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032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三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三十二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三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三十二卷目錄

 醫部彙考十二

 黃帝素問十二三部九候論篇第二十 經脈別論篇第二十一

藝術典第三十二卷

醫部彙考十二

[编辑]

《黃帝素問十二》

[编辑]

《三部九候論篇第二十》

[编辑]

《馬蒔》曰:中有三部九候等法,故名篇。

黃帝問曰:「余聞《九鍼》於夫子,眾多博大,不可勝數。余 願聞要道,以屬子孫,傳之後世,著之骨髓,藏之肝肺, 歃血而受,不敢妄泄。令合天道,必有終始。上應天光, 星辰歷紀;下副四時五行,貴賤更互,冬陰夏陽,以人 應之奈何?願聞其方。」岐伯對曰:「妙乎哉問也!此天地 之至數。」首數字上聲末去聲屬囑同令平聲

王冰曰:「歷紀,謂日月行歷於天,二十八宿三百六十五度之分紀也。言以人形血氣,榮衛周流,合時候之遷移,應日月之行道。然斗極旋運,黃赤道差,冬時日依黃道近南,故陰多;夏時日依黃道近北,故陽盛。夫四時五行之氣,以王者為貴,相者為賤也。道貫精微,故云妙問。」 至數,謂至極之數也。張志聰曰:此論九鍼「九候之道。夫天地之大數,始於一,而終於九。聖人明天地之數,一而九之,故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黃鐘數焉。鍼應其數,一者天也。天者陽也。肺應天,為五臟六腑之華蓋。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陽也;二者,地也。人之所以應土者,肉也。三者,人也;人之所以生成者,血脉也。四者時也。時者四時八風之氣也。五者音也,音者冬夏之分,分於子午,陰與陽別,寒與熱爭,兩氣相搏也。六者律也,律者調陰陽四時,合於十二經脉也。」 七者星也,星者人之七竅也。八者風也,風者人之股肱八節八正之虛風,八風之邪舍於骨節腠理之間也。九者野也,野者人之節解皮膚之間也。此天地之至數,上應天光星辰歷紀,下副四時五行,中合人之九臟九竅,三部九候也。「貴賤更互」 者,四時五行之氣,以王為貴,而相為賤也。冬陰夏陽者,下文所謂沈細懸絕,為陰主冬;躁盛喘數,為陽主夏也。帝言九鍼之道,以通其意於《鍼經》,今願聞簡要之道,是以伯答三部九候之法。

帝曰:「願聞天地之至數,合於人形血氣,通決死生,為 之奈何?」岐伯曰:「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一者 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應九野。故 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虛實, 而除邪疾。」

王冰曰:「九,奇數也。故天地之數,斯為極矣。三部者,言身之上、中下部,非謂寸、關、尺也。三部之內,經隧由之。故察候存亡,悉因於是。鍼之補瀉,邪疾可除也。」

張志聰曰:「始於一,終於九者,天之數也。」 「曰天地之至數」 者,言天包乎地,地氣通於天也。一者,奇也,陽也,故應天。二者,偶也,陰也,故應地。三者,參也,故應人。因三才而三之,則為九,以應九野。九野者,九州分野,上應天之二十八宿也。人有三部,部有三候者,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也。決死生者,觀其形氣,別其陰陽,調其血脉,察其腑臟,以知死生之期也。「處百病」 者,表裡陰陽,寒熱、虛實之為病也。「調虛實」 者,實則瀉之,虛則補之也。「除邪疾」 者,去血脉,除邪風也。

帝曰:「何謂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 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導之,乃以 為真。上部天,兩額之動脉;上部地,兩頰之動脉。上部 人,耳前之動脉。中部天,手太陰也;中部地,手陽明也; 中部人,手少陰也。下部天,足厥陰也;下部地,足少陰 也;下部人,足太陰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腎, 人以候脾胃之氣。」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 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氣,人以 候心。」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 有人。天以候頭角之氣,地以候口齒之氣,人以候耳 目之氣。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 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九分為九野, 九野為九臟。故神臟五,形臟四,合為九臟,五臟已敗, 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王冰曰:指而導之,乃以為真,言必當諮受於師也。《徵四失論》曰:「受師不卒,妄作雜術,謬言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後遺身咎」 ,此其誡也。下部之天以候肝,足厥陰脉行其中也。地以候腎,足少陰脉行

其中也;人以候脾胃之氣,足太陰脉行其中也。脾臟與胃,以膜相連,故以候脾兼胃也。中部之天以候肺,手太陰脉當其處也;地以候胸中之氣,手陽明脉當其處也。《經》云:腸胃同候,故以候胸中也。人以候心,手少陰脉當其處也。上部之天,位在頭角之分,故以候頭角之氣。上部之地,位近口齒,故以候之。上部之人,位當耳前,脉抵於目外眥,故以候之。所謂神臟者,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腎藏志也。以其皆神氣居之,故云「神臟」 也。所謂形臟者,如氣外張,虛而不屈,含藏於物,故云「形臟」 也。所謂形臟四者,一頭角,二耳目,三口齒,四胸中也。夭,謂死色異常之候也。色者神之旗,臟者神之舍,故神去則臟敗,臟敗色見,異常之候,故死也。

