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世祖章皇帝實錄/卷03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顺治四年。丁亥。五月。辛丑朔。以河南归德府知府徐淳、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分巡河南道。河南府知府刘三元、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参议、分守汝南道。补原任佥事胡江、为江南按察使司佥事、扬州兵备道。  

  ○开广东鼓铸  

  ○壬寅。江宁巡抚土国宝奏报、舟山海寇沈廷扬等、联<⿰舟宗>复犯崇明。游击李云龙等、分兵追巢□刀。廷扬就擒。俘斩贼兵千余。湖海诸寇悉平。  

  ○癸卯。甘肃巡抚张尚奏言、凉州上古城堡、旧有小矿。历朝开采、以资本地赏赉之需。后因闯逆肆乱、遂尔封闭。今复开采。四阅月来、计获税银三百余两。成效足稽。仍请敕部酌议定额。以充军饷。得上□日、开采重务、未经奏闻、何得擅自举行。张尚著议处。其奏内事情、该部酌议。  

  ○乙巳。谕喀尔喀扎萨克图汗曰。尔来书云、汉人八十万众、原系我攻城敌也、今仍为红缨蒙古所得。我朝原系红缨满洲。所称蒙古为谁。尔来书不名。又尔我相称、意欲与我敌体乎尔书云、苏尼特向从此地逃去。又复来归。尔等追逐至此。与伊思丹津拖音、达赖济农合战。我等欲前来分理曲直尔师竟回。额尔克楚虎尔私掠巴林亦欲前来分理曲直。夫巴林苏尼特、二罪。素知与尔无干。尔果能议、今即与尔定议。尔当自审、果能否乎。如果能、当尽执若辈来献。若徒哆口骄言、妄行何益。诚欲通好、尔当遵守礼法、悉改前愆。及此未雨雪之前、遣使前来。如不遵上□日、可毋遣使。  

  ○谕伊思丹津喇嘛曰。前苏尼特腾机思、举国来归。尚格格、封王爵、恩养甚优。乃负恩叛去。因命德豫亲王以偏师追逐之。尔出师逆敌、致天降谴。我朝与尔、素无嫌隙。而二楚虎尔、掠我巴林。今尔如欲安生乐业、可将二楚虎尔所掠巴林人畜等物、散失者照数赔补。见存者尽行送还。以驼百头、马千匹、前来谢罪。傥能遵上□日、及此未雨雪之前、即遣使全送。如不遵上□日、可毋遣使。  

  ○谕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曰。尔来书已悉览。朕非好启兵端。若执送腾机思、并其国来归。及所掠巴林人畜。全数送还。谢罪则已。不然、朕复何言。赐俄木布额尔德尼敕谕同  

  ○谕额尔克戴青曰尔自曩时通好以来、不易厥心。曾未尝举兵从逆。朕已悉知。善则善、恶则恶、有不报之理耶。  

  ○以镶红旗满洲护军参领吴喇禅、管蒙古梅勒章京事。镶黄旗绰克托、侍卫阿尔赉、正红旗满洲长史胡业、镶白旗满洲护军校达岱、镶蓝旗喀尔喀纳、俱为护军参领。镶白旗满洲索尔敏、管甲喇章京事。  

  ○开河南鼓铸  

  ○丙午。补原任御史霍达、为山东道监察御史。  

  ○多罗贝勒博洛、招抚福建班师进献金银、缎疋、人口。分赐随征贝勒、贝子、各官有差。  

  ○己酉初。故明废绅侯峒曾等、遣奸细潜通伪鲁王。为柘林游击。陈可所获。中有伪敕一道。反间招抚大学士洪承畴、及巡抚土国宝、事闻。觉其诈。于是谕江宁等处昂邦章京巴山、张大猷曰。尔等镇守地方、遇有乱萌、及奸细往来严察获解。具见尔等公忠尽职大学士洪承畴、巡抚土国宝、皆因效力我朝故贼用间谍诬陷总兵吴胜兆、监收奸细谢尧文、供称嘉定县废绅侯峒曾子侯悬瀞等、具逆疏付尧文潜通鲁王。尔等即将奸细谢尧文、窝逆之孙梢、及有名各犯拘提到官。公同大学士洪承畴、操江巡抚陈锦、严行审究具奏。又谕洪承畴、土国宝曰。顺治四年、四月初四日、柘林游击陈可、搜获敕一道。内云。封承畴为国公。国宝为侯爵。又黄斌卿密书内云。承畴所具本章、已为转奏。国宝二次密字、亦已转奏国主讫。又云、内仗承畴杀巴张二将外托国宝、靖除地方。则江南不足定等语。朕见此益知贼计真同儿戏。因卿等皆我朝效力大臣、故反间以图阴陷朕岂堕此小人之计耶。卿等当益励忠勤、以报国恩勿以此介意。  

