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本草綱目/果之四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果之三 本草綱目
果之四
果之五 

果之四 (味類一十三種)

[编辑]

秦椒

[编辑]

(《本經》中品)

【校正】

自木部移入此。

【釋名】

大椒(《爾雅》)、檓(毀)、花椒

【集解】

《別錄》曰︰秦椒生泰山山谷及秦嶺上,或琅琊。八月、九月采實。弘景曰︰今從西來。形似椒而大,色黃黑,味亦頗有椒氣。或云即今樛樹子。

乃豬椒,恐謬。

恭曰︰秦椒樹、葉及莖、子都似蜀椒,但味短實細爾。藍田、秦嶺間大有之。

頌曰︰今秦、鳳、明、越、金、商州皆有之。初秋生花,秋末結實,九月、十月採之。

《爾雅》云︰檓,大椒。郭璞注云︰椒叢生,實大者爲檓也。

《詩‧唐風》云︰椒聊之實,繁衍盈升。陸機《疏義》云︰椒樹似茱萸,有針刺。莖葉堅而滑澤,味亦辛香。蜀人作茶,吳人作茗,皆以其葉合煮爲香。今成皋諸山有竹葉椒,其木亦如蜀椒,小毒熱,不中合藥也,可入飲食中及蒸雞、豚用。東海諸島上亦有椒,枝、葉皆相似。子長而不圓,甚香,其味似橘皮。島上獐、鹿食其葉,其肉自然作椒、橘香。今南北所生一種椒,其實大於蜀椒,與陶氏及郭、陸之說正相合,當以實大者爲秦椒也。

宗奭曰︰此秦地所產者,故言秦椒。大率椒株皆相似,但秦椒葉差大,粒亦大而紋低,不若蜀椒皺紋高爲異也。然秦地亦有蜀椒種。

時珍曰︰秦椒,花椒也。始產於秦,今處處可種,最易蕃衍。其葉對生,尖而有刺。四月生細花。

五月結實,生青熟紅,大於蜀椒,其目亦不及蜀椒目光黑也。《范子計然》云︰蜀椒出武都

【修治】

同蜀椒。

椒紅

【氣味】

辛,溫,有毒。《別錄》曰︰生溫、熟寒,有毒之才曰︰惡栝蔞、防葵,畏雌黃。

【主治】

除風邪氣,溫中,去寒痺,堅齒發,明目。久服,輕身好顏色,耐老增年通神(《本經》)。療喉痺吐逆疝瘕,去老血,產後余疾腹痛,出汗,利五臟(《別錄》)。上氣咳嗽,久風濕痺(孟詵)。

治惡風遍身,四肢 痺,口齒浮腫搖動,女人月閉不通,產後惡血痢,多年痢,療腹中冷痛,【附方】

舊六。

膏癉尿多,其人飲少︰用秦椒一分(出汗),瓜蒂二分,爲末。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傷寒類要》)

乃風也︰椒、鹽末等分,醋和敷之,良。(《肘後方》)

損瘡中風︰以面作餛飩,包秦椒,於灰中燒之令熱,斷使開口,封於瘡上,冷即易之。(孟久患口瘡︰大椒,去閉口者,水洗面拌,煮作粥,空腹吞之,以飯壓下。重者可再服,以瘥爲度。(《食療本草》)

牙齒風痛︰秦椒煎醋含漱。(孟詵《食療》)

百蟲入耳︰椒末一錢,醋半盞,浸良久,稍稍滴入,自出。(《續十全方》)

蜀椒

[编辑]

(《本經》下品)

【校正】

自木部移入此。

【釋名】

巴椒(《別錄》)、漢椒(《日華》)、(唐毅)、點椒。

時珍曰︰蜀,古國名。漢,水名。今川西成都、廣漢、潼川諸處是矣。巴亦國名,又水名。今川東重慶、夔州、順慶、閬中諸處是矣。川則巴蜀之總稱,因岷、沱、黑、白四大水,分東、西、南、北爲四川也。

【集解】

《別錄》曰︰蜀椒生武都山谷及巴郡。八月採實,陰乾。

弘景曰︰蜀郡北部人家種之。皮肉濃,腹裡白,氣味濃。江陽、晉康及建平間亦有而細赤,辛而不香,力勢不如巴郡者。

恭曰︰今出金州西城者最佳。

頌曰︰今歸陝及蜀川、陝洛間人家,多作園圃種之。木高四、五尺,似茱萸而小,有針刺。葉堅而滑,可煮飲食。四月結子無花,但生於枝葉間,顆如小豆而圓,皮紫赤色,八月採實

時珍曰︰蜀椒肉濃皮皺,其子光黑,如人之瞳仁,故謂之椒目。他椒子雖光黑,亦不似之。若土椒,則子無光彩矣。

【修治】

曰︰凡使南椒須去目及閉口者,以酒拌濕蒸,從巳至午,放冷密蓋,無氣後取出,便入瓷器中,勿令傷風也。

宗奭曰︰凡用秦椒、蜀椒,並微炒使出汗,乘熱入竹筒中,以梗搗去裡面黃殼,取紅用,未盡再搗。或只炒熱,隔紙鋪地上,以碗覆,待冷碾取紅用。

椒紅

【氣味】

辛,溫,有毒。

《別錄》曰︰大熱。多食,令人乏氣喘促。口閉者殺人。

詵曰︰十月食椒,損氣傷心,令人多忘。

李鵬飛曰︰久食,令人失明,傷血脈。

之才曰︰杏仁爲之使,得鹽味佳,畏款冬花、防風、附子、雄黃。可收水銀。中其毒者,涼水、麻仁漿解之。

【主治】

邪氣咳逆,溫中,逐骨節皮膚死肌,寒濕痺痛,下氣。久服頭不白,輕身增年(《本經》)。除六腑寒冷,傷寒溫瘧大風汗不出,心腹留飲宿食,腸 下痢,泄精,女子字乳余疾,散風邪瘕結,水腫黃膽,鬼疰蠱毒,殺蟲、魚毒。久服開腠理,通血脈,堅齒發,明目,調關節,耐寒暑,可作膏藥(《別錄》)。治頭風下淚,腰腳不遂,虛損留結,破血,下諸石水,治咳嗽,腹內冷痛,除齒痛(甄權)。破症結開胸,治天行時氣,產後宿血,壯陽,療陰汗,暖腰膝,縮小便,止嘔逆(大明)。通神去老,益血,利五臟,下乳汁,滅瘢,生毛發(孟詵)。散寒除濕,解郁結,消宿食,通三焦,溫脾胃,補右腎命門,殺蛔蟲,止泄瀉(時珍)。

【發明】

頌曰︰服食方︰單服椒紅補下,宜用蜀椒乃佳。段成式言椒氣下達,餌之益下,不上沖也

時珍曰︰椒純陽之物,乃手足太陰、右腎命門氣分之藥。其味辛而麻,其氣溫以熱。

稟南方之陽,受西方之陰。故能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濕,治風寒濕痺,水腫瀉痢;入右腎補火,治陽衰溲數,足弱久痢諸証。一婦年七十餘,病瀉五年,百藥不效。予以感應丸五十丸投之,大便二日不行。再以平胃散加椒紅、茴香,棗肉爲丸與服,遂瘳。每因怒食舉發,服之即止。此除濕消食,溫脾補腎之驗也。按︰《歲時記》言︰歲旦飲椒柏酒以辟疫癘。

椒乃玉衡星精,服之令人體健耐老;柏乃百木之精,爲仙藥,能伏邪鬼故也。吳猛真人《服椒訣》云︰椒稟五行之氣而生,葉青、皮紅、花黃、膜白、子黑。其氣馨香,其性下行,能使火熱下達,不致上薰,芳草之中,功皆不及(其方見下)。時珍竊謂椒紅丸雖云補腎,不分水火,未免誤人。大抵此方惟脾胃及命門虛寒有濕郁者相宜。若肺胃素熱者,大宜遠之。故丹溪朱氏云︰椒屬火,有下達之能。服之既久,則火自水中生。故世人服椒者,無不被其毒也。又《上清訣》云︰凡人吃飯傷飽,覺氣上沖,心胸痞悶者,以水吞生椒一、二十顆即散。

