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戴東原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十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九 戴東原集 卷第十
清 戴震 撰 清 段玉裁 撰年譜覆校劄記景上海涵芬樓藏經韻樓刊本
卷第十一

戴東原集卷弟十

 四庫館纂修官翰林院庶吉士戴震譔

   古經解鉤沈序

   毛詩補傳序

   詩比義述序

   春秋究遺序

   考工記圖序

   考工記圖後序

   六書音均表序

   方言疏證序

   屈原賦目錄序

   屈原賦九歌序


   重刊五經文字九經字様序

   孟子趙注跋

古經解鉤沈序

士貴學古治經者徒以介其名使通顯歟抑志乎聞道

求不謬於心歟人之有道義之心也亦彰亦微其彰也


是爲心之精爽其微也則以未能至於神明六經者道

義之宗而神明之府也古聖哲往矣其心志與天地之

心協而爲斯民道義之心是之謂道士生千載後求道

於典章制度而遺文垂絕今古縣隔時之相去殆無異

地之相遠厪厪賴夫經師SKchar訓乃通無異譯言以爲之

傳導也者又況古人之小學亾而後有SKcharSKchar訓之㳒

亾流而爲鑿空數百秊已降說經之獘善鑿空而已矣

雖然經自漢經師所授受巳𢀩違失次其所訓釋復各

持異解余嘗欲𢯱考異文以爲訂經之助又廣擥漢儒

箋注之存者以爲綜考SKchar訓之助顧力不暇及以語族

弟時甫方事於此書未藁就而吾友朱君文游以其友

余仲林之古經解鉤沈若干卷千里馳寄前有天台齊

宗伯太倉王光祿二序旣爲之導其意嘉其存古之功

文游復語余曰二公於子廿數年之知二公之所稱許

是以余子又欲得子之一言也吾以仲林之爲是書好

古而有師㳒然吾因之重有感也韓𨓆之氏之言志乎

古必遺乎今彼所謂古特文詞不類於近今者耳進而

語人以漢經師之業其沈蘊積久豈古文詞比哉後之

論漢儒者輒曰SKchar訓之學云爾未與於理精而義明則

試詰以求理義於古經之外乎若猶存古經中也則鑿

空者得乎烏呼經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詞也所

以成詞者未有能外小學文字者也由文字以通乎語

言由語言以通乎古聖賢之心志譬之適堂壇之必循

其階而不可以躐等是SKchar鑿空之獘有二其一緣詞生

訓也其一守譌傳謬也緣詞生訓者所釋之義非其本

義守譌傳謬者所據之經倂非其本經今仲林得稽古

之學於其鄕惠君定宇惠君與余相善葢嘗㴱嫉乎鑿

空以爲經也二三好古之儒知此學之不厪在SKchar訓則

以志乎間道也或庶幾焉

毛詩補傳序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恖無邪夫子之言詩也而風有

貞淫說者因以無邪爲讀詩之事謂詩不皆無邪也此

非夫子之言詩也先儒爲詩者莫明於漢之毛鄭宋之

朱子然一詩而以爲君臣朋友之詞者又或以爲夫婦

男女之詞以爲刺譏之詞者又或以爲稱美之詞以爲

他人代爲詞者又或以爲己自爲詞其主漢者必攻宋

主宋者必攻漢此說之難一也余私謂詩之詞不可知

矣得其志則可以通乎其詞作詩者之志愈不可知矣

𣃔之以恖無邪之一言則可以通乎其志風雖有貞淫

詩所以表貞止淫則上之SKchar化時或𡫏微而作詩者猶

覬挽救於萬一SKchar詩足䝿也三百之皆無邪至顯白也

