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會要輯稿/卷16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食貨一四 宋會要輯稿
食貨一五
食貨一六 

商稅雜錄[编辑]

商稅雜錄

【宋会要】

四京[编辑]

四京 東京都商稅院:舊不立額,熙寧十年,四十萬二千三百七十九貫一百三十七文。

開封府舊十五縣及崔橋、義聲、圉城、陳橋、建雄鎮、馬欄橋、李家、張家渡二十三務,歲十萬八千七百四十貫。熙寧十年,管城縣:一萬一千五百一十二貫四百十七文;酸棗縣:三千一百五十二貫三百九十五文九:原書天頭註云:「『九』一作『五』」,然下云韋城縣亦有「五千九百」,未知此何指。;韋城縣:五千九百七十一貫四百一十六文;陳留縣:六千七百六十八貫一百三文;封丘縣:四千七百一十三貫四十文;襄邑縣:七千八百一十四貫八百七十七文;中牟縣:四千六百一十□貫八百七十文;新鄭縣:三千三百六貫六百一十七文;咸平縣:九千六百三十五貫三百七十四文;長垣縣垣:原作「坦」,據《元豐九域志》卷一改。:九千四百五貫一百八十一文;鄢陵縣:一千二百一十四貫三百九十一文三:原書天頭註云:「『三』一作『二』」,然下云太康縣亦有「二十三文」,未知此何指。;太康縣太康:原作「太原」,據《元豐九域志》卷一改。:一萬一千八百六十七貫六百二十三文;雍丘縣:一萬三千五百二十七貫二百五十八文;考城縣:五千六百七十三貫六百三十八文;東明縣:五千四百二十一貫二百二十六文;陽武縣:六(十)[千]十二百二十貫八百八十五文八:原書天頭註云:「『八』一作『五』」,然此有二「八」字,未知此何指。;尉氏縣:七千四百七十七貫一百五十四文;扶溝縣:二千四百九十七貫三百五十七文;胙城縣:一千六百二十八貫六十八文;白馬縣:四千二百七貫七百三十文;滎陽縣:一千三百八十四貫九百四十二文,滎澤鎮:一千七百一十三貫九百七十四文;武邱鎮:二千九十四貫六十二文;河口鎮:二千六百六十七貫八百三十三文;萬勝鎮:三百二十三貫三十四文;陳橋鎮:二百五貫六百七十八文;郭店鎮:二千八百二十五貫六百五十二文;圉城鎮:九百六十二貫二百八十六文;原武鎮:二千二百二十七貫七百八十二文;宋樓鎮:九百四十三貫三百九十七文;張三貫鎮原書天頭註云:「貫」作「餐」。:一百八十一貫三百六十九文;建雄鎮:一千五百八十五貫一十八文;白□鎮:六百六十一貫七百三文;靈河鎮:二百三十四貫二百四十文;李固鎮:一千二百九十六貫一百九十五文;馬欄橋:二千一百七十一貫四百一十四文;崔橋:七百九十四貫六百一十四文;陽武橋:一千五百四十六貫八百六十文;張家渡:六百六十四貫二十九文;李家渡:九百三十七貫九百六十八文;朱家曲:六百五十三貫九百九十文。

西京舊在城及潁陽、登封、王屋、壽安、澠池、緱氏、伊陽、偃師、新安、永寧、伊闕、永安、長水、鞏、密縣、白波、彭婆、曲河、白沙、三卿、延禧、長泉鎮、南陳、長泉渡、府店二十六務,歲六萬四百五十六貫。熙寧十年,在府三萬七千九百四十三貫九百八十四文;鞏縣:一千四百七貫三百四文;永安縣:一千五百一十九貫六十二文;偃師縣:八百七十三貫九十七文;緱氏縣:一千四百九十五貫八十三文;壽安縣:九百五十二貫四百八十三文;新安縣:五百五十二貫九百七十一文一:原書天頭註云:「『一』一作『二』」,然下云永寧縣亦有「一千七十八貫」未知此為何指。;永寧縣:一千七十八貫五百二文;澠池縣:四千六百二十九貫九百八十八文;長水縣:七百六十六貫一百九十八文;密縣:三千二百三十九貫六百九十五文;登封縣:一千三百二十五貫一百三文;彭婆鎮婆:原作「姿」,據《元豐九域志》卷一改。:六百一十五貫九百五十二文;潁陽鎮:三百三十七貫八百三十七文;白波鎮:二千六百七十四貫四百一十八文;曲河鎮:八百八十七貫九百一十四文;長泉鎮:八百三十六貫六百五文;三鄉鎮:二千一百六十三貫一百四十八文;伊闕鎮:一千七百二十二貫九百八十九文;費莊場:五百六十六貫七百七十九文;伊陽鎮原書天頭註云:「鎮一作場」。:一千三百八十九貫四百三十五文;府店:五百七十貫文。

南京舊在城及南河、寧陵、會亭、穀熟、下邑、楚邱、虞城、柘城九縣務,歲三萬三千九百二十三貫原書天頭註云:「『三』一作『四』」,未知何指。,熙寧十年,在城二萬七千八百八十六貫二百八十文;寧陵縣:三千七百二十三貫二百五十文;穀熟縣:一千六百七十五貫一百一十九文;柘城縣:二千二百二十三貫五百五十四文;楚邱縣:三千八百二十六貫四百二十文;下邑縣:一千五百三十八貫九百三十八文原書天頭註云:「『三』一作『二』」,然其下虞城縣亦云「三千二百八十七貫二百三十八文」,未知何指。;虞城縣:三千二百八十七貫二百三十八文;會亭鎮:三百六十一貫五百八十文;治平鎮:一千三十九貫三百十七文。

北京舊在城及清平、成安、內黃、朝城、洹水、魏、莘、清水、冠氏、夏津、永濟、經城、臨清、宗城、南樂縣、韓張、李固、馬橋、馬陵、梁村、淺口、曹仁鎮、鄒店二十四務,歲八萬四千四百五十四貫五:原書天頭註云:「『五』一作『三』」。。熙寧十年,在府三萬八千六百二十八貫六十七文;朝城縣:七千五百一十六貫六百八十三文五:原書天頭註云:「五作一作三」。;莘縣:二千八百三十九貫二百六十八文;清平縣:一千五百五十八貫八十一文;新縣:四百一十八貫八百六十文;舊縣:四百一十八貫八百一十九文;夏津縣:一千二百三十五貫二百二十文原書天頭註云:「『二』一作『三』」,未知何指。;冠氏縣:一千六百五十一貫四百三十八文;內黃縣:三千四百三十二貫一百一十九文;成安縣:二千八百七十三貫三十二文;魏縣:一千六百九十六貫八百九十七文;臨清縣:二千一百四貫九百一十文;宗城縣:一千四百一十六貫七百四十四文;南樂縣:一千三百一貫六百文;韓張鎮:二千六百八十四貫一百九十三文;馬橋鎮:四百九十九貫六百八十七文;安定鎮安定:原書天頭註云:「安定一作定安」。《元豐九域志》卷一、本書食貨一九之一作「定安」,《金史》卷二六《地理志》大名府元城縣下條作「安定」。:一千五百四十五貫六百四十八文;桑橋鎮:四百一十貫三百四十九文;李固鎮:一千四十六貫四百七文;淺口鎮:一千四十五貫七百四十二文;永濟鎮:二千三百三十八貫一百一十九文;潭城鎮:一千貫七百六十四文;洹水鎮:二千二百二貫八百九十六文;延安鎮:六百五十九貫五百二文;北馬陵渡口:二千九百九十貫五百五十二文;陳家口:四百六十八貫一百二十文;蘭家口:一千一百三十六貫九百五十六文;董古渡口古:原書天頭註云:「古一作固」。:一千九百五十九貫七百八十九文;南馬陵渡口:一千七百三十七貫一百文;梁村渡口:一千一百三十六貫九百五十六文;南北羅村渡口:五千九百七十六貫三百二文七:原書天頭註云:「『七』一作『一』」。

京東路[编辑]

京東路

東路[编辑]

