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第070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十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
第七十卷目錄
輿圖部彙考二十八
唐二〈唐書地理志二〉
坤輿典第七十卷
輿圖部彙考二十八
[编辑]唐二
[编辑]按唐書地理志河南道蓋古豫兗青徐之域漢河南弘農潁川汝南陳留沛泰山濟陰濟南東萊齊山陽東海琅邪北海千乘東郡及梁楚魯東平城陽淮陽
[编辑]菑川、高密、泗水等國,暨平原、渤海、九江之境。洛、陝負 河而北,為實沈分;負河而南,虢、汝、許及新鄭之地,為 鶉火分;鄭、汴、陳、蔡、潁為壽星分;宋、亳、徐、宿、鄆、曹、濮為 大火分;兗、海、沂、泗為降婁分;青、淄、密、登、萊、齊、棣為《元 枵分》;滑為娵訾分;濠為星紀分。為府一,州二十九,縣 百九十六。其名山三崤、少室、砥柱、蒙澤、嵩高、泰岳。其 大川:「伊、洛、汝、潁、沂泗淮濟。厥賦絹絁綿布,厥貢絲布 葛席、埏埴盎缶。」
東都隋置,武德四年廢。貞觀六年號「洛陽宮」,顯慶二 年曰東都,光宅元年曰神都。神龍元年復曰東都,天 寶元年曰東京,上元二年罷京。肅宗元年,復為東都。
皇城長千八百一十七步,廣千三百七十八步。周
四千九百三十步,其崇三丈七尺,曲折以象南宮垣 名曰「太微城。」宮城在皇城北,長千六百二十步,廣八 百五步,周四千九百二十一步,其崇四丈八尺,以象 北辰,藩衛曰「紫微城。」武后號「太初宮。」上陽宮在禁苑 之東,東接皇城之西南隅,上元中置,高宗之季,常居 以聽政。都城前直伊闕,後據中山,左瀍右澗,洛水貫 其中,以象河漢。東西五千六百一十步,南北五千四 百七十步。西連苑,北自東城而東二千五百四十步, 周二萬五千五十步,其崇丈有八尺,武后號曰「金城。」 河南府河南郡,本洛州,開元元年為府。土貢:文綾、繒 糓、絲葛、埏埴盎、缶苟、杞、黃精美果華,酸棗。戶十九萬 四千七百四十六,口百一十八萬三千九十二,縣二 十:有府三十九,曰武定、復梁、《康城》、柏林、《巖邑》《陽樊》 《王陽》《永嘉》《邵南》《慕善》《政教》、鞏洛、伊陽、《懷音》《軹城》《洛汭》 《郟鄏》、伊川、洛泉、通谷、潁源、宜陽、金谷、《王屋》《成皋》《夏邑》 《原邑》《原城》《鶴臺》、函谷、千秋、同軌、《餞濟》《溫城》《具茨》、寶圖、 釣臺、《承雲》《軒轅》。
河南,赤垂拱四年析河南、洛陽置永昌縣,永昌元年更河南曰「合宮」 ,長安二年省永昌,神龍元年復曰河南,二年又曰合宮,唐隆元年復故名。有洛漕、新潭,大足元年開,以置租船。龍門山東扺天津,有伊水石堰,天寶十載尹裴迴置。有瀍水,避武宗名曰「吉水。」 宣宗立,復故名。
洛陽,赤。天授三年,析洛陽、永昌置來庭縣,長安二年省。神龍二年更洛陽曰永昌,唐隆二年復故名。
偃師,畿。天寶七載,尹韋濟以北坡道迂,自縣東山下開新道,通孝義橋。西北有故冨平津、河陽故關。
鞏畿有洛口倉
緱氏,次赤。貞觀十八年省,上元二年復置。有恭陵。有和陵,在太平山,本懊來山,天祐元年更名。東南有轘轅故關。
陽城,畿。武德四年,王世充偽令王雄來降,以陽城、嵩陽、陽翟置嵩州,又析三縣地置康成縣。貞觀三年州廢,省康成。萬歲登封元年,將封嵩山,改陽城曰告成。神龍元年復故名,二年復為告成。天祐二年更名陽邑。有測景臺。開元十一年,詔太史監南宮說,刻石表焉。
登封,畿。本嵩陽。貞觀十七年省入陽城。永淳元年營奉天宮,分陽城、緱氏復置,二年省。光宅元年復置。萬歲登封元年更名,神龍元年曰嵩陽,二年復曰登封。嵩山有中岳祠,有少室山。有三陽宮,聖曆三年置。
陸渾,畿。有鳴皋山。有漢故關。
伊闕,畿。北有伊闕故關。有陸渾山,一名「方山。」 新安,畿。義寧二年以縣置新安郡。武德元年曰穀州,以熊州之澠池隸之,并析置東垣縣,四年省東垣,貞觀元年來屬。有長石山。
澠池,畿。貞觀元年徙穀州來治西五里有紫桂宮,儀鳳二年置,調露二年曰「避暑宮」 ,永淳元年曰「芳桂宮」 ,弘道元年廢。
福昌,畿。本宜陽,義寧二年以宜陽、澠池、永寧置宜陽郡。武德元年曰熊州,三年更宜陽曰冨昌,因
隋宮為名。四年,以洛州之壽安隸之。貞觀元年州廢,以福昌、永寧二縣隸穀州。六年,徙穀州來治。八年,以虢州之長水隸之。顯慶二年州廢,以福昌、永寧、長水來屬。西十七里有「蘭昌宮」 ,有故隋福昌宮,顯慶三年復置。有女几山。
長水,畿。本長淵,隸弘農郡,義寧元年更名。武德元年隸虢州,貞觀八年隸穀州,顯慶二年來屬。有錫。西有高門關、松陽故關、鵜鶘故關。
永寧,畿。本熊耳,義寧二年更名,隸宜陽郡。武德二年,以永寧崤置函州,八年州廢,以永寧隸熊州,《崤》隸陜州。西五里有崎岫宮,西三十三里有蘭峰宮,皆顯慶三年置。
壽安,畿。初隸穀州,貞觀九年來屬。西一十九里有連昌宮,顯慶三年置;西南四十里萬安山有興泰宮,長安四年置,并析置興泰縣,神龍元年省。有錦屏山,武后所名。
密,畿。武德三年以縣置密州,并置零水、洧源二縣。四年州廢,省零水、洧源,以密隸鄭州。龍朔二年來屬。有羽山。
河清,畿。本大基,武德二年置,隸懷州,八年省。咸亨四年析河南、洛陽、新安、王屋、濟源、河陽復置,并置柏崖縣,尋省柏崖。先天元年更名。會昌三年隸孟州,尋還屬,後廢。咸通中復置。有柏崖倉。
