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通考/卷一百七十六
卷一百七十五 ◄ | 文獻通考 卷一百七十六 經籍考三 |
► 卷一百七十七 |
經易
[编辑]※《伊川易傳》十卷
- 《程子》序: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體用一源,顯微無閒,觀會通以行其典禮,則辭無所不備。故善學者求言必自近,易於近者,非知言者也。予所傳者辭也,由辭以得意,則在乎人焉。
- 《遺書》:張閎中以書問《易》之義本起於數。程子答曰:「謂義起數,則非也。有理而後有象,有象而後有數,《易》因象以知數,得其義,則象在其中矣。必欲窮象之隱微,盡數之毫忽,乃尋流逐末,術家所尚,非儒者之務也。管輅、郭璞之學是已。」又曰:「理無形也,故因象以明理。理見乎辭者也,則可由辭以觀象。故曰:得其義,則象數在其中矣。」門弟子請問《易傳》事,雖有一字之疑,伊川必再三喻之。蓋其潛心甚久,未嘗容易下一字也。
- 伊川以《易傳》示門人曰:亦只說得七分,後人更須自體究。
- 朱子曰:自秦、漢以來,考《象辭》者,泥於術數,而不得其弘通簡易之法;談義理者,淪於空寂,而不適乎仁義中正之歸。求其因時立教,以承三聖,不同於法而同於道者,則惟伊川先生程氏之書而已。後之君子,誠能日取其一卦若一爻者,熟復而深玩之。如已有疑,將決於筮而得之者,虛心端意,推之於事,而反之於身,以求其所以處此之實,則於吉兇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將無所求而不得,邇之事父,遠之事君,亦無處而不當矣。
- 程子高弟尹公嘗謂:「《易傳》乃夫子自著,欲知道者,求於此足矣,不必旁觀他書。蓋語錄或有他人所記,未必盡得先生意。」又言:「先生踐履盡一部《易》,其作傳,只是因而寫成。」此言尤有味。
- 又曰:《易傳》不看本文,亦自成一書。
- 又曰:《易傳》明白,無難看處。但此是先生以天下許多道理,散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中。將作《易》看,却無意味,須將來作事看,即句句字字有用處耳。程先生《易傳》,義理精,字數足,無一毫欠缺,只是於本義不相合。
- 《易》本是卜筮之書,程先生只說得一理。
- 程《易》言理甚備,象數却欠在。
- 按:伊川之《易》,精於義理,而略於卜筮、象數,此固先儒之說,然愚嘗以為《易》之象數、卜筮,豈出於義理之外。蓋有此理,則有此象,有此數。而卜筮之說,其所謂趨吉避兇,惠迪從逆云者,又未嘗不一出於義理。平時本諸踐履,則觀象玩辭,此義理也。一旦謀及卜筮,則觀變玩占,亦此義理也。初不必岐而二之。然言出聖賢之口,則單辭片語,皆有妙理;假借旁通,悉為至教。往往多借《易》以明理,初不拘於說《易》也,自夫子而然矣。何也?「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為《乾》九二而言也。而《乾》之九二,豈有學問寬仁之義乎?「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為《咸》九四而言也。而《咸》之九四,豈有歲時代謝之義乎?蓋其初因講《易》,遂借《易》以言理,言理雖精,而於《易》此卦此爻之旨則遠矣。如程子因「君子豹變」而發為「自暴、自棄」之論,因「君子得輿」而發為「《匪風》、《下泉》」之論,亦是意也。晦庵所謂「不看本文,自成一書」者是已。
