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文獻通考 (四庫全書本)/卷3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三百十六 文獻通考 卷三百十七 卷三百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文獻通考卷三百十七
  鄱 陽  馬 端 臨 貴 與 著
  輿地考三
  古兖州
  禹貢曰濟河惟兖州東南據濟水西北距河也濟水及河並具註序目篇九河既道河水分為九各從其道也九河已具註序目雷夏既澤雍沮會同雷夏澤名在今濮陽郡雷澤縣言此澤還復其故而雍沮二水同會其中也沮音千余反厥土黑墳色黑而墳起也厥草繇厥木條繇悦茂也條條暢也繇音遥浮於濟漯達於河浮以舟渡也濟水已具註序目篇漯水在漢時之東郡東武陽縣今魏郡莘縣有東武陽城無此水矣因水入水曰達漯音他合反浮於汶達於濟汶水出今魯郡萊蕪縣界言渡水西達於濟舜置十二牧兖其一也周禮職方曰河東曰兖州其山岱泰山今魯郡界藪曰大野一名鉅野澤在今東平郡鉅野縣川曰河泲浸曰盧濰盧水在濟陽郡盧縣濰水在今髙密郡莒縣與禹貢不同濰音維其利蒲魚人二男三女畜宜六擾六擾六畜穀宜四種黍稷稻麥蓋以沇水為名又兖之為言端也信也端言陽精端端故其氣殱殺也其在天文營室東壁則衞之分野漢之東郡及魏郡之黎陽皆其分野今靈昌濮陽之東北境濟陽之西北境博平之西南境皆是兼得魏宋齊趙之交漢之酸棗縣今靈昌之西境宜屬魏漢之東平及東郡之西昌壽張今東平及濮陽之東南境皆宜屬宋漢之泰山渤海之高樂高城重合陽信平原今濟陽之東南境平原樂安景城之南境博平之東境皆宜屬齊漢之信都清河渤海郡南至浮水今清河博平之北境景城之北境皆宜屬趙秦平天下置郡此為東郡今靈昌濮陽濟陽魏郡博平皆是碭郡之東北境今東平郡齊郡之北境今平原樂安郡鉅鹿上谷二郡之東境今清河景城郡是漢武置十三州此為兖州領郡國八後漢並因前代理昌邑今魯郡金鄉縣也魏晉亦置兖州領郡國八理廩邱今濮陽郡雷澤縣永嘉之後陷於石勒宋武平河南又得其地置兖州領郡六初理滑臺後理瑕邱滑臺今靈昌郡瑕邱今魯郡縣自二漢以後其兖州非悉是古州疆域所領郡國東境兼入青州之地西境則入荆河州之地宋末其地入後魏自後分割不可詳焉唐分置十五部此為河南道靈昌濮陽濟陽東平等郡皆是也河北道清河魏郡博平平原樂安景城等郡是也梁時滄德二州為唐所有末年貝博二州為唐所取唐滅梁傳晉漢周皆有其地宋以魏博貝滄海棣為河北東路濮鄆濟為京東西路滑為京西北路靖康後沒於金
  兖州舊疆界於河濟地非險固風雜數國魏晉宋齊趙五國之地秦漢以降政理混同人情朴厚俗有儒學及西晉之末為争戰之地三百年間傷夷特甚自宇内平一又如近古之風焉
  古兖州歴代沿革之圖
  春秋時可考者十國
  南境是南境是須句 宿 南燕 胙 遂 邿 郕任
  秦時為郡五
  東郡 碭郡東北境是齊郡北境是鉅鹿東境是上谷東境是漢時為郡國八縣一百三十五
  東郡二十二縣濮陽 畔觀 聊城 頓邱 𤼵干范 茌平 博平 黎 清 東阿離狐 臨邑 利苖 須昌 壽良 樂昌陽平 白馬 南燕 東武陽 廪邱魏郡東境是縣見冀州
  泰山郡二十四縣奉高 博 茌 盧 肥成 蛇邱剛 柴 蓋 東平陽 梁父萊蕪 鉅平 嬴 牟 蒙隂 華 寧陽 乘邱南武陽 富陽 桃山 桃鄉 式
  濟隂郡九縣定陶 寃句 吕都 葭密 成陽 鄄城 句陽 秺 乘氏平原郡十九縣平原 鬲 高唐 重邱 平昌 羽般 樂陵 祝阿 安 瑗 阿陽漯隂 朸 富平 安徳 合陽 樓虛 龍𬱃
  清河郡十四縣清陽 𢘿題 繹幕 靈 厝 鄃貝邱 信成 東陽 信鄉 繚 棗强 復陽 東武城
  東平國七縣無鹽 任城 樊 東平陸 章 亢父富城渤海郡二十六縣浮陽 陽信 東光 阜城 千童重合 南皮 定 章武 東平舒 中邑 高成 高樂 參户 成平 柳 臨樂 重平 安次 束州 修市 建成 景成文安 章鄉 蒲領
  千乘郡十四縣千乘 東鄒 溼沃 平安 博昌蓼城 建信 狄 琅槐 樂安 被陽 高昌 繁安 高苑 延鄉
  晉時為郡國十二縣八十三
  任城國三縣任城 亢父 樊
  濮陽國四縣濮陽 廪邱 白馬 鄄城
  濟陽郡九縣定陶 欒氏 句陽 離狐 宛邱 已氏 成武 單父 城陽濟北國五縣盧 臨邑 東阿 穀成 蛇邱
  東平國七縣須昌 壽張 剛平 東平陸 富城范 無鹽陽平郡七縣元城 舘陶 清泉 東武陽 𤼵干陽平 樂平髙平國七縣昌邑 鉅野 方與 南平陽 湖陸高平 金鄉樂陵國五縣厭次 陽信 漯沃 新樂 樂陵清河國六縣清河 靈 繹幕 貝邱 鄃 東武城平原國九縣平原 高唐 茌平 博平 西平昌安德 般 鬲 聊城渤海郡十縣南皮 東光 浮陽 饒安 阜城 重合 蓚 廣川 高城 東安陵泰山郡十一縣奉髙 博 萊蕪 梁父 山茌 南武陽 新泰 嬴 東牟 鉅平 南武城
