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503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五百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五百三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五百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五百三卷目錄

 醫部彙考四百八十三

  痘疹門二十五

  翟良痘科類編釋意痘後餘毒餘證 痘中雜證 異痘四種 發熱

  寒熱 厥逆 頭溫足冷 夾斑 夾疹 夾沙 發泡 陷伏 倒靨 癢 痛 腰痛

  腹痛 腹脹 口脣 口舌 咽喉 咳嗽 痰涎 失音 譫妄 嗆水吐食 中風 驚

  搐 倦怠 喘 煩躁 渴 不食 汗 諸失血 嘔吐噦 瀉利 吐瀉併作 痢 寒

  戰咬牙 二便 潰爛 痘疔 陰囊發腫 痘後浮腫 痘毒 疳瘡口瘡 眼目

藝術典第五百三卷

醫部彙考四百八十三

[编辑]

痘疹門二十五

[编辑]

《翟良痘科類編釋意》

[编辑]

《痘後餘毒餘證》

[编辑]

大凡痘瘡痂落之後,一有其證,則曰「餘毒。」不知餘毒 之外,又有餘證。餘證與餘毒,原有分別,如結靨之時, 有已成之瘡,綿延至今,肌肉不復,或發疥癩,或發癤 瘡,或發疙瘩,或發癰腫,或發目赤,皆餘毒也。若或誤 服藥劑,或外感風寒,內傷飲食,觸雜惡氣,起居不時, 外感六淫,內傷七情,所生之證,皆餘證也。治之要分 別酌量,「痘證至此,歷起脹灌漿,收結還元,五臟真氣 發洩已多,一身氣血耗散已甚,雖或毒氣未淨,而其 正氣已虛,當以補虛為本,所因之病,以末治之,不可 純用涼藥。」

一、痂落之時,有潰爛之瘡,其來日久,肌肉未復者,內 宜連𧄍湯加牛蒡子,外用生肌散摻之。 一、痘後毒氣留藏經絡,失於解利,餘毒太盛,外不得 洩於皮膚,內不得入於臟腑,聚而不散,遂發紅腫而 成癰。未成膿者,用解毒內托散主之。即於紅腫硬痛 處,以銀針刺其根,令出惡血,以拔毒膏敷貼。已成膿 而未潰者,以銀針刺出其膿,勿使內潰。已潰者,用十 全大補湯加連𧄍、金銀花主之,當分別治之。 一痘後癰毒發於手足、委中、曲池而不散者,乃氣血 凝滯於灣曲也,宜用十三味敗毒散主之。此處與他 處不同,初起不可用針刺,當以三豆湯料為末,酢研 如糊塗之。

一、遍身肢節有疳蝕瘡者,因氣血虛弱,被風寒相搏 於腠理,使津液澀滯而然也,宜以綿繭散治之。有熱 者用大連𧄍飲主之。 一痘後遍身瘡癬,如疥如癩,膿水浸淫,皮膚潰爛,日 久而不愈者,是毒氣散漫於皮膚也,宜用防風解毒 湯主之。尋掐成瘡,以百花膏塗之。

一、痘後發丹瘤,紅腫作痛,手不可近,流移上下,宜內 服小柴胡加生地黃湯,外用砭法。若但紅不腫不痛 者,斑也,宜用人參白虎湯主之。

一、痘毒有為目瞖者,是自臟而達外,治之之法,當活 血解毒而已。活血不至於熱,解毒不至於寒,五臟平 和,則瞖自去。不可輕用點藥,反致損睛,宜用蟬蛻散、 四物湯加柴胡主之。

一、痘後目閉淚出,不敢見明,惟於黑暗處則開,纔見 明則陽光爍之,淚自溢出,癮澀難開,此羞明證也,宜 用「洗肝明目散」加蔤蒙花主之。

一痘後兩目不開,兩泡高腫而不流淚,乃脾經濕熱 也,宜用蒼朮黃連湯主之。

一小兒痘後出外,忽頭腫,兩目不開,此非痘毒,乃風 熱也,宜用羌活防風湯主之。

餘證載在《雜證類》中。

《痘中雜證》

[编辑]

痘瘡之證,惟在氣滯、血熱、毒盛、氣虛、血虛、毒壅之證 盡之矣。自此以外有異痘,又有雜證,或痘證發,而雜 證鬱於內,亦與之俱發者,有因外感者,有因內傷者, 有因穢污觸犯而雜證生者,當急急治之。何也?痘證 始終賴氣血以成功,人之一身,乃有限之氣血,雜證 添一分,則氣血因之亦虧損一分,氣血虧一分,則於 痘上增一分病矣。痘證為雜證撓擾,何能成功?況痘 證有定限,而雜證無定期,所以方書有云:「治雜證一 寸,則痘證落後一丈。」誠有見之言也,治痘者不可不 知。

《異痘四種》

[编辑]

一蒙頭:頭乃諸陽之會,若痘出各處疎少而頭額獨 多者,謂之蒙頭,宜急用臙脂塗法。若痘有半漿,形稍 尖圓而此處尚平者,急用升天散。倘治失其時,諸陽 獨亢,精華自萎,救無及矣。

二抱鼻:面部各處俱稀,而鼻梁左右密如蠶種者,名 曰抱鼻。此毒聚於脾胃也,其證甚危,當用臙脂塗法 以求其生。

三、鎖口:面部俱稀,而嘴角有一點黑痘,較諸痘獨大 者,名「單鎖口。」若兩嘴角各有一粒,名曰「雙鎖口」,皆惡 候也。俱宜以銀針挑破,以官粉點之,不可令此痘先 脹而先灌也。

四、鎖項。頸項者,咽喉之管束也。咽乃胃脘水穀之道路,主納而不出;喉乃肺脘呼吸之往來,主出而不納。 頸項者,又陰陽之道路也。三陽之脈,自頸而上;三陰 之脈,自頸而還。此處貴稀少。若各處勻朗纏項而出 者,獨稠密太甚,謂之鎖項。宜急服甘桔湯加黑參、山 豆根,以防咽喉腫塞。倘治失其時,必至廢其管束,阻 其道路,內者不出,外者不入。《經》云:「出入廢則神機化 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音啞水嗆,壅塞而斃矣。

《發熱》

[编辑]

痘正出正長時熱甚者,用升麻葛根湯。或氣粗息重 兼內熱者,用消毒飲。至起脹釀漿時發熱者,大熱則 利小便,小熱則解毒。大熱謂身熱脈大,大小便閉,用 八正散。大便不閉,用導赤散加人參、麥冬主之。小熱 解毒者,恐小熱不解,大熱必生,利小便慮損其氣,所 以惟解毒而已,用甘桔湯加牛蒡子、荊芥穗主之。結 痂後,發熱或煩渴者,當辨其虛實寒熱調治。如發熱 壯盛,胷腹手足頭面俱熱,大便閉澀,小便赤澀者,餘 毒盛也,即當解毒,以大連𧄍飲主之。若其熱稍緩,頭 熱面不甚熱,手足心熱,手背不熱,精神困倦,大小便 利者,虛熱也,宜補中益氣湯。渴加麥冬、五味子主之。 痂落還元後,或痂落一半,忽然遍身大熱者,餘毒欲 發癰也。或手足四肢頭項胷背,有一二處更甚者,即 癰之所在也。此必膿漿不滿,結痂浮薄,速收速落者, 多有此證,宜用大連𧄍飲主之,以退其熱。大便祕者, 加酒炒大黃微利之。如熱不退,須連服幾劑,必令熱 退身涼,癰毒方可消。