潁陽,畿。本武林,載初元年析河南伊關、嵩陽置,開元十五年更名。西北有大谷故關。倚箔山。有鍾乳,貞觀七年采。
伊陽,畿。先天元年析陸渾置。有太和山。有銀、銅、錫。伊水有金。
王屋,畿。元德元年更名邵伯,隸邵州。貞觀元年州廢,隸懷州。顯慶二年復故名來屬。有王屋山。
汝州臨汝郡,雄。本伊州襄城郡,貞觀八年更州名,天 寶元年更郡名。土貢:絁。戶六萬九千三百七十四,口 二十七萬三千七百五十六。縣七:有府四,曰龍興、 魯陽、梁川、郟城。
梁,望。本承休。又有梁縣,在西南四十五里,貞觀元年省梁,更承休曰梁西南五十里有溫湯,可以熟米。又有黃女湯,高宗置溫泉頓。有石樓山、永仁山。
郟城緊
魯山,上。王世充置魯州,武德四年廢,俄以魯山、滍陽復置魯州。貞觀九年州廢,省滍陽,以魯山來屬。有堯山。有銀。有漢故關。
葉,緊。本隸許州,武德四年以縣置葉州,五年州廢,隸北澧州。貞觀八年隸魯州,州廢,隸許州。開元二年,以葉襄城及唐州之方城、豫州之西平、許州之舞陽置仙州。二十六年州廢,縣還故屬,未幾,以葉來屬。大曆四年復以葉襄城置仙州,又析置仙鳧縣,以許州之舞陽、蔡州之西平、唐州之方城隸之。五年州廢,省仙鳧,餘縣皆還故屬。有黃城山、白石山。
襄城,望。武德元年以縣置汝州,并置汝墳、期城二縣。貞觀元年州廢,省汝墳、期城,以襄城隸許州。開元二十七年來屬,二十八年還隸許州。天寶七載復來屬。
龍興,上。本湍陽,武德四年置,貞觀元年省。證聖元年析陝城、魯山復置,曰武興。神龍元年更名「中興」 ,尋又更名。
臨汝,上。先天元年置。有清暑宮,在鳴皋山南,貞觀中置。
右都畿採訪使。治東都城內。
陝州,陝郡,大都督府。雄。本弘農郡,義寧元年置。武德 元年曰陝州,三年兼置南韓州。四年廢南韓州。天寶 元年更郡名。天祐元年為興唐府,縣次畿。赤。哀帝初 復故。土貢:麰麥、栝蔞、柏實。戶三萬九百五十八,口十 七萬二百三十八。縣六:府十五,曰曹陽、崇樂、《華望》 《安城》《桃林》《夏臺》、萬歲、安戎、河北、《忠孝》、上陽、底柱、夏川、 望《陝古亭》
陝,望。有大陽故關,即茅津,一曰「陜津」 ,貞觀十一年造浮梁。有南、北利人渠。南渠,貞觀十一年太宗東幸,使武侯將軍丘行恭開;有陝城宮。有廣濟渠,武德元年陝東道大行臺金部郎中長孫操所開,引水入城,以代并汲。有太原倉,有峴山。
峽石,上。本崤,義寧二年省,武德元年復置。貞觀十四年移治峽石塢,因更名。有底柱山。山有三,門河所經,太宗勒銘。有繡嶺宮,顯慶三年置。東有神雀臺,天寶二年以赤雀見置。
靈寶,望。本桃林。義寧元年隸虢郡,武德元年來屬。天寶元年獲寶符於縣南古函谷關,因更名。有浢津。義寧元年置關,貞觀元年廢關置津。有桃源宮,武德元年置。
夏,望。本隸虞州,貞觀十七年隸絳州。大足元年
來屬,尋還隸絳州。乾元三年復來屬。
平陸,望。本河北,隸蒲州,貞觀元年來屬。天寶元年,太守李齊物開三門以利漕運,得古刃,有篆文曰「平陸」 ,因更名三門。西有鹽倉,東有集津倉。有瑟瑟穴,有銀穴三十四、銅穴四十八,在履、釜三、錐五岡、分雲等山。
虢州弘農郡,雄。本虢郡,治盧氏。義寧元年析隋弘農 郡三縣置。貞觀八年徙治弘農,天寶元年更郡名。土 貢:絁瓦硯、麝、地骨皮、梨。戶二萬八千二百四十九,口 八萬八千八百四十五。縣六:有府四,曰鼎湖、全節、 金明、開方。
弘農,緊。本隋弘農郡,義寧元年曰鳳林,領弘農、閺鄉、湖城,武德元年曰鼎州,因鼎湖為名。貞觀八年州廢,縣皆來屬。神龍初避孝敬皇帝諱曰恆農,開元十六年復故名。南七里有渠,貞觀元年,令元伯武引水北流入城。
閺鄉。望。貞觀元年來屬。有潼關、大谷關,武德二年廢。有鳳陵關,貞觀元年廢。有軒遊宮,故隋別院宮,咸亨五年更名。
湖城,望。義寧元年置,乾元三年更名「天平」 ,大曆四年復舊。有故隋上陽宮,貞觀初置,咸亨元年廢。縣東故道濱河,不并汲馬,多渴死。天寶八載,館驛使、御史中丞宋渾開新路,自稠桑西,由晉王斜。有熊耳山、覆釜山,一名荊山。
朱陽,上。龍朔元年隸商州,萬歲通天二年隸洛州,後來屬。有鐵。
玉城。上。義寧元年置。
盧氏上。武德元年置。南有朱陽關,武德八年廢。
滑州靈昌郡,望。本東郡,天寶元年更名。土貢:方紋綾、 紗、絹、藨席、酸棗。人戶七萬一千九百八十三,口四十 二萬二千七百九。縣七:有宣義軍,大曆七年置,本 永平,十四年徙屯蔡州,興元元年復還,貞元元年曰 義成軍,光啟二年更名。
白馬望
衛南緊
匡城,望。有長垣縣,貞觀八年省。
韋城,望。王世充置燕州,偽刺史單宗來降,復為縣。
胙城。緊。武德二年置胙州,并置南燕縣。四年州廢,省南燕,以胙城來屬。
酸棗,望。本隸東梁州,武德三年析酸棗、胙城置守節縣,四年省。貞觀八年州廢,來屬。
靈昌,緊。王世充置興州,世充平,廢。
鄭州滎陽郡,雄。武德四年置,治虎牢城。貞觀七年徙 治管城。土貢:絹、龍莎。戶七萬六千六百九十四,口三 十六萬七千八百八十一。縣七:
管城,望。武德四年,以管城、中牟、原武、陽武、新鄭置管州,并置須水、清池二縣。貞觀元年州廢,省須水、清池,以管城、原武、陽武、新鄭來屬。有僕射陂,後魏孝文帝賜僕射李沖,因以為名。天寶六載,更名廣仁池,禁漁採。