  隋時為郡七縣七十一
  東郡九縣白馬 靈昌 衞南 濮陽 離狐 匡城胙城 韋城 封邱東平郡六縣鄄城 須昌 鄆城 宿城 雷澤 鉅野濟北郡九縣盧 范 陽穀 東阿 平隂 長清濟北 壽張 肥城武陽郡十四縣貴鄉 元城 繁水 魏 莘 頓邱觀城 臨黄 武陽 武水 舘陶
  堂邑 冠氏 聊城

  平原郡九縣安樂 平原 將陵 平昌 胡蘓 長河 弓高 東光 般渤海郡十縣陽信 樂陵 商河 厭次 蒲臺 饒安 無棣 鹽山 南皮 清池清河郡十四縣清河 清陽 武成 歴亭 漳南鄃 臨清 清泉 清平 高唐 經城 宗城 博平 茌平
  唐時為州十二縣七十九
  滑州七縣 濮州五縣 濟州五縣 魏州十縣 博州六縣 鄆州五縣 徳州七縣 棣州五縣 滄州十二縣 貝州九縣 澶州三縣 景州五縣
  宋時為州十四縣七十三
  滑州四縣 濮州四縣 濟州四縣 魏州十七縣博州四縣 鄆州六縣 德州五縣 棣州三縣 濵州二縣 滄州七縣 恩州五縣 澶州七縣 景州三縣 通利軍二縣
  滑州 其地得豕韋氏之國豕韋氏彭姓之國祝融之後陸終第三子曰翦封為彭春秋時屬衛戰國亦屬衞其西境屬魏秦二漢置東郡晉為陳留濮陽二國宋武平河南置兖州以為邊鎮領郡六理於此自晉末武帝作相平慕容超之後盡得河南之北境置守在此後屬後魏亦為東郡其城古滑臺城甚固宋文帝遣將王元謨攻圍之二百餘日不拔隋初置杞州後為滑州又改為兖州尋廢兖州置東郡唐為滑州或為靈昌郡義成軍節度屬河南道後改宣義軍領縣七白馬胙城 韋城 衞南匡城 酸棗 靈昌梁以酸棗匡城二縣屬開封府
  後唐復為義成軍晉以衞南屬澶州以衞州黎陽來屬宋太平興國初改武成軍為輔郡屬京西路端拱初以黎陽置通利軍後又為靈河郡武成軍節度熙寧五年廢州以其地𨽻開封府元豐四年復之屬京西北路建炎初沒於金劉豫僭位為涼平府金人𨽻山東大名府路又以韋城為黄河渰廢撥大名府内黄來𨽻 貢絹領縣四治白馬 白馬春秋衛國曹邑狄滅衞衞人立戴公廬於曹即此地酈生言守白馬之津是也中有白馬山黄河黎陽津靈河津金隄滑臺韋城古豕韋國有濮水胙城古南燕國姞姓漢南燕縣靈河隋靈昌縣後唐改熙寧初廢為鎮𨽻白馬縣
  濮州 顓頊及昆吾氏之墟也故謂之帝邱今濮陽縣也昆吾氏當夏后之世春秋及戰國初為衞國之都春秋經曰衞遷於帝邱後為宋所侵盡亡其邑獨有濮陽秦滅濮陽置東郡二漢屬東郡濟隂二郡地晉分置濟陽郡濮陽國兼置兖州領郡國八治於此後魏為濮陽郡後周因之隋初郡廢置濮州煬帝初州廢以其地入東郡東平濟北三郡唐復置濮州或為濮陽郡屬河南道領縣五鄄城 雷澤范 臨濮 濮陽晉以濮陽屬澶州宋因之屬京東路為濮陽郡團練建炎二年沒於金金𨽻山東大名府路 貢絹領縣四治鄄城 鄄城漢縣有旄邱陶邱黄河金隄雷澤舜漁於雷澤即此夲夏澤以其有雷神故名古郕伯國隋縣金人乃廢雷澤臨濮二縣為鎮𨽻鄄城臨濮唐縣有清邱左傳宋晉盟於清邱是春秋范宣子邑隋縣
  濟州 戰國初齊衞之境秦屬東郡漢末屬東郡泰山二郡地後漢屬東郡及濟北國晉同宋為濟北郡後魏因之隋初置濟州煬帝時復為濟北郡唐武德四年王世充改為濟州或為濟陽郡郡治即古碻磝城元魏所築屬河南道領縣五盧 平隂 陽穀東阿 長清後廢周復置以鄆州之鉅野鄆城兖州之任城金鄉四縣𨽻之宋因之為上州防禦屬京東路靖康二年髙宗自濟入南京即位後陷於金金𨽻山東西路 貢阿膠領縣四治鉅野鉅野有大野澤魯獲麟之地漢縣有蚩尤墓鄆城隋縣有馬頰河濮水洮溝青陵臺
  古任國太皥之後所封地漢縣有女媧陵邾婁城有承山泗水新河金鄉古緡國漢縣因事山得金而置鼂補之云平土淺山無金此獨有金唐置金州尋廢紹興十二年河決惟金鄉獨存金人始移州治於此魏州 夏觀扈之國春秋晉地戰國時屬魏秦屬東郡二漢屬魏東二郡地二漢魏晉之魏郡皆今鄴郡地魏分置陽平郡晉因之宋文帝置東陽平郡後魏因之後周置魏州隋改為武陽郡唐武德四年討平竇建德改置魏州龍朔二年改為冀州改冀州為魏州仍置大都督府其魏貝博棣滄德六州並𨽻焉尋復舊開元二十八年九月刺史盧暉移通濟渠自石灰窠引流至州城西都注魏橋夾州製樓百餘間以貯江淮之貨或為魏郡屬河東道領縣十貴鄉 元城 舘陶 魏 頓邱昌樂 臨黄 莘朝城 冠氏梁為天雄軍節度後唐為東京後興唐府俄改鄴都以貝州臨清來屬晉為廣晉府以臨清屬澶州漢為大名府周罷都復為天雄軍又以貝州之永濟宗城經城相州之内黄成安洹水博州之清平七縣來屬宋慶歴八年始置大名府路安撫使號北京統大名澶懷魏德博濵棣八州屬河北路建炎二年沒於金四年金立劉豫僣號齊尋遷於汴省北京為山東大名府其後以内黄𨽻滑州以成安宗城二縣𨽻洺州以臨清屬恩州紹定六年淮東制臣許國遣李全之將彭義斌自青崖崓攻大名下之以義斌為守未㡬復失貢花紬綿紬平紬紫草領縣十七治大名 