東路:原作「京東路」,據本書食貨一九之一、《元豐九域志》卷一刪。

青州舊在城有臨朐、千乘、博興、壽光、臨淄縣、淳化鎮、博興河口、王家口十務,歲四萬三千七百六十六貫。熙寧十年,在城:二萬三百一十六貫六百五文;壽光縣:五千三百八十貫一百四十四文;臨朐縣:四千四百一貫一百二十九文;臨淄縣:三千三百一十六貫八百九十四文;千乘縣:三千二百一十九貫四百八十二文;博興縣:二千五百六十九貫五百九文;淳化鎮:四百五十九貫六百四十文;博昌鎮:一千五百一十五貫九百五十五文;清河鎮:七百六貫八百三文;新鎮:四百九十一貫一十文;文家港:一萬七千八十八貫八十八文;南鹽務:八千五百四十四貫四十四文;博興河渡:一十九貫五十文。

密州舊在城及安邱、高密、莒縣、浹滄、板橋六務,歲二萬九千一百九十六貫。熙寧十年,在城:三萬六千七百二十七貫二百五十六文;莒縣:五千八百八十七貫三百九十文;高密縣:三千八百八十五貫八百八十五文;安邱縣:六千四百七十四貫九百三十五文;牡葉鎮:四百六十一貫二百三十七文;陽信鎮陽信:原書天頭註云:「陽信一作信陽」。據本書食貨一九之一、《元豐九域志》卷一,作「陽信」誤,當作「信陽」。:一萬五百七十六貫八百一十八文;板橋鎮:三千九百一十二貫七十八文;濤洛場:一萬九千二百一十一貫四百文。

齊州舊在城及清平軍、禹城、臨邑、長清縣、新鎮、舉鎮、劉宏、龍山、新舊安仁縣、耿明水、新市、肅安肅:本書食貨一九之一作「蕭」。、黃河南泊水渡、柳家巷、李家店、胡家羌、胡家林、耿口、商家橋口、茅家口、老僧口、陰河口、馮家口、李唐口、淯口、高河口、黎濟寨、商家橋三十一務,歲四萬九千六百一十九貫。熙寧十年,在城:一萬一千八百三十六貫六百一十一文;禹城縣:四千九百七十四貫九百二文;章邱縣:六千六百一十五貫六十一文;臨邑縣:六千二百五十一貫八十三文;長清縣:六千四百二十七貫三百六十二文;新安仁鎮:六百一十六貫一百三十七文;舊安仁鎮:五百三十四貫四百四十四文;劉宏鎮:一千四百五貫六百九十六文;普濟鎮:六百五十一貫六百九十二文;臨濟鎮:五千一十六貫四百六十文;歸蘇鎮:一千六百八十四貫二百四文;新縣耿鎮:一千七百二十一貫九百五十六文;舊縣耿鎮:一千九百六十六貫四百六十八文;新鎮:一千二百九十五貫八百一十六文;新市鎮:一千六百七十二貫四百六十五文;仁風鎮:一千五百九十一貫四百九十一文;肅安鎮:二千二百十貫四百二十五文;回河鎮:二千四百二十七貫九百九十七文;曲堤鎮:二千四百四十五貫三百三十一文;齊河鎮:二千二百四十五貫二百八十四文;莒鎮:一千九百六十五貫四百六十一文;龍山鎮:一千五百二十九貫五百九十八文;遙墻鎮:二千二百八貫五百七十一文;黎濟寨:八百八十九貫八百二十二文;摽竿口:一萬一千五百六十七貫一百五十八文;老僧口:七百六十三貫四百二十七文;胡家羌:二千五百六十六貫八十一文;李家店:八百三十三貫八百七十七文;胡家林:七百四十八貫五百六十七文。

沂州舊在城及沂水、新泰、承承:《元豐九域志》卷一作「氶」,下云「丞」。、費縣五務,歲三萬四千四百五十九貫。熙寧十年,在城:一萬六千六百九十貫四百二文;沂水縣:四千四百三十九貫三百二十四文;丞縣:二千八百三十五貫八百四十一文;費縣:一千三百五貫九百十一文;新泰縣:一千七百七貫六百五十五文;蘭陵鎮:六百九十八貫四百二十三文;力劭鎮:四百六十六貫八百二文;毛陽鎮:九百八十三貫五十六文;靜 鎮:一千六百貫九百四十文;王相公莊:七千五百三十八貫七百二十文;蘇村:四千一百五十七貫三百八十一文。

登州舊在城及牟平、文登、黃縣四務,歲萬二百二十三貫。熙寧十年,在城:五千三百九十貫七百八文;黃縣:二千七百五十九貫七百八十六文;牟平縣:二千八百二十八貫六十九文;登縣:二千七百五貫八百六十八文;兩水鎮:二千一百四十五貫六文;馬停:三百六十八貫五百一十八文。

萊州舊在城及即墨、萊陽、膠水縣四務,歲萬六千四百五十貫。熙寧十年,在城:六千二百四十一貫三百七十五文;萊陽縣:五千六百三十五貫八百二十九文;膠水縣:五千八十三貫一百九十四文;即墨縣:二千一百六十三貫四百九十四文;羅山鎮:四百一十二貫九百九十三文;諸橋驛:四千五百二十一貫七百六十三文;海倉鎮:一萬二千九百二十一貫九十文;陳村:七千三百三十八貫五百三文。

濰州舊在城及昌邑、昌樂縣三務,歲萬五千六百六十九貫。熙寧十年,在城:一萬三千九百七十八貫七百二十三文;昌邑縣:一千二百二十五貫三百一十二文;昌樂縣:一千三百二十六貫七百一十八文;園底:一萬四千六十貫八百九十三文。

淄州舊在城及長山、高苑、鄒平、臨河縣、清城、金嶺、賈濟河、趙嵒河、南河口、北河口十一務,歲萬四千二百貫。熙寧十年,在城:六千七百五十八貫七百八十六文;鄒平縣:三千三百二十七貫八百五十二文;長山縣:二千三百六貫七百六十一文;高施縣高施:據前及《元豐九域志》卷一,當為「高苑」。:二萬六千五百二十六貫二百八十九文;淄鄉鎮:一千五百二十五貫七百四十文;陶唐口:一千四百二十六貫一百六十文;趙巖口: 二萬八千三百八十九貫九十七文;金嶺:一千三百七十九貫一百九十七文;娉家店:一千一十八貫二百八十三文。

淮陽軍舊在城及宿遷縣二務,歲三萬二千九百五十六貫。熙寧十年,在城:一萬六千一百二十五貫二百二十六文;宿遷縣:二千七百四十六貫六百九十九文;極園鎮:一千五百六十六貫二百三十四文;崔野鎮:一千九十三貫七百五文;魚淯鎮:三千七十一貫二十八文。

西路[编辑]

西路:原無,據前云「東路」體例及《元豐九域志》卷一、本書食貨一九之二補。

兗州舊在城及萊蕪、龔邱、泗水、仙源、奉符、鄒縣、太平、新興鎮九務,歲三萬八千三百一貫。熙寧十年,在城:八千四百三十七貫八百四十三文;龔邱縣:二千一百四十一貫二百七十九文;仙源縣:一千八百九十八貫一百七十六文;泗水縣:一千一百六十二貫一百八十九文;奉符縣:四千五百二十一貫八百七十四文;萊蕪縣:四千五百二十八貫八百九文;太平鎮:一千六百六十三貫九百五十八文;鄒縣:一千六百八十六貫一百九十七文。

徐州舊在城及蕭、豐、沛、滕縣、利國監、白土鎮七務,歲六萬四千二百七十六貫。熙寧十年,在城:一萬六千二百三貫七百九十三文;利國監:六千一百四十四貫八百文;豐縣:一千六百六十七貫;滕縣:七千三百二十八貫七百八十文;蕭縣:二千八百二十三貫九百一十二文;沛縣:六千四百八十八貫六百九十三文;卞塘鎮:三千二百三十九貫五百四文;留城鎮:二百一十五貫六百一十八文;白土鎮:一千二百七十一貫一百七十三文。

曹州舊在城及南華、 句、乘氏縣四務,歲萬八千八百八十三貫。熙寧十年,在城:七千六百五十八貫九十六文; 句縣:四千五百五貫六十九文;乘氏縣:三千七百五十四貫四百八十七文;南華縣:七千二百一十三貫九百三十一文;定陶縣:三千五百七十貫六百四十一文;柏林鎮:八百八十二貫七百三十六文。