  ○喀尔喀部落扎萨克图汗下俄木布额尔德尼、诺门汗下丹津胡土克图、土谢图汗下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等、贡方物宴赉如例。  

  ○庚戌。午刻。有白气起西南至东北。  

  ○遣云南道监察御史金廷献、巡按山东  

  ○免湖广兴国州、江夏、武昌、崇阳、通城、大冶、通山、蒲圻、咸宁、嘉鱼等县、三年分旱灾额赋。  

  ○壬子。升湖广荆西道副使迟日益、为本省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江西建昌府知府郑一元、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分巡饶南道。以故明副使庄应会为江西布政使司参政、兼按察使司佥事分巡湖西道  

  ○陕西平庆总兵官臧延龄、坐妄奏营兵缺马、革职。  

  ○癸丑。遣官祭关圣帝君。  

  ○廷试就教举人荆其惇等、一百三十九人。恩□山戊不□贡生叶敬中等五百五人。  

  ○实授广东委署各官。以总兵官佟养甲、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带管盐法、兼巡抚广东。贡生耿献忠、为布政使司左布政使。进士沈悬锡、为按察使司佥事、管督粮道参议事。给事中袁彭年、为按察使司佥事、提学道。内院办事中书王文正、为按察使司佥事、驿传道。王尔扬、为按察使司佥事、水利道进士张调鼎、为按察使司佥事、巡海道于华玉、为按察使司佥事、管岭南道参议事。李悬、为按察使司佥事、管分守岭东道参议事。贡生曾弘、为按察使司佥事、分巡岭东道进士张元琳、为按察使司佥事、管分守岭西道参议事。举人李光垣、为按察使司佥事、分巡岭西道。进士王芋、为按察使司佥事、罗定道举人郭炜、为按察使司佥事、海北道进士刘霖懋、为按察使司佥事、南韶兵巡道。  

  ○升江南江宁府知府李正茂、为湖广按察使司副使荆西道。  

  ○昂邦章京阿山卒。  

  ○丙辰。初。三等梅勒章京阿桑、以酒醉不许入直。阿桑奏言、愿戒酒、仍入直内庭。如再饮、罪当死。随命照常入直。至是、阿桑复饮酒。下刑部、论死。奏入。得上□日、阿桑有自锦州来归功。免死不许入直内庭。降为甲喇章京。  

  ○江西巡按吴赞元奏言、江右南、瑞袁三府、先因陈友谅割据倍徵、故明因循未改。兼以水漂沙塞、虚粮逋欠甚多。亟请厘定。令照他郡额赋徵输。更行清丈。各官履亩亲查。现在荒芜、尽与豁免。其有近山易旱、近水易潦者、虽系上田、亦当改与轻则、庶赋役均平、而残黎可生矣。章下部议。  

  ○丁巳。以故明编修陈之遴。为内翰林秘书院侍读学士。庶吉士陈于鼎、为内翰林弘文院编修。  

  ○戊午。寅刻。有流星大如盏。色青白。有光起西北。至西南。  

  ○己未。招抚江南大学士洪承畴疏报、故明推官陈子龙、阴受伪鲁王部院职衔。结联太湖巨寇。潜通舟山余孽。章京索卜图计擒之。子龙投水死。湖海诸寇、闻风解散苏松一带、渐次削平。  