大名後魏貴鄉縣後唐改廣晉漢改今名屯氏河大河故瀆俗曰王莽河元城隋縣後唐改興唐晉復有沙麓山及馬陵孫臏書木殺龎涓之所南樂唐昌樂縣後割𨽻開德府隋縣有漳河館陶漢縣西北有陶邱古置館其側冠氏隋縣有弇水北沙河隋縣有泉原河朝城唐縣崇寧間割𨽻開德府夏津隋縣有屯氏河閏溝河臨清隋縣有御河張甲河永濟唐縣有永濟渠熙寧五年省𨽻臨清宗城隋縣有張甲河張渠經城隋縣熙寧六年省為鎮入京城清平隋縣有新渠金堤内黄隋縣河以北為内以南為外陳留有外黄此為内黄成安有安陽縣河漳河蚩尤塜洹水後周縣熙寧初省為鎮𨽻成安
  博州 春秋時齊之西界聊攝地也戰國時為衞齊趙三國之交秦屬東郡漢為東郡平原清河三郡境後漢屬東郡平原二郡地晉屬平原國宋分置魏郡後魏因之其後置南冀州隋初廢後置博州煬帝初州廢以其地屬武陽郡唐復置博州或為博平郡屬河東道領縣六聊城 博平 清平堂邑髙唐 武水周廢武水縣入聊城宋為防禦以清平縣𨽻大名屬河北路淳化三年以河決移治於孝武渡西建炎後沒於金金屬山東西路嘉定十二年淮東制置賈渉納降恩博景德四州旋失之 貢平紬領縣四治聊城 聊城漢縣有微子城黄河金沙水堂邑漢縣有黄河髙唐漢縣有烏犢河博平唐縣有漯河
  鄆州 春秋時為魯之附庸須句國也左傳伐邾取須句是也戰國時屬宋秦屬碭郡漢屬東郡東平國地後為東平國晉宋後魏並因之後周宣帝置魯州尋廢隋又置鄆州煬帝初為東平郡治古須句縣唐為鄆州或為東平郡屬河南道領縣五須昌 鉅野 宿城 壽張 鄆城後為天平軍節度周以鄆城鉅野二縣屬濟州宋因之後改為東平府屬京東西路置安撫使大觀元年陞大都督府建炎後沒於金金𨽻山東西路嘉定十三年其節度使王福以鄆降河東北俱震後復失 貢絹阿膠領縣六治須城 須城秦須昌縣後唐改有梁山濟水清河中都唐縣有汶水大野陵金改為汶陽縣夀張漢縣有梁山濟水東阿秦縣有吾山穀城山黄河阿井陽穀隋縣景德三年徙治孟店平隂古肥子國隋縣
  德州 春秋及戰國皆屬齊秦置齊郡漢髙帝分置平原郡後漢因之晉為平原國宋為平原郡後魏後周同隋初廢後置德州煬帝初復為平原郡唐平竇建德復置德州其後或為平原郡屬河北道宋同領縣七安德安陵平原 蓨 平昌將陵 長河周以景州安陵來屬廢長河宋因之建炎二年沒於金金𨽻山東東路 貢絹領縣五治安德 安德漢縣古馬頰覆釡二河在此平原漢舊縣鄃縣故城在其地有黄河金河德平漢平昌縣梁改熙寜六年省為鎮入安徳將陵隋縣景德元年移治西長河安陵後魏縣景祐二年廢入將陵
  棣州 春秋戰國屬齊秦為齊郡之地漢屬平原渤海千乘三郡地後漢為平原郡樂安國晉為樂陵樂安二國地宋為樂陵郡後魏又為樂陵樂安二郡地隋屬渤海郡唐武德四年分置棣州或為樂安郡屬河北道宋同領縣五厭次 商河 陽信 渤海 蒲臺周以蒲臺渤海二縣置濵州宋因之建隆二年升為團練俄為防禦大中祥符八年移治陽信縣界八方寺建炎二年沒於金 貢絹領縣三治厭次 厭次漢縣有故關商河隋縣有馬頰河陽信漢縣有鉤盤河濵州 本棣州蒲臺渤海縣後唐以其地斥鹵置𣙜鹽務漢改贍國軍周建為州宋因之屬河北道 貢絹領縣二治渤海 渤海唐縣舊黄河在縣西北後河水移道有秦蒲臺豆子坑招安熙寧二年省元豐復有儒山沙河
  滄州 春秋戰國時為齊趙二州之境秦鉅鹿上谷二郡地漢髙帝置渤海郡後漢晉因之宋文帝置樂陵郡孝武分置渤海郡後魏因之太武初改渤海郡為滄水郡孝文帝時復舊至孝明帝分瀛冀二州置滄州及浮陽樂陵安徳三郡隋初郡廢後以其地置棣州煬帝改為滄州尋為渤海郡唐為滄州或為景城郡屬河北道宋同領縣十二長蘆 樂陵 鹽山 清池 南皮 東光 景城 弓髙 饒安 臨津 魯城無棣後為横海軍節度又改義昌軍梁改順化軍後唐
  復為横海軍周廢長蘆乾符二縣入清池宋因之九河悉在州境州居九河下流從州取海上路趨平州入符家寨則咫尺幽薊矣雄霸之間即景德敵騎東歸之路也建炎三年沒於金嘉定十三年淮東制置賈渉収復旋失 貢大絹栁箱領縣七治清池 清池漢浮陽縣地有洛水徒駭河長蘆河衡漳河乾符寨樂陵漢縣有鬲津馬頰鉤盤河熙寧二年徙樂陵郡治咸平鎮南皮漢縣有大小台山永濟河潔河無棣隋縣有蒲縈臺秦始皇縈蒲繫馬之地有老烏山鬲津河無棣河治平元年徙無棣縣治保順軍即縣治置軍使棣州饒安漢縣有胡河無棣河熙寧五年省為鎮入清池鹽山隋縣有毛氏河臨津唐縣熙寜六年省為鎮入南皮