鄆州舊在城及壽張、平陰、陽穀、中都、東阿縣、楊劉口楊劉口:本書食貨一九之二、《元豐九域志》卷一作「楊劉鎮」,後亦云「楊劉鎮」,疑是。、景德鎮、竹家、鄒家、王家鄒家王家:原書天頭註云:「家一作橋」。、沙溝十二務,歲六萬八千四十二貫。熙寧十年,在城:三萬二千四百四十四貫三百六十三文;壽張縣:二千八百一十七貫七十五文;陽穀縣:六千五百九十六貫七百八十八文;東阿縣:三千五百二十七貫五百三十四文;中都縣:二千六百一十七貫二十八文;平陰縣:三千五百五十四貫四百二十二文;竹口鎮:二千四百四十貫三百四十六文;安樂鎮:一千五百三十二貫四百五十九文;景德鎮:二千九百三十貫一十八文;楊劉鎮:六百四十四貫四百一十七文;關山鎮:八百二十四貫六百文;但歡鎮:四千四百一十三貫二百四十文;寧鄉鎮:一千四百八十六貫七百八十七文;北新橋:一千二百五十九貫五十一文;滑家口:三千一百七十三貫二百七十一文;傅家岸:二萬二千四百六十七貫四百三十九文。

濟州舊在城及金鄉、鄆城、任城縣、合蔡、魯橋鎮六務,歲三萬二千七百四十二貫。熙寧十年,在城:六千三百五貫一(十)[百]四十八文六:原書天頭註云:「『六』一作『八』」。;金鄉縣:五千六百五十三貫八百二十一文原書天頭註云:「『五』一作『六』」,按此行有三「五」,未知何指。;鄆城縣:三千二百三十四貫二十六文;合蔡鎮;一千一百六十貫六百五十四文;任城縣:二千七百七十貫四百一文;魯橋鎮:八百三十貫八百五十六文;山口鎮:三千五百二十二貫二十文;昌邑城:二百六十二貫六百五十八文。

單州舊在城及武城、碭山、魚臺縣黃隊五務,歲二萬五千七百八十四貫。熙寧十年,在城:五千七百四十貫九百一十二文;武成縣:二千六百八十三貫一百六十四文;碭山縣:一千八百五十三貫六百九十九文;魚臺縣:二千六百九貫四百六十八文,河渡:二十貫文;黃隊鎮:四千八百九貫四十一文,河渡:二十四貫四百八十四文;甲頭:二十一貫七百二十七文。

濮州舊在城及臨黃、雷澤、臨濮、範縣瓠河、柏林、蘇村八務,歲萬八千七百一十三貫。熙寧十年,在城:一萬九千六百三十七貫九百六十八文;雷澤縣:六千七百三十六貫七百九十九文原書天頭註云:「『六』一作『一』」,未知何指。;臨濮縣:三千八百九十八貫七百一文;範縣:二千一百四十七貫九百六十三文;張郎鎮:三百六十四貫四百八十七文;安定鎮:六百九十四貫三百二十一文;徐村鎮:七百九十一貫七百一十七文。

廣濟軍舊在城一務,歲三千九百二十二貫原書天頭註云:「『二』一作『六』」,未知何指。,今廢。

京西路[编辑]

京西路

南路[编辑]

南路: 襄州舊在城及中盧、宜城、穀穀:據《元豐九域志》卷一,當即穀城縣。、南潭縣、大讓、高舍、牛頭八務,歲三萬五千八百九十三貫。熙寧十年,在城:五萬五千四百六十七貫四百七十三文原書天頭註云:「『五』一作『三』」。;鄧城縣:一千七百九十六貫三百四十三文;南潭縣:三千五十六貫六百四十三文;宜城縣:一千五百九十三貫二百九十九文;中盧縣:二千九百七十五貫六百一十文;光化縣:八千三百三十三貫六百四十文;穀城縣:二千九百九十一貫五百七十文;牛首鎮:二百七十三貫三百五十三文;樊村鎮:一百二十七貫一百文;峴首津:三千三貫七百一十五文。

鄧州舊在城及南陽、順陽、淅川縣淅:原作「浙」,據《元豐九域志》卷一改,下同。、渚陽、峽口、 鵒七務,歲三萬五千八百七十六貫。熙寧十年,在城:二萬一千三百七十貫八百九文;南陽縣:五千五十一貫四十文;淅川縣:一千七百八十二貫七百三十二文;順陽縣:一千五百六十九貫三百六十五文;峽口鎮:三千八百六十一貫九十四文;渚陽縣鎮:一千七百六十五貫六百七十七文;鸜鵒鎮:一千一百三十三貫九百二十八文;北趙鎮:二千四十一貫五十三文;方城鎮:七千八百六十貫四百四十九文。

隨州舊在城及棗陽、唐城三務,歲五千六百三十六貫。熙寧十年,在城:三千三百七十八貫五百五十五文;唐城縣:六百四十八貫六百三十二文;棗陽縣:二千一百六十八貫六百九十九文。

金州舊在城及洵陽、平利、漢陰縣、滶口、浣口、溜口、任口、蜀口、閱口、瓦鎮、洵城、他溪、莊門、水銀、青鳳、龍回、連山十七務,歲六千八百八十六貫。熙寧十年,在城:八千三百三十貫六百一十七文;洵陽縣:一千二百八十貫一百六十九文;漢陰縣:二千七百八十七貫五百一十三文;平利鎮:三百五十八貫一十九文。

房州舊在城一務,歲一千六十貫。熙寧十年,在城:五千四百三十五貫四百七十六文;竹山縣:一千二百六十二貫三百九十七文;平安關:四百四十一貫四百八十四文;寶豐鎮:四百六十貫五百一十文。

均州舊在城及鄖鄉縣、南門場三務,歲八千八百一十六貫。熙寧十年,在城:六千九百七十七貫六百二十四文;鄖鄉縣:三千三百七十二貫五百五十二文。

郢州舊在城及永清鎮二務,歲萬二千六百六十八貫。熙寧十年,在城:八千八百一十八貫六十文;京山縣山:原作「上」,據《元豐九域志》卷一、本書食貨一九之三改。:一千二百九十九貫五百八十三文;長壽縣:二千三百九十七貫七十四文。

唐州舊在城及方城、湖陽、比陽縣比:原作「北」,據《元豐九域志》卷一改,下同。、山莊五務,歲二萬二千二百九十五貫。熙寧十年,在城:一萬六百七貫九百五十四文;湖陽縣:九百九十一貫九百七文;比陽縣:二千八百四貫五十五文;桐柏縣:六百二十一貫五百一十文。

北路[编辑]

北路:

許州舊在城及陽翟、臨穎、許田、長葛、舞陽、郾城縣、合流渡、馳口馳:《元豐九域志》卷一作「扆」。、新寨十務,歲三萬四千四百七十六貫三:原書天頭註云:「『三』一作『四』」。。熙寧十年,在城:一萬八千三百三十四貫二十二文;陽翟縣:四千九百九十九貫九百八十九文;長葛縣:一千九百貫六百八十九文;臨穎縣:一千四百二十九貫八百二十四文;郾城縣:四千四百三十八貫四百一十四文;舞陽縣:一千四百一十三貫七百四十九文;北舞鎮:一千三百九十三貫三百八十四文;長葛鎮:二百九十二貫三百三十三文原書天頭註云:「『三』一作『八』」。;合流鎮:一千七百五十二貫七百五十一文;所寨鎮:三百八貫一百六十二文;許田鎮:二千一十一貫九百三十五文。

孟州舊在城及汜水、濟源、河陰、溫縣、汜水渡、九鼎渡七務,歲二萬一千七百七十貫。熙寧十年,在城:八千五百四十九貫九百二十五文;濟源縣:一千九百六十九貫四百九十六文;溫縣:一千六百五貫八百七十八文;王屋縣:七百一十六貫三百五十六文;河陰縣:五千七百三十九貫五百二十二文;行慶關:三千八百二貫七百六十四文;黃河渡:三百八十七貫三百六十九文。

蔡州舊在城及上蔡、遂平、西平、平輿、真陽、新息、褒信、新蔡、確山縣、東岸、毛宗、射子鎮、汝南、臨淮、閱江渡十六務江:原書天頭註云:「江一作崗」。,歲三萬八千四百二十九貫。熙寧十年,在城:一萬二千一十六貫七百二十五文;上蔡縣:三千三百六十二貫七百五十八文;西平縣:一千三百四十三貫六百六十五文原書天頭註云:「『六』一作『三』」,未知何指。;遂平縣:二千二百二十貫一百一十一文;確山縣:一千二百一十四貫四十六文;真陽縣:一千五百八十貫一百九十一文;新息縣:三千五百四貫一百六十二文;褒信縣:二千一百三十三貫八百三十七文;新蔡縣:一千九百四十四貫三文;平輿縣:六百一十一貫七百四十八文;汝陽縣:一百一十三貫一百五文;東岸鎮:四百八十九貫五百九十二文;毛宗鎮:六百三十七貫四百七十文;吳城鎮:六百三十七貫一百九十四文;王務鎮:一千四貫九百五十四文。