滎陽,上。天授二年析置武泰縣,隸洛州,尋省,更滎陽曰泰武。萬歲通天元年復為滎陽,又別置武泰縣,二年省,更滎陽曰武泰。神龍元年復故名,二年來屬
滎澤望
原武,緊。本原陵,唐初更名,復漢舊。
陽武,望。本原武城,武德四年置。
新鄭望
中牟,緊。本圃田,武德三年更名,以縣置牟州,四年州廢,隸管州。貞觀元年隸汴州。龍朔二年來屬。
潁州汝陰郡,上。本信州,武德四年置,六年更名。土貢: 絁綿、糟、白魚。戶三萬七百七,口二十萬二千八百九 十。縣四:
汝陰,緊。武德初有永安、高唐、永樂、清丘、潁陽等縣,六年省永安、高唐、永樂,貞觀元年省清丘、潁陽,皆入汝陰。南三十五里有椒陂塘,引潤水溉田二百頃,永徽中,刺史柳寶積修。
潁上上
下蔡,上。武德四年置渦州,八年州廢。西北百二十里有大崇陂,八十里有雞陂,六十里有黃陂,東北八十里有湄陂,皆隋末廢。唐復之,溉田數百頃。沈丘。中。本邥州,領沈丘、宛丘。唐初州廢,以宛丘隸陳州,沈丘來屬。後省沈丘入汝陰。神龍二年復置。
許州,潁川郡,望。土貢:絹、藨、蓆、柿。戶七萬三千三百四 十七,口四十八萬七千八百六十四。縣九:
長社,望。本潁川,隸汴州。武德四年更名,來屬。州又領黃臺、㶏彊二縣,貞觀元年省入焉。繞州郭,有堤塘百八十里,節度使高瑀立以溉田。
長葛緊有小徑山
陽翟本畿。初隸嵩州,貞觀元年來屬。龍朔二年隸洛州,會昌三年復來屬。有具茨山。
許昌上
鄢陵上
扶溝。望。武德四年,以縣置北陳州。是年州廢,隸洧州。
臨潁,上。貞觀元年省繁昌縣入焉。有講武臺,本尚書臺,馬融講《書》之地。顯慶二年,高宗大閱於此,更名。
舞陽,上。本北舞,隸道州。貞觀元年來屬,尋廢。開元四年復置,更名。有鐵。
郾城,望。武德四年,以郾城、邵陵、北舞、西平置道州。貞觀元年州廢,省邵陵、西平入郾城,隸蔡州。建中二年,以郾城、臨潁,陳州之溵水置溵州。貞元二年州廢,縣還故屬。元和十二年,復以郾城、上蔡、西平、遂平置溵州。長慶元年州廢,縣還隸蔡州。是年,以郾城來屬。
陳州,淮陽郡,上。土貢:絹。戶六萬六千四百四十二,口 四十萬二千四百八十六。縣六:有忠武軍,貞元元 年置於許州,天復元年徙屯。
宛丘。緊。武德元年析置新平縣。八年省。
太康,緊。貞觀元年,省扶樂縣入焉。
項城,上。武德四年置,以項城、鮦陽、南頓、溵水置沈州,并置潁東縣。貞觀元年州廢,省潁東入項城,以溵水來屬。溵水,上。建中二年隸溵州。興元二年州廢,來屬。南頓,上。武德六年省入項城。證聖元年復置,曰光武,以縣有光武祠名。景雲元年復故名。
西華。上。武德元年更名箕城,貞觀元年省入宛丘。長壽元年復置,曰武城。神龍元年又曰箕城,景雲元年復故名。有鄧門廢陂,神龍中令張餘慶復開,引潁水溉田。
蔡州,汝南郡,緊。本豫州,寶應元年更名。土貢:珉玉棋 子四窠,雲花龜甲雙距、溪鶩等綾。戶八萬七千六十 一,口四十六萬二百五。縣十:
汝陽,緊。貞元七年,析汝陽、朗山、上蔡、吳房置汝南縣。元和十三年省。
朗山,上。本隸北朗州,貞觀元年隸蔡州。
遂平,上。本吳房。貞觀元年省,八年復置。元和十二年更名權隸唐州。長慶元年復來屬。
上蔡緊
新蔡,中。武德四年,以新蔡、褒信、舒城置舒州。貞觀元年州廢,省舒城入沈丘。
褒信,中。天祐中,更曰「包孚。」
新息,上。武德四年以縣置息州,并置淮川、長陵二縣。貞觀元年州廢,省淮川入真陽,長陵入褒信,以新息來屬。有珉玉坑,歲出貢玉。西北五十里有隋故玉梁渠,開元中,令薛務增濬,溉田三千餘頃。真陽,上。載初元年曰淮陽,神龍元年復故名。平輿,中。王世充置輿州,武德七年州廢。貞觀元年省入新蔡。天授二年復置。
西平上。武德初置。貞觀元年省。天授二年,分郾城復置,尋又廢。開元四年復置。
汴州,陳留郡,雄。武德四年以鄭州之浚儀、開封、滑州 之封丘置。土貢:絹。戶十萬九千八百七十六,口五十 七萬七千五百七。縣六:有宣武軍,建中二年置於 宋州,興元元年徙屯。
浚儀,望。故縣,陷李密。縣民王要漢率豪族置縣,自為令。高祖因之,復置汴州,并置小黃、新里二縣。貞觀元年省二縣。
開封,望。貞觀元年省入浚儀。延和元年析浚儀、尉氏復置。有湛渠。載初元年引汴注白溝,以通曹袞賦租。有福源池,本蓬池,天寶六載更名,禁漁採。尉氏,望。本隸潁川郡,王世充置尉州。武德四年廢,以尉氏、扶溝、鄢陵置洧州,并置康陰、新汲、宛陵、歸化四縣。貞觀元年州廢,省康陰、宛陵、新汲、歸化,以扶溝、鄢陵隸許州,尉氏來屬。
封丘緊
雍丘,望。本隸梁郡,武德四年,以雍丘、陳留、圉城、襄邑、外黃、濟陽置杞州。貞觀元年州廢,省濟陽、圉城、外黃,以襄邑隸宋州,雍丘、陳留來屬。
陳留,緊。武德四年置。有觀省陂。貞觀十年冬,劉雅決水,溉田百頃。
宋州,睢陽郡,望。本梁郡,天寶元年更名。土貢:絹。戶十 二萬四千二百六十八,口八十九萬七千四十一。縣 十:
宋城望
襄邑,望。本隸杞州,貞觀九年來屬。
寧陵緊
下邑上
穀熟。上。隋末縣民劉繼叔據之。武德二年置。南
穀州,授以刺史。四年州廢。
楚丘緊
柘城。緊。貞觀元年,省入寧陵、穀熟。永淳元年復置。
碭山。上。光化二年,朱全忠以碭山、虞城、單父,曹州之成武,表置輝州。二年,置崇德軍。
單父,緊。光化三年,徙輝州,來治。
虞城。上。武德四年,置東虞州。五年州廢。
亳州,譙郡,望。本譙州,貞觀八年更名。土貢:絹。戶八萬 八千九百六十,口六十七萬五千一百二十一。縣七:
譙緊