  恩州 兖冀二州之境河自大伾山北過洚水至於大陸按驗地志云枯洚渠在經城縣界北入信都郡界又按經城縣在郡治西北五十四里今郡治乃在洚水之東古兖州之域其在洚水之西諸縣是故冀州之域即此地界也春秋時屬齊其後屬晉七國時屬趙秦為鉅鹿郡漢分置清河郡後漢為清河國晉因之後魏北齊並為清河郡後周因之兼置貝州隋初郡廢煬帝初復置清河郡而廢州唐為貝州或為清河郡屬河北道宋同領縣九清河 清陽 武陵 夏津 漳南 宗城 臨清 經城 歴亭後唐以臨清改屬興唐府晉為永清軍節度周為防禦宋復為節度以永濟宗城經城等三縣屬大名府慶歴八年改為恩州永清軍節度建炎後沒於金𨽻山東大名府路以大名府臨清縣來屬 貢絹白氈領縣五治清河清河漢縣端拱元年徙治永寧鎮淳化五年徙今治清陽漢曰貝邱隋縣熙寧元年廢入清河
  武城漢曰東武城縣七國時趙封平原君於此有弦歌臺漳南漢東陽縣隋改在漳水之南至和元年廢入歴亭歴亭隋縣
  澶州 唐武德四年析黎州之澶水魏州之頓邱觀城置貞觀元年州廢縣還故屬大歴七年田承嗣表以魏州之頓邱臨黄復置屬河北道宋同領縣三見上晉為鎮寧軍節度以廣晉府之臨河濮州之濮陽來屬雍熙中以滑州之衞南黎陽二縣來屬端拱初以黎州隸通利軍又廢臨黄入觀城慶歴四年徙清豐縣治德清軍即縣置軍使隸州熙寧六年省頓邱縣入清豐崇寧四年建州為北輔五年陞為開德府以大名府朝城南樂兩縣來屬靖康後沒於金金為開州屬山東大名府路紹興間臨河衞南二縣為黄河水渰廢 貢莨莠席南粉領縣七治濮陽 濮陽漢縣有衞陽山鮒□山黄河淇河瓠子口觀城隋縣有黄河泉源河臨河隋縣有旄邱淇水永濟渠澶淵清豐唐縣有廣陽山黄河衞南隋縣有九里溝朝城有武河黄河南樂有大河故瀆枯繫河金堤
  景州 唐貞元元年析滄州之弓髙東光臨津置長慶元年州廢縣還滄州二年復以弓髙東光臨津南皮景城置大和四年州又廢縣還滄州景福元年復置屬河北道宋同領縣五見上周降為定逺軍屬滄州以安陵𨽻德州廢弓髙宋太平興國六年以軍直屬京淳化元年以冀州阜城來屬省弓髙為鎮景德元年改為永静軍靖康後沒於金金為景州仍割冀州蓨縣來屬 貢簟領縣三治東光 東光漢縣有永濟渠漳河將陵有永濟渠鉤盤河阜城漢縣有衡漳河
  通利軍 宋端拱元年以澶州黎陽縣建為軍屬河北路天聖四年以衞州縣𨽻軍熙寧三年廢以二縣𨽻衞州元祐元年復為軍政和五年陞為濬州號濬州軍節度又改為平川軍靖康後沒於金領縣二治黎陽 黎陽漢縣有大伾山枉人山倉城黎陽津有蘇門山鹿臺糟邱酒池
  古青州
  禹貢曰海岱惟青州孔安國以為東北據海西南距岱此則青州之界東跨海矣其界蓋從岱山東歴密州東北經海曲萊州越海分遼東樂浪三韓之地西抵遼水也嵎夷既略濰淄其道嵎夷地名即暘谷所在也略言用功少也濰淄二水名皆復古道濰水出今高密郡莒縣濰山淄水今淄川縣厥土白墳海瀕廣瀉瀕水涯也瀉鹵醎之地瀕音頻又音賓瀉音昔萊夷作牧萊山之夷地宜畜牧今東萊郡舜分青州為營州皆置牧鄭元云舜以青州越海分置營州其遼東之地安東府宜禹貢青州之域也周以徐州合青州其土益大周之青州兼有徐兖二州之分周禮職方曰正東曰青州其山曰沂藪曰孟豬沂山在今瑯琊郡沂水縣即沂水所出也孟豬澤名今睢陽郡宋城縣即明豬屬禹貢荆河州與職方山藪不同也川曰淮泗浸曰沂沭沭水出東海郡沭陽縣沭音述其利蒲魚人二男二女畜宜雞狗穀宜稻麥蓋以土居少陽其色為青故曰青州在天官虚危則齊之分野漢之淄川東萊瑯琊高密膠東濟南皆其分也秦平天下置郡此為齊郡今北海濟南淄川東萊東牟等郡地是瑯琊之東境今高密郡地也遼東今安東府秦亂項羽宰割天下以其地為國曰膠東以田市為王理即墨今東萊郡縣以田都為王理臨淄今北海郡縣地也濟北以田安為王理博陽謂之三齊漢武置十三州此亦為青州領郡國有六後漢因之領郡國五理臨淄今北海郡縣是也魏晉亦因之領郡國六晉又置平州領郡國五理昌黎今安東府也懷帝末沒於石勒慕容皝及慕容恪滅冉閔尅青州至苻氏平燕復有其地及苻氏敗後刺史苻朗以州降晉晉以為幽州以辟閭渾為刺史鎮廣固安帝時平州又陷於慕容垂其青州又為慕容德所據復改為青州慕容超移青州於東萊後為劉裕所尅復置青州時以羊穆之為刺史鎮廣固平州自慕容垂後又沒於馮跋旋為後魏所有其青州宋分為青冀二州青領郡九理臨淄冀領郡九理歴城今濟南郡縣後入後魏其後分析不可具舉唐分置十五部此為河南道北海濟南淄川東萊高密河北道安東府宋為東京路建炎後沒於金
  青州古齊號稱强國憑負山海擅利鹽鐵管仲謂楚師曰我齊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穆陵山在今瑯琊郡沂水縣界無棣今景城郡縣又燕王謂蘇秦曰吾聞秦地清濟濁河可以為固長城巨防可以為塞今濟陽郡盧縣界有防門山又有長城東至海太公用之而富人管仲資之以興霸人情變詐好行機術豈因輕重而為弊乎固知導人之方先務推以誠信漢高帝詈婁敬曰齊虜以口舌得官又汲黯斥公孫𢎞齊人多詐也逮於漢氏封立近戚漢初田肯說高帝曰齊東有瑯琊即墨之饒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濁河之險北有渤海之利隔懸千里齊得十二焉故號東西秦非親子弟勿王武帝臨極儒雅盛興晉恵之後淪沒僭偽慕容建國二代而亡今古風俗頗革亦有文學唐初立都督府命親王鎮之
