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釋例 (四庫全書本)/卷07
春秋釋例 巻七 |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釋例巻七
晉 杜預 撰
土地名第四十四之三
小國地
隠元年虢
滎陽縣〈案晉書地理志滎陽縣屬滎陽郡〉
共
汲郡共縣
宿
東平無鹽縣
祭
闕
申
南陽宛縣
夷
城陽壯武縣所治夷安地
二年向
譙國龍亢縣東南有向城〈案晉書地理志龍亢縣屬譙郡〉
極
闕
五年燕
東郡燕縣〈案隠五年正義云燕有二國一稱北燕此則南燕也世本燕國姞姓地理志東郡燕縣南燕國姞姓黄帝之後也小國無世家不知其君號諡惟莊二十年燕仲父見𫝊耳 又案續漢書郡國志燕縣屬東郡攷晉書地理志故漢東郡地分屬濮陽國及平陽頓丘諸郡無東郡亦無燕縣〉
七年滕
沛國公丘縣東南有滕城〈案續漢書郡國志公丘縣属沛國晉書地理志公丘縣屬魯國〉
凡
汲郡共縣東南有凡城
十年戴
陳留外黄縣東南有戴地〈案隱十年正義引漢書地理志云梁國甾縣故戴國應劭曰章帝改曰考城古者甾戴聲相近故鄭𤣥詩箋讀椒戴為熾甾是其音大同故漢於戴國立甾縣於晉屬陳留〉
十一年息
汝南新息縣
桓二年郜
濟隂成武縣東南有北郜城
三年芮
馮翊臨晉縣有芮鄉
魏
河東河北縣
五年州淳于
二名國都於東莞淳于縣〈案東莞淳于縣集解作城陽淳于縣攷晉書地理志淳于縣屬城陽郡不屬東莞郡集解是〉
七年榖
南鄉筑陽縣北榖城〈案晉書地理志後漢獻帝建安十三年魏武分南陽西界立南鄉郡晉武帝平吴改南鄉為順陽郡筑陽縣屬順陽〉
九年巴
巴郡江州縣
荀
闕
賈
闕
十一年貳
闕
軫
闕
絞
闕
州
南郡華容縣東南有州陵城
蓼
義陽棘陽縣東南湖陽城
十二年羅
在宜城縣西山中後徙南郡枝江縣〈案晉書地理志宜城屬襄陽郡〉
十三年賴
義陽隨縣賴鄉
十五年牟
泰山牟縣〈案續漢書郡國志作牟縣晉書地理志作東牟縣均屬㤗山〉
葛
梁國寜陵縣東北葛鄉〈案孔穎逹正義云桓五年漢書地理志陳留郡寜陵縣應劭曰古葛伯國然則於晉屬梁國也〉
莊二年於餘丘
闕〈案莊二年正義云公羊穀梁皆以於餘丘為邾之别邑左氏無𫝊春秋未有伐人之邑而不繫國者此無所繫故知是國釋例注闕不知其處盖近魯小國也〉
十年譚
濟南平陵縣西南譚城〈案續漢書郡國注東平陵屬濟南郡晉書地理志濟南郡無此縣〉
十二年蕭
沛國蕭縣〈案孔穎達正義云宣十二年楚子滅蕭定十一年宋公之弟辰入于蕭以叛則此後復為宋邑也〉
十三年遂
濟北蛇丘縣東北有遂鄉
十六年滑費滑
二名滑國都於費河南緱氏縣〈案成十七年𫝊鄭子駟侵晉虚滑杜預集解云滑國為秦所滅時屬晉後屬周孔穎逹正義云僖三十三年秦人滅滑經書入則是滅而不有不知滅後屬何國也此言侵晉知此時屬晉耳襄十八年𫝊楚公子格侵費滑胥靡注云胥靡鄭邑不言費滑杜意當以費滑為周邑也然若是周邑當言侵周以别之定六年𫝊稱鄭伐周馮滑胥靡爾時胥靡亦為周邑盖費滑胥靡周鄭之間襄時屬鄭定時屬周〉
十八年權
南郡當陽縣東南有權城
三十年鄣
東平無鹽縣東北有鄣城
閔元年耿
平陽皮氏縣東南有耿鄉
霍
平陽永安縣東北有霍太山
二年陽
闕
僖二年江
汝南陽安縣
冀
平陽皮氏縣東北有冀亭
五年
弋陽軑縣東南
道
汝南陽安縣南有道亭
柏
汝南西平縣有柏亭
六年微
東平夀張縣西北有微鄉微子
十四年鄫
琅琊鄫縣
十五年厲
義陽隨縣北有厲鄉
韓
闕〈案杜預集解云韓國在河東郡界〉
十七年英氏
闕
項
闕〈案杜預集解云項國今汝隂項縣攷晉書地理志項屬梁國不屬汝隂〉
宻
滎陽宻縣
二十一年任
任城縣也〈案晉書地理志任城縣屬任城國〉
須句
東平須昌縣西北有須句
顓臾
㤗山南武陽縣東北有顓臾城
二十三年頓
汝陰南頓縣〈案續漢書郡國志晉書地理志南頓並屬汝南本文汝隂當是汝南之誤〉
二十四年管
滎陽京縣東北管城
毛
闕
聃
闕
雍
河内山陽縣西有雍城
畢
京兆長安縣西北周武王武王葬畢地
鄷
始平鄠縣東有鄷邑亭
邘
河内野王縣西北有邘城
應
襄城城父縣西南有應城
蔣
弋陽期思縣所治蔣鄉亭
茅
髙平昌邑縣西有茅鄉〈案劉昭續漢書郡國志注引杜説云茅鄉在昌邑西南〉
胙
東郡燕縣西南有胙亭
二十六年䕫
建平胏歸縣也
二十八年有莘
闕
二十九年介
城陽黔陬縣
三十年焦
𢎞農陕縣焦亭
文三年沈
汝南平輿縣北有沈亭
五年六
廬江六縣
六年偪
闕
十二年巢
廬江六縣東有居巢城〈案居巢西漢故縣也漢書地理志居巢屬廬江郡〉
宣元年崇
闕
四年䢵
闕
九年根牟
琅琊陽都縣東有牟鄉
十二年唐
義陽安昌縣東南有上唐鄉
十五年黎
上黨壺關縣有黎亭
成六年鄟
闕
郇郇瑕氏
二名河東解縣西北有郇城
襄四年寒
北海平夀縣東有寒亭〈案晉書地理志平夀縣屬濟南郡〉
有鬲
平原鬲縣
斟灌
樂安夀光縣東南有灌亭
斟尋
北海平夀縣東南有斟亭
過有過
二名東萊掖縣北有過鄉亭