- 鼂氏曰:朱震言頤之學出於周敦頤,敦頤得之穆修,亦本於陳搏,與邵雍之學本同。然考正叔之解,不及象數,頗與胡翼之相類。景迂云胡武平、周茂叔同師潤州鶴林寺僧壽涯,其後武平傳其學於家,茂叔則授二程。與震之說不同。
- 按:伊川之學出自濂溪,此先儒通論也。而晁、朱之說以為濂溪所師,本於希夷及一僧,則固老、釋之宗旨矣,此論未之前聞。
- 陳氏曰:伊川止解六十四卦,不解《大傳》,而以《序卦》分置諸卦之首。唐李鼎祚《集解》亦然。
※王介甫《易解》二十卷,龔原、耿南仲注《易》各二十卷
- 鼂氏曰:介甫《三經義》,皆頒學官,獨《易解》,自謂少作未善,不專以取士。故紹聖後與龔原、耿南仲注《易》,三書偕行於場屋。
※《東坡易傳》十一卷
- 鼂氏曰:東坡自言其學出於父洵。且謂卦不可爻別而觀之。其論卦必先求其所齊之端,則六爻之義,未有不貫者,未嘗鑿而通之也。
- 《朱子語錄》曰:「老蘇說《易》,專得於『愛惡相攻而吉兇生』以下三句。他把這六爻似那累世相仇相殺底人相似,看這一爻攻那一爻,這一畫克那一畫,全不近人情。東坡見他恁地太麤疏,却添得些佛、老在裏。其書自做兩樣,亦閒有取王輔嗣之說,以補老蘇之說;亦有不曉得他說了,亂填補處。老蘇說底,亦有去那物理上看得著處。」又《雜學辨》曰:「《乾》上《彖辭》,發明性命之理,與《詩》《烝民》、《維天之命》《書》《湯誥》、《泰誓》《中庸》、《孟子》相表裏,而《大傳》之言亦若符契。蘇氏不知其說,而欲以其所臆度者言之,又畏人之指其失也,故每為不可言不可見之說以先後之,務為閃倏漾不可捕捉之形,使讀者茫然,雖欲攻之,而無措其辨。殊不知性命之理甚明,而其為說至簡今將言之而先曰不可言,既指之而又曰不可見,足以眩夫未嘗學問之庸人矣。由學者觀之,豈不適所以為未嘗見未嘗知之驗哉!然道衰學絕,世頗惑之,故為之辨,以待後之君子。而其他言死生鬼神之不合者,亦并附焉。
※橫渠《易說》十卷
- 鼂氏曰:其解甚略,《繫辭》差詳。
※溫公《易說》一卷
- 鼂氏曰:雜解《易》義,無銓次,蓋未成書也。
※《乾生歸一圖》二卷
- 鼂氏曰:皇朝石汝礪撰。先辨卦、彖、爻、象之別,後列數圖,頗雜以釋、老之說。
- 陳氏曰:嘉祐初人。序取《乾》為生生之本,萬物歸於一也。有論有圖,亦頗與劉牧辨,然或雜以釋、老之學。其所謂一者,自注云:「一則靈寂。」其《元首篇》論道,專以靈明靈字恐誤,或當作虛無體無生為主。又曰:「因靈不動,而生寂體。」非異端之說乎?
※《周易義海》一百卷
- 鼂氏曰:皇朝房審權撰。集鄭元至王安石凡百家,摘取其專明人事者為一編。或諸家說有異同,輒加評議,附之篇末。
- 陳氏曰:審權編《義海》凡四卷。近時江都李衡彥平刪削,而益以東坡、伊川、漢上之說,為《撮要》十卷。若房氏百卷之書,則未見也。衡,乾道中由侍御史為起居郎。
※張弼《葆光易解》十卷
- 鼂氏曰:弼,莆田人,字舜元。紹聖中,章惇薦於朝,賜號葆光處士。後黃裳等再薦,詔以為福州司戶、本州教授。其學頗宗鄭氏。
- 陳氏曰:其學多言取象。
※鄭揚庭《周易傳》十三卷
