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第009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坤輿典 第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九卷
方輿彙編 坤輿典 第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

 第九卷目錄

 石部彙考三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雲母石 白石英 五色石英 紫石英 菩薩石

  石膏 玉火石 龍石膏 理石 白肌石 長石 方解石 滑石 不灰木石 松石

  五色石脂 青石脂 黃石脂 黑石脂 白石脂 赤石脂

坤輿典第九卷

石部彙考三

[编辑]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

[编辑]

總序

李時珍曰:「石者,氣之核,土之骨也。大則為岩巖,細則 為砂塵。其精為金為玉,其毒為礜為」請幫助識別此字。「氣之凝也,則 結而為丹青;氣之化也,則液而為礬汞。其變也,或自 柔而剛,乳鹵成石是也;或自動而靜,草木成石是也。 飛走含靈之為石,自有情而之無情也;雷震星隕之 為石」,自無形而成有形也。大塊資生,鴻鈞鑪韝,金石 雖若頑物,而造化無窮焉;身家攸賴,財劑衛養,金石 雖曰死珤,而利用無窮焉。是以《禹貢》《周官》。列其土產。 「《農經》《軒典》。」詳其性功。亦良相良醫之所當注意者也。

雲母石釋名

[编辑]

李時珍曰:雲母以五色立名,詳見下文。按:《荊南志》云: 「華容方臺山出雲母,土人候雲所出之處,於下掘取, 無不大獲。有長五六尺,可為屏風者,但掘時忌作聲 也。」據此則此石乃雲之根,故得雲母之名。而雲母之 根,則陽起石也。《抱朴子》又云:「服雲母十年,雲氣常覆 其上,服其母以致其子。」理自然也。

集解

《別錄》曰:「雲母,生大山山谷,齊山、廬山,及瑯琊、北定山 石間,二月采之。雲華五色具,雲英色多青,雲珠色多 赤,雲液色多白,雲砂色青黃;磷石色正白。」

陶弘景曰:「按《仙經》雲母有八種,向日視之,色青白多 黑者,名雲母;色黃白多青者,名雲英;色青白多赤者, 名雲珠;如沐露乍黃乍白者,名雲砂;黃白皛皛者,名 雲液;皎然純白明澈者,名磷石。此六種並好服,各有 時月。其黯黯純黑有文,斑斑如鐵者,名雲膽;色雜黑 而強肥者,名地涿。此二種並不可服。鍊之有法,宜精 細,不爾入腹,大害人。」今江東惟用廬山者為勝,青州 者亦好。沙土養之,歲月生長。

蘇頌曰:「今兗州雲夢山及江州、淳州、杭、越間亦有之。 生土石間,作片成層可析,明滑光白者為上。其片有 絕大而瑩潔者,今人以飾燈籠,亦古扇屏之遺意也。」 江南生者多青黑,不堪入藥。謹按方書用雲母,皆以 白澤者為貴。惟中山衛叔卿單服法,用雲母五色具 者。葛洪《抱朴子》云:「雲母有五種,而人不能別,當舉以」 向日看之,陰地不見雜色也。五色並具而多青者,名 雲英,宜春服之;五色並具而多赤者,名雲珠,宜夏服 之;五色並具而多白者,名雲液,宜秋服之;五色並具 而多黑者,名雲母,宜冬服之;但有青黃二色者,名雲 砂,宜季夏服之;皛皛純白者,名磷石,四時可服也。古 方服五雲甚多,然修鍊節度,恐非文字可詳,不可輕 餌也。

《楊損之》曰:「青赤黃紫白者並堪服,白色輕薄通透者 為上,黑者不任用,令人淋瀝發瘡。」

修治

《雷斆》曰:「凡使黃黑者,厚而頑;赤色者,經婦人手把者, 並不中用。須要光瑩如水色者為上。每一斤,用小地 膽草、紫背天葵、生甘草、地黃汁各一鎰,乾者細剉,濕 者取汁了,于瓷堝中安置,下天池水三鎰,著火煮七 日夜,水火勿令失度,雲母自然成碧玉漿在堝底。卻 以天池水猛投其中攪之,浮如蝸涎者即去之。如此 三度,淘淨,取沉香一兩,搗作末,以天池水煎沉香湯 二升,以末分為三度,再淘雲母漿了,日曬任用。」 《抱朴子》曰:「服五雲之法,或以桂蔥水玉,化之為水;或 以露于鐵器中,以原水熬之為水;或以消石合于筒 中,理之為水;或以蜜溲為酪,或以秋露漬之百日,韋 囊挺以為粉,或以無顛草樗血合餌之。服」至一年,百 病除,三年反老成童,五年役使鬼神。《胡演》曰:「鍊粉法, 八九月間取雲母,以礬石拌勻,入瓦罐內,封口三伏 時,則自柔軟去礬。次日,取百草頭上露水,漬之百日, 韋囊挺以為粉。」

李時珍曰:「《道書》言:『鹽湯煮雲母可為粉』。」又云:「雲母一 斤,鹽一斗,漬之銅器中,蒸一日,臼中搗成粉。」又云:「雲 母一斤,白鹽一升,同搗細,入重布袋挼之,沃令鹽味 盡,懸高處,風吹自然成粉。」

氣味

甘平無毒。

甄權曰:「有小毒。惡。」徐長卿云:「忌羊血、粉。」

徐之才曰:「澤瀉為之使。畏鮀甲及流水陶弘景曰:「鍊之用礬,則柔爛,亦是相畏也。百草上露, 乃勝東流水,亦有用五月茅屋溜水者。」

《獨泒滔》曰:「制汞,伏丹砂。」

主治

《本經》曰:「身皮死肌,中風寒熱,如在車船上,除邪氣,安 五臟,益子精,明目。久服輕身延年。」

《別錄》曰:「下氣堅肌,續絕補中,療五勞七傷,虛損少氣, 止痢。久服,悅澤不老,耐寒暑,志高神仙。」

甄權曰:「主下痢腸澼,補腎冷。」

發明

韓保昇曰:「雲母屬金,故色白而主肺。」

寇宗奭曰:古雖有服鍊法,今人服者至少,謹之至也。 惟合雲母膏治一切癰毒瘡等方,見《和劑局方》。 唐慎微曰:《明皇雜錄》云:開元中,名醫紀朋,觀人顏色 談笑,知病淺深,不待診脈。帝召入掖庭,看一宮人,每 日昃則笑歌啼號若狂疾,而足不能履地。朋視之曰: 「『此必因食飽而大促,力頓仆於地而然』。乃飲雲母湯, 熟寐而失所苦,問之,乃言太華公主載誕某,當主謳 懼,聲不能清長,因喫㹠蹄羹,飽而歌大曲,唱罷覺胸 中甚熱,戲於砌臺,因墜下,久而方甦,遂病此也。」又《經 效方》云:青城山丈人觀主康道豐治百病雲母粉方: 用雲母一斤,拆開揉入大瓶內築實,上澆水銀一兩 封固,以十斤頂火鍛赤取出,卻拌香蔥紫連翹草二 「件,合搗如泥,後以夾絹袋盛,于大水盆內搖取粉,餘 滓未盡,再添草藥,重搗取粉,以木盤一面,于灰上印 一淺坑,鋪紙,傾粉在內,候乾焙之,以麪糊丸梧子大。」 遇有病者服之,無不效。知成都府辛諫議曾患大風, 眾醫不愈,道豐進此,服之神驗。

