毘鉢舍那品。五者於自他利正審思惟。六者能引神通威力功德靜慮。言七種者。一者名緣靜慮。二者義緣靜慮。三者止相緣。四者舉相緣。五者捨相緣。六者現法樂住。七者能饒益他靜慮。今云名義即後七中。一二止觀。即六七中各是三四。二利即前六中五六。及後七中五六七。故攝十三善。及與無記。亦有通也。
疏。斯亦九中清淨靜慮者。瑜伽四十三云。有十種。一者由世間淨離諸愛味清淨靜慮。二由出世淨無有染污。三由加行。四由根本。五由本勝進。六由入住自在。七捨靜慮已復還證入自在。八神通變現自在。九離一切見趣。十一切煩惱所知障靜慮。皆有清淨靜慮之言。若配經者。正是九十及與初二離垢障故。然大意清淨者。由離三輪故。定三輪者。謂一境界。二眾生。三惑。
疏。故身子不覺刑害之手者。準智論說。舍利弗。當道坐禪。有大力鬼名為刑害。以手搏之。從禪定起微覺頭痛。白佛。佛言。賴汝定力。此鬼之力摑須彌山令如微塵。自今已後莫當道坐。
疏。迦葉不聞涅槃之音者。如來二月十五日晨朝出聲。普告一切言。如來今日中夜當入無餘涅槃。若有疑者今悉可問為最後問。然以佛神力其聲遍滿三千大千世界。萬類皆至而迦葉不聞。定起方覺世界變異驚怪詢問。方知如來入般涅槃。上之二事一定中不能覺觸。二定中不能聞聲故知劣也。今菩薩善知故為超勝。
疏。相則念念不住等者。然三相四相一念具足已如初卷。今性相別明。若相融為四者。攬緣名生。生即無生空有無礙虛相安立。名之為住。住即無住圓融形奪隨緣轉變。名之為異。異即無異兩相都盡各無自性。名之為滅。滅即無滅斯則即相而性故無所得。
疏。大地為鼓等者。如幻三昧經云。假使以大地為鼓。須彌為搥於須菩提耳邊打。不能生微念心亂。何以故。入空定故。
疏。即難行禪者。難行瑜伽有三。明法已引。今重取意出之。謂住深靜慮捨而利生。生於欲界為一。依止靜慮。發無量菩薩二乘境界等持為二。依此速證無上菩提為三。今文正當第三。
疏。初句標舉一切門禪者。瑜伽云。略有四種。一者有尋有伺靜慮。二喜俱行。三樂俱行。四捨俱行靜慮。
疏。復云門者。即智論問云。何以不但言三昧而復說門。答但語三昧無量數如虛空。無邊菩薩云何盡得。是故說門。菩薩入一三昧中攝無量三昧。如牽衣下。同此中意。
疏。非唯不亂本定更增者下。出增相。猪以穢身揩於金山。非唯不污而令山色轉益明淨。斯乃外境之猪益定山之淨。
疏。住清淨念即現世樂等者。瑜伽二世樂有九。一者神通變現調伏有情靜慮。二記心變現調伏有情靜慮。三教誡變現調伏有情靜慮。四於造惡者示現惡趣靜慮。五於失辯者能施辯才靜慮。六於失念者能施正念靜慮。七制造建立無顛倒論。微妙讚頌摩怛理迦能令正法久住於世靜慮。八者於諸世間工巧業處。能引義利饒益有情種種書算測度數印床座等事。能隨造作靜慮。九生於惡趣所化有情。為欲暫時息彼眾苦。放大光明照觸靜慮。今但通舉二世樂義耳。第六善現行。
疏。體即般若亦忘三輪而照也。般若三輪者。境智眾生分別。就標名中二。一總顯體。二瑜伽下。正釋名。於中二。先引三慧立名不同。後依之釋名。前中略出四說。就攝論三中準論具列云。一無分別加行慧。二無分別根本慧。三無分別後得慧。論具釋云。無分別加行慧。謂真如觀。前勝方便智。無分別根本慧者。謂真如觀智。三無分別後得慧者。現諸世俗智。能起種種等事。梁論三慧者。論中釋云。從聞無相大乘教。得聞思修。入分別相空。通名無分別。加行般若若入三無性者。無分別智名無分別般若。若得無分別智後得入觀。如於所證。或自思惟。或為他說。名無分別後得般若。由具此義故說般若有其三品。