  古青州歴代沿革之圖
  春秋時可考者五國
  齊 莒 萊 牟 譚
  秦時為郡三
  齊郡 瑯琊郡東境是遼東郡
  漢時為郡國十二縣一百八十六
  北海郡二十六縣營陵 劇魁 安邱 瓡 淳于益 平壽 都昌 平望 羊石平的 柳泉 壽光 樂望 饒 斟 桑犢 平城 密鄉 新成 樂都 石鄉 上鄉 成鄉膠陽 劇
  髙密國五縣髙密 昌安 石泉 夷安 成鄉膠東國八縣即墨 昌武 下密 壮武 都秩 挺觀陽 鄒盧淄川國三縣劇 東安平 橋鄉
  濟南郡十四縣鄒平 臺 梁鄒 土鼔 於陵 陽邱 東平陵 般陽 菅 朝陽 歴城 猇 著 宜成
  齊郡十二縣臨淄 昌國 利 西安 鉅定 廣廣饒 昭南 臨胊 北鄉 平廣 臺鄉
  瑯琊郡五十一縣東武 不其 海曲 贛榆 朱虛諸 梧成 靈門 姑幕 雲虚水 臨原 瑯琊 袚 柜 缾 邞 雩段黔陬 箕 計斤 稻 臯虞 平昌 長廣 横東莞 魏其 昌 兹鄉 昆山 參封 椑高廣 髙鄉 柔 即來 麗 武鄉 伊鄉 新
  山 高陽 駟望 安邱 折泉 博石 房山慎鄉 高陵 臨安 石山
  城陽國四縣莒 陽都 東安 慮
  東萊郡十七縣掖 腄 平度 黄 臨朐 曲成牟平 東牟 㡉 育犂 昌陽 不夜 當利 盧鄉 陽樂 陽石 徐鄉
  遼東郡十八縣襄平 新昌 無慮 望平 房 候城 遼隊 番汗 險瀆 遼陽 居就 高顯 安市 武次 平郭 文 沓氏 西安平
  樂浪郡二十五縣朝鮮 𧦦邯 浿水 含資 黏蟬遂成 增地 帯方 駟望 東暆 海冥 列口 長岑 屯有 昭明 鏤方提奚 渾彌 吞列 不而 蠶台 前莫 邪頭昧 華麗 夫須
  元莵郡三縣高句驪 上殷台 西蓋馬
  晉時為郡國十一縣六十九
  齊國五縣臨淄 廣饒 東安平 西安 昌國濟南郡五縣平夀 下密 膠東 即墨 祝阿樂安國八縣高苑 臨濟 博昌 利益 蓼城 鄒夀光 東朝陽長廣郡三縣不其 長廣 挺
  城陽郡十縣莒 姑幕 諸 昌安 淳于 東武髙密 壯武 黔陬 平昌東莞郡八縣東莞 朱虚 營陵 安邱 蓋 臨朐劇 廣東萊國六縣掖 當利 盧鄉 曲城 黄 㡉遼東國八縣襄平 文 新昌 力城 安市 居就樂就 西安平元莵郡三縣望平 高句驪 高顯
  樂浪郡六縣朝鮮 屯有 渾彌 遂成 鏤方 駟望帶方郡七縣帶方 列口 南新 長岑 提奚 含資 海冥隋時為郡四縣三十六
  北海郡十縣益都 臨淄 千乘 博昌 夀光 臨朐 都昌 北海 營邱 下密齊郡十縣歴城 祝阿 臨邑 臨濟 鄒平 章邱長山 高苑 亭山 淄川髙密郡七縣諸城 東莞 郚城 琅琊 髙密 膠西 安邱東萊郡九縣掖 膠水 盧鄉 即墨 觀陽 昌陽黄 牟平 文登唐時為州八縣三十四
  青州七縣 濰州二縣 齊州八縣 淄州五縣 登州四縣 密州四縣 萊州四縣 安東大都䕶府宋時為州七縣三十
  青州六縣 濰州三縣 齊州四縣 淄州四縣 密州五縣 萊州四縣 登州四縣
  青州 少皥之世有爽鳩氏虞夏時有季萴仕側反湯末有逄公伯陵逄音蒲江反𣪞末有蒲姑氏皆為諸侯國於此地周成王時蒲姑氏與四國作亂成王滅之以封太公是為齊國所謂營邱後徙都臨淄亦其地今臨淄縣秦屬齊郡漢置北海郡晉為北海樂安二國之地兼置青州領郡國五理於此永嘉末陷於石勒冉閔亂段龕據之慕容恪攻圍數月而剋其後南燕慕容德建都於此慕容德初議所都尚書潘聰曰青齊沃壤號曰東秦地方千里四塞之固負海之饒可謂用武之國廣固者曹嶷之所營山川險峻足為帝王之都從之至慕容超宋武帝來伐超固守攻圍七月而拔之宋置青州領郡九理於此後入後魏又置青州宋將沈文秀為青州刺史守東陽城為後魏將慕容白曜攻圍三年無救而陷後周置齊郡隋文帝初郡廢煬帝初州廢置北海郡唐為青州或為北海郡屬河南道為平盧軍節度領縣七益都 北海 臨淄 夀光 千乘博昌臨朐晉為防禦漢復為平盧軍節度宋改為鎮海軍