邵伯溫《辨惑》云:沈存中《筆談》言:「江南人鄭夬,字揚庭,曾為一書談《易》其閒一說曰:『《乾》、《坤》,大父母也;《復》、《姤》,小父母也。《乾》一變生《復》,得一陽;《坤》一變生《姤》,得一陰,云云。至《乾》六變生《歸妹》,本得三十二陽;《坤》六變生《漸》,本得三十二陰。《乾》、《坤》錯綜,陰陽各得三十二,生六十四卦即邵氏《先天圖》。』夬之為書,皆荒唐之論,獨有此變卦之說,未知其是非。予後見兵部員外郎秦玠論夬所談,駭然曰:『何處得此法?』夬云:『嘗遇一異人,受此歷數,推往古興衰運歷,無不皆驗。嘗恨不能盡其術。西都邵雍亦知大略,已能洞知吉兇之變。此人乃形之於書,必有天譴。此非世人所得聞也。』」竊惟我先君《易》學,微妙元深,不肖所不得知也。其傳授本末,則受《易》於李之才挺之,挺之師穆修伯長,伯長師陳摶圖南。先君之學,雖有傳授,而微妙變通,則其所自得也。平時未嘗妄以語人,惟大名王天悅、滎陽張子望嘗從學,又皆蚤死。秦玠、鄭夬嘗欲從先君學,先君以玠頗好任數,夬志在口耳,多外慕,皆不之許。玠嘗語夬以王天悅傳先君之學,夬力求之,天悅不許。天悅感疾且卒,夬賂其僕於臥內竊得之,遂以為已學。著《易傳》、《易測》、《宋範》、《五經明用》數書,皆破碎妄作,穿鑿不根。嘗以《變卦圖》示秦玠。夬竊天悅書入京師,補國子監解試。策問八卦次序,夬以所得之說對,有司異之,擢在優等。既登第,以所著書投贄公卿之門,後以贓罪竄。秦謂「必有天譴」,恐指此。秦既知夬竊書,乃謂「夬何處得此法。」,又謂「西都邵某聞大略」,近乎自欺矣。然謂「得之異人」,蓋指希夷而言也。
- 鼂氏曰:姚嗣宗謂劉牧之學受之吳秘,秘受之夬,夬又作《明數》、《明象》、《明傳道》、《明次例》、《明範》五篇。
※《周易析蘊》二卷
- 陳氏曰:孫坦撰。凡二卷。其首言子夏辭不甚粹,或取《左氏傳》語證之。晚又得十八占。稱天子曰縣官。嘗疑漢杜子夏之學,及讀杜《傳》,見引《明夷》對策,疑始釋然。坦不知何人,《國史志》及《中興書目》皆不著。
※阮逸《易筌》六卷
- 陳氏曰:逸字天隱。每一爻各以一古事繫之,頗多牽合。
※《易童子問》三卷
- 陳氏曰:歐陽永叔撰。設為問答,其上、下卷,專言《繫辭》、《文言》、《說卦》而下皆非聖人之作。
※《周易義類》三卷
- 陳氏曰:顧叔思撰。未詳何人。序言先儒論說甚眾,而其旨未嘗不同;卦爻或有不同,而辭意固常不一。名立標目,總而聚之。
※沈存中《易解》二卷
- 陳氏曰:所解甚略,不過數卦,而於《大》、《小畜》、《大》、《小過》獨詳。
※陳了翁《易說》一卷
- 陳氏曰:了翁晚年所著,止解六十四卦,辭旨深晦。
※王逢《易說》十卷
- 鼂氏曰:逢嘗為國子直講。著《易傳》十卷,其學宗王弼。
※龔原《易講義》十卷
- 陳氏曰:原字深之,嘉祐八年進士。初以經學為王安石引用,元符後入黨籍。
※呂氏《易章句》一卷
- 鼂氏曰:呂大臨與叔撰。其解甚略,有《統論》數篇。
※呂微仲《周易古經》二卷
- 陳氏曰:呂大防微仲所錄上、下經,並錄《爻辭》、《彖》、《象》,隨經分上、下,為六卷,上、下《繫》二卷,《文言》、《說卦》各一卷。
- 鼂氏曰:其序云:「《彖》、《象》所以解經,始各為一書。王弼專治《彖》、《象》,以為注,乃分於卦爻之下,學者於是始不見完經,而文辭次第貫穿之意,亦缺然不屬。因按古文而正之。」凡十二篇,別無解釋。
※鼂以道《古易》十二卷
- 鼂氏曰:從父詹事公諱說之撰。以諸家《易》及許慎《說文》等九十五書,是正其文,字且依漢田何本,分《易經》上、下並《十翼》通為十二篇,以矯費氏、王弼之失。謂劉向嘗以中古文《易經》校施、孟、梁邱經,至蜀李言巽又嘗注古文《易》,遂名曰《古易》。
- 陳氏曰:以道之說曰:「以《彖》、《象》、《文言》雜入卦中自費氏始。孔穎達又謂輔嗣之意,《象》本釋經,宜相附近,分爻之《象》辭,各附逐爻。則費氏初變古之時,猶若今《乾》、《坤》歟!古經始變於費氏,而卒大亂於王弼,奈何後之儒者尤而效之,杜預分《左氏傳》於經,宋衷、範望散《太元》、《測》、《贊》於八十一首之下,是其明比也。揆觀其初,乃如《古文尚書》、遷、固敘傳,揚雄《法言》敘篇云爾。」卷首列名氏二十餘家,文字異同則散見於諸卦云。
