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刻叢編 (四庫全書本)/卷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十三 寶刻叢編 巻十四 卷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寶刻叢編巻十四
  宋 陳思 撰
  兩浙西路
  臨安府
  大都督府春秋屬越戰國屬楚秦屬會稽郡漢因之東漢順帝以後屬吳郡晉屬呉興呉二郡宋齊梁因之陳置錢塘郡隋開皇中郡廢置杭州大業初州廢置餘杭郡唐武德四年置杭州天寶元年曰餘杭郡皇朝陞鎮海軍節度淳化五年改曰寧海軍今縣九錢塘 仁和 餘杭 臨安 富陽於潛 新城 鹽官 昌化
  漢候鉦銘
  四十二字惟下兩字缺有云新始建國元年蓋王莽以始建國冠所改年號紹興初金州耕者耕得之太
  守郭浩致於宣撫司後以進    御府資古紹志録
  候鉦四十二字缺二字王莽地皇二年所作紹興中出於金州今在毗陵胡承公家漢器如館陶釡甘泉内者鐙之類雖非彛鼎間古文蓋猶是篆體獨此器所書有波畫字尤清勁與漢末筆法無異孰謂西都𨽻字皆古拙乎𨽻續
  晉關内侯廣昌長暨遜碣
  咸和中湖州刺史孔彭立在餘杭訪碑録
  晉郭文碑
  咸和中湖州刺史孔彭立在臨安訪碑録
  晉孝婦嚴氏碣
  咸康六年立在餘杭訪碑録
  梁關内侯盛紹遠碑
  天監中聚徒教授沒後門人立碑在餘杭訪碑録
  唐於潛縣令丁明府德政頌
  唐殷亮撰并書公名君表字元章麟德二年三月九日立諸道石刻録
  唐韋同遊富春題
  分書長安二年十二月諸道石刻録
  唐龍興寺碑
  唐盧李珣撰李涉八分書景龍四年四月金石録
  唐華嚴𤣥覽律師碑
  唐工部侍郎徐安貞撰諫議大夫褚庭誨書法師庭誨之諸父也為杭州華嚴寺僧碑以開元二十五年八月立集古録目
  唐臨安縣主簿宅記
  唐陸曾分書并篆額天寶五年七月建復齋碑録
  唐前餘杭令陳允昇德政碑
  唐李紓撰上元二年立在本縣内訪碑録
  唐天柱山天柱宫記
  唐呉筠撰并書苗昭題額大厯五年立訪碑録
  唐徑山大覺禪師國一影堂記
  唐崔元翰撰羊士諤正書貞元九年二月八日立復齋碑録
  唐徑山大覺禪師碑
  唐王穎撰王偁正書貞元十年十一月金石録
  唐内供奉道士呉筠碑
  貞元十年立在餘杭西十九里天柱觀内訪碑録
  唐大覺禪師國一碑
  唐崔元翰撰歸登行書并題額元和十年四月十五日建在徑山復齋碑録
  唐胥山銘
  唐杭州刺史盧元輔撰錢塘縣令王遹書山有子胥廟故以為名以元和十年十一月立集古録目
  唐大覺禪師碑
  唐崔元翰撰胡季良八分書并篆額寶厯二年十一月立諸道石刻録
  唐神仙觀碑
  唐盛君立撰郁文則行書篆額太和九年正月建復齋碑録
  唐處士鍾離府君墓誌
  唐呉郡沈鄯正書會昌三年十二月立在餘杭復齋碑録
  唐大覺禪師碑
  唐李吉甫撰蕭起正書大中八年十二月金石録
  唐處士呉興姚澣墓誌
  大中八年九月二十四日葬錢塘復齋碑録
  唐大覺禪師塔銘
  唐丘丹撰蕭起行書大中九年五月立金石録
  唐郭寧墓誌
  唐孫因餘撰能遂書大中中立復齋碑録
  唐餘杭令劉允恭德政碑
  在縣内訪碑録
  唐天目山銘
  在於潛縣天目山上訪碑録
  唐新建錢塘湖廣潤龍王廟碑
  錢鏐記行書篆額貞明二年丙子正月十五日庚午建復齋碑録
  梁新建功臣禪院記
  錢鏐記貞明二年立在臨安縣諸道石刻録
  呉越國王錢鏐題名
  梁龍德元年十一月一日天下都元帥呉越國王鏐建置正書在南郊登聖寺磨崖復齋碑録
  後唐開慈雲嶺路記
  篆書梁單閼之歲興建龍山至涒灘之歲開慈雲嶺蓋興建於梁貞五年開嶺於唐同光二年碑在慈雲嶺復齋碑録
  後唐尚父呉越國王諡武肅神道碑
  楊凝式撰翰林待詔張恭𦙍行書郭在㣲篆額長興五年正月立在臨安縣復齋碑録
  呉越胡進思造傳大士像塔記
  晉天福十年二月十一日惠龜記在郊壇側浄明寺復齋碑録
  呉越王題錢明觀橋記
  呉越寶正六年歲次辛夘四月八日因建錢明觀造此石橋呉越國王記復齋碑録
  呉越加句尊勝咒幢
  婺州浦江縣女弟子胡氏二娘寶大二年歲次乙酉十一月八日建在九重松觀音寺復齋碑録
  臯亭神祠碑
  于僧翰書諸道石刻録
  驪峰寺記
  悟空師碑
  呉越國王成宗安陵題
  江南李主書杜牧九日登高詩
  四碑並諸道石刻録
  蘇州
