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375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三百七十五卷 |
第三百七十五卷目錄
醫部彙考三百五十五
傷寒門二十一
方二〈浴腸湯 五勝散 欬逆方 青膏 黃膏 白膏 度瘴發汗青散 崔文行解
散 六物青散 青散 詔書發汗白薇散 華佗赤散 赤散 水解散 六物解肌湯
解肌湯 解肌升麻湯 葛根龍膽湯 又方 七物黃連湯 三七湯 五香麻黃湯 又
方 雪煎 神丹丸 麥奴丸 水導散 生地黃湯 大柴胡葳蕤知母湯 又方 駃豉
丸 四物甘草湯 大青湯 苦參湯 凝雪湯 䒷蔞湯 蘆根飲子 又方 又方 豬
膽湯 鼻衄方 咽痛方 又方 煎方 又方 又方 又方 止汗方 又方 麥門冬
湯 神效沃雪湯 桔梗枳殼湯 茵陳蒿大黃湯 茅根湯 茵陳五苓散 雄黃丸 訶
黎勒丸 黃連丸 訶黎勒飲 燥腸丸 杜仲酒 二瀝湯 人參湯 牡蠣散 羚羊角
丸 葳蕤湯 茯神散 龍齒丸 柴胡湯 𪔀甲散 又方 補肺散 韭根散 六君子
湯 養脾湯 補脾湯 健脾散 熱病方 羚羊角散 鐵粉丸 生地黃煎 刺薊飲子
龍膽煎 青葙子丸 解毒犀角丸 白蘚皮散 藍葉散 茵陳散 承氣丸 木通散
石葦散 人參養胃湯 藿香正氣散 不換金正氣散 正陽散 麻黃杏仁飲 香蘇
飲 芎芷香蘇飲 十神湯 人參敗毒散 香葛湯 蔥白散 參蘇飲 神朮散 消風
百解散 雙解散 三一承氣湯 六一順氣湯 陶氏黃龍湯 正陽散 破陰丹 復陽
丹 還陽散 退陰散 三黃石膏湯 三黃巨勝湯 霹靂散 回陽返本湯 陽毒升麻
湯 陽毒梔子湯 葛根湯 芍藥甘草湯 陶氏益元湯 陶氏升陽散火湯 甘李根湯
三白飲 活龍散〉
藝術典第三百七十五卷
醫部彙考三百五十五
[编辑]傷寒門二十一
[编辑]方二
[编辑]浴腸湯〈千金方下同〉
[编辑]治「陽厥發狂。將成疸。」
大黃四兩,濕紙裹煨 大青 甘草炙,各一兩 梔子二兩
右,水五升,煎去二升,內𥐚硝五合,熬去一升。分四服,量虛實與之。
五勝散
[编辑]治四時傷寒冒風,身熱頭疼昏倦,寒痰欬嗽及中滿,傷寒三日以前,服無不效。
甘草 石膏 白朮 五味各一兩 乾薑炮,三分
右五味,同為細末,每服二大錢,水二盞,入生薑二片,棗子一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中滿以鹽煎。傷風頭痛,加荊芥煎,不計時候服。
欬逆方
[编辑]治傷寒欬逆噎食。尋常亦可服。
丁香、 柿蔕各一錢, 甘草、 良薑各半錢。
右為末,用熱湯猛點,乘熱一服效。
青膏
[编辑]治傷寒頭痛項強。四肢煩疼。
當歸 芎藭 蜀椒 白芷 吳茱萸 附子 烏頭 甘草各三兩
右八味,㕮咀,以醇苦酒漬之再宿,以豬脂四斤煎令藥色黃,絞去滓,以溫酒服棗核大三枚,日三服,取汗。「不知稍增,可服可摩。如初得傷寒一日,苦頭痛背強,宜摩之佳。」
黃膏
[编辑]治傷寒赤色。頭痛項強。賊風走風。
巴豆五十枚, 大黃 附子 細莘 乾薑
蜀椒、 桂心各半兩
右七味,㕮咀,以醇苦酒漬一宿,以臘月豬脂一斤煎之,調適其火,三上三下,藥成傷寒,赤色發熱。酒服梧子大一枚。又以火摩身數百過,兼治賊風,絕良。風走肌膚,遊風所在,摩之神效。
白膏
[编辑]治傷寒頭痛,向火摩身體,酒服如杏核一枚,溫覆取汗,摩身當千過,藥力乃行。并治惡瘡,小兒頭瘡,牛領、馬鞍皆治之。先以鹽湯洗瘡,以布拭之,傅膏。癰腫火炙摩千過,日再自消。
天雄、 烏頭、 莽草、 《羊𧃐䕽》各三兩
右四味,㕮咀,以苦酒三升漬一宿,作東向露竈,又作十二聚濕土,各一升許大,取成「煎豬脂三斤,著銅器中,加竈上炊,以葦薪令釋,內所漬藥,炊令沸,下著土聚上,沸定復上,如是十二過,令土盡遍,藥成去滓。」 傷寒咽喉痛,含如棗核一枚,日三,摩時令勿近目。
度瘴發汗青散
[编辑]治傷寒赤色。惡寒發熱。頭痛項強。體疼。
桔梗 細莘 吳茱萸 防風 白朮各一兩 川烏頭 乾薑 蜀椒 桂心各一兩六銖
麻黃三兩半
右十味,治下篩,溫酒服方寸匕,溫覆取汗,汗出止。若不得汗,汗少不解,復服如法。若得汗足如故,頭疼發熱,此為內實,當服「駃豉圓。若《藋氏圓》,如得便頭重者,可以二大豆許內鼻孔中,覺燥涕出,一日可三四度,必愈。」 兼辟時行病。
崔文行解散
[编辑]治「時氣不和,傷寒發熱者。」
桔梗、 細莘各四兩, 白朮八兩, 烏頭一斤。
右四味,治下篩。「若中傷寒,服錢五匕,覆取汗解。若不覺,復小增之,以知為度。若時氣不和,旦服錢五匕,辟惡氣。欲省病者,服一服。」 皆酒服。
六物青散
[编辑]治傷寒赤色惡寒
附子、 白朮各一兩六銖, 防風、 細莘各一兩十 八銖, 桔梗、 烏頭各三兩十八銖。
右六味,治下篩,以溫酒服五匕,不知稍增之。「服後食頃不汗出者,進溫粥一盃以發之,溫覆汗漐漐可也,勿令流離,勿出手足也。汗出止,若汗大出不止者,溫粉粉之,微者不須粉。」 不得汗者,當更服之。得汗而不解者,當服神丹丸。
青散
[编辑]治春傷寒頭痛發熱
麻黃五兩, 苦參, 厚朴, 石膏各三十銖
大黃、 《細莘》各二兩, 烏頭五枚。
右七味,治下篩。覺傷寒頭痛發熱,以白湯半升,和藥方寸匕,投湯中,熟訖,去滓盡服,覆取汗,汗出多,溫粉粉之,良久一服不除,宜重服之。或當微下利者,有大黃故也。
詔書發汗白薇散
[编辑]治《傷寒》三日不解者。