取其能通三焦,引正氣,下惡氣,消宿食也。又戴原禮云︰凡人嘔吐,服藥不納者,必有蛔在膈間。蛔聞藥則動,動則藥出而蛔不出。但於嘔吐藥中,加炒川椒十粒良,蓋蛔見椒則頭伏也。觀此,則張仲景治蛔厥烏梅丸中用蜀椒,亦此義也。許叔微云︰大凡腎氣上逆,須以川椒引之歸經則安。

【附方】

舊十二,新二十三。

椒紅丸︰治元臟傷憊,目暗耳聾。服此百日,覺身輕少睡,足有力,是其效也。服及三年,心智爽悟,目明倍常,面色紅悅,髭髮光黑。用蜀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曝乾,搗取紅一斤。以生地黃搗自然汁,入銅器中煎至一升,候稀稠得所,和椒末丸梧桐子大。每空心暖酒下三十丸。合藥時勿令婦人、雞、犬見。詩云︰其椒應五行,其仁通六義。欲知先有功,夜間無夢寐。四時去煩勞,五臟調元氣。明目腰不痛,身輕心健記。別更有異能,三年精自秘。回老返嬰童,康強不思睡。九蟲頓消亡,三尸自逃避。若能久餌之,神仙應可冀。

補益心腎︰《仙方》椒苓丸︰補益心腎,明目駐顏,順氣祛風延年。真川椒一斤(炒去汗),白茯苓十兩(去皮)。爲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湯下。忌鐵器。(邵真人

《經驗方》)

虛冷短氣︰川椒三兩,去目並合口者,以生絹袋盛,浸無灰酒五升中三日,隨性飲之。

腹內虛冷︰用生椒擇去不拆者,用四十粒,以漿水浸一宿,令合口,空心新汲水吞下。

久服暖臟腑,駐顏黑髮、明目,令人思飲食。(《斗門方》)

心腹冷痛︰以布裹椒安痛處,用熨斗熨令椒出汗,即止。(孫真人方)

冷蟲心痛︰川椒四兩,炒出汗,酒一碗淋之,服酒。(《壽域神方》)

陰冷入腹︰有人陰冷,漸漸冷氣入陰囊腫滿,日夜疼悶欲死。以布裹椒包囊下,熱氣大通,日再易之,以消爲度。(《千金》)

呃噫不止︰川椒四兩,炒研,麵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醋湯下,神效。(邵以正《經驗方》)

傳尸勞疰︰最殺勞蟲。用真川椒紅色者,去子及合口,以黃草紙二重隔之,炒出汗,取放地上,以砂盆蓋定,以火灰密遮四旁,約一時許,爲細末,去殼,以老酒浸白糕和,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食前鹽湯下。服至二斤,其疾自愈。此藥兼治諸痺,用肉桂煎湯下;腰痛,用茴香湯下;腎冷,用鹽湯下。昔有一人病此,遇異人授是方,服至二斤,吐出一蟲如蛇而安,遂名神授丸。(陳言《三因方》)

歷節風痛︰白虎歷節風,痛甚,肉理枯虛,生蟲游走癢痛,兼治痺疾,半身不遂。即上治勞疰神授丸方。(《世醫得效方》)

寒濕腳氣︰川椒二、三升,稀布囊盛之,日以踏腳。貴人所用。(諸瘡中風︰生蜀椒一升,以少面和溲裹椒,勿令漏氣,分作兩裹,於 灰火中燒熟,刺頭作孔,當瘡上罨之,使椒氣射入瘡中,冷即易之。須臾瘡中出水,及遍體出冷汗,即瘥也。(瘡腫作痛︰生椒末、釜下土、蕎麥粉等分研,醋和敷之。(《外台秘要》)

囊瘡痛癢︰紅椒七粒,蔥頭七個,煮水洗之。一人途中苦此,湘山寺僧授此方,數日愈。

名手足皴裂︰椒四合,以水煮之,去渣漬之,半食頃,出令燥,須臾再浸,候乾,塗豬羊腦髓,極妙。(《深師方》)

漆瘡作癢︰譚氏方︰用漢椒煎湯洗之。《相感志》云︰凡至漆所,嚼川椒塗鼻上,不生漆瘡。

夏月濕瀉︰川椒(炒取紅)、肉豆蔻(煨)各一兩,爲末,粳米飯丸梧桐子大。每量人米飲服百飧瀉不化及久痢︰小椒一兩(炒),蒼朮二兩(土炒),碾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每米飲服久冷下痢或不痢,腰腹苦冷︰用蜀椒三升。酢漬一宿,曲三升,同椒一升,拌作粥食,不過老小泄瀉︰小兒水瀉、及人年五十以上患瀉。用椒二兩,醋二升,煮醋盡,慢火焙乾,碾末水瀉奶疳︰椒一分,去目碾末,酥調,稍稍塗腦上,日三度。(姚和仲《延齡方》)

食茶面黃︰川椒紅,炒碾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茶湯下。(《勝金方》)

傷寒齒衄︰傷寒嘔血,繼而齒縫出血不止。用開口川椒四十九粒。入醋一盞,同煎熟,入白風蟲牙痛︰《總錄》︰用川椒紅末,水和白面丸皂子大,燒熱咬之,數度愈。一方︰花椒四錢,牙皂七七個,醋一碗,煎漱之。

頭上白禿︰花椒末,豬脂調敷,三、五度便愈。(《普濟方》)

婦人禿鬢︰漢椒四兩,酒浸,密室內日日搽之,自然長也。(《聖惠方》)

蠍螫作痛︰川椒嚼細塗之,微麻即止。(《杏林摘要》)

百蟲入耳︰川椒碾細,浸醋灌之,自出。(危氏方)

毒蛇咬螫︰以閉口椒及葉,搗封之,良。(《肘後方》)

蛇入人口︰因熟取涼,臥地下,有蛇入口,不得出者。用刀破蛇尾,納生椒二、三粒,裹定,須臾即自退出也。(《聖惠方》)

小兒暴驚,啼哭絕死︰蜀椒、左顧牡蠣各六銖,以酢漿水一升,煮五合。每灌一合。(《千金方舌謇語吃︰川椒,以生面包丸。每服十粒,醋湯送下。(《救急方》)

痔漏脫肛︰每日空心嚼川椒一錢,涼水送下,三、五次即收。(同上)腎風囊癢︰川椒、杏仁研膏,塗掌心,合陰囊而臥,甚效。(《直指方》

椒目

【氣味】

苦,寒,無毒。權曰︰苦、辛,有小毒。

【主治】

水腹脹滿,利小便(蘇恭)。治十二種水氣,及腎虛耳猝鳴聾,膀胱急(甄權)。

止氣喘(震亨)。

【發明】

權曰︰椒氣下達,故椒目能治腎虛耳鳴。用巴豆、菖蒲同碾細,以松脂、黃蠟溶和爲挺,納耳中抽之。治腎氣虛,耳中如風水鳴,或如打鐘磬之聲,猝暴聾者。一日一易,神驗。

宗奭曰︰椒目治盜汗有功。將目微炒碾細,用半錢,以生豬上唇煎湯一合,睡時調服,無不效。蓋椒目能行水,又治水蠱也。

震亨曰︰諸喘不止,用椒目炒碾二錢,白湯調服二、三服以上劫之,後乃隨痰、火用藥

時珍曰︰椒目下達,能行滲道,不行谷道,所以能下水燥濕、定喘消蠱也

【附方】

新六。

水氣腫滿︰椒目炒,搗如膏,每酒服方寸匕。(《千金方》)

留飲腹痛︰椒目二兩,巴豆一兩(去皮心)。熬搗,以棗膏和丸麻子大。每服二丸,吞下其痛即止。又方︰椒目十四枚,巴豆一枚,豉十六枚,合搗爲二丸。服之,取吐利。(《肘後方》)