  平江府周初封太伯為呉國春秋末為越所併戰國屬楚秦置會稽郡漢因之東漢順帝置呉郡晉宋齊梁陳皆因之陳兼置呉州隋平陳郡廢改州曰蘇州因姑蘇山為名大業初州廢復置呉郡唐武德四年曰蘇州天寶元年曰呉郡南唐陞為中呉軍節度皇朝太平興國三年改曰平江軍政和三年陞為平江府今縣四 長洲 呉縣 崑山 常熟
  漢外黃令高彪碑
  故外黃高君碑𨽻額凡兩行石已損疑其上當有漢令二字紹興中呉郡取土於郭外而得之今碑在郡齋高君舉孝廉步三署令外黃受經於汝南許公受知於光禄勲楊公其舉將潁川太守文君詣廷尉遂捐官以赴之道病而卒碣之所載頗詳獨其名字皆剥缺不可考碑云光和七年龍在困敦月次鶉火六日丙申卒蓋靈帝甲子年六月也是歲十二月改元中平又云中平二年龍游奮若月次星紀龍舒范君來典鄙邦即乙丑十一月也乃是述立碑之事文苑傳有高彪字義方呉郡無錫人傳云彪為諸生遊太學有雅才而訥於言郡舉孝廉試經第一除郎中校書東觀數奏賦頌奇文因事諷諫靈帝異之第五永使督幽州百官祖餞於長樂觀皆賦詩彪獨作箴蔡邕等美其文以為莫尚也後遷内黃令帝勅同僚臨送祖於上東門詔東觀畫像以勸學者彪到官有德政病卒詳史之所書甚與碑合家無錫而葬姑蘇蓋不遠也則知此乃高彪之碑無疑但傳以外黃作内黃一字之誤爾𨽻釋
  魏鍾繇賀揵表
  漢建安二十四年閏月九日上諸道石刻録
  晉樂毅論
  永和四年書賜官奴首尾存中缺後有章書二行諸道石刻録
  杜子恭墓碑
  在西郭門外寰宇記
  呉偏將軍凌綂碑
  在呉縣東北二十五里臯亭山東碑云綂字公續呉興餘杭人也志毅果敢常為前鋒寰宇記
  宋湘東太守張濟女雅兒墓誌
  宋故臨渭縣侯湘東太守張府君諱濟第三女雅兒春秋三十有一亡於偏憂永徽元年十月十七日權假窀窆於西鄉復齋碑録
  梁張先師碑
  梁昭明太子奉勅撰天監五年諸道石刻録
  梁太常卿陸倕墓誌
  從子襄序湘東王蕭繹銘前一半磨滅僅有姓氏名字官爵皆不復存後有普通七年除太常卿字以其年七月卒葬呉縣陵山鄉碑末列祖父二兄四男名及官爵以南史考之乃陸慧曉之子陸倕也按史倕字佐公累遷至太常卿卒復齋碑録
  隋横山頂舍利靈塔銘
  嚴德盛製文魏瑗正書大業四年九月八日立復齋碑録
  唐枯樹賦
  唐褚遂良撰并書貞觀四年十月八日為燕國公書凡四百六十七字諸道石刻録
  唐宏文館學士顧君墓誌
  正書無書撰人姓名乾封二年三月立碑已殘缺亡其前一段以事考之蓋顧𦙍也𦙍高宗朝為宏文館學士司文郎中卒姓名附見唐書令狐德棻傳金石録
  唐陸景倩妻徐夫人墓誌
  分書無書撰人名氏景雲元年九月六日立復齋碑録
  唐老子道德經幢
  唐明皇八分書諸道石刻録
  唐春申君廟碑
  唐呉郡太守江東採訪等使趙居貞撰前廣陵大都督府户曹參軍集賢院待制史惟則八分書并篆額呉郡有春申宫故宫後人因以為廟俗訛謂之城隍神居貞廣其制度更易塑像以朱英配饗改名曰黃相廟碑以天寶十年立集古録
  唐清遠道士詩
  唐顔眞卿李德裕追和諸道石刻録
  唐畫龍記
  唐李紳撰在長洲諸道石刻録
  唐重建龍興寺碑
  唐房琯撰序綦母潛銘徐挺古分書貞元十四年十月十五日韋夏卿重刋立沈寧篆額復齋碑録
  唐龍興寺碑記
  琯姪孫房損述分書無姓名貞元單閼歲建夘之初日在營室以記碑隂乃貞元十五年二月也復齋碑録
  唐五龍堂記
  貞元中立諸道石刻録
  唐新開常熟塘記
  唐劉允文撰劉苑正書元和四年二月立金石録
  唐大德元浩和尚靈塔碑
  唐崔恭撰并正書元和十四年十一月五日立在虎丘復齋碑録
  唐包山神景觀林屋洞院記
  開成三年諸道石刻録
  唐周先生住山碑
  唐令狐楚撰諸道石刻録
  唐武丘東山碑
  唐陸柬之撰諸道石刻録
  唐報恩寺慧敏律師碑
  陳諌撰元錫書諸道石刻録
  後梁加句尊勝陁羅尼咒
  開運三年四月復齋碑録
  華山精舍記
  明聖湖記
  白樂天與劉禹錫書
  三碑諸道石刻録
  潤州
  春秋屬呉戰國屬越後屬楚秦屬會稽彰二郡漢屬會稽郡東漢屬呉郡呉王孫權初鎭丹徒謂之京城晉平呉置毗陵郡宋置南東海郡及南徐州梁改都曰南蘭陵郡陳曰南東海郡自宋至陳常以京口為重鎭隋平陳郡廢開皇十五年置潤州大業初州廢屬江都郡唐武德三年復置潤州天寶元年改為丹陽郡後陞鎭海軍節度皇朝改鎭江軍今縣三 丹徒丹陽 金壇
  呉季子墓十字碑
  篆書凡十字曰嗚呼有呉延陵季子之墓據張模從申記以為孔子書碑以堙埋𤣥宗命殷仲容搨大厯十四年潤州刺史蕭定重刻於石集古録目
