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卷0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巻二十三 新增東國輿地勝覽
卷二十四
作者:李荇 李氏朝鲜
1530年9月
巻二十五

安東大都護府

[编辑]

東至眞寶縣界六十五里,至靑松府界六十六里。南至義城縣界四十四里。西至醴泉郡界五十四里。北至榮川郡界四十二里,至禮安縣界三十二里。距京都五百十四里。

建置沿革

[编辑]

新羅古陀耶郡景德王古昌郡高麗太祖後百濟甄萱戰於郡地,敗之。郡人金宣平[1]張吉佐太祖有功,拜宣平爲大匡,各爲大相,因陞郡爲府而改今名,後改永嘉郡成宗吉州刺史。顯宗改安撫使,又改知吉州事,後復爲安東府明宗時,南賊[2]孝心等剽掠州郡,遣師討平之,以府有功,陞爲都護府。神宗時,東京夜別抄孛佐等聚衆叛,以府有捍禦功,陞爲大都護府。忠烈王福州牧恭愍王避紅賊,南巡留駐,以州人盡心供頓,復陞爲安東大都護府。本朝因之。世祖時置鎭,以府使兼兵馬節度副使,未幾罷副使。

屬縣

[编辑]

臨河縣

[编辑]

在府東三十三里。本高句麗屈火郡新羅景德王曲城郡高麗初改今名,顯宗時來屬。

豐山縣

[编辑]

在府西三十五里。本新羅下枝縣景德王永安,爲醴泉郡領縣。高麗太祖時,縣人元逢有歸順之功,陞爲順州,後陷於甄萱,復降爲下枝縣,後改今名。顯宗時來屬。明宗置監務,後復來屬。

一直縣

[编辑]

在府南三十一里。本新羅一直縣景德王,爲古昌郡領縣。高麗初復舊號,顯宗時來屬。

甘泉縣

[编辑]

在府西一百里。高麗顯宗時來屬。

吉安縣

[编辑]

在府東五十里。本吉安部曲高麗忠惠王時陞爲縣。

奈城縣

[编辑]

在府北九十里。本退串部曲高麗忠惠王以鄕人宦者姜金剛有侍衛之勞,改今名,陞爲縣。

春陽縣

[编辑]

在府北一百十二里。本加也鄕高麗忠烈王十年,以土人護軍金仁軌有功,改今名,陞爲縣。

才山縣

[编辑]

在府東七十五里。本德山部曲高麗忠宣王敬和翁主之鄕,改今名,陞爲縣。

皆丹部曲

[编辑]

奈城縣北二十五里。

小川部曲

[编辑]

才山縣北二十五里。

鎭管

[编辑]

都護府二

[编辑]

寧海靑松

郡三

[编辑]

醴泉榮川豐基

縣八

[编辑]

義城奉化眞寶軍威比安禮安盈德龍宮

官員

[编辑]

府使

[编辑]

一人,正三品,兼兵馬僉節制使。他道、他鎭同。

判官、敎授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古陀耶古昌永嘉吉州福州綾羅地平石陵一界花山古藏昌寧《地理志》古昌寧國古寧

姓氏

[编辑]

本府金、權、姜、曺、張、高、李。

禹、郭竝來

臨河尹、李、申、全一作「金」、林。

開京

豐山金、林、柳、洪、康、沈。

剛州

一直任、孫本荀,高麗顯宗諱,改爲孫、全、盧、田、韓。

加良邵、尹。

甘泉李、金、趙、全、文。

張、崔竝續

吉安金、林、朴。

奈城

才山皆丹小川同。

召羅嚴。

春陽鄭、尹。

風俗

[编辑]

尙勤儉,務農桑

[编辑]

《地理志》。

務本節用

[编辑]

權偲《鄕射堂記》:「俗尙勤儉,務本而節用,有之遺風。」

勤儉忠義

[编辑]

權踶《德民樓記》:「勤儉之俗,忠義之烈,爲南方最。」

夫耕婦蠶,曲車背筐

[编辑]

前人記。

俗古民淳

[编辑]

白文寶《金榜記》。

風氣渾淪

[编辑]

權攀《慕恩樓記》。

新增石戰

[编辑]

每年正月十六日,府內居人以中溪分爲左右,投石相戰,以決勝負。庚午討時,募爲先鋒,賊不敢前。

形勝

[编辑]

道之雄藩

[编辑]

李石亨《射廳記》。

大江襟帶

[编辑]

白文寶《金榜記》:「巫峽列其左,城山控其右,大江襟帶,匯而爲湖。」

水淪黃池,山拔太白

[编辑]

無名氏《白蓮寺枕碧樓記》:「水淪黃池而呑萬壑,山拔太白而綜群巒。」

山川

[编辑]

淸涼山

[编辑]

才山縣西。

下枝山

[编辑]

一名豐嶽。在豐山縣

甁山

[编辑]

在府北十里。

高麗太祖甄萱戰,敗走,獲侍郞金渥,死者八千餘人。

文筆山

[编辑]

一名葛那山。在府南二十三里。世傳新羅金生學書于此山,仍名之。

安軸詩:金生筆法神,學書山室已千春。

太白山

[编辑]

小川部曲。詳江原道三陟府

耳而峴

[编辑]

臨河縣

豆毛峴

[编辑]

在府北三十五里。

茅峴

[编辑]

吉安縣

盧山

[编辑]

在府東二十五里。

鶴駕山

[编辑]

一云下柯山。在府西二十里。又見榮川郡

天燈山

[编辑]

在府北二十八里。

致遠峯

[编辑]

淸涼山崔致遠讀書於此,故名。

瓦釜灘

[编辑]

在府東三里。眞寶縣神漢川靑松府南川臨河縣琴召川之下流,合于犬項津之南。

龜嶺

[编辑]

一直縣

犬項津

[编辑]

在府東三里。勿也灘下流。

勿也灘

[编辑]

在府東十一里。蓼村灘下流。

蓼村灘

[编辑]

在府東四十里。禮安縣浮津下流。

禿川

[编辑]

在府南二十里。其源出義城縣黃山,入于犬項津之下流。

琴召川

[编辑]

臨河縣西五里。距府東二十七里。卽靑松府任內安德縣西川下流,入于瓦釜灘之上流。

女子池

[编辑]

豐山縣

新增花山

[编辑]

一在府東十四里,一在豐山縣南五里。

松官山

[编辑]

柰城縣南五里。

文殊山

[编辑]

柰城縣北。

松臺風穴

[编辑]

淸涼山

石峴

[编辑]

一直縣南一里。

古巖峴

[编辑]

在府南三十里。

廣灘

[编辑]

在府東十三里。

花川

[编辑]

豐山縣花山下。

斜川

[编辑]

一直縣前。

網羅潭

[编辑]

在府西三十里。

土産

[编辑]

鐵、人參、銀口魚、海松子、雪綿、蜂蜜、莞草、赤茯苓、白花蛇、紫石禿川,可爲硯、松蕈、石蕈、五味子、地黃。

城郭

[编辑]

邑城

[编辑]

石築。周二千九百四十七尺,高八尺。內有泉十八、渠一。

烽燧

[编辑]

南山烽燧

[编辑]

一名烽枝山。在府南十四里。東應申石山,南應一直縣甘谷山,西應豐山縣所山,北應開目山

申石山烽燧

[编辑]

在府南二十六里。東應臨河縣藥山,西應南山

藥山烽燧

[编辑]

臨河縣東十六里。東應眞寶縣南角山,西應申石山

所山烽燧

[编辑]

豐山縣南四里。西應醴泉郡西菴山,東應南山

堂北山

[编辑]

奈城縣南三里。東應奉化縣龍岾山,西應榮川郡城內山

開目山烽燧

[编辑]

在府北三十九里。南應南山,北應禮安縣祿轉山

甘谷山烽燧

[编辑]

一直縣東九里。南應義城縣馬山,北應南山

樓亭

[编辑]

觀風樓

[编辑]

在府城內。

金守溫記:嶺之南,雄藩鉅牧若[3]霧列而鼎峙。至於大都護之號,則唯永嘉府之是稱,而他郡不與者,何也?前朝恭愍王避寇南幸,駐蹕是邑,命將出師,克復京城,乘輿返正。以其訏謨定命於此,而能復安於大東,故賜號安東,陞大都護,以爲嶺南諸邑之冠。自是府之著姓大族蜚英中外,位[4]將相者,代不乏人,則其人物、土産之盛,又非他邑之可比矣。

客舍之東,舊有樓五楹,名曰德民。歲辛卯,燎人失火,一夕而黔。越明年癸巳,雞川君孫公昭以牧使,一善金君成慶以通判,共莅府事。孫公下車未久,弊袪利興,民和歲熟。召府之父老曰:「下邑小縣尙有樓以登王人,爾府之大而獨無哉?」於是鄕有壽俊,聞而交謁,雜然以請。孫公曰:「無以子煩!自守令之苛于法令而繁于賦斂,齊民逃寄於山林以緇其服者衆。爾府之內,必有髡而能陶埴、能攻木、能執繩墨以度長短者,其以名來!」翌日以陶者、木者、度長短者數十人進,孫公序其技能而分任其事。衆工齊奮,人各競心,伐木而民不知,輸材而民不知,摶土而埏埴,築竈而陶瓦,民皆不知。乃改卜客舍大門外,起樓五楹。曾不數月,傑閣翬飛,屹然以立。及其告訖,孫公飮衆工人,以落其成。而適監司[5]金公永濡入府,乃陟斯樓,顧瞻徘徊,一府之形勝,在於左右。謂孫公曰:「樓則成矣。名又襲回祿餘乎?」孫公曰:「府之無樓,府人悶之。今樓成而大賓戾止,請易以觀風,以彰今日相公之美政,何如?」公曰:「以余之故而名觀風,似若嫌於指美於己,然實通號也,何害?」遂以觀風署其額。

夫樓臺、亭榭固無關於治道,然其廢興也,則有可廢而不可興,有可興而不可廢,而吏政之得失,又可以觀於此。府因平地爲邑,又環以子城,其所謂官廨、舍宇皆卑隘堙鬱,當其暑月,雖牧、通判亦無取爽[6]。其或天地爲爐,火日燒空,王人之鞅掌者,四牡騑而原隰廣,驛舍荒而棠茇敝,間關乎道途之遠,出入於河山之險,白汗飜漿,黃塵滿袂,身又疲而氣又困。於是捨馬,登樓披襟,當檻淸風,颯然飄飄,若羽擧於霄漢之上,可以滌煩[7],可以暢精神,《詩》云:「誰能執熱,逝不以濯?」此之謂也。是豈可謂樓臺、亭榭不關於治道而可無於州郡乎?況以孫公游手是役而民不知,煨燼是興而不創新者乎?守令得人,則庶民安而享禮樂無爲之化;監司得人,則黜陟公而絶守令橫濫之弊。乃何無愁嘆之美,僅見於之世,獄訟息頌聲作,不復見西周之盛乎?此無他,非獨守令之不畏法,而監司亦未得人也。今公以府人爲時名卿,出按是道,律貪以嚴,故吏畏於法而無瀆貨之人;賦政以寬,故民得安業而無轉徙之苦。剖決明,而囹圄鮮滯囚;騶從簡,而傳舍有肥馬。凡便民之政、旌別之方,靡所不擧,嶺南七十餘州,皆席於安居樂業之中。異公還朝爲公爲卿,而斯樓突兀留乎大府,當與甘棠如召公遺愛之地歟!