  ○浙闽总督张存仁奏报、海寇周崔芝、据福州镇东卫、并海口民城、屡肆剽掠副将满进忠等、分兵击之。两城俱下。又贼党岑本高犯浦城。为副将李绣所败。斩获甚多。地方平定。  

  ○庚申。夏至祭地于方泽。遣兵部尚书阿哈尼堪行礼。  

  ○江西南昌府副将刘一鹏妻萧氏、值寇乱、拔刃自刎。妾万氏、亦同死。崇仁县民曹旭妻曾氏、守节十余年、遇贼、欲污之。大骂、不屈死。临川县民吴鼎臣妻周氏、为贼所执。义不受辱。贼剖其孕。支解之。新昌县民傅廷相妻陈氏、被寇掳、或劝其姑顺。妇正色厉词。引颈就戮。吉水县民上官肃、上官止、其父龙为贼所执。欲杀之。二子泣以身代。不许。遂俱遇害。丰城县民熊州俊妻甘氏、流寇至其乡。州俊与母妻皆遁。追者踵至。州俊即舍妻负母而去。甘氏指道傍水曰。是吾死所矣。遂自溺死。江西巡按吴赞元上其事。章下礼部。  

  ○辛酉。遣贵州道监察御史金志远、巡视长芦盐政。  

  ○投诚伯常应俊、总兵李际遇、马儒齐、黄明先、丁启光、副将王士永、一把撒、夏五岳、贾应逵、骆和萧、刘方侯、参将乔松、游击滕和齐、于起范、冯可松、傅有功、都司马崇臣、卫士龙、守备李豪、张嵩、闲散官丁启睿等、坐与贼党王道士通谋、并其兄弟及子、俱伏诛。  

  ○壬戌。故明河西道参议段复兴、当癸未冬、闯贼临城、知复兴廉介。诱降不从城陷。复兴先积薪于楼。令妻妾子女自缢。纵火焚之。惟母石氏、复兴不忍其死拜辞而去。母亦登楼赴火。复兴即手刃数贼、自刎而死。太常寺少卿麻僖、闻流寇入关、即率地方士民死守。及贼薄城下僖身先登陴。尽出家资、以犒士民城陷被执、不屈死。亲族子弟五十余人、俱从死。故明陕西参议齐之宸妻刘氏、当闯贼围长安、之宸登城拒守。刘氏谓其子妇谢氏、孙妇李氏曰。吾家素以诗礼传家。傥此身为贼所污、何以见先人于地下、李氏即自缢。刘氏喜曰。孙妇得死所矣。遂与谢氏投缳死。西安府韩杰妻张氏、守节三十余年、值寇变。即同子妇周氏、相继投井。陕西巡按赵<⿰山耑>上其事。下所司知之。  

  ○癸亥。上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大臣等、出正阳门、幸南苑北。较阅驰马。视其先至者、分别等差赏赉。  

  ○赐从多罗贝勒博洛南征病故官兵银两、有差。  

  ○乙丑。以闻广平定。遣官祭告福陵。祝文曰。仰承天命。前令征南大将军多罗贝勒博洛、统师南征。兵渡钱塘江。寇逆骇散。居民迎降。旋克金衢。浙东宁谧。遂移师入闽。擒斩伪唐王朱聿钊等于汀州。余党扫除。闽中平定。马步官兵八万三千有奇。望风纳款。又分兵过岭、进取广东。先克潮惠。伪唐王弟朱聿鐭、妄称尊号。窃据城池。我师进剿、复斩朱聿鐭、及伪周王朱肃<⿱罒水>等十五人。地方以次削平。人民悉皆安堵。是皆太祖神灵默佑、以成此功也。敬此致告。祭告昭陵、祝文同。  

  ○班代、峨齐尔、胡巴津、自苏尼特来降。赏衣帽缎布等物。  

  ○遣土默特部落德穆齐达尔汉囊苏、送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图丧还其部。赏妆蟒䌷}缎银两等物。  

  ○丙寅。以甲喇章京李茂、为都督佥事、充镇守固原总兵官。牛录章京王允久、为都督佥事、充镇守临洮总兵官。  

  ○丁卯。谕大学士刚林、祁充格曰。尔等纂修明史、其间是非得失、务宜据事直书。不必意为增减。以致文过其实。  

  ○补原任蓟州道李永昌、为陕西按察使司佥事、兼布政使司参议、分守陇右道。  

  ○宁夏巡抚胡全才奏言、边方书籍沦散。士子无凭诵法。请将我朝律典、及性理、通鉴诸书、颁行宁镇。以便传习。章下礼部。  

  ○戊辰。礼部奏言、查诸王印文例、故明亲王用一字。郡王用二字。本朝诸王印文、或照前朝篆给。或照封号全写。得上□日、一朝有一朝之制。不必照故明止用一字。我朝诸王印文、照封号全写。  