痔漏腫痛︰椒目一撮,碾細。空心水服三錢,如神。(《海上方》)

崩中帶下︰椒目炒碾細,每溫酒服一勺。(《金匱鉤玄》)

眼生黑花︰年久不可治者。椒目(炒)一兩,蒼朮(炒)一兩。爲末,醋糊丸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醋湯下。(《本事方》)

【氣味】

辛,熱,無毒。

【主治】

奔豚、伏梁氣,及內外腎釣,並霍亂轉筋,和艾及蔥碾,以醋拌罨之(大明)。

殺蟲,洗腳氣

【氣味】

辛,熱,微毒。

【主治】

腎與膀胱虛冷,血淋色瘀者,煎湯細飲。色鮮者勿服(時珍。出《証治要訣》)。

崖椒

[编辑]

(宋《圖經》)

【釋名】

野椒。

【集解】

頌曰︰施州一種崖椒,葉大於蜀椒,彼土人四季采皮入藥。

時珍曰︰此即俗名野椒也。不甚香,而子灰色不黑,無光。野人用炒雞、鴨食。

椒紅

【氣味】

辛,熱,無毒。忌鹽。時珍曰︰有毒。

【主治】

肺氣上喘,兼咳嗽。並野薑爲末,酒服一錢匕(蘇頌)

蔓椒

[编辑]

(《本經》下品)

【校正】

自木部移入此。

【釋名】

豬椒(《別錄》)、豕椒(《本經》)、彘椒(《別錄》)、豨椒(弘景)、狗椒(《別錄》)、金椒(《圖經》)。

時珍曰︰此椒蔓生,氣臭如狗、彘,故得諸名。

【集解】

《別錄》曰︰蔓椒生雲中川谷及丘塚間。采莖根,煮釀酒。

弘景曰︰山野處處有之,俗呼爲樛子。似椒欓而小,不香,一名豨椒,可以蒸病出汗。時珍曰︰蔓椒野生林箐間,枝軟如蔓,子、葉皆似椒,山人亦食之。《爾雅》云︰椒榝醜捄,謂其子叢生也。陶氏所謂樛子,當作捄子,諸椒之通稱,非獨蔓椒也。

實、根、莖

【氣味】

苦,溫,無毒。

【主治】

風寒濕痺,歷節疼,除四肢厥氣,膝痛,煎湯蒸浴,取汗(《本經》)。根主痔,燒末服,並煮汁浸之(藏器)。

賊風攣急(孟詵)。通身水腫,用枝葉煎汁,熬如餳狀,每空心服一匙,日三服(時珍。出《千金》)。

地椒

[编辑]

(宋《嘉祐》)

【校正】

自草部移入此。

【集解】

禹錫曰︰地椒出上黨郡。其苗覆地蔓生,莖、葉甚細,花作小朵,色紫白,因舊莖而生。

時珍曰︰地椒出北地,即蔓椒之小者。貼地生葉,形小,味微辛。土人以煮羊肉食,香美。

【氣味】

辛,溫,有小毒。

【主治】

淋渫腫痛。可作殺蛀蟲藥(《嘉祐》)。

【附方】

新一。

牙痛︰地花椒、川芎 尖等分。爲末,擦之。(《海上名方》)

胡椒

[编辑]

(《唐本草》)

【校正】

自木部移入此。

【釋名】

昧履支。

時珍曰︰胡椒,因其辛辣似椒,故得椒名,實非椒也。

【集解】

恭曰︰胡椒生西戎。形如鼠李子,調食用之,味甚辛辣。

慎微曰︰按︰段成式《酉陽雜俎》云︰胡椒出摩伽陀國,呼爲昧履支。其苗蔓生,莖極柔弱,葉長寸半。有細條與葉齊,條條結子,兩兩相對。其葉晨開暮合,合則裹其子於葉中。

形似漢椒,至辛辣,六月採,今食料用之。

時珍曰︰胡椒,今南番諸國及交趾、滇南、海南諸地皆有之。蔓生附樹及作棚引之。

葉如扁豆、山藥輩。正月開黃白花,結椒累累,纏藤而生,狀如梧桐子,亦無核,生青熟紅,青

【氣味】

辛,大溫,無毒。

時珍曰︰辛熱純陽,走氣助火,昏目發瘡。

曰︰多食損肺,令人吐血。

【主治】

下氣溫中去痰,除臟腑中風冷(《唐本》)。

去胃口虛冷氣,宿食不消,霍亂氣逆,心腹猝痛,冷氣上沖(李 )。調五臟,壯腎氣,治冷痢,殺一切魚、肉、鱉、蕈毒(大明)。去胃寒吐水,大腸寒滑(宗 )。暖腸胃,除寒濕,反

【發明】

宗奭曰︰胡椒去胃中寒痰,食已則吐水甚驗。大腸寒滑亦可用,須以他藥佐之,過劑則走氣也。

震亨曰︰胡椒,屬火而性燥,食之快膈,喜之者衆,積久則脾胃肺氣大傷。凡病氣疾人,益大其禍也。牙齒痛必用胡椒、蓽茇者,散其中浮熱也。

時珍曰︰胡椒大辛熱,純陽之物,腸胃寒濕者宜之。熱病患食之,動火傷氣,陰受其害。時珍自少嗜之,歲歲病目,而不疑及也。後漸知其弊,遂痛絕之,目病亦止。才食一、二粒,即便昏澀。此乃昔人所未試者。蓋辛走氣,熱助火,此物氣味俱濃故也。病咽喉口齒者,亦宜忌之。

近醫每以綠豆同用,治病有效。蓋豆寒椒熱,陰陽配合得宜,且以豆製椒毒也。按︰張從正《儒門事親》云︰噎膈之病,或因酒得,或因氣得,或因胃火。醫氏不察,火裡燒薑,湯中煮桂;丁香未已,豆蔻繼之;蓽茇未已,胡椒繼之。雖曰和胃,胃本不寒;雖曰補胃,胃本不虛。況三陽既結,食必上潮,只宜湯丸小小潤之可也。時珍竊謂此說雖是,然亦有食入反出、無火之証,又有痰氣郁結、得辛熱暫開之証,不可執一也。

【附方】

舊二,新二十二。

心腹冷痛︰胡椒三七枚,清酒吞之。或云一歲一粒。(孟詵《食療》)

心下大痛︰《壽域方》︰用椒四十九粒,乳香一錢,研勻。男用生薑、女用當歸酒下。又方︰用椒五分,沒藥三錢,研細。分二服,溫酒下。又方︰胡椒、綠豆各四十九粒研爛,酒下神效。

霍亂吐瀉︰孫真人︰用胡椒三十粒,以飲吞之。《直指方》︰用胡椒四十九粒,綠豆一百四十九粒。研勻,木瓜湯服一錢。

反胃吐食︰戴原禮方︰用胡椒醋浸,晒乾,如此七次,爲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醋湯下。《聖惠方》︰用胡椒七錢半,煨薑一兩,水煎,分二服。《是齋百一方》︰用胡椒、半夏(湯泡)等分,爲末,夏月冷瀉及霍亂︰用胡椒碾末,飯丸梧桐子大。每米飲下四十丸。(《衛生易簡方》)

赤白下痢︰胡椒、綠豆各一歲一粒,爲末,糊丸梧桐子大。紅用生薑、白用米湯下。(《集簡方》)

大小便閉,關格不通,脹悶二、三日則殺人︰胡椒二十一粒,打碎,水一盞,煎六分,去滓,入芒硝半兩,煎化服。(《總錄》)

小兒虛脹︰塌氣丸︰用胡椒一兩,蠍尾半兩。爲末,麵糊丸粟米大。每服五七丸,陳米飲下。一加萊菔子半兩。(錢乙方)虛寒積癖在背膜之外,流於兩脅,氣逆喘急,久則營衛凝滯,潰爲癰疽,多致不救︰用胡椒二百五十粒,蠍尾四個,生木香二錢半,爲末,粟米飯丸綠豆大。每服二十丸,橘皮湯下。名磨積丸。(《濟生方》)