僕四世祖判三司孫公洪亮以正一品退居是府,恭愍王賜几杖以寵之,則僕亦府人也。故樂道公之賢,而因以望觀風者之儷美於金公,而亦幸掛名於斯樓也。

映湖樓

[编辑]

在府南五里。

恭愍王南狩至,幸映湖樓,遂乘舟遊賞,仍射於湖邊。案廉使享王,觀者如堵,或有反袂興嗟者,或誦讖而嘆曰:「忽有一南寇,深入臥牛峯。」又云:「『牛大吼,龍離海,淺水弄淸波。』古聞其言,今見其驗!」

白文寶《金榜記》:歲在辛丑冬十一月,上避亂行至福州。初自而踰嶺,官吏洎民,臨亂蒼黃,如驚麇伏兔,罔措手足。雖令之,不能齊,上心憂之。及登嶺下視之,蒼蒼焉,茫茫焉,若天地之橫者,之一境也。由嶺以北,小白雄峙,而盤紆乎其南者有十餘州。爲巨鎭,山高而水淸,俗古而民醇。旗纛交蔽,冠佩相望,淸宮、引駕晏然[8]以肆。上心喜之,於是焉駐駕,命將討賊。旣克復京都,遂陞爲大都[9],蠲免租稅。

一日出御州之映湖樓,暢敍賞心,旣還京,遐想不已。暇日親締筆硯,作樓榜三大字,賜揭其樓。樓臨湖浸,楹桷甍棟,影倒凌亂,而巫峽列其左,城山控其右,大江襟帶,匯而爲湖。凡水之源派,首艮而尾坤者在天,謂之河漢,故之文士、傑人往往稟是氣而生其間。蓋日月之懸象,雲漢之爲章,天之文也。宜乎,玆樓之控壓河漢,得之天章,刻之金碧,焜耀乎來世也!然耿光之臨,千載慕瞻,事機有不幸,而反爲樓之幸者,夫豈偶然哉?昔我忠烈雖當泰世,尙有事乎東陬,巡省是方,行次州之迎恩亭,亦紆寶札,抑爲亭之幸歟?前作後作赫然模範,炳如日星,竝而爲一州之榮耀。於戲盛哉!

是樓之作旣久矣,金榜字畫,如擎天之柱,而樓未稱其大。至正戊申,州倅申君子展爲之改舊貫,而鳥革翬飛,直跨乎湖面。時方登樓,朝日升,夕月輝,冠金榜而爭光,直恐隮煇龍戰,倏忽變化於湖心,而使人心悸魄慄,若無以陟降之爲安也。信乎望之儼然,澟乎若不可犯。手澤尙爾,況親炙之者乎?

奉翊判典校權君思復,州人也。旣新其樓,揭其榜,請記其端。予雖無文,竊喜載名,[10]美不朽,粗敍歲月,以俟滕閣王生[11]之詞,未[12]不在後焉。雖老矣,他日出爲江山之遊,一再至獲觀絶特之蹟,復拜手而繫以詩,亦可以盡心情,償僕[13]素志焉。

讚序:至正辛丑冬,國家南徙福州,出師北討,明年遂殲賊于京城,陞安東大都護府。蓋復其舊,且以志喜也。歲丙午冬,上在書筵,大書「映湖樓」三字,命正順大夫、上護軍臣興慶傳旨,召奉翊大夫、判典校寺事臣思復入面授之。時判官、朝奉郞臣子展與吏議:「樓制桷樸,恐無以侈上之賜。」於是剋日增廣,益近水,其制益閎敞矣。

思復具語臣其故,且請記。臣謂記樓雖不能,臣獨有所感焉。上之在福也,嘗幸斯樓,臣以侍臣實從之。然當時之戒心,怠且忘之久矣。於戲!上之所以眷顧安東者至此,臣寧不愧於心乎?是用忘其固陋,拜手稽首而爲之讚曰:倬彼雲漢,聖人作則。維心與畫,一是正直。筆動于手,章成自天。神變妙化,莫知其然。屈折生柴,彼困學者。俯伏嘆驚,瀋汗流下。維此安東,我重興所。作三大字,示不忘莒。日光在中,龍來繞之。上天下天,水爲照之。雲物改容,山川增秀。父老稽首,上萬世壽。維安維殆,思患必昌。匪私福人,保世之常。匪維保世,亦以勸忠。臣拜作讚,用告臣工。

鄭道傳詩:飛龍在天弄明珠,遙落永嘉湖上樓。夜賞不須勤秉燭,神光萬丈射汀洲。

高麗蔡洪哲詩:海山當日往來多,物外精神到此加。初謂夢遊雲雨峽,漸疑身入畫圖家。南江秋夜千峯月,北里春風萬樹花。雖是無情閑道者,登臨不得似枯槎。

高麗禹倬詩:嶺南遊蕩閱年多,最愛湖山景氣加。芳草渡頭分客路,綠楊堤畔有農家。風恬鏡面橫煙黛,歲久墻頭長土花。雨歇四郊歌擊壤,坐看林杪漲寒槎。

高麗趙簡詩:此樓風景惱人多,八詠雙溪不敢加。旗蓋影交樵牧路,管絃聲落吏民家。跨空簷豁膚生粟,照水軒危眼眩花。玉斧修成廣寒殿,飄然不[14]上仙槎。

鄭誧詩:鞍馬悤悤閱數州,夕陽携手更登樓。謫來未厭湖山好,事去空驚歲月遒。半壁殘燈孤舘夜,傍簷疎樹古園秋。欲知別後相思意,天際長江衮衮流。

鄭子厚詩:起樓詩眼費功多,月斧雲斤亦未加。自訝登臨橫翠閣,誰敎飛上大淸家?春江綠漲蒲萄酒,夕照紅酣躑躅花。待過已知軒蓋近,樹頭時有鵲槎槎。

辛蕆詩:此樓佳致說毋多,摘勝探奇莫我加。百里桑陰藏野店,四山松翠護官家。江頭雨暗連天草,巷口煙濃出屋花。只解登臨如默默,詩人沒彩也如槎。

田祿生詩:北望京華疊嶂多,樓高客恨轉來加。仲宣作賦非吾土,江令思歸未到家。楊柳自搖愁裏線,辛夷初發亂餘花。若爲江水變春酒,一洗胸中滓與槎!

鄭夢周詩:閱遍東南郡縣多,永嘉形勝覺尤加。邑居最得山川勢,人物紛然將相家。場圃歲功饒菽粟,樓臺春夢繞鶯花。直須酩酊終今夕,萬里初迴海上槎。

權近詩:客裏登[15]感嘆多,倦遊嬴得鬢絲加。海天流落空懷國,鄕郡歸來未有家。百尺危欄浮碧落,九重宸翰耀金花[16]。長川迥與銀河接,直欲迢迢一泛[17]槎。

高麗權思復詩:到處樓臺摘勝多,此樓嬴得賞心加。蒹葭岸外西南路,桑柘村中數四家。三字御書金照水,一區仙境錦添花。早年攀折江邊柳,潦倒歸來尙未槎。

李原詩:今年又作嶺南遊,行遍南州到福州。地僻堪誇人尙儉,亭閑不覺客凝眸。山川豈爲興亡改,風月應[18]左右收。半日登臨胸次盪,欲歸未去重淹留。

曺孝門詩:嶺南佳麗已無多,形勝花山百倍加。芳草晴川分客路,綠楊脩竹掩人家。湖心日暖魚吹浪,墻角風微燕蹴花。南北奔馳何日了?瀛洲直欲問張槎。

崔脩詩:春滿江樓景氣多,詩人[19]興向來加。一城桃李潘安縣,兩岸園池習氏家。牧隱新文珠泣月,陽村麗句筆生花。南巡往事何須問?老樹潮侵臥作槎。

新增金宗直記:映湖永嘉之名樓也。其江山瑰偉之觀,雖或讓於矗石嶺南,然而同據洛水之岸,在商山觀水樓,在一善月波亭,殆不能與斯樓爭甲乙焉。

高麗恭愍王避紅巾南奔,駐蹕于州,遊是樓而樂之,旣還都,御書筵,手寫樓額三大字以錫。州人通判申子展增大樓制以揭之,至今輝映于甍棟間,此則矗石、嶺南之所無有也。子展之作,距今百有餘年,其間守宰,豈無治其楹桷板檻之腐撓者、蓋瓦級塼之穿缺者?然人心不同。曲修人事者,苞苴問遺之爲急;徒守規模者,簿書期會之不暇,誰肯用力於修擧廢墜,以渫吾所畜之財用乎?樓之日以頹圮,無足怪已。

吾同年齊安金侯耋,由御史中丞,綰左符于玆,未數年,政通人和,仍歲穰熟。且土田、臧獲之訟,一道之人投牒監司,願歸于侯。侯每當二分之際,夙夜裁決,伸者、負者俱滿其意,由是收質之錢布,充溢帑藏。侯於是謀諸吏民,改構斯樓。遂以戊申三月日,召募游手,輪役吏戶。基地則因舊,而尋引丈尺頗有增損,其崇廣頓加三之一,至其赤白之飾、金泥之榜,亦煥耀改觀。才閱數月,而厥功已就,州民耆幼瞻仰咨嗟,咸以爲神焉。

越明年春,侯抵書於僕曰:「願有述。」僕輒不自揆,竊喜與淡菴牧隱二老聯名其間,遂操觚而嘆曰:「侯之爲政,廉平不苛,動以法度。其視曲修人事者,不啻若狗彘;其徒守規模者,不啻若僕隷。吏民愛而敬之,如見於千百載之下,其爲一樓而興功,豈不有餘裕哉!」況古來稱淳厚之俗,無如是州,其民可以易使乎?況是樓之修,非爲逸遊也,非爲後世名也。只毋墜舊規而止乎?抑僕益有所感矣。

成化初,身屬櫜鞬,從事于蔚山戎幕,凡二朞,嘗以事往來是州非一二遭,至則必登是樓,徜徉瞻眺。其東三十里卽靑鳧之境也,沙麓祥雲藹藹屬天,直與周室有邰之慶,同其久長。其北十里則甁山也,逆萱千騎扼于險阻,遂至崩奔,僞將授首,王氏之義氣大振于東南,此戰爲之兆也。西望豐嶽,哀元逢之先順後悖,不得與六太師共享功名。南望葛那山,蒼翠撑空,其煙雲草木,宛帶金生學書揮洒之餘勢焉。徙倚旣倦,必泛舟信棹,灣碕曲渚,溯洄上下,或至夜分,興盡而旋。凡樓之勝賞,左右逢原,而所得者多矣。今已二十餘年,尙耿耿往來于胸中也。儻使侯之大滿,獲遂余南還之計,則當以單僮匹馬再遊湖上,與侯登樓,話舊且賦詩,以續夫州民之頌云。

慕恩樓

[编辑]

在府西五里。世祖時,府使韓致義建,權攀名而記之。

鄕射堂

[编辑]

在府城西。

射廳

[编辑]

在府城內。

李石亨記:今上卽位之十三年,余以[20]道體察使,巡歷京畿忠淸全羅,次至于道。道之形勝,視他道最焉,而[21]於道之雄藩,亦不居甲乙之下矣。下舘翼日,府使曁通判請曰:「府爲主鎭,閱武習射[22],不可無所。故於南門內,築塹爲基,營成一閣,中架二楹,翼以左右。地爽簷虛,以便射事,以爲射廳,始自前月,月初斷手。廳始成而子又適至。幸記梗槪,莫辭也。」

余惟玩賞風景,好爲樓臺者多矣,何吾子之不然,而獨留心於射乎?射者,男子之事也,故云可以觀德行。孔子射於矍相之圃,觀者如堵墻,亦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飮。其爭也君子。」射於事,信如是其重也,無乃吾子之所取者在此歟?揖耦相讓,以節其儀,禮於是立矣;取觶立飮,以明其罰,義於是行矣。禮旣立焉,義旣行焉,雖天下國家亦不外此焉,況一邑乎?