- 巽岩李氏曰:晁氏專主北學。凡故訓多取許叔重《說文解字》、陸德明《章義》;僧一行、李鼎祚、陸希聲及本朝王昭素、胡翼之、黃聱隅輩所論,亦時采掇。呂公書,則文字句讀,初無增損。景迂則輯諸家異同,或斷以已意,有增有損;篇第則放費長公,未解輔嗣未註以前舊本,並十二篇為八篇。呂、鼂各有師承,初不祖述,而其指歸則往往暗合。
※鼂以道《太極傳》、《外傳》、《因說》共八卷
- 陳氏曰:其學本康節。自言學京氏《易》,紹聖閒遇洛陽楊賢寶,得康節二《易》圖,又從其子伯溫得其遺編,始作《易》傳,名曰《商瞿傳》,兵火後失之,晚年復為此書。又有《易元星紀譜》、《易規》二書,見本集中。又有《傳易堂記》,述漢以來至本朝傳授甚詳。
※《漢上易集傳》、《易圖》、《叢說》共十五卷
鼂氏曰:朱震子發撰。自謂其學以程頤為宗,和會邵雍、張載之論,合鄭元、王弼之學為一云。其書多採先儒之說以成,故曰「集解」,然頗舛誤。
- 陳氏曰:《漢上經筵表》中具述源流云:「陳摶以《先天圖》傳種放,放傳穆修,穆修傳李之才,之才傳邵雍。放以《河圖》、《洛書》傳李溉,溉傳許堅,許堅傳范諤昌,諤昌傳劉牧。穆修以《太極圖》傳周敦頤,敦頤傳程顥、程頤。是時張載講學於二程、邵雍之閒。故雍著《皇極經世書》,牧陳天地五十有五之數,敦頤作《通書》,程頤著《易傳》,載造《太和》、《三兩》等篇。臣今以《易傳》為宗,和會雍、載之論,上採漢、魏、吳、晉,下逮有唐及今,包括異同,庶幾道離而復合。」蓋其學專以王弼盡去舊說,雜以莊、老,專上文辭為非是,故其於象數頗加詳焉。序稱九卷,蓋合《說》、《序》、《雜卦》為一也。
- 《朱子語錄》曰:《漢上易》卦變,只變到三爻而止,於卦辭多有不通處,某更推盡去方通。如《無妄》「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內」,只是初剛自《訟》二移下來。《晉》「柔進而上行」,只是五柔自《觀》四挨上去。此等類按《漢上》卦變,則通不得。王弼破互體,朱子發用互體。朱子發互體,一卦中自二至五,又自有兩卦,這兩卦又伏兩卦,林黃中便倒轉推成四卦,四卦裏又伏四卦,此謂互體。這自那「風為天於上」,上有個《艮》之象來。互體自左氏已言,亦有道理,只是今推不合處多。一卦互換是兩卦,伏兩卦是四卦,反看又是兩卦,又伏兩卦,共成八卦。
※梁谿《易傳·內、外篇》共十九卷
- 陳氏曰:丞相昭武李綱伯紀撰。按序,《內》、《外篇》凡二十三卷。《內篇》訓釋上下經、《繫辭》、《說》、《序》、《雜卦》,並《總論》合十卷。外篇《釋象》七、《明變》一、《訓辭》二、《類占》一、《衍數》二,合十有三卷。今《內篇》闕《總論》,《外篇》闕《訓辭》及《衍數》下卷,存者十卷。蓋罷相遷謫時所作。其書未行於世,館閣亦無之,莆田鄭寅子敬從忠定之曾孫得其藏本。頃倅莆日,借鄭本傳錄。今考《梁谿集》,紹興十三年所編,其《訓辭》二,序已雲有錄無書,則雖其家,亦亡逸久矣。豈其有序而書實未成邪?其書於辭、變、象、占,無不該貫,可謂博矣。
※吳園《易解》十卷
- 陳氏曰:秘閣修撰鄱陽張輾知常撰。卷後有《序論》五篇,《雜說》、《泰論》各一篇。
※《先天易鈐太極寶局》二卷
- 鼂氏曰:皇朝牛師德撰。自云傳邵雍之學於司馬溫公。其說近於術數,未知其信然否?