房勞陰毒︰胡椒七粒,蔥心二寸半,麝香一分,搗爛,以黃蠟溶和,做成條子,插入陰內,少頃汗出即愈。(孫氏《集效方》)

驚風內釣︰胡椒、木鱉子仁等分。爲末,醋調黑豆末,和杵,丸綠豆大。每服三、四十丸,荊芥湯下。(《聖惠》)

發散寒邪︰胡椒、丁香各七粒。碾碎,以蔥白搗膏,和塗兩手心,合掌握定,夾於大腿內側,溫覆取汗則愈。(《傷寒蘊要》)

傷寒咳逆,日夜不止,寒氣攻胃也︰胡椒三十粒(打碎),麝香半錢,酒一鐘,煎半鐘,熱服。(《聖惠方》)

風蟲牙痛︰《衛生易簡方》︰用胡椒、蓽茇等分,爲末,蠟丸麻子大。每用一丸,塞蛀孔中。《韓氏醫通》︰治風、蟲、客寒,三般牙痛,呻吟不止。用胡椒九粒,綠豆十一粒,布裹捶碎,以絲綿包作一粒,患處咬定,涎出吐去,立愈。《普濟方》︰用胡椒一錢半,以羊脂拌打四十丸,擦之追涎。

阿伽陀丸︰治婦人血崩。用胡椒、紫檀香、郁金、茜根、小柏皮等分。爲末,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阿膠湯下。時珍曰︰按《酉陽雜俎》︰胡椒出摩伽陀國。此方之名,因此而訛者也。

沙石淋痛︰胡椒、朴硝等分。爲末。每服用二錢,白湯下,日二。名二拗散。(《普濟方》)

蜈蚣咬傷︰胡椒,嚼封之,即不痛。(《多能鄙事》)

畢澄茄

[编辑]

(宋《開寶》)

【校正】

自草部移入此。

【釋名】

毗陵茄子。

時珍曰︰皆番語也。

【集解】

藏器曰︰畢澄茄生佛誓國。狀似梧桐子及蔓荊子而微大。

曰︰胡椒生南海諸國。向陰者爲澄茄,向陽者爲胡椒。按︰顧微《廣州志》云︰澄茄生諸海國,乃嫩胡椒也。青時就樹采摘,柄粗而蒂圓。

頌曰︰今廣州亦有之。春夏生葉,青滑可愛。結實似梧桐子,微大。八月、九月採之。

時珍曰︰海南諸番皆有之。蔓生,春開白花,夏結黑實,與胡椒一類二種,正如大腹之與檳榔相近耳。

【修治】

曰︰凡采得,去柄及皺皮了,用酒浸蒸之,從巳至酉,杵細晒乾,入藥用。

【氣味】

辛,溫,無毒。 曰︰辛、苦,微溫。

【主治】

下氣消食,去皮膚風,心腹間氣脹,令人能食,療鬼氣。能染發及香身(藏器)。

治一切冷氣痰 ,並霍亂吐瀉,肚腹痛,腎氣膀胱冷

【附方】

舊一,新五。

脾胃虛弱,胸膈不快,不進飲食︰用蓽澄茄爲末,薑汁打神曲糊,丸梧桐子大。每薑湯下七十丸,日二服。《濟生方》噎食不納︰蓽澄茄、白豆蔻等分。爲末。乾舐之。(《壽域神方》)

反胃吐食,吐出黑汁,治不愈者︰用蓽澄茄爲末,米糊丸梧桐子大。每薑湯下三、四十丸,日一服。愈後服平胃散三百帖。(《永類鈐方》)

傷寒咳逆呃噫,日夜不定者︰用蓽澄茄、高良薑各等分,爲末。每服二錢,水六分,煎十沸,入酢少許,服之。(蘇頌《圖經》)

痘瘡入目,羞明生翳︰蓽澄茄末,吹少許入鼻中,三、五次效。(《飛鴻集》)

鼻塞不通,肺氣上攻而致者︰蓽澄茄丸︰用蓽澄茄半兩,薄荷葉三錢,荊芥穗一錢半,爲末,蜜丸芡子大。時時含咽。(《御藥院方》)

【附錄】

山胡椒(《唐本草》)

恭曰︰所在有之。似胡椒,色黑滯氣,俗用有效。

吳茱萸

[编辑]

(《本經》中品)

【校正】

自木部移入此。

【釋名】

藏器曰︰茱萸南北總有,入藥以吳地者爲好,所以有吳之名也。

時珍曰︰茱萸二字義未詳。萸有俞、由二音。

【集解】

《別錄》曰︰吳茱萸生上谷川谷及冤句。九月九日采,陰頌曰︰今處處有之,江浙、蜀漢尤多。木高丈餘,皮青綠色。葉似椿而闊濃,紫色。三月開紅紫細花。七月、八月結實似椒子,嫩時微黃,至熟則深紫。或云︰顆粒緊小,經久色青綠者,是吳茱萸;顆粒大,經久色黃黑者,是食茱萸。恐亦不然。按︰《周處風土記》云︰俗尚九月九日謂之上九,茱萸到此日氣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頭,云辟惡氣御冬。又《續齊諧記》云︰汝南桓景隨費長房學道。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有災厄,宜令急去,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上,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消。景如其言,舉家登高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代之矣。故人至此日登高飲酒,戴茱萸囊,由此爾。

時珍曰︰茱萸枝柔而肥,葉長而皺,其實結於梢頭,累累成簇而無核,與椒不同。一種粒大,一種粒小,小者入藥爲勝。《淮南萬畢術》云︰井上宜種茱萸,葉落井中,人飲其水,無瘟疫。

【修治】

曰︰凡使去葉梗,每十兩以鹽二兩投東流水四斗中,分作一百度洗之,自然無涎,晒乾入丸散用之。若用醋煮者,每十兩用醋一鎰,煮三十沸後,入茱萸熬乾用。

宗奭曰︰凡用吳茱萸,須深湯中浸去苦烈汁七次,始可焙用。

【氣味】

辛,溫,有小毒。權曰︰辛、苦,大熱,有毒。

好古曰︰辛、苦,熱。氣味俱濃,陽中陰也。半浮半沉,入足太陰經血分,少陰、厥陰經氣分。

思邈曰︰陳久者良,閉口者有毒。多食傷神,令人起伏氣,咽喉不通。

時珍曰︰辛熱,走氣動火,昏目發瘡。

之才曰︰蓼實爲之使。惡丹參、硝石、白堊,畏紫石英。

【主治】

溫中下氣,止痛,除濕血痺,逐風邪,開腠理,咳逆寒熱(《本經》)。利五臟,去痰冷逆氣,飲食不消,心腹諸冷絞痛,中惡,心腹痛(《別錄》)。霍亂轉筋,胃冷吐瀉腹痛,產後心痛,治遍身 痺刺痛,腰腳軟弱,利大腸壅氣,腸風痔疾,殺三蟲(甄權)。殺惡蟲毒,牙齒蟲 ,鬼魅疰氣(藏器)。下產後余血,治腎氣、腳氣水腫,通關節,起陽健脾(大明)。主痢,止瀉,濃腸胃,肥健人(孟詵)。治痞滿塞胸,咽膈不通,潤肝燥脾(好古)。