想夫鈴齋日永,訟庭人稀,輟案而下軒,設尊而張侯,優哉游哉,亦足以見其一時之氣象矣。《記》曰:「張而不弛,文、武不[23]也;弛而不張,文、武不爲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余於吾子,亦以此期焉。若夫怠棄政事,徒事弓矢,而曰「射者,男子之事」,則非吾與子之所取也。

府使韓君致義襄節公之仲子也。勤於撫民,敏於治事,有先君之風,故樂爲之記。

又從而詩之曰:始登新閣似天遊,認是南方第一州。遠近江山雄地[24],暮朝雲雨亂人眸。競穿楊葉誇無敵,醉倒金盃爛不收。行盡名區今幾許,爲耽風景此[25]留。

迎春亭

[编辑]

在府東五里。舊名千載亭永樂十八年,府使崔關天台義湖募施以營。每年立春,設祭,朝日于此。

迎恩亭

[编辑]

在府北五里。高麗忠烈王嘗登而題額焉。

新增望湖樓

[编辑]

在客舘東。府使朴好謙建。

三龜亭

[编辑]

在豐山縣西六里。

成俔記:上舍金世卿氏以其鄕豐山縣三龜亭之狀,求記於余。

謹按豐山安東府屬縣,西[26]五里許有村曰金山村,東二十步許有峯曰東吳。其高僅六十[27]丈,亭跨峯頭,東西南皆鉅野,厥勢敞豁,眺望無際。亭南有大川曰曲江,卽洛水也。有潭曰馬螺,潭上絶壁屭贔,高可萬丈,江上長林連亘十里餘。亭北又有山曰鶴駕,有雙溪出自山間來,入于。其會水處爲屛潭,或稱花川。其峯又有石壁千餘丈,曰屛壁雙溪北有奇巖,曰鵬巖溪。兩傍有栗樹千餘株,層翠紛敷。亭下有稻塍麥隴,春則綠髮丰茸,秋則黃雲䆉稏,眞奇勝之地也。

花山爲金氏本貫,金爲朝中巨閥,而其外祖權相國齊平公有盛名於朝。權氏卽其女也,年八十有八。其子永銓永錘[28]等,皆爲近邑守令,極其奉養,又構此亭,以爲晨夕遊憩之所。亭基有三石,形如伏黿,故以「三龜」名之。每當良辰吉日,扶輿升亭,萊衣彩服,輝映前後,滿[29]蘭玉,森森列侍,萱闈含飴而悅豫,其爲樂可勝旣哉?大抵世人有其居,不得其勝;有其勝,不得其樂。而今則地得其勝,人得其賢,親又得其壽,衆美俱備,豈非積善毓慶之所致?

夫生之壽者,莫如龜;物之固者,莫如石。人子之欲親之壽,如龜之永,如石之固,人人之所願。自玆以後至于曾玄,自曾玄至于仍雲之遠,使各奉其親,如今之所爲,世世而勿替,則鄕爲壽鄕,人爲壽民,而當留美於靑史矣。若余者,雖有桑梓微區,而縛於名繮,無由退老。而且靈根已邈,具爾多喪,雖有五鼎之榮,而欲爲子路之負米,終不可得。則尤羨夫金氏之諸賢能奉其親而娛樂之也。

環水亭

[编辑]

奈城縣西。

歸來亭

[编辑]

在府東三里。留守李硡致仕還鄕,作亭于瓦釜灘上。

李堣詩:解紱歸來早,亭開兩水分。溪山知有主,鷗鷺得爲群。秫熟先充釀,心閑欲化雲。菟裘終老地,非是作徵君。

○試破千年秘,淸新據上游。東來二水合,西抱一林脩。掩冉煙中寺,晶熒湖上樓。遨頭秋省稼,到此爲遲留。

學校

[编辑]

鄕校

[编辑]

在府城北。有樓。

驛院

[编辑]

安奇驛

[编辑]

在府北三里。

○察訪。本道屬驛十:鐵破靑路雲山琴召松蹄靑雲文居和睦角山寧陽

○察訪一人。

甕泉驛

[编辑]

在府北三十四里。

金九容詩:馬首風煙惱客情,溪山到處畫圖成。哦詩緩緩行芳草,忽有梅花一樹明。

琴召驛

[编辑]

琴召川北岸。

松蹄驛

[编辑]

臨河縣。距府七十六里。

安郊驛

[编辑]

豐山縣。距府三十七里。

雲山驛

[编辑]

。距府三十三里。

新增金宗直詩:雲山驛畔欲斜陽,澗底幽花擁馬香。野雉挾春媒自應,隔林遙見艾如張。

幽洞驛

[编辑]

甘泉縣。距府一百十三里。

觀音院

[编辑]

在府東五里。

所乙麽院

[编辑]

在府東十二里。

舘院

[编辑]

在府南十里。

禿川院

[编辑]

禿川岸。

慈濟院

[编辑]

在府西二里。

迎秋院

[编辑]

在府西十二里。

兜率院

[编辑]

在府西二十里。

燕飛院

[编辑]

在府北十二里。

落木院

[编辑]

在府北二十四里。

飛沙院

[编辑]

在府北三里。

豆毛院

[编辑]

豆毛峴下。

吾里院

[编辑]

在府北二十一里。

望至院

[编辑]

臨河縣東十里。

申邑谷院

[编辑]

臨河縣東二十里。

普濟院

[编辑]

臨河縣西一里。

加羅淵院

[编辑]

小川部曲南二里。

甘亇院

[编辑]

豐山縣西十七里。

楊才院

[编辑]

甘泉縣南一里。

歸毛院

[编辑]

甘泉縣西八里。

茅峴院

[编辑]

茅峴下。

佛宇

[编辑]

白蓮寺

[编辑]

盧山。有枕碧樓

權漢功詩:十載讀書處,布衣今再遊。長松蔭古道,亂石漱寒流。白日山村[30],靑春洞府幽。何時擁[31],一笑上江樓?

臨河寺

[编辑]

在府西。

法林寺

[编辑]

在城南。

法龍寺

[编辑]

在城西。

=淸涼寺院

[编辑]

淸涼山

開目寺

[编辑]

開目山

法興寺

[编辑]

在府東。

朴孝修詩:登臨怳似空中在,十二峯巒相背對。野雨濃他墨掃蹤,湖晴細弄明粧態。遠村紅樹夕陽留,高嶠寒松秋霧退。輦下他年憶此樓,一宵南夢何嫌再!

祠廟

[编辑]

社稷壇

[编辑]

在府西。

文廟

[编辑]

在鄕校。

城隍祠

[编辑]

在府東六里。

厲壇

[编辑]

在府北。

塚墓

[编辑]

金宣平墓

[编辑]

在府西古苔莊里

張吉墓

[编辑]

在府西城谷里

權幸墓

[编辑]

在府西本破谷里

古跡

[编辑]

日谿縣

[编辑]

金富軾云:「本熱兮縣,或云泥兮新羅景德王日谿,屬古昌。今未詳。」

蓼村部曲

[编辑]

在府東三十五里。

河壤部曲

[编辑]

新陽部曲

[编辑]

豐山縣

召羅部曲

[编辑]

春陽縣。越入奉化縣東村。

吐谷部曲

[编辑]

奈城縣北。

淸涼山城

[编辑]

石築。周一千三百五十尺。內有七井二溪。今廢。

名宦

[编辑]

高麗庾碩

[编辑]

高宗時爲副使。一邑之民愛之如父母,敬之如神明。時判官申著作素貪汚,恥與共事,日與儒士嘯詠而已。嗛之,訴于崔怡,流于羅州巖墮島。將行,老幼遮道號哭曰:「天乎!我公何罪?公去,我何生爲?」攀[32]使不得行,押送別抄呵叱,路得開。携妻子女以行,私馬只三疋,或有徒行者,邑人請留一日不得,出騶從護送,妻辭曰:「家公流配,妻子皆罪人也,何煩人馬?」固請,竟不許。

崔宰

[编辑]

忠穆王甲午爲牧,察民情,守條約。有去後思。

秋適

[编辑]

爲書記。

朴惟氐

[编辑]

爲守。自謂爲政不下於庾碩,問小吏曰:「民以我何如庾使君?」小吏曰:「民稱庾使君有閑,然後語亦及之。」惟氐慙服。

李瑱

[编辑]

爲府使。以袪民弊、興學校爲務。

尹侅

[编辑]

爲牧使。措置有法,民受其賜。恭愍南遷,遂從行,克復京師,錄功爲二等。

李仁復

[编辑]

爲司錄。

李穀

[编辑]

司錄參軍。

鄭云敬

[编辑]

爲判官。州吏權援嘗與云敬同遊鄕學,至是持酒肴求謁,云敬召與飮謂曰:「今與若飮,不忘舊也。明日犯法,恐判官不汝貸也。」

李寶林

[编辑]

爲府使。以治最拜大司憲。

金鳳還

[编辑]

以大司成出爲牧使。恭愍王巡駐累月,鳳還悉力供頓,以是陞州爲大都護府。王還都,賜敎褒奬。

朴全之

[编辑]

以年少官高,上章辭出守,王愛其才,召拜殿中尹。

趙云仡

[编辑]

恭愍朝爲書記。

本朝鄭津

[编辑]

爲判府事。

崔關、權湛、金淡、孫昭

[编辑]

俱爲府使。

安迢

[编辑]

以治最陞嘉善漢城府右尹。

朴始亨、金克儉

[编辑]

俱爲府使。

新增李堣

[编辑]

人物

[编辑]

高麗權幸

[编辑]

本姓金,新羅大姓也。當季守古昌郡時,甄萱新羅弑王,謀於衆曰:「,義不共戴天,盍歸王公以雪我恥?」遂降。高麗太祖喜曰:「幸能炳幾達權。」乃賜姓權,陞安東郡爲府。

金宣平

[编辑]

太祖功臣,位至亞父。

張吉

[编辑]

太祖功臣。

富民[33]

[编辑]

舊名犯我文宗諱,改以字。淸愼能幹事。仁宗朝,由閤門祗候出爲慶源郡事,政尙廉勤,累遷兵部尙書。女嫁李資謙之子,然不以姻婭阿附,遂與拓俊京謀執資謙,竟不自言其功。後檢校司徒知門下省事。

金敞

[编辑]

初名孝恭。翰林敏成子。新羅敬順王十四世孫[34]煕宗朝登第,官至太師門下侍郞判吏部事。諡文簡

金時彦

[编辑]

一直縣人也。高宗時擢第,累官至中書舍人。年七十,以國子祭酒致仕。

權守平

[编辑]

姿豐美。性淳厚質直,有古人風。高宗朝官至樞密副使。

金孝印

[编辑]

[35]。善隷字,文章事業傑出一時,揚歷中外。官至兵部尙書翰林學士知制誥。

金方慶

[编辑]

孝印子[36]。初,方慶母有娠,夢餐雲霞,嘗語人曰:「雲氣常在吾口鼻,兒必神仙中來。」及生,小有嗔恚,必臥啼街衢,牛馬爲之避,人異之。高宗朝始仕,征珍島耽羅日本,皆有功。官至僉議中贊。爲人忠直信厚,不拘小節。多識典故,檢身勤儉,至老頭髮不白,能寒暑無疾。雖致仕閑居,憂國如家,有大議,王必咨之。諡忠烈

金忻

[编辑]

方慶子。以蔭補調刪定都監判官,三轉爲將軍。從父討耽羅告捷,拜大將軍。又從征日本有功,尋授鎭國上將軍。官至都僉議司事,加三重大匡。襲封上洛公

金恂

[编辑]

方慶子。忠烈朝登第。方慶征日本,潛登船以從,及還拜殿中。官至重大匡。諡文英

權㫜

[编辑]

守平孫。登第,揚歷中外,皆以廉勤精明稱。嘗按三道,行文書,但用鈴板,未嘗發一吏,令行禁止。官至密直提學。自號夢菴居士。諡文淸

金永旽

[编辑]

子。忠烈朝登第。曺頔之亂,侍從有勞,策勳一等,賜推誠秉義翊贊功臣號。封上洛府院君。至忠穆,拜左政丞。子,官至重大匡上洛伯[37]

金永煦

[编辑]

子。性嚴毅沈重。親故有匱乏者,無不賙給。忠惠被執于,百官皆走匿,獨永煦衛王中槊。其孫士衡士安年皆踰冠,或謂永煦曰:「盍爲之求官?」對曰:「子弟果賢,國家自用之。不賢,雖得之,可保乎?」聞者皆服。諡貞簡

金怡

[编辑]

初,母夢天爛赤,日輪帶赤暈入懷中,因有身,怡生而貌魁梧,早有大志。累官至中贊。時吳潛柳淸臣等奏請立行省、罷國號。崔誠之李齊賢等上書都堂,爲陳利害,都堂從之。性豁達,有長者風。久從忠宣,有負紲之勞,終始一節。