《寒熱》

[编辑]

寒熱者,或寒熱齊作,覺熱極而又畏寒,或寒熱間作, 迭相往來,寒熱不一,此皆痘毒欲發而不出耳。若於 未出之時而寒熱,是氣血與毒火相攻也。已出之後 而寒熱,毒盛則為邪勝,毒輕則為虛極,發於結痂之 後則為餘毒,皆表裏俱見之證也。治法始終用柴胡 湯加知母、石膏主之。大便祕,宜服大柴胡湯主之。

《厥逆》

[编辑]

逆者,四肢逆而不溫也。厥者,冷也,又甚於逆。四肢乃 諸陽之本,常宜和煖。若指頭微寒者,陽氣衰也。足心 冷者,陰氣盛也。如瘡本焦黑,煩渴躁悶,喘促而厥逆 者,此陽毒內陷,熱氣鬱伏,手足為之冷,所謂熱深厥 亦深,火極似水,大便不通者,承氣湯主之,或棗變百 祥丸。此死中求活之藥,非痘黑者不可輕用。若瘡本 灰白。泄利而厥逆者。此元氣虛憊。陰陽不能順接。而 手足為之冷也。「陳氏木香散、異功散主之。十指微寒 者。四君子湯、理中湯並加桂主之。」

《頭溫足冷》

[编辑]

頭乃諸陽之會,因毒氣上蒸,熱在陽分,故溫也。足膝 以下,乃孤陰之處,純陰無陽,寒在陰分,故冷也。故曰: 「足冷過膝者不救。」然亦有火鬱於上而足冷者,清上 則火降,而足自溫矣。宜用參蘇飲去人參、桔梗,加厚 朴、梔子仁主之。

《夾斑》

[编辑]

形如雲頭而突起,色赤成片而無顆粒,謂之「斑。」斑乃 血之餘也。因毒火鬱遏,煎熬陰血,血熱相搏,浮遊之 火,散漫於皮膚之間,與痘相夾,而發之於外,片片如 錦紋也。宜用升麻葛根湯去芍藥,加黑參、荊芥穗、防 風、蟬蛻主之。斑退之後,辨虛實療之。若養漿時而發 斑者,發與夾不同,乃血熱不解,浮於肌肉,散於皮膚 而為斑,宜用人參白虎湯加紫草、紅花、當歸、地骨皮、 淡竹葉主之。若結痂之後而發斑者,此餘毒而發也, 宜用解毒散加當歸、芍藥、石膏主之。有爛處,以生肌 散敷之。故曰:「斑發。」七日之前,多宜表散;七日之後,多 用解利。慎在得中。若延滯日久,則血液乾枯,痘難成 功也。斑色紅活為吉,紫滯者,毒盛也。斑藍黑者凶。

《夾疹》

[编辑]

「痘已見形,間有頭粒細密如麻子者,此夾疹也。」是痘 毒之發,被風寒壅閉腠理,濕蒸火熾,觸動腑毒,故與 痘並出也。夫疹痘者,皆胎毒也,但所受有淺深之殊, 而所發有臟腑之異。蓋痘出於臟,疹出於腑,臟屬陰, 乃為積受之地,其受毒最深;腑屬陽,而為傳送之所, 其受毒尚淺。故痘之始終,每以二旬日為限,疹之消 長一晬時而已,可不從其急而先其治乎。《經》曰:「急則 治其標。」治宜先散其疹,而後治其痘,宜用升麻葛根 湯加防風、荊芥、蟬蛻主之。疹不散則痘必不起,疹一 散則痘勃然而興,莫能禦之矣。若不先散其疹而妄 治之,則疹邪留滯於肌表,俾痘不起而有煩喘悶亂 之患矣。若疹散痘起,綻凸勻朗紅潤,其勢吉矣。若疹 雖散而痘稠密,平塌灰白紫滯,其勢亦險也。故曰:「痘 夾疹者,半輕半重,非順也。」

《夾沙》

[编辑]

沙與疹。蔡氏謂皆痲之異名也。但沙含水。而疹無水也。

沙之形,如粟一般,尖圓而硬,中含清水,夾痘而出,亦 熱毒之所發也。用四苓散加防風、黃芩主之

《發泡》

[编辑]

痘瘡發泡,肺熱也。肺主乎皮毛,熱毒在肺,傳於皮膚 之間,故泡從而發也。紫泡血泡,宜加味清肺飲加當 歸、生地,去五味子、粟殼;白泡,亦清肺飲加生地、酒炒 黃芩主之。

《陷伏》

[编辑]

「伏者,毒蘊於裏而不出也;陷者,毒出而復入也,此皆 惡候。伏惟一證,候於見形之後,應出齊之時,其人熱 不減,煩渴悶躁,痘頂不尖,此有伏毒未盡出也,宜用 雙解散主之。」陷有數種,血陷、紫陷、黑陷、白陷、灰陷也。 如痘稠密紅紫而頂陷者,紫陷也,甚則轉而為黑陷 矣,此毒熱熾盛,閉其氣,凝其血而陷也,宜用清毒活 血湯主之。若煩渴,去參、芪,加麥冬、天花粉。然當其紫 陷時,不過一二劑而痘立起,其效如神。及至黑陷,則 毒已深入,便非此方所能救。大便祕者,承氣湯下之, 或用人牙散、獨聖散、鷄冠血和酒灌之,外用胡荽酒 塗其遍身,并衣服熏蒸之。亦有用壁間喜蜘蛛如豆 大者,研爛入雄黃末,每歲一釐,同研勻,酒調服者。如 痘稠密,其色淡白,根無紅暈而頂陷者,白陷也,甚則 轉而為灰陷矣。此氣血虛寒,不能運化毒氣以成漿, 故陷也,宜參歸鹿茸湯主之。若困倦手足冷,飲食少, 加木香、官桂,或「《千金》內托散主之。」

又有一種痘瘡,頂頭顆粒通紅成血疱而不成漿者, 此氣虛不能統血,而血妄居氣位也,宜用保元湯加 官桂、薑一片,水煎溫服,此疱即轉白而成漿矣。血疱 失治,則氣愈虛而為血陷,然治之亦不外此方。血陷 與紫陷相類,但血陷雖紅,然淡而不紫也。氣粗身熱 者紫陷也,即色暫紅,亦必至紫矣;氣弱身涼者血陷 也。色雖紅。得補必轉白而成膿矣。又不可不辨。