白薇十二銖 杏仁、 貝母各十八銖 麻黃一兩 八銖
右四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自覆汗出即愈。
華佗赤散
[编辑]治傷寒頭痛身熱。腰背強引頸。及風口噤。瘧不絕。婦人產後。中風寒氣。腹大
丹砂十一銖 雄黃二十四銖 蜀椒 蜀漆 乾薑 細莘 黃芩 防己 桂心 茯苓
「人參 沙參 桔梗 女萎 烏頭」各一十八銖 吳茱萸三十銖 麻黃 黛赭各二兩半
右十八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耐藥者二匕,覆令汗出。欲治瘧,先發一時所服藥二匕半,以意消息之。《細莘》、薑、桂、丹砂、雄黃不熬,餘皆熬之。」
赤散
[编辑]治傷寒頭痛。項強。身熱。腰脊痛。往來有時。
乾薑、 防風、 沙參、 細莘、 白朮、 人參。
蜀椒、 茯苓、 麻黃、 黃芩、 黛赭、 桔梗。
吳茱萸各一兩, 附子二兩。
右十四味,治下篩,先食,酒服一錢匕,日三。
水解散
[编辑]治「時行頭痛。壯熱一二日。」
桂心、 甘草, 大黃各二兩, 麻黃四兩
右四味,治下篩。患者以生熟湯浴訖,以暖水服方寸匕,日三,覆取汗或利,便瘥。力強人服二方寸匕。《延年祕錄》「黃連、芍藥各二兩。《古今錄驗》無甘草,有芍藥,治天行熱病,生疱瘡疼痛,及解肌出汗。」
六物解肌湯
[编辑]治傷寒發熱。身體疼痛。
葛根四兩, 茯苓三兩, 甘草一兩, 麻黃
牡蠣、 生薑各二兩。
右六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再服後得汗,汗通即止。《古今錄驗》無生薑、甘草。
解肌湯
[编辑]治傷寒溫病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 大棗十二枚, 黃芩, 芍藥, 甘草各二兩
右六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飲一升,日三服。三四日不解,脈浮者,宜重服發汗;脈沉實者,宜以駃豉丸下之。《延年祕錄》有桂心一兩。
解肌升麻湯
[编辑]治時氣三四日不解
升麻、 芍藥、 石膏、 麻黃 甘草各一兩
杏仁三十枚, 具齒三枚,一作《貝母》,十八銖
右七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盡服,溫覆發汗便愈。
葛根龍膽湯
[编辑]治「傷寒三四日不差。身體煩毒而熱。」
葛根八兩, 龍膽, 大青各半兩, 升麻, 石膏, 萎蕤各一兩, 甘草, 桂心, 芍藥, 黃芩
麻黃、 生薑各三兩。
右十二味,㕮咀,以水一斗煮葛根,取八升,內餘藥。
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又方
[编辑]治「傷寒四五日。」 頭痛壯熱。四肢煩疼。不得飲食。
梔子仁 黃連, 黃蘗, 大黃各半兩 豉一升, 蔥白七莖
右六味,㕮咀,以水八升,煮上四物六七沸,內後蔥白豉,煮得三升,頓服一升,日三服,湯訖,溫覆令汗出粉之,得汗便止,後服勿復取汗。不得汗者,復服重發。此藥無忌,特宜老小,神良。
七物黃連湯
[编辑]治夏月傷寒,四肢煩疼發熱,其人喜煩嘔逆,支滿,劇如禍祟,寒熱相搏,故令喜煩。
黃連, 茯苓, 黃芩各十八銖, 甘草一兩六銖, 芍藥, 葛根各一兩, 小麥三合
右各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冷分三服。不能一升者,可稍稍服之,湯勢安乃臥。藥主毒氣,服湯之後,胸中熱及咽喉痛皆差。其明日復煮一劑,如法服之。此湯無毒,但除熱下氣,安病人。小兒服者,取三分之一,以水四升,煮得一升,稍稍服。
三匕湯
[编辑]治「傷寒中風,得之三日至七八日不解,胸脅痛,四肢逆,乾嘔,水漿不下,腹中宿食不消,重下血,一日數十行。」
茯苓,如雞子大 黃芩 人參各三兩 芒硝 乾地黃各一升 大黃 麻黃, 寒水石各半斤 䒷蔞根四兩
右九味,搗篩令相得,以散三方寸匕,水一升,煮令三沸,絞去滓,服之,日三,溫覆汗出即愈。病劇,與六七匕。
五香麻黃湯
[编辑]治傷寒忽發腫,或著四肢,或在胸背,虛腫,浮如吹狀,亦著頭面脣口頸項,劇者偏者,腳脛外如軸大而不痛不赤,著四肢者,乃欲不遂,悉主之。
麝香半兩, 薰陸香, 雞舌香各一兩, 沉香, 青木香, 麻黃, 獨活, 防風, 秦艽, 葳蕤, 甘草各三兩, 白薇, 枳實各二兩
右十三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覆取汗後,《外摩防己膏》。
又方
[编辑]治「傷寒三日外,與前藥不差,脈勢仍數者,陽氣猶在經絡,未入臟腑。」
《石膏》八兩, 桂枝, 黃芩, 甘草各二兩, 升麻, 葛根, 生薑各三兩, 芍藥六兩, 梔子二七枚。
右九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相去十里久。「若前兩服訖,即得汗,後服即停。不得汗,更進一服,得汗即止。不得汗者,明日去梔子,加麻黃二兩足,水二升,再依方服。」
雪煎
[编辑]治傷寒
大黃一斤十二兩,金色者, 《杏仁》三斗四升。
麻黃十斤。
