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廬江四辨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廬江四辨
作者:盧潘 
本作品收錄於《全唐文/卷0792

凡作事必法古,名地者必求於古,地而不古,失其地矣。秦一天下,破國為郡,名地者唯求於《禹貢》與《山海經》。故始皇二十六年,以揚州之地為九江、鄣郡、會稽。九江、會稽出《禹貢》,鄣出《山海經》。按《海內南經》云:三天子鄣山在閩西。注云:在歙縣東,浙江出焉。海內東海云:廬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澤西。注云:「即彭蠡。」今彭澤縣西是也。經又曰:「一名天子鄣。」江南之鄣,由此名也。廬江在彭蠡西涯,因廬江以立名。項羽封英布為九江王,盡有揚州之地。漢高改九江為淮南,即封布為淮南王。十一年布誅,立皇子長為淮南王。孝文八年長死,徙封長子安為淮南王,賜為廬江王,勃為衡山王。應劭曰:「廬江故廬子國也。考尋載籍,古無廬國之名。是劭以廬江為廬戎之地也。按《左氏傳》:盧戎亦曰廬,在宣城西山中。劭誤以中廬之廬為廬江之廬,後人因迷而不悟。按《漢書·諸侯王年表》,北界淮瀕略廬衡為淮南。顏注云:廬、衡二山名也。衡即今霍山。按《東漢·地理志》,建武十年省六安國,以縣屬廬江郡,郡十四城,有舒潯陽襄安。郡南有九江,東合為大江,大江之南與彭澤相接。既得潯陽,潯陽有廬山。廬山因廬江而名。古矣!廬江之地,包江南北而有之。周景武《廬山記》云:匡俗周威王時,生而神靈,居於此山上,世稱廬君。則是俗因山為號,不因俗為廬而名山。為西域法者曰惠遠,作《廬山記》,不知所始,乃曰匡俗出殷周之際,結廬山上,因名曰廬。其謬甚矣!按豫章舊志,俗父與番陽令吳芮佐漢定天下而亡,漢封俗於潯陽。武帝南巡,封俗為明公。是山不因俗而名愈明矣。余故曰事必法古,名地者必求於古。廬江自《山海經》所謂出三天子都者是也。今山在彭蠡之上,亡其所謂廬江者,事移事古名與地改故也。又按經云:「浙江出三天子都在東。」《地理志》云:「浙江出黟縣南率山,東入海。」率則歙,今浙江是也。今率山在歙州南,連延而西曰浙嶺。浙水實出其陰,又西走彭澤,凡三百里,並水出山陽者,皆西流彙於彭蠡。廬江遠乎哉!是必一水也。又按今潯陽在江州大江之南,古潯陽在大江之北。名地為國者,豈限江之南北哉,求於古而已矣。廬江之國,自《山海經》而名者為是。

△右廬江辨

同食館不知名於何時。或謂自廬以往,振廩同食,因以為名。按《左氏》桓十三年《傳》:楚屈瑕伐羅,羅與廬戎兩軍之。杜注云:「廬戎南蠻也。」音義云:「盧本或作廬也。」文十六年《經》:「楚人、秦人、巴人滅庸。」注云:「庸今上庸也。」(今房州上庸即其地)傳曰:「楚人出師,自廬以往,振廩同食。」注云:「今襄陽中廬縣也。」振,發倉廩也。同食,上下無異饌也。次於勾澨,楚境也。使廬戢黎侵庸,戢黎,廬大夫也。又按《漢書·地理志》:「當陽之中廬在襄陽縣南。」今猶有次廬村。顏注云:「隋室諱忠,故改為次。」又按楚莊王時都郢,即今之江陵。由郢而伐西北密邇之庸,安有發東北數千里之廩,上下同食哉!此非廬江之廬明矣。噫!夫使者,不詳國地之本末,俾後世地因名而生惑。余今以廬江所治,故六地也。六與蓼皆滅於楚,臧孫辰歎曰:皋陶庭堅,不祀忽諸。德之不建,民之無援。哀哉!足以為後代鑒。因更是館,名曰建德。

△右同食館辨

《漢書》:淮南王殺開章,葬之肥陵。肥陵肥水之上也,在壽春。應劭云:夏水出父城東南,至此與肥合。故曰合肥。今按肥水出雞鳴山,北流二十里許,分而為二。其一東南流,經合肥縣南,又東南入巢湖;其一西北流,一百里出壽春西投(去聲)於淮。二水皆曰肥。余按《爾雅》,歸異出同曰肥。言所出同而所歸異也。是山也,高不過百尋,所出唯一水,分流而已,其源實同,而所流實異也,故皆曰肥。今二州圖記皆不見夏水與父城,惡睹所謂夏與肥合者乎。合於一源,分而為肥,合亦同也,故曰合肥。而云夏與肥合者,亦應氏之失也。

△右合肥辨

按圖記,今冶父山在廬江東北,即《左氏》所謂「莫敖縊於荒谷,羣帥囚於冶父」,茲山是也。余按《杜注》及《地理志》《荊州記》,皆云冶父城在荊州,荒谷西北小城即冶父城,莫敖縊於荒谷,羣帥囚於冶父是也。廬非廬戎之地,同食異振廩之所,安得復有冶父哉!後人妄加之明矣。矧囚於城,豈囚於山乎?余按今冶父山實有鐵冶,乃作此告縣,更名曰冶山不疑。

△右冶父山辨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