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第244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二百四十四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
第二百四十四卷目錄
桂部紀事
桂部雜錄
桂部外編
梫部彙考
本草綱目〈梫木〉
草木典第二百四十四卷
桂部紀事
[编辑]《汲冢周書》,「王會解自深桂。」〈註〉《自深》,亦南蠻也。
《闞子》:「魯人,有好釣者,以桂為餌,黃金為鉤。」
《戰國策》:蘇秦之楚,三日乃得見乎王,談卒,辭而行。王 曰:「寡人聞先生若聞古人,今先生乃不遠千里而臨 寡人,曾不肯留,願聞其說。」對曰:「楚國之食貴於玉,薪 貴於桂,謁者難得見如鬼王,難得見如天帝。今令臣 食玉炊桂,因鬼見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聞命矣。」 《漢書南粵傳》:南粵王趙佗因使者獻桂蠹一器。〈注〉《應 劭》曰:「桂樹中蝎蟲也。」師古曰:「此蟲食桂,故味辛,而漬 之以蜜食之也。」
《十洲記》:「漢武帝時,西域使獻續絃膠、吉光裘。帝厚謝 使者而遣去,賜以牡桂、乾薑諸物。」
《翰林雜事鈔》:武帝謂東方朔:「孔顏之道德何勝?」方朔 曰:「顏淵如桂馨一山,孔子如春風至則萬物生。」 《西京雜記》:初修上林苑,群臣遠方各獻名果異樹,有 掏桂十株。
《洞冥記》有遠飛雞,夕則還依人,曉則絕飛四海,朝往 夕還。常銜桂枝之實歸於南山,或落地而生,高七八 尺,眾仙奇愛之,剉以釀酒,名曰「桂醪」,嘗一滴,舉體如 金色。陸通嘗餌黃桂之酒。
「孟岐,河清之逸人也,年可七百歲,談及周初事,了然 如目前。岐侍周公昇壇上,岐以手摩成王足,周公以 玉笏與之,岐嘗寶執,每以衣袂拂拭,笏厚七分,今銳 斷,恆切桂葉食之,聞帝好仙,披草蓋而來謁帝焉。」 《拾遺記》:「宣帝元鳳二年,於琳池之南起桂臺以望遠 氣,東引太液之水,有一連理桂樹,上枝跨於渠水,下 枝」隔岸而南,生與上枝同一株。
《世說》:客有問陳季方:「足下家君有何功德,而荷天下 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樹,生太山之阿,上有萬 仞之高,下有不測之深,上為甘露所霑,下為淵泉所 潤,當斯之時,桂樹焉知泰山之高,淵泉之深,不知有 功德與無也。」
《晉書郄詵傳》:「詵以對策上第,拜議郎,累遷雍州刺史。 武帝於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何如』?詵對曰:『臣 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 玉』。帝笑。」
《地理志》:「桂陽郡有桂嶺,開花遍樹,林嶺盡香。」
《臨海記》:「郡東南有白石山,望之如雪。山有湖,傳云金 鵝之所集,八桂之所植。」
《廬山記》:「山有三石梁,廣不盈尺,俯盼杳然無底。吳猛 將弟子過此梁,見老翁坐桂樹下,以玉杯盛甘露與 猛。」
《拾遺記》:闇河之北,有紫桂成林,其實如棗,群仙餌焉。 韓終採藥四言詩曰:「闇河紫桂,實大如棗,得而食之, 後天不老。」
「岱輿山北有玉梁千丈,駕元流之上,紫苔覆漫,味甘 而柔滑,食者千歲不饑。玉梁之側,有斑斕自然雲霞 龍鳳之狀,梁去元流千餘丈,雲氣生其下,旁有丹桂、 紫桂、白桂,皆直上百尋,可為舟航,謂之文桂之舟。」 《水經注》:林邑城隍塹之外,林棘荒蔓,榛梗冥鬱,藤盤 筀秀,參錯際天。其中香桂成林,氣清煙澄。桂父,縣人 也,棲居此林,服桂得道。