  ○又奏、平西王应乘轿与否、相应请上□日。得上□日、平西、恭顺、智顺、怀顺各王、著于住镇地方乘轿。至京、令乘马行走。  

  ○吏部侍郎祖泽洪。以愚闇不称职、礼部理事官撒禄、以有疾。俱解任。  

  六月。庚午朔。  

  ○壬申。礼部以平西王仪仗请上□日。得上□日、平西王仪仗、著照三顺王仪仗制。贴金红罗伞一柄。卧瓜一对。骨朵一对。吾仗一对。坐纛一杆。小旗八杆。  

  ○免直隶成安。新乐。元氏、广平、宁晋、邯郸、饶阳、三年分水蝗灾伤额赋。  

  ○定直省儒童进学额数。大学四十名。中学二十五名。小学十二名。  

  ○遣湖广道试监察御史刘显名。巡按广东。  

  ○癸酉。转工部右侍郎赵京仕、为左侍郎。升大理寺卿王永吉、为工部右侍郎。  

  ○补委署庄浪道副使崔签、为浙江按察使司副使、分守温处道。  

  ○甲喇章京管户部理事官事吕聘齐、先曾为左副都御史。至是奉差浙江理饷。疏言官卑权微。难以任事。请赐罢斥。继又以茶二十篦、私馈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王发其事、部议革职。从之。  

  ○甲戌。以考满称职。升三等公英俄尔岱、为二等公。二等辅国将军刑部尚书吴达海、为一等辅国将军。一等梅勒章京兼半个前程冷僧机、都察院参政多尔济达尔汉、为三等昂邦章京。二等梅勒章京兵部侍郎明安达礼、为一等梅勒章京。三等梅勒章京内翰林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为二等梅勒章京。一等甲喇章京吏部侍郎马光辉、加半个前程。二等甲喇章京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刚林、兵部理事官和托、工部理事官星鼐、都察院理事官巴兰、俱为一等甲喇章京。三等甲喇章京礼部侍郎柯汝极、工部侍郎岱都、都察院参政库尔禅、为二等甲喇章京牛录章京礼部尚书觉罗郎球、吏部侍郎喀喀木、刑部启心郎额尔格图、礼部理事官哈尔松阿、兵部理事官赵布泰、工部理事官法谭为三等甲喇章京。加牛录章京兵部侍郎朱玛喇、金维城、刑部侍郎李率泰、工部侍郎济席哈、内翰林秘书院学士额色黑礼部启心郎渥赫、工部启心郎喀木图、吏部理事官□□□瞻、卢登科、兵部理事官尼噶礼、宜永贵、管兵部大库马场官巴赛、工部理事官哈尔萨、鄂木琐课、伊尔格德、觉罗额色图、都察院理事官明噶图、半个牛录章京。兵部理事官麻都祜、孟格塞尔、刑部理事官庚格、理藩院副理事官尼堪、甘珠翰、半个前程。授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祁充格、甯完我、礼部侍郎祖泽远、为牛录章京。内翰林国史院学士吴达礼、来衮、内翰林弘文院学士查布海、吏部启心郎甯古里、伊成格、兵部启心郎常鼐、都察院启心郎朱喇察、理藩院启心郎鼐格、吏部理事官周国佐、礼部理事官恩格德、萨齐库、兵部理事官扈习霸、格霸库、管兵部大库马场官讷木齐、刑部副理事官罗察、工部理事官赵山、卜颜图、理藩院副理事官阿都赉、郭弼尔图、伊木图、傅喀、半个牛录章京。  

  ○以牛录章京哈世屯、巴哈为二等甲喇章京。  

  ○以随逊、为议政大臣。  

  ○以范茂都、为工部理事官  

  ○以内大臣何洛会为正黄旗满洲固山额真。  

  ○以镶蓝旗穆车讷浑拜、镶红旗鄂博诺正白旗前锋侍卫昂阿昂霸、正蓝旗牛录章京苏虎济、侍卫伊霸罕、扈查禄、为护军参领。正黄旗伊尔格德镶白旗汉军佟壮年镶蓝旗汉军高明忠、管甲喇章京事  