- 陳氏曰:未詳何人,蓋為邵氏之學,而專乎術數者也。
※兼山《易解》二卷,《傳家易說》十一卷
- 鼂氏曰:郭忠孝撰。忠孝字立之,河南人。頗明象數,自謂得李挺之《卦變論》於陳子惠,因亟讀,有得焉。靖康中,持憲關右,死於難,故其書散落大半。
- 陳氏曰:《傳家易說》十一卷,沖晦處士郭雍頤正撰。自言其父忠孝受學於程伊川,伊川示以《易》之《艮》,曰:「艮,止也。學道之要,無出於此。」自是方覺讀《易》有味,榜其室曰「兼山」,立身行道,皆自「止」始。兵興之初,先人舊學掃地,念欲補續其說。中心所止者,「艮,止也」。潛稽《易》學,以述舊聞,用傳於家。忠孝字立之,名將樞密逵之子。自言得先天卦變於河陽陳安民子惠,其書出李挺之,由是頗通象數。仕為永興軍路提刑,死於狄難,其書散逸。雍隱居陜州長陽山中,帥守屢薦,召之不至,由處士封頤正先生。其末,提舉趙善譽言於朝,遣官受所欲言,得其《傳家兵學》六卷以進,時淳熙丙午也。
※王湜《易學》一卷
- 鼂氏曰:皇朝王湜,同州人,早潛心於康節之學。其序曰:「康節有云:『理有未見,不可強求使通。』故愚於《觀物篇》之所得,既推其所不疑,又存其所可疑。亦以先生之言自慎,不敢輕其去取故也。」
※《河圖解》二卷
- 鼂氏曰:皇朝康平撰。凡五十二篇。
※《麻衣道者正易心法》一卷
- 李潛序曰:此書頃得之廬山一異人或云許堅。或有疑而問者,餘應之云:「何疑之有?顧其議論可也。」昔黃帝《素問》、孔子《易大傳》,世尚有疑之,嘗曰:「世固有能作《素問》者乎?固有能作《易大傳》者乎?雖非本真,是亦黃帝、孔子之徒也。」餘於《正易心法》亦曰:「世固有作之者乎?雖非麻衣,是乃麻衣之徒也。」胡不觀其文辭議論乎?一滴真金,源流天造,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翩然於羲皇心地上馳騁,實物外真仙之書也。讀來十年方悟,浸漬觸類,以知《易》道之大如是也。得其人,當與共之。
- 南軒張子曰:嗚呼!此真麻衣道者之書也。其說獨本於羲皇之畫,推《乾》、《坤》之自然,考卦脈之流動,論反對變復之際,深矣!其自得者歟?希夷隱君,實傳其學。二公高視塵外,皆有長往不來之願,抑列禦寇,莊周之徒歟?雖然,概以吾聖門之法,則未也。形而下者謂之器,或者有未察歟!其說曰:「六十四卦,惟《乾》與《坤》,本之自然,是名真體。」又曰:「六子重卦,《乾》、《坤》雜氣,悉是假合,無有定實。」予則以為六子重卦,皆《乾》、《坤》雜氣之妙用,真實自然,非假合也。希夷述其說曰:「學者當於羲皇心地上馳騁,無於周、孔腳足下盤旋。」予則以為學《易》者,須於周、孔腳足尋求,然後羲皇心地上可得而識,推此可概見矣。然其書之傳,固非牽於文義,鑿於私意者所可同年而語也。
- 朱子曰:此書詞意凡近,不類一二百年文字。如所謂「雷自天下而發,山自天上而墜」,皆無理之妄談;所謂「一陽生於子月,而應於卯月」,乃術家之小數;所謂「由破體之乃成全體」,則爐火之末技;所謂「人閒萬事,悉是假合」,乃佛者之幻語。必近年術數末流,道聽塗說,掇拾老佛醫卜諸說之陋者,以成此書。後二年,守南康,有前湘陰主簿戴師愈者求謁,即及《麻衣易》,因復扣之,宛然此老所作。欲馳報敬夫,敬夫已下世。時當塗守李侍郎壽翁,雅好此書,亟以書來曰:「即如君言,斯人而能為此書,亦吾所願見,幸為津致之。」戴不久即死,而壽翁亦得請西歸矣。《麻衣易》是戴師愈所作,太平州刊本第二跋即其人也。昨親見之,甚稱此《易》,以為得之隱者,問之,不肯明言其人。某適到其家,見有一冊《雜錄》,乃戴公自作,其言皆與《麻衣易》說相類。及戴死,其子弟將所作《易》圖來看,乃知真戴所自作也。
- 陳氏曰:舊傳麻衣道者授希夷先生,崇寧閒,廬山隱者李潛得之,凡四十二章。蓋依也。朱侍講云:「南康戴主簿師愈撰,乃不唧留底禪不唧留底修養法,不唧留底時日法。」王炎曰:「洛水李壽翁侍郎喜論《易》,災嘗問曰:『侍郎在當塗版行《麻衣》新說如何?』李曰:『程沙隨見屬』。炎曰:『恐托名麻衣耳!以撲錢背面,喻八卦陰陽純,此鄙說也。以泉、、雨為陽水,以澤為陰水,與夫子不合。』李曰:『然。然亦有兩語佳。』炎曰:『豈非「學者當於羲皇心地上馳騁,不當於周、孔腳跡下盤旋」邪?然此二語亦非也。無周、孔之辭,則羲皇心地,學者何從探之?』李無語」。李名椿。
※《易正誤》一卷
- 陳氏曰:不知何人作,也稱其名曰陽,又稱元祐以來云云,則近世人也。據序,為書三篇,曰《正誤》,曰《脫簡》,日《句讀》。今所存惟《正誤》一篇。大抵增益郭、范之說,故並附二書冊後。
※《周易外義》三卷
- 陳氏曰:不知何人作,載於《三朝史志》,則其來亦久矣。大抵於《易》中所言及於制度、名物者,皆詳注之,於《易》之本旨,無所發明,故曰「外義」。
※《廣川易學》二十四卷
- 陳氏曰:中書舍人東平董彥達撰。
※《周易窺餘》十五卷
- 陳氏曰:資政殿學士金華鄭亨仲撰。兼取象義,不解《乾》、《坤》二卦,獨自《屯》卦始。剛中嘗得罪秦檜,豈其於《乾》、《坤》之義有所避邪?