《抱朴子》曰:「他物埋之即朽,著火即焦,而五雲入猛火 中,經時不焦,埋之不腐,故服之者長生。入水不濡,入 火不燒,踐棘不傷。」

李時珍曰:「『昔人言雲母壅尸,亡人不朽』。盜發馮貴人 冢,形貌如生,因共姦之,發晉幽公冢,百尸縱橫及衣 服皆如生人,中並有雲母壅之故也。」

附方:舊七,新七。

服雲母石上「白雲母二十斤,薄擘,以露水八斗作湯, 分半淘洗二次。又以二斗作湯,納芒硝十斤,木器中 漬二十日取出,絹袋盛,懸屋上,勿見風日,令燥。以鹿 皮為囊揉之,從旦至午,篩滓復揉,得好粉五斗,餘者 棄之。以粉一斗,納崖蜜二斤,攪糊入竹筒中,薄削封 口漆固,埋北垣南厓下,入地六尺覆土,春夏四十日, 秋冬三十日,出之當成水。若洞洞不消,更埋三十日。」 此水能治萬病,及勞氣風疼。每以溫水一合和服之, 日三服,十日小便當變黃,二十日腹中寒澼消,三十 日齲齒更生,四十日不畏風寒,五十日諸病皆愈,顏 色日少,長生神仙。千金方

痰飲頭痛,往來寒熱:「雲母粉二兩,鍊過桓山一兩為 末。」每服方寸匕,湯服取吐。忌生蔥生菜。深師方 牝瘧多寒:「雲母燒二日夜,龍骨、蜀漆燒去腥,等分為 散」,未發前漿水服半錢。仲景金匱方

小兒下痢赤白及水痢:雲母粉半兩,煮白粥調食之。 食醫心鑑

赤白久痢。積年不愈。飲調「雲母粉方寸匕。」服二服。立 見神效。千金方

婦人帶下:水和雲母粉方寸匕服。立見神效。千金方 小便淋疾:溫水和雲母粉服三錢。千金方

婦人難產,經日不生,雲母粉半兩,溫酒調服,入口即 產,不順者即順,萬不失一。陸氏云:「此是何德楊方也, 已救三五十人。」積德堂方

粉滓面䵟雲母粉杏仁等分為末,牛黃乳拌略蒸,夜 塗旦洗。聖濟錄

風𤺋遍身百計不愈:鍛雲母粉,清水調服二錢良。千金 方

一切惡瘡:雲母粉傅之。千金方

火瘡敗壞:雲母粉和生羊髓塗之。聖惠方

金瘡出血:雲母粉傅之。事林廣記

風熱汗出,水和雲母粉服三錢,不過再服,立愈。千金翼

白石英釋名

[编辑]

李時珍曰:徐鍇云:「英亦作瑛,玉光也。」今五種石英,皆 石之似玉而有光瑩者。

集解

《別錄》曰:「白石英,生華陰山谷及太山,大如指,長二三 寸,六面如削,白澈有光,長五六寸者,彌佳。其黃端白 稜,名黃石英;赤端白稜,名赤石英;青端赤稜,名青石 英;黑澤有光,名黑石英。二月采,亦無時。」

陶弘景曰:「今醫家用新安所出,極細長白澈者,壽陽 八公山多大者,不正用之。《仙經》大小並有用,惟須精 白無瑕雜者。如此說,則大者為佳。其四色英,今不復 用。」

蘇恭曰:「白石英所在皆有,今澤州、虢州、洛州山中俱 出虢州者,大徑三四寸,長五六寸,今通以澤州者為勝。」

寇宗奭曰:「白石英狀如紫石英,但差大而六稜,白色, 若水精。」

李時珍曰:「澤州有英雞,食石英,性最補」見《禽部》。

氣味

甘微溫無毒。

《別錄》曰:「辛」

《吳普》曰:「神農云:『甘』。岐伯、黃帝、雷公、扁鵲云:『無毒』。」 徐之才曰:「惡馬目毒公。」

主治

《本經》曰:「消渴,陰痿不足,欬逆胸膈間久寒,益氣,除風 濕痹。久服輕身長年。」

《別錄》曰:「療肺痿,下氣,利小便,補五臟,通日月光,耐寒 熱。」

甄權曰:「治肺癰吐膿,欬逆上氣,疸黃。」

王好古曰:「實大腸。」

五色石英主治

[编辑]

《大明》曰:「心腹邪氣,女人心腹痛,鎮心胃中冷氣,益毛 髮,悅顏色,治驚悸,安魂定魄,壯陽道,下乳,隨臟而治。 青治肝,赤治心,黃治脾,白治肺,黑治腎。」

發明

陳藏器曰:「濕可去枯,白石英、紫石英之屬是也。」 李時珍曰:「白石英,手太陰、陽明氣分藥也。治痿痹肺 癰,枯燥之病。但係石類,止可暫用,不宜久服。」

蘇頌曰:「古人服食,惟白石英為重,紫石英但入五石 飲,其黃赤青黑四種,《本草》雖有名,而方家都不見用 者。乳石論以鍾乳為乳,以白石英為石,是六英之貴, 惟白石也。」又曰:乳者陽中之陰,石者陰中之陽,故陽 生十一月後甲子服乳,陰生五月後甲子服石。然而 相反畏惡,動則為害不淺,故乳石之發,方治雖多,而 罕有濟者。誠不可輕餌也。

寇宗奭曰:「紫、白二石英,攻疾可暫煮汁用,未聞久服 之益。張仲景只令㕮咀,不為細末,豈無意焉?若久服, 宜詳審。」

附方:舊二,新七。

服石英法:「白石英一斤,打成豆大,于砂盆中和粗砂, 著水挼二三千下,洗淨又挼。仍安柳箕中,入蒿葉少 許,同水熱挼,至光淨,即以綿袋盛,懸門上。每日未梳 前,以水或酒吞七粒,用飯二匙壓下。小腹一切穢惡 白酒牛肉,石家所忌者,皆不忌。久則新石推出陳石, 石常在小腹內,溫暖則氣息調和,經脈通達,腰腎堅 強,百病自除。石若得力,一斤即止,若不得力,十斤亦 須服。此物光滑,既無浮碎,著人腸胃作瘡,又無石氣 發作諸病也。」又法:澤州白石英,光淨無點昏者,打 小豆大,去細者,水淘淨,袋盛,懸鐺內,清水五大升,煮 汁一升,澄清平早服,以汁煮粥更佳。服後飲酒二三 杯,可行百步。一袋可煮二十度。如無力,「以布裹埋南 牆下三尺土內。百日又堪用也。」石煮豬肉法:「白石 英一兩,袋盛水三升,煮四升,豬肉一斤,同蔥椒鹽豉 煮,以汁作羹食。」石蒸羊肉法:「白石英三兩,打作小 塊,精羊肉一斤包之,荷葉裹之,于一石米飯中蒸熟。 取出去石,切肉,和蔥椒作小餛飩煮熟。每旦空服冷 漿水吞百箇,後以冷飯壓之,百無所忌,永不發動。」 石煮牛乳法:「白石英五兩搗碎,密絹盛,以牛乳三升, 酒三升,同煎至四升,去石,以瓶收之,每食前暖服三 合。治虛損勞瘦,皮燥陰痿,腳弱煩疼。」石飼牸牛法: 「白石英三斤,搗篩,取十歲以上生犢牸牛一隻,每日 和豆與食,經七日即可收乳,每日熱服一升,餘者作 粥食,百無所忌,潤」養臟腑。悅澤肌肉。令人體健。凡 服石並忌芥菜蔓菁蕪荑葵菜薺苨。宜食冬瓜龍葵。 壓石氣。孫真人千金方

風虛冷痹,諸陽不足,及腎虛耳聾,益精保神:白石英 三兩,坩鍋內火鍛酒淬三次,入瓶中密封,勿洩氣,每 早溫服一鍾,以少飯壓之。一法:「磁石火鍛酢淬五 次,白石英各五兩,絹袋盛,浸一升酒中,五六日溫服, 將盡更添酒。」千金翼