  建隆三年以北海縣置軍屬京東路慶歴二年置京東東路安撫使郡東北至海故曰北海青齊鹽利被天下盗賊所聚建炎三年沒於金金為益都府𨽻山東路嘉定十二年金守張林以所部濵棣淄川來降濟沂莒州亦降俄復叛十五年山東忠義李全居青州以自守後亦叛 貢仙紋綾梨棗領縣六治益都 益都晉廣固城在縣西四里曹嶷所築有大澗甚廣故名廣固城有南山堯山淄澠水平盧水臨淄齊國都一名營邱為海岱間一都會有牛山愚山谷葵邱臨朐古伯氏駢邑有臨朐山夀光漢舊縣古紀國城在縣西有斟灌城寒浞國博興漢博縣後唐改有濟水時水海浦千乘漢博縣後唐置有濟水時水海浦濰州 唐武德二年以青州之北海營邱下密置濰州八年州廢復𨽻青州宋建隆三年以青州北海縣建為北海軍又置昌邑縣𨽻之乾徳三年陞為濰州又增昌樂縣為上州團練屬京東路建炎二年沒於金金𨽻山東東路 貢綜絲紽領縣三治北海 北海唐縣有濰水昌邑隋都昌縣唐廢建隆三年復置昌樂唐營邱縣後廢乾徳中復置更名有方山聚角山丹水朐水齊州 春秋戰國並屬齊秦屬齊郡漢韓信伐齊至歴下即其地也文帝分置濟南國景帝改為濟南郡樂安郡後周亦有濟南郡隋初廢煬帝初置齊州唐復為齊州或為臨淄郡復改為濟南郡屬河南道領縣八歴城臨濟 章邱 豐齊 禹城臨邑 全節 亭山宋屬京東路咸平四年廢臨濟景德三年以章邱置清平軍熙寧三年廢軍復為縣𨽻齊州政和六年陞為濟南府興國軍節度齊當天中由腹齊也建炎二年守逆豫以州降遂沒於金金𨽻山東嘉定十三年金守王斌以城來降旋復失 貢綿絹陽起石防風領縣四治歴城 歴城漢縣有故譚國城歴山華不注山禹城古祝國唐縣有禹息城黎齊關長清隋縣至道二年徙城於刺榆店有磨笄山石茒四口關臨邑漢縣建隆元年河決公乘渡口壞縣城三年後移孫耿鎮
  淄州 禹貢曰濰淄既道即其地也春秋戰國皆齊地秦屬齊郡漢屬濟南樂安二國之地又置淄川國晉屬樂安國後魏置東清河郡北齊廢之隋置淄州煬帝初併其地入齊郡唐復置淄州或為淄川郡屬河南道領縣五淄川 長山 鄒平高苑 濟陽宋屬京東路景德三年以髙苑置宣化軍熙寧三年廢軍復為縣𨽻州建炎二年沒於金 貢綾防風長理石領縣四治淄川 淄川漢般陽縣有淄水萊蕪縣故城在東南漢淄川國亦在此古齊長城長山漢於陵縣陳仲子隐處有長白山粟水鄒平漢縣有濟水系河髙苑漢縣有黄河濟河
  密州 戰國屬齊秦屬瑯琊郡漢屬髙密國城陽國地後漢屬瑯琊郡北海國地晉屬城陽郡後魏復置髙密郡後置膠州隋初為密州以密水為名煬帝後改為髙密郡唐因之屬河南道領縣四諸城 安邱高密 莒漢為防禦周為軍事宋復為防禦屬京東道開寳五年陞為安化軍節度建炎元年沒於金金𨽻山東路嘉定十二年賈渉命李全取濰密旋復失 貢絹牛黄領縣五治諸城 諸城隋縣有瑯琊山安邱古根牟國有劉山安邱山涪水汶水濰水春秋莒國有洺水濰水沭水浯水高密春秋晏平仲所食之邑隋縣有密水膠水膠西夲板橋鎮元祐三年置為縣置知縣兼臨海軍使
  萊州 春秋時萊子國也禹貢萊夷作牧是也齊侯遷萊子於郳在齊國之東故曰東萊戰國屬齊秦屬齊郡兩漢為東萊郡晉為東萊國宋為東萊郡後魏復為東萊郡後置光州隋改為萊州煬帝改為東萊郡唐為萊州或為東萊郡屬河南道領縣四掖 即墨 膠水 昌陽宋因之為防禦使屬京東道建炎三年沒於金金𨽻山東東路𨽻招逺縣貢牛黄海藻牡礪石器領縣四治掖 掖漢縣有萬里沙漢武
  帝所禱萊陽漢昌陽縣後唐改有高麗山七子山五龍水膠水隋縣有明堂山金泉山膠水即墨漢縣有古不其城牢山不其山天寳山活水
  登州 春秋牟子國也戰國屬齊秦屬齊郡漢以下並屬東萊郡唐武后分萊州置登州或為東牟郡屬河南道領縣四宋同宋為防禦屬京東路州三面距海祖宗時海中諸國朝貢皆由登萊常屯重兵習水戰為京東捍屏建炎三年沒於金金𨽻山東東路嘉定十三年賈渉取登萊旋失之 貢金牛黄石器領縣四治蓬萊 蓬萊名不夜城春秋時萊子所置以日夜出故名有羽山九月山之罘水駞碁沙門二寨漢縣有萊山黄水牟平漢縣有東牟山之罘山清陽水偽齊偽為寧海軍金始陞為州文登北齊縣有文登山成山昌陽水金人屬寧海
  安東大都䕶府 舜分青州為營州置牧宜遼水之東是也春秋戰國屬燕秦立遼東郡漢因之東通樂浪本朝鮮國武帝元封三年朝鮮人斬其王而降以其地為樂浪元莵等郡後又置帶方郡並在遼水之東晉因之兼置平州領郡國五治於此自後漢末公孫度自號平州牧及其子康康子淵並擅據遼東東夷九種皆服事之魏置東夷校尉居襄平而分遼東昌黎元莵帶方樂浪五郡為平州後還合幽州及淵滅後有䕶東夷校尉居襄平晉咸寜二年分昌黎遼東元莵帶方樂浪等郡國五置平州以慕容廆為刺史屬永嘉之亂為衆所推及其孫儁移都於薊其後慕容垂子寳又遷於和龍後魏時髙麗國都其地唐總章元年李勣平髙麗得城百七十六分其地為都SKchar府九州四十二縣一百置安東都䕶府於平壤城以統之用其酋渠為都SKchar刺史縣令上元二年徙遼東故城儀鳳二年又徙新城聖歴元年更名安東都䕶府神龍元年復故名開元二年徙於平州天寳二年又徙於遼西故郡城至德後廢領羈縻州十四
  古徐州