疏。本業以照於三諦者。經云。一照有諦慧。二照無諦慧。三照中道第一義諦慧。皆十度明義者。經具列十故。
疏。經有十度下。第二依之釋名。言今為順文者。多同瑜伽故。雖彼依六中下。解妨。妨云。唯識云。若依六度則般若具攝三慧。謂加行根本後得。若為十度第六唯攝無分別智。今何引六而成十耶。故今釋云。約圓行說亦兼正明義如本業是。
疏。古人亦依下初敘昔。二此得次第下辯非。三今約下辯正文。中猶略今具引三慧。瑜伽釋三慧相云。云何菩薩一切慧。此有二種。一者世間慧。二者出世間慧。復有三種。一能於所知真實隨覺通達慧。謂若諸菩薩於離言說法無性。或於真諦將欲覺悟。或於真諦正覺悟時。或於真諦覺悟已後所有妙慧。最勝寂靜明了現前。無有分別。離諸戲論。於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總相究達一切所知邊際。遠離增益損減二邊。順入中道。是名菩薩能入所知真實隨覺通達慧。釋曰。據此即具足加行根本後得三慧。亦具照有照無照中道三慧之體。是第一慧。今經文中第一段內。便具三諦之慧故與之同。二釋上第二慧。證真善了於俗故。廣知五明等。論云。若諸菩薩於五明處決定善巧演說。如前力種性品。應知其相及於三聚中決定善巧。謂於能引義利法聚。能引非義利法聚。能引非義利非非義利法聚。皆如實知於是八處。所有妙慧善巧攝受。能速圓滿廣大無上妙智資糧。速證無上正等菩提。釋曰。此是後得廣知諸法三聚。即前能引義利等。亦即善惡無記兼五明為八。五明即內明因明等。三釋能作一切有情義利慧。云有十一種。如前應知者。即三十七論成熟品。成熟自性自有十一。謂由有善法種子(一)及數習諸善法(二)獲得能順二障斷淨(三)增上心有堪任性(四)極調善性(五)正加行滿(六)安住於此。若遇大師不遇大師。皆有堪任(七)有大勢力(八)無間能證煩惱障斷(九)所知障斷(十)譬如癰腫熟至究竟。無間可破說名為熟(十一)前十別明。後一總喻熟相。
疏。住無得現現即無得者。住無所得即空觀也。示無所得身等假觀也。故云住無得現。現即無得上二不二中道觀也。故云寂用無礙斯為中道。從若異後下結彈古人。以瓔珞三慧別配得中道慧。是相待中非得中也。
疏。何者若偏觀下。出次第三觀過相。有則定有定有著常以離空故。定無著斷以離有故。離二明中故是相待。
疏。若總觀下。示圓融三觀之德。於中先有兩句。向上成次第之過。明次第三觀有一異過故。二者即初二句反釋雙遮三一。故即一而三下。雙融中具有四句。皆融即一而三是一句。即三而一是第二句。雙非三一是雙非句。由即一而三故。非三即三而一故。非一四雖即一體而三用歷然。雖有三用。而一體無二故雙照三一。即遮而照。即照而遮。故圓融也。在境下。結成諦觀。
疏。古德下敘昔。雖非經意釋文稍巧故復敘之。故云亦是一理。以唯識觀相不明顯故。故不為正。
疏。故晉經云。非有說有者。今經無此。示意相隱。但有言語道斷。即通身意故引晉經意在有說之言。