驚悸善忘,心臟不安,上膈風熱,化痰安神。白石英一 兩,硃砂一兩為散。每服半錢,食後煎金銀湯下。簡要濟眾 方

石水腹堅脹滿:用「白石英十兩,搥豆大,瓷瓶盛,好酒 二斗浸之,以泥重封。將馬糞及糠火燒之,常令小沸, 從卯至午住火」,次日暖一中盞飲之,日三度,酒盡可 再燒一度。聖惠方

紫石英集解

[编辑]

《別錄》曰:「紫石英,生太山山谷,采無時。」

《吳普》曰:「生太山,或會稽。欲令如削紫色,達頭如樗蒲 者。」

陶弘景曰:「今第一用太山石,色重澈,下有根。次出雹 零山亦好。又有南城石,無根。又有青綿石,色亦重黑 明澈。又有林邑石,腹裏必有一物如眼。吳興石四面 纔有紫色,無光澤。會稽諸暨石,形色如石榴子。先時並雜用,今惟采太山最勝。《仙經》不正用,而俗方重之。」 掌禹錫曰:「按《嶺表錄》云:瀧州山中多紫石英,其色淡」 紫,其質瑩澈,隨其大小皆五稜,兩頭如箭鏃。煮水飲 之,暖而無毒。比之北中白石英,其力倍矣。

寇宗奭曰:「紫石英明澈如水精,但色紫而不勻。」 李時珍曰:「按《太平御覽》云:『自大峴至太山,皆有紫石 英。太山所出,甚瓌瑋。平氏陽山縣所出,色深特好。烏 程縣北壟山所出,甚光明,但小黑。東莞縣爆山所出, 舊以貢獻。江夏礬山亦出之,永嘉固陶村小山所出, 芒角甚好,但小薄爾』。」

脩治

李時珍曰:「凡入丸散,用火鍛酢淬七次,碾末水飛過, 曬乾入藥。」

氣味

甘溫無毒。

《別錄》曰:「辛」

《吳普》曰:「神農、扁鵲云:『味甘,平;李當之云:『大寒』』」;雷公云: 「大溫」;岐伯云:「甘,無毒。」

徐之才曰:「長石為之使。畏扁青、附子。惡鮀甲、黃連、麥、 筍、薑。得伏冬、人參,療心中結氣。」得天雄、菖蒲,療驚悸。 李時珍曰:「服食皆石英,乍寒乍熱者,飲酒良。」

主治

《本經》曰:「心腹欬逆,邪氣補不足,女子風寒在子宮,絕 孕十年無子。久服溫中輕身延年。」

《別錄》曰:「療上氣心腹痛,寒熱邪氣結氣,補心氣不足, 定驚悸,安魂魄,填下膲,止消渴,除胃中久寒,散癰腫, 令人悅澤。」

甄權曰:「養肺氣,治驚癇蝕膿。」

發明

王好古曰:「紫石英,入手少陰、足厥陰經。」

甄權曰:「虛而驚悸不安者,宜加用之。女子服之有子。」 蘇頌曰:「乳石論無單服紫石者,惟五石散中用之。張 文仲《備急方》有鎮心單服紫石煮水法」,胡治及《千金 方》則多雜諸藥同用。今方治婦人及心病,時有使者。 李時珍曰:「紫石英,手少陰、足厥陰,血分藥也。上能鎮 心,重以去怯也;下能益肝,濕以去枯也。心生血,肝藏」 血,其性煖而補,故心神不安,肝血不足,及女子血海 虛寒,不孕者宜之。《別錄》言其補心氣,甄權言其「養肺 者」,殊昧。氣陽、血陰、榮衛之別,惟《本經》所言諸證,甚得 此理。

附方:舊二,新一。

虛勞驚悸,補虛止驚,令人能食:紫石英五兩,打如豆 大,水淘一遍,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細細服,或煮粥食, 水盡可再煎之。張文仲方

《風熱瘛瘲》:風引湯治風熱瘛瘲,及驚癇瘛瘲。紫石英 白石英寒水石石膏乾薑大黃龍齒牡蠣甘草滑石 等分,㕮咀,水一升,煎去三分,食後溫呷,無不效者。仲景 金匱方

癰腫毒氣:紫石英火燒酢淬,為末,生薑米酢煎傅之, 磨之亦得。日華本草

菩薩石集解

[编辑]

寇宗奭曰:「嘉州蛾眉山出菩薩石,色瑩白明淨,若太 山狼牙石。上饒水精之類,日中照之,有五色,如佛頂 圓光,因以名之。」

李時珍曰:「出峨眉、五臺、匡廬、岩竇間。其質六稜,或大 如棗栗,其色瑩潔,映日則光采微芒。有小如櫻珠,則 五色粲然可喜,亦石英之類也。丹爐家鍛制,作五金 三黃匱。」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大明》曰:「解藥毒、蠱毒,及金石藥發動,作癰疽渴疾,消 撲損瘀血,止熱狂驚癇,通月經,解風腫,除淋。並水磨 服。蛇蟲、蜂蝎、狼犬毒箭等傷,並末傅之。」

李時珍曰:「明目去翳。」

石膏釋名

[编辑]

朱震亨曰:「火鍛細研,酢調封丹竈,其固密甚于脂膏。 此蓋兼質與能而得名,正與石脂同意。」

李時珍曰。其文理細密,故名「細理石。」其性大寒如水, 故名「寒水石」,與凝水石同名異物。

集解

《別錄》曰:「石膏,生齊山山谷,及齊盧山、魯蒙山。采無時。 細理白澤者良,黃者令人淋。」

陶弘景曰:「二郡之山,即青州、徐州也。今出錢塘縣。皆 在地中,雨後時時自出,取之如碁子,白徹最佳。」彭城 者亦好。近道多有而大塊,用之不及彼也。《仙經》不須 此。

蘇恭曰:「石膏、方解石,大體相似,而以未破為異。今市 人皆以方解代石膏,未見有真石膏也。石膏生於石 旁,其方解不因石而生,端然獨處,大者如升,小者如 拳。或生土中,或生溪水,其上皮隨土及水苔色,破之解方大者方尺,今人以此為石膏,療風去熱雖同,而 解肌發汗不如真者。」

大明曰:「石膏,通亮,理如雲母者上,又名方解石。」 雷斆曰:「凡使,勿用方解石。方解雖白不透明,其性燥。 若石膏則出剡州,若山縣義情山,其色瑩淨如水精, 性良善也。」

蘇頌曰:「石膏,今汾、孟、虢、耀州、興元府亦有之。生于山 石上,色至瑩白,與方解石肌理形段剛柔絕相類。今 難得真者,用時惟以破之,皆作方稜者,為方解石。今 石膏中時時有瑩徹可愛,有縱理而不方解者,或以 為石膏,然據《本草》,又似長石。或又謂青石間往往有 白脈貫徹,類肉之膏肪者,為石膏」,此又《本草》所謂理 石也。不知石膏定是何物,今且依市人用方解石爾。 閻孝忠曰:「南方以寒水石為石膏,以石膏為寒水石, 正與汴京相反」,乃大誤也。石膏潔白堅硬,有牆壁,寒 水石則軟爛,以手可碎,外微青黑,中有細文。又一種 堅白,全類石膏,而敲之成方者,名方解石也。

陳承曰:「陶言錢塘山中,雨後時自出。今錢塘人鑿山 取之甚多,搗作齒藥貨用。浙人呼為寒水石」,入藥最 勝他處者。

寇宗奭曰:「石膏分辨不決,未悉厥理。《本草》只言生齊 山、盧山、蒙山,細理白澤者良,即知他處者,非石膏也。」 朱震亨曰:「《本草》藥之命名,多有意義,或以色,或以形, 或以氣,或以質,或以味,或以能,或以時是也。」石膏固 濟丹爐,苟非有膏,豈能為用?此蓋兼質與能而得名。 昔人以方解為石膏,誤矣。石膏味甘而辛,本陽明經 藥。陽明主肌肉,其甘也,能緩脾益氣,止渴去火;其辛 也,能解肌出汗,上行至頭,又入太陰、少陽。彼方解石, 止有體重質堅性寒而已,求其有膏而可為三經之 主治者焉在哉?

