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第286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二百八十六卷 |
第二百八十六卷目錄
方士部列傳四
金
侯大中 郝昇
郝廣寧 李志性
李志方 高仲振
董志平 劉志堅
白德明 劉至凝
元
丘處機 義高
賀士迪 酈希誠
何巨川 王本豫
祈志誠 吉志通
王當陽 王真人
張宗演 葉雲萊
劉道明 張道貴
黃明佑 張留孫
吳全節 李居壽
姜善信 真成子
張善淵 王天助
李果老 戴元歆
太霞真人 周隆孫
交趾太清宮道士 金善信
陳可復 張與材
酆都道士 嵇天仁
劉道通 鄧牧
葉林 王與敬
趙嗣祺 步宗浩
丁野鶴 杜處逸
王自然 林任真
王惟一 張志清
劉修真 黃樸菴
坱圠子 程守善
劉雲心 上陽子
初陽子 一陽子
碧陽子 宗陽子
元陽子 心陽子
來陽子 回陽子
得陽子 扶陽子
南陽子 致陽子
真陽子 東陽子
余善 張一無
張道寬 胡月潭〈附胡月澗〉
富恕 倪文光
王溪月 張伯雨
汪天驥 李道純
劉閒雲 姚友文
趙原陽 方方壺
夏主信 李時茂
殷尚實 張絃絃
彭雷巖 雷思齊
錢九五 王應瑾
無為子 梅芹
吳自福 劉道源
陶志頤 李大方
馮真人 金志陽
池道澄 張夢庚
景素陽 鄧青陽
黎一泉
神異典第二百八十六卷
方士部列傳四
[编辑]金
[编辑]侯大中
[编辑]按《荊州府志》:「侯大中,公安縣人,號損齋。儒術道業,迥 出時人。大定初,應召建國醮,宣授師號而歸。未逾年, 有芝二莖產於堂,七朵,色如青玉。有詩集傳世。學士 元明善撰記。」
郝昇
[编辑]按《陝西通志》:「郝昇深於《易》,賣卜於市,王哲入其肆,背 而坐焉。昇曰:『請公頭回』。哲應聲曰:『君何為不回頭耶』? 昇悚然異之。哲出,從至朝元觀,哲授之二詞,以發至 意。昇大感悟,乃執弟子禮,賜名曰璘,號恬然子。」
郝廣寧
[编辑]按《登州府志》:「郝廣寧,名大通,寧海人。與重陽子修養 於崑崙山,後羽化先天觀內。」
李志性
[编辑]按《陝西通志》:「李志性,字誠之,曲沃人。金泰和丁卯三月九日,父坐堂上,見一道人入室,頃刻而生。志性及 長,為道士,修真於三原之玉隆觀。」
李志方
[编辑]按《彰德府志》:「李志方,安陽人。宣宗時,棄官隱隆慮山, 賜號重元子。後主天慶宮,有萬鶴繞壇之異。」
高仲振
[编辑]按《金史》本傳:「仲振,字正之,遼東人。其兄領開封鎮兵, 仲振依之以居。既而以家業付其兄,挈妻子入嵩山。 博極群書,尢深《易》《皇極經世學》,安貧自樂,不入城市, 山野小人亦知敬之。嘗與其弟子張潛、王汝梅行山 谷間,人望之翩然如仙。或曰:仲振嘗遇異人,教以養 生術,嘗終日燕坐,骨節戞戞有聲,所談皆世外事,有」 叩之者。輒不復語云。
董志平
[编辑]按《畿輔通志》:「董志平,字道衡,完縣人。家世農業。年十 九,求丘真人,教以《全真祕語》傳之。鐵冠隨身,雲蹤鶴 跡,賜號通真。以醮感鶴,以神應夢,水蕩神扶,仙靈懷 玉。一日疾,不食不言,惟出手番一覆,二指空,喻十五 日上昇也。至日薰沐,跏趺而坐,出頌示人曰:『惟似團 圓月,光華照影清。自從雲斂後,何處不分明』。頌畢而」 逝。度眾三百五十餘,徒年七十九歲。
劉志堅
[编辑]按《山東通志》:「劉志堅,蒲臺人。丱年入道,戒行甚嚴,號 江月子,恩賜金襴紫衣洞真大師。」
白德明
[编辑]按《陝西通志》:「白德明,字顯達,家居三原。父獻金,鄉進 士,母党氏,嘗夢白鳳棲庭,已而生德明。長為道士,行 潔,住持三原龍陽宮,朝廷賜號天光真人。」
劉至凝
[编辑]按《濟南府志》:「劉至凝學王重陽道於范崑崙,刱上清 觀。詳見本觀碑。」
元
[编辑]丘處機
[编辑]按《元史釋老傳》:「丘處機,登州棲霞人,自號長春子。兒 時有相者謂其異日當為神仙宗伯。年十九為全真, 學於寧海之崑崳山,與馬鈺、譚處端、劉處元、王處一、 郝大通、孫不二同師重陽王真人。重陽一見處機,大 器之。金宋之季,俱遣使來召,不赴。歲己卯,太祖自乃 蠻命近臣扎八兒、劉仲祿持詔求之。處機一日忽語」 其徒使促裝曰:「天使來召我,我當往。」翌日,二人者至, 處機乃與弟子十有八人同往見焉。明年,宿留山北, 先馳表謝,拳拳以止殺為勸。又明年,趣使再至,乃發 撫州,經數十國,為地萬有餘里。蓋蹀血戰場,避寇叛 域,絕糧沙漠,自崑嵛歷四載而始達。雪山,常馬行深 雪中,馬上舉策試之,未及積雪之半。既見,太祖大悅, 賜食,設廬帳甚飭。太祖時方西征,日事攻戰,處機每 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殺人。及問為治之方,則 對以敬天愛民為本。問長生久視之道,則告以清心 寡欲為要。太祖深契其言,曰:「天錫仙翁,以悟朕志。」命 右左書之,且以訓諸子焉。於是錫之虎符,副以璽書, 不斥其名,惟曰神仙。一日雷震,太祖以問,處機對曰: 「雷,天威也。人罪莫大於不孝,不孝則不順乎天,故天 威震動以警之。似聞境內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 以導有眾。」太祖從之。歲癸未,太祖大獵於東山馬踣, 處機請曰:「天道好生,陛下春秋高數,畋獵非宜。」太祖 為罷獵者久之。時國兵踐蹂中原,河南北尤甚,民罹 俘戮,無所逃命。處機還燕,使其徒持牒招求於戰伐 之餘。由是為人奴者得復為良,與濱死而得更生者 毋慮二三萬人。中州人至今稱道之。歲乙酉,熒惑犯 尾,其占在燕。處機禱之,果退舍。丁亥,又為旱禱,期以 三日雨,當名瑞應,已而亦驗。有旨改賜宮名曰長春, 且遣使勞問。制若曰:「朕常念神仙,神仙毋忘朕也。」六 月,浴於東溪。越二日,天大雷雨,太液池岸北水入東 湖,聲聞數里,魚鱉盡去,池遂涸,而北口高岸亦崩。處 機嘆曰:「山其摧乎,池其涸乎,吾將與之俱乎!」遂卒,年 八十。其徒尹志平等,世奉璽書,襲掌其教。至大間,加 賜金印。