戈
哀十二年宋鄭之間有戈邑
十年偪陽
彭城傅陽縣也
十三年邿
任城亢父縣有邿亭
二十三年鑄
濟北蛇丘縣所治鑄鄉城也
二十四年豕韋
東郡白馬縣東南有韋城〈案晉書地理志晉初分東郡置濮陽國白馬縣屬濮陽〉
唐
太原晉陽縣
杜
京兆杜陵縣
二十九年
平陽縣
邶
闕
鄘
闕
豳
新平漆縣東北邠城
鄶
滎陽宻縣東北鄶城
昭元年觀
頓丘衛縣
扈
始平鄠縣扈鄉
姺
闕
邳
下邳縣〈案晉書地理志下邳縣屬下邳國〉
奄商奄
二名闕
襃
闕
姒
闕
蓐
闕
四年胡
汝隂縣西北胡城〈案晉書地理志汝隂縣屬汝隂郡又案酈道元水經頴水注引杜預釋地西北下有有字〉
有緡
闕又云兗州金鄉城緡國也〈案續漢書郡國志金鄉屬山陽郡舊唐書地理志金鄉屬兗州杜佑通典新唐書地理志並同則以金鄉屬兗州乃唐制也此條又云以下非杜氏本文謹訂於此〉
黎
或曰東夷國或曰魏郡黎陽縣疑
五年大庭氏
今在魯城中
九年駘
始平武功縣所治釐城
岐
扶風美陽縣西北有岐山
蒲姑
樂安愽昌縣西北蒲姑城
亳
闕
十二年昆吾
東郡濮陽縣〈案晉書地理志晉初分東郡置濮陽國濮陽縣屬焉〉
十三年房
汝南有吳房縣
十五年宻須
安定隂宻縣也
闕鞏
闕
十六年甲父
高平昌邑縣東南有甲父亭
十八年鄅
琅琊開陽縣
二十七年鍾吾
闕
二十九年飂
闕
鬷川鬷夷氏
二名闕
窮桑
闕〈案杜預集解云窮桑地在魯北〉
定二年桐
廬江舒縣西南有桐鄉
四年封父
闕
哀元年仍有仍
二名闕
右小國一百二十九經傳惟見國名其二十八闕〈案本文闕者實三十五條〉
共池
桓十年
惡曹
十一年
折
十一年
垂棘
僖二年
多魚
二年
牡丘
十五年
女栗
文十年
厥貉
十年
沓
十三年
上鄍
成二年
瑣澤
十二年
交剛
十二年
貍脤
十七年壬申公孫嬰齊卒于貍脤舊説壬申十月十五日貍脤魯地也傳曰十月庚午圍鄭然則二月未得及魯之境也
虚朾
十八年
台谷
十八年
善道
襄五年
大隧
十九年
商任
二十一年
泮
二十五年
曠林
昭元年
祲祥祥
二名十一年
厥憗
十一年
鄟陵
二十六年
拔郯
二名定三年
安甫
十年
渠蒢渠挐
二名十五年
右地二十六未聞古屬何國並闕
戎地
隠二年戎
陳留濟陽縣東南有戎城
九年北戎山戎無終
三名北平有無終縣
桓十三年盧戎
闕
莊二十八年驪戎
京兆新豐縣
閔二年犬戎
西戎别在中國者闕
僖十一年
闕
拒
闕
泉
河南洛陽縣西南有泉亭〈案杜預集解云伊闕北有泉亭〉
臯
闕
伊洛之戎
雜居洛水伊水之間者河南洛陽縣西南有戎城
二十二年陸渾之戎九州之戎
河南陸渾縣〈案杜預集解云允姓之戎居陸渾在秦晉西北二國誘而徙之伊川遂從戎號至今為陸渾也孔穎逹正義云昭九年傳曰允姓之姦居於𤓰州注云瓜州今敦煌則陸渾是敦煌之地名也後徙之伊川復以陸渾為名〉
三十三年姜戎
晉南鄙
成元年茅戎
河東大陽縣西有茅亭
徐吾氏
茅戎之别種〈案孔穎逹正義云茅戎以是戎内之别徐吾又是茅戎之内聚落之名〉
昭九年隂戎
晉隂地
哀四年狄戎
闕
十七年戎州
戎邑近衛者闕
狄地
莊二十八年廣莫
北狄地之曠絶蒲與北屈左右
閔二年東山臯落氏狄
二名赤狄别種在晉東闕〈案孔穎逹正義云狄有赤狄白狄成十三年傳晉侯使呂相絶秦云白狄及君同州則白狄與秦相近當在晉西此云東山當在晉東宣十五年晉師滅赤狄潞氏潞上黨潞縣在晉之東此云伐東山臯落氏知此亦在晉東是赤狄别種也〉
僖二十三年廧咎如
赤狄别種闕〈案成三年傳云晉郤克衛孫良夫伐廧咎如討赤狄之餘焉杜集解云宣十五年晉滅赤狄潞氏其餘民散入廧咎如故討之孔頴逹正義云赤狄餘種散入咎如之内今伐咎如者來就咎如之内討彼赤狄餘黨然廧咎如容赤狄餘民則咎如亦赤狄矣劉以為廧咎如即是赤狄之餘今知不然者以赤狄極多潞氏甲氏鐸辰臯落氏等皆是其類並為建國假令潞氏甲氏鐸辰臯落雖滅自外猶存不滅者多止以言討赤狄之類不得稱餘且以廧咎如容受赤狄餘黨故伐而討責若以廧咎如即是赤狄之餘應取土地興兵絶滅何當惟伐討而已劉以廧咎如即是赤狄之餘而規杜非也〉
三十三年白狄
故西河郡地有白部胡
文十一年長狄鄋瞞
鄋瞞長狄國闕
潞赤狄潞氏
二名在上黨又云潞城縣東有古城赤狄潞氏國也〈案漢書地理志潞縣屬上黨郡續漢書郡國志同隋書地理志潞城屬上黨郡開皇十六年置舊唐書地理志潞城古邑隋特置潞城縣則潞為漢縣潞城則隋所改也此條又云以下係後人所増謹訂於此〉
宣三年赤狄
故上黨郡地有赤沙城
十一年欑函
闕
衆狄
闕
十六年赤狄甲氏畱吁鐸辰
三名赤狄别種闕
昭十二年鮮虞
白狄别種中山新市縣也
昔陽
肥國都也樂平沾縣東有昔陽城
肥