  自前世相傳以為孔子所書據張從申記云舊石堙滅唐開元中𤣥宗命殷仲容模搨其書以傳然則開元之前已有本矣至大厯中蕭定又刋於石則轉相傳模失其眞遠矣然孔子平生未嘗至呉以史記世家考之其厯聘諸侯南不踰楚推其歲月蹤跡未嘗過呉不得親銘季子之墓又其字特大非古簡牘所容第以其名傳之久不可遽廢故録之以俟博識者集古録
  自唐以來相傳為孔子書大厯中蕭定再模而刻之余覽史記家語及秦漢以前諸子凡孔子與學者談議問答是非褒貶纎悉必載其間荒誕之說實非出於聖人附托書之者固有之矣况於季子之賢孔子親銘其墓不應略不見稱於前世至唐而始傳也又碑銘始於東漢孔子時所未有而其字畫乃故為奇怪以欺眩世俗者非孔子書無疑蓋好事者偽為爾故余特為之以解來者之惑後有博識之士當以余言為然金石録
  自前世以來傳為孔子書故太白撰紫陽先生銘有延陵旣没仲尼嗚呼之語字苑亦云李陽冰初師嶧山碑後見仲尼季札墓刻遂變化開闔若龍蛇蟠踞自言斯翁之後眞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比數此碑大厯十四年蕭定再刋本然必謂吾夫子書何所據也集古後録
  瘞鶴銘
  稱華陽眞逸撰不著名氏不知其何時人潤州圖經以為王羲之書銘刻在焦山之足常沒水中人候水落時模之不過得其數字此本凡七十字最為多也題云華陽眞逸撰刻於焦山之足常為江水所沒好事者伺水落時模而傳之往往祇得其數字惟余所得六百餘字獨為多也按潤州圖經以為王羲之書字亦奇特然不𩔗羲之筆法而類顔魯公不知何人書也華陽眞逸是顧况道號今不敢遂以為况者碑無年月不知何時疑前後有人同此號者也集古録題華陽眞逸撰莫詳其為何代人歐陽公集古録云華陽眞逸是顧况道號余遍檢唐史及况文集皆無此號惟况撰湖州刺史㕔記自稱華陽山人爾不知歐陽公何所據也金石録
  資政邵公亢嘗就焦山下缺石考次其文如左其不可知者闕之故差可讀然文首尾似粗可見雖文全亦止此百餘字爾而歐陽公集古録謂好事者往往只得數字惟余所得六百餘字獨為多矣蓋印書者傳訛誤以十為百當時所得蓋六十餘字故云此數cq=14家本為多此銘相傳為王右軍書故蘇舜欽子美詩云山隂不見換鵝經京口新傳瘞鶴銘文忠以為不類王法而類顔魯公又疑是顧况之道號同又疑是王瓚僕今審定文格字法殊類陶𢎞景𢎞景自稱華陽隱居今曰具逸者豈其别號歟又其著眞誥但云己夘歲而不著年名其他書亦爾今此銘壬辰歲甲午歲亦不書年名此又可證云壬辰者梁天監十一年也甲午者十三年也案隱居天監七年東遊海嶽權駐會稽永嘉十一年始還茅山十一年乙未歲其弟子周子良仙去為之作傳即十一十三年正在華陽矣此銘後又有題丹陽尉山隂宰數字及唐王瓚詩字畫亦類似瘞鶴但筆勢差弱當是效陶書故題於石側也或以銘即瓚書誤矣王逸少以晉惠帝大安二年癸亥歲生年五十九至穆帝升平五年辛酉歲卒則成帝咸和九年甲午歲逸少方年三十二至永和七年辛亥歲年三十八始去會稽而閒居則不應三十二年已自稱眞逸也又未官於朝及閒居時不在華陽以是考之此銘决非右軍也審矣朱方鶴銘陶貞白書在焦山下石頑難刻且為水泐故字無鋒穎若拙筆書昧者從而効之深可一笑並東觀餘論
  冬日陪羣公泛舟詩
  謫丹陽功曹掾王賢在瘞鶴銘傍字畫亦同諸道石刻錄在瘞鶴傍其字畫正同蓋一人所書也題謫丹陽功曹掾而不見其名詩與書皆工然世頗罕傳金石録
  宋文帝神道碑
  太祖文皇帝之神道凡八大字而别無文辭惟以此為表識爾古人刻碑正當如此而後世鐫刻功德爵里世系惟恐不詳然自後漢以來門生故吏多相與立碑頌德矣余家集古所録三代以來鐘鼎彛盤銘刻備有至後漢以後始有碑文欲求前漢時碑碣卒不可得是則冢墓碑自後漢以來始有也此碑無文疑非宋世立蓋自漢以來碑文務載世德宋氏子孫必未能超然獨見復古簡質又南朝士人氣尚卑弱字書工者率以纎勁清媚為佳未有偉然巨筆如此者益疑後世所書集古録
  梁招隱刹下銘
  梁晉安王蕭綱撰不著書人名字招隱寺刹王之所建也王後即位是為簡文帝碑以普通三年九月立集古録目
  唐荆王神廟碑
  唐孫處𤣥撰正書無姓名先天二年三月立復齋碑録
  唐荆王祠神記
  唐張文瑾撰正書無姓名先天二年八月立復齋碑録
  唐譙郡栢氏墓碑
  分書無書撰人名氏篆額開元十五年八月十五日建復齋碑録
  唐重修孝子廟記
  唐蕭定撰張從申正書大厯十四年八月金石録
  唐縣令盧國遷建碑記
  建中元年立在季子廟集古録目
  唐縣令鄭播謁孔子廟題名
  貞元三年集古録目
  唐招隱寺朗然律師碑
  唐栁識撰釋常靜正書并篆額建中三年撰文貞元五年十一月七日樹碑復齋碑録
  唐玉蘂花詩
  唐潤州刺史李德裕洪州刺史沈傳師贈答玉蘂花詩二首皆傳師書集古録目