況夫有本非男女之詩而說者亦以淫泆之情槩之於

是目其詩則褻狎戲謔之薉言而聖人顧錄之淫泆者

甘作詩以自播聖人又播其薉言於萬世謂是可以考

見其國之無政可以俾後之人知所懲可以與南豳雅

頌之章竝𠛱之爲經余疑其不然也宋後儒者求之不

可通至指爲漢人竄入淫詩以足三百之數欲舉而去

之其亦𡚶矣今就全詩考其字義名物於各章之下不

以作詩之意衍其說蓋字義名物前人或失之者可以

詳覈而知古籍具在有明證也作詩之意前人旣失其

傳者非論其世知其人固難以臆見定也姑以夫子之

𣃔夫三百者各推而論之用附於篇題後司馬氏有曰

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又曰詩三百篇大

抵賢聖發憤之所爲作也漢初師傳未絕此必七十子

所聞之大義也余亦曰三百篇皆忠臣孝子賢婦良友

之言也其閒有立言冣難用心獨苦者則大忠而託諸

詭言遜詞亦聖人之所取也必無取乎小人而邪僻者

之薉言以與賢聖相襍廁焉時乾隆癸酉仲夏戴震𢰅

詩比義述序

詩之部分四風鄕樂小雅諸矦之樂大雅頌天子之樂

而㷼饗羣臣嘉賓或上取或下就著在禮經其後因舊

部而頗有附益於是目其定於周初制作禮樂時者謂

之四始若夫周官經大師SKchar六詩繼風之下曰賦曰比

曰興則存乎章句閒三百皆有所賦之事言非一端或

難徑言鄭司農云比者比方於物也興者託事於物葢

立言之體有是三者非直賦其事則或比方或託物賦

直而比曲比邇而興遠興旣會其意矣則何異于比比

如見其事矣則何異於賦此𣹢齋王先生詩比義述之

所爲有作也㫺壬申癸酉歲震爲詩補傳未成別錄書

内辨證成一袟曾見有襲其說以自爲書刊行者不知

先生何由見震元書擇其合於比義若干條俾得以名

附大著中先生之子㮚人與震同舉於鄕今爲 朝廷

名御史震雖未獲親聞先生講論而先生以是書遠寄

京師示震且屬序之不得辤也易曰引而信之觸𩔖而

長之詩之比興固如是舉比以通賦與興非刱自是書

也毛詩於樛木曰興也宐以葛藟之附樛木興福𡳐之

隨君子巳耳而篇義曰后妃逮下也義取樛木下垂葛

藟得上蔓爲后妃逮下眾妾得親附之比十月之交之

直賦其事無疑也日月之行終古不變SKchar交食一事

可以驗推步之得失其有不應失在立㳒不失在天行

使天行有變必不可以得其準無從立推步之常㳒矣

而聖人警於天變者以縣𧰼著明莫大乎日月猶有蔽

虧人君可自謂無蔽不省於虧失乎日君𧰼月臣象日

失其明甚於月喩君之蔽虧甚於臣SKchar曰亦孔之醜曰

于何不臧詩詞顯以比德非語禎祥帝王之尊兢兢惟

蔽虧是省是以德臻上聖仁覆天下視懼以災異大小

不絕遠乎篇内高岸爲谷㴱谷爲陵毛傳曰言易位也

鄭箋云君子居下小人居上之謂也亦據比義言之推

而至於隸用一字在六書假𠎥引喩以明無非比也賦

者比之實也興者比之推也得比義於興不待言卽賦

之中復有比義先生博采眾說逐條以已所得爲案語

足成之凡八卷欲學者引伸觸類知德行𨔶政體孔子

兩許門弟子可與言詩意實在此然則是書爲益豈淺

鮮哉休寧戴震謹序

春秋究遺序

春秋一再傳而筆削之意巳失故傳之存者三家各自

爲例以明書㳒不得春秋之書㳒者蓋多何邵公杜元

凱諸人徒據傳爲本名爲治春秋實治一傳非治經也

唐啖趙陸氏而後言春秋者一變迨宋而廢例之說出

是爲再變桐城葉書山先生著春秋究遺一書㪅約爲

比例數十條𠛱諸端首考定書㳒之正然後以知變例

及異文特文等葢盡去㫺人穿鑿碎義而還是經之終

始本末先生之爲書也有取於韓𨓆之氏獨抱遺經究

終始之言震竊謂先生所得在春秋書㳒之先春秋所

以難言者聖人裁萬事猶造化之於萬物洪纖高下各