白狄别種鉅鹿下曲陽縣西有肥累城〈案𫝊云晉荀吴偽㑹齊師者假道於鮮虞遂入晉陽秋八月壬午滅肥以肥子縣皋歸孔穎逹正義云劉以為齊在晉東偽㑹齊師當自晉而東行也假道鮮虞遂入昔陽則昔陽當在鮮虞之東也今案樂平沾縣在中山新市西南五百餘里何當假道於東北之鮮虞而反入西南之昔陽也既入昔陽而别言滅肥則肥與昔陽不得為一安得以昔陽為肥國之都也昔陽即是肥都何以復言鉅鹿下曲陽有肥累之城疑是肥名取於彼也肥為小國境必不逺豈肥名取鉅鹿之城建都于樂平之縣也十五年苟吳伐鮮虞圍鼔杜云鼓白狄之别鉅鹿下曲陽縣有鼓聚謂肥鼔並在鉅鹿昔陽即是鼔都在鮮虞東南也二十二年𫝊云晉苟吳使師偽糴者負甲以息於昔陽之門外遂襲鼔滅之則昔陽之為鼓都斷可知矣今案杜以昔陽為肥國都其説為是傳云遂入昔陽即云壬午滅肥是因入而滅之故云昔陽肥國都也昔陽既在樂平沾縣而杜又云鉅鹿下曲陽縣西南有肥累城相去逺者以肥是本封之名後遷於昔陽猶若肥國本都陳留後遷縁陵鄭本都京兆後遷虢鄶耳昔陽今屬㢘州去下曲陽道路非逺在中山南二百餘里劉自云肥之與鼔俱在曲陽足知肥累城與昔陽不甚懸絶劉意欲破杜乃云樂平沾縣在中山新市西南五百餘里又自云昔陽鼔國都與肥相近在中山東南是自相矛盾也然鮮虞在北昔陽在南所以得假道鮮虞遂入昔陽者荀吳意欲滅肥恐肥國防偹故從晉之北境偽欲東南而行往㑹齊師故先迴路假道鮮虞南入昔陽如湯之放桀迂路従陑出其不意故也且杜君土地例稱有者皆疑辭故杜云樂平沾縣東有昔陽是疑而不定又且都縣移動古今不一則晉時樂平沾縣何知不是今之昔陽但肥都昔陽與鼔相近晉既滅得肥國故二十二年息昔陽之門外遂襲鼔而取之昔陽非鼓都也劉意好異而妄規杜過非也又案續漢書郡國志下曲陽屬鉅鹿郡晉書地理志下曲陽屬趙國不屬鉅鹿國 又案隋書地理志趙郡稾城下云後齊廢下曲陽屬焉改為槀城縣開皇十年置亷州大業初州廢舊唐書地理志鎮州槀城下云唐初置鉅鹿郡武徳元年改為亷州貞觀元年州廢正義所云昔陽今屬亷州唐初之制也〉
十三年中人
鮮虞地也中山望都縣西北有中人城
十五年鼔
白狄别種鉅鹿下曲陽縣有鼓聚
定四年中山
鮮虞地中山國治盧奴縣
夷地
僖十三年淮夷東夷
東夷居淮水者闕
文十六年百濮
建寜郡南有濮夷濮夷無君長總統各以邑落自聚故稱百濮也〈案此四句永樂大典止有建寜縣南有小夷七字從文十六年正義所引釋例増改〉
哀四年夷虎
闕
十九年三夷
闕
敖
三夷地闕
蠻地
文十六年羣蠻
闕
成十六年陸渾蠻氏戎蠻蠻氏
二名河南新城縣東南有蠻城
右四夷四十其二十一闕也〈案本文闕者實十八條〉
山名
隠八年泰山
奉高縣西北
桓六年二山
具山敖山
僖四年方城
南陽葉縣南
十四年沙鹿
陽平元城縣東南有沙鹿土山也
十五年華山
𢎞農華隂縣西南
三十二年殽
𢎞農黽池縣西
文十三年繹
魯國鄒縣北〈案晉書地理志鄒縣屬魯郡〉
十六年阜山
闕
宣二年首山
河東蒲坂縣東南首陽山
十二年敖
滎陽滎澤縣西北是也〈案晉書地理志滎陽郡治滎陽敖正滎陽縣所屬别無滎澤縣又攷續漢書郡國志滎陽有敖亭有費澤劉昭注云左傳宣十二年晉師在敖鄗之間即此又楚潘黨逐魏錡及滎澤杜預曰縣東滎澤也與本書鄭地滎澤條合則滎澤在河南者亦屬滎陽縣本文滎澤縣當是滎陽縣之誤謹訂于此〉
鄗
滎陽縣西北敖山東南
成二年靡筓
闕
華不注
闕
五年梁山
馮翊夏陽縣北又云同州韓城縣有梁山〈案杜佑通典云西魏改華州為同州以漆沮既從澧水攸同言二水至斯同流入渭城居其地故曰同州又云韓城漢為夏陽縣有梁山後周分為郃陽及今縣則同州西魏置韓城宇文周置此條又云以下非杜氏本文謹訂于此〉
襄三年衡山
吴興烏程縣南
十八年巫山
濟北廬縣東北
梅山
滎陽宻縣東北
魚齒
南陽犨縣北
二十三年大行
河内郡北
昭四年四嶽
東嶽㤗山奉高縣㤗山也南嶽長沙湘南縣衡山也〈案續漢書郡國志湘南侯國屬長沙郡晉書地理志孫權分長沙立衡陽湘東二郡湘南縣屬衡陽〉西嶽𢎞農華隂縣西南華山也北嶽中山上曲陽縣西北恒山也〈案續漢書郡國志上曲陽屬中山國晉書地理志上曲陽屬常山郡不屬中山國〉
三塗
河南陸渾縣南山名或曰三塗伊闕大谷轘轅三道也傳曰晉將伐陸渾而先有事於洛與三塗先祭山川也謂三道者非也〈案孔穎逹正義云服䖍云三塗太行轘轅殽黽也謂三塗為三處道也杜則以三塗為一 又案水經云伊水過陸渾縣南酈志云伊水歴崖口山峡即古三塗山也是山在陸渾故城東南八十許里周書武王問太公曰吾將因有夏之居南望過于三塗服䖍曰三塗太行轘轅崤澠非南望也或言宜為轘轅大谷伊闕皆非也〉
陽城
河南陽城縣東北山洧水所出
太室
河南陽城縣西北嵩髙山中嶽也地理志云武帝置嵩高縣以奉太室之山是為中嶽有少室在太室之西謂之少室
荆山
新城沶鄉縣南
中南
始平武功縣西南有大臺山
岐
扶風美陽縣西北
塗山
淮南夀春縣東北山也
五年萊山
闕
坻箕之山
闕
七年萊柞
闕
羽山
東海祝其縣西南
十一年岡山
闕
十二年坻
闕
十六年桑山
闕
二十二年北山
洛北邙山是也
定四年小别
闕
大别
闕或曰大别在安豊縣西南〈案此係鄭康成之説水經亦同〉傳曰吳既與楚夾漢然後楚乃濟漢而陳自小别至於大别然則二别近漢之名無縁反在安豊也〈案杜集解云禹貢漢水至大别南入江然則二别在江夏界〉
十三年首山
闕
哀元年㑹稽
在㑹稽山隂縣南
四年菟和
在上雒縣東〈案晉書地理志上雒縣屬上雒郡〉