《南部煙花記》:陳後主為張貴妃麗華造桂宮於光昭 殿,後作圓門如月,障以水晶,後庭設素粉罘罳,庭中 空洞,無他物,惟植一桂樹,下置藥杵臼,使麗華恆馴 一白兔。麗華被素褂裳,梳凌雲髻,插白通草,蘇孕子 靸。玉華飛頭履,時獨步於中,謂之「月宮。」帝每入宴樂, 呼「麗華張嫦娥。」
《唐書后妃傳》:太宗賢妃徐惠,湖州長城人。生五月能 言,四歲通《論語》詩,八歲自曉屬文。父孝德嘗試使擬 《離騷》,為《小山篇》曰:「仰幽巖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將 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孝德大驚,知不可掩,於 是所論著遂盛傳。太宗聞之,召為才人。
《五行志》:垂拱四年三月,雨桂子於台州,旬餘乃止。 《元行沖傳》:「行沖博學尢通故訓。及進士第,累遷通事 舍人。狄仁傑器之。嘗謂仁傑曰:『下之事上,譬富家儲 積以自資也,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參朮芝桂以防疾 疢,門下充旨味者多矣,願以小人備一藥石,可乎』?」仁 傑笑曰:「君正吾藥籠中物,不可一日無也。」
《唐國史補》:「南中有山洞,一泉,往往有桂葉流出,好事者因目為『流桂泉』。」
《羅浮山記》:山頂有桂,《山海經》所謂賁禺之桂也。 《一品集》:李德裕平泉莊有「東陽之牡桂。」
《平泉山居草木記》有「剡溪之紅桂,鍾山之月桂,曲阿 之山桂、永嘉之紫桂,剡中之真紅桂。」
《南部新書》:杭州靈隱山多桂,寺僧曰「月中種也。」至今 中秋夜往往子墜,寺僧亦曾拾得。招賢寺僧植桂,香 紫可愛,郡守白公號紫陽花。
《清異錄》:韓恭叟「離合巖桂」二字,為嚴山圭木。
《孫公談苑》:南唐後主嘗召徐鍇至清暑閣前,地經雨 草生磚縫中,薙去復生。鍇曰:「《呂氏春秋》云:『桂枝之下 無雜木,味辛故也』。」後主令取桂屑數斗,勻布縫中,經 宿盡死。
《詩話》:竇禹鈞有五子俱登科。馮道贈之詩曰:「靈椿一 株老,丹桂五枝芳。」
《杭州府志》:月桂峰在武林山。宋僧遵式序云:「天聖辛 卯秋八月十五夜,月有濃華,雲無纖翳,天降靈實,其 繁如雨,其大如豆,其圓如珠,其色有白者、黃者、黑者, 殼如芡實,味辛。識者曰:『此月中桂子,好事者播種林 下,一種即活』。」
《聞見前錄》:錢文僖公自樞密留守西都,因府第起雙 桂樓,西城建「臨園驛,命永叔、師魯作記。」
《彥周詩話》:先伯父熙寧九年四月二十七日夜夢至 一處,牓曰「清香館」,東邊有別院,東壁有詩牌云:「題冀 公功德院。」山東李白其詩曰:「秋風吹桂子,只在此山 中。待得春風起,還應生桂叢。桂叢日已滿,清香何時 斷?」只為愛清香,故號清香館。伯父自作《記夢》一篇,書 之甚詳。
《宋史五行志》:「元豐三年六月己未,饒州長山雨木子 數畝,狀類山芋子,味香而辛,土人以為桂子,又曰菩 提子。明道中嘗有之,是歲大稔。」
《東坡詩注:天竺昔有梵僧》云:「此山自天竺鷲山飛來, 八月十五夜,嘗有桂子落。」
《羅湖野錄》:太史黃公魯直,元祐間丁家艱,館黃龍山, 從晦堂和尚游,而與死心新老、靈源清老尤篤方外 契。晦堂因語次,舉孔子謂弟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 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于是請公詮 釋而至於再,晦堂不然其說,公怒形于色,沈默久之。 時當暑退涼生,秋香滿院,晦堂乃曰:「『聞木樨香乎』?公」 曰:「聞。」晦堂曰:「吾無隱乎爾。」公欣然領解。及在黔南,致 書死心曰:「往日嘗蒙苦口提撕,常如醉夢,依稀在光 景中。蓋疑情不盡,命根不斷,故望崖而退耳。謫官在 黔州道中,晝臥覺來,忽然廓爾,尋思平生被天下老 和尚謾了多少,唯有死心道人不肯,乃是第一相為 也。」噫!世之所甚重者,道而已。公既究明,則杜子美謂 「文章一小技」,豈虛也哉?