李時珍曰:「石膏有軟硬二種。軟石膏大塊生於石中, 作層如壓扁米糕形,每層厚數寸,有紅白二色。紅者 不可服;白者潔淨細文,短密如朿針,正如凝成白蠟 狀,鬆軟易碎,燒之即白爛如粉。其中明潔,色帶微青, 而文長細如白絲者,名理石也。與軟石膏乃一物二 種,碎之則形色如一,不可辨矣。硬石膏作塊而生,直 理起稜,如馬齒,堅白,擊之則叚叚橫解,光亮如雲母、 白石英,有牆壁,燒之亦易散,仍硬不作粉。其似硬石 膏成塊,擊之塊塊方解,牆壁光明者,名方解石也,燒 之則奼散,亦不爛,與硬石膏乃一類二種,碎之則形 色如一,不可辨矣。」自陶弘景、蘇恭、大明雷斆、蘇頌、閻 孝忠皆以硬者為石膏,軟者為寒水石,至朱震亨始 斷然以軟者為石膏,而後人遵用有驗,千古之惑始 明矣。蓋昔人所謂寒水石者,即軟石膏也;所謂硬石 膏者,乃長石也。石膏、理石、長石、方解石四種,性氣皆 寒,俱能去大熱結氣,但石膏又能解肌發汗為異爾。 理石即石膏之類,長石即方解之類,俱可代用,各從 其類也。今人以石膏收豆腐。乃昔人所不知。

修治

《雷斆》曰:「凡使,石臼中搗成粉,羅過,生甘草水飛過,澄, 曬篩,研用。」

李時珍曰:「古法惟打碎如豆大,絹包入湯煮之。近人 因其性寒,火鍛過用,或糖拌炒過,則不妨脾胃。」

氣味

辛微寒,無毒。

《別錄》曰:「甘,大寒。」

王好古曰:「入足陽明、手太陰、少陽經氣分。」

徐之才曰:「雞子為之使。惡莽草、巴豆、馬目毒公,畏鐵。」

主治

《本經》曰:「中風寒熱,心下逆氣驚喘,口乾舌焦,不能息, 腹中堅痛,除邪鬼,產乳金瘡。」

《別錄》曰:「除時氣頭痛身熱,三焦大熱,皮膚熱,腸胃中 結氣。解肌發汗,止消渴,煩逆,腹脹,暴氣喘,咽熱,亦可 作浴湯。」

甄權曰:「治傷寒頭痛如裂,壯熱皮如火燥,和蔥煎茶, 去頭痛。」

《大明》曰:「治天行熱狂,頭風旋下乳,揩齒,益齒。」

李杲曰:「除胃熱、肺熱,散陰邪,緩脾益氣。」

張元素曰:「止陽明經頭痛,發熱惡寒,日晡潮熱,大渴 引飲,中暑潮熱牙痛。」

發明

成無己曰:「風,陽邪也;寒,陰邪也。風喜傷陽,寒喜傷陰。 榮衛陰陽為風寒所傷,則非輕劑所能獨散,必須輕 重之劑同散之,乃得陰陽之邪俱去,榮衛之氣俱和, 是以大青龍湯以石膏為使,石膏乃重劑,而又專達 肌表也。」又云:「熱淫所勝,佐以苦甘、知母、石膏之苦甘 以散熱。」

張元素曰:「石膏性寒,味辛而淡,氣味俱薄,體重而沉, 降也,陰也,乃陽明經大寒之藥,善治本經頭痛牙痛, 止消渴、中暑潮熱,然能寒胃,令人不食,非腹有極熱 者,不宜輕用。又陽明經中熱,發熱,惡寒燥熱,日晡潮熱,肌肉壯熱,小便濁赤,大渴引飲,自汗。若頭痛之藥, 仲景用白虎湯是也。若無以上諸證,勿服之,多有血」 虛發熱象白虎證。及脾胃虛勞形體病證。初得之時。 與此證同。醫者不識而誤用之。不可勝救也。

李杲曰:「石膏是陽明藥也。故仲景治傷寒陽明證,身 熱目痛,鼻乾不得臥。身以前,胃之經也。胸前,肺之室 也。邪在陽明,肺受火制,故用辛寒以清肺氣,所以有 白虎之名。又治三焦皮膚大熱,入手少陽也。凡病脈 數不退者,宜用之,胃弱者,不可用。」

寇宗奭曰:「孫兆言四月以後,天氣熱時,宜用白虎。但 四方氣候不齊,歲中運氣不一,宜兩審。」其說甚確。 李時珍曰:「東垣李氏云:『立夏前多服白虎湯者,令人 小便不禁。此乃降令太過也。陽明津液不能上輸于 肺腑之清氣,亦復下降故爾』。」初虞世《古今錄驗方》治 諸蒸病,有五蒸湯,亦是白虎加人參、茯苓、地黃、葛根, 因病加減。王燾《外臺祕要》「治骨蒸勞熱久嗽,用石膏 文如朿鍼者一斤,粉甘草一兩,細研如麪,日以水調 三四服。言其無毒,有大益,乃養命上藥,不可忽其賤 而疑其寒。」《名醫錄》言:「睦州楊士丞女,病骨蒸,內熱外 寒,眾醫不瘥,處州吳醫用此方而體遂涼。」愚謂此皆 少壯肺胃火盛能食而病者言也。若衰暮及氣虛、血 虛、胃弱者,恐非所宜。廣濟林訓導年五十,病痰嗽發 熱。或令單服石膏藥至一斤許,遂不能食,而欬益頻, 病益甚,遂致不起。此蓋用藥者之瞀瞀也,石膏何與 焉?楊士瀛云:「石膏鍛過,最能收瘡暈,不致爛肌。」按劉 跂《錢乙傳》云:「宗室子病嘔泄,醫用溫藥加喘。乙曰:『病 本中熱,奈何以剛劑燥』」之,將不得前後溲。宜與石膏 湯?宗室與醫皆不信。後二日果來召乙曰:「仍石膏湯 證也。」竟如言而愈。又按古方所用寒水石是凝水石。 唐、宋以來,諸方所用寒水石,即今之石膏也。故寒水 石諸方多附於後。近人又以《長石方》解石為寒水石, 不可不辨之。

附方:舊四,新二十五。

傷寒發狂,踰垣上屋:寒水石二錢,黃連一錢,為末,煎 甘草冷服,名「鵲石散。」本事方

風熱心躁,口乾狂言,渾身壯熱:「寒水石半斤,燒半日, 淨地坑內,盆合四面濕土擁起,經宿取出,入甘草末、 天竺黃各二兩,龍腦二分,糯米糕丸彈子大,蜜水磨 下。」集驗方

解中諸毒。方同上

乳石發渴:寒水石一塊含之,以瘥為度。聖濟錄 男女陰毒:寒水石不拘多少為末,用兩餾飯搗丸栗 子大,日乾,每用一丸,炭火鍛紅燒研,以滾酒調服飲, 蔥酢湯投之,得汗愈。蔡氏經驗必用方

小兒丹毒:寒水石末一兩,和水塗之。集元方

小兒身熱:石膏一兩,青黛一錢,為末,糕糊丸龍眼大。 每服一丸,燈心湯化之。普濟方

骨蒸勞病,外寒內熱,附骨而蒸也。其根在五臟六腑 之中,必因患後得之。骨肉日消,飲食無味,或皮燥而 無光,蒸盛之時,四肢漸細,足趺腫起。石膏十兩,研如 乳粉,水和服方寸匕,日再,以身涼為度。外臺秘要 熱盛喘嗽:石膏二兩,甘草炙半兩,為末。每服三錢,生 薑、蜜調下。普濟方