  唐瘞舍利記
  唐李德裕撰太和三年二月十五日立復齋碑録
  唐華中允墓誌
  碑石磨滅書撰人中允名皆亡咸通八年集古録目
  唐尊勝陁羅尼經
  唐于僧翰八分書咸通五年譙郡夏穆建集古録目僧翰筆畫雖遒勁然失分𨽻之法遠矣所以録者亦自成一家而為流俗所貴故聊著之庶知博采之不遺爾集古録目
  唐尊勝陀羅尼經幢
  在今潤州墨寶亭中唐雲陽野夫王奐之書字畫頗為世俗所重故録之以備廣採集古録
  唐封忠烈公隋司徒陳君新廟碑
  唐顧雲撰正書姓名殘缺篆額乾符六年十月建復齋碑録
  南唐重復練塘銘
  吕延眞述并書昇元七年刻并李華所述復練塘頌亦延眞書復齋碑録
  湖州
  春秋屬呉呉滅屬越戰國屬楚秦屬會稽彰二郡漢屬會稽丹陽二郡東漢屬呉郡呉孫皓分置呉興郡晉宋齊梁陳因之梁兼置震州隋開皇九年平陳州廢仁夀中置湖州大業初州廢屬餘杭呉二郡唐武德四年復置湖州天寶元年復曰呉興郡周陞為宣德軍節度皇朝景祐元年改昭慶軍今縣六 烏程 歸安 安吉 長興 德清 武康
  唐梁相費君碑
  𨽻書不著書撰人名氏君名汎字仲慮官至梁相碑不載其鄉里及刻石年月集古録目
  其額題漢故梁相費君之碑碑云梁相諱汎字仲慮此邦之人也其先季文為魯大夫有功封費因以為姓秦項兵起避地於此遂留家焉碑無建立年月金石録
  漢故梁相費府君之碑篆額費君名汎堂邑令鳳九江太守政之父也鳳以威宗熹平中卒碑載二子所終之官此蓋其孫均所立故其銘有穆穆顯祖之句𨽻釋
  漢堂邑令費君碑
  碑云惟熹平六年無射之月堂邑令費君寢疾卒嗚呼哀哉於是夫人元弟卜𦙍追而誄之其後有銘詩碑所述費君事不甚詳悉而其名字世次官秩具載於碑隂金石録
  漢故堂邑令費君之碑篆額費君名鳳自郎中嘗宰新平故彰堂邑三縣以靈帝熹平六年卒其妻之弟卜君追誄之乃作此碑其後有門下功曹題名者九人𨽻釋
  漢堂邑令費君碑隂
  漢石勛撰𨽻書不著名氏鳳字伯簫漢安中厯守故彰堂邑長鄖自稱鳳舅家中孫文悉為五字句不著所立年月集古録目
  碑云君諱鳳字伯簫梁相之元子九江太守之長兄也其後為五字韻語詞頗古雅而時時殘缺不可次敘其前題君舅家中孫甘陵石勛字子才所述云金石録
  伯簫碑隂者石子才之所作也子才甘陵人自稱君舅家中孫瞻彼碑誄不堪哀思而敘之以詩也其詩有云中表之思情兄弟與甥舅蔦與女蘿性樂松之茂好聞君顯令名舉宗為歡喜不寤奄忽終藏形而匿影又云策馬循大道褰裳而涉洧惴惴之臨穴送君於厚土末又云一别會無期相去三千里絶瀚永忼慷泣下不可止賢哉石君不遠三千里而會中表之喪也今之人以貴陵賤以富忽貧薄恩敗禮喜不慶憂不弔者幾何人也嗚呼觀此碑者情友親厚之心何不悠然而生矣集古後録
  費鳳别碑刻舅家中孫甘陵石勛詩一篇其辭云瞻彼碑誄懷之好音謂卜君所作也其詩先敘世系厯官繼以韻語六十句其三句六言餘皆五言石君蓋鳳之中表也所述兄弟甥舅諸姑伯姊夫人孝孫悲傷哀痛之意宛轉凄切費氏父子三碑今並列於呉興校官之壁不知者指此為碑隂趙氏亦有斯誤𨽻釋
  陳烏程縣孝義寺塔銘并隂
  釋慧景製天嘉二年𨽻釋
  碑隂呉興太守武陵王碑缺貞明元年八月復齋碑録
  唐尊勝經幢
  沙門明迥述正書開元五年五月建諸道石刻録
  陳孝義寺碑并隂
  陳人徐陵撰十世孫徐嶠之正書開元二十二年正月十五日立在烏程復齋碑録
  初陳徐陵為考義寺碑至開元十三年陵十世孫徐嶠之為湖州刺史再書而刻之因記其事於碑隂金石録
  徐陵文非佳而頗有内典故事又徐嶠之書有法故漫録之東觀餘論
  唐吏部常選沈待瑗墓誌
  開元二十四年十二月刻復齋碑録
  唐烏程令韋承慶德政碑
  唐沈務本撰沈仲昌正書肅宗至德二年二月立金石録
  唐金剛經尊勝經二石幢
  唐朝議郎行河南府河隂縣主簿上柱國沈洽建太原鄔彤書乾元元年八月三十日立新增
  唐宣州博士沈縉墓誌
  唐韋貞撰正書無名乾元二年十一月五日祔於東主山在武康縣復齋碑録
  唐封孔子為文宣王詔
  唐明皇撰開元二十七年下大厯四年十月一日孫沛建王全榮行書倒薤額復齋碑録
  唐修建功德銘
  唐湖州刺史蕭公創建佛室造三世佛及諸功德等銘武康令韓章撰前衢州龍遊縣尉徐浩書丘悌篆額大厯六年立復齋碑録
  唐立晉謝公碣
  唐裴清撰僧道銳書大厯七年十月十一日龍興寺沙門皎然建復齋碑録
  唐謝公碣隂記
  行書無書撰人姓名大厯七年十一月金石録
  唐沈氏述祖德碑并碑隂記
  碑下一半缺不見書撰人名氏大厯八年十二月立復齋碑録
  唐干禄字書
  唐濠州刺史顔元孫撰湖州刺史顔眞卿書初元孫以字書分四聲定為正通俗三體眞卿以大厯九月正月刻石於湖州集古録目