《李燾長編》:秦檜使人諭晏享為謀士,享答曰:「為我謝 秦公。薑桂之性,到老愈辣。」
《老學菴筆記》:張子韶《對策》有「桂子飄香」之語,趙明誠 妻李氏嘲之曰:「露花倒影柳三變,桂子飄香張九成。」 《湧幢小品》:紹定間,舒岳祥讀書館中,中秋月色皎然, 聞瓦上聲如撒雹,甚怪之。其祖拙齋啟門視之,乃曰: 「此月中桂子也。我嘗得之天台山中,呼童子就西庭 中拾得二升,大如豫章子,無皮,色白如玉,有紋如雀」 卵,其中有仁,嚼之作芝麻氣味。囊之,雜菊花作枕,清 芬襲人。其收拾不盡,散落磚隙者,旬輒出樹。子葉柔 長,經冬猶秀。尋徙置盆中,久之,失其所在。
《真率筆記》:「關關贈俞本明以青華酒杯酌酒,輒有異 香在內,或有桂花,或梅或蘭,視之宛然,取之若影,酒 乾亦不見矣。俞寶之。」
《元氏掖庭記》:「大內有迎涼之所,曰『清林閣』」,又有溫室 曰「春熙臺」,以椒塗壁,被之文繡,香桂為柱。
《明外史楊黼傳》:「黼,雲南太和人也。好學,讀五經皆百 遍書。工篆籀,兼好釋典。或勸其應舉,笑曰:『不理性命, 理外物耶?庭前有大桂樹,縛板樹上,題曰『桂樓』』。」偃仰 其中,歌詩自得。躬耕數畝,以供甘旨,但求親悅,餘不 顧也。
《話腴》:「明之象山士子史本有木樨,忽變紅色,異香,因 接本獻闕下。高廟雅愛之,畫為扇面,仍製詩以賜從 臣。自是四方爭傳其本,歲接數百,史氏由此昌焉。一 卉之微,香色稍異,能動至尊,入品題,且昌其主,可以 人而不如木乎。」
《客座新聞》:「衡山神祠,其徑綿亙四十餘里,夾道皆合 抱,松桂相間,連雲蔽日,人行空翠中。而秋來香聞十 里,計其數云一萬七千株,真神幻佳境。」
《弇山園記》:芙蓉池之西北度,有小橋,崇阜若馬脊,皆 植桂,凡數十百樹,曰「金粟嶺。」
《湧幢小品》:蘭溪高子章先世封樹之地,兩桂當庭,取 東坡「何氏讀書堂」語,扁曰「香入雲。」杜端父為之賦曰: 「緣曾分月種,故發入雲香。」子章曰:「似矣,請更數語。」端 父再屬長篇云:「山麓有庭存古意,不種凡花惟種桂苔封蘚剝迸鱗皴,雪勁霜頑聳蒼翠。栽培豈解一日 成,愛惜至今猶不易。來人不必問典型,對此儼然前 輩是。樹前翁仲不可求,樹下子孫能幾世。子孫立竹 滿庭除,前人於此見心事。近年喬木幾家存,是中林 壑何陰翳。前人種樹愛讀書,種時已喻書中義。後人 讀書念前人,對樹類能歌蔽芾。八月九月秋風高,金 丹變化乘飄飄。朝元顧祖歸寒殿,仙香直入干雲霄。 老兔癡蟾開鼻孔,奏徹虛皇應得寵。」虛皇錫賚萬瓊 瑤,賞君愛護《月中種》。
《七曲山記》「文昌殿後為桂香殿,丹粟秋飄,一邑盡染, 彌月猶馥。」
《花史》:無瑕嘗著素裳折桂,明年開花,潔白如玉,女伴 折取簪髻,號「無瑕玉花。」
《杭州府志》:「張君房為錢塘令,夜宿月輪山寺。僧報曰: 『桂子下塔。遽起,望之紛如煙霧,回旋成穗,散墜如牽 牛子,黃白相間,咀之無味』。」
《祁門縣志》:「永樂癸未,明倫堂西桂樹叢生,挺二枝,高 絕,花先眾枝,香清殊常。是秋黃汝濟、汪宗順二人充 貢,並領鄉舉。」
《應城縣志》:「正統八年八月,應城學宮桂花黃變紅。」 《祁門縣志》:「景泰癸酉秋初,明倫堂前桂樹挺生紅花 二枝,樹久花本黃,故足瑞。是秋葉琦發解南畿,同科 者六人。」
《餘姚縣志》:龍山朱氏庭中有白木犀,忽吐丹花,占曰: 「此狀元兆。」已而王海日華宅其所,果中狀元。