陳州舊在城及南頓、商水、西華、項城縣、殄寇鎮六務,歲三萬五千七百五十五貫。熙寧十年,在城:一萬九千五百三十三貫五百六文;商水縣:一千一百八十五貫四十一文;項城縣:一千七百五十貫一百八十文;西華縣:三千一百五十六貫一百五十九文;殄寇鎮:五百二十九貫八百五十四文四:原書天頭註云:「『四』一作『五』」。;長平鎮:九百九十二貫八百文;南頓鎮:一千二百一十七貫二百二十九文。

潁州舊在城及正陽、界溝、斤溝、永寧、溝口溝:據《元豐九域志》卷一、本書食貨一九之三,當作「漕」。、穎上、沈邱、萬壽、河鑠、會津、河渡十一務十一:疑當作「十二」。,歲五萬五百一十九貫。熙寧十年,在城:三千九百一十六貫四百五十九文;沈邱縣:一千八百二十六貫八百六十五文;萬壽縣:一千二百三十六貫八百七十六文;穎上縣:一千九百三十四貫一百四十六文;斤溝鎮:一千一百五貫二百一文;漕口鎮:五百五貫九百一十七文;永寧鎮:一百一十五貫二百六十七文;正陽鎮:四千九十四貫三百八十五文;永安鎮:一千二百五十一貫五百一文;界溝鎮:八百三十六貫四百七十一文;河 :一千九百二十七貫二百文;會津門:一百七十六貫八十文;河渡:一千一百二貫五百八十九文;王家市:三百七十貫七百四十文。

汝州舊在城及襄城、魯山、郟城、汝墳、葉縣、龍興、潁橋鎮、石塘河、洛南務十務,歲二萬六千七百二十五貫。熙寧十年,在城:三千二百四十一貫一百七十四文;襄陽縣:三千八百七十一貫二百一十文;葉縣:七千三百九十三貫九百九十一文;郟縣郟縣:據《元豐九域志》卷一,當是「郟城縣」。:一千八百九十二貫二百六文;魯山縣:四千六百七十貫三百二十四文;潁橋鎮:四百五十四貫九百三十九文;汝墳鎮:五百四十二貫九十五文;龍興鎮:四百五十貫九百四十九文;曹村鎮:一千一百九十七貫三百四十六文;洛南務:三百二十七貫五百八十六文;石塘河務:一百一十四貫五百四十九文。

信陽軍舊在城及羅山縣,歲六千五十一貫。熙寧十年,在城:三千五百二十二貫七百八十二文;羅山縣:二千九百二十三貫二百五十三文。

鄭州舊(及)[在]城及新鄭、滎澤、滎陽、原武陽武、郭店、宋家渡、陳橋九務,歲二萬四千七百三貫文,今廢。

滑州舊在城及韋城、胙城胙:原作「昨」,原書天頭註云:「昨一作胙」,考《元豐九域志》卷一作「胙城」,據改。、靈河縣、大翟村、李固、白 渡七務,歲三萬六百九十七貫,今廢。

光化軍舊在城一務,歲萬八百九十二貫,今廢。

河北路[编辑]

河北路

東路[编辑]

東路:

澶州舊在城及德清軍、臨河、衛南、躡城、清豐縣、土樓土:原作「王」,據《元豐九域志》卷二、本書食貨一九之四改。、東石店、水北、舊州鎮十務,歲三萬七千七百七十六貫。熙寧十年,在城:一萬五千五百六十七貫八百三十四文;躡城縣:二千五百八十二貫九百八文;清豐縣:六千九貫七百一十四文;衛南縣:一千七百九十四貫七十三文;臨河縣:一千二十八貫五百六十六文;德清軍:二千八百八十五貫四百一十八文;門鎮:二十二貫一百九十文;舊州鎮:八百六貫三百三十六文;土樓鎮土:原作「王」,據《元豐九域志》卷二、本書食貨一九之四改。:五百一十六貫四百二十六文;商渡口:一千二十八貫二百八十二文;六塔渡口:三百三十四貫三百六十二文;曹村渡:二十八貫五十四文;衛城店:五百五十五貫三百四十六文;大韓店:一百七十六貫六百五十九文。

滄州舊在城及保順軍、歸化、屯莊、保安、南皮、臨津、樂陵、任河、趙躡、長蘆、咸平、通商、朱堪、荊州口、會亭、馬逮、饒安、劇家口、郭橋、鹽山、馬明二十二務,歲五萬六千二百四十七貫。熙寧十年,在城:一萬四百七十五貫六百七十四文;保順軍:一萬四千二百八十三貫二百二十八文;樂陵縣:一千五百二十六貫一百二十五文;南皮縣:一千四百二十五貫七百五十三文;鹽山縣:三萬七千四百三十八貫四百二十六文;郭疃鎮:一百二十三貫七百二十三文;饒安鎮:三百二十六貫九十九文;□縣此處原作「無,原貼黃」。:一萬七千二百八十貫九百八十七文;任河鎮:二百五十貫五百三十文;長蘆鎮:五百二十五貫四百六十八文;通商鎮:二百八十六貫三百四文;會寧鎮原書天頭註云:「寧一作亭」,按作「寧」是。:三百九十一貫三十四文;馬逮鎮:二百六十二貫一百六十四文;東保安鎮:九百四貫一百九十二文;馬明鎮:六百六十七貫九十六文;徐村場:一百一十九(百)[貫]七百文;樂延鎮:三百八十六貫三百四十一文;歸化鎮:一千四百七十一貫五百九十五文;屯莊鎮:五百三十貫八百五十一文;郭橋鎮:一千七十五貫二十二文;西保安鎮:五百八十五貫一百四文;臨津鎮:一千三百三十二貫四百六十文;乾府寨:四百四貫七百九十五文;劇家口:一千四百貫八百九十文;楊攀口:七百五十二貫五百四十七文;韋家莊:二百九十貫三百八十五文;車轂轆店:三百二十貫七百五十一文。

冀州舊在城及新河、南宮、衡水、棗強、蓨縣蓨:原作「修」,據《宋史》卷八六《地理志》、《元豐九域志》卷二改,下同。、唐陽七務,歲二萬六千一百五十三貫。熙寧十年,在城:一萬三百三十一貫四百三十四文;衡水縣:八百四十八貫五百九十六文;南宮縣:一千二百二十一貫四百二十八文;棗強縣:五百八十五貫六百一十五文;武邑縣:五百七十七貫七百七十三文;蓨縣:二千二十八貫五百三十八文;新河鎮:九百九十貫四百五十文,堂陽鎮:一百二十三貫一百五十五文;來遠鎮:二百六貫二百三十四文;長蘆鎮:四百二十一貫三百一十三文;楊家鎮:五百四十四貫九百四十二文原書天頭註云:「四一作二」,未知何指。;王貫鎮:一百五十一貫二百一文;觀津鎮:四百八十三貫三百七十四文;李億鎮:三百五十一貫五百八十五文一:原書天頭註云:「一一作三」。

瀛州舊在城及東城東:《元豐九域志》卷二作「束」。、景城、樂壽縣、肅寧城、劉解、永牢鎮七務,歲三萬五千九百六十八貫。熙寧十年,在城:一萬九千一百六十七貫五百七十五文;樂壽縣:一千四百七貫三百五十三文;景城鎮:九百三貫五百七十四文;永牢鎮:二百一十九貫一百七十七文;束成鎮成:《元豐九域志》卷二作「城」。:一千六百三十六貫一百七十九文;肅寧城:一千三百二十五貫五百八十一文。