馬蒔曰:「此詳論人必有三部,各部有三候,而合為九臟,應於九野,所以為天地之至數也。上部有天、有地、有人。天者,兩額之動脉,即下文天以候頭角之氣,此脉在額兩旁,瞳子髎聽會等處,動應於指,足少陽脉氣所行也。地者兩頰之動脉,即下文地以候口齒之氣,此脉在鼻孔下兩旁,近於巨髎之分,動應於指,足」 陽明脉氣所行也。人者,耳前之動脉,即《下》文人以候耳目之氣,此脉在耳前陷者中,絲竹空、和髎等處,動應於指,手少陽脉氣所行也。凡此者,皆所以候之於頭面,故謂之上部也。中部有天、有地、有人。天者,手太陰肺經也,即《下》文「天以候肺」 之謂脉,在掌後寸口中,是謂經渠,動應於指,即手太陰脉氣所行也。地者,手陽明大腸經也,即下文地以候胸中之氣。此脉在手大指次指岐骨間,合谷之分,動應於指,手陽明脉氣所行也。人者,手少陰心經也,即下文人以候心之謂。此脉在掌後銳骨之端,神明之分,動應於指,即手少陰脉氣所行也。凡此者,皆所以候之於手,故謂之中部也。下部有天、有地、有人。天者,足厥陰肝經也,即下文「下部之天以候肝,此脉在毛際外,羊矢下一寸半,五里之分,臥而取之,動應於指,即足厥陰脉氣所行也。女子取太衝,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陷中。地者,足少陰腎經也,即下文地以候腎,此脉在足內踝後,跟骨上陷中,太谿之分,動應於指,即足少陰脉氣所行也。人」 者,足太陰脾經也,即下文人以候脾胃之氣,此脉在魚腹上,越筋間,直五里下箕門之分,動應於指,即足太陰脉氣所行也。凡此者,皆所以候之於足,故謂之下部也。頭手足,分上中下,為三部矣。而三部之中,又各有天地人,合則為九,所以應九野,而九野正合於吾身之九臟,故人有九臟,地有九野,「乃天地之至數,有如此者,五臟已敗,則其色必夭,夭者異於常候也,其人死矣。」 張志聰曰:「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是以一身之中有三部,一部之中而各有天地,人不知三部者,陰陽不別,天地不分,以實為虛,以邪為真,絕人長命,予人夭殃,故必捫循三部九候之盛虛而調之,乃」 以為刺法之真。足太陽為諸陽主氣,故主上部天;二陽之氣而主土,故為上部地;心主血而小腸為之使,人之所以生成者血脉也,故主上部人。此陽氣之在上也。朱永年所謂天主氣,足太陽為諸陽主氣也;地應肉,足陽明胃土之主肌肉也;人主血脉,手太陽與少陰相為表裡是也。五臟之應天者「肺,然臟為陰,故主中部天;陽明居中土,故主中部地,三以應人,人主血脉,心藏血脉之氣,故主中部人;厥陰為陰中之少陽,主春生之氣,故主下部天;腎為牝臟而居下,故主下部地;脾為陰臟而居中,故主下部人。」 「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腎,人以候脾胃之氣者」 ,是以下部之三候,以候膈下之三神「臟焉。肺屬金,主氣,故中部,天以候肺。心主血脉,而居肺之下,故人以候心。」 「胸中,膻中也,宗氣之所聚也,宗氣者,陽明水穀之所資生,故地以候胸中之氣。」 此以中部之三候,以候膈上之二神臟,中土之二形臟焉。太陽為諸陽主氣,其經脉上額交巔,會於腦,出於項,故天以候頭角之氣,足陽明之氣,胃「腑之所生也。其經脉起於鼻交頞中,上入齒中,還出俠口,環脣下,故地以候口齒之氣。手太陽者,少陰心臟之腑也,其經脉上目銳眥,入耳中為聽宮,故人以候耳目之氣。」 此以膺、喉、頭、首,以候上部三形臟焉,蓋陽臟之氣在上也。九野者,言身形之應九野也。左足應立春,左脅應春分,左手應立夏,膺喉頭首應夏至,右手應立秋,右脅應秋分,右足應立冬,腰尻下竅應冬至,六腑膈下三臟應中州。凡此九者,以候臟腑陰陽之氣,故九野為九臟。蓋以身形應九野,九野而合九臟,九臟外通九竅,九野外合九州,而皆通乎天氣,是以兼三才而三之,合為九九之數。《下經》云:「人生有形,不離陰陽。天地合」 氣。列為九野。分為四時。即此義也。夫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

「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是五臟之神,由腸胃津液之所生也。胃主化水穀之津液,大腸主津,小腸主液,膀胱者,津液之所藏。故以四腑為形臟,而人之陰陽、氣血、肌肉經脉,皆由此九臟之所生。五臟之神氣,由形臟之資生;五色之外榮,由五臟之所發。此以九臟九候之氣,而復歸重於五臟之神氣焉。

帝曰:「以候奈何?」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其 氣之虛實,實則瀉之,虛則補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後 調之,無問其病,以平為期。」度音鐸

王冰曰:實瀉虛補,此所謂順天之道。《老子》曰:「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也。」 血脉滿堅,病邪留止,故先刺去血,而後乃調之。不當詢問病者盈虛,要以脉氣平調為之期準爾。

馬蒔曰:「此承上文而言調病之法也。三部九候,固如上文所言矣。然醫工診候之法,必先度其形之肥,則知其氣之實,而實者有餘,可以瀉之;度其形之瘦,則知其氣之虛,而虛者不足,可以補之。凡此病者,皆必有邪,必先去其脉中之結血,以去其邪,而後調其虛實,以行補瀉。且無問其病之何如,惟補之瀉之,而以平為期可也。」 此論用鍼之法。而用藥者亦可以類推矣。

張志聰曰:「候者,候三部九候之脉而刺之也。肥人者,血氣充盈,膚革堅固,其氣濇以遲,刺此者宜深而留之。瘦人者,皮薄色少,血清氣滑,易脫於氣,易損於血,刺此者宜淺而疾之。實者邪氣盛也,虛者精氣奪也,宜瀉者迎而奪之,宜補者追而濟之。去血脉者,除宛陳也。蓋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然後瀉有」 餘,補不足,無問其病之可否,必候其氣至和平,而後乃出其鍼也。

帝曰:決死生奈何?岐伯曰:「形盛脉細,少氣不足以息 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氣者死;形氣相得者生;參伍 不調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 應如參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數者死。中部 之候,雖獨調,與眾臟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減者死; 目內陷者死。」數去聲

王冰曰:「度形肥瘦,調氣盈虛,不問病人,以平為準,死生之證,以決之也。若形氣相反,故生氣至危。《玉機真臟論》曰:『形氣相得,謂之可治。今脉氣不足,形盛有餘,證不相符,故當危也。危者,言其近死,猶有生者也。《刺志論》曰:『氣實形實,氣虛形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今脉細少氣,是為氣弱;體壯盛,是為形盛。形盛氣弱,故』』」 生氣傾危。其「形瘦脉大,胸中多氣則死」 者,蓋形瘦脉大,胸中氣多,形臟已傷,故云死也。凡如是類,皆形氣不相得也。參謂參校,伍謂類伍,參校類伍,而有不調,謂不率其常則病也。失,謂氣候不相類也。相失之候,診凡有七,即下獨小獨大是也。三部九候,上下左右,凡十八診也。如參舂者,謂大數而鼓如參舂杵之上下也。《脉要精微論》曰:「大則病進」 ,故病甚。不可數者,謂一息十至已上也。《脉法》曰:「人一呼而脉再至,一吸脉亦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四至曰脫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盡。」 今相失而不可數者,是過十至之外也。五至尚死,況十至者乎?中部左右凡六診也,上部下部已不相應,中部獨調,固非其久減於上下。是亦氣衰。故皆死也。減謂偏少也。目內太陽也。太陽之脉起於目內眥。目內陷者。太陽絕也。故死。所以言太陽者。太陽主諸陽之氣。故獨言之。