《婺源縣志》:「成化丁未,知縣藍章廳舍桂一株,植久,至 是始結子,纍纍如葡萄狀,味甘美可食。」
《桐廬縣志》:「成化七年夏五月,明倫堂下老桂忽噴異 香,眾訝諦視,惟姚綱得一花於老幹間,是秋中亞魁。」 《巢縣志》:「弘治五年春二月,縣學桂早花。」
《湘潭縣志》:「嘉靖癸丑冬,有老桂一株,結實大如棗,味 甘如蔗,歷歲暮嚴寒,實猶不絕。陳令應信作亭以紀 之。在縣署北,後人往往見青衣女郎數人出入樹根 中,遂以為怪,樹乃見伐。」
《浮梁縣志》:「嘉靖三十一年,北隅侯有功家大鍋內泔 水中生桂花數十枝,爛如金粟,微有香。是年有功登 鄉舉,癸丑進士。」
《貴州通志》:平越府福泉山,在府城內南隅,仙人張三 丰修真處。浴山池傍有古桂一株,久枯。明萬曆間,有 丐者浴於池,寺僧穢之,丐者曰:「無傷也,吾能為若活 此樹。」乃掬水沃其根,挂巾於樹而去。是年桂復榮,人 始知三丰再來也。
《巢縣志》:「萬曆十六年元日,桂花開。」
《南康府志》:「萬曆十九年辛卯二月,建昌儒學內桂花 結子,是年生員徐中素中鄉榜。次年壬辰,教諭黃士 吉中甲榜。」
《溧水縣志》「萬曆二十三年乙未正月上旬,儒學桂樹 華。」
《貴州通志》:「萬曆二十九年夏五月,雨桂子於貴陽。 三十三年夏四月,雨桂子。」
《寧鄉縣志》:「天啟癸亥,明倫堂兩桂盛開,結子盈枝,次 年再實。」
《德清縣志》:「天啟三年,文廟前大桂開花數十朵,各八 九瓣,大如茉莉樹,花謝落,此獨芳茂。」
《昆陽州志》:「崇禎三年八月,原任平越通判楊士芳有 黃桂一株,忽開紅桂一枝,色如硃砂。州守紳士詣家 相賀,以為和氣所致云。」
《六合縣志》:烏石山在縣西北四十五里,上有烏石寺, 旁有古桂,扶疏蒼蔚,行者望樹而赴寺焉。每花時,香 達十里許,惜牆圍湫隘。土人云:「西北山中樹,遂無此 大。」
唐氏園有古桂十餘株,翠碧如垂天之雲,尤為怪瑋。 《婺源縣志》:「古桂在甲道六山下,宋平章馬廷鸞手植, 至今尚存,輪囷盤曲,與他桂獨異。其後裔扶乩稱馬 公來,題聯有『六世祖碧梧,老去尚存丞相府;五百年 丹桂,時來應放狀元花』之句。」
《黟縣志》:「雙桂在縣後堂,香聞數里。」
《涇縣志》:「桂山縣西北十里,高十餘丈,山多桂樹。」 《嘉定縣志》:「真如侯氏宅,老桂高數丈,大數圍,蔭五畝。 宅,宋元時物,每花時,香聞十里外。」
《松江府志》:「丹桂樓在南錢村,有紅木樨數株,因名。」 《臨安縣志》:「開化院古桂,大可數圍,高踰十尋。秋時花 繁金粟,風送旃檀妙香,聞於十里。」
《石門縣志》:「桂山在明倫堂後,高五丈餘,舊多桂樹,故 名。」
《山陰縣志》:「延桂閣在府治中,前有巖桂甚古。」
《東陽縣志》:「面香閣在縣治西北隅,四圍皆植岩桂,因 名。」
《永康縣志》:「桂岩山去縣十五里,中有木樨,故名。」 《西安縣志》:「塘臺山在縣東三十里盈川鄉,高可數里, 上有池,深不可測,池畔老桂二株皆合抱,開時香聞數里。」
《常山縣志》:「桂岩在縣北二十里,上有桂樹百餘株,不 種自生,過秋花發,風送清香數里。」
《玉山縣志》:「雙桂井在縣治內正衙之北,泉甘而美,四 時不竭。昔人植二桂於上,故名。」
《貴溪縣志》:「秋香原在縣北十四都,多桂樹,秋香襲人, 故名。」
《臨川縣志》:「仙桂峰,古會仙觀也。東巖丹桂一株,為浮 丘公手植,根不甚深,盤繞石外。每歲四季花,花而香, 間亦不花而香。都人士以祈夢至者,聞則必貴,故山 以仙桂傳而觀之,名隱。」