權溥

[编辑]

之子。年十八登第,累官至僉議政丞。性忠孝,嗜讀書,嘗以朱子《四書集註》建白刊行,東方性理之學自溥倡。及子壻八人皆封君,世號一家九封君。諡文正

王煦

[编辑]

權準之弟[38]。初姓名權載忠宣王召之,一見遂以爲子,賜姓名。王還國,出入常同車。忠肅朝,封鷄林府院大君,時稱王弟,鷄林郡公忠宣流于吐蕃吐蕃,至臨洮見王,從還京師。及忠宣薨,服衰麻,奉柩東還。旣葬,每朔望,私祭陵下,至歿身。忠穆薨,攝行征東省事。忠定朝,奉使如,還至昌義縣,以疾卒。柩還,驛吏望柩呼泣,祭如父母。

權準

[编辑]

之子。登第,擢爲言,官至密直副使。諡昌和

權廉

[编辑]

之子。忠肅王時授三司副使。官至僉議贊成。

權適

[编辑]

之弟[39]忠惠王時封吉昌君。諡原靖

金九容

[编辑]

方慶孫,上洛君昴之子。登第,累官至判典校寺事。勉進後學,訓誨不倦,雖休沐在家,諸生質問者相踵。辛禑時,李仁任欲迎北使,九容鄭道傳等上書都堂請却之,不從,乃竄竹州,尋移驪興,以詩酒自娛。後行禮遼東遼東執,歸京師,流大理衛,病卒。有《惕若齋集》行於世。

金齊顔

[编辑]

九容之弟。恭愍朝登第。以軍簿佐郞,從田祿生,聘河南王擴廓帖木兒。至燕京,皇太子惡其通信沮之,祿生則東還,齊顔獨留,竟達國書于河南王。後謀誅辛旽,事泄而死。

金九德

[编辑]

齊顔之弟。以門蔭官至崇政判敦寧府事。諡安靖。屢典名郡,有去後思。

權和

[编辑]

辛禑時爲淸州牧使。官至密直副使。

孫洪亮

[编辑]

一直縣人。累官至判三司事。恭愍王親寫眞賜之,至今留府之臨河寺。子得壽,官至代言。

洪之慶

[编辑]

豐山縣鄕貢登第,官至國學直學。

洪侃

[编辑]

之慶子。登第,官至都僉議舍人。後貶東萊縣令,卒于官。以詩名於世。

本朝金士衡

[编辑]

永煦之孫。辛禑時,與趙浚等同在臺諫,時稱得人。官至三司使。相我太祖,爲開國功臣,官至左政丞。諡翼元

權近

[编辑]

之曾孫。少好學,恭愍朝登第,歷官至密直。嘗以事謫居忠州陽村太祖鷄龍山,召赴行在,命撰定陵碑文,拜藝文舘學士。大明太祖高皇帝以表箋語涉戲侮,徵撰表人,鄭道傳托病不行,我太祖難之。啓曰:「此表,臣與鄭摠潤色之,臣當往辨。」太祖曰:「卿無帝命,不須往。」對曰:「臣無徵自往,罪或可恕。」太祖喜而許之。至金陵召見,近奏曰:「小國事大,不可不用表箋。臣等生長海外,學不通方,使我王忠誠不能明白以達,是臣等之罪,非我王所知。」帝曰:「是。」終不問。帝命文淵閣,與諸公交遊。帝命題賦詩,賜衣與燕,仍許遊觀,又賜御製,每稱其老實秀才。翌年春,奉勅東還。參佐命功臣,官至贊成事,封吉昌君。諡文忠。德業文章,冠冕一時。所著《陽村集》、《入學圖說》、《五經淺見錄》,極其精微。考定禮經,尤有功焉。

權遇

[编辑]

之弟。登第,官至藝文提學。有《梅軒集》。

沈龜齡

[编辑]

太宗朝,以武藝顯,參佐命功臣。官至同知義興三軍府事,封豐山君。諡靖襄

權湛

[编辑]

之孫[40]之曾孫。登第,官至全州府尹。有《槐亭集》。

權踶

[编辑]

之子。太宗朝擢狀元,官至議政府右贊成,久典文柄。諡文景。有《止齋集》。

權採

[编辑]

之子。登第,有文名,官至承政院承旨。

沈寶

[编辑]

龜齡之子。官至中軍同知摠制。

沈寘

[编辑]

之弟。官至嘉善尙州牧使,贈正憲、戶曹判書,封豐山君

權擥

[编辑]

之子。幼有大志,好讀書。文宗朝,連魁三試。世祖在潛邸時,密贊鴻猷,遂靖大難,再唼勳盟。官至議政府左議政,封吉昌府院君。諡翼平,配享世祖廟庭。

權攀

[编辑]

之弟。中己卯科。以佐翼功臣,封花山君

金益精

[编辑]

太宗朝狀元。官至吏曹參判。

金墩

[编辑]

方慶之後。自少力學,世宗在潛邸,聞其名召之,辭焉。及登第放榜,上引見慰諭曰:「我欲見卿,卿輒避我,今則爲我臣矣。」選入集賢殿,常兼經筵。母在康津,屢求外補,特賜驛騎,奉母來京,以便孝養,士林榮之。精於儀象,上製簡儀臺報漏閣金銚俱與焉。爲承旨凡七年。及病,陞拜仁壽府尹,未幾卒。

權克和

[编辑]

登第,官至參判。

金壽寧

[编辑]

益精之孫。年十八中癸酉科狀元。參佐理功臣,官至戶曹參判,封福昌君。諡文悼。以文鳴世。

金礩

[编辑]

士衡之曾孫。登第,累轉成均司藝。世祖初,上變告成三問等陰謀,以功封佐翼功臣。官至議政府左議政,封上洛府院君

金碏

[编辑]

之弟。登第,官至刑曹判書。

權瑊

[编辑]

克和之子。參翊戴佐理功臣,封花川君

金紐

[编辑]

登甲申科,又擢重試、登俊二科,爲吏曹參判。能詩善書,曉音律。

權侹

[编辑]

登第,官至永安道觀察使。

新增

[编辑]

官至判尹。寔生顯德王后

權健

[编辑]

之子。少登第。端重文雅,有時名。官至知中樞府事。諡忠敏

沈膺

[编辑]

之子也。參敵愾功,封豐山君

權柱

[编辑]

登第,官至觀察使。燕山時被殺,今上卽位,贈右參贊。

權景祐

[编辑]

登第,官至參判。

金壽童

[编辑]

士衡之後。端重溫雅。早登第,參靖國功。官至領議政。諡文敬

權敏手

[编辑]

登第,官至大司憲。

權達手

[编辑]

敏手之弟。有氣節。登第,官至弘文舘校理。燕山朝,坐言事被殺。今上卽位,贈都承旨。

權弘

[编辑]

再擢魁科,官至大司憲。

權鈞

[编辑]

登第,官至右議政。諡忠成

金希壽

[编辑]

登第,歷揚淸顯。善楷書,甚有法度。官至觀察使。

孝子

[编辑]

高麗權伯宗

[编辑]

守母墳三年,至正五年旌閭。

金文信

[编辑]

仕爲別將。守父墳三年,洪武二十三年旌閭。

金子粹

[编辑]

母歿,廬墓三年,事聞旌閭。擢魁科,官至都觀察使。

權呂生

[编辑]

府吏也。母歿,廬墓三年,洪武癸丑旌閭。

本朝權晊

[编辑]

母歿,居廬三年,建文壬午旌閭。

烈女

[编辑]

高麗金氏

[编辑]

兪天桂妻。洪武辛巳,天桂當戍,擇吉出宿於外,入室贏糧,虎攫夫去。金把木弓,叫呼而前,左手執夫,右手撲虎,幾至六十步許,虎委之而去。負之歸家,黎明夫蘇。其夜虎又至,唐突大吼。又開門荷杖語虎曰:「爾亦含靈之物,何若是之甚乎?」虎齧舍傍梨樹而去,樹乃枯。

本朝金氏

[编辑]

豐山人,李橿妻。橿墜馬道斃,號咷擗踊,抱屍經三日夜。及殯,踰月不食,至五十三日死,同穴而葬。事聞旌閭。

題詠

[编辑]

永嘉山水好風煙

[编辑]

高麗洪侃詩:草長江南三月天,云云。

玉輦行街渾作畝

[编辑]

達全詩:云云,珠簾深巷半成池。

山水無非舊眼靑

[编辑]

高麗金方慶詩:云云,樓臺亦是少年情。可憐故國遺風在,收拾絃歌慰我行。

船開芳草渡

[编辑]

李集詩:云云,酒盡夕陽樓。

老木蒼煙[41]樓閣風

[编辑]

鄭樞詩:永嘉城畔夕陽中,云云。

人物千年成禮俗

[编辑]

李原詩:云云,湖山十里是仙家。

寧海都護府

[编辑]

東至海岸七里。南至盈德縣界二十二里。西至眞寶縣界八十里,至禮安縣界一百二十六里。北至江原道平海郡界三十里。距京都七百七里。

建置沿革

[编辑]

高句麗于尸郡新羅景德王有隣高麗初改禮州顯宗置防禦使。高宗以衛社功臣朴松庇之鄕,陞爲德原小都護府,後陞爲禮州牧忠宣王二年,汰諸牧,改今名爲府。本朝太祖六年,始置鎭,以兵馬使兼府使。太宗十三年,例改爲都護府。

屬縣

[编辑]

英陽縣

[编辑]

英,一作「延」。在府西八十四里。本古隱縣。後改今名爲郡。高麗顯宗禮州明宗置監務,後復來屬。別號益陽

靑杞縣

[编辑]

在府北九十九里。本大靑部曲舊屬靑鳧縣小靑部曲英陽縣高麗忠烈王小靑部曲靑杞縣。別號靑溪

官員

[编辑]

府使、敎授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于尸有隣禮州丹陽德原

姓氏

[编辑]

本府朴、金、黃、李、林、申。

英陽南、李、金、房。

靑杞兪、崔竝續

石保

風俗

[编辑]

家畜絲桐,人工操縵

[编辑]

權近《西樓記》。

形勝

[编辑]

東臨大海,與日本爲隣

[编辑]

李穡記。

阻山濱海,山遠以簇,海闊以平

[编辑]

權近記。

山川

[编辑]

龍頭山

[编辑]

在府西二十里。其頂有井,水旱無增減。俗傳初山頂有一葦,長至天,乃鑿井。其地水甚淸澈,邪人照之,則變爲泥色。

東海山

[编辑]

在府東四里。

半浦山

[编辑]

在府南七里。

仍良大山

[编辑]

在府西九里。

加西音山

[编辑]

在府西十三里。

加乙面山

[编辑]

在府西二十三里。

山城山

[编辑]

在府西十三里。

騰雲山

[编辑]

在府北十里。

日月山

[编辑]

英陽縣北。江原道蔚珍縣界。

望日峯

[编辑]

在府東五里。

西泣嶺

[编辑]

在府東四十里。爲一邑送迎之地。

新增俗傳大小使星若初踰此嶺,必有凶事,人皆避之。孫舜孝爲監司,直到嶺上,削古樹白而書之曰:「汝揖華山呼萬歲,我將綸命慰群氓,箇中輕重誰能會?白日昭然照兩情。」因改爲破怪峴

權五福詩:未必貪泉誤隱之,休將名字駭無知!區區破怪還堪怪,泣嶺須刊墮淚碑。

烏峴

[编辑]

英陽縣界五十里。

南眠峴

[编辑]

在府南十五里。諺傳高麗太祖南征至此峴,馬上困睡,有一吏姓黃者進酒。太祖睡覺乃飮,名其吏曰愁歇,其山曰眠峴

松峴

[编辑]

在府南五里。

○我世宗朝,峴南地火,晝夜有煙氣,而不見火光。投以木石皆燃,雖大雨不滅,幾半月而滅。成宗甲辰年亦然。人皆云下有石硫黃,掘之未得。

含恨洞

[编辑]

在府南三里。其洞中有燕脂溪,官妓所居。

丑山島

[编辑]