按《輟耕錄》:大宗師長春真人姓丘氏,名處機,字通密, 號長春子,登州棲霞縣濱都里人也。祖父業農,世稱 善門。金皇統戊辰正月十九日生,生而聰敏,有日者 相之曰:「此子當為神仙宗伯。」大定丙戌,年十九,辭親 居崑崙山,依道者修真。丁亥,謁重陽全真、開化王真 君嘉於海寧,請為弟子。戊申召見闕下,隨還終南山。 貞祐乙亥,太祖平燕城,金主奔汴。丙子,復召,不起。己 卯,居萊州。時魯齊入宋,宋遣使來召,亦不起。是年五 月,太祖自乃蠻國遣近侍劉仲祿持一手詔致聘。十 一月至隱所,詔文云:「制曰:『天厭中原,驕華大極之性; 朕居北野,嗜慾莫生之情。反樸還淳,去奢從儉。每一 衣一食,與牛豎馬圉共幣同饗,視民如赤子,養士若 兄弟,謀素和,恩素畜,練萬眾以身人之先,臨百陣無 念我之後。七載之中成大業,六合之內為一統』。」非朕之行有德,蓋金之政無恆,是以受天之祜,獲承至尊。 南連趙宋,北接回紇,東夏西夷,悉稱臣佐。念我單于 國,千載百世以來,未之有也。然而任大守重,治平猶 懼有闕。且夫刳舟剡「楫,將欲濟江河也;聘賢選佐,將 以安天下也。朕踐祚已來,勤心庶政,而《三九》之位,未 見其人。訪聞丘師先生,體真履規,博物洽聞,探賾窮 理,道沖德著,懷古君子之肅風,抱真上人之雅操,久 棲巖谷,藏身隱形,闡祖宗之遺化,坐致有道之士,雲 集仙逕,莫可稱數。自干戈而後,伏知先生猶隱山東 舊境,朕心仰懷無已。豈不聞『渭水同車,茅廬三顧』之 事?奈何山川懸闊,有失躬迎之禮?朕但避位側身,齋 戒沐浴,選差近侍官劉仲祿,備輕騎素車,不遠千里, 謹邀先生,暫屈仙步」,不以沙漠悠遠為念,或以憂民 當世之務,或以恤朕保身之術。朕親侍仙座,欽惟先 生,將咳唾之餘,但授一言斯可矣。今者聊「發朕之微 意,萬一明於詔章,誠望先生既著大道之端,要善無 不應,亦豈違眾生之願哉。故茲詔示,惟宜知悉。」五月 初一日筆。庚辰正月北行,二月至燕,欲候駕回朝謁, 仲祿令從官曷剌馳奏真人,進表陳情。表曰:「登州棲 霞縣志道丘處機,近奉宣旨,遠召不才,海上居民,心 皆恍惚。處機自念謀生太拙,學道無成,辛苦萬端,老 而不死。名雖播於諸國,道不加於眾人。內顧自傷,衷 情誰測?前者南京及宋國屢召不從,今者龍庭一呼 即至。何也?伏聞皇帝天賜勇智,今古絕倫,道協威靈, 華夷率服。是故便欲投山竄海,不忍相違。且當冒雪 衝霜,圖其一見。」蓋聞車駕只在桓撫之北,及到燕京, 聽得車駕遙遠,不知其幾千里。風塵澒洞,天氣蒼黃, 老弱不堪,切恐中途不能到得假之皇帝所,則軍國 之事,非己所能,道德之心,令人戒欲,悉為難事。遂與 宣差劉仲祿商議,「不若且在燕京德興府等處盤桓 住坐,先令人前去奏知。其劉仲祿不從,故不免自納 奏帖,念處機肯來歸命,遠冒風霜,伏望皇帝早下寬 大之詔,詳其可否。兼同時四人出家,三人得道,惟處 機虛得其名,顏色憔悴,形容枯槁,伏望聖裁。」龍飛年 三月日奏。十月,曷剌回,復奉敕旨曰:成吉思皇帝敕 真人丘師省所奏,應召而來者,具悉。惟師道踰三子, 德重多方,命臣奉厥元纁,馳傳訪諸滄海,時與願適, 天不人違。兩朝屢召而弗行,單使一邀而肯起。謂朕 天啟,所以身歸,不辭暴露於風霜,自願跋涉於沙磧。 書章來上,喜慰何言?軍國之事,非朕所期,道德之心, 誠云可尚。朕以彼酋不遜,我伐用張,單旅試臨邊陲 底定,來從去背,實力率之,固然久逸暫勞,冀心服而 後已。於是載揚威德,略駐車徒。重念雲軒既發於蓬 萊,鶴馭可遊於「天竺。達磨東邁,緣印法以傳心;老氏 西行,或化胡而成道。顧川途之雖闊,瞻几杖以非遙。 爰答來章,可明朕意。秋暑,師比平安,好旨不多及。」十 四日辛巳,十一月,至邪迷思干城。壬午、三月,過鐵門 關。四月,達行在所。時上在雪山之陽,舍館定,入見。上 勞曰:「他國徵聘皆不應,今遠踰萬里而來,朕甚嘉焉。」 賜坐就食,設二帳於御幄之東以居之,約日問道。以 回紇叛,親征不果。至九月,設庭燎,虛前席,延問至道 真人,大略答以節慾保躬,天道好生惡殺,治尚無為, 清淨之理。上說,命左史書諸策。癸未乞東還,賜號神 仙,爵大宗師,掌管天下道教。甲申三月至燕,八月奉 旨居太極宮。丁亥五月,特改太極為長春,七月九日, 留頌而逝,年八十。至元己巳正月,有詔贈五祖七真 徽號,而曰「長春演道主教真人。」已上見《蟠溪集》《鳴道 集》《西遊記》《風雲慶會錄》《七真年譜》等書。初,真人自行 在歸道由宣德日,一富家新居落成,致禮下顧,將冀 一言以為福。既入其室,默然無語,輒以所持鐵拄杖, 於窗戶牆壁上頗毀數處而出。主人再拜,希解悟曰: 「爾屋完矣美矣,完而必毀,理勢然也。吾不爾毀,爾將 無以圖厥終。今毀矣,爾宜思其毀,而欲完克保全之。 則爾與爾子子孫孫,庶幾歌斯哭斯,永終弗替。」主人 悅服。吁!真人真知道哉!
