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晩谷先生文集/卷三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二 晩谷先生文集
卷之三
作者:趙述道
卷四

[编辑]

上九思堂金先生

[编辑]

援琴已有日月。而一書拜問。更有後時之歎。媿恐兼切。旱炎敲赩。伏惟靜養有相。起處亨福。述道兄弟聚首相保。三春長夏。偸得霎時光景。分寸看讀。已無貯載精神。介然之頃。舊忘新昧。承示秖自悼歎而已。雨澤久慳。傳聞野地尤甚。生民之慮極矣。今則麥已登熟。粗喫大椀。以此推之。仰料素約之契。亦不至艱闕耳。前接中立兄書。伏聞賢甥久住門下。或已返鄕否。聞其爲人。趣操儘高。讀書儘熟云。豈不爲吾黨之幸邪。

答九思堂先生

[编辑]

六月初。伏奉下敎書。滿紙諄複。如對丈席。宜卽更拜一紙。以謝區區。而其後仍與便乖。秖自悚歎。秋風乍凉。伏惟居閒處靜神觀日茂。述道今秊。暑熱忒甚。方午赤日如烘。身心應接不暇。固知本領不强。易爲外來者撓逼。得秋亦無蘇濯好意想。私自歎咜耳。向間大風爲災。掀却臥室。固無望臥地睡。以辦得眞正氣象。而秀而將實者。到底摧剝。却有五穀不熟之歎。柰如之何。前書斲牕之義。近考外書。有東坡詩曰斲牕誰復爲。註曰唐梁滔爲中書舍人。忽自院急索中書故例。滔急不能口授。旁無鎖鑰。斲省戶出之。時人謂之斲牕學士云。或事出此處邪。故玆稟正耳。

上大山先生

[编辑]

追惟昔秊齋居半夜之拜。論說古今。指示肝肺。恩言德聲。洋溢在耳。私心幸之。未嘗不一日往來于懷也。秋生凉動。伏惟居閒葆靜德履休勝。每念執事孤起南服。倡導同志。使此箇端緖。不至寥寥而無傳。幸甚荷甚。述道秊來遭况。業已俯矜者。而少嘗涉學。長益浮淺。出入於科場擧業之中。雖欲回頭轉身。爲補過桑楡之計。而其讀書則長篇短章。和睡相過。其自檢則工夫不下。盤坐甚好。有時或志氣闌珊。心力頹冗。以爲何自苦如此。輒復掩卷而罷。未嘗有大人君子爲之先後而擡擧之。每擬出馬西向。往尋硏席。以扣其疑。以審其證。而私居竆約。出無驢僕。歲月之間。疵吝山積。伏願執事閔其愚而恕其志。勿謂此子徒復多言而止。而使昔秊眷厚之意。終始之幸甚。

答大山先生

[编辑]

去秊冬辱一書相答。所以誨誘假借之者。甚厚甚悉。非所敢當然。而此意鄭重。謹不敢忘也。伏未審新春。閒中頤養有道。節宣如宜否。述道許大秊紀。漸次侵尋。今秊已三十六矣。顧循平生。無一善聞。而舊習纏繞。心計日拙。了無一分捄拔之望。柰何柰何。且嘗聞爲學之道。不過曰求放心。而亦不可專靠於內。故必曰正衣冠一思慮。莊整齊肅。不慢不欺而已。而終始知得如此是病。不知不如此爲藥。一向放惰。無整容謹節之工。惟以長飧大啜。爲日用奇特想。不知執事何以敎之。是所拱而俟也。歲前看節要數遍。開春欲讀中庸大學或問等書。而每當起疑處。時或兄弟相難。亦不敢自信。前聞曾經刪潤有講錄刊補一冊。未可因此便轉惠否。惶恐敢達耳。自餘只祝爲道自愛。以副見慕之徒之望。

答大山先生

[编辑]

伏奉五月卄五日下復書。滿紙敎告。無非啓發其蒙陋者。三復欽歎。不知所諭。伏惟淸風戒節。溽暑已滌。燕居家食。玩心高明。必有樂之而忘言者矣。顧今齒德淪謝。先故漸遠。所以望執事於大嶺之南者。巋然猶魯靈光。而貧病也。不能贏糧趨數百里之遠。以聽講說之一二。此爲耿耿于中耳。示諭勸讀論孟書。此實際語。述道亦不能無其意者。而最是臨讀時。逐旋安排。欲過爲尋覓則有呂子約繳繞之病。欲放敎忒闊則犯程夫子太遠之戒。終不得透了一分意味。柰何柰何。太極之旨。是義理大原頭處。大總腦處。末學膚淺。何敢下一辭於其間者。而猥承大誨。竊有求進之心。忘其僭越。敢略言之。夫李先生旣曰太極動而生陽。不可作已發看。則此寔法門單傳密付之旨。而至於朱夫子平日自解說處。則却云未發者太極之靜而陰也。已發者太極之動而陽也。大全中二十七卷答呂子約問目。亦云太極之動而生陽。作已發是也。殊與延平當日之旨。不相貫了者。而竊以鄙意思之。延平就天地造化中。只是理者言之。朱子未發已發之論。則就人心上兼理氣參涉言之。故延平雖有不可作已發者之語。而自人心上論之則天地之理卽我之理。雖如此論之。不害爲先生平日之旨乎。理之原頭。至精至微處。則固不可以人心上和帶說去。而以天人合一之理言之。則繼善成性。初無二理。體用動靜。上下貫通。終不可不謂之太極之動靜也。那箇太極。自其理言之則此處只須著理字而下已發字不得也。這箇人物。自合處論之則人心之動靜。果不可謂太極之動靜乎。二先生議論。間有同異處。而自其意脈之歸屬則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固不可以同異論之。而先儒亦云延平議論。間有說不下者。果非指此等處乎。六畫卦之說。承示固已無疑。而嘗考朱夫子答吳斗南之書曰。古易旣畫前卦。又再畫本卦。似涉重複。且覆卦之法。不知何所考据。大意如此其下乃曰謂有此理則可。謂有此書則不可。大先生垂訓如此。又不免疑難之滿胷也。更願端的指敎又如何。山間少人尋問。終秊抱疑。有銜不祛。亦甚懣然。故不憚煩且瀆。而猥進明者之聽。惶恐惶恐。