右山四十五〈案本文實止山四十二〉其十二闕
水名
隠三年濟
自滎陽卷縣東經陳留至濟隂北經高平東平至濟北經濟南至樂安愽昌縣入海〈案隠三年正義云案檢水流之道今古或殊杜既攷校元由據當時所見載于釋例今一皆依杜雖與水經乖異亦不復根尋也〉
四年濮
闕
桓六年漢
一名沔水出武都沮縣東經漢中魏興至南陽東南經襄陽至江夏安陸縣入江
八年淮
出義陽平氏縣桐栢山東北經汝南汝隂淮南譙國沛國下邳至廣陵縣入海〈案譙國晉書志理志作譙郡廣陵縣晉書地理志屬廣陵郡〉
十二年彭
出新城昌魏縣東北至南鄉筑陽縣入漢〈案晉書地理志晉武帝改南鄉為順陽郡筑陽屬順陽〉
十三年鄢
出新城沶鄉縣東經襄陽至宜城縣南入漢
十八年濼
出濟南歴城縣故城西北入濟〈案晉書地理志濟南郡統縣五無歴城縣〉
莊四年溠
義陽厥縣西有漈水源出縣北從縣西東南至隨縣入鄖水〈案莊四年正義云杜以濟解溠蓋聲相近而字轉耳此條永樂大典誤作義陽門西縣東北入須水今從正義所引釋例改正〉
九年洙
出魯國東北西南入沇水下合泗
十八年涌
南郡華容縣南出自江也
閔二年渭
出隴西狄道縣鳥鼠同穴山東經南安天水畧陽扶風始平京兆至𢎞農華隂縣入河
僖元年汶
出泰山萊蕪縣西南經濟北至東平須昌縣入濟也
四年東海
自遼西北平漁陽章武渤海樂陵樂安北海東萊城陽東海廣陵吳郡㑹稽十四郡之東界以東也〈案晉書地理志無漁陽郡其地多屬燕國無北海國其地分屬齊國及濟南城陽東莞諸郡〉
河
出西平西南二千里從西平東北經金城故北地朔方五原至故雲中南經平陽河東之西界東經河東河内之南界東北經汲郡魏郡頓丘陽平平原樂陵之東南入於海也〈案孔頴逹正義云杜之此言據當時之河耳禹貢導河積石至於龍門南至於華隂東至於底柱又東至於孟津東過洛汭至于大伾北過浲水至於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海案驗其地自大伾以上河道不改大伾以下即是汲郡以東河水東流秦漢以來始然也古之河道自大伾而北過洚水故迹不可復知其大陸則趙之廣澤也大陸以北播為九河者徙駭太史間成平以南平原鬲縣以北其九河者徙駭一太史二馬頰三覆釜四胡蘇五簡六潔七鈎盤八鬲津九徒駭最西以次而東故鄭注禹貢河間弓高縣往往有其處中侯云齊桓霸遏八流以自廣計桓公之時齊之西境當在九河之最西徒駭是齊之西界盖其東至于海當盡樂安北海之東界也 又案晉書地理志無朔方五原雲中三郡〉
十一年伊
出上雒盧氏縣熊耳山東北至河南洛陽縣入雒也
雒
出上雒縣領山東北經𢎞農至河南鞏縣入於河
十六年汾
出太原故汾陽縣東南〈案漢書地理志汾陽縣屬太原郡顔師古注北山汾水所出續漢書郡國志太原無此縣〉至晉陽縣西南經西河平陽至河東汾隂縣入河
十九年睢
汴水自滎陽受河睢水受汴東經陳留梁國譙郡沛國至彭城縣入泗〈案孔穎逹正義云凡水首從水出謂之受流歸他水謂之入漢書之例為然言汴従河出睢従汴出也〉
二十二年
闕
三十三年泜
魯陽縣有滍水東注襄城至定陵縣入汝〈案晉書地理志魯陽屬南縣陽國〉
宣四年漳
出新城沶鄉縣南至荆山東南經襄陽南郡當陽縣入沮
八年滑
闕
十年潁
出河南陽城縣陽乾山東南經潁川汝隂縣淮南下蔡縣入淮
成六年澮
出平陽絳縣南西入汾
十三年涑
出河東聞喜縣西南至蒲坂縣入河〈案晉書地理志蒲坂縣亦屬河東郡〉
涇
出安定朝那縣西東南經新平扶風至京兆高陸縣入渭
十七年洧
出滎陽宻縣西北陽城山東南至潁川長平縣入潁
汝
出南陽魯陽縣大蓋山東北至河南梁縣東南經襄城潁川汝南至汝隂襃信縣入淮
洹
洹出汲郡林慮縣東北至魏郡長樂縣入清水
襄三年耏
闕
十六年溴
出河内軹縣東南至温縣入河〈案晉書地理志温縣亦屬河内郡〉
湛
出襄城昆陽縣北東入汝
十八年濰
自東莞縣東北經城陽北至北海都昌縣入海〈案晉書地理志東莞縣屬東莞郡又故漢北海國地晉時分屬齊國及濟南城陽東莞諸郡地理志無北海國亦無都昌縣〉
沂
出東莞蓋縣艾山東南經琅琊東海至下邳縣入泗〈案此齊地之沂水經所謂出㤗山蓋縣艾山者也漢書地理志㤗山郡蓋縣下注云沂水南至下邳入泗過郡五行六百里青州𥧲〉
旃然
出滎陽成臯縣東南入汴水〈案晉書地理志成臯縣屬河南郡不屬滎陽郡又案東南入汴水句酈道元水經濟水注引杜說作東入坂〉
十九年漷
出東海合鄉縣西南經魯國至高平湖陸縣入泗
泗
出魯國卞縣西南至高平湖陸東經沛國彭城下邳至臨淮郡左右入淮水
二十三年少水
闕
二十五年泮
闕
二十八年黄
出滎陽宛陵縣西西南至新鄭城西入洧〈案續漢書郡國志新鄭屬河南尹晉書地理志河南滎陽俱無此縣〉
昭元年洮
闕
三年江
出汶山升遷縣岷山南經蜀郡建寜至江陽北經巴郡東經建平宜都南郡江夏弋陽安豊至廬江東南經淮南下邳至廣陵入海
五年羅
闕
六年豫章
豫章郡今治南昌縣縣西有水北入江當春秋時豫章在江淮之南
七年濡
出高陽縣東北至河間鄚縣入易水〈案孔穎逹正義云今案高陽縣無此水也水源皆出于山其出平地皆是山中平地燕趙之界無泉出者未知杜言何所案據 又案晉書地理志高陽縣屬高陽國〉