按《青州府志》:處機,登州人。金季自棲霞西人關,過益 都,知事徐君館之。丘相其宅曰:「此福地也。」徐即施與 之,遂卜築焉。井鹵不堪飲,使弟子咀茶投之,即成甘 泉。後建為太虛宮,今府學其地也。真善知風氣者。 按《濟南府志》:處機居常養白鶴以自娛,故名所居曰 白鶴觀。又居碁山之洞真宮,有殘碑尚存。相傳歷城 西之大菴後有長春洞遺跡。
義高
[编辑]按《閩書》,義高,俗姓陳,早得道術,元太祖召賜金幣,歸 遇貧者,悉分與之。又精兵機,晉王北征,命從行。時方 煩暑,王欲試其術,召令降雪。義高齋沐飛符,麾之皂 旗,雪紛紛下。後賜歸,端坐而化。趙子昂挽詩云:「世祖 龍飛正統天,先生聲價重當年。詩袍碎剪宮娥錦,酒 債分還御賜錢。虎衛紅雲通玉筍,鳳池明月送金蓮。」 梁園一去無消息,荒草寒煙思惘然。
===賀士迪===按《涇縣志》:「賀士迪,涇縣人。元妙觀道士,有道行,善祈 禳。禦菑。太宗嘗召至京師,賜號真人,并寶劍、玉鼎、玉 環、玉圭各一,楮幣萬緡,給車服鞍馬。從大駕春秋行 幸兩都。年七十,乘傳還山卒。」
酈希誠
[编辑]按《元史釋老傳》,「真大道教者,始自金季,道士劉德仁 之所立也。其教以苦節危行為要,而不妄取於人,不 苟侈於己者也。五傳而至酈希誠,居燕城天寶宮,見 知憲宗,始名其教曰真大道,授希誠太元真人,領教 事,內出冠服以賜,仍給紫衣三十襲,賜其從者。」 按《畿輔通志》:「希誠,溈川人。生之夕,里人見其舍火光, 奔救」之至,則無有丱角。時惇重不戲《丰》。偉然,稚耋 罔敢慢。年十五,決意入道,師事毛希悰。悰將逝,以法 授之。酈既領正宗,遂以行化。自秦、晉、蜀、洛、燕、代、齊、魯, 凡崇嚮之人,莫不恪恭迎拜。數奉餽贐,用有羨,嬴轉 惠貧者不留。嘗詣岱嶽,屬時亢旱,吏民以請,希誠曰: 「若等改過思善,則甘澤可期。」皆再拜曰:「諾。」因取棕扇 蔽面,雲起所坐之方,兩隨澍還。溈居水峪,值大雨雹, 即起而禱,雹立止,此境不為災。憲宗四年,中書省奏 請褒尚,上允賜號「太元真人」,給璽書。
何巨川
[编辑]按《輟耕錄》:何公巨川者,京師長春宮道士也。會世皇 將取宋,乃上疏抗言宋未有可伐之罪,遂命副國信 使翰林學士郝文忠公經使江南,歿於真州。至正間, 詔追贈二品官。有人作詩悼之云:「奇才不泄神仙事, 抗疏曾干世祖知。每恨南邦本無罪,比留北使欲何 為。忠魂久掩孤城館,褒詔新鐫二品碑。地上若逢姦」 似道,為言故國《黍離離》。
王本豫
[编辑]按《陝西通志》:妙道真人王木豫,景留人。世居三河。年 八十有五,鶴髮童顏,行不策杖。忽召弟子曰:「『吾將逝 矣』。於是齋戒沐浴,端坐談笑,頌曰:『勞苦生涯,蕭條活 計,九九餘年,超凡脫世』。」頌畢而化。時中統建元初。
祈志誠
[编辑]按《元史釋老傳》丘處機四傳有曰祈志誠者,居雲州 金閣山,道譽甚著。丞相安童嘗過而問之,志誠告以 修身治世之要,安童感其言,故其相世祖也,以清靜 忠厚為主。及罷還第,退然若無與於世者,人以為有 得於志誠之言。其後安童復被召入相,辭不可,遂往 決於志誠。志誠曰:「昔與子同列者何人?今同列者何 人?」安童悟,入見世祖,辭曰:「臣昔為宰相,年尚少,幸不 失陛下事者。丞佐皆臣所師友,今事臣者,皆進與臣 俱,則臣之為政,能有加於前乎?」世祖曰:「誰為卿言是?」 對曰:「祈真人。」世祖歎異者久之。
吉志通
[编辑]按《陝西通志》:「吉志通,郃陽人。幼穎悟,師喬潛道及潘 清容,博學洽聞。後居武當山,十年不火食,但餌黃精 蒼朮,精神清徹,行步如飛。一日召弟子,戒以珍重修 道,言訖,曲肱而逝。時中統甲子歲也。」
王當陽
[编辑]按《廣德州志》:「王當陽,元初遇異人,能幻化之術。後遊 武當山,歸,於郡南平頂山建昇平道院,修煉其中,撰 精語,後端坐而化,時年九十餘矣。」
王真人
[编辑]按《德安府志》:「王真人,德安人,修煉於零陵之元和山。 元初賜觀為萬壽宮,封懿德真人,徵入朝,遂不復返。」
張宗演
[编辑]按《元史釋老傳》,正一天師者,始自漢張道陵,其後四 代日盛,來居信之龍虎山,相傳至三十六代。宗演當 至元十三年,世祖已平江南,遣使召之,至則命廷臣 郊勞,待以客禮。及見,語之曰:「昔歲己未,朕次鄂渚,嘗 令王一清往訪卿父。卿父使報朕曰:『後二十年天下 當混一』。神仙之言,驗於今矣。」因命坐錫宴,特賜玉芙 蓉冠組,金無縫服,命主領江南道教,仍賜銀印。十八 年、二十五年,再入覲,世祖嘗命取其祖天師所傳玉 印寶劍觀之,語侍臣曰:「朝代更易,已不知其幾,而天 師劍印,傳子若孫,尚至今日,其果有神明之相矣乎!」 嗟嘆久之。二十九年卒。子與棣嗣,為三十七代,襲掌 江南道教。三十一年入覲,卒於京師。元貞元年,弟與 材嗣。
葉雲萊
[编辑]按《武當山志》:「葉雲萊,名希真,號雲萊子,辛亥年三月 初五日巳時生,唐天師葉法善之後裔。生於建寧,得 清微道法之妙,避兵遷古禳,入武當山。至元乙酉,應 詔赴闕,止風息霆,禱雨卻疾,悉皆稱旨。至元丙戌,欽 受聖旨,領都提點,任武當護持,自公而始。後捧御香 還山,翛然而逝。」
劉道明
[编辑]按《武當山志》:「劉道明,號洞陽,荊門人。與葉雲萊同師 雷囦黃真人,授以清微上道。居五龍,搜索群籍,詢諸 耆舊,纂為一書,命曰《總真集紀勝錄
張道貴
[编辑]按《武當山志》:「張道貴,名雲巖,號雷翁,長沙人。至元間, 入武當,禮汪真常為師。同雲萊洞陽謁雷囦黃真人, 得先天之道。歸五龍宮,潛行利濟,門下嗣法者二百 餘人,得其奧旨,惟張洞囦焉。終於自然庵。」
黃明佑
[编辑]按《武當山志》:「黃明佑,字太霞,潭州人。早歲抗志煙霞, 歷諸名嶽,禮武當太和張真人,嗣清微法派,凡有祈 禱,無不感應。」