馬蒔曰:「此亦承上文而言,決死生之法也。形盛脉細,氣少息不足;形瘦脉大,多氣喘滿,即前篇形氣相失,謂之難治也。若形氣相得,即形盛脉大,形瘦脉細,乃前篇形氣相得,謂之可治。所以曰生。參之伍之,而眾脉相失,乖其常度,其人必病。夫不調曰病,而相失曰死,則有輕重之別也。曰病甚曰死,亦有別也。上文言」 三部之不相應者,為病為死,故中部之候,雖獨調和,然與上下二部之脉,彼此相失,其死必也。且中部之候,亦至相減,不得調和,則其死亦可必矣。不惟是也,足太陽之脉,起於目內眥,主諸陽經之氣,乃衛氣之行,從茲而始者。今曰「目已內陷」 ,則亦必死之驗也。

張志聰曰:形瘦者,正氣衰也。脉大者,病氣進也。胸中多氣者,氣勝形也;氣勝形者,邪氣盛而正氣脫也。天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氣,形氣和平,是為相得也。「參伍不調」 者,即獨大獨小,獨疾獨徐之意,此總言其不調者病。下節分言之,以知病之所在,皆相失者,非止於參伍不調矣。此臟腑陰陽之氣皆病,故死。夫脉之來去。隨氣降升。是以九候之相應。上下若一如參舂者。言脉之上至下去。左至右去。有如舂者之參差。彼上而此下也。此因邪病甚。而正為邪傷故也。然止言其來去之參差。至相失不可數。則其至數亦併錯亂也。此邪病更甚。而正氣將

脫故死。「中部天主氣,中部人主血,中部地主胸中之宗氣。」 夫上下左右之脉交相應者,血氣之循環也。臟腑之脉,得胃氣而至於手太陰者,宗氣之所通也。如中部之候雖獨調,與眾臟相失者,不得中焦之血氣以資養,故死。目者,五臟六腑之精氣也。「目內陷則死」 者,蓋由五臟六腑之精氣消滅,故驗之目也。

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獨小者病,獨 大者病,獨疾者病,獨遲者病,獨熱者病,獨寒者病,獨 陷下者病。」

王冰曰:「相失之候,凡診有七者,此之謂也。」 然脉見七診,謂參伍不調,隨其獨異,以言其病爾。

馬蒔曰:「此言九候之中,有七診之法也。言察九候之中,大小偏者病,疾遲偏者病,寒熱偏者病,脉獨陷下者病,名曰《七診》之法,而可以識九候中之病也。」

張志聰曰:夫九候之相應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如一部獨異,即知病之所在,而隨證治之。大小者,脈之體象也。疾遲者,脈之氣數也。寒熱者,三部皮膚之寒熱也。陷下者,沈陷而不起也。《鍼經》曰:「上下左右,知其寒溫何經所在,審皮膚之寒溫滑濇,知其所苦。」

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當踝而彈 之,其應過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應疾;中手渾 渾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應上不能至五寸,彈 之不應者死。是以脫肉身不去者死。中部乍疎乍數 者死。其脈代而鉤者病。在《絡脈》。九候之相應也,上下 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後則病,二候後則病甚,三候後 則病危。所謂後者。應不俱也。察其腑臟。以知死生之 期。必先知經脈。然後知病脈。真臟脈見者勝死。踝胡瓦切 蠕音軟中去聲數音朔

馬蒔曰:「此言診脈之有定所,正可以施七診而知諸病也。手踝之上,手太陰肺經脈也,應于中部,去踝五寸,手之踝骨在下,而從內廉至太淵穴,計有五寸。足踝之上,足太陰脾經脈也,應于下部,去內踝骨之上五寸,乃三陰交之上,漏谷之下也。蓋漏谷去踝六寸也。以其左手上去踝五寸,即太淵穴,左足上去踝五」 寸,即漏谷之下兩處,按其脉,則於右手右足當踝而彈之,若按右手右足之脉,則於左手左足彈之,蓋使左右相應也。其應過五寸以上,蠕蠕然,脉軟而和,故曰「不病。」 其脉應而速。中指渾渾然不清者病,中指徐徐然不應手者病,其應上不能至五寸,左右手足互相彈之,不應者死,蓋氣絕故不應也。凡曰「應」 者,應醫工之指下也。足太陰脾經之脉應在肉,是以脫肉不能行去者死。手太陰肺經之脉主乎氣,故中部乍疎乍數者死,氣之衰也。其脉代如鉤者,病在絡脉,鉤為夏脉,又夏氣在絡,故病在絡脉,絡脉受邪,則經脉自滯,故脉來中止而代也。九候之相應者,上下若一,不得相失,則遲速大小「相等,斯為可貴。其有不等者,一候後則病,二候後則病甚,三候後則病危。」 所謂候後曰病、曰甚、曰危者,脉來應手之際,左右上下,不得齊一也。又必察其腑臟,以知死生之期,即《陰陽別論》之所謂別於陽者,知病忌時;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也。又必先知各經自然之經脉,然後知各經適然之病脉。凡真臟脉來見者。至於相勝之日時而死矣。

張志聰曰:此候生陽之氣,以知病之死生也。諸陽氣者,太陽之所主也。《根結篇》曰:「太陽為開,開折則肉節瀆而暴病起矣。」 故暴病者,取之足太陽,視有餘不足,瀆者,皮膚宛焦而弱也。是以知病之所在,而又當候太陽之氣焉。《衛氣篇》曰:「足太陽之本,在跟上五寸中,而氣在脛者,止之於氣街與承山踝上以下,必先按而在,久應於手,乃刺而予之。」 按:承山乃足太陽穴,在外踝上七寸。故以左手於病者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是在承山之下矣,庶右手於病者足上,當踝而彈之。蓋以左手取脉,庶右手得以在下而彈其應。過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是更過踝上五寸,而及於承山矣。故曰:「踝上以下,必先按而在久」 ,踝上者,謂去踝五寸以上;而及於承山以下者,謂承山以下而至去踝五寸之間。蓋以左手之三指,於踝上五寸,承山以下,以候太陽之氣,以察病之死生。故下文曰:「足太陽氣絕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 蓋九鍼之要,候氣為先,足太陽為諸陽主氣也。蠕蠕,微動貌,氣之和也,故不病其應疾而中手。「渾渾然」 者,急疾而太過也;「徐徐然」 者,氣之不及也。故皆主病。彈之不應,生氣絕於下,故不能上應也。「脫肉」 者,皮肉宛焦而弱也;「身不去」 者,開折而暴,病留于身也。言正氣虛而肉脫,邪留於身而不去者死也。太陽之氣者,論先天之生陽;榮衛氣血者,乃後天水穀之精氣。中部乍數乍