附大山答書

[编辑]

太極動而生陽。不可作已發看。前論未詳。更煩鐫諭。如天人上分看合看之論。儘有條理。竊想延平之意大略如此。但考朱先生平日議論。恐未專守師門之旨。如答何叔京書。卽來諭所引。先論人心未發已發而以太極爲喩。是則猶可以來諭所謂就人心上論。不可不謂太極之動靜者當之。而其答呂子約書曰以太極之動而生陽爲已發是也。又或問太極曰未發便是理。已發便是情。又梁文叔問太極兼動靜而言曰。不是兼動靜。太極有動靜。喜怒哀樂未發也有箇太極。已發也有箇太極。只是一箇太極。流行於已發之際。斂藏於未發之時云云。此數段者。皆就天地造化上論太極動靜之妙。而皆以未發已發者爲言。卽當日所扣於師門而未蒙印可者。而屢言不一言。竊恐此一段義理。自是延平一時所見。而未必爲相傳密付之旨。如來諭所云也。妄意推測。深覺唐突。幸更考而駁示如何。重卦之說。前輩終未有一定之論。林正卿問六十四卦重於伏羲否。朱子曰此不可考。或曰耒耜市井。已取重卦之象。則疑伏羲已畫重卦。又謂此十三卦。皆云蓋取則。亦疑辭。未必因見此卦而制此物也。今無所考只說得到此以上當闕之。但旣有八卦則六十四卦已在其中矣。今且當以此訓爲據。而用力於其所易知。不必懸思強揣。徒勞而無得也。所引朱子答吳斗南書。蓋論費直古易。詳見胡雙湖啓蒙翼傳。今錄在別紙。幸覆視也。謂有此理一段。蓋斗南見謂雖未有文字而已有此書。故先生答云未有文字之前。謂有此理則可。謂有此書則不可。蓋書卽文字。豈有無文字而乃有書邪。所謂文字。未知指何書。然上下皆論易。此亦恐指易書而言耳。

答大山先生

[编辑]

十秊慕仰。顧未一致身於門屛。悢悢一念。至發夢寐。去秊第四兄歷拜軒從。備悉誨諭之詳。遞中又伏讀前月二十五日所覆書。反復鐫曉。百回千致。忽不知山川道途之阻。而若接於燕閒靜專之中也。向後春氣淸穆。伏惟豈弟神勞。涵養益勝。承諭詞藻之害博觀之弊。顧述道晩學無似。疵吝如山。苟非先生君子之閔其愚而與其進。豈敢聞大方之誨。謹當奉斯周旋。服以爲佩也。然念自數秊來。頗驗程夫子玩物之病。又懲謝上蔡三日之汗。自以爲無用之文不急之書。不啻如春花之過目。好音之過耳。苦安用身心於此。而有時運筆之際。輒恐句言之未琢。思索之餘。或欠捃摭之未富。不知不覺之間。又不免作做窠窟。若蒙假借誘掖之力。使道理湊泊。工夫端的。則庶幾有一番洗削之望。惟以是自厲而自果耳。刊補書。自經點對。尙未一次收覽。曩所云云者。只元來所具草本。頗似可疑。妄陳瞽言。以備思索之助。何敢有自己成說。而假使有之。譬如邯鄲之市。百物具在。恐不過魏徵獻陵之對耳。幸使益闡新得。早就完書。如何如何。方懲博觀之弊。泛問之無益。而私居講習。疑難滿肚。姑撮其一二大者。又此陳聞。伏幸垂察。間者竊伏聞文丈嘗與雨谷以朱書愛之理便是仁一章。作爲講本。彼此略有成說。而雨谷於今已矣。想不禁蜀州人日之感。而愚則妄以爲若從可吐則上下文義。元不相圓活。殊非先生平日言句之法。若從羅吐則其意似得。而本語全無收殺。其下於此一句。若指天地萬物者。而勢不相連續。不審文丈平日於此兩吐。將孰舍而孰否。或作奴代吐。爲承上起下之辭。莫無害否。更乞詳之。因此而又嘗讀朱先生仁說曰。心有知覺者。可以見仁之包乎智。又答胡廣仲,游誠之諸書。皆以知覺爲智之用。夫知覺者。是氣之爲。非理之爲也。智者居五性之一。則專以理爲言者。而先生必以知覺爲智之用。此莫是覺於義理之知覺否。以覺於義理者言之。能知能覺者心也。所知所覺者亦心也。而析以言之則能知能覺者。主於氣而屬之動。所知所覺者。主於理而屬之靜。以智之動。求之於知覺之動。又豈不隔一層耶。竊嘗論之。夫理無爲而氣有爲。雖性具此理。而運用靈明者。皆心之知覺者爲之。故性中雖有仁而非知覺則不能發而爲惻隱也。雖有義而非知覺則不能發而爲羞惡也。雖有禮而非知覺則不能發而爲辭讓也。雖有智而非知覺則不能發而爲是非也。智於四端之中。最見知之用。故卽其用而以知覺者當之否。恐未中理。乞賜反駁。至於死生鬼神之理。尤非初學所敢妄論者。而朱夫子嘗答廖子晦書曰。理不可以聚散言。其聚而生散而死者。氣而已。論語答子路問死章小註曰理泊在氣上未便散。此言亦何謂也。原夫此理之在天地間。不是塊然凝結底物。而來來去去。無所停廢。卽此而謂之無聚散可也。而若在我而言則人之將死。形潰而氣散。旣化而無有矣。又安有獨存之妙乎。若有此理則是水漚之論輪回之說耳。先生之意則特以人死而其氣之傳於子孫者。仍無間斷。則理之根於彼者。亦無止息否。雖然其至誠惻怛精微怳惚之意。猶只曰庶或享之而已。則槩只言其理之當如此爾。豈可執迹而求之。觀於未便散三字。尤可見耳。朱子論魂魄。只將陰神陽神呼吸視聽爲說。却將理與氣對看。而黃勉齋却云合魂與魄。乃陰陽之神而理實具乎其中。靜而爲仁義禮智。動而爲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却將理與氣合看。由今而言。勉齋之說。亦似有理。而朱夫子又嘗以魂魄理氣。牽聯強合。爲指氣爲理之病。夫自天地生物而言則理與氣誠不可滚同說著。而畢竟理各在一處。氣各在一處。則安有成造化之理乎。自人物稟受而言則理與氣。旣各有來歷。在天地生物之時。固不可合看。在人物又豈可統以論之乎。勉齋之發明師旨。有天人分合看之異。而亦未見意義之攸在。更乞剖敎。千萬千萬。大凡性命理氣之論。學未到這裏。可置而勿論。以待其徐有所悟。而東萊呂成公嘗曰後生晩進。於義理大分。苟茫然不識其梗槩。則亦何所底止。大學言格致誠正。大易論學聚問辨。烏可憚煩難而不講。畏窘拙而不陳。使終秊爲半明半暗之知哉。先生長者終始而敎之。又幸之甚也。秋晩或冬中。萬謀一造。未間只伏祝道體珍重。以副山野之望。