張留孫
[编辑]按《元史釋老傳》:「張留孫,字師漢,信州貴溪人。少時入 龍虎山為道士,有道人相之曰:『神仙宰相也。至元十 三年,從天師張宗演入朝,世祖與語稱旨,遂留侍闕 下。世祖嘗親祠幄殿,皇太子侍,忽風雨暴至,眾駭懼, 留孫禱之立止。又嘗次日月山,昭睿順聖皇后得疾 危甚,亟召留孫請禱。既而后夢有朱衣長髯,從甲士』」 導朱輦白獸行草間者。覺而異之,以問留孫,對曰:「甲 士導輦獸者,臣所佩法籙中將吏也。朱衣長髯者,漢 祖天師也;行草間者,春時也。殿下之疾,其及春而瘳 乎?」后命取所事畫像以進,視之,果夢中所見者。帝后 大悅,即命留孫為天師。留孫固辭不敢當,乃號之上 卿,命尚方鑄寶劍以賜。建崇真宮於兩京,俾留孫居 之,專掌祠事。十五年,授元教宗師,賜銀印,又特任其 父信州路治中。尋復陞江東道同知宣慰司事。是時, 天下大定,世祖思與民休息,留孫待詔尚方,因論黃、 老治道貴清淨,「聖人在宥天下」之旨,深契主衷。及將 以完澤為相,命留孫筮之,得《同人》之《豫》,留孫進曰:「《同 人》柔得位而進乎乾,君臣之合也。『豫利侯,命相之事 也。何吉如之?願陛下勿疑』。」及拜完澤,天下果以為得 賢相。大德中,加號元教大宗師,同知集賢院道教事, 且追封其三代皆魏國公,官階品俱第一。武宗立,召 見賜坐,陞大真人,知集賢院,位大學士上。尋又加特 進,進講《老子》,推明謙讓之道。及仁宗即位,猶恆誦其 言,且諭近臣曰:「累朝舊德,僅餘張上卿爾。」進開府儀 同三司,加號輔成贊化保運元教大宗師,刻玉為「元 教大宗師」印以賜。至治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四。天 曆元年,追贈道祖神應真君,其徒吳全節嗣。
吳全節
[编辑]按《元史釋老傳》:「全節字成季,饒州安仁人。年十三,學 道於龍虎山。至元二十四年,至京師,從留孫見世祖。 三十一年,成宗至自朔方,召見,賜古琱玉蟠璃環一, 敕每歲侍從行幸,所司給廬帳車馬、衣服廩餼,著為 令。大德十一年,授元教嗣師,賜銀印,視二品。至大元 年,賜七寶金冠、織錦文之服。三年,贈其祖昭文館大」 學士,封其父司徒、饒國公,母饒國太夫人,名其所居 之鄉曰榮錄,里曰具慶。至治元年,留孫卒。二年,制授 特進、上卿、元教大宗師、崇文弘道元德真人、總攝江 淮荊襄等處道教、知集賢院道教事,玉印一、銀印二, 并授之。全節嘗代祀嶽瀆還,成宗問曰:「卿所過郡縣, 有善治民者乎?」對曰:「臣過洛陽,太守」盧摯平易無為, 而民以安靖。成宗曰:「吾憶其人。」即日召拜集賢學士。 成宗崩,仁宗至自懷孟。有狂士以危言訐翰林學士 閻復者,事叵測,全節力為言於李孟,孟以聞,仁宗意 解,復告老而去。當時以為朝廷得敬大臣體,而不以 口語傷賢者,全節蓋有力焉。全節雅好結士大夫,無 所不傾,其交長者,尤見親而敬,推轂善類,唯恐不盡 其力。至於賑窮周急,又未嘗以恩怨異其心。當時以 為頗有俠氣云。全節卒,年八十有二,其徒夏文泳嗣。 按《江西通志》:「全節學道於龍虎山,得其祕法,祈禱輒 應。所著有《仙壇記》。」
李居壽
[编辑]按《元史釋老傳》,太一教者,始金天眷中,道士蕭抱珍 傳太一三元法籙之術,因名其教曰太乙。四傳而至 蕭輔道,世祖在潛邸聞其名,命史天澤召至和林,賜 對稱旨,留居宮邸。以老,請授弟子李居壽掌其教事。 至元十一年,建太一宮於兩京,命居壽居之,領祠事, 且禋祀六丁,以繼太保劉秉忠之術。十三年,賜「太一」 掌教宗師印。十六年十月辛丑,月直元辰,敕居壽祠 醮,奏赤章於天,凡五晝夜。事畢,居壽請間曰:「皇太子 春秋鼎盛,宜參預國政。」且又因《典瑞》董文忠以為言。 世祖喜曰:「行將及之。」其後詔太子參決朝政,庶事皆 先啟後聞者,蓋居壽為之先也。
姜善信
[编辑]按《陝西通志》:「姜善信,趙城人。年十九,師事華山靳貞, 常隱居王刀洞。元世祖在藩邸,聞其名,召問,事多驗。 既即位,三見聘,奏對多所裨益。會募建龍門建極宮, 陛辭,敕賜額碑并殿閣書額。」
真成子
[编辑]按《兗州府志》:「真成子,姓戎,名體元,元時人。初師事馬 丹陽,丹陽亦亟稱之。性醇古簡澹,精老莊,博覽儒書。 居嶧之清真觀。至元間召見殿庭,封中真大師,賜紫金襴。」
張善淵
[编辑]按《蘇州府志》:「張善淵,字深父,號癸復道人。其伯父崇 一始為道士,得易真人如剛靈寶飛步法,稱為張雷 師。宋尚書包恢薦於朝,命主郡之天慶觀。善淵從之 學,輒能捕逐鬼物,呼致雷雨。郡守潛說友舉住建德 永隆宮,再住郡之光孝觀,道法藥術並究其妙。元世 祖召入朝,召鶴且有禱,輒應。命為平江道錄。」
王天助
[编辑]按《續文獻通考》:「王天助,字致和,定海之蓬萊鄉人。學 道於袁松溪。至元間,大旱,書符咒之,雨輒應,聞於朝, 賜號為太虛元靜明妙真人。」
李果老
[编辑]按《廣信府志》:「果老,字周卿。其崇重如山,其渟涵如淵, 其溫如春,其直如弦,終日默默,發語中理,蓋有道君 子也。至元丙戌,制授江東道都提點,住持本宮。御史 中丞崔彧見而歎曰:『使朝廷皆得若人,何事不理邪』! 後謝宮事以歸。大宗師張晉孫,其弟子云。」
戴元歆
[编辑]按《濟南府志》:「戴元歆,修道於東蒙之巖穴,中有神異, 尤精祈禱之術。元世祖召入,賜紫衣,命為沖寂大師, 知蒙山玉虛觀事。」
太霞真人
[编辑]按《陝西通志》:「太霞真人,姓薛氏,至元間,修煉於太微 宮。朝廷聞其有道術,詔對,賜號太霞真人。及金冠歸 韓,臨終作辭世文。」
周隆孫