十二年澠
出齊國臨淄縣北經樂安博昌縣南界西入時水
十二年彭
闕
姑
出東萊黄縣山西北經即墨縣至城陽黔陬縣東南入海〈案晉書地理志即墨縣屬濟南郡〉
尤
在城陽郡東南入海
二十五年沂
出魯國魯縣西南入泗〈案此魯地之沂即酈道元水經泗水注所謂泗水在城北南逕魯城西南合沂水沂水出魯城東南尼丘山流逕魯縣故城南右注泗水者也〉
二十六年淄
出㤗山梁父縣西北入汶
二十七年沙
闕
二十九年鬷
闕
定四年清發
闕
睢
出新城昌魏縣東南河山〈案維水水經作沮水酈道元注引杜説云水出新城郡之西南發阿山與本書小異〉東南經襄陽至南郡枝江縣入江〈案孔頴逹正義云此水在郢都之西〉
哀十三年
闕
十五年桐
出宣城廣徳縣西南白石山西北入丹陽湖
雍
闕
二十七年濮
自陳留酸棗縣傍河東北經濟隂至高平鉅野縣入濟〈案酈道元水經濟水注引杜説云濮水出酸棗縣首受河〉
右水五十八〈案本文實水五十七〉其十四闕
盟㑹圗䟽附〈案此䟽所載郡縣多非晉初所有疑是杜氏原書已佚而唐人補輯以附益者〉共
音恭今衛州共城縣也〈案續漢書郡國志共縣屬河内郡而隋書地理志則云汲郡東魏置義州後周改衛州又云共城屬河内郡舊曰共後齊廢開皇六年復置曰共城杜佑通典説與隋書同而其城則屬衛州是衛州宇文周置共城縣隋置而以共城𨽻衛州則唐制也〉
城父
亳州縣也〈案隋書地理志譙郡下云後魏置南兗州後周改曰亳州城父屬焉宋曰浚義開皇十八年改舊唐書地理志唐改為亳州城父仍𨽻焉則亳州乃宇文周置城父縣隋置也〉
上陽
在陕州〈案杜佑通典陕州下云漢屬宏農郡後魏置陕州隋煬帝初州廢唐復置則陜州元魏置也〉
南宫
冀州縣〈案漢書地理志南宫屬信都國續漢書郡國志南宫屬安平國統𨽻冀州刺史隋唐俱以信都郡為冀州南宫仍屬焉〉
淮陽
今陳州宛丘縣〈案杜佑通典漢汝南郡淮國之地隋置陳州煬帝初州廢置淮陽郡唐為陳州宛丘屬焉漢淮陽郡故城在今縣西南隋書也理志宛丘屬淮陽郡後魏曰項開皇初改名〉
襄城
許州縣〈案襄城漢書地理志續漢書郡國志俱屬潁川郡隋書地理志潁川郡後周曰許州隋後為穎川郡襄仍𨽻川舊唐書地理志唐復為許州𨽻如故〉
滕
在徐州〈案杜佑通典徐州彭城郡漢為楚國沛郡地晉立徐州以為重鎮隋改彭城郡唐為徐州滕縣屬焉舊唐書地理志滕縣古滕國隋志縣〉
高陵
在雍州〈案漢書地理志高陵屬左馮翊續漢書郡國志同杜佑通典今之雍州晉為京兆郡兼置雍州領郡七理於此隋唐俱為雍州高陵屬焉〉
隴西
渭州〈案魏書地形志隴西郡屬渭州〉
東陽
在鄧州南陽〈案隋書地理志南陽郡舊置荆州開皇初改為鄧州南陽縣屬焉〉
雲中
在幷州榆次縣東北〈案漢書地理志榆次縣屬太原郡續漢書郡國志同〉
南越
廣州〈案杜佑通典漢獻帝立南越為交州孫吴分為廣州〉
中山
今定州〈案魏書地形志魏太祖皇始二年置安州天興三年改定州中山郡屬焉〉
濟北
濟州盧縣〈案漢書地理志盧縣屬泰山郡續漢書郡國志屬濟北國隋書地理志濟北郡舊置濟州盧縣屬焉〉
汝南
今豫州〈案宋書州郡志豫州刺史曹魏治汝南安成〉
齊國
今青州臨淄縣〈案杜佑通典青州漢置北海郡晉為北海樂安二國之地兼置青州領郡國五理於此唐為青州〉
平陸
西河縣〈案漢書地理志平陸縣屬西河郡續漢書郡國志同〉
膠東
括地象云即墨故城在萊州膠水縣東南六十里即膠東國〈案隋書地理志東萊郡下云舊置光州開皇五年改為萊州統縣九膠水即墨並屬焉〉
河東
蒲州〈案隋書地理志河東郡下云後魏曰秦州後周改曰蒲州〉
西河
今汾州〈案魏書地形志汾州下云太和十二年置州治蒲子城孝昌中移治西河西河郡屬焉〉
南郡
今荆州〈案續漢書郡國志南郡屬荆州杜佑通典晉置荆州領郡十九理南郡〉
沙丘宛臺
在邢州〈案隋書地理志開皇十六年置邢州〉
鄂
在慈州〈案舊唐書地理志隋耿州武徳八年改為慈州以郡近慈烏戍故也〉
邘城
在懐州〈案魏書地形志懐州下云永安二年置〉
牧野
紂南郊地名
梁山
雍州
不窋故城
在慶州〈案隋書地理志𢎞化郡下云西魏置朔州後周廢開皇十六年置慶州〉
邰
天來入邰炎帝之後姜姓所封周棄外家
驪故城
在雍州新豐縣殷時國〈案晉書地理志晉初於長安置雍州統郡國七新豐屬京兆郡〉
洛水
一名漆沮水源出慶州〈案尚書孔安國𫝊解又東過漆沮入于河之文云漆沮二水名亦曰洛水出馮翊北 又案漢書地理志北地郡歸徳縣下注云洛水出北蠻夷中入河杜佑通典秦北地郡隋文帝置慶州洛源屬焉漢歸徳縣地也洛水所出〉
帝王紀云黄帝都有熊
今河南新鄭縣〈案漢書地理志新鄭縣屬河南〉
虞城
在陜州河北縣〈案魏書地形志太和十一年置陜州領郡九舊唐書地理志陜州平陸縣即隋河北縣〉
芮城
在芮城縣〈案舊唐書地理志芮城屬陜州隋縣〉
宻須
括地象云隂宻故城在涇州鶉觚縣宻宻氏姞姓在安定〈案魏書地形志涇州領郡五鶉觚屬焉𨽻隨平郡杜佑通典魏晉安定郡後魏太武帝置涇州盖以涇水為名〉
酆鎬
相去二十五里在長安南
文王陵