《倒靨》

[编辑]

倒靨之證痘瘡初見,一二日細小,四五日漸大頂平, 至六七日,根腳漸闊,頂愈平陷,其色全白,形如豆殼 者,倒靨也。有膿清不滿,已成痂者,只是嫩皮;未成痂 者,俱潰爛不收,亦是倒靨也。宜用人參歸芪湯去桂, 加芍藥、連𧄍、白芷、香附主之。泄瀉者止之,便祕者通 之。為穢氣所觸而倒靨者,加味四聖散主之。大凡痘 瘡當靨不靨,復入於裏,全無痂形者,皆謂之倒靨也, 壞事者多。若元氣素怯,又不能食,常自利者,陳氏木 香散、異功散,此死中求活之藥也。如原無瀉泄,大便 久祕,今添腹脹喘呼,此毒盛薄蝕元氣,復入於裏,宜 急下之,用排毒散主之。如毒入裏,忽然自利者,此脾 胃素強,毒氣難留,故自利,利下痂皮膿血者不可止。 利盡膿血自愈。利下水穀者。則不可救。或用異功散。 死中求活亦可。

《癢》

[编辑]

經曰:「諸痛為實,諸癢為虛。」又曰:火盛則痛,火微則癢。 有痘方出而身癢者,初見紅點,遍身作癢,此邪氣欲 出,皮膚閉密,其火游移往來,故癢也。宜發之使皮膚 縱緩,腠理開通,邪氣得洩,痘出而癢自止。所謂火鬱 則發之是也。宜用升麻葛根湯去白芍,加赤芍、防風、 桂枝、淡豆豉主之。有養漿時,淡白平塌,少食便溏,漿 清而癢,爬抓不寧者,此脾胃弱而氣血俱虛也,宜用 十全大補湯加防風、牛蒡子主之。有將收斂而作癢 者,膿成毒化,邪氣盡解,正氣漸復,榮衛和暢,故癢也。 與瘡癤將痊而癢者同論,不必服藥。有因穢氣觸犯 而暴癢者,宜用內托散主之,外以「辟穢香」加小棗、茶 葉火燒熏之。有因風寒所感而發癢者,亦如前法熏 之。有無所因而癢者,當視其瘡形。如瘡乾而癢者,宜 養血潤燥,用四物湯加防風、黃芪、荊芥、桂枝、牛蒡子、 升麻、甘草主之。如瘡濕而癢者,宜補氣除濕,以四君 子湯加防風、荊芥、黃芪、桂枝、牛蒡子主之。 一方外治痘癢,用荊芥、黃茶葉為末,紙裹緊搓,糊粘 紙縫并頭,令不散,仍焙乾,燈上燃之,卻於卓上舂之, 令火息,指定癢痘,用荊芥火燒熱醮,點癢痘之頂,患 者自以為妙。大凡痘癢俱是惡候,要其人精神清爽, 自知其悮抓破者,或言其癢,欲人拊摸者吉。若悶亂 不寧,搖舞亂言,爬抓不寧,不聽禁止者,凶也。

《一方》:「治癢。蟬蛻二十箇,去翅足,水煎服,立止。」

《痛》

[编辑]

痘初出時痛者,發未盡也;既出稠密而痛者,毒盛血 瘀也,宜用四物湯加連𧄍、丹皮、牛蒡子、荊芥、防風、紅 花主之。若頭痛發熱欬嗽者,參蘇飲主之。熱氣上攻, 痰壅頭痛者,二陳湯加石膏、黃芩、山梔、荊芥、薄荷主 之。身背痛者,羌活當歸湯主之。或感冒作痛者,升麻 葛根湯加山梔、蟬蛻、羌活主之。收靨痛甚,治之不愈 者凶。

《腰痛》

[编辑]

痘瘡發熱腰痛惡候也。《經》曰:「腰者,腎之府也。」又曰:「太 陽所至為腰痛。」蓋足太陽膀胱經為十二經之首,其 脈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痘毒起於腎,循足太陽 膀胱散於諸經,乃邪由裏傳表也。如初發熱,其腰即痛,此邪由膀胱直入於腎,腎部虛損,邪火亢盛,不能 勝邪毒乘腎而腰痛也。宜急解毒以瀉少陰之邪,發 表以通太陽之經,使邪氣不得以深入,熱毒得解,然 後調理氣血,痘雖稠密,或可愈也。治若少緩,則太陽 之邪,由表以傳於陽,少陰之邪,由裏以傳於陰。表裏 受病,陰陽俱傷,榮衛之脈不行,臟腑之氣皆絕,或為 黑陷,或為癢塌,莫能救矣。宜先服「人參敗毒散」,次服 五苓散加獨活主之。

《腹痛》

[编辑]

腹痛,屬寒者多,惟有痘瘡一證,皆屬毒熱也。《訣》云:「發 熱肚中痛,斑瘡腹內攻。」發熱便腹痛者,此毒氣鬱於 腸胃而內攻也,宜用桂枝大黃湯主之。發熱腹痛,大 渴煩躁,大便閉,狂妄者,承氣湯主之。發熱腹痛,大便 自利者,黃芪建中湯主之。出不快,腹痛煩躁,啼叫者, 芍藥防風湯主之。便祕者,承氣湯主之。有因停食作 腹痛者,與毒氣作腹痛,其證不同。停食痛者,其痛多 急疾,而啼叫必甚,多在臍上,面必青白,脣淡,手足冷。 毒氣痛者,痛稍延緩,有作有止,多在臍以下,或連腰 而痛,或色紅而脣紫,手足不冷。此兩者,必辨別明白, 方可用藥。傷食而痛,用平胃散加山樝、神麴、麥芽、香 附主之。悮食生冷腹痛者,理中湯加陳皮、砂仁主之。 感冒風寒,身體戰動而腹痛者,升麻葛根湯主之。痛 在臍以上屬太陰,痛在當臍屬少陰,痛在少腹屬厥 陰,皆毒氣鬱遏之故,俱宜平胃散加升麻、葛根、防風、 燈心、淡竹葉主之。如痘已出至收靨,原無腹痛,忽然 而痛者,此必飲食所傷,宜用平胃散加山樝、香附、赤 茯苓主之。大便祕者,「承氣湯主之。」

《腹脹》

[编辑]

痘初出而腹脹者,毒氣聚於腸胃,不能發出,或少發 外而反內入也,甚者氣喘發厥。痘出之後腹脹,瘡無 血色,或變紫黑者,亦是腸胃所聚之毒氣,不能盡發 於外也,當急治之,治之稍緩,多致不救。治法當升發 解利,使毒氣分消,則脹自愈。脹而腹痛,亦是此法。故 曰:「痛隨利減,脹以利消。」大便祕,脾熱生脹者,枳殼散 主之。小便赤,胃熱生脹者,四聖湯。痘色紫者,加芩連 紅花,倍加紫草主之。亦有乳食停滯而腹脹者,平胃 散加山樝、麥芽主之。若痘起灌時,偶為生冷所傷,以 致毒氣倒靨,令人腹脹或瀉者,異功散主之。