※鄭東卿《易卦疑難圖》二十五卷
- 自序:富沙邱先生告某曰:「《易》盡在畫中,當求諸畫中,始得其理。若《易》之用,則畫有所不盡。」於是畫一卦置之座,則六十四卦周而復始,積日累月,幾五年而後有所入。醫卜算歷之書,黃老丹灶之說,經傳子史,凡與《易》相涉者,皆博觀之。不泥於文字,而一採其意旨,以求於吾之卦畫。則始之六十四卦,皆一理也。一理皆本於吾之一心,心外則無理,理外則無心,心理混融,與象數體用冥而為一言乎!天地之大,蚊虻之細,皆不出於吾之心內焉。聖人豈欺我哉!
- 陳氏曰:其書以六十四卦為圖,外及《六位》、《皇極》、《先天》、《卦氣》等圖,各附一論說,末有《繫辭解》。自言其學出於富沙邱先生,以為《易》、理皆在於畫中,於是日畫一卦,周而復始,久而後有所入。沙隨程迥可久曰:邱程字憲古,嘗有詩曰:「《易》理分明在畫中。」又曰:「不知畫意空箋注,何異丹青在畫中。」其學傳之東卿云。永嘉所刊本作二冊,不分卷,無《繫辭解》。東卿,三山人,字少梅。
- 先君曰:此書本五行卦氣之說,而象數義理出焉。無朱子發之瑣碎,戴師愈之矯偽,讀之時有會心者,必宿儒所著。
※張汝明《易索》十三卷
- 陳氏曰:汝明字舜文。撰上、下《經》六卷,外《觀象》三,《觀變》、《玩辭》、《玩占》、《叢說》各一。汝明,元祐壬申進士,大觀初為御史、省郎。游酢定夫誌其墓。
※凌公弼《易解義》十卷
- 陳氏曰:其書十卷。善解析文義,頗簡潔,有所發明。《館閣書目》有《集解》六卷,稱朝奉大夫凌唐佐撰,亦不著本末,豈即其人耶?
※沈該《周易小傳》六卷
- 陳氏曰:專釋六爻,兼論變卦,多本《春秋左氏傳》占法。卦為一論。又有《繫辭》補注十餘則,附之卷末。
※昭德《易故訓傳》十八卷
- 陳氏曰:鼂氏武子正撰。博採古今諸家,附以已聞,又考載籍行事,以明諸爻之變。其文義音讀之異者,別之逐條,曰《同異考》。乾道中上之。其議論精博,不主一家,然亦略於象數。
※《讀易老人解說》十卷
- 陳氏曰:參政李光泰發撰。光忤秦檜,謫海外,為此書。李嘗受學於劉元城。
※《易傳拾遺》十卷
- 陳氏曰:敷文閣直學士胡銓邦衡撰。銓謫新州,作此書。大概宗主程氏,而時出新意於《易傳》之外。李泰發為之序。其曰「拾遺」,謙辭也。
※逍遙公《易解》八卷,《疑問》二卷
- 陳氏曰:直學士院李椿年仲永撰,其門人鄱陽吳說之景傳所述,胡邦衡為作序。《疑問》者,說之所錄其問答之語也。
※晦庵《易傳易本義易學啟蒙傳》十一卷,《本義》十二卷,《啟蒙》一卷
- 《朱子語錄》曰:《易》只是卜筮之書,今人說得來太精了,更入麤不得。如某之說雖麤,然却入得精,精義皆在其中。若曉得某一人說,則曉得伏羲、文王之《易》本是如此,元來有許多道理在,方不失《易》之本意。今未曉得聖人作《易》之本意,便要說道理,縱饒說得好,只是與《易》元不相干。聖人分明說「昔者聖人之《易》,觀象、設卦、繫辭焉以明吉兇。」幾多分曉。某所以說《易》只是卜筮書者,此類可見。問讀《本義》所釋《卦辭》,若看得分明,則《彖辭》之義亦自明,只須略提破此是卦義,此是卦象、卦體、卦變,不必更下注腳矣。曰:某當初作此文字時,正欲如此。蓋彖辭本是釋經之卦辭,若看卦辭分明,則《彖》亦可見。但後來要重整頓過,未及,不知解者能如此本意否?又曰:某作《本義》,欲將文王卦辭只大綱依文王卦辭略說,至其所以然之故,却於孔子彖辭中發之。