痰熱喘嗽,痰涌如泉:石膏、寒水石各五錢為末,每人 參湯服三錢。保命集

食積痰火、瀉肺火胃火白石膏、火鍛出火毒,半斤為 末,酢糊丸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白湯下。丹溪方 胃火牙痛:好軟石膏一兩,火鍛淡酒淬過為末,入防 風、荊芥、細辛、白芷五分為末,日用揩牙甚效。保壽堂方 老人風熱內熱,目赤頭痛,視不見物:石膏三兩竹葉 五十片沙糖一兩粳米三合水三大盞,煎石膏、竹葉, 去滓,取二盞煮粥,入糖食。養老方

風邪眼寒,乃風入頭系,敗血凝滯,不能上下流通,故 風寒客之而眼寒也。石膏鍛二兩川芎二兩甘草炙, 半兩,為末,每服一錢,蔥白茶湯調下,日二服。宣明方 頭風涕淚。頭痛不已。方同上

鼻衂頭痛心煩:石膏、牡蠣一兩為末,每新汲水服二 錢,并滴鼻內。普濟方

筋骨疼痛,因風熱者,石膏三錢,飛羅麪七錢,為末,水 和鍛紅,冷定,滾酒化服,被蓋取汗,連服三日即除根。 筆峰雜興

雀目夜昏,百治不效:石膏末,每服一錢,豬肝一片,薄 批,摻藥在上,纏定,沙瓶煮熟,切食之,一日一服。明目方 濕溫多汗,妄言煩渴:石膏、炙甘草等分為末,每服二 錢匕,漿水調下。龐安時傷寒論

小便卒數,非淋令人瘦:石膏半斤,搗碎,水一斗,煮五 升,每服五合。肘後方

小兒吐瀉黃色者,傷熱也,「玉露散」:用石膏、寒水石各 五錢,生甘草二錢半,為末,滾湯調服一錢。錢乙小兒方 水瀉腹鳴如雷,有火者,石膏火鍛倉米飯和丸梧子 大,黃丹為衣,米飲下二十丸,不二服效。李樓奇方乳汁不下:石膏三兩,水二升,煮三沸,三日飲盡,妙。子母 祕錄

婦人乳癰「一醉膏」,用石膏鍛紅,出火毒,研。每服三錢, 溫酒下,添酒盡醉,睡覺再進一服。陳日華經驗方 油傷火灼,痛不可忍,石膏末傅之良。梅師方

金瘡出血:寒水石、瀝青等分為末,乾摻,勿經水。積德堂方 刀瘡傷濕,潰爛不生肌:「寒水石鍛一兩,黃丹二錢,為 末,洗敷,甚者加龍骨一錢,孩兒茶一錢。」積德堂方 瘡口不斂。生肌肉。止疼痛。去惡水。寒水石燒赤研二 兩。黃丹半兩。為末摻之。名「紅玉散。」和濟局方

口瘡咽痛,上膈有熱,寒水石鍛三兩,朱砂三錢半,腦 子半字,為末摻之。于三因方

附錄玉火石

[编辑]

蘇頌曰:「密州九仙山東南隅地中,出一種石,青白而 脆,擊之內有火,謂之玉火石,彼醫用之。其味甘、微辛, 溫,療傷寒發汗,止頭目昏眩痛,功與石膏等,土人以 當石膏用之。」

龍石膏

[编辑]

《別錄》曰:「有名未用,無毒。主消渴,益壽。生杜陵,如鐵,脂 中黃。」

理石釋名

[编辑]

李時珍曰:理石即石膏之順理而微硬有肌者,故曰 「理石、肌石。」

陶弘景曰:「《仙經》時呼為長理石。石膽一名立制。」今此 又名「立制,疑必相亂。」

集解

《別錄》曰:「理石,如石膏,順理而細。生漢中山谷及盧山, 采無時。」

陶弘景曰:「漢中屬梁州,盧山屬青州。今出寧州。俗用 亦稀。」

蘇恭曰:「此石夾兩石間如石脈,打用之。或在土中重 疊而生,皮正赤肉白,作鍼理文全,不似石膏。市人或 刮削去皮,以代寒水石,并以當礜石,並是假偽。今盧 山亦無此物,見出襄州西汎水側。」

寇宗奭曰:「理石如長石。但理石如石膏,順理而細。其 非順理而細者,為長石。療體亦不相遠。」

李時珍曰:「理石,即石膏中之長文細直如絲而明潔、 色帶微青者。」唐人謂石膏為寒水石,長石為石膏,故 蘇恭言其「不似石膏也。」此石與軟石膏一類,二色亦 可通用,詳《石膏》下。

氣味

甘寒無毒。

《別錄》曰:「大寒。」

徐之才曰:「滑石為之使。惡麻黃。」

主治

《本經》曰:「身熱,利胃解煩,益精明目,破積聚,去三蟲。」 《別錄》曰:「除榮衛中去來大熱結熱,解煩毒,止消渴,及 中風痿痹。」

蘇恭曰:「漬酒服。療癖,令人肥悅。」

附錄白肌石

[编辑]

《別錄》曰:「有名未用。味辛,無毒。主強筋骨,止渴不饑,陰 熱不足。一名肌石,一名洞石。生廣卷山青石間。」 李時珍曰:「按:此即理石也。其形名、氣味、主療皆同。」

長石集解

[编辑]

《別錄》曰:「長石,理如馬齒,方而潤澤,玉色。生長子山谷 及太山、臨淄,采無時。」

陶弘景曰:「長子縣屬上黨,臨淄縣屬青州。」俗方《仙經》, 並無用此者。

蘇恭曰:「此石狀同石膏而厚大,縱理而長,文似馬齒, 今均州遼坂山有之,土人以為理石。」 蘇頌曰:「今惟潞州有之,如蘇恭所說。按《本經》理石、長 石二物,味效亦別。有云:理石似石膏,順理而細,陶隱 居言,亦呼為長理石。」今靈寶丹用長理石為一物,醫 家相承用者,乃似石膏,與今潞州所出長石無異,而 諸郡無復出理石者,《醫方》亦不見單用,往往呼長石 為「長理石。」

李時珍曰:「長石,即俗呼硬石膏者。狀似軟石膏而塊 不扁,性堅硬潔白,有粗理,起齒稜,擊之則片片橫碎, 光瑩如雲母、白石英,亦有牆壁,似方解石,但不作方 塊爾,燒之亦不粉爛而易散。《方解》燒之亦然,但烢聲 為異爾。」昔人以此為石膏,又以為方解,今人以此為 寒水石,皆誤矣。但與《方解》乃一類二種,故亦名方石, 氣味功力相同,通用無妨。唐宋諸方所用石膏,多是 此石。昔醫亦以取效,則亦可與石膏通用,但不可解 肌發汗耳。

氣味

辛苦寒,無毒。

主治

《本經》曰:「身熱,胃中結氣,四肢寒厥。利小便,通血脈,明 目,去瞖眇,下三蟲,殺蠱毒。久服不饑。 《別錄》曰:『止消渴,下氣,除脅肋肺間邪氣

方解石釋名

[编辑]

《馬志》曰。敲破塊塊方解。故以為名。

集解

《別錄》曰:「方解石,生方山,采無時。」

陶弘景曰:「《本經》長石一名方石」,療體相似,疑即此也。 蘇恭曰:「此物大體與石膏相似,不附石而生,端然獨 處,大者如升,小者如拳,甚大者方尺。或在土中,或生 溪水,其上皮隨土及水苔色,破之方解。」今人以為石 膏用,療風去熱雖同,而解肌發汗不及也。