《口脣》

[编辑]

口脣為脾之竅,《經》曰:「六腑之華在脣。」故痘瘡始終以 脣口紅潤為吉。若脣口腫硬,或口脣燥裂者,乃毒火 乘脾,毒乘於中,則熱熾於外,宜用升麻葛根湯加藿 香、山梔子、防風主之。熱甚發渴,加石膏以解其毒,脾 毒解則能約束津液,化生氣血,可保無虞。或痘出稠 密,脣口瘡子相粘連乾黑諸證未起,脣口先已黃熟 或腫硬者,此死證也,外用胭脂塗法,內服瀉黃散以 救之,死中求活也。若諸痘未收,脣口先已焦黑,其脣 剝落一層又一層者,口中臭氣者,口中涎如膠粘者, 脣上縮者,脣下自呷者,魚口者,皆凶也。

《口舌》

[编辑]

口舌與五內相通,故毒熱之發,口舌先受,毒盛則口 舌或紫、或白、或黑、或腫大,此皆實熱之證也,用加味 犀角湯主之。以玉鎖匙點,或舌舒出口,以手弄舌者, 舒舌脾熱也,弄舌心熱也。或曰:舌者心之苗,舌舒出 口,反說脾熱何也?蓋脾之絡在脣,脾熱則脣焦,舒舌 以餂其脣也。四肢皆屬脾土,以手弄舌,反說心熱何 也。蓋舌者心之苗。心熱則舌脹。以手弄舌。心役之也。 宜犀角地黃湯加梔子石膏主之。

《咽喉》

[编辑]

咽者,胃脘水穀之道路。喉者,肺脘呼吸之門戶。咽喉 司呼吸,主升降,乃一身之緊關橐籥也。若痘毒不能 發舒於外,遂至衝逆於此,卒然腫痛,呼吸不能,飲食 難入,或至啞嗆,俱宜用甘桔湯加麥冬、牛蒡子、黑參、 杏仁、荊芥主之,或調小無比散解之,其效更捷。大便 祕者,承氣湯去芒硝,加當歸主之。

《咳嗽》

[编辑]

有聲無痰謂之咳,有痰無聲謂之嗽,有痰有聲謂之 咳嗽。咳嗽者肺證也。痘瘡發熱之初,便有咳嗽者,肺 為五臟之華。蓋痘瘡之火,挾君相二火,上熏乎肺,肺 氣焦舉,故氣逆而咳也。或至於嗽,宜參蘇飲去人參 主之。即感風寒而咳嗽者,亦此方主之。痘瘡既出而 咳者,此喉嚨有痘,淫淫如癢,習習如梗,阻礙氣道而 咳嗽也。痘收自愈,不須治。若覺喉痛,則甘桔湯加牛 蒡子主之。痘瘡收靨後而咳嗽者,此衛氣虛弱,腠理 疏開,風寒外襲,肺氣逆而不收,故咳嗽也,人參清膈 散主之。

《痰涎》

[编辑]

痰涎者,津液之所結也。人生之津液,所以滋生精血。 蓋為痘毒之氣閉塞,而有礙於津液之道路,津液不 得流通,故作痰涎。正氣壅鬱於胷膈,故為喘為嗽,而 喉中作聲也。宜用二陳湯加前胡、枳殼、桔梗、瓜蔞仁石膏、麥冬、杏仁、黃芩主之。

《失音》

[编辑]

「音」者,心之聲也。心氣上達於肺而作音,肺清則音清, 肺熱則音啞。肺喉有痘,熱毒閉塞肺竅而失音也。始 終俱宜甘桔湯加射干、牛蒡子、黑參、連𧄍、麥冬、梔子 主之,或與導赤散兼用。

《譫妄》

[编辑]

譫,多言也。妄,虛妄也。譫妄者,妄有聞見,而語言無倫 也。皆邪氣熾盛,正氣虛弱,神識不清之所致。如發熱 時譫語者,此毒邪犯心,心為熱冒,其神浮越,宜瀉火 導赤散、牛黃清心丸,兼而治之。亦有胃熱而譫語者, 內中必有燥屎,三五日未便,宜四順清涼飲主之。自 起發至成漿欲靨之時,忽然神昏譫語者,此由瘡本 稠密,精血外耗,不能養神,宜養血清火,安神丸主之。 如妄有所見,狀如見鬼,而恐怖神昏不知人,衣被不 斂,言語不避親疎者,乃神志俱喪,軀殼徒存,不過引 日而已。此證自始至終,皆不宜有也。

《嗆水吐食》

[编辑]

水入則嗆者,由痘毒壅咽門也。蓋咽門司納,飲食通 於口,入於胃,今為毒所壅,飲水不得入咽,而乃溢入 喉門,喉司氣之出入,通於鼻而統於肺,至清至虛,有 形之物,不容毫末,今水入喉門,故氣逆噴出而嗆也。 宜甘桔湯加牛蒡子、射干主之。「食入則吐」者,咽門傷 則門戶隘塞,食物不能直奔於胃,若緩則汨汨而下, 蓋穀食有渣滓,自能入咽門而下,非如水溢以犯氣 道也。若咽門塞甚,則阻而吐出矣。亦宜甘桔湯,口噙 緩緩咽之。此證見於七日之前者,難治,是熱毒壅塞, 不能盡行肌表也。亦宜以甘桔湯加牛蒡子、連𧄍、紫 草、防風救之。見於七日之後者,不藥自愈,是咽門有 痘,外痘生長,內痘亦生長,壅窒道路而然,待外痘收 靨,而內亦自痊也。然亦有舌上有瘡,爛破如蜂窠之 狀,舌痛強硬,不能為用,延納水穀,亦使水入則嗆,食 入則吐,待舌瘡平則安矣。然皆失於預治,若預以甘 桔湯清其咽喉,安致有此患哉。

《中風》

[编辑]

痘證熱則生風,亦如中風之狀,或手足腰項強急,直 視牽引,口張舌強,宜用參蘇飲主之。有痰加元明粉。 若起脹後見此,危殆之證也。

《驚搐》

[编辑]

驚搐者,口眼喎邪,手足搐搦,隨作隨止也。是痘瘡出 於心,驚搐亦出於心。夫痘毒本熱,熱氣擊動心神,肝 不能制。蓋心屬火而惡熱,肝主風而善動,痘瘡之火 生於心,心移熱於肝,風火相搏,故發為驚搐也。痘未 出時,此其常候,俗呼「驚痘。」最吉者,以牽引伸縮,骨節 開張,腠理疏解,內寓發散之義,痘出而驚自止。若一 「向發而不止,則急用升麻葛根湯加荊芥、牛蒡各二 錢,甘草一錢主之,或用導赤散、牛黃丸相兼治之,不 可竟投涼藥。蓋心以涼,則氣血隨斂,毒無從出也。痘 既出而有此證,由熱毒之未解耳,宜四苓散加荊芥、 牛蒡子、甘草主之。若風火相搏,喉中痰鳴,目睛上視, 面赤引飲,喜居冷處,柴苓湯主之。以」上證俱用抱龍 丸、薄荷湯下。若痘後胃弱,飲食不化,謂之食蒸發搐, 其人必面黃潮熱,大便酸臭,祕瀉不調,或吐利腹痛, 大便祕者,宜四順清涼飲主之。靨後發驚搐者,此真 氣虛弱,火邪內攻,寧神湯、抱龍丸主之。