附大山答書

[编辑]

朱書愛之之理便是仁一段。雨谷無恙時。嘗一再往復。未得瀾漫歸一。而人事遽如此。今承提示。益歎九京之難作。而自恨迷滯之見。無以少異於前日也。蓋惻怛慈愛之理。卽是仁之本相。而涵育渾全。與物同體。乃其體段之大。如西銘之以塞體帥性爲關紐。而乾坤民物。渾然爲一體。卽此便是仁之體段。豈憂其有夾雜鶻突之病邪。惟不知愛之之理爲仁之眞體。而徒見其渾然與物同體之大。遂執認以爲仁體。則夾雜而無辨別。鶻突而欠分明耳。試詳南軒書曰己私旣克。廓然大公。天地萬物。血脈貫通。愛之理主於中而形於外云云。克己大公之後。天理渾然全具。方是仁之本體。而今無此一段。直於大公之下。卽承以天地萬物血脈貫通然後。方說愛之理云云。則賓主混紊。條序夾雜。而仁之本體。終不可見矣。且不言渾涵溥博之體。而徑言血脈之貫通。則亦失於體用之分矣。斯義也朱先生屢言之。答南軒書曰滿腔子是惻隱之心。此是就人身上指出此理充塞處。最爲親切。若於此見得。卽萬物一體。更無內外之別。若見不得。卻去腔子外尋覓。卽莽蕩無交涉矣。答周舜弼書曰所謂心之德愛之理云云。若於此認得仁字。卽不妨與天地萬物同體。若不會得。而便將天地萬物同體爲仁。却轉見無交涉矣。据此則朱子所謂愛之之理便是仁。若無天地萬物。此理亦有虧欠者。卽所謂於此見得。卽萬物一體。更無內外之別。所謂於此認得仁字。不妨與天地萬物同體者也。南軒所謂天地萬物血脈貫通者。卽所謂却去腔子外尋覓。所謂便將天地萬物同體爲仁。轉見無交涉者也。卽此毫釐之間。便有眞妄虛實之分。而今槩見二先生俱用天地萬物四字。便疑兩說之相似。必欲遷就爲說。尋常未曉其意。復以呈似於左右。幸賜反復如何。高明所解吐釋。未知其語意之所歸。未可更下一轉語。使得以紬繹。以尋其意脈邪。朱子仁說及答胡游諸書。以知覺爲智之用。所疑固然。然昔有問於朱子曰知覺是心之靈固如此。抑氣爲之邪。曰不專是氣。是先有知覺之理。理未知覺。氣聚成形。理與氣合。便能知覺。譬如這燭火。是因得這脂膏。便有許多光焰。又曰所覺者心之理也。能覺者氣之靈也。蓋理氣合而爲心而有知覺之妙。如燭火之得脂膏而有光焰也。故就心而言則曰心之知覺。就理而言則曰智之用。今曰知覺是氣之爲。非理之爲也。是但見光焰之爲火。而不知合脂膏而成也。朱子答潘謙之書曰性只是理。情是流出運用處。心之知覺。卽所以具此理而行此情者也。以智言之。所以知是非之理則智也。所以知是非而是非之者情也。具此理而覺其爲是非者心也。据此則知是非而是非者。乃其所覺者之爲也。覺其爲是非者。乃其能覺者之爲也。以其能覺者謂之心。而以其所覺者謂智之用。又何隔一層之爲慮邪。朱子理泊在氣上之說。來諭賺連下文未便散三字。遂有塊然獨存之疑。恐本文之意不如此也。蓋上文論氣有聚散。而理則只寄搭在氣上。非凝結別爲一物。不可以聚散言也。其下又繳上文氣有聚散。而言氣雖終歸於散。而亦須漸次銷盡。未卽當下便散。如退陶先生所謂爐火旣滅。而其熏熱久而方盡。暑日已沒。而其餘炎至夜方歇者也。人死而招魂復魄。立廟藏主。所以維持其餘氣。而子孫又其一氣之所傳。故隨其所感而有來伸之理。此卽其未便散者耳。若以未便散三字。認爲理之無氣而獨存。則豈所以語造化之妙哉。理無聚散。亦當仔細看。蓋氣是有形象臭味之物。故聚而成散而盡。若理則無形體無方所。逼塞充滿。都是一箇理。雖隨氣之聚而理亦賦於此。然是氣旣盡。理却依元恁地。蓋一物之理。卽天地公共之理。無分段無間隔。譬如以數器貯水。方圓大小。雖隨器而自爲一水。然打破這器則渾同只是一箇水。初無間斷隔閡耳。魂魄朱子黃氏之說。果有不同。然理與氣對看。卻是分曉。今當以此爲定論。而勉齋說自爲一義。蓋義理無竆。離看合看。無非道理。今不必主一而廢二。然勉齋說終始有看不破處。如但言氣。大易何以謂精氣爲物。此數句亦未達其意。當徐思之耳。