疎者,中焦之生氣欲絕也。夫血脉生於心,而輸於脾,代乃脾脉,鉤乃心脉。此復申明候足上中部者,候中下二焦之生氣,如病在絡脉者,其脉代而鉤也。夫人生有形,不離陰陽,天地合氣,別為九野,是以九候之相應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後不應,是天地人之氣失其一,故主病;二候後不應,是三部之中失其二矣,故主病甚。三候後不應,是三者皆失,故主病危。察腑臟,知死生之期者,腑為陽,臟為陰,知陽者,知病所從來,知陰者,知死生之期也。尤必先知經脉,而後知病脉所從來。真臟脉見者,至其所勝尅之日時而死。

足太陽氣絕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

王冰曰:「足太陽脉,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俠脊抵腰中。其支者,從肩髆別下貫臀,過髀樞,下合膕中,貫腨循踵,至足外側。太陽氣絕,死如是矣。」

馬蒔曰:「此舉足太陽經之氣絕者,必其證之可驗也。」

張志聰曰:此復結上文,其應上不能至五寸,彈之不應者,足太陽之氣絕也。足太陽主筋,陽氣者柔則養筋,是以太陽氣絕,筋攣急而足不可屈伸。太陽之脉,起於目內眥,為目上綱脉系,絕,故死必戴眼 。張二中云:「足不可屈伸,太陽之氣絕也。死必戴眼,太陽之脉絕也。」

帝曰:冬陰夏陽奈何?岐伯曰:「九候之脉,皆沈細懸絕 者為陰,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數者為陽,主夏,故 以日中死。是故寒熱病者,以平旦死;熱中及熱病者, 以日中死;病風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其脉 乍疎乍數,乍遲乍疾者,日乘四李死。」

王冰曰:「冬陰夏陽,言死時也。位無常居,物極則反,乾坤之義。陰極則龍戰於野,陽極則亢龍有悔,是以陰陽極,脉死於夜半日中也。平旦木旺,木氣為風,故寒熱病死,亦物極則變,是寒熱病,風薄所為也。熱病日中死,陽之極也。病風日夕死,卯酉衝也。病水夜半死,水王也。乍疎乍數,乍遲乍疾,脾氣絕也。辰戌丑未,土寄王之,脾氣絕,故日乘四季死。」 馬蒔曰:「脉凡沈細懸絕者為陰,必死於夜半,以脉與時皆陰也。盛躁喘數者為陽,必死於日中,以脉與時皆陽也。病發寒熱者,本於感風,風為足厥陰肝經所感,其死必以平旦,屬甲乙木也。內熱及凡熱病者,本於有火,火為手少陰心經所屬,其死必以日中,屬丙丁火也。病風者,必足厥陰肝經感之,其死又以日夕屬申酉,金而與木相尅也。凡病水者,必足少陰腎經主之,其死必以夜半,屬壬癸,水也。脾絕其死必以日乘四季,屬辰戌丑未,土也。張志聰曰:『冬至之子,陰之極也,陰極而一陽初生,陰氣始下。夏至之午,陽之極也,陽極而一陰初生,陽氣始下。是陰陽之氣分於子午也。至春分之時,陽氣直上,陰氣直下。秋分之時,陰氣直上,陽氣直下』」 ,是陰陽離別也。寒熱者,陰陽之氣也。陰陽分別,而復有交合,故寒與熱爭而兩氣相搏也。此言三部九候之中,有天地陰陽四時五行之氣。若九候之脉,皆沈細而絕,無陽氣之和,此為陰而主冬,故死於夜半之子。如盛躁喘數,而無陰氣之和,此為陽而主夏,故死於日中之午,皆陰陽偏絕之為害也。寒熱病者,陰陽相乘而為寒為熱也。《本經》云:因於露風,乃生寒熱病,風者,亦為寒熱病也。平旦日夕,係陰陽兩分之時,寒熱者,乃陰陽兩傷之病,是以應時而死。熱中熱病者,陽盛之極,故死於日中之午。病水者,陰寒之「邪,故死於夜半之中。土位中央,王於四季,其脉乍疎乍數,乍疾乍遲,乃土氣敗而不能灌溉四臟,故死於辰戌丑未之時也。」

形肉已脫,九候雖調,猶死。七診雖見,九候皆從者,不 死。所言不死者,風氣之病,及經月之病,似七診之病 而非也,故言不死。若有七診之病,其脈候亦敗者,死 矣。必發《噦噫》。

玉冰曰:「形肉已脫,九候雖調,猶死,亦謂形氣不相得也。證前脫肉身不去者,九候雖平調,亦死也。但九候順四時之令,雖七診互見,亦生矣。風病之脈大而數,經月之病,脈小以微,雖候與七診之狀略同,而死生之證乃異,故不死也。」 雖七診見九候從者不死。若病同七診之狀,而脈應敗亂,縱九候皆順,猶不得生也。胃精內竭,神不守心,故死之時發為噦噫。《宣明五氣篇》曰:「心為噫,胃為噦」 也。

馬蒔曰:此舉形肉已脫者為死。七診見者,唯風氣與經月之病為不死,餘則九候敗而亦為死也。夫形肉在人,猶堂室之有牆壁也。形肉已脫,則九候之脈,雖調猶死,即上文所謂脫肉身不去者死也。上文言七診為病者詳矣。若七診雖見,九候之脈,皆與各經相宜者不死。所謂不死者,以其有風氣之病,為有外邪「《月經不行》之病。為有姙娠。」 則似有

七診之病,而實非真七診也,故言不死。若除風氣經病之外,而有七診之病,其九候亦敗者死矣。張志聰曰:「形歸氣,氣生形,形氣已敗,血脉雖調猶死。」 言七診之死,因氣而見於脉,非血脉之為病也。七診者,謂沈細、懸絕,盛躁、喘數,寒熱、熱中病,風病,水土絕於四季也。九候皆從者,謂上下若一,無獨大獨小也。夫七診者,乃陰陽之氣,自相分離,是以應時而死。若因邪病而有似乎七診者,不死也。風氣之病,病風也,病風而陰陽相離,期以日夕死。如病風而陰陽和平,九候若一,不死也。經月之病,病水也,病水而沈細懸絕,期以夜半死;病水而陰陽和平,九候皆從,不死也。蓋言七診之死,死於陰陽分離,不因邪病而有應時之死也。復申明七診之病,見沈細盛躁之脉者,病氣而見於脉也。若七診之病,其脉亦敗者,病氣而脉亦病也,故必發噦噫。蓋胃氣敗者,其聲噦,胃氣逆而上走心為噫,胃主氣而心主脉也。