[编辑]按《蘇州府志》:「周隆孫,太倉雙鳳人。至元間,賜號清寧 抱一真人,住持普福宮,提點。平江路。」《道錄》:「宮中有芝, 生四十二莖二尺許,天師張與材作《玉芝詞記》。嘗遊 武當,舟次儀真,風逆不可行,隆孫畫一符於帆檣,舟 並發,獨乘順風而往,人以為得列子之術。」
交趾太清宮道士
[编辑]按《南翁夢錄》:交趾太清宮道士名道甚,元世祖至元 間,為陳大王祈嗣,拜章畢,乃白王曰:「上帝既允奏章, 即命昭文童子降生王宮,住四紀。已而後宮有孕,果 生男,兩膊上有文曰:『昭文童子』。」學頗明顯,因以昭文 為號。年長其文始消。至四十八歲,臥病月餘,諸子為 之建醮,請減己壽,以延父齡。道士拜章起曰:「上帝覽」 章笑曰:「何乃戀俗,欲久留乎?然其子孝誠可允。再留 一紀,病乃瘳。」後果有十二年壽。
金善信
[编辑]按《蘇州府志》:「金善信,字實之,長洲儒家子。好老氏學, 父母常為納婦,有子矣。時張雷師能以篆捕逐鬼物, 因事之。又事莫月鼎,傳其祕術。遂構仁壽觀,日與徒 研覈妙旨。其言以為心神至虛,無所汨沒,諸陰銷盡, 諸陽自集。蓋有形者陽,陽益勝,陰氣益調,精我得清 淨,去道無難矣。受知於嗣天師留國公,起為廣德路」 道錄,薦於朝,賜號「弘道法師。」
陳可復
[编辑]按《寧波府志》:「陳可復,號雷谷。其師與真,幼歲居杭人 禁中,精齋醮儀。可復幼疏爽,越有林生,善役雷,恣酒 自許,有問其法,輒斥去,可復晝夜承事。林嗜酒,每鬻 衣以奉,由是卒得其術。至元中,會大旱,祈禱莫應。有 戲之曰:『陳道士能召雷』。因命為之。可復以法興雲,須 臾雷電大作,雨甚。常主教鄞之元妙觀。時值中秋,有」 方士寓觀賞月,可復不與,因以墨水噀符。頃即烏雲 掩月,天雨黑雨,坐客驚散。眾知其所為,延之入席,雲 霧盡開,月復朗照。京師聞之,召為承應法師。世祖偉 其貌,命治足疾。可復曰:「疾深不可除,臣有《禁架術》,願 試之。」試良愈。復命止風,風返,卻祈雪,雪立至。從上巡 幸幾十年卒。
張與材
[编辑]按《元史釋老傳》:「張與棣卒。元貞元年,弟與材嗣,為三 十八代,襲掌道教。時潮囓鹽官,海鹽兩州,為患特甚, 與材以術治之,一夕大雷電以震,明日見有物魚首 龜形者,磔於水裔,潮患遂息。大德五年,召見於上都 幄殿。八年,授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武宗即位,來 覲,特授金紫光祿大夫,封留國公,錫金印。仁宗即位, 特賜寶冠、組織文金之服。延祐三年卒。四年,子嗣成 嗣,為三十九代襲領江南道教主,領三山符籙如故。
酆都道士
[编辑]按《四川總志》:「酆都道士,未詳何處人。元大德戊戌,棲 隱雪峰山。乙卯季冬,召集道友曰:『吾化矣,大道坦然, 皎如日月,雖由人弘,豈隨人往?諸生宜遵道而行,毋 令半途而廢』。」偈曰:「樸庵寄住有年,東西南北依然。裡 面渾無一物,只有璮文數篇。今日草茅朽腐,須要改 換棟椽。眼底風波太惡,不容久住山巔。選得幽居去」 處,和區移上大天,端坐而逝。
嵇天仁
[编辑]按《宣城縣志》:賀士迪真人徒嵇天仁,麻姑,西鄉人,從真人侍闕下,已署張宗師書記。大德初,駕祠萬壽宮, 天仁贊禮,帝問開府,云:「彼非嵇法師耶?」自是呼姓而 不名。歷元妙觀提點,領本路諸宮觀事,賜金襴紫衣。 延祐間卒,葬城西五里。貢奎銘其墓。
劉道通
[编辑]按《陝西通志》:「劉道通,學仙術,居徽州金蓮洞修煉,兼 曉符籙法治疾效。大德間,元帥田守璋薦上,賜號清 淨真人。」
鄧牧
[编辑]按《浙江通志》:「鄧牧居餘杭洞霄宮之超然觀,文章高 逸,徵之不起。大德間,無疾羽化。」
葉林
[编辑]按《浙江通志》:「葉林,錢塘人。素工詩文,得古體,性不苟 合,飄然遊天目,至九瑣山,築小室溪山間,惟啖果蓏, 顏色自若。與鄧牧深相得,每月夜往來,相與劇談。大 德丙午正月一日,無疾書偈而化。」
王與敬
[编辑]按《閩書》:「王與敬少遊湖海,參訪高真。留雷州,遇亢旱, 祈禱大應。城中妖興,夜聞人馬聲,與敬治之頓滅。朝 廷宣賜至道元應通妙法師。至大二年,奉旨還山,護 沖祐觀。」
趙嗣祺
[编辑]按《處州府志》:「趙嗣祺,縉雲人,字虛一。早學道入武夷。 延祐元年,被命領仙都宮事,承詔遍祀東南名山,賜 號教門真士,元明通道虛一先生。」
步宗浩
[编辑]按《蘇州府志》:「步宗浩,字進德,早習儒,中歲慕道。從張 雷師於元玅觀,授回風混合大洞真銓,上清靈寶三 五飛步之祕,碧潭斬勘之書。祈禱雨暘,呼召鸞鶴,咸 在掌握。驅邪救患,甚多靈跡。延祐間,制授弘教法師。」
丁野鶴
[编辑]按《浙江通志》:「丁野鶴,錢唐人。元延祐初,居吳山之紫 陽庵,導引辟穀者二十餘年。一日,召其妻王守素入 山,書偈云:『嬾散六十三,妙用無人識。順逆兩俱忘,虛 空鎮常寂』。坐抱一膝而逝,方外謂之騎鶴化。守素朿 髮簪冠,著道士服,奉夫遺骸二十年,跡不下山,年逾 七十餘歲,幾於得道者。」薩天錫贈有詩。
杜處逸
[编辑]按《太平府志》:「處逸,字道堅,號南谷子,采石人。年十四, 得異書,師事葛蒙庵,入茅山昇元觀作道士。皇慶間, 授隆道沖真崇正真人。創元通觀,作覽古樓,聚書萬 卷。延祐中,住武林宗楊宮,築老君臺,肖聃像,旁列尹 喜,列禦寇莊周等為十賢。趙孟頫記其事。後微疾,爆 然有聲而逝。」
王自然
[编辑]按《衢州府志》:「自然,字復初,生而穎異,延祐間,棄家崇 道,修煉於天童山,有道行,能致雷雨。初,玉霄宮縣前 池有蛙,譙樓多蛟,以符驅之,遂絕,至今猶然。黃文獻 公題有詩。」
林任真