《倦怠》

[编辑]

倦怠者,神氣本弱,為熱所蔽,而精神不能舒暢也。然 不可專以虛治,宜清熱助氣為主,以「保元湯」加陳皮、 茯苓、麥冬、梔子、黃芩、白芍主之。起脹後,倦怠嗜臥而 聲啞者,喉舌必有疳蝕,須急視之,緩則誤矣。

《喘》

[编辑]

喘者,呼吸不相續也。有虛喘,喘必微,氣息短而無力。 有實喘,喘,聲粗大而氣息且長,要皆熱毒壅遏,肺金 受制而然也。《經》曰:「五臟之氣,皆統於肺。」肺為氣之主, 居至高之分,喜清虛而惡填實。若為邪氣所干,則肺 竅窒塞,發而為喘也。如初發熱,或痘初出,噴嚏鼻流 清水而喘者,此風寒客肺也,宜參蘇飲主之。有傷食 穀氣,蒸而為熱,上乘於肺作喘者,宜平胃散加山樝、 神麯、麥芽主之。有吐後而喘者,此胃虛不能制伏相 火,火逆上衝而然也,宜四君子湯加陳皮、半夏主之。 有瀉後而喘者,乃元氣下陷,虛火上擁,下氣不續,此 脾氣不足而然也,宜補中益氣湯主之。有泄瀉日久, 內虛腹脹而喘者,陳氏木香散主之。痘漿半足。而倒 靨喘脹者。保元湯加防風。調獨聖散主之。有痘密以 致鼻塞而口中氣促。似乎喘者。非喘也。不必施治。

《煩躁》

[编辑]

痘證始終以安靜為吉,但有煩躁,必生變證,當詳察 明辨而急調治。煩者,擾擾而不寧也;躁者,憒憒而不 快也。合而言之,煩躁也,皆由毒火盛,則金熾而水涸 也。故曰:火入於肺則煩,火入於腎則躁,又曰:「煩向心 生,躁從腎發。」總之,皆心火盛而為之也。若痘未出而煩躁,乃毒火內鬱,或風寒壅遏,不能即出,人參白虎 湯加梔子仁主之。痘未盡出而煩躁者,亦毒火盛也, 消毒飲加蟬退、燒人糞主之。痘盡出,又已起發,猶煩 躁者,乃血熱毒盛也,宜牛黃清心丸主之。痘養漿時 而煩躁者,當辨虛實療之。如痘頂平淡,白漿不易充 者,此氣血不足,宜用保元湯加麥冬、酸棗仁、歸、芍主 之。如痘綻凸紫滯,便祕溺澀者,乃正「氣足而毒盛不 解,治宜解利,四順清涼飲主之。若自利不止而煩躁 者,輕則陳氏木香散,甚則異功散主之。如揚手擲足, 欲去衣被者,此熱甚於表也,羌活湯主之。」如神識昏 迷,反復顛倒者,此熱甚於裏也,導赤飲、牛黃清心丸, 合而治之。如晝日煩躁,夜則安寧者,此陽盛於晝,至 夜則陽退而安靜也,「人參白虎湯加梔子仁主之。如 晝日安靜,夜則煩躁者,此陽氣陷入於陰,夜則陰盛, 陰陽交爭,故煩躁也,四物湯加梔子仁主之。」靨後發 熱,渴而煩躁者,麥門冬湯主之。若痘倒靨,喘脹悶亂 而煩躁者,此正氣虛脫而毒盛,不治也。

《渴》

[编辑]

痘瘡發渴者,裏熱也。蓋三焦者,水穀之道路;津液者, 水穀之精華。蓋水穀入胃,變化津液,流行三焦,以灌 溉乎臟腑也。痘瘡之火起於內,銷鑠水糓,不得以變 化津液,灌溉臟腑,故渴也。發熱時大渴者,裏熱甚也, 葛根解毒湯主之。如痘已出,或起發,或收靨,一向渴 不止者,人參麥冬散主之。如能食而渴者,肺熱也,毒 火亢甚,心火上炎,乘於肺金,熏蒸焦膈,煎耗津液,故 渴。《經》曰:「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是也。治在上焦,宜人 參白虎湯,加黃連主之。不能食而渴者,脾虛也。胃受 水穀,化生津液,藉脾運行,以灌五臟。若脾土虛弱,不 能為胃行其津液則渴。治在中焦,人參白朮散主之。 自利而渴者,邪傳腎也。蓋腎屬少陰,主五液,其脈絡 於肺,通於舌,邪傳於腎,則開闔不司,下元失其鎖鑰, 故自利。自利則津液下走,腎水乾,不能上潤乎舌,故 大渴也。治在下焦,宜溫之,異功散主之;渴而大便祕 者,宜利之,四順清涼飲主之。有痘瘡稠密,津液外洩, 化為膿漿,不能滋養真氣而渴者,常病也,不必施治。 若渴甚者,用人參、麥冬、五味、紅花子煎湯服。

《不食》

[编辑]

痘瘡始終以脾胃為主,若能飲食,則能受水穀之氣, 化生津液,灌溉臟腑,榮養血氣,滋潤肌膚,痘可賴之 以成功。若不喜飲食者,必須詳察明辨,分別施治。如 泄瀉痘瘡灰白而不食者,此脾胃虛而元氣弱也,宜 四君子湯治之。如大便祕,痘瘡掀腫而不食者,此毒 盛而血熱也,宜四物湯加薑汁炒芩連、酒炒大黃微 利之。

《汗》

[编辑]

汗乃心之液,由熱氣內蒸,腠理開張,熱隨氣而出也。 故自汗汗出則津液受傷,無以滋養肌膚。未漿之時 恐不能灌,既灌恐不能靨,既靨恐血脫陽虛,變為他 證。宜用保元湯加桂枝、白芍、浮小麥以斂之,有熱加 酒炒黃芩。若微汗則不必慮,是陰陽氣和,榮衛通暢, 邪氣不留,易出而易解也,不必施治。如瘡已收靨,痂 皮脫落自汗者,不可忽也。痘證至此時,邪氣盡解,元 氣未復,氣血正虛,恐生變證,宜急補陽救陰,使氣無 外洩而內固也,用「十全大補湯」主之。

《諸失血》

[编辑]