必審問其所始病,與今之所方病,而後各切循其脉, 視其經絡浮沈,以上下逆從循之。其脉疾者不病,其 脉遲者病,脉不往來者死,皮膚著者死。

玉冰曰:「方,正也,言必當原其始而要其終也。脉疾則氣強盛,故不病;脉遲則氣不足,故病。脉不往來則精神去,故死。」 皮膚著者,死,骨乾枯也。

馬蒔曰:「此亦詳診脉之法也。」 張志聰曰:「始病者,病久而深也;方病者,新受之邪,病之淺也。各切循其脉者,切其病之在陰在陽,在臟在腑也。夫病久者,其脉沈而逆,方病者,其脉從而浮,故當視其經絡浮沈,以上下之逆從循之。夫邪傷經脉,則脉數疾,故其脉疾者,知不病在《七診》也。陰陽臟氣受傷,則其脉遲,故脉遲」 者,知其病在七診也。脉不往來者,有七診之病,而脉候亦敗也。皮膚著者,病久而肉脫也。《根結篇》曰:「皮膚薄著,毛腠夭焦,予之死期。」 此言方病而傷於形身經絡者不死;病久而傷五臟陰陽之氣者死。故曰:「經病者,治其經,孫絡病者,治其孫絡血。」 若五臟陰陽之氣已絕於內,而欲以鍼石治其外者,未「之有也。」

帝曰:「其可治者奈何?」岐伯曰:「經病者,治其經,孫絡病 者,治其孫絡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經絡。其病者在 奇邪,奇邪之脈,則繆刺之,留瘦不移,節而刺之,上實 下虛,切而從之,索其結絡脈,刺出其血,以見通之。」

玉冰曰:經病治經,謂求其有過者。治孫絡血,言有血留止,刺而去之。《靈樞經》曰:「經脈為裡,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絡。」 由是孫絡則經之別支而橫者。奇謂奇繆不偶之氣,而與經脈繆處也,由是故繆刺之。繆刺者,刺絡脈,左取右,右取左也。留瘦不移,謂病氣淹留,形容減瘦,證不移易,則消息節級,養而刺之。此又重明前經,無問其病,以平為期者也。結,謂血結於絡中也,血去則經隧通矣。《前經》云:「先去血脈,而後調之」 ,明其結絡,乃先去也。馬蒔曰:「此詳言諸病之刺法也。病有在經者,治其經穴,如肺病治經渠之謂。病有在孫絡者,治其孫絡之結血。血病及身有痛者,合經穴絡穴而治之。其有奇邪,適然所中」 者,則取絡脈以繆刺之,左取右,右取左也。有等上實下虛,當切而從之,必其有結絡之脈,故上下不通,當索其結處,而刺出其血,以見通之,即上文「刺孫絡」 「絡脈」 之謂也。

張志聰曰:「孫絡病,去其孫絡血者,蓋病在孫絡,其邪更淺,故當出其血而瀉之。血病者,邪傳舍於絡脈,在絡之時,痛於肌肉,故身有痛也。蓋言病在經之深者,治其經,病在孫絡之淺者,治其孫絡,病在經絡,淺深之間,而痛及於肌肉者,治其經與絡也。」 奇邪者,邪不入於經,流溢於大絡,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絡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與經相干,而布於四末,其氣無常處,不入於經俞,故宜繆剌之。留瘦不移者,留淫日深,著於骨髓,故即於節而刺之。蓋病在脈絡者取之脈,病在骨節者治其節也。《刺節真邪篇》曰:「六經調者,謂之不病,雖病,謂之自已。」 一經上實下虛而不通者,此必有橫絡盛加於大經,令之不通,視而瀉之,所謂解結也。故上實下虛者,有橫絡盛加於經,以致上下不通,而有虛實也。「切而從之」 者,切其某經之所阻,而從治之也。「索其結絡」 者,索其橫絡之結,而刺出其血,以見通之者,視而瀉之也。以上言病在經脈,為可治也。

「瞳子高者,太陽不足。戴眼」者,太陽已絕。此決死生之 要,不可不察也。

王冰曰:「此復明前太陽氣欲絕,及已絕之候也。」 馬蒔曰:「上文言足太陽氣絕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然須知瞳子高者,乃太陽不足,欲絕而未絕;戴眼者,乃太陽已絕,欲甦而不能,此內有死生之分,不可不察也。」

張志聰曰:「夫九鍼九候之道,貴在神與氣。心藏神。」

而為陽中之太陽,腎為生氣之原,而膀胱為之表裡,是以獨候手足之太陽者,太陽主諸陽之氣也。瞳子高者,乃太陽之神氣不足,蓋手太陽之脈,上頰,至目銳眥,其支者抵鼻,至目內眥,虛則經氣急,而瞳子高大矣。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系氣絕,故死必戴眼。雖然,手足之經氣,交相貫通,手經之不足,緣生氣之衰微。如生氣脫於下。手太陽先絕於上矣。故虛於上者宜補之。絕於下者為死證。所謂木敷者其葉發。絃敗者其音嘶。

手指及手外踝上五指留鍼。

王冰曰:「手指」云云,蓋錯。請幫助識別此字。文也。馬蒔曰:「疑是第七節中『手徐徐然下』之脫簡文。」張志聰曰:此復申明瞳子高者,太陽不足於上也。手太陽之脉,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外踝上者,在手外側踝上也。五指者,第五之小指也。言太陽不足,當於手指及外踝上之後,谿五指之少澤上,留鍼以補之。蓋候足太陽之氣者,於足上去踝五寸而彈之。補手太陽者。當於手外踝上五指而取之。此手足之經氣。交相貫通。先不足於上。而後絕於下也。 張二中曰:「瀉者出血。補者留鍼。」

《經脈別論篇第二十一》

[编辑]

馬蒔曰:「《內》言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之脈,各有分別,故名篇。」

張志聰曰:「言經脈」 、「病脈」 之各有分別。

黃帝問曰:「人之居處動靜勇怯,脈亦為之變乎?」岐伯 對曰:「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是以夜行則 喘出於腎,淫氣病肺;有所墮恐,喘出於肝,淫氣害脾; 有所驚恐,喘出於肺,淫氣傷心;度水跌仆,喘出於腎 與骨。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也。 故曰:『診病之道,觀人勇怯,骨肉皮膚,能知其情,以為』」 診法也。首為去聲恚音惠

王冰曰:「變謂變易常候。腎王於夜,氣合幽冥,故夜行則喘息,內從腎出也。夜行甚勞,因而喘息,氣淫不次,則病肺也。恐生於肝,墮損筋血,因而奔喘,故出於肝。肝木妄淫,害脾土也。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氣亂胸中,故喘出於肺。驚則神越,故氣淫反傷心矣。濕氣通腎骨,腎主之,故度水跌仆,喘出腎骨矣。氣有強弱」 ,神有壯懦。故殊狀也。通達性情。得其情狀。乃深識診。契物宜也。