在府東十里海中。其形似牛,謂之丑山。南有高峯,其形似馬,謂之馬山。戰艦泊處。

[编辑]

在府東。

赤川

[编辑]

在府西北五里。有魚梁。

英陽縣大川

[编辑]

在縣東五里。其源出日月山,至眞寶縣神漢川

龍塘

[编辑]

在府西五里。山石間有泉,涌出爲大瀦。其下灌漑甚廣,民賴其利。

白石汀

[编辑]

在府北二十里。

鯨汀、長汀

[编辑]

俱在府北十里。

柄谷浦

[编辑]

在府北十二里。柄谷驛古基存焉。

網谷浦

[编辑]

白石汀上。

景汀

[编辑]

在府東十五里。

高城浦、大津

[编辑]

俱在觀魚臺下。

靈穴池

[编辑]

英陽縣

土産

[编辑]

大所山、鉛蒼水院、竹箭丑山島、人參、魴魚、大口魚、洪魚、靑角、石榴、文魚、松魚、廣魚、鰱魚、紫蟹、古刀魚、紅蛤、鰒、松蕈、海衣、藿、細毛、蜂蜜。

城郭

[编辑]

邑城

[编辑]

石築。周一千二百七十八尺,高十三尺。內有三井、一池。

英陽山城

[编辑]

在府西六十六里。石築。周二千七十八尺,高七尺。高險,有軍倉。

關防

[编辑]

丑山浦營

[编辑]

在府東十四里。

○水軍萬戶一人。

烽燧

[编辑]

大所山烽燧

[编辑]

在府東八里。南應盈德縣別畔山,西應廣山,北應江原道平海郡厚里山

廣山烽燧

[编辑]

在府西四十三里。西應眞寶縣南角山,東應大所山

樓亭

[编辑]

海晏樓

[编辑]

在客舘東。

西樓

[编辑]

卽城西門樓。

權近記:寧海卽古德原也。阻山濱海,地僻而隩,夏多涼風,冬無涸陰,魚鼇、蝮蛤,海錯攸産。在昔盛時,民豐訟簡,家畜絲桐,人[42]操縵。歌喉舞態,旣淸以婉,至於亭臺之勝,殆若仙境。及蒙庵李侍中混謫宦而來,乃得海上浮槎,製爲舞皷,敎其節度。其聲宏壯,其舞變轉,翩翩然雙蝶繞花,矯矯然二龍爭珠,和於催春,[43]於赴敵,最[44]之一奇,而他郡之所未有。觀風杖節之[45]必來遊觀,實一方佳麗之地也。

爰自興,日以衰替,歲在辛酉,其禍益烈,城邑丘墟,閭閻煨燼。數年之間,棄爲賊藪,官吏寄寓於他州,虎豕來棲於古里。邊方旣缺[46],寇入彌深,馴至癸亥之夏,而犯鐵原之界,侵而害公州之倅。其寇皆由丑山島而入,一邑失守,三道被禍,唇亡齒寒,若是之慘。明年甲子,元帥[47]尹公可觀出鎭蛤浦,遵海而北,聿來于玆。駐節於荊棘之中,顧瞻三嘆,乃欲築城,以固疆圉,卽以驛聞。廟議爲然而難其守,金君乙寶自擧而起,授以符印,俾長萬夫,發卒鷄林安東二千。乃於群擾攘之中,且防且築,以七月而載,浹旬而畢,又於丑山島,留船置戍。然後寇不得棲泊于此,一邑再造、諸州獲安者,[48]尹公築城之德也,自是流寓稍歸,民居粗立。戊辰正月,失火延燒,公私赤立。

己巳之春,兵馬使朴侯文富寔來惻念遺黎,務行寬政。民之失業而[49]者,懷之;吏之私度而剃者,還之,均其勞逸,賑其飢乏,喣濡撫摩,視同[50]赤子。乘馹之人雖微者,必至所舘慰接之,或曰:「公尊彼卑,何至若此?」侯曰:「彼賓我主,賓主寧計資品耶?彼或憑公肆威,呵嘖吏民,吾何忍視之?我厚於彼,彼必不怒。」由是來者感悅,吏不見呵[51]

是年寇再至,夜泊于岸,侯聞卽開城門,策馬而出,左右皆曰:「賊乘昏夜,變將不測。我衆單弱,未易破敵。不如堅壁而待,可以萬全。」侯曰:「國家不以我不材,委以方面,爲民司命,沿岸煮海之人,獨非國家蒼生歟?聞賊不救,使陷鋒刃,雖我苟活,將何免焉?赴鬪而死,是吾職耳。且我突出,賊亦必懼。」乃先卒伍,向敵而馳,賊果遁走。害馬之豹,食人之虎,又皆一擧剸之,以除民害[52]。其仁於民而勇於敵如此,其得邑人願借之望,觀察褒嘉之薦,宜矣。[53]又於農隙,民力方閑,修城之圮,除道之,拾瓦舊墟以覆舘宇。且謀於衆曰:「西門旣災,塞而不用,盍亦寔構?衆樂聞命[54],不日而營,上樓下關,旣堅旣固。城有三門:東,地卑而陋;南,山近而隘;唯西門控臨廣野,洞達軒豁,山遠以簇,海闊以平,紆舒渺漫,一目千里,實擅一邑之形勝也。

至若三時務農,百室齊作,登斯樓也,則夫耕婦饁,朝鋤夕還,或耦或群,或種或[55][56]有事于西疇、盡力乎南畝者,霑塗泥、暴風日,勤勞困悴千態萬狀,皆在乎軒窓几席之下,而擧不逃乎目前,則職勸農者所宜日登而時觀者也。然則非唯知勤怠而勸徵之,使力本者益勉,亦且知稼穡之艱難、盤餐之辛苦,輕徭薄斂、節用愛人之心油然而長,必不至食其力而怠其事矣,況敢忍於剝膚槌髓浚其膏血、侈用傷財以病民乎?若是則斯樓之作,其益於吾農也,大矣。若夫山容海色景槪之勝,不足爲斯樓之重,何也?驗於古,可以知於今;鑑於前,可以戒於後。古而樂歌舞[57],固一山海也;中而爲丘墟,亦一山海也;今而復[58]城樓,固亦一山海也。山海無變遷,而人世有廢興,樂不在乎山海,而寓於人心之所感。由前而思,宜可樂也,由後而思,亦可傷矣。古旣以淫侈逸樂而至於亡,今當還定復振之初,而遽欲蹈其前轍,以不慮於後患乎?是亦後之登斯樓者,所當知而爲戒者也。

余謫是府,適當斯樓之成,請記于壁,予不得辭。嗚呼!蒙庵作皷以增一邑之華侈,朴侯作樓以基一邑之勤儉,則其流聲遺澤之長,當勝於一鼓也,遠矣哉!是爲之記。

南樓

[编辑]

卽城南門樓。

東樓

[编辑]

卽城東門樓。

奉松亭

[编辑]

在府北四里。海口最虛曠,昔有姓奉者爲府使,栽松萬株,以防颶風,因名焉。

小松亭

[编辑]

在府北四里。

觀魚臺

[编辑]

在府東七里。

李穡賦序:觀魚臺寧海府,臨東海石[59]下,游魚可數,故以名之。府吾外家也,爲作小賦,庶幾傳之中原耳。

賦曰:丹陽東岸,日本西涯。洪濤淼淼,莫知其他。其動也如山之頹,其靜也如鏡之磨。風伯之所橐鑰,海若之所室家。長鯨群戲而勢搖大空,鷙鳥孤飛而影接落霞。有臺俯焉,目中無地。上有一天,下有一水。茫茫其間,千里萬里。惟臺之下,波伏不起。俯見群魚,有同有異。圉圉洋洋,各得其志。任公之餌誇矣,非吾之所敢[60];太公之釣直矣,非吾之所敢[61]

嗟夫我人,萬物之靈。忘吾形以樂其樂,樂其樂以沒吾寧。物我一心,古今一理。孰口腹之營營,而甘君子之所棄?慨文王之旣沒,想於牣而難企。使夫子而乘桴,亦必有樂乎此。惟魚躍之斷章,乃《中庸》之大指。庶沈潛以終身,幸摳衣於子思子。

新增金宗直賦:肅承符于玉帳[62],東將窮乎海涯。紛羽檄之交午[63],余安能以恤他?懼壯事與老謀兮,洎日月以銷磨。呬禮州之闉闍[64],聊延佇於前修之故家。有臺躨跜乎厥傍[65],襯赤城之晨霞。從二客以指點[66],怳不知身之憑灝氣而躡玆地也。蒙莊奚詫於知魚,鄒孟敢稱於觀水?倚危磴而遐矚[67],渺雲濤其幾里?

少焉颶母不翔,鹽煙[68]起。海市如掃,光景欻異。劃長嘯以俯窺[69],群魚撥剌以適志。蹇族戲而隊游[70],匪膚寸瀺灂之可擬。凌通波以喁噞[71],縱網擉兮奚冀?或掉鬐而奮鱗,吾恐風雷變化以通靈。攀虯枝而太息,感物類之咸寧。竝鳶飛以取譬,孰聽瑩於至理?斯太極之參于前兮,矢佩服而勿棄。眷二客之修謇,忽有得於跂。崇羽觴以相屬,悟一本之在此。酹牧翁而詠姱辭,若飽飫於珍旨。肝膽非楚越之遙兮,願同歸於明誠之君

新增臨瀛樓

[编辑]

在府西五里。

學校

[编辑]

鄕校

[编辑]

在府東一里。

驛院

[编辑]

柄谷驛

[编辑]

在府北六里。

寧陽驛

[编辑]

在府西七十五里。

眠峴院

[编辑]

南眠峴下。

濟仁院

[编辑]

在府西十一里。

葦長院

[编辑]

在府西十八里。

赤穴院

[编辑]

在府西三十七里。

廣濟院

[编辑]

在府西五十五里。

川上院

[编辑]

在府西四十五里。

德奉院

[编辑]

在府西六十七里。

鼎足院

[编辑]

在府西八十一里。

蒼水院

[编辑]

西泣嶺下。

歡喜院

[编辑]

在府西四十五里。

佛宇

[编辑]

梵興寺

[编辑]

騰雲山

葦長寺

[编辑]

龍頭山井水之傍。

祠廟

[编辑]

社稷壇

[编辑]

在府西。

文廟

[编辑]

在鄕校。

城隍祠

[编辑]

在府東六里。諺稱八鈴之神。

厲壇

[编辑]

在府北。

古跡

[编辑]

石保部曲

[编辑]

在府西六十里。

首比部曲

[编辑]

在府北九十里。本屬英陽高麗文宗時移屬蔚珍,後以附近還屬英陽

北涼樓

[编辑]

舊基在客舘北。

李穀詩:敢將《晝錦》託歐陽,縱得歸來去又忙。蜀郡前驅看負弩,會稽除道哂腰章。北軒天闊滄溟黑,西嶺秋深草樹黃。休向離亭先灑淚,感時懷舊已無腸。

○足迹平生萍共浮,夢中時復倚樓頭。題橋一去三千里,佩印重來二十秋。松似郊迎皆偃蓋,水堪漁隱有輕舟。他年儻遂東山志,好在紅粧淚莫流。

流沙亭

[编辑]

在府東。

李穡記:流沙,《禹貢》所載,聲敎所被者也。然以名亭,則吾莫得而知之矣。古之人扁其游燕居息之地,固有託之名山水,或揭大美、大惡寓勸戒意,或就其先代鄕里以志不忘本。若遼絶之域,卑惡之鄕,中國人物之所不出,舟車之所不至,如流沙者,人且厭道而羞稱之,矧肯大書特書,載之戶牖間哉?

予知吾兄措意必有出人者矣。天下之大,聖人之化,與之無窮,此猶外也;人身之小,天下之大,與之相同,此其內也。自其外者觀之,東極扶桑,西極崑崙,北不毛,南不雪,聖人之化漸之被之曁之也。然混一常少而分裂常多,固不能不慨然於予心焉。自其內者觀之,筋骸之束,情性之微,而心處其中,包宇宙,酬酢事物,威武不能離,智力不能沮,巍然我一人也。則雖潛伏幽蟄於一偏之極,而其胸次度量,則聖化所被四方之遠無得而外之也。兄之志其亦若是乎?