博州舊在城及博平、興利、任平、高唐、固河、廣平、夾土難、劉家、沙冢、固河、唐邑、明靈、趙林十四務,歲六萬七千二百四十貫。熙寧十年,在城:一萬二千二百六十一貫三百一文;博平縣:二千三百一十八貫六百一十八文;高唐縣:三千三百三十四貫三百六十八文;堂邑縣:三千二百九十九貫二百五十二文;沙冢鎮:四百六十八貫一百七十八文;廣平鎮:九百八十一貫二百五十八文;興利鎮:一千九百五十七貫四百一十五文;夾土難鎮:一千九百五十七貫四百一十五文原書天頭註云:「四一作五」,然此句下尚有「四千二百四十四貫」,未知此為何指。;劉家鎮:四千二百四十四貫四百七十六文;固河鎮:七百貫六百五文;張家渡:五百七十一貫八百九十五文;王餐店:一千七百三十七貫五百七十一文。

棣州棣:原為小字云「原貼黃」,今據所敘內容、序例及《元豐九域志》卷二改。舊在城及商河、陽信縣、欽風、歸仁、西界、太平、脂角、寬河、新務、七里渡十一場,歲七萬三千八百一十二貫。熙寧十年,在城:二萬六千七百六十貫一百四十文;陽信縣:二千五百四十四貫一百七十文;商河縣:五千七百八十九貫七百三十文;新務鎮:二千四百二十九貫六百六十四文;太平鎮:六百六十貫九百五十五文;欽風鎮:八百三十二貫二百一十七文;永利鎮:八百六十四貫六百一十九文;歸仁鎮:一千一百三十七貫五百五十二文五百五:原書天頭註云:「『五』一作『三』」。;西界鎮:四百六十八貫五百四十四文;脂角鎮:七百一十三貫三百九十文;寬河鎮:五百四十貫五百一十七文;歸仁渡:二千一十八貫四百六十文;七里務:三千七十貫三百二十三文;七里渡:二千三百七十貫七百四十六文;達多口:二千一百八十五貫一百七十四文。

莫州舊在城及任邱、長豐三務,歲八千九百八十三貫。熙寧十年,在城:五千三百七十八貫八百五十八文;任邱縣:二千八百三十八貫六百七十八文二:原書天頭註云:「『二』一作『一』」。;長豐縣:一千三百九十七貫六百三十八文。

雄州舊在城一務,歲萬二千八百九十三貫。熙寧十年,在城:一萬一千五百五十二貫二百二十五文。

霸州舊在城及文安、大城三務,歲五千九十六貫。熙寧十年,在城:二千四百九十八貫一百七十四文;文安縣文:原無,據《元豐九域志》卷二補。:一千二百二十一貫九百七十六文;大城縣:二千九十八貫二百九十文。

德州舊在城及將陵、平原、德平縣、懷仁、重興、王琮、水務、吳橋、藥家、將陵、安樂、安陵鎮十三場,歲七萬五百四十七貫。熙寧十年,在城:三萬四百二十九貫九百九十一文;平原縣:二千五百六貫六百三十六文;水務鎮:六百六貫七百八十一文;盤河鎮:二百九十貫四百八十四文;磁伓鎮:五百五十貫三百三十八文;德平鎮:一千二百五十九貫九百七十文;麋村鎮:四百八貫四百四十一文;重興鎮:六百一十一貫四百三十四文;將陵鎮:一百二貫八百五十六文;懷仁鎮:一千一百一十九貫五百八十六文;向化鎮:七百一十四貫五百九十五文;藥家鎮:一千八百二貫二百五十一文;羅家渡口:二千八百二十五貫五百三十八文;官橋渡口:二千三百六十二貫八百一十五文;沙河渡口:一千五百七十貫二十七文;新河渡口:二百五十七貫二百六十八文。

濱州舊在城及安定、蒲臺、永和、永豐、招安大務,歲二萬六百五十一貫。熙寧十年,在城:八千八百七十七貫三百四十六文;招安鎮:二千三百九十二貫二百四十三文原書天頭註云:「『二』一作『三』。」;永豐鎮:五千四百八十九貫四百六十四文;丁(字)[寧]河鎮:一萬八千一百一十九貫一百六十五文;馬家莊鎮:五千一百八十五貫九百七十八文;寧海鎮:一萬二千七十三貫四百八十文;東永和鎮:一千五百一十九貫七百七十五文;三汊鎮:四百三十四貫七百三十八文;通賓鎮:三百五十三貫六百五十文;蒲臺鎮:七百七貫四十四文;舊安定鎮:一千四百七十七貫八百九十三文;新安定鎮:一千六百三十六貫七百五十四文;李則鎮:一千一百三貫二百五十文;新安定渡:二千一百五十五貫九百九十一文;三汊渡:一千八百八貫六十六文;蒲渡:二千一十貫一百八十九文;東永和渡:二千二百五十九貫七百九十八文;丁寧渡:九百九十九貫八百七文。

恩州舊在城及歷亭、武城、饒陽、寧化、漳南縣六務,歲二萬三千六百二十一貫。熙寧十年,在城:九千七百三十八貫二百九十三文;清河縣:四百五十五貫六百一十文;武城縣:一千八百四十二貫八百五十一文;歷亭縣:二千三百三十三貫三十七文;竇保鎮:七百一十四貫三百六十一文;安樂鎮:一千八百九十三貫六十五文;金河口:一千一十二貫二百四文。

永靜軍舊在城及阜城、弓高、新高、仁高、袁材店、李橋、吳橋、婆羅河口九務,歲二萬二千九百七十貫。熙寧十年,在城:二萬三千八百九十一貫七百一十四文;阜城縣:八百九十五貫九百八十四文;吳橋鎮:五百九十二貫三百四十七文;仁高鎮:二百九十二貫二十一文;安陵鎮:六百八貫九十二文;新高鎮:四百四十九貫八百一十五文。

乾寧軍舊在城一務,七千四十二貫。熙寧十年,在城:四千八百六十二貫九百二十三文;茫橋鎮:五百三十貫三百三文。

信安軍舊在城一務,歲五千九百八十六貫。熙寧十年,在城:一千四百三十四貫一百五十七文。 保安軍:舊在城一務,歲千七百三十三貫。熙寧十年,在城一千七百三十八貫二百八十三文。

西路[编辑]

西路: 真定府:舊在城及天威軍、欒城、元氏、城、真定、靈壽、平山、獲鹿、石邑、行唐、新城縣、井陘北寨、嵐州寨十五務,歲四萬九千七百三十五貫。熙寧十年,在城:三萬九千五百九十貫一百五十二文;城縣:一千二百二十三貫七百九十二文;欒城縣:七百二十五貫六百五十三文;元氏縣:一千二百四十五貫三百八十三文;獲鹿縣:五百二十五貫三百二十五文;井陘縣:一千一百三十七貫六百三十八文;平山縣:九百五十五貫六百六十文;行唐縣:九百二十四貫二百四十二文;真定縣:二十八貫七十八文;北寨:一千六十八貫三百八十一文。

相州舊在城及湯陰、永和、臨障、林慮、鄴縣、天禧鎮七務,歲二萬二千六百六十九貫。熙寧十年,在城:一萬二千二百二十二貫八十九文;湯陰縣湯陰:原作「陰湯」,據《元豐九域志》卷二改。:一千二百一十七貫八百七十八文;臨障縣:一千一百貫二百五十七文百:原作「十」,但抄者於旁註「百」,並於天頭註云:「十應是百」,據改。;林慮縣:二千九百四十貫九百九十八文;永和鎮:七百九十二貫一十八文;鄴鎮:四百九十六貫九百三十二文;天禧鎮:五百九十三貫二十一文。

定州舊在城及無極、新樂、陘邑、北平、唐縣、龍泉、曲陽、望都鎮、軍城寨、東城、張謙、五女村、羊馬、懷德、驛佛殿、新興村河口十七務,歲二萬六千七百貫。熙寧十年,在城:一萬九千七百三十八貫四百七十三文;北平軍:四千四百五十八貫八百五十文;無極縣:一千九百三十貫五百七十八文;新樂縣:九百五十貫二百九十文;唐縣:五百貫五文;望都縣:四百二十九貫九百二十二文;曲陽縣:八百三十一貫九十一文;龍泉鎮:三百五十九貫四百八十一文;軍城寨:五百八十七貫三百一十一文。

邢州舊在城及鹿、內丘、堯山、團城、平鄉、沙河七務,歲二萬四千六百五十七貫。熙寧十年,在城:一萬二千八百三十九貫二百四十二文;內邱縣:二千九十四貫三百六十四文;鹿縣:一千七百九十七貫七百四十七文;南和縣:七百一十四貫九百六十一文;沙河縣:一千二百七十六貫三百五十五文;堯山鎮:一千五十六貫五百七十文;團城鎮:一百九十五貫一百二十文;平鄉鎮:九百二十六貫七十二文;綦村鎮:一千九百八十四貫三百四十七文;新店鎮:五百九十四貫一百九十九文。