右三味,㕮咀,以雪水五斛三斗,漬麻黃於東向竈釜「中三宿,內大黃,攪令調炊,以桑薪煮得二斛汁,去滓,復內釜中,搗杏仁內汁中,復炊之,可餘六七斗汁,絞去滓,置銅器中,又以雪水三斗合煎之,攪令調,得二斗四升,藥成可丸,冷凝丸如彈丸。有病者,以三沸白湯五合,研一丸入湯中,適寒溫服之,立汗出。若不愈」 者。復服一丸。密盛藥。勿令泄氣。
神丹丸
[编辑]治傷寒赤濇,惡寒發熱,體疼者。
人參, 茯苓, 半夏各五兩, 硃砂一兩, 附子, 烏頭各四兩
右六味,末之,蜜圓,以真丹為色。先食服如大豆二圓,生薑湯下,日三。須臾進熱粥二升許,重覆汗出止。若不得汗,汗少不解,復服如前法。若得汗足應解而不解者,當服桂枝湯。此藥多毒,熱者令飲水,寒者溫飲解之。治瘧先發,服二圓。《要略》用細莘,不用人參。別有射干棗大一枚,名赤圓,主寒氣厥逆。
麥奴丸
[编辑]治傷寒五六日以上不解,熱在胸中,口噤不能言,惟欲飲水,為壞《傷寒》,醫所不能治,為成死人。精魂已竭,心下纔溫,以杖發其口,開灌藥咽中,藥得下則愈。麥奴圓,一曰「黑奴丸,二曰冰解丸。」
麻黃二兩 麥奴, 釜底墨, 竈突墨, 梁上塵 黃芩 大黃 芒硝各一兩
右八味,末之,蜜丸如彈子大,以新汲水五合,研一圓,破漬置水中,當藥消盡服之。病者渴欲飲水,極意不問升數,欲止復強飲,能多飲為善,不欲飲水,當強飲之。服藥須臾當寒,寒竟汗出便解。若服藥日移五尺許,不汗復服,如前法,不過再三服佳。小麥黑葧名「麥奴。」
水導散
[编辑]治時氣病。煩熱如火。狂言妄語欲走。
甘遂十兩, 白芷二兩, 大黃四兩, 厚朴八兩, 枳實五枚, 芒硝
右六味,㕮咀,以水一斗,先煮厚朴、枳實,取五升,去滓,內大黃,煎取二升,去滓,下芒硝,更煎一兩沸。分再服,得快利止。
生地黃湯
[编辑]治傷寒有熱。虛羸少氣。心下滿。胃中有宿食。大便不利。
生地黃三斤 大黃四兩 大棗十二枚,擘
甘草兩寸, 芒硝二合。
右五味,合搗令相得,蒸五升米下熟,絞取汁,分再服。
大柴胡葳蕤知母湯
[编辑]治「傷寒七八日不解。默默心煩。腹中有乾屎。讝語。」
柴胡半斤 葳蕤 知母 大黃 甘草各二兩 人參 黃芩 芍藥各三兩 生薑切,五兩
半夏半兩。
右十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服一升,日三,即下為效。《集驗》用枳實四枚,不用芍藥。
又方
[编辑]治「傷寒頭痛壯熱。」 百節疼痛。
柴胡 梔子仁 芍藥 知母各四兩 升麻 黃芩 大青 杏仁去皮尖,各三兩 石膏八兩 香豉一升
右十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溫三服。「若熱盛,加大黃四兩。」
駃豉丸
[编辑]消傷寒留飲。宿食不消。
豆豉一升 巴豆去油,三百枚〈今用二百枚〉 黃芩, 黃連, 大黃, 麻黃各四兩, 杏仁六十枚
芒硝 甘遂各三兩。
右九味,為末,以蜜和丸如大豆,服二丸,不得下者增之。
四物甘草湯
[编辑]治傷寒發汗出而喘。無大熱。
《甘草》二兩, 麻黃四兩, 《石膏》半斤, 《杏仁》五十枚
右四味,㕮咀,以水七升,先煮麻黃,令減二升,內諸藥,煎取三升,分三服。
大青湯
[编辑]治「傷寒熱病十日已上,發汗不解,及吐下後,諸熱不除,及下利不止,斑出者治之。」
《大青》四兩, 甘草, 阿膠各二兩, 豆豉一升
右四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煮三沸,去豉,內阿膠令烊。頓服一升,日三服,欲盡復作,常使餘渴者當飲。但除熱,止吐下,無毒。
苦參湯
[编辑]治熱病五六日已上
苦參三兩, 黃芩二兩, 生地黃八兩。
右三味,㕮咀,以水八升,煎取二升,適寒溫服一升,日再。
凝雪湯
[编辑]治時行毒病。七八日。熱積聚胸中。煩亂欲死。
芫花一升。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漬故布,薄胸上,不過三薄,熱即除,當溫暖四肢,護厥逆也。
䒷蔞湯
[编辑]治傷寒中風。五六日已上。但胸中煩。乾嘔。
䒷蔞, 黃芩, 甘草各三兩, 大棗十二枚, 柴胡半斤, 生薑四兩
右六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絞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日三。
蘆根飲子
[编辑]治「傷寒後嘔噦反胃。及乾嘔不下食。」
生蘆根、 青竹茹各一升, 粳米三合, 生薑三兩
右四味,以水七升,先煮千里鞋底二隻,取五升,澄清下藥,煮取二升半,隨便飲,不瘥,重作取瘥。
又方
[编辑]治傷寒後嘔噦
通草三兩, 生蘆根一升 橘皮一兩, 粳米三合
右四味,㕮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隨便稍飲,不瘥更作,取瘥止。
又方
[编辑]治「傷寒後虛羸。少氣。嘔吐。」
石膏、 麥門冬 半夏各一升, 《竹葉》一把
人參一兩。
右五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內粳米一升,米熟湯成,飲一升,日三服。一方加生薑五兩。
豬膽湯
[编辑]治「傷寒五六日」 斑出。
豬膽 苦酒各三合, 雞子一枚。右三味,合煎三沸,強者盡服之,羸者須煎六七沸,分為二服,汗出即愈。
鼻衄方
[编辑]治傷寒鼻衄,肺間有餘熱故也。熱因血自上不止用此。