酇,上。本隸沛郡,武德四年來屬。
城父,上。王世充置成州,世充平廢。武德三年,於魯丘堡置文州,并置藥城縣。四年州廢為文城縣。七年省入城父。天祐二年更名焦夷。
鹿邑,上。大業十三年,縣民田黑社盜據,號「渦州。」 武德三年來降,復為縣。
真源,望。本谷陽,乾封元年更名。載初元年曰仙源,神龍元年復曰真源。有老子祠,天寶二年曰太清宮。又有洞霄宮,先天太后祠也。
永城上
蒙城,上。本山桑,天寶元年更名。
徐州,彭城郡,緊。土貢:雙絲綾、絹、綿、紬布、刀錯、紫石。戶 六萬五千一百七十,口四十七萬八千六百七十六。 縣七:
彭城,望秋丘,冶有鐵。
蕭上
豐上
沛上武德五年置
滕上
宿遷,上。本宿預,隸泗州。寶應元年更名,來屬。下邳,上。武德四年以下邳、郯良城置邳州。貞觀元年州廢,省郯良城,以下邳隸泗州,又省泗州之淮陽入焉。元和四年來屬。
泗州臨淮郡,上。本下邳郡,治宿預。開元二十三年徙 治臨淮,天寶元年更郡名。土貢:錦、貲布。戶三萬七千 五百二十六,口二十萬五千九百五十九。縣四:
臨淮,緊。長安四年析徐城置。
漣水,上。武德四年以縣置漣州,并置金城縣。貞觀元年州廢,省金城,以漣水來屬。總章元年隸楚州,咸亨五年復故。有新漕渠,南通淮,垂拱四年開,以通海、沂、密等州。
盱眙,緊。武德四年以縣置西楚州,八年州廢,隸楚州。光宅初曰建中,後復故名,建中二年來屬。有直河,太極元年,敕使魏景清引淮水至黃土岡,以通揚州。
徐城中
濠州,鍾離郡,上。「濠」字初作「豪」,元和三年改從濠。土貢: 絁綿、絲布、雲母。戶二萬一千八百六十四,口十三萬 八千三百六十一。縣三:
鍾離,緊。武德七年省塗山縣入焉。南有故千人塘,乾封中脩以溉田。有塗山。
定遠。緊。本臨豪,武德三年更名。
招義,上。本化明。武德二年析置睢陵縣,三年更化明曰「招義」 ,四年省睢陵。大業末,縣民馬簿盜據,號化州。後楊益德殺簿,自號刺史。又置濟陰縣,是年來降。貞觀元年廢化州,省濟陰。
宿州,上。元和四年析徐州之符離,蘄、泗州之虹置。太 和三年州廢,七年復置。初治虹,後徙治符離。土貢:絹。 縣四:
符離武德四年置。貞觀元年,省徐州之諸陽入焉。有西句山,一曰「石城。」 東北九十里有隋故牌湖堤,灌田五百餘頃,顯慶中,復脩。
虹,中。本夏丘。武德四年,以夏丘、穀陽置仁州,又析夏丘置虹及龍亢二縣。六年省夏丘。貞觀八年州廢,省龍亢,以虹隸泗州,穀陽隸北譙州。有銅。有廣濟新渠。開元二十七年,採訪使齊澣開自虹至淮陰北十八里入淮,以便漕運。既成,湍急不可行,遂廢。
蘄,上。顯慶元年,省穀陽入焉。
臨渙,緊。武德四年,以臨渙、永城、山桑、蘄置北譙州。貞觀八年增領穀陽。十七年州廢,以臨渙、永城、山桑隸亳州,穀陽、蘄隸徐州。元和後來屬。
鄆州,東平郡,緊。本治鄆城,貞觀八年徙治須昌。土貢: 絹、防風。戶八萬三千四十八,口五十萬一千五百九。 縣九:
須昌,望。貞觀八年省宿城縣入焉。景龍三年復置宿城縣。貞元四年曰東平,太和四年曰天平,六年省入須昌。
壽張,緊。武德四年以縣置壽州,并置壽良縣。五年州廢,省壽良,以壽張來屬。有刀梁山。
鄆城,緊。天祐二年曰「萬安。」
鉅野,望。武德四年以縣置麟州,五年州廢,隸鄆州。貞觀元年省乘丘縣入焉。後隸戴州,州廢來屬。盧,緊。本濟州,武德四年析東平郡置。隋曰濟北郡。天寶元年更名濟陽郡,領盧、平陰、長清、東阿、陽穀、范六縣;又置昌城、濟北、穀城、孝感、冀丘、美政六縣。六年省美政、孝感、穀城、冀丘、昌城。八年以范隸濮州。貞觀元年省濟北。天寶十三載郡廢,以長清隸濟州,以盧、平陰、東阿、陽穀來屬。北有碻磝津故關。
平陰,緊。太和六年省入盧東阿。開成二年復置。有龍山。
東阿緊
陽穀上
中都,上。本平陸,隸兗州,天寶元年更名。貞元十四年來屬。
齊州濟南郡,上。本齊郡,天寶元年更名臨淄,五載又 更名。土貢:絲、葛、絹、綿、防風、滑石、雲母。戶六萬二千四 百八十五,口三十六萬五千九百七十二。縣六:
歷城上有華。不注山,有鐵。
章丘,上。武德二年,縣民李義滿以縣來降,於平陵置譚州,并置平陵縣,以章丘、亭山、營城、臨邑隸之。八年,省營城入平陵,又領臨濟、鄒平。貞觀元年州廢,以平城、亭山、章丘、臨邑、臨濟來屬,鄒平隸淄州。十七年,齊王祐反,平陵人不從,因更名全節。元和十五年省全節入歷城,省亭山入章丘。有大胡山、長白山。
臨邑,上。元和十三年,析德州之安德置歸化縣,隸德州。太和二年來屬,四年省入臨邑。北有鹿角故關。
臨濟,上。武德元年,以臨濟、鄒平、長山高苑、滄州之蒲臺置鄒州。八年,州廢,以長山、高苑、蒲臺隸淄州。
長清,中。本隸濟州,貞觀十七年來屬。武德元年析置山荏縣,天寶元年曰豐齊,元和十年省。有牛山。西南有四口關,武德中廢。
禹城,上。本祝阿,貞觀元年省源陽縣入焉,天寶元年更名。
曹州濟陰郡,上。土貢:絹、綿、大蛇粟、葶藶。戶十萬三百 五十二,口七十一萬六千八百四十八。縣六:
濟陰,緊。武德四年析置蒙澤縣,貞觀元年及定陶省入焉。
考城,上。武德四年,以縣置東梁州,五年州廢,來屬。元和十四年,權隸宋州,尋復故。
宛句。上。武德四年析置濟陽縣,隸杞州。貞觀元年省。
乘氏。上。武德四年,置晉陽縣,尋省。
南華,上。本離狐,天寶元年更名。
成武,緊。武德四年,以成武及宋州之單父、楚丘置戴州,并置高鄉、鑿城三縣,尋省高鄉、鑿城入單父。貞觀十七年州廢,以成武來屬。光化二年,朱全忠表縣隸輝州。