開郁化滯,治吞酸,厥陰痰涎頭痛,陰

【發明】

頌曰︰段成式言椒氣好下,茱萸氣好上。言其沖膈,不可爲服食之藥,故多食沖眼又脫發也。

宗奭曰︰此物下氣最速,腸虛人服之愈甚。

元素曰︰氣味俱濃,浮而降,陽中陰也。其用有三︰去胸中逆氣滿塞,止心腹感寒,痛,消宿酒,爲白豆蔻之使也。

杲曰︰濁陰不降,厥氣上逆,咽膈不通,食則令人口開目瞪,陰寒隔塞,氣不得上下。

此病不已,令人寒中,腹滿膨脹下利。宜以吳茱萸之苦熱,泄其逆氣,用之如神,諸藥不可代也。不宜多用,恐損元氣。

好古曰︰沖脈爲病,逆氣裡急,宜此主之。震、坤合見,其色綠。故仲景吳茱萸湯、當歸四逆湯方,治厥陰病及溫脾胃,皆用此也。

時珍曰︰茱萸辛熱,能散能溫;苦熱,能燥能堅。故其所治之症,皆取其散寒溫中、燥濕解郁之功而已。案︰《朱氏集驗方》云︰中丞常子正苦痰飲,每食飽或陰晴節變率同,十日一發,頭疼背寒,嘔吐酸汁,即數日伏枕不食,服藥罔效。宣和初爲順昌司祿,於太守蔡達道席上,得吳仙丹方服之,遂不再作。每遇飲食過多腹滿,服五、七十丸便已。少頃小便作茱萸氣,酒飲皆隨小水而去。前後痰藥甚衆,無及此者。用吳茱萸(湯泡七次)、茯苓等分,爲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熟水下五十丸。梅楊卿方︰只用茱萸酒浸三宿,以茯苓末拌之,晒乾。每吞百粒,溫酒下。又咽喉口舌生瘡者,以茱萸末醋調貼兩足心,移夜便愈。其性雖熱,而能引熱下行,蓋亦從治之義;而謂茱萸之性上行不下者,似不然也。有人治小兒痘瘡口噤者,嚙茱萸一、二粒,抹之即開,亦取其辛散耳。

【附方】

舊二十四,新二十二。

風 癢痺︰茱萸一升,酒五升,煮取一升半,溫洗之,立止。(孟詵《食療》)

賊風口偏,不能語者︰茱萸一升,薑豉三升,清酒五升,和煎五沸,待冷服半升,一日三服,得少汗即瘥。(同上)冬月感寒︰吳茱萸五錢。煎湯服之,取汗。

頭風作痛︰茱萸煎濃湯,以綿染,頻拭發根良。(《千金翼方》)

嘔涎頭痛︰吳茱萸湯︰用茱萸一升,棗二十枚,生薑一大兩,人參一兩,以水五升,煎取三升,每服七合,日三服。(仲景方)

嘔而胸滿︰方同上。

腳氣沖心︰吳茱萸、生薑擂汁飲,甚良。(孟詵方)

腎氣上噦︰腎氣自腹中起,上築於咽喉,逆氣連屬而不能出,或至數十聲,上下不得喘息。此由寒傷胃脘,腎虛氣逆,上乘於胃,與氣相並。《難經》謂之噦。《素問》云︰病深者,其聲噦。宜服此方。如不止,灸期門、關元、腎俞穴。用吳茱萸(醋炒熱)、橘皮、附子(去皮)各一兩,爲末,麵糊丸梧桐子大。每薑湯下七十丸。(孫氏《仁存方》)

陰毒傷寒,四肢逆冷︰用茱萸一升,酒拌濕,絹袋二個,包蒸極熱,更互熨足心。候氣透,中惡心痛︰吳茱萸五合。酒三升,煮沸,分三服。(心腹冷痛︰方同上。(《千金》)

冷氣腹痛︰吳茱萸二錢擂爛,以酒一鐘調之。用香油一杯,入鍋煎熱,傾茱萸酒入鍋,煎一滾,取服立止。(唐瑤《經驗方》)

脾元氣痛,發歇不可忍︰用茱萸一兩,桃仁一兩。和炒茱萸焦,去茱萸,取桃仁去皮尖,研細,蔥白三莖,煨熟,酒浸溫服。(《經驗寒疝往來︰吳茱萸一兩,生薑半兩,清酒一升,煎溫分服。(《肘後方小腸疝氣︰奪命丹︰治遠年近日,小腸疝氣,偏墜掣疼,臍下撮痛,以致悶亂,及外腎腫硬,日漸滋長,及陰間濕癢成瘡。用吳茱萸(去梗)一斤,分作四分︰四兩酒浸,四兩醋浸,四兩湯浸,四兩童子小便浸一宿,同焙乾,澤瀉二兩,爲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湯或酒吞下。《如宜方》名星斗丸。(《和劑局方》)

小兒腎縮乃初生受寒所致︰用吳茱萸、硫黃各半兩。同大蒜研,塗其腹;仍以蛇床子煙熏之。

婦人陰寒十年無子者︰用吳茱萸、川椒各一升。爲末,煉蜜丸彈子大。綿裹納陰中,日再易之。但子宮開,即有子也。(《經心錄》)

子腸脫出︰茱萸三升,酒五升,煎二升,分三服。(《兵部手集》)

醋心上攻如濃醋︰用茱萸一合,水三盞,煎七分,頓服。近有人心如蜇破,服此,二十年不發也。累用有效。(同上)食已吞酸,胃氣虛冷者︰吳茱萸(湯泡七次焙)、乾薑(炮)等分。爲末,湯服一錢。(《聖惠方》)

轉筋入腹︰茱萸(炒)二兩,酒二盞,煎一盞,分二服。得下即安。(《聖濟錄》)

霍亂乾嘔不止︰吳多年脾泄︰老人多此,謂之水土同化。吳茱萸三錢泡過,入水煎汁,入鹽少許,通口服。

蓋茱萸能暖膀胱,水道臟寒泄瀉,倦怠減食︰吳茱萸(湯泡過,炒),豬臟半條,去脂洗淨,裝滿扎定,文火煮熟,滑痢不止︰方同上。

下痢水泄︰吳茱萸(泡,炒)、黃連(炒)各二錢,水煎服。未止再服。(《聖赤白下痢︰《和劑局方》戊己丸︰治脾胃受濕,下痢腹痛,米穀不化。用吳茱萸、黃連、白芍藥各一兩,同炒爲末,蒸餅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飲下。《百一選方》變通丸︰治赤白痢日夜無度,及腸風下血。用川黃連二兩,吳茱萸二兩(湯泡七次),同炒香,揀出各自爲末,粟米飯丸梧桐子大,另收。每服三十丸。赤痢,甘草湯下黃連丸;白痢,乾薑湯下茱萸丸;赤白痢,各用十五丸,米湯下。此乃浙西河山純老以傳蘇韜光者,救人甚效。

鄧筆峰《雜興方》二色丸︰治痢及水泄腸風。用吳茱萸二兩,黃連二兩,同炒香,各自爲末。

以百草霜末二兩,同黃連作丸;以白芍藥末二兩,同茱萸作丸。各用飯丸梧桐子大,各收。

每服五十丸︰赤痢,烏梅湯下連霜;白痢,米飲下茱芍丸;赤白痢,各半服之。

赤痢臍痛︰茱萸合黑豆湯吞之。(《千金方》)

腸痔常血,下部癢痛如蟲咬者︰掘地作坑燒赤,以酒沃之,搗茱萸二升入坑,乘熱坐有孔板熏之,冷乃下。不過三、四度愈。(《肘後方》)

腹中症塊︰茱萸三升搗,和酒煮熟,布裹熨症上。冷更炒熱,更番熨之。症移走,逐熨之產後盜汗,嗇嗇惡寒︰茱萸一雞子大。酒三升,漬半日,煮服。(《千金翼》)

口瘡口疳︰茱萸末,醋調塗足心,一夕愈。(《集簡方》)

咽喉作痛︰方同上。

牙齒疼痛︰茱萸煎酒,含漱之。(孟詵《本草》)

小兒頭瘡︰吳茱萸,炒焦,爲末,入汞粉少許,豬脂、醋調塗之。(《聖惠方》)

小兒瘭瘡︰一名火灼瘡,一名火爛瘡。茱萸煎酒,拭之良。(《兵部手集》)

老小風疹︰方同上。(《千金》)

癰疽發背及發乳諸毒︰用吳茱萸一升,搗爲末。用苦酒調塗帛上,貼之。(《外台秘要》)

陰下濕癢︰吳茱萸煎湯,頻洗取效。(同上)骨在肉中不出者︰咀茱萸封之,骨當腐出。(孟詵《食療》)