牡蠣二兩半, 《石膏》一兩六銖。
右二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四。亦可蜜丸如梧子大,用治「大病瘥後,小勞便鼻衄者。」
咽痛方
[编辑]治傷寒熱病。喉中痛。閉塞不通。
生烏扇一斤,切 豬脂一斤
右二味,合煎,藥成,去滓,取如半雞子大,薄緜裹之,內喉中,稍稍咽之,取瘥。
又方
[编辑]升麻、 芍藥, 羚羊角各三兩, 通草四兩
射干二兩, 生蘆根切,一斤
右六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作三服。
煎方
[编辑]治熱病。口中苦。下氣除熱。喉中鳴。
石膏半升, 《蜜》一升。
右二味,以水三升,先煮石膏,取二升,次內蜜,復煎,取如餳,含如棗核,盡復含之,大良。
又方
[编辑]治傷寒熱病後。口乾喜唾。咽痛。
大棗二十枚, 烏梅十枚。
右二味,和搗,蜜和含如杏核大,咽其汁,甚驗。
又方
[编辑]治傷寒後下利膿血
阿膠一兩, 黃蘗二兩, 黃連四兩, 梔子十四枚。
右四味,㕮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內阿膠,更煎令消,分為三服。《甲乙方》無黃蘗,有黃芩。
又方
[编辑]治赤白下膿。小兒得之。三日皆死。此有𧏾蟲在下部。
麝香, 礬石, 巴豆, 附子, 真珠, 雄黃各等分。
右六味,治合,取桑條如箭簳,長三寸,以緜纏頭二寸,唾濡緜,展取藥,著緜上,內穀道中,半日復易之,日再,神效。
止汗方
[编辑]杜仲、 牡蠣各等分。
右二味,治下篩,臨夜臥,以水服五錢匕。
又方
[编辑]牡蠣 雷丸、 麻黃根各三兩, 米粉二升。
乾薑、 甘草各一兩。
右六味,治下篩,隨汗處粉之。
麥門冬湯
[编辑]治勞復氣欲絕。起死人。
麥門冬一兩 甘草二兩 京棗三十枚,擘
竹葉切,一升。
右四味,㕮咀,以水七升,煮粳米一升令熟,去米內諸藥,煎取三升,分三服。「不能服者,緜滴湯內口中,用之有效。」
神效沃雪湯
[编辑]治「傷寒陰陽二證未辨,時行疫癘,惡氣相傳,服之如湯沃雪,此藥功力,不可具述。」
蒼朮堅者,泡刮去皮 乾薑炮 甘草炙,各六兩 厚朴去皮,薑汁製 防風嫩者 白芍藥去皮 葛根各四兩
右㕮咀,每服四錢,水二鍾,煎至一鍾,去滓熱服之,不拘時服。少頃取生薑蔥作羹,或粥投之,避風坐臥,身體微潤即愈。如疫氣正相傳染,清晨進一服為佳。《常服》每用二錢,水一盞,煎至八分服。
桔梗枳殼湯
[编辑]治「結胸心下痛欲死者。」
桔梗炒 枳殼麩炒 甘草炙,各等分
右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服。或不用生薑亦可。疾多加半夏、生薑,有熱加黃芩。
茵陳蒿大黃湯
[编辑]治傷寒發黃。面目悉黃。小便赤。宜服。
茵陳蒿 山梔仁 柴胡 黃蘗蜜炙,各半兩 龍膽草五錢 黃芩去黑心 升麻各一兩
大黃炒,一兩
右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一盞,去滓,早晚食後溫服。
茅根湯
[编辑]治傷寒發黃,遍身如金色者。
茅根洗剉 山梔子仁 茵陳蒿 地骨皮。
甘草炙,各半兩
右㕮咀,每服五錢,用水一盞半,生薑三片,豆豉三
七粒。同煎至一盞。去滓。早晚食遠溫服。
茵陳五苓散
[编辑]治傷寒溫濕熱病,感冒後,發為黃疸,小便黑赤,煩渴發熱,不得安寧。此蓋汗下太早,服藥不對證,因感濕熱病,以致遍身發黃。余嘗用茵陳五苓散治之甚效。
《生料五苓散》一兩。 茵陳半兩, 車前子一錢, 木通、 柴胡各一錢半。
《酒後得證》加乾葛二錢,作㕮咀,并前藥和勻,分作二服,每服水一椀,燈草五十莖,同煎八分,去滓,食前服,滓再煎,連進數服,小便清利為愈。
雄黃丸
[编辑]治「傷寒狐惑,微煩默默欲臥,毒氣上攻,咽乾聲嗄,下蝕濕𧏾,或便膿血。」
雄黃研 當歸炒,各七錢半 檳榔半兩 蘆薈 麝香各研,二錢半
右搗研為末,煮麪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前溫粥飲下,日三服。
訶黎勒丸
[编辑]治「傷寒後。膿血痢。下部疼痛。」
訶黎勒炮,去核 人參各一兩 白茯苓去皮 當歸焙 木香 白芷各七錢半 牡丹皮半兩
右擣羅為末,煉蜜和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飲下,日再服。
黃連丸
[编辑]治傷寒熱病後。熱毒。下痢膿血。
黃連炒,七錢半 烏梅肉炒,二兩
右為細末,煉蜜入少蠟,和擣五六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空心米飲下。
訶黎勒飲
[编辑]治「傷寒後。氣不和。自利無度。」
訶黎勒去核 草豆蔻去皮各四枚,並二生二煨
右㕮咀,每服二錢匕,漿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柤,空心溫服。
燥腸丸
[编辑]治傷寒汗下後,大小便自利。腹中痛者。
附子一枚,炮 乾薑一兩 龍骨 吳茱萸
訶黎勒去核 米殼,各半兩
右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水下,痢止勿服。
杜仲酒