《馬志》曰:「今沙州大烏山出者佳。」

蘇頌曰:方解石,《本草》言生方山,陶隱居疑與長石為 一物。蘇恭云:「療熱不減石膏。」若然,似可通用,但主頭 風,不及石膏也。其肌理形段剛柔皆同,但以附石不 附石為言,豈得功力頓異?如雌黃、雄黃,亦有端然獨 處者,亦有附石生者,不聞別有名號,功力相異也。 李時珍曰:方解石與硬石膏相似,皆光潔如白石英, 但以敲之段段片碎者,為硬石膏;塊塊方稜者,為「方 解石。」蓋一類二種,亦可通用。唐宋諸方,皆以此為石 膏,今人又以為寒水石。雖俱不是,而其性寒治熱之 功,大抵不相遠。惟解肌發汗,不能如硬石膏為異爾。

氣味

苦辛大寒,無毒。

徐之才曰:「惡巴豆。」

主治

《別錄》曰:「胸中留熱,結氣,黃疸。通血脈,去蠱毒。」

滑石釋名

[编辑]

寇宗奭曰:「滑石今謂之畫石,因其軟滑可寫畫也。」 李時珍曰:「滑石性滑利竅,其質又滑膩,故以名之。表 畫家用刷紙代粉,最白膩,膋乃脂膏也,因以名。縣脫, 乃肉無骨也,此物最滑膩無硬者為良,故有諸名。」

集解

《別錄》曰:「滑石,生赭陽山谷,及太山之陰,或掖北白山, 或卷山。采無時。」

陶弘景曰:「滑石色正白,《仙經》用之為泥。今出湘州、始 安郡諸處。初取軟如泥,久漸堅強,人多以作塚中明 器物。」赭陽屬南陽,掖縣屬青州東萊,卷縣屬司州滎 陽。又有冷石,小青黃,並冷利,能熨油污衣物。

蘇恭曰:「此石所在皆有。嶺南始安出者,白如凝脂,極 軟滑。出掖縣者,理粗質青有黑點,惟可為器,不可入 藥。齊州南山神通寺南谷亦大有,色青白不佳,而滑 膩則勝。」

陳藏器曰:「始安掖縣所出二石,形質既異,所用又殊。 始安者軟滑而白,宜入藥。東萊者硬濇而青,乃作器 石也。」

《雷斆》曰:凡使有多般:其白滑石如方解石,色似冰;白 畫石上有白膩文者,真也;烏滑石似瑿畫石上有青 白膩文,入用亦妙。綠滑石性寒有毒,不入藥用。黃滑 石似金顆顆圓,畫石上有青黑色者,勿用殺人。冷滑 石青蒼色,畫石上作白膩文,亦勿用之。

蘇頌曰:「今道、永、萊、濠州皆有之。凡二種,道永州出者, 白滑如凝脂。《南城志》云:『膋成縣出膋石,即滑石也。土 人以為燒器烹魚食是也。萊、濠州出者,理粗質青,有 黑點,亦謂之斑石。二種皆可作器,甚精好。初出軟柔, 彼人就穴中制作,用力殊少也』。」本草所載土地,皆是 北方,而今醫家所用白色者,自南方來。或云沂州所 出,甚白佳。與《本草》所云太山之陰相合,而彼土不取 為藥。今濠州所供青滑石,云「性寒,無毒。主心氣濇滯」, 與《本經》大同小異。又張勃《吳錄地理志》及《太康地記》 云:「鬱林州布山縣馬湖、馬嶺山皆有虺,甚毒,殺人。有 冷石,可以解之。石色赤黑,味苦,屑之著瘡中,并以切 齒,立蘇。一名切齒石。」今人多用冷石作粉,治疿瘡,或 云即滑石也,但味之甘苦不同爾。

李時珍曰:滑石,廣之桂林各巴及猺峒中皆出之,即 古之始安也。白黑二種,功皆相似。山東蓬萊縣桂府 村所出者亦佳,故《醫方》有「桂府滑石」,與桂林者同稱 也。今人亦以刻圖書,不甚堅牢。滑石之根為不灰木, 滑石中有光明黃子,為石腦芝。

修治

《雷斆》曰:「凡用白滑石,先以刀刮淨研粉,以牡丹皮同 煮一伏時,去牡丹皮,取滑石,以東流水淘過,曬乾用。」

氣味

甘寒無毒。

《別錄》曰:「大寒。」

《徐之才》曰:「石韋為之使,惡曾青,制雄黃。」

主治

《本經》曰:「身熱洩澼,女子乳難,癃閉,利小便,蕩胃中積 聚寒熱,益精氣。久服輕身耐饑長年。」

《別錄》曰:「通九竅六腑津液,去留結,止渴,令人利中。」 朱震亨曰:「燥濕分水道,實大腸,化食毒,行積滯,逐凝 血,解燥渴,補脾胃,降心火,偏主石淋為要藥。」

李時珍曰:「療黃疸,水腫,腳氣,吐血、衂血,金瘡血出,諸瘡腫毒。」

發明

《蘇頌》曰:「古方治淋瀝,多單使滑石。又與石韋同搗末, 飲服刀圭,更驗。又主石淋。取十二分研粉,作兩服,水 調下。煩熱定,即停後服。」

甄權曰:「滑石,療五淋,主產難,服其末。又末與丹參、蜜、 豬脂為膏,入其月,即空心酒下彈丸大。臨產倍服,令 胎滑易生,除煩熱心燥。」

張元素曰:「滑石氣溫味甘,治前陰竅濇不利,性沉重, 能泄上氣令下行,故曰滑則利竅,不與諸淡滲藥同。」 王好古曰:入足太陽經。滑能利竅,以通水道,為至燥 之劑。豬苓湯用滑石、阿膠同為滑劑,以利水道。蔥、豉、 生薑同煎,去滓,澄清以解利。淡味滲洩為陽,故解表 利小便也。若小便自利者,不宜用。

李時珍曰:「滑石利竅,不獨小便也。上能利毛腠之竅, 下能利精溺之竅。蓋甘淡之味,先入於胃,滲走經絡, 遊益津氣,上輸于肺,下通膀胱。肺主皮毛,為水之上 源,膀胱司津液,氣化則能出。故滑石上能發表,下利 水道,為蕩熱燥濕之劑。發表是蕩上中之熱,利水道 是蕩中下之熱。發表是燥上中之濕,利水道是燥下」 中之濕。熱散則三焦寧而表裏和。濕去則闌門通而 陰陽和。劉河間之用益原散。通治表裏上下諸病。蓋 是此意。但未發出爾。

附方:舊六,新一十三。

益元散,又名「天水散」、太白散、六一散,解中暑傷寒疫 痢,饑飽勞損,憂愁思慮,驚恐悲怒傳染,并汗後遺熱, 勞復諸疾。兼解兩感傷寒,百藥酒食邪熱毒。治五勞 七傷,一切虛損,內傷陰痿,驚悸健忘,癇瘛煩滿,短氣 痰嗽,肌肉疼痛,腹脹悶痛,淋閟濇痛。服滑石淋。療身 熱嘔吐泄瀉,腸癖下痢赤白。除煩熱,胸中積聚寒熱, 「止渴,消蓄水,婦人產後損液,血虛陰虛,熱甚,催生,下 乳,治吹乳乳癰,牙瘡齒疳。此藥大養脾胃之氣,通九 竅六腑,去留結,益精氣,壯筋骨,和氣,通經脈,消水穀, 保真元,明耳目,安魂定魄,強志輕身,駐顏益壽,耐勞 役飢渴,乃神驗之仙藥也。」白滑石水飛過,六兩,粉甘 草一兩,為末。每服三錢,蜜少許,溫水調下,實熱用新 汲水下,解利用蔥豉湯下,通乳用豬肉麪湯調下,催 生用香油漿下。凡難產或死胎不下,皆由風熱燥濇, 結滯緊斂,不能舒緩故也。此藥力至則結滯頓開而 瘥矣。劉河間傷寒直格