  ○以李成栋为左都督充提督广东总兵官  

  ○乙亥革顺天文安县知县李春元职。以批给印照书皇叔父摄政王为九王爷也。  

  ○丙子予殉难直隶河间道王维新、河间府知府王德教、祭葬。河间县典史邵锟、巡检潘柱祭。  

  ○以山西鴈平道佥事卢震阳、为陕西布政使司参政兼按察使司佥事潼关道。陕西关内道参议白士麟为湖广按察使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参议督粮道。山东驿传道佥事。朱国寿、为陕西布政使司参议督粮道陕西西宁道佥事苏名世、为本省布政使司参议兼按察使司佥事。靖远兵备道刑部郎中范芝、为陕西按察使司佥事庄浪兵备道宋炳为陕西按察使司佥事肃州兵备道两浙运同范登仕为福建都转运盐使司运使。  

  ○遣梅勒章京库尔蟾、戍守济南府。梅勒章京图瞻戍守东昌府。  

  ○先是、有诏责朝鲜贡献怠玩。至是国王李倧、遣第三子□氵□目□来朝。奉表谢罪。并贡方物。赐宴于驿馆。  

  ○工部理事官鄂木琐课、坐监修五凤楼违上□日过侈革去半个牛录章京。  

  ○大理寺卿王永吉以升工部右侍郎具疏控辞。得上□日、有心愿居官而徒尚虚名或一次再次控辞者皆是踵明朝故套。已有明上□日、再有控辞者即允所辞永不录用王永吉、何得不遵明上□日、著革职永不录用。  

  ○丁丑。以故一等公塔瞻子爱星阿图赖子惠塞袭爵。  

  ○以故三等昂邦章京夏成德子溥、一等甲喇章京张成德子所养三等甲喇章京康喀尔子罗多礼阿兰子阿第古纳禅、巴图鲁子古素牛录章京兼半个前程英格巴图鲁弟瓦纳喀纳林子达敏、海塞巴图鲁兄子鄂尔哲。傅岱弟尹达浑、牛录章京唐古哈子塔尔弼希、巴雅尔弟塔喇图、雅尔瞻子随哈邦钮子杭爱邵纳弟邵格、半个牛录章京赛达兄子卦宁极朱赫讷子穆都臣阿颜图子傅达、阿兰柴子舒尔祜纳诺云对子拜惺、祁塔特弟祁汤果尔沙济子卜谷齐各袭职。  

  ○初琉球安南吕宋三国各遣使于明季进贡留闽未还大兵平闽执送京师命赐三国贡使李光耀等衣帽缎布仍各给敕谕遣赴本国。招谕国王谕琉球国王敕曰。朕抚定中原视天下为一家。念尔琉球自古以来世世臣事中国遣使朝贡。业有往例。今故遣人敕谕尔国若能顺天循理可将故明所给封诰印敕、遣使赍送来京朕亦照旧封锡。谕安南、吕宋二国文同。  

  ○戊寅。江南投诚总兵官高进忠仆马良玉、首进忠隐藏兵器。潜带假辫鞫实、伏诛。  

  ○己卯。授庶吉士李呈祥梁清宽王无咎韦成贤张尔素、傅维鳞、王舜年为内翰林秘书院编修王炳昆黄志遴、法若真、夏敷九王一骥、王紫绶。为内翰林国史院编修周爰访陈爌、朱之锡、胡兆龙、杨思圣为内翰林弘文院编修王崇简、张丕吉、李培真、李霨、杨运昌、沙澄、傅作霖为内翰林秘书院检讨魏天赏、乔廷桂单若鲁蓝滋、张文明陆嵩为内翰林国史院检讨岳映斗艾元徵乔映伍宋杞刘泽芳石申为内翰林弘文院检讨  

  ○遣户部副理事官缪尚义等赴广东廉州等处珠池采珠。  

  ○临清总兵官鲁宗孔坐近镇州县失守、革职。  

  ○庚辰。两广总督佟养甲奏报、招降故明赵王朱由裧、总兵李志琏  

  ○南赣总兵官柯永盛奏报、游击杨遇明、孔国治等率兵解安远县围破贼兵万余人。降三十余寨。贼巢悉平。  

  ○壬午。授委署广东岭西道苏宗贵为湖广按察使司副使、郧襄兵备道。升河南汝州知州余应魁、为陕西按察使司佥事、兼布政使司参议、分守关内道。直隶定州知州张鹏翼为陕西按察使司佥事、兼布政使司参议、分守西宁道。山东宁海州知州刘宗舜、为本省按察使司佥事驿传道。山西泽州知州许可用、为本省按察使司佥事鴈平道。  