血屬陰也,所主在心,統化在脾,藏納在肝,宣布在肺, 輸泄在腎,灌溉一身,滋養百脈,諸經由此而生毓焉。 然血之所通同者氣也,故曰:「氣主呴之,血主濡之,是 以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氣溫則血滑,氣寒則血 凝。」蓋痘瘡一證,始終賴氣血以成功。若氣血無傷,不 寒不熱,始則送毒出外而見形起發,繼則化毒成實, 而灌漿收靨。若痘毒火熾,熏灼於內,迫血妄行,隨火 而動,或上逆而吐衄,或下注而便出,此惡候也。氣血 先病,痘何所藉以成功?諸失血,惟鼻衄血者可救,其 餘皆死證也。鼻中衄血者,毒氣上沖於肺也。肺主皮 毛,開竅於鼻,血自此竅而出,是血載毒行,毒氣外洩, 不犯其內,所以可治。宜用髮灰散、清肺湯治之,其血 立止。輕者,用髮灰散吹鼻亦止。倘不見,應分別治療。 如痘尖綻紫滯而衄者,乃毒火刑金,宜四物湯加紅 花、丹皮、炒黑梔仁主之。如靨後餘毒乘脾,脾氣受傷, 不能統血歸經,妄行而衄者,宜用人參白朮散,加白 芍、黃連炒微黑主之。如躁熱悶亂,口乾渴而衄者,宜 犀角地黃湯,加酒炒黃連、炒黑梔子、炒黑乾薑主之。 其餘不可救者,又於死中求活,開方於後。如毒甚壅 熾,肺金受制,流注大腸,不衄而下便者,宜四物湯加 芩、連、地榆、丹皮、荊芥穗炒黑主之。如有熱證,悮投熱 劑而失血者,髮灰散加皮硝少許主之。有氣血足,毒 氣盛而失血者,亦以髮灰散主之。如痘未盡出,而過 用寒冷,毒為冷激,傷其脾氣,不能運動其血,致逆於 臟腑之中,內毒擊搏,滯於胷膈之上,積成穢血。忽然 妄行,而暴吐衄,昏運軟倒,痘色淡白陷伏者,宜溫補為主,用理中湯,乾薑炒黑治之,或用獨參湯主之。仲 景治血脫益氣,東垣論「陽生陰長」,正此之謂也。惟小 便溺血者,無法可救。

《嘔吐噦》

[编辑]

有聲有物謂之嘔,有物無聲謂之吐,有聲無物謂之 噦。然又有所謂乾嘔者,乾猶空也,明其無物而有聲 也,與噦之有聲無物者同。但乾嘔其聲輕小而短,噦 其聲重大而長,此證皆屬於胃,皆熱毒壅塞胃口而 然也。如初發熱,或痘正出時而嘔吐者,此火邪犯胃 氣上逆而然也,不可驟止,稍待而不止者,用二陳湯 「加炒梔子、薑汁、炒黃連、生薑主之。如出見以至收靨 而嘔吐者,乃瘡集咽門,攻於胃脘,吞嚥不利而然也, 宜加味鼠粘子湯主之。如飲水過多而嘔吐者,此水 逆也,五苓散主之。如傷食而嘔吐者,二陳湯加山樝、 神麯、枳實主之。若無嘔吐證,只乾嘔或噦者,土敗也, 他方不能救,宜用定中湯」:「硃砂、明雄」黃各一錢共為 末,真黃土無雜色者一大塊,入磁器內,以百沸湯泡 上,用物蓋嚴,少頃取出,調前藥末服,或用土水於房 內熏之。此方兼治吐瀉煩躁。

《瀉利》

[编辑]

經曰:「陽氣在下,則生滲泄。」蓋積熱之氣不得上升注 而為下泄也。又曰:「濕勝則濡泄。」痘瘡而瀉利者,如未 出而利,是邪氣併於裏,腸胃熱甚而傳化失常也,宜 柴苓湯主之。瘡已出而利,是邪氣併於表,正氣方逐 邪氣而外出。正氣主乎表而不主裏,則裏氣虛不能 停納水穀,故自利也,宜四君子湯加訶子肉肉豆蔻 主之。利久不止,四君子湯送下豆蔻丸主之。起發時 忽然瀉利,宜急止之,恐腸胃虛,真氣脫也,須辨寒熱 虛實調治。如瀉而手足冷,面色青白,瘡不紅綻者,冷 瀉也,宜用理中湯、豆蔻丸,甚則陳氏木香散、異功散 皆可用也。如瀉下之物,色黃酸臭渴,手足心熱,面赤, 瘡紅綻掀腫者,熱證也,黃芩湯、五苓「散主之。脾胃怯 弱,精神倦怠,不食而瀉者,虛也,當溫養之,益黃散。身 熱中滿,不食而作瀉者,實也,當清利之,五苓散主之。」 成漿之時,尤不宜瀉。前此為病未久,脾胃尚強,足以 任之。今則病久,津液已衰,脾胃已弱。若復瀉利,則僅 存之氣,重竭於內,方張之毒,不能成於外,必變證百 出,宜急止之。輕則人「參白朮散去乾薑,加官桂、黃芪, 甚則陳氏木香散、異功散、豆蔻丸可以並進。」痘至養 漿收靨之時有瀉者,此為大忌,恐中氣虛而毒復陷 也,故專以溫補止澀之法為正。然有利清水者,有利 膿血者,又不可與虛寒者並論治法也。蓋利清水者, 或曾有大渴,飲水過多,蓄聚於中,漬灌腸胃,今乃作 瀉利,此蓄水瀉也,水去盡則瀉止利膿血者,因痘不 收,以成倒靨,中氣充實,毒不得留,乃自大便而下,此 倒靨瀉也,泄盡膿血自愈。若不知此二證,待其自愈, 妄投止澀之劑,是令其速斃也,慎之!痘至收靨結痂 時,泄瀉而不收者,陳氏木香散主之。若痘有頂破漿 流者,以敗草散襯之。痘有當靨不靨,毒復入裏,倒靨 而自利,利有水穀者,此死證也,宜「陳氏木香散、異功 散救之。」此二方死中求活之聖藥也。

《吐瀉併作》

[编辑]

痘瘡發熱初出而吐瀉者,皆因毒火所致而然也。《內 經》曰:「諸嘔吐暴注,皆屬於熱。」蓋三焦為水穀傳化之 道路,毒火內迫,傳化失常,而吐瀉併作,火性躁動,迅 請幫助識別此字。故也。又曰:「邪在上焦則吐,邪在下焦則瀉,邪在中 焦則吐瀉併作,但不可驟止。」吐瀉中有疏通之義,毒 氣從上下分消,無壅遏也。若吐瀉稍待而不止,宜用 平和疏通升提發散之劑,俾引毒達表,則吐瀉自止, 用柴苓湯加薑汁炒黃連、陳皮、砂仁主之。若以吐瀉 為裏寒,而遽用丁、桂、薑附等熱藥,是以熱投熱,而轉 增其煩劇也。以為裏虛而遽用參、芪、苓、芍、朮等補藥, 是以實投實而反增其壅遏,此專為痘證發熱初出 未透時而言。若漿正行之時,或漿既足之後而吐瀉 者,乃脾胃虛弱也,急急施治,方能免內虛倒靨喘脹 之患。宜用四君子湯送荳蔻丸主之。若有外受寒邪, 內食寒物,脾胃停寒,吐瀉因寒而作,痘色灰白,手足 厥而寒戰咬牙者,則陳氏異功散主之。大約起脹灌 膿時,不宜久吐瀉初出時,收靨後,或可少待而後治 也。