馬蒔曰:「言五臟受傷,脈因此而變,診者當以此為法也。蓋腎屬少陰,衛氣夜行於陰,營氣以寐而養,夜行則喘息內出於腎。肺為腎母,子氣受淫,上干於肺,肺斯病焉。或墮墜而恐,則筋既受傷,血亦不納,其喘息內出於肝,而肝氣反餘,淫氣乘脾矣。驚則氣亂,喘息出於肺。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所勝妄行,心反傷焉。渡」 水跌仆,水通於腎,則喘出於腎與骨。若勇者氣散則無病,怯者氣著則為病矣。故診病之道,既觀人之勇怯骨肉皮膚,又知病肺害脾傷心,著腎之詳,則診法備矣。

張志聰曰:此論三部九候之法,必先知經脈生始之原,而後知九候之病脉;知五臟生尅之理,而後知死生之期。如人之居處安靜,其氣和平,自有經常之脉。若動作過用,則變而為病脉矣。腎屬亥子,而氣主閉藏,夜行則腎氣外泄,故喘出於腎。腎為本,肺為末,腎氣上逆,故淫傷於肺也。夫喘屬肺證,又曰:「陽明厥則喘」 ,汗出於肺主之皮毛,而生於胃腑之津液。此章首論喘,次論汗者,言經脈榮衛,生於胃腑水穀之津,而通會於肺氣,是有經常之理。如勞動過傷,則五臟氣逆,而脈亦為之變,故先論其變,而後論其常焉。墮驚、度水、跌仆,此數者,皆傷五臟之氣,勇者逆氣已過,正氣復順,怯者則留著為病,而見病脈矣。夫氣有勇怯。理有疎密。皮膚有厚薄。骨肉有堅脆。能知其情。以為診法之要。

故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 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 脾。故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於過用,此為常也。

王冰曰:「飽甚胃滿,故汗出於胃。驚奪心精,神氣浮越,陽內薄之,故汗出於心。骨勞氣越,腎復過疲,故持重遠行。汗出於腎,暴役於筋,肝氣罷極,故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謂動作施力,非疾走遠行也。然動作用力,則穀精四布,脾化水穀,故汗出於脾。過用,謂不適其性,而強勞為過即病生,此其常理。五臟受氣」 ,蓋有常於用。而過則是以病生。馬蒔曰。此言人之四時臟腑生病。皆起於過用。亦

診病者所當知也。「飲食入胃,太過於飽,食氣蒸迫,故汗出於胃。事有驚怖,致奪精神,心神外越,故汗出於心。所持則重,所行則遠,必骨以當之。惟腎主於骨,故汗出於腎。其走過疾,兼之恐懼,必筋以當之。惟肝主於筋,故汗出於肝。搖動其體,勞苦其形,必肉以當之。惟脾主於肉,故汗出於脾。」 此乃四時之在臟為陰,在腑為陽,其有病皆起於過用也。張志聰曰:「汗者水穀之津液,飽甚則胃滿,故汗出焉。血乃心之精,汗乃血之液。驚傷心氣,汗出於心,故曰奪精。若持重遠行,則傷骨,故汗出於腎也。疲勞傷筋,故汗出於肝也。如勞傷四體,故汗出於脾。春秋冬夏,四時陰陽,自有經常,血氣循行,各有調理。如動作過傷,則」 血氣妄逆而生病,此自然之理也。《口問篇》曰:「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陰陽喜怒,飲食居處。大驚卒恐,則血氣分離,陰陽破散,經絡厥絕,脈道不通,陰陽相逆,衛氣稽留,經脈空虛,血氣不次,乃失其常。是以驚恐恚勞,動作飲食,以致喘汗出者,皆使氣血不次,脈道失常。故欲知經度之循行,先」 識變常之逆氣。

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 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 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腑,腑精神明,留於四臟,氣歸 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飲入於胃,游 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 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 度以為常也。

王冰曰:「肝養筋故。」請幫助識別此字。散穀精之氣入於肝,則浸淫滋養於筋絡矣。濁氣,穀氣也,心居胃上,故濁氣歸心,淫溢精微入於脈,心主脈故也。脈氣流運,乃為大經,經氣歸宗,上朝於肺,肺為華蓋,位復居高,治節由之,故受百脈之朝會也。《平人氣象論》曰:「臟真高於肺,以行榮衛陰陽」,由此故肺朝百脈,然後乃布化精氣,輸於皮毛矣。腑謂氣之所聚處,是謂氣海,在兩乳間,名曰膻中。膻中之布氣者,分為三隧,其下者走於氣街,上者走於息道,宗氣留於海,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如是分化,乃四臟安定,三焦平均,中外上下,各得其所也。中外高下,氣緒均平,則氣口之脈而成寸。夫氣口者,脈之大要會也,百脈盡朝,故以其分決死生。水飲流下,至於中焦,水化精微,上為雲霧,雲霧散變,乃注於脾。《靈樞經》曰:「上焦如霧,中焦如漚」,此之謂也。水土合化,上滋肺金,金氣通腎,故調水道轉注下焦,膀胱稟化,乃為溲矣。《靈樞經》曰:「下焦如瀆」,此之謂也。從是水精布經氣行,筋骨成血,氣順配合四時寒暑,證符五臟陰陽,揆度盈虛,用為常道也。

馬蒔曰:「此言食入於胃者,精氣散於肝,歸於心而會於肺;飲入於胃者,輸於脾,歸於肺而下行於膀胱,亦診病者所當知也。食氣者,穀氣也。穀氣入胃,運化於脾,而精微之氣散之於肝,則浸淫滋養於筋矣。以肝主筋也。穀氣入胃,其已化之氣,雖曰精氣,而生自穀氣,故可名為濁氣也。心居胃上,而濁氣歸之,則浸淫」 滋養於脈矣,以心主脈也。心為諸經之君主而主血脈,脈氣流於諸經,諸經之氣歸於肺,肺為五臟之華蓋,受百脈之朝會,其精氣運於皮毛矣,以肺主皮毛也。肺曰毛,心曰脈,毛脈合精,而精氣行於腑。腑者,膻中也。「《靈樞》五味篇」 謂「大氣積於胸中」 ,「邪客篇」 謂「宗氣積於胸中」 ,刺節真邪篇謂「宗氣流於海」 者是也。膻中為腑,其精氣最為神明,而司呼吸,行經隧。始行於手太陰肺經,通於心、肝、脾、腎之四臟,而四臟之精,皆其所留。是氣也,平如權衡,惟其始於手太陰肺經而行之。故氣口者,即手太陰經之太淵穴也,與魚際相去一寸,又成寸口之名,真可以診吉凶而決死生也。然所食之穀有精氣,則所飲之水亦有精氣。方其飲入於胃,其精微之氣游溢升騰,上輸於脾。蓋脾附於胃之右,比胃為上,故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而肺行百脈,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分布於四臟,五臟並行乎水精,真有合於四時五臟,及古經《陰陽揆度》等篇之常義也,診病者可弗知歟。