上大山先生

[编辑]

去歲自川上。迤呈一書。幸賜領照否。山中深僻。闕便多時。伏惟燕几涵養道體有相。令季氏雅丈履用亦何如。令胤兄省試高占。麤了此業。不但爲今日喜。異日爲磨山讀書有人喜也。述道一味冗碌。無所用心。歲月幾何。秊光晼晩。而只此有退無進。媿無以藉手以聞於大雅君子之前也。曩秊長書之敎。奉還以來。積月潛玩。言言痛快。節節懇到。詳而不贅一字。約而不遺一義。謏聞寡見。何敢有異同於其間者。而第此箇義理。雖知其如此歀曲硏究。無所隱伏。或近於朱門所云支離爲簡易之道。故復此陳稟。幸執事商之。蓋仁是未發之愛。愛是已發之仁。而仁之於愛。猶潤者水之德。燥者火之性。則今指水而不曰潤。指火而不曰燥。而泛言天地間萬事萬用。無處非水火之用。則其言之可謂襯簟乎。原此理之所以生。天地是這箇理。萬物亦是這箇理。若無天地萬物。此理亦有虧欠。而此只言體段之大而已。功用之博而已。惟於此著身近裏。親切體驗。据其已發而知心之德。卽其未發而知愛之理。由是而克祛己私。以至於復其性之本然。則譬如溝渠池沼之通而水無窒塞。天地萬物血脈相貫而皇皇四達。皆我之房闥矣。朱子之言意蓋如此。而南軒則未嘗直指仁體。只於克己大公之下。便承以天地萬物。則體有所不備。用有所不行矣。是以朱夫子前則曰若無天地萬物。此理有欠闕。後則曰若將天地萬物。卻鶻突了。從來諸說。皆疑此兩段。有前後之異。而必具此兩段。其意方足。此孔聖必以己欲立而欲達。答子貢博施之問。而程夫子必曰公而以人體之爲仁也。妄意測度。庶或不畔尊旨否。至於吐釋則於虧欠下。欲作奴代吐。旋念朱子平日文從字順。無許多嶢崎。已廢其說不用矣。至於第二條知覺之說。鄙意亦知有能所之辨。而但乍見知覺爲知之用者。恐嫌於氣一邊。故有此疑問。今得批示。已脫然無疑矣。死生之說。先儒亦以以器貯水譬之。而尋常以爲理不可以聚散言。打破這器。混同一水。豈若有這器則有這水。無這器則無這水者。爲可以語造化自然之妙乎。至於賺連下文未便散者。則此之爲見。眞不免郢書燕說之訛。只恐獨學爲大病耳。中庸未發已發之旨。朱夫子尤一生用工。固難容易立說者。而今現於語類文集中者。或不無同異。朱夫子居常以程子所云纔思卽是已發者。爲極至語。而至與門人問答則曰未發時亦要省察。亦嘗以程子所云善觀者卻於已發之際觀之者條。入於未發已發說中。而其告董銖則曰若只觀已發處未是。中庸或問以不偏不倚無過不及。明是有二義。而不偏不倚爲在中。無過不及爲時中。答湖南諸公文字。卻以二義混同說去。或疑文字雜出於諸人之手。未免記錄之誤。如時人所說否。不然則蓋凡天下義理。周流貫徹。聖賢言語。平鋪放著。橫看成嶺。側看成峯。靜而存養者。亦可動而省察。動而省察者。亦可靜而存養。寂而常感。感而常應。靜而常覺。動而常存。則其曰未發亦可省察者。蓋言工夫之互用。而固無害於纔思已發之義也。其曰只觀已發處未是者。恐無存養之工而徒欲觀省。則亦無害於程子善觀之義也。其以無偏倚爲在中。無過不及爲時中者。靜時可用偏倚字。而動時方有過不及之可言也。其以無過不及。倂言在中之義者。蓋無過不及。乃無偏倚者之所爲。而無偏倚者。是所以能無過不及。則亦無害於倂言之也。或以一件言之。或以兩件論之。不欲截作一時限隔一例。而道理益著。工夫益密。則其中雖不無異同。不至有異同之可分否。只此零文碎義。累煩敎誨。實所未安。若其言無取。置而不答。其中稍有一二分有可尋覓索漏露處。幸惠一言。千萬千萬。

附大山答書

[编辑]

天地萬物之說。看得周詳。所謂具此兩段。其意方足者。正契鄙意。自信前日臆論。不至大悖。然細檢來說。亦有些未安。雖係文句之失。而此緊要處。不容有少差。來諭據其未發而知心之德。卽其已發而知愛之理此二句。似以愛之理爲仁之用。夫愛固是用。而其理卽是未發之仁。不可以此三字。全作已發看也。蓋心之德。以專言之仁而言。愛之理。以偏言之仁而言。皆是未發之體。而未涉於用。此義詳載於語類大全諸書。可更檢看否。知覺死生之論。承已脫然無疑。其虛心舍己之量。尤使人懣然心服耳。朱子未發亦要省察之說。與程子纔思卽是已發者。似若相戾。然竊嘗思之。未發固是寂然不動。而亦不是溟涬無宰。必有提撕照管之功。如中庸之戒愼恐懼。程子之敬而無失是也。所謂省察。亦只是提撕照管之異名。蓋與存養對言則有動靜之分。而單言則亦不害爲靜時工夫也。昔有問致中是未動之前。謂之戒懼。卻是動了。曰此只是略省一省。略是箇敬模樣。据此則所謂亦要省察者。卽此省一省之意。皆指夫未發時戒懼工夫而言。與對存養而言者。指意氣象自不同也。朱子以只觀已發處爲未是。與程子卻於已發之際觀之者。似若不同。然竊恐聖賢言語。自有抑揚進退之異。程門問者。以謂觀於四者。未發之時。靜時自有一般氣象。及至接物時又自別。故程子使之觀於已發之際。朱子又恐因程子之訓而專就已發處用工。闕卻未發時存養一段。故欲其動靜交養。存省互修。而不倚於一偏。蓋隨證投藥。自應如是。來諭固已得之。但語意大略。故推廣爲說。未知不悖尊意否。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訓。見於中庸或問者。與大全諸書有不同。蓋中字之義。程子專以不偏爲言。呂氏專以無過不及爲言。則固已通言於未發已發矣。故朱子答南軒見節要三卷二十七板。及湖南諸公書。皆兩言之。至或問則分開兩義。不可相通。未知當何適從。然勉齋黃氏曰語類諸書。與集註異者。當以集註爲正。今二書出於一時往復之間。而或問屢經修定。稱輕等重。實與章句表裏。二說旣不可合一。則恐不能無從違之分耳。來諭宛轉爲說。極似精密。然或問旣分屬未發已發。故以爲不偏不倚。實爲無過不及之本體。而無過不及。是乃無偏倚之所爲。是則一身而有首尾之異。一理而有體用之分耳。今倂言於一處。而謂此乃彼之所爲而彼是所以能此則豈不臲卼而不安乎。然則二書之合言者。蓋謂不偏不倚。實無過不及之可言。而無過不及。實未嘗有所偏倚也。重言疊訓。形容中字之情狀。然未發之前。無過不及之可名。則不若不偏不倚之爲安。已發之後。不能不偏於一事。則不若無過不及之爲穩。故妄謂當以或問爲正。未知盛意以爲如何。幸惠反復。務歸至當。固所願望。

