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太平御覽/066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道部八 太平御覽
卷六百六十七.道部九
道部十 

齋戒

[编辑]

《太上經》曰:思神、錄氣,習法、登階,名之爲齋。

太極真人曰:齋莫過乎靈寶,其法高妙,不宣于世。仙聖口訣,秘而不書。太一齋法,玄之又玄。

《指教經》曰:奉道不齋戒,如無燭夜行,失道自苦耳。

《太真科》曰:修三守一齋爲本基,學道以齋戒爲本。太上所重,老氏所營,仙真所賴。

又曰:道士能日中一食,不餐穢惡。隨月齋戒,晝夜不怠。不害一切,拔度錡奚,當得至道。

又曰:道士修經習業,以《道德》二篇爲先,齋戒授之,度人濟己也。

又曰:救解父母疾病,當齋官露臺。齋中奏子午章,若到必感。

又曰:玄清玉皇之道,上皇天帝授太微天帝君、三元紫精君、真陽元老君,後以付太上道君,以傳金闕李君。李君傳太靈真人南岳赤君,又紫元夫人以傳清靈王君。王君傳南岳魏夫人,夫人傳楊君,使授許長史及掾。授授者齋戒七日。

又曰:衆真授道,先齋戒百日,或三十日,或十日。又當先告齋一日,以洗素心。三十年六傳,尋上經齋戒無如此者。行之四十年,太上迎以玉輪,登上清爲上真。

《三皇經》曰:凡齋戒三事,以定心口身之業也。

又曰:凡齋戒,講靈元譜大經,珮服內文,以成其道。

又曰:凡齋者,珮服三皇內文,以成隱顯之道。

《登真隱訣》曰:道齋謂之守靜,謂齋定其心,潔靜其體,在乎澄神遣務,檢隔內外心齋者也。

又曰:修道之人須齋戒,禮謝七世之愆。

又曰:上清每以吉日會五真,凡修道之人,當其吉日,思存吉事,心願飛仙,立德施惠,振救窮乏,此太上之事也。當須齋戒,遣諸雜念,密處靜室。

《真誥》曰:齋戒不可雜處,必亂正道也。凡甲寅庚申之日,是尸鬼競亂,精神躁穢之日。當齋戒不寢,遣諸可欲。凡五卯之日,常當齋戒,入室東向,必拜在神念氣,意所陳。

又曰:漢建安中,左慈聞句曲山在金陵,通峨眉羅浮,故度較邪之。遂齋戒三月而登此山,乃得其門入。茅君授以三種神芝,宿啓功儀,曰:「捧香仙女下衛齋戒之人。」

又曰:太極真人授太上口訣,千歲五傳,依隱書之制,齋戒五日,乃授立約。

《珠囊》曰:凡入五岳,以甲子上旬之日沐浴,齋戒七日乃行。若名山有芝英奇藥者,奉之作素奏丹書其文,乞登仙度世,飛行上清。再拜,放自鶏犬各一于石上而去,然後求芝英奇藥,所欲必獲。惡鬼老魅不敢試,人若學道不知此術,入山多厄。

《抱朴子》曰:家有三皇圖,先必齋戒百日,乃召致天地五岳社稷之神,後聖君命清虛小有真人撰集上仙真錄,總名爲上真正法,以懾萬邪。百年再授于人,須齋戒方得。

《三元品經》曰:學道之本,當先修中元。齋戒之法,贖罪謝過于太真,則書名玄圖。

《靈寶赤書》曰:元始五老諸天帝皇帝,以歲六齋之月,會于上三天靈都宮,元陽紫微之台,集算天元,推校運度。又云︰紫微宮舊格丹書白素,齋戒百日誦之。

《太素玉錄經》曰:齋戒存思,誦習此經。精進無怠,神通智達,位爲太素真人。

《大平經》曰:真人云︰人之精神,常居空閑之處,不居污濁之間也。欲思還神,皆當齋戒香室中,百病自除。不齋戒則精神不肯返人也。皆上天共訴人,所以人病積多,死者不絕。

《八素奔辰訣》曰:七曜五星,審識形色,見之早晚,于庭伺之。若晦冥之夕,皆于寢室存念,齋戒修行,如存奔日月之法。日中赤氣紫芒者,爲曜靈九神華芒也。月中黃氣白光,八朗之芒,是爲月華夜精,道人皆知。服日月之氣,而吸九華靈芒,能修存奔日月之道。安妃授楊君書二卷,皆是奇法。日月之道,甚多高妙。

《上清金闕靈書》曰:太上之吉會日者,高真集宴慶獻之日也。回元者,太上之更始日也。甲子陰陽之首氣,月晦改度之初萌,故爲新日也。不知此日者,不得解罪除過,不得刻簡上真。當須齋戒,于是日思存吉事,此回元訣也。

又曰:《黃庭內景經》一名《太上琴心文》,又名《大帝金書》扶葉大帝君宮中盡誦此經。金簡刻書之,故曰金書。又名《東華玉篇》。東華者,方諸宮名,東海青童君所居也。其中仙曹多齋戒誦咏,刻玉書之。

又曰:太極左真人曲素訣辭,一名《九天鳳氣玄丘大真書》。太上授太極左真人,真人傳東海方諸宮青童大君,使傳道士宿有名應神仙真人者。珮之二十年,得見三元君齋戒青金之誓,以代盟約。