張志聰曰:肝者土之勝制則生化,故散精於肝。肝者筋其應,故淫氣於筋。《經》曰:「穀入於胃,脈道乃通,血氣乃行。」 是榮衛氣血,皆水穀之所資生,而水穀入胃,各有淫散輸轉之道,故又必先知經脈生始之原,而後知病脈也。又曰:受穀者濁,胃之食氣,故曰濁氣。胃絡上通於心,故入胃之食氣歸於心,子令母實也。心氣通於脈。故淫精於脈。脈氣者。水穀之精氣。而行於經脈中也。經,大經也。言入胃之穀氣。先淫氣於脈。百脈之經氣。總歸於大經。經氣歸於肺。是以百脈之氣。皆朝會於肺也。肺合皮毛。故復輸精於皮毛。夫皮膚主氣。經脈主血。毛胍合精者。血氣相合也。六腑為陽。故先受氣。腑精神明者。

六腑之津液相成,而神乃自生也。穀氣入胃,淫精於脈,乃傳之肺,肺氣散精,行氣於腑,腑精留於四臟,以養五臟之氣,故曰「穀入於胃,乃傳之肺。」 五臟六腑,皆以受氣。權。衡,平也,言脈之浮沈出入,陰陽和平,故曰權衡以平。五臟六腑,受氣於穀,淫精於脈,變見於氣口,以決其死生也。入胃之飲,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蓋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肺應天而主氣,故能通調水道而下輸膀胱,所謂地氣升而為雲,天氣降而為雨也。水精四布者,氣化則水行,故四布於皮毛。五經並行者,通灌於五臟之經脈也。《平脈篇》曰:「穀入於胃,脈道乃行,水入於經,而血乃成。」 故先論食而後論飲焉。五臟五行之氣也。揆度,度數也。總結上文,而言經脈之道,合於四時五行之次序,陰陽出入之度數,以為經脈之經常。

「太陽臟獨至,厥喘虛氣逆,是陰不足,陽有餘也。表裡 當俱瀉,取之下俞。陽明臟獨至,是陽氣重并也,當瀉 陽補陰,取之下俞。少陽臟獨至,是厥氣也。蹻前卒大, 取之下俞。少陽獨至者,一陽之過也。太陰臟搏者,用 心省真,五脈氣少,胃氣不平,三陰也,宜治其下俞,補 陽瀉陰。一陽獨嘯,少陽厥也。陽并於上,四脈爭張,氣」 歸於腎,宜治其經絡,瀉陽補陰,一陰至厥陰之治也。 真虛㾓心,厥氣留薄,發為白汗,調食和藥,治在下俞。 重平聲㾓音淵和去聲

王冰曰:「陰謂腎。陽,謂膀胱。陽獨至,謂陽氣盛至也。陽獨至,為陽有餘,陰不足則陽邪入,故表裡俱瀉,取足穴俞下。」 俞,足俞也。陽氣重并,故瀉陽補陰。蹻,謂陽蹻脉,在足外踝下,足少陽脉行,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然蹻前卒大,則少陽之氣盛,故取足俞少陽也。一陽,少陽也,以其太過,故蹻前卒大焉。若見太陰之脈伏鼓,則當用心省察之。若是真臟之脉,不當治也。三陰,太陰脾之脉也。五臟脉少,胃氣不調,是亦太陰之過也。陰氣太過,故補陽瀉陰。嘯,謂耳中鳴如嘯聲也。膽及三焦脉皆入耳,故氣逆上則耳中鳴。心脾肝肺四脉爭張,陽并於上者,是腎氣不足,故氣歸於腎也。瀉陽補陰,則陰氣足而陽氣不復并於上矣。厥陰一陰也。上言二陰至。則當少陰治。下言厥陰治。則當一陰至也。

馬蒔曰:「此言三陽三陰脉證各見者,宜分經而治也。太陽臟者,足太陽膀胱經也,其脉獨至,厥者氣逆,喘者難息,虛者不實。諸證上行,是腎經不足,膀胱經有餘也。蓋膀胱與腎為表裡,裡不足則在表,有餘之邪乘之,其表裡俱當瀉,取之下俞。蓋下者足也。俞者,膀胱經之俞穴束骨,腎經之俞穴。太谿由是三陽入於二陽,則為足陽明胃經矣。陽明脈氣獨至,是足太陽之邪重并於陽明也。胃屬陽,脾屬陰,惟陽氣重并,當瀉足陽明胃經之俞穴陷谷,足太陰脾經之俞穴太白;由是二陽入於一陽,則為足少陽膽經矣。少陽脈氣獨至,是足少陽之氣逆也。然足少陽之脈,起於絕骨之端,當外踝之前,循足跗,故陽蹻」 者,本於足太陽經之申脈,而陽蹻之前,乃足少陽之脈,今猝然而大,是少陽之氣盛也,當瀉膽經之俞穴臨泣。蓋少陽獨至者,正一陽之有過也,故即此經治之,而其肝經則無及耳。由是一陽入於三陰,則為足太陰脾經矣。太陰臟搏者,下節之所謂伏鼓脈者是也。真者,真臟之脈也,宜用心省之。若真臟脈來,則不可治矣。此臟之脈搏者,何也?五臟之脈氣少,而胃氣不平,故言此三陰真臟之脈來見也。當補足陽明胃經之俞穴陷谷,瀉足太陰脾經之俞穴太白,由是三陰入於二陰,則為足少陰腎經矣。《陰陽應象大論》曰:「腎在竅為耳。」 今二陰獨嘯,是少陰之氣逆於上也,足太陽之氣并於上而「行,而太陽、陽明、少陽太陰之四脉爭張而有餘,故邪氣歸之於腎。宜瀉足太陽膀胱經之經穴崑崙,絡穴飛揚,補足少陰腎經之經穴復溜,絡穴大鍾,由是而二陰入於一陰,則一陰之脉至者,乃足厥陰肝經治事也。」 至此則虛者真,㾓者在心,其逆氣留薄,發為白汗,白汗者,肝虛為金所乘也。宜調和藥食。并治肝經之俞穴太衝不言補瀉者。上文腎經尚補。而此肝經亦宜曰補。況既曰真虛。則豈可再瀉乎。