予嘗有志四方之游,今已倦矣。辛丑冬,避兵而東,始得至寧海府,是吾外家,而吾兄居之。寧海東臨大海,與日本爲隣,實吾東國之極東也。今吾幸得至一隅,以極其極,他可反也,矧流沙相對之地哉?擧酒其上,就索爲記,欣然書之。

揖仙樓

[编辑]

在府西二里。

朴孝修詩:揖仙遐想若憑虛,弭節登臨任所如。柳幄垂煙藏細馬,蓮房倒水映潛魚。勝遊從此幾年憶?淸賞却嫌三日疎。爲報召南黃閣老,題封絶景一移書。

無價亭

[编辑]

在府城東三里。李穀所構遺基尙存。

貞信坊

[编辑]

松峴南。昔有貞婦自守不二其操,故名其坊,以旌異之。

白石部曲

[编辑]

在府北二十五里。

倉䅫部曲

[编辑]

在府西三十里。

畝谷部曲

[编辑]

在府北五里。

主谷部曲

[编辑]

靑杞縣

唱石部曲、賈下部曲

[编辑]

皆在英陽縣

名宦

[编辑]

高麗金守雌

[编辑]

以母老乞郡,出爲禮州防禦使。

尹莘傑

[编辑]

忠宣王時貶爲知府。

李混

[编辑]

爲府使。取海中浮槎,制爲舞皷,至今傳樂府。

禹倬

[编辑]

爲司錄。民惑八鈴神,奉祀甚瀆。倬至,卽碎而沈于海,淫祀遂絶。

金乙寶

[编辑]

爲萬戶。

朴文富

[编辑]

爲兵馬使。

流寓

[编辑]

高麗李穀

[编辑]

未第時,薄遊到此,娶金澤女爲妻。

本朝權近

[编辑]

高麗末,坐事配本府。

安魯生

[编辑]

謫居。

孝子

[编辑]

本朝朴辰

[编辑]

家貧,躬耕以養其父。隆冬病臥,欲食膾,辰剖氷入水,捕魚作膾以進。及父歿,家無斗米之儲,以粥奠朝夕,居廬三年。世宗朝,事聞,命除架閣庫副錄事。

烈女

[编辑]

本朝仇音方

[编辑]

禮賓寺婢也。年三十五,夫病死,其父哀其寡,欲奪志。仇音方誓無他適,逃匿于野,如此者再三,其父不能强。自夫死後,不食肉不茹葷,凡二十七年,且不祀神,欲速死也。成宗四年,事聞旌門。

題詠

[编辑]

雲物冠東方

[编辑]

李穡《送申碩甫》詩:丹陽我鄕曲,云云。功名苟云可,卜築及康强。共上觀魚臺,一吸扶桑光。

浪打漁磯疎雨暗

[编辑]

朴孝修詩:云云,沙明鷺渚凍雲黃。

那知白髮老荒陲

[编辑]

高麗朴致安《聞老妓月下彈琴》詩:七寶房中歌舞時,云云。無金可買長門賦,有夢空傳錦字詩。珠淚幾霑吳練袖,薰香猶濕越羅衣。夜深窓月絃聲苦,只恨平生無子期

平挹扶桑萬頃秋

[编辑]

洪汝方詩:俯呑方丈千峯曉,云云。

十二詠安魯生詞騰雲山

[编辑]

地軸從天北,山根揷海中。浮雲積翠幾千重?雲氣自沖融。古木蒼藤老,深崖白日曚。會當登覽最高峯,隨意倚淸風。

望日峯

[编辑]

早發尋暘谷,來登望日峯。金鴉飛出碧波中,淑氣滿長空。萬物分形影,三元造始終。細推盈昃妙無窮,默默謝天工。

西泣嶺

[编辑]

澗道過淸淺,峯巒向翠微。三行紅粉竝鞍歸,白日動光輝。水逐征驂急,山從祖帳圍。離歌未闋已西暉,揮淚更霑衣。

南眠峴

[编辑]

東國龍興日,三韓虎鬪時。只緣歷數在,君師大業豈前期?和睡登南峴,輸肝獻一巵。風飛電掃定安危,端拱示無爲。

燕脂溪

[编辑]

洞密藏仙境,溪回繞妾家。香風和月上窓紗,流影照琵琶。手拂靑銅鏡,頭簪白玉珈。曉來粧罷貌如花,水赤樣丹沙。

丑山島

[编辑]

地盡滄溟大,雲收島嶼開。洪濤洶涌動驚雷,勢若雪山頹。萬竹籠煙靜,千帆帶雨回。縱然海寇不虞來,知是望風摧。

揖仙樓

[编辑]

樓迥雲生棟,山高翠滴裳。荷風細細送淸香,便是入仙鄕。木落知秋氣,月明生夜涼。倚欄時復引壺觴,身世兩相忘。

奉松亭

[编辑]

海闊波聲壯,郊虛颶氣侵。松爲保障蔚成林,千載翠陰陰。芳草靑氈軟,晴沙白雪深。幾人把酒日相尋,乘興豁煩襟。

觀魚臺

[编辑]

石壁千層下,滄溟幾丈餘?湯湯萬里一堪輿,俯瞰數游魚。水落漁磯出,帆開宿雨疎。若令尙父此來居,西伯便同車。

梵興寺

[编辑]

寶地尋精舍,空門薄世情。赤髭白足出巖扃,松下說無生。夜靜石泉響,曉寒鍾梵聲。道心潭影共澄淸,趺坐旋忘形。

含恨洞

[编辑]

騕褭紫騮馬,夸毗白面郞。金鞭指點百花粧,中有倚新粧。纖手開珠箔,明眸出洞房。上樓相對賞春光,一嘆已摧腸。

貞信坊

[编辑]

有別彝倫正,無非德行淸。但因節婦秉心貞,閭井得佳名。烈女風猶在,關雎化復行。丹陽禮俗古今成,自是被文明。

靑松都護府

[编辑]

東至盈德縣界四十九里,南至永川郡界七十四里,西至安東府界十九里,北至眞寶縣界五里。距京都五百九十七里。

建置沿革

[编辑]

高句麗靑己縣新羅積善,爲野城郡領縣。高麗初爲鳧伊,又改雲鳳成宗靑鳧,屬禮州。本朝太祖三年,合于眞寶縣世宗卽位之年,以昭憲王后之鄕,陞爲靑寶郡。後析眞寶,置縣監,以松生縣來合,因改今名。世祖朝陞爲都護府。

屬縣

[编辑]

安德縣

[编辑]

在府南五十三里。本高句麗伊火兮縣新羅緣武,爲曲城郡領縣。高麗初改今名,顯宗安東府恭讓王始置監務。本朝太祖朝合于松生縣世宗朝來屬。

官員

[编辑]

府使、敎授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靑己積善鳧伊雲鳳靑鳧靑寶

姓氏

[编辑]

靑鳧沈、金、全、蔣、申。

松生尹、盧、全。

金、朴、李竝來

安德金、李、孫、全、薛一作「蔣」

風俗

[编辑]

尙儉率

[编辑]

觀風案。

民淳俗厚

[编辑]

洪汝方《讚慶樓記》。

形勝

[编辑]

山勢起伏,川流盤迴

[编辑]

同上記。

山川

[编辑]

放光山

[编辑]

在府北二里。鎭山。

周房山

[编辑]

在府東三十一里。

普賢山

[编辑]

一云母子山。在安德縣南二十二里。

龍纏巖

[编辑]

南川上流。巖有龍纏之狀,故名。

刀峴

[编辑]

安德縣南二十一里。新寧縣界。

注兒山

[编辑]

在府東三十里。盈德縣界。

三者峴

[编辑]

在府南三十八里。

普光山

[编辑]

在府南五里。

柳峴

[编辑]

安德縣東二十一里。慶州竹長部曲界。

於火峴

[编辑]

在府南五十二里。

枝峴

[编辑]

在府西十里。

南川

[编辑]

在客舘門外。其源出於火峴,至臨河縣枝村,入于眞寶縣神漢川

安德西川

[编辑]

安德縣西三里。其源出普賢山,至安東府臨河縣琴召川

新增椒水

[编辑]

在府東八里。

方臺

[编辑]

安德縣北。

土産

[编辑]

蜂蜜、松蕈、漆、石蕈、海松子、熊膽、莞草、紫草、白花蛇、羚羊、人參。

樓亭

[编辑]

讚慶樓

[编辑]

在客舘南。

洪汝方記:宣德己酉仲春之日,遵海而東而北至眞寶,轉南行數十里,漸見山勢起伏如龍騰而虎踞,川流盤迴若欲去而復來。松柏鬱乎蒼蒼,煙霞晻其靄靄,淸幽一洞依然仙境者,乃靑松也。俄而軍吏冠服擁道次,郡守備儀仗迎命,白叟、黃童、鄕學、敎坊莫不歌詠盛德,各有詩章。

旣禮訖,登南樓,自是民淳俗厚,竟日無狀告者。郡守河君澹,斯文友也。謂余曰:「是邑乃王后之鄕,嘗以縣陞郡,第緣地僻使稀,館舍未備。往歲始募閑徒,構廳堂曁此樓,願名以記之。」

余曰:「夫河嶽之靈異者,必産其祥;祖宗之積累者,必流其慶。靑原侍中公之先世,分秀氣於二樂,種仁厚於三韓,培養其根本,孕毓其精英,迄今坤德母儀、玉葉金枝衍我朝鮮億萬世無疆之福。登斯樓,望其基,不得不爲之仰讚也。故名之曰讚慶。」

徐居正詩:盡日閑吟倚柱邊,諸賢傑句摠盧前。兩山夾走疑無地,一徑潛通小有天。欲訪靑鳧今不見,閑看白鳥政堪憐。此間亦必蓬壺在,不用丹丘仍羽仙。

新增金宗直詩:樹杪華楹落照邊,登臨高興把盃前。川迴蘸却千尋磴,山擁偸他一片天。沙麓禎符眞可記,桃源物色政堪憐。擡頭笑向棲霞客,從來未必仙。

○宗室深源詩:懸崖刻削枕堧邊,幽澗𤭁豗繞舘前。西壑雪消泥沒馬,東岡風捲樹參天。淸宵短燭燒離恨,薄暮孤砧擣暗憐。陡覺襄王非蕩子,夢中雲雨亦神仙。

學校

[编辑]

鄕校

[编辑]

在府東一里。

驛院

[编辑]

文居驛

[编辑]

安德縣東十里。距府六十里。

和睦驛

[编辑]

安德縣西二十里茅峴下。距府七十里。

靑雲驛

[编辑]

在府南十里。

三者院

[编辑]

在府南二十六里。

枝院

[编辑]

在府西十三里。

訥仁院

[编辑]

安德縣東十七里。

佛宇

[编辑]

周房寺

[编辑]

周房山

普賢寺

[编辑]

普賢山

祠廟

[编辑]

社稷壇

[编辑]

在府西。

文廟

[编辑]

在鄕校。

城隍祠

[编辑]

在府西一里。

厲壇

[编辑]

在府北。

塚墓

[编辑]

沈弘孚墓

[编辑]

在府南五里。昭憲王后之遠祖。

古跡

[编辑]

松生廢縣

[编辑]

在府東十五里。高麗顯宗九年屬禮州仁宗二十一年置監務。本朝世宗朝,合于靑鳧縣

周房山城

[编辑]

石築。周一千四百五十尺,三面天作之險。內有二溪。

雙巖寺

[编辑]

松生縣東。

名宦

[编辑]

本朝河澹

[编辑]

徐混

[编辑]

爲府使。有治績。

人物

[编辑]

高麗沈德符

[编辑]

靑鳧縣人。蔭補司醞直長同正,累遷禮儀判書、密直副使,出爲西海道元帥。賜推誠協贊功臣號,位侍中。佐我太祖,唱義旋師,後錄功爲第一,拜左丞相,封靑城伯

本朝沈溫

[编辑]