《萬安縣志》:「五桂巖前,古桂森立,每花開,香聞數里。」 《重慶府志》:「涪州南長灘里內巖下有古桂樹,花不常 開,其年有士登科則花。」
《彭水縣志》:「龜池山去縣城一百里,上有桂樹,秋發黃 花,冬開赤花。」
《寧祥縣志》:「雙桂峰,桂樹鬱茂,秋香拂人。」
《從化縣志》:「桂峰在縣北二百里,其上多產桂樹。」 《龍門縣志》:「桂峰山在縣北七十里,多桂花,秋風時來, 香聞十里。」
《嶍峨縣志》:「桂峰在縣城南三里,層巒疊嶂,多產春桂, 望之蔚然可觀。」
《大理府志》:「浪穹縣縣治之西,學宮之右。四桂雙雙樹 立,秋吐蕊珠,背負古松,呼風送馥,居然幽勝。」
《趙州志》:「金桂山,古有金桂生其嶺,鬱然成林,因名。」
桂部雜錄
[编辑]《禮記·檀弓》:曾子曰:「喪有疾,食肉飲酒,必有草木之滋 焉,以為薑桂之謂也。」
《莊子》:「桂可食,故伐之。」
《尸子》「春華秋英曰桂。」
《呂氏春秋》:「物之美者,招搖之桂。」
《韓詩外傳》:薑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
《春秋運斗樞》,椒桂連名士起。
《春秋》「潛潭,巴宮桂鳴,下土諸侯另有聲。」〈注〉桂,好木,植 於宮中,猶天子封有聲譽者為諸侯。今乃鳴,是乃成 其聲名於下土之祥也。
《鹽鐵論》:「山林不讓薑桂,以成其崇;君子不辭負薪之 言,以廣其名。」
《說文》:「桂,江南木,百藥之長。」
《晉書陸機傳論》:「蘭植中塗,必無經時之翠;桂生幽壑, 終保彌年之丹。非蘭怨而桂親,豈塗害而壑利?而生 滅有殊者,隱顯之勢異也。」
《褚氏遺書》:「善用藥者,薑有桂之效。」
《金樓子》:「桂花不實,玉卮不當。」
夫翠飾羽而體分,象美牙而身喪。蚌懷珠而致剖,蘭 含香而遭焚。膏以明而遂煎,桂以蠹而成疾。
《酉陽雜俎》: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 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其人姓吳名剛, 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釋氏書》言:「須彌山南面 有閻扶樹,月過樹,影入月中。」或言月中蟾桂,地影也, 空處水影也。此語差近。
大凡木脈皆一脊,唯桂葉三脊。
《兼明書》,代人謂及第為折月桂者,明曰:「昔者郄詵射 策登第,天子問之曰:『卿自以為何如』?對曰:『臣以為桂 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今人謂為折月桂,何其謬歟! 且月中無地,安得有桂?蓋以地影入於月中,似樹形 耳。」
《夢溪筆談》:楊文公《談苑》記江南後主患清暑閣前草 生,徐鍇令以桂屑布磚縫中,宿草盡死。謂《呂氏春秋》 云:「桂枝之下無雜木」,蓋桂枝味辛螫故也。然桂之殺 草木,自是其性不為辛螫也。《雷公炮炙論》云:以桂為 丁,以釘木中,其木即死。一丁至微,未必能螫大木,自 是其性相制耳。
《避暑錄話》:蘇子瞻在惠州作桂酒,嘗問其二子邁過, 云「一試之而止,大抵氣味似屠蘇酒。」二子語及,亦自 撫掌大笑。劉禹錫《傳信方》有桂漿法,善造者署月,極 快美,凡酒用藥,未有不奪其味者,況桂之烈,楚人所 謂桂酒椒漿者,安知其為美酒?但土俗所尚,今欲因 其名以求美,亦過矣。