  禹貢曰海岱及淮惟徐州東至海北至岱南及淮淮沂其乂蒙羽其藝淮沂二水已理蒙羽二山皆可種藝蒙山在瑯琊郡費縣羽山在東海郡朐山縣淮水出今淮安郡桐栢山沂出瑯琊郡沂水縣是也厥土赤殖墳草木漸苞殖黏也漸苞言相漸及苞裹而生羽畎夏翟嶧陽孤桐羽畎羽山之谷也出夏翟翟雉之羽可為旌旄者也嶧山之陽有特生之桐音可中琴瑟嶧山在今魯郡鄒縣也浮於淮泗達於河渡二水而入於河也亦舜十二牧之一州併徐州屬青州今分入兖州之域蓋取舒緩之義或云因徐邱以為名在天文奎婁則魯之分野漢之東海南有泗水至淮得臨淮之下相睢陵僮取慮皆其分也今魯郡之東南境及瑯琊之南境東海臨淮之北境皆其地慮音閭兼得宋齊吳之交漢之楚國山陽今彭城及魯郡之西境皆宜屬宋漢之瑯琊泰山今瑯琊之北境魯郡之北境宜屬齊漢臨淮之南境宜屬吳也秦平天下置郡此為泗水今臨淮彭城郡是也瑯琊之西境今瑯琊郡薛郡今魯東海等郡漢又加置東海郡漢武帝置十三州還以其地為徐州領郡國四後漢並因前代理於郯今臨淮郡下邳縣魏晉亦曰徐州領郡國七理彭城今郡自元帝渡江徐州所得唯半而已餘並没於石氏宋初因之領郡十三理彭城明帝初地入於後魏其後不可詳焉唐分置十五部此為河南道彭城臨淮魯郡東海瑯琊郡唐末海泗二州為楊行密所據後為南唐周世宗伐南唐取二州宋分為京東路京西路徐兖淮南東道海泗建炎後沒於金惟海泗二州屢得屢失紹興議和卒割以遺金徐方鄒魯舊國漢興猶有儒風自劉石亂華天下分裂分居二境尤被傷殘彭城要害藩捍南方必争之國常置重兵數百年中無復講誦况今去聖久逺人情遷蕩大抵徐兖其俗略同
  古徐州歴代沿革之圖
  春秋時可考者十四國
  魯 薛 邾 滕 徐 鄫 鄅 紀 郳 蕭 宋南境 牟 顓臾 偪陽
  秦時為郡三
  泗水郡 薛郡 瑯琊郡西境是
  漢時為郡國八縣一百有六
  東海郡三十八縣郯 蘭陵 襄賁 下邳 良成平曲 戚 朐 開陽 祝其 費利成 海曲 蘭祺 繒 南城 山鄉 建鄉即邱 于鄉 臨沂 厚邱 容邱 東安 合
  鄉 承 建陽 曲陽 司吾 平曲 都陽 隂平 郚鄉 武陽 新陽 建陵 昌慮 都平
  臨淮郡二十九縣徐 取慮 淮浦 盱眙 厹猶僮 射陽 開陽 贅其 西平高山 睢陵 鹽瀆 淮隂 淮陵 下相 富陵東陽 播旌 蘭陵 高平 開陵 昌陽 廣平 樂陵 襄平 海陵 輿 堂邑
  山陽郡二十三縣昌邑 成武 湖陵 東緡 方與橐 鉅野 單父 都關 城都薄 黄 爰戚 郜成 中鄉 平樂 鄭 瑕邱 淄鄉 栗鄉 曲鄉 南平陽 西陽
  瑯琊郡南境是縣見青州
  泰山郡南境是縣見兖州
  楚國七縣彭城 留 梧 傅陽 呂 武原 淄邱沛郡東境是縣見豫州
  魯郡六縣魯 卞 汶陽 蕃 騶 薛
  泗水國三縣凌 泗陽 于
  晉時為郡國四縣三十五
  彭城國七縣彭城 留 廣戚 傅陽 武原 吕梧魯郡七縣魯 汶陽 卞 鄒 蕃 薛 公邱東海郡十二縣郯 祝其 朐 襄賁 利成 贛榆厚邱 蘭陵 承 昌慮 合鄉戚
  瑯琊郡九縣開陽 臨沂 陽都 繒 即邱 華費 東安 蒙隂隋時為郡四縣三十三
  彭城郡十一縣彭城 蘄 榖陽 沛 留 豐 蕭滕 蘭陵 符離 方與魯郡十縣瑕邱 任城 鄒 曲阜 泗水 平陸龔邱 梁父 博城 嬴下邳郡七縣宿豫 夏邱 徐城 淮陽 下邳 良城 郯東海郡五縣朐山 東海 漣水 沭陽 懐仁唐時為州六縣三十七
  徐州七縣 泗州六縣 兖州十一縣 海州四縣宿州四縣 沂州五縣
  宋時為州八縣二十七
  徐州五縣 淮陽軍二縣 泗州三縣 兖州七縣海州四縣 沂州五縣 漣水軍一縣 宿州五縣徐州 古大彭之國春秋戰國為宋地春秋經曰圍宋彭城即宋本邑後屬楚謂之西楚項羽建都於此秦屬泗水郡漢為楚國沛郡地後漢及晉並為彭城國晉立徐州以為重鎮領郡國七治於此地宋因之領郡十二治同又為彭城沛二郡地文帝元嘉中王元謨上表曰彭城南届大淮左右清汴表裏京甸捍接邊境城隍峻整襟衞周固又自淮以西襄陽以北經塗三千逹於濟岱六州之人三十萬户常得全安實由此鎮後魏大將尉元上表曰彭城宋之要蕃南師來侵莫不因之以陵諸夏郡城由來非攻所能㧞言其險固也後魏得之置徐州兼立東南道行臺後周立總管府大將王軌破陳軍於吕梁擒吳明徹悉降其衆也隋改彭城郡唐為徐州或為彭城郡武寧軍節度屬河南道領縣七彭城 沛 蘄 蕭豐 滕 符離宋屬京東路太平興國七年以下邳宿遷二縣建淮陽軍元豐初改屬京東西路 按爾雅濟東曰徐州者商無青并青於徐也周禮正東曰青州者周無徐并徐於青也今以周九州考之青州得沂山及沂泗淮三水兖州得大野無復古徐州矣今州即古彭城地也三面阻水獨其南可通軍馬紹興後沒於金金𨽻山東西路 貢雙絲綾紬絹領縣五治彭城 彭城古大彭國有猴水泗水沛澤又有項羽及宋武戯馬臺漢縣有沛宫高祖置酒之所有泗水泡水漷水古蕭叔國漢縣有眢井古滕及小邾二國地有桃山抱犢山漷水漢縣有始皇厭氣臺
  淮陽軍 本徐州下邳縣後漢為下邳國梁為武州唐置邳州後屬泗州又屬徐州宋太平興國間建為軍并以泗州宿遷來屬屬京東東路其地三面阻水建炎三年沒於金金改為邳州𨽻山東西路 貢絹領縣二治下邳 下邳夏時為邳國漢楚王信所都有嶧陽山磬石山文山沂水泗水沭水睢水宿遷春秋時鍾吾子國東晉置宿遷郡唐縣有泗水汜水