德符之子。寔生昭憲王后。官至議政府領議政。諡安孝

沈淙

[编辑]

之弟。尙太祖慶善公主。封靑原君

沈澮

[编辑]

之子。參翊戴佐理功臣。官至議政府領議政,封靑松府院君。諡恭肅

新增沈順門

[编辑]

之孫。登第,官至舍人。燕山甲子被殺,今上初贈都承旨。

寓居

[编辑]

本朝孫昭

[编辑]

慶州人物下。

李從允

[编辑]

濟州名宦下。

新增題詠

[编辑]

萬山深處宿靑鳧

[编辑]

金宗直詩:一春蓬轉此身孤,已覺良辰失所圖。帳裏柏香消欲盡,云云。

醴泉郡

[编辑]

東至安東府界二十二里,至豐基郡界三十四里。南至龍宮縣界二十一里。西至同縣界三十三里。北至忠淸道丹陽郡界七十里。距京都四百九十八里。

建置沿革

[编辑]

新羅水酒縣景德王改今名爲郡。高麗初改甫州顯宗安東府明宗二年,藏太子胎,改基陽,陞爲縣令。神宗時,南道招討使[72]東京賊戰于縣地,大捷,陞知甫州事。本朝太宗十三年,例改爲甫州郡。十六年復今名。

屬縣

[编辑]

多仁縣

[编辑]

新羅達已縣,或云多已景德王改今名,屬尙州高麗時來屬。在郡西南四十里。越入龍宮東村。別號仁陽

官員

[编辑]

郡守、訓導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水酒甫州基陽淸河襄陽

姓氏

[编辑]

本郡林、尹、權權,本昕氏。高麗神宗元年,避明宗諱,改賜權

許、李竝來

黃、邦竝村

多仁黃、崔、張、睦一作「陸」

羅、白竝來

寶進孝川

崔、金竝續

僐川連川熊川

金川沈。

于爾谷太。

高林金、黃竝續

冬老金、林竝續

風俗

[编辑]

俗尙平易

[编辑]

觀風案。

閭閻無薄俗

[编辑]

李之剛詩。

形勝

[编辑]

東西介于二嶺

[编辑]

尹祥記。

山川

[编辑]

德逢山

[编辑]

在郡西三里。鎭山。山上有黑鷹城

西菴山

[编辑]

在郡西八里。

飛鳳山

[编辑]

多仁縣南。距郡南三十五里。

龍門山

[编辑]

在郡北三十二里。世傳新羅高僧杜雲入此山,結草菴而居。高麗太祖嘗南征,過此聞雲名,入洞尋訪,至洞口忽見龍在巖上,因號龍門山

普門山

[编辑]

在郡東三十四里。

鵲城山

[编辑]

在郡北七十五里。

下駕山

[编辑]

在郡東三十一里。

南川

[编辑]

在郡南一里。

沙川

[编辑]

在郡東十四里。榮川郡臨川下流。

襄川

[编辑]

在郡南一里。其源出豐基郡鳴鳳山,至郡南十二里,入于沙川

大谷灘

[编辑]

多仁縣東九里。

船倉津

[编辑]

在縣東三里。

○二水詳見龍宮縣

紅蓮池

[编辑]

多仁縣。距郡東六十里。

新增鼎蓋山

[编辑]

在郡東六里。

歸毛峴

[编辑]

在郡東十里。

土産

[编辑]

多仁縣大谷灘、紫草、莞草、銀口魚、鯽魚、蜂蜜、松蕈、人參、白花蛇、五味子、海松子、楮、雪綿。

城郭

[编辑]

德峯山城

[编辑]

石築。周四千八十尺,高十尺六寸。內有二井、一池。有軍倉。

烽燧

[编辑]

西菴山烽燧

[编辑]

東應安東府豐山縣所山,西應龍宮縣龍飛山

所伊山烽燧

[编辑]

多仁縣。東應比安縣大巖山,西應龍宮縣龍飛山

大旨池

[编辑]

在郡西八里。

宮室

[编辑]

客舘

[编辑]

尹祥記:凡州郡舘舍之設,所以待使臣宣王化,以備行禮之所,雖十室之邑,不可廢也。醴泉爲郡,東西介于二嶺。自而之商洛,由而達花山者,必經由是邑,使之巡遊,行旅之往來,殆無虛日矣。其舘[73]隘陋,不與邑相稱。

歲己未,完山李侯知命出宰是邑,視事三載,政通人和。乃謀諸邑人,報于監司[74],不煩農工,遊手是役。階序峻壯,可以袪炎暑之[75];軒楹敞豁,足以備揖讓之[76]。涼燠異所,文質得宜,李侯爲政,可謂知所急而亦不踰制[77]矣。興[78]而不勞民力,仁之施也;[79]使臣以[80]王命,敬之大也。具仁與敬[81],守令之職盡矣。

,吾桑梓鄕也。李侯之政,余所悉知。故聊書終始云耳。

樓亭

[编辑]

快賓樓

[编辑]

在客舘東。

徐居正詩:襄陽樓上晩風寒,簾捲靑山獨倚闌。竹嶺天低瞻北斗,花山路出接東關。豪吟轉覺江湖窄,大醉從敎宇宙寬。可笑功名思爛熟,不知身世是槐安

新增李宜茂記:歲辛酉,予與李鐵城深源李星山子固黃南原實之奉使徙民分道于嶺南,將抵安東。路由醴泉,經宿于客舘東軒。軒之東北隅,有樓舊基,方欲刱新,鳩材孱功而未就也。問其名,則快賓也,問其未就,則曰太守閔侯以事見遞未就也。徘徊周覽,悵然者久之,以爲斯樓之未就,亦吾輩斯行之一不快也。

自此歷抵列郡,見列郡之雄樓傑閣,則每以斯樓爲恨也。旣而聞尹侯來莅于玆首謀所以成就之,私自喜幸,又以爲果一登覽以快吾行與否耶。未數月,深源子固實之,各竣事俱會于斯,則所謂快賓者巋然煥然,若不日而成也。吾輩相賀曰:「尹侯之此擧,如此其神且速也,不賢而能之乎?古人於一事之修擧而遠且大者從可策也,可不謂賢乎?」遂相與登樓四望,則高山聳後,大川經前,閭閻四布,平岡斷壟,擁衛周遭,彷彿若別一洞天,亦斯樓之勝槪也。

俄而開宴置酒,共飮以落之。左右獻酬,盃盤交錯,絲竹間作,迭起爲舞,怡怡愉愉,情景陶然,不知誰主誰賓,怳然若登鈞天聞廣樂而不覺蹈舞之不足也。嘗聞樓臺之設,非直爲景物役也,將以道宣堙鬱。時出而遊觀之,以節勞逸,則亦爲政者之所不可廢也。況侯之此擧,卽其舊而張大之,無墜前功,無侈後觀,不規規於事爲之末,而人自快於登覽觴詠之餘。則吾輩之落成於樓者,非徒吾輩之幸,抑亦斯邑之大幸也。

侯嘗累佩銅章,咸著聲績,蓋易之也。今之來豈徒然哉?儻能由此而推之,凡所以修擧廢墜者,無一不出於遠且大者。使斯民自得於仰事俯育之間,鼓舞於仁風和氣之中,則人之快足於心者,獨賓乎?主乎?抑斯民乎?吾不知所輕重矣。忝預宴席,重侯之請,姑書始末以歸之。

侯諱壽泉,字永灝坡平望族也。

金宗直詩:開盡玟瑰滯甫州,綠池靑嶂況高樓。點行衛士迷新部,索笑佳兒伴醉遊。蘇醒麥人山雨過,護持魚子水衣浮。塵埃半日偸閑處,快意何須萬戶留。

○桑麻楡柳藹平川,臥看襄陽半壁天。身是碧油幢下客,登樓懷抱更悠然。

新增燕賓樓

[编辑]

在客舘東。

鄕射堂

[编辑]

在郡西二里。

權五福記:嶺之南六十餘州,自高麗氏統三置爲一道,國家仍之,大爲人材、物産之府庫,而吾醴泉,其一也。然醴泉新羅水酒縣,自代迄今上下數千載間,不知邑宰凡幾人,鄕大夫凡幾人,志古道而復古禮,能導民禮俗者,有幾人哉?邑宰以簿領爲[82]而未遑於施設,鄕大夫雖或有化俗之方,於一邑無所管。所謂雖善不尊,不尊人不信,識者病焉。

我殿下卽位之戊申,令所在復立留鄕所,有座首別監焉。推年德高者,謂之座首,其次稱別監,糾管一鄕風俗,所員,府四人、郡三、縣二。吾鄕,郡也,尹侯季殷權侯推爲別監,而吾家君爲座首。季殷氏尹提學祥之胤也。家世文獻,思導民禮俗,此鄕射堂之所由作也。堂合左右序、庖廚,凡二十間,鄕父老共出力,陶瓦鳩材,太守李公箴亦助以[83]。始攻於壬子,斷手於癸丑。董其役者,鄕人某與某也,執其事者,郡吏某與某也。

去年秋,五福謁告省親金堂谷,鄕父老拉余於鄕射堂。酒半,尹侯執盞言曰:「吾鄕之欲闢此堂,久矣。未卜其地,或欲撤北亭而堂之,悠悠[84]議,蓋亦有年。一日屨及于郡治西二里許,丘荒榛莽之間,登高而望,得異處焉。凡其與目接、與心謀者,無非勝境。群山擁翠,一溪瀉玉,林茂而竹脩,宅幽而勢阻,若天公地媼秘以待人。遂決意經營。堂旣成而子適來,可無一言以記?」余曰:「凡題記之作,必得大手。今文章鉅公磊落相望而求之無有不可,如我襪線,顧何能爲?」侯固命之,余辭不獲,則曰:「堂之設,豈徒然哉?古昔聖帝、明王躬行仁義以導民厚矣,猶以爲未也。又設鄕官以敎之,有若閭胥、族師、比長、黨正之屬,各掌其戒令、政事、[85]民、[86]法。春秋以禮會而飮射于州序,書其德行道藝,糾其過惡而勸戒之,風淳俗美,躋一世於仁義之域。今之留鄕所卽古黨正之遺意也。鄕有頑嚚自恣、不孝悌、不睦、不姻、不任恤者,此堂得以議之,吏有包藏姦慝憑假城社侵漁百姓者,此堂得以議之。推周官三物之敎,行汝南月朝之評,以勵一鄕之風俗者,亦莫不於堂焉。然則堂之所包者廣,而獨扁以射,何也?曰鄕射之禮,尙矣。孔子射於瞿相之圃,觀者如堵墻,使揚觶而語曰:『幼壯孝悌,耆耋好禮,不從流俗,修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蓋去者半,處者半。又揚觶而語曰:『好學不倦,好禮不亂,耄期稱道不變者,不在此位也?』蓋僅有存者一。揚觶之間,擧其善者而留之,則非其人者自退。此詩人所謂序賓以賢、以不侮者也,夫子所謂觀於鄕而知王道之易易者也。今國家率舊章[87]禮敎,設鄕射之禮。夫射,一藝也,序賓、揚觶之禮擧,而一鄕之淑慝,可以旌別。此鄕父老之獨揭此爲扁,而勸戒之實,寓於其間也。然射當於壇,而今於堂,何也?曰射則於壇,而鄕賓之宿戒則在堂也。古者鄕先生,生而會於社,歿而於社。

嗚呼!斯堂,其社矣。夫五福他日謝事,結社於此堂,春秋吉日,以鷄豚燕隨父老,更講飮射之禮焉。」

學校

[编辑]

鄕校

[编辑]

在郡北一里。郡守金謙建。

驛院

[编辑]

通明驛

[编辑]

在郡東七里。

守山驛

[编辑]

多仁縣

芒峴院

[编辑]

在郡東二十里。

虎鳴院

[编辑]

在郡南十六里。

黃利院

[编辑]

在郡西五里。

牛頭院

[编辑]

在郡西二十里。

北院

[编辑]

在郡北七里。

毛峴院

[编辑]

在郡北十一里。

竹院

[编辑]

多仁縣西二十二里。

光德院

[编辑]

多仁縣東二十一里。

佛宇

[编辑]