濮州濮陽郡,上。武德四年置。土貢:絹。大戶五萬七千 七百八十二,口四十萬六百四十八。縣五:
鄄城,緊。武德四年析置永定縣,八年省。北有靈津關。
濮陽。緊。武德四年析置昆吾縣。八年省。
范。上。武德二年以縣置《范州》。五年州廢,隸濟州。貞觀八年來屬。
雷澤。上。武德四年析置廩城縣。八年省。
臨濮,緊。武德四年析雷澤置,并置長城、安丘二縣。五年省長城、安丘。
青州,北海郡,望。土貢:仙紋綾、絲棗、紅藍、紫草。戶七萬 三千一百四十八,口四十萬二千七百四。縣七:
益都望
臨淄,緊。武德八年,省《時水縣》入焉。
千乘,緊。武德二年,以千乘、博昌、壽光置乘州,并置新河縣。六年省新河。八年州廢,縣來屬。
博昌。上。武德八年省樂安、安平二縣入焉。有靈山。
壽光。緊。武德二年置。
臨朐。上。武德五年置。八年省般陽縣入焉。
北海,緊。唐初,營丘民汲嗣率鄉人拒賊,權置杞州。武德二年,復為營丘縣。是年,以北海、營丘、下密置維州,又置連、永平、壽華、池城、都、東陽、寒水、訾亭、維水、汶陽、膠東、華宛、昌安、城平十三縣。六年皆省。八年州廢,省營丘、下密入北海來屬。長安中,令竇琰於故營丘城東北穿渠,引白浪水曲折三十里以溉田,號「竇公渠。」
淄州淄川郡,上。武德元年析齊州之淄川置。土貢:防
風、理石。戶四萬二千七百三十七,口二十三萬三千八百二十一。縣四:淄川,上。武德元年析置長白縣,六年省。有鐵。長山。上。
高苑,上。景龍元年析置濟陽縣,元和十五年省。南有八會津。
鄒平上武德元年置
登州東牟郡,中都督府。如意元年以萊州之牟平黃 文登置,神龍三年徙治蓬萊。土貢:貲布、水蔥席、石器、 文蛤、牛黃。戶二萬二千二百九十八,口十萬八千九。 縣四:有平海軍,亦曰「東牟守捉。」
蓬萊本黃,神龍三年更名。有銀山、龍山。
牟平中。武德四年,以牟平、黃置牟州。六年,以登州之觀陽隸萊州。麟德元年,析文登復置牟平,來屬。有之罘山。
文登武德四年置登州,以東萊郡之觀陽隸之。六年析置清陽、廓定二縣。及州廢,省清陽、廓定,以文登來屬。有成山。
黃中先天元年析蓬萊別置。有萊山。
萊州東萊郡,中。土貢:貲布、水蔥席、石器、文蛤、牛黃。戶二萬六千九百九十八,口十七萬一千五百一十六。 縣四:有東萊守捉,亦曰「團結營」;又有蓬萊鎮丘,亦 曰「挽彊兵。」
掖,上。貞觀元年省曲城、當利、曲臺三縣入焉。有東海祠。有鹽井二。
昌陽,上。貞觀元年省盧鄉縣入焉。有銀,有鐵;東百四十里有黃銀坑,貞觀初得之。
膠水,中。貞觀元年省膠東縣入焉。有鹽。
即墨中。有馬山、中祠山、女姑山。東南有堰。貞觀十年,令仇源筑以防淮。涉水有鹽。
棣州樂安郡,上。武德四年析滄州之陽信、滴河、樂陵、 厭次置。八年州廢,縣還隸滄州。貞觀十七年復以滄 州之厭次,德州之滴河、陽信置。土貢:絹。戶三萬九千 一百五十,口二十三萬八千一百五十九。縣五:
厭次,上。貞觀元年,隸德州。
滴河。中。貞觀元年,隸德州。
陽信,望。貞觀元年省,八年復置。
蒲臺,緊。本隸淄州,貞觀六年省入高苑。七年復置。景龍元年來屬。
渤海。緊。垂拱四年析蒲臺、厭次置。有鹽。
兗州,魯郡,上都督府。土貢:鏡花綾、雙距綾、絹、雲母、防風、紫石。戶八萬七千九百八十七,口五十八萬六百 八。縣十:
瑕丘上
曲阜。緊。貞觀元年省,八年復置。
乾封,上。本博城。武德五年以博城、梁父嬴置東泰州,并置肥城、岱二縣。貞觀元年州廢,省梁父嬴、肥城、岱入博城,來屬。乾封元年更名乾封。總章元年又曰博城。神龍元年復曰乾封。有泰山。有東嶽祠。有梁父山、亭亭山、奕奕山、云云山、社首山、肅然山、石閭山、蒿里山。
泗水上
鄒上有嶧山
任城緊
龔丘中
金鄉,望。武德四年以金鄉、方輿置金州。五年州廢,縣隸戴州,徙戴州來治,仍析金鄉置昌邑縣,八年省昌邑。貞觀元年以單父、楚丘隸宋州,成武隸曹州,鉅野隸鄆州。
魚臺。上。本方輿,寶應元年更名。元和十四年,權隸徐州,尋復故。
萊蕪,中。本隸淄州,武德六年省入博城。長安四年以廢嬴縣復置。元和十五年省入乾封,太和元年復置。有鐵冶十三,有銅冶十八,銅坑四,有錫。西北十五里有普濟渠,開元六年,令趙建盛開。
海州,東海郡,上。土貢:綾、楚布、紫菜。戶二萬八千五百 四十九,口十八萬四千九。縣四:
朐山,上。武德四年,析州境置龍沮、曲陽、利城、厚丘、新樂五縣。六年,改新樂曰祝其。八年,省龍沮、曲陽入朐山,利城、祝其入懷仁,厚丘入沭陽。東二十里有永安堤,北接山,環城長七里,以捍海潮。開元十四年,刺史杜令昭築。
東海,上。武德四年以縣置《環州》,并置青山、石城、贛榆三縣。八年州廢,省青山、石城、贛榆,以東海來屬。
沭陽。中。總章元年隸泗州,咸亨五年復故。
懷仁中
沂州,琅邪郡,上。土貢:紫石鍾乳。戶三萬三千五百一 十,口十九萬五千七百三十七。縣五:
臨沂。上。武德四年,析置蘭山、臨汴、昌樂三縣。六年皆省。
費,上。貞觀元年,省顓臾縣入焉。
氶,上。本蘭陵。武德四年以縣置鄫州,更名,別置蘭陵、鄫城二縣。貞觀元年州廢,省蘭陵、鄫城,以氶來屬。有鐵,有陂十三,畜水溉田,皆貞觀以來築。沂水。上。武德五年以沂水、新泰、莒置莒州。貞觀八年州廢,以莒隸密州,沂水、新泰來屬。有銅。有沂山、龍山。北有穆陵關。
新泰上有蒙山