有攸當而一以貫之條理精密卽在廣大平易中讀春

秋者非大其心無以見夫道之大非精其心無以察夫

義之精以SKchar三家之傳而外說是經至數千百家其於

春秋書㳒卒不得也春秋魯史也有史㳒在古䇿書之

體其例甚嚴所以爲禮義之防維而不敢茍此則魯之

史官守之自魯公巳來行事有常經魯史記書㳒不失

者君子以爲不必修也而修春秋自隱始則王迹熄而

諸矦僭樂壞禮肆行征伐諸矦之政又失而大夫操其

國柄世變相尋行事爲史所不能書於是書㳒淆亂非

有聖人之𨔶於權不知治變是以春秋義例不可與魯

史記之例同條而論而廢例之說知其益疏矣震嘗獲

聞先生論讀書㳒曰學者莫病於株守舊聞而不復能

造新意莫病於好立異說不㴱求之語言之閒以至其

精微之所存夫精微之所存非強著書邀名者所能至

也日用飲食之地一動一言好學者皆有以合於當然

之則循是而尙論古人如身居其世覩其事然後聖人

之情見乎詞者可以吾之精心遇之非好道之乆𣹢養

之㴱未易與於此先生之言若是然則春秋書㳒以二

千載不得者先生獨能得之在是也夫時乾隆己卯

冬休寧戴震𢰅

考工記圖序

立度辨方之文圖與傳注相表裏者也自小學道湮好

古者靡所依據凡六經中制度禮儀覈之傳注旣多違

誤而爲圖者又往往自成詰詘異其本經古制所以日

卽𮎰謬不聞也舊禮圖有梁鄭阮張夏矦諸家之學失

傳巳久惟聶崇義三禮圖二十卷見於世於考工諸器

物尢疏舛同學治古文詞有苦考工記難讀者余語以

諸工之事非精究少廣㫄要固不能推其制以盡文之

奥曲鄭氏注善矣兹爲圖翼贊鄭學擇其正論補其未

逮圖傅某工之下俾學士顯白觀之因一卷書當知古

六書九數等儒者結髮從事今或晧首未之聞何也

考工記圖後序

考工諸器高庳廣狹有度今爲圖斂於數寸紙幅中或

舒或促必如其高庳廣狹然後古人制作昭然可見不

則如磬氏之磬何以定其倨句㮚氏之量何以測其方

圜徑幂韗人之皋陶何以辨其晉鼓鼖鼓又如鳬氏之

鐘後鄭云鼓六鉦六舞四其長十六又云今時鐘或無

鉦閒旣爲圖觀之廼知其說誤也句股㳒自銑至鉦八

而厺二則自鉦至舞亦八而厺二銑爲鐘口舞爲鐘頂

記曰銑曰鉦者徑也曰銑閒曰鉦閒曰鼓閒者崇也曰

脩曰廣者羨也羨之度舉舞則鉦與銑可知而鉦閒因

銑鉦舞之徑以得其崇然則記所不言者皆可互見若

據鄭說有難爲圖者矣其他戈㦸之制後人失其形似

式崇式㴱後人疏於考論鄭氏注固不爽也車輿宮室

今古殊異鐘縣劒削之屬古器猶有存者執吾圖以考

之羣經曁古人遺器其必有合焉爾

六書音均表序

韵書始萌芽於魏李登聲類積三百餘秊至隋陸㳒言

切韵梗槩之㳒乃具然皆就其時之語言音讀參校異

同定其遠近洪細往往有意求密而用意太過強生區

別至如虞夏商周之文六書之假𠎥諧聲詩之比音協

句以成歌樂⿱⺾⿰氵亾乎未之考也唐初因㳒言𢰅本爲𨕖舉

士人作律詩之用視二百六韵中字數多者限以獨用

字數少者合比近兩韵或三韵同用茍計字多寡而巳

宋吳棫作韵補於韵目下始有古通某古轉聲通某之

云其分合冣爲疏舛鄭庠作古音辨僅分陽支先虞尢

覃六部近崐山顧炎武㪅析東陽耕蒸而四析魚歌而

SKchar𠛱十部吾郡老儒江愼修永於眞巳下十四韵㑴

巳下九韵各析而二蕭宵肴豪及尢矦幽亦爲二SKchar𠛱

十三部古音之學以漸加詳如是前九年段君若膺語

余曰支佳一部也脂微齊皆灰一部也之咍一部也漢

人猶未嘗淆𠎥通用晉宋而後乃少有出入迄乎唐之

功令支注脂之同用佳注皆同用灰注咍同用於是古

之𢧵然爲三者䍐有知之余聞而偉其所學之精好古

有灼見卓識又言眞臻先與諄文殷魂痕爲二尢幽與

矦爲二得十七部今官於蜀地且數秊政事之餘優而

成是書曰六書音均表凡爲表者五𢰅述之意表各有