[编辑]治「傷寒後體虛。」 元臟挾風冷。腰膝疼痛。行履不得。
杜仲去粗皮,炙,二兩 獨活半兩 仙靈脾七錢半 牛膝 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一兩
右細剉,用生絹袋盛,以酒五升浸,密封頭,經七日後開。每日取三二合溫服,日三服,未差,再浸服。
二瀝湯
[编辑]治傷寒失音不語
竹瀝、 荊瀝、 棃汁各二合
右攪令勻,以緜濾過,分溫四服,空心日晚各一服。
人參湯
[编辑]治「傷寒後。虛羸少力。嘔噦氣逆。」
人參半兩 白茯苓去皮,半兩 麥門冬去心焙 黃芪各一兩 半夏湯洗七次,炒 陳皮去白 白朮各半兩 甘草炙,二錢半
右㕮咀,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三片,棗三枚,擘破,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溫服。
牡蠣散
[编辑]治「傷寒後虛損。心多怔悸。夜夢洩精。」
《牡蠣燒為粉》 桂心 《白芍藥》 《鹿茸酥炙》。
龍骨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右㕮咀,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柤,食前溫服。
羚羊角丸
[编辑]治傷寒夜夢。洩精不禁。身體枯燥。瘦瘠骨立者。
羚羊角屑 犀角屑 石龍芮 韭子炒 龍骨 硃砂細研,水飛 鹿茸酒浸,炙 澤瀉各一兩半 桂心 木香各一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用溫酒送下。
葳蕤湯
[编辑]風溫之病,脈陰陽俱浮,汗出體重,其息必喘,其形狀不仁,嘿嘿但欲眠。下之者,則小便難;發其汗者,必讝語;加燒針者,則耳聾難言;但吐下之,則遺失便利。如此病者宜服。
葳蕤、 白薇、 麻黃、 獨活、 杏仁、 川芎。
甘草、 青木香各一兩, 石膏三兩
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柤,分三服,取汗。若一寒一熱,加𥐚硝一分及大黃三兩下之。如無木香,可用麝香一分。《小品方》云:「葳蕤湯,治冬溫春月中風,傷寒則發,頭腦疼痛,咽喉乾,舌強肉疼,心胸」
痞滿腰背強
茯神散
[编辑]治傷寒後虛羸。心氣乏力弱。驚悸多忘。
茯神 黃芪 菖蒲各一兩 遠志去心,七錢半 人參 白芍藥各半兩
右㕮咀,每服五錢,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龍齒丸
[编辑]治傷寒後。伏熱在心。心虛驚悸。
龍齒 人參 茯神 生地黃各一兩 遠志 鐵粉細研,各半兩 黃連去鬚 馬牙硝細研 防風各七錢半 麝香研,五分 麥門冬一兩半,焙
右為細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竹葉金銀湯下,不拘時服。
柴胡湯
[编辑]治「傷寒後夾勞。五心煩熱。背膊疼痛。手足無力。不能飲食。」
柴胡 赤茯苓 黃芪 𪔀甲去裙襴,酢浸炙,各一 兩 秦艽 地骨皮 黃芩 枳殼去穰,麩炒 葛根各半兩 甘草炙 人參各七錢半
右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不拘時溫服。
𪔀甲散
[编辑]治傷寒後虛羸。盜汗不止。四肢無力。向晚憎寒。
𪔀甲酢炙,去裙襴 附子炮裂,去皮臍 甘草炙 肉蓯蓉酒浸去皮,炙乾 人參 黃芪 熟地黃 桃仁去皮尖并雙仁,麩炒 枳殼去穰,麩炒
杜仲炙 五味子各七錢半 牡蠣煅,一兩 柴胡 牛膝各七錢半 蒼朮炒,一兩
右㕮咀,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不拘時溫服。
又方
[编辑]治「傷寒後虛羸,日夜汗出不止,心煩口乾,咽喉不利。」
黃雌雞一隻,去腸肚,淨,治如常法 麻黃根
牡蠣燒,各二兩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
右先將雞麻黃根,以水七大盞,煮取汁三大盞,去雞麻黃根,後下肉蓯蓉牡蠣,煎取一盞半,去滓,分為三服,空心午前夜後臨臥時服。
補肺散
[编辑]治傷寒汗下後。喘欬不止。恐傳肺痿。
人參一兩, 五味, 䕀冬花各半兩 蛤蚧一對, 《桑白皮》二兩
右為細末,每服五錢,沸湯一盞調服。
韭根散
[编辑]治「傷寒後陰陽易,頭重百節解痛,翕翕氣劣,著床不能起動,甚者手足拳卵腫疼痛。」
韭根 䒷蔞根各二兩 青竹茹 乾薑炮,各半兩
右細剉和勻,分作八服,每服用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鼠糞末一字,攪令勻,不拘時服。《聖濟方》搗篩五錢匕,用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溫服。一名「蘴本湯。」
六君子湯
[编辑]治傷寒汗下之後,將見平復,宜服此調理,助脾進食,辟邪氣,大妙。
人參 白朮 黃芪、 茯苓、 山藥、 甘草各等分。
右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一枚,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養脾湯