懷州舊在城在武德在:據文例,當作「及」。、武陟、修武、清化、萬善、宋郭、外傷八務,歲二萬六百八貫。熙寧十年,在城:四千七百貫八百三十一文;武陟縣:一千八百八貫六百四十九文;武德鎮:一千九百七貫四百三十三文;修武鎮:一千四百一十八貫一百三十六文;宋郭鎮:一千二百九十九貫八百五文;清化鎮:八百九貫四百四文;萬善鎮:一千七百五十七貫八百六十九文。

衛州舊在城及新鄉、共城、獲嘉縣、大寧鎮、張家、李家渡八務八務:按此僅云七務,疑有脫。,歲二萬八百五十三貫。熙寧十年,在城:五千七百一十八貫六十六文;黎陽縣:六千四百六十二貫二百七十一文;共城縣:三千七百九十二貫八十八文;獲嘉縣:二千六百八十七貫五百一十一文;新鄉鎮:二千八百七十七貫一百九十六文;大寧鎮:九百六十六貫九百四十一文;衛鎮:一千三百五十三貫五百五十六文;苑鎮:一千三十九貫七百五十文;淇門鎮:七百九十八貫八十一文;河渡:三百三貫九百五十五文;張家渡:一千七百九十八貫九百一十一文;李家渡:一千九百三貫四百六十六文;宋家渡:一千三百五貫八百五十五文。

洺州舊在城及臨洺、肥鄉、平恩、曲周、雞澤縣、新寨、洺水、白家灘九務,歲二萬七百四十五貫。熙寧十年,在城:六千三百六十七貫五百四十五文;雞澤縣:三千一百六十九貫九百五十八文;平恩縣:一千三百六十四貫六百九十五文;肥鄉縣:一千一百二十九貫三百二十八文;北洛水鎮:一百一十九貫一百七十文;東臨洛鎮:三百七十二貫六百文;白家灘鎮:一百七十五貫七百八十七文;曲周鎮:三百九十貫四百四十五文;西臨洺鎮:一千一百四十六貫六百三十五文;新安鎮:二百二十五貫三百六十九文;新鎮寨:八百八十三貫四百五十六文。

深州舊在城及安平、饒陽、束鹿束:原作「東」,據《元豐九域志》卷二改,下同。、武強縣五務,歲二萬一百二十三貫。熙寧十年,在城:六千五百七十貫五十五文;安平縣:三千二百一十二貫三百二十五文;饒陽縣:二千一百九十九貫八百五文;武強縣:四千三百四十五貫三百六十一文;束鹿縣:二千二百一貫九百二十六文。

磁州舊在城及邯鄲、武安、昭德、固鎮、觀臺村店、大趙店、二祖店、北陽、邑臺、臺渡十一務,歲一萬三千七百二十貫。熙寧十年,在城:七千五百四十四貫七百九十三文;邯鄲縣:四千三百九十七貫四百四十八文;武安縣:二千八百四十九貫;固鎮:一千九百六十一貫二百二十八文;觀臺鎮:一千一百六十四貫八百九十二文;河口:三百五十四貫五百九十三文;二祖店:一千五百二十二貫四百五十四文;臺村店:三百四十六貫一百七文;大趙店:三百六貫六百七十八文;邑城店:一百九十七貫二十五文。

祁州舊在城及鼓城、深澤縣三務,歲百九萬四千七百六十五貫。熙寧十年,在城:八千二百六十七貫四百四十九文;鼓城縣:五千九百二十貫六百四十六文;深澤鎮:一千七十貫一百五十八文。

趙州舊在城及臨城、高邑、寧晉、柏鄉、隆平縣六務,歲二萬一千四百九十八貫。熙寧十年,在城:一萬一千二百九貫三百九十六文;高邑縣:一千四百八十三貫六百三十文;臨城縣:一千五貫九百一十七文;寧晉縣:一千四百二十三貫七百九十六文;贊皇鎮:七百八十貫;柏鄉村柏鄉村:原書天頭註云:「村一作鎮」,按《元豐九域志》卷二「柏鄉、贊皇二鎮」,作「鎮」是。:八百二十三貫六百九十六文;秦城鎮秦:原書天頭註云:「秦一作奉」,按《元豐九域志》卷二作「奉」,當是。:七百七十五貫一百九十五文。

保州舊在城一務,歲萬一千二百二十貫。熙寧十年,在城:一萬一千七十三貫六百八十九文。

安肅軍舊在城一務,歲四千二百四十貫。熙寧十年,在城:四千一百三貫五百二十文。

永寧軍舊在城一務,歲萬三千五十七貫。熙寧十年,在城:一萬二百五十二貫三百三十三文;新橋鎮:八百七十六貫六百三十文。

廣信軍舊在城一務,歲四千一百五十六貫。熙寧十年,在城:四千八十四貫二十二文。

順安軍舊在城及高陽縣二務,歲三千四百二十一貫。熙寧十年,在城:三千三十四貫六百三十五文;高陽縣:一千四百一貫三百六十一文。

通利軍舊在城及淇門、苑橋鎮三務,歲萬八十二貫,今廢。

陜西路[编辑]

陜西路

永興軍路[编辑]

永興軍路:

京兆府舊在城及咸陽陽:原作「平」,據本書食貨一九之六、《元豐九域志》卷三改。、興平、醴泉、武功、涇陽、櫟陽、臨潼、藍田、鄠縣、甘北、零口鎮十二務,歲五萬六千九百四貫。熙寧十年,在城:三萬八千四百四十五貫八百四十二文;咸陽縣:四千一百一十二貫七百六十三文;藍田縣:三千六百九十四貫二百四十三文;涇陽縣:二千一百九十二貫五百七文;櫟陽縣:二千九百六十貫三文;醴泉縣:三千六百二十六貫五百四十九文;鄠縣:五千二百八十八貫七百四十一文;臨潼縣:六百九十五貫六百一十八文;奉天縣:五千三十八貫三百二十八文;興平縣:四千八百六十六貫四百八十二文;武功縣:四千五百七十二貫四百三十五文;零口鎮:一千三百三十一貫五百八十九文;渭橋鎮:五百四十八貫六百六十四文;粟邑鎮:二百七十七貫二百四十六文;毗沙鎮:一千二百五十二貫八百三文;子午鎮:七百三十七貫五文;臨涇鎮:五百二十四貫七百八十八文;薛祿鎮:一千八百七貫四百三十九文;鳴犢鎮:五百四十三貫二十七文;奉渡鎮:七百六十八貫九百七文。

河中府舊在城及猗氏、龍門、萬泉、臨晉、虞鄉縣、洿谷、永樂、永安鎮、三亭、清澗渡十一務,歲三萬三千六百七十二貫。熙寧十年,在城:一萬五千七百九十三貫五百五十三文;臨晉縣:二千六百二十一貫三百三十五文;龍門縣:二千八百五十二貫二百文;猗氏縣:二千八百七十一貫五百六十文;萬泉縣:二千五百八十四貫六百二十五文;榮河縣:三千五十貫六百八十九文六:原書天頭註云:「『六』一作『七』」。;河東縣:二百三十七貫二百五十三文;北鄉鎮:四十五貫八十六文;清澗渡:九百五十九貫三百五十一文。

陜州舊在城及湖城、苪城縣、三門、曹張、銀冶六務,歲三萬六貫。熙寧十年,在城:三萬六百三十五貫七百三十六文;夏縣:三千一百三十九貫九百七十六文;苪城縣:三百四十九貫七百一十文;靈寶縣:一千五百八十七貫三百一十二文;閺鄉縣:四千七百七十五貫一百二文;三門鎮:六百九貫八百五十一文;集津鎮:四百八十六貫五百九十一文;曹辰鎮辰:據《元豐九域志》卷三,當作「張」。:九百二十五貫三百五十六文。

