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寓意草/論劉筠枝長郎失血之證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寓意草
◀上一卷 論劉筠枝長郎失血之證 下一卷▶

筠翁長郎病失血。歲二三發。其後所出漸多。咳嗽發熱。食減肌削。屢至小康。不以為意。夏秋間偶發寒熱如瘧狀。每夜達曙。微汗始解。嗣後寒熱稍減。病轉下利。醫謂其虛也。進以參術。胸膈迷悶。喉音窒塞。服茯苓山藥預收紅鉛末。下黑血塊數升。胸喉頓舒。而容亦轉。筠翁神之。以為得竹破竹補之法也。加用桂附二劑。於是下利一晝夜十數行。飲食難入。神識不清。病增沉劇。僕診其脾脈大而空。腎脈小而亂。肺脈沉而伏。筠翁自謂知醫。令僕疏方。並問此為何症。僕曰。此症患在亡陰。況所用峻熱之藥。如權臣悍帥。不至犯上無等不已。行期在立冬後三日。以今計之。不過信宿。無以方為也。何以言之。經雲。暴病非陽。久病非陰。則數年失血。其為陽盛陰虛無疑。況食減而血不生。漸至肌削而血日槁。虛者益虛。盛者益盛。勢必陰火大熾。上炎而傷肺金。咳嗽生痰。清肅下行之令盡壅。繇是腎水無母氣以生。不足以蔭養百骸。柴閘極瘦損。每申酉時灑淅惡寒。轉而熱至天明。微汗始退。正如夏日炎蒸。非雨不解。身中之象。明明有春夏無秋冬。用藥方法。不亟使金寒水冷。以殺其勢。一往不返矣。乃因下利誤用參術補劑。不知肺熱已極。止有從皮毛透出一路。今補而不宣。勢必移於大腸。所謂肺移熱於大腸。傳為腸者是也。至用紅鉛末下黑血者。蓋陽分之血。隨清氣行者。久已嘔出。其陰分之血。隨濁氣行至胸中。為膜原所蔽。久瘀膈間者。得經水陰分下出之血。引之而走下竅。聲應氣求之妙也。久積頓寬。面色稍轉。言笑稍適者。得其下之之力。非得其補之之力也。乃平日預蓄此藥。必為方士所惑。見為真陽大藥。遂放膽加用。桂附燥熱。以盡劫其陰。惜此時未得止之。今則兩尺脈亂。火燔而泉竭。脾胃脈浮。下多陰亡。陽無所附。肺脈沉伏。金氣縮斂不行。神識不清。而魄已先喪矣。昔醫雲。亂世溷濁。有同火化。夫以火濟火。董曹乘權用事。漢數焉得不終耶。

胡卣臣先生曰。論症論藥。俱從卓識中流出。大有關係之作。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