[编辑]治「傷寒後。脾胃虛弱。不思飲食。」
茯苓 乾薑炮,各一兩 白朮二兩 丁香
人參、 甘草各半兩
右如法事治,一處搗羅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溫服,日進三服,不拘時候。
補脾湯
[编辑]治傷寒汗後。傷冷物。胸膈不快。尋常血氣不和。
人參 乾薑 白朮 陳皮去白 青橘皮去白 甘草各等分。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數沸,熱服。入鹽點亦得。
健脾散
[编辑]治「傷寒後。脾胃虛弱。不欲飲食。」 縱食不能消化。
訶黎勒皮 白朮 麥糵炒微黃 人參各一兩 神麴炒 甘草炙 枳殼麩炒 大腹皮各半兩 乾薑七錢半,炮
右㕮咀,每服四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稍熱服。
熱病方
[编辑]治熱病五六日。壯熱。狂語欲走。
雞子二枚,取清 芒硝細研 寒水石細研,各半兩
右先以新汲水一小盞,調芒硝等末,次下雞子清。
攪令勻。不拘時候。分為二服。
羚羊角散
[编辑]治熱病發汗後。熱毒未盡。因有所驚。發熱癲狂。
羚羊角屑 犀角屑 茯神 黃芩 甘草炙 防風各半兩 龍齒 人參 鐵粉各一兩
地骨皮三分。
右㕮咀,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煎五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鐵粉丸
[编辑]治熱病。心神恍惚。悲喜不常。發狂欲走。
鐵粉 牛黃並細研 遠志去心 丹參 茯神 升麻各半兩 金箔三七片,細研 麝香細研 白殭蠶炒 白附子炮,各二分 馬牙硝細研,三分
右為細末,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不拘時薄荷湯下。
生地黃煎
[编辑]治熱病。心胸煩熱。口乾。皮肉黃。宜服。
「《生地黃汁》 《生䒷蔞汁》」、 《生麥門冬根汁》各五合, 蜜二合, 酥一兩, 《生藕汁》三合
右一處相和,於鍋中熬令稍稠。每服不拘時,抄半匙服。
刺薊飲子
[编辑]治熱病頭痛。壯熱鼻衄。及吐血。心中緊硬。遍身疼痛。四肢煩悶。宜服。
刺薊 生地黃 生麥門冬去心,各一兩 雞蘇 生薑 赤茯苓各半兩 青竹茹一分
右㕮咀,水三大盞,煎一盞半,去滓,不拘時分溫三服。
龍膽煎
[编辑]治熱病口瘡。發渴。疼痛不可忍。宜塗。
龍膽草、 黃連、 升麻、 槐白皮、 大青各一兩, 薔薇根、 竹葉各二兩
右細剉,都以水五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入蜜三合,慢火煎成膏,塗於瘡上,有涎吐之。
青葙子丸
[编辑]治熱病。毒攻於眼。內生瞖膜。宜服。
青葙子 防風 枳殼麩炒,各一兩 枸杞子 生地黃 石決明 澤瀉各一兩半 茺蔚子 細莘 黃連各三分 麥門冬二兩半,去心,焙 車前子一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粥清飲下,不拘時服。
解毒犀角丸
[编辑]治熱病。毒氣外攻。皮膚斑出。狂亂躁熱。宜服。
犀角屑 黃芩 麥門冬去心,焙 馬牙硝
大青各一兩 梔子仁 牛黃細研 赤茯苓 天竺黃細研 甘草生用 川黃連各半兩
麝香細研,一錢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竹葉煎湯調下。
白蘚皮散
[编辑]治熱病。毒氣不散。遍身生熱毒瘡。
白蘚皮 升麻 犀角屑 梔子仁 赤芍藥 黃芩 大黃炒 甘草炙 杏仁湯浸,去皮尖炒 元參各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右㕮咀,每服四錢,水一中盞,煎六分,去柤,不拘時溫服。
藍葉散
[编辑]治熱病。熱毒盛。疱瘡出。頭黑者。為難治。
藍葉 元參 大香 瞿麥各一兩 犀角屑 升麻各一兩半 甘草炙,半兩
右㕮咀,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五分,去柤,不拘時溫服。
茵陳散
[编辑]治「熱病黃疸。目黃如金。小便如血,心煩躁悶,口苦頭痛。」 宜服。
茵陳 梔子各三分 木通 䒷蔞根 柴胡 秦艽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麥門冬一兩半
右㕮咀,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承氣丸
[编辑]治熱病。若十餘日不大便者。宜服。
大黃炒 芒硝各二兩 枳實麩炒 火麻仁研 㮋李仁湯浸去皮研,各一兩
右為細末和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拘時以溫水下,未利再服。
木通散
[编辑]治熱病。小便不通。或淋瀝疼痛。
木通 琥珀別研,各一兩 赤芍藥 枳實麩炒 茅根 甘草炙,各半兩
右㕮咀,每服四大錢,水一中盞,煎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石葦散