《痢》

[编辑]

赤痢屬血,自小腸來;白痢屬氣,自大腸來。此皆濕熱 鬱於腸胃,致傷氣血而然也。痘瘡以氣血為主,而熱 傷之可乎?有痢當急治之。赤者,用四物湯加酒炒芩 連、炙甘草、木香主之。白者用四君子湯加炒芩連、木 香、陳皮主之。赤白相兼者,合而治之。後重者,加滑石、 枳殼、生白芍、條芩酒炒主之。久不愈,不後重者,加訶 子、肉荳蔻以止之。若大便膿血,腸下垢者,阿膠住車 丸主之。痘後下痢,膿血黃赤者,薤白散主之。若兼小 便赤澀而煩渴者,導赤散主之。大凡治痘痢,只宜解 毒清利,不可遵「無積不成痢」之說而破積也

《寒戰咬牙》

[编辑]

寒戰者,森森然若寒,振振然搖動也;咬牙者,上下片 牙相磨而鳴也。方書云:「氣虛則寒戰,血虛則咬牙,單 見者生,雙見者死。」可見此二證,痘中之所不宜有者, 所以諸家之說不一。有以寒戰咬牙專主肺胃者,則 曰肺熱則寒戰,胃熱則咬牙。又有以寒戰咬牙專主 心肝者,則曰:《內經》有云:「諸風振掉,皆屬肝木寒戰而」 振振動搖,風之象也。火氣沖物亦然。錢氏曰:「肝主風, 虛則咬牙多欠。」又曰:「上竄咬牙,心熱也。」以此想之,痘 毒蘊於五臟,痘瘡自五臟而發,證則隨臟而見,寒戰 咬牙,或不專主於一二經也。當隨成就之序,觀痘之 形色,相證之動靜,認證的確而施治焉。如發熱初出 而寒戰者,其人衛氣素虛,榮血亦弱,不能逐毒外出, 使毒邪留連於經絡之中,欲出不出,邪正相爭,故「振 振然而搖動者,火之象也,似寒而實熱,宜柴葛桂枝 湯加黃芪主之。」痘正出外,為寒邪所襲,而證候與上 相似者,柴葛桂枝湯去人參加荊芥主之。如瘡本稠 密,掀發腫痛,經脈因痛而動搖,時時振動而寒戰者, 不必施治,待膿成痛去而自安。又有肉動筋跳,似寒 戰者,是瘡本稠密,經絡之血為瘡所耗,不能榮養肌 肉,主持筋脈,故惕惕然而手足自搖,瞤瞤然而膚肉 自動,與他寒戰不同,但養其氣血,宜用「十全大補湯」 主之。咬牙呵欠煩悶者,肝臟風熱也。陽引而上,陰引 而下,則呵而欠也。陽上極而下,陰下極而上,則合而 鬥齒也,羌活湯主之。咬牙目上竄者,心臟熱也。諸瘡 皆屬心火,上竄者,火氣炎上之象也。咬牙者,火氣動 搖之象也,導赤散加牛蒡子主之。俱不可用陳氏辛 熱之劑,以上出長時之證治。若養漿時寒戰者,乃陰 凝於陽,陽分虛則陰入氣道而作戰也,宜保元湯加 丁香而溫陽分。養漿時咬牙者,乃陽陷於陰,陰分虛 則陽入血道,故咬牙也。宜保元湯加芎、歸,以益陰分。 以上言寒戰咬牙單見之證治,若二證併見,則當審 經絡,分虛實、寒熱,用合治之法。如痘色紅赤,或紫黑, 身熱煩躁,惡熱作渴,大便祕,小便赤澀者,此實熱也, 是陽明胃熱則咬牙,太陰肺熱則寒戰,宜用四物湯 加連、𧄍、木通、石膏、麥冬、酒炒大黃主之。大便不祕,去 大黃加升麻。如痘色淡白,或青色,或皮薄頂陷,身涼 而靜,惡寒不渴,大便利,小便清長,此虛寒也。是胃氣 虛寒則咬牙,肺氣虛寒則寒戰。寒非寒涼之寒,乃虛 寒之寒,寒生於虛也,宜保元湯加芎、歸、桂枝、炒黑乾 薑以補之。然又有寒戰咬牙,而瘡本潰爛者,此手少 陰心火也。《經》曰:「火勝則肉腐。」寒戰咬牙,火氣動搖之 象也。人皆以為不治,亦不可遽棄也,用導赤散加酒 炒芩、連、牛蒡子以救之,死中求活也。又有寒戰咬牙, 而瘡本焦黑者,此足少陰腎水也。腎色黑,為主蟄封 藏之本。乾黑者,真臟色見也。腎氣寒則動變為慄。寒 戰者,腎本病也。腎主骨,牙為骨之請幫助識別此字。寒戰則鼓頷,而 兩牙相軋。咬者,腎寒所發也,人皆以為壞證,救之無 益,今則選方用之,於死中求活。若脈小氣息不粗,或 大便瀉,以異功散救之。若脈小有力,氣息粗大,或大 便祕者,棗變百祥丸下之。寒戰、咬牙二證,乃痘瘡雜 證中之最劇者,莫過於此矣。然其間有屬險而可救 者,有屬逆而不可救者,蓋痘毒蘊於「五臟,自內達外, 由筋骨而達於血肉,由血肉而達於皮毛。」痘瘡出長 之時,正由筋骨而達於血肉之時,肝主筋,脾主肌肉, 心主血,血則徹筋骨肌肉而共灌者也。「此時寒戰咬 牙而呵欠者,肝也,險也;寒戰咬牙而目上竄者,心也, 險也。」痘瘡至灌膿之時,則由肌肉而達於皮毛之時, 脾主肌肉,肺主皮毛,心主血,血則徹肌肉,皮毛而共 灌者也。此時而寒戰咬牙,胃熱則咬牙,肺熱則寒戰, 心熱則寒戰而咬牙,皆火動之象也,險也。至膿老收 漿之時,痘色黑而寒戰咬牙者,腎也,腎為封藏之本, 痘色黑,是膿熟功成,閉藏之象也,亦險也。若痘色黑 寒戰咬牙,而見於出長之時,是應該長養而反見收 藏之象。生機盡也。逆也。若呵欠目竄。寒戰咬牙。而見 於成熟之時。是應該收藏。而反見長養之象。難還元 也。亦逆也。治痘者不可不知。