在雍州萬年縣西南二十五里畢原上〈案杜佑通典漢京兆尹晉為京兆郡兼置雍州領郡國七理于此隋初置雍州唐仍之萬年屬焉漢有萬年屬左馮翊今在櫟陽東北二十五里櫟陽故城是後周始于長安城中置萬年縣隋改為大興縣武徳初復舊〉
曲阜
在魯城中委曲長七八里
管
在鄭州管城縣〈案杜佑通典虢鄶之地漢置河南郡後漢因之分置滎陽郡後周改為鄭州隋置管州帝初復為鄭州尋廢州置滎陽郡隋書地理志管城屬滎陽郡舊曰中牟隋開皇十六年析置管城〉
蔡
括地象云豫州北七十里上蔡縣古蔡國周武王封弟叔度於是蔡縣東十里有蔡山則國名也〈案隋書地理志汝南郡後魏置豫州後周改曰舒州尋復曰豫州隋為汝南郡上蔡屬焉〉
桃林
括地象云在陕州桃林縣西山海經云夸父之山其北有林名桃林廣三百里〈案陕州後魏置桃林縣隋開皇十六年置而隋時桃林尚屬河南郡其以桃林屬陜州則唐初制也至天寳中以桃林掘得靈符改為靈寳縣〉
徐
括地象云泗州徐城縣北〈案漢書地理志徐縣屬臨睢郡杜佑通典古徐國地後周改為泗州唐亦為泗州徐城屬焉〉
奄國
奄州曲阜縣奄里即奄國也〈案杜佑通典古少皡之墟後漢為任城國山陽㤗山郡地兼置兗州領郡國八理於此其以魯郡為兗州則隋初所置也隋書地理志汶陽縣開皇四年改名曲阜〉
商國
括地象云在商州〈案杜佑通典西魏洛州後周改為商州〉一説商丘即宋州〈案隋書地理志開皇十六年置宋州〉
南燕
南燕滑州胙城縣〈案隋書地理志開皇九年置杞州十六年改為滑州胙城屬焉舊曰東燕開皇十八年改〉
祭國
國名云祭在河南
襃
梁州襃城縣〈案杜佑通典秦漢中郡魏末平蜀置梁州理於此晉宋齊梁元魏並因之晉初領郡八後領郡二十宋齊梁同元魏領郡五隋始以周之漢川郡為梁州襃城屬焉〉
衛
濮州〈案杜佑通典後魏濮陽郡隋文帝置濮州煬帝初州廢唐復置〉
平王東徙于洛邑
即王城也平王以前號東都至敬王以後及戰國為西周
王居於汎
音凡括地象云汎城在汝州襄城縣南〈案杜佑通典臨汝郡隋初置伊州煬帝初改為汝州後廢州以其地分屬襄城穎川二郡唐為汝州襄城屬焉〉
陽城
屬河南武皇后改曰告成〈案漢書地理志陽城縣屬穎川郡續漢書郡國志同杜佑通典河南府下云告城漢陽城縣武太后封中岳改曰告成舊唐書地理志縣係登封元年改〉
武城
在員州〈案漢書地理志東武城屬清河郡續漢書郡國志屬淸河國杜佑通典後周為清河郡兼置貝州武城屬焉漢曰東武城盖定襄有武城同屬趙故此加東字也〉
樂陵
在滄州〈案隋書地理志勃海郡下云開皇六年置棣州大業二年為滄州樂陵屬焉〉
河陽
在懐州河陽縣〈案魏書地理志懐州天安二年置頜郡二河陽屬河内郡〉
蓼
在光州〈案杜佑通典弋陽郡梁末置光州唐亦為光州〉
祁
在并州〈案杜佑通典漢武帝置并州領郡九理晉陽隋始以太原郡為并州祁縣屬焉〉
汾隂
在蒲州〈案漢書地理志汾隂在河東郡續漢書郡國志同杜佑通典兩漢河東郡後魏置雍州後周改為蒲州唐初仍為蒲州〉
臨汝
在汝州〈案杜佑通典臨汝郡隋初置伊州帝初改為汝州後州廢唐仍為汝州臨汝縣屬焉〉
舞陽
在許州〈案杜佑通典漢頴川郡後周改曰許州〉
范陽
在易州〈案杜佑通典晉范陽國隋初置昌黎郡後兼置易州焬帝初州廢置上谷郡隋書地理志上谷郡注云開皇元年置易州其屬縣淶水注云舊曰逎縣開皇元年以范陽為逎更置范陽于此逎縣注云舊范陽居此俗號小范陽開皇初改為逎〉
蕭
徐州蕭縣古之蕭國〈案杜佑通典漢楚國沛郡地晉立徐州領郡國七理于此唐為徐州蕭縣屬焉〉
九江郡
即夀春〈案漢書地理志夀春屬九江郡〉
召陵
在豫州郾城縣〈案杜佑通典郾城屬豫州有古召陵城在今縣中〉
葵丘
在曹州考城縣東南一里〈案杜佑通典漢梁國地後周改為曹州隋為濟隂郡唐復為曹州考城屬焉〉又青州臨淄縣有葵丘〈案杜佑通典漢武置青州後漢因之領郡國五理臨淄唐以北海郡為青州臨淄屬焉〉
申
在鄧州南陽縣〈案隋書地理志南陽郡下云舊置荆州開皇初改為鄧州南陽屬焉〉
安邑
在絳州〈案漢書地理志安邑屬河東杜佑通典漢河東郡後魏置東雍州後周改曰絳州〉
沂水
在兗州亦名雩水〈案此魯地之沂昭二十五年季孫請待於沂上以察罪者也酈道元水經注沂水北對稷門亦曰雩門門南隔水有雩壇壇高三丈曾㸃所欲風舞處〉
蒙山
在沂州〈案杜佑通典漢東海琅琊二郡地後周改為沂州隋復為琅琊郡唐為沂州費縣屬焉有蒙山〉
大野
即鉅鹿括地象云大野澤在鄭州〈案以杜佑通典攷之大野在鄆州云在鄭州者誤也漢之鉅鹿郡鉅鹿縣在唐為邢州平鄉縣此云大野即鉅鹿亦誤〉
嶧山
在兗州〈案杜佑通典兗州鄒縣有嶧山〉
沮水
即漢水〈案酈道元水經沔水注云沔水一名沮水闞駰曰以其初出沮洳然故曰沮水也案沔水即漢水〉
漆水
出岐州普潤縣〈案杜佑通典岐州隋初置其屬有普潤縣隋大業初置〉
沮水
一名石川水出雍州富平縣〈案酈道元水經沮水注濁水與沮水合分為二水一水東南出即濁水也俗謂之漆水又謂之為漆沮水其水又南屈更名石川水南入于渭其一水東出即沮水也注于洛 又案舊唐書地理志富平屬雍州隋縣也〉
灃水
出鄠縣終南山〈案漢書地理志鄠縣屬右扶風鄷水出東南北過上林苑入渭〉
汶水