[编辑]按《溫州府志》:「林任真,字器之,平陽人。初從劉敬堂學, 涉獵經史。仕宋修職郎。宋亡,歸隱蓀水,遂參水南家 學。歷湖海采摭,洞輔群書,藻繪科典,黃籙立壇,在在 具瞻。若昆陽蓋竹洞天長溪右崧福地安陽崇真元 館普度,修煉之夕,皆現大圓像,其彩九色,遐邇驚異。 泰定甲子春,修齋於崇真館,事畢,語侍者曰:『御氣而 來乘化而歸。吾今往矣』。」怡然而解。
王惟一
[编辑]按《蘇州府志》:「王惟一,括蒼人,自號景陽子。父官華亭, 因家焉。棄吏從方外,遇至人授還丹,九轉有得,乃著 道書六卷。晚年寓樊涇嶽祠。泰定丙寅,書遺事及偈 畢,端坐而逝。」
張志清
[编辑]按《元史釋老傳》:「金季道士劉德仁,五傳而至酈希誠, 見知憲宗,始名其教曰真大道。至元五年,世祖命其 徒孫德福統轉諸路真大道,錫銅章。二十年,改賜銀 印二。又三傳而至張志清,其教益盛,授演教大宗師, 凝神沖妙元應真人。志清事親孝,尢耐辛苦,制行堅 峻。東海珠牢山舊多虎,志清往結茅居之,虎皆避徙」, 然頗為人害。志清曰:「是吾奪其所也。」遂去之。後居臨 汾,地大震,城郭邑屋摧壓,死者不可勝計,獨志清所 居裂為二,無少損焉。乃遍巡木石間,聽呻吟聲,救活 者甚眾。朝廷重其名,給驛致之掌教事。志清舍傳徒 步至京師,深居簡出,人或不識其面。貴人達官來見, 率告病伏臥內不起。至於道德縉紳先生,則納屣杖 履求見,不以為難。時人高其風,至畫為圖,以相傳焉。
劉修真
[编辑]按《溫州府志》:「劉修真,號靜趣,平陽人。自幼通涉經史 諸子百家。年二十,始慕入道,師事橫舟、虛白二真人, 受東華上道。愛飛霞洞煙水之勝,即蓮堵故址,構屋 以居。水蓮萬柄,週遭環繞,因號曰『蓮花博士。至元乙卯夏,自容成洞天修齋事畢,歸即沐浴更衣,端坐而 寂』。」
黃樸菴
[编辑]按《江西通志》:「黃樸菴,至正初遊萬載水坑。」愛其山 林清勝,遂結庵號「長興。」後趺坐而逝。
坱圠子
[编辑]按《松江府志》:「坱圠子,姓蔣氏,號清谷,不知何許人。年 三十五,涉獵經史,言詞簡邃,髼首垢面,動靜不羈。元 至正初,抵松江,坐太古圜室,已而歷市廛徉狂,人呼 為風子。一夕,叩府人沈蒲團門,且告之曰:『將蒲團來 我坐』。沈異之,撱一蒲團,導詣蔬圃草蓬中宴坐。沈徐 暱啟之,有所省發,輒委俗,傾身服役為弟子。由是人」 皆崇向,爭施與,因以其地為庵,即所號為額。融然一 室,足不踰閫者三年。一日,進沈曰:「吾乘化盡矣,若等 勉之。」言絕而蛻。
程守善
[编辑]按《續文獻通考》:「程守善,狄道人,含真養素,禱雨立應。 所居萬壽觀,枯槐復茂。至正中,無疾而逝。」
按《陝西通志》:「守善素有道行,居萬壽觀內,有槐僵死 二十餘年,守善居此,其槐復甦,枝葉暢茂,咸以為異, 常應召,賜號通真子。」
劉雲心
[编辑]按《處州府志》雲:「心,名德邵,麗水人。學道於妙成觀,善 鼓琴賦詩,精意元學。郡有疾病水旱必禱之,謝遺俱 惠貧窶。平居無身外貲,眉間有七黑子,若北斗狀。至 正庚寅,年八十八,六月二十五日,沐浴坐於正室,索 筆書偈,奄然而逝。」
上陽子
[编辑]按《續文獻通考》:「上陽子姓陳,江右廬陵人,字觀吾。元 時得趙友欽金丹妙道,精於其術,四方受業者至眾, 有《金丹大要》行世。其門人錄於後。」
初陽子
[编辑]按《續文獻通考》:「初陽子王冰田,名舜民,出入仕途三 十年,所寓以冰田,自扁上陽,與會於湓江任所,遂授 以金鼎火符之祕。」
一陽子
[编辑]按《續文獻通考》:「一陽子潘太初,廬山太平宮主上陽 睹其開心見誠,授以剝盡復生說,且號之曰一陽。」
碧陽子
[编辑]按《續文獻通考》:「碧陽子車蘭谷居九宮山四十餘年, 上陽將祖師先天後天金丹之旨悉授之。」
宗陽子
[编辑]按:《續文獻通考》:「宗陽子明素蟾,居九宮山,本名宗,慕 白玉蟾之為人,故改名。」明,猶白也,素猶玉也。
元陽子
[编辑]按《續文獻通考》:「元陽子歐陽玉淵居廬山,上陽嘗語 以坎離之道。」
心陽子
[编辑]按《續文獻通考》:「心陽子:余觀古名舜甲,江右武寧人, 居九宮山上,陽欲其先積德而後求金丹道。」
來陽子
[编辑]按:《續文獻通考》:「來陽子李天來上陽留秦淮時,天來 請其道,乃悉以授之。」
回陽子
[编辑]按:《續文獻通考》:「回陽子張工部,字毅夫,號定齋。上陽 寓金陵。定齋勇決求進,遂以『回陽子』三字授之。」
得陽子
[编辑]按《續文獻通考》:「得陽子:夏彥文,錦城人,通醫卜百家 書,尤堅於學道。至正辛巳,會上陽於湓浦,遂授以內 外二丹,號得陽子。」
扶陽子
[编辑]按《續文獻通考》:「扶陽子趙仁卿,濮州朝城人。與上陽 會於古洪,案牘之暇,問修身養生之道,因號曰扶陽 子。」
南陽子
[编辑]按:《續文獻通考》:「南陽子鄧養浩,古洪人。父命名希孟, 自易曰頤上陽,遊豫章,授以《青城祕蘊》。」
致陽子
[编辑]按《續文獻通考》:「致陽子趙伯庸,濮州朝城人。上陽授 以養生積德之說,言下大悟。」
真陽子
[编辑]按《續文獻通考》:「真陽子真息,哈剌魯之裔,奉議公之 子也。上陽授以大《易》坎離之旨,復號曰真陽。」
東陽子
[编辑]按《續文獻通考》:「東陽子陶唐佐,江東東莞人。至正癸 未,謁上陽於鶴兒山,上陽教以九還之道,號曰東陽。」
余善
[编辑]按《列朝詩集》:善字復初,玉峰清真觀道士。楊廉夫跋 云:「此予方外生,余善追《和張外史遊仙詩》一十解,予 小能加點,讀至『長桑樹爛金雞死,客遶床三叫』」,以為 老鐵喉中語也。又如「一壺天地小如瓜」,雖老鐵無以著筆矣。至正癸卯春王正月上日,鐵龍老人在玉山 高處試奎章賜墨書。
張一無