序說旣詳之矣其書始名詩經韵譜羣經韵譜嘉定錢

學士曉徵爲之序兹易其體例且增以新知十七部葢

如舊也余㫺感於其言五支六脂七之有分癸巳春寓

居浙東取顧氏詩本音章辨句析而諷誦乎經文歎始

爲之之不易後來加詳者之信足以補其未逮顧氏轉

侯韵入虞江氏轉虞韵入侯此江優於顧然顧氏藥鐸

有分而江氏不分此顧優於江若夫五支異於六脂猶

淸異於眞也七之又異於支脂猶蒸又異於淸眞也實

千有餘秊莫之或省者一旦理解按諸三百篇劃然豈

非稽古大快事歟時余略記入聲之說未暇卒業今樂

覩是書之成也不惟字得其古人音讀抑又多通其古

義許叔重之論假𠎥曰本無其字依聲託事夫六經字

多假𠎥音聲失而假𠎥之意何以得SKchar訓音聲相爲表

SKchar訓明六經乃可明後儒語言文字未知而輕憑臆

解以誣聖亂經吾懼焉段君又有詩經小學書經小學

說文考證十七部古韵表等書將繼是而出視逃其難

相與鑿空者於治經孰得孰失也乾隆丁酉孟春月休

寧戴震序

方言疏證序

案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十三卷漢楊雄𢰅晉

郭璞注漢魏晉巳來凡引是書但稱方言者省文也雄

采集之意詳見於荅劉歆書考雄爲郞在成帝元延二

秊時雄秊四十三漢書傳贊所謂初雄秊四十餘自蜀

來至游京師是也劉歆遺雄書求方言則當王莽天鳳

三四秊閒未幾而雄卒荅書内所謂二十七歲於今傳

贊所謂秊七十一天鳳五秊卒是也荅書有云語言或

交䥘相反方復論恖詳悉集之如可寛假延期必不敢

有𢜤然則方言終屬雄未成之作歆求之而不與SKchar

得入錄班固次雄傳及蓺文志不知其有此至應劭集

解漢書始見徵引稱楊雄方言其風俗通義序又取荅

書中語具詳本末而云方言凡九千字今計正文實萬

一千九百餘字豈劭所見與郭璞所注傳本微有異同

歟歆遺雄書曰屬聞子雲獨采集先代絕言異國殊

以爲十五卷雄荅書稱殊言十五卷郭璞序亦云三五

之篇而隋經籍志方言十三卷舊唐書作別國方言十

三卷其倂十五爲十三在璞注後隋巳前矣許愼說文

解字張揖廣雅多本方言而自成著作不加所引用書

四庫館校方言序有云魏孫炎注爾雅莫貈螳蜋蛑字引方言案叔然於釋詁耇老壽也下引方言云㷼

代北鄙謂耇爲梨釋言⿰靣⾒ -- 靦姡也下引方言云楚鄭或謂狡獪爲姡釋器金鏃翦羽謂之鍭下引方言云𨵿西日

箭江淮謂之鍭釋蟲蚻蜻蜻下引方言云有文者謂之螓釋鳥鳲鳩鴶鵴下引方言云鳲鳩自關而東謂之戴

勝舒鴈鵝下引方言云江東呼爲鴚鵞也引書名可考者於郭注前共得六事魏書江式傳式

上表曰臣六世祖瓊往晉之初與從父兄應元倶受學

於衞覬古篆之㳒倉雅方言說文之誼當時竝收善譽

數世傳習斯業所以不墜杜預注左傳授師孑焉曰楊

雄方言孑者㦸也孔穎𨔶疏云楊雄以爾雅釋古今之

語作書擬之采異方之語謂之方言葢是書漢末晉初

乃盛行SKchar應劭舉以爲言而杜預以釋經江瓊世傳其

學以至於式他如吳薛綜述二京解晉張載劉逵注三

都賦晉灼注漢書張湛注𠛱子宋裵松之注三國志其

子駰注史記及隋曹憲唐陸德明孔穎𨔶長孫訥言李

善徐堅楊倞之倫方言及注幾僃見援摭其後獨洪邁

疑之謂雄所爲文盡見於自序及漢志初無所謂方言

則倂傳贊内自序二字結上所錄㳒言自序者未之審

又未考雄之文如諫不受單于朝書趙充國頌元后誄

等篇溢於雄傳及蓺文志外者甚多而輕置訾議豈應

劭杜預晉灼及隋唐諸儒咸莫之考實邪常璩華陽國

志於林閭翁孺楊莊竝云見楊子方言李善注文𨕖引

張伯松曰是懸諸日月不刊之書也亦直稱楊雄方言

曰可證歆雄遺荅書附入方言卷末已久宋元巳來六