出㤗山郡萊蕪縣〈案漢書地理志萊蕪縣屬㤗山郡汶水出西南入濟〉
伊水
出虢州蠻山〈案舊唐書地理志虢州隋為𢎞農鳳林二郡武徳元年改𢎞農為虢州林為鼎州貞觀八年廢鼎州移虢州於今治則虢州唐置也〉
斟尋故城
在青州北海縣〈案杜佑通典漢武置十三州青州領郡國六後復領郡國五理臨淄即唐北海郡也宋置青州領郡國九唐始以益都等縣為青州又隋書地理志北海縣屬北海郡舊曰下宻大業初改〉
斟灌
亦青州二國在宋鄭之間
寒國
在北海平夀縣東寒亭〈案漢書地理志平夀縣屬北海郡隋時已無此縣杜佑通典青州北海縣漢平夀縣地〉
故過鄉亭
在萊州掖縣西北二十里本過國〈案杜佑通典兩漢東萊郡後魏置光州隋改萊州隋書地理志東萊郡舊置光州開皇五年改曰萊州掖縣屬焉〉括地象云倚姓國也
彘
在晉州霍邑縣〈案魏書地形志晉州下云孝昌中置唐州建義元年改晉州領郡十二其屬郡永安郡有永安縣隋書地理志臨汾郡下云即後魏晉州霍邑屬焉後魏曰永安開皇十八年改〉
下陽
在陕州河北縣〈案舊唐書地理志陕州平陸縣即隋河北縣〉
蒲城
在隰州〈案隋書地理志龍泉郡下云後周置汾州開皇五年改為隰州蒲縣屬焉〉
東山臯落
在潞州〈案隋書地理志杜佑通典並云潞州後周置〉
翟
在慈州〈案舊唐書地理志隋耿州武徳八年改為慈州〉
乾侯
在湘州〈案魏書地形志司州下云治鄴城太祖天興四年置相州天平元年遷都改杜佑通典後周置相州隋時州廢唐復為相州〉
北屈
在慈州〈案杜佑通典慈州所屬吉昌仵城皆漢北屈縣地〉
故魏城
在陕州嬴姓國〈案魏書地形志太和十一年置陕州〉
祊田
在沂州〈案杜佑通典漢東海琅琊二郡地後周改為沂州〉
防風氏地
在湖州武康縣〈案隋書地理志吴郡烏程縣下云舊置吴興郡隋平陳郡廢仁夀中置湖州大業初州廢杜佑通典隋平陳吴興郡廢後置湖州因州東有太湖也帝初廢唐復置湖州 又案杜佑通典武康縣吴名永安晉改武康晉書地理志武康故防風氏國屬吴興郡隋書地理志屬餘杭郡舊唐書地理志屬湖州〉
費
在沂州〈案舊唐書地理志杜佑通典並云費縣屬沂州〉
孟津
在河陽縣南門外〈案漢書地理志河陽縣屬河内郡舊唐書地理志杜佑通典河陽縣並屬河南府〉
黄池
在汴州封丘縣〈案杜佑通典漢陳留郡後周為汴州隋廢唐復置汴州封丘屬焉 又案漢書地理志封丘縣屬河南郡〉
丹陽
括地象云歸州巴東縣〈案舊唐書地理志武徳二年割䕫州之秭歸巴東二縣分置歸州〉
葛
在豫州新蔡縣〈案杜佑通典新蔡縣屬豫州〉
陸渾
在洛州西南〈案杜佑通典漢河南郡北齊置洛州唐初亦為洛州開元元年改為河南府陸渾縣屬焉〉
郟鄏
在河南〈案杜佑通典河南縣屬河南府〉
故王城
周公所築在洛邑
郟
今汝州郟縣〈案杜佑通典臨汝郡隋帝初為汝州後廢唐復為汝州郟城屬焉漢陕縣也〉
鈞臺
在洛州陽翟〈案杜佑通典陽翟縣屬州州河南府禹所都也有鈞臺〉
景亳
在宋州北〈案隋書地理志開皇十六年置宋州〉
塗山
今濠州鐘離縣〈案隋書地理志鐘離郡下云後齊曰西楚州開皇二年改曰濠州鐘離縣屬焉〉
踐土
在鄭州滎澤縣〈案隋書地理志滎陽郡下云舊鄭州開皇十五年置管州大業初復曰鄭州滎澤縣屬焉〉
緡國
在兗州金鄉縣〈案杜估通典漢魯郡㤗山山陽三郡地隋初置兗州帝改魯郡唐復為兗州金鄉縣屬焉〉
章華臺
在荆州
乾谿
在亳州城父縣〈案杜佑通典亳州下云晉置南兗州後周改為亳州隋帝初州廢唐為亳州城父縣屬焉〉
方城
許州葉縣〈案隋書地理志頴川郡下云東郡曰鄭州後周改曰許州葉縣屬焉〉
棠
州六合縣〈案杜佑通典隋初始以廣陵郡為州後廢唐為州六合縣屬焉楚棠邑也〉
䢵子國
在安州〈案隋書地理志安陸郡下云西魏置安州縂管府杜佑通典云安陸郡春秋䢵子國唐為安州〉
唐
括地象云唐鄉故地在隨州〈案杜佑通典晉義陽郡西魏曰隨州隋置漢東舂陵二郡唐復為隨州〉
郾城
在豫州
堂谿
在豫州郾城
頓
在陳州南〈案隋書地理志淮郡下云開皇十六年置陳州〉鄧姫姓也
胡
在豫州郾城
巢
在廬州〈案隋書地理志梁置南豫州開皇初改為廬州〉
白
在豫州襃信縣〈案杜佑通典襃信縣屬豫州〉
莒
在宻州〈案隋書地理志舊置膠州開皇五年改為宻州〉
商於
商在商州商洛縣於在鄧州内郷於林也〈案杜佑通典商洛縣屬商州内鄉縣屬鄧州舊唐書地理志啇洛漢商縣隋又加洛字内鄉漢淅縣地後周曰中鄉隋曰内鄉〉
上庸
在房州竹山縣〈案杜佑通典隋房陵郡唐武徳初於竹山縣置房州隋書地理志竹山屬房陵郡梁曰安城西魏改竹山〉
漢
在漢中郡〈案杜佑通典漢中郡秦置二漢因之唐為梁州或為漢中郡〉
上黨
澤潞等州〈案隋書地理志澤州隋開皇初置潞州後周置〉
河外
陕虢等州〈案杜佑通典陕州後魏置虢州唐置〉
重丘
括地象云曹州城武縣有重丘故城〈案隋書地理志後魏置西充州後周改曰曹州隋曰濟隂郡城武縣屬焉〉
伊闕山
在洛州〈案杜佑通典伊闕縣屬洛州河南府有洛渾山〉
圉城
汴州雍丘縣東〈案杜佑通典雍丘縣屬汴州漢圉縣故城在東南〉
蕭臺
是恒山之别名
莒
周武王封少昊之後嬴姓於莒
即墨
萊州〈案隋書地理志東萊郡下云舊置光州開皇五年改曰萊州即墨縣屬焉〉