答大山先生

[编辑]

去冬廁近門屛。蓋數三秊一造。切欲更留一日二日。仰聽緖餘之一二。而風寒可畏。長路關心。促促而往。旋旋而歸。向所云區區瞻嚮。直虛語耳。新正乍開。春氣若將載陽。伏惟道體履端增福。述道杜門竆廬。兀兀添齒。頃間又經家間練祥。心事尤忽忽耳。前者侍誨。伏承中庸戒懼章以不睹不聞與朱先生答呂子約書中語。子約平生還曾有耳無聞等語。有相牴牾。發爲問目。而蒙愚底滯。不能言下善對。退自究索。終不離元所思處。或雅問別有意在。而聽瑩於當日否。蓋睹聞與視聽不同。睹聞者事物之接於耳目者也。視聽者耳目之從乎聲色者也。夫以耳目之接而謂之無所睹無所聞。則誠有如先生所云一種神識昏昧底人。睡未足時。被人驚覺。頃刻間不識四到時節者然。竊嘗思之。人雖至靜之中。耳未嘗聾。目未嘗瞽。有可覩可聞之理。而但未嘗有所覩所聞之事。則卽其所未及覩聞之時。吾所以戒懼者。元不是恁驚惶震懼。但常要提起此心而已。其所提起此心者。亦不是大段著力。但常若有所畏云爾。則亦何害於本體之依然未發哉。若子約之意則以爲全無所覩。全無所聞。爲未發時事。此先生之所以千不是萬不是而屢書不一書者也。妄意批鑿。或未中理。更有以反復之。因此又嘗講究於鬼神章體物不可遺之義。此章文義。蚤嘗讀去。似然未然。欲曉未曉。至今終未快了者。而最是大全中呂子約問目曰所謂體物者。固非先有是物而後體之。亦非有體之者而後有是物。所謂不可遺者。猶言無遺闕滲漏云云。先生答曰物之聚散終始。無非二氣之往來屈伸。是鬼神之德。爲物之體而物不能遺也。所謂非有體之者而後有是物與所謂無遺闕滲漏者皆非是。然則遺字之義。當如何訓釋。可不畔於先生之旨也。蓋所云體物者。是與物爲體。天下無一物不以此爲體而後有物者也。所云不可遺者。言鬼神爲物之體而物不能外。物不能違之意。若曰非有體之者而後有是物則卽此非有二字。已與本意不合。若曰無遺闕滲漏則物不能遺闕云者。有物去承當之意。無活絡自在之味。終不若不能外不能違之意。含蓄而有餘。先生之曰非是者。無乃意或如此否。且中庸諸家集註。則以問目與答說。混作一段。而先生之曰非是者。作爲正義。蓋集註是永樂間諸子之纂輯者。容有未十分精粹者否。至如子約末段下所云洋洋生活。不間於晦明代謝云者。亦似微有語病。未知盛評以爲如何。大抵講論文字。有實得於心者。如有詞理供狀。人一見無疑於明聽。而杜撰塞白者。渠雖艱難辦供。而終不入於腔窠。述道本無分寸見解者。而發此疑難。誠破綻可笑。苟非雅量善恕者。何敢發一口也。玆敢不避猥瀆。復此貢陳。幸以一言駁正之。千萬千萬。仲則老兄蓮臺勝賞。已入題品。或春來無事。一鞭迤訪。坐看蓮葉初生。雜花明媚。則豈非風流一勝邪。區區尾告。有勞旁布。悚仄悚仄。

附大山答書

[编辑]