  干禄字樣别有撰本文注完全可備檢用此本刻石殘缺處多直以魯公所書眞本而録之爾唐公書刻石者多而絶少小字惟此注最小而筆力精勁可法尤宜愛惜而世俗多傳模本此以殘缺不傳獨余家藏之集古録
  唐放生池碑
  唐昇州刺史浙西節度使顔眞卿撰并書肅宗乾元二年使驍衞郎將史元琮詔天下自山南至浙西七道臨江置放生池八十一所眞卿為天下放生池銘上之碑以大厯九年正月立集古録目
  唐乞御書放生池碑額表
  表顔眞卿書批答唐肅宗御書表以上元元年上眞卿時為刑部尚書碑以大厯九年立集古録目
  唐乞御書放生池碑額表碑隂記
  唐顔眞卿撰并書初肅宗旣許書額未及下而眞卿貶碑不果立至大厯中為湖州刺史始追建於州之駱駝橋東集批答御書字以為額又序其事於批答碑隂以大厯九年立集古録目
  唐射堂記
  唐顔眞卿撰并書碑石缺訛文理斷續其事迹不可完考大厯十二年四月立
  唐項王碑隂述
  唐顔眞卿為湖州刺史重建項羽廟舊碑以大厯七年五月刻記於碑隂集古録目
  唐湖州石記
  碑字殘缺不見年月及書撰姓名驗其字畫顔眞卿書也凡湖州諸縣皆記其山川前古陵墓集古録目文字殘缺其存者僅可識讀考其所記不可詳也惟其筆畫竒偉非顔魯公不能書也公忠義之節明若日月而堅若金石自可以光後世傳無窮不待其書然後不朽然公所致必有遺跡故今處處有之唐人筆蹟見於今者惟公為最多視其鉅書深刻或託於山崖其用意未嘗不為無窮計也蓋亦有趣好所樂爾其在湖州所書為世所傳者惟干禄字書放生池碑尚多見於人家而干禄字書乃楊漢公摹本其眞本以訛缺遂不復傳獨余集録有之惟好古之士知人用意之深則其湮沉磨滅之餘尤為可惜者也集古録
  唐烏程縣新陞望記
  唐縣尉陳萇撰顔次公分書大厯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記復齋碑録
  唐茶山詩并詩述
  唐湖州刺史袁高撰前滁州長史徐璹書湖州之顧渚山歲修茶貢高為刺史感其採製之勤而作是詩其後於頔為刺史得之於壞垣為之序而刻之貞元七年集古録目
  唐詩述碑隂記
  唐李吉甫撰徐璹正書貞元十年正月立金石録
  唐白蘋亭記
  唐李直方撰史鎬八分書并篆額己夘歲作即貞元十五年諸道石刻録
  唐義興縣重修茶舍記
  史鎬八分書訪碑録
  記云義興貢茶非舊也前此故御史大夫李栖筠實典是邦山僧有獻佳茗者會客嘗之野人陸羽以為芬香甘辣冠於他境可薦於上栖筠從之始進萬兩此其濫觴也厥後因之徴獻寖廣遂為任土之貢與常賦之邦侔矣每歲選匠徴夫至二十餘人云余嘗謂後世士大夫區區以口腹玩好之獻為愛君此與宦官宫妾之見無異而其貽患百姓有不可勝言者如貢茶至末事也而調發之擾猶如此况其甚者乎羽蓋不足道嗚呼孰謂栖筠之賢而為此乎書之可以為後來之戒且以見唐志義興貢茶自羽與栖筠始也金石録
  唐鹽官尉丘景朝墓誌
  貞元十九年諸道石刻録
  唐紀功銘并將士題名
  唐時佐元撰胡季良分書元和二年秋九月李錡作亂至十月九日當州討平復齋碑録
  唐封崇孔宣父故事記
  唐辛秘撰元和四年二月諸道石刻録
  唐丘氏大宗碑
  元和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建
  唐烏程縣新水亭記
  元和四年諸道石刻録
  唐永興寺碑
  元和五年諸道石刻録
  唐永興寺僧伽和尚碑
  裴曥撰胡季堂篆額費濤行書元和九年十月二日復齋碑録
  唐尊勝經寶勝幢贊
  胡季良纂并書諸道石刻録
  唐下山普廣寺養山記
  唐呉國怦撰呉士良行書呉仁傑篆額元和十四年三月二十日建復齋碑録
  唐大明寺賢聖㝠道齋記
  沙門鴻本書僧良建篆額大和元年十月復齋碑録
  唐德本寺碑隂
  唐胡季良纂正書無姓名太和八年復齋碑録
  唐立呉文皇帝廟碑
  唐胡季良撰凌渭書太和八年復齋碑録
  唐智者大師靈塔題
  太和九年四月二十八日復齋碑録
  唐安公令嬪呉夫人墓誌
  唐處士胡季良述并書太和九年五月復齋碑録
  唐重模干禄字書
  開成四年刺史楊漢公以舊本訛缺重模刻石并為記附於碑後今其本比顔魯公所刻差完可以備用集古録目
  眞卿所書乃大厯九年刻石至開成中遽已訛缺漢公以為一二工人用為衣食之業故模多而速損者非也蓋公筆法為世楷模而字書辨正偽謬尤為學者所資故當時盛傳於世所以模多爾豈止工人為衣食業耶今世所傳乃漢公模本而大厯眞本以不完遂不復傳故余并録二本並藏之亦欲俾覽者知模本之多失眞也集古録