密州,高密郡,上。土貢:貲布、海蛤、牛黃。戶二萬八千二 百九十二,口十四萬六千五百二十四。縣四:
諸城上有鹽
輔唐,上。本安丘,武德六年,省郚城縣入焉。乾元二年更名。
高密。上。武德三年置。六年省膠西縣入焉。
莒上有鹽
右河南採訪使,治汴州。
河東道,蓋古冀州之域。漢河東、太原、上黨、西河、鴈門、代郡及鉅鹿、常山、趙國、廣平國之地。河中絳、晉、慈、隰、石、太原、汾、忻、潞、澤、沁、遼為實沈分;代、雲、朔、蔚、武、新嵐、憲為大梁分。為府二,州十九,縣百一十。其名山:雷首、介霍、五臺。其大川:汾、沁、丹、潞。厥賦:布蘭。厥貢:布席、豹 尾、熊鞹、鵰羽。
河中府,河東郡,赤。本蒲州,上輔。義寧元年治桑泉,武 德三年徙治河東。開元八年置中都,為府,是年罷都, 復為州。乾元三年復為府。土貢:氈、𪌭扇、龍骨、棗、鳳棲梨。戶七萬八百,口四十六萬九千二百一十三。縣十 三。有府三十三,曰興樂、《德義》《胡壁》《龍亭》、清源、永和、陶城、《霍山》《瀵水》《首陽》《壽貴》、歸仁、長渠、虞城、《通閏》《寶鼎》、 鹽海、歸淳、大陽、永安、奉信、永興、右威、汾陰、甘泉、平川、安保、 石門、綏化、壇道、安邑、崇義六軍。又有「耀德軍」,乾 元二年置,廣德二年廢。
河東次赤。有方醞監,汲河以釀。武德三年置,貞觀十年廢。南有風陵關,聖曆元年置。有歷山。河西次赤,開元八年析河東置,尋省。乾元三年更同州之朝邑曰「河西」 ,來屬。大曆五年復還同州,析朝邑、河東別置。有蒲津關,一名蒲坂。開元十三年鑄八牛,牛有一人策之,牛下有山,皆鐵也,夾岸以維浮梁。十五年,自朝邑徙河瀆,祠於此。
臨晉,次畿。本桑泉,武德三年析置溫泉縣,九年省,天寶十三載更名。
解次,畿。本虞鄉,武德元年更名,貞觀十七年省,以地入虞鄉,二十二年復置。有鹽池,又有女鹽池。有紫泉監,乾元元年置,有銅穴十二。
猗氏次畿有孤山
虞鄉,次畿。武德元年別置。貞觀二十二年省,以地入解。天授二年復置。北十五里有涑水渠,貞觀十七年,刺史薛萬徹開,自聞喜引涑水下入臨晉。永樂,次畿。武德元年置。本隸芮州,州廢,隸鼎州。貞觀八年來屬。後又隸虢州,神龍元年復故。有雷首山。
安邑,次畿。義寧元年,以安邑、虞鄉、夏置安邑郡。武德元年曰虞州,又析置桐鄉縣,三年析安邑置興樂縣,貞觀元年省。十七年州廢,省桐鄉入聞喜,以安邑、解來屬。至德二載,更安邑曰虞邑。乾元元年隸陝州。大曆四年復故名。元和三年來屬。有龍池宮,開元八年置。有鹽池,與解為兩池。大曆十二年生乳鹽,賜名「寶應。」 慶靈池有銀鹽。
寶鼎,次畿。本汾陰。義寧元年以汾陰、龍門置汾陰郡。武德元年曰泰州,州廢來屬。開元十年獲寶鼎,更名。有后土祠。
襄陵,緊。本隸晉州,元和十四年隸絳州,太和元年來屬。
稷山。上。本隸絳州,唐末來屬。有稷山。
萬泉,上。本隸泰州,武德三年析稷山、安邑、猗氏、汾陰、龍門置,州廢隸絳州,大順二年來屬。有介山。龍門。次畿。武德二年徙泰州來治,五年析置萬春縣。貞觀十七年州廢,省萬春入龍門,隸絳州。元和初來屬。有龍門關,有高祖廟,貞觀中置;北三十里有瓜谷山堰,貞觀十年築;東南二十三里有十石壚渠,二十三年,縣令長孫恕鑿,溉田良沃,畝收十石。西二十一里有「馬鞍塢渠」 ,亦恕所鑿。有龍門倉,開元二年置。
晉州平陽郡,望。本臨汾郡,義寧二年更名。土貢:蠟燭。 有平陽院礬官。戶六萬四千八百三十六,口四十二 萬九千二百二十一。縣八:有府十六,曰神山、平陽、 豐寧、冀城、安信、萬安、益昌、英臺、岳陽、仁壽、高陽、臨汾、晉安、白澗、高華、仁德。
臨汾,望。東北十里有高梁堰,武德中引高梁水溉田,入百金泊。貞觀十三年為水所壞。永徽二年,刺史李寬自東二十五里夏柴堰引潏水溉田,令陶善鼎復治百金泊,亦引潏水溉田。乾封二年堰壞,乃西引晉水。有姑射山。
洪洞,望。本楊,義寧二年更名。武德元年析洪洞、臨汾置西河縣。貞觀十七年省入臨汾。
神山,中。本浮山,武德二年析襄陵置。東南有羊角山,四年以老子祠更名。
岳陽,中。東有府城,關,有鐵。
霍邑,上。義寧元年以霍邑、趙城、汾西、靈石置霍山郡。武德元年曰呂州。貞觀十七年州廢,以靈石隸汾州,霍邑、趙城、汾西來屬。有西北鎮、霍山祠。趙城。上。義寧元年析霍邑置。
汾西中有鐵
冀氏中
絳州,絳郡,雄。土貢:白縠、粱米、梨、墨、蠟燭、防風。
戶八萬二千二百四,口五十一萬七千三百三十一。縣七: 有府三十三,曰新出、大平、正平、武城、長社、大鄉、垣城、 涑川、絳川、蓋松、鳳亭、延光、平原、高涼、神泉、桐鄉、萬泉、 翼城、皮氏、董澤、零原、石池、延福、永康、景山、周陽、夏臺、 古亭、崇樂、絳邑、長平、武陽、蒲邑。
正平,望。西有武平故關。
大平,緊。有大平關。貞觀七年置。
曲沃,望。東北三十五里有新絳渠。永徽元年,令崔翳引古堆水溉田百餘頃,南十三里山有銅。翼城,望。義寧元年以翼城、絳置翼城郡,并置小鄉縣。武德元年曰澮州,二年曰北澮州。四年州廢,縣皆來屬。九年省小鄉入翼城。天祐二年更曰澮川。有銅源翔皋。錢坊二:有澮高山;有銅,有鐵。絳,望。有鐵。
聞喜,望。武德元年置。有銅冶。東南三十五里有沙渠,儀鳳二年,詔引中條山水於南城下西流經十六里,溉涑陰田。
垣上。義寧元年以垣、王屋置邵原郡,又置清廉、亳城二縣。武德元年曰邵州。二年置長泉縣。是年以長泉隸懷州,後省。五年省亳城入垣。貞觀元年州廢,省清廉入垣,來屬。龍朔三年隸洛州,長安二年復舊。貞元三年隸陝州,元和三年復舊。