  泗州 古徐州地春秋為魯國地戰國魯宋吳三國之境秦屬泗水郡漢屬臨淮東海沛三郡地後漢以其地合於下邳國兼置徐州領郡四治於此宋為南彭城下邳二郡地後魏亦為下邳郡兼置南徐州東魏改為東楚州後周改為泗州隋改為下邳郡唐為泗州或為臨淮郡屬河南道領縣六臨淮 宿遷 下邳漣水 虹 徐城唐末為楊行密所有周世宗伐南唐而取之宋建隆二年廢徐城縣乾德元年以楚州之盱眙濠州之招義二縣來屬太平輿國三年以漣水縣屬漣水郡七年以下邳宿遷二縣𨽻淮陽軍屬河東路紹興以來屢為金所據攻奪不休十二年和議成割以遺金金𨽻河南路二十一年忠義人夏俊収復隆興再和復割以遺金而盱眙招信二縣并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之天長置盱眙軍紹定間又改招信軍 貢絹領縣三治臨淮 臨淮唐縣景德三年移治徐城驛有淮水磬石山盱眙漢縣有義帝祠都梁山盱眙山龜山淮水招信唐招義縣太平興國初改建炎四年以屬濠州
  兖州治瑕邱縣始禹導沇水而為濟截河南渡東流與荷澤汶水會又東北入於海兖州在濟河之間因濟水𤼵源為名今郡理乃北境也至周置兖州始兼得今郡之地而濟水自王莽末入河同流於海則河南之地無濟水矣自後所立皆襲舊名兼有濟南濟北濟陽濟隂郡國蓋建置之際未之審詳也古少皥之墟也禹貢徐兖二州之域任城龔邱縣即兖州界餘並徐州域春秋及戰國並魯國亦邾國之境邾國黄帝之後陸終之子曹姓所封也今鄒縣也今黄州亦邾國之地陸終之後所封蓋陸終有六子各為國也任國太皥之後風姓今任是也後亦為宋齊所侵東嶽泰山在焉秦為薛縣漢髙后更為魯郡及泰山山陽郡地後漢為任城國山陽泰山郡地兼置兖州領郡國八理於此晉改為魯郡宋為泰山高平魯三郡地及兖州領郡六理於此後魏亦為魯郡北齊改為任城郡隋初置兖州煬帝改為魯郡唐初偽魯徐圓朗都之尅平後改為兖州後為魯郡後為泰寧軍節度屬河南道領縣十一瑕邱 泗水 鄒 曲阜 萊蕪 任城金鄉 方輿 中都 龔邱 乾封後唐以魚臺屬單州周為防禦以任城金鄉屬濟州宋建隆元年復為節度大中祥符元年陞為大都SKchar政和八年陞為襲慶府屬京東西路建炎後沒於金金𨽻山東西路貢大花綾墨雲母紫金石防風茯苓領縣七治瑕邱瑕邱漢縣有磁陽山泗水洸水仙源黄帝所生之地亦為少昊之墟古魯國都曲阜縣大中祥符五年改有夀邱洙水泗水慶源河孔子宅矍相圃窮桑大庭氏之庫奉符唐乾封縣開寳五年移治岱嶽鎮大中祥符元年改有泰山社首徂徠亭石閭髙里山偽齊改泰安軍金人陞州古邾國漢縣有嶧山鳬山萊蕪唐縣有肅然山金屬泰安州龔邱隋縣有讙水泗水魯下邑隋縣有尼邱陪尾云云新甫山莵裘城鄒城
  海州 春秋及戰國為魯之東境後屬秦為薛郡地後分薛郡為郯郡漢改郯為東海郡後漢及晉因之宋亦然兼僑立青冀二州梁置南北二青州後入後魏東魏改為海州隋改為東海郡唐為海州或為東海郡屬河南道領縣四朐山 東海沭陽懐仁宋為團練屬淮東路建炎後陷於金紹興十年韓世忠遣王勝収復十一年張浚夷其城遷其民於鎮江三十一年張子蓋帥諸將死戰大敗金師隆興初魏□下海州虜攻之不尅湯思退割以遺金金人𨽻山東東路又撥漣水縣來𨽻嘉定十三年制臣賈渉遣李全收復 貢絹獐皮鹿皮領縣四治朐山 朐山後周縣有秦始皇立石海上以為秦東門有羽山東海隋縣有蒼梧山捍海堰懷仁後魏縣有祝其城夾谷沭陽後周縣有汶水
  沂州 春秋時齊魯二國之地戰國屬齊魯二國之境秦瑯琊郡漢為東海瑯琊二郡地後置瑯琊國魏晉亦置瑯琊國宋為瑯琊郡齊不得其地後魏置北徐州後周改為沂州隋復為瑯琊郡唐為沂州或為瑯琊郡屬河南道領縣五臨沂 沂水 新泰 承 費宋為防禦屬京東路建炎以後沒於金金𨽻山東東路 貢仙靈脾紫石英茯苓鍾乳石領縣五治臨沂 臨沂漢縣有羽山沂水沭水沂水隋縣有穆陵山齊南界有大峴山險固處慕容超不能據故敗古費國唐縣有蒙山東蒙山春秋鄫子國唐縣有抱犢山偪陽城新泰晉縣有具山敖山
  漣水軍 本泗州漣水縣地宋太平興國三年建為軍熙寧五年廢為縣屬楚州元祐二年復為軍屬淮東路紹興十一年沒於金三十二年收復依舊𨽻楚州又𨽻海州以去海州二百四十里不便陞軍縣一 漣水縣隋縣有北漣水金𨽻海州
  宿州 本徐泗二州地唐元和四年析徐州之符離泗州之虹置太和三年州廢七年復置初治虹後徙治符離屬河南道領縣四符離 虹蘄臨渙建隆元年陞為防禦開寳五年建為保静軍節度屬淮東路建炎後沒於金金𨽻河南路隆興初張浚SKchar師復虹縣隨師潰地再失貢絹領縣五治符離 符離北齊縣有諸陽山淮水靈壁城漢縣有睢
  水垓下隋縣有渙水渦水臨渙舊𨽻徐州元和後來屬有嵇山汴河淝水靈壁本虹縣之靈壁鎮元祐元年陞為縣










  文獻通考卷三百十七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