《二便》

[编辑]

凡痘瘡小便欲長,大便欲實。《經》曰:「小便數者,大便必 鞕,雖二三日不更衣,無害也。」此就痘證始終大概而 言之也。起脹灌漿時猶可,若初發熱時,則大便宜潤, 或二三日不便,宜急利之,恐腸胃不通,營衛不行,痘 何能出也?身大熱者,用大柴胡湯主之;身不大熱者, 通幽散或四順清涼飲主之。若起發至灌漿收靨,大 便不行者,用膽導法,不可遽用利藥,或用豬胞導法 主之。然小便與大便不同,自發熱至收靨,始終不宜 閉澀,一閉澀則禍不可知。痘毒屬熱,最宜宣暢經絡, 疏利氣血,活動方易出易起,灌漿收靨而成功。《經》曰: 「諸痛瘡瘍,皆屬心火。」若心移熱於小腸,小腸移熱於 膀胱,膀胱為津液之府,氣化則出,氣為火,食不能傳 化,所以津液不出而小便閉澀,經絡由此而凝滯,氣血由此而壅遏,毒火內攻,不能外達,痘證豈堪有此 乎?急宜通之。輕則用導赤散加梔子仁,甚則八正散 主之。大小便俱閉者,死證也。若瘡乾而黑陷煩躁者, 棗變百祥丸下之。火隨利降,大竅開或小竅亦開,此 死中求活之法也。

《潰爛》

[编辑]

痘瘡所貴者,堅實不破,圓淨成痂也。其有潰爛者,火 勝也。《經》曰:「火勝則肉腐。」火之為用,猛烈峻暴,近之則 躁癢不寧,迫之則焦痛難忍,灼之則糜爛成瘡。故敗 物者,莫如火也。火生於空,非虛不燃,乘之以風,其燄 益烈。痘瘡潰爛,由肌肉素虛,邪風侵襲。風者善行數 變,行諸脈俞,散於營衛之間。一旦毒發於裏,風應於 表,風火相煽,肌肉墳填,皮膚決裂,而瘡壞矣。如膿成 不靨,以致潰爛,膿汁淋漓,不敢著席,粘惹疼痛者,以 敗草散或白龍散,絹袋裝盛,遍身上撲之。更多佈席 上襯臥尤佳。膿未成而毒未化,癢破潰爛者,衛氣暴 洩,津液不榮,則危矣。如瘡潰爛,目不開,腫不消,飲食 無阻,大小便調,無他證者,內用十全「大補湯,外用敗 草散或白龍散撲襯之。」

《痘疔》

[编辑]

痘疔者,害痘之禍苗也。若七日至十二三日之間,痘 瘡忽然變動,灰白頂陷,即用紙撚照法照之,其間有 紫黑脹硬,獨大而無根者,即是也。痘中有此,則不能 宣發諸毒,故爾變動。以銀針挑破,用四聖散,綿胭脂 水調,填入孔中,以滿為度,其毒自散,則痘即紅活灌 漿矣。靨後痘疔潰成坑見筋骨者,服人參敗毒散加 穿山甲、蟬退、殭蠶、連𧄍主之。若痘黑陷,中心肉硬成 疔者,以銀針挑破硬處,以巴豆一粒去皮膜,硃砂一 分研爛點入立效。

《陰囊發腫》

[编辑]

痘證而陰囊腫痛如瓠瓜者,乃熱毒流入小腸也,宜 用四苓散加滑石、瞿麥、梔子仁、木通主之。亦有厥陰 肝經之熱下注而發腫者,小柴胡湯加青皮、木通、山 樝肉主之。

《痘後浮腫》

[编辑]

痘後面目虛浮,久則一身皆腫者,此表氣不足,見風 太早,風邪乘虛而入,其治在肺,宜五皮湯。初加桂枝 微汗之後,只服本方。若面目不虛浮而遍身皆腫者, 以胃苓湯合五皮湯主之。腹覺不快利而面目遍身 皆腫者,人參四苓五皮散主之。

《痘毒》

[编辑]

痘毒發於肌膚,而營衛不能運行,是以鬱熱不散,輕 則結為瘡癤,重則頭項、胷背、手足肢節之間赤腫而 成癰毒。方未成膿,宜解肌發表,令其自散。及其成膿, 則宜涼血解毒托裏,使其自愈也。但痘正發之時,熱 甚則升麻葛根湯或當歸活血湯,活血解毒,併痘大 發之。若膿已成而未潰者,以銀針決其膿,無使內潰 也,外以膏藥貼之。靨後發者,未成膿,宜用消毒飲,或 小柴胡湯加羌活、連𧄍、金銀花、黃芩、赤芍主之。已成 膿潰後,用十全大補湯主之。大扺!痘毒發癰,在手肘 腕、足膝膕中者多,若在手腕發者,太陰肺經,足膕發 者,太陰脾經,俱宜用解毒內托散主之。

《疳瘡口瘡》

[编辑]

口舌生疳者,以「吹口丹」吹入即愈。若毒攻牙根,腐爛 成疳者,此證殺人甚速,急服甘露飲,先以韭菜根、老 茶葉濃煎水,用鷄翎毛刷去腐肉,洗見鮮血,乃以「搽 牙散」加象牙、蠶繭敷之,日三四次亦可。口瘡即用此 方加入中白、麝香搽之。爛至喉中者,用小竹筒將藥 吹入,雖遍口牙齒爛落,口脣穿破者,敷藥皆愈。

《眼目》

[编辑]

目為五臟之精華,五臟之精氣皆上注於目,故陰陽 合德而為精明也。丹溪曰:「目病屬風熱血少」,夫痘蘊 非常之熱,自裏而達於外,苟氣血弱而不能逐毒外 出,則毒火內鬱而血脈逆行,斯痘毒入於目矣。況熱 毒生風,肝應於目,而目病由茲作焉。是故有赤腫而 痛不能開者,宜洗肝散加石膏主之,便閉加大黃。有 不赤、不腫、不痛,黑暗處則能開,纔見明則陽光爍之, 淚自溢出,癮澀難開者,洗肝明目散加蟬蛻主之。有 瞖膜遮蔽而不能視者,地黃散主之。有瞖膜遮睛,澀 淚羞明者,宜龍膽草散加蔓荊子、蔤蒙花主之。大扺! 痘毒入眼,俱宜用兔糞丸常服,不宜用點藥。又有失 調養治療,以致痘毒入眼者,其證多在收靨之時,或 滿面痘瘡破爛,重復腫灌,而膿血膠固,毒蒸內攻於 眼。其毒入眼者,或痘出太密,成就遲緩,醫用辛熱之 藥發之,亦能令痘毒入眼。或於收靨之時,故啖辛熱 之味,俗謂之「乾漿」,以致二火相煽,亦能令痘毒入眼 生膜。在白珠者不必治,久當自去。惟在黑輪上或掩 瞳人者,急用望月砂散治之,不可輕用點洗之藥。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