且如「《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只是占得《大畜》卦者為利正,不家食而吉,利於涉大川。至於「剛上而尚賢」等處,乃孔子發明,各有所主,《爻》、《象》亦然。如此則不失文王本意,又可見孔子之意,但而今未暇整頓耳。某之《易》簡略者,當時只是略搭記,兼文義伊川及諸儒皆已說了,某只就語脈中略牽過這意思。近得趙子欽書云:「《語》、《孟》說極詳,《易》說大略。」此譬如燭籠,添一條骨,則障了一路明。若能去其障,使之統體光明,乃更好,蓋著不得詳說也。上經猶可曉易解,下經多有不可解難曉處。不知是某看到末梢懶了解不得,為復是難解?又曰:《繫辭》也如此,只是《上繫》好看,《下繫》沒理會。
- 陳氏曰:晦庵初為《易傳》,用王弼本。復以呂氏《古易經》為《本義》,其大指略同,而加詳焉。首列九圖,末著揲法,大略兼義理、占象而言。《啟蒙》之目曰《本圖書》、《原卦畫》、《明著筮》、《考變占》凡四篇。
※《周易變體》十六卷
- 陳氏曰:吏部郎中都潔聖與撰。用蔡墨言《乾》六爻之例,專論之卦為主。
※《繫辭精義》二卷
- 陳氏曰:呂祖謙伯恭集程氏諸家之說,程《傳》不及《繫辭》故也。《館閣書目》以為託祖謙之名。
※《大易粹言》十卷
- 陳氏曰:知舒州曾穜獻之集二程、張載、游酢、楊時,外及二郭之學為一書。穜嘗受學於郭白雲。
※呂伯恭《古易》、《音訓》共十四卷
- 陳氏曰:伯恭所定,篇次與呂微仲同,《音訓》則其門人王莘叟筆受。晦庵刻之臨漳、會稽,益以程氏是正文字及鼂氏說,所著《本義》,據此本也。
※吳仁傑《古周易》十二卷
- 陳氏曰:仁傑所錄,以《爻》為《繫辭》,今之《繫辭》為《說卦》。其言《十翼》謂《彖傳》、《繫辭傳》上下、《說卦》上中下、《文言》、《序卦》、《雜卦》、並上、下經為十二篇。按漢世傳《易》者,施、孟、梁邱、京、費。費最晚出,不得立於學官,其學亡章句,惟以《彖》、《象》、《文言》等解上、下經。自劉向校中古文《易經》,諸家或脫「無咎」、「悔亡」,惟費氏與古文同。東京名儒馬、鄭皆傳之。其後,諸家皆廢,而費學孤行,以至於今。其合《彖》、《象》、《文言》於經,蓋自康成、輔嗣以來,展轉相傳,學者遂不識古文本經,甚至於今世考官命題,或連《彖》、《象》、爻辭為一,對大義者,志得而已,往往穿鑿傅會,而經旨破碎極矣。凡此諸家所錄,雖頗有同異,大較經自為經、傳自為傳,而於傳之中《彖》、《象》、《文言》,亦各不相混,稍復古文之舊,均有補於學者,宜並存之。又有九江周燔所次附見吳氏書篇末,今古文參用,視諸本為無據雲。又有程迥可久《古易考》十二篇,見後。
※《程大昌易原》十卷
- 陳氏曰首論天地五十有五之數,參之《河圖》、《洛書》大衍之異同,以此為《易》之原也,以及卦變、揲法,皆有圖論,往往斷以已見,出先儒之外。
※《李舜臣隆山易本傳》三十三卷
- 陳氏曰:其自序以為《易》起於畫,舍畫無以見《易》。因畫論心,以中為用如舍本卦而論他卦,及某卦從某卦來者,皆所不取。洪景盧為之序。
※《沙隨易章》十卷,《外篇》一卷,《占法》一卷,《古易考》一卷
- 陳氏曰:程迥可久撰。其論占法,雜記占事尤詳。迥嘗從喻樗子才學,登科,仕至邑宰。及與前輩名公交游,多所見聞,故其論頗有源流根據。《古易考》十二篇,闕《序》、《雜卦》。
※《楊誠齋易傳》二十卷
- 陳氏曰:其序以為《易》者,聖人通變之書。惟中為能,中天下之不中;惟正為能,正天下之不正;中正立而萬變通。又言古未有字,八卦之畫即字也。