  歐陽文忠言楊漢公謂此書以工人用為衣食之業故模多而損速者非也蓋魯公筆法為世楷模而字書辨正偽謬尤為學者所資故當時盛傳於世所以摹多爾豈止工人為衣食業耶此論甚善但云漢公模本多失眞則不然今觀此書精隱勁媚殊得顔眞楊自以為不差纎毫信矣然文忠又云干禄之注持重舒和而不局促余輙易之曰持重而不局促舒和而含勁氣乃盡魯公之筆意也柬觀餘論
  唐新造白蘋洲五亭記
  唐白居易撰馬纘正書開成四年十月立金石録
  唐范處士妻蔡氏墓誌
  鄉貢進士李矩撰大中二年諸道石刻録
  唐文宣王新廟碑
  唐鄭言撰并書篆額大中三年復齋碑録
  唐魯府君墓誌
  大中四年諸道石刻録
  唐陸文正墓誌
  長男肱撰并正書大中十一年三月復齋碑録
  唐處士馮湍妻金夫人墓誌
  大中十二年十二月復齋碑録
  唐姚華妻蔣夫人墓誌
  大中十四年九月復齋碑録
  唐報德寺新建尊勝寶幢記
  唐蕭徴撰張時暕正書咸通四年四月十六日記在長興復齋碑録
  唐重置興國寺冥陽齋社記
  沙門簡章述并書篆額咸通四年癸未八月十九日立在烏程復齋碑録
  唐尊勝經
  唐于僧翰小字八分書咸通五年諸道石刻録
  唐烏墩市古山索靖王廟碑
  唐朱宏撰并書呉曄篆額咸通十三年歲在壬辰四月立諸道石刻録
  唐李府君墓誌
  咸通十四年五月復齋碑録
  唐三祖信心銘
  沙門師立述沈咸正書并篆額乾符五年正月三十日諸道石刻録
  唐渤海高君妻彭城劉氏墓誌
  乾符六年在德清復齋碑録
  唐資聖寺宣和尚塔銘
  沙門蘊讓述楊光中正書陳漢溫八分書額光啟三年九月日葬復齋碑録
  唐尉衞少卿沈公昇仙廟碣
  唐于景休撰行書光啟三年六月六日記復齋碑録
  唐烏程縣修建廨署記
  唐布衣楊夔撰并正書南嶽道士張賢篆額乾寧三年正月七日建復齋碑録
  唐安定胡應夫人清河張氏墓誌
  唐于景本撰正書天復四年正月復齋碑録
  唐大悲咒加句尊勝咒
  天復四年諸道石刻録
  唐勅書褒戰功記
  篆額行書諸道石刻録
  刺史李師悅碑
  鍾離賔墓誌
  顧渚山杜牧楊漢公題名
  三碑諸道石刻録
  常州
  春秋屬呉戰國屬越後屬楚秦漢屬㑹稽郡東漢屬呉郡晉大康二年屬毘陵郡惠帝改曰晉陵郡宋齊梁陳因之隋平陳郡廢置常州大業初州廢置毘陵郡唐武徳三年復置常州天寶元年曰晉陵郡後復曰毘陵皇朝因之今縣四 晉陵 武進 無錫 宜興
  漢許司農夫人劉氏碑
  司農夫人碑漢太尉許戫之室也首行有標題之文石已刓剥所存數十百字其漫漶者强半惟次行獨全故知其姓劉氏而為山隂之人其辭惟數句可讀如云本性純淑非禮不行其孫息盈房而已其云德配士列任似者以似為姒也字畫多雜篆體所書以字全類孔宙碑其為他偏旁多與故民呉公碑中山相薛君題額相類應劭漢官儀所載三公孝靈時有呉郡陽羨許戫李軼漢紀光和四年戫以衞尉代劉寛為太尉今許氏兩墓皆在宜興而此碑猶在夫人冢旁呉處厚青箱雜記云宜興有許戫廟其碑許劭所作唐開元中諸孫重刻碑隂有八字云談馬礪畢王田數七徐延休讀之曰談馬即言午言午許字礪畢必石卑石卑碑字王田乃千里千里重字數七是六一六一立字今其殘碑纔有數十字其間載許君自司農遷衞尉此文稱劉氏為司農夫人則銘墓時許猶未為衞尉也其碑在光和之前無疑臨川王厚之云其友陽羨邵偉嘗泛舟過許氏叢冢見水濵一石舉而察之則許君殘碑也邵遂載以歸厚之字順伯樂古多聞山隂石臺鄉亦佳士相與搜奇怪埤助此書為多𨽻續
  許氏先君祖誄
  許氏先君祖誄𨽻額大字作一行下並無一字存在宜興復齋碑録
  呉國山封禪碑
  在宜興世謂之囤碑諸道石刻録
  不著撰人名氏呉中書東觀令史立信中郎將蘇建篆歸命侯天冊元年得玉璽於呉興文曰呉眞皇帝遂改明年元為天璽刋石告禪於國山之隂其所述瑞應凡千有二百餘事集古録目
  呉國山碑者孫皓天冊元年禪於國山改元天璽因紀其所獲瑞物刋石於山隂是歲晉咸寧元年後五年晉遂滅呉以皓昏虐其國將亡而衆瑞並出不可勝數後世之言祥瑞者可以鑒矣集古録
  其前敘孫皓即位以後郡國祥瑞凡千餘言其後云乃以涒灘之歲欽若昊天月正華元郊天祭地紀號天璽又云丞相沈太尉璆大司徒燮大司空朝等以為今衆瑞畢至三表納貢九垓八埏無不被澤率按典繇宜行禪禮紀勒天命遂於呉興國山之隂告祭刋石以對揚乾命廣報坤德按皓以丙申歲改元天璽碑言涒灘之歲是也皓淫虐無道人神憤疾而羣臣方稱述瑞讚頌功德蓋刻石後四年遂為晉所俘矣金石録
  晉樂毅論
  石在故高紳學士家紳死家人初不知惜好事者往往就閲或模傳其本其家祕藏之漸為難得後其子弟以眞石質錢於富人而富人家失火遂焚其石今無復有本矣益為可惜也後有甚妙二字吾亡友聖俞書也集古録