中庸不睹不聞之義。蓋朱子答呂子約書。極力攻破耳無聞目無睹之說。而今之解中庸者。往往拾取子約之舊套。心竊疑其非本意。蓋嘗累年硏究。粗得影響。日用存養之工。庶有實地之可據。來諭分解雖若少異於子約之病。而依舊以睹聞爲外面之聲色。恐非先生解經之義也。蓋心具寂感。理含動靜。方其寂而靜也。事物未接而思慮不萌。泯然無聲形之驗。非睹聞所及。及其感而動也。事物旣接而思慮始萌。則跡雖微而幾已動。他人之所不睹不聞而己之所睹聞也。然則不睹不聞。正是就此心未發寂然無聲形處說。非指外面聲色之有無也。故朱子曰不睹不聞。不是合眼掩耳。只是喜怒哀樂未發時。萬事皆未萌芽。自家便先戒愼恐懼。提起此心在這裏。又有問不睹不聞與獨知如何。曰獨字有箇形迹在這裏可謹。不聞不見全然無形迹。暗昧不可得知。只於此時便戒謹了。據此數說。皆指喜怒未發。萬事未萌。暗昧無形迹處。爲不睹不聞。曷嘗指頃刻之間。耳目偶不及。如來諭之云乎。或問語類諸書。不啻分明。幸更加考究。如有未安。卽許反復如何。此是用工地頭。不比閒慢文義。不可不早有歸决也。體物不可遺之義。子約之問。朱子之答。意脈各異。不可混幷。而永樂諸儒妄加纂輯。前此泛看。因來諭而得之。學之有益於講論如此。深用忻濯。蓋鬼神之德。無物不體。物之生死。皆體是而爲始終。而子約乃謂非有體之者而後有是物。則不見其體物不遺之妙。朱子之非是。恐或爲此也。其曰無遺闕滲漏者。子約之意蓋謂鬼神之德。洋洋生活。無間乎晦明代謝。是無一物之闕漏也。朱子之非之者。乃謂此是物之不能遺乎鬼神。非謂鬼神之不遺乎物也。觀不可二字可知。是以物言。若作鬼神之不遺則閒却一可字矣。洋洋生活。不間乎晦明代謝。泛言鬼神之德。亦可宛轉爲說。若以之解體物不遺之義則正是倒說了。與無遺闕滲漏之意。同出一串。恐非經文正意也。來諭所謂微有語病者。未知何指。幸更惠反復也。

答大山先生

[编辑]

秋序向晏。未審豈弟神勞道體。一向珍毖否。述道杜門亡憀。僅此遣免。而屬此白露寒霜。輒自拊流年而怛傷。旋恐客心未化也。頃間不睹不聞之說。細讀來敎。多有與鄙問不相對値者。隱之於中。難相違覆。恐有負於雅眷。故敢畢其愚。伏惟采察。來敎曰依舊以睹聞爲外面之聲色者。述道亦不以睹聞爲外面之聲色也。但睹聞與視聽不同。睹聞者。事物之接於耳目者也。視聽者。耳目之從乎聲色者也。故朱先生亦以爲心之有知。與目之有見耳之有聞。爲一等時節。心之有思。與目之有視耳之有聽。爲一等時節云云。前一節。下見聞字。後一節。下視聽字。豈非視聽之異於睹聞者乎。來敎又曰曷嘗指頃刻之間。耳目偶不及如來諭之云者。述道亦未嘗以不睹不聞爲頃刻之偶不及。而只因朱先生攻破呂說之書曰只如一種神識昏昧底人睡未足時。被人驚覺。頃刻間不識四到時節者。未嘗自已作成說。以睹聞爲頃刻之間者也。然若以不睹不聞爲統同說兼動靜論之。則學者固當愼於可睹可聞之時。而雖耳目偶不及暫焉之頃。尤當戒愼恐懼云。則卽此而以頃刻之間言之。是則猶不可爲無說。未知盛敎以爲如何。或盛意於此。別有意指。而述道學無見得。只我見爲是而不能盡於來敎之旨邪。蓋未發之體。實不可以粗心麁見容易說得者。只以冥然無覺爲未發。則冥然無覺。是昏氣用事。不可謂未發也。以有所知覺爲未發。則有所知覺。已涉思慮。亦不可謂未發也。然則至虛至靜之中。但有能知能覺者在而無所知所覺之事。此一番時節。定爲未發之體。故朱先生初年以復卦當未發。晩年定論以坤卦當之。其意可見也。惟其然也。故不睹不聞之旨。謂全無所睹全無所聞。則只是昏氣用事。何以立天下之大本乎。當此之時。雖事物之接於耳目者。耳不及聞目不及見。而其見聞之理則愈益炯然瞭然。常在心目之間者。此眞先生所證書之言防怨而不見是圖。禮之言事親而視於無形聽於無聲者也。若於此際。閉耳合眼。全無覺知。則何異於許渤之持敬。禪家之入定哉。此之謂工夫之妙用。存養之節度者。先生長者固平日爛串於胷中。而小子之惑滋甚焉。自來敎之承。蓋嘗百回薇玩。而終未得可通之說。幸一一剖破。使疑難之腹。快賜褰開。千萬千萬。體物不可遺之說。段段剔破。明白簡當。其中有曰閒却一可字者。不啻若摑血棒痕。始信德言之必如此也。述道雖不無此意。而一向糊塗。效三日新婦㨾者。直是傍觀冷覰也。深庸愧仄。洋洋生活無間於晦明代謝者。謂有語病。鄙意則謂子約此言。縱饒以氣論之。氣不是長存不死之物。以物言之。這必消而後息。息而後消者。而洋洋生活等語。有若禪家弄得來物事。故謂之有語病者此也。然來敎之云倒說者。已能捉破眞贓。又何必更駕一說。以犯工訶古人之戒乎。區區誠未敢自信於中。而貪於求敎之切。悉暴情蘊。幸望痛加櫽括。以卒大事。千萬千萬。

附大山答書別紙附

[编辑]

中庸首章之義。縷縷數百言。可見硏索之勤。然又多與鄙問不相對値。不得不畢其愚。以聽可否之擇也。蓋無見無聞。朱夫子所深斥呂子約者。而中庸分明說不睹不聞。須是看得中庸不睹不聞。與子約所謂無見無聞者。字同而指異。不可相雜。朱先生已明白說破不啻星日。而特後之讀者。未能察耳。蓋子約以外物之無所見聞爲未發。則天下豈有此時節哉。所以見斥於朱門也。中庸之旨。乃謂道有動靜。心有發未發。動而發則有聲色之可睹聞。而方其靜而未發也。思慮未萌。喜怒不動。泯然而無形色之可睹。寂然而無聲音之可聞。此睹聞二字。就未發時體段而言。非謂外面聲色之接於耳目者也。故當此之時。則外面之見聞。愈益精明。而此裏面未發之體。元無所睹聞。此正戒愼恐懼用功之地。不可有毫髮之差也。區區鄙論。恐無以見信。取朱子說數段。略用註解。以附于後。幸賜更加反復。以究至當之歸千萬。洋洋生活無間於晦明代謝。來諭以爲近於弄精神。此則恐未然。鬼神者氣之靈也。雖屈而至於盡。畢竟是良能之所爲。晦而明明而復晦。代而謝謝而復代。未嘗不生活也。但子約以爲無間於晦明代謝。則是鬼神之不遺乎物。而不見物之不可遺之驗。恐不是中庸之旨耳。