SKchar訓不講SKchar鮮能知其精覈加以譌舛相承幾不可

通今從永樂大典内得善本因廣𢯱羣籍之引用方言

及注者交互參訂改正譌字二百八十一補脫字二十

七刪衍字十七逐條詳證之庶幾漢人SKchar訓之學猶存

於是俾治經讀史博涉古文詞者得以考焉


屈原賦目錄序

漢蓺文志屈原賦二十五篇自離騷迄漁父屈原所著

書是也漢初傳其書不名楚辭SKchar志𠛱之賦首又稱其


作賦以風有惻隱古詩之義至如宋玉已下則不免爲

詞人之賦非詩人之賦矣余讀屈子書久乃得其梗槩

私以謂其心至純其學至純其立言指要歸於至純二


十五篇之書葢經之亞說楚辭者旣碎義逃難未能考

識精覈且镾失其所以著書之指今取屈子書注之觸

事廣類俾與遺經雅記合致同趣然後贍涉之士諷誦

乎章句可明其學覩其心不受後人皮傅用相眩疑書

旣藁就名曰屈原賦從漢志也

屈原賦九歌序

九歌遷於江南所作也昭誠敬作東皇太一懷幽恖作

雲中君葢以況事君精忠也致怨慕作湘君湘夫人以

己之棄於人世猶巫之致神而神不顧也正於天作大

司命少司命皆言神之正直而惓惓欲親之也懷王入

秦不反而頃襄繼世作東君末言狼弧秦之占星也其

詞有報秦之心焉從河伯水遊作河伯與魑魅爲羣作

山鬼閔戰爭之不巳作國殤恐常祀之或絕作禮魂

重刊五經文字九經字樣序

唐國子司業張參五經文字初書於屋壁日久剝壞乃

㪅土塗以木版𨵿其背使負墉相比而書其表語詳劉

禹錫國學新修五經壁記及開成二秊國子監九經石

壁成翰林勒字官唐𤣥度復拾補參所略爲九經字様

二書卽𠛱石經之後今石刻具存字多損闕末有庸𡚶

人補字乾隆戊子冬曲阜孔君體生謂拓本不能家有

其書遂雕印成袟又詳加考正別自爲卷附焉前此祁

門馬氏新刊版本識諸末云舊購宋拓石經中有此因

依樣繕寫雕版於家塾庶廣其傳孔君語余曰馬氏本

雖完善然以石刻校之有字畫尙存而其本改易者豈

石刻有異歟不然矣又其本脫去睪字注十有九字盩

字倂注凡八字餘亦時涉譌舛余聞而知孔君用心之

審愼其畱意於小學也好之㴱是以能辨之詳如此方

漢熹平初議郞蔡邕以經籍厺聖久遠文字多謬奏請

於朝得詔正定六經文字立石太學門外史言觀視及

摹寫者車椉日千餘兩塡塞街陌唐制則國子監置書

學博士立說文石經字林之學而張參爲司業病夫人

苟趨便五經正文蕩而無守SKchar其作書推本說文助以

漢石經雖未盡協六書要主於遠絕俗謬也自宋已來

學者於小學不講朱錫鬯云五經文字獨無雕本爲一

闕事然周廣順三秊尙書左丞兼判國子監事田敏獻

印版書五經文字九經字様各二部奏稱臣等自長興

三秊校勘雕印九經書籍是此書雕本在印版書甫剙

之初巳有之而絕不傳聞葢此學廢棄久矣孔君好古

而知所從事能厺𦻏取實於世之所不講余讀是本覈

訂精審不徒有功小學而巳治經之儒先欲識字其必

自此書始

孟子趙注跋

吾友朱君文游出所藏校本二示余一有虞山毛扆手

校印記稱引小宋本元本抄本又有宋本又或稱廖氏

本而逐卷之末多記從吳文定抄本一校何屺瞻云毛

斧季從眞定梁氏𠎥得宋槧本影鈔今未見其影鈔者

而此本盡心下惟梓匠輪輿章有章指餘竝闕一爲何

仲子手校之本末記云文注用旰郡重刊廖氏善本校

而盡心上有事君人者一章孔子登東山巳下三章盡

心下吾今而後知已下七章竝闕章指二校本各有詳

略得以互訂外有章丘李氏所藏北宋蜀大字章句本

毛斧季影鈔者幷得趙岐孟子篇序於是臺卿之學殘

失之餘合之復完亦一大快也乾隆壬辰春正月休寧

戴震識


戴東原集卷弟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