  石本舊藏高紳學士家集古録云身死其子弟以石質錢於富人而富人家失火遂焚其石非也元祐間余侍親官徐州時故郎中趙竦被㫖開吕梁洪挈此石隨行已斷裂用木為匣貯之竦尤珍惜親舊有求墨本者必手摹以遺之竦沒今遂不知所在金石録高紳為湖北轉運史道中聞砧聲清遠因得此本於其覆而已斷裂矣遂載以歸完理緝綴櫝以木箱所可辨者如此後世之傳布皆止於海字則其碎而不可緝者良可惜也李之儀
  樂毅論石刻有二本其一元豐初呉人得其石於太湖水中石缺過半背面皆有刻面十三行背六行後題永和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書賜官奴其上書異僧權即梁人朱異徐僧權也又有草書兩行云知足下行至呉念遠離不可居叔當西爾今十七帖中亦有此一帖然不可居三字亦已缺不全後有小字一行云太和六年勒畢太和唐文宗年號疑若唐𤣥度兄弟所摹蓋其字勢甚𩔗𤣥度書故也其一即周越法書苑所記高紳學士得其石於秣陵井中者是也凡二十九行石缺一角後兩行只有最下一字至海字止紳之子安世死於呉其家以石質錢因沒入州民錢氏石已破為數片以鐵束之當官者每令摹拓錢氏厭之紿言比失火焚毁矢熙寧中呉大饑疫吾姻家趙子立以黃金貿得之子立每欲摹本必躬濡紙傅石以綿帛漬墨拓之自此雖權勢皆不可得向之傳於人者益寶之矣或以為舊傳樂毅論乃右軍親書於石其後石入昭陵朱梁時温韜得之復傳人間即高氏本是也又按張彦遠法書要録記智永云樂毅論者正書第一梁世摹出天下珍之蕭阮之徒莫不臨學又褚遂良記貞觀十二年内出樂毅論是王右軍眞蹟令直宏文館馮承素模冩賜長孫無忌等六人於是在外乃有六本並筆精妙備盡楷則又書譜云太平公主愛樂毅論則天與之以織成錦袋盛之主敗籍沒咸陽嫗竊舉袖中吏覺嫗投之灶中不可復得而考此數者之說未審孰是而子立所得高氏本字勢竒絶非右軍親書於石亦摹眞蹟而刻之者然石已破裂而字蹟稍存得者宜寶藏之徐平甫樂毅論淳熈癸夘歲徐仁叔持以見遺云此即周越法書苑所記高紳學士得於秣陵井中者也紳之子安世死於呉其家以石質錢沒入州民錢氏錢氏遺火石焚裂為數片雖未甚損缺素厭州縣索取因紿以不存熙寧間呉中大饑疫始出碎石求售趙子立捐黃金數十兩得之鐵掬匣藏躬自濡紙以綿帛漬墨挹取所傳於人蓋寡子立死以授徐平甫徐氏二世秘藏不以語人雖極加愛䕶亦日就剥落今則石面盡脫初見若不復有字側面細視僅存髣髴拓取稍不謹石屑隨紙而起想不復能傳遠矣子立名竦泉南人曾漕兩浙為都水使者二女無子徐平甫諱康直實子立長壻仁叔名壽卿平甫孫也因以其說考之歐陽公集古録云高紳死其子弟以石質錢於富人富人失火遂焚其石今無復有本矣趙德甫金石録云集古云非也元祐間余侍親官徐州時故郎官趙竦被㫖開吕梁洪挈此石隨行已斷裂用木匣貯之竦甚珍惜親舊有求墨本者必手摹以遺之竦沒今遂不知所在蓋歐公為質錢所紿而趙德甫不知後歸徐氏也按褚遂良右軍書目樂毅論四十四行而高縉舊本存二十九行又缺一角損者九行而最後二行止有一字至海字止字之全者三百五十七今伯仁所摹可見者一百八十九字又内二十二字不全疎瘦僅存字骨不復見運筆勢矣予先得舊本校歐陽氏所藏文忠公本分毫不異今又得此遂附其後可以見物之變遷雖金石之堅亦就泯滅也臨川王厚之
  南齊紀僧眞造釋迦像題
  齊永明二年太歲甲子四月二十日弟子紀僧眞為亡弟僧惠敬造在宜興復齋碑録
  南齊周僧徽等造像記
  齊永元年歲次己夘十二月初八日釋迦清信弟子周僧徽僧瓚僧琰等造復齋碑録
  梁許府君墓誌
  郡太守河南褚翔造大同三年太歲丁巳正月丁酉朔十九日乙夘葬在宜興復齋碑録
  唐安國寺才法師碑
  唐高智周撰吕保正書龍朔三年十月諸道石刻録
  唐立隋司徒陳公神祠碑
  唐齊光義序裴遵銘陸曾書并篆額乾元三年二月建石毁建炎三年重刻復齋碑録
  唐賀蘭夫人墓誌
  唐兵部尚書陸贄撰據碑前書姪曾孫贄其下字缺不完疑亦贄所書也夫人河南人祕書監陸齊望之妻封滎陽縣君碑貞元七年集古録目
  唐立晉平西將軍周處廟碑
  晉陸機撰王右軍書元和六年十一月重立在宜興廟中復齋碑録
  唐遊善權寺詩
  唐義興主簿羊士諤撰士諤門人李飛書元和十三年集古録目
  唐東莞臧君夫人周氏墓誌
  唐張師素撰無書人名氏元和十三年三月立在義興復齋碑録
  唐立隋司徒陳公捨宅造寺銘
  沙門德宣撰王遂書天寶四年元和十五年四月建復齋碑録
  興寧寺律如瑫大師塔銘
  僧張彪撰述并書寶厯元年在無錫復齋碑録
  唐瑯琊諸葛府君墓誌
  大中五年十月十一日己酉在宜興復齋碑録