慈州文城郡,下。本汾州,武德五年曰南汾州,貞觀八 年更名。土貢:白蜜、蠟燭。戶萬一千六百一十六,口六 萬二千四百八十六。縣五:有府三,曰仵城,吉昌,平 昌。
吉昌中有鐵
文城,中。天祐中,更曰屈邑。有孟門山、石鼓山。昌寧。中。有鐵。
呂香,中。本平昌,義寧元年,析仵城置。貞觀元年更名。
仵城中有雞山
隰州大寧郡,下。本龍泉郡,天寶元年更名。土貢:胡女 布、蜜、蠟燭。戶萬九千四百五十五,口十二萬四千四 百二十。縣六:有府六,曰隰川、大義、孝敬、脩善、玉城、 屈產。
隰川中
蒲中。武德二年以縣置《昌州》,并置仵城、常安、昌原三縣。貞觀元年州廢,省昌原、仵城、常安,以蒲來屬。西南有常安原。
大寧,中。本仵城。武德二年更名。是年置中州,并置大義、白龍二縣。貞觀元年州廢,省大義、白龍,以大寧來屬。有孔山。西有馬𩰚關。永和。中。武德二年置東和州,六年析置樓山縣。貞觀二年州廢,省樓山,以永和來屬。西北有永和關。
石樓中。武德二年以縣置《西德州》,并置長壽、臨河二縣。貞觀元年州廢,省長壽、臨河,以石樓隸東和州。州廢來屬。北有上平津。
溫泉中。武德三年,置北溫州,并置新城、高唐二縣。貞觀元年州廢,省新城、高唐,以溫泉來屬。有鐵。
北都天授元年置,神龍元年罷,開元十一年復置,天 寶元年曰北京,上元二年罷,肅宗元年復為北都。 晉陽宮在都之西北,宮城周二千五百二十步,崇四 丈八尺,都城在汾右,晉潛丘在中。長四千三百二十 一步,廣三千一百二十二步,周萬五千一百五十三 步,其崇四丈。汾東曰「東城」,貞觀十一年長史李勣築。 兩城之間有中城,武后時築,以合東城。宮南有大明 城,故宮城也。宮城東有起義堂。倉城中有受瑞壇。唐 初,高祖使子元吉留守,獲瑞石,有文曰「李淵萬吉」,築 壇祠以少牢。
太原府,太原郡,本并州,開元十一年為府。土貢:銅鏡、 鐵鏡、馬鞍梨、蒲萄洒及煎玉粉屑、龍骨、柏實、人黃、石 𨥥、甘草、人葠、礬石、礐石。戶十二萬八千九百五,口七 十七萬八千二百七十八。縣十三。有府十八,曰興 政、復化、寧靜、洞渦、五泉、昌寧、志節、汾陽、靜智、信童、晉 原、聞陽、清定、豐川、竹、馬攘胡、西胡。又谷城,中。有天兵 軍,開元十一年廢。
「《太原赤井》,苦不可飲。」 貞觀中,長史李勣《架汾引》。
晉水入東城,以甘民食,謂之「晉渠。」
晉陽赤。有號令堂,高祖誓義師於此。西北十五里有講武臺、飛閣,顯慶五年築。有龍山。
太谷,畿。武德三年,以太谷、祁置太州。六年州廢,二縣來屬。東南八十里馬嶺,上有長城,自平城至於魯口三百里,貞觀元年廢。
祁畿
文水,畿。武德三年隸汾州,六年來屬,七年又隸汾州,貞觀元年復舊。天授元年更名武興,神龍元年復故名。西北二十里有柵城渠,貞觀三年,民相率引文谷水溉田數百頃;西十里有常渠,武德二年,汾州刺史蕭顗引文水南流入汾州。東北五十里有甘泉渠,二十五里有蕩少渠,二十里有靈長渠,有千畝渠,俱引文谷水傳,溉田數千頃,皆開元二年令戴謙所鑿。
榆次畿
盂,畿。武德三年以盂受陽置受州。貞觀元年省并州之烏河縣入焉。有銅,有鐵。東北有白馬故關。壽陽,畿。本受陽,武德六年徙受州來治,又以遼州之石艾、樂平隸之。貞觀八年州廢,縣皆來屬,十一年更名。有方山。
樂平畿
廣陽,畿。本石艾,天寶元年更名。東有井陘故關,東北有磐石故關、葦澤故關。
清源,畿。武德元年置。
交城,畿。先天二年析置靈川縣,開元二年省。有鐵。
陽曲,畿。本陽直。武德三年析置汾陽縣。七年省陽直,更汾陽曰陽曲,仍析置羅陰縣。貞觀元年省。六年以蘇農部落置燕然縣,隸順州。八年僑治陽曲,十七年省。有赤塘關、天門關。
汾州西河郡,望。本浩州,武德三年更名。土貢:鞍、面氈、 龍鬚席、石膏、消石。戶五萬九千四百五十,口三十二 萬二百三十。縣五:有府十二,曰嘉善、六壁、崇德、華 夏、靈扶、五柳、京陵、介休、賈胡、寧固、開遠、清勝。
西河,望。本隰城,肅宗上元元年更名。
孝義,望。本永安,貞觀元年更名。有隱泉山。
介休,望。義寧元年以介休、平遙置介休郡,武德元年曰介州。貞觀元年州廢,以二縣來屬。有雀鼠谷。有介山。
平遙望
靈石,上。有賈湖堡,宋金剛拒唐兵,高祖所次。西南有陰地關,又有長寧關。
沁州陽城郡,下。本義寧郡,義寧元年置,天寶元年更 郡名。土貢:龍鬚席、弦麻。戶六千三百八,口三萬四千 九百六十三。縣三:有府二,曰延雙,安樂。
沁源中。武德二年析置招遠縣,三年省。有柴店關。
和川。中。義寧元年,析沁源置。
綿上中有鐵
遼州樂平郡,下武德三年析并州之樂平、遼山、平城、 石艾置。六年徙治遼山,八年曰箕州。先天元年避元 宗名曰儀州。中和三中復曰遼州。土貢:人葠、蠟。戶九 千八百八十二,口五萬四千五百八十。縣四:有府 三,曰遼城、清谷、龍城。
遼山中
榆社,中。本隸太原郡,義寧元年析上黨之鄉置。武德元年隸韓州。三年,以縣及并州之平城置榆州,又析置偃武縣。六年州廢,省偃武,以榆社、平城來屬。
平城中
和順中。武德三年,析置義興縣。六年省。
嵐州樓煩郡,下。本東會州,武德六年更名。土貢:熊、鞹、 麝香。戶萬六千七百四十八,口八萬四千六。縣四: 有府一,曰嵐山。有守捉兵。
宜芳,中。本嵐城。武德四年更名,析置豐閏、合會二縣。五年省豐閏,六年省合會。