  ○吏科给事中张国宪、坐纠参失实、革职。  

  ○甲申。江南宿州蝗雹  

  ○乙酉。山西巡抚申朝纪奏报、乡宁县民杨春畼、左道聚众。据寨倡乱。平阳营副将范承宗等、巢□刀平之。  

  ○丙戌。谕户部。兴贩私盐、屡经禁约。近闻各处奸民、指称投充满洲、率领旗下兵丁车载驴驮。公然开店发卖。以致官盐壅滞。殊可痛恨尔部即出示严禁有仍前私贩者、被获、鞭八十。其盐觔银钱、牲口车辆等物入官。巡缉员役、纵容不行缉拏者事发一体治罪升太仆寺卿刘昌、为工部右侍郎太常寺卿孙承泽为大理寺卿。  

  ○丁亥。襄阳总兵官王光恩、有罪被逮弟王光代王成遂叛。法司引叛律论光恩斩。得上□日、光代等闻兄被逮惊叛亦未可知。不可遽以谋叛谳狱。况人命至重。恐涉冤枉。著再详鞫。  

  ○戊子。免陕西绥德卫三年分雹灾额赋。  

  ○己丑。册封故多罗饶余郡王阿巴泰子贝勒博洛为多罗郡王册文曰。尔贝勒博洛破流贼、灭福王、平定河南江南时尔佐和硕德豫亲王以行、王分兵一半令尔招抚苏州杭州等府地方尔获故明惠王潞王等亲王郡王五人世子一人。巡抚张凤翔等、文武官员六十人。降其兵二万五千八十人。战败敌兵、凡十五次又攻克三府七县遂平定江南常州、苏州等府十三州县浙江杭州等府二十一州县。又平定福建浙东时。以尔为征南大将军尔渡钱塘江、抵浙东败敌二次。克取金华府。擒斩蜀王朱常农等三人。伪阁老马士英、伪国公方国安等、大小五十五员。收降武官大小三百一十四员。马步兵一万四千三百七十人。平定八府、五十三县地方。继入福建、诛伪唐王朱聿钊等、伪亲王郡王七人。世子一人将军二人总督一人。伯一人巡抚一人。共败敌兵二十四次收降伪国公郑芝龙等、大小官二百九十一员马步兵十一万三千人八府一州五十八县地方悉皆平定以及江西四县之地故进封为多罗郡王赐之册印尔其钦哉上御太和殿赐朝鲜国王李倧子李□氵□目□及土默特部落古禄格厄鲁特部落达尔汉吴把什等宴。  

  ○庚寅。遣官赐大学士洪承畴、东珠孔雀翎凉帽四团补蟒袍、蟒袜、黄靿鞾、酥油、乳酒  

  ○壬辰遣广东道试监察御史王世功、巡按甘肃。  

  ○癸巳。陕西总督孟乔芳疏报、逃寇武大定攻陷紫阳县。结连仁河南山伪官覃远许不惑等倡乱。兴安总兵官任珍击败之。斩首二千余级。巢穴悉平。  

  ○湖广巡抚高士俊奏报、大军攻拔衡山安化新化龙阳等县衡州常德二府。生擒伪总兵黄朝宣及副将游击通判等官。斩首二千余级。  

  ○甲午。升直隶保定府知府许养高、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参议、分守冀南道山西汾州府知府戢民瞻、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整饬保定兵备道。  

  ○苏松提督吴胜兆谋反、鞫实、伏诛。  

  ○丁酉。吏部议覆、督理浙淮盐务理事官李茂芳奏言、兼佥事职衔、受督抚按节制、难以办事。应改兼户部右侍郎衔。报可。  

  ○免山东全省三年分荒残额赋。  

  ○戊戌。升都察院参政多尔济达尔汉、为本院承政。理藩院侍郎尼堪、为本院尚书。  

  ○升大理寺少卿戴明说、为太常寺卿。通政使司右通政孙昌龄为太仆寺卿。  

  世祖实录卷之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