[编辑]治熱病小便不通
石葦去毛 瞿麥各一兩 木通 甘草炙
子芩各半兩, 葵子三合
右㕮咀,每服四錢,水一中盞,煎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人參養胃湯〈入門〉
[编辑]治「傷寒陰證。」 及「外傷風寒,內傷生冷,憎寒壯熱,頭痛身疼。」
陳皮 厚朴 半夏製,各一錢二分半 茯苓 藿香各一錢 人參 草果 甘草炙,各五分 蒼朮一錢半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棗二枚,烏梅一箇,水煎服,令微汗,濈濈然自然解散。若有餘熱,以參蘇飲款款調之。
藿香正氣散〈醫鑑〉
[编辑]治傷寒陰證,頭痛身疼。如不分表裏證,以此導引經絡,不致變動。
藿香一錢半 紫蘇葉一錢 白芷 大腹皮 白茯苓 厚朴 白朮 陳皮 半夏製 桔梗 甘草炙,各五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不換金正氣散〈入門〉
[编辑]治「傷寒陰證,頭痛身疼,或寒熱往來。」
蒼朮二錢, 厚朴 陳皮、 藿香葉、 半夏泡 甘草各一錢。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正陽散〈本草〉
[编辑]治陰證傷寒
麻黃一錢半 陳皮 大黃生 乾薑 肉桂 芍藥 附子炮 半夏製 甘草炙,各七分
吳茱萸五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服,取汁。
麻黃杏仁飲〈入門下同〉
[编辑]治「傷寒太陽經發熱惡寒,頭痛無汗,脈浮緊。」
防風七分, 麻黃、 桔梗、 前胡、 黃芩、 陳皮、 半夏製,各一錢, 杏仁、 細莘各八分, 甘草四分。
右剉,作一貼,入生薑三片,水煎服。
香蘇飲
[编辑]治「四時傷寒,頭痛身疼,發熱惡寒,及傷風傷濕傷寒」 ,時氣瘟疫。
香附、 蘇葉各二錢, 蒼朮一錢半, 陳皮一錢, 甘草炙,五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蔥白一莖,水煎服。
芎芷香蘇飲〈得效〉
[编辑]治傷寒傷風表證。頭項強。百節痛。陰陽未分皆宜。
香附子、 紫蘇葉各二錢, 蒼朮一錢, 陳皮、 川芎、 白芷各一錢, 甘草五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十神湯〈入門〉
[编辑]治兩感風寒,頭痛寒熱無汗。
香附 紫蘇葉 升麻 赤芍藥 麻黃 陳皮 川芎 乾薑 白芷 甘草各一錢。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蔥白二莖,水煎服。
人參敗毒散〈醫鑑〉
[编辑]治「傷寒時氣。發熱。頭痛項強。肢體煩疼。」 及傷風欬嗽。鼻塞聲重。
羌活、 獨活、 柴胡、 前胡、 枳殼、 桔梗。
川芎、 赤茯苓、 人參、 甘草各一錢。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薄荷少許,水煎服。本方加天麻地骨皮等分,名「人參羌活散。」 加荊芥穗、防風等分,名「荊防敗毒散。」
香葛湯〈得效〉
[编辑]治「傷寒不問陰陽兩感。頭痛寒熱。」
蒼朮 紫蘇葉 白芍藥、 香附、 升麻、 乾葛、 陳皮各一錢, 川芎、 白芷 甘草各五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蔥白二莖,豉七粒,水煎服。
蔥白散〈局方〉
[编辑]治四時傷寒,傷風頭痛。體熱煩渴。
麻黃二錢, 蒼朮、 白朮、 川芎各一錢半。
石膏、 乾葛、 甘草各七分半。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蔥白二莖,水煎服。
參蘇飲〈易簡〉
[编辑]治「外感風寒,頭痛發熱,欬嗽,及內因七情痰盛,胸滿潮熱。」
人參 紫蘇葉 前胡 半夏、製 乾葛 赤茯苓 各一錢, 陳皮 桔梗 枳殼 甘草各七分半。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神朮散
[编辑]治「傷寒」 傷風。頭痛體疼。惡寒無汗。
蒼朮二錢, 荊芥、 藁本、 乾葛、 甘草、炙麻黃各一錢。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蔥白二莖,水煎服驗。
消風百解散〈入門〉
[编辑]治感傷風寒,頭痛身疼,鼻塞聲重。
荊芥、 蒼朮、 白芷、 陳皮、 麻黃各一錢。
甘草五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蔥白二莖,水煎服。
雙解散〈河間〉
[编辑]治傷寒表裏不解
滑石三錢, 石膏、 黃芩、 桔梗各七分, 防風、 川芎、 當歸、 赤芍藥、 大黃、 麻黃、 薄荷、 連𧄍、 芒硝、 荊芥、 白朮、 梔子各五分, 甘草一錢。
右剉,作一貼,入薑二片,蔥白三莖,豉半合,同煎服。此方乃益元散與「防風通聖散」 合劑也。益元散通裏,通聖散發表,兩得其宜也。
三一承氣湯〈得效〉
[编辑]治「傷寒雜病,入裏之深,大小便不通者。」