疏。然上之所住下。總釋上三業所住不同。一如實心即自性清淨心者。勝鬘起信等皆立此名。莊嚴論第六云。眾生於無性及有可得。此二處中互生怖畏。為遮怖心而說頌云。譬如清水濁穢除還本淨。自心淨亦爾。唯離客塵故以說心性淨。而為客塵染。不離心真如別有心性淨。釋曰。後偈釋前偈上半合上半下半。釋下半。既不離心真如別有心性。明知但是離於客塵說之為淨。淨體即是自心。心即真如此自性淨心即如來藏。亦是本來淨識故。真諦三藏說有九識。第九名阿摩羅識。若唐三藏此翻無垢。即第八異名。謂成佛時轉第八識以成此識無別第九。若依蜜嚴經心有八種。或復有九。又下卷云。如來清淨藏亦名無垢智。即同真諦所立第九。又真諦三藏所翻決定藏論。九識品云。第九阿摩羅識。三藏釋云。阿摩羅識有二種。一者所緣即是真如。二者本覺即真如智。能緣即不空如來藏。所緣即空如來藏。若據通論此二並以真如為體。故起信一心二門生滅門中。說其本覺即真如門。體無二也。餘名隨釋可知。
疏。舉多名者即上七名故。收真如法界。略有百名。權教最多。言百名者。謂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性生。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已上大般若)真如實有空不空性勝義(已上佛地論攝論)無相無為正性(已上思益中)法位(大品)真性。無我性。真實性。心性一心(上亦大品下三亦華嚴)唯識性。無性法印(第一迴向云以法界印印諸善根故)寂滅(智論)三性中名圓成實性。三身中名法身。三淨土中名法性土。三佛性中名自性住性。五法中名如如。五藏中名皆是謂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藏。如來藏。四勝義中名勝義。勝義亦通證得。及道理中滅諦(瑜伽六十四中)六諦中亦名真諦。現觀七諦通達中名法性。顯揚二種佛性中名理佛性。十四諦中名勝義諦。三般若中名實相般若。三三寶中名一體。三解脫中名空(出智論七十四)二果中名智果。涅槃中名性淨方便。二諦中名真諦勝義諦。三諦中名空諦(仁王經)四諦中名滅諦。或名實諦。顯揚名一諦。或名中道。或名解脫。涅槃中以一百門顯解脫異名。或名不二法門。或名無二性。或名實性。或名實相。或名無量義。亦名第一義諦。亦名第一義空。上來眾名若在大乘權教中者。但就理名之。若實教中或就即事之理。即理之事。事事無礙。然皆通權實教。
疏。五名無得物之功者。若依世俗名以召實。實以當名。故使命火不得於水。命水不得於火。今約真諦故平等無依。此五六句皆先標無依。後若名在法等反以釋成。如有一人雖先知。有曾未相識。忽然見面終不得知此是某人。此為見義不知名耳。義即境義。六中有人雖聞其名竟不識面。召火不燒口明知名中無有義也。亦應云言飯已飽等故。智論四十七云。凡有二法。一者名字。二者名字義。如火能照能燒是其義。照是造色燒是火用。二法和合名為火也。今聞火名不得照燒之義。故無得物之功也。
疏。然世法與佛法實無二體者。同一真如故。無事非真。事亦即如故。云假約事理以分其二。
疏。故以五句顯非一異者。初二句當相以辯通。非一異正是非一。三一句正明不異。四一句別明不一。五亦無差別句。即事事無礙。第六了知總出所以。
疏。若約漏無漏等者。對上事理此二皆通事理。上初二句即是非一。今約漏等。初二句義却成非異以相即故。三約同體。四不壞事。五事事無礙。
疏。非如八地心欲放捨者。八地菩薩證無生忍。便欲放捨利眾生事。諸佛勸起令憶本願利益眾生。是不忘本心。不捨願炷等。即菩提心燈。
疏。二墮慳貪失者。法華第一云。自證無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於一人我則墮慳貪。此是為不可。第六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