別紙

[编辑]

朱子曰子約平生還曾有耳無聞目無見時節否云云。請更以心思耳聞目見三事校之云云。子思只說喜怒哀樂。今却轉向見聞上去云云。答呂子約書見節要。

子約蓋以中庸不睹不聞。爲耳無聞目無見。故朱子力破其說。以爲人自有生以後。除爛熟睡著外。無耳無聞目無見時節。子思只說喜怒哀樂之未發。爲不睹不聞。而今轉向見聞上去。則與中庸之旨。全無交涉矣。此數段不必引。而先知子約之病然後。中庸之旨可得。故於此引之。

君子戒愼乎其目之所不及見。恐懼乎其耳之所不及聞。瞭然心目之間。常若見其不可離者。若書之言防怨而曰不見是圖。禮之言事親而曰聽於無聲。視於無形。蓋不待其徵於色發於聲然後。有以用其力也。中庸戒懼章或問。

未發之際。思慮未萌。泯然非有聲色之可驗。故耳目有所不及聞見。若如來諭所謂當此之時。雖事物之接於前者。耳不及聞。目不及見云云。則是朱先生所譏轉向見聞上去者矣。書之不見。禮之無聲無形。蓋借引以喩未發之時。性之體段渾然在中。而無形聲之可見可聞。於此而致其戒懼之工。常若見其有不可離者。及其喜怒哀樂之發則已徵於色而發於聲矣。然則此不睹不聞四字。其可指事物之接於前而不及見聞者爲言乎。且事物交接於前。無時或息。而吾之聰明瞭然不亂。則曷嘗有不及見聞之時乎。

道固無所不在。而幽隱之間。乃他人之所不見而己所獨見。道固無時不然。而細微之事。乃他人之所不聞而己所獨聞云云。愼獨章或問。

幽隱之間細微之事。卽心之發而幾纔動處。卽上文所謂徵於色發於聲者也。故有可睹而可聞。若其未發之際。兆眹不萌。幾微不動。寧有聲色之可睹而聞哉。据此則朱子之用睹聞字。專指未發時裏面境界而言。與子約之轉向事物見聞上去者。大不同矣。

不睹不聞。不是合眼掩耳。只是喜怒哀樂未發。萬事皆未萌芽。自家便先戒愼恐懼。提起此心在這裏。問不睹不聞與謹獨如何。曰獨字有箇形迹在這裏可謹。不聞不見。全然無形迹。暗昧不可得知。只是此時。便戒謹了。語類。

喜怒未發。萬事未萌。卽全然暗昧而無形迹。所以無可睹可聞。至獨則幾已動而己旣知。形迹已露而有睹聞之可言矣。前書引此二條。而來諭全不省記。故復此提起。敢略有疏釋。以備致思之萬一。未知又以爲如何。

答大山先生

[编辑]

拜九月二日下辱書。恭審近上節。適有相涵養增勝。稍慰區區慕望之私。堂記拜受。使一方後生。獲聞先生敎法之餘意。幸甚幸甚。先集竄次。編摩纔已迄役。以門下晩年精力。不易辦此。狀文亦蒙盛念。已出草藁。其感先故而以及不肖。尤出尋常萬萬。擧家感德亡已。今年饑歉。不謂至此。目今人心已皇皇。每思建婺諸公。如劉平父,潘叔度是韋布之士。而講求荒政不啻若救焚拯溺。古人力量。終是今人所不及。今只六尺不能自保。何暇問救民及物事乎。眞是腐儒不敢諱題目。只當堅溝壑之志耳。惟祝道體康安。增重望實。

答大山先生

[编辑]

經年間闊。日劇傾仰。春間嘗一遊江南北諸處。歸欲歷候門下。意外以國哀蒼黃徑返。未克遂誠。至今恨歎亡已。便中擎拜抵家兄書。俯辱下存。憑審道養有相。棣候增福。荷感之外。尤不任忻濯。述道年至無聞。一向於事物上出脫不得。餘光幾何。恐無以藉手以歸也。且峽中近年。饑歉尤甚。意外之厄。往往有喫人唾罵者。此固當任之。而仍此妄有求田問舍之意。不知漂漂竟安所止泊。因風引領。欲悉近况。謾幷及之。因伏念衡門亦不免路旁。恐有往來酬應之煩。或求一深僻處。秪在泉聲嶽色中者。爲暮年養德之地。莫無害否。竊計門下望重南服。賢胤又通朝籍。區區賤末。出於慕望之私。有此過計之憂。不罪不罪。餘惟冀棣床對討。以時珍勵。

上蔡樊巖乙巳春。先生以先事入洛。目見西學已爲世道之憂。爲著雲橋問答。因有是書。時樊翁落拓在露梁。

[编辑]

伏惟和煦。台體神勞豈弟。益加冲攝。向者敬聆指敎。極論西學之弊。至於聲色俱厲。剖判的確。洞見本源。切陳利害。昭然如卞黑白數一二。先生長者爲吾道建赤幟於當世。政當如是。甚盛甚盛。區區妄喙。雖有若干辨說。亦何足有無於其間哉。此則誠如盛諭變速𥚁少之論。徐當泡解電滅。無以作菑於宇宙間。而其次西河之論。亦一勍敵。苟悅其藏記涉獵之富。則亦豈不爲害事邪。此道此學。元是易知易能。而其中自有不可知之妙不可能之神。以多聞多見爲貴。則子貢之辨博。不遜於淵騫之德行。以神奇衒耀爲工。則子雲之玄經。潛夫之論麻衣之說。皆可以幾於庖羲之心矣。近來聰明穎拔之士。根本不牢。充養無素。自以爲六經四子。已經程朱之勘破。無一開口處。無一下手處。且其他義理之精蘊。微而析秋毫。斂而約方寸者。以其躁率輕揚之氣。實不欲耐辛耐苦。如此用功。忽然有一文字脫落畦逕。曠絶常臼。以爲此眞妙門。此眞奇法。此眞所以資吾博廣吾洽也。諱而不言。秘而不露。下梢有無限病敗。述道非欲自爲駕說。以務勝於一世。而見京都實士大夫之標準。且念吾東方千五百年。一向尊信程朱。先王之培養已久。諸老先生之遺風未遠。實有周禮在魯之盛。則豈可於此容邪魔外道。障翳我小中華天地邪。山野樸遫。發此無端。罪甚狂僭。而閤下雖在告之時。尋常世道之慮。或入於靜觀之中。敢貢芻蕘。以求一言之敎。蘇道人懶作洛陽書。知有雅戒。而韓潮州答孟簡尙書。亦或一義。伏未知以爲如何。惶恐悚蹙。頓首頓首。