靜樂。中。武德四年置管州,仍析置汾陽、六度二縣。五年曰北管州。六年州廢,省汾陽、六度,以靜樂來屬。有天池祠。有管涔山。北有樓煩關。有隋故汾陽宮。
合河,中。本臨泉,武德三年曰臨津,四年隸東會州,九年省太和縣入焉。貞觀元年更名,三年復置,太和八年又省。北有合河關。東有蔚汾關。
嵐谷,中。長安三年析宜芳置,神龍二年省,開元十二年復置。有岢嵐軍,永淳二年以岢嵐鎮為柵,長安三年為軍。景龍中,張仁亶徙其軍於朔方,留者號「岢嵐守捉」 ,隸大同。
憲州,下。本樓煩監牧,嵐州刺史領之。貞元十五年,別 置監牧使。龍紀元年,李克用表置州。領縣三:
樓煩下
元池下有鐵
天池下為鴈門關
石州昌化郡,下。本離石郡,天寶元年更名。土貢:胡女 布、龍鬚席、蜜、蠟燭、莁荑。戶萬四千二百九十四,口六 萬六千九百三十五。縣五:有府二,曰離石、昌化。
離石中
平夷中。有《孝文山》。
定胡中。武德三年,置西定州。貞觀二年州廢,來屬;又析置孟門縣,七年省。西有孟門關。
臨泉,中。本太和,武德三年更名,置北和州,別析置太和縣。四年以太和隸東會州。貞觀三年州廢,以臨泉來屬。
方山。中。武德二年,以縣置《方州》,三年,州廢,來屬。
忻州定襄郡,下。本新興郡,義寧元年以樓煩郡之秀 容置。土貢:麝香、豹尾。戶萬四千八百六,口八萬二千 三十二。縣二:有府四,曰秀容、高城、漳源、定襄。有守 捉兵。
秀容,上。貞觀五年以思結部落於縣境置懷化縣,隸順州。十二年以懷化隸代州,後省。有繫舟山。有鐵。
定襄,上。武德四年析秀容置。有石嶺關。
代州,鴈門郡,中都督府。土貢:蜜、青碌、彩、麝香、豹尾、白 鵰羽。戶二萬一千二百八十,口十萬三百五十。縣五:
有府三,曰五臺。東治鴈門,有守捉兵;其北有大同。
軍。本大武軍,調露二年曰「神武軍」,天授二年曰「平狄 軍」,大足元年復更名。其西有天安軍,天寶十二載置。 又有代北軍,永泰元年置。
鴈門,上有東陘關、西陘關。
五臺中柏谷。有銀,有銅,有鐵。有五臺山。
繁畤中
崞中有石門關
唐林。中。本武延。證聖元年,析五臺崞置。唐隆元年更名。
雲州雲中郡,下都督府。貞觀十四年自朔州北定襄 城徙治定襄縣。永淳元年為默啜所破,徙其民於朔 州。開元十八年復置。土貢:犛牛尾、鵰羽。戶三千一百 六十九,口七千九百三十。縣一:有雲中、樓煩二守 捉,城東有牛皮關。
雲中。中。本馬邑郡雲內之恆安鎮。武德元年置北恆州,七年廢。貞觀十四年復置,曰定襄縣。永淳元年廢。開元十八年復置,更名。有陰山道、青坡道,皆出兵路。
朔州馬邑郡,下。本治善陽,建中中,節度使馬燧徙治 馬邑,後復故治。土貢:白鵰羽、豹尾、甘草。戶五千四百 九十三,口二萬四千五百三十三。縣二:
善陽。中。武德四年,省常寧縣入焉。
馬邑。中。開元五年析善陽於大同軍城置。
蔚州興唐郡,下。本安邊郡,隋鴈門郡之靈丘、上谷郡 之飛狐縣地。唐初沒突厥。武德六年置州,并置靈丘、 飛狐二縣,僑治陽曲,七年僑治繁畤,八年僑治秀容 故北恆州城。貞觀五年破突厥,復故地,還治靈丘。開 元初徙治安邊。至德二載更郡名,復故治。土貢:熊、鞹、 豹尾、松實。戶五千五十二,口二萬九百五十八。縣三:
東北有「橫野軍」 ,乾元元年徙天成軍,合之而廢。橫
野軍,西。有清塞軍,本清塞守捉城,貞元十五年置。
靈丘,中。有直谷關,其北有孔嶺關。有大安鎮。飛狐。中。初僑治易州之遂城,遙隸蔚州,貞觀五年復故地。有三河銅冶。有錢官。
興唐,中。本安邊。開元十二年置,治橫野軍。至德二載更名。
武州。〈闕〉領縣一:
文德
新州。〈闕〉領懸四。
永興
礬山
龍門
懷安
潞州,上黨郡,大都督府。土貢:貲布、人葠、石蜜、墨。戶六 萬八千三百九十一,口三十八萬八千六百六十一。 縣十:有府一,曰「戡黎。」
上黨,望。有啟聖宮,本飛龍元宗故第,開元十一年置,後又更名。有湍閣。有五龍山、馬駒山。
壺關。上。武德四年,析上黨置。
長子緊
屯留,上。有三崚山。潞城。上。天祐二年更曰「潞子。」
襄垣,上。武德元年以襄垣、黎城、涉銅、鞮鄉置韓州。貞觀十七年州廢,縣皆來屬。東有井谷故關。黎城。上。天祐二年更曰黎亭。有銅山。東有壺口故關。
涉中有鐵
銅鞮。上。武德三年析置甲水縣,隸韓州,九年省。永徽六年隸沁州。顯慶四年來屬。
武鄉。中。本鄉武,后更名武鄉,神龍元年復故名,尋又曰武鄉。北有昂車關。
澤州高平郡,上。本長平郡,治濩澤,武德八年徙治端 氏,貞觀元年徙治晉城,天寶元年更郡名。土貢:人葠、 石英、野雞。戶二萬七千八百二十二,口十五萬七千 九十。縣六:有府五,曰丹川、永固、安平、沁水、白澗。
晉城,上。本丹川。武德元年置建州。三年析丹川置晉城以隸之。六年州廢,隸蓋州,徙蓋州來治。九年省丹川、蓋城入晉城。貞觀元年州廢,以晉城、高平、陵川來屬。天祐二年更曰丹川。南有天井關,一名太行關。
端氏中有隗山
陵川中
陽城,中。本濩澤,天寶元年更名,天祐二年更曰濩澤。有銅,有錫,有鐵。
沁水中
高平,上。本隋長平郡。武德元年曰蓋州,領高平、丹川、陵川三縣,并析置《蓋城縣》以隸之。有泫水,一曰丹水。貞元元年,令明濟引入城,號「甘泉。」 有省冤谷,本殺谷,元宗幸潞州過之,因更名。北有長平關。
右河東採訪使,治蒲州。。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