魚骨入腹,刺痛不得出者︰吳茱萸水煮一盞,溫服,其骨必軟出。未出再服。(同上)蛇咬毒瘡︰用吳茱萸一兩爲末。冷水和,作三服,立安。(《勝金方》)

肩疽白禿︰並用吳茱萸鹽淹過,炒研,醋和塗之。(《活幼口議》)

寒熱怪病︰寒熱不止,數日四肢堅如石,擊之似鐘磬聲,日漸瘦惡。用茱萸、木香等分,煎湯飲之愈。(夏子益方)

【氣味】

辛、苦,熱,無毒。

【主治】

霍亂下氣,止心腹痛冷氣。內外腎釣痛,鹽碾罨之,神驗,乾即易。轉筋者同艾搗,以醋和罨之(大明)。治大寒犯腦,頭痛,以酒拌葉,袋盛蒸熟,更互枕熨之,痛止爲度(時珍)

【主治】

大小便卒關格不通,取南行枝,如手第二指中節,含之立下(蘇頌。出姚僧坦

《集驗方》)。

根及白皮

【氣味】

同葉。

【主治】

殺三蟲(《本經》)。蟯蟲。治喉痺咳逆,止泄注,食不消,女子經產余血,療白癬(《別錄》)。殺牙齒蟲,止痛(藏器)。治中惡【附方】

舊二,新二。

寸白蟲︰茱萸東北陰細根(大如指者勿用,洗去土)四兩,切,以水、酒各一升漬一宿,平旦分再服,當取蟲下。(《千金方》)

肝勞生蟲,眼中赤脈︰吳茱萸根(爲末)一兩半,粳米半合,雞子白三個,化蠟一兩半。

和丸小豆大。每米湯下三十丸,當取蟲下。

脾勞發熱,有蟲在脾中爲病,令人好嘔者︰取東行茱萸根(大者)一尺,大麻子八升,橘皮二兩,三物 咀,以酒一斗,浸一宿,微火薄暖之,絞去滓,平旦空腹服一升,取蟲下,或死或半爛,或下黃汁。凡作藥時,切忌言語。(《刪繁方》)

腎熱肢腫拘急︰茱萸根一合半,桑白皮三合,酒二升,煮一升,日二

食茱萸

[编辑]

(《唐本草》)

【校正】

自木部移入此,並入《拾遺》 子。

【釋名】

KT (音殺)、 (音毅)、艾子辣子。

弘景曰︰《禮記》名 ,而俗中呼爲KT 子,當是不識 字也。

恭曰︰《爾雅》云︰椒KT 丑 。陸機《詩疏》云︰椒,KT 屬也。並有KT 名,陶說誤矣。

時珍曰︰此即 子也。蜀人呼爲艾子,楚人呼爲辣子,古人謂之 及KT 子。因其辛辣,蜇口慘腹,使人有殺毅黨然之狀,故有諸名。蘇恭謂茱萸之開口者爲食茱萸。孟詵謂茱萸之閉口者爲 子。馬志謂粒大、色黃黑者爲食茱萸,粒緊小、色青綠者爲吳茱萸。陳藏器謂吳、食二茱萸是一物,入藥以吳地者爲良,不當重出此條,只可言漢與吳,不可言食與不食。時珍竊謂數說皆因茱萸二字相混致誤耳。不知吳茱、食茱乃一類二種。茱萸取吳地者入藥,故名吳茱萸。 子則形味似茱萸,惟可食用,故名食茱萸也。陳藏器不知食茱萸即 子,重出 子一條,正自誤矣。按︰曹憲《博雅》云︰ 子、越椒,茱萸也。鄭樵《通志》云︰子,一名食

【集解】

頌曰︰ 子出閩中、江東。其木高碩似樗,莖間有刺。其子辛辣如椒,南人淹藏作果品,或以寄遠。《吳越春秋》云又曰︰食茱萸,南北皆有之。其木亦甚高碩,有長及百尺者。枝莖青黃,上有小白點。

葉類油麻,其花黃色。蜀人呼爲艾子,《禮記》所謂 者是也。 、艾,聲相近也。宜入食羹中,能發辛香。

時珍曰︰食茱萸、 子、辣子,一物也。高木長葉,黃花綠子,叢簇枝上。

味辛而苦,土人八月採,搗濾取汁,入鍛石攪成,名曰艾油,亦曰辣米油,始辛辣蜇口,入

【氣味】

辛、苦,大熱,無毒。時珍曰︰有小毒,動脾火,病目者忌之。

穎曰︰發瘡痔、浮腫、虛恚。

之才曰︰畏紫石英。

【主治】

功同吳茱萸,力稍劣爾。療水氣用之佳(蘇恭)。

心腹冷氣痛,中惡,除咳逆,去臟腑冷,溫中,甚良(孟詵)。

療蠱毒飛尸著喉口者,刺破,以子揩之,令血出,當下涎沫。煮汁服之,去暴冷腹痛,食不消,殺腥物(藏器)。治冷痢帶下,暖胃燥濕(時珍)。

【附方】

新二。

赤白帶下︰ 子、石菖蒲等分,爲末。每旦鹽、酒溫服二錢。(《經驗方》)

久瀉虛痢腹痛者︰ 子丸治之。 子、肉豆蔻各一兩,陳米一兩半。以米一分同二味炒黃爲末;一分生碾爲末,粟米粥丸梧桐子大。每陳米飲下五十丸,日三服。(《

鹽麩子

[编辑]

(《開寶》)

【校正】

自木部移入此。

【釋名】

五 (音倍)、鹽膚子(《綱目》)、鹽梅子(同)、鹽 子(同)、木鹽(《通志》)、天鹽(《靈草篇》)、叛奴鹽(

藏器曰︰蜀人謂之酸桶,亦曰酢桶。吳人謂之鹽麩。戎人謂之木鹽。

時珍曰︰其味酸、鹹,故有諸名。《山海經》云︰橐山多 木。郭璞注云︰ 木出蜀中,七、八月吐穗,成時如有鹽粉,可以酢羹。即此也。後人

【集解】

藏器曰︰鹽麩子生吳、蜀山谷。樹狀如椿。七月子成穗,粒如小豆。上有鹽似雪,可爲羹用。嶺南人取子爲末食之,酸鹹止渴,將以防瘴。

時珍曰︰膚木即 木,東南山原甚多。

木狀如椿。其葉兩兩對生,長而有齒,面青背白,有細毛,味酸。正葉之下,節節兩邊,有直葉貼莖,如箭羽狀。五、六月開花,青黃色成穗,一枝累累。七月結子,大如細豆而扁,生青,熟微紫色。其核淡綠,狀如腎形。核外薄皮上有薄鹽,小兒食之,滇、蜀人采爲木鹽。

葉上有蟲,結成五倍子,八月取之。詳見蟲部。《後魏書》云︰勿吉國,水氣鹹凝,鹽生樹上。即此物也。別有鹹平樹、鹹草、酸角,皆其類也。附見於下︰

【附錄】

鹹平樹 真臘國人,不能爲酸,但用鹹平樹葉

酸角雲南、臨安諸處有之。狀如豬牙皂莢,浸水和羹,酸美如醋。

鹹草扶桑東有女國,產鹹草。葉似邪蒿,而氣香味鹹,彼人食之。

【氣味】

酸、鹹,微寒,無毒。鹽霜製汞、硫。

【主治】

除痰飲瘴瘧,喉中熱結喉痺,止渴,解酒毒黃膽,飛尸蠱毒,天行寒熱,痰嗽,變白,生毛發,去頭上白屑,搗末服之(藏器)。生津,降火化痰,潤肺滋腎,消毒止痢收汗,治風濕眼病(時珍)。

【發明】

時珍曰︰鹽麩子氣寒味酸而鹹,陰中之陰也。鹹能軟而潤,故降火化痰消毒;酸能收而澀,故生津潤肺止痢。腎主五液︰入肺爲痰,入脾爲涎,入心爲汗,入肝爲淚,自入爲唾,其本皆水也。鹽麩、五倍先走腎、肝,有救水之功。所以痰涎、盜汗、風濕、下淚、涕唾之証,皆宜用之。