夀春
夀春〈案漢書地理志夀春属九江郡隋書地理志屬淮南郡舊唐書地理志屬夀州〉
鄴中
相州〈案魏書地形志相州太祖天興二年置〉
鄫
在鄭州新鄭縣東〈案杜佑通典新鄭縣屬鄭州本鄫國之地〉詩譜云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歴官至於周重黎之後鄫仲之國為鄭武公所滅也
鄀
世本云允姓之國昌意降居為侯也在襄州樂鄉縣也〈案隋書地理志襄陽郡下云江左並僑置雍州西魏改為襄州杜佑通典隋後改為襄陽郡因之樂鄉縣屬焉春秋郡國地也〉
綸
虞邑洛州嵩陽縣是漢輪氏縣隋改曰嵩陽〈案漢書地理志綸氏屬穎川郡續漢書郡國志輪氏建初四年置亦屬穎川郡隋書地理志嵩陽縣屬河南郡後魏置曰頴陽開皇十八年改曰輪氏大業元年改曰嵩陽舊唐書地理志登封隋嵩陽縣初屬洛州開元元年改為河南府〉
鄫
在沂州承縣〈案舊唐書地理志承縣屬沂州武徳四年置〉
邾故城
在兗州〈案杜佑通典鄒縣屬兗州故邾國城在縣東南〉
羑里
在相州湯隂縣北〈案漢書地理志湯隂屬河内郡有羑里城西伯所拘也續漢書郡國志同舊唐書地理志杜佑通典湯隂並屬相州〉
崇國
在雍州西南鄠縣東故鄷宫是〈案漢書地理志鄠縣屬右扶風續漢書郡國志同杜佑通典鄠縣屬雍州京兆府殷之崇國在其界〉
宻國
姬姓國畿内國宣王滅之
無棣
在滄州無棣縣南無棣溝是〈案隋書地理志渤海郡下云開皇六年置棣州大業二年改滄州無棣縣屬焉縣係開皇六年置〉
蒲姑
在青州愽昌縣〈案隨書地理志愽昌縣屬北海郡舊唐書地理志愽昌縣屬青州〉
紀國
在青州夀光縣〈案隋書地理志夀光縣屬北海郡舊唐書地理志夀光縣屬青州〉
堂阜
在兖州句陽縣阜高三尺周百歩〈案杜土地名云東莞蒙隂縣西北有夷吾亭古堂阜也杜佑通典沂州新㤗縣下云漢蒙隂縣古城在今縣東南堂阜在縣東案東莞前漢屬琅琊郡後漢屬琅琊國即唐之沂州琅琊郡是也漢書地理志句陽縣屬濟隂郡續漢書郡國志同晉書地理志屬濟陽郡隋唐無此縣〉
郯
音炎少昊之後嬴姓之國屬東海郡
譚
在齊州南平陵縣〈案後魏書地形志云齊州皇興三年置領郡六平陵屬濟南郡〉
遂城
在兗州
柯
在濟州東阿縣〈案隋書地理志濟北郡下云舊置濟州東阿縣屬焉杜佑通典唐改濟北郡為濟州東阿仍屬濟州春秋時齊之柯邑〉
鄄
音絹在濮州〈案杜佑通典鄄城漢舊縣屬濮州〉
山戎
今夷國是
竹城
在平州盧龍縣〈案隋書地理志北平郡舊置平州盧龍屬焉縣本名新昌開皇十八年改〉
流沙
括地象云居延海在甘州〈案杜佑通典漢張掖郡西魏置西凉州尋改為甘州唐亦為甘州張掖縣屬焉漢居延縣城在縣東北〉地理志云居延縣居延澤在東北古文以為流沙〈案此漢書地理志之文也居延縣漢屬張掖郡〉
東虢國
一名武牢亦鄭之制邑漢之成臯縣
杞
汴州雍丘縣故杞國城是〈案杜佑通典雍丘縣屬汴州故杞國〉
洮水
一名涑水出絳州〈案酈道元水經涑水注云洮水出清野山西合涑水則涑水殆洮水之兼稱也〉
靡筓山
括地象云一名磨筓山亦云馬頭山在蔚州飛狐縣〈案杜佑通典蔚州後周置飛狐縣隋置隋屬上谷郡唐屬蔚州〉趙襄子既殺代王迎其子代王夫人曰以弟侵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義也磨筓自殺遂以名焉
中牟
在河北
崆峒山
在原州高平縣〈案魏書地形志原州正光五年置領郡二高平縣屬高平郡杜佑通典高平縣唐屬原州有笄頭山一名崆峒山〉
應城
在汝州魯山縣〈案杜佑通典唐書魯山縣屬汝州〉
平州
在汾州介休縣西〈案杜佑通典唐時介休縣屬汾州〉
濟南城
在淄州〈案隋以漢之濟南郡及甾州國地分置齊州及淄州帝并為齊郡唐初為齊州乾元元年復分齊州置淄州〉
郕
在濮州雷澤武王封季載於郕〈案杜佑通典唐置雷澤縣属濮州古郕伯國也〉
韋國
在滑州北三十里白馬縣南有韋城〈案杜佑通典隋以漢東郡地為滑州唐因之白馬縣屬焉〉
淮陽
今陳州〈案隋書地理志淮陽郡開皇十六年置陳州杜佑通典唐為陳州淮陽郡〉
漢中
梁州〈案舊唐書地理志唐以漢川郡為梁州天寳元年改為漢中郡〉
千畝
晉州岳陽縣〈案隋書地理志後魏置晉州隋改臨汾郡岳陽縣屬焉後魏置曰安澤大業初改〉
謝城
在兗州龔丘縣〈案隋書地理志魯郡舊兗州龔丘屬焉後齊曰平原開皇十六年改〉
費
在沂州〈案漢書地理志費縣屬東海郡杜佑通典唐制費縣屬沂州古魯費邑〉
菟裘
在兗州泗水縣〈案隋書地理志泗水屬魯郡開皇十六年置〉
三脊茅
辰州盧溪縣南有苞茅山〈案隋書地理志沅陵郡下云開皇元年置辰州舊唐書地理志武徳四年置辰州盧溪屬焉武徳三年分沅陵縣置〉武陵記云山際出茅有刺三脊
如越
今蘓州西南三十五里横山南有魯都村村内有城哀公居之〈案隋書地理志陳置吴州隋平陳改曰蘓州〉
河内
古帝王都多在河東北故呼河北為河内
春秋釋例巻七
<經部,春秋類,春秋釋例>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