《八道秘言》曰:欲行九真之法者,齋戒靜室,至須專寂心禱,飛仙上登紫庭。

又曰:九天鳳氣玄丘真書,玄都丈人仙科授珮,齋戒三日,珮之者得仙。

《道德經序訣》曰:尹喜知紫氣西邁,齋戒相見道真。及老子度關,授二篇經義。

《靈書經》曰:十部妙經,金字玉簡,諸天真仙齋戒月日,上詣玉京誦其文。

《威儀經》曰:齋戒景福,度人先爲,先人後己,與志玄同。一本行書曰,授靈寶赤書者,必先齋戒。

《東卿司命經》曰:先師王君昔見授《太上明堂玄真上經》,齋戒休糧,存念日月,咽服光芒之液。常密行之,此上真道也。太上玄真經先盟而後行,行之然後可聞玉珮金之道耳。季偉者長齋三年,竭誠殫思,乃能得之。神光映身,然後授書,此真玄之道。要而不煩,吾常秘寶藏之囊肘,後以相示慎密者也。好道者欲求神山,宜先齋戒登山。昔左慈齋戒三月,拜禮靈山,竭誠三年,然後二茅君引前。

又曰:《黃庭內景玉經》曰:「扶桑太帝君命賜谷神王傳南岳夫人,授授齋戒九日。」

又曰:《三元真一經》,金闕帝君所守,東海小童以傳涓子,涓子傳蘇君,蘇君傳周君。授授齋百日,或五十日,或三十日,或七日。四十年傳一人,十人止。後聖道君命清靈小有天王修集上仙真錄總名,紫元夫人傳王君,王君傳南岳魏夫人,夫人傳楊君,楊君傳許掾,授授齋三日,或七日。鳳真之文,大上授太極左真人,真人傳東海方諸君、青童君,此亦衆真相傳,授授齋三日,珮之九年,得見二元君于上清金闕。

又曰:《太上智惠經》太上付上相。又紫元夫人傳王君,而王君傳南真,南真傳楊君,今授許長史掾,授授齋戒五十日。

又曰:太丹隱書飛真之道,存想之法也。此蓋楊君止抄一經,誦以與長史耳,亦獨九真之龍書也,未見齋戒之法,不可遵行。《真誥》有朝大素法云︰授洞决旋行,太丹隱書存三元洞房者,即謂此也,但不具耳。世有周咀堙注洞房事,亦是抄耳。此經語而注之,爲施修之法,未見真本而事旨不具。

《名山記》曰:大茅山有小穴口,石填之,但精心齋戒,可得而游,中茅山東亦有小穴,穴口如狗竇,劣容人入耳。愈入愈闊,外以磐石掩塞穴口,故餘小穿如杯大,使山靈守衛之。此磐石亦時開發,若勤懇齋戒,尋之得從而入,易于常洞口。好道者欲求神仙,宜預齋戒,則三茅君于句曲見之,授以要道。入洞門句曲,有五門,立志齋戒三月,靴η創逝者可入矣。

《九天經》曰:玉輔上宰齋戒建節,侍于太清。

《法輪經》曰:仙公齋戒,未及歲年而感召天真下降淨室。

又曰:念真齋戒,緘口慎言。

《靈寶大戒經》曰:不授大戒,徒爲長齋。

《四極明科經》曰:凡學上清之道,奉其宗師,入室齋戒。

《太上科》曰:凡經從師授,皆真官侍衛,須齋戒講誦。

《雌一五老經》曰:長修善行,日中乃飯,齋戒三年,乃得授《大洞真經》。

《太上丹簡墨錄》曰:道之去聖日己遠矣,傳寫科戒謬誤者衆。若有所疑,師不能解者,可齋戒一月,求靈應之審。靈仙感降,報語于人。

《傳授經》曰:齋者,簡素爲上,神先映身。

《集仙錄》曰:昆侖玄圃見正一真人,勤苦齋戒,讀經崇道。

《大霄琅書》曰:立三本書,一爲長鎮,一爲供齋,一爲研習者。常自隨所住室中,別置格上,躬自出入,勿使委非。其所寫經之時,須先齋戒。經中有圖,圖或別卷,各有侍官典圖。真吏請問經,曰:「道不存師,齋誦無感。」

《玉珮金經》曰:衆真登太瓊台,齋戒三月。

《崆峒經》曰:太上道君齋戒于西那玉國羅浮之岳。

又曰:青精ㄒ饣乍方,太極真人傳王君,授授之際,齋戒十日,二千六百年傳十人。牙玉方,王君傳南岳魏夫人,齋戒五日,服之可以絕,去尸蟲。王君游觀天下,詣龜山,齋二月。又齋戒三年,詣太素。還西城,又齋三月。授書周君,少遇中央黃老君游丹城,乞長生度世之道。授以上真之道,乃還,登常山石室中,齋戒念慮,久曆歲時,後仙去。

《道學傳》曰:左敦字尚隱,雲陽人。雲陽山即茅山也。敦所居山舍西五十里,有一石室,西南二里,復有一石室,皆容數十人。西南室,父老傳雲,有銅牛出,皆銅靷銅卷,相傳號爲銅室,曲入至深,立北通潢池,而洞昆侖。每三元齋戒之日,敦往二室祈禱,皆能仿佛真形。

又曰:陸修靜字元德,吳興人。太始七年,率衆建三元露齋。

《太真上蒼元上錄經》曰:凡有生之域,清少濁多,穢障相纏。行善不立,邪氣來侵,强魔守試。上學之人,齋戒存思,禁隔囂塵。非類之物,唐突去來,皆是穢濁。當擇日齋戒,珮破淹之符,以玉清。

 道部八 ↑返回頂部 道部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