[编辑]按《遂昌雜錄》:「龍虎山張一無,字善式,其先在宋,簪纓 家也。四世皆以其資讓,故其家有讓堂。至一無,始入 龍虎山為道士,在道派張開府幾世孫也。雖已為道 士,酷喜禪學,於是入天台山,禮普應國師,咨稟參決, 志堅甚,眾中道衣壇簡不訝也。道家者流,以其術應 承尚方,與俗蓋無別。而一無獨持齋,素行刻苦,以故」 其徒憎之。先是杭間國師道場,隨處有同參者亦多 留一無。而吳大宗師每念一無志高潔,為奏文德先 生,降璽書以護之,留一無住京師。會吳宗師老病,維 掌其教者惡一無,痛凌辱之,一無懼甚,遂以病卒京 師。
張道寬
[编辑]按《畿輔通志》:「張道寬,山東安州人。壯遘危疾,一夜夢 神人授以符咒,且語之曰:『北去結緣呼努山』。既寤,疾 皆愈。遂訪至順州,得呼努山館焉,號白雲。無何,疫癘 大作,寬依法咒果實,令病者食之,立愈。遠近謁者日 千百計。東平王苦瘍,敕召寬至,頓痊,勞以殊典,賜號 通大師,卒葬於館西壁下。至今居民疾病,禱多靈應」, 呼為聖。《師傅》云。
胡月潭〈附胡月澗〉
[编辑]按《江南通志》:「胡月潭,婺源人。事月蟾,得天心五雷之 祕,《飛步璿璣》之書,治雷禱雨,立見感通,先知死日,及 期而逝。又黟有胡月澗,驅雷禱雨亦如之,而殲邪治 疫,不用符咒,忽夢登九天與徒言訖而逝。」
富恕
[编辑]按《蘇州府志》:「富恕,字子微,鄭公裔孫。少為進士,有名 於縉紳間。南遊居吳,值兵亂,遂為吳江照靈觀道士。 善歌詩,嘗築別室雪灘之濱,扁曰『掛蓑亭。又繪《仙山 訪隱圖》一卷,寄興於海雲之上,以研窮黃老之說。遂 昌。鄭元祐為記,亟稱其為人云』。」
倪文光
[编辑]按《無錫縣志》:「倪文光,字昭奎,處士瓚從兄。生時,夜有 光出屋上。稍長,學通儒釋,輿地象胥之說,無不精究。 去為黃冠師,作元文館於弓河之上,以祠老子。有薦 之者,署州道判。會蝗,文光祝之,悉入具區。於是州上 其事,賜號元素神應崇道法師,又賜元中文節貞白 真人。嘗築清微館於惠山,重九日登山絕頂,下睨五 湖。」揮手謝別,越明日卒。
王溪月
[编辑]按《輟耕錄》:「杭人王溪月,諱壽衍,字眉叟。少年為道士, 便際遇晉邸。其所交皆公卿大夫,後以弘文輔道粹 德真人管領開元宮。浙江省都事劉君諱致,字時中, 海內名士也。晚年尤清勁。既卒,貧無以葬王真人者, 躬至其家,弔容甚哀,周其遺孤,舉其喪葬之德清縣 某鄉之原,與其壽穴相近,春秋拜掃,若師友然。異教」 中若《溪月》者。蓋可尚歟。
張伯雨
[编辑]按《輟耕錄》:道士張伯雨,號句曲外史,又號貞居。嘗從 王溪月真人入京。初,燕地未有梅花,吳間閒宗師時 為嗣師,新從江南移至,護以穹廬,扁曰「漱芳亭。伯雨 偶造其所,恍若與西湖故人遇,徘徊既久,不覺熟寢 於中。真人終日不見伯雨,深以為憂,意其出外迷失 街道也。夢覺,日已暮矣,歸道所由,嗣師笑曰:『伯雨素 有詩名,宜作詩以贖過』。」伯雨遂賦長詩,有「風沙不憚 五千里,將身跳入仙人壺」之句。嗣師大喜,遂送翰林 集賢。嘗所往來者,袁學士伯長、謝博士敬德、馬御史 伯庸、吳助教養浩、虞修譔伯生和之。他日,伯雨往謁 謝諸公,惟虞先生全不言儒者事,只問道家典故,雖 答之或不能詳。末問能作幾家符篆?曰:「不能。」先生曰: 「某試書之,以質是否。」連書七十二家,伯雨汗流浹背, 輒下拜曰:「真吾師也。」自是託交甚契,故與先生書,必 稱弟子焉。伯雨,杭州人。
按《鎮江府志》:「張嗣直,又名天雨,字伯雨,別號貞居,吳 郡人。年二十,棄家入道,得楊許遺書。入朝賜璽書,授 主崇禧觀。著《外史出世集》三卷,《巖懸會錄》二卷,《茅山 志》十五卷,考索極為精詳。」
汪天驥
[编辑]按《涇縣志》:「汪天驥,涇人,為郡元妙觀羽士,能詩。其《偶 成》云:『青山招客隱,黃葉送秋歸』。」《沖妙觀》云:「春深自種 雲間玉,雨後來看洞裡花。」《暮春》云:「為愛雲根綠錦苔, 柴門花落晝慵開。竹林讀罷《南華》卷,蝶夢蘧蘧枕上 來。」胡晉有《和汪樂全》詩:「矯矯餐霞子,凝神志不分。丹 書研曉露,僊服剪春雲。山水鳴琴悟,松風煮茗聞。時」 能吐佳句,艷雪舞繽紛。
李道純
[编辑]按《鳳陽府志》:「李道純,字元素,號清菴,別號瑩蟾子。博 學長才,所著《中和集》併註《太上大道德經》三章、《道德 會元》等書行世
劉閒雲
[编辑]按《寧遠縣志》:「劉閒雲,北鄉人,生時手有肉印,少習元 學,頗有法力,能號召風雷。」今地名魚池頭有高嶺,即 其會雷處。
姚友文
[编辑]按《宣城縣志》:「姚友文,字子純,宣城人。麻姑沖妙觀道 士。能詩,雅受知於貢學士奎,嘗建天遊亭,奎為記。施 琪、何儒行有詩贈答。」
趙原陽
[编辑]按《江西通志》:「趙原陽,名宜真,安福人。幼穎敏,博通經 史。夢神人曰:『汝神仙中人,何望世貴』?自此遂為塵外 之遊,師李元、張天全,結茅匡山居之,絕意人間事,所 至學其術者,從之如雲。」
方方壺
[编辑]按《廣信府志》:「方壺,名從義,字無隅,貴溪道士也。工畫, 與張伯雨齊名。」余忠闕有《送方壺子歸信州序》,稱其 氣澹然,其貌充然,與談當世之士,則俛而不答。獨其 性好畫,人以禮求之,始為出一二,皆瀟散,非世所能 及。王鳳洲題其雲山卷云:「方壺勝國,於趙吳興無所 推讓云。」
夏主信
[编辑]按:「《南昌郡乘》夏主信新吳浮雲宮道士,能運掌心雷 治石精」,至今了口石現存,凡祈晴禱雨,無不輒應。
李時茂
[编辑]按《饒州府志》:「安仁李時茂,字誠仙,居至道宮。其貌苒 然清瘦,鬢髮髼鬆,形氣浩然,有閉縱陰陽之術,善役 使鬼神,致風雲雷雨不失期,州縣咸尊敬之,鄉人稱 為李神仙。」
殷尚實
[编辑]按《饒州府志》:「尚實法名晊暘,號上清紫暉散人。至正 丙午,生於長城鄉,為李誠仙弟子,得驅風致雨,披雲 告斗及諸祈禱秘術。後遊錢塘,登吳山演法,得遇翠 微真人,授以《紫霞真人復本篇》及修煉丹訣。洪武甲 戌羽化。有《集虛詞》并詩數十卷存世。」