膈上煩熱多渴,利九竅。滑石二兩搗,水三大琖,煎二 琖,去滓,入粳米煮粥食。聖惠方

女勞黃疸,日晡發熱惡寒,小腹急,大便溏,黑額黑,滑 石、石膏等分,研末,大麥汁服方寸匕,日三,小便大利 愈。腹滿者難治。千金方

傷寒衂血:滑石末,飯丸梧子大。每服十丸,微嚼破,新 水嚥下,立止。湯晦叔云:「鼻衂乃當汗不汗所致。其血 紫黑時,不以多少,不可止之。且服溫和藥,調其榮衛, 待血鮮時,急服此藥止之也。」本事方

乳食發動,煩熱煩渴:滑石粉半兩,水一盞,絞白汁,頓 服。聖惠方

暴得吐逆不下食。生滑石末二錢。以溫水服。仍以細 麪半盞押定。寇氏衍義 氣壅。關格不通。小便淋結。臍下妨悶兼痛。用滑石粉 一兩。水調服。廣利方

小便不通:滑石末一升,以車前汁和,塗臍之四旁,方 四寸,乾即易之。冬月水和。楊氏產乳

婦人轉脬,因過忍小便而致。滑石末,蔥湯服二錢。聖惠 方

妊娠子淋,不得小便,滑石末,水和泥,臍下二寸。外臺秘要 伏暑水泄:白龍丸:滑石火鍛過,一兩,硫黃四錢,為末, 麪糊丸,綠豆大,每用淡薑湯隨大小服。普濟方 伏暑吐泄,或吐或泄,或瘧,小便赤,煩渴,玉液散:用桂 府滑石燒四兩,藿香一錢、丁香一錢為末,米湯服二 錢。普濟方

霍亂及瘧。方同上

痘瘡狂亂,循衣摸床,大熱引飲,用「益原散」加硃砂二 錢、冰片三分,麝香一分,每燈草湯下二三服。王氏痘疹方 風毒熱瘡,遍身出黃水,桂府、滑石末傅之,次日愈。先 以虎杖、豌豆、甘草等分,煎湯,洗後乃搽。普濟方 陰下濕汗:滑石一兩,石膏鍛半兩,枯白礬少許,研,摻 之。集簡方

腳指縫爛。方同上

杖瘡腫痛:滑石、赤石脂、大黃等分為末,茶湯洗淨貼。 趙氏經驗方

熱毒怪病,目赤鼻脹大喘,渾身出斑,毛髮如鐵,乃因 中熱毒氣結於下焦。用滑石、白礬各一兩為末,作一 服,水三盌,煎減半,不住飲之。夏子益奇病方

不灰木石集解

[编辑]

蘇頌曰:「不灰木出上黨,今澤潞山中皆有之,蓋石類 也。其色白如爛木,燒之不然,以此得名。或云滑石之根也。出滑石處皆有之,采無時。」

陳藏器曰:「要燒成灰,但研破,以牛乳煮了黃牛糞燒 之,即成灰。」

李時珍曰:不灰木有木、石二種。石類者,其體堅重,或 以紙裹蘸石腦油然燈,徹夜不成灰,人多用作小刀 靶。《開山圖》云:「徐無山出不灰之木,生火之石。」山在今 順天府玉田縣東北。《庚辛玉冊》云:「不灰木,陰石也。生 西南蠻夷中,𥟖州、茂州者好。形如針,文全若木,燒之 無煙。」此皆言石者也。伏琛《齊地記》云:「東武城有勝火」 木,其木經野火燒之不滅,謂之不灰木。楊慎《丹鉛錄》 云:「《太平寰宇記》云:『不灰木,俗多為鋌子,燒之成炭而 不灰。出膠州,其葉如蒲草,今人束以為燎,謂之萬年 火把。此皆言木者也。時珍常得此火把,乃草葉束成, 而中夾松脂之類,一夜僅燒一二寸爾』。」

附錄松石

[编辑]

蘇頌曰:「今處州出一種松石,如松幹而實石也。或云: 松久化為石,人多取傍山亭及琢為枕,雖不入藥,與 不灰相類,故附之。」

氣味

甘大寒,無毒。

獨孤滔曰:「煮汞結草砂,鍛三黃匱五金。」

主治

《開寶》曰:「熱疿瘡,和棗葉、石灰為粉傅之。」

李時珍曰:「除煩熱陽厥。」

發明

李時珍曰:「不灰木性寒,而同諸熱藥治陰毒。劉河間 《宣明方》治陽絕心腹痞痛,金針丸中亦用服之。蓋寒 熱並用,所以調停陰陽也。」

附方:新四。

肺熱欬嗽,臥時盛者:「不灰木一兩半,太陰元精石二 兩,甘草炙半兩,貝母一兩半,天南星、白礬水煮過,半 兩,為末,每服半錢,薑湯下。」聖濟錄

咽喉腫痛,五心煩熱:不灰木,以牛糞燒赤四兩,太陰 元精石鍛赤四兩,真珠一錢,為末,糯米粥丸芡子大, 每服一丸,以生地黃汁、粟米泔研化服,日二次。聖濟錄 霍亂煩滿,氣逆腹脹,手足厥冷:不灰木陽起石鍛阿 魏半兩,巴豆去心、杏仁去皮各二十五個,為末,粟飯 丸櫻桃大,穿一孔,每服一丸,燈上燒煙盡,研末,薑湯 下,以利為度。聖濟錄

陰毒腹痛:「回陽丹」用不灰木鍛、牡蠣鍛、高良薑炒、川 烏頭炮、白芍藥各一錢,為末,入麝香少許,每用一錢, 男用女唾調塗外腎,女用男唾調塗乳上,得汗即愈。 玉機微義

五色石脂釋名

[编辑]

李時珍曰:「膏之凝者曰脂。」此物性粘固,濟爐鼎甚良, 蓋兼體用而名也。

集解

《別錄》曰:「五色石脂,生南山之陽,山谷中。」又曰:「青石脂, 生齊區山及海涯,黃石脂,生嵩高山,色如鶯雛,黑石 脂,生潁川陽城,白石脂,生太山之陰,赤石脂,生濟南 射陽,又太山之陰。並采無時。」

《吳普》曰:「五色石脂,一名五色符。青符生南山或海涯, 黃符生嵩山,色如㹠腦、鴈雛,黑符生洛西山空地,白 符生少室天婁山或太山,赤符生少室或太山,色絳 滑如脂。」

陶弘景曰:「今俗惟用赤石、白石二脂。好者出吳郡,亦 出武陵、建平、義陽,義陽出。」𨞚縣界東八十里,狀如㹠 腦赤者,鮮紅可愛,隨采復生。餘三色石脂無正用,但 黑石脂入畫用爾。

蘇恭曰:「義陽即申州所出,乃桃花石,非石脂也。白石 脂,今出慈陰諸山,勝於餘處者。赤石脂,今出虢州盧 氏縣、澤州陵川縣,又慈州呂鄉縣、宜州諸山亦有,並 色理鮮膩為佳。二脂,太山不聞有之,舊出蘇州餘杭 山,今不收采。」

陳承曰:「今蘇州見貢赤、白二石脂,但入藥不甚佳,惟 延州山中所出最良,揭兩石中取之。」

《蘇頌》曰:「白石脂、赤石脂,今惟潞州出之,潞與慈州相 近也。」

寇宗奭曰:「赤、白石脂,四方皆有,以理膩粘舌綴脣者 為上。」

修治

《雷斆》曰:凡使赤脂,研如粉,新汲水飛過三度,曬乾用。 李時珍曰:「亦有火鍛水飛者。」

氣味

五種石脂,並甘,平。

《大明》曰:「並溫,無毒。畏黃芩、大黃、官桂。」

主治

《本經》曰:「黃疸洩痢,腸澼膿血,陰蝕下血赤白,邪氣癰 腫,疽痔惡瘡,頭瘍疥瘙。久服補髓益氣,肥健不饑,輕 身延年。五石脂各隨五色補五臟。」

大明曰:「治洩痢,血崩帶下,吐血衂血,濇精淋瀝,除煩療驚悸,壯筋骨,補虛損。久服悅色,治瘡癤痔漏,排膿。」

青石脂氣味

[编辑]