上蔡樊巖兄弟聯名

[编辑]

竊以仲春之月。天氣暄和。恭惟相國閤下鼎食增福。神人協相。某等區區蠢動之靈。自頂至踵。秋毫皆天地父母之賜。祇欲將此身心爲奉刹之計。而其所以仰望於台光者。亦願左右聖躳。維匡調娛。次則匕箸健起居安。世道自此或有賴矣。狂妄之言。出於秉彝。敢此唐突。而此外復有踰涯之請。實出肝膈之暴。非閤下大度含容。烏敢以此言聞。某等先子玉川府君。迺今六十年後。幸復見今日矣。九泉之幽冤獲伸。尺盆之恩光回照。誠以此時。復得大君子揄揚之筆。幷與煌煌紫誥。爛映蓬蓽。則傳之子孫而無斁。垂之後世而有辭。某等雖滅死。萬萬無恨矣。年前家弟一再謁於門下。敢請幽堂之誌。則閤下輒慨然曰方今聖明在上。匪久當有霈澤。然後可盡言矣。小子于時。何敢望或庶幾乎。而今則閤下之左契已驗矣。當今以信筆則閤下有之。後世以惇史則閤下有之。區區懇迫之念。若早得一日則爲一日恩。早得二日則爲二日恩。閤下哀之矜之察之念之。抑某等於此竊有所自悲者。閤下文章簡墨之華。流遍於嶺以南者。亦家弆而戶珍之矣。蒼山片石。琢之追之者。何莫非閤下之文。而獨某等樸鄙椎鹵。有時納刺之日。伈伈俔俔泄泄沓沓。嚴不敢一言。拙不吐半辭。閤下雖欲仁之。何可得也。然則非閤下外之。實某等之罪也。然苟不得述其人之人與文。則其傳也不遠。苟其人與其書可傳。又何暇責其子孫之不肖乎。前後冒覆之大德。何啻尋仞。而愈不知止。迫此萬務繁氄之中。更煩隷人之聽。實知其狂且僭矣。幸寬其忘。分之誅。恕其無已之求。垂仁采惠焉。

上蔡樊巖

[编辑]

述道謹西向熏沐。拜書于領府事致政大爺樊巖文丈台座。伏以三尊之尙於天下久矣。况今陽德方亨。泰運始啓。豈弟君子。亦必神人之所協相矣。竊伏𤱶畞。每向日出。仰祝聖壽之無彊。其所以熲熲於門下者。雖雲天之隔而如聞謦欬。千里之遠而怳接德音。此自一段秉彝之不泯。非之其所敬而辟焉者也。述道頭方命薄。轉益嶔崎。去歲山南。適値大侵大札之年。一方顚連人民。飢疫死者大半。述道家亦竆空。粗以兩子持門戶。一時幷其妻孥死於染沴。今只餘一婦一孫。此莫非述道學不得力。行負神明。重遭此酷罰。而溝壑之餘。尙不欲溺愛忘生。極力撐拄。苟度歲月。如此瑣瑣可憐之狀。不敢聞於左右。而妄恃平日得遊於陶鎔之內。略悉近况。已不勝其喋喋矣。此外又有萬萬不獲已者。誠之迫矣。籲之竭矣。第恐蓍龜之再三而則瀆。明鏡之累照而或疲。而當今之世非門下。于誰之愬。山嶽固可以久恃也。黃金不易於一諾也。而文章之作。類不免以年歲而有盛衰。雖以坡翁之健筆雄詞。海外之作。判若二手。朱夫子當七十之年。亦曰此豈老人治筆硏時邪。彼大人君子。精力尙有所不逮。况門下儼然以八千歲爲春秋矣。小子今日之請。豈不逡廵而太晩者乎。且區區所願欲於門下者。方今聖明臨御。曠百世一千會而間一値焉。門下爲聖明朝賢宰相。亦曠百世一千會而難再遇者也。吾君與吾相旣如此。而於此而不得一言。是子孫衰弱。扳援乏梯。丘壠翳然。先德莫徵。豈不歎息流涕於後人者哉。迺者台扉正開。衆務繁氄。雖日日伺候於隷人之側。實無晷刻之少間。而今則東山高臥。花竹日長。洛社風雲。鳩杖逍遙。歲月之暇。豈無料理琴書之日乎。是以不計死生。不較筋力。寸寸逾嶺。局局絫息。期至日下。更瞻履舃之餘光。復伸平生之血𢢽。而衰朽寒蹤。有妨出入。替送家姪。進之退之。惟閤下之命。

與權厚菴

[编辑]

陪奉顔色。居然六七歲矣。地遠不能以時候問作止。臨風瞻慕。第自𢝋𢝋。暮春淸和。伏惟觀書澆花。德履休勝。述道年來。飮啄粗如故常。但不能趁此餘暇。旁討冊子看。私庸愧恐。歲初自川上伏聞車馬乘此春暖。爲周王立巖之遊。二家兄方爲追躡計。而述道適有冗幹。未謀擺却。雖岷嶺之想徒勤。仇池之夢已罷。無由往同杖屨於泉聲嶽色之中。指點雲山。益切馳仰。便回幸不吝敎墨詩篇。豁此幽鬱。如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