  隋陳司徒告身并捨宅造寺疏序
  唐俞珣撰并書大中八年五月金石録
  隋大業十一年陳果仁為朝請大夫告身并果仁妻軫靜縁捨宅造寺疏同刻皆無書人名氏捨宅疏通稱明政二年者李子通年號也集古録目
  唐雅王府功曹殷繇墓誌
  弟紹業撰并正書繇字舜臣大中十三年十二月葬在義興復齋碑録
  唐李隲惠山寺詩
  詩九首并記咸通十一年五月一日無錫令孫元恭勒石復齋碑録
  唐宿惠山寺序并詩
  唐王武陵序并詩朱宿竇羣和貞元四年元和二年竇羣重遊為記正書咸通十二年七月縣令周邦弼刋復齋碑録
  唐再建重居寺碑
  唐任字撰蔣崧分書咸通十三年二月立復齋碑録
  唐報恩安國寺浮圖銘
  正書無撰人名氏篆額咸通十三年十月立在宜興復齋碑録
  唐興道觀新建齋堂記
  道士周漢賔撰并正書薤葉篆額乾符四年丁酉七月七日丙午建復齋碑録
  唐忠烈公廟香爐贊
  沙門蘊讓述天臺散人下缺碑録云濮陽鵬書字體甚怪乾符六年五月復齋碑録
  唐報恩寺宏憲大師塔銘
  唐張元逸撰并書篆額中和四年五月建復齋碑録
  唐立東漢㞯亭侯蔣澄碑
  唐薛希昌八分書正書額諸道石刻録
  南唐義興縣道觀北極殿碑
  徐鍇撰并八分書徐鉉篆額戊辰歲建復齋碑録
  孟簡修孟瀆記
  崇勝戒壇記
  善權寺重建寺勅
  惠山寺尊勝幢
  四碑諸道石刻録
  嚴州
  春秋戰國屬越後屬楚秦屬會稽彰二郡漢屬會稽丹陽二郡東漢屬丹陽呉二郡梁置新安郡隋平陳郡廢仁壽二年置睦州大業初州廢置遂安郡唐武德四年改睦州天寶元年曰新安郡皇朝因之今縣六 建徳青溪 桐廬 分水 遂安 壽昌
  唐龍興寺碑
  唐康希銑撰徐嶠之正書開元三年二月立金石録
  唐許尊師孝廬瑞芝記
  唐何源撰并書正書額上元二年歲次辛丑十二月一日記復齋碑録
  唐靈巖瀑布記
  唐前濮州别駕康仲熊遊靈巖瀑布記不著書人名氏大厯十二年刻集古録目
  唐立嚴陵釣臺記
  唐崔儒撰崔𤣥八分書并篆額興元元年四月景辰建復齋碑録
  唐烏龍山有道先生許公碑
  唐李師尚撰并書貞元十一年七月立公諱法稜字道冲諸道石刻録
  唐大㕔記
  凡二本其一唐元和七年睦州刺史李道古撰其一皇朝將監丞知桐廬縣刁衎撰自唐顯慶至中和刺史一百一十五人皇朝太平興國中知州事二人題名書皆一體不著名氏雍熙二年集古録目
  唐立漢洛陽令方仙公碑
  唐御史大夫張文成撰在青溪縣廟内訪碑録
  城隍神記
  馬目山新廟記
  周堂書二碑諸道石刻録
  秀州
  春秋時呉越分境於此呉亡屬越越敗屬楚秦屬會稽郡漢因之東漢晉宋屬呉郡隋唐屬蘇州後屬杭州石晉時呉越錢氏奏置秀州皇朝因之今縣四 嘉興 華亭 海鹽崇德
  呉陸禕碑
  𨽻書不著書撰人名氏禕字元容呉郡呉人仕呉至征北將軍海鹽縣侯碑以東晉泰寧三年立集古録目碑云禕字元容其先家於陸鄉因氏姓焉仕至黃門侍郎封海鹽縣侯碑以晉泰寧三年立南豐集古録
  晉陸喈碑
  𨽻書不著書撰人名氏喈字公聲禕之子也東晉初官至宣威内史前將軍碑以咸和七年六月立集古録目
  唐處士沈元期墓誌
  乾元二年十一月九日夫人呉江丘氏合葬祔於嘉興西五十七里車口村之舊里復齋碑録
  唐丘君夫人虞氏石表
  唐梁肅撰黎燧正書貞元十年十月金石録
  唐寶花寺碑
  唐殿中侍御史鄒儒立撰蘇州刺史于頔書祕書監陸齊望有女為尼曰法興齊望舍宅為寺以居之子渭等以永貞二年正月造寺始成立此碑集古録目
  唐處士李巖墓誌
  無書撰人姓名元和元年十二月復齋碑録
  唐新剏法雲禪院記
  唐沈瑊述并行書大中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記在華亭顧亭林市復齋碑録
  唐朗州龍陽令褚戣墓誌
  唐徐罕撰正書無名乾符六年十月復齋碑録
  唐呉郡陸駢墓誌
  中和二年九月復齋碑録
  唐光興寺記
  唐譚匡合撰龍紀二年立在海鹽復齋碑録
  呉越錢鏐金山廟刻石文
  復齋碑録
  江隂軍
  梁分蘭陵縣置江隂郡隋平陳郡廢屬常州唐武德三年置暨州九年州廢後屬南唐置江隂軍皇朝因之今縣一 江隂
  唐西王母授黃帝祕訣
  唐張從申書大厯四年冬復齋碑録
  唐沛郡朱夫人墓誌
  唐處士丁厚之撰正書無姓名大中九年九月二十四日庚午復齋碑録


  寶刻叢編卷十四
<史部,目錄類,金石之屬,寶刻叢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