世以登科為折桂,此謂郄詵對策東堂,自云桂林一 枝也。自唐以來用之。溫庭筠詩云:「猶喜故人先折桂, 自憐羈客尚飄蓬。」
《演繁露·東堂桂》:晉郄詵試東堂得第,自言猶桂林一 枝。東堂者,晉宮之正殿也。山謙《丹陽記》曰:「前殿,正殿 也。東西堂,魏制也,在周為小寢也。」
《物類相感志》:「木樨蛀者,用芝麻梗帶殼束懸樹上。」 《聞見後錄》:蜀中喜事者南歸,多載木犀花,以來種之 皆生。或擇嫩條,接冬青枝間亦生,豈其類也?謂「萬年
枝」者,冬青也;玉樹者,槐也。宮苑中多此二木,特易以美名。冬青又名「凍青」,貴其有歲寒不改之節。故司馬長卿謂之「女貞」,自不為文君地也。
《學齋呫嗶》:《呂氏春秋》云:草木之花皆五出,雪花獨六 出。古今莫喻其理。獨朱文公謂地六為水之成數,雪 者水結為花,故六出。或言花中惟岩桂四出之異。余 謂土之生物,其成數五,故草木花皆五。惟桂乃月中 之木,居西方,地四乃西方金之成數,故四出而金色, 且開於秋云。此桂之在《離騷》以喻君也。先師魏鶴山 《岩桂》詩云:「虎頭點點開金粟,犀首纍纍佩印章。」自注 云:「顧虎頭善畫金粟佛,公孫衍佩五國相印。」真善借 諭而體物矣。余亦嘗賦《岩桂》云:「四出花中異,三開格 外芳。名高評月品,韻勝賞秋香。」或者頗許之,以為弗 可移賦他花木也。
《澄懷錄》:韓熙載云:「對花焚香,木樨宜龍腦。」
《三餘贅筆》:「曾端伯以巖桂為仙友,張敏叔以桂為仙 客。」
《瓶史》木樨毬子,早黃為上。
「浴木樨。」宜清慧兒。
《木樨》以芙蓉為婢。
《瓶花譜》:「二品,八命巖桂。」
《瓶史》月表:「八月,花盟主」丹桂木樨「九月花客卿」月《桂 花曆》「八月桂香飄」
桂部外編
[编辑]《神仙傳》:「離婁公服竹汁,餌桂得仙。」
《搜神記》:「彭祖者,殷時大夫也,姓籛名鏗,帝顓頊之孫, 陸終氏之中子,歷夏而生商,末號七百歲,常食芝桂。」 《列仙傳》:「范蠡好食桂,飲水,賣藥人間,世世見之。」 《拾遺記》:「王母與燕昭王遊於燧林之下,說炎帝鑽火 之術,取綠桂之膏,燃以照夜,忽有飛蛾御火,狀如丹 雀,來拂於桂膏之上。」
《抱朴子》:「趙佗子服桂二十年,足下生毛,日行五百里, 力舉千斤。」
《廣州記》:「桂父常食桂葉,眾知其神,尊事之。一旦與鄉 曲別,飄然入雲。」
《天地運度經》:「太山北有桂樹七十株,天神青腰玉女 三千人守之。其實赤如橘,人食之一年,仙官迎之,常 有九色飛鳳、寶光珠雀鳴集於此。」
《宣室志》:「交城縣南十數里,常夜有怪見於人,多悸而 病且死焉,里人患之久矣。其後里中人有執弧矢夜 行者,縣南見一魁然若巨人狀,衣朱衣,以皁巾蒙其 首,緩步而來,欹偃若甚醉者。里人懼,即引滿而發,果 中焉,其怪遂退,里人懼少解,即北走至旅舍,且語其 事。明日抵縣城,見郭之西丹桂,有一矢貫其上,果里」 人之矢,取之以歸,鏃有血甚多,白於縣令,令命焚之, 由是縣南無患。
梫部彙考
[编辑]圖闕
《本草綱目》。
梫木集解
[编辑]陳藏器曰:「梫木,生江東林筤間。樹如石榴,葉細,高丈 餘。四月開花,白如雪。」
李時珍曰:「此木今無識者,其狀頗近山礬,恐古今稱 謂不同爾。」
氣味
苦平無毒。
主治
陳藏器曰:「破產後血,煮汁服之。其葉煎汁洗瘡癬。搗 碎封蛇傷。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