樹白皮

【主治】

破血止血,蠱毒血痢,殺蛔蟲,並煎服之(《開

根白皮

【主治】

酒疸,搗碎,米泔浸一宿,平旦空腹溫服一、二升(《開寶》)。諸骨鯁,以醋煎濃汁,時呷之(時珍)。

【發明】

時珍曰︰按︰《本草集議》云︰鹽麩子根能軟雞骨。岑公云︰有人被雞骨鯁,項腫可畏。用此根煎醋,啜至三碗,便吐出也。又彭醫官治骨鯁,以此根搗爛,入鹽少許,綿裹,以線系定吞之,牽引上下,亦釣出骨也。

醋林子

[编辑]

(《圖經》)

【校正】

自外類移入此。

【釋名】

時珍曰︰以味得名。

【集解】

頌曰︰醋林子,生四川邛州山野林箐中。木高丈餘,枝葉繁茂。三月開白花,四出。九月、十月子熟,累累數十枚成朵,生青熟赤,略類櫻桃而蒂短。熟時采之陰乾,連核用。土人以鹽、醋收藏,充果食。其葉味酸,夷獠人采得,入鹽和魚

【氣味】

酸,溫,無毒。

【主治】

久痢不瘥,及痔漏下血,蛔咬心痛,小兒疳蛔,心腹脹滿黃瘦,下寸白蟲,單搗爲末,酒調一錢匕服之甚效。鹽、醋藏者,食之生津液,醒酒止渴。多食,令人口舌粗拆也(蘇頌)。

[编辑]

(《唐本草》)

【校正】

自木部移入此。

【釋名】

苦KT (搽、頌曰︰郭璞云︰早采爲荼,晚采爲茗,一名 ,蜀人謂之苦荼。

陸羽云︰其名有五︰一荼,二 ,三 ,四茗

時珍曰︰楊慎《丹鉛錄》云︰荼,即古茶字(音途)。《詩》云「誰謂荼苦,其甘如薺」是也。顏師古云︰漢時荼陵,始轉途音爲宅加切,或言六經無茶字,未深考耳。

【集解】

《神農食經》曰︰荼茗生益州及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

恭曰︰茗生山南。漢中山谷。《爾雅》云︰ ,苦荼。郭璞注云︰樹小似梔子。冬生葉,可頌曰︰今閩、浙、蜀荊、江湖、淮南山中皆有之,通謂之荼。春中始生嫩葉,蒸焙去苦水,末之乃可飲。與古所食,殊不同也。陸羽《茶經》云︰茶者,南方嘉木。自一尺、二尺至數十尺,其巴川峽山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木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其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藝法如種瓜,三歲可采。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芽者次;葉卷者上,舒者次。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茶之筍者,生於爛石之間,長四五寸,若蕨之始抽,凌露采之。茶之芽者,發於叢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於枝顛采之。采得蒸焙封乾,有千類萬狀也。略而言之︰如胡人靴者蹙縮然,如 牛臆者廉 然,浮雲出山者輪 然,飆風拂水者涵澹然,皆茶之精好者也。如竹籜,如霜荷,皆茶之瘠老者也。其別者,有石楠芽、枸杞芽、枇杷芽,皆治風疾。又有皂莢芽、槐芽、柳芽,乃上春摘其芽和茶作之。故今南人輸官茶,往往雜以衆葉。

惟茅蘆竹箬之類不可入,自余山中草木芽葉,皆可和合,椿、柿尤奇。真茶性冷,惟雅州蒙山出者溫而主疾。毛文錫《茶譜》云︰蒙山有五頂,上有茶園,其中頂曰上清峰。昔有僧人病冷且久,遇一老父謂曰︰蒙之中頂茶,當以春分之先後,多構人力,俟雷發聲,並手采擇,三日而止。若獲一兩,以本處水煎服,即能祛宿疾;二兩當眼前無疾,三兩能固肌骨,四兩即爲地仙矣。其僧如說,獲一兩余服之,未盡而疾瘳。其四頂茶園,采摘不廢。惟中峰草木繁密,雲霧蔽虧,鷙獸時出,故人跡不到矣。近歲稍貴此品,製作亦精於他處。

陳承曰︰近世蔡襄述閩茶極備。惟建州北苑數處產者,性味與諸方略不同。今亦獨名蠟茶,上供御用。碾治作餅,日晒得火愈良。其他者或爲芽,或爲末收貯,若微見火便硬,不可久收,色味俱敗。惟鼎州一種芽茶,性味略類建茶,今汴中及河北、京西等處磨爲末,亦冒臘茶者,是也。

宗奭曰︰苦荼即今茶也。陸羽有《茶經》,丁謂有《北苑茶錄》,毛文錫有《茶譜》,蔡宗顏有《茶對》,皆甚詳。

然古人謂茶爲雀舌、麥顆,言其至嫩也。又有新芽一發,便長寸余,其粗如針,最爲上品,其根幹、水土力皆有餘故也。雀舌、麥顆又在下品,前人未知爾。

時珍曰︰茶有野生、種生,種者用子。其子大如指頂,正圓黑色。其仁入口,初甘後苦,最戟人喉,而閩人以榨油食用。二月下種,一坎須百顆乃生一株,蓋空殼者多故也。畏水與日,最宜坡地蔭處。清明前采者上,谷雨前者次之,此後皆老茗爾。采、蒸、揉、焙、修造皆有法,詳見《茶譜》。茶之稅始於唐德宗,盛於宋、元,及於我朝,乃與西番互市易馬。

夫茶一木爾,下爲民生日用之資,上爲朝廷賦稅之助,其利博哉。昔賢所稱,大約謂唐人尚茶,茶品益衆。有雅州之蒙頂、石花、露芽、谷芽爲第一,建寧之北苑龍鳳團爲上供。蜀之茶,則有東川之神泉獸目,硤州之碧澗明月,夔州之真香,邛州之火井,思安黔陽之都濡,嘉定之峨眉,瀘州之納溪,玉壘之沙坪。楚之茶,則有荊州之仙人掌,湖南之白露,長沙之鐵色,蘄州蘄門之團面,壽州霍山之黃芽,廬州之六安英山,武昌之樊山,岳州之巴陵,辰州之漵浦,湖南之寶慶、茶陵。吳越之茶,則有湖州顧渚之紫筍,福州方山之生芽,洪州之白露,雙井之白毛,廬山之云霧,常州之陽羨,池州之九華,丫山之陽坡,袁州之界橋,睦州之鳩坑,宣州之陽坑,金華之舉岩,會稽之日鑄。皆產茶有名者。其他猶多,而猥雜更甚。

按︰陶隱居注苦菜云︰酉陽、武昌、廬江、晉陵皆有好茗,飲之宜人。凡所飲物,有茗及木葉、天門冬苗、菝 葉,皆益人。余物並冷利。又巴東縣有真茶,火焙作卷結,爲飲亦令人不眠。俗中多煮檀葉及大皂李葉作茶飲,並冷利。南方有瓜蘆木,亦似茗也。今人采櫧、櫟、山礬、南燭、烏藥諸葉,皆可爲飲,以亂茶云。

【氣味】

苦、甘,微寒,無毒

藏器曰︰苦寒,久食,令人瘦,去人脂,使人不睡。飲之宜熱,冷則聚痰。

胡洽曰︰與榧同食,令人身重。

李鵬飛曰︰大渴及酒後飲茶,水入腎經,令人腰、腳、膀胱冷痛,兼患水腫、攣痺諸疾。大抵飲茶宜熱、宜少,不飲尤佳,空腹最忌之。

時珍曰︰服威靈仙、土茯苓者,忌飲茶。

【主治】

瘡,利小便,去痰熱,止渴,令人少睡,有力悅志(《神農食經》)。下氣消食。作飲,加茱萸清頭目,治中風昏憒,多睡不醒(好古)。治傷暑。合醋,治泄痢,甚效(陳承)。炒煎飲,治熱毒赤白痢。同芎 、蔥白煎飲,止頭痛