※《林黃中周易經傳集解》三十六卷
- 《朱子語錄》曰:林黃中以互體為四象八卦。林侍郎來言,論「《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就一卦言之,全體為太極,內外為兩儀,內外及互體為四象,又顛倒取為八卦。」先生曰:「如此則不是生,是包也。始畫卦時,只是陰陽奇耦,一生兩,兩生四,四生八而已。方其為太極,未有兩儀也,由太極而後生兩儀;方其為兩儀,未有四象也,由兩儀而後生四象;方其為四象,未有八卦也,由四象而後生八卦;此之謂生。若以為包,則是未有太極,已先有兩儀;未有兩儀,已先有四象;未有四象,已先有八卦矣。」林曰:「惟其包之,所以生之也。」先生曰:「包,如母之懷子,子在母中;生,如母之產子,子在母外。」
- 陳氏曰:黃中淳熙中表進其書。末卷為《六十四卦立成圖》。言聖人以八卦重為六十四,未聞以《復》、《姤》、《泰》、《否》、《臨》、《遯》變為六十四也。以辨邵堯夫、朱子發之說。其與朱侍講違言,以論《易》不合,為朱公所闢也。
※《數學》一卷
- 陳氏曰:雜錄象數諸圖說,不知何人所錄。
※《趙善譽易說》二卷
- 陳氏曰:善譽為潼川漕,進《易說》,每卦為論一篇。
※《何萬易辯》三卷,《淵源錄》三卷
- 陳氏曰:萬為《辯》三十三篇,大抵多與先儒異。《淵源錄》者,蓋其《易解》未成書,僅有《乾》、《坤》二卦而已。萬受知阜陵,官至右司郎中、知漳州。
※《戴溪易總說》二卷
- 陳氏曰:每卦為一篇。溪,嘉定初為東宮端尹,作此以授景獻。
※《項安世周易玩辭》十六卷
- 陳氏曰:安世當慶元中得罪時論,居江陵。杜門潛心不出。諸書皆有論說,而《易》為全書。其自序以為讀程《易》三十年,此書無一字與之合;合則無用乎此書矣。世之君子,以《易傳》之理觀吾書,則本末條貫,無一不本於程氏者。以《易傳》之文觀吾書,則恐有「西河疑女」之誚。大抵程氏一於言理,盡略象數,而此書未嘗偏廢。程氏於小象頗欠發明,而此書爻象尤貫通。蓋亦遍考諸家,斷以已意,精而博矣。
※《林至易禪傳》二卷,《外篇》一卷
- 陳氏曰:至撰。凡三篇:曰《法象》,本之太極;曰《極數》,本之天地之數;曰《觀變》,本之揲蓍十八變。《外篇》則曰《反對》、《世應》、《互體》、《納甲》、《卦氣》之類,凡八條。
※《述釋葉氏易說》一卷
- 陳氏曰:葉正則為《習學記言》,《易》居其首。門人建安袁聘儒述而釋焉。聘儒,紹熙進士。
※《王炎易筆記總說》共九卷
- 陳氏曰:炎嘗以《上、下經解》進表,作十卷,今但六卷,並《繫辭》二卷為八,關《說卦》。於象數頗有發明。
※《鄭汝諧易翼傳》二卷
- 陳氏曰:「翼」云者,所以為程《傳》之輔也。大抵以程《傳》為主,而附以已見之異。然汝諧立朝,多為善類所不可,至互相排擊。仕至吏部侍郎。
※《趙南塘易說》三卷
- 陳氏曰:專辨《十翼》非夫子所作,其說多自得之見也。
※《真西山復卦說》一卷,《吳如愚準齋易說》一卷,《馮椅厚齋易學》
- 《中興藝文志》:椅為《輯注》、《輯傳》、《外傳》。蓋以程沙隨、朱文公雖本《古易》為注,猶未及盡正《孔傳》名義,乃改「彖曰」、「象曰」為「贊曰」,以繫卦之辭即為《彖》,繫爻之辭即為《象》。王弼本「彖曰」、「象曰」,乃孔子釋《彖》、《象》,與商飛卿說同。又改《繫辭》上下為《說卦》上中,以《隋經籍志》有《說卦》三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