延州舊在城及延州、膚施、延長、臨真、豐林、延水、門山、敷政、金明、永和、關安、遠楊、塞門、永平、甘泉、栲栳寨十六務,歲二萬一千七百六十貫。熙寧十年,在城:一萬四千一十八貫五百七文;延州:六百八十五貫二百七十三文;臨縣臨縣:據《元豐九域志》卷三,當作「臨真縣」,脫「真」字。:五百八貫一百五十五文;延長縣:二百一十九貫五百三十八文;甘泉縣:六百六十一貫七百四十文;敷政縣:四百一十六貫六文;門山縣:一百四十二貫八百四十六文;青化鎮:一百五十三貫八百五十六文;延水鎮:六百二十一貫一百五十文;豐林鎮:四百九貫九百九十八文原書天頭註云:「『九十八』一作『八十九』」。;綏德縣:七百一十二貫五百一十四文;青澗城:二千三百五十貫一十七文;承寧關:六百六十四貫五文;萬安寨:二百八十二貫五百九十五文;金明寨:八十三南二百二十八文;永平寨:六百一十八貫八百五十四文;順安寨:二百一十貫七十二文;丹頭寨:六百五十九貫九百四十五文;招安寨:二百一十九貫四十文;新安寨:二百四十九貫七百六十七文;懷寧寨:七百二十七貫五百九十二文;綏平寨:四百九十八貫六十三文;白草寨:二百九十七貫九百一十文;安定堡:四百四十一貫四十八文;安寨堡:四百五貫三百五十文;黑水堡:一百五十五貫四百五十二文。

同州舊在城及夏陽、新市、良輔、澄城、合陽、沙苑、寺前、延祥、白水、芝州十一務,歲萬三千三百八十貫。熙寧十年,在城:五千六百六十三貫六百六文;朝邑縣:二千六百一十二貫一百三文;白水縣:二千一百四十貫四百三十七文;合陽縣:四千一百一十六貫二百九十二文;馮翊縣:五百五十五貫五百五十五文;韓城縣:三千四百五十一貫六百一十二文;澄城縣:二千四百七十三貫五百五十文;新市鎮:五百九十一貫六百五十九文;良輔鎮:一千三百三十二貫九百二十文;延祥鎮:八百三十一貫三百七十二文;寺前鎮:六百五十二貫一百一十六文;夏陽鎮:五百四十八貫五百八十八文。

華州舊在城及渭南、華陰、下邽、蒲城縣蒲:原作「滿」,據本書食貨一九之七、《元豐九域志》卷三改。下同。、赤水、關西、荊姚鎮八務,歲二萬三千一百四十九貫。熙寧十年,在城:一萬七千一百七十二貫六百三十二文;華陰縣:一千三百五十一貫八百八十四文;下邽縣:二千四百六十一貫七百一十九文;關西場:一千四百三十貫六百五十三文;荊姚場:一千三百七十貫一百一十文;蒲城場:三千八百一十六貫三十九文;赤水場:七百七貫五百七十五文;渭陽、南陽:一千一百三十九貫八十六文九:原書天頭註云:「『九』一作『七』」。

耀州舊在城及富平、三原三原:原作「一原」,據本書食貨一九之七、《元豐九域志》卷三改。、美原、淳化、同官、雲陽、黃堡、孟店九務,歲萬九千八百八十五貫。熙寧十年,在城:六千二百八十六貫三十四文;富平縣:五千九百三十五貫三百一十二文;美原縣:二千六百七貫四百五十三文;三原縣:三千八百四貫三百六十文;同官縣:二千二十七貫三百四十一文;雲陽縣:三千二百一十一貫七百七十七文;淳化縣:三千一百二十七貫一百九十四文;孟店鎮:八百九十貫六百四十九文;黃堡鎮:二千四百六十七貫六百三文。

邠州舊在城及三水、宜平原書天頭註云:「宜一作定」。按《元豐九域志》卷三邠州條云:「熙寧五年廢乾州,復隸州,以定平縣隸寧州」,作「定」是。、宜祿縣四務,歲萬四千四百四十五貫。熙寧十年,在城:七千六百八十九貫七百一十六文;三水縣:五千一百一十九貫四百七十九文;宜祿縣:二千一百九十五貫二十八文;永壽縣:一千五百五十六貫二百文;龍泉鎮:一千八十三貫六百八十八文。

鄜州舊在城及鄜城、洛川、三川、直羅五務,歲八千八百九貫。熙寧十年,在城:四千九百六十七貫二百七十三文;真羅縣:二百一十貫五百九十一文;洛川縣:一千一百八貫二百一十六文;康定軍:二千三十三貫一百八十七文;三川鎮:一百三十三貫六百二十一文;赤松鎮:二百八十六貫一百三十八文。

解州舊在城及安邑、聞喜縣、東鎮、橫水五務,歲萬二千八百六十二貫。熙寧十年,在城:七千七百四貫七百五十六文;安邑鎮:八千七百五十此下有脫文,原書天頭註云:「脫『六貫』至『百二』,共十四行。」按當脫慶州全部及虢州部分內容。七貫二百九十八文;朱陽縣:一千七百四十一貫八百八十七文;盧氏縣:四千一百八十九貫七百二文;王城鎮:八百八十四貫九百七十五文;欒川冶:二千二百三十九貫九百二十二文。

商州舊在城及洛南、采造采:原作「采」,據《元豐九域志》卷三改。、坑冶四務,歲萬三千五百七十九貫。熙寧十年,在城:八千九百四十四貫八百一十二文;洛南縣:四千二百一十三貫七百五十七文;故縣鎮:一千五百六十七貫七百五文;商洛縣:一百七貫三百二文;豐陽縣:一千一百九十貫一百三文;石界鎮:二千九百六十一貫四百文;采造務:六百二十六 貫七百五文;坑冶務:六百五十六貫二百五十五文;錫定冶,未立額。

寧州舊在城及彭原、襄樂、真寧、董誌、山河六務,歲萬七千五百六十七貫。熙寧十年,在城:八千五百一十六貫六文;襄樂縣:一千一十九貫九百三十八文;真寧縣:二百二十四貫六百五十二文;定安縣:一百二十三貫一百四十五文原書天頭註云:「『三』一作『二』」。;平定縣:二千三百三十貫二百九十九文;山河鎮:四百七十一貫五百六十一文;永昌鎮:四百六十七貫二百二十二文。

坊州舊在城及宜君縣原書天頭註云:「君一作居」,按作「君」是。、北柘鎮、升平鎮四務,歲五千四百十七貫。熙寧十年,在城:三千八百四十五貫四百一文;宜君縣原書天頭註云:「君一作居」。按作「君」是。:三百五十八貫一百九十五文;升平鎮:五百三十九貫八百四十五文;北柘鎮:五百一十四貫一百五十文。

丹州舊在城及烏仁關、虎谷鎮、烏仁渡四務,歲二千五十五貫。熙寧十年,在城:二千三百七十貫一百四十三文;宜川縣川:原作「州」,據《元豐九域志》卷三改。:一百九十九貫七百九十文;烏仁關:三十四貫三百二十五文。

環州舊在城及馬嶺、木波、合道、石昌鎮、太扶寨六務,歲萬三千八百五十九貫。熙寧十年,在城:四千七百五十九貫五百七十九文;木波鎮:一千八百五十四貫七百二十六文;馬嶺鎮:四百五十四貫五百四十六文;合道鎮:五百五十二貫九百七十一文原書天頭註云:「『五』一作『三』」。然馬嶺鎮與合道鎮商稅額均有「五」字,此註未知何指。;石昌鎮:二百一十五貫七百三文;太扶寨:九十七貫八百二十六文;安塞寨:二百三十九貫一百五文;洪德寨:一百三貫一百九十四文;肅遠寨:一百三十九貫九百三十七文;團保寨:三百四十五貫八百三十七文;平遠寨:二百九十五貫七百二十九文;永和寨:三百五十五貫三百三十七文原書天頭註云:「『三』一作『二』」,未知何指。;定邊寨:四百六十二貫四百八十一文;烏崤寨:八十一貫四百八十四文。

保安軍舊在城及德靖寨二務,歲三千三百十四貫。熙寧十年,在城:一千八百一貫八百九十文;德靖寨:六百七十六貫三百六十二文;順寧寨:四百八十九貫二百六十一文;園林堡:二百七十貫一百五十六文。


秦鳳路[编辑]

秦鳳路:

鳳翔府舊在城及盩厔、寶雞、岐山、扶風、普潤、郿、虢縣、橫渠、岐陽、馬磧馬磧:原作「馮磧」,據《元豐九域志》卷三「岐山」條下改,下同。、陽平、洛谷、清平、赤谷十五務,歲四萬二千一百四十八貫。熙寧十年,在城:三萬四百六十二貫八百七十九文;寶雞縣:五千六百五十二貫六百四文;扶風縣:五百七十四貫二百四十五文;虢縣:四百三十貫六百四十一文;岐山縣:六百四十一貫七百六十文;盩厔縣:四千二十五貫八百七十三文;普潤縣:五百九十八貫四百二十三文;郿縣:一千五百九十八貫五十九文;虢川鎮:三千三百八十貫一百一十八文;駱谷務:一千五百四十貫八百二十八文;馬磧鎮:五百九貫六百九十五文;武城縣:二百四十四貫一文;清平鎮:一千六百二十九貫五十六文;橫渠務:一千三百四十九貫三百六十五文;崔摸場:六百六十一貫八百一十五文;陽平務:一千三百四貫二百八十一文;岐陽務:三千三百六十一貫七百三十八文原書天頭註云:「『一』一作『二』」,然原書此行所云陽平務與岐陽務商稅均有「一」,未知何指。

秦州舊在城及弓門、定西、長道、伏羌、三陽、白沙、宋穰、大潭、冶坊、靜戎、清水、鹽官、白石、百家、夕陽、隴城、永寧冶、太平監十九務,歲六萬三千三百八十一貫。熙寧十年,在城:七萬九千九百五十九貫三百七十二文;隴城縣:三千六百一十三貫二百七十五文;清水縣:二千二百三十五貫七百六十一文;太平監:五百二十貫六百四文;百家鎮:五百七貫二百五十八文;夕陽鎮:五百七十一貫九百八十四文;白沙鎮:二百三十五貫九百五十五文;鐵冶鎮:五百一十八貫一百三十六文;伏羌城:三千八十四貫七十三文;靜戎鎮:九十八貫一百八文原書天頭註云:「『八』一作『一』」,未知何指。;三陽寨:二百四十四貫五百九十三文;弓門寨:三百九十貫二百一十五文;定西寨:八十八貫三百六十六文;隴城寨:四百六十二貫九百一十七文;冶坊堡:一百三十四貫四百一十六文原書天頭註云:「『六』一作『四』」,然原書此行所云隴城寨與冶坊堡商稅均有「六」,未知此何指。

涇州舊在城及靈臺、良原原:原作「源」,據《宋史》卷八七《地理志》、《元豐九域志》卷三改,下同。、長武、百里五務,歲萬三千九百二十二貫。熙寧十年,在城:九千四百七十一貫七百八十八文;良原縣:二千一百九十一貫六百四文;靈臺縣:二千四百三貫七百四十五文;百里鎮:一千二百五十九貫七百八十七文;長武寨:一千二百一十七貫九百五十六文。

熙州熙寧十年,在城:三千六百貫文六:原書天頭註云:「『六』一作『八』」。

隴州舊在城及定戎、吳山、新關、隴安、保寧、 陽、鑲冶八務鑲:原書天頭註云:「鑲一作銀」。,歲二萬一千三百六十二貫。熙寧十年,在城:一萬三千三十四貫八百三十文;保寧鎮:四百一十三貫一百三十六文; 陽縣:一千二百一十三貫一百三文;吳山縣:一千一百三十六貫三百二十二文;古道場:六百八十一貫一百五十九文;隴安縣:二千一百一貫二百一十二文;定戎鎮:九百一十九貫三百九十六文;安化縣:四百六十八貫五百三十文。

成州舊在城及泥陽、栗亭、金沙、府城五務,歲九萬四千六百三十二貫。熙寧十年,在城:二千五百貫七百七十五文;栗亭縣:五千二百三十四貫四百八十七文;府城縣:三百七十二貫四百九十文;泥陽鎮鎮:原書天頭註云:「鎮一作縣」。:一千一百五十九貫六百二十九文。

鳳州舊在城及武休、廣鄉縣廣鄉縣:據《元豐九域志》卷三,當作「廣鄉鎮」。、固鎮四務,歲三萬八百四十三貫。熙寧十年,在城:一萬八百三十六貫五百二十六文;廣鄉鎮:二千六百四十五貫三百八十五文;武休鎮:九千三百九十二貫九百一十二文;固鎮:二萬四千八百一十六貫五百九十文;隔茅嶺原書天頭註云:「嶺一作鎮」。:三千六百八十一貫一十九文。

岷州熙寧十年,在城:一千五貫四百四十三文;長道縣:七百九十七貫六百五十曰文曰:此字疑誤。;大潭縣:一千五百七十二貫四百九十八文;故城鎮:五百七十七貫六十五文;骨谷鎮:三百七十貫四百一十九文;白石鎮:一千三百二十三貫四百二十四文;滔山鎮:六百五十一貫五百一十六文;馬務鎮:三百五十一貫四百三文。

渭州舊在城及耀武、新寨、凡亭、籠竿、羊牧、降隆城、潘原、定州、靜邊、得勝塞、安國鎮十八務此處地名疑有脫誤。,歲二萬四千一百六十貫。熙寧十年,在城:六千四百一十一貫二百七十八文;凡亭縣:三千四百一十七貫六百九十四文;安化縣:一千八百四十三貫六百六十四文;潘原縣:二千五百一十四貫七百五十四文;崇信縣:二千二百六十八貫五百九十二文;耀武鎮:五百一貫五百四十文;白巖河鎮:七百貫七百二十三文;安固鎮安固:據《元豐九域志》卷三,疑當作「安國」。:九百四十六貫二百五十二文;西赤城:四百九十二貫六百七十二文;黃石渠務:五百一十七貫三百九十六文;凡亭寨:一千五百五貫五百四十七文。

原州舊在城及新城、新門、開邊、彭陽、柳泉六務,歲七千七百八十一貫。熙寧十年,在城:三千九百七十貫七百三十八文;彭陽縣:五百五十一貫九百七十二文;新城鎮:一千二百五十八貫五百二十一文;柳泉鎮:五百二十貫六百八十四文;蕭鎮:一百五十五貫一百四十五文;開邊寨:一千四百九十九貫六百九十九文;綏寧寨:五百九十七貫七百二十二文;西濠寨:二百八十七貫九百七十七文;靖安寨:四百九十四貫四十六文;平安寨:一千二百六十貫四百九十文。

階州舊在城及將利縣二務,歲萬九千六百五十二貫。熙寧十年,在城:一萬三千一百七十二貫三百七十二文;將利縣一千二百二十九貫二百三十六文原書天頭註云:「上『二』一作『四』,下『二』一作『九』。」;盧布津場:四千六十六貫三十五文原書天頭註云:「千一作百」。;石門務:二百五十三貫一百八十文;角弓務:五百八十五貫九十七文;河口務:三百二十二貫六百一十五文;故城務:二百二十九貫四百八十三文;利亭務:一千九百一十五貫七百四文。

河州無定額。

鎮戎軍舊在城及東山、乾興、天聖寨、彭陽城、安邊堡六務,歲七千八百九貫原書天頭註云:「『七』一作『六』」。。熙寧十年,在軍:二千三百七十五貫七百六十八文;彭陽城:一千二百一貫一百八十五文;天聖寨:五百三十二貫六百八十六文;東山寨:一千四百七十九貫八百二十文;乾興寨:四百六貫九百四十八文;開遠堡:三百七十六貫二百四十七文;張義堡,未有額。

德順軍熙寧十年,在城:三千七百二十八貫一百一十三文;水洛城:五千五十九貫九百文;靜邊寨:二千一百五貫二百六十四文;隆德寨:一千一百八十八貫五百三十七文;得勝寨:三百八十九貫八百九十三文;通邊寨:三百四十六貫八百七十八文;治平寨:七百六十九貫九百七文;中安堡:三百二十五貫一百二十一文;威戎堡:四百九十六貫八百八十四文;麻家堡:一百八十二貫一百四十九文。

通遠軍熙寧十年,在軍:二千四百九十貫八百九十九文;威遠鎮:八百五十九貫一百五十四文;永寧寨:五千八百三十二貫九百五十文;寧遠寨:一千四百二十三貫八百七文。

乾州舊在城及薛鹿、麻亭、大橫、日教寺、李吳店、好疇、馮氏八務,歲萬二千六百一十四貫,今廢。

儀州舊在城及崇信縣、制勝關、黃石河四務,歲八千五十四貫,今廢。

慶成軍舊在城及北鄉鎮二務,歲四千七十三貫,今廢。

開寶監舊在城一務,歲百七十一貫,今廢。

 食貨一四 ↑返回頂部 食貨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