酸平無毒。

《吳普》曰:「青符,《神農》云:『甘』。」雷公云:「酸,無毒。」桐君云:「辛,無 毒。」李當之云:「大寒。」

主治

《別錄》曰:「養肝膽氣,明目。療黃疸,洩痢,腸澼,女子帶下 百病,及疽痔惡瘡。久服,補髓益氣,不饑延年。」

黃石脂氣味

[编辑]

苦平無毒。

《吳普》曰:黃符、雷公云:「苦』。李當之云:「小寒。」

徐之才曰:曾青為之使。惡細辛。畏蜚蠊、黃連、甘草。 雷斆曰:「服之忌卵味。」

主治

《別錄》曰:「養脾氣,安五臟,調中。大人小兒洩痢,腸澼,下 膿血,去白蟲,除黃疸,癰疽蟲。久服輕身延年。」

黑石脂

[编辑]

《別錄》曰:一名「石墨」,一名「石涅。」

李時珍曰:此乃石脂之黑者,亦可為墨,其性粘舌,與 石炭不同。南人謂之畫眉石。許氏《說文》云:「黛,畫眉石 也。」

氣味

鹹平無毒。

《吳普》曰:「黑符,桐君云:『甘,無毒』。」

主治

《別錄》曰:「養腎氣,強陰,主陰蝕瘡,止腸澼洩痢,療口瘡 咽痛。久服,益氣,不饑延年。」

白石脂氣味

[编辑]

甘酸平無毒。

《吳普》曰:「白符,一名『隨』。」岐伯、雷公云:「酸,無毒」;桐君云:「甘, 無毒」;扁鵲云:「辛」;李當之云:「小寒。」

甄權曰:「甘、辛。」

《李杲》曰:「溫。」

徐之才曰:「得厚朴、米汁飲,止便膿。」燕屎為之使。惡松 脂。畏黃芩。

《蘇頌》曰:「畏黃連、甘草、飛廉、馬目毒公。」

主治

《別錄》曰:「養肺氣,厚腸,補骨髓。療五臟驚悸不足,心下 煩,止腹痛,下水,小腸澼熱,溏便膿血,女子崩中,漏下 赤白帶,排癰疽瘡痔。久服,安心不饑,輕身延年。」 甄權曰:「濇大腸。」

附方:舊四,新二。

小兒水痢,形之不勝湯藥:白石脂半兩研粉,和白粥, 空肚食之。子母秘錄

小兒滑泄,白龍丸白石脂、白龍骨等分為末,水丸黍 米大。每量大小,木瓜、紫蘇湯下。全幼心鑑

久泄久痢:白石脂、乾薑等分研,百沸湯和麪為稀糊 搜之,併手丸梧子大,每米飲下三十丸。斗門方 兒臍汁出赤腫。白石脂末熬溫撲之,日三度,勿揭動。 韋宙獨行方

兒臍血出多啼:方同上。寇氏衍義

粉滓而䵟:白石脂六兩,白斂十二兩,為末,雞子白和, 夜塗旦洗。聖濟錄

赤石脂氣味

[编辑]

甘酸辛大溫,無毒。

《吳普》曰:赤符、神農、雷公俱云:「甘。」黃帝、扁鵲云:「無毒」;李 當之云:「小寒。」

徐之才曰:「畏芫花,惡大黃、松脂。」

蘇頌曰:「古人亦單服食,云發則心痛,飲熱酒不解,用 綿裹蔥豉,煮水飲之。」

主治

《別錄》曰:「養心氣,明目益精。療腹痛腸澼,下痢赤白,小 便利,及癰疽痔瘡,女子崩中漏下,產難,胞衣不出。久 服補髓,好顏色,益智不饑,輕身延年。」

甄權曰:「補五臟虛乏。」

李時珍曰:「補心血,生肌肉,厚腸胃,除水濕,收脫肛。」

發明

陶弘景曰:「五色石脂,《本經》療體亦相似,《別錄》分條具 載。今俗惟用赤白二脂下痢耳。」

張元素曰:「赤、白、石脂,俱甘酸,陽中之陰,固脫。」

李杲曰:「降也,陽中陰也。其用有二:固腸胃有收斂之 能,下胎衣無推蕩之峻。」

王好古曰:「濇可去脫。石脂為收斂之劑。赤入丙。白入 庚。」

李時珍曰:「五石脂,皆手足陽明藥也。其味甘,其氣溫, 其體重,其性濇;濇而重,故能收濕止血而固下;甘而 溫,故能益氣生肌而調中。中者,腸胃肌肉、驚悸黃疸 是也;下者,腸澼泄痢、崩帶失精是也。五種主療,大抵 相同。故《本經》不分條目,但云各隨五色補五臟。」《別錄》 雖分五種,而性味主治,亦不甚相遠。但以五味配五 色為異,亦是強分爾。赤白二種,一入氣分,一入血分故時用尚之。張仲景用桃花湯,治下痢便膿血,取赤 石脂之重濇,入下焦血分而固脫;乾薑之辛溫,暖下 焦氣分而補虛;粳米之甘溫,佐石脂、乾薑而潤腸胃 也。

附方:舊五,新七。

小兒疳瀉:赤石脂末,米飲調服半錢,立瘥。加京芎等 分更妙。斗門方

大腸寒滑,小便精出,赤石脂、乾薑各一兩,胡椒半兩, 為末,酢和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飲下五七十丸。有人 病此,熱藥服至一斗二升,不效。或教服此,終四劑而 息。寇氏衍義

赤白下痢:赤石脂末,飲服一錢。普濟方

冷痢腹痛,下白凍如魚腦,桃花丸:赤石脂、鍛乾薑炮, 等分為末,蒸餅和丸,量大小服,日三服。和劑局方 老人氣痢虛冷:赤石脂五兩,水飛白麪六兩,水煮熟, 入蔥醬作臛,空心食,三四次即愈。養老方

傷寒下痢,便膿血不止,桃花湯主之:赤石脂一斤,一 半全用,一半末用,乾薑一兩,粳米半升,水七升,煮米 熟去滓,每服七合,納末方寸匕,日三服,愈乃止。仲景方 痢後脫肛:赤石脂、伏龍肝為末傅之。一加白礬。錢氏小兒 方

反胃吐食絕好:赤石脂為末,蜜丸梧子大,每空腹薑 湯下一二十丸。先以巴豆仁一枚,勿令破,以津吞之, 後乃服藥。聖惠方

痰飲吐水無時節者,其原因冷飲過度,遂令脾胃氣 弱,不能消化飲食,飲食入胃,皆變成冷水,反吐不停, 赤石脂散主之。赤石脂一斤,搗篩服方寸匕,酒飲自 任,稍加至三匕,服盡一斤,則終身不吐痰水,又不下 痢,補五臟令人肥健。有人痰飲,服諸藥不效,用此遂 愈。千金翼方

心痛徹背:「赤石脂、乾薑、蜀椒各四分,附子炮二分,烏 頭炮一分,為末,蜜丸梧子大,先食服一丸,不知稍增 之。」張仲景金匱方

經水過多:「赤石脂、破故紙一兩為末。」每服二錢,米飲 下。普濟方

小便不禁:赤石脂、鍛、牡蠣鍛各三兩,鹽一兩,為末,糊 丸梧子大,每鹽湯下十五丸。普濟方。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