龍門寺

[编辑]

龍門山高麗太祖杜雲而創。後明宗藏太子胎于寺之左峯,改號昌期寺。散騎常侍李知命爲記。

徐居正詩:再到龍門寺,山深絶俗喧。上方僧榻靜,古壁佛燈熏。一道泉聲細,千峯月色分。居然發深省,聊復喪吾存。

新增大谷寺

[编辑]

在飛鳳山。

李奎報詩:石路高低平不平,閑騎果下嚲鞭行。輕風靜掃煙光去,落月時兼曉色明。短麓前頭看寺榜,橫舟側畔問灘名。孤村何處吹寒笛,抱疾他鄕易惱情。

祠廟

[编辑]

社稷壇

[编辑]

在郡西。

文廟

[编辑]

在鄕校。

城隍祠

[编辑]

德峯山

厲壇

[编辑]

在郡北。

古跡

[编辑]

安仁廢縣

[编辑]

金富軾云:「本蘭山縣景德王改今名,爲甫州領縣。今未詳。」

高林部曲

[编辑]

在郡西二十里。越入龍宮縣北村

孝川部曲

[编辑]

在郡南十八里。

寶進部曲

[编辑]

多仁縣南二十七里。

冬老坪所

[编辑]

在郡北五十三里。

鵲城

[编辑]

周六百十尺。今廢。城西有石門,高十一尺,廣十二尺,三面皆巖石。

名宦

[编辑]

高麗趙云仡

[编辑]

本朝全伯英

[编辑]

金謙

[编辑]

安省

[编辑]

李惠

[编辑]

嘗知甫州。有詩名。

李伯謙

[编辑]

尹起畎

[编辑]

金仁民

[编辑]

鄭從韶

[编辑]

新增朴漢柱

[编辑]

政擧治平,吏畏民服。

人物

[编辑]

高麗林民庇

[编辑]

毅宗朝擢第,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爲相,挺然有古風,好善周急,確實無華。故武夫、悍卒亦知景仰。年七十三致仕。諡文靖

林宗庇

[编辑]

工於四六。

林椿

[编辑]

宗庇從子。毅宗時人。以文章鳴世,屢擧不第。鄭仲夫之亂,闔門遭禍,椿脫身僅免,卒窮夭而死。號西河先生,有集行於世。

○《高麗史》云西河人,未知何據。

林支漢

[编辑]

元宗時,以本郡吏,從征東都叛將崔宗崔積崔思等,有功。欲賞以職,支漢辭,請以尙州管內多仁縣移屬本郡,元宗許之。

林惟正

[编辑]

登第,官至祭酒。工於集句,有《百家衣集》。

本朝權孟孫

[编辑]

登第,官至藝文舘大提學。諡齊平

尹祥

[编辑]

以縣吏登第。學問精深,誨人不倦。長成均凡十有六年,官至藝文舘提學。年七十八,退老于鄕,學者雲集,八十三卒。近代師儒之最。

流寓

[编辑]

本朝趙庸

[编辑]

洪武壬申謫居。詳眞寶縣

孝子=

[编辑]

本朝林騭

[编辑]

仕至監察。爲父居廬三年,未嘗見齒。事聞旌閭。

金忸

[编辑]

其父早死,以幼未得行喪。及壯母歿,廬墓三年,爲父仍居三年。事聞,拜架閣庫錄事。

潘濡

[编辑]

爲父居廬三年。事聞旌閭。

權節山

[编辑]

爲母居廬三年。事聞旌閭。

尹奕

[编辑]

郡吏也。養父母,家雖貧,未嘗闕酒肉。及歿,哀毁踰禮。事聞旌閭。

盧珣

[编辑]

進士也。少失父,鞠於其祖年六十,居母廬,罹疾幾死。奉藥先嘗,禱於北辰,求以身代。嘗糞味苦,疾果愈。

烈女

[编辑]

權氏

[编辑]

安東權啓生女。年二十,其夫宋孝從死,親自負土,葬於家北,率五歲兒,朝夕不離墓側,終三年。一日有虎,攬子而去,權氏左手扶子,右手拒虎呼曰:「皇天有知,乞賜照臨。」虎乃棄去。

題詠

[编辑]

十里桑麻雨露深

[编辑]

尹祥詩:千尋山郭雲煙老,云云。

門前花柳隔平川

[编辑]

李居仁詩:云云。簾外松巒翠接天。

附录

[编辑]
  1. 《高麗史ㆍ太祖世家》「幸」原作「行」。
  2. 《高麗史ㆍ太祖世家》「三」原作「沙彌」。
  3. 「若」不见于《拭疣集ㆍ觀風樓記》。
  4. 《拭疣集ㆍ觀風樓記》「至」原作「之」。
  5. 《拭疣集ㆍ觀風樓記》「監司」原作「相國」。
  6. 《拭疣集ㆍ觀風樓記》「取爽」原作「爽處」。
  7. 《拭疣集ㆍ觀風樓記》「歊」原作「苦」。
  8. 《東文選ㆍ金榜記》「晏然」原作「且安」。
  9. 《東文選ㆍ金榜記》「護」原作「府」。
  10. 《東文選ㆍ金榜記》「歸」原作「獨」。
  11. 《東文選ㆍ金榜記》「王生」原作「三王」。
  12. 《東文選ㆍ金榜記》「爲」原作「必」。
  13. 《東文選ㆍ金榜記》「償僕」原作「倘償」。
  14. 《東文選ㆍ映湖樓》「訝」原作「還」。
  15. 《陽村集ㆍ次安東映湖樓詩韻》「臨」原作「樓」。
  16. 《陽村集ㆍ次安東映湖樓詩韻》「百尺危欄浮碧落,九重宸翰耀金花」原作「碧瓦凌風膚起粟,金書照日眼迷花。」
  17. 《陽村集ㆍ次安東映湖樓詩韻》「一泛」原作「泛一」。
  18. 《容軒集ㆍ題映湖樓》「隨」原作「須」。
  19. 《東文選ㆍ次安東映湖樓詩韻》「情」原作「清」。
  20. 《樗軒集ㆍ安東新射廳記》「八」原作「諸」。
  21. 《樗軒集ㆍ安東新射廳記》「府」原作「州」。
  22. 《樗軒集ㆍ安東新射廳記》「習射」原作「點兵」。
  23. 《樗軒集ㆍ安東新射廳記》「能」原作「爲」。
  24. 《樗軒集ㆍ安東新射廳記》「脈」原作「勢」。
  25. 《樗軒集ㆍ安東新射廳記》「遲」原作「中」。
  26. 《虛白堂集ㆍ三龜亭記》「西」原作「縣西」。
  27. 此处「十」应为「七」。
  28. 《虛白堂集ㆍ三龜亭記》「鐵」原作「銖」。
  29. 《虛白堂集ㆍ三龜亭記》「庭」原作「亭」。
  30. 《東文選ㆍ廬山寺枕碧樓》「晚」原作「暗」。
  31. 《東文選ㆍ廬山寺枕碧樓》「千」原作「萬」。
  32. 《高麗史ㆍ庾碩列傳》「衣」原作「挽」。
  33. 避朝鲜文宗讳。原名金珦,字富民。
  34. 《東國輿地勝覽》「初名孝恭。翰林敏成子。新羅敬順王十四世孫」原作「新羅敬順王之後」。
  35. 此处系新增,但未标注。
  36. 此处系新增,但未标注。
  37. 此处系新增,但未标注。
  38. 此处系新增,但未标注。
  39. 此处系新增,但未标注。
  40. 此处系新增,但未标注。
  41. 《圓齋槀ㆍ福州映湖樓感懷》「蒼煙」原作「滄洲」。
  42. 《陽村集ㆍ寧海府西門樓記》「工」原作「知」。
  43. 《陽村集ㆍ寧海府西門樓記》「健」原作「捷」。
  44. 《陽村集ㆍ寧海府西門樓記》「府」原作「樂部」。
  45. 《陽村集ㆍ寧海府西門樓記》「士」原作「使」。
  46. 《陽村集ㆍ寧海府西門樓記》「旣缺」原作「無備」。
  47. 「元帥」不见于《陽村集ㆍ寧海府西門樓記》。
  48. 《陽村集ㆍ寧海府西門樓記》「皆」原作「皆自」。
  49. 《陽村集ㆍ寧海府西門樓記》「流」原作「移」。
  50. 《陽村集ㆍ寧海府西門樓記》「視同」原作「不翅」。
  51. 「乘馹之人雖微者,必至所舘慰接之,或曰:『公尊彼卑,何至若此?』侯曰:『彼賓我主,賓主寧計資品耶?彼或憑公肆威,呵嘖吏民,吾何忍視之?我厚於彼,彼必不怒。』由是來者感悅,吏不見呵」不见于《陽村集ㆍ寧海府西門樓記》。
  52. 「害馬之豹,食人之虎,又皆一擧剸之,以除民害」不见于《陽村集ㆍ寧海府西門樓記》。
  53. 《陽村集ㆍ寧海府西門樓記》续有「及秋旣稔」之句。
  54. 《陽村集ㆍ寧海府西門樓記》续有「鳩材聚瓦」之句。
  55. 《陽村集ㆍ寧海府西門樓記》「穫」原作「播」。
  56. 《陽村集ㆍ寧海府西門樓記》续有「凡一邑之」之句。
  57. 《陽村集ㆍ寧海府西門樓記》「歌舞」原作「絃歌」。
  58. 《陽村集ㆍ寧海府西門樓記》「是」原作「起」。
  59. 《東文選ㆍ觀魚臺賦》「巖」原作「崖」。
  60. 《東文選ㆍ觀魚臺賦》「冀」原作「擬」。
  61. 《東文選ㆍ觀魚臺賦》「擬」原作「冀」。
  62. 《續東文選ㆍ觀魚臺賦》续有「兮」字。
  63. 《續東文選ㆍ觀魚臺賦》续有「兮」字。
  64. 《續東文選ㆍ觀魚臺賦》续有「兮」字。
  65. 《續東文選ㆍ觀魚臺賦》续有「兮」字。
  66. 《續東文選ㆍ觀魚臺賦》续有「兮」字。
  67. 《續東文選ㆍ觀魚臺賦》续有「兮」字。
  68. 《續東文選ㆍ觀魚臺賦》「亂」原作「遥」。
  69. 《續東文選ㆍ觀魚臺賦》续有「兮」字。
  70. 《續東文選ㆍ觀魚臺賦》续有「兮」字。
  71. 《續東文選ㆍ觀魚臺賦》续有「兮」字。
  72. 《高麗史ㆍ地理志》「光」原作「匡」。
  73. 《別洞集ㆍ醴泉客舍東軒重創記》续有「舍低微」之句。
  74. 《別洞集ㆍ醴泉客舍東軒重創記》续有「斥其舊制,高其簷榮,改棟與樑,換楹與榱,其飾則雜以舊材」之句。
  75. 《別洞集ㆍ醴泉客舍東軒重創記》「濕」原作「毒」。
  76. 《別洞集ㆍ醴泉客舍東軒重創記》「位」原作「禮」。
  77. 「而亦不踰制」不见于《別洞集ㆍ醴泉客舍東軒重創記》。
  78. 《別洞集ㆍ醴泉客舍東軒重創記》「役」原作「工」。
  79. 《別洞集ㆍ醴泉客舍東軒重創記》「優」原作「慰」。
  80. 《別洞集ㆍ醴泉客舍東軒重創記》「尊」原作「異」。
  81. 《別洞集ㆍ醴泉客舍東軒重創記》续有「斯爲君子之全德,而上以尊王命,下以愛斯民」之句。
  82. 《睡軒集ㆍ鄕射堂記》「急」原作「憂」。
  83. 《睡軒集ㆍ鄕射堂記》「材」原作「財」。
  84. 《睡軒集ㆍ鄕射堂記》「郡」原作「群」。
  85. 《睡軒集ㆍ鄕射堂記》「屬」原作「勵」。
  86. 《睡軒集ㆍ鄕射堂記》「讀」原作「邦」。
  87. 《睡軒集ㆍ鄕射堂記》「崇」原作「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