張絃絃
[编辑]按《饒州府志》:「『張絃絃,安仁人。居至道宮,亦李誠仙弟 子。得祕訣,能閉縱陰陽,呼召風雨,為人救災驅祟及 諸祈禱,六十餘年,隨禱輒應。臨終自歎處世八十五 年,平生符水隨緣,今日空空歸去,乘雲馭氣登天』。言 訖而逝。」
彭雷巖
[编辑]按《贛州府志》:「彭雷巖,贛縣人。玉虛觀道士。以祈禳方 伎顯於元盛時。頃刻間能致風雨,人有疾疫,立能愈 之。其魑魅為怪者,禁使絕跡。解學士縉謂其得劉繼 先遺術云。」
雷思齊
[编辑]按《臨川縣志》:「雷思齊,字齊賢,臨川人。出家種湖觀,授 元教講師。嘗註《莊子》草廬贈詩曰:『鉤探十翼象外意, 羅絡三倉篇外文。道德五千聯貫密,逍遙第一寸銖 分。此邦何有王元澤,後世詎無揚子雲。吾取二書還 註我,何當商略重云云』。」所著有《空山漫稿》。
錢九五
[编辑]按《浙江通志》:「錢九五,淳安人,居蜀阜,幼習五雷天心 正法,樵採山中,有雷部神為孕婦所魘,九五為之解 釋,遂得上昇,因授以呼雷法。時縣苦旱,尹俾祈雨,應 禱而降。遂往龍虎山受籙,道逢二老對奕,啖以數果, 精爽倍常。命拔一松倒種之,誓曰:『此松活則法可傳』。 九五乃往,及回,則二老尚在,松固無恙也。授以四石」 子,戒勿啟。頃之,石錚錚有聲,啟之,則雙蝶颺去,僅存 其二。自後常有神人呵護之。一日聞張真人至,九五 方飲酒,戲以栗殼置杯中,咒之。真人之舟不得發,詢 故致謝,乃得去。今所居法水井猶存焉。
按《嚴州府志》:九五嘗求桑於江村人,弗得,遂書「江村 風拔木」數字焚之。須臾盡拔其木。後如廁,失持溷籌, 呼帥將,則籌如蝟集,而神不復至矣。
王應瑾
[编辑]按《浙江通志》:「王應瑾,號景舟,居祐聖觀,張伯雨、楊維 禎與交,而天師名以高士,真人者也。領諸神帥,救邑 人旱災,呼雨若涕唾。平居種藥洗竹,吹笙調鶴而已。」
無為子
[编辑]按《寧波府志》:「無為子姓張氏,諱悌,字信甫,居象山,有 別業在鄞城,扁舟往來,傲兀煙浪,自視如鴟夷子皮 然。好結賓客,殽觴左右具備,捐所有予人,無吝色。父 常以門戶微罪,當逮詣吏,無為子奮請以身代,父藉 以免。奉親能備孝養,而身與妻子衣麤食糲。象山中 大瀛海間,多陶隱居、司馬練師遺跡。無為子早從方」 士,習聞長生久視之說。既壯,出遊南粵、北燕,回薄萬 里,愛武當山神明之奧,欲隱其中。歸語妻子,妻子固 不信。一日大會親舊曰:「吾當去此隱矣。」乃引刀截髮, 解故衣,被布衲偪履,著行縢,佩缽囊,掉臂出門徑去。 行至武當山,止紫霄宮,師事宮主張真人,願執弟子役。真人啟之道要,署為首眾。晝則服勞薪水,與眾同 甘苦滋味,取其至薄者。夜則危坐一榻,脅不至席者 三年。忽晨起別眾而化。
梅芹
[编辑]按《溫州府志》:「梅芹,永嘉人。能驅鬼出神。或盜其丘木, 焚符竈中,盜者被髮負木來歸,以水噀之,謝而去,自 號大歇子。」
吳自福
[编辑]按《處州府志》:「吳自福,麗水人,號梅澗,學道於少微山, 晚年益究黃庭道德之旨。年至八十,無疾而逝。劉伯 溫銘其墓。」
劉道源
[编辑]按《濟南府志》:「劉道源,任太霄延壽宮提典,清修得道, 所至濟人。」
陶志頤
[编辑]按《山西通志》:「陶志頤,榆次人,號隱真子,晉靖節處士 之裔也。幼師張真人,傳以修真煉性之方,曰致虛極, 守靜篤。尋抵燕,與棲雲真人王公參究,印證所疑。久 之,歸隱萬春宮,杜戶不出者累年。一日,召門人曰:『人 自始至終,大化有四:嬰孩也,少壯也,老耄也,死亡也。 浮生七十者稀,吾今九十矣,此歸期也』。」夷然而瞑。
李大方
[编辑]按《山西通志》:「李大方,汾西人。父均,以醫為業。母管氏 娠十二月,夢神人捧日照室而生。長學道,日記千言, 積力既久,遂窮宗旨,至六經百氏,莫不淹貫,道風藹 然。召賜號休元大師,奉敕主醮,精誠感通,有百鶴下 臨之祥。尋加通元大師。平陽歲旱請禱,雨即大澍,人 稱為龍岡真人。」
馮真人
[编辑]按《陝西通志》:「馮真人修煉總真觀,有道術,凡遇祈晴 禱雨靡不驗。有一枕石,黃潤似玉,人或有疾者,以此 枕捫之,即愈。今失。」
金志陽
[编辑]按《閩書》:金志陽居武夷山,與匡廬道士淵隱,一時號 為「真仙。修丹之士依之者成市。」
池道澄
[编辑]按《廣西通志》:「池道澄,朝元觀道士,年四十有九。一日 晚飲酒數壺,語其徒曰:『吾當今夜丑時一刻別人間 矣』。沐浴衣冠禮佛,至丑而逝。」
張夢庚
[编辑]按《處州府志》:「張夢庚,松陽人。遇異人授《易》,元末召居 將幕,推步有驗,後復懸壺於市賣卜。一日,有葉姓者 無子,多娶妾求卜,庚以詩二句授之曰:『不是桃花貪 結子,更教人恨五更蜂持歸,謂此老風字,且不識,何 談理數乎。其人養蜂數十櫃,一旦蜂出,冒雨收之,忽 集其面螫而死,人以為神』。」
景素陽
[编辑]按《山西通志》:「景素陽,襄陵人。師事梁古賓,居阜山道 院。元末兵亂,鄉人匿山中,惟素陽侍師不去。兵至,求 財不得,將殺古賓。素陽曰:『師老矣,願以身代兵』。即回 刃斫之,刀忽折為三,兵皆驚異,羅拜而去。」
鄧青陽
[编辑]按《襄陽府志》:「鄧青陽生於元季,入武當學黃老、《列子》 《周易》諸書,吐詞寄興,皆有激發,著有《觀物吟》《警世文》。 後不知所終。」
黎一泉
[编辑]按《武當山志》:「一泉,本州人。幼出家於紫霄宮。元末遊 江右諸名山,訪道尋師,杖履飄笠,放浪形骸之外。再 謁毛公壇、張公洞,得林屋洞天王無偽,授以太極上 道清微底妙。仍歸紫霄巖。八十餘,翛然蛻去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