【發明】

好古曰︰茗茶氣寒味苦,入手、足厥陰經。治陰証湯藥內入此,去格拒之寒,及治伏陽,大意相機曰︰頭目不清,熱熏上也。以苦泄其熱,則上清矣。且茶體輕浮,采摘之時,芽 初萌,正得春升之氣,味雖苦而氣則薄,乃陰中之陽,可升可降。利頭目,蓋本諸此。

汪穎曰︰一人好燒鵝炙爆,日常不缺。人咸防其生癰疽,後卒不病。訪知其人每夜必啜涼茶一碗,乃知茶能解炙爆之毒也。

楊士瀛曰︰薑茶治痢。薑助陽,茶助陰,並能消暑、解酒食毒。且一寒一熱,調平陰陽,不問赤、白、冷、熱,用之皆良。生薑細切,與真茶等分,新水濃煎服之。蘇東坡以此治文潞公有效。

時珍曰︰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爲百病,火降則上清矣。然火有五,火有虛實。若少壯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與茶相宜。溫飲則火因寒氣而下降,熱飲則茶借火氣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 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若虛寒及血弱之人,飲之既久,則脾胃惡寒,元氣暗損,土不製水,精血潛虛;成痰飲,成痞脹,成痿痺,成黃瘦,成嘔逆,成洞瀉,成腹痛,成疝瘕,種種內傷,此茶之害也。民生日用,蹈其弊者,往往皆是,而婦嫗受害更多,習俗移人,自不覺爾。況真茶既少,雜茶更多,其爲患也,又可勝言哉?人有嗜茶成癖者,時時咀啜不止,久而傷營傷精,血不華色,黃瘁痿弱,抱病不悔,尤可嘆惋。晉干寶《搜神記》載︰武官因時病後,啜茗一斛二升乃止。

才減升合,便爲不足。有客令更進五升,忽吐一物,狀如牛脾而有口。澆之以茗,盡一斛二升。再澆五升,即溢出矣。人遂謂之斛茗瘕。嗜茶者觀此可以戒矣。陶隱居《雜錄》言︰丹丘子、黃山君服茶輕身換骨,《壺公食忌》言︰苦茶久食羽化者,皆方士謬言誤世者也。按︰唐右補闕母炅代茶飲序云︰釋滯消擁,一日之利暫佳;瘠氣侵精,終身之累斯大。獲益則功歸茶力,貽患則不謂茶災。豈非福近易知,禍遠難見乎?又宋學士蘇軾《茶說》云︰除煩去膩,世故不可無茶,然暗中損人不少。空心飲茶入鹽,直入腎經,且冷脾胃,乃引賊入室也。

惟飲食後濃茶漱口,既去煩膩,而脾胃不知,且苦能堅齒消蠹,深得飲茶之妙。古人呼茗爲酪奴,亦賤之也。時珍早年氣盛,每飲新茗必至數碗,輕汗發而肌骨清,頗覺痛快。中年胃氣稍損,飲之即覺爲害,不痞悶嘔惡,即腹冷洞泄。故備述諸說,以警同好焉。又濃茶能令人吐,乃酸苦涌泄爲陰之義,非其性能升也。

【附方】

舊六,新十四。

氣虛頭痛︰用上春茶末調成膏,置瓦盞內覆轉,以巴豆四十粒,作二次燒煙熏之,晒乾乳細。每服一字,別入好茶末,食後煎服,立效。(《醫方大成》)

熱毒下痢︰《食醫心鏡》︰赤白下痢。

以好茶一斤,炙搗末,濃煎一、二盞服。久患痢者,亦宜服之。《直指》︰用蠟茶,赤痢以蜜水煎服,白痢以連皮自然薑汁同水煎服。二、三服即愈。《經驗良方》︰用蠟茶二錢,湯點七分,入麻油一蜆殼和服,須臾腹痛大下即止。一少年用之有效。一方︰蠟茶末,以白梅肉和丸。赤痢甘草湯下白痢烏梅湯下,各百丸。一方︰建茶合醋煎,熱服,即止。

大便下血︰營衛氣虛,或受風邪,或食生冷,或啖炙爆,或飲食過度,積熱腸間,使脾胃受傷,糟粕不聚,大便下利清血,臍腹作痛,裡急後重,及酒毒一切下血,並皆治之。用細茶半斤(碾末),川百藥煎五個(燒存性)。每服二錢,米飲下,日二服。(《產後秘塞︰以蔥涎調蠟茶末,丸百丸,茶服自通。不可用大黃利藥,利者百無一生。(郭稽中《婦人方》)

久年心痛十年、五年者︰煎湖茶,以頭醋和勻,服之良腰痛難轉︰煎茶五合,投醋二合,頓服。(《食醫心鏡》)

嗜茶成癖︰一人病此,一方士令以新鞋盛茶令滿,任意食盡,再盛一鞋,如此三度,自不吃也。男用女鞋,女用男鞋,用之果愈也。(解諸中毒︰芽茶、白礬等分,碾末,冷水調下。(《簡便方》)

痘瘡作癢︰房中宜燒茶煙恆熏之。

陰囊生瘡︰用蠟面茶,爲末。先以甘草湯洗,後貼之妙。(《經驗方》)

腳丫濕爛︰茶葉嚼爛敷之,有效。(《攝生方》)

蠷 尿瘡︰初如糝粟,漸大如豆,更大如火烙漿 ,疼痛至甚者。速以草茶,並蠟茶俱可,以生油調敷。藥至,痛立止。(《勝金風痰顛疾︰茶芽、梔子各一兩。煎濃汁一碗服。良久探吐。(霍亂煩悶︰茶末一錢煎水,調乾薑末一錢,服之即安。(《聖濟總錄》)

月水不通︰茶清一瓶,入沙糖少許,露一夜服。雖三個月胎亦通,不可輕視。(鮑氏)痰喘咳嗽,不能睡臥︰好末茶一兩,白僵蠶一兩,爲末,放碗內蓋定,傾沸湯一小盞。

臨臥,再添湯點服。(《瑞竹堂方》)

茶子

【氣味】

苦,寒,有毒。

【主治】

喘急咳嗽,去痰垢。搗仁洗衣,除油膩(時珍)。

【附方】

新三。

上氣喘急,時有咳嗽︰茶子、百合等分。爲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新汲水下。(《喘嗽 ,不拘大人、小兒︰用糯米泔少許磨茶子,滴入鼻中,令吸入口服之。口咬竹筒,少頃涎出如線。不過二、三次絕根,屢驗。(《經驗良方》)

頭腦鳴響,狀如蟲蛀,名大白蟻︰以茶子爲末,吹入鼻中,取效。(楊拱《醫方摘要》)

皋蘆

[编辑]

(《拾遺》)

【校正】

自木部移入此。

【釋名】

瓜蘆(弘景)、苦䔲。

藏器曰︰《南越志》云︰龍川縣有皋蘆,一名瓜蘆,葉似茗。土人謂之過羅,或曰物羅,皆夷語也。

【集解】

弘景《苦菜注》曰︰南方有瓜蘆,亦似茗。若摘取其葉,作屑煮飲,即通夜不睡。煮鹽人惟資此飲,而交、廣最所重,客來先設,乃加以香芼之物。李珣曰︰按︰此木即皋蘆也。生南海諸山中,葉似茗而大,味苦澀,出新平縣。南人取作茗飲,極重之,如蜀人飲茶也。

時珍曰︰皋蘆葉狀如茗,而大如手掌。挼碎泡飲,最苦而色濁,風味比茶不及遠矣。今廣人用之,名曰苦䔲。

【氣味】

苦,平,無毒。

時珍曰︰寒。胃冷者不可用。

【主治】

煮飲,止渴明目除煩,令人不睡,消痰利水(藏器)。

通小腸,治淋,止頭痛煩熱(李珣)。噙嚥清上膈、利咽喉(時珍)。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