張志聰曰:此言臟腑經脉,有陰陽相合之常度,如偏陰偏陽之獨至,則為厥喘諸病,所謂「先知經脉,今識病脉」 也。太陽臟獨至者,太陽之經氣獨至,而無陰氣之和也。陽氣惟上,故下厥上喘而虛氣上逆也。是陰不足而陽有餘,表裡俱當瀉,蓋太陽經氣,發原於下,而上出於膚表,故當表裡俱瀉,而取之下俞。陽明之獨至。是太少重并於陽明。陽盛故陰虛矣。此言陰陽并合。乃經脉之常。如陽并於陽。陰并於陰。則為病脉矣。故曰:「持雌守雄。棄陰附陽。」

不知并合,診故不明。夫少陽主初生之氣,生氣厥逆於下,致臟脉之獨大於蹻前也。蹻者,奇經之蹻脉。足少陽經脉在陽蹻之前,故蹻前卒大,然而經氣之各有別也。夫一陰一陽,分而為三陰三陽,三陰三陽,合於手足十二經脉,十二經脉,合於十二臟腑,所以藏物,故亦名臟也。所謂太陽陽明少陽臟獨至者,言三陽經脉之獨盛也;三陽經脉之獨盛者,是三陽氣之太過也。夫三陰三陽之經氣,皆有手有足也。手之太陰,足之太陰,是為三陰。是以太陰之臟脉相搏者,須用心省察其為手之太陰、足之太陰乎?如五脉氣少者,手太陰之過也。蓋肺朝百脉,而輸精於臟腑,肺氣搏而不行,則五脉之氣皆少,是以五脉氣少者,知在手之太陰也。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脾氣搏而不行,是以胃氣不平。胃氣不平者,知在足之太陰也。手之太陰,足之太陰,而後謂之三陰也。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手之三陰,從腹走手。手足經氣,交相貫通。然陰陽之氣,皆從下而上,故獨取之下俞。夫氣激於喉中而濁謂之言,氣激於舌端而清,謂之嘯,蓋氣鬱而欲伸出之。一陽之氣獨嘯者,蓋因少陽之經氣厥逆也。所謂少陽獨至,一陽之過者,言氣盛而及於經也;「一陽獨嘯,少陽厥」 者,言經逆而及於氣也。分而論之,有氣有經;合而論之,經氣之相關也。陽并者,太陽、陽明之氣相并也。四脉者,太陽之小腸膀胱,陽明之胃與大腸,即四形臟之脉也。四脉爭張,以致陽并於上,亦經厥而及於氣也。腎為生氣之原,此三陰之氣,虛陷於下,不能與陽相接,故宜瀉其陽之絡,補其陰之經,陰陽平而經氣和矣。一陰者,厥陰也。是以一陰氣至,當厥陰主治,而反見臟真之虛,心為㾓痛。蓋厥陰之氣,發於命門,為心主之包絡,厥陰氣逆,以至真虛而心痛也。厥逆之氣,留薄於心下,則上迫於肺,故發為白汗。夫真虛痛心,病在內也;經氣厥逆,病在外也。病在內者,治以藥食;病在外者,治以鍼砭。故宜調食和藥,治其下俞。夫所謂一陽、二陽、三陽一陰、二陰三陰者,陰陽之二氣也。所謂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者,概臟腑經氣而言也。人稟天地陰陽之氣而成此形,是有有形之臟腑經脉,有無形之陰陽六氣也。雖然,臟不離乎經,經不離乎氣,氣不離乎臟,經氣貫通,臟氣并合,陰陽出入,上下循環。是以有論三陽之獨至者,有論在手經足經者,有論經病而及於氣,氣病而及於經者,有論陰陽之不相合者,有論經氣逆而病及於臟者,此皆陰陽之道,可合可分,書不盡言。舉一以概十,學者當知一經之氣。若是,則十二經可知,能引而伸之,進乎技矣 。朱衛公曰:「言蹻前卒大者,釋明三陽之脉,候足之三陽也。蓋生陽之氣,皆從下而上,由陰而陽,故俱取之下俞。」 又申明三陰三陽之候,候十二經之本脉也。如蹻前少陽之脉卒大,而厥陰之動脉微小者。是為少陽獨至也。

帝曰:「太陽臟何象?」岐伯曰:象三陽而浮也。帝曰:「少陽 臟何象?」岐伯曰:「象一陽也。一陽臟者,滑而不實也。」帝 曰:「陽明臟何象?」岐伯曰:象大浮也。「太陰臟搏,言伏鼓 也。二陰搏至,腎沈不浮也。」

王冰曰:明前獨至之脉狀也。馬蒔曰:此總承上文而明六經之脉象也。帝言太陽陽明少陽,俱曰獨臟至,而太陰臟則曰臟搏,二陰則曰獨嘯,一陰則曰至,其脉體果何象耶?伯言:太陽之脉主於浮,蓋太陽為三陽,陽行於表,故脉宜象三陽而浮也。少陽為陽之裡,陰之表,所謂半表半裡者是也。其臟為陽之初生,故脉體滑而不實,象一陽之為初陽也。陽明雖為太陽之裡,而實為少陽之表,比之滑而不實者,則大而浮矣,髣髴乎太陽之浮也。太陰則入於陰分,脉雖始伏,而實鼓擊於手,未全沈也。二陰雖相搏而至,然腎脉沈而不浮也。由是觀之,則厥陰為沈之甚,又非二陰比矣。

張志聰曰:「太陽臟者,謂小腸膀胱之經脉也。此復論經氣之見於脉者,各有別也。三陽,陽盛之氣也。言太陽之臟脉,象陽盛之氣而浮也。少陽臟者,三焦甲膽之經氣,故象一陽初動之生陽。所謂一陽二陽者,乃三陽之氣也。氣應脉外,故以脉之浮沈,以效象陰陽之氣。如在一陽之臟脉,則見脉體之滑象矣。蓋陽氣」 搏於脉中,其脉則滑,陽欲外浮,故不實也。此反結上文,而言一陽之臟脉,與一陽之氣見於脉者之不同也。陽明臟者,胃與大腸之經脉也。陽明者,兩陽合明,陽氣合并,則陽熱盛,故其象大浮。象大浮者,二陽之氣也,而復結陰臟之經脉,與陰氣之見於脉者之不同也。太陰臟搏者,乃太陰之經脉相搏。故見脉象之伏鼓。如二陰之氣相搏。雖至於少陰之腎。止見乎沈而不浮。蓋以脉

「象之浮沈。以別陰陽之氣。以脉體之滑動不實。鼓動而伏。以別陰陽之脉也。」 此篇論欲識病脉。先知經脉。然欲知經脉。又當體析其經與氣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