甘草三錢。 大黃、 厚朴、 枳實、 芒硝各一錢半。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煎至半,去查,入芒硝,再一沸,溫服。
六一順氣湯〈入門〉
[编辑]治傷寒熱邪傳裏,大便結實,口燥咽乾,讝語發狂,潮熱自汗,胸腹滿痛等證,以代大小調胃、三一承氣、大柴胡、大陷胸等湯之神方也。
大黃二錢, 枳實、 厚朴、 芒硝、 柴胡、 黃芩、 芍藥、 甘草各一錢。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水煎至半,去滓,入鐵銹水二匙調服。
陶氏黃龍湯〈節菴〉
[编辑]治「熱邪傳裏,胃中燥糞結實,心下硬痛,純下清水。」
大黃二錢, 芒硝一錢半, 枳實、 厚朴各一錢, 人參、 當歸、 甘草各五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溫服。
正陽散〈得效〉
[编辑]治傷寒陰毒證
附子炮,一兩 乾薑炮 甘草炙,各二錢半
皂角一挺 麝香一錢。
右為末,每二錢,水一盃,煎至五分,和查熱服。《一方》用白湯調下。
破陰丹〈入門下同〉
[编辑]治「陰毒脈伏。及陽脫無脈,厥冷不省。」
硫黃五兩, 硝石、 《太乙》、元精石各二兩, 乾薑、 附子、 桂心各五錢。
為末,用鐵銚先鋪元精,次鋪硝石,各一半,中間鋪硫黃末,又鋪硝石、元精,餘末蓋上。以小盞合著地上,候冷取出,入餘藥,同為末,糊丸梧子大。艾湯下三十丸,汗出為度。
復陽丹
[编辑]治「陰毒面青,肢冷脈沉。」
蓽澄茄 木香 吳茱萸 全蠍、 附子炮。
硫黃各五錢, 乾薑一錢。
右為末,酒糊和丸梧子大,薑湯下三十丸,復以熱酒投之,取汗。
還陽散〈本事下同〉
[编辑]治「陰毒,面青肢冷,心躁腹痛。」
硫黃。
為末。每二錢。新汲水調下。良久。或寒一起。熱一起。再服。汗出而差。
退陰散
[编辑]治傷寒陰毒
川烏 乾薑等分。
右為粗末,炒令轉色,放冷再為細末。每一錢,鹽一捻,水少許,同煎溫服。
三黃石膏湯〈醫鑑〉
[编辑]治「陽毒發斑,身黃眼赤,狂叫欲走,讝語,六脈洪大。」
麻黃一錢, 《石膏》三錢, 黃芩、 黃連、 黃蘗、 山梔仁各一錢半, 香豉半合。
右剉,作一貼,入薑二片,細茶一撮,水煎服。
三黃巨勝湯〈入門下同〉
[编辑]治陽毒發狂極甚。姑以劫之。
即前「三黃石膏湯」去麻黃、豆豉。加芒硝、大黃。
入薑一片。棗二枚。水煎。臨熟加泥漿清水二匙服。
霹靂散
[编辑]治陰盛格陽證
附子一枚,炮過,以冷灰培半時許,取出,切半箇。
細剉,入蠟茶一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查,入熟蜜半匙,放冷服之,須臾躁止,得臥汗出差。
回陽返本湯
[编辑]治陰盛格陽證
附子炮 乾薑炮 人參 陳皮 麥門冬五味子 甘草炙 蠟茶各一錢。
右剉,作一貼,以清泥漿二盞同煎,去滓,入蜜五匙,調和,放冷服之,取汗為效。面赤者,入蔥白七莖,黃連少許,同煎服。
陽毒升麻湯〈活人下同〉
[编辑]治「傷寒陽毒,面赤狂言或見鬼,脈浮大數。」
黃芩二錢, 甘草十分, 升麻、 射干、 人參、 犀角各一錢半。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出汗則解。
陽毒梔子湯
[编辑]治陽毒
石膏二錢, 升麻、 黃芩、 杏仁、 柴胡各一錢, 梔子、 赤芍藥、 知母、 大青各七分, 甘草五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五片,豉百粒,同煎服。
葛根湯〈海藏〉
[编辑]治陽毒
葛根二錢 黃芩、 大黃酢炒 梔子、 𥐚硝 甘草各一錢半。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
芍藥甘草湯〈丹溪〉
[编辑]治汗後惡寒
桂枝二錢 甘草炙,一錢半 芍藥、 《白朮》
附子炮各一錢。
右剉,作二貼,水煎服。
陶氏益元湯〈入門〉
[编辑]治傷寒戴陽證
甘草炙,二錢 附子炮 乾薑炮 人參各一錢 五味子二十粒 麥門冬 黃連 知母各七分 熟艾三分
右剉,作一貼,入生薑五片,棗二枚,蔥白三莖,水煎,臨熟入童尿三匙,去滓放冷服之。
陶氏升陽散火湯
[编辑]治撮空證。「此因肝熱乘肺,元氣虛弱,不能主持,以致讝語神昏,叉手冒心,或撮空摸床。」
人參 當歸、 芍藥, 柴胡, 黃芩、 白朮。
麥門冬、 陳皮、 茯神、 甘草各一錢。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棗二枚,入《熟金》同煎服。
甘李根湯〈入門〉
[编辑]治「動氣」 誤發汗,氣上衝,正在心端。
李根皮五錢, 桂枝一錢半, 當歸、 芍藥。
茯苓、 黃芩各一錢, 半夏、 甘草各五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水煎服。
三白飲〈醫鑑〉
[编辑]治傷寒熱病。熱極狂走。
雞子清一箇, 白蜜一大匙, 芒硝三錢。
右合作一處,涼水調下。
活龍散〈入門〉
[编辑]治陽毒發狂
活地龍大者四五條,淨洗,研取汁。
入薑汁、薄荷汁及蜜各一匙。新汲水調和。徐徐灌盡。漸次涼快。若熱熾。則加片腦尤妙。名曰「地龍水。」 。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